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实验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细胞实验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细胞实验方案

篇1

关键词:同声传译;功能;软件;设备要求;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8-1941-03

同声传译,又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但是这种口译方式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样口译发生在源语言发生的同时, 译员才能尽快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同传时间非常紧,没有间隔,几乎是不能更改,现场效果反馈非常迅速。

同声传译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同声传译教学的实战训练,同声传译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翻译练习,原语概述练习、文本视译训练、同声传译训练、交替传译训练、以及同传模拟会议功能等等,此外也适用于口译训练等。同声传译实验室设立后,能够实用于本专业口译训练和同声传译模拟。

1 实验室建设基本要素

当您用 SANAKO Lab 100 作为教学工具时,会涉及到以下重要的概览和说明。您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课程(Session,即不同的学习组),在不同课程中您可进行不同的具体学习活动(Activity),譬如听力理解,录音回答等等。您也可将整个班级归入到一个课程中。

1.1程序定义

基于课程理念的 SANAKO Lab 100 程序是指,您可针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让他们在各自活动中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学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习资料,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裨益。

1.2 程序活动

SANAKO Lab 100 里的多种活动,给您提供了高效率和多用途教学需求的全部。除基础练习外,您还可以制作测验,练习同声和分段翻译。

1.3程序内容

Lab 100 的使用简单又有趣,这是因为它的外观和功能都是针对无干扰流畅教学环境需求而设计的。使用 SANAKO Lab 100教学过程中,您无需担心操作错误步骤,因为控制按钮状态会随着活动过程的进展,自动作相应的改变。SANAKO Lab 100 语言学习中心是由下列组件组成:教师计算机上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节目源接口(PSI-Program Source Interface),媒体存储单元 (MSU-Media Storage Unit) ,系统连接单元(SCU-System Connection Unit)以及用户音频面板(UAP-User Audio Panel)。

1.3.1 节目接口

节目源接口 (PSI) 可通过其输入孔与任何外部音频源连接也可与学生相连。

1.3.2 存储单元

媒体存储单元(MSU)是所有师生录音储存的地方。它是个独立的数字单元,用来保存您要访问的音频文件。教师可从教师计算机中复制媒体文件到媒体存储单元,每个学生录音时间最多可达 99 分钟,而节目源文件则可达到 120/240 个小时。

1.3.3 连接单元

系统连接单元(SCU)用于连接媒体存储单元,学生和教师音频面板,外部音频源(经节目源接口)的设备,确保学生、教师及外部音频源之间的声音连接成功建立;

1.3.4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面板(UAP)就是学生用户界面。它位于每个学生课桌上,也是 SANAKO Lab 100 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音频面板上的控件对音频源所起作用可是:调整音量、设置或删除书签以及回答测验问题。教师端也配备了一个教师用户音频面板;

1.4 课程设置

SANAKO Lab 100 中,活动是指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SANAKO Lab 100 中,课程是指一些设置,您和学生可在其中进行不同练习。例如,您可让一组学生进行发音练习,而另一组学生进行听力理解。而你要做的就是创建两个课程,一个用作模仿训练而另一个则用作听力理解。对于每个课程,您都需要选择参与者、执行的活动以及音频源(例如,在模仿训练中选择 MP3 音频文件),然后再为参与的学生开始他们要进行的活动。

1.4.1 编制活动

SANAKO Lab 100 语言教学中心包含以下预先编制好的活动: 听力理解 、模仿训练朗读练习、 电话对话 、配对讨论 、小组讨论、同声翻译、 分段翻译、 录音回答 测验、AP? 考试、 自学模式、音频点播。SANAKO Lab 100 课程中,您可将预先编制好的活动中的练习分配给学生。选中相应的活动后,教师屏幕上的课程视窗界面将给出指导您进行活动的步骤。

1.4.2 课程活动

课程是指一组正在进行某项学习活动的学生。您可自由选择参加者数量;一个课程可包含单独学生,一组学生或者整个班级。总共可建立三个课程。 课程是 SANAKO Lab 100 课堂的关键,GUI 设计中体现了使用课程的理念。SANAKO Lab 100 采用不同颜色标记正在进行的不同的课程,您可从屏幕上直观地地观察相关信息及正确的学生图标。

1.4.3 工作模式

除了可以将学生设置和加入到课程内进行指导外,Lab 100 还允许你设置自我方式工作模式,用于学生音频点播和自学。这些自学工作台可被安置在网络内不同教室中的任何地方,学生可随时使用它们进行自学和听读学习资料练习;或者作为视听教室供学生自学使用。 自我访问模式可以在常规的课程方式操作之外运行,可不需要教师控制。 教师可定义供自我访问模式使用的 MSU 文件列表,学生可使用学习资料进行独立学习。需要时,教师还可呼叫自我访问小组。

1.5软件安装

1.5.1 光驱显卡

支持 Microsoft? Windows? XP 或者 Windows VistaTM 分辨率 1024 x 768 或更高,支持 16 位颜色声卡 DVD 光驱 鼠标 网络适配器 COM 端口(仅用于 AA Lab)

1.5.2 启动管理

将 Lab 100 CD-ROM 插入您计算机 CD-ROM 驱动器中,安装向导会自动启动。如未启动,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选择CD ROM 驱动器,然后双击‘Setup.exe’文件。 选择安装路径。安装完成时单击 OK,无需重新启动。

1.6 硬件安装

1.6.1 媒体存储

媒体存储装置 (MSU)。它是个媒体仓库,教师音轨可保存或复制到它里面。储存在这里的音频文件可被传输到学生音频板。 该模块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120 小时。媒体存储装置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240 小时。

1.6.2 串行接口

系统连接单元 (SCU)。如果系统中不包括媒体存储装置(AA Lab)的话,系统串行接口是必须的。串行接口能将教师电脑连接到系统连接单元并将外部音频源设备(例如 MP3 播放器,磁带录音机等连接到系统连接设置。使用双通道节目源接口,用户可连接两个外部音频源到单个系统连接设置(SCU)端口。

1.6.3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板 (UAP)。用户音频板是桌面嵌入型,用金属板安装位于每个学生位置,它是学生用来参加 Lab 100 课堂的工具。教师也有一个用户音频板。在课桌上打个洞,在课桌下紧固螺钉,这样就可牢固地附加在学生课桌上。

1.6.4 面板教学

教师电脑 (计算机) 。用于控制学生面板和教学。

Note:以上数据须根据同传室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 结论

Lab 100 多媒体教学环境含有对有效而愉快的教与学来说不可或缺的所有基本特点和功能。教师是学习活动不可置疑的中心,拥有一套教学管理工具,也从各种能让其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和记录学生进步过程的方法中获益。另外,创新能力也会产生出新的学习材料。Lab 100 为学生的口语练习和基于课本的练习提供了最佳的工具。学生声音录制功能使他们有广阔的机会来用目的语进行互动。学生也会因享有用来进行独立学习或补充学习的资源而获益。独立的扩展模块可轻易地对Lab 100 的基础平台进行升级和提升,从而使其成为一套灵活的可修改的软件解决方案,能适应老师们特定的教学需要。

综上所述,同声传译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截至2013年初,招收翻译硕士院校共有158所。由此可以推出国内仍有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同声传译的课程,更不用提同声传译教育基地了。该类课程多只在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甚至有可能在该类院校也不够完备。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迎合社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D・塞莱斯科维奇, M・勒代雷.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 汪家荣, 李胥森, 史美珍 译. 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9:27-29.

[2]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3-35.

[3]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2-53.

[4] 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11):19-21.

[5] 万宏瑜,杨承淑.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5):28-29.

[6] 邱琼. 重述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D].2005.

[16 ]刘祖培. 翻译等值辩[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2):1-4.

篇2

【关键词】 住房保障体系 传统经济适用房 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 公共产品建设 制度建设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此前,《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淮安市创新性地领会政策,探索住房保障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问题:落实传统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传统房)政策的窘境

1、入口:低收入家庭买不起经济适用房

低收入家庭的划分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家族人均收入低于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的人群;二是按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列,在底部占总人口20%的人群。据统计,淮安2007年的低收入线为人均每月375元,经济适用房个人出资的房屋价格为每平方米1610元,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平方米计算,房价收入比大约为1∶21。2007年度淮安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838元;同期,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3196元,收入房价比约为1∶6。低收入人群的房价收入比显著高于同一城市中普通职工人均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例,让这部分人购买经济适用房的难度已不能与普通人购买商品房的难度相提并论。况且,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很大,制约了其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购买传统房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

2、出口:有限产权“限”之不确定影响购房意愿

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结束后,作为缓冲推出的传统房政策因为提供土地属于为非商品属性的划拨性质,该类房屋不能进入正常的商品房市场。特别是2003年新一轮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凸显房屋的投资价值和增值潜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方面传统房难以上市交易,另一方面持有者获得收益甚微甚至不能取得收益,极大打击了购房者的积极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经济适用房产权有限性的界限不确定,相应地,基于该房所得收益归属及其分配比例均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制,从而出现政府与民众争利的局面。

3、供应:财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太大

2007年淮安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23.4亿元,增长3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亿元,增长39.1%。扣减之后市区财政收入为72.0亿元,当年市区投入11.8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共计26个项目。加上市区已累计筹集保障资金2605.97万元,市区当年用于建设住房保障体系的总投入约为12.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8%,市财政明显感到财力吃紧,而居民则对轮候时间太久表示不满。即便如此,经济适用房占住房供应量的比例还不到10%,财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太大。

二、对策:推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共产房)

1、共产房的界定

所谓共产房是指以土地出让方式建设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有限产权的政策性保障用房。与传统房相比,共产房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土地的取得方式不同。共产房是通过出让土地性质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一改变使得经济适用房具有了商品房的基本属性,可以上市交易,可以及时使得实物变现。其次,购房人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传统房的政府与购房人之间是补贴与被补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管理关系;共有房购房人与政府之间则是共同共有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购房人对房屋的风险与收益负担不同。共产房比例明确且有商品房性质,与购买普通商品房一样可以取得由此带来的商品价值增值,不会像购买传统房那样失去机会成本。而且共产房购买人还可以在购房时办理按揭贷款,或者以个人产权部分申请进行创业、融资的抵押贷款等。

2、淮安市共产房建设情况的实证分析。

(1)公共产品建设。在经济适用房方面,首先创新性地试行以土地出让方式建设共产房,与市场接轨,与法律接轨。对应以划拨土地方式建设传统房的计算标准和口径,确定个人出资占70%、政府占30%的共产房。对应过去的解困房和现在一些城市推出的共产房,淮安市推出个人和政府产权比例为5:5的共产房,进一步降低困难家庭的出资压力。淮安市在全国首创的出让土地共产房,首批发放共有产权证44本。2007年淮安市市区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87.45万平方,同比增长32.84%,竣工面积88.66万平方,同比增长89.81%;销售8030套,同比增长371.24%,销售面积84.59万平方,同比增长408.97%;销售金额101159.70万元,同比增长298.55%,均价1610元每平方米,同比下降21.68%。2008年3月出台的《淮安市安居工程实施意见》指出,全市要建设保障性住房8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40万平方米,建设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含共产房)3000套以上,市区不少于2000套。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面向非拆迁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供应量,市区不少于300套,其他县(区)分别不少于50套。

(2)制度建设。2007年7月26日的《淮安市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管理办法》指出,经济适用房是指在政府政策指导下,以非完全市场价向特定群体供应的种类住房,我市现阶段经济适用房包括保障性拆迁安置房、共产房等;对共产房的土地供应、资金来源、产权比例与供应对象申购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首先,土地供应方式的改变。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均采用出让方式供地,实行政府指导价并与市场接轨;出让土地的共产房实际上可随时进入市场流通,并适用相关法律。其次,资金保障。淮安市房管局设立经济适用房住房资金专户,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回购和供应的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收益以及共产房政府产权部分出售和出租的收入全部存入经济适用房住房资金专户。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大约需要3亿元,以分散建设政府回购方式供应保障性住房18万平方米左右,按资金回笼周期计算,每年可周转2次,年需要资金量在2.25亿元左右;集中建设12万平方米,需用地300亩左右,按目前土地市场出让价水平和建设周期,年周转次数也约为2次,年需资金量在1亿元左右。其来源为:按市区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市区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在30万平方米左右,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良性循环。再次,设定明确的产权比例及供应对象所应具备的条件。确定个人与政府7∶3和5∶5两种产权比例。购买个人拥有70%产权的共产房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具有市区城镇常住户口达8年以上;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个人拥有50%产权的共产房条件: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且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0平方米的困难家庭。最后,建立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一是购买人可以申请购买全部产权。自房屋交付之日起5年内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按原供应价格结算;5年后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按界时市场评估价格结算。二是共产房出售时,个人拥有70%产权的,交易评估价格的30%归政府所有;个人拥有50%产权的,交易评估价格的50%归政府所有。三是当购房的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家庭收入高于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时,政府产权部分按同类地段市场水平收取租金。另外,还提供详细的程序保证。

三、经验、不足与解决办法

这一尝试主要解决了两个难题:第一,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上政府与民争利的不和谐情形;第二,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则,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前已述及,近年来房屋增值惊人,对于经济适用房产生的增值收益如何处分?实践上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政府独享,这显然有失公平;二是50%归个人、50%归政府;三是以届时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回购。与此不同,淮安市共产房制度中,一定面积的共产房个人出资额等同于相同面积传统经济房的价格。另外,共产房比例明确且有商品房性质,与购买普通商品房一样保值增值,不会像购买传统经济房那样失去机会成本。目前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可以按照普通共产房屋依法抵押,“淮安市推出的‘出让土地’经济房,与两个自然人共有产权一样,适用现有法律。”个人购买全产权或办理转让手续时,因为有明确的比例和操作方法,政府收取“差价款”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同时,可以用法律方式制止或打击非法倒卖经济房牟利的行为。再者,依靠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按规定提取部分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等多渠道筹集确保了建设资金的落实。

不足之处在于,淮安市的共产房政策未能较好地解决入口难题,即低收入家庭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尴尬局面。2008年1月1日,淮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每人每月由165元调整为24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这一购买条件的限定,客观上造成无房户的现实需要难以成为有效需求,导致政策难以落实,极大地削弱了政策的实效性,形成有房无市、有心无力的两难局面。如何改变这一情形?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适当提高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标准,相应扩大购房对象的范围,可以考虑把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供房对象范围;二是整合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共产房的销售价格;三是采取技能培训、提供在国有垄断企业等高收入单位的就业机会等途径,较快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相信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以上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圆满解决,不断推进和谐淮安建设。

(注:本文系淮阴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淮安市公共住房管理的现状及其完善”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编号351707060。)

【参考文献】

[1] 黄淑慧:南京平均工资居江苏首位 金融业涨得最快[N].南京晨报,2008-03-25.

[2] 王海兵、孙以东:市财政局去年目标管理成绩斐然[N].http://huaian.省略,2008-01-18.

[3] 邵明:中等收入家庭应纳入保障体系[N].中国建设报,2008-03-26.

篇3

一、基本情况

佳木斯市区现有7家燃气企业,天然气门站两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三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5座,天然气加气站四座在用(另有两座歇业)。现有天然气管线总长度815公里,居民用户250025户,工商服用户2957户,现有天然气管线总长度815公里,居民用户250025户,工商服用户2957户

二、安全风险分析

燃气行业安全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1、燃气场站设施安全运行风险。主要由于燃气设施失查、失修、失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站内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引发。

2、燃气管道泄漏风险。主要由于管道腐蚀、老化,存在质量缺陷,外力破坏等因素引发。

3、燃气用户安全使用风险。主要由于燃气用户燃气具不符合国家标准,胶管质量不合格,胶管连接不紧密,未按安全规定程序操作,私自改动燃气设施,报警器和切断阀缺失或失效等因素引发。

三、事故防范对策措施及应急处置

为切实做好国庆期间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督促落实各燃气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各燃气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对可能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进行逐项排查、逐项整治,不放过一个隐患;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和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防范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现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1、进一步强化燃气场站安全管理工作,节前开展一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已完成),节日期间再进行一轮安全检查,确保燃气场站国庆节期间不发生任何问题。

2、监督督促管道燃气企业认真做好燃气管线巡检、巡查工作,每日一次全覆盖巡检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篇4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 东湖快速路 九堡大桥北接线 立交设置 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TU

1、概述

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杭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城市机动车辆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量急剧增长,使得本来就相对滞后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的矛盾更加尖锐。至今为止,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仅仅建成中河高架快速路、留石快速路及秋石快速路的一部分,其余快速路均未建设。杭州市规划的快速路网总长约240km,目前已经建成的快速路里程约70.8 km,仅为29.5%左右,不完善的快速路网是杭州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杭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南翼中心城市的城市地位极不相称。尤其是江南城、临平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以及下沙经济开发区的大力建设,副城之间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目前临平城和江南城之间还没有直接的快速通道,之间的交通联系基本上需要通过主城绕行,加大了城区的交通压力,使得本来就相对滞后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图1杭州市路网示意图

因此,东湖-通城快速路(外翁线以南,含九堡大桥)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完善杭州市城市道路网系统,加强南北向交通的畅通,推进杭州市城市道路快速路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堡大桥北接线工程作为东湖快速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组织本工程与周边路网的交通组织也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环。

2路网系统分析

九堡大桥北接线是连接东湖快速路的一部分,东湖路是杭州市快速路系统三纵五横中最贴近东边的一纵,其功能主要是为杭州市三个副城之间的交通提供快速通道。从杭州市空间位置分析,东湖路最大作用是联络江南副城与临平副城,下沙城与其余2个副城的联系也将主要依赖东湖路。

图2交通结构图 图3交通功能分析图

东湖路周边路网的重大特征在于德胜路以北东湖路以西的横向道路无法向西延伸。因为有机场、高速公路、绕城公路的阻隔,形成了东西向道路无法向西形成与主城相连的城市路网体系。该区域城市路网系统有以下特点:

1)东湖路对由东向西的交通具有拦截作用,对缓解主城区交通有较好作用。

2)东湖路各个交叉点上,与西进口相关的转向交通最弱。

3)东西向道路断头于机场及高速公路。

3快速路基本定位

1)快速路规模

东湖路快速路地理位置重要,是杭州市未来城市协调平衡发展的重大交通设施。随着杭州城市东扩、市中心东移、城市沿钱塘江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加快实施,城市南北向交通流量将急剧增加,因此采用双向6车道的建设规模。

2)立交功能

根据规划条件,艮山东路至德胜路区域内布置了大片住宅区和公建区,客运中心站也位于该区域内,该区域内东湖路服务范围有着较为迫切的要求,另外从道路性质及交通功能定位,本次九堡大桥北接线设计范围需设置2个立交,分别在艮山东路及九沙大道,均采用服务型立交。

3)高架快速路交通与地面交通转换结点(匝道)布置方案

匝道布置是快速路总体设计的关键内容,匝道设置应根据路网特点和重要交通生成点布局并结合交通分析进行设计。

4总体布置方案

1)总体交通组织方案一(推荐方案)

在艮山东路节点设置T型立交;在九沙大道设置环形立交及定向匝道,向北在德胜路节点设置全互通立交,结合整体交通功能,3个立交分别设置相应的匝道,服务于艮山东路至德胜路区域的周边地块。另外,本工程范围内,高架与地面的沟通需通过九沙大道环形立交。

图4总体交通组织方案一

2)总体交通组织方案二

该方案在艮山东路节点设置了全互通立交,并设置一个南往北方向的下匝道。在九沙大道南侧100m左右设置一个北往南的上匝道。两个匝道距离约700m,这样可以减少九沙大道交叉口的交通压力,服务覆盖范围较广,在本工程范围以北的德胜路节点设置了全互通立交。

图5总体交通组织方案二

3)方案比较

方案一是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将艮山东路节点立交简化,增设九沙大道立交节点作为补充,两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具体如下:

图3-3路网结构示意图

(1)快速交通转换

从杭州整个大交通的分析,南北向交通与上塘高架、秋石高架及东湖快速路进行沟通。

图3-4快速路交通示意图

本工程若采用总体交通组织方案二,即③与④节点设置为全互通立交,对于主城与三个副城的联系通过快速路转换较为方便;而采用方案一的总体交通组织时,主城与三个副城通过快速路的联系较为不便,如主城由AB的沟通,无法直接通过艮山东路的①节点艮秋立交④艮山东路-东湖路立交③德胜路-东湖路立交沟通,只能通过节点①艮秋立交,再通过节点②石德立交转至德胜快速路,最后由节点③德胜路-东湖路立交往北与临平城沟通。同样临平城北向交通与艮山东路的快速路沟通,需通过德胜快速路进行转换衔接,快速交通需通过绕行才能沟通联系。

采用方案一将艮山东路节点简化方案,对于快速路的联系较为不便,而且会增加南北向德胜路与艮山东路之间秋石快速路及上塘高架的交通压力,因此,从快速路的交通转换角度出发,方案二较优。

(2) 与地面道路的转换

方案一地面道路交通组织:

a)考虑了主线与艮山东路快速路相交点的交通方向有侧重:艮山东路立交承担着联系主线与艮山快速路的任务,部分前往九堡、下沙地区的交通,也会经此立交转换至艮山东路再转向目的地,立交主要的转向为南西方向(江南与九堡地区联系)、南东方向(江南与下沙地区联系)。

b)设计考虑在九沙大道设置了一个服务型立交,加强了快速路与地面道路的沟通联系,弥补了临平方向向南与九堡、下沙方向的沟通及江南方向向北与九堡、下沙方向的沟通,环形立交对于九沙大道的交通影响较小。

方案二的交通组织:由于在艮山东路与德胜路两节点采用全互通立交,无法突出两条东西向快速路与南北方向沟通的侧重,而且其向着九沙大道方向的平行匝道对九沙大道交通影响较大。

因此,从东湖快速路与相交地面道路的转换角度出发,方案一较优。

(3)服务范围比较

两个方案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交通服务范围侧重也略有不同,方案二的交通组织对于杭州大交通范围内的快速沟通较为有利,而方案一的交通组织侧重于在最东侧的东湖快速路(即本次设计主线)利用艮山东路及德胜路在德胜路以南段主要服务于九堡及下沙区域。方案一的交通组织通过地面转换基本能满足方案二的交通组织功能,而且从节省用地及经济性能上比方案二要强。

因此,从服务范围角度出发,方案一较优。

综合上述分析,东湖快速路桥北段交通组织方式采用方案一。

4体会与总结

通过杭州市东湖快速路桥北段的总体方案的研究分析,在确定总体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①高度重视交通分析,要区分快速路交通和地面交通的不同性质,定性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要依据规划的路网系统合理确定立交功能,把握立交自身特有的关键。

②密切结合城市发展状况,对周边路网的现状情况及规划情况要了解清楚。总体方案的设计要契合城市路网的发展。

③总体方案的布置必须考虑征地拆迁的影响。

④要尽可能的提高项目功能、服务范围等指标。

⑤要研究施工期对现状交通的干扰,尽量减少施工期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2)本次方案选择的判别标准:

①确定快速路总体方案是否满足快速路系统节点功能的要求。

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方案于地面道路交通的衔接程度以及服务范围的比选。

③与规划充分衔接,方案的选择要与规划的总体思路保持一致。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① 当存在方案比选各有优劣时,应注意抓住重点,分清事物的主要与次要,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并提出主次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推荐的方案。

② 快速路立交与匝道间距一般交通状况可采用450米距离,若设置过近时,可采用2个方法予以缓解:(1)对立交布置进行特殊布置,尽量加大立交与匝道的间距,同时设置集散车道;(2)若间距仍较小,则可采用设置辅道匝道的形式,将立交与匝道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交通设施隔离进出交通,也可以消除交通冲突点,完善立交布置。

总体来说,要因地制宜进行方案设计,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对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设计、施工提供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城市立交多方案比选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武汉工业大学

2、城市立体交叉交通规划与色剂基础问题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 龙科军2005

3、城市立交区域交通改善基本对策 长沙交通学院

4、北京市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节点分析与研究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和坤玲

篇5

1 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器具,以“质量分数为1%的KNO3溶液”为介质制备1个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备用,稍后观察。

(1) 实验材料和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浓度为0.1 g/mL(10%)的KNO3溶液、蒸馏水、反应器皿、解剖刀、镊子、100~1000 μL可调移液器、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设置目的和评价:让学生熟悉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独立解决溶液的稀释问题,为配置合适浓度梯度的KNO3溶液奠定技术基础。

(2)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即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原理。

设置目的和评价:设置时间差(约1~2 min),为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做好铺垫。

(3) 待提问结束后,让学生观察刚才制作的临时装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 作出假设

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对“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假设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1) 细胞为死细胞。

(2) 细胞外液(KNO3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3) 细胞外液(KNO3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4) 细胞外液(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由于未及时观察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

设置目的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优化问题情景和问题设置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和课堂的极大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引导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解决自己提出的假设。

3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确立实验课题

3.1 确定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

对于“假设细胞为死细胞”,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经讨论分析,学生设置的实验方案一般有2个:

(1) 染色排除法,依据实验原理: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2) 利用不同浓度梯度KNO3溶液处理细胞,显微镜观察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依据原理是渗透作用。

经师生共同分析,发现依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无法完成实验方案(1),但可完成方案(2)。同时发现方案(2)也是解决“假设②、③、④”的最佳方案,确定探究细胞液浓度的课题进行研究。

设置目的和评价:引出本节课的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3.2 依据实验课题和方案,分析实施实验的注意事项

依据前面的问题情境和师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完成“测定细胞液浓度”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选择新鲜的材料,排除死细胞的干扰。

(2) 溶液处理材料后要迅速观察,排除质壁分离复原的干扰。

(3)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设置合适的KNO3溶液浓度梯度。

设置目的和评价:实验注意事项不是由教师确定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依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情景分析得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3.3 学生实验

完善实验报告,实施实验。

3.4 统计实验结果及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多数学生通过实验测得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量分数为2%的KNO3介质中约一半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少数学生结果有差异。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终结于得出结论,不同学生实验结论的差异会是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角度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感受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思维的乐趣,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思维和行动的内在动力。

4 设置新的问题情景,理解细胞液浓度的含义

教材中实验提供的试剂是蔗糖,往年我校学生洋葱细胞液浓度测得值为0.15 g/mL(15%)蔗糖浓度,测得值与质量分数为2%的KNO3溶液。这两个数值含义是否相同,细胞液浓度的含义是什么。

设置目的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液的真正含义,通过数据计算,细胞液的浓度是细胞液所有溶质(分子和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这样使学生体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体会做科学的严谨和快乐。

篇6

《观察植物细胞》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除需要观察以外,教学目标包括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等。课堂学习采取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验,有效地达到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作式观察探究的基本环节

(一)确定分工

(二)准备实验

实验前,教师向学生发放实验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实验讨论提纲(包括实验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等问题),但不向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和问题答案。

(三)合作观察

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在充分讨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补救措施和选取实验材料的基础上,分工协作,认真观察,共同完成实验,做好记录,并思考如何回答讨论提纲上的问题。

(四)讨论交流

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对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操作技巧、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并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进行预设。同时对实验步骤、操作要领和观察价值等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五)作出结论

在小组各成员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组长归纳总结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结论。

(六)汇报评价

组内成员先就本组进行实验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共同推举一名发言人在全班做交流发言,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验效果确定优胜组,并给予鼓励表扬。

二、合作式观察探究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演示,扶学生上路

教师采用演示、视频播放等的形式,边演示边提问。学生在感知实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思考每个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学习专题结合起来,从而缩小了探索的范围和探究的难度,避免了探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分组实验,引学生走路

在学生基本了解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后,再依据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初步设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方案(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方案),交由学生探讨分析,指导学生具体实施实验操作。同时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验证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探讨出解决问题的修订方案进而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

(三)自主探究,放学生远行

当学生完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观察后,他们就基本掌握了探究性学习技能。教师接着提供黄瓜、土豆、大葱和青笋等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合作小组自主完成制作黄瓜等蔬菜的表层肉质细胞临时装片的探究实验,并就此观察和绘制显微镜下黄瓜等蔬菜表层肉质细胞结构图,再由小组和全班交流与评价实验的成果。

篇7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问题;探究

一、引言

当前,随着新课标的出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搜集并处理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以及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目标。这一系列的要求表明,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高校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还十分严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细节问题的一些的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二、注重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

一个好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使教学任务得到顺利的完成,因此,实验教学设计的好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实验的一般程序包含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假设、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分析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评价等。因此,作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师来说,进行实验教学的设计时一定要明确好以下五点任务:第一,实验目的;第二,实验内容;第三,实验原理;第四,实验方法;第五,实验分析。想要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方案设计的好坏十分关键。接下来这里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检测实验,教材中也进行了方案的预设:实验材料为梨与苹果果实的组织提取液,检测试剂为菲林试剂,方法是通过水浴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的有无来进行结果的验证。

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同时提升实验的观察效果,设计出了两个实验方案来让学生们进行操作:①将预设方案中的梨或苹果换成成熟的香蕉,在小烧杯中将成熟的香蕉通过挤压来获得香蕉汁,然后将菲林试剂加入到提取液中,通过水浴加热来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②直接用手取下一小块香蕉薄片放在载玻片上,加入菲林试剂后运用酒精灯进行均匀加热并观察现象。通过两个方案的操作比较,学生们普遍认为第一种方案要比第二种方案操作更简便,且实验效果也较好。与第一种方案相比,方案二也有自身的优点即无需进行液体的提取就可以直接进行加热观察。这两种方案都是对于教材预设方案的改进,通过这样的改进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会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随后将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后,学生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该方案用橘子作为实验材料,并运用教材方法进行了实验。这样一系列的优化实验方案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了实验方案优化的价值,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深层次的理解理论与实验间的关系。

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科学的使用实验仪器及药品

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基础应当是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药品特性的了解了,只有充分了解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实验药品的特性,才能够根据实验进行科学的使用仪器和药品。如果在实验前都不了解仪器如何使用、药品的特性,那么实验也会十分盲目。

显微镜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低倍镜以及高倍镜的适用情况,导致在实验时显得十分的盲目,仅仅是凭着自己的好奇心去选择低倍镜或者是高倍镜。因此,在使用前就应当让学生们了解低倍镜与高倍镜的特性,一般来说,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但是可以观察的范围较大,是针对一些物体的整体结构或者用于寻找目标;而高倍镜本身虽然放大倍数高,但是它的观察范围很小,针对于一些物体的细节或局部。在了解这些特性后,再进行选择时,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科学的使用了。

药品特性与使用能力对于生物实验同样很重要,只有对实验所用药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科学的进行药品的使用。比如,在观察植物根对矿物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用来冲洗根的是蒸馏水。这里为什么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来进行根的冲洗呢?学生应当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路,并了解其中的原因是在于自来水中存在着许多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可以交换下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样根的蓝色就会变浅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因而不能够使用自来水。

四、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应当有一定的层次与深度,不再是简单的通过实验指导就能够直接的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了。因此,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当注重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以及结论的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出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与实验的结论问题。比如,在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根尖放入10%的盐酸溶液中呢?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这是学生应当仔细观察并且通过思考能够分析得出结果的。只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就能够发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第一,便于根尖细胞中的果胶质变得松软,便于压片和观察;第二,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让细胞迅速死亡,并且保持着各自的分裂状态,也便于观察到整个分裂状态。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以及原理的难易程度,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有其的道理,无形中学到了一些相关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五、结束语

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目的在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应当注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细节问题。应当将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同时加强学生对于各种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的掌握,并且熟知各种实验药品的特性与正确使用方法,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来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实验去分析、解决真实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以及生物学头脑与目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玉琴.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论[J].考试周刊,2011(84):69-70.

篇8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案例

根据探究性教学的要求,在 “课改之春”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上了一节

课题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公开课,其教学流程为: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归纳知识应用。在整个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实验中发现,让学生体验科学,品尝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较好地实现了自然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观察中思考

师:设置情景1: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浸泡后

情景2:黄瓜切成片加入蔗糖或盐后

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时,脸上禁不住露出疑惑的神情。但当教师让提出自己脑海里闪现的问题时,刷刷,一下子举起了无数双手。

生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所加物质种类有关吗?

生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所加物质的多少有关吗?

生3:吸水和失水的速度有无变化?到某个时刻会停止吗?

生4:水出来时液泡会破裂吗?

生5: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

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听课的老师无不为之惊叹。

二、实验中发现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师:同学们真不错,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老师可能考虑得不是很周到,只准备了这些器材,现在就请大家在器材允许的条件下自行选择探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

字幕投影:

植物材料:白菜叶柄、 洋葱外表皮

实验仪器:天平秤、显微镜、烧杯、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吸管、刀片

溶液:清水、10%蔗糖水、20%蔗糖水、30%蔗糖水

生:小组讨论

师:请已经制定好方案的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方案。

生1:我们小组选择探究“植物吸水和失水是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的问题。方案是这样的:

①称取等量的白菜叶柄两分

②分别浸入清水和30%蔗糖水中

③5分钟后取出再称量

④比较前后质量变化

生:全体鼓掌予以鼓励。

师:感谢你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生2:我要补充一下: ①因为是对照实验,清水和30%蔗糖水要等量

②要同时放入,同时取出

③称量前要用吸水纸把叶柄上的液体擦干

生3:我再来补充一点:蔗糖液浓度可10%、20%、30%的都选,看叶柄在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变化有何不同。

生4:我们选择探究“细胞失水时液泡是否破裂”的问题。实验这么做:

①取洋葱紫色外表皮做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细胞吸水或失水前液泡的形态

②把洋葱外表皮取出浸入30%蔗糖液中,过一会取出,再做成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液泡情况

③再取出洋葱外表皮浸入清水中,过一会取出,再做成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液泡情况

生:全体鼓掌予以鼓励。

师:感谢同学为大家提供了又一个实验方案,有不足的地方吗?

生5:提出质疑:这样,细胞会不会受到另外因素的干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师:启发:观察洋葱表皮时,我们曾经做过染色,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

生6:补充:可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直接操作,盖玻片一侧滴溶液,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

当把学生在滴蔗糖液时,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缩小的情景通过显微投影仪投影出来后,学生马上发现:原来外界溶液浓度高时,细胞会失水,液泡不会破裂。其它组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组的实验也马上结束,得出实验结果。

当老师投影出浸入不同浓度溶液后的白菜叶柄的称量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得到结论时,个个兴奋不异,还有意犹未尽的,似想再跃跃欲试。

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告诉学生——学生忘记了,让学生做一遍——学生记住了,学生亲自干——学生了解了,学生主动干——学生理解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不失为学生理解、掌握乃至运用知识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能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应用中感悟

师:呈现施肥情境,让学生猜测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

生1:幼苗茁壮成长。

生2:幼苗枯萎死亡。

师:哪个是对的?

生3:两种都对。

师:(呈现施肥不合理时出现的萎蔫情况)为什么?请作出解释。

生3:施肥合理时,幼苗茁壮生长。但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就不能吸水,反而失水,所以萎蔫。

师:很好。同学们还发现生活中有与我们发现的规律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吗?

生4:腌菜。

生5:菜场里,卖菜的经常往蔬菜上浇水。

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到了知识的价值。

课后点评:

该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平等、民主、开放,强调自主、体验、个性探究性课堂教学理念。

1、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彼此平等相待,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和资料的提供者,而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需要,通过与学生的合作,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

2、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中赋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没有限定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完善实验方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留下了较充裕的时间与空间。

篇9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理论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学科框架以及学科前沿,而实验课程的开设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掌握该学科基本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细胞生物学实验不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也是整个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重要的一门课程。[1][2]随着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与缺陷。例如,课程内容较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欠佳等。如何丰富和更新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广泛,基本实验包括细胞器结构观察、细胞及亚细胞组分离心分离技术、细胞常规制片技术、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观察等,有些较综合性的实验涉及的实验技能较多,时间较长,如动物细胞培养实验等。基本实验所需时间较短,在课程设置时可将一些同类的实验项目合并,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实验效率。细胞器的观察可归为一个实验,细胞核的分离与叶绿体的分离合并起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观察和分析合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实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这些基本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强化细胞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2]为了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启迪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实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应合理开设综合性实验,将单一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整合为系统化的综合性实验。比如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保存与复苏这个实验,包含了原代培养、细胞计数及观察、细胞的保存与复苏等小的实验项目。

二、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课中,可播放一些自己录制或购买的实验教学录像,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例如在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时,先播放动物细胞培养的视频录像,让学生了解前期准备的细节,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注意点,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的成功率,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另外,随着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重要而当前不能实际操作的实验,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网络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其结构和用途。如流式细胞仪的使用。通过带有显微成像系统的显微镜,将好的实验结果拍摄下来,可以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长期保存,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内容更具体、生动。例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分析实验中,学生常对典型分裂时期的图像把握不好,那么就可以拍摄该种生物各个分裂时期的图像,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有了判断依据和标准,提高了效率。

三、逐步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

目前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多是验证性,学生对这种被动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积极性不高,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很多专家教授提出要打破细胞生物学实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效果毋庸置疑,但在我们的实践中以及调研其他院校后发现,开放性实验普遍存在教学时间有限、实验老师工作量巨大及需要较多实验经费等现实问题。另外,学生知识水平有限,难以把握实验难度,实验设计不够合理,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有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性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等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采用多层次、灵活的办法,适当增加一些经费和人力投入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对实验所用材料进行选择,对同一实验采用不同实验方法等不同程度的、有限的开放,达到学生积极参与的效果。

(一)实验材料自主选择。实验课中经常是一个实验内容都采用同一种实验材料,常出现个别同学实验积极性不高,参考别人实验结果的惰。有些实验内容,老师可以很方便的准备多种实验材料,学生可根据兴趣选取不同材料。这样学生会相互间进行比较,思考由于材料不同引起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有哪些不同,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丰富基础知识。例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形态分析试验中准备洋葱根尖和蚕豆根尖,学生选取其中一种材料进行染色体形态观察和分析,又如在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可选用植物或动物材料。[3]这样学生就会比较两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分析实验结果的差异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这样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寻找答案,就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灵活采用实验方法。在实验方法上同样可实行开放式教学,如细胞活性测定的实验中,染料排斥法、双色荧光检测法和N11检测法都可以检测细胞的死活,而三者的原理和所需的实验仪器试剂都是不同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方法,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后,才可根据已确定的实验方法进行仪器试剂的选择。经过这样的自主选择后,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都有了很好的掌握。在每一个试验中,始终贯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对于实验指导中给出的具体的操作可做适当的调整或改变。如在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这一实验中,细胞骨架制片效果的好坏与TritonX-100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密切相关。在上课时,讲清楚在这一实验中的TritonX-100作用和原理,可以让学生分组后改变TritonX-100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其余步骤不变,然后比较实验效果,确定最佳条件。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细胞骨架的制片技术,而且能透彻理解TritonX-100的作用原理,也使学生认识到不能教条式照搬已有知识,培养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三)逐步开放实验内容。依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从验证性实验逐渐开展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实验。首先,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在实验员准备实验的时间,提前通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如提供给学生洋葱、蚕豆,自己培育根尖,配置实验所需的溶剂等。在动物细胞培养试验中,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洗培养瓶,灭菌,配置培养基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习兴趣,理解实验准备工作的繁琐,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其次,可开放局部实验方案确定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设置开放实验,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老师提供多个可行的实验项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这就要求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后,制订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这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科研工作相结合。二年级以上的本科生绝大多数都进入了不同老师的科研实验室,而科研实验室的开放可让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在实验老师和科研实验室共同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学生根据科研实验室条件和老师研究方向,查阅文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选题和实验设计做出筛选,确定后在科研实验室完成这部分工作,最后做一次实验总结报告,计入平时成绩。

四、完善成绩综合评定体系

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应对实验课全程跟踪评定,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规范操作,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劳动纪律,责任心等多方位对学生做出综合评定。[4]可分为三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和课堂实验态度,操作规范情况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作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结果,实验操作能反映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与动手操作能力,主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验表现得到,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实验课可当场记录成绩并计入最后的综合考评中;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定成绩,综合性实验的实验报告可以改成论文的格式,这就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以及数据等做出总结,以提高总结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细胞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注释]

[1]陈媛媛,陈付学,华子仪,等.深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开放式实验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60-61.

[2]李小燕,刘江东,郑凌,等.深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116-119,142.

[3]毛晓霞,黄敏毅,郑爱芳.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4):164,183.

篇10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初中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他们会出于对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好奇觉得好玩,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本身上,在实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例如,在做“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摆弄镜头和观察游移不定的气泡上,有的学生把头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的学生直接把课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的学生拿着碘液在吸水纸上滴着玩。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每次实验前,我都要告诉学生一定要弄清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这样他们在实验中才会认真。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种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是从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问题。例如,教学“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时,我提出下面几个问题:1.为什么种子播种前要浸泡?2.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后,把种子放在冰箱内,它能萌发吗?3.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后,把种子与空气隔绝,它能萌发吗?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就得出水、温度、空气影响种子的萌发。我接着问:我们知道了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那么你能根据单一变量对照原则来设计实验,探究水、温度、空气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