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05 17: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办法

篇1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旨在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国际合作,对其进行保护,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至2004年底,共有177个国家成为签约国,列入名录的遗产地788个,其中文化遗产地611个。自然遗产地154个,混合型23个。其中有20处遗产是地质遗迹为核心保护内容而列入的,在自然文化遗产中的近百处都分布有重要地质遗迹。

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共同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要求各缔约方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辩明、保护、养育作出承诺并保证其世代传承。世界自然遗产的定义是:①从美学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或普遍价值的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濒危动植物种群生态区;③从科学、保护或美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上述定义中,地学意义的位置十分突出。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四条辩识标准: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③独特称有或奇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景观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群的栖息地。这是条辩识标准更明确世界自然遗产中地学遗迹的重要性。

但是,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占了77%。自然遗产仅占19%,这对于广泛分布的、大量的、急需保护的地质遗迹实在是挂一漏万。为了弥补这一不足,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华盛顿成立了“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目的是选择适当的地质遗址作为纳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录。1996年改名为“地质景点计划”。

1991年Unesco和IUCN在法国迪尼召开地学遗产保护讨论会,来自三十多国家的150余位专家与会,一致同意发表迪尼宣言(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emory of the Earth 13, June, 1991, Digne, France),强调地学遗产“正如树木以年轮记忆其生长和生命,地球遗迹记录了其过去,这种记录既存在于地表,也存在于地下,既存在于岩石中,也存在地表景观中,都需要我们的解读”,研究地球表面环境变化的成果向我们展示了地球各圈层的自律系统,决定了环境的演变,无数次的Greenhonse与icehouse的更迭,特别是近期这种更迭的加速,发人深省。要准确预测未来,必需深刻认识过去。对地学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是必经之途。

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其目的是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6次常务委员会议中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s),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

中国是推进地质遗产保护最好的国家,特别是以政府的名义,推进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以此达成有效保护地质遗产和地质生态环境,推动地球科学普及和地球科学研究,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始于七十年代末期,当时,地质遗迹的保护与研究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使该项工作纳入正轨,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中国1985年缔约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自1985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天津蓟县)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又组织起草了有关地质遗迹管理办法,并召开相关会议,促进该项工作的进展。为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8月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申报、评选办法。

五年期间,我国已建立了85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12家世界地质公园,60余家省市级地质公园;已经初步形成了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和网络。

2004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织,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有43个国家近500人参加了大会。地质遗产的保护、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地学旅游业的发展已引起世界地学界普遍关注。

地质公园按管理层次分为四个等级:

县市级地质公园、省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按地学学科分类,可分为八类:

地层学地史学与岩相古地理学遗迹,如河北蓟县、河南嵩山等;古生物学与古人类学遗迹,如云南禄丰、新疆奇台、浙江新昌等;火山学与火山岩石学,如黑龙江五大连池和云南腾冲等;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遗迹,如福建晋江深沪湾和河南宝天曼等;地貌学遗迹,可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一) 丹霞地貌(重力塌崩地貌伴有化学风化),如广东韶关;

(二) 雅丹地貌(干旱风成),如甘肃敦煌;

(三) 岩溶地貌(溶洞峰林峰丛石林峡谷天坑),如贵州织金洞、云南石林等;

(四) 云台地貌 (重力崩塌峡谷长崖峰丛),如河南云台山等;

(五) 张家界地貌 (砂岩峰林);

篇2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其他与地质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将地质环境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并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评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会同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和气象管理机构,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环境现状;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与规划目标;

(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四)地质环境保护和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五)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资料定期报送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内经批准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动态定期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送所在地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分析评价。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四条涉及地质环境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评价,以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应当对勘查作业完成后遗留的钻孔、探井、巷道和形成的危岩、危坡采取回填、封闭或者其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措施。

第十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采矿权批准权限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在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地面设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实行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经验收达到规定标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予以返还,边开采边治理的可以分阶段按比例返还;拒不恢复和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由县级人民政府使用该保证金组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恢复和治理费用超过该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标准,按照不低于恢复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缴存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地质灾害险情或者发生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开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或者灾情扩大,并向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对本条例实施前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能够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恢复和治理;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恢复治理,所需经费由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四章山体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严格保护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山地丘陵等山体资源,不得造成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二条下列区域内的山地丘陵应当划定为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一)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内;

(三)港口、机场、军事设施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至两侧直观可视的范围或者线路两侧路堤坡脚外侧直线距离各一千米范围内;

(五)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流域性河流两岸、湖海岸线和水库、堤坝至两侧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范围内;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

(二)露天采矿、工程取土;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

(四)新建、扩建墓地;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破坏山体地质地貌的其他工程活动。

已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露天采矿、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应当限期停止、整治。

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确因特殊需要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活动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批准或者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以外的山地丘陵开山采石,应当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实行限制性开采。

第二十五条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确需开山切坡,以及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的水库除险加固确需取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治理。

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六条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予以保护:

(一)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

(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三)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第二十七条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并组织专家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从事参观、旅游、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以及标本、化石采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切坡、进行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限制开采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总量不得超过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确定。

第三十四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采矿权申请。

第三十五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备案申请文件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投资主管部门不得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三十六条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资料,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地传播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止灾情或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治理:

(一)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二)中型地质灾害,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三)小型地质灾害,由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或者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所需治理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限期治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审批事项不依法予以审批的;

(二)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按照规定组织治理的;

(四)贪污、挪用、截留废弃矿山治理经费、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或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期如实报送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开山采石、露天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新建、扩建墓地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被破坏的山体未进行修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被破坏的山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修复治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3

第二条在我县行政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探矿权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国土资源局是*县人民政府负责探矿权管理的职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探矿权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勘查矿产资源,应当依法申请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取得探矿权。探矿权的转让应当符合法定的转让条件,并报经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禁止非法出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探矿权。

第五条探矿权的设置,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六条探矿权审批权限和出让方式,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不能作为探矿权申请人。

第八条探矿权人应当具备与申请勘查、开采矿种及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

凡在本县辖区内申请探矿权(包含探矿权到期延续),探矿权申请人必须在本县注册公司,探矿权申请人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万元,银行提供的资金证明不得低于勘查设计的投资预算,达不到条件的一律不予批转上一级管理部门。

第九条探矿权人违法被吊销勘查许可证,自勘查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申请探矿权,也不得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探矿权。

第十条探矿权申请人应当根据矿产勘查技术规范编制勘查设计和勘查实施方案,明确项目需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年度工作计划和完成项目所需的工作年限、年度经费预算。

第十一条探矿权申请人申请探矿权,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㈠探矿权申请登记书和申请的勘查区块范围图;

㈡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㈢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㈣勘查设计和勘查实施方案及附件;

㈤勘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

㈥申请由政府出资探明矿产地探矿权的,还应提交该探矿权价款评估、确认及处置的有关证明材料;

㈦勘查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探矿权人应当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按照下列规定完成最低勘查投入:

㈠第一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2000元;

㈡第二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5000元;

㈢从第三个勘查年度起,每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10000元。

探矿权人当年度的勘查投入高于最低标准的,高于的部分可以计入下一个勘查年度的投入。

第十三条勘查投入不足的由县国土资源局责令探矿权人按投资不足部分占计划投资的比例缩减勘查面积,并须在设计的时间内完成勘查工作,提交勘查报告。

第十四条县国土资源局在审查上报探矿权时,应当先进行规划审查。规划审查的内容包括:

㈠是否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规划:

㈡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方向;

㈢是否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㈣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㈤是否存在探矿权、采矿权的交叉重叠。

第十五条县国土资源局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审查上报探矿权。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审查上报:

㈠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局明显不合理的;

㈡应当整体勘查、规模开发的矿产地,分割申请勘查、开采的;

㈢探矿权申请人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条件,所出具的资金证明与申请勘查项目不符的;

㈣探矿权有重叠交叉或者有权属争议的;

㈤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

㈥申请人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未经行政处罚或者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㈦按照规定应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但未进行招标、拍卖、挂牌的;

㈧勘查项目区块面积不足一个基本区块的;

㈨其他不宜审批发证的情形。

第十七条探矿权人在领取勘查许可证后,应当在半年内组织开工,并向县国土资源局报送开工报告。

第十八条探矿权人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未满2年或者没有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并提交勘查报告的,不得转让探矿权。

探矿权再次转让,应当提交较上一次转让更高勘查程度的勘查报告。

第十九条转让无偿取得政府出资勘查探明矿产地探矿权的,转让人必须缴纳经依法评估确认的探矿权价款。

第二十条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勘查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㈠延续申请登记书;

㈡年度检查报告;

㈢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探矿权人申请延续登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㈠已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70%以上;

㈡没有无故停工6个月以上的情况;

㈢无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承包、转让等违法行为;

㈣已依法缴纳有关规定的费用;

㈤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二条勘查项目因勘查程度提高需要继续申请探矿权的,按照探矿权延续登记的规定办理。勘查项目申请相同勘查程度的延续登记,申请人必须核减50%的勘查区块面积。

第二十三条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㈠扩大或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

㈡改变勘查工作对象的;

㈢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

㈣探矿权人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

㈤变更勘查单位的。

第二十四条申办探矿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㈠探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㈡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㈢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㈣变更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勘查区块范围图;变更勘查工作对象的,应当提交变更勘查矿种的勘查设计和实施方案;变更探矿权人名称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

变更勘查单位的,应当提交变更后勘查单位的勘查资质证和探矿权人与勘查单位签订的勘查合同;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应当提交转让审批机关的批准转让文件。

第二十五条探矿权人申请变更勘查工作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㈠领取勘查许可证1年以上;

㈡已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50%以上;

㈢无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

㈣依法缴纳有关规定费用;

㈤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六条探矿权人享有的权利:

㈠按照勘查许可证规定的区域、期限、工作对象进行勘查;

㈡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架设供电、供水、通迅管线,但是不得影响或者损害原有的供电、供水设施和通迅管线;

㈢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通行;

㈣根据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

㈤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

㈥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

㈦自行销售勘查中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回收的矿产品,但是国务院规定由指定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除外。

探矿权人行使前款所列权利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过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续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探矿权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㈠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始施工,并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勘查工作;

㈡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开工等情况;

㈢按照探矿工程设计施工,不得擅自进行采矿活动;

㈣在查明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㈤编写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审批;

㈥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

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安全、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㈧勘查作业完毕,及时封、填探矿作业遗留的井、硐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八条县国土资源局应当依法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勘查、开发秩序,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矿权的范围内进行勘查活动,依法维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县国土资源局在年度检查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矿业权年度检查的有关规定,依法对每一个探矿权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并上报处理意见。

第三十条登记机关需要调查勘查投入、勘查工作进展情况的,探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并提供有关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不得拒绝检查。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的,根据《*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由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试采的,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由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行,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印刷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的,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由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由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原发证机关可以吊销勘查许可证:

㈠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弄虚作假的;

㈡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㈢已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

第三十五条探矿权人持勘查许可证6个月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开工;或已开工但未进行勘探工程(槽探、坑探或钻探工程)施工的均属圈而不探行为,由登记机关注销勘查许可证。探矿权人自首次设立探矿权日起,勘查期限满3年,累计完成的工作量未达设计工作量的30%按圈而不探处理,由登记机关注销勘查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探矿权人不按勘查设计进行探矿施工,擅自进行采矿活动并进行矿产品销售的,要依法没收矿产品或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责令限期进行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

篇4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七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篇5

关键词:实物档案 归档范围 归档原则

如何准确界定实物档案的归档范围一直是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对实物档案形成清晰、统一的认识。本文认为,做好实物档案归档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实物档案的档案属性,并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实物档案的鉴定原则和标准。

一、实物档案的学理分析

1.“实物档案”的档案属性

在实物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档案学界对“实物档案”究竟是否属于“档案”的质疑和争论一直不断。一般争论各方都不否认,实物档案也是直接形成于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社会活动,是单位历史的真实记录和社会活动的客观见证,也具有重要的利用和查考价值。但引起争议的是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或以备查考性,主要是凭借记录在不同载体上的文字符号起到凭证和参考作用,其上位概念是文献,概念的外延是文字、图表、声像等符号形式的记录,而实物不是以文字、图表、声像等符号形式记录和反映历史,需要人们加以说明、考证和研究才能起到依据、凭证作用①,明显不符合上述条件,所以不是档案,不能归入档案的范畴。

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档案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文献”的概念外延从传统的用文字与纸张记载的书面材料拓展至模型、绘画等,再至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档案概念的外延也已经从“文书材料”扩大至“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②,再至“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③。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起来,图表、声像等非文字形式的符号记录实际上也并不能直接起到凭证和参考作用,它们必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才能发挥档案的作用,在这点上它们和实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既然我们已经将图表、声像列入档案的范畴,也就没什么理由不能接纳实物。

事实上,从记录历史的功用来看,实物档案是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的必要补充,把实物纳入档案的范畴,能够更加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历史,更好地维护单位历史的完整性、积淀和传承组织文化。正因为如此,国内外许多档案部门都收集和保存了大量实物。

从上述分析可见,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实物符合档案的本质属性,那些对单位、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应该作为档案列入归档范围。

2.实物档案与文物的区别

“实物档案”学术之争的另一个焦点是有人认为,实物档案实际上是“文物”,档案部门收集和管理实物,是代行了文物部门的职责,会混淆档案部门与文物部门的职能,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收藏,因此称之为“档案部门的实物收藏”或“藏品”。现实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档案馆或单位档案部门收集了本地区历史上的印章、钱币、徽章等,并将之称为实物档案,由此更加深了人们的质疑。但是本文认为,实物档案与文物之间确实有密切的关系,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文物的价值与档案的价值完全不同,文物是通过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和经济性几个方面来体现其价值,只有具有上述价值的才可以是文物。显然,档案部门收集实物时并不以此为指标,而且实物档案在没有成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见证之前,可以是档案,但算不上文物。以此说来,档案部门特别是单位档案部门保存的实物档案中,会有一部分成为文物,但更多的实物档案还不能达到“文物”的级别,只是在局部范围内特别是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不仅如此,按照《文物法》和有关规定,一件物品只有经过文物行政部门的规范程序认定后才能成为“文物”,并受到国家保护。而更多没有达到文物级别、没有被文物部门认定、只对某个单位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实物”也不会列入文物部门管理范围内。

其次,文物部门收集和保管文物时,重点考虑文物的国家和社会价值,一般不会限定其是否来源于同一个地区或单位等,而档案的收集和鉴定则要严格遵守来源原则,以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和征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为收集范围,不是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对今后本单位工作没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实物,就不应列入本单位实物档案归档范围。这应该是文物与实物档案的一个重要区别。

所以,档案部门收集和保管实物并不是代行文物部门的职责,实物档案工作与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没有太大的冲突,而且由于档案部门对实物的全面收集和管理,还能有效避免那些潜在文物的散失和受到破坏,为文物的收集和保护奠定基础。

二、实物档案归档工作中

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

1.超大超重或无法移动型、不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实物不应列为实物档案

在实物档案是否是档案的学术之争中曾有人担心,如果实物是档案,那么桥梁、大楼、车床等就都可以是档案,而这些是档案部门无力收藏和保管的;还有一些单位将科考活动中采集到的岩芯、化石等列入实物档案,引起了一些争议。其实这些问题在文物学界也存在过,现在已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中将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三类,像故宫、赵州桥、卢沟桥之类的历史建筑和无法移动的文化遗迹可以是文物保护单位,但不算作文物。档案部门也不必勉强将那些难以收藏的超大、超重和无法移动型的实物划入实物档案归档范围。

篇6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对策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rief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world heritages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analyzing relevant conditions of China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orld heritage;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0-04(7)

作者简介:童明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一、世界遗产发展简况

1.《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的诞生

1959年,因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危及阿布―辛贝勒神庙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抢救性的国际保护运动。这为《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制定《世界遗产公约》的背景: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自然破坏威胁;任何文化、自然遗产的损失都会对全世界遗产总体造成损害;各国保护水平不同,一些国家缺乏必要的保护条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需要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定人类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的共同行为。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界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提出了建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二者自1976年开始运行。截止2009年4月16日,《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公约》决定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集体保护。《名录》的建立旨在正确地确认、保护、管理、展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将其代代相传。截止2009年4月,《世界遗产名录》共有145个国家的878处遗产,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5处。

《公约》通过其实施细则――《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具体操作。《操作指南》为世界遗产工作设定了相应程序,是世界遗产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文件。

2.《公约》内容与《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古迹、建筑群、古遗址、城镇、文化景观等类型。

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壁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1992年,产生了新的遗产种类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共同结晶。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三类:

(1)人类设计并创造、具有明确规划的景观。

(2)有机发展出来的景观。最初形成于社会、文化、行政或宗教要求,并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发展成当前的形式。

(3)结合类文化景观。具备通过某些物质遗产所展现的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影响。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可分为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种群(含有濒危物种)栖息地,自然美景等类型。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兼具两种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性的遗产,被称作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城镇:历史或现代的城镇、历史街区、村落。

3.世界遗产品类及其多样性

世界遗产是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三大类。

4.世界遗产评估标准

世界遗产均须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公约》的《操作指南》分别设定了评估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其中,前六条标准适用于文化遗产的评估,后四条标准适用于自然遗产的评估。根据2008年1月修订的版本,分述如下:

标准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标准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标准III: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标准IV: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标准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

标准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标准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标准IX: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标准X: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相关机构

世界遗产委员会共有21个成员国。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21个缔约国,作为委员会成员国,任期6年(新的规则任期一般为4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即7个国家。2007年10月,第16届缔约国大会,我国以高票重新当选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

1.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于1965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报告。

2.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成立于1956年,通过培训与研究,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立于1948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

4.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设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秘书处,充分利用ICOMOS、IUCN、ICCROM提供的服务,编制、签收、翻译和发放委员会的文件并负责委员会决议的实施。

二、全球战略与发展趋势

1.世界遗产发展新形势

为了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度,确保有效保存世界遗产,促进缔约国开展有效的能力建设,通过交流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从1994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开始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研究。2005年2月,《操作指南》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

近年来,促进世界遗产的平衡性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世界遗产委员会大力提倡、鼓励遗产品类的丰富多样化。平衡性包括地区平衡、国家遗产增长数量的平衡、遗产种类的平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线性文化遗产、跨国项目等成为国际世界遗产领域提倡并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申报准备和申报成功的此类项目有:丝绸之路――中国和中亚段跨国申报;中国的大运河――正在积极开展保护与申遗工作,推进规划编制;加拿大的里多运河――2007年6月28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加之路――涉及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007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加拿大的里多运河(Rideau CanaI)因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1、4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运河本身及坐落在金斯敦的2座城堡、2座塔和坐落在西德岛的1座塔。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同样关注的其他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工业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的地域文化遗产、20世纪遗产等。

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形成《凯恩斯―苏州决议》,缔约国每年只能申报两项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拓展项目占用名额。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对《凯恩斯―苏州决议》进行评估,会议决定执行现行申报规则,并进行4年实验,由缔约国自行决定每年两项申报遗产的属性。

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申报,体现出向下列方向倾斜的政策:① 无世界遗产的国家;② 少于三项世界遗产的国家;③ 自然遗产;④ 混合遗产;⑤ 跨国项目;⑥ 非洲、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项目;⑦ 10年内无遗产列入《名录》国家;⑧ 10年内未提出申报国家。

2.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公约》,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方面:① 衰退;② 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胁;③ 城市化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④ 土地利用的变更或易主造成的破坏;⑤ 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⑥ 缺乏管理与保护;⑦ 武装冲突的威胁;⑧ 自然灾害等。

《公约》规定,必要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制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将《世界遗产名录》中受到严重威胁,需要采取重大措施加以保护并根据《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遗产列入《濒危名录》。

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对世界遗产周围环境的保护,尤其关注由于世界遗产面临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冲击,建设项目对世界遗产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和破坏,如中国三江并流拟建水电站遭国际社会质疑;丽江古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建铁桥对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

通过世界遗产全球战略和发展趋势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文化遗产申报极为严格、苛刻,其突出普遍价值的认定必须准确,让人信服,要有详尽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遗产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已连续几年每年都有两项遗产被列入《名录》,国际比较关注,要求更高。列入《名录》的遗产保护压力更大,国际对遗产环境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保护难度增加。可信性、保护、能力建设、交流、社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五大重点。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

1.我国世界遗产发展历程

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我国首次有故宫、长城等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2年,我国加入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我国有37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2.中国世界遗产取得的成绩

(1)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筑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宪法》、《文物保护法》等国内法律、法规、地方性专项法规、规章和《公约》等国际公约为主体框架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

2003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006年11月,文化部出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2月8日,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

(2)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各级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世界遗产处,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并协助建设部开展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省级文物部门也加强了对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世界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展示、监测等工作。

(3)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4)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检测管理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咨询制度。实施专家咨询制度,严格实行遗产地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方案报审和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报批制度,对未履行法定程序擅自施工的项目责令整改;设计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并加强监测和巡视等业务管理。

(5)加强监测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地则因地制宜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采取实时或定期监测手段,对文物本体、大气质量、旅游、安全、环境和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论著。

(6)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保护修缮力度。2003年5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7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按照上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对古建修缮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7)世界遗产保护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世界遗产保护最活跃和最有力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科技化程度不高,世界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的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充分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提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

(8)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能力,在保护中积极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9)世界遗产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多数遗产地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本体的同时,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清除了一批乱搭建的摊点,卫生环境明显好转,脏乱差的状况基本改变。如:高句丽遗迹和沈阳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成功。

(1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加。2006年7月,殷墟申遗成功,参观人数陡增10倍。2007年6月,开平碉楼及村落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增加了五六倍。2008年6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陡增了近30倍。

3.世界遗产保护原则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对世界遗产保护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1)保护为主原则。无论从《公约》的名称或是宗旨来看,保护遗产无疑是贯穿整个《公约》的精髓和根本所在,也是根据《公约》而发展起来的世界遗产事业的基石。保护是一切利用和传承的基础。

(2)集体保护原则。《公约》的宗旨在于建立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制度并通过集体性援助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为此,《公约》还设立了有关的国际援助制度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3)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而言,包括对遗产的设计、材料工艺或布局以及文化景观的特征及构成的真实性保护。缔约国应为此提供足够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制定遗产的保存、管理和开放展示的管理办法。

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历史原状的问题。历史建筑的维修是否要恢复“金碧辉煌”?这个问题关系到文物保护修缮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和保存文物建筑所承载的一切历史信息,尽可能少干预。二是对于已大部分损坏的文物建筑,原则上不得复建的问题。

(4)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制定完善的保护管理计划,采取充分、有力的保护措施。不仅要保护好遗产本体,而且要充分重视保持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包括设立的缓冲区)的和谐统一,保护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之间、遗产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挑战与对策

1.问题与压力

(1)法规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国家层面还没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我国早年申报成功的遗产地也绝大部分没有省级人大制定的专门规章,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

(2)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过度关注世界遗产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作为世界遗产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其保护管理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屡屡在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安排采矿、土地开发、毁林种植等影响甚至破坏世界遗产的项目,环境整治也变相成为房地产开发,改变了遗产地周边区域的原有功能和历史风貌,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管理体制不顺。遗产地管理机构级别过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此外,无论是人员素质、工作水平还是保护管理权限,均难以适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

(4)存在安全隐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灾害和风化侵蚀、环境污染等使世界遗产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人为的建设破坏、管理不善以及盗窃、肆意破坏等所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前者更为严重。

(5)旅游压力。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世界遗产保护能有力地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使世界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收益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部分地方的这种矛盾甚至还很尖锐。

(6)世界遗产文物本体保护维修任务艰巨,经费严重缺乏。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且年代久远,文物本体大都进入脆弱易损、险情频发期,急需保护维修。目前,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以及对一些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外,资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的经费投入体制有待完善。

(7)申遗压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是唯一的文化遗产连续六年都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今年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稳步增加已引来国际同行,尤其是一些传统意义上遗产大国的关注,世界遗产中心及相关咨询机构从价值申明、保护管理状况、文本编制规范等方面对我国申报项目提出愈发严格的要求。

2.对策研究

(1)关注国际遗产领域最新动态,了解国际保护理念的最新发展,知己知彼,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轨道。

2007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两次与国际遗产领域三大国际组织――UNESCO、ICCROM、ICOMOS合作,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研讨会,即:“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和“东亚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会议形成并通过了《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和《关于东亚彩画保护的北京备忘录》。这些文件已经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权威机构与组织共同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文件,对今后东亚地区木结构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借鉴国际方式,缓解旅游压力。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联合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在制订旅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维护遗产地的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ICOMOS也形成了《国际文化旅游》。这些国际和文件都为我们开展遗产地旅游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和宣传。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国长期重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人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与学术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今后在世界遗产保护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世界遗产的科学研究将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遗产学。

世界遗产理论研究内容包括:① 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代表了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华。②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原则和措施。③ 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的研究。④ 遗产研究逐渐从实证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5)针对国际申遗压力,研究国际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战略的优先倾斜项目,如文化线路、跨国申报等,全力以赴做好丝绸之路,大运河的申遗工作。

(6)加强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世界遗产监测是指按照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周密的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详尽的报告。包括:定期监测和反应性检测。

定期监测:《操作指南》规定,缔约国每六年应按规定格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一份本国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包括世界遗产保护的主客观条件,一些重大举措的性质、内容及后果的详细记录与说明)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分区域审查这些报告。

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是指有关国际组织、就某些特定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报告,再由委员会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条款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应性监测的结果有可能促成改善某一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和开展国际合作,但也有可能导致遗产委员会将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将某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7)实施五“C”战略。2002年《布达佩斯宣言》提出全球战略目标,即四“C”战略,后经由200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完善,最终形成五“C”战略,即世界遗产的可靠性(Credibility)、保护(Conservation)、能力建设(Capacity)、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社区参与(Community)。

(8)加强《预备名单》管理。《预备名单》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将自动从《预备名单》上除名,其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保存状况完好的文化遗产,可由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列入《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国际世界遗产申报新趋势、新要求,综合衡量各申请点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适时按程序决定其是否列入。对于保存管理状况不佳的《预备名录》项目,实施反应性监测,并考虑根据监测及整改情况,参照《操作指南》,启动警告甚至除名程序。

篇7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文物监测

中图分类号:TU9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75-01

一、嘉峪关简介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市西5公里的嘉峪塬上,南接祁连山,北靠黑山。嘉峪关所在区域为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且阳光强烈,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快,昼夜温差大,常年盛行西北风。

嘉峪关关城坐东向西,形状略呈长方形,周长为1107米,有内城、罗城、瓮城、外城、城壕、墩台、以及硬山顶式、歇山顶式、悬山顶式木构建筑组成。内城墙体多为黄土分段分层夯筑而成;外城城墙则使用黄土夯筑;罗城以及三座城台使用花岗岩石条做基,墙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外部则使用青砖垒砌而成。

嘉峪关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初建,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蔚为壮观的土体建筑经历了风风雨雨还能保存完好已经实属不易,在承载着历史和文明跌跌绊绊走到今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岁月留在这座古老遗迹身上的印记。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首要就是保护和修缮文物,并在此基础上钻研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结合现代保护思想和高科技技术,形成一套由文物保护核心思想为中心,以现代技术分析方法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应对措施。为更好的科学合理的保护文物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不均匀沉降

2.1 病害分布

此类病害集中分布在罗城,现就罗城北箭楼楼台南侧不均匀沉降为例分析。从现场的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北箭楼处的沉降,从罗城的剖面来看呈现“凹”状,使用钢卷尺测量,量得沉陷的最大距离为5cm,北箭楼的砖体已出现明显错位,在墙体的两侧甚至出现与水平呈45?的裂缝,墙体的裂缝较大,最宽处为2cm,裂缝长达35cm,可以清晰的看到内部的结构,墙体损坏严重。

2.2 沉降原因

2.2.1 材料性质

北箭楼位于罗城的北端。北箭楼楼台建筑材料主要为黄土和石灰,按照黄土七成,石灰三成的配比混合,石灰在拌合的过程中缓慢的与水、二氧化碳等物质作用,在微环境下形成胶体,提高土体的胶结力,其中还要加入丝麻、秸秆等以增强土的粘结力,类似于现在建筑中钢筋的作用。黄土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在降雨等有水参与的气象条件下易出现掏蚀的现象。砖为普通粘土烧制,粘土的选用均采用本地粘土。罗城作为嘉峪关的一道屏障,军事作用极其突出,明代修筑时采用砖包土的筑墙方式,外层均采用青砖垒砌,增强墙体的军事防御能力。青砖在雨雪的长时间作用下易酥碱,出现承载力下降的现象。石料多采自嘉峪关本地磨子沟采石场,石料为花岗岩,用于铺就城墙墙基。粘结材料大多采用石灰,在石灰中又加入桐油、糯米汁等有机材料,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促进了古代砖砌建筑的发展。嘉峪关砖墙砌筑采用的粘结材料为生石灰掺合糯米汁。

2.2.2 地基土质软弱

建筑物基础下端土体软弱,上部荷载均匀的坐落在此种地基上,地基承载力无法支撑上部建筑,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但从图片可以清晰看出,不均匀沉降的形状为“凹”型,若为地基土质软弱应出现向一侧倾斜的现象,再者嘉峪关本地地质条件良好,为优良的卵石层,地基承载力良好,不大可能是地基土质软弱造成。

2.2.3 地基土质含水量变化

嘉峪关东南侧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数个酒钢机井,常年抽取地下水。本世纪初,随着工农业生产步伐的加快,嘉峪关周边的地下水采集越来越多,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关城东南侧的九眼泉湖目前也主要靠人工注水来维持正常水位。位于关城景区南侧的数口酒钢机井不断采集水源直接影响到了景区整体的地下水位。但笔者认为地下水位的下降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还无法对北箭楼的沉降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地下水位整体下降,那关城整体建筑都有可能出现不同规模的沉降,不会集中在北箭楼而且还表现的如此剧烈。

2.2.4 地基基础施工不当

古人在施工的时候压实密度不够,没有做到真正的夯实黄土,使得土颗粒和颗粒之间还留有间隙,在修筑城墙时,上端荷载逐渐累积,不断对下端夯土挤压,承载力不足,夯土挤出的空间累积到上端形成缝隙,导致沉降过大,是最终在北箭楼这段呈现出点状病害分布的原因。

2.2.5 其他原因

嘉峪关夏秋两季不时会发生暴雨,雨水也是造成不均匀沉降的间接因素。在黄土未能夯实的基础上,墙体多处开裂,雨水渗入墙体内部,与土壤中的可溶盐形成作用,可溶盐溶解进入雨水渗入地下,夯土不断出现微小孔隙,加之上端荷载不变,持续削弱地基承载力,成年累月加剧了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沉降值多达5cm的严重病害。

三、结合监测工作的一点想法

不均匀沉降是嘉峪关关城的典型病害。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发生,从目前分析来看很大原因归咎于古人施工中的偷工减料,敷衍工程质量,人为因素所占比重更多。现就不均匀沉降简单谈谈在监测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按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国家对文化遗产监测分为日常监测、定期检测、反应性监测三类。结合不均匀沉降我认为监测工作可以从上面三个方面入手:

1.日常监测。嘉峪关关城不均匀沉降是点状分布的病害。在嘉峪关本地并不具有典型性。经过上文分析出现病害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做日常监测时需要结合多点位移计做好数据记录的采集。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动态的掌握北箭楼不均匀沉降的信息,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定期监测。间隔一季或半年对北箭楼做一次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定期监测可以动用便携式设备全面采集数据,采集数据的多样化能够全面反应此时间周期内北箭楼的沉降变化。在收集若干周期内的数据后纵向对比,客观的评估北箭楼在修缮后的修缮效果。

3.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指的是在大风雨雪、地震、施工中或突发的状况下出现的文物损毁的情况,利用便携式设备和固定监测设备采集数据。可根据灾害的程度更改固定设备的监测频率,同时对比突发状态下前后数据,分析此条件下对北箭楼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激活监测预警平台,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做及时处理。

参考资料

[1] 张晓东、张斌:《嘉峪关关城现状及病害分析研究》.

[2] 张晓东:《嘉峪关城防研究》.

[3] 刘卉:《关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成因与防治措施分析》.

篇8

关键词:小浪底 移民工程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1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移民项目进展简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处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m3,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主体工程于1994年动工,现已基本结束。

建成后的枢纽工程,正常水位275m,水面面积272km2;淹没涉及河南、山西两省8县(市)、29个乡(镇)、动迁年移民人口18.8万人;施工区涉及两县(市)、12个村9932人。安置区分布于河南、山西两省14个县(市),20万移民均以大农业安置为主。其中,出县远迁安置约6万人,本县近迁安置约11万人,后靠安置约3万人。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库区移民分三期实施,现已完成了二期265m水位下人口18.5万人的搬迁安置,今年汛前将完成三期275m水位下1.5万人的搬迁准备工作,全部安置工作于2003年完成。

小浪底移民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移民专项贷款的独立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世行的有关规则和贷款协议。而世行对项目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甚高、甚严:要先于工程、重于工程、并贯穿于工程始终。因此,小浪底移民项目作为国内首家高标准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独具特色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有待于探索。

2 小浪底移民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体系及模式

小浪底的环保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完成内容涉及水库淤积形态、库岸稳定、诱发地震、水质水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局地气候、环境卫生、文物景观等专题研究报告22份。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小浪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局审查;为争取世行贷款,五易其稿、1992年通过世行评估。正式揭开了小浪底环境管理工作之序幕。

根据工作需要、为落实世行关于小浪底工程一期贷款评估报告有关要求,1994年成立了小浪底移民局,并组建了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的环境管理办公室(EMO),下设一处三室,分管大坝(施工区)和移民工程(库区、安置区)的全部环境管理工作1998年为加强环保工作的力度,响应世行小浪底项目二期贷款环境评估报告的要求和国际环境移民专家组的咨询意见。撤销原小浪底移民局资环处的职能,同时成立小浪底建管局“工程资环处”和小浪底移民局“水库移民资环处”,分别分管小浪底施工区大坝和库区、安置区移民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小浪底移民工程的环保工作涉及河南、山西两省14个县(市)的各级移民机构及近300个移民村、千家万户的移民和搬迁、安置所涉及的生态平衡、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卫生防疫等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领域;同时,要开展的工作内容较多,从搬迁到安置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实施及对全过程的环境监测、监理等。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协作单位有:黄委会水资源保护局(承担环境监测),黄委会设计院(承担环境监理),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和河南省防疫站(承担卫生防疫及监测工作);同时,我局要求小浪底各级移民机构均需明确专人或部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并在移民村设村环保员。即以两省各级移民机构为依托创建移民环保管理体系。两省移民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本省下属有关市(地)、县、村的各项环保工作;河南、山西两省文物局分别承担两省各自境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世行检查团和小浪底工程移民项目国际环境移民咨询专家组,每年各两次的检查、指导,为我们能够在国内工程移民的实施中,首家开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之先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环境管理工作内容

3.1 安置区的环境管理

移民安置是一个被世界公认重大而敏感的问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复杂、最困难、处理费用最大、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安置区的环境质量和移民村的选点、规划和建设,直接决定和影响移民搬迁后的生存状况,是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关键;而且,移民干群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树立和普及程度,也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水平。

3.1.1 普及和提高环保意识是环境管理工作之关键

几年来,我局曾组织举办大规模环保培训班4期,培训对象为两省各级移民机构的所有环境管理工作者和各移民村的环保员。培训中除为学员发放各种有关的文件和学习辅导材料,并为各移民村发放了饮用水余氯监测仪器。培训内容主要是通过宣讲我国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世行的有关环保要求及我局制定的环境管理《办法》和《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和规定;并讲解有关环境监测、监理和卫生防疫的知识、意义。在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使学员掌握环境管理的观念和要求。并通过课堂演示,使学员牢固掌握饮用水加氯消毒及余氯监测的方法和村环境月报填报的技能。

3.1.2 对安置区的环境管理从规划和移民村选址入手

规划伊始,首先注重的是安置区的环境质量。对移民村选址的基本要求是:各安置点要具有稳定的地质条件和良好的供水条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不仅要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存发展条件优于原水平,并且还要保证不影响和降低安置地群众的原有水平。除设计人员进行多方案的环境质量和容量分析,社会、经济比较,并要求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参与,经反复研究和严格审批而最终选定。

3.1.3 强化移民村的基础和环保设施建设

移民村的基础和环保设施如:供水、供电、通讯、道路、排水等,均组织进行了统一的设计和实施;并为移民提供可供选择的住宅房设计图纸及学校洗手池、村建垃圾池(场)、户用双瓮厕所等有关基础和环境设施设计图纸。各村都打有深水井、建有水塔或水池、已做到了水、电进户,村村有路及排水设施,绝大部分村都建有学校和一个以上的村诊所、使学龄儿童和移民群众均可享有就近上学和就诊的便利,各村都建有村内垃圾池和村外垃圾场,多数移民户已告别了传统的旱厕、使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双瓮厕所

3.1.4 移民村的环境管理

各移民村都设有村环保员,并全部经历过两次以上环保培训和考核。移民村内饮用水管理、排水沟清理、垃圾等废弃物处理、环境月报填报、卫生防疫等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贯彻、组织管理工作,均由村环保员专职负责,村医、管水员等协助。

3.2 迁建和新建移民企业的环境保护

对于受淹的移民企业进行合理补偿之后,随着移民的搬迁安置,其日后的发展工作,已全部纳入安置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轨道之中。尤其对于迁建、新建移民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不仅要求其按照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逐级报批,履行有关环保法规、接受安置地地方环保部门的审批和监督。同时,还要求派员参加我局举办的环保员培训,并接受我局委托的环境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

3.3 淹没区的环境管理工作

对淹没区的环境管理,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库底清理工作。库底清理即是一项直接关系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工作,也是防止水库水质污染的重要环保措施。小浪底275m水位淹没影响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8县(市)、29个乡(镇)、174个行政村、787家工矿企业、房窑743.17万㎡、土地41.68万hm2(其中耕地20.07万hm2、林地3.29万hm2、园地2.65万hm2)、公路1022.4km、高压线917.3km、广播线893.4km、通讯线路777.6km;另外,库区局部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煤矿和硫磺矿。有硫磺冶炼窑1100多座、需清理处理的硫磺冶炼窑窑衬约1.58万t。因此,如何切实搞好移民搬迁后的库底清理,成为移民工程环保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配合工程进度已进行的阶段性库底清理有:截流前一期180m下、下闸蓄水前二期180~215m、215~235m和235~265m共4次。经验收和蓄水后,对库水水质进行的跟踪检测证实:库底清理不仅通过了验收;而且确保了小浪底库水的水质质量。

3.4 文物保护工作

小浪底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河南、山西两省文物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自1992年起两省文物局牵头组织、以两省下属各级文物保护部门为主,联合中国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历经千辛、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险阻,尤其在库区移民搬迁后缺水、断电、无房、无路等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仍按计划开展和如期完成小浪底工程涉及区域的文物抢救和考古发掘工作。数年来众多文物工作者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如河南省境内的长泉、麻峪、班村、西沃、交兑;山西省境内的垣曲商城、寨里等遗迹、遗址及古黄河栈道的发掘和发现,充分证实和填补了自新石器时代七、八千年前裴李岗文化起、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一直到商、周时代,黄河中、下游小浪底库区这一区域文化的古迹、经济的发达及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并再次证实了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当之无愧。其中如:河南境内位于黄河中游峭壁之上的西沃石窟的整体搬迁、妯娌遗址、黄河漕运建筑盐东遗址及山西境内商城遗址、寨里曙猿化石、宁家坡陶窑等项目的发掘、发现及搬迁,均在我国考古界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影响,部分成果分别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3.5 工作概况简介

3.5.1 环境监测工作

移民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始于1995年,有黄委水资源保护局承担。除每年对三门峡坝下小浪底库区内黄河干流地面水水质、安置区各移民新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的定期监测外,同时还根据需要对必要项目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并承担库底清理后库水水质的跟踪监测工作。对于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我局通常采取两种措施解决:对于严重问题一般通告有关机构和两省移民办,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方法防范和改进;一般问题通过加强监理监督改善。环境监测的应用,不仅为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科学管理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

3.5.2 环境监理工作

环境监理始于1995年,是我局在国内首家引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由黄委设计院承担。其工作方式为每季度一次定期巡回监理,主要是利用监理的机会不断强化宣传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知识,监督检查移民村各项环保设施实施状况,各项环保措施执行落实的效果,收集、审查和帮助村环保员填报新村环境月报,并把监测和以往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监理的重点给予关注。在季报中总结状况和反映问题,协助我局采取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落实解决。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力度,并对环境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监督、推动作用。

3.5.3 卫生防疫工作

移民的卫生防疫工作正式开展于1996年,由黄委黄河中心医院承担、并有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协助完成。主要对于库区、库周和安置区的动态疫情调查、鼠、蚊密度实施定期监测,对于移民和安置地不同人群每年定期进行健康跟踪体检。为掌握和推进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和奠定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并通过多年工作,客观的证实了:由于我国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防御措施得力,避免和最低限度的控制,减少了因小浪底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对移民群众健康状况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卫生防疫工作开展和应用,有力的配合和支持了小浪底环保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篇9

相比八达岭、十三陵、斋堂等镇,作为北京市七个山区旅游集散特色镇之一的长沟,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夜成名。即便是在房山区,人们最初对旅游集散镇可能落地某一乡镇的猜测也大多指向了名气更响的周口店或者青龙湖镇。

当意外的惊喜突然降临,房山长沟镇站到了一个实现突破的历史节点上。长沟汉代置乡,唐宋发韧,明清腾达,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现在,寄望于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推进,这个华夏神州的古老邑落正试图恢复昔日的尊严与繁荣。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八年上水平’的要求,争取到2015年前形成辐射京西南的区域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形成以健康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到2020年前将长沟镇建成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辐射效果明显,具有国际品质的健康度假旅游名镇,打造北方旅游集散特色镇。”长沟镇党委书记李仲兴奋地表示,他希望再过数十年,当人们问及北京哪个地方最像世界旅游名镇法国戛纳、日本香根,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长沟!并且是中国长沟!

品牌形象:城市之外,水岸花田

如果从人文遗迹的角度看长沟,它没有周口店的猿人遗址,也没有大石窝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居寺。若是从自然风光角度看长沟,它没有上方山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没有十渡的自然山水。

但长沟也有其最为独特的资源优势。长沟泉水丰富,有全国范围内仅存的万亩泉水湿地保护区――花田湿地;这里距离北京中心城区虽有55公里之遥,但却是房山旅游南线的门户。此外,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长沟辖区内囊括了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势,南、北泉水河顺势流淌,亦是整个旅游大区房山的缩影。

其实长沟还有很多优势,比如长沟地处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也是北京(房山)历史文化集聚区的核心产业园区,房易路、云居寺路、京石二高速穿境而过,是连接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十渡风景区、云居寺石经山佛教圣地、上方山自然景区等北京著名旅游胜地的交通和服务枢纽。而这一切伴随旅游集散特色镇的建设也正逐步改变着长沟的区域价值。

“与其他知名的旅游集散特色镇需要在原来基础上提升国际知名度不同,长沟是先设计一个能够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相结合、又能迅速走红的全新品牌,使其在北京的诸多乡镇中脱颖而出。”李仲说。

事实上,长沟拥有的田园、浅山、湖泊、泉水四大资源,与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雄浑的气势、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好形成互补,而这也是设计长沟全新品牌形象所必须依托的特有资源基础。

品牌形象的设计者们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提出要针对现代都市节奏快、无规律、紧张的生活状态,充分发掘长沟镇秀丽的山水风光和至今保留的具有乡野特色的原生态自然风貌,籽长沟这个不在城市之内,但又是距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区域,打造成为北京周边最具田园风情的度假圣地,一个配套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精神家园。

上万个长年喷涌不息的泉眼,一万多亩的湿地面积,加上天然形成的甘泉湖水、形状各异的石桥水车以及宁静清幽的河滨生态圈,如此别致的韵味更是给了设计者们以灵感,一个“城市之外,水岸花田”的品牌印象顺势而成。

“城市之外,水岸花田”将向外界传递出如下信息: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杂,这里有慢生活理念,有慢城建筑,有泉景湖景山景田景,有高档会议酒店建筑群,有回味无穷的清泉民宿村落,有醇厚的葡萄酒、跑马、聚会,有特色餐饮业等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对一个全新定位发展的区域来说,必须品牌先行,这样有利于规避建成之后的运营风险,也可以避免与其他旅游集散特色镇形成同质化竞争,这是长沟为建成旅游集散特色镇而迈出的关键一步。”李仲说。

产业定位:国际首脑峰会度假区

随着5月15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点睛之笔的世界地质博物馆开馆,北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世界级地质公园和博物馆的首都城市,这也改写了长沟知名旅游资源欠缺的历史。

与此同时,集散镇的起步项目京西南旅游集散中心也正式启动建设。集散中心分三大功能区,分别是交通集散功能区、中介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区,通过大型公交换乘车站、加油站、维修站、汽车旅馆、购物公园、中心广场、有机食品超市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提供集交通、信息咨询、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服务,是带动房山旅游业发展的枢纽工程。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房山各个旅游景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以旅游交通集散、连接周边旅游资源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而对于拥有更为宝贵的生态资源而非旅游资源的长沟而言,博物馆、集散中心等项目填补的不仅是旅游资源的空白,更可能成为改变房山旅游的一个标志,旅游集散特色镇建成后,房山将由长沟开始,逐步让以往比较单一的以门票收入为主体的观光经济,过渡成为以休闲消费为主体的度假经济。

“度假不同于旅游,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居民自然诞生的高端需求。度假文化可以担负调整城市生活节奏,缓解都市生活压力的重任,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李仲说,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时,杭州西湖不收费,杭州休闲度假的人气大涨,旅游收入反而增加了。

从观光到度假,改变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对房山未来旅游人群的细分。考察了海南博鳌等度假区域之后,李仲感慨颇多,“对于一个正致力于建设世界城市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如果拥有自主品牌的首脑峰会,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品牌,就像搭建了一个城市与世界对话的舞台,长沟的产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此,要通过度假产业的深度挖掘,使长沟成为世界城市职能配套的国际度假名镇,实现区域度假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

“这里将成为国际首脑峰会度假区!”长沟要为各行业领军人物及精英人群搭建一个拥有世界一流会议条件和优美轻松的休闲环境的商务度假区,形成集合旅游集散中心、世界地质公园、会议度假酒店群、特色民宿以及公共服务等多种业态,促进区域度假旅游业、户外体育休闲运动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综合产业区,能为首脑峰会、精英论坛、行业培训以及全球顶级会议提供国际化服务。

从其他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看长沟也符合条件,首脑峰会度假区一般位于城市附近的风景区,是以商务会所、会议酒店以及特色度假项目为发展主体,汇集旅游集散、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经济区。

更令李仲信心十足的是,首脑峰会度假区的概念甫一提出,某重量级的地产投资商便找上了门寻求合

作,紧随其后的还有世贸天阶公司、山东鲁能等企业。之所以说该地产公司是重量级的投资商,原因是海南博鳌会议度假中心正是由该地产公司独立设计并完成建设的,而长沟提出首脑峰会度假区让该地产投资商动心的理由是,这一概念在北京目前没有竞争,项目操作简单,起点高,更容易引起各界关注。

在李仲看来,因为现在北京还没有,长沟提出来,等于抢占到了制高点,不仅具有轰动效应,也会吸引相关的投资商快速向长沟聚焦,共同为首脑峰会度假区的建成献智献力。

城市化:以小博大见真功

对于最终能否成为旅游集散特色镇,北京市在要求中还有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加快山区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成为城乡一体化推进的示范区。

事实上,实现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互动,使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实现有机衔接、协调和统一,也是当前旅游集散镇建设的努力方向。而城市化的核心则在于政府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利益。

李仲认为,解决城市化问题,不是简单的农民转换身份之后搬迁上楼,而是让农民成为有资产的市民,能够从所拥有的惟一的生产资料――土地中长期受益。

长沟为此设计出了“三步走”战略,实现农民的身份转换和致富增收。第一步,通过搬迁,农民得到拆迁补偿,即补偿金。根据《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让农民合居上楼,对搬迁户给予经济补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根据规划,长沟现有的18个村将合并成10个村,由镇政府出资建设回迁安置楼,建成并精装修后每平方米建设成本达3000元的楼房,将以1500元/平的价格卖给上楼农民,让农民在拆迁中受益。

第二步,农民变股东,实现股金收入。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公司集中管理经营集体可经营性资产和农民承包地,对农民的承包地以1000元/亩的价格租回后集中到股份公司,并以股份形式量化,对集体可经营性净资产按照确定的人口进行股份量化;在确定农户土地经营权并保持长期不变的基础上,以农民自愿为原则,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每年支付给社员土地流转费或口粮,流转后的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引进社会资本,以股份的形式平均量化给全体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确保农民收入增加,政府规定无论引进企业盈利与否,每年必须支付给集体股份公司5000元/亩土地流转保本费用,如果流转的土地形成经营利润,每亩股份分红能够超过5000元,再按实际收益的80%进行分红,20%留给集体公司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增强社员的社会福利。

第三步,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给集体后,集体通过统一经营和引人专业化公司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就地吸附当地农民耕种,政府通过进行定岗培训、业务培训等引导,使当地农民全部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工资收入。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引进企业是否乐意支付最低的5000元/亩土地流转使用费,二是对于可能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的社会资本而言,可能无用武之地的农耕用地将如何处置。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政府必须设定一个社会资本的准入门槛。

“这一点我们已有考虑,比如现在正在进行试点的沿村,流转到集体股份公司的4000亩土地中,有1200亩的建设用地和2800亩的农耕地,我们要求与政府合作开发的中信地产按5DOO元/亩的流转保本费先期支付了20年,待今后根据项目的盈利情况再进行分红,同时要求企业对2800亩的农耕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开发或者由它引进专业性农业企业进行开发,并负责安排流转失地农民就业。”李仲将其形象地称为“以小博大”,也就是以1200亩建设用地发展产业项目博2800亩的农耕地规模种植。

与此相匹配的是,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的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农民增加经济作物及景观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丰富集散镇建设所需的大地景观,逐步改变原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篇10

临朐县是著名的“书法之乡”“小戏之乡”,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北麓,弥河上游。东临潍坊,西邻淄博,南临临沂,北与青州接壤。距济青高速公路公里,胶济铁路公里,潍坊机场公里,青岛港公里,省会济南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处乡镇,个行政村,万人。临朐县境内山岭连绵,河流蜿蜒,风景秀丽,资源丰富。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临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全县共有各类风景区(点)余处。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国家森林公园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处。××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年全县累计投入旅游开发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万元,比上年增长;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年—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创优”工作纳入工作日程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年,为加强旅游工作领导机制,旅游机构单设,成立临朐县旅游局,为正科级事业编制单位。年,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临朐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为配合好全市的创建工作,月日召开了“潍坊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临朐县动员大会,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与各有关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利用电视台设专门栏目、报纸设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扎实工作,确保“创优”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创城”活动开展情况

自月日开展潍坊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临朐动员大会以来,在县创城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县直各有关部门、乡镇和各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县旅游局、公路局、城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多次到县域内各主要交通路口、街道、旅游景区点现场勘察,反复论证,设置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牌个,路标个,修建水冲式厕所个,并在各旅游景区点和公共场所设置了规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为了营造“创城”气氛,制订了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县旅游局、工商局、公安局、安监局、林业局、卫生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在有关乡镇密切配合下,对各旅游景区点、购物点和宾馆饭店进行了联合大检查,优化了旅游环境,规范了旅游秩序,加大了卫生安全措施,确保了“创城”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十一”旅游黄金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各旅游景区点、旅行社、宾馆饭店在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要求,备齐上报了市里所需的存档材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对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精心准备,逐项、逐条进行了认真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

县创城领导小组通过初步检查验收,“创城”准备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有的部门、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存在应付思想;

二是舍不得化钱,硬件建设达不到标准;

三是将部门、单位利益置于全县大局之上,不配合,不作为;

四是部分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没有严格按照各自争闯的级旅游区和星级标准精心准备。

四、几点要求

这次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是关系到全市对外开放和整体形象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我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消极应付、拖后腿。那一个环节、那一项工作出了问题,直接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决不心慈手软。为此,提出以下几项具体要求:

(一)各有关部门、乡镇、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对各自的责任分工,要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二)旅游局要靠上具体抓,各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要严格对照标准认真进行自查整改。同时,要营造好“创优”气氛,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文明服务,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三)各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不仅要严格对照《检查标准》进行整改,还要突击进行卫生大扫除,挂好宣传横幅,摆好看牌,营造好“创城”气氛。管理、工作人员要统一着装,持证上岗,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四)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在县城要大力营造“创城”气氛,挂好宣传横幅、过街彩旗,摆好看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搞好宣传报道。

(五)城管局要加强城市管理力度,维护好城市秩序,突击搞好城市环境卫生,重点是奇石市场和水冲式厕所的卫生与管理,确保不留死角。

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我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辖个乡镇,个经济开发区,个行政村,总人口万。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各类风景区(点)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国家森林公园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年,全县投入旅游开发和建设资金万元,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收入亿元(其中奇石市场亿元),分别比××年增长和。从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级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年都召开旅游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充实调整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对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有关乡镇也成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抓投入,搞建设,大打旅游牌。各景区点千方百计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主动走出去宣传促销,招徕客源,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二)景点规划和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编制完成了《临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于年月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在此基础上,委托国家规划设计部门,重点对沂山、老龙湾、石门坊、嵩山、黑松林等景点进行了科学、详细规划。其中,沂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和老龙湾风景区总体规划分别通过了专家评审;山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嵩山、黑松林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为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县里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企业的优惠办法和措施,编写了《旅游项目招商书》,拿出最好的项目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老龙湾风景区同家开发商签订了总投资额万元的协议,现已投入万元,商业街、白龙行宫和龙泉茶社的建设、改造以及海浮山部分区域的绿化;黑松林风景区与济南华山市政工程公司签订了投资万元,开发黑松林旅游度假区的合同,已到位资金万元,建设了处别墅,拓宽改造了进山道路,配套了电力设施;嵩山风景区融资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由淄博客商投资万元兴建石家河崮东山旅游度假村的项目,现已投资万元,修建了进山道路和水电等项目。由济南广告公司投资万元,建设宝畔台旅游度假村的项目已动工建设,到位资金万元。

(三)旅游宣传促销成效显著。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五大镇山”国际旅游专线联袂对接会议和联袂对接新闻会;在济南举办了“东泰山—沂山旅游推介会”和临朐一日游首发式;在沂山举行了五镇踩线和揭牌仪式;先后在青岛、东营、淄博举办了旅游推介会;组织了临朐红叶旅游观光月和中华奇石精品展活动;参加今了年月份省旅游局赴江、浙、粤促销会。另外,还采取参加旅游交易会、利用新闻媒体刊播广告、编印旅游画册等形式,及时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介,大大提高了我县景点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四)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出台了《临朐县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沂山风景区管理办法》等两个法规性文件,为全县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法制基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部分名导游员,组织他们到省旅游学校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导游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县旅游局设立了旅游投诉公开电话,及时受理旅游投诉案件。旅游、安检、工商、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大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维护了临朐旅游的良好形象。

(五)旅游商品生产初具规模。目前,我县旅游商品已初步形成四大系列。一是以观赏石为主的旅游商品系列,以奇石市场为依托(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现已有较大规模。二是以红木为主的工艺品系列,以鲁艺红木等生产企业为主,兼以众多的个体生产者为补充,在旅游市场上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三是以书画为主的文化商品系列,依托“书画之乡”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书画、山旺化石、红丝石文化用品、古玩等各色品种。四是土特产品系列,包括全蝎、煎饼、山楂制品、柿饼、板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群众对旅游业的认识存在误区缺乏对旅游业的正确定位。有的认为旅游业是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仅满足于现状,特别是今年因受非典的影响,有为难发愁情绪;有的则把旅游业视为旅游部门和风景区的事情,没有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没有真正把旅游业当作一项支柱产业来对待。

二是旅游业管理体制不够理顺。我县各主要景点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甚至同一个景点还有好几个婆家。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体制,使全县旅游业难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体制不理顺,造成投入、管理和利益分配上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单位把所属景点作为补充单位经费不足的渠道,投入靠政府,收入归部门,不在投入开发上做文章,门票收入被挪作它用,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有的单位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县旅游业大局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本部门的利益着想,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分散的管理体制使旅游业难以形成一盘棋。作为全县旅游业综合管理部门的旅游局,在工作中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但对景区点的人财物没有实质性的管理权限,加之旅游局人员不足,经费紧张,业务上受到很多制约,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旅游景点的建设投入少、档次低、规模小,基础服务设施落后、老化、数量不足。个别景点多年没有投入,景点面貌陈旧,接待游客人数呈现下降趋势,逐步走向萎缩。有的景点还存在着盲目开发、乱开滥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

四是宣传促销缺乏整体合力。去年以来,我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同周围的县市区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从去年的宣传投资看,只有沂山旅游开发公司作了较大投入,其他景区点均投入较少,个别景点甚至一点宣传促销的意识都没有,只习惯于在家等客上门,不愿意外出招徕客源。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我县景点的知名度还普遍较低,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市场优势。

五是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目前,从全县旅游产品市场来看,大多是一些材质低劣、包装老、品位低、特色不足的粗加工品和土特产品,除奇石外,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档次不高的问题,同时缺乏一套健全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和销售网络,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六是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不够规范。有的景区点没有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不重视人才引进和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有的景区点卫生状况差,垃圾、废弃物随处可见,摊点乱摆乱放,个别景点的停车场成了当地群众打场晒粮和堆杂物的场所,严重影响了我县旅游的整体形象。

三、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无论基础设施还是旅游景点建设都初具规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高度,增强发展旅游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象重视工业、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点支持发展,培育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狠抓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我县旅游业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体制不健全,不理顺,各旅游景点就是一盘散沙,政府说话就不灵,发展旅游业就是一句空话。建议成立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任主任,专抓旅游工作。进一步强化县旅游局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局的自身建设,提高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编制和经费,为旅游局指导协调全县旅游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瞄准市场、体现特色,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今后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主题。充分发挥我县山水资源优势,搞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适应现代游客需求、具有地方特色、参与性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同时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走势,确定若干旅游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开发项目,编排出引人入胜的旅游线路。二是注重发掘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每年确定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项目,争取一年一个新台阶。四是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旅游业高投入、高产出,起步发展阶段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目前我县的财政状况看,近期内政府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建议采取股份制等多种融资方式,以政府牵头、多方参与,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多种经济成分一齐上,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各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行业要眼睛向内,节约挖潜,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在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适当倾斜,促进旅游业进行再投入,实现以“业”“养”“业”,滚动发展;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机关、团体和个人,投资开发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要积极利用外资进行开发,允许外商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对我县的景点、酒店及游乐场所开发和经营,增加建设资金来源,逐步形成国家“报”一块,景点自身“滚”一块、集体个人“补”一块,利用外资“融”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满足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改变以往资金使用过于分散的弊端,做到重点项目重点保证,每年有重点地建

一、两处工程,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五)强化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我县的旅游景点虽多,但很分散,欠缺深度挖掘和精心包装。下步,旅游主管部门将在宣传我县旅游形象上更好地发挥组织、牵头、协调的职能,制定实施好整体宣传促销计划。要在继续做好常规性宣传工作的同时,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每年策划和组织几个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县景区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