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师范院校 普通心理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6-02
由于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着与综合型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冲击,那么该如何突出师范专业的优势?如何更好提高师范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将来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普通心理学进行教学探讨。
1 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它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普通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涵盖面广、抽象性和理论性强的学科,它为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教师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
作为一门心理学导论课,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心理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形成对心理学的科学认识,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2 普通心理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通心理学对于师范生来说意义重大,然而现实教学却不容乐观。作者曾对一所师范院校上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师范生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反映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偏向理论
国内师范院校现行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主要有孟昭兰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奕乾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比较全面、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但是内容全却不够生动有趣,心理学概念和专业术语太多,理论性较强,案例较少,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2 认为心理学应该有用,却不知道如何用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她们对心理学抱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心理学应该对于为人处事、自我心理调节、将来的教育教学都有实际作用,但学完心理学之后,她们却觉得很迷惑,只是记住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当中去,理论仿佛很难结合实际。
2.3 心理学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
由于师范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课程,她们不具有心理学系统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法,但是学生不是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她们也具有朴素的心理学经验和思考,她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有一种朴素的解释,而形成一种生活的常识,或者是一种习惯化的表达和理解。这些常识和理解有些是符合科学心理学的认识,但也有些是错误的。因此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想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来证实以前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科学。
3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3.1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详略得当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为例,本教材内容详实,不仅包括了心理现象的全部过程(意识、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言语、情绪、意志、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还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学派、心理学的生理基础,以及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等。如果要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把这本书面面俱到地讲授完,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减负,摒弃教材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毕竟她们学习普通心理学不是为了去深入研究心理学,而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帮助解决将来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心理学的生理基础、言语一章、注意的理论、记忆的生理机制、智力理论等都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略讲,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对心理学的流派、思维、气质和性格等内容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讲。
3.2 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实践,心理学的很多原理大都也来自生活,教师运用生动的生活事例或小故事导入和讲解,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讲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讲述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简爱》等小说里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恋父恋母情结,用一群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来解释自我防御机制。在讲到心理学的生理基础时,可以用建筑工人盖吉的头骨来引入说明心理的生理基础不是心脏,而是大脑。讲到感觉的适应时可以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和“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来解释。
在每章结束后,可以再设计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张飞审瓜、庞统判案、人怎么就变成了狼、珍珠翡翠白玉汤、毛地黄花治心脏病、长生不死酒的故事、难道他们有遁身术、张飞大战长坂桥、浴盆里的阿基米德定律”等。这些案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原理、理论方能解决,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来展示心理原理和心理现象等内容。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来自经典实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都重复做这些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心理学经典实验视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讲到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时,可以让学生看“小阿尔伯特的故事”;讲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可以播放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实验视频;在讲到感觉的作用时,可以播放“感觉剥夺实验”的视频片段;在讲到睡眠与梦时,可以给学生观看“说梦解梦”的视频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梦;在讲到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裂脑人的实验时,可以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解释;在讲到性格的解释时,可以播放“性格色彩解析”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性格的分类等。这些实验视频和图片具有直观形象性,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同时看这些实验视频也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对于将来走上教育岗位的师范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3.4 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互动的心理游戏和现场实验中
例如在讲到记忆时,可以现场做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测验来测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及长时记忆的特点;讲到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做这方面的趣味测试,让学生自己找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同点和特点;讲到感觉后像时,可以现场做正后像和负后像的实验,让同学在头脑中产生直观图象;讲到思维的解决策略时,可以用“河内塔”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在讲到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如何培养时,可以采用几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培养的方法让学生现场体验;在讲到想象的作用时,可以教学生现场做一个想象放松的练习等。这些心理游戏和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心理学规律的来源,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自觉性。
3.5 结合心理学知识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自己
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观念很强,经常会在网上寻找一些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但由于网络心理测验良莠不齐,有的心理测验不够准确,甚至有的测验结果会误导学生。因此,在专业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专业的心理测验,如情绪测验、情商测验、气质测验、内向型外向型人格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测验等。这些测验可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某项心理特质及个体差异,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
3.6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出要讲授的内容,如以“为什么女生爱减肥?”来引出动机的主题;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该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呢?”引出性格的特征;以“日久生情符合科学原理么?”引出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关系等;如为了使学生熟练地理解知觉的特征,可以设计一串实例提问:乒乓球台桌面为什么漆成墨绿色?变色龙为什么要变?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号?教师为什么都是用红墨水改作业?有经验的老师讲到重难点时,为什么要加强音量、提高嗓门?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欲望,促使其对问题情境的领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7 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在对上课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后,很多同学都会被课堂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知识点,但也会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所以要经常在下次课前让学生回忆复述上节课的内容,每章讲完后及时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或小论文等形式来加强巩固。同时对课堂提问和练习等环节计入平时成绩当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复习的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的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既要注意教师的教,又要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丽秋.让《普通心理学》轻松地映入学生的心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79-181.
[3] 田浩.普通心理学教学反思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87-90.
[4] 马燕.普通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之思考―― 基于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51-52.
篇2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经验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考研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学习方法、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反思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篇3
(一)课程教学实难似易心理学知识理论性强且内容抽象,加之现有的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大多没有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所以,广告心理学对广告学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广告心理学教学中很难为学生提供大量开展考察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无疑又增加学生掌握广告心理学的难度。而知识背景、学科研究、实战经验以及实验设备等因素,也给广告心理学的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实属一门“难”教“难”学的专业课程。但在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又呈现出“易”的诸多表现。一方面,课程“易”上。大多数广告心理学教学模式先是讲授诸如注意、记忆等心理学基本概念及理论,接着以广告作品及案例加以验证,最后是讲解某一心理规律在广告活动中运用。这种理论套案例的教学模式,课堂较“易”驾驭。另一方面,广告心理学教学还表现为教师“易”当和教材“易”编。带着理论找广告案例,或者解读广告案例找理论。梳理国内广告心理学教材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套用公认的从注意到记忆的完整广告心理学理论,再加上自己的广告案例,教材编写的任务即简化为“理论配案例”,教材“易”编。
(二)课程内容少新多旧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基础》出版以来,截止2012年底,二十年间,国内共出版广告心理学相关著作与教材76部,平均每年3.5部新著作问世。除此之外,原有的广告心理学教材如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系列,也不断翻新,纷纷出版修订版,甚至是第三版。虽然广告心理学教材更新较快,但其内容和课程教学仍有较多“旧”的表现。一是教材内容编排旧,绝大多数还是延续马谋超《广告心理学基础》的内容体系编排,而像黄合水、舒咏平等,真正能跳出传统心理学框架,尝试以广告的角度,编写广告心理学教材的并不多;二是理论知识和案例旧,关于新媒体广告受众心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研究等,未能及时出现在课堂上;三是课程教学方法旧,多数广告心理学课堂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以体现。
二、广告心理学教学困境形成的原因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在国内广告心理学20多年的教学历史中,对广告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边缘学科说,认为广告心理学,是介于广告学和普通心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广告接受者的心理需求与心理活动规律,广告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的公众心理,并据此来决定广告内容和广告方式。介于广告学和普通心理学之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第二类是应用心理说,以1992年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基础》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框架,切入研究广告创作与广告接受心理,属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第三类是广告活动心理说,以1998年黄合水《广告心理学》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第四类是广告人心理说,以2004年舒咏平的《广告心理学》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广告活动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全面审视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广告传媒人、广告人和广告受众等不同角色的心理。上述四类对广告心理学学科定位的认识过程,基本上呈现时间先后顺序,但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更新替代的进程,而是一个共存局面。从当前广告心理学教材的出版以及使用情况看,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框架的教材依然为多数,而来自广告学界、业界的以广告为主线的教材却并不多。关于广告心理学学科定位的认识,尚处于见仁见智的探索阶段。学科定位的不够明确,导致了广告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混乱。
(二)学科研究不扎实一门成熟的课程教学,需要大量的学科研究内容作为支撑。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不甚理想,理论鲜有更新,案例过于陈旧,缺乏对当前广告业界实战的关照。学科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广告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及效果,其表现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广告心理学作为基础性课题,解决的是广告实战的基础性问题。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多是引进国外理论翻译后进行讲授,真正本土性基础研究与案例并不多,不利于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虽然许多企业认为掌握消费者心理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理解该如何对消费者心理展开研究,或者不重视相关的投入。广告心理学在业界的不受重视的“事实”,进而又影响到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不被重视。最后,国内业界研究多为功用性研究导向,业界更愿意开展帮助他们解决营销问题的研究,而非广告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的不足,尤其本土原创性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广告心理学教学成了空洞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说教,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对实战的指导价值。
(三)教学投入不足首先,广告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在广告心理学的教师队伍中,既能懂心理,又懂广告,既能讲授理论,又能设计实验的人并不多。在师资引进方面,主观上不太注重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客观上既懂心理学,又懂广告学的人才稀缺。而在师资培养上,由于广告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与广告实战严重脱节,又使得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困难重重。其次,广告心理学课程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够。一方面广告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所需成本较高,令很多高校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研究人才、研究项目等因素,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进而又影响学校对广告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最后,广告心理学课程建设难以到位。由于师资建设、设备引进、研究项目以及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客观和主观上被不受重视,逐渐沦为边缘学科,很难进入广告学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之列。难以进入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广告心理学的基础课程的地位就难以落实。
三、改进广告心理学教学的对策
(一)以课程地位落实为保障要改变广告心理学空有其名的局面,首要之务就是落实广告心理学基础课程地位,从而真正发挥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首先,加强广告心理学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一方面引进具有心理学和广告学双重学科背景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担任广告心理学教学工作,还可聘请熟悉广告心理学业务的业界人士,补充广告心理学的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将广告心理学教师送到相关的心理研究所、实验室,以及业界广告心理研究机构等,参与业界的广告心理实战项目,或是引导教师开展与业界接触紧密的广告心理学研究,从而增进广告心理学专任教师的研究水平与实战经验。其次,加大广告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把广告心理学实验设备购置和实验室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广告能力的重要一环,为开展广告心理学教学与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引导和鼓励师生,增加对广告心理学实验设备及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与范围,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对广告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及其教学困境的认识基础上,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告心理学申报各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加强广告心理学教学教改、实验设计、课程实训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广告能力培养为导向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业界对广告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以广告策划与创意为核心的创作能力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未来业界需要创作力、洞察力和沟通力兼具的复合型广告人才。广告心理学在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来看,广告心理学应以广告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着重广告学专业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趋势的洞察能力,能够透过市场想象分析并预测消费心理与行为变化;二是培养学生创作符合心理科学广告的想象能力,合理运用心理学规律,充分发挥广告创意与表现力,创作真正能够实现广告与受众的“心”沟通的广告作品;三是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广告职业的心理调适能力,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以良好的心态应对从事广告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境;四是培养学生对话广告业界的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后的广告提案、客户开发与维护等。
(三)以广告心理研究为支撑广告心理学教学,有赖于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的系统深入。要破解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研究之窘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自行开展广告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广告学专业师生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专业实验设备,建设广告心理学实验室与研究所,开展各类广告心理学的实验与研究,注重研究的市场效果,并通过研究成果的市场化,一方面进一步验证成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经验、资金、设备等保证。如中国传媒大学IMI(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是进行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研究的专业机构,其开展的《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研究》等在业界和学界均产生很大影响。第二,与业界开展研究合作,并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寻求与企业、研究所、媒体等的合作,把业界老师请进来和把学校师生送出去,形成广告心理学课堂与广告心理学研究项目的互动。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与百度营销研究院的合作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有助于业界实战,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同时关注国际广告心理学研究前沿,及时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保证广告心理学教学的国际性与前沿性;同时还要做好国外广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进而保证广告心理学教学的本土化与实用性。
篇4
从专业角度来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非玄学,它是受了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有关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一般来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普通心理学,它涵盖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感觉、知觉、情绪、人格、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意志、问题解决、技能学习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讲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
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很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校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组织行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心理学研究需要使用SPSS这一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且心理学专业本身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有很大关系,这些学科探讨的生理作用会直接影响人们。因此,除了以上提到的分支学科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SPSS软件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等相关课程。
我们可以认为,犯罪心理、读心专家等影视剧的内容确实涉及心理学的知识,准确地说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应用与结合。不仅是在电视剧中,日常生活中心理学也随时随地陪伴着我们,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不如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心理学的应用,只是很多人未曾发觉。
那些经典疗法
除了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一些咨询技术,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催眠术、房树人测验、箱庭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以便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意识恍惚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给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国内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介绍说:“科学证明,恰当地使用催眠可以起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所以说,催眠术并不是神乎其神的魔法,而是有极强的科学性。
箱庭疗法,又称沙盘疗法或沙盘游戏,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1939年,受威尔斯“地板游戏”的启示,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将收集的各式玩具模型放在箱子中,让孩子们在箱子中游玩。这个箱子被孩子们称为“神奇的箱子”,这一儿童心理治疗方法被命名为“世界技法”。箱庭疗法呈现一种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形式,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便是箱庭疗法的创造和象征模式。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临床疗法,通过创造的意想和场景来表达自己,直观显示内心世界。同时,它也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以上的这些疗法可以看出,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救赎与自助
身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爱着自己的专业,尤其是学习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后,我发现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正常且独一无二的,包括精神分裂、智力低下的人们,没有人是奇怪的和应该受到歧视的。在生活中,我学着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自然,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心理学专业和我的老师们。大学期间,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经历,表达他们的看法。你会发现,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大多温柔、风趣、耐心、体贴,他们能理解、包容每个人,交谈时能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着想,并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也许,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和它特有的温暖的力量。对我而言,心理学不仅修炼我的内心,更让我懂得接纳与放下。
心理学不仅可以助人,还可以自助。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忙指导你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健康心理学可以教你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疾病并保持健康的身体;咨询心理学教会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或帮助他人学会正视自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纵使学习心理学专业有众多优点,但如果你是抱着“学了心理学我就能看穿别人”的心态学习这个专业,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许多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将心理学神化了,这才使得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所以,不要指望在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们会直接教你看出他人的眼神、动作传达什么意思,这些根本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主流知识。其实,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中,会有众多理论基础知识需要背记,因此有时我们自己也会打趣地说,学了四年心理学,活生生地从理科生变成了文科生。
就业及发展方面
现在,想必大家对心理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学校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销售工作,是大多数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读研深造等。总之,心理学专业的就业面很广,最终在于自己的选择。然而,在国内,心理学的发展仍然在起步阶段,有太多人对心理学仍存在误解,很多用人单位都不重视心理学,所以尽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面很广,但需求量不太大,就业率并不太高。可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一旦到这些岗位工作,就会体现出他们特有的优势。在工作中,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他人更宽容,这与心理学的专业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学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国内,心理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也更需要大批人才来发展。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学;关系
在新的世纪,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语文教学也摒弃为“应试教育”而教的落后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统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运用诸多科学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语文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科学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它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以至于具体的阅读心理,写作心理等都为语文教学法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当教师的体验,谈谈语文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评讲,一个学生的作文被列为好文章,哪怕这一”范文”其他方面写得平平,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达到此次作文的要求,因而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赞扬和肯定,结果,这个学习平平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乃至整个语文学习方面,会出现逐渐的乃至是飞跃式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也就是说学生是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就可以使学习上表现平凡而变为表现不平凡。
我在读初中时,开学第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肯定了我“开头点题,发掘周延”的写法,并打了90分的高分,并在讲评中作“范文”宣读,结果我学习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还经常自写作文。结果中考语文得了112分。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学习,总会进行一次自我排队。这种排队的自我意识,往往影响到今后的整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或自卑或失望,阻碍蕴藏能力的开发,或自信或奋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猎取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得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落后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扬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在外表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是热情赞赏,哪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3.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是习惯。
语文课枯燥无味,应该实施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负起他们主人公的责任,在毫无压力下愉快有趣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绝唱》一课,让学生扮成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表演,满堂充满嘻嘻哈哈的笑声,两节课下来,老师并不用多讲解,但学生却完全领会了课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差异产生业余时间”。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论断。无疑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困于课堂内,语文教师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多号召,乃至组织学生到社会看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技、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记者采访,搜集典故传说,办小报,出墙报拟写春联,知识抢答,各种辩论等,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这样就创造了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良好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爱心激励他们施展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事前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先前的优差好劣,使优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完美,特别注意帮助差生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像,树立起“我现在与别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人的困难起因不同,内外各种因素的配置不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个体内部的认识、情感、行为系统各项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能力困难型的学生:能力较差是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对于这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教突出,不能正确的归因,缺乏学习动机,这样的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是大多数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而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篇6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篇7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由此产生了护理心理学,同时护理心理学也是护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医疗条件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领域对护理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心理学受到的重视和发展越来越强烈。在护理的管理、患者的顺利康复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谓护理心理学就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研究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进行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修养和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既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又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更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
一、护理心理学的定义
护理心理学既是一门护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又是护理领域的基础学科。其重点研究心理科学在护理当中的作用。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提供解决心里、行为、护理等问题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医生认识护理重要性的渠道。
二、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尤其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情况,除了正常的医疗治疗之外,要考虑患者在这种病情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符合其特点的护理计划。可采取的方式和做法如:
1.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法和交谈法的形式,与患者聊家常,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关注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发展史,建立起与患者互相信赖、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
2.通过向主管医生询问及查询病例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发病前的特质,从而掌握患者在患病后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反应,找出患者需要解决问题,心里的症结所在,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不断的观察患者疾病及心理上的变化,如恐惧、紧张、难为情等,及时修订护理计划,保证护理计划动态化,从而及时掌握病情和心理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获得最佳护理效果。
3.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个体情况不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在护理中就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如有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对治疗手段、方法产生恐惧,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时就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把医学知识通俗化,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讲解治疗方案、治疗手段的必要性和
安全性,并让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摆脱消极情绪、消除心理负担,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尽快康复。同时,心里的疏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向患者及时说明所患疾病产生的病因、治疗、康复注意事项等。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详细的收集相关资料,用科学的道理深入浅出,通熟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讲解,如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恐惧与焦虑感,因为老年患者的各种功能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也可能持续性的剧痛,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感。同时,在老年人患病及就医期间,多数患者对于休息、睡眠、饮食等方面感觉难以适应,常规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就医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等。此外老年患者还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感、依赖感。针对这些,就要充分运用护理心理学的做用,在常规护理与药物护理的基础之上,将护理心理学穿插、渗透与交融于护理全过程。
三、加强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中管理和应用
1、很多护理人员片面认为护理就是简单的为患者打针、包扎、拿药等工作,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对较累较脏的退避三舍,一些问题和困难无从下手和解决,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就要求管理者可以从具体问题、具体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精神、物质的动力,带动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充分运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和疏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2、增强护理人员的荣誉感
社会的发展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问题、矛盾也体现在了医院中,出现的不少的伤害医护人员的事件,再加上待遇的问题等,导致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的流失。这时候,就要加强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信念。以南丁格尔为榜样,践行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义务。
3、加强培训,提升整体医护观念
作为整体医学,医疗和护理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随着患者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不断变化,医疗与护理也相应的对这些变化进行统一,达到医护相合的效果。护理心理学不但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医生也要认识到治疗过程中护理、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篇8
关键词:声乐心理学;声乐教育;声乐心理学的应用
声乐教育是目前音乐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方向,声乐教育与其他音乐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声乐的乐器就是人身上的器官,练好声乐的关键在于心理引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声乐心理学,并在声乐教育中运用声乐心理学知识,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1 什么是声乐心理学
声乐心理学是一门运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在声乐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产生于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也为声乐艺术的实践活动服务,还为声乐系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
2.1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应当注意的因素
1、教师因素。首先与其他课堂相比声乐教学有其特殊之处。普通课堂都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但是由于声乐的特殊性,只能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才会有效果,声乐课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技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三流的教师很难教出一流的学生。所以声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声乐知识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2、学生因素。心理学研究得出一项重要结论,就是学生个体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学生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性别差异。性别差异是学生最基本的差异,它会对学生的声乐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男生和女生除了生理上的差别外,他们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声乐教学中应当注意这些差异,并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性别差异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摆脱社会偏见的影响。
(2)学生的智力差异。学生的智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领悟声乐知识的速度和深度。因此在声乐教育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对于学习能力强、听一遍就会的学生就可以讲快一点;而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弱、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就要慢条斯理的讲,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可以多讲几遍。
除了上述认知能力以外,认知风格也是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所谓认知风格就是个人对信息加工的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听教师讲,希望教师可以多讲一点;有的学生却喜欢自己思考;有的学生遇到问题喜欢和他人讨论;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喜欢自己钻研。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这种差异,对待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总体水平。
(3)其他差异。除了上述主要差异外,还有许多生活习惯或者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也会给声乐教育带来影响。比如,学习声乐的动机、对声乐的兴趣、学生的情绪特征以及学生的意志力。这些都会对声乐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因素。
2.2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1.心理反应论。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认为,一个歌唱家在演唱时声音,除了受天赋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精神状态、健康情况、心情、信心。除了帕瓦罗蒂以外,许多歌唱家都有这样的认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会左右歌唱的欲望和歌唱的声音;如果精神状态良好,就会激发歌唱家歌唱的欲望,其声音也是轻松自如、优美动听的。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歌唱时,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声音不走样,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2.调控论。
(1)感觉调控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来感觉学生喉咙的松紧、发声的力度、发声的位置等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向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并范唱,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得到教师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去感觉自己存在的问题。反复进行几次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3]。
(2)意志调控论。意志活动总是表现在唱歌活动中,人的口、舌头、咽喉、肺是发生的器官,而协调这些不同的器官发出声来,就是唱歌的意志。歌唱活动其实就是在用意志控制这些发声器官的活动,控制哪些器官活动大、哪些器官活动小,通过反复练习,最终对它们的活动达到精准调控。
所以教师和学生应当发挥调控论的指导作用,精确调控发声器官和感觉器官,不断提高歌唱水平。
3.注意诱导论。
注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声乐教育中也有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必须注意听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发声动作,其次教师也应当注意学生的歌唱行为。由此可见注意贯穿歌唱活动的始终,是掌握演唱技巧和发声技巧的重要前提。而注意这种品质在每个学生身上表现的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容易注意转移,有些学生可以注意很长时间。实践证明只有注意品质好的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学生应当积极培养自己的注意品质,提高注意集中程度和集中时间。
3 结论
声乐心理学作为一门声乐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学科,不但对每个学生的学生有重大作用,更是促进我国声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此,在日常声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声乐心理学,用声乐心理学去指导声乐学生的声乐学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因材施教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亚娟.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10(05):15-16
篇9
1.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但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目的就是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了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应用反馈机制,强化学习动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败,作业准确率的高低,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认真与否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高效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学习方面的进步、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的方面,教师也可以了解有关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并对之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常起到激励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在学生间开展学习竞赛,可以以个人、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青少年大都争强好胜,开展一些学习竞赛,以竞赛名次为诱因,可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趋力和交往内趋力,提高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物理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核物理学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小到行车走路,大到飞机飞船,可以说,物理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十分有益。比如在野外听到的山谷的回声现象,商店里玻璃制品晶莹剔透的反射折射现象。另外让学生多动手实验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一个物理规律、物理发现、物理发明,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将物理情境融入平时的动手实验中,往往能化抽象为具象、变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积极性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使之与该门课程建立某些联系,比如,化学、数学和物理有很多共同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类似的研究规律,让喜欢化学和数学的学生喜欢上物理是完全有可能的。
3.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榜样这一价值载体的人格形象,激励和引导学习者自我内化榜样精神品质,生成自我道德人格和创新行为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在物理这个庞大的科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优秀的科学大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上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真理。在生活上他们的表现也同样可钦可佩。这些卓越人物拥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人格魅力,我们可以历数出许许多多物理家的感人事迹,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名言是:“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出这位爱国科学家的伟大志向。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榜样,见诸行动,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4.学习信心
心理学家对自信的定义有很多,得到公认的表述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自信是保证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学业成绩与自信心的相关系数r=0.49。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好学,分析问题积极,思路开阔,而有的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做题时常常没有思路,觉得自己不行,不是学习的料。根据学习体会,我认为学习过程缺乏自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物理是一个理解性很强、逻辑推理严密的学科,只有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才能有较强的推理能力,且常常不能立即收到效果,甚至花了很长时间思考也没什么收获。这样让很多人产生泄气的情绪,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畏惧消极的态度,最后影响了物理的学习。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暂时遇到一些困难就开始怀疑自己。面对浩瀚深邃的知识海洋,面对一个暂时解决不了的知识盲点或者难题,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特别是自信至关重要。当然只有自信是不够的,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也同样重要。
新课改下的新课堂,跟传统的教学有很大区别,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适时地对教学作出调整,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形成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老师悉心培养,学生愉快接受的良好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1.
篇10
【关键词】高校教育 心理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67-02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展开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改革。在这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智力分析,即所谓的多元化智力分析。这个过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尊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 当前多元化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我国的心理学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对来说已经不再稚嫩,相关配套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都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十分严重。相关的教学部门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部分细节问题还要格外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学校要落实好心理学教学时间的分配,并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心理学的教学体系。最终能够很好地扮演领路人的这个重要角色。而由于心理学其本身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心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潮流,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非常陈旧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心理课程方面,包含了许多准确性极强的原理,这些原理通常都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学的方法不得当,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将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起来分析,有诸多因素会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对于教学质量十分不利,比较普遍的就是现行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并且许多的心理学实验教材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实验性心理学的教学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短板,常见的有实验模式呆板、教学设备落后、上课的时间地点过于局限,无法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性场景,而这些不利的因素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发展受限。除此之外,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完整与规范性差的问题,在最终的评测过程中,教师会更加趋向于对心理学的理论考核,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验考核,使最终的结果不具备很强的科学性。
二 做好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基础
如果要使高校心理学课程变得更加的多元化,需要在基础教育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在各个高校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课程。而教师要想使学生的专业基础变得更加坚实,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与老师的互动,在课后一定要做好复习等。
具体来说,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开展过程中,老师除了在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预习时要有所改变,还要对比较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充分的改变。不能用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模式,而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得知识。老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分为几个模块,一般要包括理论部分、实验部分和实践部分等,并且在相应的环节上加以重视,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家从原来被动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主动进行学习。
三 完善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措施
为了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系统化教学的具体要求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最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并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为了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熟练地利用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教学的方式,使用较科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以下的几点原则概括,分别为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具体的来说,更适合指的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确定日常的教学方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热爱心理学知识,很好地与老师交流与互动;更全面指的是教学内容与考核变得更加全面,与传统的心理学教学相较而言,规范之后的心理学内容会考虑到各个方面,不会偏废其中任意一个因素;更实用指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
为了使以上措施得到落实,老师一定要对心理学教学体系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抓住课程的核心。就心理学课程来讲,虽然其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但是其也有靠近文科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储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最好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很好地综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之中要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最好能烘托出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性向上的氛围。
就目前的心理学课堂教学结构而言,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的要求,将自己的经验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将几门心理学基础课程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最终能够把各类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发展。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引入更多的音频、视频材料来介绍具体的案例,使课堂的讲述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有所用,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并将这部分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最终的成绩考核之中,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的社会实践可以是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建立比较全面的心理档案,并定期对老人的心理情况做出评估;或者关爱留守儿童,并对他们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防患于未然。
四 结束语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根据人的自身智能结构,尊重其个性,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原则化、个性化、人情化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育还处在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教学还存在一些漏洞与欠缺。要改变目前这种形势,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婧.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成因及预防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74~77
[2]蔺艳娥.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思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114~116
[3]刘灿彬、吴钊.浅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新西部(下旬),2011(12):190、194
[4]李必发.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2013(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