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一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二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三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篇2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由此产生了护理心理学,同时护理心理学也是护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医疗条件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领域对护理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心理学受到的重视和发展越来越强烈。在护理的管理、患者的顺利康复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谓护理心理学就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研究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进行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修养和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既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又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更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
一、护理心理学的定义
护理心理学既是一门护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又是护理领域的基础学科。其重点研究心理科学在护理当中的作用。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提供解决心里、行为、护理等问题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医生认识护理重要性的渠道。
二、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尤其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情况,除了正常的医疗治疗之外,要考虑患者在这种病情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符合其特点的护理计划。可采取的方式和做法如:
1.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法和交谈法的形式,与患者聊家常,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关注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发展史,建立起与患者互相信赖、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
2.通过向主管医生询问及查询病例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发病前的特质,从而掌握患者在患病后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反应,找出患者需要解决问题,心里的症结所在,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不断的观察患者疾病及心理上的变化,如恐惧、紧张、难为情等,及时修订护理计划,保证护理计划动态化,从而及时掌握病情和心理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获得最佳护理效果。
3.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个体情况不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在护理中就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如有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对治疗手段、方法产生恐惧,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时就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把医学知识通俗化,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讲解治疗方案、治疗手段的必要性和
安全性,并让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摆脱消极情绪、消除心理负担,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尽快康复。同时,心里的疏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向患者及时说明所患疾病产生的病因、治疗、康复注意事项等。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详细的收集相关资料,用科学的道理深入浅出,通熟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讲解,如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恐惧与焦虑感,因为老年患者的各种功能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也可能持续性的剧痛,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感。同时,在老年人患病及就医期间,多数患者对于休息、睡眠、饮食等方面感觉难以适应,常规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就医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等。此外老年患者还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感、依赖感。针对这些,就要充分运用护理心理学的做用,在常规护理与药物护理的基础之上,将护理心理学穿插、渗透与交融于护理全过程。
三、加强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中管理和应用
1、很多护理人员片面认为护理就是简单的为患者打针、包扎、拿药等工作,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对较累较脏的退避三舍,一些问题和困难无从下手和解决,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就要求管理者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精神、物质的动力,带动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充分运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和疏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增强护理人员的荣誉感
社会的发展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问题、矛盾也体现在了医院中,出现的不少的伤害医护人员的事件,再加上待遇的问题等,导致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的流失。这时候,就要加强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信念。以南丁格尔为榜样,践行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义务。
3、加强培训,提升整体医护观念
作为整体医学,医疗和护理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随着患者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不断变化,医疗与护理也相应的对这些变化进行统一,达到医护相合的效果。护理心理学不但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医生也要认识到治疗过程中护理、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3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感觉;培养;重要性;基本途径
一、舞蹈感觉的概念
感觉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外部感觉是对外部事物和刺激的感觉,其中主要包括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内部感觉是指人体接受机体内部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的反应,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舞蹈感觉主要就应属于这后一种范畴。著名舞蹈学者平心认为,“舞蹈感觉指的是学员或演员本身的感觉。一个舞蹈教师或编导所创作的任何作品,都是由活生生的人即演员来完成的,人即演员是有感觉的,这就是舞蹈感觉”。1根据平心先生提出的关于舞蹈感觉的概念及其分类,舞蹈感觉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其一、舞台感觉。舞台感觉属于普通心理学所指的外部感觉。它是舞蹈者对舞台环境、舞伴和观众的感觉,其中主要包括舞蹈者的视觉、听觉和脚下触觉等。2其二、身体感觉。身体感觉属于内部感觉,是演员自身对身体运动、状态、方向和位置的感觉,其中主要包括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以及身体运动知觉和动觉表象等。3其三、自我感觉。这种感觉普通心理学没有涉及,但它正是舞蹈感觉的核心与灵魂。这个“自我”指的是个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象和自我观念。因此,就自我感觉的性质来说,它属于一种不同于内部感觉的内心感觉,即舞者对自己内心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感觉,其本质乃是一种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4由此可知,舞蹈感觉就是舞者对舞台环境及自己身心运动的综合感觉。它不仅包括了心理学讲的外部感觉和身体感觉,而且更主要是指舞蹈者自己的主观感觉和自我感觉。
二、舞蹈教学中对舞蹈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为媒介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它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也可以自娱自乐,随意起舞、自由发挥。而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编导艺术构思的创造性体现。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感觉才能展现其艺术素养、创造力和表现力,否则就无法表达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内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良好的舞蹈感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由此可见,在舞蹈教学中对舞蹈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一)舞台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舞蹈表演离不开舞台环境、舞伴的配合和观众的积极反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舞台声光设备越来越先进;服装、舞美的设计水平也日益成熟。先进的舞台声光设备、合理的布景服饰,可以在舞台上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使舞者塑造的作品形象更加准确、完美,这是舞台环境对舞蹈表演的作用。当作品在舞台上展现时,可能有些演员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分辨不清方向,听不到音乐节奏甚至忘记动作等。因此,舞蹈者在表演时应当注意力集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舞台上表演舞蹈作品,除了完美的展现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外,其宗旨就是服务观众。动情表演时希望能够打动观众,使之欢则开怀大笑,悲则伤心欲哭。可见,舞台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二)身体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艺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如果做不到“紧张有度,松弛有度”,把握不了呼吸的尺度,脚背该绷紧时不绷紧、手臂该舒展时不舒展,就会严重地破坏表演效果。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完成技术技巧时肢体躯干就会扭曲变形,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摔倒或扭伤等后果。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要熟练地掌握动作快慢的节奏、用力的时间、动作路线和呼吸特征等等,这些都关系到作品的表演质量。平衡觉也叫静觉,是身体感觉的一部分,它和人体的位置、身体的平衡状态密不可分,舞蹈中的跳转翻技术都是需要平衡觉来支撑。另外舞台上的方向感、位置感也是属于身体感觉的范畴。舞蹈表演也离不开内脏感觉。表演可能因为演员演出前饮食不合理而在表演过程中出现胃涨、胃疼等现象从而导致整个演出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舞蹈的媒介是舞者的肢体,所以舞蹈表演离不开对身体感觉的培养。
(三)自我感觉培养的重要性
自我感觉是舞蹈艺术感觉的关键,其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或演员意识。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所刻画、塑造的作品形象正是由其自身的心理活动、情绪起伏和大脑认知所产生的自我意识体现。舞蹈表演是一种行为艺术。演员在台上忘掉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创造的角色中去。表演是对生活的选择提炼和加工,如果只是如实的照搬生活,那么整个表演过程只能像是一部生活的记录片,索然无味。舞蹈演员在表演某个作品(特别是历史题材或战争题材的作品)之前,一定要认真将作品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以及人物个性研究透彻,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尴尬局面。另外,在表演非原创作品时也不能够完全照搬,刻意模仿,而是需要舞者在表达作品时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使自己对作品有自己的内心意象,从而舞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由此看来,舞者对外部环境和身体认知的感觉大部分属于技术问题,而对艺术认知、艺术构想和自我意象的感觉才是真正的艺术本质问题。故而,舞蹈表演离不开对自我感觉的培养。
三、舞蹈感觉的培养策略
舞蹈感觉是演员对舞蹈理解后所体现出来的感觉。这其中需要天资的因素(即人们常说的艺术细胞),更需后天的诱导培养。舞蹈感觉的培养涉及到诸多方面。这里仅择其要点作出论述:
(一)舞台感觉的培养
舞台感觉是舞者对舞台环境、舞伴和观众的感觉。要培养良好的舞台感觉,就要将舞蹈演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排练中把镜子当观众,把排练厅当成影剧院的舞台,多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舞台表演习惯。舞蹈表演是集体事业,每一个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人,无论是独舞作品还是群舞剧目,无论是领舞演员还是群舞演员,都应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之中,否则就难以达到编导或者作品本身所需要的艺术高度。因此,群体意识的培养对于舞者从事舞蹈表演领域活动必不可缺。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舞台表演,积累舞台经验;要求舞蹈演员在舞台上不仅仅只是表演,还得注意在表演过程中与舞伴的配合,以及利用舞台声光设备、布景服饰和道具等产生更好的舞台表演效果。
(二)身体感觉的培养
身体感觉是身体运动、状态、方向和位置的感觉。舞蹈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艺术,因此身体感觉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出发点。要培养良好的身体感觉就得从每一个动作训练入手、掌握科学的动作要领及特点、把握好发力的时间与收紧的部位、设计合理的动作路线、完善身体的协调性,才能使每个动作舒展、流畅、优美。在舞蹈教室或是排练厅,舞者可以通过镜子的映像来了解自己的动作是否舒展、是否到位。舞者在长时间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丰富大脑的舞蹈记忆功能才能获得良好的身体感觉。舞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特别是基本功训练课)中除了重视舞蹈动作技术、技巧的规范性还应该注重对身体感觉的培养。
(三)自我感觉的培养
自我感觉是舞蹈演员对自己心理活动、情绪起伏和大脑认知的感觉。要培养自我感觉就要从生活观察中入手。例如,舞蹈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舞蹈家于晓雪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作品,曾多次赴山西感受黄土文化,体验一代代流淌着|“黄土文明”血液的老艺人的悲苦辛酸。正是因为舞蹈家有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不断实践、更新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个具有极高艺术境界且震撼人心的优秀民族民间舞作品。由此可见,演员自我感觉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与灌输,更需要舞蹈演员在平时养成多观察事物、注意事物的特征、用心去感受事物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对角色的理解及推敲的好习惯。综上所述,舞蹈感觉是舞蹈演员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从艺术学的角度上来讲,它发于心理,表于形体,是心理和形体的高度统一。良好的舞蹈感觉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视培养还需要舞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日积月累,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此外,还要扎根生活,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知识,并努力在艺术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使感觉成为表达现实生活的艺术手段,从而提高舞蹈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3]平心.舞蹈感觉与自我感觉--舞蹈艺术的灵魂、舞蹈心理学的精髓[J].北京舞蹈学院院报,1997(3).
[4]平心.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舞蹈艺术的内涵、舞蹈心理学的外延[J].北京舞蹈学院院报,2001(2).
篇4
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公共心理学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从教技能和心育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诸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严重脱离教育和生活实际等问题,始终是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难点,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此谈几点体会。[1]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1.提升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的需要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专业一直比较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和心理学之教学应用的培养,忽视了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理解不准确,更谈不上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方法。走进基础教育后,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这些教师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更谈不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如此普遍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师公共心理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反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专职心理辅导员的职责,也应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责任,任课教师还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有学者就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2]
2.适应基础教育实际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趋向多元化,这对处于未成熟期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注重于心理学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不关注和解决中小学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致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座谈会上,许多师范毕业生提出曾学过的心理学课很难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排上用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心理学教学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实际所致。为此,公共心理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让师范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悦纳自我、发挥潜能的技术方法,知晓如何引导中小学学生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心理学教学对接基础教育实际,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实效性。[3]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人格和事业发展方面最易产生心理困扰。虽身体上已经成熟,大学生在心理上并不完全成熟,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还缺乏完全适应的能力,心理韧性和抗挫力相对较差。一旦生活突变或遭遇挫折,心理的弱点便暴露无遗,表现出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如,一些学生因体相不佳、社交困难等感到苦恼和焦虑,不敢面对现实,陷入自卑和偏激而难以自拔。为此,许多大学生十分希望公共心理学课能在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所帮助,为心理素质自我提升、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等方面提供更多适用的知识。然而,以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主干,添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部分内容的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未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 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注入活力。[4]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重在理念和方法
1.准确定位,目标融合
许多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薄弱主要表现在自控弱、社交困难、情绪易波动、适应能力差等方面。为此,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树立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公共心理学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善学善教、育心育人的未来教师,带有一种理想色彩。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是强迫学生达到某种理想境界,而是视学生为社会现实中的活体,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让他们全面、现实地认识真实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要融合两种目标,使之既符合教育目的,又贴近社会生活,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5]
2.案例教学,体验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助人与自助的能力,其教学必须兼具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倘若学生只会记忆一些抽象的心理健康概念,完全偏离了教育初衷。为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沿用传统讲授法,而应采用以典型案例研讨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案论理,以理解惑,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可以领悟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心理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课堂将活起来,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还应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体验式教学,将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公共心理学课程环境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亲身体验交流分享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程式,协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3.创新模式,三助为体
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学生、团体和教师的力量融入教学过程,构建学生自助、朋辈互助和教师帮助的“三助”教学模式。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具体的途径和形式有: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激励等。实践证明,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效果良好。[2]
朋辈心理互助是指大学生相互给予开导、安慰、鼓励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促进互助者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青年大学生喜欢向同龄人敞开心扉、倾诉心声,因此,朋辈互助能使助人者与受助者保持完全接触,通过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帮助心陷困境的同辈恢复自己的理性和认知能力,缓解过度情绪,重拾自信,恰当应对。同时,助人者也提升了同学友谊质量,提高了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实践表明,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有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有利于助人自助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3]
师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教师为大学生提供课堂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课堂心理咨询是指将心理咨询融入课堂教学,是一种受欢迎、实效好的新型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解答大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辅导,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对日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体操作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先由大学生梳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困扰的心理问题,然后收集、分类这些问题,最后通过三种方式予以辅导。一是对普遍关注的典型性问题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辅导;二是对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上公开解答;三是对个别性的心理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4]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助人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心理困扰的成员提供理解、支持的气氛,在这种安全的氛围里,成员会尝试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用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一般由辅导教师引导,重点放在大学生共同关注或可能共同遭遇的心理问题上,常用的方法有讨论、分享、交流和体验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反思,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发展性心理辅导致力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开发心理潜能,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各自心理发展历程,妥善解决心理危机,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目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过去,此类问题主要是通过心理的成熟来自己解决,但如今,发展性问题在数量上日趋增多,在性质上日趋复杂,仅靠自我成熟的途径已很难加以妥善解决,因此,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要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
近些年,公共心理学教材虽内容有所取舍、体系有所重建,但仍未能适应当前我国学生心理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需要。为此,组织相关同行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了尝试性建构,形成《教师教育心理学》一书,201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校2013级、2014级师范专业共3000多名学生中试用,师生普遍反映较好。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该教材,要以“高师公共心理学‘理论、实验、咨询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为题申报了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并获立项资助。在近两年教学实践、课题研讨和基础教育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正着手修订《教师教育心理学》,力争在反映教师教育、心理学最新成果的同时,渗透实践性取向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整个教材分为基础编、教学编和育人编三编。基础编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学编和育人编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材主要部分以 “双主线贯穿”的方式组织,教学编以善教善学工作为主线,育人编以育人育心工作为主线。[5]
课程内涵建设说到底是任课教师本身的内涵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关键。为此,对学校公共心理学任课教师进行了系统性培养和培训,主要从三条途径进行。一是实践培养,即与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任课教师经培训后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二是科研提升,即在学校层面指定若干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作为教学改革项目由公共心理学任课教师承担;三是校校合作,即本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团队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组团,做学结合、共同研究、分享交流。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J]. 大众心理学,2000(4):12- 15.
[2]王希永. 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26-28.
[3]于娜,杜天骄,李艳波.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J]. 西北医学教育,2008(5):990-992.
[4]王瑶. 将心理咨询引进课堂教学实践[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02-104.
[5]唐芳贵.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实践性的视角[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1-134.
篇5
关键词:修辞主体 言语活动 修辞主体能动性
言语沟通类的学科在西方已经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的专家学者对于语言类学科大都进行了揭示,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例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研究上融合中外,贯通古今,创新理论,缔造体系,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的《修辞学发凡》对于我们学习修辞,体味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可是,大量的学术研究多重在归纳分析语言的特征,或者提供方式方法在语句形式上多做文章,却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话语交际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为什么表达和为什么产生之类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这门学科在深层的挖掘上略显不足,将人致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当中。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既不一定是修辞,更一定不是离了意和情地修饰。”由此可见,陈望道先生强调语言上的形式安排,并进一步告知了情感为一切言语活动中心的道理。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我们除了要研究形式与技巧以外,还要将注意力转向对修辞主题的心理研究。
一、修辞主体在言语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所谓“修辞”,就是一种力求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能使自己的达意传情朝着尽可能圆满的目标努力的人,才能算是‘修辞者’,也就是‘修辞的主体。”(吴礼权,2002)语言活动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人类交流的方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辞主体为了力求达意传情,尽可能使用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调配,使之在特定的题旨情景当中适得其所。“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为了实现相应的修辞目的而引发的活动,所以修辞主体在整个修辞活动过程中都起着主导作用;而修辞主体意识正是对这种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强化。修辞主体要始终具有主导作用的意识,才能主动地引导修辞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吴礼权,1999)下面我们从言语活动的产生及过程入手,探讨修辞主体意识对言语活动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鲁利亚把言语的产生概括为依次发生的四个阶段:l.起始于某种动机与总的意向;2.经过内部言语阶段;3.形成深层句法结构;4.扩展成为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彭聃龄,2004)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语言是人类心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心理发展和表现的重要环节。动机和意向是言语产生的起点,语言表达是人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所产生和进行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修辞主体言语动机的需要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说话者对要说的对象有着一定的认识,并且产生了肯定或者否定的主体情感,才会用适当的措辞将其表现出来。当人有了言语动机的意向之后,就进入到内部语言阶段。人脑中长期较稳定地储存的知识是以一定的关系按网络形式组织的。人脑中储存字词、概念的网络是按语义联结的(也有形和音的联结)。网络中表征有关联的字词、概念的节点相距较近,表征无关联的字词、概念的节点相距较远,表示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时,网络中这个词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兴奋会沿着网络的通路自动扩散到邻近的节点,提高这些节点的激活水平,降低他们被接通的阈限,最后到展开的外部言语转化的基础,传达出具体的信息。接下来,人类将为内在的思想提供相适应的语法框架,确定句法结构,在这种结构当中填充词汇,选择正确的词法,完成信息由内及外的转换过程。言语产生的第四个阶段是扩展成为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的执行阶段。储存在记忆中的“发音程序”控制发音器官的肌肉活动,发出语音,以声音语的形式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需借助于发音器官的特殊运动了。
由此可见,修辞主体是整个修辞活动的引发者,所以修辞主体意识即是主体对修辞目的的合理性及修辞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慎重地对待修辞活动。影响修辞主体的因素众多,普通心理学侧重于“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的要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此外,社会环境、个人的气质性格、生长经历、文化背景等都使得个人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语言模式(姚文放,2012)。当代诗人顾城,本性纯真无瑕,诗歌当中经常带有孩童般的稚气。不过,其诗歌中总充溢着一股成人的忧伤,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也是整个一代人觉醒后的彷徨。再如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文章以犀利、尖刻、深邃著称于世。他本人敏锐的洞察能力,深沉的气质性格,积极向上的好学精神和他所处的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环境成就了一代文豪。
二、如何发挥修辞主体的能动性
言语交际是带着一定意图使用语言传情达意的活动,如果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要靠修辞主体的努力。并不是所有参与言语交际的人都是修辞主体,只有那些能够使自己达意传情朝着尽可能圆满的目标努力的人,才能算修辞的主体。也就是说,不论说话者或者听话者,只要努力完善自己的言语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言语活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人,就是修辞主体。在修辞活动中,修辞主体作为活动的引发者对此重要性产生认知并且对其意图进行反思,从而认真地对待修辞活动。修辞主体的意识对修辞活动影响深远,“修辞立其诚”,修辞主体应该尊重对方,以真诚的态度来参与,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修辞活动的完整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首先,修辞主体应该注重特定的时空。修辞的主体是人,而人是社会的实体,是社会的人。个体的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个人的言语活动不能脱离大环境而独立存在。根据环境做恰当的表述,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其次,修辞主体要重视受众的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受众对修辞信息接受的要求,要尊重受众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修辞活动本身有着“调试——接受”的过程,修辞的效果多以受众者的接受程度来确定。西方修辞学早已经把受众方作为言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就多次提出了听众分析法(吕行,2009)。他认为不能忽视言语交际当中受众者的心理需求研究。言语的理解就是接受者凭借语言材料来构建意义的过程。受众个性的心理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包括稳定性的,如人的能力、意志、性格、审美心理、道德价值观等等。以及暂时性的,如动机、需要、情感、情绪、态度等。如果受众急切地期望在言语信息中学到知识,受到教益,这是求知心理的典型体现。如果忽视了受众者的特点,言语活动将会丧失心理指向性,言语行为将是盲从的。
三、重视修辞技法的创造性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要达到使听读者感受的目的,就必须积极地利用中介上一切所有的感性因素,如语言的声音、语言的形体等等,同时又使用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具体性。每一个说及的事物,都像写说者经历过似的,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影像。”修辞主体要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积极地修辞,运用联想进行再创造,才能打动人心。要对修辞文本进行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处理。
言语的动态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规则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人类运用语言的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关涉到外部的形式,而且联系着参与者内部的心理。我们既要保证言语的外在形式适切活动内容,也不能忽视修辞主体在整个修辞活动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吴礼权.修辞主体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2).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社会[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吕行.言语沟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篇7
相关热搜:美学 美学原理 科技美学
【论文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133229.CoM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篇8
《正能量》读后感 初20xx级的在进行期末考试后的“正常教学安排”,上语数外物体育课,一直到7月7号。其他科目不用上,但是也给安排了守午休。我在学校已经基本无事,只需要等到守午休的时间出现即可。当其他还在上课的老师看到我饭点还在学校食堂出现的时候,都忍不住惊呼:“咦,你怎么还在这里?”然后他们都会表现出一副同情的姿态。我倒没觉得这日子有多苦逼,能在办公室里呆着静下心来看本书,看完以后写点感想,实在属于幸福的事情。况且计划的7月9号至14号的上海之行,也给我这几天在办公室潜心读书备课增添了不少动力。
背景交代得有点多。现在进入正题。说说《正能量》这本书。我向来是有点落后于时代的。就像全国人民都已经看过甄嬛传以后,我现在才来看,断断续续看到五十多集。对于畅销书也是如此。“正能量”这个词提了好久了,这学期初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教学,我就在卓越上买了这本书,一直未能拆封,搁置于此。近两日启封,二百八十都页18万字的书,不过两日便读完了,这对于我一个读书向来很慢的人来说很难得。所以不得不推荐此书,的确是本好书。具体好在哪里呢?请听我做如下分解。
1、首先,这本书的封面是黄色和橙色。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黄色的波长适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橙色是欢喜的颜色,象征热闹和快乐。单从封面来看,你就已经受到一份正能量的鼓舞和影响了。
2、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个定义下得蛮大的。在简介里,作者就直截了当地说了“只有改变,才能提升正能量”。好吧,那就改变吧。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都知道要改变,为什么就是行动上迈不开那一步呢。于是,作者又做了一个很大胆又让人很印象深刻的实验,他说:“在这本书里,你会将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为强调其重要性,现在,我想请你做一件也许你从来都没有做过得事情: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将你读过的部分撕掉。”啊。的确是触动很大。我想再没有哪个作者可以对读者说,把你读过的部分撕掉,甚至揉成团什么的。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的想法是,我才不要撕掉,以后还要看呢。于是作者又在下面做出了揭示:当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人们会很快列出诸多理由,强调自己为何要保持原有的做法。但是这才是改变的最大障碍。克服着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做之前没做过的事情,那些让你感觉不那么舒服但其实没什么害处的事情,比如——撕掉一本书。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匆忙中计划的上海之旅。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匆忙的决定,改变了我很多东西。之前一直仅仅限于计划,我找了很多不出行的理由:天气太热、钱不够多、一个人不安全、父母会担心……于是总是将大好的光阴浪费在了无聊的消磨当中。这次,由于同事也要去上海,可以同行,加上刚好抢到两张9号退出来的票。一切既定。然后我才认真地开始思考和规划出行要用的东西,要注意的事项,要去的景点等等。虽然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仍是困难了些,但是我起码涉足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迈开步子的领域。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啊。
《正能量》读后感
第一看到“正能量”这个词是在20xx年的《心理月刊》期中一期的封面上,很大很醒目的三个字,虽然没有看内容,但以我那点微薄的心理学知识也知道应该是一切积极向上的、乐观的能量。再后来,“正能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再到后来的这本学校发的《正能量》。不知道是书名成就了这本书,还是这本书掀起了“正能量”的热潮,反正“正能量”是火了。
什么是正能量?书中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正能量探寻之旅。从带着好奇的心情捧读此书,到对“表现原理”的神奇感到怀疑,再到被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所吸引,尝试跟着做一些练习,发现好象真能发生一些改变。当然,我并没有照作者的话把这本精美的书撕烂。
本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也是支撑后面一系列实验基础的是“表现”原理。可是究竟什么是“表现”原理呢?“表现”原理应该就是詹姆斯关于情绪的理论:行为决定情绪,人们可以同通过对某种情绪的表现来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比如,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快乐;我们不是因为看到熊害怕而逃离,而是因为我们逃离所以我们才害怕。或者像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变现得你像是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行为和情绪到底谁决定谁,更不用考证“表现”原理是否真的无所不能,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简单的理念激发产生了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不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方式,而需要我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本书的第1到3章里,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支持“表现”原理的一系列实验:比如快乐是可以创造的,爱的正能量是可以被创造的等等。相比较,我觉得后面的三章的时效性则更大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强一些,有些内容对我们的习惯做法有着很大的冲击:冲击一:比如对奖励的有关研究,通过奖励学生,其实是在鼓励他们表现的自己并不喜欢读书,结果,如果不再有奖励的话,人们往往会不再做哪些之前获得过奖励的行为,因此奖励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短期看来,奖励机制是有效的。但是,长期看来,相关组织不得不持续提供特别的奖励措施;一旦奖励没有了,人们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如果真如研究者实验所证实的那样,我们对我们的学生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呢?
冲击二: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改变人们的想法就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在孜孜不倦、谆谆教导着我们的学生。而20xx年,杜兰大学的研究院进行的历时两年,涉及全美36所学校中的数千名学生的有关体育锻炼的实验则又否定了我们的这一做法。既然语言的作用是如此的苍白无力,那么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絮絮叨叨又有多大的作用呢?而这些絮絮叨叨我们班主任老师干的最多,说了这么多效果怎样呢?可是我们能管住我们的嘴吗?尽量不说或者少说。
当然,我想这样的冲击还不止这两个……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本书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离了电脑不能工作的我们来说,如果你想更有毅力、更有正能量,就把你的电脑显示器调整到略高于自己的视线吧;作出小小的承诺,你就很可能会做出大大的改变;交叉双臂、收紧肌肉或者坐直了,你就能在遇到苦难时更有毅力;表现的不再是习惯的俘虏,你就会突然发现其实戒烟、减肥并不困难;把家里多放点柔软的家具,也许遇到问题夫妻双方更容易解决呢;穿衣方式直接影响着你对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穿的漂漂亮亮不光是给别人看,最重要的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我们做事情才能更加成功,内心充满正能量(我想喜欢穿高跟鞋的女人会经常穿主要是自我感觉良好才愿意受那份罪吧);开始做出强有力的动作,我们就更加有自信;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拖延症,比如这个读后感是我在上班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完成的,那就应该表现的好像你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事情很感兴趣。花一点时间开始做那件你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然后你会突然发现你很想完成这个任务,就像我一样,开始写了,我才觉得对这本书,我其实有很多想说的……
每一个作者的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特别是对于心理学这个门派众多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在读本书第一章开头的时候我是极其反感这本书的,在吹捧伟大的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时候,贬低了其他同样伟大的心理学家,比如冯特、弗洛伊德等。我还清楚的记得我大学一年级在第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上学到的那句话: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直到那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于冯特的贡献,应该是开创性的。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梦的解析也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可是对于伟大的詹姆斯的有关理论我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又从新翻阅了《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想看看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的理论是不是真的如本书所写到的那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对于纷争一直不断的心理学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行动的力量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就赶快行动吧。行胜于言。“表现原理”的魅力就在于行动。收紧肌肉,你就会立马感到意志力;挤出微笑,你就会感到快乐;站直了,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每个人需要作出的改变不尽相同,或许,我们要作出的不只是身体语言的改变,更包括一些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着手开始学期初哪些纷繁难缠的工作吧,或是出去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什么,今天就开始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吧,哪怕只是从一个微笑开始!
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也应该如此!
《正能量》读后感
在繁忙的时间之余,抽空闲时间,静心看书,会获益匪浅,它就是《正能量》。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人体内潜在的神奇力量,其实它并不神秘,能够自我掌控。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如果不学会控制能量,那你的能量就会只减不增,所以我们要会支配正能量。
查理德·怀斯曼的这部书用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认为特定的行为决定了相应的情绪。人类经过有意识的操纵自我的行为,获得某种进取的正能量,是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
这样一来,控制自我的情绪变得很简单:如果你想变得欢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把完美的事物带进你的生命,仅有这样,你的存在才会让你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篇9
第一次接触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还是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当我知道自己被调剂到这个大家眼中的冷门专业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我通过“度娘”的介绍,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了解到我未来的职业或许就像小区里管理日常事务的大妈一样时,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五味瓶,悔意从心中滋生。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开始了大学生活。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从陌生到了解,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工作,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曾让我极度后悔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社会工作专业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和邻居提起我的专业时,她问我是不是义工。在很多人看来,社会工作者就等同于义工。其买不然,社会工作者和义工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的服务,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而义工这个岗位则不需要具备很多的专业知识。去年8月份,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讨论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关事宜时说,“社会工作服务是专业化的,不是业余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所能够承担的,因此必须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就是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提速。”这段话再一次说明了社会工作是科学助人、不能被随意取代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盲目地为他人提供帮助,他们往往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助人的目的。
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前也曾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奥巴马在毕业后移居芝加哥,那是他事业起飞的地方,组织社区工作是他在那里的第一份职业。那时候,奥巴马每天拿着地图,穿行在芝加哥的贫困社区内。他与当地黑人牧师一起,动员中低收入黑人参与改变生活处境的项目。这些都为奥巴马之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石。奥巴马组织的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之一,其他两个就是前面提到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在运用专业方法时,社会工作者并不是让受助者依赖自己,而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这就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就是“用生命感动生命”,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去实现这个专业的真正意义,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群社会工作看的存在。
社工,理论知识不可少
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需要能熟练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用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人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简单一点来说,我们的工作分为实务和调研两部分。你可以选择做一些具体的社会服务,如社区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做理论研究,通过社会调研分析社会现象,参与制定社会政策以达到减少社会问题的目的。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书籍让我大致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和专业框架。《人口社会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让我知道了人类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心理学导论》《异常心理学》《越轨社会学》等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用社会工作者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以及有关人类心理方面的知识。
众多课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是我在大一最感兴趣的一门专业课。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从最先的受精卵到胎儿期再到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各个日寸期,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比如在婴幼儿前期,这个阶段是婴幼儿建立起对外界信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家长需要多和宝宝互动,增加肌肤的接触。因为这种抚触对婴幼儿建立起对外界的信任感尤为重要。还有切记不能忽视宝宝的哭闹,就像很多家长一样,以前我很疑惑宝宝为什么总是哭闹,在后来的学习中才知道了原来宝宝是通过哭声来传递“信息”,比如饥饿时的哭声是有规律的哭声,疼痛的哭是突然进发的哭声……课堂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有趣的专题和活跃的课题氛围,所以我们大家都十分喜欢这门既有趣又实用的课程。
还有一门课也是十分精彩的,那就是普通心理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门课主要讲的就是心理学的入门知识,因为社会工作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所以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你知道人的大脑结构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思考吗?你知道人类无穷的想象力与大脑的哪个部位有着紧密的关系吗?在这门课上你将会了解到许多平时没有注意过的“神奇”的问题。学好入门的心理学知识之后,我们在大二和大三两年会继续深入学习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课程。最令人感到兴奋的就是在大三时,终于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啦!
平时,我们彼此之间在课堂上往往都会进行激烈的“舌战”,既有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学生和学生之间。大家对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往往能在一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上讨论很久,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形成原因。在这个讨论和辩驳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形成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关键“软设备”。敏锐的社会神经、批评反思的思维,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要具备的首要条件之一。
社工,不平衡发展中的契机
除了学习一些专业课程,我还了解到社会工作悠久的发展历史。从1896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社会工作得到专业化培训开始,百年来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社会工作者在其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香港大学的教授梁祖彬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不仅起步慢,还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广东、上海、北京发展较快,其他省份发展相对滞后。以广东省为例,截至2013年10月,广东省社工机构数量约有400家,是四川、上海、江苏、北京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省市的5到8倍,约占全国总数32%。除了上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工作还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社工需求量远远超过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社工九成以上都为80后的本科生,往往不满足于社工的薪资和待遇,转而选择其他单位。
社会工作发展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大家对它的认识程度不够,以及该工作的待遇和薪资不够有吸引力。一名社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社区居民间各种事情,解决纠纷。工作可以称得上“琐碎”,而且收入也不是很高,但是社区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近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开始有了一些变化,由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急剧发展,催生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社会工作服务由政府购买将成为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政府购买服务,人民群众享受服务并评价服务效果,反馈给政府是否继续购买机构的服务。这一模式表明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不仅为优秀社工提供了职业发展的上升平台,对从业人员的待遇也在逐年增加,比如为社区服务时间长的社工可拿到长期服务津贴,不同级别职称的社工有不同金额补助等。
我了解到某个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了开办“开心社工”――一个主要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机构,它不同于只是满足老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普通的养老机构。“开心社工”聘请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把社工独有的“用生命感动生命”理念付诸实践。“开心社工”在注重老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重视他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社会工作者会和老人们进行心灵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沟通了解到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篇10
规律。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修身;学习;研究
大文豪雨果说过一句话:“花的工作是尊贵的,果的工作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工作吧,因为叶的工作是平凡但又谦逊的。”的确这样,在平凡又重要的班主任岗位上,我不断实践,不断发现,不断探索,认真把像叶一样平凡又谦逊的育人事业做到最好。因此,我真正意识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些认识,在此分享。
一、智慧的班主任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发乎于情,如同己出,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懂得他们的想法,还要学会倾听。俗话说:“从心开始”。班主任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一个缺乏感情投入、冷漠旁“管”的班主任往往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严肃、古板而难以亲近的。学生亦很难产生崇敬之情,更不可能对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心声,自然也不可能达到心服的境地和教育目的。那么,怎样才是爱学生呢?爱学生就是尊重他们。尊重的意思是要信任他们的行为、理解他们的苦衷、宽容他们的莽撞与犯错和接纳他们的幼稚与缺点,进而充分地赏识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过失,分享他们进步的喜悦……我清楚地知道,只有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以情感动他们,用爱影响他们,才能把他们教育好。所以,教师只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用爱的海洋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汲取爱的营养,感受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自发的好行为。
二、智慧的班主任也是一个自我修为很高而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
班主任的言行举动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班主任的素质并非天生的,是在不断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渐渐提高和锻炼而成的,要坚持不断地修身。因此,新型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强学习、完善自己。新时期的教育观更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新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简单地说教已无法规范他们,他们也是不买账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班主任要继续学习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经验,按师德要求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这样才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学生心中一个鲜活的榜样。在教育改革的潮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工作中,我一直把以身作则作为我的行动指南。由于我在很多事情上都身先士卒,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首先做到,所以学生被管理得虽严格但不反感,而乐于接受。由于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班主任自己要乐观向上、开朗大方、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面对学生要努力做到在高昂的情绪场中精神焕发、在和蔼的态度中保持幽默感、在洒脱的姿态中表现从容的风度。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班级往往带有强烈的班主任印迹。下课后,我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同聊天、运动,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解,从而让他们崇敬我,相信我、进而达到教育目的。因为在潜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新课程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在德才、人格、言行、学识等方面塑造新的形象,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春风化雨般地影响着学生。因此,班主任只有不断学习,塑造全新的自身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崇敬,才能解决目前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进而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智慧的班主任还应是一个善用“教育技术”的人,赏识教育对于班主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工作中要善用技术,讲究艺术,要坚持与学生交往,倾听学生,激励学生。“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心理学家林格曾说:“人之根本在心,教育理应回到内心的深处。”普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在实践中实行“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方针。一个学生受到表扬越多,这个学生思想品德、纪律和成绩就会愈来愈好,因为鼓励与赞扬会让学生充分发扬其长处,从而促进他在这方面不断进步。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即使学生犯错,也要尽可能地减少批评和惩罚,要从多角度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与鼓励。此外,我们还要多运用集体性的奖励。人,不论其才能,都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组织的一分子,而且期望能为这个组织作出一份贡献。一个经常受到奖励的优秀集体,不仅能焕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能培养其成员重要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影响其中每个学生的一生。因此,班集体的优秀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从而受益终生。
四、智慧的班主任又是一个和谐班级的营造者
班主任用自己的“技术”创造出来的班级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评判一个班级,不能光看成绩和荣誉,更要看这个集体中老师和学生是否都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快乐和幸福。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和共同的活动教育实现营造和谐班级的终极目的。基于此,一个和谐班级的建设的重点在于文化建设,让文化与人合二为一形成班级的气质。在工作中,我们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设计自己的“家”,让班级既拥有家的温暖又有文化气息。个性化的素材、班主任的思想以及专业文化等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整体。此外,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也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激起大家参与的热情,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为大家庭献计献策,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集体意识。所以,我们要集团队的力量,科学合理的管理,共同营造一个个性鲜明而又韵味独特的班集体。
对教师来说,教育对象不能选择,可以选择的是教育方式。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爱为先,以德为本,以奖服人,把和谐的民主之风带入班级,让团队协作成为我们学生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