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会计信息基本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会计准则目的对比。旧准则规定的会计目的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将目的修改为:为了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修改后的基本准则目标删除了口号性的条款,更强调了规范会计行为的首要目的。
(2)制定依据对比。旧准则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准则;新准则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
(3)准则基本内容对比。旧准则主要强调了会计对象、会计假设及核算方法。新准则在保留旧准则内容的同时,删去了有关会计记录文字方面的要求,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内容。
(4)适用范围对比。原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新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它在表述上更科学。
(5)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对比。原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新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
(6)新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和使用人。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对比分析
(1)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一个亮点和新突破。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加的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必须执行的内容。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则孕育了一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由此将直接大幅提高每股的净资产,降低市净率。另外,由于折旧消失,相应会提高公司利润,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
(2)新准则给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判断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是否恰当,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否合理,将成为会计计量是否合理的关键。这一规定执行后,一旦债务人获得了债务的豁免,反映到报表上将会是直接提高其当期利润和每股收益。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当然我们也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历史成本为基础,除非条件比较充分,否则,公允价值是不允许滥用的。
三、会计要素定义的对比分析
新准则会计要素定义更为科学。新准则会计要素仍保留旧准则六要素的名称及分类,但对其定义按照《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规定做了重大调整,使之更能揭示要素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新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要素的确认条件,即符合这些要素定义的项目,同时满足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且经济利益流入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新准则删除了资产、负债要素的具体分类。资产、负债要素的定义与《企业财务报告条例》除表述略有不同外,内涵完全一致。收入、费用要素的定义强调了它们与所有者权益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它们必须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总流出。
四、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对比分析
(1)在财务报表定义方面。旧准则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在财务报表组成方面。旧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取消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要求,突出了“四大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网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篇2
论文摘要: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是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新准则目前仅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其他企业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准则了解甚少。为此,本文就新准则的框架结构、特点、意义略陈管见,试图再大力渲染它。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1个应用指南构成。
1.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由11章50条构成。基本准则处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层次。基本准则涉及整个会计工作和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统驭和指导作用,各具体准则的基本原则均来自基本准则,不得违反基本准则的精神。
修订后的基本准则与1992年的基本准则比较,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内容与我国的基本准则有相似之处,但该框架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有了基本准则,十多年来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所以,这次修订基本准则,没有将原来的基本准则改为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仍沿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形式,只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做出修改。
(2)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最终要达到的结果。在国外,也称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根据会计的本质和国内外会计实践,修订后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对信息的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基本准则根据这些新情况对会计目标有关内容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3)对会计一般原则进行完善。原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则,具体规定了12项原则。国外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本次修改将原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样更能体现本章的内容实质。此外,在原来12项一般原则基础上,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要求,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通行的要求,另外,本次修订同时对原12项原则的内容也作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4)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这次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基本准则修订后的这部分内容完全是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的,而且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除了修改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外,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例如,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
(5)对财务报告进行修改。本次修改删除了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提法,将第九章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在语言表述上做到中国化和通俗化,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
2.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共有38项,其中,新制定的会计准则22项,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16项。这38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
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1)一般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等具体准则项目。
(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要求。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等准则项目。
(3)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等准则项目。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解决在运用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鉴于这次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的幅度很大,如果由企业自行设计科目报表可能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二、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和实施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要使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必须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有相当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减少或消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充分协调,可以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降低我国企业信息报告成本和融资成本,有利于推进我国当前实施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因此,制定一套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
第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贯彻了先进科学的会计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使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了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从整体看,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会计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的职业水平,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成为我国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一靠培训,二靠在实践中锻炼。以新会计准则体系培训为契机,将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念和先进的会计方法传授给会计人员,将有利于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提高;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使会计人员有机会在会计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第四,有利于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新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国更快地实现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目标,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三、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体系较好地处理了借鉴国际惯例与立足国情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科学规范与便于理解和操作执行的关系。所以,与以前颁布类似的会计规范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科学性。首先,科学性体现在其会计理念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日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其次,科学性体现在其体系结构和表述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是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既有一般的原则指导,又有实务的操作指南,既体现了国际协调性,又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新会计准则体系体例合理、表述清晰、定义科学,是一套质量较高的会计准则体系。最后,科学性还体现在其会计政策和方法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保留了在我国行之有效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剔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如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等),引进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如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引入实体理论等)。
第二,全面性。纵向上看,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是一个有机整体;横向上看,38项具体准则和1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包括以前的一些常规业务,而且包括了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业务(如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等)。即使将来出现具体准则没有涵盖的新经济业务,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基本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第三,可操作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的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人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作出了规范,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避免了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第四,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充分协调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中国实情的内容,绝大部分会计政策与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保持了高度的协调性(或趋同性),但同时,新会计准则与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关联方的披露;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五,层次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制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则。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对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指南。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各有分工。
第六,动态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重大差异;会计目标;会计要素
Abstract: Is unceasingly thorough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novates unceasingly, accountant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commercial language,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which the new situation brings. Under this background,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issued newly "Business accounting in February 15, 2006 Criterion - - - Basic maxi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new basic maxim (2006) with original basic maxim (1992) the comparison, promulgates the new criterion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concept frame, constructs the compl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leve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criterion formul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rests on and is clear about accountant aspects and during the original criterion and so on goal difference, so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s the new basic maxim.
key word: Basic maxim;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concept fra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untant goal; Accountant essential factor
前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新准则)是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相比较而言,新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葛家澍(2003)曾经指出:“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科学的会计准则应当在首尾一贯、内在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报告,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基本问题。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对编制财务报表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进行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原已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导致会计基本概念不一致,存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之间互不协调、前后矛盾的现象。而新准则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到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整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将为指导会计工作实践和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拓展了准则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楼继伟,2006.2)。准则的制定是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原准则在第一章第二条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明确了《会计法》是制定准则的唯一的法律依据,未考虑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联性,在司法实践中妨碍了其他法律法规作用的发挥。“在许多法律人眼中,《会计法》无非是追究责任的法律机制在会计———一个独立于法律界的专业领域———这一特定部门中运作的表现形式而已,其统领下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仅仅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针对会计人员、组织单位会计工作的一套技术规范,与其他经济法律制度相对脱节。”(刘燕,2005.5)新准则在第一章第一条中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制定准则的依据由原来单一的《会计法》扩展到以《会计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各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为消除《会计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铺平了道路,不仅保持了会计法制体系的协调统一,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整体效能,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
我国原有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在会计法的统领下由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共同组成的,即“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做法。其中,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作用,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原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作了原则性的定义和说明,从原准则的主要内容来看,相当一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如基本前提、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和部分会计核算原则等。具体准则主要对一般业务和特殊业务准则作了具体的规定,至今共了16项。由于原准则所规定的内容只起到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变革,原准则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市场环境的需要,无法真正发挥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1993年实施的13个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已经突破了基本准则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基本准则的制定作为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李玉环,2005.1)。新准则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层级,“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楼继伟,2006.2)。新准则层级分明,互相衔接,避免了指导规范与具体规定、操作指南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冲突,使不同层级准则的具体内容能够一以贯之,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
四、会计目标定位上的差异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即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原准则并未明确我国的会计目标,仅在第二章第十一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即所谓的“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这与1992年当时的市场主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或政府作为资产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管理分不开的。以次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起到了国家及相关部门做为出资人,了解和评价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股权分置难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希望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准则在第一章第四条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既反映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受托责任观”,又体现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决策有用观”,集两种观点于一身,会计目标的明确和观念的升华,是新准则重大突破之一,以此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将为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差异
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贯性、谨慎性要求的基础上,新准则作了如下修改:(1)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假定前提。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是按照是否实现进行确认的,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来确定,因此当涉及到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和收入的实现等问题时,应以权责法发生制为前提假设。(2)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并便于使用相应的信息,将明晰性改为了可理解性。(3)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的考虑,将真实性改为可靠性。(4)为突出会计核算中注重经济业务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形式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新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8项要求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脉络,由于新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只有重要的会计信息才能
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才是值得提供的,因此,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作为其首要特征,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还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建立在重要性和可理解性基础之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要求;可比性、一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要要求;谨慎性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修正作用。
六、财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差异
(一)新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均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利益”这个术语,并对原准则中一些不太准确、不太完善的会计要素定义进行了修订:(1)突出强调资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资产的确认更加谨慎。(2)修正了负债的重复定义,将负债定义为一种“现实义务”。(3)理顺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明确指出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来源,其界定比原准则更加清晰明了。(4)明确了收入的本质内涵,新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扩大了费用的外延,新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6) 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将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利润中,而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中,明确了利得和损失的不同去向,更加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差异。
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由原准则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转换为新准则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原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以历史成本计量恰恰体现了可靠性的要求。在各利益相关者更为关注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今天,历史成本作为唯一的计量基础已不再完全适应投资者内在的要求,因此,新准则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的同时,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能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同时增进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七、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方面的差异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三)明确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新准则明确了各个会计要素确认应满足的条件,而原准则中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确认标准从原则上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当出现新的经济业务而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未作出规范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可凭借自身的职业判断,根据基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标准判断其是否应作为会计反映的对象及如何进行反映。
总之,新的基本准则在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时增加了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合理内容,发挥了西方国家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作为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一层级,有利于保持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完整性、严密性、科学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将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李玉环,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论坛,2005(1):10~17.
[3]楼继伟,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可贵实践和崭新突破[J].会计研究,2006(2):5~6.
[4]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992,11.
[5]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2.
篇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在这之前,1992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方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了《企业会计准则》和13个行业会计制度。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财政部又陆续制定并实施了16项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把2001年之前的会计准则体系称为“旧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按照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会上的说法,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和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都作了非常大的改动和修订。
(一)新旧基本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新基本准则中,首先对适应范围进行了修改;其次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使其语言表述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再次是引入了多样化的计量属性,这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相对于旧的基本准则中“只允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新的基本原则列出了五种可以使用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更是备受关注。同时,为了防范公允价值被滥用,新准则中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当然,在这次新准则中还有一项最重要最核心的修订,就是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订,纠正了旧的准则中关于相关内容的循环定义、含糊等问题。
(二)新旧会计具体准则主要差异的比较
在具体准则方面,本次的38项准则,除了对原有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外,其余22项均为新增部分。旧的具体准则偏重于工商企业,而本次新准则中则扩展到了金融业、保险业、石油天然气行业、农业等公众特殊的行业领域,并增添了许多新的业务类型,如:套期保值、年金、股份支付等等,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核算的空白。
在修订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债务重组和资产减值计提相关规定的变化。旧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重组利得不得确定收益,应计入“资本公积”,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是债务重组利得应记入当期损益(这恰恰是旧准则禁止的)。在资产减值跌价准备计提方面。旧准则允许企业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因此部分企业(主要是上市公司)屡屡通过这四项计提来调节利润,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真实。而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跌价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利用计提跌价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还有一些问题,如借款费用资本化,商誉和不确定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府补助归属等等,在新具体准则中都有了较大的修订。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做了较大的规定的修改,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从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或预测。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境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
目前,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而且最近几年趋势越来越明显。截止2005年,已经有97个国家表示将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活跃在国际贸易和境外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更需要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从而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靠的财务信息,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正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巴爵士在2月15日新准则会上的致辞所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这将使投资者更加信任中国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也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和国际资本投资。对于正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中国企业来说,企业会计准则获得国际认可有助于降低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遵循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标准的成本。”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一直以来是各国政策制订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准则体系中,第22、23、24、37号准则是针对金融工具的计量与披露问题制定的。这四项准则之间各有侧重,彼此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些相关规定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有利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社会性预警系统,从而引导衍生工具的有效运作,提高了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四)新会计准则体系建立,能促进财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加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预测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当然,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某些特殊国情,新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仍然存在少许差异。如《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的规定,就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此外,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的规定与国际惯例也不一致。但是,这些细微的差异并不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惯例实质趋同的基本判断。
篇5
关键词:会计制度 变革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49-02
一、我国会计制度变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30多年,也是我国会计制度不断变革的30多年。纵观这30多年来的会计制度变革轨迹,有三次是注定要在我国会计史上留下深刻痕迹的,即:1992年的“两则两制”的、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的、2006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
1.第一次变革。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这次变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分行业、分部门、分所有制形式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了适用于设立在我国的所有企业的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13个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
2.第二次变革。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文通知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次变革的背景是我国国家资本迅速发展,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进入倒计时,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制度应尽快与国际会计规则接轨。《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规定了统一的确认和计量标准,改变了原有的“两则两制”的制度模式,行业制度差别得以消除,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等国际惯例的协调。
3.第三次变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新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同期38项具体会计准则于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次变革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会计规范国际趋同的呼声日益增强。这次变革是我国主动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表现,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基本趋同。
二、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视角下的会计制度变革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纵观我国这三次会计制度的变革,不难发现,这几次变革蕴含着一条隐线: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1.第一次变革分析。第一次变革中会计准则的引入以及谨慎性原则的提出表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已受到关注。
(1)会计准则的引入。尽管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有许多不足,但其意义仍然十分重大。它开创了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新时代,从此我国会计规范实现了由单元模式(制度唯一)向双元模式(制度和准则并行)的转变。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制度的规定比较具体,它对会计处理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和规定,而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的规定比较抽象,需要会计人员凭借职业判断作出处理。换句话说,会计准则相对于会计制度留给会计从业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大,因为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具体的业务处理作出规定。因此在会计制度唯一的模式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至少从法规层面等到了保证,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要打折扣,因为无论会计制度制订得多么详实,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现实的经济事项(经济生活中新生事物会不断地出现)。正因为如此,就非常有必要将准则引入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从业人员可以在不违反准则的前提对相关业务按照自己的职业判断作出相应处理,依此得到的会计信息的也就有了一定的相关性,当然,这是建立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操守较高的前提下的。
(2)谨慎性原则。1992年颁布并于1993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将“谨慎性”作为企业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提出。该原则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以及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提出的背景是我国市场经济进入纵深发展时期,国际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投资业务在企业逐渐增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中的经济活动也变得日益复杂,会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会计制度引入“谨慎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企业经营安全风险系数。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企业必须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才能将风险或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基于这种态度下的会计信息也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有价值。
2.第二次变革的分析。第二次变革中的“实质重于形式”、“计提减值准备”等内容同样体现了会计信息相关性越来越被重视。
(1)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新兴市场逐步发展,一些新的业务如投资、兼并、重组、融资等使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在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之间进行选择。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交易实质进行判断和处理,而不能仅仅根据交易的形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质重于形式的遵从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为例,尽管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因此承租企业获得了租赁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一方面应作为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加以核算,另一方面应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加以反映。这么处理,既反映了此会计事项的经济实质,也使得会计信息对相关决策者更为有用。
(2)计提减值准备。严格意义上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不是第二次会计制度变革的产物。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规范是1992年颁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要求:“以应收账款余额的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的,其提取的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紧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计提坏账准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计提“存货变现损失准备”的要求。而后的几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又扩大到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直到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将应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明确为八项,即:应收账款及其它债权、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企业经营面临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为谨慎的经营和降低资产损失的风险,企业应当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使财务报告中反映的资产信息更加真实,更具有相关性。
3.第三次变革的分析。第三次变革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以及资产负债观的提出说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已被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会计计量中明确提出,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只反映交易发生时存在情况的影响,价格变化的影响只能等到它们实现或清偿时才得到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越来越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公允价值以当前市场价格为基础,正确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公允价值变更则反映了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这有利于使用者的决策。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
(2)资产负债观。一直以来,我国是以收入费用观来定义会计要素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上越来越趋向于使用资产负债观。为了与国际趋同,我国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观。在收入费用观下,首先要考虑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然后确认收入配比费用,并对利得和损失进行确认求得本期净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首先要定义的是资产和负债,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收入费用观主张更多采用历史成本,侧重于可靠性。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由于费用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是以现行价格计量,二者的配比缺乏逻辑上的统一性。当价格上涨时,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变动引起的持有利得。可以看出,收入费用观不能很好地体现相关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反的是,资产负债观主张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重置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资产的账面价值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如实反映了资产的现行价值,为决策者提供了更相关的信息,侧重于相关性。
三、会计制度变革展望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相关性作的定义是: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与可靠性主要是立足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不同的是,相关性更多的是与决策有用联系一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发展,为经济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的会计总是紧跟经济发展不断变革和拓展的。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会迎来第四次、第五次甚至更多次的变革,而在未来的变革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会被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文为黄石市会计学会2009-2010年度科研课题《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运行效果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裘宗舜.简论中国会计变革30年.当代财经,2008(8)
篇6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工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概述
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和评价,从而能够满足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关系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
1.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趋同,与此同时,前者更为关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融入了一些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区别的内容。
首先,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颁布,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于国际和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最大程度上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所以我国会计准则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充分考虑了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性和趋同性,从我国会计准则当中的一些政策和方法当中不难看出来,其中绝大多数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
其次,相比于传统的会计准则,我国当前所施行的会计准则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市场经济的理念。在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当中,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使得会计报表使用者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得到充分和有用的信息,使其能够尽快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趋同性,所以很多国际会计准则当中的概念被引入到了我国会计准则当中,这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在计量方法上出现了加大程度上的调整,譬如说引入了崭新的金融工作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进一步确立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再次,我国会计准则与我国当前的国情是相契合的,最为明显的是在对于关联方的处理方面,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就是在当前的会计准则支撑作用之下得以实现的。
2.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介绍
(1)基本准则
在我国会计体系当中,基本准则具有明显的统筹作用,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有关于会计目标的规范、会计假设,还有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等。我国会计体系中的基本准则能够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并且解决具体准则当中的一些实际性的问题。
(2)具体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当中的具体准则一共38项,其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当中所发生的具体交易行为来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更为重要的是,会计准则为我国企业会计实务的处理提供了有效而统一的标准。
首先,关于一般业务的处理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对于企业的一般经济业务进行相应的确认与计量,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其次,关于特殊业务与特殊行业的准则,主要包含了七个具体准则,分别是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
关于报告类准则,主要针对各类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列报以及披露进行要求,其中包含的具体准则有会计政策、资产负债日后事项和财务表现金流量表等。
二、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基本准则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和以往的16项具体准则相比,当前的基本准则当中所涵盖的38项具体准则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体系,并且各项具体准则在逻辑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在内容上则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这就使得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较为成熟。在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当中,具体准则所发挥的是统领的作用。此外,伴随着经济交易事项的不断完善、发展与创新,对于会计实务当中所出现的新的问题,基本准则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会计依据。
我国会计准则不断优化、完善,融入了更多的会计理念、内容的创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内容,其中具有最为明显影响的就是公允价值的引入。伴随着我国股权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的金融产品也呈现出来了日益繁荣的局面,这样一来,就使得金融资产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的引入与应用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空间。
篇7
关键词: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界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因而,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目标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新准则下会计目标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产生的影响。
一、对有关会计目标观点的简要评析
人们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关于会计目标的提法,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两种观点就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即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主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在这种观念下,资产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这种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在: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善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的局面;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学派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这种观点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决策有用观产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二是财务报告反映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忽视责任和环保收益等非财务信息。三是决策概念外延过窄。决策仅仅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具体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履行决策职能,仅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政府部门利用信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新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定位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的概念,体现了其权威性。其所规定的会计目标是双重的,兼顾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定义弥补了1992年制定的基本准则中有关规定的不足之处,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一致,体现了我国财务会计既重视决策有用又重视受托责任的双重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企业)在全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多数是国有企业,这就必然要求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对企业管理层受托经营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目标对我国来讲必不可少;与国际趋同是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国际上现在广泛采用“决策有用观”,所以我国新准则也同时采纳此观点。其优点在于:会计目标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会计目标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目标关注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预估。
三、新准则下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影响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计量属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便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采用这一计量属性是由于当时的会计目标决定的,在企业利害关系人比较少,委托合约比较清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容易评价的时期,历史计量属性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而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从单一的历史成本到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多元化的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股权日益分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多样性,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顾客、供应商、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公众利益团体、研究者和准则制定者、审计师、管理层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群体,正是复杂多样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得委托关系难以明确,或者明确的成本太高,但是委托的实质关系仍然存在。这时确立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不仅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比较低,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新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经济和生产经营决策,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使得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从而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也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主要变化 影响 对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财政部规定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煤炭企业应尽早地学习、熟悉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其主要变化,分析其对本企业的影响,制定出应对措施,这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基本准则是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法律地位上仅次于《会计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部门规章,具有法律规范的权威性、强制性特征。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准则。一方面,基本准则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可以依据基本准则的原则规定处理具体会计准则未规范的新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第二层次是38个具体准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准则;第二类是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第三类是报告准则,规范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等准则。另外,为了规范和指导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企业,特别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其作用相当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范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格式等,便于实务人员理解和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第一层次是基础,第二层次是核心,第三个层次是技术指南,三个层次相互联系、互为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理念、内容等方面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与现行会计准则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此规定揭示了我国财务报告有两个目标,一是反映受托经营企业管理当局的业绩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二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前者针对当前而言,后者针对会计目标发展的方向。
当前煤炭企业正处改革改制的攻坚阶段,大多数企业尚属国有及国有控股,财务报告的目标仍然是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及业绩,为其实现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奖、惩、人事调动提供依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将逐步改造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资本市场将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为投资人提供翔实、相关的决策信息必将成为煤炭企业财务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2、会计计量模式种类增加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会计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基本准则总则中将计量单位当作会计的基本假设,即企业会计核算应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这一点与现行准则一致。但新企业会计准则认可了包括历史成本在内的五种计量属性,恢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于1998年首次出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具体准则中,而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调整利润,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又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原因是:首先,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是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其次,公允价值的运用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利于决策的信息;最后,随着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广泛运用是不可避免的。现阶段人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合理的计量属性,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使用范围有限、使用条件较为苛刻、一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不允许改回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等,以防止公允价值沦为企业进行调整盈余管理的工具。
煤炭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经济业务经常发生,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将因为公允价值的运用而产生损益。以债务重组为例,现行准则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作为入账基准,重组一方即使在重组业务中受益,其受益金额也应计入资本公积;而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后,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会影响当期损益,若其金额大,将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的影响。
3、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并规定,如果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此项规定却成为了许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赵春光通过对2002年到2004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减资产减值进行“大洗澡”,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减值前盈利的公司并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特别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煤炭企业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约为50%-60%。固定资产大多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井下,磨损、锈蚀等严重,加之煤矿机械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必需的。实务中由于煤矿固定资产台件多,摆放场所经常发生变化,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工作复杂而繁琐,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必将杜绝部分煤炭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煤矿企业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即如何快捷、方便、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4、财务报表的理念、内容、格式的重大变化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在会计理念上,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引进了“全面收益观”的先进会计理念;在内容上,取消利润分配表,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淡化财务说明书,强调了会计报表附注;在格式上,资产负债表取消了已不适用的一些报表项目,新增了一些与具体会计准则相对应的报表项目,利润表取消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区分,合并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取消了营业外收支项目,而按其大项分别列示,新增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项目,现金流量表也根据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做了调整。
煤炭企业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一是改变现有的报表体系,使得煤炭企业需要对现有的报表体系进行相应的改善;二是加大了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量。
三、应对策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煤炭企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是当前摆在煤炭企业会计人员面前一个重大课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企业管理当局的大力支持和内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向企业相关部门和领导大力宣传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新理念、新内容、新变化,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财务人员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贯彻实施好新企业会计准则,财会人员首先要加强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从学习形式上看,可以采取请专家、教授来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学习方法上看,可以采用与旧准则对照、与国际会计准则对照的方式,同时要注意新企业会计准则自成体系,前后呼应的特点,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联系、举一反三,以达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要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设置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报表体系。为配合好公允价值计量和减值准备计提,煤炭企业财务部门应依托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搜集相关资产的市价、技术更新、自有资产的成新度、未来现金流量及贴现率等信息。重新修订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使得企业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完全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点要完善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对外筹资和担保等内部控制制度,做到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权责结合、奖惩并举。
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意义 变化 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正向着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为更准确地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完善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的运行,财政部实施新会计准则。
1 会计准则的概述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准则,二是具体准则,三是应用指南。基本准则是最大的原则,是准则中的准则,也是在起草具体准则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它驾驭着所有具体准则。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基础上,了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会计实务中一些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规范,属于操作层面的规定。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 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2.1 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新会计准则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新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地维护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2.2 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对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3.1 基本准则方面
对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财务报告目标的修改。首先是对适用范围的修改,原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其适用范围包括设在中华人民共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新准则调整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次是对于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原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3.2 具体准则方面
3.2.1 《债务重组》准则的调整。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重新界定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定义中强调了”让步”的概念,新准则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的前提条件,才可以对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
3.2.2 《所得税》准则的调整。目前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只有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但是,新准则将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将改变所有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并导致净利润的改变。
3.2.3 《资产减值》准则的调整。按照新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3.2.4 《存货》准则的调整。新准则中,取消了存货流转的“后进先出”法,主要考虑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同时新准则规定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人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人存货价值,而不再计人损益。
3.2.5 会计处理的调整。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新准则中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对企业合并进行了分类,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大类,规范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对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企业合并的披露进行了规范。
4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4.1 债务重组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偿还方式
4.1.1 以资产清偿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又分为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两种方式。方式一:以现金清偿债务。方式二:以非现金资产偿还。
4.1.2 将债务转为资本。对于债务转为资本的会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债务重组)第六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对于债务人企业来》,债务人企业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4.2 新酬的变化有利于企业保护员工利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职工的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属于职工薪酬的一部分,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人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和辞退福利业务的会计处理,从会计核算上维护和保证了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
4.3 公允价值的引用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效益
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采用公允价值为金融市场降低风险、消除泡沫、保护投资者利益,取得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4 存货计价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公司毛利率
旧准则中允许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法,而新准则要求公司存货的发出只许采用先进先出法。这样,存货计价方式的改变就成了毛利率分析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篇10
【关键词】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比分析
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具体规定了12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
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新基本准则不再把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把原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帐基础。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
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4]。自财政部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本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革命性变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袁中文.会计入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