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播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传播的特点

篇1

关 键 词 :传播 大众传播 音乐传播

人类的社会音乐实践,其本质就是音乐的传播实践。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动力,又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代大众传播环境中,音乐的传播已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状态,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弄清音乐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状态,对于理解和探究当代音乐艺术的现实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所谓传播,从广义上说,就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人类的传播活动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反馈信息四个基本要素。作为音乐文化传承原动力的音乐传播,是指“乐音音响符号所负载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等音乐信息为人们所分享或共享的过程,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由于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音乐传播中,传播的信息即乐音音响符号,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具有非语义性特征的听觉性符号。由此使得音乐传播的各过程凸显其特有的品质。但与此同时,作为传播子系统的音乐传播,注定会受到社会整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力又是持久的、革命性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的传播活动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形态到现代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传播的发展和进步总是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一部传播史就是一部媒介发展的历史。从媒介技术的发展来看,人类的传播可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数字化传播时期。从传播类型和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几种模式。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中,传播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和特点,并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毫无疑问,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由广播、电影、报刊,尤其是电视、互联网及摄录音像制品等大众传播媒介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即所谓的大众传播时代。作为“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内容”的大众传播,正在经常而全面地诱导和制约今天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思想的信息,包括艺术活动的多样现象,纷纷随同大众传播的巨大辐射力及其快捷、直接、形象具体的方式而漂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如上所述,我们已进入一个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大众传播强力控制的文化时代。与其他传播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模式更加成熟,其功能更加突出,使得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形态和信息系统。其一,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包括报刊、电台、电视、网络、音像公司等在内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传播学术语中的“受众”;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其五,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在这样强势的大众传播环境下,当代音乐艺术传播又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和状态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众)。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尽管仍然存在“口传心授”“口头接力”等个体式的、人际式的音乐传播方式,但传播的主体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唱片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完全掌握了传播的主导权,成为了社会音乐艺术的传播主体。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创作者与表演者所共同阐释的音乐作品,或被记录、还原、复制的音乐音响信息,都不是直接呈现给受众,而是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音像公司等专业化媒介组织进行传送和传播。也正因为大众传媒的强大复制功能和传播效应,昔日笼罩在“艺术”之上的神秘光彩开始褪色,艺术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非少部分人的纯粹精神领地。其受传对象也从精英分子、专业人士走向了一般大众和普通平民,从而使音乐受众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音乐接受群体,真正开创音乐艺术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第二,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艺术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结构性活动,总是同人的活动及其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从最早的“留声机”到今天的各种摄录设备,从磁带、唱片到光盘,从广播电视到MP3及互联网,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技术性质变得日益突出,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音乐传播能够有组织、大规模、专业化地进行,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和技术的控制力。在当代音乐传播活动中,虽然口语传播(现场传播)和乐谱媒介传播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传承作用,但传播的主要形态却是以电子媒介和网络数字化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由此给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比如,一次音乐会或歌会的传播,既有演奏者(演唱者)与听众(观众)之间的现场传播和共同参与,又有电台、电视台或网络进行的同步直播,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采录编辑的专题节目以及音像公司加工复制的音响音像制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音乐传播也呈现出一种综合性、市场化、产业化的特点。

第三,传播过程和时空。由于唱片、光盘、互联网、电视等摄录技术和传播技术的使用,从音乐传播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更加快捷,音乐符号的记录时间更为持久,当代音乐传播已经突破“面对面、近距离”的“在场性”和“即时性”限制,从而完全实现了长时间、远距离、跨地域的传播。正是电子及网络数字化媒介的记录和传播功能,使我们今天既能欣赏到20世纪初的著名京剧唱段,又对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著名歌唱家的歌声耳熟能详,并能引起那些“不在场”地域居民的“共鸣”,实现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或是“跨地域”传播。比如,在传播媒介的“远距作用”下,摇滚乐从美国传到欧洲和全球的大多数城市,中国的“西北风”以及当下的流行网络歌曲,也成为不同地域人群的共有文化。另外,在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作曲家只要把音乐文件推上互联网,音乐的社会传播和交流活动就已开始。当然,由于技术的使用以及大众传播的“影响(制约)——接受”(认同)过程,也使当代音乐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复杂化了。

第四,传播内容和功能。传播的本质在于信息的流通,即一种符号化的传播内容的移动、变化和共享。在大众传播环境中,“作为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音乐信息(内容),人们通过传播市场来接受和消费,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传播的音乐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另一方面,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其内容是一种“神性与物性的双重变奏”。但是,随着音乐商品价值的挖掘和膨胀,以及艺术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当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个性特征、情感深度等“经典”标准被逐渐“削平”,而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加强,音乐传播的内容、功能及其整体模式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

[1]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营销传播 特征分析 营销效果 发展路径

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媒体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澄宇所说“现代社会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大众传媒”。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在传递信息, 同时也在接受信息,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沟通,对企业来说,是传播产品信息、企业文化的渠道,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获得外界各类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传播按目标受众的大小和性质,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精准传播,而精准传播和分众传播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以放在一起讨论,下面就先分析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的特点,再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分析他们相应的适用对象、运作方式和营销效果。

一、不同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

大众传播指的是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是一点对多点的。它要求信息传播者将统一的内容尽可能地接触大量的目标群体,诉求产品信息,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传播工具包括综合性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主要特点有:一是具有组织性,它的传者通常是一个庞杂的机构,内部有精细的分工;二是在传播内容上具有公开性和易逝性,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对传播内容加以审查和控制,而且信息传播者必须注重信息传递的时效;三是受众具有不知名和参差不一的特点,传播者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某些情况,但对具体的受传者往往是不熟悉的;四是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单向性,受众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

大众传播模式主导了工业时代的营销活动,然而在信息和网络时代却受到强大的挑战,首先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创意的传播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其次,媒体数量增长数十倍,信息分流严重,每种传播媒介所能带来的传播效应减少了;第三,顾客拥有充分的信息选择权,他们成为信息传播关系中的控制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小众”传播开始盛行,也就是分众传播和精准传播。

分众传播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其信息传递时多点对多点的。分众传播具有不同的媒体形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以及有这些决定的不同的传播效果。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众传播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一是传播渠道多样化。如今,网络媒介、移动电视、楼宇视屏、手机媒介等一些新媒介让受众应接不暇,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受众逐渐分流;二是传播内容个性化。受文化因素、职业因素、生活观念、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支配,受众对于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将更加精细与专注,他们的信息消费定位更准确,个性化更强;三是受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区别于一般受众,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门受众,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着相同的接受倾向,参与传播活动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这部分专门受众是相对稳定存在的,关键是要找到他们。

二、适用对象分析

鉴于每种传播方式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这使得每种传播方式适用的对象不一样,所能取得的传播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若采取最合适的传播方式就可以取得最大的营销效果。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众传播的成本一般较高,适用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如中粮集团的产品多是多种电视频道上大范围投放广告;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很多资金用于营销传播,采取成本相对较低的分众传播或精准传播更为合适。

2、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大众传播是一种“广播”,而分众传播是一种“窄播”,如果是处于产品导入期和成长期,需要将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广而告之采用大众传播更为合适,比如黄金酒上市时满世界铺天盖地的广告冲刺着人们的视觉,让他在短时间内几乎人尽皆知;而处于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企业要做的是维持这些客户并向他们传播更深层次的产品信息,这时应该采取分众传播或精准传播。

3、从产品类型上看。同质化程度高的产品适用于大众传播,而差异化程度较高的产品适用于分众传播。如果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也最好采用分众传播。例如汽车,比较适合用分众传播的方式进行营销,例如楼梯电视,高档公寓里的电梯广告等。

三、运作方式分析

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传播活动分为四大步骤:需求分析——选择传播媒介——发起传播活动——传播效果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要确定采取大众传播还是分众传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除了要分析产品特征还要分析目标客户特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例如感冒药,因为需求广泛,客户群没有性别、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选择电视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渠道。而像兰蔻这类的高档护肤品,则适合选择专业性的杂志、专业网站进行分众传播。

目前,完全不对受众进行划分的大众传播几乎不存在了,除非不能划分或不需要划分。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尽可能像准确的目标客户传递信息,而不是盲目的传播,这也就使得各类媒介向专业化专业,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都开始将自己的种类增多,覆盖面增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性报纸、杂志、专业性电台和电视台,如汽车杂志、电脑报,如音乐电台、交通电台,如饮食频道、体育频道等等。

另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分众媒介,比如电梯间,地铁站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里出现的多媒体液晶显示器。例如世通华纳,它号称“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视传媒集团”,其旗下的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迅速覆盖了中国35个主流城市,8万余辆公交车,12万台左右的电视收视终端。以及目前仍颇有争议的手机,被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的终端。现在手机的主要业务有语音、短信息、互联网接入、移动商务等,而随着3G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真正的宽带移动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为手机成为全能型媒介提供更多的可能。

最后网络的出现更推动了分众传播的盛行,网络给予了大众更多的选择自由,从目的性极强的自主搜索信息到不受空间限制的分享交流信息,广泛地信息交流为大众自由的结合为各“分众”群体创造了最为便捷的方式。以我国“豆瓣网”为例,每个注册会员都从自我喜好出发,以“我喜欢的”创立自己圈子,吸引具有相同志趣、品味和爱好的群体,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分众群体。类似的“土豆网”也已然成为各商家竞相争夺的宣传媒介。网络这个充满主动权和互动性的平台,受众群体在结合的过程中具有在其他分众传播媒介中所达不到的自主自愿程度。

而且,网络的出现使得精准传播越来越有价值,目前我国网络上比较普及的精准化传播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网络论坛传播模式。在互联网中,基于BBS 功能的网络论坛具有多人参与、即时互动、讨论交流、去中心化等特征,比如百度贴吧;二是“博客”精准传播模式。博客传播正深刻的影响着传统大众传播的运作模式。博客加入原创内容,常常挖掘出记者遗漏的东西,尤其是目击者博客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如同“911”这种短暂的历史事件,目击者博客成为唯一的新闻来源。我国存在很多专业知识“博客”,一般刊登学者或是业余学者对某一专业领域研究成果的文章,同该专业领域的学者或爱好者进行交流,并传播信息。随着“博客”发展的日益成熟,其专门化、专业化、互动性、文化知识层次特点也愈加明显,势必在精准传播领域大展拳脚。

四、营销效果分析

国内领先的电影传媒——央视三维影视传媒,到目前为止,央视三维全面整合全国高端影院映前广告资源,打造出最具传播价值的电影广告联播网络——“银幕巨阵”。目前媒体网络已覆盖国内近80座重点城市、200余家核心高端影院近1800块银幕,深刻影响着近3亿人次的主流电影受众,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传媒整合传播专家及电影增值服务运营商。这是一个分众媒体方面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然而,选择这样的信息传播通道一定可以取得显著的营销效果吗?不一定,影响传播效果有很多因素,除了根据自己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大众传播模式还是分众传播模式之外,即使选择了适宜的传播模式,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存在,包括一是营销效果不是由传递出去的多少信息量决定,而是由受众所能接受的信息量决定,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带有个性特征、具有感情等几个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受众并不会全盘皆收地接受大众传播中的信息, 他们会根据个人及所属群体的喜好来加以选择;二是选择的媒体要符合受众的接受偏好,因为信息能否被受众接受主要看受众接收到信息时的态度,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受众都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做不同的理解,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三是受众是否会在接收到信息后采取行动是判断营销效果的关键。如果受众认可了你传递出去的信息,但是因为自身情况不会产生购买行为也是没有效率的,这也是大众传播的缺陷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很可能不是企业的目标客户,不会因为接收到信息而产生购买行为。

五、总结

随着各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传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一概而论了,上面分析的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对象也已经不是绝对的了,正如有位学者研究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原本只针对小众特殊群体或者高端精英群体营销的产品及品牌,如高档汽车、高档化妆品、高档房产、石油及油等,却将广告积极投向了面向大众传播的电视媒体;而一些原本面向大众销售的产品及品牌,则正逐步舍弃大众渠道,通过一些营销动作针对小众群体及特殊群体进行销售。它反映了营销传播的一种新趋势,即营销“小众化”,传播“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针对小众群体开展营销活动( 即使产品及品牌实际上适合大众消费),与此同时又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 即使产品及品牌目标消费者仅仅是特定的小众群体)。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营销活动应该更加灵活,富有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喜军.整合营销传播:从艺术到科学的变革[J].当代经理人,2010,(02).

[2][美]邓肯.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大众传播;国际贸易;促进;融合

abstract: presently, we are fac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globalization time. the mass media participates in the mold no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sitivel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bt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atus strengthens, its scope expands unceasingly.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is playing the role which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dds fuel to the fla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 object and the scope universality has not only enriched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content and the effect, moreover gradually is also holding the mass media for its trade sign. obviously,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seeping mutually, promote mutually, the two also inevitably during this process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omotion; fusion

前言

   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一个新的能动角色,积极参与塑造当今的国际关系。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国际贸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范围不断扩大。而国际贸易中大众传播的内容也倍受各方的关注,影视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出的知识产权、文化侵略等等成为贸易各方常常争论不休的问题。此外,由于大众传播工具用途的开发,电子商务、网络贸易等竞相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时髦方式。国际贸易与大众传播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与手段。可以看出,二者不仅在相互促进,而且也在相互融合中发展。

一、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在发展中相互促进

1. 每一次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都使国际贸易决策变得更为快捷和准确。

大众传播媒介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每一次革命都使国际贸易变得更快捷,这主要体现在贸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技术手段上。

17世纪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通讯工具和手段,其中报纸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新式传播工具也在古罗马帝国和中国唐朝出现了。这时,报纸主要用于为地中海和尼德兰地区商人们提供商情、船期和海外其他情况,信息源即是海外或国外,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上百年。这样,商人们决策时就有了较多的信息,从而使得决策更为准确。所以说,大众传播工具一开始就直接和国际贸易有联系。随着印刷传媒的发展,其信息传播和舆论导向功能对国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提供各种国际经济信息,报道国际经济领域的最新事态,评述国际经济新近变动的重大事件,预测国际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各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为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依据。

到了20世纪,广播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量更大,而且不受空间的阻隔、国界的限制,覆盖面广,这就为贸易决策提供了更快的信息服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在20世纪发展非常迅速,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掌握越多越新的信息在激烈的商战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媒介的信息传播特点恰好满足了这方面的需要。

20世纪末,网络的出现使得全球各国、各地区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它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概念,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的虚拟空间。网络使大众传播领域又发生了一次根本性变革,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网上的信息具有极大丰富、多媒体形态、迅速及时、全球传播、便于检索、交互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可以为贸易决策提供大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网络与贸易的直接结合,如电子商务、网络贸易等,从而使得贸易过程更为快捷。

2. 国际贸易促进大众传播的效果。

国际贸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促进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实现。这不仅体现在有形和无形贸易本身所蕴含的商品与服务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而且体现在贸易渠道的通畅也使得大众传播的效果更易达到。因为当今世界各国间的力量对比已由过去的主要是政治的对抗,转变为主要是经济和科技的较量。经济实力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关系着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无疑会对各个国家传播自己的文化与理念带来影响。一个国家的外贸实力增强,会提高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谈判力量,这对大众传播的实践和效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在相互融合中发展

1. 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与手段。

(1)很多大众传播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客体(标的)。随着国际贸易中无形贸易的发展,报纸、期刊、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不再仅仅扮演为贸易提供信息的角色,而是日渐成为贸易产品的一部分。影视服务贸易的兴起与发展就是佐证。

影视服务业,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的媒体传递及其服务,它带给人们的是对信息的直接汲取、对艺术的直接欣赏。目前,世界电影服务贸易市场广阔,交易量大,据统计年进口影片在100部以上的国家达83%。而且,各国对进口影片的依存度高,国内生产量与国内放映总片数之比超过10%的国家也仅有30个,可见,大部分国家严重依赖进口电影市场。在国际电影贸易中,美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如1992年美国电影占领了英国电影市场的95%,法国的2/3。1996年美国在欧洲联盟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为70%。1995年到1996年欧洲同美国在电影、电视领域的贸易逆差从48亿美元增加到56.5亿美元①。美国电影在我国进口电影中也占据主导角色。1996—1998年我国共发行进口影片149部,其台片37部、外国片112部。在外国片中,美国片62部,占55.3%②。

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也都从境外进口电视节目,而且进口的数量占整个电视节目总数的百分比,大部分在20%—50%之间,有的甚至达到83%,可见世界电视服务贸易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从全球来看,进口节目的绝大多数来自美国,以及相当少的一部分来自西欧和日本一些地区,如拉美3/4的进口节目来自美国。我国引进的外国电视节目情况也表明美国节目占主导地位。1994—1998年,我国引进有线节目共478部3593集(其台53部1062集)。外国节目中,美国占269部1238集,占全部外国部分(425部、2531集)的63.1%和48.9%。1990—1998年,我国引进无线节目共790部10268集(其中包括港台133部3376集)。外国节目中,美国占266部2348集,占全部外国部分(657部6892集)的40.5%和34%③。所以可以说,国际影视贸易十分活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与国际贸易直接融合成一种新的贸易方式——网络贸易。网络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体,正将整个世界联在一起,改变着一个社会的认知结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为网络贸易敞开了大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亮点。“网络贸易”、“网络商务”这些新词在新闻媒体上也频频出现,越来越引人注目。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及其服务功能的日臻完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网络贸易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贸易的竞争思维和行为,而且会日益成为信息化时代全球商界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

网络贸易是在1994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贸易方式,然而由于其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快商业周期循环、节省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等优势,其发展速度让人吃惊。据统计,全球网上贸易交易额1996年只有23亿美元,1997年就为250亿美元,1998年达500亿美元。2001—2002年可能达到3300亿美元,2003到2005年可望增长到1万亿美元。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到2002年,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贸易将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15%。按现在网络贸易的发展势头,未来十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有1/3通过网络来进行。可见,网络贸易前景广阔。

2. 国际贸易也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途径。

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互通有无,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国际贸易各国人民在国内市场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高质量、多品种以及花样、规格繁多和性能优良的商品。此外,通过国际贸易各国人民还能得到他国提供的优质服务与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文化生活水平,达到共享人类文化的目的。可见,无论是有形的国际贸易还是无形的国际贸易都是人类进行交流和传播的一种途径。

在有形国际贸易中,贸易标的是有形的货物,我们通过货物的进出口,不仅达到了物质方面的交流,而且能达到精神方面的交流,因为每一商品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事实也是这样,我们正是从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诸多商品中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外国游人也正是从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中享受着中国的古老文明。展望未来的国际贸易,无论在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交易方式等方面都将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这必然会使大众传播的途径更为通畅。

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wto及其他国际组织也都在积极寻找方法来规范这种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文化交流,如就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达成了协议。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而且是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交流,也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这是文化传播与国际贸易的共同目标。

在无形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对大众传播的作用体现得更为充分。如国际技术贸易,它是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贸易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和享用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技术知识。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对大众传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很难想象,没有电信服务业的发展,人类今天的交流与传播会是什么样子。国际影视贸易是国际贸易与大众传播结合得最紧密的一个领域,我们正是从许多进口的影片、电视节目中了解着国外的风土人情,了解着世界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随着国际影视贸易的日益活跃,必然更好地带动人类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交流。 

可见,大众传播对国际贸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一次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都使国际贸易变得更为便捷。同时,国际贸易交易对象与范围的广泛性不仅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内容与效果,而且正在逐渐容纳大众传播媒介为其贸易标的。可见,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正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二者也必然在此过程中长足发展。

篇4

所有媒体组织、大众传播从业人员及有关规律、规则、法律、政策、素质、意识等等,构成了大众传播系统。新闻媒体则是大众传播系统的载体;把整个社会定义为社会大系统。大众传播系统隶属于社会大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刘贤奇:“当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作用的范围角度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等等。我们把这类规律称作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上述几个普遍规律就构成了一切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系统,再加上影响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就构成了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及其他系统一道有条件地服从、促进社会大系统的发展。本文用系统论的观点重点论述了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大系统寻求怎样的关系,能更好实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同时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大系统之间的互相推动

大众传播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应从整体着眼,追求社会大系统的最优化。另一方面部分又影响着整体。大众传播系统起着沟通情况、沟通意见、引导舆论、监督社会、知识教育等等诸多功能。新闻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体,把传播内容传给受众,来影响受众。社会大系统本质上是由人构成的。大众传播系统就是通过影响接收到传播信息的人,来影响整个社会大系统的。

新闻真实给媒体带来权威,报道的重大新闻会迅速改变有关受众的认知。日复一日的新闻评论也会迁移默化影响受众。因此,大众传播系统对社会大系统也表现为一种控制。生态平衡告诉我们:以保护大环境为名,过分限制生物链条上的任何物种,其实就是对大环境的直接伤害。大众传播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不应硬性强调主次,大众传播系统有条件地服从社会大系统这一整体,是两者之间均衡适度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只有社会大系统和大众传播系统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最优化。

贺卫方曾指出,“社会稳定机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经常地把人民的不满表达出来,化解掉。媒体显然是这个稳定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人担心媒体自由度加大就会带来太多负面的东西,但我们应该记起托克维尔的一句话:一个人要获得新闻自由带来的莫大好处,同时必须忍受这种自由可能带来的伤害或者痛苦。只想获得好处,不想忍受痛苦乃是一种病态的民族心理。这个说法非常经典。”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很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如果把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大系统比作诤友,他们之间的彼此忍耐、合作是必要的。但所有的合作都有条件,所有的忍耐都有限度,所以互相推动才更有意义和活力。大众传播系统的发展,推动社会大系统的进步;社会大系统制定的有关政策,协调大众传播系统与各方面的关系。最终扩大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共同利益,从而实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最优化。

大众传播从业人员的主流素质及他们所营造的行风,与社会大系统的立法理念、时代精神也是相互推动的。新闻行风是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通过大众传播从业人员所营造的主流舆论环境,又是时代精神的影响者和推动者。时代精神是无形的,然而又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精神的概括,由居于时代前列的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精神追求、崇尚理想等等因素构成。立法理念则是时代精神的凝练。把大众传播从业人员的主流素质及他们所营造的氛围(包括成文、不成文的行规),比作大众传播时空里的生命载体和空气,时代精神就是这一载体材料的直接来源,也是行业空气的制造地。主流舆论环境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影响者和推动者,还对“明天时代精神”的营造起重大作用。一方面,社会应用明确的标准选择大众传播从业人员: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新闻敏感、人类工程师的素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监测和前瞻……;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从业人员对自己精神的外延――舆论环境――负有创建良性方向的责任。多一些吹糠见米、脚踏实地,少一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大众传播经济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也是相互推动的。日本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了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影视业出口值仅次于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二大产业;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农业、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建筑业。过去定义的文化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由精神转变为盈利的商品。假如媒体不是唯利是图的“金钱媒介”,不是权力和信息交换的“权钱媒介”,这一转换并不会减少“精神财富”的份额。

时空存在和变革、演化的统一

系统目的性原理指的是,组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大众传播系统也是有目的性的,目的性昭示着独立时空的存在。但是,大众传播系统的目的性应是开放前提下的目的性,即使大众传播系统是一个接近封闭的系统,也必定导致系统内部自发的趋于无序、无组织。即退化为平衡状态。这不仅使大众传播系统不能健康的生存。对社会大系统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片面强调新闻规律的神圣性,就会使大众传播系统变成一个接近封闭的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只有是相对独立的、开放的,才能和它的外环境相连通,使得内因和外因联系起来,才有了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合力。内因和外因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引发系统的质量互变,推动大众传播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共同进步。

在共同进步中,大众传播系统不仅有其相对独立的、开放的时空,还应追求某些适度的变革。例如,大众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在把握当今前提下的适度超前,能自觉抵消信息负反馈的滞后现象。如果把“守土有责”理解成“杜绝错误”,善良的愿望会泯灭创新的灵感;“但求无过”的心理,会折断理想的翅膀。发展才是硬道理,偶然的失误只是发展长河里的插曲。“慎防错误”不要变成“慎防变革”。应允许大众传播系统适度范围、适当程度的变革,再用实践来检验这一变革。

社会大系统的发展总是首先从它的“某一要素上变革”体现出来,并由此激起连锁反应,从而一变俱变,使社会大系统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大众传播系统不仅可以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要素。还可以把“某一要素上变革”这一情况不断传播,推动社会大系统不断发展。丹尼尔・勒纳就说过:“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和推动器。”这实际上是正反馈的应用。正负反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社会大系统中仅仅存在负反馈,系统只是一味地稳定、稳定、再稳定,那么系统的发展演化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果社会大系统中仅仅有正反馈,系统的稳定存在也是不可思议的。正负反馈的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形成了社会大系统的自发调节机制,使得社会大系统形成整体的、有机的、多层次的联系之网,构成了社会大系统存在和演化相统一的辩证法。

波浪式前进中的相互推动

大众传播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结构决定功能。只有大众传播系统和其他规律系统形成结构合理的社会大系统,社会大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功能,它的功能才能得到好的发挥。萧南槐在《大系统论――预测决策管理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的结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常有发生变异的可能。变异的方向,有可能是向着改善结构的方向进行,这种结构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较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在开放性的系统中,当系统与环境处于长期相互作用过程时,结构有可能越来越完善和复杂。”只有大众传播系统和其他规律系统的积极变革得以保持,并不断协调发展,才能有社会大系统的与时俱进。大众传播系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要素,如果是正面变革的要素,个别媒体的积极变革得到整个大众传播系统响应,使这一积极变革得到加强,从而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同时大众传播系统便如一个“伟大的倍增器”,让流质的信息在社会大系统中永不停止地运动着。通过社会大系统自身正反馈的作用,使这种良性“涨落”的放大,引起并加强社会大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变革,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让社会大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波浪式前进。社会大系统的与时俱进是合乎一定规律、逻辑的与时俱进,是与社会大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相联系的。某一阶段,稳定性就是社会大系统的目的性。从长远来看,社会大系统发展是逐次向更高的循环层次跃进,而且也只有采取这样波浪增长的形式,才可能有稳定的发展。

篇5

关键词 分众传播 传播转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分众类广告传媒的兴起和发展

处于蓬勃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和广告产业,促生了一大批商业奇迹的诞生和新锐广告公司的迅猛崛起,以分众传媒为代表的分众类广告媒体公司的迅猛发展就是现今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一个焦点和热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有数以十计的以“分众”为理念的广告传媒类公司获得国内外的风险资本的青睐和大笔注资,迅速在国内开发和抢占各种传统上遭到忽视的空间和载体,进行广告信息的承载和传播,并且已经抢占了大量的中国广告市场份额。这其中有影响力并且已经取得市场和商业成功的包括:

世通华纳:号称“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视传媒集团”,其旗下的移动电视(全国)广告联播网迅速覆盖了中国35个主流城市,8万余辆公交车,12万台左右的电视收视终端。

航美传媒:专业经营机场及机载电视系统的传媒机构,打造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53家宅要机场和国航、东航、南航等12家航空公司机载电视系统的“中国航空数字媒体网”。

央视三维:国内领先的电影传媒――央视三维,在过去两年整合了全国44个城市的200多家高端影院,1200块银幕。拥有了占全国85%票房的影院资源,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传媒整合传播专家及电影增值服务运营商。分众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细分市场的形成,央视三维的核心产品一“银幕巨阵”(全国高端影院广告联播网)也已形成了规模化细分的媒介运作模式。

健康传媒:健康传媒隶属互力传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号称“中国最大的公众健康教育平台”,以医院、药店作为渠道,覆盖广泛、高速发展,渠道内年覆盖率高达3.5亿人次。截止到2005年,覆盖全国北京、上海、广州等15大城市。其中,北京地区各区域重点三级、二级医院覆盖率高达80%以上。互力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大中型连锁药店及大型单体药店的电视联播网络。

当然分众类广告媒体发展的龙头和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应该是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领先的数字化媒体集团,创建于2003年,产品线覆盖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电影院线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媒体等多个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网络。公司网页宣称“分众传媒以中国都市人群为核心目标人群,覆盖中国最广泛的高收入群体,以独创的商业模式、媒体传播的分众性、生动性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同。”根据分众传媒公布的2007年的全年财报,分众传媒2007年总营收为5.066亿美元,比2006年的2.119亿美元增长139.1%;2007年运营利润为1.439亿美元,比2006年的8040万美元增长79.0%;分众传媒2007年净利润为1.444亿美元,比2006年的8320万美元增长73.6%。

分众类广告媒体的发展和兴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广告产业的生态,成为最近几年中国广告产业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领域之一。但与蓬勃发展的分众类广告媒体公司的现实相比,学界似乎对这种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即使有相关文章分析,也仅仅是出于对于商业成功的认可,而没有学理层面的观照、反思,特别是基于受众本位的批判研究。

笔者认为,以分众传媒为代表的分众类广告传媒的发展,号称“分众化”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势力裹挟下的强制性传播。在一个传播数字化、个性化、分众化和受众本位化的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的、麻木不仁的“受众”,而且是信息传播的反馈者、生产者,在整个信息传播生态中受众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和蔑视。因此分众类广告传媒的发展前景如果不进行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改造,注定只会是一场风险资本涌动和促使下的商业泡沫,并且还会对中国整体的广告传播生态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传播转型: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的历史,与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人类最初的和最主要的传播类型主要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媒体的自然属性,大众传播是媒体的社会属性”“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拓展是传媒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虽然文字是人类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但一般而言,传播理论界把德国古登堡在16世纪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作为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言,在严格意义上,人类进入大众传播的历史则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传统大众传播时代和当代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报纸、电台和电视相继出现,使得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和传播信息信息成为可能。在这个阶段,受众没有选择信息的机会和可能,每一个受众被动接受同样的信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随着人类社会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传播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众面临着丰富的信息内容选择,媒介形态(比如电脑的出现、网络的出现)、媒介内容(比如传统大众媒体电视、报纸的专业化、细分化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阶段是大众传播的鼎盛时期,即当代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传播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大规模的传播与接受、单向传播、不对等的关系、非个人匿名的、有目的的或是市场性的关系、标准化的内容。“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一点到多点,体现的是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意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群体的分化、技术的进步和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大众传播开始向分众传播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媒体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次进步。

“分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同时用户主导和市场调节是分众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分众传播的概念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传播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从接受者的角度,是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不同的媒体形态,不同的传播形态,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需求,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决定了分众传播具有最佳的传播效果”,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是媒体发展演变的必然规律。

大众传播的转型和分众传播的产生是一个过程的两种视野。其实早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传媒发展较早的美国已经呈现出传播分众化和传媒分众化的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争夺,迫使大量的传媒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使它们的传播趋向单一化、受众非群体化;广播电视有“广播”变成“窄播”。综合性电台和电视台大众数分割和发展成专业台和频道,比如新闻频道、音乐

频道、教育频道、少儿和妇女频道等。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分众化传播和发展趋势明显。随着中国传媒的迅猛发展、受众的分化和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为了应对这种趋势纷纷实施市场细分和分众化策略。以报纸为例,大众化报纸为了尽可能的覆盖兴趣差异的读者的需要,在具体版面和栏目的设置上实现分众化来应对竞争,比如新闻版面的分化,副刊、专刊的出现,报纸的杂志化趋势明显;同时,各类专业化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明晰的“分众报”纷纷涌现,比如财经类报纸、时政类报纸、时尚咨询类报纸等等。广播的窄播化和专业化更是引人注目,以市场化经营最为成功的电台之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现有“新闻(AM828KHz FMI00.6MHz)”等八套开路广播。不同的广播频道,满足不同的细分受众的信息和娱乐需要。电视,杂志的分众化传播趋势同样如此。

与传统媒体的分众化传播相对应的是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类型,其最典型的代表是网络。其中双向交互性和个性化传播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而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受众主导和生产内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在分众化传播的背景下,受众的地位和主导权得到越来越大的实现。喻国明认为,“数字化传媒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以往媒体单向传播的特点,变成了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信息接受的主动权越来越向受众方面转移……”,同时“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化是新媒体的两大关键词”。

数字技术提供了为分众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并且极大的降低了分众传播的成本,提高了分众化传播的效率。分众传播和数字化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在传播的分众化时代,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博客、BBS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在于“多对多”的生产和传播,这一发展阶段上的传播市场呈现为“无限的生产、无限的渠道,无限的需求”这样一种全新的特征。任何一种传播诉求想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尊重受众的主体性。

三、分众传播背景下的广告传播转型

传播的转型和分众化传播时代的来临,对广告传播提出全新的传播语境、挑战和规则的再造。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传播方式,也必然需要呼应、满足和同构这种传播的转型。分众传播和数字化分众化传播的时代,广告传播的传播理念、生存形态、传播特性和运营理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分众传播背景下的广告传播遭遇了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下截然不同的传播环境和生态。广告传播各要素发生巨大的各方面的演变;“广告媒体由分离到融合、广告对象由大众到小众、广告形式由明确到消融、广告效果由达到到互动、广告核心由创意到策划”同时,在网络传播为主导的广告传播时代,广告将发生巨大的转型,包括“广告渠道的非主流化和多元化、广告受众的控制主导、广告信息的空间浓缩和广告诉求的族群特征。”

在分众传播时代和数字传播时代,作为商业信息接受者的消费者行为模式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电通公司对作为营销传播基础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进行了全新的构建:由AIDMA模式向AISAS转变。传统的AIDMA模式(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的逻辑是,消费者由注意商品、发生兴趣、产生购买愿望到留下记忆、做出购买行动,营销传播者居于主导地位;而基于网络时代市场特征而重构的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模式,其要点是,AISAS相比AIDMA,渴望和记忆被更加广泛的受众的主动搜索取代,并且增加了信息的分享与再传播环节(口碑)。该模式将消费者在注意商品并产生兴趣之后的信息搜集(searth),以及产生购买行动之后的信息分享(Share),作为两个重要环节来考量,凸显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这种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改变对应的传播领域就是消费者信息接收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个性化,而不会是“魔弹论”理论观照下的麻木不仁的受众。

与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传播对应的是,当前的广告传播的整体社会生态和环境包括经济、媒介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产品的极大丰富和高度的同质化,使市场的高度买方化,以至于对目标消费者的争夺,成为营销成功的关键。二是广告媒体的丰富化与媒介资源的相对过剩。三是受众的信息环境日益复杂化。四是广告受众的消费行为的符号化、感性化和体验化。五是广告主的观点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种传播语境的整体生态的变化和转型,使得传播受众或者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

总体而言,在分众化和数字化传播时代,广告是受众主导的而不是传者主导的;是平等交流的而不是强行灌输和宣传;是寻求对话的而不是传者强势的独白;是为了丰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商品的销售和企业利润的获取;是个性化彰显而不是大众化传播的“群氓”状况的。广告传播必须尊重传播对象、满足传播受者,而不是企图进行强制性灌输和收视,这种方式只会得到受者的唾弃和无声的冷漠。

任何广告传播,只有满足传播受众或者消费者的个性要求、体现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深谙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特点、充分发挥传播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广告传播,才可能实现和达到广告传播的信息传达、品牌塑造和销售贩卖的目的。其实尊重受众主导权,就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的“4P”向“4c”转型在广告领域的彰显和体现。唐・B舒尔茨提出的营销传播从“消费者请关注”向“请注意消费者”的转变的理念,体现在传播领域就是尊重消费者的主导权和主体地位,一切需要从受众出发,以人为本。

四、分众类广告媒体的广告传播的批判反思

作为纯广告载体的分众类传媒的传播特性,拿以楼宇液晶视频广告作为主要运营资源和手段的分众传媒为例,其传播具有自身的鲜明的特性。分众传媒CEO江南春认为,“未来新媒体发展有这样几个趋势:一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媒体表现力;二是分众化,媒体细分,精确传达;三是创造独特的信息传播时空;四是构成强制性收视。”以此观点分析,分众传媒的的主要传播特性有:分众性,主要是针对所谓的都市主流消费人群;低干扰度,不像户外广告传媒,受众的注意力受到各方面信源的干扰;强制性传播,受众没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和可能,不可能像网络那样使用屏蔽软件或者像传统电视收视那样成为“遥控器之王”。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分众类媒体的传播特性,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单向度的、强制性的、传者主导的传播模

式。

对比强力的、系统的和专业的商业势力和商业组织,任何社会的单个个体都是弱小的、无助的。一方面分众传媒号称“分众”、“数字化传媒”,呼吁“数字化生存”,认为“整个数字化传媒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那就是更生动、更精准、更互动、更自由”但另一方面分众CEO和创始人江南春宣称,“我觉得广告是需要强制性的,没有人会天生愿意看广告。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强制性,就很难对广告主产生价值。”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媒介研究副总监徐鹏认为,“与一般媒体相比,商务楼宇液晶电视联播网相对是一个强制性较强的传播媒体。”“液晶电视广告的这种强制性可以避免在电视广告时大家有的去洗手间,有的疯狂换台的状况,即便收视仪显示观众在收看此段节目,但事实上广告到达有不确定性,也避免了报纸广告被读者跳过,根本不去理会的尴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一种商业形态和商业运营,特别是从事传播产业的商业形态,强迫收看是分众传媒的基本特点。

无独有偶,分众类广告媒体的另一巨头世通华纳,宣称开创了“全效传播”的全新广告理论,认为其最大的传播优势之一就是“移动电视媒体封闭性、垄断性、重复性、强迫性的收视特点”。其反映的问题的实质其实和楼宇液晶电视的传播存在的问题一样,这种传播方式和类型本质上还是一种单向度的、强迫的传播。

而人类传播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乃至精细化、一对一传播的转变,其基本特点就是受众主导,受众具备高度的自和选择权,而现实的运作是受众的主导权和选择权被完全剥夺。在一个信息爆炸、以人为本的时代,在一个受众已经掌握传播的主导权、发挥传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时代,受众在任何一种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必须得到尊重,任何一种强制性传播从本质上违背了整体传播时代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会遭到传播对象的公然的漠视和消极的抵制。在分众传媒的广告传播中,受众依然是作为“魔弹论”的被动的、无助的、单向度接受的受众而存在的。这种在分众口号下的依然坚持和固守的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模式、惯性和思维,是对当代传播发展规律的根本违背。这种强迫传播,最终会受到受众的冷漠的“信息屏蔽”而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广告效果的。

五、结语

在一个传播的数字化时代,在一个所谓的WEB2.0时代,在一个“用户生产内容”和受众主导的时代,受众的积极性、主导型和互动性的特性不容违背和忽视。任何传播企图达到预订的目标和效果,必须尊重消费者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而不是强制传播、恶性开发。

篇6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陕南民俗文化;传承;变迁;影响

陕南位于汉水流域上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地处西部和中部地区南北交会之处,由于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独特性,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既交叉融合,兼容了中原和西北地区的许多特点,又形成了自成体系、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年节习俗、婚姻习俗、民间活动、其他习俗等。

民俗是人们(包括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创造、孕育和传承的风俗、习惯、心理、观念。[1]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认知和思维判断都有一定影响。

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速度、力度和新兴的传播方式,加深了报道内容,也加大了民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民俗的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传播,给传统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极大地影响了民俗文化传播。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南民俗文化日渐受到新传播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随之出现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被简化,而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们接受并融入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像结婚穿西式婚纱、礼服,但仍保留了陕南当地的特有风俗,如公婆化妆等,只是其中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一、陕南民俗文化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众交往、信息传播的工具,其诸多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工具来反映、记录、描述和诠释民俗文化,其对民俗文化变化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发生变迁和整合。

民俗文化传播环境的变迁。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传播环境是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如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教育环境等,是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共同构筑而成的整体环境。传播环境往往以特定的时代、民族、区域等为传播背景,民俗的变迁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民俗文化往往和特有的传播环境紧密相连,传统的相对稳定的传播环境保证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纯正性,但也带来了传播范围小的弊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便利、地区交往的频繁、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群体范围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旧时的较为封闭的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民俗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带来了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文化传播媒介的变迁。传统的民俗传播,大多为口语传播、小范围的群体传播、仪式活动传播及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记录、反映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媒介日趋增多,如2011年汉中本土电影《迷途》就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宣传了本土文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近年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已深深渗入民众中,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全新变革和媒介空间的扩大,新的传播媒介日渐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途径,加速了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一般而言,传统民俗文化只在特定领域流行和传承,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打破这种时空局限,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较长时间的传播,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更易于被反复复制、加工,不断活跃于传播领域,影像传播中,民俗文化已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元素,只是这种民俗是被加工、改造过的“民俗”。

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民俗在数千年的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时代、环境、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变迁、融合和创新。如陕南旧时兴盛的赶庙会,多设在寺庙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时间举办,以寺庙的名称为会名,赶庙会也被称为“赶会”。这类庙会,其实就是在过去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人们进行物资交流的一个场所。随着交通逐渐便利和物质的丰富,现在的庙会已经不是传统形式上的商品买卖场所,而是庙宇确定的会期,以进行敬神祈祷、许愿还愿等仪式性活动为主,有时还会安排一些当地的戏剧、杂耍或颇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再如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结婚时接亲、送亲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如果在路上遇见另一个结婚的,叫“冲喜”,是不吉利的,新娘之间要互换腰带、手绢或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而现在都是坐汽车结婚,路上遇见另外的新人也不必下车互赠礼物。

当然,这种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受众心理变化也有一定联系,受众的需要和选择心理也会促进其有意识地选择保存和传承一些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或自己能理解、记忆的民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特征。民俗文化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兴载体,其传播广度和速度、便利性有了极大改善,大众传播媒介和民俗文化两者的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跨地域、跨媒介传播,使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化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下的全新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迅速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对民俗内容报道、民俗文化意义的解读等方式表现出来,如媒体对于褒河栈道、汉中社火、饮食小吃等的报道。

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民俗具有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此外,它还可以在一定时期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外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传播,就是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2]陕南民风淳厚,历来有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民俗,2010年8月,陕西城固县博望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创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农民教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引起社会、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新华网、网易等纷纷予以报道转载,正面且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了陕南优良的民俗文化。

大众传播时代,陕南民俗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大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民俗文化传播活跃的氛围,因此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传承,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强化并泛化其自身的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手段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性相融合,使民俗文化更具传承性。传统的传播环境保持了民俗文化传播的稳定和纯正,但也限制了其在大范围传播,其传承的范围往往越来越小。传承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大众传播媒介先进的技术性和良好的存储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纸质、影像资料或电子文档保存,避免了某些民俗文化在某一时期的小范围传播中遗失。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方式破坏了传统的传承氛围,对民俗文化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大众传播通过技术手段很好地保存、推广、宣扬了民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一些不利于口语传播的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任何民俗文化,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知道、了解、关注,才能激发人们去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欲望。另外,随着博客、播客、拍客的兴起,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更多的民俗文化得以被人们(更多的是青年一代)发现、挖掘并随时进行传播。

如汇聚了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吴楚文化,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作为陕南民俗文化重要传承的汉中社火,本是由民间发展而起,起初为群众拜神祭祀的活动,后逐步演变为群众吉庆的集社活动,多为民间自发行为,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汉中社火进行相关报道,将这种传统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陕南民间艺术融合了大众传播媒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每年都由政府组织协调,或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由乡镇轮流入县城进行社火游演,或组织参加陕南首届民歌节、汉中市文化艺术节、南郑县“两节一会”等活动,社火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媒介欣赏到这种独特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深受群众青睐,增强了民众的历史文化感。

传播的片面性和选择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从陕西的汉中、安康等地方媒体看,对于陕南民风民俗的报道还是较为频繁,如社火、皮影戏、桄桄戏、丈头木偶等,这些都是艺术传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目前地方媒体文化报道的内容之一,但遗憾的是,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不大,难以形成大范围传播,而国家级媒体对于此类报道是有限的,报道内容也更多选择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而且报道过程中,往往融入编导、主创等媒体从业人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易使民俗失去原生态的面貌,传播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这样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也会逐渐影响受众对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认知。

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一方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在对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受众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媒体环境,传播的是一种影像化或媒体化的民俗文化,弱化了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如过年时人们不再走亲访友拜年,甚至也不再写信、寄贺卡,而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MSN、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一些传统的年节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忽视,媒体化的年节民俗更多地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而且传媒在传承民俗、创造新民俗文化的同时,民俗文化的大众传播慢慢脱离了传统民俗活动特有的氛围,未能有效发挥民俗文化独有的感染力效果,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传播的传受双方缺乏面对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俗文化的现场性,难以引发受众的认同感,降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传播环境和传播媒介的变迁,使得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媒介手段影响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无法更改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民俗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焕发其新的生机。应当看到,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和受众间构建了沟通和传播的桥梁,我们在尽可能利用大众传媒发挥其传播、传承民俗文化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善设议程的功能,更要注意维护陕南固有的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原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认知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让其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在保持陕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具有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传播学视阙下陕南民风民俗变迁研究》(SLGH1241)]

参考文献:

[1]李乔.谈谈民俗的特点[J].道德与文明,1985(5).

[2]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

篇7

议程设置理论说明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但是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议题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到的“重要信息”是媒介认知的转移,或者说是媒介认知的强加,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人际交流和亲身观察会增大或减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

一、大众传播在传播效果上的缺点

通过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想要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去达成某种传播效果,那么就需要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出现冗杂重复的新闻事实,浪费资源并且强占公共平台,又不能给出更多的观点,不是自由民主思想发展的氛围。媒介告诉人们“想什么”比较成功,但无法让人们“怎么想”,而现代的议程设置则需要突出某些事件引导受众“想什么”,又要选择角度,引导受众“怎么想”。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是立即出现的,一般都是在新闻报道几周之后。公众对信息的接受量一般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议程往往会削弱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公众的议事日程中不能超过5-7个议题,否则受众就会忽略很多媒介认为重要的议题。

二、网络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网络传播中同样存在媒介的议程设置,网络媒介编辑在设置网络专题、置顶帖子、筛选内容时,便是为公众设置了关注的事件或议题。如果把像媒体自觉、单方面发起的议程设置称为主动性议程设置方式,那么网络编辑还通过专题进行双重议程设置。

双重议程设置是指网络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设置、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设置。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议程设置的最显著不同是:微博进行议题设置是属于“短期轰炸效应”,最明显表现是名人微博。微博议程设置中展现出来的最重要的一个新特征就是议程设置对现场感的注重,传统媒体对试论名人微博的事件的跟进显得有些滞后,缺少具有现场感的新闻报道。

名人微博拥有的技术便捷和注意力优势,能使发微博的名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不断地更新微博行为造成一种累积效应,获得人们更多的眼球注意力。通常一条微博与另一条微博之间的间隔只有几秒钟,通过较短时间内的信息轰炸,造成一种使你不得不关注的印象,人们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到此,片刻不想离开议程设置的议题,想时时把握微博信息的最新情况。议程设置的这种短期轰炸效应,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刻板效应,即对议程设置议题必须关注,必须了解议程设置议题的时刻进展。

篇8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多米尼克出版《大众传播动力学》一书,首次提出了“大众传播动力学”概念。多米尼克虽然完成了对这一概念的命名,但并没有对此作出系统阐释。本文试图延续这一命题。

大众传播动力学当然不是一个既存的学科,也不是方法论层面的概念,对大众传播既有理论也不存在颠覆性。准确地说,大众传播动力学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一个新取向,是在分析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或理论命题时所选取的一种研究范式与视角,一种分析方法与技术。大众传播动力学是一个集合名词,包含了对大众传播(媒介)功能、作用、影响、权力及其生成机理、实现途径与效果呈现等在内的一系列知识的综合,对既存的大众传播(媒介)功能、作用、影响、权力的阐释方法具有更高的理论概括力与表述的便捷性。换言之,大众传播动力学是一个上位词汇,其外延可以统领或包含(未必能替代)大众传播的功能、作用、影响、权力等一类下位平行词汇。

大众传播动力学的关键词是“动力”,也就是“传播力”、“作用力”或“媒介权力”。

就大众传播动力的类型而言,因传播性质不同,大众传播动力呈现多种向度,有正向作用力、反向作用力,还有“乱向”作用力。罗杰・西尔弗斯通在解读电视权力时指出:“正是因为电视是如此深入地嵌入生活中,正是因为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自身是如此强烈地融入到电视之中,我们必须把现代社会中的媒介看做是一种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权力――更好或者更坏。”①西尔弗斯通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指出在“更好或者更坏”的二元结构外还存在第三种状态的可能性,即“更乱”。也就是说大众传媒除了具有正向、反向的传播力外,还有一种向度的存在,暂且称之为“乱向”。这是一种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传播能量,它带给人们的是不确定性的增加而不是减少。比如媒介发起的对某一争议性现象(事件)的报道和讨论,由于众多媒体广泛而持久的介入和信息的庞杂,无形中增加了传播噪音,使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令人莫衷一是,呈现出“乱向”局面。

大众传播动力的存在既具有客观实在性,也具有主观建构性。其存在方式大体有三种形态,一是自然形成的、先在的;二是被赋予的、寄希望的;三是评价性的、结果性的。换句话说,对大众传播动力生成机制与作用机理的阐释应包含三个不同层面:一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大众传媒本身固有的动力能量进行分析。这种固有动力能量的存在是由大众传媒的机构特性与传播特性决定的,是社会系统先在赋予的机能。二是分析由“他者”的权力控制所产生的动力能量。这里的“他者”指的是大众传媒的所有者或首要公众,他们通过权力运作对大众传媒实施操纵和影响,使其权力意志得以体现。这种动力能量的形成是媒体的工具属性决定的。三是分析由大众传媒实际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所显现的动力能量,也就是传统的效果研究。

总之,大众传播动力学这一提法既是语义学上的一种概括与凝炼,更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可以深入到大众传播动力生成的内在机制与作用机理层面,深刻揭示其功能、作用、影响、权力的内在性。同时,这一范式为大众传播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或者说大众传播动力学范式对跨学科研究提出了必然要求。因为其动力生成机制与作用机理问题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比如对暗示力、控制力的研究,就是一个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命题。

传播动力视角中的流行文化

大众传播动力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其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如何,我们把它置于对流行文化的阐释并加以考察。流行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极具个性的文化形态。从流行文化的内涵、功能和主体上看,它既不同于体现执政党意识形态和为国家权力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也不同于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精英文化;它既与农业社会形成的民间文化存在本质差异,也与工业社会出现的大众文化不可等量齐观。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主要特征,以娱乐为主要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文化形态。尽管学界对流行文化有种种定义,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流行文化的关键词是“流行”,恰恰是这种“流行”性,与大众传播动力学含义建立了紧密的内在关联。

传播是流行的必要条件,流行是传播的结果,流行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没有传媒施动,流行便“流”不动也“行”不了。所谓流行文化传播,就是指借助大众传媒或大众传播手段使流行文化符号(物质的、行为的、思想的)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或结果。流行文化传播既包含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的扩散,也包含对流行文化的控制。当代流行文化与大众传媒具有天然的联系,是大众传媒所具有的特殊动能作用于流行文化,才加速其扩散或消亡的进程。按照一般规律,流行的呈现过程是“缓慢地兴起,逐渐积累能量,然后发展到顶峰;势头逐渐衰弱直至彻底消失”。②但在今天,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播动能得到空前释放,“缓慢兴起,逐渐积累”的传统流行模式被打破,流行文化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新的改变。大众传媒不仅是流行文化的载体和流行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倡导者与推广者,而且几乎成为流行文化的同义语,与流行文化构成了一种“共谋”关系。

从更广义上看,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一体两面。传播是人的天性,也是文化的本性。如果说文化是联结人与人、人与物的社会纽带,社会的基本性质、形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这种社会黏合剂的黏合方式与力度,那么,传播则是文化的载体,它承担着对文化内容或形式的传输、转换、存储、检索、提取,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增值。在当今社会,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与积极响应的文化是一种僵死的文化、残缺的文化、行之不远的文化。流行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典型。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的积极推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播单向流动的性质,而且打破了少数人对文化的垄断,消除了普通人对文化的神秘感,使文化更具有广场性和“在地性”。

站在大众传播动力学视角研究流行文化,可以形成丰富的研究话题。比如,围绕前面提到的大众传播的动力构成――感召力、动员力、扩散力、凝聚力、阐释力、暗示力、诱惑力、控制力等,展开分门别类的研究,有望建立一种大众传播动力学视角中的流行文化传播动力模式。所谓模式,就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客观现象进行有意简化的描述。每个模式试图表明的是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模式具有组织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和预测功能,建立流行文化传播的动力模式(这不是本文的任务),可以更好地掌握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其传播规律。

流行文化传播的动力逻辑与策略

运用商业广告推动流行观念的生成、时尚行为的仿效与时髦物品的消费。商业广告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流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研究对象,也是流行文化的重要推手,推动流行观念的生成、时尚行为的仿效与时髦物品的消费。商业广告的动力逻辑与策略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它以“创意”为能源,以“攻心”为策略,以重复传播为手段,以制造需求、劝导消费为目的,在推销商品的同时也推销了流行文化。

广告制造需求的动力逻辑与策略主要有:其一,把世界问题化和把问题世界化。当代广告的一个标准操作模式,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将人们生活中面临的某些不如意定义为“问题”,并自告奋勇地提出能解决这些“问题”。广告总是从预设问题开始,围绕着所谓“生活的缺失”展开自说自话的诉求。它一再告诫人们,只要接受广告的邀请,就能满足我们的内心渴望和时尚追求。其二,广告世界对生活世界的删繁就简。生活世界原本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而广告世界却无须考虑生活世界的复杂性,一律删繁就简,直接解构为一句精巧别致、琅琅上口的广告语,并通过不厌其烦的重复传播使人烂熟于心。简单化的创意逻辑决不意味着创意本身的简单,相反,它要调动一切创意技巧,把一个复杂的事情说成简单,还要能令人信服。其三,运用名人策略培养“自居意识”。现代广告时常运用名人策略使消费者产生移情作用和心理暗示,以提供虚假的心理满足来实现广告目标。所谓“自居意识”,就是通过使用名人代言的商品,使生活里的“我”自居于广告里的“他(她)”而成为“我们”,从而产生“自己人效应”。其四,运用话语转换巧妙解读意义。广告可以运用特殊的修辞方法与叙事技巧,把一种与广告商品并无必然联系的意义“嫁接”到该商品身上,使人们把消费一种商品变为(理解为)消费一种意义,而这个“意义”一定是具有时尚性的。

运用文化重组,变换文本呈现方式,通过二次传播实现流行文化增值。大众传媒善于运用文化重组策略,变换流行文化的文本呈现方式,使之进一步凸显流行元素与时尚特征,通过对流行文化产品的“二次传播”实现流行文化增值。以电影、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达与视觉文化的繁盛,使文化重组成为可能。以流行文学为例,流行文学印刷文本向影视文本、网络文本转向,或者说影视与网络运用传播技术对印刷文本进行再生产,就是当前一种文化重组现象。这一转向或再生产过程,恰恰是大众传媒推动流行文化的重要动力逻辑与策略。运用“媒介崇拜”,制造传媒偶像,掌控流行文化的流行周期与趋向。

现代偶像和偶像崇拜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制造现代偶像与偶像崇拜成为大众传媒操纵流行文化的又一动力逻辑与策略。现代偶像崇拜与传统偶像崇拜从生成机制到文化内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偶像崇拜已不再是对虚幻的神灵偶像的敬畏,而是出现了“崇拜世俗化”的转向――将虚幻的神灵转变为生活中可触摸、可把握的现实人物,如各类社会精英、公众人物、影视体育明星等。大众传媒掌控下的现代偶像制造模式类似于工业生产流水线,其规模、速度、类型均在可控范围。大众传媒是现代造神机器,它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掌控着对偶像的形塑、诠释以及偶像现身和隐退的时机。事实上现代偶像就是传媒偶像,就是人为制造的“伪”偶像,这种偶像崇拜与敬畏无涉、与信仰无涉。

当今社会是“他人引导”的社会,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理斯曼的观点。④显然,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在信息占有的不均衡情况下,普通人行动的依据更多地源于大众传媒的引导,人们从大众传媒中寻求自己的行动楷模和生活方式标准。正如贝尔所言:“在迅速变化的社会里,必然会出现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的混乱。社会地位变动中的人往往缺乏现成的指导,不易获得如何把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的知识。于是,电影、电视和广告就来为他们引路。”⑤制造偶像就是大众传媒“引路”的重要方法。大众传媒的偶像制造既能顺应时尚又能引领潮流。最早提出“消费偶像”概念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洛文塔尔,在《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一书中对20世纪美国流行杂志中的人物传记进行研究发现,20世纪前20年中,传记文学的主人公大都是“生产偶像”,主要来自于工业、商业及自然科学领域。20世纪40年代以后,娱乐界、体育界的人士开始占据传记文学的主要席位,大众偶像从生产领域人物转向消费型人物。在中国传媒中也存在类似情形。这一偶像转型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由生产者中心主义转向消费者中心主义,同时也凸显了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传媒正是在偶像制造上通过不断地花样翻新,顺应并引领着流行文化的流行周期与流行趋向。(本文为“当代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TJXC08-007)

注释:

①罗杰・西尔弗斯通[英]:《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詹姆斯・S・科尔曼[美]:《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③丹尼斯・麦奎尔[英]、斯文・温德尔[瑞典]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④D・理斯曼[美]等著:《孤独的人群》,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⑤丹尼尔・贝尔[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页。

篇9

麦奎尔受到结构主义理论和“5W”理论等启发,把传播视为一种过程,他抓住了传播过程的“传”、“受”和关系,总结自从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诞生以来所有的传播模式,精心选取了48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既提炼出每个传播理论的特点,又把握了整个传播模式的演进过程。

同时,麦奎尔认为受众既是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导致相同的文化兴趣、理解力和信息需求)的产物,也是特定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通过梳理传播学研究史上的受众研究,他在专著《受众分析》(1997年著)中把受众分为作为大众的受众、作为群体的受众和作为市场的受众三种。

麦奎尔总结了传播模式和传播研究6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从传播对大众或受众集合体具有直接的普遍的影响理论,转向承认人际交往在传递和证实由媒介产生的信息和观念中扮演了中介角色;第二,研究兴趣的格局从直接的短期效果转向间接的长期效果;第三,对大众媒介组织的结构和整个媒介系统对媒介职业和受众的集体重视多了,而对个体传播者和接收者的重视少了;第四,早期的传播模式研究有目的的大众传播和公开的内容,而后来人们日益重视内隐的含义、无意识的偏见以及满足生产需求与限制的无意识的后果;第五,越来越强调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作为传播链环的发起者和解释者的地位:第六,与早期相比,日益重视大众传播的信息来源,而不仅仅是它的效果。

这6个方面是麦奎尔传播模式研究的精华。麦奎尔还预测了传播模式的未来,他说,传播模式必将走向多元化,因为人们选择和使用媒介的根据将越来越受约于更为广泛的文化、社会经验的兴趣和需求,而原始信息来源、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统一和协调于同一活动或相连的序列将十分罕见。

因此,麦奎尔并不期望将来产生一个用单一框架即可包罗一切分支的权威模式,他希望传播流动的总“图”随着信息传播功能和期望的出现改变,集体“发送者”和集体“接收者”之间不再有明显的区分,他希望将来会出现多种模式。显然,麦奎尔把传播技术纳入了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传播技术的主宰,传播技术与人文发展应建立和谐关系。

对于麦奎尔和整个学界都较为认可的双向传播模式,我们应该清楚,在当今的传播环境下,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是传播者处在传播的有利地势,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利益,根据现实环境的需求,加大传播的力度或广度,或调整传播方式,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受众虽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总的来说仍然无法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虽然从传播模式上来看,受众有健全的反馈机制和通道,但有时候他们的反馈也是弱小、分散的。

麦奎尔认为在新旧媒体共存的环境下,应当特别关注以下5个方面:

篇10

当代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

当代的流行文化简直就是一个包罗万象、林林总总的大杂烩,有学者在归纳大众流行文化时,分析了其中的四种类型:“一是印刷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二是电子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三是电脑与互联网中的大众文化;四是日常生活习俗与器物中的大众文化。这最后一种尤为复杂,包括了趣味、心态、形象、行为、物品、语言、环境等多个方面。”①这是概括得相当到位的。笔者认为,就大的方面来说,流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主要有下列数端:

其一,它表现出高度的现代性。流行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伴生物,就世界范围而言,流行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显然它与城市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时代高度发展的民间文化,例如明清城市的文化,但它绝非流行文化,因此明显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中的民间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

其二,它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流行的商业文化,表现出浓烈的商业性。流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同普通商品的生产一样,包括了策划、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流行文化的生产者特别工于成本的核算和收益获取,用各种可能使用的手段来尽可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并以此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现代化传播媒介和科技手段是大众流行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而能使这种流行在短期内迅速蔓延和扩张。

其三,流行文化凸显高度的产业性。它是一种按照产业方式运作的经营性文化。包含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序化等―般内容,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它面向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大众。而我们知道,所谓“社会大众”,从本质上看,其接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它只能制定普通的、适合多数人的产业标准。

其四,流行文化强烈的娱乐性。当代美国学者与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流行文化是―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它不再和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相关,而只关心享乐和消费。他借用麦克唐纳的话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②追求愉悦和消遣的欲望在当今时代得到了全面的扩张。所谓“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追求和制造快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道无处不在的文化景观,其背后潜藏着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祈盼。

其五,流行文化的复制性。以技术为先导的工业时代打破了文化霸权,流行文化借助于迅猛发展的现代高新科技传播手段,复制性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特征。显然,流行文化的复制性,既普及文化,同时也制造平庸,加深了文化流行与鉴赏的同质化倾向,复制性也是其产业化、标准化操作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一般受众的需求,它不得不采取“一般”的标准,“一般”即是“标准”,标准化就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一个特征,否则也无从复制。

通过对流行文化上述若干特点的描述,我们也许能够对流行文化的内涵有些基本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流行文化不仅不是精致的文化,而且根本就不屑于作出这一区分。由于没有高低的层阶,因而也就缺乏一种文化的引导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剥夺了统治者机构和知识分子平时秉持的话语权,在表达的民主性上它可以具有一种变革意义,但是也具有无政府状态的可能性。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

人类的传播行为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也充分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从本质上规定了传播与流行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大家都知道,文化是联结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社会纽带,社会的基本性质、走向、形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粘合方式与力度。那么,怎样来表现这种粘合呢?传播就是文化的载体,它承担着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全过程。事实上,社会自有大众传播出现以来,大众传播就充当着双重的角色。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是流行文化的“领头羊”,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没有不重视大众传媒研究的。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以其强大的传播力量,它又是各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当代社会文化的流行过程中,大众传播又是流行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倡导者、推广者与普及者,流行文化的扩布与流行,倘若没有大众传播的推波助澜,各种文化样式就行之不远,成不了气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众传播与流行文化共生共荣,它们是不分彼此的“共谋者”。

从传播学角度看,各种流行文化样式并不追求它经典的示范性和传之后世的楷模范式,它看重的只是“现在”,特别是在它被商家染指,商业运作得相当成功,由此形成一套文化上的生产―消费关系。

就历史传统说来,中国传统社会中缺乏发展出市民社会的文化资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空前发达与长期存在,国家通过中央至地方的权力机关对社会进行严密而全面的统治,使社会呈现出高度一元化的倾向,任何独立的民间社会组织都难以生存。在这样一种高度一元化的政治运行机制背景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不可能获得成长和发育的真正空间,而市民社会的无法形成必然导致流行文化难以萌生。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尤其是90年代初期国家正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定位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而市场经济正是市民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在客观上为市民社会和与之相应的市民文化――流行文化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走向市场化的趋势,大部分文化艺术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流通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以相当的规模、范围和容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诸如演出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装潢广告市场、体育市场、旅游市场等等,形成了以国家为主,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等为辅的,开发文化市场的经营格局。

流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大众传播形影相随、共生互动。从发生学上讲,流行文化在西方虽然可以溯源到18世纪,但真正的发展是在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出现以后。可以说流行文化是依赖于大众传播的发展才逐步形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样式与内容,两者共生共荣,密不可分,或者说两者本来就是一枚铜币的两面。有人曾用这样的话语来考问历史:“在无线电和电视、电影、留声机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多样化的定期报刊出现之前,生活本来究竟是什么样子?”③

现在学术界一般把1833年9月3日美国人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作为人类传播史上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张每份只售1美分的“便士报”,开启了一个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由此,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相伴而生的流行文化也开始进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革命,传播媒介的花样翻新,使流行文化逐渐步入市民生活的殿堂。由于大众传播与流行文化相伴相生、共生互动,也使文化研究的学者始终绕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流行文化这两个主题。斯诺曾指出:“在当代社会,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媒体文化’”。④西方学术界自20世纪20年代逐渐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理论关注,从时间上看,此时也正是大众传播飞速发展的时期。1920年商业广播电台在美国开播,1936年电视在英国问世,到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与此同时,迅速崛起的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也把其理论视角放在了大众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了大众传媒研究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内在一致性。“由于它们强调工商业服务和产品,它们是经济体制的中心部分之一。由于它们增加了在选举过程中的作用,用于报道各种听证会和注重政府新闻,它们成为我们政治体制中的一个重大特征,由于它们提供家庭消费的娱乐和通俗文化,它们成为我们家庭体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许多人来说,电子媒介布道已经成为宗教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有限的程度上,它们也成为我们教育体制的一部分。”⑤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顽强地表现出来,它与流行文化的共同体关系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为当代流行文化推波助澜的电视传媒

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随处可见的消费现象。因为在多数时候,它都体现为某一时期人们一种趋同的消费选择。它可能是一首传唱于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也可能是满街行走的红头发、黄头发,还有可能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更有可能是一部票房走俏的电影、一档电视节目……总之,当潮流来袭,不管人们身处何处、接受与否,总能感受到其旺盛的扩张之势。

有人把“流行文化”比作是“任性的小姑娘”,荒唐而美丽。流行文化好像没有方向的飘风,忽左忽右,毫无路径。流行文化的精灵在于跟风――没有思考,没有判断,没有抉择,仅仅是失去抵抗的接受,以一种物质性标志昭示意识形态方向,从而升入一个精神范畴,抽离原来从属的文化领地,这就是人们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如前些年流行的一首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也是一曲流行,到处传唱,获得的评价却是大相径庭、褒贬不一。这就提出了流行文化中一个关于共识的问题,通过对流行共识的成因追根溯源,不难看出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所代表的网络文化背后,正是中国社会产业、教育、资讯结构变化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电影人轻蔑地称作“小耗子”的电视扶摇直上,目前占据大众媒介第一媒体的位置,它是流行文化的同谋、最积极的制造者、最热烈的推动者,当然,也是流行文化利益的瓜分者。从媒介进化来看,电视是口语文化的再度复兴。文字诞生以前的人类沉浸在口语文化时代,文字符号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口语传播的能力,却消解了人际传播过程中分泌的形象与。电视的勃兴纠集沉默已久的口语文化人口,迅速收复文字霸占的传媒领土,口语运动消灭了文字的内涵,文本化为散落在时间之河中语音的流动,成为没有所指的言语运动――重复、琐碎、虚词、语文教师痛心疾首的病句、语气词和闪烁不定的神情。口语文化召唤被文字冷落的人群:文盲、不爱上学的坏小子、家庭妇女、流落在城市边缘的民工和普通工人。知识分子在电视媒介的口语文化挤压下成为孤独的小岛――拒绝电视也被电视拒绝。

共时性传播和参与式收看是电视传播的重要特征。卫星覆盖与有线传输的结合将大众编织在一种共同的经验中,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时间收看同一节目,这种经历前所未有。共时性传播为流行文化支起空间平台:从荧屏出发,可以到达广阔的人群。参与式收看让受众成为电视的俘虏,奖品、嘉宾、现场观众等种种诱惑布下天罗地网,受众在接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关闭了理性思考,任凭感性听随主持人摆布――回忆一下收看娱乐节目或现场演唱会的经验,自我迷失,流行乘虚而入,电视与流行文化合谋,大众在毫无防范的心理状态下被罗织进流行文化的情境。

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社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流行文化大多落实为具体的消费行为,演唱会、CD、电影、衣服、饮食、阅读、观看(观看是电视消费,为收视率增加小数点,而收视率是广告最主要的考察指标)以及烫发、染发、化妆等。一种事物所以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受众对于该事物的共通知识成为共享流行事物并获得其意义的首要基础,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会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外。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我们仅从当代新闻类传媒的传播内容、方式与风格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英国文化社会学家约翰・哈利特曾经说过:“通俗新闻看来是一种蒸蒸日上的新闻形式,它正在取代传统的‘严肃’新闻,即使在‘严肃’新闻的最后堡垒即所谓‘高品位’大报也是如此。”他所说的通俗新闻(Popular Journalism),是指“那些大量销售的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节目,它们专门从事名人轶事、生活方式以及‘非消息性’报道,并不注意日常政治新闻报道”。⑥今日的大众传媒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早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文化消费主义倾向,流行文化固有的娱乐消费性,已全面渗透到对新闻的传播之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出现了大量“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物质生活消费的诱导;二是以大量的娱乐新闻和娱乐节目,服务于受众的感官享受;三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形象身份产生了变化,各种影视、歌舞、体育明星等逐渐取代“生产英雄”,占据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四是新闻传媒开始注重媒介自我形象的重塑与包装。⑦

在当今的情势下,电视在诸多媒体中“一支独秀”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它的日子并不好过,电视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电视业界开启了专业化频道营销可以说是世界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电视受众市场变化的必然结果,以及媒体竞争的必然产物。■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4.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91.

③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

④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⑤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