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

篇1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能为患者提供一条快速、安全的输液通道。我科2007~2012年300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300例,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20~75岁。置管时间为14~120 d,平均置管时间为70 d。300例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1例因穿刺误入肱动脉后穿刺失败、1例感染予以拔管,不成功率2%。

1 置管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点

1.1 穿破血管 ①准确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血管。目前公认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PICC置管首选静脉。因为头静脉其前粗后细,导管易造成反折,增加置管难度。②穿刺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送管时不要过猛。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2横指处,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或血管损伤,过高则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回流系统。

处理: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

1.2 导管堵塞 穿刺时间过长,患者年龄偏大,血液粘稠度高,凝血时间短。

处理:在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

1.3 送管不畅 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

处理:可将导管往外退2 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在腋窝处扎止血带或导管接注射器,边推盐水边送管,但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

1.4 误伤动脉 穿刺过深,误入动脉。因肱动脉靠近贵要静脉中段及贵要静脉,穿刺前确定动脉的位置,固定好患者的手臂和静脉,尤其对于太瘦的患者要注意,考虑使用影像导引穿刺技术。

处理:退出穿刺针,局部按压30 min,再加压包扎止血,定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

1.5 心律失常 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穿刺前应准确测量长度,避免置入过长。

处理:当患者感到心口不适时,立即退出导管5~10 cm。待患者心电图转复为正常心律,情绪稳定,X光胸片确认导管位置后,再行穿刺。

1.6 神经损伤或刺激 因臂丛神经较丰富,穿刺时可损伤尺神经、肘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处理:当患者感到手臂发麻,发软、麻刺感或完全不能动弹,要立即拔针,通知医生,评估患者手臂的活动能力。

2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处理要点

2.1 液体输入不畅 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

处理:将导管外抽1~2 cm,如再不行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

2.2 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处理:湿热敷30 min/次,间隔半小时一次,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1]。或使用紫外线治疗仪,在15 cm的距离使用,每次不超过15 s,1次/d。

2.2 血栓性静脉炎 与选择导管的材质、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

处理:不能急于拔管,以免产生活动栓子。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用弹力袜或弹性绷带包扎。遵医嘱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于患肢静脉点滴。

2.3 感染 与穿刺点、导管接头、静脉滴注药物污染、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

处理:当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穿刺点发红,变硬,疼痛,有渗出物,应抽血培养对比(外周取血和经由导管取血)并拔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4 导管阻塞 药物配伍禁忌,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导管末端位置不对或导管发生易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

处理: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若无法缓解,用5000U/ML尿激酶,注入1 mL,保留30 min,回抽后,立即用20 mL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冲管。

2.5 前臂水肿 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2.6 导管损伤 不正确的固定导管、注射压力过高、置管侧肢体量血压、针或其他利器的意外损伤。

处理:体外部分的损伤可以用厂家配备的零件修复,如不能修复,要考虑原味更换导管或拔管。

2.7 导管拔出困难 血管痉挛或收缩、静脉炎、血栓形成、感染,导管易位。

处理:将导管末端保持在适当位置预防血栓的形成,拔管时动作轻柔、缓慢、逐渐拔出。如感觉阻力很大,应停止拔管,考虑行放射检查,确定导管的走向和位置在操作。

3 结果

300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由于术前准确评估,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严密护理,其中一例误伤肱动脉,穿刺失败;一例感染,给予拔管外,其余均留置良好,298例患者中穿刺失败较前减少96%,感染较前减少95%,管道留置时间较前增加92%。

4 结论

PICC技术穿刺程序简单,易于掌握,价格合理,既消除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极大地减轻医护工作量,并降低感染的危险②,对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化疗患者尤为适用,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充分掌握PICC置管术的操作程序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电力、电力稽查、电力监管、方法

电力稽查是电力监管行政执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监督、协调、裁决、引导、惩处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有效地监督电力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区域电力市场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区域电力市场稽查体系。

一、电力稽查概述

稽查的本义是调查、检查,但一般意义上的稽查还包括事后采取的相应措施,比如处罚等。

电力稽查是电力行政执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电力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事后控制范畴。它是指电力监管机构对发电企业、输电企业、供电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和电力用户违反电力监管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进行处理的行为,所进行的立案、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执行处理决定工作的统称。

电力稽查的主体应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电监会)和各级政府中履行对电力行业行使行政执法职责的部门,如发展改革委等。需要注意的是电力稽查不应是只有电力监管机构才能开展的,但在本课题中所涉及的电力稽查特指电力监管机构进行的电力稽查。

电力稽查与业务监管部门之间应当坚持‘旧常监管在前,专项稽查在后”的原则:各业务监管部门负责对电力发、输、供、用各环节进行日常监管,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需要课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电力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移交稽查部门,由稽查部门组织立案调查。稽查部门在处理电力投诉举报、电力争议纠纷的过程中发现涉嫌存在电力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直接组织调查。电力稽查的直接作用是发现电力监管违法违规行为,并为电力监管行政执法机关(机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而收集证据、查明事实,提供处理意见。电力稽查和电力监管行政处罚相结合,可以实现教育、惩治电力市场违规者,保护守法者合法权益,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作用,实现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行的公平有序、健康高效。

二、电力稽查职能

电力稽查职能是行政职能的一种,是指电力稽查主体依法应当承担的调查电力违法违规案件、执行电力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决定等职责和任务,是电力监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主要由电力监管机构中的稽查部门具体实施。参照税务稽查、证券期货市场稽查职能,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电力稽查的规定,可以归结出电力稽查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二是调查,三是执行。

检查是指电力稽查主体对电力监管对象遵守电力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核查、评估的行政执法行为。检查包括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根据稽查职责从事的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在性质上都属于事前监管的范畴。电力检查,一方面可以监督警示所有电力稽查对象;另一方面,它是发现电力违法违规案件的途径之一。

调查是电力稽查职能的核心内容,是电力稽查主体在受理电力争议申请后,或发现电力稽查对象有违反电力法律法规的行为后,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进行的调查取证工作。电力违法违规案件的调查主要包括受理或立案、调查取证、审查证据、提出处理建议四个环节。与电力检查不同,电力违法违规案件的调查属于事后监管部分,其目的主要是收集电力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据,对电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初步定性,给电力行政处罚机构提供定性和处罚的依据。调查是给电力违法违规行为定性的前提,只有收集了大量证据,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电力监管机构才能作出公正的处理决定。

执行电力监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电力稽查职能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电力监管机构根据电力稽查部门得出的调查结论,经过听证等程序,作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等处理决定后,由稽查部门负责对该决定的执行工作。执行方式主要包括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实施执行罚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等。执行是追究电力违法违规责任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执行不力将影响电力稽查的效果,进而影响电力监管机构的威信。

三、如何做好电力稽查

(一)电力稽查的原则

电力稽查原则,是指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反映电力稽查的基本特点,贯穿于查处电力违法违规行为始终并对电力稽查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则。电力稽查原则具有法律性、客观性、指导性、稳定性的特点。电力稽查原则包括:依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二)如何做好电力稽查

(1)在市场建设时期,稽查首先应该积极参与到有关部门对市场的设计工作中。稽查工作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电力市场知识,而且熟知我国的电力市场实际状况。稽查工作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电力市场稽查的实际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各区域电力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参与者行为特性和市场效率状态对各区域电力市场将来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研究如何在进行市场设计时减少或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对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从而使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在市场试运行或模拟运行阶段,稽查还应该通过市场监测与市场效率评价及时发现市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市场参与者的一些非竞争行为,为修正和完善市场的结构、模式和规则提供支持。市场体系的设计、市场规则的制定并非是完善的,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原有的规则和制度也可能需要修正。市场效率反映了在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稽查工作人员根据市场效率可以有效地了解整个市场状态,找到市场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对既定的市场规则及其他市场主要参数作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提出建议。

(3)制定稽查相关的行政法规,完善电力稽查法律法规体系,在新修订的《电力法》出台后,应该尽快完善与新电力法相配套的法规,以及附属于这些法规的管理办法、实施办法、规则等等,使之更加符合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形成以《电力法》为基础,以《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市场监管条例》、《电力市场运营条例》、《电价管理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电力监管的基本职能,为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依法稽查,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和详尽的法规依据,真正实现监管机构依法授权,监管职能依法履行。法律法规要对稽查业务进行具体而权威的规定,提高可操作性建议在国家立法层面上对电力稽查职责、内容、方式和权限(如调查权、查封账户权等)做出明确规定,使电力稽查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扩大稽查部门的权力,使稽查工作能够有效展开。涉及电力稽查的法律法规不应只是偏重原则性规定,要对稽查内容、程序等具体稽查业务进行具体而权威的阐述。在稽查内容方面,要对可立案调查的违法违规行为类型、处罚力度等做出明确规定;在稽查程序方面,要对案源、立案、调查、处理等做出详细规定。从而提高稽查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完善纵向稽查机构,大力培养稽查专业化人才。

四、结束语

电力稽查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应用的监管工作,本文从电力稽查的定义、职能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了解电力稽查工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做好电力稽查工作的主要方法,即:使电力稽查参与到市场设计中,并不断发现缺陷进行改进,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完善电力稽查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培养专业化稽查人员,建立适应市场、工作规范、监督有力、服务优良的稽查工作体系,不断拓宽稽查范围和层面,全面提升稽查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崔新宇,郭立夫.电力市场中市场监视职能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10,221 (2):138一139.

篇3

关键词:电价;电力市场;区域电价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引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电力工业体制改革,要求无论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电力公司都必须面向市场,参与竞争。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实现电网开放,打破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一体化的传统结构和地区性垄断;以市场理论为基础,强化电价的经济信号功能及市场协调功能。前者是后者得以实施的条件与保证,后者将具体实现电力工业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的改革目标[3]。因此如何制定电价是电价体制改革的关键。

一、电价影响因素

1.电力成本

电力成本可以分为发电成本、输送成本和交易成本三部分。具体来说,它包括发电所需的燃料费;在输电、配电过程中的损失费;从事电力生产所需的人工费用和管理费用;发电、输电、配电所需的维修费用;设备老化折旧的费用以及更新所需的费用;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还要考虑发电、输电、配电所需的发展和还贷费用。

图1 正常有序的电力企业运行

2.市场供应需求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波动,这是市场价值规律的必然。在电力市场中,电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系统的供求情况。当系统的总需求很大,而电力供应紧张时,电价便会升高;当系统的总需求很小,而电力供应充足时,电价便会降低[6]。

3.输电约束

输电网络对电价也有比较大的影响。输电费用包括电网设备使用费或占用费、电网扩建费、网损分摊和维护费和阻塞费。阻塞费用可以理解为一种机会费用,正如维持系统平衡的费用应由导致不平衡的市场成员支付一样,如在新西兰实行的强制损失金和强制补偿金,输电阻塞调度的费用应由引起阻塞的市场成员支付。在输电阻塞严重的地区,由于输电约束而不能将其他低电价地区的电力输送至缺电地区。导致部分节点电价非常高,致使整个市场的出清电价升高。

图2 影响我国各个发电企业发电成本、利润的因素

二、我国区域电价制定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力行业长期受到垄断经营方式的影响,供电企业很少考虑到电力市场的竞争问题,造成了我国电力企业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行业之间以及与其他同类行业之间开始了竞争,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愈来愈烈。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电力企业显得缺乏必要的竞争能力。

1.区域电力市场电价存在的问题

要想解决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的现状就需要改进。“打破垄断与区域电力市场建立模式”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面临着不小的障碍。

利益上的障碍。主要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协调。若把省电力公司变成分公司,成了区域网的儿子,省公司就没权了。电网资产在区域网和省网之间划分,也发生很大的矛盾,谁都想强化自己这块。因为有资产就有交易,就有税收。

图3 各个模式下的电力成本聚类分析

制度层面的障碍。现在改革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电力法也没有修改,一些制度都是转轨初期形成的,以至于我们一些新的机构没有法律的依据,缺少与改革相配套的法规制度。

电价政策是市场中最重要的。近年国务院发了一个电价改革方案,但实施困难。还要回过头对电厂按照成本价的办法去核价。东北市场电价改革方案中,两部制电价实际上还是政府审批。

企业制度的问题。厂网分开,大的框架走出去了,但离真正的厂网分开还有相当距离,进展不理想。电力行业国有经济占90%以上,多数还是国有独资。集团公司还没有脱离一体化经营的管理模式,新三会、老三会并存,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

2.区域市场问题分析

首先,不要一刀切。省公司不要说一定是子公司,或分公司,可以有独立核算的公司。但基点要建立在区域市场上。

然后,处理好区和省的关系,应该统一的要统一,同时要有分工。应该在区域层次统一的:平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品种应该分工,如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实时市场等等。现在交易量不大,10%-20%,好多市场产品没开发出来,好多问题还没想清楚。

最后,建立区域市场要把握两个立足点,即中国的国情,和电力工业的自身规律。中国的财税体制、管理体系、责任体系都是省为基础。所以省电网公司变为分公司很难做到。另外各省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对电价承受能力差距很大。这对市场的模式的形成会有很大影响。电力工业的规律:

第一,电的产供销同时完成,电能不能储存,要实时平衡。

第二,电的网络性。发电、售电环节可以竞争,但电网是垄断的。这对输配售分开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电力是公共商品,价格的波动对经济影响很大。

当前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应该以区域级和省级共存的市场为基础,因地制宜。要打破省级壁垒、壮大区域市场,同时不要忘记未来的全国市场。超越这个立足点,建立一个理想的区域市场,困难重重。

三、对解决区域电价制定具体实施的建议

1.区域电力公司实行计划单列

建议区域性的电力公司独立出来,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授权各个区域电力市场,实行计划单列。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国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五大集团一样,地位已经平等。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电力市场仍旧是区域电力市场为主。

供需双方自己面对面。进一步改革,建议在省或大区,选一些大用户,在这个范围里自主选择、谈判,按合同执行。让供需双方在新机制里感到完全可行,不影响原有重大利益,积极推进直供大用

2.户供电非常必要

比如煤涨价钢铁肯定要涨价,电也是工业用户的成本,也应该随行就市。南方电网搞竞价,就能真正走通,不走市场就永远走不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建立双边的、长期的现货市场,使电力市场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3.电力监管体制要分工

建议监管体制分成两块,国家电监会和它在区域的派出机构,重点放在发电侧的监管,因为发电侧重点应该是打破省间壁垒,搞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国家电监会没有局部利益,监管发电侧市场也能相对公平。省内供电、配电应该由省设立单独的监管机构,面向用户,主要管普遍服务、服务质量、价格。国家监管机构和省级监管机构有分工,又有关联,地方监管机构受国家电监会的指导和协调。这样工作量可以大大减轻,力量也可相对集中。

4.信息公开和规则问题

“三公”原则,信息公开是基础。现电力市场监管规则中的公开仅是大原则,不够细。国外的规则把可能碰到的事儿都写进去了。规则应该针对两个市场,具有可操作性和公平合理性。全体市场主体都要参与制定,大家认可,市场才会有效率,才能共赢。

四、结束语

电价在电力市场实现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电力市场的理论问题集中在电价上,具体表现为将电力从生产到消费的一切行为都用价格(费用)表示出来。例如:峰谷电价计算;水电电价的确定;无功电费的计算;检修费用的计算;备用费用的计算;输电费用的计算;接网费用的计算;事故损失计算;可靠性费用计算等等。利用电价在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信号作用,指导、调节、控制电力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尔铿,韩放,谢开,等.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篇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棉花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棉花质量监管,严把棉花市场准入关,杜绝“打白条”收购棉花行为,全面落实各项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坚决查处不按国家标准收购棉花和破坏棉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统一协调配合、联合执法与归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棉花质量,规范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农、棉花企业及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形成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棉花流通体制,实现全县棉花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重点

1、严把棉花市场准入。凡从事棉花加工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申办程序和文本格式进行资格认定申报。县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对于受理申报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初步验收审查,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审查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凡进入市场收购棉花的企业和个体,必须向棉监办提供由工商、安监、消防、质监、金融部门出具的登记手续或相关证明。经审查符合收购条件的企业,在广播电视等媒体公示后方可进行收购。凡不符合收购条件私自收购棉花的企业,由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责令其停止收购业务。具备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不得通过挂靠、联营、转包等手段为不具备棉花加工资格的企业从事棉花加工活动提供方便,不得“一证多厂”,若有违犯,由工商、发改等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凡未取得棉花加工资格证的企业不得从事棉花加工业务,电力部门不得为其供给动力电,对私自加工的,工商等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各棉花收购企业、站(点)一律实行明码标价、按质论价、随行就市价格,增强棉花收购价格透明度。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不得向负责监督检查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的真实材料;不得拒绝、阻碍依法开展的监督检查;应定期向县棉监办上报本企业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和库存等有关情况。

2、严格收购资金公示。凡符合棉花收购条件的企业,在收购前必须向棉监办出具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到位证明,否则不准开秤收购。棉监办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各棉花收购企业资金到位数额及每日余额情况进行公示,对资金不足的企业,由棉监办责令停止收购。各有关金融机构负责每日向棉监办提供棉花收购企业的资金余额情况。棉监办要监督棉花收购企业严格落实钱货两清的交易原则,不准在资金不到位、价格不明确的情况下“打白条”预收、抢收棉花,切实保护棉农合法权益。棉监办、物价局要切实加强对各棉加企业的监管,对于违规收购棉花的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限期兑付棉款并视其整顿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开称收购。

3、强化质量监管。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排除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准确确定所收购棉花的类别、等级、数量。质监部门要严肃查处棉花收购企业简化收购程序,不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收购棉花的行为;坚决打击收购加工超水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要大力宣传五部委24号令有关采摘、晾晒、交售棉花的具体要求,配合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鼓励引导广大棉农使用棉布袋盛装棉花,从源头上解决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问题。

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公安、安监、消防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相关人员培训和安全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不达标、不合格的单位及网点,不准从事棉花收购加工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监督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效,发生安全事故,不具备应有消防条件的企业认定为丧失棉花加工资格,建议原发证机关撤销所发《棉花加工资格证书》。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企业、消防、安监、乡镇、金融、保险“六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体制,督促企业完善消防设施,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安全运营。

5、严格税收征管。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的监督,严格进行税务登记,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严肃查处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棉监办、税务部门要监督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帐簿,明确核算收入总额和应缴税额,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结算过程中统一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票据。

6、规范劳务用工。劳动部门要积极协调联系县内外劳务机构,用工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外地采棉工,满足全县采棉用工需求。各乡镇及劳动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全县采棉用工价格,动员组织棉农共同抵制不合理的劳务用工价格,查处哄抬劳务用工价格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执行《县棉花采摘期输入民工的组织管理办法》和《县棉花劳务市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劳务市场管理,对非法开展劳务中介活动,借劳务输转之机乱收费、强制用工、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营造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务工环境,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积极参加工伤保险,提高工伤保险参保率,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县上成立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发改、人事、工商、安监、质监、广电、国税、地税、电力、棉监办及有关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棉花市场监管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县棉花市场管理整顿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棉监办,由县棉监办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牵头组织市场管理和整顿检查等项工作。棉花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互通信息,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新棉上市前,要集中力量对全县棉花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营氛围。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上的要求管好辖区内的棉花市场,严禁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变相纵容的行为发生。

篇5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了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对于如何在指导下,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建设高效政府,精简机构。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微观管理,指政府站在出资者立场上,依靠行政命令、参与企业治理结构或直接介入市场的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种直接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管理活动。宏观调控,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

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总的来说,在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必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以此为目标循序渐进的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 考 文 献

[1]何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J].攀登.2004(3):65~68

篇6

5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为目标,锐意进取,取得了良好成效。与2003年相比,2006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71万亿千瓦时,增长5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45亿元,增长77%;利润269.9亿元,增长3.5倍;净资产收益率4.02%,增长6倍;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分别下降64%和70%。到2006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2128亿元,负债率61.7%,拥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2.6万公里、变电设备容量10.5亿千伏安。公司逐步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电网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局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刻吸取国外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事故调查体系。在新机组新设备大量投产、自然灾害频发、外力破坏严重的情况下,成功化解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取得了抗击台风、洪涝、暴风雪等灾害的重大胜利。同时,圆满完成重大会议、迎峰度夏和“青藏铁路通车”、“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保电任务。

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把“四个服务”作为公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优质服务理念贯穿公司各项工作,努力为政府、客户和发电企业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简化报装程序,全面推广95598客户服务系统。

认真贯彻《电力监管条例》和《供电服务监管办法》,完善“三公”调度服务标准,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经济、节能、环保调度。积极推进国家、区域、省三级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创新市场管理和运营机制。坚持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并重,自觉接受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督。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兑现率达到99.99%;城市供电可靠率99.839%,农村供电可靠率99.49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分别下降34.4%和17.6%。

二、电网发展成绩显著

电网投资和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2003年,公司电网投资为726亿元;2006年达到1760亿元,是2003年的2.4倍。2007年预计完成投资2025亿元,将创历史新高。2007年上半年公司又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1.2万公里,公用变压器容量0.56万千伏安。

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电网技术改造深入实施,现有电网配置资源潜力进一步发挥,自2005年起累计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1.1亿千瓦。

三、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2003年公司科技投入为36.4亿元,2006年为64.8亿元,2007年计划投资80亿元。“十一五”公司科技投入将达到340亿元。

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交流、直流试验基地分别于2007年2月和6月投运,20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一。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取得100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及直流特高压送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出版《特高压电网》专著,填补世界特高压技术研究领域专业论著的空白。

科研能力显著增强。《750kV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及电网互联成套设备研制》等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等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南水电送出超/特高压技术研究》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基础项目。“电网安全与节能”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和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三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科技工作成果丰硕。在大电网安全、灵活交流输电、直流输电技术和工程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容量储能等领域掌握世界前沿技术。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投产并安全稳定运行,工程设备国产化达到90%。2003―2006年,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项,第九届专利奖1项;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4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132项。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最新公布的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中,公司“我国750kV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一等奖,3个项目获二等奖,这是电力行业自2000年以来首次入围一等奖建议授奖名单;两个技术标准项目入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建议授奖名单。

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篇7

关键词:智能电网;互动电网;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分布式能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5-0114-03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功效、本质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从其在中国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一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IBM提出的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美国将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个是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网”。2009年5月,他了《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报告中,对智能电网概念进行了阐述。

智能电网,即Smart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其原意是建立新的电力客户服务信息管理体系,其核心是推动调度体系优化,有限度地加强电网的可靠性,节约支出,提高能源效率。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智能电网的含义己涵盖其中。

互动电网的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

互动电网的功效包括:一是互动电网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数据传输,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二是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三是互动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四是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改善供电质量,解决电网商业化运转。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建设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要实现智能电网的经济性,就必须使用经济手段,必须进行电价改革。

二、中国电价改革进程及电价机制的问题

电价改革是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电力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本质上是一场电价改革。我国的电价改革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和中电投。

2003年3月。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2003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年2月。《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2005年3月。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发改委和电监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革的必要性,确定改革目标和原则,并提出电价改革的七个重点任务。

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电价机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电价结构的不平衡问题、电价制定和监管机制的缺陷,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电力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的变化,原来的电价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电价管制不合理,行政干预太多,电价难以“市场化”。

2.电价过去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电力价格与基本己放开市场的其他形态的终端能源价格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反差。近年来,这一价格反差随着油、气价格上涨而呈扩大趋势,不利于各种形态终端能源的合理配置。

3.电价不能实时调整。目前国内油价已经实行实时调整机制。油价波动直接影响到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调整,直接影响电价成本,电价也应该实现动态的调整机制。

4.终端用户的销售电价制度与结构的不合理,居民用电电价偏低。交叉补贴的存在不利于用户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

5.现行的电价结构不能提供正确的经济信号和足够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投资者对提高电力领域能效的投资。

三、智能电网建设对电价改革的要求

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建设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而目前的电价机制不适应智能电网的需要。建设智能电网必须实行电价改革,最终实现输电配电由政府来管制,发电和售电完全由市场来形成的电价机制。

(一)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机制

实施浮动电价机制主要考虑两点:

第一,原油、煤炭、天然气等价格波动大,造成电价成本波动。目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剧烈,进而直接影响到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变化,这将对发电成本造成直接影响,而且也影响电网建设及运营成本。

第二,根据电力供求关系调整电价。当电力过剩时,电力价格可以降下来,让消费者受益;在电力紧张时,电价可以上升,引导消费者控制用电,节约资源;当消费电量下降时,又引导企业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力使电价恢复到均衡的水平。

峰谷单价:目前,我国在动态电价机制的举措就是峰谷电价。

根据电力系统负荷曲线的变化将一天分成多个时间段,对不同时间段的负荷或电量,按不同的价格计费的电价制度。其典型做法是根据电网的负荷特性.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高峰、平阶、低谷三个时段,提高高峰时段的用电电价,降低低谷时段的用电电价。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刺激用户采用相应措施,缓解高峰期用电的紧张局面,提高低谷时的电力需求,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峰谷电价实现后起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了完善峰谷电价机制,我们应该从下几点着手:

1.进一步拉大峰谷价比。目前,发达国家峰谷 电价的价差约在8~10倍,而我国现行的峰谷电价差在2.6倍左右。因此,必须大力推行峰谷电价,并不断向发达国家靠拢,拉大到3倍以上。

2.扩大峰谷电价的实施范围。目前峰谷电价的实施范围主要为工业用户,商业、非居民照明、农业用户尚未实行,而这部分用电是造成用电峰谷差的重要原因,应该考虑在对其制定合理电价的基础上实施峰谷电价。

(二)实行阶梯电价

“阶梯电价”引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第一阶梯为基数电电力设施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每千瓦时电价也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也更高。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每千瓦时电价逐级递增。

因为这种电价照顾到低收入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用电要求,又被俗称为“平民电价”。国际上,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埃及、伊朗、菲律宾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对居民用电执行阶梯电价。

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梯电价将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实行阶梯电价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是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三档电量。因地制宜就是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差别化的三档电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的地区居民平均用电多,负荷密集,用电成本一般低于经济欠发达、负荷稀疏地区。

(三)用电价机制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接近负荷,无需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压输电,可大大减少电网线路损耗,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我国国内众多分布式能源项目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产业在我国受政策支持不到位,利益格局未理顺。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效就是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

篇8

在随着电力技术(包括发电和输变电技术)的突破和提高电力大规模生产带来了电力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电力需求导向包括政府指令和指导下,随着电力生产规模从小到大,电力企业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可以说电力经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规模经济。

电力公司经营的垄断特性明显。在一个区域内,电力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电网公司,从事着覆盖省域的电力销售;该企业销售的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形成电力公司经营垄断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特许省电网公司专营该区域内电力;规模经济和资金密集而形成的自然垄断。

二、电力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1.电力企业整体上尚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组,电力市场竞争主体单一影响电力经济运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现在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仍然具有政府赋予的管电的职能、一边又在干企业的活,政企不分导致政府和企业之间职责不清、政企合一导致行政和企业效率低下。电力作为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的基础地位是公认的,但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因其特殊的产供销方式而未能取得与前者同样的地位,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电力企业功能发挥。与其它企业相比,电力企业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市场经济观念不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与电力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和政企合一的混合体制不可分的。

以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计划为例。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年度指令性(近几年已改为指导性)发用电计划就是电力企业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目标。而这种计划的滞后性及对电网和用户特性的针对性较差,影响了电网经济运行。

2.缺少电力市场的相关规则。投资者、消费者进出电力市场的规则,电力调度、交易和结算规则,电力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如电价管理办法和鼓励有关电力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电力生产、电网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规则等等,都尚未建立。

3.电力企业自身的有关经济运行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还有一定差距,输配电瓶颈现象严重。适应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调度、交易、结算的技术支持系统有待建立和完善。电网结构需要进一步强化和优化,输电、配电线站卡脖子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如:目前有的电厂应多发电,但不能发;有的变电站想多送,但送不出;有的用户要多用,但用不上;这类问题的还继续存在。

三、电力经济运行的措施

要解决好电网经济运行的问题,首先应当从电力市场化方面寻找答案,充分发挥政府、买方和卖方、中介组织在电力市场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政府应运用财政和价格政策,优先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由于我国幅辽阔,自然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明显,在制定电价时,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宜一刀切。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央政府制定电力价格宜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导向以现行大区电网为单位,确定其电价总水平,授权国家电力公司在总水平基础上确定分省、分类电价及其上下浮动幅度,并使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呈现多样化,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实现电力消费者、电网经营者和电力生产者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给电网经营企业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活力,满足电力供求双方能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性作出灵活有效的价格选择,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之目的。

同时应当赋予电网经营企业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电网经营企业是连接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直接掌握着双方的即时需求,电网经营企业是最好的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制定电价时,更多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赋予他们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如对水电比重较大,可通过经济调度实现不同流域的水文进行补偿的电网经营企业,赋予他们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这对于真正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电力市场营销创新发展的措施

1.电力企业观念创新。电力企业应认清经营新形势,尽快实现两个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计划用电为主转变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轨道上来。要一切围绕市场转,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领导。牢固树立并不断加强“为人民服务”、“为客户服务”的服务意识以适应社会需求及群众要求。近几年推出的供电社会服务承诺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承诺的内容上,如果能做到一年一更新、一年一公布,相信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一些电力企业推出行风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行风责任状,实践证明这是很好的办法。

2.电力企业组织创新。我国电力企业要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调整内部的管理,使之与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相适应。比如要在城区成立抄表公司,逐步推广公变台区管理,规范营抄秩序,提高用电营抄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快整章建制,出台各项管理制度,对外树立优质服务的企业形象。同时要成立停送电协调办公室,把客户变电站检修、供电企业线路、变电站检修以及客户业扩工程施工结合起来部署,统筹兼顾,特别要考虑客户的生产淡季和节假日。

3.电力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对电力市场营销全过程实施计算机网络化控制与管理,促进营销流程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在市、县供电企业现有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加速营销环节电子化业务流程管理。其次是推进网络电子付费方式,方便客户交费和用电。还要大力推广高精度、长寿命、多功能并具有有效防止智能窃电功能的电表,以遏制窃电歪风屡禁不止的势头。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可通过系统的电厂监控功能,可以及时下达和监视地方电厂的发电功率曲线,实现发电功率曲线的定值管理。通过对地方电厂的计划监控,有力地支持大网大机组的运作,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4.电力企业服务创新。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客户排忧解难,要真正做到一切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感到用电的方便、可靠、快捷、清洁、安全。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勤于走到客户中去了解用电情况,做好用电咨询、普及用电安全知识等工作。营销人员在大客户提出用电申请后,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客户算经济账,为客户提供合理、经济的供电方案,同时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一条龙服务。同时要改革电力传统业务,扩大业务范围,给传统业务赋予新的内涵,使老业务焕发新的生命力。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个性化需求将愈来愈突出,电力业务也同样应开发更多的服务项目不断为用户提供个。比如在节能电力建设上,尽可能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节能建设投入,使用户体验“绿色”服务。

5.电力企业市场创新。在新时期下,电力企业要积极运用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大工业客户实行超基数优惠电价、丰水期季节折扣电价,稳定工业用电市场;拉大分时电价差。利用价格杠杆启动分时用电市场。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引导居民合理用电;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他蓄能设备实行分时段优惠电价。同时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当联合政府部门和用电设备制造商,适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使用蓄热电锅炉、电空调、电炊具,引导消费,力争以电的消费逐步取代燃煤和燃气,增加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有率。

6.大客户创新。电力企业的收入保证来源于大客户,是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满足大客户的电力需求,在营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按照不同的规模对大客户进行细分。在细分中,电力企业应将具有特色的客户作为一个市场,然后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特产品的市场定位、开发、包装和营销。所以,对大客户的细分,完全是对市场分解的过程,是按市场特征进行分类、重新汇聚的过程。经过筛选和分类,营销者可以更清楚、细致地了解大客户的需求和对产品、业务进行创新。谁能率先细分特定的、有一定规模效益、相对成熟的消费群体,谁就能在业务创新上把握先机。同时当前电入网设备的标准化使各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产品趋向高质化,而且电力行业的性质也使服务模式容易被竞争者效仿。因此,推出基于自身网络的新业务、新产品即成为大客户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研究大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的时候,必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深入调查、了解大客户及其所属行业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竞争的局势,制定相应的营销、价格、服务和竞争策略,以提高把握、控制和引导市场的能力,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篇9

领导小组应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并由财政、卫生、民政、编办、计生、农办、残联等相关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便于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形成联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的支持,市财政从今年起也应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我市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启动资金。县市、区应成立由县领导牵头,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参保农民代表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同时成立相应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作为经办机构,负责具体操作。县市、区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管理中心职能由卫生局或医保中心代管,同时增加相应的农村合作医疗专职人员编制,其工作经费应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2.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受历史上合作医疗失败的影响,肯定会有相当部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持观望态度。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正确引导农民确立互助合作的共济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宣传发动的重点是,让农民明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办法、参加后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使用和报销等实际问题,让农民有一个明确认识,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心确保参保率达50—70%以上。

3.认真搞好试点工作。

新型合作医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试点要少而精,切忌盲目扩大。要在取得实效、农民满意后,及时总结经验,稳步推开。省、市财政补助应根据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情况,分类给予拨付。建议由永安市、梅列区各辟出好、中、差三个有代表性的乡镇中的若干个村进行试点。筹资渠道应建立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筹资机制上,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试点工作中,建议统筹经费按人/年40元,其中农民人缴费20元,省、市、县财政补助20元的方式。

4.建立严格的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一是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要采取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二是方便手续。农民到定点的医疗机构就诊时,可直接按规定减免或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三是确定起付线。限于抗风险的能力,其合作医疗经费只能用于大额医疗费和住院医疗费的救助,根据筹集的资金和各地实际情况,通过预测、评估、科学论证后制定出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的具体标准,既要使农民充分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待遇,又要合理适度,报销不能超过合作医疗的承受能力,使更多农民得到基金的支持。同时也要防止因为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影响资金效益发挥,妨碍农民受益。四是只设统筹基金,不设家庭帐户。五是卫生、财政等部门要明确相关政策,摸索适宜操作的各项制度和办法,把合作医疗资金管好、用好。六是要及时对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定期公布、定期审计,增加透明度。

5.加强贫困家庭的救助。

政府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并通过民政和扶贫部门,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民政、残联、计生等部门各司其职,资助农村低保户、残疾人、烈军属、计生二女结扎、独生子女中的贫困户参加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成立慈善机构,采取一些让施善者乐意接受的措施和政策,鼓励企业家、实业家以及先富起来的富户,参与回报社会的活动,给因病返贫的农民以更多的资助。

6.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

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以县、乡医院为主,让农民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定点的医院要设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建立好合作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功能,从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所的业务技术指导,确保做好农村公共卫生、疾病防治控制、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为市政协常委、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副主委

加大信贷投入的几点建议

胡东生

一、以三明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建立资金跨区流动的金融体系,培育新的信贷主体。

1、鼓励异地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到三明开办异地贷款业务。我市由于金融机构相对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多,经营机制和体制还不够灵活,造成信贷总量很难做大。随着三明交通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当前三明高速公路的建成或正在建设,近两年福州一些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已到三明开办异地贷款业务。截止2004年末,我市辖区以外的银行机构(含股份制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对我市异地贷款余额已达到61.77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亿元,增量超过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达5.03亿元。因此,为了扩大我市信贷总量,建议发挥政府在引导投融资的作用把“招银注资”和“招商引资”摆上同样的位置,尽快由政府牵头,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协助,组成专门工作组,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异地(如福州、厦门等地)2-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银行长期到三明批发或零售信贷业务,发放异地贷款,以强化我市金融竞争氛围,促使我市金融机构调整贷款投向,从单纯争夺优质客户(如三钢、水电站、电信、烟草等),转向主动选择中小企业客户,有利于激励我市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入,扩大“鲢鱼效应”。

2、继续密切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关系。近两年来,国家和福州的开发银行加大了对我市的异地贷款投入。据了解,投向三明高速公路、水电项目、工业项目、农业项目的贷款总量至少在40亿元以上。为此,建议政府继续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经济发展领域和支持就业脱困、县域经济、环境治理、文教科卫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作用。

二、尽快组建三明市农村商业银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地方金融”支持。

目前,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已从8省(市)进一步扩大到全国29个省(区、市),福建也包括在内。建议市政府加强与省政府的沟通,利用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交给省级政府的契机,加快三明辖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通过清产核资和增资扩股,尽快组建三明市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现有金融资源整合,为加快三明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地方金融”支持。

三、积极推进三明辖内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增加信贷投入。

1、要以建行和中行股份制改革为契机,逐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针对三明众多民营企业及其贷款需求“急、频、少、高”的特点,要科学、客观测评民营企业等级,适当扩大民营企业授信额度,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期限和利率,对民营企业积极推行“整贷零偿”和“循环贷款”的信贷方式,减轻集中还款负担,同时要扩大基层银行的信贷权限,扩大县域信贷投放,健全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信贷人员营销贷款。

2、要大力推进信贷方式创新。要通过积极开办创业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权利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客户联保贷款、企业主个人财产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品种,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积极发展票据融资业务。结合三明林业改革的优势,要积极推广林权证质押贷款。要总结永安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的经验,扩大办理林权证质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和贷款数量。

四、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探索货币政策有效传导方式,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04年,三明市通过举办第三届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第一次场内外金融机构与84家企业签约,签约金额达113亿元。第二次与9家企业当场签约,协议金额为1.96亿元。目前履约率超过85%,效果较好。

为此,建议政府和金融部门要继续举办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银企资金供需签约会、银政企座谈会或贷款营销洽谈会等方式,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五、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加大我市信贷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加快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引导。一要逐步构建起以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企业互助担保为主体的“三羊开泰”式担保体系。我市除了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外,还要制定有关优惠政策,促进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企业互助担保公司的发展;二要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引导。积极引导信誉好、规模大、管理规范的担保公司牵头筹建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开展自律活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较大贷款项目实行联保、互保和再担保;三要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重点扶持的担保机构给予补贴和补偿,对担保业务中涉及的土地抵押、股权转让等审批事项尽量简化程序、降低收费、提高效率。

2、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的、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信用建设良性互动机制。一要在农村积极推进“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二要在城市开展创建“信用社区”的试点;三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四要加快建立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和社会信用服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信用监督和管理。

(作者为市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三明中心支行经济师)

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张奕清

一、关于发展策略问题

1、必须加强工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与管理。振兴老工业基地要突出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第一,实行经济管理职能的战略性转变。通过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由过去重点管理国有工业向宏观上管好全部工业的转变,当好工业发展的“领航员”和企业的“服务员”。第二,要把发展战略研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机构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对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协调和日常管理。第三,确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并适时动态调整。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前提下,政府的工业发展战略要突出主导产业、主力企业、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植和整体优势的发挥。第四,以科学合理的年度和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对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主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推动年度和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的完成,加速工业发展战略的实现。第五,以产业政策、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企业向战略目标发展。对供过于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行业和产品,除及时信息予以公开披露外,还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及时压缩制止,避免更多企业继续重复生产、建设。

2、必须解决好发展的切入点问题。市里提出要发展冶金、机械、林产三大产业集群,从比较优势看,冶金行业属高能耗、资源型和污染型产业,其主导企业三钢地处城市中心,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加上资源、电力、运输的瓶颈制约,重点要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提高科技含量上做文章。机械行业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地区,总量偏小,且产品分布零散,多数企业都属易于进入的领域,产业结构受制于人。从现状看,我市纺织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产值已突破40亿大关,尤其是永安市的纺织业发展健康,该市纺织业已基本形成纱、布、化纤、染整、服装等成龙配套的产业链,集群端倪显现。因此,确定一个产业集群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要随着产业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应当把纺织工业应作为集群积极加以培育。

3、必须解决产业发展模式问题。三明是全省、全国的绿色城市,早期创建的全国文明城市至今仍有影响力,要用创“五城”的气势创出经营城市的绿色品牌,因此,工业城市的定位也要打绿色品牌。三明每年木材砍伐量约在300万立方米,业内人士估计加工产值在200亿元以上。目前的现状是全市有大大小小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1000多家,但产值上5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且多数企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最终的结果是浪费资源。浙江一些没有木竹资源的城市,规模超5亿元的现代化木制品生产企业随处可见,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除了体制性问题外,我们还缺乏发展思路,要及早筹划大林业发展格局,构筑三明有影响力的绿色城市品牌。三和食品(三明)有限公司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果蔬开发目前还是一块处女地,要着眼于引进知名企业到三明进行综合开发。今后的招商引资应立足于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来进行。林产工业和农业产业化有着很强的关联度,一头连着广大的农户,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是我市的朝阳产业,是三明需要打响的一张王牌,是培育产业集群最具活力的切入点。

二、关于体制改革问题

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步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要下决心并倒计时排出改制时间表,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主要领导挂钩制度。要扭转企业经营决策层改制不主动的局面,破除因小群体的利益驱动造成改制渠道不畅的障碍。要消除行政管理体制,分类指导、一企一策。改制过程中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企业职工,不能把职工置于改革的对立面,更不能求稳怕乱而坐失良机。在政策许可的前提出,改革要依法依规,有情操作,不能在职工补偿金上过于苛刻,应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让广大职工支持和拥护改革。

2、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必须要有主导产业的支撑,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三明市区发展空间狭小,沙县设区要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科学的规划论证。城市做大,需要人口聚集,而人口的聚集则需要产业的支撑,产业旺人气才会旺。金沙园的定位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开发,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而且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很快将成为我市高速公路、水路、铁路客货运、机场等交通运输的枢扭,是发展工业的一块热土。

3、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振兴老工业基地要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处于市中心的企业要加快“退城入园”步伐,要加紧规划,分步实施,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排出时间表,实施“飞地工业”战略。要正视市区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市区一些大企业的污染,更不能走“先生产后治污”的老路。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要留足城市人居发展用地,不能产生生产与人居争地的后果,努力营造好三明真山真水真森林的人居环境。三元和梅列两区的工业园区建设起点要高,入园项目必须坚持环评原则,不能再搞一园多区的园区发展模式,现有园区有必要进行整合。对入园项目要力戒“捡到篮子都是菜”现象,防止无选择引进项目和重复建设,避免若干年后对企业和环境进行高代价的整治。

三、关于解放思想问题

1、要有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政策是发展的资源,市里必须整合现有政策,根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进行调整。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更要从国家和省上去争取,不能等上级拿政策、出政策。要组织一个专门班子认真进行专题研究,重点从发展项目、税收、专项资金、历史包袱处置等方面入手,依照国家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拟出一个适合三明实际的政策建议,积极主动向国家和省上汇报,促成政策尽早出台。

2、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目前,市区市属产业结构性的矛盾、经济发展体制性的障碍和沉重的历史包袱三大困难,需要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把钥匙来开启,民营经济是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的杠杆,民营经济对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参与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必须把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整个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中来,无论是企业改组、改造、技术革新、基础建设,都要把改造国有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和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联系起来。

3、要加强与中央、省属企业的合作。中央、省属企业与三明市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三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省属企业和市属企业在产业上有很强的关联性、互补性、配套性,要抓住这一共同点,从中央、省属企业的优势出发,围绕他们的主业和主导产品,主动接受他们的辐射,通过联办项目、发展配套产业、开发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建立产业群,做到壮大一个龙头,带动一批企业群,壮大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要利用中央、省属企业的产业、资产、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盘活市属企业,支持中央、省属企业通过增加投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市属企业产权流动重组与股权结构调整。鼓励中央、省属企业抓住市属劣势企业国有资本退出之机,采取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做大相关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要以最优质高效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央、省属企业发展项目入园发展,积极主动促成项目落地。

4、要激发人们的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三明人“爱拼才会赢”的创业激情,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为振兴三明老工业基地献计出力的氛围。要进一步启动民间资本,鼓励和支持各界能人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创业和拼搏。要摒弃仇富、嫉富的旧观念,营造扶商、富商、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让投资者能赚钱和有钱赚,以事业和产业广纳各类创业贤才。

(作者为市政协委员、民革三明市委员会委员)

针对我市煤价高涨的几点措施

李明尧

煤炭是三明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重要基础能源材料,其销售价格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赢利水平。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过热等导致对煤炭的旺盛需求,再加上日益枯竭的石油储备,使煤价节节攀升,屡创历史新高,对我市煤炭及用煤相关企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电煤供应问题,进一步理顺电、煤、油的价格,使发电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近期国家出台的煤电联动方案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关系到以后能否形成长效的价格机制。

2、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加大对煤炭市场管理、煤炭质量、煤炭经营的监督,坚决打击以次充好和劣质煤炭的生产和经营者。

3、针对当前煤矿事故频发,要进一步提高准入门坎,同时还要加强执法监督,鼓励企业按国家要求提取一定的瓦斯治理专项费和安全隐患治理费。

4、目前煤变油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日益被推广应用,所以不排除日后在油价继续上涨并超过一定水平使煤炭通过煤变油的应用使其需求提高,并使二者关联程度更紧密。

5、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我市“煤烟型”的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电力的发展,我市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拓展渠道,逐步使用更洁净的能源来替代对原煤的直接消费,同时,分步对污染企业清理整顿,如淘汰燃煤锅炉和污染环境的化工产品、严格控制三废排放量等措施。

6、结合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优质、清洁、高效能源使用率。工业是能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节能潜力主要在工业部门。在发展节能型行业的过程中,合理调整工业部门结构,加强重工业特别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力度尤为重要。

7、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的政策和机制,继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要加强能源管理,充分利用能源,节约有限的能源。

8、依靠科学进步,进一步推动节能的技术改造。要采取有力措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调整产品结构,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大中型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9、适当增加符合安全条件、验收达标的小煤矿复产。我市为数不少的小煤窑,安全事故较多,对资源和环境也多有破坏,但如果各级管理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多数小煤矿不仅不会成为“祸根”,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生产,吸纳就业,开发利用“散、小、边、角”矿,并抑制煤价的不断攀升。

(作者单位:三明市城调队)

加强山区县集贸市场建设

黄学舜

为充分发挥工商职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县工商局针对当前集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全县性地集贸市场专题调研活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力求构建和谐的市场监管机制。

1、抓紧立法,健全法制。建议尽快修改《城乡集贸易管理办法》或尽快出台《市场监督管理条例》,确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法律地位;同时,以法律形式规范市场开办者的设立条件、组织形式、管理职责、法定义务、法律责任等。通过立法,规范集贸市场各方主体行为,调整市场开办者,进场经营者、市场监管者三方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集贸市场。

2、建章立制,深化监管。一是大力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辖区市场开办者及进场经营者的“经济户口”,并与税务、农业、卫生、质检、银行等部门信息联网,实行跟踪监督,及时了解市场开办者及经营者的经营情况,对其中问题突出的实施重点监管。二是建立完善经营户信用记录制度。为对经营者实行动态、全方位监督,实行经营户不良行为记录制度。通过一户一卡形式,建立经营户的信息记录台账和计算机档案。三是深化市场动态巡查制度。深化巡查机制,落实组织机构,充实巡查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完善配套措施,建立起一支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市场巡查队伍。四是建立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强化对上市商品质量监督,改善执法装备和商品检测手段,提高对商品质量抽查和执法监管水平。五是建立市场监管预警制度。加强行政指导,实行工商监管由事后向事中、事前转移的新型模式。通过教育、告诫、限期整改等形式,告诫市场及经营者及时纠正失范行为。六是健全市场维权网络。设立举报投诉箱、投诉台,公布“12315”举报投诉电话,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快速查处违法行为。

3、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谁开办、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市场开办者“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应做到:时刻保证市场设施优良,制度完备;主动协助工商部门进行监管执法;协助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管理;平时负责督查市场内的安全秩序、管理秩序、卫生秩序和经营秩序,并负责落实市场内不合格商品的召回制度和场内消费纠纷的先行赔偿制度。版权所有

篇10

一、降低制度易成本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对办事环节、材料、时限等进行再精简。同时,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做好政务服务事项与国家基本目录同步及实施清单调整完善工作。2019年,区级个人事项全程网办率93.07%,六类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确认、其他类行政权力)平均承诺时限1.41个工作日、区乡村三级平均申请材料1.83件。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多证合一”改革成果,企业只需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另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等证件。2017年9月1日以来,共办理企业“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333份(含换照)、个体户“多证合一”营业执照6828份(含换照)。继续开展清单制度建设,涉及行使政府权力的单位由2018年的29家,调整为27家,共对644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调整后区的政府权力事项总数为2532项,较2018年减少了71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目前,32家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区直单位和水、电、气公共服务单位均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含6个分大厅)。推广使用全市统一的线上审批系统,实现线上推送、数据共享,节约办事成本。同时,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等涉企高频事项,设置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

2.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我区企业设立登记的办理时限在2018年已由原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2019年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含公章刻制、发票申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区市场监管、税务、公安和刻章服务统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线下窗口开设2个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和1个名称预先核准窗口。全程电子化网站已全面开通,设立了企业自助服务平台,开展免费帮办服务。同时,线下窗口以当面告知方式通知申请人开办企业流程,办事栏内放置详细的全程电子化操作流程图,供办件人浏览学习,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全程电子化或者线下窗口提交申请。目前,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已压缩至4个小时,公章刻制压缩至2个小时,发票申领压缩至2个小时。

3.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严格执行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未发现违规收取保证金现象。《关于转发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实施办法的文件》印发以来,区人社局认真落实农民工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对三年以上无欠薪行为的施工企业实行保证金全部减免,两年未发生欠薪的实行部分减免,截至目前,累计减免涉企保证金项目数20个,涉及金额850万元。

4.优化消防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新修订的《消防法》,将建筑设计审核和验收职能调整至住建部门。于2019年7月22日出台了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简申请材料,合并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2019年8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共有入库建设项目87个,受理办结企业申请128件。

二、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严格落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等文件,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累计为全区参保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2320万元,其中2019年减征1286万元,2020年一季度减(免)征490万元。做好稳岗补贴和失业保险费返还,扩大政策受惠面,将企业申请失业保险费返还裁员率标准放宽至上年度调查失业率调控目标(5.5%),其中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企业,裁员率放宽至20%,2017-2020共发放资金130.55万元(其中,2019年发放资金28.93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48.7万元)。

三、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困难问题,上门讲政策、送优惠、解难题,实行一企一策辅导。2019年,共减免税费10060万元(税收收入9938万元,非税收入122万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6792.16万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1191.03万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50.82万元、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5541.31万元);2018年减税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减税1973.66万元(调整增值税税率减税275.46万元,调整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减税1165.06万元,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减税113.74万元,其他减税政策96.62万元);我省2019年新出台的地方税减税政策1099.18万元(契税适用税率下调至3%减税854.37万元,部分车辆车船税年税额标准调整减税244.81万元),两费减免195万。2020年一季度,共减免税费1703.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减免1285.08万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减免11.07万元;2019年出台的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在2020年翘尾减税1236.38万元;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减税16.17万元,其他减税政策39.41万元。

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降低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费率。区担保公司严格执行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费率不超过1.2%的规定,注重围绕支持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行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准入门槛和融资费率,广泛推广“政银担”业务合作,对于“税融通”和单笔500万以下的“政银担”业务,将担保费率优惠至年化1%,“5512”扶贫工程贷款担保费率优惠至0.5%,创业贷款担保实行免收担保费。2019年为企业减免担保费48.16万元,2020年以来已为企业减免9.02万元保费。疫情期间共办理担保费率1%及以下企业13户,担保金额共计2800万元,其中,0.8%费率4户,担保金额810万元。

2.疫情期间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印发了《市区关于在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实施办法》,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产权为行政事业性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免收3个月(2020年2月、3月、4月)房租;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截至目前,已减免区属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2、3、4三个月房租共计133万元,涉及138家企业,减免租金在年度结算时直接扣减。

五、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1.降低用电成本。继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鼓励企业通过双边洽谈或集合竞价等方式参加电力直接交易,2019年全区直接交易的14户,减少用电成本422.13万元,2020年1至3月,参加直接交易的用户34户,共计减少用电成本115.23万元。落实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政策,2018年4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价2.42分;2018年5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两部制)每千瓦时降低1.13分;2018年7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4.11分;2019年4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1.91分、(两部制)每千瓦时降低0.05分;2019年7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5.03分。2019年累计为工商业电价的企业减少用电成本581.45万元。

2.疫情期间阶段性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一是降低用电成本方面。工业用电价格根据国家政策统一下调5%,减免非高耗能大工业企业电费的5%,预计惠及电力客户42户,减少客户电费支出超过155.62万元;减免非高耗能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的5%,预计惠及电力客户9590户,减少客户电费支出超过193.51万元;“支持两部制电价政策”执行期限延长,目前已为40户大工业用户减少用电成本42.75万元。暂不能正常开工、复工的企业,放宽容(需)量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和减容(暂停)期限,电力用户即日可申请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的政策,合计惠及用户22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4.62万元。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施农业生产电价,涉及的5户企业全部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二是工业用水价格政策方面。在全区企业优惠政策宣传会议上进行专门宣讲,并由金叶供水公司负责通知相关企业,对涉及中小微工业企业及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用水(基本水价)价格,平均下调10%,基本水价由1.9元/立方米降为1.71元/立方米,期限为3个月,预计2-4月涉及220户企业,用水量54万方水,优惠金额达10.26万元以上。三是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政策方面。我区工业用天然气目前主要由市淮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公司已按照政策降低价格,基本气价2月9日至3月31日(迎峰渡冬期间)由4.2元/立方米降为3.78元/立方米,4月1日起由3.90元/立方米降为3.51元/立方米,期限3个月。2-3月已落实享受政策利益涉及企业2家,用气达2万方,节约成本0.84万元。四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确因流动资金紧张、缴费困难,实行“欠费不停供、不收滞纳金”措施。对居民、低压非居民用户,疫情期间由省公司统一在营销系统内设置起始延迟计算;对高压客户,疫情期间确因流动资金紧张、缴费困难,用户完成缴费后,即减免电费滞纳金。截至目前,为10户客户减免了电费滞纳金,合计金额为888.76元。

六、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通过鼓励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按土地使用权的原用途和权利类型,盘活利用现有用地、允许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鼓励工业项目分期供地、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土地、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等措施。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内符合产业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先发展且土地利用率、亩均税收高的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照不低于园区基准地价的70%执行;允许企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减少企业资金压力,2019年以来按照园区基准地价70%的标准为11家企业供地,为企业降低用地成本1205.8万元,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140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