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实验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品实验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品实验方案

篇1

一、药品抽验的总体要求

(一)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局《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和《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辖区内的药品抽验工作,按要求和时限完成应承担的工作任务(2013年全市药品抽验批次计划见附件1)。药品抽验分为评价抽验和监督抽验两部分,评价抽验分为基本药物抽验、综合抽验和跟踪抽验。评价抽验要按国家标准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监督抽验可以只做部分项目检验,对可疑假药品种,应做鉴别或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进行定向检验。

(二)评价抽验

1.基本药物抽验

市药检所要做好基本药物的抽验工作,对我市在产的国家抽验计划之外的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目录品种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要求覆盖到品种、剂型和不同厂家。对基本药物要进行全项目检验。市药检所和各市局应当结合实际,加强对辖区内经营、使用单位的基本药物进行抽验。流通环节重点是配送企业,使用环节重点是基层医疗机构,对流通、使用单位的抽验重点是省外生产在我省中标的基本药物品种。

对同一生产单位生产的同一品规的药品原则上抽1批,最多不超过2批。对药品流通经营和使用单位抽样时,每个标示生产单位生产的同一品种最多抽验2批。尽量避免辖区内同生产单位同品种重复抽验。评价抽验抽样量必须满足检验的要求,每批抽样量至少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并不少于3个最小包装。

2.综合抽验

(1)高风险药品评价抽验

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多组分注射剂等系列高风险药品的质量监管,选取临床使用量大、风险高的药品进行评价抽验。

对评价抽验的品种,市药检所除按现行标准进行全项检验外,应结合相关品种药品标准、工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质量分析研究工作,并写出综合质量分析报告。抽验工作完成后将质量分析报告报省药品检验所。

(2)加强对违法广告严重、群众投诉较多以及同品种价格相差悬殊的低价药品等具有潜在质量隐患药品的抽验。

(3)加强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的抽验。市药检所负责对全市医疗机构制剂室的配制制剂进行抽验。

(4)加强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中药饮片的抽查检验。根据上年度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合格率高的现状,有重点地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行抽验。

3.跟踪抽验

对2011年省药品质量公告中公布的不合格药品的经营和使用单位(包括配制制剂的县级医疗机构),市药检所要跟踪抽验,每个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至少跟踪3个批次。

(三)监督抽验

各市(区)局要加强辖区内基层农村流通领域及医疗机构用药的监督抽验工作。根据辖区内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和重点监控的单位、区域及市场作出总体安排,结合省局部署的各专项检查,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现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针对性抽验,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充分发挥发现和打击假劣药品的作用。

在安排监督抽验工作时,要注意合理配置检验资源,提高抽验工作效能,避免重复抽验,力求均衡抽样。中药材、中药饮片抽验批次不得超过监督抽验计划的20%。

(四)充分利用药品快检技术,提高监督抽验的针对性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可疑药品先进行快速鉴别,通过初步筛查,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应当及时送市药检所检验。凡需送市药检所检验的样品,必须是经过快检的样品。经快检初筛后送市药检所检验的不合格药品检出率不低于15%。对经营规模小、药品库存量少、不能满足正常抽验所需3倍量要求的,应用药品快速鉴别方法进行快检。

充分发挥药品检测车在基层药品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对初筛可疑品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抽样,及时送市药检所检验进一步检验。

二、抽样及检验要求

(一)要加强药品抽验工作的均衡性。一是要保证抽验品种批次的均衡性。充分利用“省药品抽验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药品抽验管理工作。抽验计划实施情况必须使用该系统进行管理,做到“抽样必检索,检索后抽样”,避免重复抽样。抽验品种要涵盖辖区内人民群众常用的药品,切忌集中于易抽、好检、成本低的品种。二是时间安排要有均衡性。要确保药品抽验覆盖到全年12个月份,年度检验任务应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各抽样单位药品抽样进度计划表见附件2)。检验数据信息应在检验完成后3个工作日上传省药品抽验管理信息系统。

(二)评价抽验按国家药品标准进行随机抽样、全项检验,对2010年10月1日以后生产的药品,要严格按照2010年版药典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全检,根据评价检查需要,可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对不能全检的样品,可以委托省药检所检验。

(三)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切实做好药品抽验工作。市药检所负责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进行评价抽验工作,并对全市药品抽验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其他各单位要搞好协助。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负责全市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除镇村外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督检查和抽样工作。各市区局(分局)负责各辖区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样工作。

(四)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进行抽样。抽样人员要按规定程序抽取样品,抽样工作要科学规范,抽取样品应具代表性。抽样记录及凭证、封签、报告书的填写要规范、统一,抽样记录及凭证、封签、报告书的填写要求详见(附件3))。抽样时,要防止温度、水分、微生物等外界因素对药品的影响;抽样后,要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应当选择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条件下储存。凡应全检的药品,每批抽样量至少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同时每次全检量至少有3个最小包装。检验周期应不超过25个工作日,并应进行全检,不能全检的品种和项目,应在汇总、上报的质量分析报告中加以说明。切实加强抽样前的监督检查,确保抽样行为规范。凡是符合18不抽情形之一的,要依法进行查处。

三、药品质量分析、信息传递和不合格药品的查处

(一)市药检所应做好药品抽验结果的质量情况分析和数据上报工作,基本药物的抽验情况要单独上报,并同时报市局药品市场监管科一份(报表格式及要求见附件4)。

(二)认真做好不合格药品报告书的传递工作。严格按照《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做好药品检验报告书的传递工作。市药检所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检验后,应当出具药品检验报告书,合格的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将质量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样单位。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书应在3个工作日内报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管科五份,同时抄报省药检所一份。药品市场监管科对省药检所递交和市药检所报送的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书进行登记,在3个工作日内交由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和各抽样单位按要求处理或上报省局。

(三)按照《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核查工作的职责分工”,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负责做好抽验不合格药品的核查工作及抽验不合格药品核查情况的季度上报工作(核查报表见附件5)。

(四)对于未提出复验申请、复验申请未被受理及经复验仍不合格以及国家和省药品质量公告公布的不合格药品,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和各市区局(分局)要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对被抽样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查处结果每月底汇总报市局药品市场监管科(报表见附件6)。药品市场监管科每季度按《2013年全省药品抽验计划》附件9-2,9-3,9-4表式汇总后在下季度第一个月3日内交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上报省局稽查局。

篇2

关键词: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绿色化学

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论依据,每一个装置、每一个步骤都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使我们的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

2.安全性:实验设计要避免危险性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系数,避免使用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和有毒的药品。如不可避免涉及到有毒药品时,要提前考虑到保护人身安全的方案。

3.可行性:设计实验时,要从现有设备、药品的基础上着手设计,保证实验的可行性。

4.简约性:实验方案应遵循简约的原则,装置尽量简单。同时,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要尽量使用经济实用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精确的药量计算,保证药品不浪费。同时也保证实验效果。

5.经济性: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器材、药品的价格,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器材。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化学实验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与实验相关的基本内容,提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及设计效率。实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验名称,保证别人看到名称能够大概了解实验内容。

2.实验现象,即实验过程中要验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3.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等。

4.实验中运用到的具体器材、药品等。

5.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的具体安排,药品的添加以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步骤。

6.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或安全隐患的地方加以标注警示。

7.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现象出现时间以及实验的最终结果。

8.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总结反思。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药品和仪器是需要补充还是在限定范围内选择。若药品和仪器只部分给出,则应作出必要的补充,若限制范围,则应进行筛选和淘汰。

2.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仪器、药品的描述。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一定要指出试剂的全称,如: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也应该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

5.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有时要求绘制实物图,有时则按要求画出简笔画。

6.其他注意事项。如冷凝回流的问题;冷却问题;防止倒吸问题;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化学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方案的自我评价。我们要从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入手,评价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一)全面分析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是实验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也是对实验设计评价的开始。对于实验的可行性评价,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实验设计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是否遵循实验要求,能否有效得到实验结果。

2.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是否安全可控,是否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洁方便,是否可以用最少的步骤得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4.实验设计是否涉及安全问题,如有涉及,有没有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三)化学实验的评价要符合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理综实验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材料之中,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做好实验知识复习准备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题,练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

1.认真读题审题,读懂材料在说什么,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读清设问在问什么,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即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知识,切忌没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那只会离题太远,影响得分。

2.联系教材,回扣教材,针对问题,反馈教材、发散思维,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一般会涉及多个角度,把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联系材料概括作答。

3.精心组织答案,一目了然,答案要序号化、步骤化、要点化,并且字迹要整洁,语言要流畅,这些都是影响得分的因素,都值得注意和参考。

理综中对实验的要求是必须紧紧抓住课本,突出重点和主干,又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小的知识点,还要掌握每一个实验知识点,每一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提升自己宏观驾驭实验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应做好实验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分析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保证实验的切题性,并选用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验原理。

2.确定好实验原理后,选用经济实惠的药品和能够使实验效果最明显的显示出来的实验装置。

3.实验设计好后,要反复验证实验的有效性,现象是否能够呈现,原理运用是否正确,进一步完善实验。要针对实验中的装置、药品与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反复验证,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对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反复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芳贤,《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2008.1

篇3

关键词:实验;规范;操作;准备;示范;指导;交流;评价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自身准备

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实验课所涉及的教材、理论、仪器在不断更新,要求在不断提高,教师只能不断学习,站得更高,才能游刃有余应对各种问题的挑战。其次,教师要重视教材,它不仅提供了教学素材,更指明了教学方向,教师要通过研读教材,明白实验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对于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要了如指掌。最后,教师要课前完整地做一次实验,亲身体验,这就容易预判课堂会出现的问题,就可较为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教师本身经历各种实验,也有利于对课程的思考,提出对实验的改进。

2.实验器材准备

充足、准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对于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器材,教师都要一一试用,保证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否则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结果,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引起学生对科学的怀疑,没有了教学效果。如有更好的教学资源,根据实验可能产生的变化多准备一些相应的仪器和药品,开展多样化教学。

3.课堂规则准备

实验课虽然提倡学生自由发挥,但也不是不管不顾,科学的实验规则是学生有效完成实验课的基础。

(1)学生分组合作

实验课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组员相对固定,单个学生在组内的担当角色可不断变化,有利于全组的均衡发展。为了方便教师管理,每个学生在实验室的座位应是固定的。

(2)课前预习学案

实验课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学生只有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实验的目的,熟悉相关的实验器材,理解实验原理,熟练操作步骤,掌握仪器的使用,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药品添加、废物处理、观察记录、安全预防等),做好实验预习学案,进入实验室才能做到心中有底,顺利完成实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防止实验错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严格课堂纪律

纪律是胜利的保障,准备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我行我素,破坏了课堂秩序,教学效果是无法保障的,因此,纪律意识必须反复教育给学生。教师应避免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处理纪律问题。

(4)制定评价规则

课前制定实验的评价细则,最好进行量化。完成实验后,教师要与学生及时总结,开展自评、互评,逐项评分,现场公布。对学生的优点和亮点予以公开表扬,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指出,要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讲清道理,重做改进。适当的评比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而且有利于学生严谨学习态度的培养,评价规则要体现不同实验的特点。

二、规范实验过程

1.规范设计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课的灵魂,是学生思考结果的具体体现。实验方案涉及学生对实验整体的把握、具体操作的安排,也体现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方案也对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药品和操作技术给出相应的要求。学生制定方案时,往往问题丛生:脱离现实,方法失当,步骤混乱等,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规范设计实验方案,指出实验方案的框架及要点,让学生充实其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提交实验方案后,要组织学生教师共同讨论,这不仅是修正的过程,也是提高的途径。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由简至繁,要求由易至难,让学生在自主设计中逐渐提高实验能力。

2.规范实验操作

(1)规范使用

科学实验大都借助相关仪器进行,仪器的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每一种仪器都有着严格的使用方法及要求。这些教师在实验前就要组织学生学习,并让学生反复练习,熟化技能。

(2)规范演示

实验课虽要求学生自主操作,但有些实验仪器的操作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才能明白。演示时动作要规范、准确、有序,每位学生都能有效观察,讲解时语言要科学规范,语句简明、扼要便于理解。

(3)规范指导

学生的实验操作必须是规范进行的,这样指导学生实验就可在合理的框架下进行,应指出操作的依据、错误操作的危害,要通过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示范操作也可在学生间进行,关键要明白操作的原理。

3.规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分组对整个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如有出入,要查找到原因,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的批阅要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深层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总之,规范出效率,效率出效益。

篇4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化学理论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无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环境、制药、生物、材料等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后续实验课程的学习。一直以来,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进虽然不断地进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构想。

一、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性质实验过多。性质实验是学生利用教材中已设计好的步骤和方案进行验证,对于综合操作技能的要求不高;实验中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每个实验完成后就要丢弃产物,这样势必造成实验的成本很高;同时丢弃物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多数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的废物处理,又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在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当下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二)教学方法落后。无机化学实验课仍以教师讲解、规定实验方案为主,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不同的实验间过于独立。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各个实验间几乎没有关联,各自独立,浪费药品、增加资金投入、不能把知识系统化。

二、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构想

(一)使性质实验微型化、绿色化、封闭化、模拟化。改变常规的药品用量,尽量“点、滴”化,如在试管或烧杯中进行的实验,改为在点滴板甚至滤纸上进行。如S2O32-的鉴定反应:Ag++S2O32-===Ag2S2O3(白) Ag2S2O3+H2O===Ag2S(黑)+SO42-+2H+

这个实验在白瓷点滴板上完成,不仅节约药品,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沉淀颜色出现白黄棕黑的变化。

对于涉及有毒有害药品的实验严禁使用,以相同类型的其它内容取而代之。如H2O2的氧化性实验,传统的方案为:Pb2++S2-=PbS(黑) PbS+4H2O2=PbSO4(白)+4H2O

可以改为:2I-+H2O2+2H+===I2+2H2O

实验现象为由无色变为棕红色即表明H2O2将I-氧化为I2。此方案药品种类少、现象明显、产物I2可再生,符合绿色化的要求。

又如H2S和S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可以结合二者的性质将两个实验组合在一起,以微型化、封闭化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又将有毒气体的排放量降到了最低。

在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于性质实验模拟化,利用计算机使实验以文字、声音、图像、甚至动画的效果表现出来,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避免了那些有毒有害的试剂的使用,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实验费用。如铵盐的热分解反应就可以设计成模拟实验:模拟NH4Cl在试管中受热分解为NH3和HCl气体时,先逸出的NH3遇湿润的pH试纸使之变为蓝色,继续加热后来逸出的HCl气体又使pH试纸变为红色,同时试管口的内壁上又生成NH4Cl固体。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学生既认知了铵盐的热分解,又避免了两种有毒气体的吸入和排放,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避免了大气的污染。诸如此类的许多涉及污染的性质实验都可以模拟进行。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画面生动逼真,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观察得更清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加强了环保意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固然可行,但未免过于模式化,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时按照完全相同的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得出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后果一定是使学生大脑僵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开放实验室就是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教师则处于实验教学的辅助位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学生就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了学术研究的作风。如海带中碘的提取的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将海带进行前期处理后,利用I-的还原性将其氧化为I2。由于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可供选择的氧化剂种类很多,所以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查找资料、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只是辅助学生使各种方案更加合理化。由于学生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就可以将各个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既使学生掌握了各种氧化剂与I-的反应、又可以从中选择较理想的方案,也为高年级时做毕业论了铺垫。

篇5

关键词:四自一体;教学改革;实验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18-02

有机化学作为大多数学校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学实验课是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的实验准备工作是确保实验成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准备工作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是开展实验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验准备必须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要使学生真正通过实验课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技能,实验技术人员就需要不断学习本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验操作技能,并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跟班听课和反复实验训练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1]。在“四自一体”实验教学改革中,通常学生需要在有机化学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很多学生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采用微波法进行提取,那么实验技术人员就必须熟悉微波发生器的操作方法,才能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另外一些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实验技术人员都需要理解和掌握。只有真正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才能保证实验准备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实验技术和方法日新月异,实验仪器设备快速更新换代,实验技术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不断学习新技术,积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实验技术水平。

二、做好课前预实验,养成科学实验态度

实验开课前提前做好预实验工作,是保证实验结果明显且准确的重要步骤。通过预实验,可以掌握操作流程,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及准备工作的要求,对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和注意事项充分了解,心中有数[2],进而确保“四自一体”实验方法顺利开展。实验技术人员在每个实验前务必熟悉学生实验方案,认真研究实验内容,为学生提前准备好他们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药品和试剂,并通过提前做预实验,解决实验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做好充分准备。如在“四自一体”实验过程中药学专业学生自主设计的“乙酸乙酯的制备”这个实验,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实验,传统的方法是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但是这种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比较多:一是浓硫酸使用起来不安全、加料慢、产率低。通常只有30%~40%;二是在酯化的过程中容易脱水、氧化和碳化;三是硫酸用量大,反应后有大量的酸性废液产生,带来环保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用NaHSO4和FeCl3来作催化剂,不仅产率相当,而且节约实验时间。实验准备老师可以通过将学生的方案提前试做一遍,了解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学生盲目实验造成的物料的浪费。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下。

结合预实验结果和学生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实验方法确实能有效提高实验产率和实验效率。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正常实施

做好实验后的整理工作,使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是实验室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由于有机化学课程中设计性实验开设比较多,这就需要实验指导老师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开课前做好实验方案和药品仪器预算并上交老师,在实验结束后认真清点实验仪器,整理实验药品和试剂,统计仪器药品的损耗,并及时添加补充。此外,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检测和保养,及时对损坏仪器进行维修,对实验器材和常用药品试剂进行统计,并建立相关档案,为下学期实验课的开展提前做好准备。

在准备实验的同时,还应注意下次及后续实验的内容及日期,使有些必须提前准备的实验不会耽误。如“止痛药物的制备”实验,学生的方案中需要用到“对乙氧基苯胺”和“对氨基苯酚”两种药品,由于这两种药品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国内很多实验试剂厂家已经不再生产,导致订购起来非常麻烦,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技术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前预定好药品,否则在开展实验的时候某些药品没有或不够用,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在“四自一体”实验课课堂上,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做好教学保障,确保多媒体设备和示教工具能全面、直观地体现出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及时准备好摄像机和照相机等设备录制学生自我讲解的完整过程。

四、做好产品展示,激发实验兴趣

有机化学合成实验一个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验产品,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我们在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中能得到固体产品的有“乙酰苯胺的重结晶”、“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阿司匹林的制备”、“止痛药的制备”和“甲基橙的制备”等实验,能得到液体产品的有“从橙皮中提取柠檬烯”、“乙酸乙酯的制备”、“环己烯的制备”、“丁二酸酐”的制备等,在实验开始前就给每组学生发放实验产品展示袋或展示瓶,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产品标注自己的姓名以及时间等,此外,实验技术人员还可以为这些实验产品进行拍照,然后再将产品存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同时将照片上传到化学学科网站上。通过多样展示形式,让学生在“四自一体”实验课中更加积极地完成实验,激发他们实验的成就感;还让各实验组学生能用实验的产品的产率对本实验组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自我总结。

五、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问题

实验教学的“总指挥”是实验指导老师,而配合实验指导老师做好技术性、辅工作的是实验技术人员。两者必须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把实验教学工作搞好。在新学期伊始,实验技术人员需要提前根据教学实施计划确定开设的实验内容,提前造好实验仪器、药品试剂计划清单,并保障清单物品按时到位。同时提前把学生实验仪器柜中实验仪器清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逐一核对。平时工作中将实验所缺的物品和学生需要的特殊药品和仪器随时做好记录,及时补充。在每次实验课前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实验情况,并及时地把预实验情况、实验准备记录和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内容以书面形式交给实验课指导老师,同时还协助实验带教教师完善和改进实验方法,积极探讨改进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能性,以便完善实验准备工作,能够在实验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处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次实验课都去实验室跟班听课,了解查看学生的实验情况,以检查自己实验准备工作的不足,及时处理遇到的相关问题。

六、不断研究探索,提升工作层次

实验技术人员除了积极协助实验教师完成带教任务及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之外,科研工作也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科研工作,一是可以学习到新的理论知识、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淘汰陈旧的思想、仪器,不断更新实验方法,让新思想、器材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推动实验课程的进步;二是可以不断地培养实验技术人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3];三是通过完整的科研实验工作,积累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如何完成科研立项程序、实验方法和结题要求,在实际科研实验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4]。

七、总结

实验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技术人员在参与“四自一体”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准备的过程中,务必要根据教学实施计划和学生的设计方案完成好实验准备工作,按照学生需要提供好仪器试剂,并提前做好预实验,维护实验室秩序,保障实验室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让学生在“四自一体”实验教学改革中能够真正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夏颖,丁芳芳,商继红.完善实验准备,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240-244.

[2]顾福萍.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6,5(l3):1584-1585.

篇6

    本文仅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为例,来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

    一、发现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的题材新颖,更容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激发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问。提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鼓励学生多提问,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呆板模式,变“学生答”为“学生问”,活跃思维。要借助依据,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形成假设的能力,从而确立研究内容。

    例如,在学习“中和反应”内容时,可先演示趣味小实验“变色的小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再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景:教师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渐滴加稀盐酸,振荡,使其充分混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再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在一起后,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它们之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就会七嘴八舌,各抒己见:①两者没有发生反应;②两者发生反应了。同时也就确定了研究内容,即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验证。

    二、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所研究的内容。首先,对研究的课题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要有全面、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要尽可能估计到在什么样的实验条件下,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其次,必须按照化学反应原理,根据化学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性质、实验条件的控制、发生反应时可能产生的能量变化,来预选实验方法和手段。然后,确定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步骤。在实验控制条件方法上,可向学生介绍全面比较法、优选法、正交试验法等探寻最佳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以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实施。教师要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药品和仪器及装置、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六个方面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例如,在上述“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验证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备选的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石蕊、酚酞、pH试纸等)和仪器(玻璃杯、温度计、试管、烧杯等),并引导学生分析指示剂与酸、碱反应的颜色异同,酸、碱性溶液的pH异同,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等化学知识,通过对比分析来设计出实验方案:①借助酚酞的变色来验证;②借助石蕊的变色来验证;③通过测溶液的pH来验证;④测溶液的温度变化来验证。      三、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方案初步形成后,教师要严格把关,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要从理论应用是否正确、实验方法是否可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反复修改,最终加以确认并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验验证中,学生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具体操作是:在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变蓝色,然后逐滴加入盐酸,此时若蓝色变成紫色,说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的学生会马上反驳:这方法不好,因为“蓝变紫”分辩不清,应改为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2滴石蕊,石蕊变红色,然后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红色变成紫色,证明它们发生反应。有的学生建议: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其他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变无色,就证明了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还可以用pH试纸,从pH>7一直测到pH=7,最后到pH<7。也可以把NaOH与盐酸混合,然后用手摸(或者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如果发烫,说明反应了。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方案的理论正确性,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完成,是否能达到验证目的,如果达不到目的,应该怎样改进,以确保学生的实验方案确实可行。   

    四、依据方案,进行实验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作具体指导,确保实验万无一失。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改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上述验证实验中,学生的很多错误操作都会导致实验失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的控制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溶液的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溶液可能变为无色;滴入盐酸后,还可能产生气泡;用手摸试管底部,温度变化可能不明显等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化学实验。

    五、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

    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并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再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是否完善、实验设计的内容是否全面、实验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实验操作理论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实验成本是否经济合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进而分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篇7

氧化铝、氢氧化铝作为本节教学的主线,教材将其安排在金属代表物和钠的重要化合物之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性化合物内容,难度较大。而本节内容对于化学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则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教学重要性凸显出来。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设计如下线索: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写出代表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化学方程式。

2.能预测氢氧化铝的两性并设计实验证明。

3.能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得出其两性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Al2O3的两性及制取Al(OH)3,类推至Al(OH)3的两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及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教学难点】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教具准备】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试剂:0.5 mol/L Al2(SO4)3溶液、稀氨水、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铝锅上炖着的酸汤鱼散发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突然想起了学过的铝的化合物知识。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吃还是不吃?金属铝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膜能经得起酸汤的考验吗?

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

验证酸汤鱼火锅到底吃不吃?――设计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观察氧化铝是否溶解。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氧化铝、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1.化学性质: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2.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三、创设情景――过渡导入:实拍小视频,胃疼怎么办?选择氢氧化铝为成分的胃药医治胃酸过多引发的胃疼。说明氢氧化铝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类比一下,氧化铝有两性,请预测氢氧化铝是否有两性?怎么验证你的预测呢?

四、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创新探究】不提供氢氧化铝试剂,怎么制取呢?让学生自主分组讨论选择,然后分工开展氢氧化铝制备实验探究,并最终确定正确的制备方法

方案一:氧化铝+水

方案二:Al2(SO4)3溶液+NaOH溶液

方案三:Al2(SO4)3溶液+氨水

【汇报交流】记录各小组选择的制取方案、相应的实验现象、结果,探讨为什么用同样的药品却有的能制得沉淀,有的得不到沉淀,有的先有沉淀后来却消失了,引导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进而分析推出氢氧化铝既酸又碱的特殊两性性质。

实验结论:氢氧化铝能与碱反应,但只与强碱反应。

【板书】(二)氢氧化铝

五、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2】

Al(OH)3有两性吗?分组选择药品和仪器,结合创新探究知识设计实验,完成两性的验证。

仪器:同实验探究1。药品: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稀氨水、硫酸铝溶液。

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

【板书】(三)化学性质(两性)

(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六、作业:上网查阅资料完成200字以内的小论文,题目自拟。

内容:

1.氢氧化铝作胃药的原理。2.氢氧化铝作净水剂的原理。

【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篇8

关键词:铁与水反应;改进;化学实验 一、引言

铁与水蒸气反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化学Ⅰ)中添加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在介绍铁的氧化还原性时安排的,意在使学生掌握铁与水反应之知识点,并理解铁的氧化还原性。教科书中该实验方案却存在成功率低、操作复杂等缺点,因此该实验亟须改进。

本文选取了刘胜强和樊小平、罗振锋、徐晓键、齐俊林、谭宗军和向雪皑等老师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案,并运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以及实验设计理论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学习他们的优点,并力求克服其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操作简单、成率较高的实验方案。

二、问题提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化学Ⅰ)在第三章第一节中讨论了铁的性质,其中在介绍铁的氧化还原性时安排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过干燥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如下: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烧瓶产生水蒸气的温度低,玻璃导管直角处易有冷凝水滞留,实验时间长;

2.酒精喷灯加热时,易使玻璃管因局部过热而变形;

3.干燥剂易液化,干燥作用失效;

4.玻璃管内还原铁粉与石棉绒混合,石棉绒传热较慢;

5.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很难掌握气体收集的程度。

本文在分析各实验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检验。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本人的实验方案。

三、实验方案

1.实验装置

a.浸过水的砖粒;b光亮的铁丝圈;c自制双芯酒精灯

2.实验步骤

(1)按图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试管中依次装入浸过水的砖粒、光亮的铁丝圈。

(2)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浓硫酸集气瓶里不断有气泡冒出,当气泡连续冒出时,可用试管收集气体验纯。

(3)验纯后,直接在导管口点燃,会观察到氢气燃烧火焰。

实验过程中,浓硫酸集气瓶中不断有气泡冒出,光亮的铁丝圈颜色变暗。气体验纯后,在导管口点燃,会观察到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3.该方案设计分析

(1)本着以学生掌握铁与水反应这一知识点为目的,所以,该实验的成功率应该是设计实验方案首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2)原实验方案用酒精喷灯,不但有噪音,而且易损坏试管造成浪费。而该方案由普通酒精灯加以改造,既达到了反应的温度,又减少了可能的损失。

(3)实验用一个自制的酒精灯,激发了学生兴趣,启发了学生思维。

(4)该实验方案是在分析一线教师实验改进方案的基础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分析、比较、实验验证而设计出来的,使该实验达到了最优化。

篇9

一、分清实验的类型

化学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种,定性实验就是根据某种物质的性质鉴定该物质的存在与否。定量实验是测定某种物质的各种成分的含量。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定性实验比较多,像制取某种物质,物质鉴别、鉴定、推断,物质性质检验,实验操作顺序或装置排列顺序的连接,分离混合物或从混合物中提取某物质。定性要求能排除其他的干扰并有明显的现象;定量实验遇到的比较少,主要像测定物质的纯度,确定物质的组成(某化合物的定量组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测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测定某些中学化学常用计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定量实验要求准确地测定物质的量。

二、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提出实验研究课题(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求是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实验设计前,必须对实验的目的要求相当明确。

2.确定实验原理。要求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主要是从原理合理、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且利用率高、无污染而确定(选择或拟出)实验原理的。

3.选择实验用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合理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4.设计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选用的实验仪器和用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并绘制或识别相应的实验装置图。

5.观察现象和数据。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过程,预测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现实验目的将要记录哪些数据等。

6.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7.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采取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作出优与劣、好与坏等的分析和评判,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作出改进。

三、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它指设计实验原理、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时,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方法论相一致。如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不能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因为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不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必须先加入强碱水溶液或强碱的醇溶液使卤素原子变成卤素离子,再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沉淀的颜色。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而且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在现行的条件下能够满足。

3.简约性原则。这是指化学实验的设计要尽可能地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步骤及实验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实验的原则。

4.安全性原则。这是指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需要点燃可燃性气体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防治发生爆炸;需要用到有毒气体的反应,最后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燃性气体的点燃,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四、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

1.连接组装仪器,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先使仪器和大气不再直接相通,然后形成气压差,再根据现象能保持压差的,气密性良好。

3.装入药品进行实验。这一步需要认真观察现象,需要测量数据的要进行几次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4.拆卸装置,需要注意防止发生倒吸,像用排水制备气体的装置需要先从水中撤出导气管再撤酒精灯。

篇10

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包括实验装置图)实验记录及实验结论。一个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优劣,其评价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设计简单、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例如:

1、 实验题目:《苯酚的性质》

2、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 实验内容和实验药品、仪器。

苯酚、蒸馏水、乙醇、碳酸钠、石蕊、溴水、氯化铁溶液、试管

4、 实验过程:

环节一: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思考:官能团决定性质,苯酚中既有苯环又有羟基是否既有苯的性质又有醇的性质?

猜测:醇的性质:

探究1:与钠反应、与氧气氧化反应

结论:与钠能反应,比醇剧烈,与氧气反应;易被氧化,具有羟基的性质。

思考:醇溶液显中性,苯酚溶液显性?

探究2: 1、在石蕊中加氢氧化钠

2、在苯酚中加石蕊

3、在氢氧化钠的石蕊溶液中加苯酚

结论:苯酚不能使石蕊变红,但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显酸性。

点拨: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更活泼。

环节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思考:苯具有的性质?

易取代,难氧化,难加成。

推测:苯酚具有哪些性质?

取代、氧化。

思考:为什么苯酚是无色,而我们常见的是粉红色?

学生解释:易被氧气氧化,比苯易氧化。

问题:苯易取代,苯酚易取代吗?

探究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结论:常温下与溴水迅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比较:

苯苯酚与液溴纯溴单质溴水条件崔化剂常温不需催化剂结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易被取代。

环节三:特性

探究4:苯酚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现象:得紫色液体。

结论:苯酚与三氯化铁显紫色,这是苯酚的特性,常用来检验苯酚。

环节四:综合

讨论:由于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使羟基易被氧化,羟基上的氢更活泼。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更易被取代。

小结:官能团之间的影响,使性质既有加合性,又有创新性

环节五:影响

探究5: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的简单过程。

环节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