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检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化品检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危化品检查制度

篇1

为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成品油市场,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成品油经营企业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范围

年检范围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取得成品油批发、仓储、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

二、年检时间

年检时间为20**年**月**日至**月**日。

三、年检内容

1、20**年度成品油经营状况;

2、20**年度供油协议的执行情况;

3、国IV标准油品的采购及置换计划;

4、油气回收治理工作计划;

5、执行工商、物价、税务、质量技监、消防、安监、环保、公安等部门规定的情况,是否通过安监、消防、计量器具方面的年检,是否受到有关部门处罚;

6、企业所有权、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有无变更,如有变更是否按规定办理手续。

四、年检程序

本市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企业须于20**年**月**日前将年检有关材料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检查;本市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须于20**年**月**日前将年检有关材料报送各区县经委进行初检,各区县经委须于**月**日前将初检工作总结情况、本地区企业初检意见及企业上报的相关资料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复查。

对年检合格的企业,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发给年检合格证,其中年检合格的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将统一换发新的《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对年检不合格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撤销其成品油经营资格。

五、年检材料

1、《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企业年度检查登记表》(见附件1)或《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年度检查登记表》(见附件2);

2、上海市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基本情况表》(见附件3)(20**年**月至20**年**月新建或迁建的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适用);

3、《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或《成品油仓储经营批准证书》或《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本、副本原件);

4、安监、消防、计量器具方面的年检意见;

5、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与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的20**年供油协议(中石化、中石油自营或控股的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除外);

6、20**年**月至20**年国IV标准油品采购协议;

7、国IV标准油品置换方案;

8、油气回收装置改造安装方案;

9、20**年成品油购进及销售的凭证、票据或台账(中石化、中石油自营或控股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和零售经营企业除外)。

上述附件1、附件2、附件3表式可至市经济信息化委网站下载,网址:**

六、年检要求

篇2

关键词:三环联控;危险化学品;检验检疫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1日

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危险特性,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环节多,涉及国际运输、口岸查验、检验、国内运输、仓储等,一旦管理不善,将对环境、人身、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如仅仅专注于进出口检验环节就想把住安全底线显然很难。应积极探索建立以落实企业监管为基础、以加强物流监管为核心、以规范业务监管为保障的“三环联控”工作模式,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安全拴上三保险。

一、落实企业监管是保障进出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有效确立企业作为质量安全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企业监管工作落实在“备案准入、监管、稽查”等关键环节。

一是要完善备案准入制度。备案制度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报送有关机关备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机关应当予以登记的法律性要求。当前,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特性,执行对企业相关资质的检验检疫备案制度,如对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环保许可证等进行备案,同时审核其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情况,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备案情况等。通过检验检疫备案,确认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资质,当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要联合相关部门责其改正,严把准入门槛。

二是要强化严密监管。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属于高风险产品,应实行严密监管。因此,检验部门要科学有效地配备人力资源强化严密监管,同时要按照产品风险等级和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水平,实行差别化的日常监管,对产品风险等级低、质量安全控制要求高、管理严、诚信佳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日常监管频次,而对于风险等级高、质量安全控制要求不高、管理不严、诚信不佳的企业,集中精力重点监管。通过严密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要加强稽查联动。危险化学品的进出口涉及工商、安监、环保、海关、海事、交通运输、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仅依靠检验检疫部门就能管好显然不现实,监管联动势在必行。检验检疫部门可以联合海关、海事、航空运输等部门联合严厉打击其进出口申报时高危低报、危险报成非危,甚至故意不报、漏报等违法行为;联合工商、安监、环保突击检查其生产使用过程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同时,对单一部门在监管环节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监督。

二、加强物流监管是保障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的核心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大部分集中在运输、储存等环节,而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离不开查验、仓储、运输等物流环节。鉴于此,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物流监管具有深刻的现实必要。

一是要探索建立进出口危险化学品集中查验场所。当前,大部分通关点局陆路口岸无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不具备危险化学品检验的基本防护条件,进口危险化学品在口岸进行开箱查验,发现不合格情况需要整改时,无法在口岸进行整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出口危险化学品,在企业查验放行后,后续也无法进行跟踪监管。因此,建立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查验、储存、处理场所,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实现进出口分区专业化集中查验监管,不但可以更高效地对其进行查验,同时能更有效地遏制集装箱进境危险化学品逃报、漏报现象,起到以点管面的作用。

二是要规范境内危险化学品运输。危险化学品境内运输一般通过汽车运输来完成,而运输过程本身又是发生危险最高的一个环节,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不仅车毁人亡,而且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导致环境污染。因此,规范境内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意义重大。当前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没有经过资质认定的单位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在报检时要求企业附上指定运输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同时在境内运输完成后需要提供运输人员或企业的相关证明备查,从而实现运输过程监管闭环。这样既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把危险品当成“非危”来运输,又可以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从而降低物流运输环节安全风险。

三、规范业务监管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保障

《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30号公告)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期间不断探索新的检验监管方式,在保障进出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业务监管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进一步从规范工作程序、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风险防范等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统一规范工作程序。目前,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检验内容、检验范围、检验记录,不同分支检验检疫局都有自己的做法,缺乏统一,影响到执法的权威性。因此,按照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检验检疫标准的要求,规范全国的统一监管规则,规范业务人员从受理申报、口岸查验、现场施检、实验检测、出证放行到企业监管的各环节工作,做到全系统政令畅通,规范有序。同时,对于像《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此类时效性较差但又与当前日常检验监管密切相关的文件、标准,检验检疫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修订,建立完善定期更新机制,以满足工作需要。

二是要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检验检疫作为技术执法部门,人才与技术是执法顺利开展的保障。当前,国家质检总局为了适应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要求,一方面加强对从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实行检验监管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加大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检测与包装检测实验室人员与资金的投入,两大举措为保障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安全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由于缺乏相关从业人员而造成严密监管不到位、GHS分类定级不完善、危险公示信息审核与制定周期过长等潜在安全风险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鉴于此,加大危险化学品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刻不容缓。

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保两树”为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始终从零开始”的理念,以抓整顿、抓落实、抓源头管理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力量,加强行业监管力度,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确保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

二、整治内容和任务

集中整治范围:道路运输安全、水上运输安全、道路建设安全。

(一)道路运输

(1)客运企业。

1、我市两台卧铺客车自年7月24日18时起一律停止营运(已按规定停运),车站停止售票,进行安全生产整顿,整顿合格后按照上级要求,恢复营运。

2、在我市两台卧铺客车上安装带拍照功能、并能实现图片同步传输到省监管平台的GPS车载终端。

3、全面落实道路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规定;加大易燃易爆物品检查力度;严格落实旅游客运车辆出车前的安全检查制度,坚决杜绝车辆“带病”运行。

4、建立营运客车驾驶员信息台账,完善营运客车信息系统,规范客运班车驾驶员即时驾驶证明的发放使用制度。

5、严禁营运客车站外上客、超员超速、疲劳驾驶、故意遮挡和损坏GPS车载终端、私制悬挂或张贴营运线路标志标识的行为,GPS不能正常使用的要抓紧维修,确保每辆车都在企业监控范围内运行。加大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化品运输车辆途中运行过程的管理力度。加强包车管理,严格包车牌的发放和监管。

6、道路客运车辆严禁超期营运,经营期限满的必须退出运输市场,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证照不全、超载运输等违规违法行为。

7、逐车检查车辆发动机、燃油、电路系统、安全门、安全锤、灭火器等设备,保证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

8、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手段,我市两个客运汽车站全面实行停车区、发车区和候车室“三封闭”。

9、落实驻站管理制度,驻站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管,按规定抽查、登记车站的发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0、加大挂靠营运车辆等重点营运车辆的整治力度,提高挂靠车辆经营准入门槛,加大资格审查力度;挂靠营运车辆发生交通安全、旅客伤害等责任事故,依法追究挂靠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

(2)货运企业。1、各交管所要按照《省货物运输源头管理办法》,负责辖区内货运站场的源头管理,严格落实源头管理制度。2、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严格落实押运员跟车制度,按要求悬挂危险货物运输标志,技术等级必须为一级,必须随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有效的应急处置器材。

(3)公交企业。1、公交停车场安全设施设备和灭火器、安全锤等随车安全设备情况齐全有效。2、车辆例行安检、安全教育、安全会议等情况落实到位。3、要加强路检路查,对闯红灯、随意变道、超速行驶、不走公交专用通道等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屡教屡犯驾驶员的企业坚决解除劳动合同。

(4)出租企业。1、灭火器等安全设备配备齐全有效。2、车辆月检、安全教育、安全会议等情况落实到位。

(5)驾培企业。1、教练车日常安检、教室与训练场地消防设备设施。2、完善驾驶员培训记录,抓好培训质量,特别是职业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杜绝培训过程弄虚作假现象。3、通过集中整治,推进计时培训系统的实施。

(6)维修企业。1、严格落实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制度,按照维护规定进行维护,不减项、不漏项,确保维护质量。2、对具备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资质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7)强化“两客一危”行业监管。1、整顿期间“两客一危”车辆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性能检测,并建立专门台账,搞好登记,存好档。2、要组织“两客一危”车辆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全员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和考核,并建立考核档案,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或转岗,培训工作由企业组织实施。3、考试合格人员与所在企业重新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道路运输企业与运管处重新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

责任单位:运管处、稽查大队、客运所、维管所、各交管所、各相关企业

(二)海上运输

(1)客货运输企业

1、以防风、防火、防碰撞、防破坏为重点,严格落实海上客货运输各项安全生产规定,严格执行消防、船员管理、船舶检查、守舱巡舱、瞭望、值班等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旅客行包“三品”检查率达到100%,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率达到100%。严禁船员在工作时间内脱岗、酗酒,禁止带“病”船舶从事运输。

2、积极配合海事部门严格执行船舶抗风等级、开航前船长声明、现场签证等制度,严禁超航区、超抗风浪等级违规作业。

3、督导水运企业切实把消防、绑扎、系固等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按期完成隐患整改任务,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港口码头企业

1、杜绝违章占用航道和不设值班观察员现象,尤其要加强对危险品仓储码头和客运船舶的监管,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港口码头设备设施安全达标,无安全隐患。

3、对“四客一危”船舶进行全面检查,对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坚决停运。

责任企业:稽查大队、港航所、各相关企业

(三)道路建设

(1)农村公路。

1、各交管所立即开展对辖区内建设路段进行安全检查,认真排查建设路段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清除建设路段障碍物,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2、督促施工企业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对存在事故隐患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未设置警示标志的路段,督促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对因施工造成不具备通行条件的路段,应当明示禁止通行,并落实好相关措施,保证农村公路通行安全。

3、深化危桥整治及公路安保工程的实施。切实加强我市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的实施,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全市农村公路提供安全保障。

4、做好日常和恶劣天气下公路巡查和养护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责任单位:基建办、养护所、路政所、信息中心、各交管所、各相关企业

(2)疏港公路。对职责范围内建设路段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认真排查建设路段存在的事故隐患,发现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及时协调整改,督促施工企业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对问题突出、隐患严重的路段,立即督促有关企业整改,保证参与港口建设的车辆运输安全、畅通。

责任单位:疏港公路指挥部、各相关企业

三、集中整治责任分工

为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实行“一岗双责”,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各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负责集中整治工作,安监科负责全市交通运输集中整治督导检查工作。

各交通运输企业要迅速传达落实集中整治会议精神和内容,做好企业的自查自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各项安全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GPS即时监控。

四、实施步骤

本次集中整治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24日—7月28日)。局属各单位、有关企业,要根据本方案统一部署,自上而下进行层层教育和发动,制定交通运输集中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集中整治阶段(7月29日—10月23日)。局属各单位、有关企业,要按照本方案要求,逐项落实集中整治内容,特别是对以“两客一危”为重点的集中整治力度,确保扎实有效。

(三)总结上报阶段(10月24日—10月31日)。各单位、各相关企业要对道路运输集中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于10月25日前报局安监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把当前集中整治作为首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强化措施,抓好各阶段工作的落实。此次集中整治工作将列为年度安全考核重要内容。

(二)落实工作职责。各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责分工组织拉网式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企业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停运,从根本上遏制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安全集中整治期间,局安委会成立安全督导组,运管处、港航所、公路建设指挥部要各自成立交通运输系统集中整治工作专门组织,具体负责本行业的集中整治工作,对各类违章行为应按规定从严处罚。全市设立举报,对举报的违章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给予奖励。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近期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关健环节的隐患排查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安全监管落实到位、防范整治落实到位、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二、工作目标

根据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总体部署,针对第四季度和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活动,全面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第四季度和冬季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三、第四次集中行动的范围和内容

(一)集中排查治理范围:全市各市区、开发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1.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

2.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设施,地下人防工程及城市基础设施等;

3.渔业、农机、水利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

4.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乐、垂钓、游艇)、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

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6.易受寒风、暴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

7.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学生班车、企业班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客船、货船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

(二)集中排查治理内容: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市委、市政府今年以来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3.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4.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5.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6.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7.安全生产全员培训教育开展情况;

8.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备案和应急救援特别是冬季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9.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0.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四、工作安排

(一)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强路面管控和巡查,严厉查处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超范围运输、违法上下乘客和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行为。要全面排查整治客运车辆、客运站、驾驶员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是要对车辆技术状况、安全消防设施、逃生设备、易燃易爆危化品检查控制等,要持续进行检查和整治。要严格执行卧铺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校车逢车必查制度,督促客运运输企业严格执行凌晨2时至5时停运的规定。

(二)海上安全方面:要严格执行船舶签证制度,强化对“四客一危”船舶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海上施工船舶、危险品运输船舶和旅游船舶安全监管,严守逢七不开禁令;排查治理航运企业、港口企业、海运施工企业、渔业企业和海运船舶安全隐患。严禁检验不合格、存在缺陷船舶投入营运。要逐船、逐码头、逐企业、逐镇村对海洋捕捞渔船和养殖渔船进行检查,督促配备通信、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施,落实防风、防火、防碰撞等各项制度,严查套牌渔船和超航区、超抗风等级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消防安全方面: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和“清剿火患”活动,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三合一”、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要持续组织排查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封堵、自动消防设施损坏、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严防火灾发生。

(四)非煤矿山方面:要加强地下矿山、露天采石场和尾矿库整治,全面落实以“七防”为重点的防范大事故措施,严格执行“七不准”规定。

(五)危险化学品方面:要加强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储存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41条禁令、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动火安全作业审批等制度,加大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的监控力度。

(六)烟花爆竹方面:深入开展烟花爆竹白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产、经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严格标准要求,合理安排烟花爆竹销售网点。

(七)民爆器材方面:要加强民爆器材生产、经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四超”等各种违法行为。

(八)建筑施工方面:要严格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铁路、城际高铁、公路、水利和电力等工程建设预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事故措施,加强对在建工程施工塔机、脚手架、现场用电等检查,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严防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发生。

(九)特种设备方面:要突出抓好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设备的动态监管、检测评估,严厉打击超期使用、带病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

(十)旅游安全方面:要突出抓好游客出行安全、旅游特种设施安全等环节的监管,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

(十一)学校安全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班车安全、校舍安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民航、文化、体育、电力、农机、冶金、有色、建材、轻工、机械等其他行业,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明确检查整治重点,抓好检查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第四次集中行动的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政府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始终坚持从零做起,抓紧制订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现场,确保扎扎实实、不走过场。

篇5

[关键词] 护理站;抢救药品;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137-03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rescue drug management in the ward nursing station of our hospital

WANG Qing-xian MA Yue-j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Mater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Tongzhou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Beijing 1011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industry,the rescue drug management in ward nursing s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drug manage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emphasized,whi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tandard measure of medical level.However,i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work.This paper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rug management of ward nursing station,the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Key words] Nurse station;Rescue drugs;Management;Prolem;Countermeasure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其是否安全有效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1],因此,对药品质量的管控在药品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病区护理站药品管理是药师对药品的最终管理,是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前的最后一次关口。一般情况下,医院药剂科仅负责药房以内的药品管理,病区护理站的药品则由护士自行管理[2],其配制操作质量及其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将会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值得本院药师高度重视。

采购到合格的药品并对其进行养护管理是关系到药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应坚决杜绝和排查假药品进入药房[3]。药品在存储过程中受内因和外因的双重影响,会发生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药品的治疗效果,轻者药品无效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再者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使病情加重,更严重的是患者服用了不治病的药而致病。长期以来,护理站都有一些必备的抢救药品,即基数药品。护理站抢救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其养护管理更应该引起重视。

由于本院护士对抢救药品管理知识掌握不够清楚,再加上对抢救药品管理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导致病区护理站抢救药品管理比较混乱。为确保本院各个科室的每一名患者都能使用到安全有效的药品,2015年1月以来本院药剂科与护理部加强合作,每月定期、定时对病区护理站抢救药品管理进行检查督导,查找抢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并积极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保证本院病区护理站抢救药品的安全管理。现将本院病区护理站抢救药品在配制操作、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归纳如下。

1 药品管理制度和法律不健全

1.1 存在的问题

1.1.1 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 本院大部分科室没有建立抢救药品管理制度,由此导致医护人员对病区护理站的抢救药品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及健全的管理体制,在管理细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抢救药品未能做到专人管理,没有定期的药品检查记录,抢救药品目录不健全等。

1.1.2 法律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药品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法规模糊不清,在具体操作中不注意规范行为。

1.2 对策

1.2.1 对医护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教育工作 药师参加医院的质量查房,将病区药品的管理列入药师质量查房工作;每周对病区护理站的抢救药品进行检查监督,协助护士落实药品的保管、使用等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抢救药品质量检查制度,明确临床科室中的护士长为所在科室药品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其对科室药品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定期检查科室内的抢救药品。

1.2.2 规范法律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加强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了解,规范护理行为,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利用举行讲座、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传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重要性,同时定期组织护士、药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中的内容[4],使全院医护人员对于药品管理有一个彻底的认识。同时,要在各个病区选择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承担抢救药品的领取及管理工作。

2 品种与数量管理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几种药品混放 由于要节约空间,个别科室的护士通常把不同规格、不同批号以及不同的抢救药品混放在一个药盒或放在同一个抽屉内,需要用药时再去药盒或抽屉里找。这一方面容易拿错药,另一方面不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药品,因此存在严重的安全用药隐患。有些科室还会将一些抢救用注射剂放在其他药品的药盒内,且并未对药品品种及规格进行分类管理,例如阿托品注射液由于用途不同,其规格也不相同,检查时发现同一个药盒中0.5、1.0、5.0 mg的阿托品注射液都有,或者氯化钾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混装在一起,紧急状态下这样存放很容易发生差错事故[5]。此外,由于抢救药品是随时补充的,添加的无秩序性导致同一种抢救药品出现诸多批号,近效期抢救药品不能及时消耗,未体现先进先出原则。

2.1.2 高危及易混淆药品摆放混乱 高危药品大多数是急救药品,护士接受此类药品管理的专业培训比较少,摆放混乱,如果使用时不注意,极易发生医疗事故。

2.1.3 毒麻、一类管理不规范 本院毒麻药品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临床科室在使用毒麻、一类时也存在节余情况[6],特别是儿童,应加强对毒麻药品的使用管理。

2.2 对策

2.2.1 规范药品的摆放 对所有抢救药品进行彻底清查、调整、退换。对于因业务调整、使用习惯等原因造成的基数药品停滞不用或经常用不到的情况,应将基数取消;对于使用量下滑的药品,基数应尽量调整到最低;抢救药品尽量更换成同一品规、同一批号,以方便检查和登记;纠正多规混放现象,尽量使用原有包装盒存放,并且每种药品均配有说明书,不能保证原包装存放及无说明书者,应复印原包装封面及说明书加以完善;在每日清点数量的基础上,再新建立基数药品[7]和抢救药品登记本,每月一次对抢救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质量情况等项目进行逐一登记,对每个药品的性状和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在药品补充方面,按照批号或效期摆放,从里到外(针对整包装药品)、从左至右(针对一盒内的零散药品)码放,使用时先外后里,先右后左[8]。

2.2.2 规范高危药品管理 根据高危药品危险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标识醒目,设置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放置在抢救车内的高危药品名称应当用红色标签注明;其他高危药品放置在专用的药柜中,并在专用药柜上贴红色高危药品字样,以随时提醒护士取药时应注意;外形、包装盒及药品名称听似看似容易混淆的药品绝对分开放置[9];严格执行“三专一检”制度[10],即专册管理,专柜加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做到用旧储新,先进先出的原则;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调剂准确无误;对于一些不用或少用的临床药品,应予以精简或撤销药品品种,药品的品种控制在50种左右[11]。

2.2.3 规范毒麻、一类的管理 制订严格的毒麻、一类使用交接制度,建立合理的贮存基数;建立“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完善使用记录;药房设专人管理毒麻药品,专人定位定数,专瓶上锁管理,以确保账物相符;实行班班交接,钥匙随身携带;实行“日清日毕制”,节余的毒麻药品必须在24 h内退返药房,同时进行登记,不能使用的药品应当集中销毁;注射用的毒麻药品,必须凭医师处方及空安瓿才可换取备用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瓿破碎等意外情况,当事人应提交报告至科室护士长护理中心药房管理者。

3 效期管理

3.1 存在的问题

由于抢救车内专门用于抢救的药品用量小,周转率低,个别抢救药品真正用到的很少,部分品种甚至从未用过、动过,导致效期临近但还处于备用状态[12]。

3.2 对策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的规定,未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不标明有效期或擅自自行更改有效期的、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劣药论处[13],因此,为使抢救药品可以及时消耗,对于近效期药品,应及时通知药剂科,如有需要可在全院范围内调拨使用,并在登记本上做好标记,重点监控。如果药房采购到远期药品,也可随时到药房进行更换,由药房统一监管调配近效期药品,到期后统一回收销毁,这样在临床上就不会出现过期药品,也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贮存方式

4.1 存在的问题

护理站虽然都配有空调、冰箱等温控工具,但很少有人定期监测温度,致使有些冰箱的温度在10℃以上都不为人所知。此外,手术室、产房和婴儿室的温度常年偏高,这些均不适合抢救药品的存储;还有个别药品柜临近于暖气的位置,温度也远高于一般药品要求的25℃以下的存储条件;维生素K1注射液、氯丙嗪注射液等未避光储存,极易引起药品见光变色而失效。

4.2 对策

将存储条件作为质量监督员每月检查的必查项目;为护理建立温控登记表,包括存储间温、湿度和冰箱温度登记;手术室、产房及婴儿室内的药品移到温度适宜且方便取用的地方,尽量压缩存储量;一般药品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储存于室温,并低温、阴凉、避光、干燥、密闭状态下保存。“阴暗处”是指避光且温度不超过20℃;“阴凉处”是指不超过20℃;“冷处”是指2~10℃[14]。每月在检查的同时对护士进行药品养护存储知识的培训,对冷藏、阴凉处保存、常温下保存、避光保存等存储条件[15]及涉及的相关药品进行说明,除此之外,与药品养护相关的内容均要求护士掌握,逐渐培养护理人员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5 讨论

护理站抢救药品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护士与药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因此应意识到护士与药师对护理站抢救药品均有管理的权利,要明白双向监管不是分摊责任,而是管理上的加强。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对工作方式进行以下调整:①对于基数药品,在基数核准、药品保管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药剂人员有权提出自己的标准;②药剂人员为病区护理站限定的基数药品仅限于满足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取药时使用;③药品应该处于流动状态,树立药品留取越少越便于管理以及药品集中管理等观念;④重新修订护理站抢救药品保管制度;⑤护理站的抢救药品,在所有权上属于药剂科,但保管责任在各病区,所以两方面要协同管理;⑥责任护士应每天对抢救药品进行查看,包括数量、效期及存储条件等项目,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通知药剂科药品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处理[16]。对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后,抢救药品的流动性得以增大,品种不再繁杂,检查和登记不再是一件繁琐之事。目前,本院药剂科质量控制员每月对全院护理站抢救药品进行巡回抽查,并对责任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从而使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通过对本院病区护理站的抢救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后,护士的专业素质与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避免了毒副作用的发生,减少了用药差错。

6 小结

综上所述,病区护理站抢救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质量问题,其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即引起护理差错、纠纷或事故,因此建立完善的抢救药品质量检查制度,明确医、药、护人员的职责十分重要。通过本院药剂科和护理部联手对护理站药品的储存、保管、使用各个环节坚持不懈的监督管理,已初见成效,目前,护理站抢救药品摆放井然有序,严格按药学的要求进行存储,杜绝了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本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韦健.医院药品管理与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7):94-95.

[2] 梁海珊,张新平.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23(5):43-45.

[3] 彭永红.加强医院的药品管理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1, 24(2):703.

[4] 谢学渊,潘理平,衣淑珍.重视病区小药柜管理保证临床用药质量[J].护理杂志,2004,20(6):67.

[5] 谢晨,蔡周权,罗军,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药业,2012,21(12):77-79.

[6] 吕翠萍.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67-68.

[7] 于培明,黄泰康.不良反应概念的合理界定[J].中国药房,2007,18(5):392.

[8] 冯习坤,王科兵.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66-67.

[9] 梁万年,彭晓霞.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现状及其对策[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4):179.

[10] 张明发.有效期是衡量同品种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J].中国执业药师,2008,5(8):38,52.

[11] 朱丽青,沈丽平.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35-37.

[12] 李寅超,赵宜红.构建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的思考[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6):474-475.

[13] 刘云霞,潘川疆.浅谈我院病区退药对药房药品质量产生的潜在危害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1,17(4):26-27.

[14] 郭荣.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用药安全[J].吉林医学,2010,31(17):2757-2758.

[15] 钟利.医院药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4):68.

篇6

【关键词】 心内科; 临床用药; 安全; 护理

心内科患者常患多种慢性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给药方案复杂,护士从执行医嘱到实施治疗的任何环节如出现失误都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执行者与观察者,护士在临床安全用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 口服药物未按时分发,特殊药物未按要求发放,床头桌有剩余药品。易挥发药物未按要求存放。治疗室温度与湿度过高使药物变质。药物存放于药杯中时间过长,造成污染。同种药物名称剂量不同。肌注药物配伍禁忌不明确时进行配伍。过早配置药物破坏了药物的密闭状态,增加了细菌繁殖的机会,也增加了差错事故发生率。同一注射部位反复注射,影响了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公用药品常规检查不到位,存放条件不正确出现过期或变质,成为潜在发生事故的隐患。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科室存放药品过多,急救过程中易发生差错。静脉用药未根据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输液单无核对标识,巡视单记录与实际不符或漏记。治疗室在消毒后操作前空气菌落数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违反操作规程,空气含菌量会随着护士不断进出治疗室不断增加,增加了输液反应。心内科输液组数多,但量少,护士为提高工作效率,将药物提前配好备用,影响了药物稳定性,易引起不良反应。液体中加入多种药物,当配伍剂量大,品种多,所含热源积累到一定量时,输入人体可发生热源反应。加药时,针剂外壁尘埃和微粒未擦净,或针剂消毒不当,碎屑被吸入药液,加药时针头如不锐将橡胶碎屑切下或在配药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多次穿刺瓶塞,针头切下的胶塞,均可造成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大量增加[2],护理人员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不仅有微球菌属,棒杆菌属等条件性致病菌,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以重视手卫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3]。如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周围浅静脉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中心静脉置管[4]。

1.2 人为因素 护理队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缺乏慎独意识,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查对不严格,特殊药物指导不具体。护理人员对新药知识掌握不够,医院对药学知识培训力度不足。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环境不令人满意导致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科室公用药品多,未分类管理按要求放置。

2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2.1 明确药品管理职责 护理管理人员应对护士进行药品管理培训,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强化法制意识,规范药品管理,科室指定护士参与管理,每月定期全面检查科内药品,明确每月必查的药品及每班必须交接检查的药品,所有药品保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放置,并按照药品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条件和环境,如遇光易变质的药品使用棕色容器或纸盒包装,如盐酸肾上腺素,氨茶碱,维生素类等,片剂,针剂使用原包装,建立药品检查记录本,加强护士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护士长不定时检查,与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对新药知识的学习,建立药物说明说文件夹,随时学习,及时掌握药物知识。

2.2 简化公用药品,完善药物保管工作 科室应建立合理药品储存基数,分类定位放置,定期清洁,高危药品使用红色标识,毒麻分类放置和管理。从静脉输液的规范化,药物配置,输液速度监控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常见的护理风险应急处理预案,特殊用药后的观察常规,制定用药实行双核对等制度,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规范管理,降低用药风险[5]。

2.3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训 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6]。科室每月进行护理安全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和防范能力,建立奖励机制,加强护士间团结协作精神,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患者病情,治疗,操作等主张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有效唤起相互间有意注意,弥补工作中的漏洞,防范护理差错,避免视而不见,见而不知所以然的现象。通过互查与自查及不定时的抽查,护士长针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每周总结,每月考评,以此激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律能力,加强慎独精神。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危重患者使用药物种类多,在用药过程中注意配伍禁忌,必要时开放2~3条静脉通路,注意液体输注前后的配伍禁忌,如丹参酮与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等都有配伍禁忌,配伍后浑浊析出结晶可引起输液器头皮针阻塞。细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给药时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分餐发药,餐前餐后分开发放,特殊药物详细交待,必要时当面服下,出院患者口服带药详细交待并列出出院带药用法,用量,加强患者童谣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外出患者应用温馨提示牌,静脉用药必须充分溶解,避免干粉残留和抽吸不尽,液体做到现用现配,尤其是抗生素,特殊用药过程中悬挂特殊药物标识牌,加强护士及患者的重视,输液卡实时记录,根据病情和液体要求调节输液滴速。工作中推行使用精密输液器,2000年国家要求输液器终端滤过器的滤除率应在80%以上,不但可以有效滤除不溶性微粒,而且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避免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精密过滤输液器纳污能力强,过滤精度高,微粒滤过率达95%,药物吸附率低,可有效阻止微粒对人体的危害[7]。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学习专科相关知识,提高对患者用药疗效的观察。因心内科突发事件多,应急患者多,抢救机率高,采取弹性排班,新老搭配,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也体现人性化管理。

3 小结

安全用药是减少护理缺陷,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总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本科室对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用药从健全各项安全用药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构建了安全的气氛,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心内科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视程度,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

参考文献

[1] 陈秋云,何锦文,黄赛玲.不同静脉药物放置环境药液质量的对比研究 [J].海峡药学,2010,22(1):23.

[2] 付艳红,路凤清.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59-160.

[3] 刘永华,祝洪珍,李红芹.静脉输液操作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污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18):961.

[4] 赵晓辉,曹樱花.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及预防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36(15):39.

[5] 刘秀珍.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与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8(29):1231-1232.

[6] 吕彩霞.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

篇7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食品安全管控中的作用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流通已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直销配送和超市经营为补充的农贸市场体系,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该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农副产品现货的集中交易场所,对于大中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供求平衡、物价稳定及食品安全管控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小生产、大流通,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发生于生产环节,却爆发在流通环节,农批市场作为主要的流通环节,肩负着重要的食品安全管控责任。虽然农批市场的食品安全管控的范围有限,仅限于在市场内的运营期间,但是市场可以通过对自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及运用,直接对市场经营户销售的农副产品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充分利用市场的信息数据通过对市场经营户的商品质量要求而间接引导产地的农副产品生产要求及质量标准的提升,从而整体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内容

1.准入建设

(1)对入场的经营户和农副产品严格执行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入场经营户需向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及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证件,在核准范围内经营;市场监督检查经营户严格执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食品索证索票、进出货检验及经营台帐等工作,实现入场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2)经营户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市场与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协议书,明确食品经营要求及安全责任。(3)市场管理人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上到市场负责人,下到普通管理员,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同时市场建立食品安全管控领导小组,在各交易区域设定食品安全专员,有明确分工,把食品监管工作任务细分到每个交易品种、每条交易街、每一户。

2.日常巡查管控建设

(1)日常巡查。巡查内容主要包括证照齐全有效、索证索票、进销台帐、食品包装储存等。巡查模式分为五个层面,一是市场各业务部门自查自纠,一户一档巡查登记,对食品安全各类标准化内容进行检查,实时反馈;二是食品质量管理部门每周日常抽查,根据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频率高低对各区域、各品种科学排查;三是每周由市场主要负责人带队现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以工单形式通知各有关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四是联合政府有关质检部门对市场开展专项检查,根据国家最新食品安全指导要求,规范经营;五是向社会公开聘请义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以消费者的角度对市场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抽查,每月将发现的隐患问题与市场沟通整改。(2)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自建农产品质量检测室或引入政府部门、第三方农产品检测机构,24小时不间断对入场蔬菜、水果、肉类、淡水鱼等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匹配到产品的品种、来源、批发商和进货时间等信息数据,每天通过市场电子滚动屏及时对外公布。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计划及信息数据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一年为循环周期,12个月划分的各类蔬果上市时间,结合历史检测数据评估出高危产品、季节性高危产品等,对其加强抽样检测,提前防控;二是收集各类食品安全新闻资讯,对某些问题食品进行专项管控,抽样批次及频率对应增加;三是对于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现的某类食品在一周内频繁超标的,将及时在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平台体现,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控,与政府有关部门共享监控信息,共治共管。(3)舆情管理。市场成立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小组,每天收集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资讯汇总分析,对于敏感信息给予重视,报告市场管理层,并针对其要点提前布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主动应对,采取合理解决措施,消除问题隐患,降低风险,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目的。

3.食品安全辅助管控建设

(1)食品安全关系维护。维护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新闻媒体、经营户和消费者,方式主要是与政府实行信息共享,及时沟通;与新闻媒体保持良好关系,对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回复及解决;对经营户宣贯各类食品安全工作,包括食品风险,违法成本等,告诫经营户切勿以身试法;对消费者开展购物指导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2)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一是对经营户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二是对市场管理员的培训,主要是日常巡查和操作流程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3)食品安全工作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到两次针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主要是通过舆情管控内容对于高危食品事件进行模拟演习,以掌握处理此类事件的方法。(4)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工具及方法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对于市场检测、生产基地信息综合在市场信息平台上统一运用。

4.食品安全资金筹集建设

(1)市场自筹。建立食品安全专项资金,购置检测仪器及聘请专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工作。(2)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作为社会问题,单靠市场的力量应对远远不够,国家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每年均推出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资金补贴项目,市场可以根据项目有关要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从而获得政策专项资金扶持。(3)经营户检测需求。经营户在销售产品时需要向采购商和供货商出具有关具备资质的产品批次检测报告,市场可以将经营户的检测需求与市场食品安全检测结合起来,既适当减轻了经营者检测费用,同时也有效节省了市场检测费用,并且能起到引导经营者将产品主动送检的作用,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食品安全把控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海泉.最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8.

篇8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服务发展xx、服务诚信xx、服务和谐xx”为宗旨,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市场巡查为手段,通过网格化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监管网络,消除监管盲点,全面推进监管执法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服务监管水平,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范和信用程度显著提高。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市场巡查工作领导小组,xxx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纪检组、人教科、办公室、法规科、_____指挥中心、注册登记科、公平交易科、市场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科,负责市场巡查制工作的推行和巡查制度工作实施情况的考核。

三、市场巡查网格设定

按照“定区域、定专人、定职责”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划分若干监管网格,按网格规模确定网格责任人员数量,由网格责任人履行网格内监管职责。

各基层工商所将网格的划分情况制作成“网格化监管示意图”,标明网格区域界限、责任人员、市场主体数量及重点经营行业、重点市场等情况,并悬挂上墙。

各基层工商所成立巡查组,每组负责若干网格的监管,做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四、市场巡查人员职责:

_.宣传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倡导、鼓励、支持诚信经营,构建市场信用体系。

_.检查市场主体经营资格,检查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悬挂,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超范围经营。

_.检查经营场地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交易秩序是否有序、行业自律制度是否健全、食品经营行业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制度是否建立、食用商品检验检疫以及自行检测是否到位。

_.检查经销商品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和失效、变质的商品。检查商品标示内容是否虚假,是否有中文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限期使用的产品,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_.及时发现和配合查处商标、广告、经济合同、不正当竞争、非法传销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_.实施各项阶段性整治活动,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涉“安”、涉“危”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

_.及时受理消费者咨询,及时调处、反馈消费者(申)投诉、群众_举报。

_.及时纠正和停止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

_.及时处罚符合简易程序处罚的违法行为,及时报告市场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__.建立、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台帐,准确掌握监管网格内市场主体登记的静态资料和监管的动态资料。

__.认真做好巡查、消费者(申)投诉处理、违法违规处理等记录。

__.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市场巡查工作任务。

五、市场巡查工作要求

(一)分类巡查到位。巡查人员要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类以及风险度进行巡查,达到持照率高、市场经营秩序良好、市场主体竞争有序、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网格与网格之间要协作巡查,做到市场巡查全方位,市场主体监管全覆盖。

(二)监管记录到位。巡查人员要规范详实地填写《市场巡查记录薄》,在巡查中,能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或直接查处及时,做到监管痕迹明显,无监管盲区。

(三)工作技能到位。巡查人员要完全掌握“六查六看”基本内容。清楚本网格内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有照户数、无照户数、企业户数、个体户数、各信用等级户数、高中低风险户数等等),要争取做到“一口清”。

(四)维权服务到位。充分发挥巡查人员一线维权服务的优势和作用,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加大(申)投诉调解力度,加大案件转化力度,做好维权工作,确保_____渠道畅通,服务及时,调处率达到__%,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消费者满意度高。

(五)执法办案到位。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处罚符合简易程序办理的案件,积极参与一般程序案件的调查取证,做到有案必查,依法办案。

(六)集中整治到位。根据网格内违法违规现象及监管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配合好上级开展的各项集中整治活动,确保整治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六、市场巡查考评

(一)考评组织:市局“市场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基层工商所市场巡查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季度和年度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基层所及各个责任区的年度考核。

(二)考评方式:采取查看文件资料,电脑资料、纸质台帐、监管记录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按百分量化。

(三)考评内容:

_.各基层所是否有巡查制度、成立巡查小组且监管区域责任到人,监管区域分布图上墙。

_.各基层所巡查工作是否有例会讲评制度,每月巡查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讲评、有记录。

_.巡查人员是否按信用等级分类及风险度对市场主体进行巡查,是否真巡实查、记录规范,并对巡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处理,并及时录入巡查信息,巡查记录与录入信息相符。

_.巡查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市场巡查软件的应用。

_.巡查人员是否掌握本网格内市场巡查基本情况,熟知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包括无照业户)及其经营行为。

_.基层所是否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搞好各类专项整治,每次专项整顿工作是否有安排、有总结材料并及时上报并做好归档工作。

篇9

一是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面积已达438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238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20__万亩。全省已建立42个地(市)、县(含8个农垦分局)286个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到238个。全省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已达到200多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就达到81个(国家级35个、省级46个)。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试验示范的带动作用,全省已累计推行标准化种植面积7000多万亩,农业标准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其中,四大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蔬菜等农业标准覆盖率已达到75%以上;农垦系统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已达到100%。绿色畜禽饲养量1286万头(只)。绿色产业生产总量1581万吨,产值498万元。二是绿色农产品认证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我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已达787个,生产总量1110万吨;无公害农产品238个,生产总量802万吨。同时,认证领域已扩大到粮油、饮料、乳制品、豆制品、糖酒、畜禽、蔬菜、经济作物、山野菜、食用菌、林特产品、生产资料等领域。三是绿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我省制定实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49项,绿色食品开发从投入品标准、生产技术操作标准到产品加工标准,坚持全程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了全省绿色食品标准化水平。四是绿色食品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全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305户,其中国家级和省级75户,全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73亿元,占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24.4%,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产供销相连接的绿色玉米、大豆、大米、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等8大产业体系。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平衡和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够。大部分的绿色食品的种养殖生产以家庭、个人为单元,规模、资金、产量上不去,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自身不够强大,引导和带动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识偏差、狭隘。产品生产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创自己的牌子,造成一个地域同个品种多个牌子,缺乏影响力和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生产者过分依赖天然优势,科学种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只顾眼前利益,单一追求产量,盲目滥用投入品,缺乏绿色、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四是多数绿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标准不统一,操作技术不规范。原字号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统装粗货多、精包装细货少;五是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检验、检测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以下基本上没有,适时的现场鉴别性检验、检测根本没有,批量检验、检测的覆盖率极低。全方位的安全和质量监测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科学数据支持;六是绿色食品市场混乱。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监管的力度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和提高。鱼龙混杂、冒名顶替、优质不优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省内对外埠产品的准入滞后,缺少了公平竞争的前提。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意见

根据我局“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职能,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组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做大作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整治

1、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

进一步加强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2、狠抓绿色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

(1)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和参照国际农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全省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等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措施。同时制定出台安全农产品的农业种植、畜禽饲养等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建立统一的农业生产管理档案,以利于农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的实施。加强对农业投入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绿色食品加工原料采购的监管,以保证企业按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依法规范企业使用安全食品质量认证标志;

(2)严格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公布的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特别是严把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关,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生产记录档案化管理,并严格监管措施,从而使农业生产者从传统的无约束、随机生产转向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生产,以保证生产中全程质量控制;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__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的规定,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监督,把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质量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和生产基地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依法维护全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4)强化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登记、生产许可使用管理工作。加快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支持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建设,配备现代化的检验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内容与承担任务相适应,建设布局与无公害食品区域布局相结合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以省级检测为主,区域性检测为辅,以重点市县为基础,各级检测系统的配置水平达到国家农产品检测指标的基本要求;

(5)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

(6)深入开展农药、兽药、畜产品、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7)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的行为。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

继续实施对蔬菜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等污染和水产品氯霉素污染的监测工作。

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以蔬菜等农产品为重点,探索“ic卡管理”、“联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办法。

(二)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

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

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运用政府监管、市场引导、企业自律三管齐下的办法,遏制无证生产行为;取缔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从严审查企业生产条件,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2、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

全面开展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建档工作,逐一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档案,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高危、中危、低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别实行a、b、c分类分级监管。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实施定责、定人、定区域、定企业的监管模式,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措施,确保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到位;进一步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制假“黑名单”等五项执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绿色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绿色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核、注册管理制度。

3、展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

规范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清理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相应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严格依法予以查处。

(三)加大对绿色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

1、开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包装标识专项执法检查

重点对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绿色食品加大质量监测力度,逐步建立并强化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不合格绿色食品的退市监管,依法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关的处置措施。同时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

2、健全食品流通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自检体系建设

向社会推荐优秀企业和优质绿色产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推进企业自检体系建设,积极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配备必要的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进一步完善委托检验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市场退出机制。

(四)扶持壮大龙头绿色食品企业

通过“抓龙头、抓源头、抓典型”,大力扶持龙头绿色食品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绿色产业的壮大。抓龙头就是要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通过推荐诚信放心食品企业,推广企业生产经营示范文本,推进食品全链条良好生产规范(gmp、haccp)和建设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等措施,提高我省绿色龙头企业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食品支柱产业。抓源头就是要抓住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大好机遇,通过绿色龙头企业的食品安全良性带动,引导绿色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我省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粮食和无公害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无公害农畜产品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区建设,走农业绿色化道路。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省作为全国最大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的地位。抓典型就是选择东宁黑木耳等我省典型优势绿色食品产业,按照突出食品安全,打造健康产业的原则,整合优势食品产业的品牌和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产业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诚实信用体系等4大体系,推进优势食品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工厂化,并通过东宁黑木耳等典型优势产业的规范与提高,不断探索以食品安全为品牌推进我省优势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五)加快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步伐

1、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1)落实《全国食品标准20__一20__年发展计划》和《全国农业标准20__一20__年发展计划》;

(2)加强“三绿工程”和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审查制定酒类商品批发和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以及屠宰加工行业等标准。

2、验、检测体系建设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2)扶持、整合、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农副产品)质检中心,加强市(地)、县的食品(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

(3)加快省部级质检中心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工作。

3、对绿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

大力调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结构,切实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推动绿色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4、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1)全省各市地县都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选择一批基础较好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市(地)、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培训、开展调查研究、建立食品企业内部经营档案、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2)逐步推广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基础标准和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奖惩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

篇10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各级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树立公共卫生治未病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服务

1、加快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建设。在上级要求和指导下建设县级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

2、提高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

(二)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00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按照CD4计数小于500/ul的标准)。

2、结核病防治。免费筛查疑似结核病病人1575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73人。

3、血吸虫病防治。人群查病15000人次,扩大化疗7000人次,规范免费救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钉螺调查23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20万平方米。

4、预防接种。完成6.3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增加预防接种点。(宜昌下达指标为增加2个接种点)

5、慢性病防治与精神卫生。管理高血压患者26098人、糖尿病患者1076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人。

6、急性传染病防治。按照要求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病例,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市人民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及疑似手足口病抗原快速检测。

7、职业病防治。全市职业病报告率达95%。

8、疫情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率100%,进一步推进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卫生应急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积极争创第一批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3、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馒头、淀粉类制品、黄花菜、饼干、面包等5大类106项次样品检测任务,食品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监测的生禽肉、及时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3大类340项次样品检测任务。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防控体系,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建立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多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2、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疾控中心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意见,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3、继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的更新与引进,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疾控机构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方位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全科型公共卫生医师指导团队和责任团队的建设,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二)逐步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健康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健康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争取基层社区和网格管理政策支持,探索健康管理师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争取医保部门支持,探索健联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费用前置制度,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增强新农合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合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

(三)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

1、加大艾滋病综合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医防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落实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主动监测、分级诊疗、定点救治、全程管理”。探索阻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强化青年学生、男性同性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努力降低新发感染。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合深化医改,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当前“医防合作、分级诊疗、定额支付、全程管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定点医院诊疗路径和一站式服务。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转诊工作,进一步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落实血吸虫防治任务。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晚血病人规范免费救治工作。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巩固传播阻断成果,努力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4、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继续开展“三查三补”和“四项整顿”,巩固预防接种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开展“互联网+预防接种”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加强全市二类疫苗规范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5、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布病防治工作,严防寨卡病毒、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及时开展疫情研判与分析,提高法定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小学晨检制度。

6、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化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防治干预措施,推进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工作进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做好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7、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依法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强化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一站式”服务。启动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和随访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8、加强“四大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四)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健全市、镇(社区)、村三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尽快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督促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院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明确规范医院卫生应急职责,建立健全医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提升医院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按照省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备战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3、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月评估、季会商、年总结制度,继续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继续联合教育、食药部门做好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舆情监测平台科学监测分析舆情,充分利用舆情评论手段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

(五)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