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村级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外村级财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外村级财务管理

篇1

关键词: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缺乏、对财务管理监督力量不够、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方面,严重制约着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具体说来,由于长期以来,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使得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难以凸显。而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缺乏,使得在实行农村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时无章可循,管理混乱,不利于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也一直是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监督力度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农村财务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此外,加之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在处理财务管理工作时不够规范,极易导致私存、私借和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由上可知,这些农村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漏洞有待解决,因此,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探索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2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及村级班子的稳定和团结,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对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在了解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各级领导应认识到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宣传,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列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广大群众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度,以便开展现代财务管理工作。

2.2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是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而言,财务管理制度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制定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以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运行。在具体做法上,应编制详细的财务年度预决算制度、干部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委托制度等,规范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其中,村级的会计委托制度主要指的是在乡镇中构建一个专门的委托中心(大竹县各乡财政挂靠的村级财务服务中心),从事村级财务的记账、资金代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等工作。

2.3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在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监督,增强执法力度,尤其是对重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土地流转等,要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监管和监控,及时全面的反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缺陷问题,保证村级有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要把握好2个关键点,要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真正抓好、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要积极创设氛围好的审计工作环境,对于村内重大的财务支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以积极态度用好村民理财小组的群众监督作用,确保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对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而言,财务管理人员是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的培训教育活动,逐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如法制讲座、继续教育、业务讲座等,就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外,为确保会计队伍的稳定性,推动农村会计工作持续有效性,还可以推广宣传农村会计选聘制。在选聘会计人员时,必须是公开化的,以专业、知识水平高、年轻化的人员为首选,推行会计委派制,由镇开展统一的考核及管理。

3结语

总之,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应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面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积极探索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3).

[2]刘国庆.我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07).

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创新模式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备一定的政府职能,因此,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和一般会计活动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行为不规范等更具危害性,一旦放任自流,缺乏规范管理与有效监管、监督,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从行政职能划分角度而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村级与乡镇级;其二是市县级;其三是省级。总结其会计核算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规范

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层面的缺失。有效、统一制度的缺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通常都是各行其是,没有相应的分级制度进行约束。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进行预算管理,但是预算管理的方法较为简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行政事业单位所进行预算的项目较少,一般都是对项目审批资金或者预算金额进行管理;其次是缺乏专业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从事数种不同属性的会计工作,专业人员的缺失对预算管理极为不利;最后是账务处理混乱,没有进行预算建账或者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原始凭证。这些原因综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规范,其结果是对后期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利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是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其财务管理部门通常由直属领导单线管理。直属管理者往往不是财务管理专业出身,不了解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行使财务管理决策权时,出现偏差与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外行领导内行,且行事只凭主观判断,这种现状下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是必然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无法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与制约,也会使许多财务制度形同虚设,使财务清查、审批等职能同时弱化,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三)会计监督不到位

监督的存在是会计行为规范的基本保障,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从内到外可分为内部监督、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三部分。监督体系的完善是避免会计信息违规、失真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却是职权划分不明晰,会计监督名存实亡,不能起到对会计行为督导与矫正的效果。首先,内部监督不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主管的专业性缺失是导致内部监督不力的最大内因。其次,政府监督失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遵循会计法行事,由于其特殊性,法律监督与制约往往忽略了行政事业单位,使其成为政府监督的盲点。换言之,职权部门在行使政府权利进行会计监督的同时,没有对自身的会计核算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导致账实不符,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最后,社会监督缺失,社会监督是建立在会计报表透明度高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监督与政府监督公示出准确、翔实的会计报表,才能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监督。而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政府监督不到位,使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透明度不高,从而使社会监督不能有效进行。

(四)会计电算化程度低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会计信息化的最大优势是便捷、高效、出错率低。但是这几个优势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却不甚明显。当前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推行的时间不长,普及率有待提高。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是管理系统尚未健全,致使使用效率不高,会计电算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尚不能完全发挥其便捷高效的优势。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创新模式

求变求新,进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因其特殊性,一度未曾纳入整体的会计规范管理范畴,会计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约束力较小,其要摆脱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就必须从观念求变与管理制度求新两方面入手。

(一)观念求变

改变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理念,从高层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理念变革,重视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对会计活动不重视的观念,首先从内部控制着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决定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的财务部门由直属领导直接管辖,其中的关键因素是领导层的选拔与任命问题。财务管理因其重要地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极高,而实际的管理者通常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或者其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多变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内部控制往往失却其初衷,不能对会计核算做到正确决策与有效监督。重视管理干部的选拔与任命,同时需注重专业技能的再学习,使其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同等节奏,最终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其直接关乎着国家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失误、失灵、失真会给国家资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大力反腐的现阶段,与资金管理直接关联的会计核算更是杜绝腐败滋生的重中之重。律己方能律人,政府监督方面,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职权部门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为严格。制定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能够更好地为本单位乃至社会服务。

(二)管理求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职责是对财政拨款的管理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结合。建立集中核算模式,在主管部门内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再由核算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管理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使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对会计预算等对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的工作,能够更加专业、有效地进行。另外对于条件制约而不便建立核算中心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经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后委派到行政事业单位,使之管理更加便捷,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委派会计核算人员的时候,要注意协调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对被委派人员的从属关系、福利薪酬等具体问题要有清晰的界定,避免从属关系混乱,否则一方面会降低被委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其次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必须辅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保证。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依据有关法律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而保证所制定规章制度的规范化执行,此时,合理的奖惩制度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会计核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改革开发的深化与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改善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要由内而外,自上而下进行。从内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从外加强管理模式变革,从上跳出传统思想束缚,从下严格律己,使财务核算规范化,避免财务造假,造成国家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不仅要靠制度的保障,还要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以全面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核算体系的健全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冬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

[2]方萍.试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现状及处理措施[J].中国外资,2012(21).

[3]孙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化解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4]于露露.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我见[J].知识经济,2015(24).

[5]周敏.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和启示[J].时代金融,2016(05).

篇3

2008年备受金融危机与衍生品亏损困扰的大型央企,在2009年可谓时来运转,信贷倾斜、争当地王、海外扩张等热点不断,作为“共和国长子”,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赢家。与此同时,2009年的央企发展中还有另一条不为人关注的暗线―成立财务公司,这一举措不仅将对央企的资本运作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同样关系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财务公司风生水起

由于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偏高的问题,国资委一直鼓励央企建立财务公司,以强化内部资金管理。伴随着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反思,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增强企业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被进一步强调,以至于2009年,设立财务公司的央企越来越多。当年2月,中国海运集团与旗下中海海盛(600896.SH)、中海集运(601866.SH)、中海发展(600026.SH)、广州海运合资设立中国海运财务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6月,中外运长航集团宣布将与旗下长航油运(600087.SH)、外运发展(600270.SH)等6家子公司合资成立中外运长航财务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在央企的带动下,其他企业集团也掀起一轮财务公司热。在中国,第一家民企财务公司―万向财务公司于2002 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此后,直到2008 年11 月后,民企财务公司才密集成立,当月,银监会相继批准成立红豆集团、南山集团分别成立全国第二和第三家民营财务公司。到了2009年4月,美的电器(000527.SZ)公告称,将与美的集团、广东威灵电机设立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8月,新希望(000876.SZ)公告称,拟与新希望集团、南方希望、新希望化工及山东六和集团共同设立新希望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9月,紫金矿业(601899.SH)与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紫金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注册资本5亿元。10月,华西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村级财务公司。

有数据显示,仅2009年获批筹建的财务公司已达17家。银监会的资料则显示,截至2008年末,能源电力、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的大型企业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同时,全国83家财务公司(包括4家外资财务公司)掌握的资产总额达到9752亿元(不包括委托资产3722亿元),负债总额8566亿元,所有者权益1186亿元,资本充足率超过10%的规定标准,不良资产率仅为0.62%(附图)。

2009年以前成立财务公司的83家企业中,90%为国企,民营和外资企业仅占10%左右,拥有财务公司的央企覆盖了国资委划分的25类行业中的13类。这与财务公司最初作为我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政策有关。从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1987年成立至今,已有22年,而直到近两年,财务公司才进一步走热,这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无关系。

国资委助推财务公司热的一大理由,正是危机带来的央企现金流趋紧。根据国资委的数据,央企2008年底的资产负债率达58.43%,到2009年8月,央企的累计利润还在下滑,偿债能力在减弱。在“保卫资金链”的背景下,鼓励央企建立财务公司、完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系统,被列入了国资委的2009年央企工作重点。各地方国资委则进入了具体部署阶段,2009年10月,湖北国资委提出,争取辖下企业两年内全部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与此相配套,财务公司的进入门槛近年也在降低。2004年7月,银监会修订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新办法”),降低了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颁布的旧管理办法确定的财务公司设立标准,如将原来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总资产不低于80亿元降为50亿元;将“连续三年每年总营业收入不低于60亿元”改为“连续两年每年营业收入不低于40亿元”;同时将母公司的成立期限由3年放宽至两年。但此后不久,银监会又出台了《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将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条件,导致政策收紧。2007年,银监会取消这一规定,降低了财务公司设立的难度。

2009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境内企业通过内部财务公司对内部成员开展外汇存贷款、境内外汇划转等业务,无须再经外汇局核准。长久以来,由于外汇管制的存在,国内企业难以实现跨币种或者跨国资金调剂的局面得以改观。至此,国内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已基本扫除政策障碍。在方方面面的政策扶持下,经历了曲折成长的中国财务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挑战银行信贷

央企财务公司的大发展,首先对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与财务公司的定位息息相关。

在中国,财务公司的功能经过了几番调整,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颁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旧办法”)将财务公司定位于“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同时规定其可以“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2004年公布的银监会新办法则对财务公司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对比来看,新办法将财务公司基本定位为集团的资金结算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银监会明确表示,对财务公司的考核应首先立足于为集团节约和减少成本;其次才是风险调剂后自身的资产回报率。

在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的定位下,各财务公司纷纷将集团成员单位的多余头寸集中起来,构建现金池,在集团内部有偿调剂使用,以降低集团及子公司的财务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9月,财务公司已成为仅次于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主体,来自财务公司的新增贷款总额已从当年8月的近228亿元大幅跃升到约870亿元,占当月金融机构信贷总量的比例从8月的约5.6%上升至近17%。

央企一般是银行放贷的大户,央企普遍设立财务公司,使得一些银行开始担心这些企业对自己的依赖度降低。同时,一些财务公司往往给予子公司的存贷款以优惠利率,更增强其相对银行的竞争力。如根据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公告,其对于集团成员单位的贷款按央行同期基准利率下浮10%执行。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中远财务公司给集团子公司的存款利率为1.89%,较同期银行存款利率0.72%高出1.12个百分点,并且,子公司向财务公司贷款还可省下10%的手续费。

当然,商业银行也并非不能从财务公司的设立中受益。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与管理等功能的全面实现,仍有赖于合作银行的支持,2007年即已推出财务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招商银行,已为多家财务公司提供了系统搭建、业务模式设计等服务。同时,财务公司的发展也为管理软件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

央企产融梦的实现载体

尽管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但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国企不安于仅仅将财务公司作为资金管理平台,在产融结合的冲动下,众多财务公司开始成为国企的金融股权投资操作平台。

目前参股金融机构的国企中,既有中石油、国家电网、宝钢等央企,也有安徽出版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等地方国企,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都通过下属财务公司,出手收购拟上市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股权。以国电集团为例,国电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3亿元,控股股东为国电集团(35%),国电电力(600795)和长源电力(000966)分别持股20%、15%。截至2008年底,其资产总额为107.76亿元。今年以来,国电集团逆市扩张,积极布局金融业,不仅和中信信托共同发起设立了中电资产管理公司,还接手了上广电所持的广电日生人寿的股权,同时在筹备设立一家注册资本金10亿元的财险公司。这一系列操作都在国电财务公司层面展开。以这种模式参股金融业的,还包括中石油、中粮集团、天津港集团等。

财务公司本身具有产融结合的特征,但国外财务公司的产融结合并无超出集团主业的范畴(附文)。如大众金融服务公司虽然跨足银行、租赁、保险等多种金融业务,但所有业务都只限于为大众集团的汽车销售提供金融服务。通用金融(GE Capital)作为著名的集团外部附属公司,也并未自由发展,其资产比重超过50%、发展最为迅速的还是为通用电气(GE)子公司提供的设备租赁和消费信贷业务。从海外的经验看,只有将金融业务与集团的产业背景紧密结合,财务公司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之对比,中国财务公司产融结合的程度和方向均有“过界”之嫌。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资金管理平台,如果同时从事金融业的投资,监管机构很难判断企业投资使用的是自有资金还是贷款,这就为企业作弊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同时也使得需要严格监控的金融业务部分脱离监管层的视线。而且,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经验与人才仍相当欠缺,财务公司是否有能力承载各大集团的金融控股梦想,也存在疑问。此外,在金融危机冲击后,投资未来上市预期不减、行业景气度预期不变的金融机构,进行产融结合,看似抄底的好机会,实则暗藏风险。大型国企每年利润高企的背后,多半靠的是政府投资、行政垄断、银行资金扶持,如果其主业竞争力得不到增强,产融结合程度又比较高,会酝酿较大风险。

大型国企通过财务公司持有银行、保险、信托等股权,财务公司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监管者对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同时,在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法律体系与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财务公司愈演愈烈的金融投资热,对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业务边界急需重新规范。

值得警惕的关联交易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更值得警惕的是,通过设立财务公司,母公司对旗下上市公司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带来了关联交易的隐患。而且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旗下的财务公司不只是兄弟公司的关系,还通过参股集团财务公司,形成了上市公司、财务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多重的关联关系。财务公司资产额在国内名列前茅的三大石油公司和国电财务莫不如此,其中,中石化(600028.SH)持有中石化财务的股份比例更高达49%(附表)。这更使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和经营的双重风险,为上市公司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设立以来,“关联交易”经常与“隧道挖掘”、“掏空”上市公司相连,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也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上市公司将资金存放于集团财务公司,不能不使人担心财务公司会不会成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新手段。2007年4月,中海油(00883.HK)独立股东就投票否决了该公司董事会将现金存于中海石油财务的提议。2008年10月,中国石油(601857.SH)提高持续性关联交易额上限的议案,也遭到了个人投资者和H股股东的阻击,最后仅以51:49的微弱优势勉强过关,这是历史上央企在境内股东大会上遇到的最强阻击行动。

从《公司法》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由集团统一调配,势必使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受到财务公司和集团层面强有力的干涉,确有侵害上市公司独立法人财产权之嫌。与此同时,集团内其他非上市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容易通过统一的资金链条转嫁给上市公司,引发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上市公司若参股集团财务公司,还要承担财务公司经营不善的风险。中国过去就不乏因财务公司倒闭而连累两家上市公司的案例。

2002年12月,华诚财务公司因违规吸收个人和多家集团外企业资金,投资房地产等项目,损失惨重,导致资金链断裂,成为第一家被摘牌的财务公司。华诚财务与华诚集团的另一核心企业华诚投资相互持股,互为第一大股东,且华诚投资为华诚财务提供了大额的债务担保。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早在2000年11月,作为岳阳恒立(000622.SZ)第一大股东的华诚投资,就被迫将其持有的3870万股转让给湖南成功集团,成为深市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因承担担保责任不得不将股权易主的首个案例。华诚财务破产后,华诚投资所持有的华纺股份(600448.SH)8474万股控股权又被法院冻结,直至2009年6月1日华诚投资申请破产清算乃至今天,这部分控股权花落谁家尚无定论。而华纺股份2002年的报表显示,来自华诚方面的欠款达6360万元。

篇4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人员是信息的直接生成者,因此,成为“猫和鼠”游戏双方争夺的焦点对象。在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游戏的制定者———国家(猫)凭借特权直接控制会计人员,并授予他们许多耀眼的桂冠和美丽的花环。游戏参与者———(鼠)始终处于严密监控下,虽然解决了信息真实,但整个运行机制的懒惰、浪费、效率低下等社会垢弊也难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游戏的制定者根据有效制度,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对任何参与者均平等有效,不存在歧视和不公。游戏参与者在游戏规则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即政府仅限于确认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并不争夺会计人员直接管理权。会计人员的待遇、职业道德等属于微观组织运行机制的,由企业自行确认。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正处于“转轨变型”特殊时期,“猫和鼠”游戏中,“猫”是只小猫,“鼠”却成精。在鼠精们的操纵下,导致了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人员难辞其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亦是必然。关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观点是“会计委派制论”和“回归企业论”。本文以管原理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笠抵贫任尘?在对会计委派制理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1会计委派制述评会计委派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学术定义,一般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贸委等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会计主管、财会机制负责人和一般会计人员,经考核录用后,派到需要进行监控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这一制度时下正在不少地区积极试行,如湖北、四川、江苏、重庆等地,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企业制度的长远战略来看,“会计委派制”不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价值取向,因为它存在以下缺陷:

1.1会计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价值取向,独立的法人财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根本要求。现代企业依靠独立的法人财产具有了“独立的人格”。这种“独立的人格”使现代企业不服从行政权威,而服从于市场权威,使现代企业对行政命令产生了“抗逆机制”,以维护单位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在现代企业内部形成了一套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因此,不能将产生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服务于企业管理,企业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职能机构———企业会计与会计机构独立出去。会计委派制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水火不相容,是会计委派制最根本的缺陷。

1.2会计委派制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关系,将会计人员置于“两难”的尴尬的境地衡量一种企业制度是否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关键的一点是看这种企业制度是否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本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认为:一个人或组织不能接受来自于两个以上的命令来源。因此,会计委派制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国家与企业的双重领导机制能够协调一致,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命令源。会计委派制一方面意味着权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的外倾化,另一方面意味着动力结构基本内倾化。权力结构和动力结构的脱节,导致了企业会计人员责任与权利的脱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与国家在利益分配、目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矛盾,当国家与企业存在矛盾时,委派的会计人员怎么办?倾向国家就可能被“炒鱿鱼”或“穿小鞋”,偏向企业又与会计委派制的初衷相悖,会计人员必将处于两难境地。

1.3会计委派制与《会计法》立法宗旨相悖,是对会计监督的误解提出会计委派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监督乏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根据《会计法》,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主要是衡量和评价企业内部其它管理控制行为的有效性。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成败并不取决于会计本身,而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的认识程度、利用程度和信任程度,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合理化建议的采用率。根据《会计法》,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是由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四部分组成。司法监督主要通过司法机关对违法会计案件的判决来维护的尊严,保证会计行为依法进行。如对“琼民源”聘用的会计班文绍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司法判定。[2]行政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机构通过服务和支持等方式约束规范会计行为,这主要体现在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监督上。社会监督主要是会计职业人员和自律性组织通过业务活动来矫正会计行为,从而起到维护会计秩序的作用。社会监督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在单位“管理层”的授权下,对单位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对授权“管理层”负责。《会计法》突出了内部控制的要求,体现了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单位其他人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的立法基本精神。形成我国目前会计监督不力的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监督承担了部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责,这是一种“错位监督”,这种“错位监督”是使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的根源。为强化会计监督力度进行会计委派是对《会计法》会计监督体系的误解,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定国安邦的长久战略之策。

1.4会计委派制实际操作问题1.4.1企业会计人员的身份问题会计委派制意味着会计机构中的负责人、主管会计和会计人员不再属于企业,而是属于政府或者其职能部门的委派人员。企业财会人员就由企业的“内当家”变成了企业的“外管家”,其工作范畴属企业财务,身份却变成了准国家干部或委派的监督人员。实际工作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诸如董事、监事、经理)必然对委派人员怀有戒备之心,要么违背委派初衷,与企业管理人员“同流合污”,要么被架空,认认真真做假账。

1.4.2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企业经济效益有好坏之分,则其所属的会计人员待遇也应有差异。如果委派人员按原标准执行,则工作相同,待遇不同,不合理;如果按折衷标准进行,则原经济效益好的会计人员不愿接受委派;若委派人员的开支纳入国家预算,统一收取,势必倒退回到以财政代替财务的尴尬境地。若要以行政手段强制“均贫富”,按统一的标准执行,则委派会计人员势必吃“大锅饭”,无法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分配原则。

1.4.3机构设置庞大的问题会计委派制后,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管理变为直接管理,会计人员的考核、提拔、培训、交流、资格认证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班子和人员负责,原财政部门下属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必然增加,不符合政府是“守夜人”的经济学理念。

1.4.4委派会计人员业绩考核和考评问题委派会计人员是由委派单位提供证明,写出鉴定,还是由会计局直接考核;考核和考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考核和考评成绩优秀或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如何奖惩等问题,很难确定的方法与措施。

1.5会计委派制忽略了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会计监控服务体系。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拿薪水的“经济警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财政部制定了《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企业1998年的年度会计报表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3]

1.6会计委派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为实现财政监督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决定取消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13年的财税物价大检查这种直接监督形式。正如财政部纪检组长金莲淑指出“取消大检查,不是取消或弱化财政监督,而是调整财政监督的方式,更好地履行财政监督职能。”[4]有些人认为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就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委派是错误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已经转变为间接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会计法规,颁布会计准则;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支持与约束;对会计案件的审判等手段来完成。)

1.7“会计委派制”存在的其它问题1)割裂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内在关系:会计的核算与控制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没有核算,控制就失去了依据;反之,没有控制,核算就没有真实性。

2)为加强会计监督对会计人员进行委派,那么,为加强统计监督是否需要对统计人员进行委派呢?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是否需要对厂长、经理们进行委派呢?

3)会计委派制缺乏法律依据,与《公司法》等法律矛盾。

4)与国际惯例不协调,其他国家政府没有介入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人员的聘用、职务、待遇、升迁等由企业自行确定。[5]

诚如刘玉延副司长指出的那样,“会计人员委派制”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它的提出和实践是受一定环境因素制约,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认为它是灵丹妙药,适合于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我们认为,“会计人员委派制”仅适合于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村级单位和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不适用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向国有委派财务总监,根据《公司法》等相应法规应属于投资者委派监事,属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会范畴,不应属于委派人员范畴,有不少同志将两者混为一谈。[6]有关委派财务总监的将在审计运行机制中进行。

综上所述,会计委派制是高风险的改革方案,不符合我国体制改革目标,与建立企业制度背道而驰,不应成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目标,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建立有特色并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2“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新模式“立法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2.1宏观措施国务院财政部门与其它部门运用立法手段,通过颁布实施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认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等,政府部门与会计职业团体相结合的宏观会计运行机制。《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明确了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手段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立法主导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务院财政部会计司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订、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系统的协调运行创造条件。《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实行统一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按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相对比较容易,简单,主要适用于非上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按会计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对某个会计要素或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等进行阐述,主要适用于会计事项复杂,经营规模较大,股票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似应考虑上市公司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中小企业采用会计制度形式;”[7]

2)积极与立法部门合作,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为此必须加快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国务院财政部门应为会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如《税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商法》、《会计法实施细则》等)涉及会计内容的制订和修改提出建议。通过法律手段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披露加以制约和规范,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宏观指导,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为会计行业的提供服务;

3)负责我国会计发展的战略性研究,预测我国会计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及时、合理地制订、完善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尽快解决我国会计研究中与实践脱节的矛盾问题;

4)负责国际会计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好我国会计的本国化与国际化,为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和会计行业参与世界分工与合作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客观上要求建立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接受客户委托,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查帐、审计和咨询服务业务;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会计法》第三十三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第二十七条)。3种监督管理体系相互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司法监督体系,加大对会计违法案件的惩处力度,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应大力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国务院及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不可能过细、过多,应大力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积极作用。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如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应是非营利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会计管理日常工作。诸如组织注册会计师资格和评定工作;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实施会计专业继续;制订颁布实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对违反职业道德标准的会员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惩处);协调会计行业、会员之间的矛盾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相比,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应大力发展诸如高级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民间会计职业团体。

2.2微观上: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是企业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会计人员须取得相应会计资格认证后,由企业根据客观需要聘请。“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8]被聘请的会计人员依法为单位服务,向单位相应经理层负责。被聘请会计人员的工资关系、人事关系以及组织关系等属单位权限范畴。会计人员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体系的约束下,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有权根据单位相关利益者的偏好,进行资金、财产、成本、费用和利润等的会计核算,有权根据单位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单位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应作为单位纳税、贷款等的依据。会计责任应分为两类:有意过失责任和无意过失责任。前者指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由于获利动机驱使,有意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的会计责任。根据《会计法》,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后者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个人原因(如会计业务不熟、自身贪污受贿等)形成的会计责任,此类责任会计人员为第一责任主体。若分不清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

“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框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基于如下考虑:

1)体现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的基本指导思想。这种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政府对全国会计事务的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单位会计工作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

2)理顺企业会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建立“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有利于财政部门集中精力,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运用财政杠杆和财政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企业会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更好的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

3)与国际惯例协调。大多数国家对会计事务的管理,也采用“立法主导型”管理模式;

4)有利于“抓大放小”;[9]

5)建立“立法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运行机制相比,其改革成本、风险都较小,而且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方向一致,是现实和理性的必然选择。

篇5

一、强化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开创工作新局面

随着群众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职工素质教育,我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院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突出抓好质量控制、服务模式转换、合理用药三个重点,深入开展了思想素质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学习力度,开展了创建“百姓满医院”、“拒收回扣、红包,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严格收费制度,深入执行了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制度,员工的服务观念、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有了较大转变,医德医风呈现良好局面,为开展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了对《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主导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广大职工真正懂法知法,医疗技术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避免了一些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我院作为一所二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性,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历来重视,把它作为医院工作的重点,以创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总抓手,以医疗质量管理为基础,制定了我院《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及《创建“百姓满意医院”实施方案》,利用每个机会形成人人讲质量,各科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

今年5月我院在市举办的“三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归功于我院在服务上我们加强护士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培训和责任心落实,要求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时刻铭记“医者父母心”,提高服务水平,给客人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服务不是口头禅,而是实在的行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院立足于“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面对医疗服务竞争,提出医疗服务创新,将现代化的人文文化融入医院中,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

2、强化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文化素养

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聘请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教授来院讲课,我们还每年针对医院工作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各科室还制定了本科室的学习计划,记学习笔记,使全体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四是把医疗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检点科室和重点环节,及时处理事故隐患。针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采取了有效措施,对医疗、护理、药剂、门诊、医技各层面工作实施全面跟踪管理。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医疗工作的安全性。

3、在科研上积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医疗质量

这几年我院不断增加对医学攻关科研项目的投入,并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因此也得到市委、市领导的赞扬表彰。与此同时,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和谐医院的建设。短短半年,医院出现了一派新气象。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病人、家属、社会评价医院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始终把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技术品牌作为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的一个重点来抓。进一步落实了病案管理制度、住院病历书写、门诊病历、病程记录等制度规范,定期督查,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同时我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4、加强行风建设,抓好合理用药监控,为医疗安全固本强基

为了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我院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抓好合理用药监控。遵守“定额管理,使用合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来进行药品管理,并严格按照药品及物价有关法律、法规,以药品质量为核心,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在行风办、医务部领导下,对不合理使用的药品实行有效的监控,建立监察制度,施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抽查方式从病案室抽取病历及从中、西药房抽取处方,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发现有不正当促销行为的药品应立即停用,对增长幅度大、用量金额大的药品对经销商提出警戒,必要时限量供应或停用。同时制定全院各科室药品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各科药品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纳入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控制新药引进的数量,对药品不合理增长的做出解释报告。

三、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各项社会卫生工作,创全国卫生城市

在传染病和疫情管理方面,我们全面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开展亿万市民健康教育——“健康面对面”活动,进入各个社区宣传,对市民面对面宣传近万人次,发放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结核病防治知识资料、非典及人禽流感防治知识资料、计划免疫宣传资料共计约份。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临床诊疗、爱国卫生、计划免疫、一体化管理、工会、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受到了政府的表彰,这些成绩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及卫生局支持,是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致、不畏艰辛、奋力拼搏的结果。

四、改善硬件条件,营造安全舒适的绿色环保医院

为给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经过院委会充分论证,在资金紧张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投资数余万元改善我院的环境,大兴绿化,在我管辖氛围内的多处空地种上榕树、花草,在走廊各科室门前和市内增加盆景。并粉刷了所有房屋的墙壁,安装空调,先后更新荐医栏、宣传牌、院内科室设置分布图、就医程序流程图等设施,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深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院目前规模设备、技术与国外医院相比有较大差距,大型先进设备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业务用房陈旧、紧张。

2、医院日常管理尚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3、全院上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4、人员过多、门诊部效益不高及部分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5、财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六、09下半年年工作打算

1、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实现两个只要目标

一是积极争创“三等甲级肿瘤专科医院”;二是完成今年医院业务收入超过1亿的业务指标。同时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的根本,常抓不懈,继续修改完善部分规章制度,调整综合目标管理,强化成本核算,降低消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努力完成今天医院业务收入超过1亿的业务指标。积同时极采取措施对业务场所环境条件进行改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增加必要的业务用房及部分医疗器械、设备。

2、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合理布局,认真规划,加强管理,确保参保者满意

并加大对村级卫生所药品代购分发的管理力度,净化药品市场,避免农村医药市场出现假冒伪劣药品。

篇6

[关键词]农机产业化;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农机与农艺;资源利用

绪论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没有机械化的农业,不能称为现代化农业。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改造传统农业最主要的手段。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为了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就要走出家门,自发地寻求农机作业的领域和市场,进行跨乡、跨县、跨区(市)甚至跨省进行社会化服务。

一、腾冲县农业机械农机具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需求抖动、资金推动、政策带动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腾冲县享受国家购机补贴资金2005年为40万元、2007年为90万元、2008年为180万元、2009年250万元、2010年290万元、2011年350多万元;到2011年底腾冲县拥有农用拖拉机达14682台(绝大多数为后驱动拖拉机作运输用),大中型拖拉机7151多台,微耕机1984多台,配套农机具6355台套,种植业机械587台套,联合收割机299多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741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5534万瓦特。在96.3万亩耕地上,平均94.2亩/1台运输型拖拉机,9630亩/1台大中型拖拉机,120.4亩/1台手扶拖拉机,481.5/1台微耕机,151.5亩/1台配套农机具,1640.5亩/1台种植机械,3439.3亩/1合收割机,27.1亩/1万瓦特农机动力。农业机械化进入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为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农机合作社的诞生

在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拉动内需等政策的指引下,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腾冲县积累总结二十多年烤烟种植、烘烤经验,成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烤烟产业化的发展,人均年收入逐年增长,购机补贴的大量实施,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不同组织形式的农机合作组织相继诞生。如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服务队和腾冲县界头镇界头村农机服务队。

2.农机合作社发展概况

(1)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

在烤烟产业的带动支持下,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以凤凰村的名义挂牌成立。

①资金来源:国家农机购机补贴、烟草项目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

②发展规模:现拥有354中型拖拉机6台套,配套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农机总动力210千瓦,以及60个太阳能杀虫板;主要作业服务于原鸦乌山山地,实现烟地耕作机械化,为烤烟抢种作准备。同时吸纳有机户的参与(目的在于争取烟草项目资金补助),作业服务归烟草项目部统一指挥;

③受益乡镇和耕地面积:明光镇凤凰社区(村)、滇滩镇和固东镇,总面积3万多亩,其中凤凰社区1万多亩;

④管理方式:由烟草项目部统一管理;如6台拖拉机(资产归烟草项目部)只在耕地时作业,作业时按作业面积支付驾驶员工资,平时闲置起来;农忙作业时,吸纳有机户参与并控制拖拉机台数;

⑤经营方式:耕地作业时,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规定25~_J亩,在油料上升时,烟草项目部允许机手适当提高收费标准1~5元,吸引广大农机手的参与;

⑥基础设施建设:烟水配套工程、道路以及管网建设由烟草公司用项目资金解决并完善;

⑦经济效益:由于鸦乌山面积大(3万多亩),大面积种烟时,以25元/亩计算,每年耕地费用需70多万元,以10台拖拉机计算,每台拖拉机年毛收入7万多元,除去购机补贴、烟草项目资金补贴和燃油消耗外,机手当年即可回收成本并有节余。

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的成立,大大提高了鸦乌山山地的耕作质量,打造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推动烤烟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先进机器设备的应用,提升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一方面吸纳了有机户的参与,形成竞争趋势,提高作业质量,扩大机耕面积;另一方面导致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寻求外出打工,扩大了经济收入。

(2)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服务队

2009~g3月,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7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随着云南走向南亚战略的推进和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保山在中国对南亚、东南亚开放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保山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据介绍,目前腾冲将缅甸确立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多次组团到缅甸考察洽谈。对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缅经贸洽谈会,缅方企业、商会、侨团等先后到保山进行投资考察,签订了农业、矿产、旅游等一批开发合作协议。并促成缅甸政府开通了甘拜地口岸,于2009年8月1日举行通关仪式,确立了对等开放地位,对缅北地区农业、旅游、矿产等合作进入了实质性动作阶段。经过上述不懈努力,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腾冲猴桥口岸建设总体方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伴随着国家、省、市面向东南亚、南亚大通道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以及中缅经贸洽谈会的召开和腾缅二级公路的通车,以李明君个人投资创办的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服务队成立,在缅甸缅北大面积大规模种植水稻。

①资金来源:个人投资和政府支持;

②发展规模:购置804大拖拉机10台套,904大拖拉机6台套,

1204大拖拉机6台套,自走式插秧机10台,81D马力、割幅2.5m宽的联合收割机2台,以及各种整地机械、运输机械30多台;农机总动力2520马力(整地机械、运输机械除外);

③耕种面积:20多万亩;

④管理方式:个人管理;

⑤经营方式:企业模式发展;

⑥经济效益:一是腾冲县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农产品的出售(稻谷大量卖给缅甸和国内销售一部分);并由于气候条件好,土壤肥袄,生产成本低,产量高;且大量种植优质稻,优质米投放市场形成抢购之势,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3)腾冲县界头镇界头村农机服务队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党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农机科技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意识的增强。社会对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扶持政策为各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依靠国家烟草部门在界头镇建设“黄金走廊”为契机,并争取烟草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界头村农机服务队成立。

①资金来源:个人独资购买农机具,以农机具(实物)方式加入农机服务队。

②发展规模:拥有354中型拖拉机2台套,配套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农机动力70马力;手扶拖拉机10台,农机动力120马力,配套部分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小型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动力60马力,农机总动力250马力;主要作业服务于界头村及周边村社。同时吸纳有机户的参与(目的在于争取烟草项目资金补助和国家相关补助),作业服务由村上进行指导。

③耕地面积:1万多亩(界头村)。

④管理方式:名由村上管理,其实是机手各自自行管理。

⑤经营方式:耕地或收割作业时,一是在市场指导价的基础上各自经营(仍旧以农户找机手的方式);二是绝大部分有机户只忙于自家农业生产,很难顾及其他户或者说周边村社;如界头乡界头村四社农户唐仕华已购买拥有抽水机3台、耕整机1台,农用三轮车1辆,碧浪牌联合收割机1台,2011年又计划投入资金购置水稻插秧机1台,仅限于自家用。

⑥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国家烟草部门在界头镇建设“黄金走廊”为契机,机耕路、排灌沟渠等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⑦经济效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界头就有腾冲县“粮仓”之美誉;人少地多的现象需要量的农业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模式。据村上介绍:“每年烤烟收入4~6万元/户,油菜收入2~3万元/户,稻谷2.5~4t/户的人家占56%以上”。每家每户有了好的收益,总想着买适用的农机具改变生产模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如图1夏收现场。

农业机械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普遍共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同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队)兴起与发展将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腾冲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各种合作组织由于经济基础差、人员文化技术素质相对低,没有先进的思想作引导,没有较强的组织制度作保障,没有好的经营发展模式,无好的、强的技术支撑,各种合作组织成立时:挂块牌子,放封火炮而已(在腾冲的多数情况)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时期、一段时间范围内难于扩大再生产、壮大发展的趋势。为此,在国家支农、惠农和强农政策的帮助下,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引导下,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成立的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中,其组织不有深刻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各章各条款的内容与实质,其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各章各条款的内容一知半解,只知道大家合作在一起相互帮忙“人多力量大”罢了,并得到国家政策上的一些补助而语。具体的如组织模式、章程、财务管理、区域优势、如何发展与壮大等关系没有讲明白写清楚到合作组织的条文中;同时,一个组织的5种基本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工作条例)“不上墙”,每一个成员不能耳熟能详,按规定约束自己,为发展壮大合作社而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章程的作用不明确

各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时,没有用章程规定出自己组织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没有明确其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其成员的权力起到保障作用。并对成员的行为提出种种规范,凡违背章程中规定的组织纪律,都应受到处理或制裁。

(2)财务管理不规范

没有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要求,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不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有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

可分配盈余应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

(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设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成员大会报告。

成员大会也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

(3)区域优势与机具装备不合理

在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没有结合县情、乡(镇)情、村情、社情等情况,即土地可耕(收)面积、劳动力(减少)情况、种植结构、优势产业,机耕、机耙、机收时间和实际机械作业面积等情况来购买、合理配置各种农业机械的数量。一般主要以机耕、机收机械为主;各种植保机械、中耕机械、整地机械、烘干机械等等不配置。一方面造成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丰产不丰收现象比较突出(腾冲县每年秋收正值雷阵雨时节,稻谷因未能及时晾晒造成大量霉变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不能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特点,无序购买机收、机耕机械。将

造成恶性竞争现象,致使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农机化事业不能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如何发展与壮大

在成立时,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周边村社及周边县市农业生产特点、地理、气候等情况,制定自身如何发展壮大的战略措施。如农业机械的如何合理配置、农机操作手所具备的条件、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资金的筹划(措)、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发展规划等写进组织章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物质基础、人力资源基础优势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即“器分有限,智用无限”——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向安全、高效、低耗、优质,适应时展要求的组织发展模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把握政策导向,争取国家支持;抓好项目实施,发挥示范作用

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抓住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以农民为主体,紧紧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宣传带动、技术辐射和示范效应,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用章程规定出自己组织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

一个制定合理的、好的章程是一个组织进行自身管理的基本规则,它应具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作用。

①保证组织的思想统一

这是章程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它的成员必须就这些内容达成共识,才能保证这个组织的思想统一性。

②建立组织的管理机制

章程要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要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

③保障成员权利

参加任何一个组织、团体,都要承担这个组织交给的工作和义务,但同时也都享有这个组织所规定的权力。章程必须明确其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其成员的权力起到保障作用。

④规定组织纪律

章程还要对成员的行为提出种种规范,凡违背章程中规定的组织纪律,都应受到处理或制裁。

企业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企业制定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弱点,避免环境威胁,适应未来环境变化,而且能够使企业发挥优势,利用环境机会使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同时企业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统筹全局、远近结合,求得企业持续发展和稳步增长;也能使用权企业行为更加协调,有效的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整体效益。因此,制定企业战略并将其付诸实施,是企业获得生存和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增强农机实用人员培训效果;降低成本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年轻一代农民更向往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农业机械教育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适应农业生产由依靠人畜力为主向依靠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加强重点农时季节和农机化新技术专项培训,加快农机4-gN技术普及及应用;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坚持示范带动、注重实效。通过对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集成示范,辐射带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利用好长期和年度经营计划,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所需各种资源,对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具体的、统筹的安排。它不仅是考核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也是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3)加强学习,扩大信息导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机化科技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现代农业科技深刻变革,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为抓手,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设施农业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速度、规模、效益、竞争力持续提高,加快设施农业转变的过程。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如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思农公司”的发展如下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4)优势互补,跨区作业,扩大经济收入

各地区、各乡镇所处经伟度、海拔、种植植物品种不同,耕地、移栽、收获的时间性就不同,为周边县市的农机具跨区作业的实现成为可能。如德宏与保山就不同,保山市的五县区也不尽相同,上网或者查看各地方农业志就可了解得到基本信息。夏收、秋收一般阴雨天较多,并处于抓节令、抢农时农忙时节,大批农机投入抢种抢收关键时节,粮食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如此就可实现农机使用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从而资源利用得以进一步优化组合:

①大量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抢收抢种,不误农时,增产增效,减小损失,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②间接性地延长机具作业时间,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回收时间。如本地抢收10d左右,抢种10d左右;跨区作业10d,一种农机具等于一季作业20d。

③打破了单机跨区作业局面,增强了农机户入社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开展,再教育的实现,人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⑤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a.各地区气候情况、种植、收获时节等的掌握(信息录入)。

b.多种农机具的投入,利于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同种农机具作业对比,利于作业水平、作业效率的提高。

c.促进农机手加强、增强机械维修保养知识的构建,知识的学

习,农机具使用寿命延长。

d.跨区作业的实现,利于定单作业服务的普及、扩大,避免了家家户户购买农机具,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出现。

e.进一步有利于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

(5)壮大集体经济,适时添置新机具,增加就业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适时添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扩大再生产能力,壮大组织的措施保障。

一如腾冲县清水乡(南部丘陵山区)农村人口3.9万人,耕地5万亩,劳动力1.2万人,一方面2010年外出打工者0.5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2%以上;另一方面,清水乡位于热海景区,就近到景区做生意、打工者甚多;三是现拥有90多台微耕机,运输拖拉机130多台,为近2万亩田地的耕种提供了物质保障,实现了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并增加了经济收。

二如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登高村,100多户人家,有70多户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每人管理一亩多地,年收入2~3万元,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极力想加入组织,下两图(图8,图9)为合作社负责人在介绍合作社(精品黄爪)基本情况。

三如楚雄州元谋县思农公司结合地理、气候、海拔、交通等热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是走出去,瞄准国内和国外越南、老过等国市场,依托高速公路把蔬菜运到国内外市场销售,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带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二是请进来,同国内外多家公司、企业合作,一方面出外参观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科技含金量高的品种作对比试验栽种,把高产、丰产、品质好(优)、经济价值高的品种首先推广给农户;二方面是定单育种和定单种植;三方面是建立健全产、供、销产业链的技术指导、供应信息、市场对接等环节服务,以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极大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同时,极大地提高各种农业机械、农机具的利用率,减小、减少、减轻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就业率如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

三、腾冲县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措施

腾冲县国境线长148km,土地面积5845km,一部分退耕还林,一部分被承包,一部分转租,一小部分出现荒芜。总耕地面积59.71万亩的土地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大麦、油菜,常年种植水稻37万亩,其他作物20万亩,是云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同时是全国6个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

1.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扶持政策;项目拉动,农机具不断增长

腾冲县人民政府为确保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结构升级。2009年6月18日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形成县委牵头抓总,政府组织实施,涉农及相关部门各负责的工作机制,真心实意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

在农业机械方面: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从2004年至2011年争取到国家购机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县级财政拿出配套资金,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再者9年义务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青状年“劳力少”,人均年收入的不断增长,省力、省工、劳动强度低和作业效率高的农业机械得到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可,购买使用积极性不断增强。如腾冲县马站乡保家村农民王某某一人拥有两台碧浪牌联合收割机;界头乡界头村四社农户唐仕华已购买拥有抽水机3台、耕整机1台,农用三轮车1辆,碧浪牌联合收割机1台,2011年,又计划投入资金购置水稻插秧机1台。

同时,出台相关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即三优先一补贴:一是双重补助资金优先满足合作组织,如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界头“黄金走廊”农机服务队;二是优先满足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的农户;三是优先满足种植大户;一补贴是农用柴油补贴如图16。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生产安全,丰富了农副产品的供应。

2.创新推广机制,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腾冲县农机推广站结合实际,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支持与帮助,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推广机制和方法,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紧紧依托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宣传带动、技术辐射和示范效应,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并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加强先进的农机化和农艺技术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如图17,图18,图19,图20。

3.加大南部地区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南部山区种植结构、田块小、种植分散等特点,示范推广适合南部山区先进适用的轻简型农业机械及技术,加大技术推广服务与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探索南部山区机械化体系,促进南部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分别到南部乡镇芒棒镇、新华乡举办多场三百多人次农机操作培训现场会)。创新运行机制,改善推广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广泛利用报刊杂志和网络,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势,大力宣传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并加强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建设以互联网为主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水平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

结论

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导致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选择。马克思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按照这一经济原理,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更合算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下降,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许多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已经

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农机化技术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林果业、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草业、渔业、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拓展。2010年,全国谷物烘干机保有量达到3.76万台,保鲜贮藏设备4.04万台(套),果蔬加工机械9.24万台,茶叶采摘机4.15万台、加工机械97.34万台,秸秆捡拾打捆机1.43万台,林果业机械17.4万台,畜牧养殖机械607.8万台(套),渔业机械247.6万台,温室1133996万mz;机械烘干粮食27217万t,机械初加工农产品610107万t,机械化饲草料加工数量18744万t,牧草收获量1844万t,机械化秸秆捡拾打捆面积1122千hm,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多年来,农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合作经营、集团承包和跨区作业,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大户、股份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正在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为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极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瑞祥,张秀琴,农机经营管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200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2004(11)

[3]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制定实施,2010(7)

[4]腾冲县统计局信息统计

[5]何勇等,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9(2008)重印

[6]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7]穆安民,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8(2010,7重印)

[8]农业科学——百度百科

[9]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0]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1]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2]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