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篇1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篇2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为重点,在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前提下,沿着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的高职教育朝着持续、稳定、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才会有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是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因此,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实践理论并重、注重个性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等方面对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重新审视。

    1.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让服务对象满意,是衡量任何一种服务质量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因此,高职教育只有以贴近市场经济变化、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自觉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契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标准,缩短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员工之间的差距,其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教学质量才能会让社会满意。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到微观求职者的择业动机,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眼睛向内反观自己,做深刻的自我剖析,这其中也有教育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社会需要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社会又不需要,即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在结构性失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使劳动者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大力发展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供需错位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肯定不被社会接受,不受企业欢迎,错位的教学也无质量而言。因此,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体现。

    2.实践与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掌握了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完成任务。换言之,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丰富学生职业知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教育活动,为学生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这种教育兼容了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实践与理论偏颇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其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  育的显著标志;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标志。

社会的发展已显示出,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个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己经消失,高职教育也随之从就业教  育走向了创业教育。然而,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已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能力培养已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现在的能力标准不是仅指操作能力,而是指综合的、满足行业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因此,实践理论并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特色体现。

    3.注重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在我国现有的招生体制下,进人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其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的考生。依传统的观点,他们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是高中阶段学校的弱势群体,是高考的失败者。这些观点不仅在某些成人中存在,而且很多高职学生也存在自卑心理。然而,在高职院校中也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学生李某在数控机床技能方面见长,在全市技能大赛上屡次获奖,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多家企业愿意高薪聘用,但是李某的英语能力却较差,考试一直不及格,按学校规定不能毕业。像李某这样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大有人在。因此,面对高职院校中这样的学生群体,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足够的深思—究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察学生;以怎样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中之所以出现类似学生李某这种尴尬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高职教育的人才观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同时存在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智能间不同的组合,便构成了个体间智能的差异。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是具有其本身智能特点的群体,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必须有不同的人才观、教育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尊重高职学生的智能倾向,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与发挥他们的智能强项,将有利于增强学生成才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教师培养人才的决心,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体现。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各类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该在达到教育总目标的前提下保持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融人课程建设的各个要素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高职教育既要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学会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发展职业技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还要使他们有能力融人社会—学会共处;要使学生在开发自己潜能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一学会生存。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中,只掌握生产过程某一环节的专门技术,难以承担日益具有个性化和创意化产品的生产任务;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使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大为缩短,今天的朝阳企业,明天就可能成为夕阳企业。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变换加速,为了适应变化着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高职教育必须摒弃功利化的教育目标,不能仅仅由“企业需求”驱动,还应该由“发展需求”驱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智抉择。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审视与把握,不仅是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觉醒,而且也是顺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一种自然回归。高职教育不仅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更要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体现。

    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I.提升企业参与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高职毕业生就业之后如何迅速融入企业? 高职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提升企业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使企业深层次地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所谓深层次地参与,就是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设置专业,以行业人才素质标准为依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学校育人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对接、双向监控、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学生评价等教学环节,共同承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场所由学校延伸到企业生产车间,教学评价由学校为主变为校企共同评价,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技术水平、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整体教学质量。

    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可大大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效果。实训基地的设备可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购买和摆设,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生产环境;实训基地的师资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他们不仅能教授学生实践技能,还能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可由企业的真实生产提供。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生产情境中,不仅能练就操作技能,更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2.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坚持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之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区别上。高职院校必须基于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创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一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本位”的课程观。在课程目标上,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态势,仅拘泥于“岗位能力”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要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适用课程,以满足高职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客观需求。在课程内容上,应采取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综合化组合的策略,注重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为学生提供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不过分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而是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使教学更适合拓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在充分考虑职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传统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学科内容系统化和学科结构系统化的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排序,这不是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增减,而是追求知识点在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思维、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也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综合类课程,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和全面塑造自我提供服务,使学生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成为既有职业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在科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尽量为学生多开设一些限选课和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重构评价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方式,发现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要有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使评价标准与培养目标符合同一价值取向,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导向系统,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为评价对象指明改进的目标,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为教师引导教学行动。

    高职院校传统的、终结性的评价体系脱离了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限制甚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重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人性化、多元化、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结果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就业和成长提供支持服务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成绩多层次化、评价内容多面化。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打破单一主体评价格局,在原有评价主体基础上引入企业评价、班主任(或辅导员)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评价更加符合职业规范,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有助于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评价成绩多层次化就是要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专长。再次,评价内容的多面化就是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不仅要注重高职生操作能力的评价,更要侧重高职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既要体现教育机构对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又要体现企业对就业者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即评价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综合发展,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4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与功能,现代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三位一体”—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的质量。因为,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是知识的升华;态度是对职业认可度有使命感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使学生将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做人与做事协调一致、全面发展,是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企业的理想选择,而做不到“两全其美”时,企业宁可放弃那些“有才”,但职业道德欠缺之人,因为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为学生今后能适应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使毕业生能够迅速上岗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教育,因为这些是学生形成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学校要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篇3

关键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03-02

一、学生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学校教育管理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学生管理顾名思义管理在校学生,由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以住校为主,因此学生管理涉及所有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学生培养目标的方方面面,诸如: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环境、学习成效、学习纪律等。学生管理的实施通常有两个重要层次:学生管理机构提供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具体管理实施。学生管理是围绕保障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保障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和学院的办学特色制定的关于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协助教学过程得以正常开展、以期达到教学目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在校生活提供身心健康、完成学业的环境和保障支持,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益,协调学生内部和师生之间的矛盾等内容开展工作,最终保障学校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学生管理内涵中有普适化的内容和特性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管理组织机构通过行政管理模式提供规章制度组织、规定和规范学生管理功能,促进和限定学生管理者工作、规范和限定学生在校的行为;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根据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具有特殊性有针对地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辅导,这个过程与普通意义下的行政管理相区别。

二、行政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行政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方式。“行政”一词在《左传》中就已经出现,所谓“行其政事”“行其政令”,因此行政有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行政”有两个内涵:行使国家权力和实现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有两个层面:“政治”和“管理”。从政治层面,有些研究者认为行政的目在于执行国家意志执,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国家活动的主要内容;从管理层面,西蒙(HerbertA Simon)认为:“行政就是通力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运作过程。行政管理是管理行政的一种特定的管理模式,它对管理对象有支配和控制职能。现代教育基本上都有国家立法保障,蕴含了国家意志,推行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意图和实现教育目标,即执掌国家教育政务和推行教育政令的功能,同时现代教育大多数是通过国家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这种科层结构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这种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行政科层式结构,一种典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各类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自身的办学定位,又制定了自己的办学目标.为了实现学校的目标和行政职能,学校管理也多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其学生管理也不例外,它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目的,依靠学校的权威性,采用文件、制度、行政命令、指示、决定与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组织层级对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实施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其特征有:

1.行政管理是一种以行政组织为依托的管理方式。教育行政组织及学校中的行政组织是教育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依托这些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泛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为了实现管理的目标,行政组织就要规定整个管理部门的全部工作,在部门内部或者结构内部按照分工原则划分权利等级,通过职务和权利联系,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职责,利用权力的等级或者归属性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层级体系,称之为科层组织结构,居于下层的职务服从直属上级的领导、执行相关决策的职责,上层的职务有管理下层职务、做出工作规划的职责。这是一种最理想最有效率的组织模式。其中的工作人员因为担当不同的职务而具有不同的权利和职责。我国高等院校随着办学规模和办学特色,学生管理的实施主体即学生管理机构就是一种科层式行政组织,只是层次和各级权力划分各具特色而已。

2.行政管理具有分工和专业化特征。按照行政管理至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组织方式,职务的分工非个人取向,是由职务所对应的权力和职责决定。从理论上讲,做事不讲情面,不受个人感彩影响,公事公办;至上而下的权力等级体系,使每一个职务低的人受到职务高的人的严密控制,以保证上级指示被严格执行,即所谓的令行禁止;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行为和管理运作;职业导向保障主要依据能力、成就、资历等来提拔、晋升工作人员,以鼓励职工对组织保持忠诚。不同职务分工不同,不同职务工作的目标性明确、专业化强。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学业资助人员、心理疏导员就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完成了学生管理中不同功能。

3.行政管理的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学校办学必须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因此教育行政管理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为管理依据。从本质上讲,党的方针政策、政府的行政法规、法令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依法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依据、体现教育方针是学生管理的结果。只有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建立正常的学生管理关系,调节管理中的各种行政组织内部矛盾、师生矛盾、学生矛盾;只有严格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才能保障教育管理活动正常化、有序化,保障学生在校学习的正常化和有序化,保障学习、生活的合法化和安全性,使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管理成效。

三、行政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行政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现代教育中广泛采用,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事务实施保障的管理模式,它提高了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教育质量。在学生管理中行政管理通过学生管理机构组织和管理工作人员,通过职务的职责推行各种政令、文件、规章制度的实施,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各种物质和制度支持,保障了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保证了学校办学目标、各种管理意愿通过行政管理运作和落实,行政管理模式的特点在学生管理中有充分的体现,因此这是一种高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它提高管理效率,有着明显的优势:①使学生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行政管理要求围绕管理目标建立各种条例、规章制度及上级部门的指示等,因此学生管理中有各种管理条例:如学生违纪条例、学生奖助学金实施条例等等,有利于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程式化,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稳定运作,在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照章行事。②使各部门各人员职责权分明。行政管理依赖于边界清楚明晰的组织机构,依赖于职责权在组织机构中的明确分配。学生管理机构中各级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工作中职责权分明,既有利于工作关系的调整,又利于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③使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往往采用行政手段实施管理,具有控制性。学生管理机构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具有权威性,其各种管理条例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和学校的强制性管理要求,是在宪法范围内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必须遵循的纪律或者行为规范,是学生可以完成学业的保障,必须令行禁止。④是提供管理效率。由于行政管理典型样式是科层组织,马克·汉森认为:“科层化的结构和管理被设计用来解决常规化的问题——用一种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人来处理新产生的问题和争端。”如果一个学生问题都被当作孤立的问题来处理的话(如助学金申请、考试作弊等),那么处理方式随时间、学生、解决者的不同将千差万别,解决问题所需的计划、协调、控制等工作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通过管理制度或者条例规定的运作程序,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使学生管理中的普适型问题有效地被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任何管理模式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行政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同样存在局限性:①行政管理照章办事、强调集中和统一,不可避免缺少灵活性。学生管理对象为学生,特性典型、个性化需求强烈,如果完全按规程办事,严格行政管理会失去学生管理的特质性,使育人这种意识形态的活动趋于机械化、教条化,脱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色。②行政管理机构的层级组织方式导致层级结构越多、机构越多,关系越复杂,内耗就越多,无法保证工作效率。由于人性中的某种弱点,职务高的人为了晋升等各种目的,会人为在机构中会给同级别的同事制造许多制约性工作,增加事务处理的复杂度。“人多了,办同样的事花费的时间反而比过去多了。”学生管理机构中如果人事关系复杂,学生管理将面临风险。要实现令行禁止就必须避免朝令夕改,上下一致,不能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因此学生管理机构必须控制管理层次、精简管理部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管理官僚化、表面化,在基层能够降低行政作风,保障学生工作者特性化教育的氛围。③行政管理的责权利三位一体容易导致行政职位的职权膨胀,职责则被漠视。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被公平公正地执行、学生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学生管理职责被切实执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特性化学生辅导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流于表面。④行政管理的职能是通过职位上的管理者来体现的,多少会带有个人色彩,如果以个人意见取代学生管理的法律基础或者各种理性的规章制度、非理性扩大或者缩小学生管理职能,都将严重违背教育客观规律,违背学生成长规律,违反教育原则,监督式或者放羊式,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打折,管理水平低下,甚至失控。

教育层次、教育结构、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有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行政管理虽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在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实施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原则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考虑到学生管理的特殊化,行政管理与灵活的辅导员管理相结合的行政模式可以一方面提高学生工作日常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有针对性的学生辅导工作中可以为辅导员提供更大的工作空间和工作灵活度,以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适应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安树彬.中国传统科层制的弊端[J].华夏文化,2004,(4).

[2]王连巧.高校科层制管理模式弊端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篇4

2、关心和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或其它重大活动,在自己工作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参与组织、协作,为幼儿园顺利开展活动共同努力。

3、能主动搜集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主动与幼儿园领导沟通,反映幼儿、家长、社会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

4、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幼儿园教育出招出力。同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孩子在园外表现,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园关系。

篇5

 

关键词:主流校园文化 非主流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一种产生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1 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主流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基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支持和倡导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高品位的群体文化。主流校园文化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健康娱乐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非主流校园文化依其存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课桌文化”、“宿舍文化” 、“厕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如“影碟文化”、“网络文化” 、“洋节文化”、“新新人类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同时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校园文化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明确的目的,它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方向,以课时目标或群体活动为表现方式;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其最终效果或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或与教育方针背离。从表现方式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较为严谨的组织形式,如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等,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主体;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松散或隐蔽,既可能是课桌上随意的涂画,也可能是同学之间互发的一条调侃短信等。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中的群体主要有领导群体、教职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之间应相互协调、互谅互助、团结友善,共同构成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2)人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及校园网络平台等。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增强对美的感受,陶冶积极的情感。(3)人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它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和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加强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等,是学校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的历史沉积和总结。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的校园制度,会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信赖感和威严感。 

 

3 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3.1 正确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 

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贬斥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的结果;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趋势在校园中的反映。应该说,二者的认识和判断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变革不仅

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时也正是在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过程中,又使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非主流校园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不合谐内容,我们不能简单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压,而是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与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协调,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2 强化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园文化对非主流校园文化有替代、引导与升华的作用。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用丰富多彩、高雅、乐观、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据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从而使消极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无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理、竞争意识、坚强意志等,从而对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价值观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逐步向各类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渗透,这样就能通过高尚情操的内化,促使学生种种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就其所产生的效应来划分,校园文化可分正效应文化和负效应文化。正效应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负效应的校园文化则使人陷入迷惘、颓唐,或情趣、格调不高。应该说,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运行良好的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通常是正效应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非主流校园文化就都是负效应文化。非主流校园文化中仍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校园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各个网民的各抒已见,激烈争论,学生们最终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3-2851(2009)12-0070-02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宏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仅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反映和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号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用人单位对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制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一)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标准如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多选)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安全生产意识、工作责任心、法纪观念和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方面要求很高。对积极好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合同任务的能力、对技术资料的记录、归档、评估和技术表达的能力、对设备的操作和器具的使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二)用人单位对6项职业素质重视程度的排序为: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专业操作技能;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组织协调能力

(三)突出强调实践技能

针对“今后学生应更多地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用人单位突出强调了实践性技能的重要性,有93%的单位把它列为重要项目,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占62%。

用人单位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多选)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应侧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视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的课堂中,更应该建立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观的核心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也应以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要求为核心。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的、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双向介入”,到企业实习、实践、模拟实作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职业分析人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地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时,要克服“学科化、系统化”的倾向,使所设课程精干顶用,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主体教育为宗旨”的方针,一方面,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属为主体,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主动地学习知识。把先学习、后摸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实习、边操作,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每个学期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全程教学的始终,从而确保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转化。一是要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请进来”,即把相关专业的专家请到学校里来,现身说法,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校内设备条件,抓好模拟实验、实践、上机等环节的教学。

(三)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密切关系,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市场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职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种类变化迅速,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分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复杂,由于职业种类的迅速变迁,同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使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变化和个人职业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孙琳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

篇7

立德树人大学生培养探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07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16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核心问题。

一、立德树人,更加明确“为谁培养人”

1、立德树人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人。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史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此,我们必须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则是这项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立德树人是为党和人民培养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伟大而光荣的任务,又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当代青年根本利益所在。历史把青年命运和党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始终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

3、立德树人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人。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把国家、民族和党的需要同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立德树人,更加明确“怎样培养人”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重视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报告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不但对德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实践层面就“如何培养人”做了更深刻的回答,并为新形势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三、立德树人,更加明确大学生人才培养方向

1、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行之于人大矣”。要成才看,先成人。培养学生,要以立德为基础,重德育以树人。

2、践行“德育为先”的理念。德育为先既是德育理念工作原则,又是搞好立德树人的方略。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使有再高的知识技能,也难以为社会做贡献。

3、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倡导民主平等、心灵沟通、人性化个性化的同时,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坚持尊重个性自由与严肃校规校纪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理想与追求共同理想的统一。

4、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学生不仅接受你传授的知识,还学习你的高尚品德。

形势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需要彼此共同努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用爱心、诚心、细心、真心、耐心,换取学生的不断更新,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参考文献:

[1]金伟.大学生德性培育的意义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0-7-29(1).

[3]王家武,聂海.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8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世纪人才的一项战略举措。职业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阵地。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整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时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一、职业学校需要素质教育

我国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文化知识、能力等的职业综合素质,实现技工培养目标。

技工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办学质量,办学质量集中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现代技工教育质量观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更加强调适应需要,强调直接上岗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近年来,由于大学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技校教育逐渐取消了入学考试,形成初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上技校就能入学的现状。因此,生源总体素质在下降。而且,技校生入学时十六岁左右,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上讲,青春初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转型期。他们憧憬未来生活,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但他们依赖性强,自制能力较差,把握不住自己。青年初期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所以,技校时期学生身心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恰恰也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阶段。正是由于他们不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经千雕万塑,就能塑造成一个思想品德端正、智力充分发挥,有健康体魄,懂得生命,面对人生的合格技校学生。

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及需求,应注重教育同企业、社会紧密结合。根据企业、社会需要,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而确定素质教育目标,按适应岗位群的职业素质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因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应是具有职业性的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即承担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上的技术工人。要分析研究第一线上,以响应岗位群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基础,来确定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和内容。

技校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

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

实现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应用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一)加强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它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深厚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并不单纯是班主任或政治课教师的任务,它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从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努力。

在具体过程中,首先,应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功能,改进政治课教学目标,增加时事政治、法 律、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其次,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和德育评价工作,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做到教师教书育人、职工管理育人,从日常行为规范到校风校纪、从校内学习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校长到每一位教职工,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读有教育意义的课外书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狠抓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应彻底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他们善于创新的 思维习惯。

(三)强化生产实习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素质

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 ,能否很快进入角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职业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管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素质。多年来,我校始终将实习教学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增加实习教学比例的同时,还加大了实习教学管理的力度,制订了切实有效的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使实习效果不断提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企业要求,尽可能将学生的实习安排在校外用人企业进行,这不仅使学生的实习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而且也让学生向社会更好地展示自己,推销自己。

(四)改革课程设置,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增强职业学校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拓宽技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职业学校必须改以往的单一型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改变了过去专业过细,不能适应企业广泛用工需要的状况,设置了第二专业。在学生的专业基础上让那些有学习能力的同学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技能,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向多能工发展。这样不仅增大了学生的专业口径,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增强了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转岗再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五)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教育思想的贯彻,教育原则的应用,教育方法的改进等都离不开教师。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因而影响最大,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深化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业”。教师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就满足了,他们还应在思想道德、爱岗敬业、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自己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武装学生的头脑,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来熏陶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以无私奉献精神来塑造学生。

一般的教育理论都认为,“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对于技校教学课堂,学生注重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课知识,专业技术课教师要有操作技能,并取得“双师”资格证。我们学校特别关注此方面教师的培养,安排实习教师与理论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需要实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此,职业学校要面向未来,积极探索,更新观念,寻求变革,不断促进技工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小青,《职业学校实施素质的思考》,中国轻工教育,2002年.

[2]董雪峰、牛健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

[3]张国锋,《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现代技能开发,2001年08期; 37-38.

[4] 徐建华,《技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2期; 44.

[5]朱雪荔,《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1999年03期; 10-11.

篇9

1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1.1师资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有限、结构比例不合理

高职学院中教师学历以本科生和在职硕士为主,博士很少,几乎没有。大多出教师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出身,多为转行,因此,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具备实践经验和经历,照本宣科现象严重,讲授内容与真正市场运营有一定差距。对于学生将来就业从事不同服务岗位有一定的制约性。

1.2教师的综合实力、水平距学校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在酒店专业中,整个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与学校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专业带头人和团队建设领衔人不足,不足以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对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对于引进创新性人才和留学派人才的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影响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引进。

1.3建设与培养目标模糊,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方法,但大多都相似或雷同,没有创新性。对于本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剖析不够深入,对教师个人发展定位也比较模糊。不能找准教师发展的专业方向。基于此,整体师资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配套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不购明晰,对教师不能起到制约和促进的作用。影响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和进取心。

2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2.1落实发展观,遵循教育方针

根据指导思想,学院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本,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教师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健全师资发展计划和纲要,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2工作目标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强化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抓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造就专业带头人,培养教学名师。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应达到50%,教师硕士学位以上人数达70%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0%。各专业应以1:1的数量聘请有名望的行业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中来。加大在职教师培养力度,选送骨干教师到高校和企业培训提高。建立一支稳定的行业一线大师名师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技师队伍。

3辽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3.1建立引进机制

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学院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培养目标,分步骤,分阶段的引进专业人才,补充专业实力,填补专业空缺,提升专业质量。在专业带头和骨干教师的人才引进方面,应该以学科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专业发展质量为前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为目标,考虑是否能够带动专业团队的建设步伐,促进专业加快发展和进步。

3.2加强培养体制

各院校应根据本学院教师发展能力不足的现象,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注重教师培养体制的建立。包括对于学历的再深造,给予的优待政策;利用寒暑假和十一小长假对合作酒店进行调研和顶岗实践,积累实战经验。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的相关比赛和专业培训,提升职业素养获取更多的职业信息。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摒弃陈旧教学方法和形式,追求最贴切市场运营的教学方式。

3.3完善培养责任制

对于新教师应该建立导师培养责任制。加强新教师的教学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完善,考核体系的不断严谨。坚持开展岗前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学术教授、资深专家和教学能手等杰出人才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引导作用,着重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环节进行指导,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4制定实践原则制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特点,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懂得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精通专业技术的传授。这就强调了专业教师的“双师性”。对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技术,就要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合作相关企业设立教师实践实训基地,选派专业教师参加顶岗实习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真正和企业员工工作生活在一起。不仅提升专业能力又能真正体会酒店员工工作的心理状态。在课程讲授中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知识点融合,让学生感到真实有效。

3.5严格激励机制

篇10

一、办学宗旨:

在遵守国家民办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确保培训学生身份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小新星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养目标:

在学校培养基本文化课的同时,我们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实现素质教育

三、办学规模:

现在办学场地有200平米,3间教室,一个多功能室,准备在一年内将办学场地扩大到500平米左右;现在拥有专职教师2名。

四、举办学校概况:

1、拟办学校名称:XXX

2、拟定办学地址:XXX

联系电话:XXX

3、拟定法定代表人:XXX

身份证号码:XXX

4、拟聘任校长:XXX

身份证号码:XXX

五、办学形式:

业余

六、办学对象:

小学生、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