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帮扶群众满意度范文

时间:2024-03-05 17: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帮扶群众满意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帮扶群众满意度

篇1

为切实做好对我街道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根据区委安排部署,结合我街道在前期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现就做好群众满意度整改提高工作制定该方案。

一、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反馈的问题

1、劳动就业、增加收入方面反馈的问题:企业招工难、工资低、部分企业拒绝为职工缴纳保险、残疾人就业难等。

2、卫生医疗方面反馈的问题:服务态度差、药品价格不透明、报销难等。

3、教育事业方面反馈的问题:个别学校有乱收费现象、学生在校饮水难、社会上各式补习班过多等。

4、生态环境方面反馈的问题:水源及大气污染严重、城区道路打扫不及时等。

5、社保水平方面反馈的问题:低保不公平等。

6、社会治安方面反馈的问题:盗窃现象严重等。

7、干部作风方面反馈的问题:个别干部不作为等。

二、具体措施

1、劳动就业、增加收入方面:一是提升街道总体经济实力。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三产服务业档次,促进街道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二是全面提升群众职业技能素质。结合阳光培训工程,帮助部分学员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使参训学员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三是扩大就业和强化创业政策落实。积极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资源库,广泛采集外地可靠用工信息,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创业基金会的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宣传人力资源保障局实施的微利行业政府贴息政策,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条件。

2、社保水平方面:积极做好街道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家庭户的救助工作。一是针对各类社保救助资金使用全面实行公开公示制度,采取每月、每季度定时公开和应急救助随时公开的方式,使群众对社保资金使用全面了解。二是积极展开对低保的申报、核查工作,确保各项社保资金真正发放到有实际需要的群众手中。三是对困难群众重新摸排,全面做好年终对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困难群众的临时性救助工作,给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困难群众能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3、社会治安方面:一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开展“打黑恶,反盗抢”专项行动,实现24小时不间断街道网格巡逻,提高群众见警率。三是畅通治安和信息受理渠道,及时收集和处置社会治安隐患、混乱区块等群众关心问题。及时收集社会治安隐患、混乱区块等群众关心问题。

4、干部作风方面: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尤其是对困难群众展开结对帮扶。二是严格干部全日办公制度。加强对全日办公制度的督导检查,保证工作日有干部值班,提高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三是做好阳光公开工作。每月6号集中对所需公开的党务、财务进行公开,全面畅通做好电话、网络公开及各类群众问题回复工作,不断拓宽群众反映渠道,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组织保障

1、是强化认识,抓好工作落实。充分认识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重要性,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单位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扎实搞好集中整改,切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在年终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提升群众满意度。

篇2

一、调整方案,深入开展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

根据全区棚改、后进村改造、联片整治和扶贫工作等情况,对部门单位联系走访的200多个村居进行了全面调整,进一步加大薄弱村居的包帮力度。根据近年来社区走访情况和满意度测评形势,会同街道园区对居改社、新形成社区、平房等情况进行摸排,重新对部门单位联系走访的40个社区进行了调整,做到联系走访居民全覆盖。根据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增减情况,并参考区级领导联系基层分工安排,对联系的116家企业进行了调整完善,确保与企业保持常态化联系, 持续深化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

二、突出重点,适时组织开展满意度大走访活动

与省民调中心加强沟通对接,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和福山文化特点精心准备发放物品和民生工作宣传材料,根据城乡居民评价的最新时间方式,适时组织全区120多个联系单位开展两次集中走访,做好各镇街园、村居(社区)与联系部门单位的沟通衔接,就联系走访的范围和目标要求进行细化,逐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共为群众发放物品和宣传材料18万份,进一步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和良好感情。

三、活化形式,加强社区和企业的联系走访工作

加强各联系单位与社区、企业的常态化联系,组织部门单位在联系的社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紧贴群众实际需求,共开展健康讲座、文体娱乐、帮扶劳动等活动100余件次,激发起全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走访居民的模式深入与企业沟通交流,积极宣传我区发展成果和良好营商环境,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督导企业将满意度测评等有关事宜通过各种渠道、方式传达给员工,赢取广大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健全机制,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处置办结效率

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根据全市统一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的要求,对各种热线进行整合,积极做好热线整合后市12345群众诉求的受理和反馈工作。健全问题解决的“闭路循环”模式,研究开发可多级联动、资源共享和具有模块扩展功能的新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受理、督办和反馈等工作流程,健全群众反映问题的快速协调对接机制,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已受理政务类诉求4421件,办结率99.95%,满意率97%。

五、突出实效,切实加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力度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全区各部门单位为所联系的村居至少筛选确定2项、社区至少确定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和工作措施,避免出现上报建设数额与实际投入不符、将镇街园建设工程视为自己的实事项目以及拿以往的建设事项冒顶等情况。与此同时,及时公开公示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不断加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完工或开工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600余件次,广泛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宣传引导,营造关心群众的浓厚舆论氛围

引导各相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电视专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我区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好心连心短信直通车的直通渠道,及时交通管制提醒、防骗知识宣讲、开展健康查体等便民信息90多万条,在《今日福山》开设群众满意度专刊,集中宣传我区各项工作举措和民生工作成效。根据城乡居民评价内容,组织相关牵头部门单位开展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集中整改落实等活动,共拨打群众电话9861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783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七、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通过召开督导组会议、组织现场督查等方式加大对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调度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采取实地考察和委托第三方电话回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干部走访、感情辐射等工作的抽查考核力度,确保物品发放和宣传到位,探索实行大走访活动社区和联系走访单位捆绑式考核,促进镇街、社区与部门单位之间的配合联动。对群众诉求受理解决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每季度形成督查通报,确保群众诉求解决到位。

纵观全年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单位对大走访等工作存在懈怠和敷衍现象,联系走访群众覆盖率不高,感情辐射达不到标准,只知道领取物品发放给群众,不能有效深入地宣传引导群众,没有与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导致群众对城乡居民评价工作了解不足、支持度不高。

二是部分部门单位对民生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惠民政策宣传报道相对滞后,不能够针对群众不同时期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报道,群众对一些政务信息点击率不高,营造让群众满意的氛围不够浓厚。

三是对照满意度测评内容,我区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群众对基础教育质量、交通违章处罚、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问题处置不够及时、解决力度不够,缺乏避免问题重复出现的长效机制和推进问题快速解决的综合协调机制。

2019年,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宗旨,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优化深化心连心工作。根据全区联片整治、扶贫以及机构改革等情况,对单位联村进行调整,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其次根据近年来社区走访情况,会同街道园区对新建成小区、社区平房、公寓楼等情况进行摸排调研,对单位联系社区走访范围进行调整,做到联系走访居民全覆盖、无遗漏。

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满意度大走访活动。契合群众需求并立足福山文化特点准备发放物品和民生工作宣传材料,根据城乡居民评价的时间节点,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大走访活动。探索实行大走访活动社区和联系走访单位捆绑式考核,结果纳入对镇街和部门单位全年考核范围,以此,促进镇街、社区与部门单位之间的配合联动,确保走访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切实提高问题处置办结效率。根据全市政务服务热线整合的部署要求,积极做好热线电话的受理和反馈工作,按照政务服务热线考核内容及时调整工作内容,规范问题处结流程;健全群众反映问题的快速协调对接机制和综合推动解决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篇3

为积极推进全县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全县安排,县委常委XXX、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于2月12日来到XXX镇,通过实地走访、察看现场、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该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XXX镇位于沅陵县西北部,东与借母溪乡接壤,西与古丈县、永顺县交界,南与二酉乡毗邻。全镇面积25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4亩,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砌头村,地处酉水、明溪交汇处,距县城32千米。全镇共有贫困户1168户3943人,16名第一书记、268名结对扶贫干部。本次走访调研了三个村,贫困户6户,非贫困户3户。

(二)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XXX、XX、XXX才能经济结构较单一,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打工,村集体有产业,但带动能力不强。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座谈了解到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2018年XXX镇着力完善水、电、路、桥、讯、房等公共设施建设,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医、学、讯等生产生活问题。年内实施了XX条74公里通畅通达公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发展动力不足。由于贫困人口大都居住散、远,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较差,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对自身发展缺乏毅力,脱贫的愿望不够强烈,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是产业扶贫实际效果欠佳。部分村区位不占优势,自然条件较差,缺乏有效资源和能人带动,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产业扶贫不够实。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镇划拨办公经费维持运转。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XXX镇通村公路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通组公路大部分正在实施,目前仍未完成。手机信号没有覆盖所有村居,部分村居小组未通宽带,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四是农村老龄化问题。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五是非贫困户满意度不高。满意度是检验我们脱贫工作的“试金石”,也是国家第三方评估的“硬指标”。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走访村群众满意度总体向好,贫困户满意度较高,脱贫户较贫困户满意度略有下降,非贫困户满意度相对不高。由于非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不知道和不理解,并且没有享受到的一些政策和实惠,因此产生不理解和排斥心理,心中多生怨言,所以导致满意度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坚持精准施策,再激内生动力。严格按照“六个标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落实行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摸清全村待业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情况,掌握其实际情况及就业需求,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就业方案;积极发展村内产业,联系农、林、牧、科技等部门,送技术下乡,力争村民基本掌握相关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联系先工业园中企业、镇扶贫车间为村内符合条件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尊重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提高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脱贫动力。

二是推进“一村一品”,助力产业发展。发展“一村一品”是立足资源禀赋、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各村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分类指导贫困村因地制宜,找准发展“一村一品”的切入点,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积极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每个示范村至少明确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或休闲观光农业等,使一个或几个村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征明显、附加值高业。

三加大改善力度,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贫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村组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篇4

一、扶贫工作总结

(一)完善机制、加强扶贫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成立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管理所、局机关有关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调动并及时做出调整。集中学习讨论各级下发的各项扶贫文件政策,深入贯彻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年初制定并印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扶贫工作计划》,对各项扶困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精准施策,全方位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根据市局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主动与县扶贫办对接,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第一书记”帮包、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等工作领域,深入调研,确保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贫困户,确保国家扶贫资金及单位扶贫力量向贫困村、贫困户重点倾斜。

1、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积极研究保障项目用地措施,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向扶贫攻坚项目倾斜,盘活挖潜用地优先用于扶贫攻坚项目,重点保障贫困镇(办)、村居基础设施和脱贫致富项目用地,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用地保障。配合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整合政策、资金、资源,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需要,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贫困镇(办)、村居开展增减挂钩的,节余指标在县区和全市范围内流转使用,积极引导节余指标合理流转,尽快实现增减挂钩收益,为贫困村居脱贫致富提供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工程布置,最大化满足贫困村的农业生产需求。

2、实行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五个一、三个一”帮包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53名机关干部与镇9村5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开展了“遍访核查”专项行动,制定方案对“遍访核查”成果进行问题排查整改。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经常把扶贫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细化干部帮包户的具体任务,提出扶贫工作的各项要求,保证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在入户走访、核实贫困户收支情况、摸清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全体帮包责任人认真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本着“一户一策”的原则,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及时入户走访,积极开展帮扶“讲策解难”活动。今年来扶贫帮包责任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季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贫困户入户走访工作。三是及时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和镇扶贫办对接,配合做好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工作和贫困户资料相关完善工作。

3、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帮包扶贫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2016年以来,共选派3名第一书记赴镇郭家梨行村、清河镇楼子孙村、淄角镇沙窝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抓党建引领,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现摘帽脱贫,有效的促进了贫困村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4、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帮包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分别对皂户李镇淄角镇鞠家村。局党组对帮扶工作非常重视,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成立工作组,先后多次到镇、村对接,实地查看,研究分析具体困难和问题,制定措施,主动参与帮扶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做好帮扶工作,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也存在深入帮扶村实地调查研究不够、在指导村民脱贫措施方面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指导村民结合实际发展生产,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帮扶工作更加深入。

1、加强政策学习。继续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脱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继续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工作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议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并力求扶贫成效。

3、强化服务意识,在用地保障、土地登记等方面,全力为我县扶贫项目及扶贫村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脱困。

4、督促帮包干部继续深入帮扶村、户,认真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户情,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有针对性的制定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的帮扶计划,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及政策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

5、继续为扶贫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三、下一步工作

将深入总结2016年以来扶贫攻坚经验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办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紧盯问题,持续用力,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整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落实精准到户到人的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常态化推进,把前段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固化下来。

(二)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将继续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工作部署,发挥自然资源行业优势,持续发力,使扶贫整合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同时,加大对贫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专人组织报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行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优先报批。

(三)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

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同时,局党组将从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等方面加大对结对帮扶的督查,不断促进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

(四)落实扶贫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积极发挥部门优势,根据贫困村现有基础条件,统筹各类资源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聚合全局力量,针对各贫困村的棘手难题,分类施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篇5

要站稳群众立场。指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方式,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诉求的必要渠道。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积极畅通渠道,依法规范秩序,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通过广泛收集、研究论证并积极采纳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效推动了党政机关工作改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大量群众诉求,有效疏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应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各级干部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真心实意带着责任和感情为群众解决问题,就没有化解不了的“心结”、破解不了的难题。

要强化问题导向。强调:“当前,群众通过渠道反映问题的意愿仍很强烈,对反映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务必认真解决。”做好工作,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解决问题。工作要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要积极推动各级各部门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真正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坚持法治思维。的讲话中“法治”是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强调“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特别在讲到工作时,总书记明确提出:“对群众行为违法的要依法处理,维护正常秩序;对涉法涉诉,要纳入法制轨道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到依法律按程序就能公正有效解决问题。”各级部门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政策手段化解矛盾,就是既要注重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推动职能部门依法按政策解决,又要坚守法律底线,切实维护正常秩序。属于诉讼问题的,要坚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渠道解决;属于行政复议、仲裁等领域的问题,要积极引导群众依照法定程序到有关机关提出;属于法规政策不落实的,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实到位;属于诉求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坚决守住法律政策底线。

篇6

1.强化收入支出管理。

截止到目前已完成预算收入950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181万元,其他资金收入2326万元。

2.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严格执行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工作纪律,确保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位。上半年共发放涉农补贴10大类,惠及18264余人次,发放金额1475余万元。其中:农村五保补助73.77万元;农村困难群众补助937.22万元;农村残疾人补助109.73万元;农村贫困生补助27.64万元;孤儿补助11.92万元;临时救助0.93万元;农村计生奖扶57.77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万元,农村产业扶贫补助资金54.19万元;村组干部报酬和补贴资金179.6万元。各项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切实做到了乡镇扶贫等资金在内的惠农资金准确、及时落实到老百姓存折卡中。

3. “三资”监管有效规范。镇“三资”监管中心在镇委、镇政府及财政所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财务管理,推进阳光村务,“三资”监管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资产资源运行平台,严格合同管理;依照省、市“十四项管理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居)监委会职能,民主理财,实行“六字合章”和“七关联审”制度,严把收支关、公示关;盘活村级存量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积累。截止目前为止,上半年度监管村级资金:收入合计为475万元;支出合计为730万元。通过有效监管,增强了财务收支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运行机制及各项指标逐步提高。

4.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作为民生工程联络单位,积极统筹协调全镇民生工程的实施、宣传、迎检、考核,落实民生工程材料、信息、报表报送等工作。加大民生工程的宣传力度,在制作宣传录音不断播放的同时,发放宣传公开信、悬挂宣传条幅、更新大型宣传牌等方式进行有效宣传,真正提高了民生工程知晓率,提升了满意度。

我镇民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和群众满意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确保我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积极参与新农合资金的收缴工作,此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所积极配合,及时收缴划转参合资金并按时向镇政府报送进度。

5、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在推进脱贫攻坚包保帮扶工作中,镇财政所13名同志参与结对帮扶,承担包保贫困户任务。按照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的要求,包保沈圩村、尖山村、站东居三村4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92人。(其中低保户16户43人,五保户3户3人,一般贫困户22户46人)。定期入村入户与干部群众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因人因户制定帮扶计划、采取帮扶措施。

篇7

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标准

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统筹规划,调动全省司法行政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紧扣“服务”做文章。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和检验工作的标尺,紧紧抓住评价考核这一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建立导向明确、指标科学、激励有力的评价考核体系。在评价理念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变侧重指令性工作考评为注重群众满意度考评,防止重“显绩”轻“潜绩”、重“主观评价”轻“客观效果”。考核评价要体现服务大局的根本任务,在“两个率先”中找准定位,明确要求,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要体现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实现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指标选择上,要坚持导向性、可测性、前瞻性、实效性相统一,精简优化争当排头兵考核指标。选取的指标要与国内先进水平、国际通用标准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真实反映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水平,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在考核方式上,要建立实绩考核与群众考评、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考核评价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行量化考核和定性考评,量化考核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和基层意见,定性考评要综合运用社区征询、电话调查、网络调查、服务反馈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对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作风、履行职责的满意程度。

完善以“四个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十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司法行政工作的公共服务特性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的要求,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工作网,更好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服务。

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按照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的工作要求,优化调解网格划分和设置,加强网格信息员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做到网格不留空白,队伍不留缺口,推动调解组织网络对城乡社区的全覆盖。要进一步完善“公调”、“诉调”、“检调”等无缝对接机制,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调解员职业化建设路径,实现调解机构和人员对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的全覆盖。推进调处中心实体化运作和功能发挥,强化矛盾纠纷的预警分析和研判反馈,加强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和群众意见的跟踪回访,推动调解工作向前端延伸、向深度延伸,实现指导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覆盖。

深入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着眼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教育矫正体系、困难帮扶体系,实现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帮扶的全过程、全员化覆盖。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完善衔接交付、风险评估、动态监管、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完善以县级管理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司法所为基础、以社区(单位)矫正(帮教)小组为依托的工作网络,建立与公安机关互联互通的特殊人群和重点对象数据库,加快构建全过程、一体化的安防体系。深化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公益劳动基地、就业安置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个别化矫正,注重心理矫治和引导,加大技能培训和帮扶力度,实现对特殊人群的有效教育和帮扶。

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根据公共服务的普及性、均等性特点,构建以县(市、区)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司法所、村(居)司法服务站为主线,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结对服务为支撑,以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便民联系点为补充,点线面结合、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就近便捷的优质服务。要进一步丰富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完善政府和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适时调整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拓展司法鉴定业务领域,推行公证便民利民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同时,加快推动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紧贴群众实际需求,大力推进普法阵地、重点法律、重点对象、普法队伍全覆盖,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要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普法网络和普法队伍,加强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运用,不断拓宽阵地,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在流动人口、农民工集聚区广泛建立法制学校,探索创新具有较强参与性、互动型的普法模式,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加强持续性、常态化普法教育,推进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大众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

打造以“12348”为载体的

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品牌

品牌就是形象,是服务能力的体现。实践表明,没有工作品牌就会导致社会形象模糊,服务职能也难以彰显。建设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深化品牌意识,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上树立品牌。“12348”作为司法行政服务热线,具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充分挖掘资源,发挥职能优势,将其打造成司法行政的综合品牌。

高标杆定位。将其定义为司法行政机关快速反应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拓展“12348”工作内涵,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等司法行政职能,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大力加强内外联动,使之成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的“协调部”、“服务部”,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机关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的综合功能。

高质量建设。制定“12348”平台建设的整体方案,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分别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对专线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统一形象标识,规范服务用语,改善服务环境。加强与“110”、“12315”、“12345”等便民热线的协调联动,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高效率运行。打造服务品牌,关键在于服务效率。要按照“一号受理、各级联动、方便群众、服务决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12348”服务平台的值班、管理、考勤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受理、即办、交办、协办、督办、办结、反馈、回访等工作制度和工作规程,建立健全热线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和司法行政信息库,实行热线服务网上受理、网上转办、网上办结,提高服务效能。

改进以“三化”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手段

司法行政资源分布散,工作条线多,基层司法所同志兼职多、任务重,传统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难以满足形势任务的要求,必须优化服务手段,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注重信息化支撑。将信息化作为服务的重要支撑,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数字司法”。按照科技引领、信息主导的思路,发挥好情报信息服务的实战功能,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实现“管理流”、“工作流”与“信息流”的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切实把网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要进一步发挥好信息系统的功效,突出加强对矛盾纠纷、接待咨询、援助案件等信息的及时研判分析,掌握动态情况,强化监测反馈,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能。

加快社会化统筹。司法行政工作除了为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提供保障和服务外,还承担大量面向社会公众、社会组织的公共事务,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譬如,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制度,把法律交给亿万群众的全民普法活动,在行刑社会化理念支配下的社区矫正工作,等等,无不需要我们发挥好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自治互律作用。要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通过志愿服务、规范引导、政府购买等方法,努力做到在更大范围配置社会资源,更深层次整合社会力量,更高水平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

篇8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围绕不新增贫困、不出现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两不一提升”目标,克服肺炎疫情影响,层层压实责任,明晰主攻方向,下足绣花功夫,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

(一)坚决贯彻“摘帽不摘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工作要求,单位每月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1次。

(二)坚决贯彻“摘帽不摘帮扶”。单位每2个月至少集中研究1次联系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并加强对派驻第一书记的监管、工作指导和关心;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走访1次帮扶的贫困户。

(三)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对已脱对象再排查。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村“五有”、户“六有”和“三率一度”,对已脱贫户、已退出村群众满意度再次开展全面“回头看”大排查,特别关注监测户(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把事前预防和事中帮扶结合起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回头帮”,确保不出现返贫。二是对非贫困户再摸排。对结对认亲(非贫困户),特别是五保户、低保户、重病户、残疾人户、无劳动力户、无畜户、突发灾害户、住房较差户、边缘户(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贫困户)、老人户、单亲家庭、孤儿、户等特殊群体,开展全面普查,建立工作台账,完善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补短,确保不新增贫困。

(四)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两大关键”,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落实好“一户一产业”要求。根据农户实际,围绕“每户(除政策兜底户外)至少有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目标,由帮扶责任人牵头,针对性制定产业发展方案,落实一户一产业措施;促进产业增收,推荐昌须村贫困户到企业务工。

(五)深入推进“润育工程”,营造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大力实施“润育工程”五大行动;开展“道德评议”等活动,强化感恩教育;通过多种形似宣传脱贫户依靠自身努力、艰苦创业增收致富的先进事迹,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二要讲好扶贫故事。深入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大力宣传在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的生动事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三、工作要求

篇9

一、主要目标

开展“走村入企送服务”活动,要以“迎接十,争当‘三服务’优秀标兵、争创‘两满意’模范部门”为目标,紧紧围绕提高群众满意度,突出转作风、送服务、破难题、强指导、抓落实这一主题,推动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面对面服务村社、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切实帮助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汇集民智,努力破解发展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党的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安排

我局开展“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采取由内而外、人人参与的形式,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有以下“四进”:

1、进处室全员谈心。加强自身建设,是增强执行能力、提升业务素质、服务创新发展的前提。我局开展“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从自身抓起,采取局领导班子深入各处室内部,与干部职工逐个谈心的方式,了解和征求对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性意见建议。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创造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研究和解决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社保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进基层走访调研。结合创建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和社保经办业务延伸基层工作,开展“联县进镇”活动,按照每位局领导各联系1—2个县(市、区)、市本级2个镇(街道),每个处室各联系市本级2个镇(街道)的要求,广泛开展蹲点调研,要带着问题下去、沉下身子调研、形成对策上来,重点探索并创新市对镇(街道)基层社保经办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实现市本级所有镇(街道)经办社保业务、市民卡服务的目标和公共事务专网“村村通”,以及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社保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进企业助推发展。各处室在联系的市本级镇(街道)各确定1—2家困难企业、拟上市企业和发展前景较好、具有特色优势的企业,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难题,以及改进社保经办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宣传《社会保险法》、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我省近期出台的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等政策。每位局领导带队走访企业不少于5家。

4、进农村(社区)帮扶助困。根据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主要做好结对村(社区)——新丰镇民丰村和建设街道南杨社区的走访服务工作。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突出市确定的六类重点走访对象,落实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完善一个发展计划、排查一批难题、落实一批实事项目、完成一个走访报告等“六个一”的社情民意调研,围绕民生保障等重点内容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化结对共建成果,继续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帮扶1名困难学生。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四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党总支,党总支书记、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开展。各处室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行动,抓紧落实,推进走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篇10

为认真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我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围绕“强化国土管理新理念、激发干部队伍新活力、增强服务经济新本领、争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实践载体,在前期认真学习调研、深入分析检查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加大整改力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制度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计划安排

整改落实阶段从2009年7月中旬开始,至2009年8月底基本结束,分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按照“起草方案形成初稿、公布方案征求意见、修改方案形成定稿”三个步骤进行。

1、起草方案形成初稿。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的基础上,根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在7月16日前起草好整改落实方案初稿。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五明确”,即明确整改项目,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主体。

2、公布方案征求意见。整改落实方案的初稿形成后,及时提交市委指导检查组和分管市领导审核把关,并形成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在7月19日前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布整改落实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3、修改方案形成定稿。在充分吸收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修改完善整改落实方案。局党委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讨论修改,在7月24日前形成操作性强、质量高的整改落实方案正式稿。正式稿形成后,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作出公示承诺,主动接受监督。

(二)集中精力抓好整改

突出“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推进六大行动计划、开展年中工作检查”三大重点进行。

1、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按照抓住重点、求真务实、讲究方法的要求,针对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梳理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对照整改落实方案明确的事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破难攻坚。整改问题的期限具体可分活动期间解决三分之一、年底前解决三分之一、中长期解决三分之一等“三个三分之一”的步骤进行。整改落实阶段要努力解决几件影响面较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兴办几件群众最关心的惠民实事。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对列入整改方案的问题进行跟踪问效,逐步予以落实。

2、深化“企业帮扶行动计划”。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落实上级“更加注重优化服务,更加注重联动协调,更加注重改进作风”的要求,不断深化“百名干部进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企业帮扶行动计划,加大企业帮扶力度,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积极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努力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3、开展年中工作检查。在7月底前,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各国土资源所要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开展一次年中工作落实大检查,对本部门工作落实及进度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回顾。对未能按进度推进的工作,要认真查找原因,明确加快进度的对策措施。

(三)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按照“废止一批、完善一批、建立一批”的三条途径进行。

1、废止一批阻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国土资源工作职能,对局里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规章制度、意见办法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清理。对那些不适应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和意见办法,通过适当形式进行公布,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及时果断予以废止。

2、完善一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对一些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一方面,要充分运用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增强政策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坚持阳光操作,积极引入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制度,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听取利益相关群众和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论证,反复协调,使政策制度建设真正反映群众意愿、真正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3、建立一批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对于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又比较好的政策制度,要加研,勇于创新,组织力量抓紧建立健全。在政策制度建设中,要注意学习、研究、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做到上下衔接。对于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政策制度问题,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共同推进;对于需要上级党委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解决的政策制度问题,及时向上反映,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形成合力加以解决,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

8月10日前,将废止、完善、建立的政策制度条目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按照边整改、边总结的要求,认真总结提炼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8月底前将活动情况总结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三、工作要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在整改实践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领导,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严要求,把整改落实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注重统筹兼顾。要统筹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和其他各项工作,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当前工作,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