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

篇1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 货币供给 乔顿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16-03

对货币供给的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及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前提,因此货币供给的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货币供给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本文的目的是探计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供给部分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自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度其口径,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货币总量及其构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乔顿模型,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存款派生模型,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董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货币口径。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原因有二:第一,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自债表。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学年以后开设,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自债业务,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存款派生模型。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比如黄迭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男外,本节的教学中还应当强调这几个知识点。

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货币创造职能;商业银行;电子货币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商业银行是将于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的确,当今网络时代下,商业银行的部分传统业务的确是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是,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性,仍具有许多其他经济体难以替代的功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依旧很难被淘汰。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网络金融的成长,的确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职能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关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即信用创造职能,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最显著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产生于其融资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基础之上。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业务的开展,创造各种信用工具,如支票、汇票、本票、信用卡等:另一方面,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下,商业银行可以用不断吸收的存款来发放贷款,然后贷款又可以转化为存款。如此循环往复,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从而扩大了社会的信用货币供应量。

二、背景:网络时代下的银行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金融形态。互联网发展重构了金融服务架构,变革着金融服务的途径、方式,正逐渐构建起了一种新的金融运行模式。随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金融也展开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银行也因此也面临着巨大变革。网上银行的卓越发展,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投资方式以及金融素养,并且也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

有关数据显示。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网上银行用户数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交易额由2003年的24.3万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9.3万亿元,增长率高达93.6%,用户数也达到了1900万左右。从2005年开始,网上银行步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高达245.8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163.1%。2008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到320.9万亿元,比07年增长30.6%。截至2008年底,全国个人网银客户已达1.48亿户,比年初大幅增加了52.81%。在2009年2月,中国网上银行用户覆盖率为33.9%。

三、网络时代下电子货币对银行货币创造职能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的效果,主要有其派生存款的创造能力决定。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量乘以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因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效果主要受到法定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等指标决定。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下对以上指标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电子货币对银行货币创造职能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影响

法定准备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准备率的高低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等不同而有所区别。就目前来看,随着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对现金和存款的取代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电子货币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存款替代型的电子货币转化为现金极为容易,因而不论电子货币替代的是现金还是存款实际上都与现金没有太大区别。中央银行若要想要对电子货币收取准备金,就必须要对电子货币的货币层次做出界定。电子货币的出现,模糊了货币界定的层次,加大了货币计量的难度,因而对于电子货币,法定准备率的确定是有相当难度的,并且也缺乏法律上的支持。

(二)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

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

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程度。就目前情况而言,电子货币还不能完全取代现金,市场上电子货币与现金同时流通,这样银行客户就会做出持有现金或持有电子货币的选择。这一选择会直接影响现金漏损率。如果客户支取现金,就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和投资的金额也就相应地减少,由于可用于扩大贷款或投资资金的减少,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因此,现金漏损率的高低取决于银行客户对于现金的偏好程度,或者说,取决于电子货币对于现金的替代能力。

(三)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准备率的影响

存款至少可以大致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而中央银行对于这两种存款,通常分别规定不同的准备率。电子货币的具有较高流动性,并且对存款有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然而,不管电子货币是代替活期存款还是定期存款,它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都是相似的。电子货币使M0、M1和M2之间的界线模糊,并且很难界定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区别,因而使得中央银行对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分别规定不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则失效。

四、总结

由于缺乏具体数据,模型并未完全成熟以及时间等因素限制,上述分析并不能得出一个关于网络时代(电子货币)对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职能影响的具体结论,这是我非常遗憾的地方。不过就以上分析,我们仍可以很明显看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的传统职能的确是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和影响。商业银行这些职能若想要在网络时代中仍发挥如以前一样卓越的效果,将电子货币等网络时代的重要产物纳入银行的考虑范畴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参考文献:

[1]殷孟波,曹廷贵,货币金融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94-01

一、商业银行的特性

商业银行是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共存,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提供资金,从储蓄者向借款者转移,并把相应的回报从借款者返回储蓄者的渠道。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公司制形式,但商业银行具有区别于一般公司制企业的一些特征。

1、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性。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本来源的组合状况。其中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自有资本金很少,其余的运作资本主要依靠分散的公众储蓄存款而形成的。因此商业银行具有比一般公司更高的资产负债率。

2、商业银行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性。商业银行的资金和负债主要是货币形态的资金。货币资金的非专用性特征,即贷款者可能将贷款挪作他用,增加了商业银行资金的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有的贷款长达几十年,因此,即使贷款已经变成不良贷款,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暴露出来,即风险具有延迟性。风险一旦暴露,牵扯的面就比较广,处理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3、商业银行面临风险的多样性。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挤兑风险,呆账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管理风险等。

4、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传染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非金融机构相比,金融机构的资本――资产比率更低。这使银行能够为其损失提供补偿的空间很小。其次,相对于高流动性的债务而言,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的比率较低。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比例的严重失调使得银行对资金的抽逃非常敏感,并且当利率急剧波动时,也有可能导致银行重大损失。

由于银行间借贷关系错综复杂,致使任何一家银行的损失都可能波及其他银行。另外。银行失败涉及的相关利益者众多。所以银行危机的传染性也十分可畏。更严重的是,由于存款人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旦一家或几家银行出现危机。就有可能引起存款人的猜测,认为原本没有问题的银行也出了问题。这种猜测会引起恐慌,从而导致挤兑,这样一来。银行体系中的个别问题就迅速放大。

银行体系不仅具有脆弱性和传染性。而且银行经营失败还具有“多来诺骨牌效应”。一家银行的破产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最终损害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诸多自身的特性,不能简单地拿一般公司治理理论来套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而是应该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来考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着重点。

1、内部治理应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着重点。根据前面的论述,由于商业银行的诸多特性而导致其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的外部债权人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如一般的公司治理机制那样直接有效。考虑到外部治理机制的若干争议和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外部治理机制重视程度的差异,在研究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时,应该将完善内部治理作为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的着重点。同时。应在银行内部重点建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内部稽核部门,这不仅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有重大意义。

2、强调外部银行监管者的作用。银行监管者的角色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来扮演。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措施主要应包括下面几方面: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预防性监管和商业信贷监管两大部分。预防性监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设立前后,为保证其经营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对其设立条件、组织、业务范围、营业区域、资本等进行规定和管理。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市场准入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资产流动性监管、业务范围监管、贷款集中性限制、内部人员贷款限制、利率管制等。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也是中央银行监管的核心。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贷款证制度以及与贷款有关的各项法规等。此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还应有信息披露要求。这是降低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银行内部人的过度风险行为的措施。

篇4

摘要:本文借鉴Kopec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将银行资本内生化,通过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约束条件下经营目标最优化情形,阐释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联系。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资本充足要求下的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联系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制定的启示及对银行业管理的意义,并提出协调两者目标一致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货币政策;银行监管;银行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14-04

一、引言

资本金是银行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资本充足程度。[1]资本作为一种风险缓冲剂,具有承担风险、吸收损失,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意外冲击的作用,是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的最低防线。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标准的货币政策传导范式是,货币政策当局通过调控操作目标(如准备金或基准利率),影响银行存贷并最终影响社会资金数量和价格,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银行体系或金融体系(广义)是稳定的。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银行风险进行监管,特别是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本以弥补银行风险导致的信贷损失,因而银行监管的资本充足要求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是有重要联系的。同时在标准的存贷扩张的乘数模型中,银行资本是外生变量,因而这样的模型对于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联系是不当的。

银行监管部门强调资本监管,而货币政策当局侧重准备金管理,本文借鉴Kopec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通过分析银行在最优化目标下经营、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约束条件下,阐释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分析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对货币政策传导并非没有影响,银行在资本充足要求、银行资本受到管制约束并且在短期不可调整下,银行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目标存在冲突,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银行资本监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管理的目标两者不能兼得,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准备金管理的冲突只有通过银行长期的资本调整得到解决。在长期,银行资本受到管制约束但资本可调整下,可探索追加银行资本的多种有效渠道,货币政策当局的准备金管理和银行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目标是一致的,资本监管保证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准备金管理保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因而在健康和稳定的金融环境下,银行的贷款扩张符合货币政策当局政策目标,并趋于合理水平从而促使经济稳定运行。

二、模型与分析

1.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1)假设银行信贷模型结构为:

银行资产负债表:R+G+L=D+T+E (1)

其中:R为准备金; G为债券投资; L为银行贷款;D 为银行交易性存款;T为银行非交易性存款(如定期存款等);E为银行资本。

(2)银行对超额准备金需求为XD=0(其中X超额准备金)

(3)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管理成本,并假设各管理成本为二次型形式。

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方面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根据上文对银行资本的三种不同情形分析的结论,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根据不同银行的实际情况差别对待

我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扩张资产规模、增加营业利润的机会,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快速发展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的融资模式以间接融资为主,股票和债券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从而使得经济快速增长中产生的风险有相当一部分积累在了商业银行。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信用风险就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资产,从而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抑制银行贷款规模过快增长,2004年4月25日起,结合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等财务指标,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现执行7%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提高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由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可知,当银行受资本管制约束(即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现在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达到最低资本金充足要求),货币政策制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应该相应提高,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管理约束下,会减少贷款供给,从而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盲目扩张贷款,有效防范银行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因此,中央银行根据不同银行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来制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限制那些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速度而有助于降低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时中央银行制定的其它货币政策也要联系银行监管的资本要求,针对不同银行不同经营状况有差别制定,这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2.监管当局在制定资本充足率时应考虑各个商业银行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法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只是对银行的最低要求,并不是银行自身确定的最优水平,不同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确定自己的最优资本充足率水平,监管当局制定最低资本充足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从整个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来考虑。资本充足率要求同时也要注意货币政策的变化动向,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指标相挂钩,可进一步调动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性,督促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争取适用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获得更多的可贷信贷资金,赢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 假定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是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即增加准备金 。在此不同于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形。

参考文献:

[1] Giovanni Majnoni,Margaret Millerand Andrew Powell “Bank Capital and Loan Reserves under Basel II: Implications for Emerg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437,October 2004

[2][3][5][6] KopeckyK.and D.Vanhoose2004a“A Model of the Monetary Sector with and without Binding Capital Requirement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8633-646

[4] 刘斌.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5,(8).

[7] 戴小平.论银行资本管理中的相关问题[J].上海金融,2005,(9).

The Rel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Bank Custod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pital Abundance

YONG Yan, XIAO Qi

(Economic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篇5

【关键词】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一、我国央行票据的发展历程

我国央行票据的发行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年~2000年),1993年为了弥补国债数量的不足,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1995年,人民银行开始试办债券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了《关于办理中央银行融资券的具体操作、资金清算和债券托管等问题的通知》,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签署《中央银行融资券回购主协议》,向指定的40家商业银行发行了三年期的记账式的中央银行融资券,总共118.9亿元,年利率为9.9%。第二个阶段(2001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央银行票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02年9月24日,人民银行发行了三个品种的中央银行票据,即91天、182天和364天三个品种,置换了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共19只,发行总量为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此次发行标志着人民银行正式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004年开始,人民银行对央行票据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央行票据增加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功能,推出了诸如远期票据、三年期票据、公布发行计划等举措,2004年人民银行共发行央行票据15071.5亿元。2005年以来为了对冲快速增长的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频率和额度逐年加大。目前,央行票据已由冲销外汇占款的单一职能发展到冲销外汇占款、熨平货币市场波动和确定基准利率三项职能。此外,目前存在一种特殊的中央银行票据。人民银行在2003年颁布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但是,人民银行发行的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人民银行用于公开市场操作的中央银行票据没有实质区别,均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二、现阶段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央行票据种类少,货币市场狭小。央行票据实质上是一种短期国债。目前,我国的央行票据按期限划分有四个品种,分别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和三年的央票,并且以三个月和一年期央票为主。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货币市场规模小,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微弱,不能适应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要求。二是央行票据的发行对象单一。我国实行一级交易商制度,仅选定40家商业银行作为交易对象,发行对象单一。当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时,人民银行通过向这40家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行控制,进而回笼基础货币,最终控制货币供应量。但是,相比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而言,40家商业银行数量太少,结构单一。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证券公司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把证券公司列入交易对象是必要的。三是央行票据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市场不完善,利率传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央行票据对市场利率的可控性很低。由于我国利率不完全由市场决定,央行票据就不能对市场利率进行引导,致使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效率低下。由前面的实证分析也可以说明央行票据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不存在一个稳定关系,央行票据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不显著。

三、探索我国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路径

一是提高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使货币市场利率逐渐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可控目标,并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有效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利率结构设计不合理。只有当实现利率市场化,即货币市场利率可以自由浮动,货币市场利率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操作方式,增强货币市场对央行票据的反应灵敏性,公开市场操作才能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市场利率。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制度,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对象范围。增加交易商数量,不应仅限于40家商业银行,应加入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范围广的交易范围主体。同时,强化对一级交易商的评估和考核,以保证实现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三是完善央行票据发行体系,推进央行票据期限结构多样化设计。央行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央行票据发行方式,降低央行票据发行成本,比如,可以在利率高的时候减少发行量,在利率低的时候增加发行量,对央行票据进行适当规模地滚动发行。

参 考 文 献

篇6

但是仅从防范利差损目的出发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而要求拓宽投资渠道;或者,仅从繁荣股市目的出发,鼓励保险资金入市及保险公司上市,都患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近视病,过多资金入市也可能引发股市过热的危险。因此,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货币政策体系入手。

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但从中央银行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中央银行为了随时掌握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必须利用一些能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金融变量,作为观察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指标。长期以来,美联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货币政策作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使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越来越困难,货币供应量渐趋失控;另一方面使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第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方式的创新,使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政策意图难以见效,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弱化。第三,经济金融全球化及金融市场深化导致的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联系被打破。正是以上原因使得美联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严重限制。

在我国也出现类似情况,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连续8次下调利率,希望通过利率机制对银行储蓄分流,鼓励居民、企业贷款、消费,或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挥资本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功能,实现中央银行刺激投资消费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然而,操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率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券、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均难以奏效。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通畅或发生扭曲的因素较多,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是原因之一。由于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直接监督和调控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则难以直接调控。这些机构的行为是否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一致,中央银行无力进行直接约束,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金融创新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忽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和信用失控现象,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为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政策调节和作用的范围,把控制的触角逐步伸展到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控范围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并注意政策的均衡性。

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作用

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和金融机构同质化趋势,模糊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混淆了这两大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上的本质区别。随着融资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支票帐户电子资金划拨系统、可转让存单、电话存款、证券化贷款等业务的逐渐完善,使得存款货币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金融创新以后,在开始混业经营的国家里,货币供给由过去的中央银行提供通货和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货币二类主体扩展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主体。货币供应主体增加,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成为货币供应主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多层次的货币应包括有些流动性好的金融工具,如短期政府债券、储蓄债券、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单、互助基金股份等。由于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金融工具可以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即货币化,因此,一些国家也把这些近似货币计算到货币供应量之中。

货币政策制定后广泛地通过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传导。保险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表现在:

对利率政策的反应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所制定的调整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政策、措施,以此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向宏观经济需要的方向从事经济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一直是中央银行调节干预经济的工具之一。

在利率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保险,特别是长期寿险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中央银行采用扩张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下调,在其他各因素不变的假设下,保险公司长期险(寿险)资金运用收益预期下降,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降,寿险产品价格上升,通过价格效应,居民的保险需求下降,实物消费可能增加,最终推动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实现。这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可通过多渠道运用资金均衡收益,因此费率可不必依附于利率。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因为保险运行机制配套问题而发生扭曲。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为抑制通货紧缩,我国央行连续8次降息。但在名义储蓄利率大幅变动时,保险监管政策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上寿险公司自身缺乏风险意识,假定的预定投资回报率高估,部分公司甚至渲染这种差价,造成居民对保险商品的抢购,将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希望从银行“分流”的储蓄,部分重新流入了寿险公司,没能实现扩大实物消费的作用,抵消了央行货币政策效果;而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能力受限,寿险公司自身面临严重的“利差损”风险。

保险业通过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

理论上,市场利率以资金供求为基础,保险公司的同业拆借、债券买卖业务等资产业务表现的逐利性,为中央银行利率杠杆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保险公司通过从事政府债券的买卖和同业拆借活动,可以直接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完成央行吞吐货币的重要过程;也可以与其它金融机构交易,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这一过程中,保险公司广泛参与了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过程,即保险公司的资金供求变化带来的信贷、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成为影响货币市场银根松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最终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间接入市,甚至保险公司上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价格来影响企业居民的行为。

保险业还通过迂回的途径,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由于保险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保障,他们缴纳保险费而得到预期财富效应,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其信用扩张不同于银行体系。

与银行贷款不同,保险公司的贷款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资产一增一减,并未产生派生存款。但在我国,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并不像企业存款一样计入货币供应量,因此,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时,保险公司存款的减少带来的商业银行负债方企业存款的增加就事实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等同于派生存款。若此时中央银行仍只调控商业银行信贷,忽略了非银行的信用扩张,就可能造成过多的货币供应。如1995年《保险法》出台以前,我国的保险资金可用于流动资金贷款,1984-1989年,累计运用保险资金37亿元,其中投资贷款占97%,1991年才开始有所调整,应该说这对当时的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等,这又矫枉过正,杜绝了派生存款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延长了资金的流转,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虽然保单质押贷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贷款,事实上它是在保单现金价值内预支,并未超出保单现金价值。但这意味着保单权益的支付期限缩短,体现了保单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因此,它虽并未非派生存款,但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广泛地支付高比例的佣金通过人、经纪人推销产品,保险公司自身的业务费用及层层机构的收入分流就形成了不容忽视的现金漏损,也即减小了保险公司的信用扩张能力。

将保险业的宏观调控纳入货币政策体系

从中央银行来看,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资产。虽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相对于上万亿的银行存款来说,作用较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壮大,保费的增加,保险单作为居民的金融资产的作用也将逐渐增大;且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也将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资产。

篇7

关键词:效率;央行;清算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8-0062-03

目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实现了从手工到电子、从单一渠道到多种渠道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为补充的清算体系。但是由于我国清算体系一直处于建设和改进之中,加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制度,目前我国清算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提高支付结算效率,是金融实践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清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人民币清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条块分割。目前央行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清算网络,但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加快资金汇划速度,各自建设了系统内的资金汇划和清算办法,城市商业银行也建立了自己的清算中心。但现存各商业银行的全国清算网络都是各自独立开发的,设备、软件各不相同,互不兼容,将业务上的条块分割反映到技术手段上。各商业银行自成体系,难以相互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2.重复投入。我国最早的电子网络支付清算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通的中央银行电子联行系统。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以及商业银行系统内联行资金及汇划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开通了自己的电子汇划系统,使联行业务进入了电子网络时代,资金运行速度大为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重复投入、业务不饱和和浪费严重的问题。

3.引发不公平竞争。在多元化银行机构并存的现实条件下,是否拥有完备的自主支付清算系统已成为银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独立的支付清算系统,在银行业中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央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虽然覆盖了全国多数银行,但还有许多中小银行和信用社没有被纳入到此支付系统中,还只能借助手工清算或借助其他银行进行清算,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结算难而不愿在中小银行开户。

(二)我国外币清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体现央行主体地位。一是地域和参与主体范围狭窄。目前,央行外币清算仅在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北京、厦门、深圳七个地区运作,会员范围以当地银行为主,尚未吸纳所有银行特别是各商业银行总行参加。二是清算业务范围狭窄。目前,央行外币清算体系中币种以美元和港币为主,业务范围单一。三是操作方式落后。目前,央行外币清算操作方式还以手工为主,清算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清算主导作用的发挥。[1]

2.难以监测外币资金动向。当前,外币清算渠道主要有:银行通过外汇管理局外币清算部门进行清算;银行系统内外汇联行清算;银行通过境外行进行清算;银行通过中国银行进行清算等。外币清算多渠道并存,使央行对外汇资金监测难度加大,部分外汇清算资金游离于监测视线之外,对国际收支的资金转移在清算上缺乏一道有效的防范屏障,从而不能全面掌握本外币资金流的动向并进行综合分析,难以防范系统性风险。

3.清算效率低下。在央行未开办外币清算业务的地区,即使是相邻的两家银行要进行外汇资金划拨也必须通过各自的境外账户行或者通过各自在中国银行的账户进行,不可避免地造成环节多、速度慢。而且在境外行账户业务处理过程中还需进行中英文翻译、文电间数码的转换,成本高,同时增加了查询难度,费用支付随之增大,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业务开展的高效性。

4.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现行外币清算系统的不完备及条块分割现状的存在,使约束清算行为的统一法规和规章难以制定和形成,对于经办银行之间的竞争缺乏相应的法规约束,这些都将影响清算秩序的正常进行。各商业银行为解决跨行外币资金清算问题,在境内、境外开立多个账户,造成了资金的分割和信息的不完整,商业银行与无其分支机构地区企业汇划资金时只能借助他行清算渠道,而两者合作往往缺乏稳定的基础,对清算环节出现的纠纷难以妥善解决。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境外行清算使境外行客观上充当了境内银行清算行的职能,有可能造成涉及境内银行外币资金流量和规模等方面的商业机密泄露,而清算外汇资金沉淀在境外,也大大增加了资金风险。[2]

二、建立清算银行对解决我国清算体系存在问题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最佳方式是所有的银行都在一个清算机构设立账户,实行直接汇兑,以提高支付效率,而这个清算机构便是清算银行。

(一)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部分大银行可以自行组织清算,直接造成了商业银行之间在业务和客户竞争上的不平等,客观上使部分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建立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的央行本外币清算系统,不仅可以保证资金清算的高效率,有效防止行清算模式下涉及商业银行本外币资金流动规模与方向等方面的商业机密泄露问题,更能为国内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有利于监测反洗钱资金

组织反洗钱资金监测是中央银行的重要工作。目前,分割的资金清算体系使央行无法全面掌握商业银行行内与跨境资金流动的全貌,无法准确地及时对资金特别是外汇资金的性质来源进行甄别。通过在央行建立统一的本外币清算系统,对账户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资金流动渠道,对全部支付信息和数据以标准格式进行电子交换,使发生的任何资金流动都反映在系统中,可以从中发现异常交易信息,从而达到反洗钱的目的。

(三)有利于本外币清算的有效衔接

通过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可以为建立外币清算系统提供制度借鉴、技术平台和管理经验。并以这一平台为依托建设外币清算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外币清算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从而形成覆盖全国的金融数据通讯网,为所有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行支付清算服务。

(四)有利于提高清算的效率

中央银行的清算通道能够覆盖全国的银行机构,每个银行机构都可以在基层央行开立账户。凡是跨行的资金都通过央行清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转汇环节,从而提高清算效率,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有利于减少清算成本

一是可以减少硬件投入成本。由央行主导全国的清算主渠道,可以减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银行机构的清算投入成本,使得它们都能使用央行高效的清算通道。二是可以减少资金在途成本。由于全国所有银行机构都在清算银行开户,可以变原来的“先横后直”或“先直后横”的清算方法为直接支付清算,大大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从而降低在途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清算银行的基本设想

(一)组建国家清算银行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清算银行,由央行承担银行间清算的职责,因此在央行的基础上组建国家清算银行可能更为简便。具体方式是,由各需要参加清算的商业银行出资建立股份制或会员制国家清算银行,也可由中央汇金公司出资组建为纯国资的清算银行,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按清算的笔数和金额向各商业银行收取费用,以维持清算银行的正常运行。由央行承担国家清算银行的职能有其重要原因。

1.央行具有清算的法定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九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下辖清算总中心,近年来坚持依法履行中央银行支付结算管理职责,以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了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2.央行具备履行职责的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央行已建立了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已推广到全国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和实施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出台了《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硬件、软件、制度、监督和风险防范等方面都具备了国家清算银行的基础。

3.央行具有履行职责的其他有利条件。银监会分设后,基层央行不再承担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承担发行基金调拨和人民币流通管理、对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组织或协助金融机构间的清算业务、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运用、组织外汇管理部门实施国际收支监测、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管理、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宏观经济调查统计分析等职能。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可以更好地履行清算职能。

(二)合理设计清算银行的模式

目前,央行已成立清算总中心,各分行以及省会中心支行设立了专门的支付清算机构,这为“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技术支持。建议将原外汇管理局部门承担的外币清算职能转移到央行清算中心,建立统一的央行本外币清算组织体系,实现本外币清算兼容。这样,由央行统一组织下的本外币清算机构,可充分发挥在组织和协调金融活动方面的枢纽作用,确保人民币与外币清算的兼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清算质量和清算监测效率。

(三)健全清算的风险防范机制

为规避清算风险和监管需要,在依托先进、安全的电子网络的前提下,还应建立一系列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设立本外币清算基金,提高异常情况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区别不同的金融机构,规定差别备付金比率,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状况制定不同的比率。三是实施系统风险控制,包括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运行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对会员设置其净借记限额的风险控制,各会员可通过调整其授信额度和清算账户圈存资金的方式对净借记限额进行适时调整;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通过设置日间透支限额、自动质押融资功能以及分时段计费等办理;运行风险管理主要保证网络和计算机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四是建立大额、频繁清算资金异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将清算系统与目前的人民币、外汇账户管理系统资金流数据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监测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清算管理水平。[3]

建立统一的全国本外币清算体系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由央行组建国家清算银行是成本低、效率高、简单快捷的方式,从而为社会资金的流动搭建优质高速的汇划通道。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中央银行;隔夜拆借利率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4-0032-04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量化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西方许多学者尝试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量化研究,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第一种为问卷调查法。早在1998年,Fry和Julius等学者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的相关表述,对世界上94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问卷中的调查指标囊括了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政策操作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Fry,Mahadeva & Roger(2000)等学者整理了问卷中与政策解释相关的十二个问题,将其作为衡量这些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指标,并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打分赋值,以进行政策透明度的量化研究。

第二种为E&G指标法(Eijffinger & Geraats Index)。Eijffinger & Geraats(2002)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中央银行在提高政策透明度方面的实际行为(如公开出版物和与政策相关的各种新闻会的状况等)。其在研究中区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五个重要方面,即行政、经济、程序、政策及操作层面,并且对于每一个方面都设计了三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完全肯定的回答将得1分,完全否定的回答将得0分,其他情况则得05分。

利用这种量化方法对美国、加拿大及中国等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透明度的E&G指标

与此类似,De Haan和Amtenbrink(2002)也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量化研究,通过对十四个能表明中央银行透明度的不同方面(例如:公布通货膨胀预测、货币政策会议日程安排、会议备忘录以及量化的政策目标等)进行研究。以最终达到量化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目的。除此之外,Gros和Bini-Smaghi(2001)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对此有类似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种为市场预期指数法(Market-based Expectation Indicator)。Howells & Marriscal(2002)在研究中指出,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完全和无摩擦的,则市场上将不存在套利机会;因此,如果要衡量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以通过研究该市场上经济主体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理解及其预期变化来得出。具体而言,市场上经济主体会对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决策进行预期,如果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准确充分,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论上会正确预期并据此调整交易活动。在此基础上,Howells Marriscal将市场短期名义利率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目标告示的反映程度作为衡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指标。其运用这种量化方法对德国央行、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的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Ellingsen & Sǒderstrǒm(1999)及Cochrane & Piazzesi(2002)也分别利用债券利率和欧元存款利率作了类似的研究,即通过检验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相应的利率目标决策的预期反应程度来衡量一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

可以看出,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量化研究,前面所提到的问卷调查法和E&G指标法都是通过建立衡量透明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计算,从而得出一个用来表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具体数值,二种量化方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取及其赋值方法的区别。对于上述这二种量化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方法,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评价结果受指标体系中单个指标取值方式的影响很大;其二,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最终计算值都是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得分的简单相加,这使得各个指标之间重要程度不同的差异被人为抹平了;另外,正如Cukierman(1992)所指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注重一些政府公布的文件以及政府对政策意图公开的表示,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无法反映理论与现实中的一些分歧。比如,在―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并不会如公众所希望的那样,严格按照文件或公开政策告示来执行货币政策,从而使得通过上述评价方式所得到的透明度衡量结果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出入。

相比较之下,市场预期指数法突破了建立透明度指标体系的思路,通过检验市场对央行政策信息披露的实际反应状况来间接地量化透明度,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指标体系法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因素干扰,并且在注重中央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下,也更多地关注市场主体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消化程度。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Howells & Marriscal的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时点,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时间段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目标告示的反应及变化程度,从而来衡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高低,这并非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并且,其研究是以某个(或某几个)典型国家的情况作为背景,所用到的数量、时间等变量都基于该国中央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其量化结果没有广泛应用的意义。

与上述研究方法所不同,Amir Kia & Hilde Patron(2004)通过建立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动态指数,从而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由于其研究方法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可以被用来衡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段的政策透明度状况,而且,这种量化也是基于市场的真实行为所进行的,因此,该方法更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正基于此,本文拟对这种透明度量化方法进行介绍,并利用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研究,以得出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下透明度与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二、动态透明度指数的理论基础及其建立

(一)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的理论解释

假定在初始均衡条件下,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市场交易利率之间的利差Dt=it-iTBt,其中it为t时刻的市场拆借利率,itTB为短期债券利率;并且存在完全透明(亦即数量化后透明度为100%)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向公众充分准确地公布其政策决定及意图等重要信息,并且,公众也对这些信息及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完全理解。

在此情况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达到紧缩经济避免通货膨胀的目的,就会向市场公布新的利率目标,并且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时间t进行短期债券买卖来减少市场流动性,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在同业市场上竞争资金,以实现在时间t+1时将目标利率从i0提高至i1;如下图所示,S1和D1分别表示同业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S2和D2分别表示债券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在上述货币政策完全透明度的假设下,市场主体完全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意图,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会通过出售其持有的债券或其他流动资产以获得流动性,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也有了进一步下降的压力,而市场参与者抛出债券的套利行为直到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重新在时间t+1达到均衡时才会结束。此时,理论上债券利率与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在t时刻的利差Dt=it-itTB(即图中的12)和市场重新均衡后的利差Dt+1=it+1-it+1TB(即图中的β1β2)应当趋于一致(此处假定利率期限结构既定并且稳定);而且,即使Dt与市场上长期形成的隔夜拆借和短期债券的利差均值D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在货币政策完全透明的情况下也只是暂时性的。

图1

进―步放松假设,如果货币政策并不完全透明(亦即透明度小于100%),则上述偏差将不再是暂时的,因为在货币政策不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所得到的政策信息是不完全的,这有可能使得市场主体误解中央银行的意图并形成错误预期,从而使得市场利率的变动与政策目标利率背道而驰。例如,如果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市场主体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中央银行的防御性操作,用以平抑利率波动,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在市场上购入债券以便在央行回购时进行套利,市场的这一套利行为会直接加大Dt与D之间的偏差,就此而言,|ΔDt|(ΔDt=Dt-Dt-1)的值就可以作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一个近似度量,其值与透明度成反比关系。

(二)动态透明度指数的建立

下面分三步建立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

1首先将中央银行改变利率的货币政策例会或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时间选作“事件日”,对于每一个事件日,计算ΔDt=Dt-Dt-1,其中Dt-1为二个事件日之间每―天同业拆借利率与短期债券利率差值的算术平均值。

2确定计算透明度指数的公式为:

上式中,j为最近一个事件日,n为从上一个事件日到最近一个事件日之间的天数,在给定了ΔD后,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可用下式计算:

Tt=100е|ΔDt|(3)

在有了上面计算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的公式后,下面将利用中国的市场同业拆借与银行间债券的利率数据,来研究近三年来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变化状况。

三、动态透明度指数的中国检验

由于在我国的各种利率品种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交易利率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最高,井且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流动性来源,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对市场利率的变化都极为敏感,不仅如此,二者不但在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替代性,而且利率水平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期限结构关系;另外,在近三年所有期限的银行间债券交易中,R007的每日交易量几乎占了银行间各种期限债券交易总量的80%以上;因此,期限为7天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利率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将作为下面计算透明度指数的基础数据来源数据系笔者整理自中国货币同业拆借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日评,网址:http://省略/。

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中央银行并不向市场宣布隔夜拆借利率目标,因此,此处的事件选取在原则上尽可能重点考虑对市场拆借利率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例会时间、宣布改变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日期、宣布改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日期以及人民银行领导进行重要讲话的日期等都将作为主要事件日,具体整理结果见下表。

表2:主要事件日筛选结果

(三)动态透明度指数的检验结果

最后计算得出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并可得到如下所示的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示意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但在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或准备金率的重大政策出台或宣布前后,透明度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当之大,如2002年11月27日的美元利率调整、2004年04月25日准备金率提高;2004年10月29日的利率调整和2005年05月20日的美元利率调整等,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在一些重大的货币政策决策上,我国中央银行并没有及时进行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据此形成正确的预期,从而导致市场利率偏离了正常运行状态。

图2中国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示意图

四、结论

从世界各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可以看出,未来的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将更多地通过引导和管理公众的市场预期而非控制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水平来实现,如果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及时准确的政策信息披露来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这就会增加公众预期错误对宏观经济的扰动,并进而使货币政策操作滞后于公众预期,最后必然加大调控的试错成本。所以,就此意义而言,我国有必要依托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政策透明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参考文献:

[1]刁节文,贾德奎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上海金融,2005;,9:40-43

[12]Amir Kia,Hilde PatronMarket-Based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Index,Risk and Volatility-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Working Paper,April 2004:P3-20

[3]Blinder,Alan S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Theory and Practice.MIT Press.Cambridge,1998:P2-15

[4]Eijffinger,Sylvester and Petra Geraats.How Transparent are Central Banks?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Discussion Paper,No3188,February 2002:P2-20

[5]Goodfriend.Monetary Mystique:Secrecy and Central Banking.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6(17):P65-80

[6]Maria Demertzisy and Andrew Hughes Hallettz.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CEPR Paper,May 2003:P10-12

[7]Peter Howells and Iris Biefang-Frisancho Mariscal.Central Bank Transparency.A market indicator.Working Paper,November 2002:P2-13

篇9

到目前为止,西方许多学者尝试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量化研究,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第一种为问卷调查法。早在1998年,Fry和Julius等学者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的相关表述,对世界上94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问卷中的调查指标囊括了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政策操作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Fry,Mahadeva&Roger(2000)等学者整理了问卷中与政策解释相关的十二个问题,将其作为衡量这些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指标,并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打分赋值,以进行政策透明度的量化研究。

第二种为E&G指标法(Eijffinger&GeraatsIndex)。Eijffinger&Geraats(2002)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中央银行在提高政策透明度方面的实际行为(如公开出版物和与政策相关的各种新闻会的状况等)。其在研究中区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五个重要方面,即行政、经济、程序、政策及操作层面,并且对于每一个方面都设计了三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完全肯定的回答将得1分,完全否定的回答将得0分,其他情况则得05分。

利用这种量化方法对美国、加拿大及中国等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研究,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透明度的E&G指标

与此类似,DeHaan和Amtenbrink(2002)也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量化研究,通过对十四个能表明中央银行透明度的不同方面(例如:公布通货膨胀预测、货币政策会议日程安排、会议备忘录以及量化的政策目标等)进行研究。以最终达到量化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目的。除此之外,Gros和Bini-Smaghi(2001)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对此有类似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种为市场预期指数法(Market-basedExpectationIndicator)。Howells&Marriscal(2002)在研究中指出,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完全和无摩擦的,则市场上将不存在套利机会;因此,如果要衡量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以通过研究该市场上经济主体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理解及其预期变化来得出。具体而言,市场上经济主体会对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决策进行预期,如果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准确充分,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论上会正确预期并据此调整交易活动。在此基础上,HowellsMarriscal将市场短期名义利率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目标告示的反映程度作为衡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指标。其运用这种量化方法对德国央行、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的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Ellingsen&Sǒderstrǒm(1999)及Cochrane&Piazzesi(2002)也分别利用债券利率和欧元存款利率作了类似的研究,即通过检验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相应的利率目标决策的预期反应程度来衡量一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

可以看出,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量化研究,前面所提到的问卷调查法和E&G指标法都是通过建立衡量透明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计算,从而得出一个用来表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具体数值,二种量化方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取及其赋值方法的区别。对于上述这二种量化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方法,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评价结果受指标体系中单个指标取值方式的影响很大;其二,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最终计算值都是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得分的简单相加,这使得各个指标之间重要程度不同的差异被人为抹平了;另外,正如Cukierman(1992)所指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注重一些政府公布的文件以及政府对政策意图公开的表示,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无法反映理论与现实中的一些分歧。比如,在—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并不会如公众所希望的那样,严格按照文件或公开政策告示来执行货币政策,从而使得通过上述评价方式所得到的透明度衡量结果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出入。

相比较之下,市场预期指数法突破了建立透明度指标体系的思路,通过检验市场对央行政策信息披露的实际反应状况来间接地量化透明度,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指标体系法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因素干扰,并且在注重中央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下,也更多地关注市场主体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消化程度。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Howells&Marriscal的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时点,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时间段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目标告示的反应及变化程度,从而来衡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高低,这并非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并且,其研究是以某个(或某几个)典型国家的情况作为背景,所用到的数量、时间等变量都基于该国中央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其量化结果没有广泛应用的意义。

与上述研究方法所不同,AmirKia&HildePatron(2004)通过建立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动态指数,从而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由于其研究方法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可以被用来衡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段的政策透明度状况,而且,这种量化也是基于市场的真实行为所进行的,因此,该方法更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正基于此,本文拟对这种透明度量化方法进行介绍,并利用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研究,以得出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下透明度与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二、动态透明度指数的理论基础及其建立

(一)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的理论解释

假定在初始均衡条件下,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市场交易利率之间的利差Dt=it-iTBt,其中it为t时刻的市场拆借利率,itTB为短期债券利率;并且存在完全透明(亦即数量化后透明度为100%)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向公众充分准确地公布其政策决定及意图等重要信息,并且,公众也对这些信息及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完全理解。

在此情况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达到紧缩经济避免通货膨胀的目的,就会向市场公布新的利率目标,并且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时间t进行短期债券买卖来减少市场流动性,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在同业市场上竞争资金,以实现在时间t+1时将目标利率从i0提高至i1;如下图所示,S1和D1分别表示同业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S2和D2分别表示债券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在上述货币政策完全透明度的假设下,市场主体完全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意图,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会通过出售其持有的债券或其他流动资产以获得流动性,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也有了进一步下降的压力,而市场参与者抛出债券的套利行为直到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重新在时间t+1达到均衡时才会结束。此时,理论上债券利率与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在t时刻的利差Dt=it-itTB(即图中的12)和市场重新均衡后的利差Dt+1=it+1-it+1TB(即图中的β1β2)应当趋于一致(此处假定利率期限结构既定并且稳定);而且,即使Dt与市场上长期形成的隔夜拆借和短期债券的利差均值D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在货币政策完全透明的情况下也只是暂时性的。

图1

进—步放松假设,如果货币政策并不完全透明(亦即透明度小于100%),则上述偏差将不再是暂时的,因为在货币政策不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所得到的政策信息是不完全的,这有可能使得市场主体误解中央银行的意图并形成错误预期,从而使得市场利率的变动与政策目标利率背道而驰。例如,如果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市场主体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中央银行的防御性操作,用以平抑利率波动,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在市场上购入债券以便在央行回购时进行套利,市场的这一套利行为会直接加大Dt与D之间的偏差,就此而言,|ΔDt|(ΔDt=Dt-Dt-1)的值就可以作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一个近似度量,其值与透明度成反比关系。

(二)动态透明度指数的建立

下面分三步建立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

1首先将中央银行改变利率的货币政策例会或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时间选作“事件日”,对于每一个事件日,计算ΔDt=Dt-Dt-1,其中Dt-1为二个事件日之间每—天同业拆借利率与短期债券利率差值的算术平均值

2确定计算透明度指数的公式为:

上式中,j为最近一个事件日,n为从上一个事件日到最近一个事件日之间的天数,在给定了ΔD后,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可用下式计算:

Tt=100е|ΔDt|(3)

在有了上面计算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的公式后,下面将利用中国的市场同业拆借与银行间债券的利率数据,来研究近三年来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变化状况。

三、动态透明度指数的中国检验

由于在我国的各种利率品种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交易利率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最高,井且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流动性来源,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对市场利率的变化都极为敏感,不仅如此,二者不但在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替代性,而且利率水平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期限结构关系;另外,在近三年所有期限的银行间债券交易中,R007的每日交易量几乎占了银行间各种期限债券交易总量的80%以上;因此,期限为7天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利率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将作为下面计算透明度指数的基础数据来源数据系笔者整理自中国货币同业拆借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日评,网址:http:///。

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中央银行并不向市场宣布隔夜拆借利率目标,因此,此处的事件选取在原则上尽可能重点考虑对市场拆借利率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例会时间、宣布改变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日期、宣布改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日期以及人民银行领导进行重要讲话的日期等都将作为主要事件日,具体整理结果见下表。

表2:主要事件日筛选结果

(三)动态透明度指数的检验结果

最后计算得出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并可得到如下所示的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示意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但在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或准备金率的重大政策出台或宣布前后,透明度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当之大,如2002年11月27日的美元利率调整、2004年04月25日准备金率提高;2004年10月29日的利率调整和2005年05月20日的美元利率调整等,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在一些重大的货币政策决策上,我国中央银行并没有及时进行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据此形成正确的预期,从而导致市场利率偏离了正常运行状态。

图2中国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示意图

四、结论

从世界各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可以看出,未来的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将更多地通过引导和管理公众的市场预期而非控制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水平来实现,如果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及时准确的政策信息披露来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这就会增加公众预期错误对宏观经济的扰动,并进而使货币政策操作滞后于公众预期,最后必然加大调控的试错成本。所以,就此意义而言,我国有必要依托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政策透明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参考文献:

[1]刁节文,贾德奎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上海金融,2005;,9:40-43

[12]AmirKia,HildePatronMarket-BasedMonetaryPolicyTransparencyIndex,RiskandVolatility-TheCaseoftheUnitedStates.WorkingPaper,April2004:P3-20

[3]Blinder,AlanSCentralBankIndependenceTheoryandPractice.MITPress.Cambridge,1998:P2-15

[4]Eijffinger,SylvesterandPetraGeraats.HowTransparentareCentralBanks?CentreforEconomicPolicyResearch.DiscussionPaper,No3188,February2002:P2-20

[5]Goodfriend.MonetaryMystique:SecrecyandCentralBanking.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6(17):P65-80

[6]MariaDemertzisyandAndrewHughesHallettz.CentralBankTransparencyinTheoryandPractice.CEPRPaper,May2003:P10-12

[7]PeterHowellsandIrisBiefang-FrisanchoMariscal.CentralBankTransparency.Amarketindicator.WorkingPaper,November2002:P2-13

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货紧缩;公开市场;中央银行

一、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的分析

2003年到至今我国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是由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决定的,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几年的整体经济状况:

2003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广义货币M2增幅达20%,外汇占款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加6850亿元。在反通货紧缩的同时,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适当采取了一些紧缩银根的措施:为应对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调高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并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了风险提示。同时以我国银监会的成立为标志,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分离,使货币政策独立性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此外,通过央行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极大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但在经济快速增长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有待解决。

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抓紧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性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具体的做法有: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二是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三是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四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五是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六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七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八是积极推动金融企业改革;九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04年从总体看,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少增6697亿元,但比2002年同期多增4399亿元。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基本建设等固定资产贷款继续得到控制,流动资金贷款逐步增多。

2005年我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将保持在15%左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均为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从前10个月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有所加快。10月末M2增长速度达到了18%,9月份为17.9%,高于年初预计的15%.M1增长了12.1%,M0增长了9%.整个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8%,略高于年初预定目标。但总体和年初预定目标相差不大。2005年物价上涨仍保持4%左右的水平,央行在2004年对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点后,存款利率仍为“负”。“负利率”的长期持续将加剧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危险。2005年,新一轮经济增长已步入较为稳定时期,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防止资产泡沫,理顺资金供求关系,央行会逐步、小幅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根本目的在于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争取恢复对货币市场的控制权,削弱因汇改等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国内利率结构扭曲,以降低未来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保持对货币市场利率的适度控制是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06年人民银行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落实利率市场改革的相关政策,研究进一步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协调各利率的关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能力;三是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在优化信贷政策中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既要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的贷款,继续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就学的信贷,又要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改进金融服务,引导商业银行增强对周期变化的风险控制能力;四是按照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五是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市场创新。六是研究扩大消费的金融支持措施,推广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业务。

综合来看,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是有效的,通过对历年货币政策的回顾,不难发现,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虽然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是有效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呢?据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上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时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分支机构收缩。从前金融机构是贷款权限下放到各部门机构,现在则是贷款权限上收,以至于绝大部分县支行甚至地市行几乎没有放款的权利。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重点行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以致造成贷款上的“农转非”,资金上的“乡养城”,县域经济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而约束条件苛刻。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强有力的传导渠道,但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所出台的种种措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不完全符合的,造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际紧缩效应。还有就是商业银行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依然很大。尽管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剥离了部分政策性业务,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剥离了13900亿元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仍然很大,增量仍在滋生。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

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政府通过专业银行向央行分支机构贷款,分支机构向总行争贷款的“倒逼机制”,刺激央行多发基础货币以满足资金需求,这十分不利于实现货币稳定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直接借款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而中央银行难以对冲其影响,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使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不利影响。1993年以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央行独立性得到提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央行独立性不够的问题。比如1993年下半年政府统一集中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权;在1994年对央行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货币发行权、基准利率的调节权等等都集中到总行,取消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贷款权;1995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民银行的地位;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了中国银监会。这一系列措施使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不发达,所以央行的货币操作依然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密切的依存关系。这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外部时滞问题

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产生应有的效应。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启动经济中作用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四)货币市场的残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基础平台,也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层次低,市场容量有限,市场规模较小,货币市场功能残缺,货币市场运行效率较低。这些缺陷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缺乏坚实的基础平台。主要表现在:第一,交易主体单一。只准商业银行及部分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城乡信用社等进入市场,而绝大部分有资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却不能进入市场,从而形成“单边市场”。第二,交易工具单一。以票据市场为例,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上流通的票据有9成以上是银行承兑汇票,剩下的也有大部分是商业承兑汇票,其它诸如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短期企业债券,保险单等交易工具几乎为零。第三,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层次较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市场各子市场严重分割,风险防范能力差,从而使市场的流动性较差,互动性较弱,交易不活跃,经常处于低速低效运行状态。第五,货币市场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东部发展较快,规模较大,而西部发展较慢,规模较小。货币市场业务主要集中在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其他子市场规模都较小,有的甚至为空白(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正是我国货币市场存在上述种种弊端,所以才导致我国的货币市场长期低速低效运行,货币市场功能残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应用缺乏坚实的基础平台,从而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存在的现实,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我国中央银行自1984年成立以来,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新的货币政策体系明确后,中央银行停止了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停止了对财政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力集中到了总行并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商业银行总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已为预算制所代替。这一切都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创造了条件。尤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提高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原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离中央银行真正行使其职能还尚需时日。

(二)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责、权、利密切结合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其治理结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资本约束,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在保证国有控股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其他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并按股份制公司的规范设立治理机构。

2.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称的委托制度,使多数分支行的机构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与本行的盈利水平相联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合作。

以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运营方式来运营的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在贷款中就不会再以经济成分的性质来确定贷与不贷,从而使一些效益好,资信好的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成分单位也能筹集到自己所需的发展资金。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要加快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大扩股、上市、兼并重组,吸收民间资金,培育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分散在各地,对当地中小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取得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运作比较灵活。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非国有银行与非国有经济的相匹配发展,使货币政策的效力传导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加全面有效。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通畅与发挥作用,取决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企业。

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改革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企业办社会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根据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的要求,除少数公共用品属性、自然垄断性、转移支付性的国有企业外,其余的国有企业的产权都应转化为集体或个人所有产权。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调整和改善其负债结构,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不良债权。要对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金进行认真审查,以防止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和社会公众。只有通过加快企业制度改革,才能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操作,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经济主体,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独立承担风险和享有收益。客观地说,这种真正体现所有者利益的企业才能对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变化做出灵敏反应,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加快发展货币市场,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建设一个有效率的货币市场是金融制度变革中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买卖”和“再贴现”两大重点,相应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1.要扩大全国电子联网,完善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和结算体系,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和风险控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开发交易工具。除继续配合财政部扩大国债发行数量和品种外,要积极开发金融债券、住房抵押债券等新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

3.票据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是银行与企业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培育票据市场,完善贴现制度,支持商业银行在中心城市建立分支机构,集中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业务,扩大对他们的再贴现。逐步使票据贴现市场成为企业和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主要场所,以便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操作。

4.扩大证券市场规模,规范证券市场运行。

我国证券市场起始于1990年,发展速度很快,但社会融资机构中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这种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困难和风险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来解决。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扩展股市规模,既可以改善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企业的负债结构,促进企业和银行良性发展,又可以扩展我国证券市场规模,降低市盈率,让银行系统的富余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这一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宏观经济领域。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吸引中小投资者进入,从而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得以顺利传导,提高其效应。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重要的概念。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在近一个时期是有效的。近年来我国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是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政策选择,既可以避免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又有助于消除扩张性货币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的隐患。因此,它既是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稳健的货币政策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增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念斋。中国货币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锡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刘国光。中国经济形式增长分析[J].经济研究,2000(6)。

[5]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