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整改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5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施工整改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施工整改方案

篇1

随着我国交通运行的发展,道路交通体系的规模逐渐增大,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与稳定,需要针对部分现状市政道路,实行改造处理,以满足道路交通体系的基本需求,避免增加道路交通的运行压力。市政道路改造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道路的运行水平,防止发生安全风险,以市政道路改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的原则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控好改造方案的设计过程,保证改造方案可以符合市政道路的基本需求。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时的原则,如:(1)改造方案的设计,要以现有市政道路的平面线形为基础,保留现有道路的分幅型式,其中现有道路的人行道、绿化带,宽度、位置不能改变,以便确保改造的市政道路和现有道路之间的协调性,优化改造道路的应用;(2)市政道路中,道路纵坡与行车道的横坡,在初建时,已经规范好了坡度,但是运行后由于道路本身的不均匀沉降及重车碾压后产生的破坏沉降,可能会出现现状道路纵坡与原设计纵坡有出入。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道路纵坡需根据现状路面标高进行拟合,以保证改造后的车行道标高与人行道标高及两侧地块之间的标高无缝衔接。行车道的横坡应控制在1.5%~2.0%之间;(3)路面结构设计上,如果需要挖补现有的道路,就要注意路面修复原则的应用,按照现有路面的结构,恢复改造规划中的市政道路,确保挖补后与现有道路的有效融合;(4)改造设计中,面对破损的市政道路路面,全部凿除并修复,待达到养护要求后,及时铺筑路面,保持面层结构的整体性。

2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具体设计

2.1纵断面改造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纵断面设计以拟合现状路面标高为原则,确保改造后的纵断面标高能够满足临街建筑立面的基本需求,确保道路能够达到安全的标准。改造后的市政道路,也要具有舒适、安全的条件,期间重点考虑与纵断面相关的水文、地质、地形等数据,同时规范好地下排水系统、管线的应用,既要保障通车的通畅性,又要确保排水、管线的合理性。

2.2横断面改造

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的横断面设计,要根据道路的环境,设计出可靠的横断面形式,横断面设计要具备交通服务和相互协调的功能。横断面设计,首先考虑道路两侧的用地情况,是否具有拓宽空间,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宽度。其次对道路的现状交通量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预测,确定现状道路的车道数是否满足远期交通量预测的需求,以此来判断是否对横断面做调整改造。

2.3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是城市交通系统最脆弱、状况最复杂的环节,也是安全事故、拥堵频发的主要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如何改造和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疏通网络堵点,治理交通安全事故黑点也成为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1]。交叉口改造主要有两部分的内容: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的增设与交叉口的渠化设计。(1)信号灯管理系统的增设根据现有路线的交通情况实行设计,信号灯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设计,用于强化交叉口的交通管制。原则上,主干路与主干路之间,主干路与次干路之间均需设置信号灯管理系统,以维护平面交叉口改造设计后的安全性和通畅性。(2)交叉口渠化设计由于早先城市道路规划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城市道路中的交叉口往往视距不良,进出口车道不匹配,行车不顺畅。常见的优化措施有:改善进口道线型,使之与出口道对齐;增加进口道的直行道车道数,使之与出口道车道数匹配。

2.4路面结构改造设计

路面结构改造设计往往是改造工程中的设计重点,大部分道路需要改造的原因是由于路面结构破损。(1)原则上,路面结构改造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原有的路面损坏程度并不十分严重时,可以考虑对原有的路面进行铣刨处理,铣刨的厚度要适当,铣刨工作完成后,要把路面上的残渣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以使道路的新结构层与旧结构层之间不再存有旧路面的残留夹层,以保证补强后的路面质量。第二种情况是当原有路面损坏非常严重时,就要考虑把原有的路面上旧结构层全面清除掉,并且要对旧结构层下面的路基进行再一次的压实处理。在进行压实工作时,要注意做好路基和其它部位之间的衔接,不要留有衔接缝隙。第三种情况是当旧路面,由于受到重型车载或较大的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断板等严重损坏现象时,就必须对原有的旧路面进行全面地、彻底地清除,同时要对路面结构重新进行设计、翻新重建[2]。(2)本文以某市政道路为研究案例,探讨路面结构的改造设计。该案例中,现有道路长度为2.2km,原车行道的宽度14m,道路改造时保留现有的双向两车道14m的宽度不变。该道路2011年建成通车,由于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超重车流较多,诸如不均匀沉降、裂缝、坑槽、麻面等各种路面病害均有显露,特别道路中间车道位置,道路沉降、坑槽等病害现象明显,且纵向分布范围较长,上述道路的病害已影响到行车、行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道路竣工图,该道路的现状路面结构型式为: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5%水泥稳定碎石+30cm塘渣=71cm。结合道路的弯沉检测报告以及对现状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得出该道路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为道路建成通车后,周边区域的拆迁、地块开发等多重因素,导致交通流量急剧上升,而通行的车辆中有80%均属于重型车,原有路面结构强度已满足不了现有交通流量的负荷。因此,该道路的路面结构改造方案分以下几种情况:(1)破损严重路段:挖除两层沥青及30cm的水稳基层后,重新铺设3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1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玻纤格栅+7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C改性SBS沥青面层;(2)常规路段:挖除范围内的两层现状沥青混凝土层后,加铺15cm6%水泥稳定碎石层+玻纤格栅+7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13C改性SBS沥青面层。该方案的总体原则为车行道路面整体抬高加铺15cm水稳基层,对现状道路基层进行补强。道路改造施工时,施工人员标记出破损严重路段的范围,在破损的四周,选择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用切割机切出矩形的区域,道路中,有沉降破损的路面和基层,都要用切割机挖除,在挖除现状的面层与基层后,重新回填水稳基层并维持基层的平整度,改造中,保持横坡坡度和路拱横坡一致。

3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的控制

首先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设计中,要控制好方案的内容,确保改造后的市政道路,可以和现有道路协调融合,避免诱发交通不畅或施工风险[3]。改造项目单位,重点把控改造方案的设计内容,结合施工现场,审核改造方案,找出不合理的设计点,提前做好更改。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中的排水体系是城市中的主要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排水情况,因此,道路改造方案中,如果遇到排水体系,就要科学的规划排水,不能干扰排水的效果,在保护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落实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设计和运用。最后是改造方案设计中,各项参数的控制,如:坡度、标高等,防止新旧道路出现误差,以此来优化改造方案设计的过程,满足市政道路的运营需求,体现出方案改造设计中所有参数的准确度。

4结语

市政道路改造建设中,需结合市政道路的运行现状,规划出改造方案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改造方案,同时安排好质量控制的工作,完善市政道路改造方案的应用,加强市政道路改造的控制力度,规避潜在的风险,确保市政道路达到规范的体系标准,以免影响道路系统中的交通运行。

参考文献:

[1]姚政.基于vissim仿真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优化设计-以宁波大榭岛某交叉口为例[J].城市建筑,2016(14):314-315.

[2]张玉霞,张玉勤.浅析旧道改造与综合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

篇2

“两节”“两会”即将来临,人们容易出现麻痹松懈情绪,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确保“两会”期间的安全,根据市、县关于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狠抓安全防范措施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要清醒认识“两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各项防范措施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对冬季用火、用气、用电、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安全防范能力,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生产集中整治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针对节日期间集中活动多、人流物流车流量持续增加,同时低温、雨雪、冰冻、寒潮、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易诱发事故的特点,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

1、非煤矿山:重点整治超层越界开采,不按照设计组织生产,是否按照错峰生产要求组织生产和已关闭矿山死灰复燃等问题。

2、危险化学品:天泽煤气化厂和华昱煤制油要突出冬季“四防”(防凝固、防冻裂、防泄漏、防静电),深化危险化学品综合整治,对各环节的风险进行摸排,并建立防控措施,强化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管理,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储存设施隐患排査治理行动,坚决杜绝岁末年初赶工期、赶进度、超负荷生产行为,严防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各加油站、加气站要加强油品的管控、杜绝油品非法外流,同时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上岗人员数量。

3、涉煤建材企业:要制定大雪天气料棚防治坍塌实施方案,要有专项制度、措施、专人负责。防触电和特种设备操作以及传送系统的安全管理也要抓在手上,落实到生产操作中。

4、冶金工贸:众晶铸业有限公司要持续开展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登高作业等场所专项整治。富景包装制品分公司、面粉加工厂等企业要严格操作标准,完善各类台账,加强现场管理,强化作业审批和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坚决杜绝违规作业和盲目施救现象。

5、建筑施工:要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监督管理力度,认真排查整治建筑工程是否存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严厉查处各种抢工期、赶进度、忽视安全管理行为;要加大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物料堆积、施工围墙等施工现场重点环节和部位的隐患排治理力度,对现场管理混乱、问题突出的建筑工地、责令立即停工整顿。如遇冰雹、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必须立即停止室外和夜间作业

6、道路交通:节日期间,道路交通运输繁忙、公安、交通、教育、农业等部门要继续深化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对客运车辆、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带“病”车辆上路、客货混装和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农用机动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査处,对重点线路上的危险路段进行认真排查整改,重点排查交通警示标志、防护栏是否齐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7、烟花爆竹:要全面落实烟花爆竹“五禁”措施,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要求,坚决杜绝“五禁”行为,对违反“五禁”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8、消防安全:各商场、歌舞厅、饭店、网吧、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安全自查自改工作。有关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和安全设施设备,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预案是否切实可行,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单位和场所要严肃处理,直至停业整顿。

9、特种设备:重点排查整治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未检测或检测不合格正在运营使用的现象,做到隐患治理全覆盖。

10、居民用气:重点排查燃气泄漏检测报警系统设置、使用、校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有关使用燃气的村和坤泰苇町加气站要坚持对居民用气管道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宣传等工作,发现问题隐患立即治理,发现有在管道周边乱挖、乱建、乱钻的情况要立即制止。

11、公共领域:要进一步落实公共聚集场所严管措施,严防火灾和拥挤踩踏等事故。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严防事故发生。

林业、食药、工商质检、教育、畜牧等行业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各村在节前要对本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严防事故发生。

三、坚持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强化问题整改落实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动担责,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要敢于动真碰硬,严厉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要对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列出整治清单和时间表,坚决整改落实,对一时不能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要责令停工停产,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派专人盯守;对已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的企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节日期间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带班作业制度,严防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发生。

四、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处置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应急处置力量。节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按规定及时报告事故险情,坚决防止谎报、瞒报、漏报、错报和迟报等问题发生。

五、严格节后复产复工验收

符合复产(复工)验收范围的企业,首先要制定出维修整改方案,明确维修整改项目、时限、整改责任人等内容,经安监站审核后方可进行维修。维修结后,企业要提出复产(复工)申请,由应急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规程和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组织生产。由县里验收的企业先由应急管理中心等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经急管理中心申报县里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否则撞自组织生产、建设行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狠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为我镇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企业及有关单位要清醒认识当前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行动领导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全力推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三)切实加大检査力度。

各有关单位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中要以更加“严细实”的作风,以对隐患和问题“零容忍”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检査,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必须现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严格落实措施,力求尽快消除隐患;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挂牌督办,并责令相关企业负责严盯死守,坚决防止发生事故;对拒不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无望的企业一律予以关闭。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监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是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对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理与控制的工作。将强施工监理控制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及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监理,以确保工程的建设的保质保量的进行。

一、市政道路工程监理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结束后,各施工子单位的工程在验收结果中,工程监理要亲自检查和对相关资料的审查,只有符合要求,才能完成验收,如果发现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改正,改正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但是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的发展。

部分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低,影响监理工作效率首先,有些监理部门的人员一般是外聘人员,这些人员很少考虑到监理公司的形象,工作时不负责任,经常敷衍了事,导致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更加不重视监理工作。其次有些监理人员经验少,对于有些涉及专业设计变更的审核不太了解,以致不能给出合理建议。对报价也没有自己的分析,对施工企业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监理,处理整改不彻底。再者部分监管人员中,对工程施工的事前控制做的不好。不少监管人员,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开工前对技术较低不到位。要求也不清晰,等到施工完毕后才照本宣科的进行检查,把事前监理做成了事后监理,导致工程返工量大。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原则

(一)遵随国家相关标准的原则

国家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有着严格的标准,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中,监理人员要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监理工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有施工单位不遵随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而进行违规操作或者偷工减料,监理人员就要发挥其监管职能,及时制止此类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要上报工程管理部门,强制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

(二)安全监理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有很多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第一,施工次之,同时将安全监理放在首要位置,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控制,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行提前预控,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安全隐患点进行重点监控,建立拟巡查项目的风险源清单;

2.检查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控制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

3.对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检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及审批和专家论证情况;

4.对于大型施工机械,检查机械报验及一机一人防护;

5.对于大型起重设备、吊装作业,检查吊装专项方案、机械保养记录;

6.夏季施工检查高温中暑保障措施;

7.检查施工用电符合相关要求;

8.检查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必须远离职工及群众生活区,远离火源,使用符合规范要求;检查灭火器具配备;

9.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0.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及生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三)科学规划工程进度的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工程进度科学规划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调节器,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不仅能预防重大的市政道路工程事故和不必要的人身伤亡,而且还能节省开支,提高效率。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中一定要按工程计划进行施工,如果要变更施工计划需经过相关技术部门的审核与批准,以更好的为施工工程服务。

(四)保障质量原则

施工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监理部门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市政道路工程监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道路工程在监理控制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城市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要点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一般战线长,点、面多而广,在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勤于检查,抓住监理工作的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一)检查施工准备工作

检查以下情况:施工单位人员资质及到岗情况;图纸会审及设计技术交底情况;施工围挡、临时便道及交通组织设计情况;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编审情况;施工单位施工规划及各专业施工实施细则编审情况;施工单位导线点、控制点、水准点测量复核情况;检查所采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标定情况;原材料进场检验情况;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标定情况,在否试验仪器设备标定期内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安全员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检查各作业机具是否经检定合格并已报验,是否有相关单位的检定证书。

(二)路基施工监理控制

路基顾名思义是整个道路的基础,路基的坚固程度影响路面、露肩的稳定。而保证路基填土质量的关键是路基填土压实度与含水量等因素。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要做好路基施工的监理。

1、路基开挖与填筑

检查路基填料是否经试验检定,填料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原地面是否经处理,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路基施工是否进行工艺试验(试验段),工艺试验是否对施工机具组合、压实厚度、松铺系数、施工工艺等作了明确、清晰的总结,试验总结是否经监理单位审批; 检查路基标高、纵横坡度和边坡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超出设计宽度20cm,确保刷坡后的路基边缘的密实度;

检查特殊路基(如原有路拓宽等)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2、路基压实检查

检查路基填筑是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分层填筑、碾压;外观观测,路基表面碾压后是否平整,边线直顺,边坡平顺稳定,不亏坡,曲线圆滑,路基面无软弹和翻浆;检查路基压实情况,根据需要对压实度进行现场抽查;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建设程序履行工序报检及验收评定程序;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及时对工序报检及验收进行检测把关。

3、石灰改良土施工

检查施工各类原材料检验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总结是否经监理单位审批;外观检查检查石灰撒布拌合是否均匀、土块粉碎情况(粉碎后的土块不应大于15mm);检查工艺试验总结报告,检查施工是否按工艺试验确定参数分层填筑、碾压及养生;检查自检、报验资料,施工、监理记录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根据需要现场抽查。

(三)路面施工监理控制

⑴水稳基层

检查施工各类原材料检验情况,水泥、级配碎石符合相关要求;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总结是否经监理单位审批;审查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检查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审查工艺试验总结,检查施工是否按工艺试验确定参数分层填筑、碾压及养生;检查自检、报验资料,施工、监理记录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根据需要现场抽查;

⑵沥青砼面层施工

检查沥青砼各类原材料进场材料报验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总结是否经监理单位审批;审查沥青砼的施工配合比,检查沥青砼的生产工艺;审查工艺试验总结,检查施工是否按工艺试验确定参数分层填筑、碾压及养护;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对沥青砼现场施工的控制情况,并应有完善的记录:沥青砼到场温度、摊铺厚度、摊铺速度、初压、复压、终压温度、碾压遍数等相关资料;检查路面平整度等施工质量;检查新旧路面衔接处的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桥面铺装中的防水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自检、报验资料、施工、监理记录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抽查。

3、人行道及道路附属设施(公交站台、路缘、护坡等)

检查人行道板、路缘石等材料规格、质量符合设计(或建设单位)要求;检查人行道、路缘、护坡(含挡墙)等砌筑质量;检查人行盲道砌筑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路测(中央)防撞护栏、人行护栏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观感质量;检查公交站台施工观感质量;检查桥台台后填料及填筑施工质量。

(三)污水管、雨水管的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污水管、雨水管的安装要达到《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目标,要认真控制好砼配合比及水灰比已达到设计要求。

1.现状保留管线与设计管线

检查地下管线的复测及对现状保留管线的保护措施;检查现状管线与设计管线的衔接情况;检查管线产权单位的施工许可;检查现状管线废除的处理措施。

2.沟槽开挖

检查沟槽开挖是否满足设计(或规范)的要求。

3.管基施工

检查自检、报验资料、施工、记录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检查管基、座砼、砂浆配合比;检查是否预留试块(同养)。

4.管道安装

检查管道的质量证明文件;检查自检、报验资料、施工、监理记录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检查现场安装质量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管道承插口或企口安装质量;检查砼管道接头抹带是否凿毛并进行保湿养护。

5.沟槽回填

检查管道回填前是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检查闭水试验报告;检查压力污水管道(钢制)的防腐涂装。

6.检查井

检查井(含其它砌体井)使用材料及强度检测报告及相关质量证明材料;检查井井盖座规格标准应与合肥市相关文件相符,且符合设计质量要求;检查井身砌筑是否按设计或图集要求施工,井壁应圆顺,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纹等现象;井内流槽应平顺,踏步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检查井周边回填土时其砌体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应对称回填,压实后应与构筑物壁紧贴。检查井、雨水口加固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合肥市相关文件进行。

7.供电排管

检查供电排管进场报验资料,排管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沟槽开挖、基础砼浇筑、回填同排水管道施工;检查管线敷设安装及接口施工质量;检查施工人井、工井施工质量;检查施工报验资料及相关监理旁站记录。

8.综合管线

包括排水、电力、给水、热力、燃气、弱电以及路灯等管线;检查道路等工程施工时对现状管线的保护;检查管线施工时的复测及相关部门的施工许可;检查管线施工时的标高控制以及与现状管线的衔接,设计管线与现状管线冲突时的处理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多种管线交汇时的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重点是交叉路口的管线施工;检查各种管道的质量证明材料或施工质量。

(四)其它相关工程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除了严格监控以上种种方面以外,还要对施工的辅助功能及周边环境、设施进行把控,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保质保量的按时竣工。

1、箱涵

检查箱涵施工专项方案编审情况;检查钢筋及其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布置、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结构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实体浇筑质量;检查箱涵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缝、穿墙管等设置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养护及夏期施工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2、交通及监控

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相关监理实施细则;检查交通标志的材料、规格及施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检查交通标线的涂料及施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检查交通信号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施工、监理控制;检查交通信号控制软件的安装调试。

3、照明工程

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相关监理实施细则;检查开关站、箱式变电站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照明工程基座、预埋件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检查照明工程电气及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4、绿化工程

检查土壤、地形标准符合设计(合肥市绿化施工导则,下称导则)要求;检查苗木的品种、质量符合设计(导则)要求;检查苗木的土球、树穴及苗木的修剪符合设计(导则要求);

检查苗木、绿化种植、施肥及喷灌体系符合设计(导则)要求;检查苗木种植与市政公用设施的间距、保护符合设计(导则)要求;检查高大乔木种植时对地下现状管线的保护;检查苗木固定、支撑及植物配置符合设计(导则)要求;检查现场文明施工情况;

检查检查施工、监理及绿化主管部门相关验收记录;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监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监理人员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积极地执行力,对市政道路监理工作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与标准,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刚.浅析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篇4

(一)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我市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工作任务。以道路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水上交通及渔业船舶、特种设备、雷电防护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通过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尽快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在高危行业强制推行一批安全适用的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我市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重点行业的企业重组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产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工作目标。经过努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四)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企业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证照,否则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五)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加强企业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工作,消除事故隐患,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六)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企业应当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按照不的岗位及工艺分别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组织修订。对实施动火、受限空间、爆破、临时用电、高空、水上、吊装、检修、安装使用特种设备等危险性作业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措施,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制度。

(七)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企业应当建立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轮流带班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并做好带班检查记录。对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八)企业必须保证安全投入。企业必须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提取必要的安全费用,在年度财务预算中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并确保专款专用。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生产、道路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企业必须足额提取安全费用。

(九)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企业应当经常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并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重大隐患要按照规定向企业所在地区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治理进度、结果等情况。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十)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从业人员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新员工上岗和转岗员工必须落实岗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合中应当载明职工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十一)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活动。企业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应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实现安全标准化目标。企业应当加强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四个能力”建设。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在规定期限达标的,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提请区级以上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三、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兴安”步伐

(十二)加强企业技术管理。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鼓励、支持、推动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十三)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和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年底前全部完成。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出租汽车、校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安装自控联锁、自动报警和紧急停车装置,于2012年底前完成。非煤露天矿山全部实行液压锤二次破碎和机械铲装作业,适宜采用中深孔爆破的非煤矿山实行中深孔爆破。冶金煤气企业、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44.1千瓦(60马力)以上的渔船(船舶)要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于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

(十四)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安全科技研发。

(十五)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事故防控能力。加快“金安工程”建设步伐,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促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改造与升级,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事故防控能力。

四、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十六)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一岗双责”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责任。加强对境外中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境内投资主体和派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十七)加大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行为,以强有力的措施查处、取缔非法企业。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要依法严肃查处运输车辆超员、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提请区级以上政府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建立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提请政府挂牌督办,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按属地原则实行公告。企业对实行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规从重处罚;拒不整改的,由区级以上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落实情况加强综合监督检查。

(十九)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各级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当地企业包括中央、省属、市属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要建立企业等级评定滚动机制,继续按照A级抓巩固、B级抓提高、C级抓整改、D级挂牌督办的要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确定为C级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并暂缓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确定为D级的,由所在地区级政府挂牌督办整改,相关部门暂扣相关证照,取消所有项目审批及评优评先资格,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

(二十)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强化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加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审批、监管责任。建设项目核准(审批)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设施“三时”制度,将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审批情况及时通报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包括安全监控设施和防有毒有害气体、防尘、排水、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时设计、时施工、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港口、码头、渡口及其他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有效落实“三时”措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禁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进场作业。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未做到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颁发证照,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严格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安全责任。对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责令停工整顿,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各方责任。

(二十一)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举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值班制度,及时受理查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并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举报奖励经费由各级政府负责落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要查明原因,切实整改。

五、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二)建设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普查、登记、建档等工作,做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和救援物资保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年底前建立健全市、区二级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依托市灾害救援中心等专业救援力量,建立危险化学品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2012年底前在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建立满足需要的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调用制度。加快全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2012年底前完成市及重点区应急救援平台建设,2013年实现市、区应急信息平台互联互动。

(二十三)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生产安全事故征兆,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企业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与所在地区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联网。重大危险源评估结果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报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备案。涉及国家秘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应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非煤矿山、危险物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与专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因下达停产撤人命令所造成的损失,企业不得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严格行业安全准入,把好安全生产源头关

(二十五)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执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

(二十六)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新、改、扩建设项目可能影响周边相关单位或设施安全的,应当主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在实施城区地面挖掘作业时,施工企业要全面摸清项目涉及区域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和走向,制定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在依法规划的化工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内建设,加快推进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步伐。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条件论证,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违规建设的,立即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依法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实施关闭取缔。降低标准造成事故隐患的,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二十七)发挥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市、区安全生产专家队伍。依托科研院所,结合事业单位改制,推动安全评价、技术支持、安全培训、技术改造等服务性机构的规范发展。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监管,保证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的规范性、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监测检测、鉴定结论应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

七、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安全生产投入

(二十八)制定促进安全技术装备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强安全科研和安全生产基础学科研究,推进安全生产方面的产、学、研结合。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鼓励安全生产适用技术和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用好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安全产业加以培育。大力发展安全装备融资租赁业务,促进高危行业企业加快提升安全装备水平。

(二十九)加大安全专项投入。各级政府要扶持非煤矿山安全技改建设,加大安全专项资金投入,落实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支持有效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项目,对因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业的搬迁在有关政策上给予扶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三十)制定并用好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依法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奖励与补偿机制。制定非煤矿山等高危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与领导年薪及员工绩效工资挂钩制度,加大高危企业相关人员的奖惩力度。

(三十一)执行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从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时,要依法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及时发放。

八、淘汰落后安全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十二)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规划。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步制订“十二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重点建设项目。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中要突出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在企业发展和日常工作中。

(三十三)淘汰落后安全技术产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予以强制性淘汰。在政府扶持企业技改的资金中,对符合安全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予以资金倾斜,遏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项目建设和延续。对存在落后技术装备、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三十四)加快产业重组步伐。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相关高危行业企业重组力度,进一步整合或淘汰浪费资源、安全保障低的落后产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九、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强化安全责任追究

(三十五)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健全完善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较大以上事故的考核权重,严格落实定期分析、预警通报、约谈诫勉、督查考评、履职报告点评等制度,将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合理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奖励经费,对实现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地区和单位给予奖励,强化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十六)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上级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企业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二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非法违法生产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发生后逃逸等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三十七)强化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组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在报市政府批复前应先征求省政府安办的意见,经市政府批复结案后,于10日内向省政府安办备案。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负有责任的镇(街)政府和区相关部门的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追究区级相关领导的责任。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负有责任的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的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追究市级相关领导的责任。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十八)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事故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有关部门向相关区政府和发改、经贸、国土资源、建设、工商、金融证券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限制企业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十九)对打击非法生产不力的地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在所辖区域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非法生产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存在的,对区、镇(街)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十)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事故查处落实情况实行各级安委会层层挂牌督办制度,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挂牌督办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一般死亡事故由市政府安办挂牌督办。事故查处结案后,较大事故由市政府安办予以公告;一般死亡事故由区政府安办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十、提高安全监管执行力,服务跨越发展

(四十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时部署、时检查、时考核,将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支持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区、镇(街)两级政府安委会主任要逐步调整由政府行政正职领导担任。要加强区、镇(街)两级领导干部和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保证安全生产分管领导的专业性、连续性,提高基层政府的安全监管能力。

(四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按照机构编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机构,充实加强人员力量,配备与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镇(街)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与当地安全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管人员,确保必要的经费、装备及其他工作条件。村(居)应当确定安全协管员,其待遇不低于计划生育和综治协管员的水平。

(四十三)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2012年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完成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车辆、事故抢险指挥车辆和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基本装备的配备以及现场检测设备、现场调查取证与分析设备、办公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

(四十四)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积极开展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要明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管理和指导,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的,可通过服务购买等方式,与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由其代为履行部分工作。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企业,其安全管理人员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当与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并明确双方的相应责任。

(四十五)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对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事故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以及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并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荣誉称号,按照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四十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宣传活动,依托企业“职工书屋”、“农家书屋”、镇(街)文化馆、学校图书馆等,建立“安全书屋(书柜)”。认真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有关部门应当主动协调或组织新闻媒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领域对台交流合作机制,拓展闽台安全生产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