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科研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科研规划

篇1

【关键词】生涯适应力;大学生;规划;实践

1 生涯适应力的概述

1.1 生涯适应力的内涵

生涯适应力指的是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个世界。这种能力也是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基本体现。

1.2 生涯适应力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从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科研有重要的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具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大学生可以对个人目标与现实情况间的距离做出评估,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展新的或者有潜力的职业。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取得成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力有所了解,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通过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研究,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更好的了解的学生的求职状态,为教师因材施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基础

生涯适应力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关注,也是生涯适应力中最重要的维度,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未来职业的关注和计划;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好奇。即个体对职业的好奇态度,对职业积极尝试和探索的态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选择。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构建和选择;生涯适应力之生涯自信。指的是个体对生涯挑战的成功预期,是个体能够成功的做出生涯决策的自我效能感。这四大维度是培养拥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学会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面对困难与选择时任然拥有淡定和自信,我们才能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我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其结构内部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即: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信心>生涯控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应该培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均衡发展,且对自身职业有计划、敢于尝试的、理性做出职业选择的、对自己的抱负充满信心的新时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

如今,我校现在的教育对象仅仅停留在大一新生。其实,这门课程从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可以涉及学习,因为这关乎人的一生发展与命运。如何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本人认为应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在培养中完善。本人负责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学生就业。

3.1 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

高校帮助学生制定各种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人尽其才。通过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的生涯关注,即高校基于学生生涯管理的学生培训模式,从高校要求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求学校提供资源供学生学。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3.2 建立决策力引导平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生涯规划大赛和生涯规划训练营,提升学生判断力和决策力。组织讲座、班级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家长联系长效机制,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贯彻学校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学校家长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力,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树立“一就业,二择业,三创业”的“三部曲思想”,结合自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满意度,成为人生的赢家。

3.3 生命设计模型,培养学生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诠释知识的意义从而更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生命设计便是应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即生命设计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构建各种各样的一些生命的角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对自身的信念和社会关系加以解读,促进“人职匹配”,培养学生的生涯好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生涯自信。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可以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幻莫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本人从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应用实践着手,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小云,薛桂英.高校生涯辅导的新方向――生涯适应力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11-114.

[2]董振华,苏霞.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55-59.

[3]李妍,严敏杰.生涯适应力理论对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14,11:126-128.

[4]傅文第,华欣.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30:52-54.

[5]姜莉.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对生涯发展教育启示[J].学理论,2015,35:50-52.

篇2

一、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是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的目的

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旨在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设计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提高就业能力。

(二)学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的认识

1.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十分必要

为了掌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在开课之初,我们连续三个学期(即2005~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在选修的603名学生中进行了课程问卷调查。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如近几年到院系进行的就业工作调研),有98.6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是十分必要的。

2.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课程的质量,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在2005-2006学年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你选修就业指导课希望在哪些方面受益”的选答题。有7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选修就业指导课了解就业程序,提高就业能力,56.35%的学生希望能掌握了解自我的方法,另有11%以上的选修学生希望获取其他方面的帮助。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选修就业指导的目的与学校开设该课程的目标一致。

在2006-2007第一学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增加了四个选项了解学生:“选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目的?”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学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就业知识,为就业做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遵循有利于学生建立职业理念、职业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就业知识和技巧的课程设计原则,在“关于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意见”中,我们制定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计划:每学年上学期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选修;下学期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供一、二年级的学生选修。课程以系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灵活互动的情景教学和具体的案例分析,并结合讨论和报告会等形式。

在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结束时,我们在选修生中进行了课程问卷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26份。统计数据显示:本学期授课的对象主要为三、四年级大学生,仅有3名二年级学生选修了该课程。但这三名同学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应该让更多的低年级的学生能选修上“就业指导”课。即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需求不应只限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同时,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需求量大、期望值高,而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要很好地完成两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困难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反复调研决定:从2005~2006第二学期起,每学期面向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设置“就业指导”课。为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尽可能兼顾各个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需求,对原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并且暂时不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即修改原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由每学年一次,每次18学时改为一学年两次,每次18学时;授课对象也由原来计划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改为面向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课程内容及课程整体安排作相应的修改。目前教学的主要内容及顺序为:大学生生活与就业,职业决策,寻找满意职位的方法,就业知识与技巧,中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招聘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类型,用人单位的基本招聘形式等。课程内容及课程安排更趋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安排的满意度。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5年9月,武汉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之初,无论是在教学条件上,还是在师资力量方面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只在文理学部设置了“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全部由学校就业工作人员承担。2007年9月,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得到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我们又在工学部和信息学部各设了一个就业指导课的课头,任课教师分别是工学部和信息学部长期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了一支由学校就业工作人员、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承担分别设在文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就是这样一支兼职的教师队伍,灵活地应用自编的就业指导课教材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PPT文件),完成了就业指导的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的就业指导课教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实务》于2007年9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作为21世纪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出版。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就业指导课在“武汉大学2005年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课程,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积极性较高,评价较好。但是不可忽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新的学习课程列入我校教学计划,受教师、教室等因素的限制,现在仍然是以“上大课”的形式将几个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层次不齐,需求相差较大,不可能很好地因人施教、同时兼顾几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不能较好地实施个性化辅导,也不能满足学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需求,更谈不上让有选修该课程意愿的学生都能参加课程学习。每学期开课之初,仅文理学部这一个课程就会收到80~100份左右的选修就业指导课申请,迫切要求增加他们为该课的选修生。可是我们现有的力量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现有的教师工作量十分饱满,若再增设新课程,让他们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是对教师和学生不负责任。所以没选修上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只能期待下个学期能选上这门课了。不仅如此,受教室、学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讨论为辅,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就业指导所需要的模拟教学、个别教学、拓展训练无法全面开展,求职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就业权益保护及仓0新创

业教育内容因受教学时数的影响,要增加到教学方案之中有一定的困难。综上所述,我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建设面临如下的问题:第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受益面不够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科学生选修的需求,每学期都有一部分本科学生没选修上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第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没有分年级、按学部或相关专业开设,致使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第三,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时数需要增加,教学内容亟需修改更新;第四,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模拟教学、个别教学、拓展训练无法实施。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建设的几个建议

(一)加大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培养力度,迅速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加强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当务之急要迅速改变目前只有少数兼职教师承担全部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状况,组建一支全员化、专兼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和高水平、专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我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全部由兼职教师承担且兼职教师人数较少,这些兼职教师分别从事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深入地教学和研究,不能开设更多的就业指导课程来满足更多学生选修就业指导课的需求。不仅如此,当兼职教师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时,正常的教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尽快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学机构,有专人负责整体规划并落实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计划,组织有意愿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教学的副书记、辅导员进行系统的教学课程学习,使他们能根据本院系特点,承担本院系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教学。总之,要多渠道、多层面加大对现有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要加快校内、校外教师人才的引进,迅速组建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二)加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步伐,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体系

经过了近六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学校要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潜力,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体系,增设更多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并增加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增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心理调适方法,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疏解负面情绪;二是就业权益保护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充实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四是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学部和专业的学生特点,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分类进行模拟教学、个别教学、拓展训练。同时,进行教学内容的修改及研究,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更加科学、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具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从形式到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开展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根据社会需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顺利走向职场及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课程特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性质与发展现状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逐渐趋于肤浅。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的链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便应运而生,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出现了肤浅的事实,即对于成功人士的就业情况分析不够深人,没有客观地对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综合的考虑;较为盲目地看待社会各种就业现象,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观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社会就业的衔接不到位,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就业指导的特点。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人文性创新性还不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该仅仅是摆设,而应该能够广泛地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冷静地分析自己与职业之间的契合点,不断地促进自己的发展,但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充分地做到这一点,它们仅仅是从宏观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把握,忽视了对于学生个体的重视,没有体现出较为人性化的特色,几乎所有的课程只是简简单单地就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缺少如何指导学生的个人塑造这些内容,因而说在人文性上缺乏独特的观照,在创新性上的切人不够深刻。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广泛深入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在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本质内容"大学生需要学生要有独到的见解和灵活的思维,而不是仅仅将它视为一门文科类的课程来学习,包括考试在内,考察的方式趋于机械化,现在考试的基本方式为课堂考勤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20分,课程论文80分,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从这门课程开始改革,才能够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负起责任。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方向

1、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理想择业、就业和创业作准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能力训练和亲身体验,教学方法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经验性和互动性,把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灌输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亲身实践,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领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多种教学方式与实践紧密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辅以活动、游戏、问卷、测评、视频赏析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职业价值观这个教学点时开展“价值拍卖会”,针对求职面试和简历制作来设计“模拟招聘会”,应聘人员和招聘人员都由学生模拟,教师作为旁观者根据“应聘人员”的表现提醒他们在应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礼仪、回答问题的技巧等,同时引导“招聘人员”进行自我反思。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式直观、内容丰富的求职类视频如《职来职往》、《天生我有才》、《非我莫属》等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视频材料让学生赏析,在观看视频之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求职选手的优势,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达人”给选手的建议和意见。

2、善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升就业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和思考题要求学生阅读、思考、讲解、辩论和表达,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达到领会、掌握知识的目的,有利于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有利于从只传授知识到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并重的转变。案例教学法高度的仿真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可以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形成互动融合的关系。

运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当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控制发言顺序和学习进度,适当穿插点评,并提出新的讨论话题或课后思考,做到有始有终。教师还要成为“催化剂”,将学生讨论的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对讨论中的争议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教学内容的巩固,加深对职业规划与就业的理解。

3、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指导,让每个学都有机会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指导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分析社会的职业性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了解职业种类,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确立职业目标。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素质测试和心理测试;提供个别咨询,给出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参与个别咨询的学生要建立档案,提供跟踪服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特长,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4、应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上要改变一般课程的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训课课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记分平时作业、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网上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阶段性测评,如记分平时作业是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评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记分平时作业,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小组学习是指根据教学或形成性评价要求,要求学生若干人组成一个学习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把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放在学生的作业、课堂讨论中进行,理论运用能力集中在课堂案例分析、课后小论文的写作中进行,职业能力放在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后实践作业(如职业生涯规划书、个人简历) 中进行,态度观念上的进步可以通过观察法在日常表现及各种活动中评价等。

参考文献:

篇4

一、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的基础数据为男生372人,女生608人;各个年级学生的分布情况为2008级学生225人,2009级271人,2010级266人,2011级218人;家庭所在地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168人,地级市194人,县城或县级市255人,乡镇96人,农村267人;维吾尔族50人,蒙古族156人,朝鲜族107人,藏族127人,哈萨克族43人,回族141人,柯尔克孜族6人,西南少数民族(苗、傣、彝、佤、布依等)148人,其他202人;所学专业:社会科学类585人,理工类183人,人文科学类212人。以上被试选择数据基本代表了该校学生的自然情况。该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女生人数要明显高于男生,农村和乡镇学生占到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需求、职业规划的认识、就业困难的原因、应聘单位用人标准、职业定位与目标”等5个方面。

(一)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应集中在提供招聘实习机会、就业信息、应聘技巧和职业生涯课程等几个方面。职业生涯课程是指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第一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聘技巧、心理辅导和专业证书是同学们提高就业能力的辅助条件,学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调查显示,仅有7.2%的学生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32.8%的学生仅有简单的规划,有55.6%的学生基本没有规划,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从各年级情况来看,总体数据差别不大,选“做过,清晰”的2008级和2009级的比例分别为9.2%和9.4%,而2010级和2011级分别为7.4%和6.7%(见表2)。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的原因选择中可以看出(见表3),有22.8%的学生认为自己期望值过高,认为扩招影响的比例为21.1%,认为学生成绩整体水平不高的占14.3%,认为就业意识薄弱的占10.1%,认为职业规划指导不足的占14.9%,认为缺乏工作实习经历的占16.7%。学生对于就业困难的认识比较客观,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发展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其中主观因素是期望值高,客观因素是招生人数过大、缺乏工作实习经历、学业成绩整体水平不高和职业规划指导不足。

(三)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大部分用人单位最看重社会实践经历(见表4),而社会实践一直是学生培养的薄弱环节,虽然学校不断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样也是学校长期比较缺乏的教育模块,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合作机会太少,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成熟的合作模式。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创新意识培养需要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以科研能力和学习成绩为纽带,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创新能力,而不是通过某一方面努力就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与目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相对集中,选择公务员的比例最高,占到了29.3%,依次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企、自主创业(见表5)。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符合正常心理预期,选择的主要范围基本是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私人企业是学生最不愿去的地方,自主创业意识不足,承担风险的魄力和开拓精神需要加强。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因素分析

(一)民族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民族”身份具有自然属性,曾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优势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身份的传统就业优势正在淡化和消失,如何通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现民族身份的就业优势和特色是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回答“民族身份对你的职业选择有无影响”时,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影响较大,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很小(见表6)。

(二)专业民族高校传统优势专业集中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理工类由于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从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对年薪的期望值来看,主要集中在5-10万和10-15万之间,其期望值总体高于全国本科大学生就业收入的平均水平(据中国经济数据中心统计,2011年全国大学生初始工资为2719元),只有11.2%的学生期望值与实际相符(见表7)。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年薪的期望值一方面反映了对自身认识和职业定位的偏差,另一方面显示出他们对社会发展了解不够,存在较大盲目性,从而使他们的就业选择空间变小,出路减少。

(三)城乡身份差异调查显示,被试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其中生源地为农村和县城或县级市的学生选择北京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比例高于地级市生源,选择地级市就业的农村和县城或县级市生源也高于乡镇,来自于乡镇的生源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大部分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指导定位来分析,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学生基本不会选择到基层去就业,来自县城或县级市、乡镇和农村的生源有少量学生有到地级市或县城工作的意向,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0.7%选择回到乡镇或农村地区就业(见表8)。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总体呈现向上流动趋势。

(四)性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男女比例差别较大,性别的差异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男、女生对自己能力和人格类型与职业相匹配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管理类和教育类职业选择比例较高,对学术研究、创新发明和艺术行业选择比例较低,在学术研究、管理、教育和艺术行业,女生选择要高于男生,只有创新发明一项男生选择高于女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从事管理类和教育类工作,到政府和教育机构工作是他们的首选(见表9)。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从问卷反馈来看,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只有40%的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还有60%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考虑到职业规划对未来就业产生的影响。其次,从学生对就业困难的归因来看,期望值高、招生人数扩大和缺乏实际工作经历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招聘单位需要具备的能力选择来看,社会实践经历被放在首位,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排在其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意向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有8.7%的学生没有选择,表明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尚未定位或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从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和就业指导需求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就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主动寻找机会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在生活和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随着少数民族身份的就业优势逐渐丧失,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目标选择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对于民族高校培养定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专业是学生就业的基础,中央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集中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对年薪的期望值高于理工科学生,说明理工科学生对就业定位信心不足,而社会科学类和人文科学类学生对年薪的期望值又偏高。家庭所在地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基本上呈正向分布,由于北京等一线城市生活压力过大,选择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略高于北京等一线城市,愿意到基层去工作的乡镇以上地区生源基本没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影响他们就业的不利因素增多,如何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是民族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篇5

十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忽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2.缺乏整体规划与完善的支撑制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我国,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3.忽略过程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篇6

关键词:职业规划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079-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校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大一到大四,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进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全新的视角,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课题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大学生职业规划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人结合自身兴趣、能力等情况以及职业制约因素,为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指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素质及竞争力,有效实现大学教育同市场需求的挂钩,大学生在进行全面自我剖析,认识客观因素的前提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相关理论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提升,社会对大学职业胜任力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相关研究不断涌现。比如,王泽兵等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中提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注意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皖西学院部分在读生和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的谈话,一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基金项目:2012年度皖西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XSQ1206).和原因;二是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服务指导方面的建议。围绕这两个主要范畴随即进行访谈。综合访谈中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请教相关专家,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走访专家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需求,合理制定调查问卷,从多个角度来了解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问卷见附录。

1.大学生对职业规划重视度不够

当下,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视,但真正的普及和落实还有些不足之处。大学生普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没有针对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此次皖西学院调研中,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及非常重要的占46%,其中认为重要的占30%,非常重要的占16%。而选择一般的占18%,一点都不重要的占36%。

另外,此次调查中,有75%的学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这些任重只有34%的人有3年以上的职业规划。通过访谈也可得出差不多的结论,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在大学阶段开展职业规划太早,大部分认为真正走入社会后职业生涯规划才会顺理成章。

2.大学生自我认识评估不足

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和能力有所增加,但是自我认识方面常常还有不足,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过于理想化。此次对皖西学院大学生的调查中,只有45%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44%的大学生认识自己职业发展的优劣,均没有达到一半标准。在访谈过程中也可总结出,在现在就业制度及就业市场环境下,部分大学生仅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过于空想连连,有的大学生仅看到自己的缺点,容易信心不足。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期望值抬高,追求与实际不符;有些大学生缺乏自信心,不能以积极的态度争取符合自己的职业。

(三)大学生职业准备不够充分

机遇往往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职业准备充分,才会快速、准确把握机遇。大学生职业准备工作,包括建构科学知识结构、培养职业素质等,是职业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一块。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一般同职业准备不充分有较大关联。

在此次调研中,只有16%的大学生十分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46%的大学生有些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38%的大学生则是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清楚一般情况下就代表着准备不够,而准备不不充分就会导致信心不足,这样以来当大学生遇到就业机遇时候,机会把握不住,丧失机会,又会垂头丧气,造成恶性循环。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探索

1.有效增强职业规划意识

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先发制人,应当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大学生自身来讲,提升职业规划意识,第一要了解同自身相关的就业政策、信息,认清自身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性格特长等等,借助自己的信息积累和学校、机构的帮助,理性剖析适合自己职业。积极参与职业实践,同样有助于提升职业规划意识。总而言之,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前提,自我认识清晰,方可制定适合自己性格、特长及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

2.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

好态度未必能让大学生找到好工作,但用积极的心态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正确合理是定职业规划有一定帮助。所以,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让其用积极的心态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持续勉励自己、鼓舞自己,增强自我管理和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学校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阅读职业生涯规划有关书籍,搜集报纸以及网络职业信息,积累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并多多同老师、同学交流,增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规划、执行能力,将自己的具体行动同职业生涯规划有效衔接起来。

3.全程要加大创新教育力度

职业规划要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衔接,所以高校要在大学四年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加大工作强度。具体可以有以下途径,第一,配合职业规划开展科研课题立项。由高校拨出专项科研资金,选择有一定意向和能力的大学生进行科研立项工作,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第二,配合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及大学生学术论文竞赛。其中创业计划大赛同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衔接较为密切,重点培养学生市场调研能力,以及生产、研发、销售等创新能力。这项活动,可以荟萃大学生创造成就,通过专家的评价和学校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能力。

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1.大一大二要提高大学生重视程度

大学生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其重视程度。因而,大学生刚到走进大学的第一年,学校就要培养大学生的成人观。让其清楚地知晓自己早已是成年人。知晓一言一行都代表自己形象素质,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知晓只有被社会承认才是真正的承认。当大学生走进大二后,高校要对大学生及时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主要依照专业特点辅助其制定宏观的发展目标,让大学生明白通过专业学习未来能够在哪些行业展开工作。通过这种的方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等;了解经济形式及行业发展动态;树立人职匹配、,顺应潮流的职业目标。

2.大三要提高大学生职业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学到适应自身发展特点和市场要求的技能,只是让大学生知晓做什么、怎样做,而不为其提供实践平台,最终导致职业发展成为一句口号。大一与大二已经做好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尝试与筹备工作,接下来的大三阶段,就应该配合与督促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实践。例如,大学生确定自己将来要从事软件设计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要争取走入职场之前,要增加一些项目编程经验,比如参加学校的建模比赛,软件设计研讨班等,把自己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物操作能力。

3.大四要做好各类职业服务

当大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也就走到了人生转折的路口,不管大学生四年来职业锻炼的成果怎样,对真正走向社会仍旧有一定程度的畏怯。所以,高校要在大四这一特殊的阶段,担负全面服务大学生的角色。全面、到位的服务主要涵盖求职信息服务、就职技巧服务、工作心态转变服务、心理调试技巧服务等几个方面。求职信息服务,就是要搭建稳健有效的职业信息平台,利用种服务功能为大学生提供各类社会、企业招聘信息。至于就职技巧方面的知识,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其在企业工作中自我完善职业技能,同时高校一些辅导老师要为大学生做好指导工作。高教教师要教授大学生一些常用的心理调试技巧,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维持身心健康,以阳光向上的心态,勇敢向前走向社会岗位。

参考文献

[1]刘朋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发展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6).

[2]刘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与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3]李晓霞.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刍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6(4):71-74.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篇8

【关键词】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高校扩招在圆了更多莘莘学子大学梦的同时,也使其陷入了难以回避的困境———毕业即失业。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职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鉴于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的重大意义和西南财经大学在该课程教学和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课题小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旨在突破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瓶颈,不断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西南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就业指导的国内发展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内大学生择业趋于复杂化,学生择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提供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主要功能为提供就业技能的指导、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就业信息的提供等等。因此,就业指导可以界定为:求职辅导是指大学为其毕业生提供的各种求职方面的机会或训练。具体分为组织招聘会、辅导求职策略、辅导面试技巧、辅导简历写作等。

而我国高校几乎所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全部以给学生找到工作为重点,至于找到的工作是否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是否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得到自己长期的发展等因素就完全被忽略了。因此,本课题小组认为应该将狭义的“就业指导”概念拓展到广义的“职业生涯教育”,将就业指导延伸到整个大学教育,从学生的个人兴趣、个人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向他们传授各种职业的基本信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而非单纯的提供岗位信息,提高就业率。

二、西南财经大学的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历来重视就业工作和强调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在大一期间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时针对即将进入大四找工作的大三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信息。然而在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课程建设力度不够:虽然学校向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力度明显不够,对此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之嫌。

2.课程内容尽显陈旧,体系不完善:这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停留在普遍性的求职信息方面,一个教学大纲沿用多年。对于每个学生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从而大大局限了我们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

3.课程形式单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形式只局限于课堂讲解。但是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决定了,它不能仅仅由课堂讲解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它需要秉承“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的原则进行。

三、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症下药,我们认为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全程化教学。为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切实发挥其作用,不断推动学科实现科学发展,本研究小组提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教学模式,即将整个就业指导课程分为3个阶段,针对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教学,为大四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在不同的阶段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点有所不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鉴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性,应该以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第一,引进专业指导老师。第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学校组织就业指导老师进行系统培训。

3.创新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是建设该学科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方面,为此,本研究小组提出以“计划———控制———考核”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首先,制定该学科的年度教学计划;其次进行节点控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最后,开展年度(学期)考核,并制定奖励制度,切实做到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相应地制定三级管理框架:决策层注重宏观策划,执行层强化节点控制和指导作用,操作层强调评价和想信息反馈,形成高效的教学管理闭环控制系统。

4.注重科研,促进教学发展。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加强科研力度,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是建设该课程的基础。

首先,在建设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要树立科研理念、完善研究制度和模式,以研究为龙头带动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其次,本研究小组认为应该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专项资金,加大建设力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该理论的研究工作。最后,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变化;开展毕业生就业行为分析,对择业心里、面试技巧、自主创业开展专题研究,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

但由于我们的调查对象存在局限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认为该研究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和需要更加深入研究的内容,例如:我们认为应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教学,如何实现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仍然是个问题。坚持针对性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有赖于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不同导致就业指导的方案不同。因此,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题: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高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就业竞争力,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参考文献:

[1]吕中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分阶段教学探微.长春大学学报[J].2007.3(3)

[2]邱飞.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 2008.4(4)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研究 对策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30-01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和创新,对于关乎民族兴衰的高等教育更是受人瞩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鼓励高校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研项目的提出背景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率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计划,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型大学相继效仿。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由原来提倡的“全面发展的人”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末,我国大学也开始进行大学生的学术及科研能力培养工作。1996年,清华大学首次提出本科生研究计划。1998年,北京大学开始设立大学生“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培养机制。

那么,什么是科学研究呢?科学研究是指人们从事科学领域或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是一个解决问题或矛盾的全过程。国家教育部对科学研究的解释是: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活动上却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现状分析

由于绝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守旧,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现有的考试模式只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考查,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校在推进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力度和广度上还相差甚远,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日常课程的学习,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缺乏,积极性不高。此外,参加科研活动的大学生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比较低,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三、促使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对策

首先,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还要走出书本的限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及时将本门学科的前沿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观念。

其次,制定相应措施,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高校可以成立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该部门要与全校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帮助有需求的学生找到可以参加的研究项目。

最后,建立健全支持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为鼓励教师设计适合大学生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学校应对此类项目予以扶持并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获得教师全方位的指导,提高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延伸。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及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其次,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学习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由单纯的记忆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精神。

再次,可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对实践加以指导,同时也通过实践得以验证。

篇10

摘要: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条也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文章阐述了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四种途径及高校在加强学生科研工作的措施和保障方面的要点。

关键词: 高校教师;大学生科研指导

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学生科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以及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完善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校师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中,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以及有效的科研指导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也是教育科研应关注的领域之一。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

一、 结合专业课的教育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科研主要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不是独立的科研科研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科研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学生有大量的时间与专业课教师接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传播科学知识与科研精神,帮助学生确定选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专业课教学的被动局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二、在师生合作研究中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科研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创造发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种探索活动,因此,师生合作进行科研很有必要。因为学生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有意识地精心安排课题,有赖于教师因材施教地进行科学训练指导。教师所承担科研任务的前期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去做,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掌握文献检索、查阅、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较大课题的研究中,吸取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一方面能发挥他们在科研中的作用,充当科研助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另一方面,合作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因为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承担科研任务,因其水平有限,科研成果很难得到承认,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

大学生是一个涉世不深的群体,学习的多是理论知识,对社会的需求知之甚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他们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纯基础理论研究很难受学生的喜欢,学生也没有这个实力,所以结合实践搞科研比较实际。在实践中,容易发现问题,大量接触业内人士,对学生科研十分有利。因此,各种参观,调查和实习都是进行科研指导的有利时机。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与一些企业合作或单独建立产学研基地、科技园区,并指导学生以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使之加深对科技的认识,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学年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应用一门或数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毕业论文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是学生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的起点,是学生从学校学习过渡到实际独立工作的关键性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进行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选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写作计划,拟定论文大纲,把握研究进度,修订论文成稿等。

此外,高校应加强学生科研工作的措施及保障,第一,学生科研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多方面协作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并建立健全的工作机构,确定学生科研工作的直接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学生科研工作的政策制定和督促落实等工作。第二,学校应制定相应政策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科研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及时、全程、专业的指导。成立学校学生科研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依托各学院成立相关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并逐步形成学生科研指导教师培训机制。第三,学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完善校、院两级协调统一、系统完整、功能多样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并构建校、院两级的学生科研人才选拔与培育机制,开设学生科研指导选修课,实行竞赛指导课程制,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生科研指导课程学习与培训。第四,学校需要建立完善学生科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学生科研基金资助总额并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奖励和培养力度。第五,学校需要建立完善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考核和奖励力度,把指导学生科研列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条件并提高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奖励标准。第六,学校需要完善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在各类评奖评优中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力度,深入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认定工作,设立以科研助手为内容的勤工助学岗位并改革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培育科研创新成果,突出优秀学生科研成果在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作用。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高校教师需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同时对学生要悉心引导,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