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法则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的基本法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的基本法则

篇1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会计的国际趋同,还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理解与执行。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得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想真正把我国的会计工作提高到国际水平,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在眉睫。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主体――高等学校会计本科教育身上。

一、本科会计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一直以来,在教学方法上,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普遍采用“满堂灌”,教师习惯,学生适应,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存在“重准则实务介绍,轻理论比较分析,重实例面面罗列,轻理论总结概括”的倾向;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而忽视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核环节上,课堂提问、作业及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也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本科教学中司空见惯,就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也不鲜见。一方面是生机勃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却是会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传统与少变,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型、创造型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走上社会无所适从的严重后果,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教学手段的落后,使我国的会计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育人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固然有限,但受到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影响,一时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却是本科会计教育理论研究值得深思的地方。

2 会计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高校的实践体系应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虽然各个学校都安排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各个学校也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学生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很多单位没有能力接受大学生前来实践,即使接受了也不放心让大学生独立完成。现在的实践,不少高校都让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会提要求,并会适时做点辅导,学生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即可,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认真地进行实践,面对学校考核会临时东拼西凑完成任务。校方即使知情,最后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事。

二、本科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1 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为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较复杂的案例应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余查资料,互相研究,以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课堂上,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是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案例分析准备,指导他们查阅一系列必要的参考资料,为课堂案例分析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当主角,各抒己见,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旁起些指导性作用。最后在广泛讨论之后,让学生独立写出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要求学生不要照搬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掌握在复杂多变的会计实践环境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问题导向学习旨在指导学习者构建起宽度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他人工作成果的评价能力;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为团体成员与其他伙伴协作的能力,提高口头汇报和参与讨论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与写作的能力等等。总之,问题导向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教学法

问题导向学习思想在会计教学中随处可见,比如,常用的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其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为问题导向学习在本科会计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尝试把会计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新颖和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会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尝试在系统整合思想的指导下,以全面达成会计课程的目标为宗旨,以问题导向学习流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在问题导向应用模式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由教师围绕某个主题,通过展示案例、介绍背景或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促使学生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为了教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维,而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篇2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E2专家,高级审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MBA、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2003年起在公司负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006年成果《构建现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获中国通信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成果《国有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07年建成某国有上市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经过四年的常态化运转实施,效果良好。

前言

存货核算是企业会计的基础领域之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和中国会计准则均要求存货计量考虑存货的历史成本和当前价值,然而两国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成本与市场孰低计量方法却有着显著不同。文章通过对两国存货计量方法的对比研究,取长补短,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存货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由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美国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计量方法

美国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在ARB 43之Chapter 4中,SFAS 151中也有部分内容。存货的基础计量方法是历史成本,在此基础上使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Market,LCM)进行计量。“cost”的含义即通常意义上的“成本”,然而“market”却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并不是简单的“市场价”,而是指重置价格与可变现净值经过计算和比对后确定的一个价值量,本文简称其为“市场”。

成本与市场孰低法应用过程如下:

1 确定市场(market)

市场是存货的重置成本,但该成本限制在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内:

(1)上限值(ceiling)――可变现净值(NRV,即售卖价减去为此而发生的销售成本)(2)下限值(floor)――可变现净值减去正常利润(NRV-Normal Profit)

(3)如果重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则市场=上限值(可变现净值)。如果重置成本低于下限值(可变现净值减去正常利润),则市场=下限值(可变现净值~正常利润)

2 确定成本

存货成本的计算泡括所有使存货具备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正常的运输费用、整理成本以及正常损耗。需要指出的是,成本的计算与上限值和下限值无关。

3 选择成本与市场中的低者,做为存货价值。既可以对每个存货项目计算,也可以就存货整体进行计算。

举例说明如下:

某企业至资产负债表日共有A、B、C三种存货,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按照成本与“市场”孰低,存货期末计价过程见表2。

存货A:市场等于其重置成本,即102.5元,因为它介于上限值(125元)和下限值(100.0元)之间。按照成本与“市场”孰低,确定存货价值为102.5元。

存货B:市场受限于下限值55(80-15-10)元,因为52.5元的重置成本低于下限值。按照成本与“市场”孰低,确定存货价值为55元。

存货C:市场受限于上限值,即45.0(55.0-10.0)元,因为47.5的重置成本高于上限值。按照成本与“市场”孰低,确定存货价值为42.5元。

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详细规定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其中第五条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第十六条规定,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第十七条规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第十八条规定,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第十九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

仍以上述企业为例说明。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不需知道存货的重置成本和正常利润。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存货期末计价过程如表3、表4。

存货A: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以可变现净值计价,确定存货价值为102.5元。

存货B: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以可变现净值计价,确定存货价值为55元。

存货C: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以成本计价,确定存货价值为42.5元。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存货A、B、C最终均按成本价计价,分别为105元、57.5元、42.5元。而按照美国会计准则,只有存货C的结果最终按照成本价计价(42.5元),A,B均按市场(market)计价,分别为102.5元和55元。

三,中美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法的主要不同

1 我国会计准则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而美国会计准则是成本与“市场”孰低。“市场”不是可变现净值,而是重置成本,只是这个重置成本要受可变现净值的制约和修正。

2 美国会计准则成本与“市场”孰低的计算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重置成本;第二步是确定ceiling和floor,第三步是重置成本与ceiling和floor进行比对,确定“市场”;第四步是“市场”与成本对比,以低者作为存货计价。我国会计准则只有两个步骤:一是确定可变现净值;二是将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对比,以低者作为存货计价。

3 在依据成本与“市场”孰低确认存货损失后,当存货可变现净值(市场)回升时,我国会计准则允许冲回损失并将存货价值调回最高至确认损失前,而美国会计准则不允许冲回损失,不允许回调(recovery),只能在存货实现销售时才能一并确认。

4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种类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美国会计准则规定,计算成本与“市价”孰低,既可以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算,也可以按照全部存货计算。而按单个存货项目计算成本与市场孰低,通常比按照全部存货计算成本与市场孰低,得出的存货价值更低,需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更高。

四、中美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法

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1 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高于我国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简单地以“可变现净值”做为存货计价,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数企业的大量存货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不是为了销售,企业对这些存货不具备正常的销售渠道,根本无法实现所谓的“可变现净值”。比如,某制造厂年初以2000元的单价,从某商场购买了10块手表,准备用于客户联络和服务。年底对这10块手表计价时,其可变现价值很难确定,因为该制造厂并不能通过商场来销售这10块手表。如果该厂到集贸市场,甚至到购买手表的商场门口去售卖这10块手表,成交价可能是1500元/块,1000元/块,甚至出现无人购买的现象。再如,某电器设备制造企业,以1000元/块的价格购入10000块电池,用于制造设备。该企业并无制造和销售电池的资质和渠道,年底时却要计算这些电池的可变现净值,这样只能通过繁杂的人为估计,先估计设备售价,再估计至具备可售状态所必须投入的成本,二者相减,得出所谓的“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如何实现,“确凿证据”如何取得,很难有一个客观而公允的方法。

而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的计算,依据的是重置价值,也就是企业从正常渠道购买该存货的价格。正常渠道的市场销售价格通常可以认为是公允价格。以前述为例,年底对手表进行计价,首先要参考一般商场该手表的正常销售价格(重置价值),而不是企业自己通过非正常渠道变卖手表的价格(可变现价值)。再如前述电池,首先要参考电池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公司的正常销售价格(重置价值),而非企业自己通过非正常渠道变卖手表的价格(可实现价值)。确定了重置价值之后,还要用可变现净值进行修正。市场(market)不能超过上限值(ceiling),以避免将过多的损失延迟到未来确认。如果不设上限值,有可能造成企业过高估计存货的现值,从而延迟计算损失的时间,导致当期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升高以及未来成本的升高和利润的降低。市场(market)也不能低于下限值(floor),以避免将过多的利润延迟到未来确认。如果不设下限值,有可能造成企业过低估计存货现值,从而在本期计算过多损失,增加本期成本,降低本期利润,增加未来利润。

2 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法提供的会计控制功能比我国会计准则强大

我国会计准则简单地以“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计价,虽然要求“确凿”证据,但实际上留下了很大的人为判断空间。如前所述,制造型企业对于材料型存货,根本没有正常销售渠道,很难实现正常的销售价格,多数情况下依靠人为估计,人为调节的机会很大。而美国会计准则依据的是存货的重置价格,这个价格是竞争市场上的正常销售价格,很难被人为控制。尽管如此,美国会计准则又进一步要求,重置价值既不能高于上限值(ceiling),也不能低于下限值(floor),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为调节利润的风险。

除此之外,美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一旦调减了存货价值,即便存货价值在未来有了回升,也不允许再调回来,企业只能在最终实现该存货的销售或使用后,才能够确认该价值的回升。而我国会计准则允许调减存货价值,又允许未来再做调回,留下了一个人为调节利润的巨大漏洞。以前述某企业购买电池为例,由于该企业当年利润较高,并预计次年经营形势比较困难,该企业主动确认每块电池的“可变现净值”为700元,10000块电池共计损失3000000元,使本年利润减少3000000元。次年,该企业又取得“确凿”证据,每块电池的“可变现净值”为900元,10000块电池共计调回损失2000000元,使次年利润增加2000000元。在中国当前的会计、审计道德环境下,这种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3 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成本与“市场”孰低法远比我国会计准则复杂,推广使用成本较高

与我国会计准则简单的“可变现净值”不同,美国会计准则成本与市场孰低法的计算非常复杂。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多达千万,层次不一,多数人员的职业水平尚待提高。对于美式核算,我国很多会计人员在短期内很难理解和掌握,推广使用成本会相当高。

五、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补充讨论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计量方法极为接近,二者均规定期末计量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不同之处在于,我国会计准则将存货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规定初始计量应当以其成本入账,期末计量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而期末计价采用谨慎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修正。而IAS2对存货的计量没有区分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一律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初始计量与期末计量同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以保持前后计量方法的一致性,便于企业内部的纵向比较,而且采用孰低法进行初始计量,能够更谨慎地估计存货入账价值。但由于可变现净值更多的需要主观估计,估计结果也难以验证,作为存货的计量标准容易变成操纵利润的工具。就这一点而言,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国际会计准则提供的关于存货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控制功能劣于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相比就相差更远了。

篇3

一、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以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固定资产、存货、成本费用、对外投资、筹资融资等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的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决策;股东、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各方也需要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借贷等决策。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的各项实物资产就可能被盗窃、受损或被滥用,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和统计计量等非实物资产也可能遭到破坏或毁损。因此,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检验、计量与记录、入库、保管、维修、领用、发运和报废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从而保证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依据。管理当局制定的企业经营方针、计划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经济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企业的经营方针与计划,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它也是外部审计人员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状况的基本依据。

企业在建立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第二,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第三,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第四,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必须利于控制和检查,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合法性,应重点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第一,进行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第二,会计凭证是否合法,账账、账实、账证是否一致。第三,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理,账户管理是否严密,账务记载是否真实。第四,会计报表披露的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有效。

(二)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充分分离、凭证和记录控制、经济业务经过适当授权、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制、独立稽核、风险控制等方法。

具体地讲,笔者认为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成本费用列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成本真实、合理及合法性,因此应加强管理。如发现实际与预定目标执行有差异,应及时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对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几点要求:

1、明确成本费用归口管理原则。把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通过计划编制和成本分析两个流程层层归口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小组,有的指标可以分解落实到个人,形成一个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并使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范围,使成本费用落到实处。

2、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高,太高容易挫伤积极性;也不能太低,太低则失去控制的意义。

3、搞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为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的信息,必须建立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的耗用进行正确的、真实的核算。

四、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控制,完善内部监督控制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加强对会计人员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和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掌握财务运行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学会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五、创新内部控制制度

篇4

1 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选拔素质高的财会人员

所谓建立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学校要利用财务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程序,并予以规范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学校内部自觉遵守并支持内部控制制度,使学校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结构和管理层次。建立学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建立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不兼容职务和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授权批准制度,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会计工作政策性很强,涉及面较广,有的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经济倾向和不良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些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意识,凡事要多问个问什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 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明确会计责权

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对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要健全制度,明确会计责任,细化会计人员的权责,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可以采取内部激励机制,以促进其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并且走会计职业化之路,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定期组织业务轮训,搞好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

一是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

二是各个要有一个计划、审批、执行的过程。从控制的要求出发,大的项目应由学校决策部门集体讨论,投票通过;每一笔业务必须由两人及以上人员共同经手;每一笔业务记录也须由两人及两人以上共同处理才能完成,以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

三是细化会计人员的责权,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会计法律责任应该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文化、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法制观念。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后会计人员才能成为三种人:经济人、道德人、复合人,才能忠实、公允、中立、完整地承担和履行职责。对于学校来说,在不违背国家总的会计责权控制制度的前提下健全自己的控制制度,并针对这种现状的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会计职业,这是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有条件的可借鉴同类规范学校作为示范自行建立。明确会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3 强化监督和服务,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为了加强内部会计监控力度,可以采用会计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到人。年初签订,年终检查,如出现舞弊行为、经济案件,除对舞弊者严惩和退回赃款赃物外,还应追究上主管领导的责任,使其失职行为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诸如扣工资、奖金、补贴、保证金等,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管理的优势,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以服务为宗旨,以纠错防弊、监督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为手段,督促学校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去赢得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教职工的信任。

4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推进管理现代化

会计工作不仅提供决策信息的发挥,它将伴随着内部控制推动和实施,并逐渐渗透、融合到学校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将对学校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学校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和依据客观规律及基本法则,即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学校内部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由于学校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内控体系的建设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整体考虑,合理平衡职责权限,设计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制约条款。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也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新的控制问题。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依据现代内部控制理论构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

总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完善学校治理、正确贯彻实施发展战略、提高管理水平,并提高财务报告与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和经营的合法合规。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改善学校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的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10(1).

[2] 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12).

篇5

[关键词] 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观念模糊

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进入市场经济后,企业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中心。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却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其他非生产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如管理部门的管理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的设计环节及供销环节等。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不能把生产与经营相统一,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沉淀,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和生产的正常运转。最终使企业效益受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3.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及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占有七成以上的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从被调查企业情况看,51.4% 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 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很少得到推广。

二、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着力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也就是成本避免的思想,它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技术复杂性有关,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企业的规模、生产布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甚至企业的选址等技术问题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的重心应转向企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阶段。

2.增强成本观念,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人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首先,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的五个层次,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

4.采用各项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企业成本管理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无疑会给现代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

[5]冉秋红刘玉凤: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5,(6)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功效主要在于健全内部控制,审查财务收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及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现代事业单位而言内部审计的建立,是实现各事业部门自我独立发展,了解和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不可少的一步。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在内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疏漏、错误、问题等并能够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1.对内部控制整个系统完善程度进行测试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可按照有关经营管理制度、规章与办法,调查了解相关的部门、人员,采取流程图法、记述法或者调查表等一些审计方法,来测试内部控制流程完善程度和准确程度,加强对各个控制点的管理。能够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找出事业单位管理的薄弱之处,从而“对症下药”。

2.对内部控制系统之遵循性进行测试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测试内部控制系统一些控制点时,分析出在这控制点上实际业务活动中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是否到位,并对在执行中管理制度的应用情况进行审查,主要检查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控制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却未得到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二是控制点所规定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导致不能执行。

3.对内部控制系统之科学性进行测试评价

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对控制点的测试,是否有效的解决了内部控制的问题,是否有具有强而有力的制约性和发挥了作用,这就是其科学性的体现。具体的操作和问题如下:

(1)在事业单位实行改造和组织发生变更时,对单位内外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和预算。

(2)坚持定期对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检查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核对确定帐帐、帐表、帐实是否相符,检查财务工作的真实性,避免违法违规的财务经济行为的发生。

(3)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各项目、各环节、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力度、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的考核评审,使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尽可能的趋于健全完善,使经济活动或财务收支符合法律、法规。如发生问题应及时指出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

(4)要有统筹、有计划的对事业单位所属各单位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情况,资金使用效果,评价资产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作用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估,调整提高其整体的效益。

(5)对经济合同进行审计。经济合同是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与单位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经济合同的审计内容包括:条款是否完备,是否合法合规,标注的结算方式、价款、取费是否合法清楚,是否侵犯单位利益等等。

(6)对事业单位经营层次、经营的领导干部进行定期考核或离任审计,确保领导者的管理方式合理有效。

(7)参与经营决策,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全面掌握的事业单位综合运行情况的资料对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减少决策层在投资、管理、经济运行等工作中的失误,并起到对各单位的所属部门认真实施事业单位的高层决策,检查、评价各种决策的督促作用。

二、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们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在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发展,但是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着:

1.审计的力度不够。这是许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虽然审计部门在单位中的地位定的很高,权限也越来越足。但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毕竟是处于单位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的利益问题,这就造成不能够客观,公正,有力的进行审计事宜。

2.审计的整体制度不够完善。无论是国家的审计法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会计准则》以及结合事业单位实际以及企业制定出的《企业审计工作制度》,虽然系统的规定了审计的基本法则,若认真执行也能发挥效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和事业单位的独立自主经营模式的开展,财务体制的改革,对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制度来要求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严格,若不能按要求规范审计,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问题。

3.审计力量薄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限紧、要求高、责任重、风险大的工作。不管是对审计部门、还是审计人员的要求都非常高,但如今的现实是我们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在审计力量这块都不强甚至是薄弱的,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时效。审计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缺少足够的审计人员。一个审计项目,一般需要安排6~8个审计人员工作一至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目前,由于每年艰巨的常规审计任务和专项审计工作,得不到充实的审计人员,所以很多审计工作总被延拖,特别是一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开展得不深入跟不上整体的发展,影响到审计的质量和时效。

二是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够。大多数审计人员只熟悉财务知识,但缺乏对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事业单位整体业务流程和经济管理的认知。只是单一的,片面的做出审计的结果,没有从大局上看审计的效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小结

总得来说,只有充分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合理的,科学的审计体系,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按规操作,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整个审计工作发挥最大的能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结构主义;财务报告;复式记账

前不久,武汉某高职院校招聘会计教师,其中一项测试是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资料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果,两名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未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遭到淘汰,另一名英国留学回来的海归因为顺利完成了报表的编制工作最后通过了测试。这绝不仅仅是个例,笔者对多所高校会计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模拟企业的会计实训工作,不能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资料正确出具财务报告。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教学智慧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知识,促进教学相长。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简述

(1)教学目的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智力。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他认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每一个学生都至关重要,同时,他着重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促使所有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将会有更好的生存机会。(2)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每门学科都有基本结构,其基本结构是指学科中的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和内在的规律。他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掌握事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并强调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重要性。(3)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教和学的统一。在布鲁纳看来,教育不须奴性地跟随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向学生提供合适的挑战性的机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力发展。他认为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可以带给人兴奋感和自信感。他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也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4)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发现法。布鲁纳十分强调发现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发现教学法的步骤主要包括:①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②针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③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假设;④根据实验获得的材料或结果,得出结论并灵活运用。(5)教学实践遵循四个原则。布鲁纳提出教学必须遵循四个原则:①动机原则,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长久,学习效果更好;②结构原则,应该促使学生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从整体上掌握学科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③序列原则,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设计,按照最佳顺序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④强化原则,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通过反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促进学生养成自我强化的能力。

二、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中弱化财务报告编制。在初级会计学或者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借贷记账法及其在制造企业的运用,当然学生还要熟悉会计要素、账户设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了解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账务处理程序等等。如此众多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会计专业知识,没有丝毫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或者是一知半解的。最后虽然有财务报告一章,但是几乎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了,所以只是轻描淡写,简单介绍几个报表项目的填列方法。在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会计六要素的顺序来编制,再加上诸如外币业务、或有事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借款费用等等一些具体会计准则的介绍。等到最后依然会有财务报告这样的章节,但是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重点练习,仍然是轻描淡写,罗列一些报表项目的大致数据来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依然貌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2)片面强调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在财务会计教学中,从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到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等,从初始计量、到后续计量,再到终止确认,对经济业务主要是要求掌握如何确认和计量,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写出借贷分录,却忽略了这些经济业务最终的去向,即如何形成财务报告。学生可能对于给出的经济业务资料能够正确地做出会计分录,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如何进行附注披露。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财务会计教学中将各方面的知识孤立起来,形成一盘散沙,弱化了财务报告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忽略了学科的知识结构,忽视了学习的内在规律。

三、财务会计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1)教材编制难以符合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目前国内的财务会计教材主要内容几乎都是按照总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以及其他几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具体会计准则等顺序编排,编写者一般不会在教材的各处反复提及财务报告是如何与此处关联的,很多章节的举例与财务报告的编制脱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学完了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甚至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学习,却不能根据相关经济业务准确地编制一套财务报告。(2)教师未能按照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实施教学。教师一般都是围绕教材的内容和顺序组织教学,而不是按照财务会计的结构组织。出于教学时间和知识掌握状态的各种考虑,有些教师只讲本章节特有的内容,很少考虑各类经济业务与财务报告之间的联系。教学及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点、基本技能,而不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基本原理的概括,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采用突击应试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必然欠佳。

四、培养以财务报告为主线的教学思维

(1)学生应站在审计人员角度生成会计信息。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注重学生主动发现学习的过程。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学习财务会计绝不仅仅是借或者贷的问题,知道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只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知道为什么这样核算是较高层次的认识,知道不同的核算造成的经济后果则是更高层次的认识了,因为这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等诸多综合能力的运用。不论是上述哪个层级的学习,学生都不能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或者是一个会计人员。不论是从受托责任观还是从决策有用观的财务目标来看,财务会计最终提供的产品是财务报告,这个产品是提供给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学生应该站在审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列报更公允、更合法。(2)财务会计教学必须围绕财务报告展开。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讲授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财务会计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所有的会计核算和资料积累,都是为了最终的产品――财务报告,会计核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编制财务报告。在初级会计学中全面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应该结合财务报告,全面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必须结合财务报告,在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中学习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时更应该掌握其最后的列报要求。

参考文献:

[1]霍中超.财务会计系列课程须以财务报表为逻辑主线.财会月刊.2013年10期

篇8

1.1 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

IT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型企业,关键岗位的人员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少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在要用人时方嫌少,关键岗位,尤其是中层管理岗位人员,不敢调动,也不敢晋升。因为这位员工一旦离开,就没有其他人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这是典型的人才建设没有形成梯队的现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企业需要,批量化打造人才,能够有序地为公司源源不断地提供各个层级的后备力量,解决企业人才梯队匮乏之苦。

1.2 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IT企业的成立初期,个人的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力,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个性化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因素,印度软件业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软件开发人员的标准化,印度软件开发人员的代码规范性很强,复用率高,在开发速度上具有优势。我国IT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人才培养,还处于师傅带徒弟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的正规化建设,如果人才的打造是标准化的,他的文化、方法、工具具有团队的特征,能够让管理和经营具备很好的延续性。

1.3 公平竞争的需要

如果一个员工在企业工作多年,仍然原地踏步,对个人而言是悲哀,对企业是浪费。企业的每个员工都理应受到重视,获得公平的机会。他们也一样需要得到额外的培训和辅导让自己有机会成为“一级”员工。批量化的人才培养,即尊重了员工的需要,又能为企业打造和挖掘优秀的人才。批量化的人才培养让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上竞争,这样可以减少团队间因为晋升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矛盾。

2、人才模式化培养的方法

模块化培养人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方法。IT企业的人才培养,构建具有信息化特征的人才体系,应积极借鉴这种理念和方法,科学谋划布局,优化链接组合,形成各居其位、才尽所用、优势互补的方阵和模块优势。

2.1 推进模块化人才培养机制

基于企业已有的部门管理、产品营销、产品规划、产品研发、产品运维等岗位分工,根据一定需求将各专业、各职级的人才编配组合,以人才模块的系统组合实现团队运转的核心支撑。模块化的最大好处,是通过每类模块人才的标准化编成,实现各专业、各职级、各层次人才的精确定位,既便于对人才数量准确控制,也便于人才称职率的评估。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和配置的精确化。模块化是精确的定位,需要自下而上的论证和评估,重在为人才培养提供具体需求。以模块在实际运用中的效能发挥,检验和评估人才梯队的质量。

2.2 注重培训的系统性

要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适合企业的培训计划,系统地建设培训体制。培训就是藉由一连串活动,把对人才的态度与技能的期望,有效地转移到个人身上。因此培训课程如果东拼西凑,不仅无法产生累积的效果,可能会产生内部观念与行动方式的冲突。课程的设计要注重模块化,要注重解决针对性的问题。企业的培训应与自身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以整体的企业认知推动培训的开展,促使员工具有相同的核心诉求,并使之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吻合,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同一性。同时企业的培训应强调持续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做到未雨绸缪,将日常的培训作为持续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工作来抓,加大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对企业的长效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2.3 个性化与模块化相结合

以模块化大批量人才培养为基础,个人不同的发展方向为重要补充,在共同的团队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动性。通过规范路径实现有序培养。根据企业长远规划对各类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划、不同素质结构公园的不同发展方向等,区分类别层次规范设计多种成长最佳路径,为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参照性依据和目标指向,让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让各类人才潜质得到充分挖掘,让紧缺人才得到快速成长补充,让多数员工都有良好发展预期。通过个体设计优化路径分配。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干部,则可以设计不同的培养路径。对于专业性很强,需要连续培养的特殊人才,可以走“直线”发展路径,长期稳定在专门岗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根据员工素质的不同起点,确定个性化发展路径,不宜简单地按年龄、职级、学历统一设计。领导应发挥“路由器”的作用,让合适的对象在合适的时间经由合适的路径,达到预定培养目标。对重点培养对象、紧缺专业人才,则应按照最佳路径优先保证原则,促成脱颖而出。通过明晰关键岗位使用原则,实现路径培养效益最大化。关键岗位是培养人才的优质资源,培养路径应靠关键岗位的使用来调控和优化。对关键岗位的使用,应进行资格认证,明确目标牵引,坚持随缺随补,规定科学的“周转率”,最大限度提升关键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3、结语

手工打造人才的时代已经过时了,批量化的人才培养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手段,模块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在IT企业中大力推广,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申香华.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法则与具体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2]张业平,王琼花.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陈勤英,王桂兰.创新型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东方青年·教师2010(12).

[4]张利飞,曾德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治理及其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8).

[5]孙锐,石金涛.基于研发项目的组织支持与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1).

[6]胡巧亚,陈冬梅.浅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5(05).

篇9

一、存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日趋重视,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无穷无尽,它是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成本控制——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两种基本思想,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综合工程方法、组织实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而实施的成本控制。

控制存货成本出于以下原因: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在流动资产甚至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存货影响到当期的损益;减少存货可以有效减少资金占用和降低经营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目前存货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存货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并不符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1、存货不是资产。一般企业认为存货是资产,乐观地认为其一定能变现。DELL公司总裁迈克·戴尔认为,“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因为拥有过多的存货,必须为之支付大量的储存成本。且当企业的大量资金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2、财务管理的疏漏。只注重存货实物形态的管理,即注重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忽视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

3、存货信息缺乏共享。库存管理谈不上什么技术手段,仓库除了一本账簿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数量外,货品基本资料的其他方面很不健全。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使得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各部门之间无法共享真实可靠的信息。

4、缺乏对物流管理的整合。存货管理“小而全,大而全”,只注重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而忽视了对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企业负责存货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全过程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

综上所述,各企业应该寻求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存货成本之路,提高企业利润。

三、加强存货成本管理的方法

1、采购环节成本管理,杜绝采购中的高价格和浪费

(1)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加强采购管理。实行必要的招标采购,公开透明;选择好供应商,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所需物料协议,得到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

(2)利用互联网降低采购成本。①减少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问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②统一从供应商订货,以求获得最大批量折扣。③将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系统连接在一起实时订购,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实现“零库存”管理。④实现库存、订购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损失。⑤与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可以帮助供应商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供应,同时又不影响生产和增加库存产品。⑥求购信息和“实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让全球的供应商报价与竞价,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供应商。

2、存储环节成本管理

存储环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储存空间成本。储存空间成本包括把产品运进和运出仓库所发生的搬运成本以及租金、取暖和照明等仓库成本。这些费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变化很大,储存空间成本随库存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公司在估算空间成本和资本的时候,不仅要计算固定成本,还包括变动成本。第二,库存服务成本,包括保险和税收带来的成本。第三,库存风险成本,它反映了存货的现金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远远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围。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存储保管环节可采用ABC管理法,实施有重点的存货管理,降低保管成本;存货优化,指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最低的成本耗费控制存货数量,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合理需要;控制存货水平,要平衡存货采购与生产投入的数量与时间,平衡批量采购成本与存储成本,以形成最低存货成本。

3、物流环节成本管理

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包括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动力资源等。物流资源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仓储成本。

(1)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要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客户的立场来确定什么创造价值、什么不创造价值;对供应链中的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和分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及时创造仅由客户驱动的价值,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实现物流的准时、准确、快速、高效、低耗,同时达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目的。

(2)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减少推销和采购差旅费用;形成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加快企业产品的流转速度,提升产品服务形象。

(3)企业物流外包。可以减少物流设施投资费和物流人员管理费、减少流通环节、减少在产品质量和货款上的被欺诈行为;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

4、把握内控制度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来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处理均经过授权,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

(1)存货采购内部控制。①存货采购审批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业务按计划申报程序进行,由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采购计划,提出具体的采购目录,经主管计划的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②签订存货采购合同内部控制。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要求主管领导对采购人员进行授权委托,授权的内容一定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内容;采购人员按计划签订合同,无权在授权之外签订合同和变更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副本应送会计和计划部门审核价格与留存。③存货验收和入库内部控制。要保证存货采购数量、品种、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做到准确、安全入库。④存货采购资金支付结算内部控制。要保证货款支付正确、合法。财会部门接库房通知承付货款,应审核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规定;验收单、入库单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合同一致;进货发票是否合法,是否与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单的品名、数量和价格相符。审核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进行货款支付结算。⑤存货核算内部控制。应通过采购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保证存货采购业务资料准确、真实。采购部门和库房保管部门要对存货的购进、发出和库存进行日常核算,库房应登记材料卡片,采购部门登记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明细账,定期将收料单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验收单、付款通知单、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存货账簿及有关账簿,月末与采购部门和库房管理部门进行核对。⑥存货内部稽核内部控制。应保证采购业务的记录正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月末将收料单与材料明细账核对,同时材料明细账还应同财务部门的材料分类账、总账核对,由内部稽核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程序和会计制度。⑦存货内部审计。应保证存货业务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确,会计核算准确,各部门资料反映真实可靠。由内部审计人员抽查存货采购合同,审查合同是否经过授权、是否有效,同时审查在途存货,审核各部门核算是否正确,各部门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的内控措施进行评价。

篇10

为了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物业特制了制定相应的计划。保障大家的安全生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业春节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物业春节工作计划

一、完善企业机制,强化基础管理

l综合管理部要紧抓基础管理,突出重点,不断加大对各管理处的监管力度。对一些发生过事故的小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组织学习,分析原因。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对存在的发出意见书,落实整改,强化小区责任评估工作推进力度,使各管理处长效监管机制健全。

l计财部肩负着调控公司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保证公司财务物资的安全的职责。明年财政部实行的新的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账务的处理都要在充分了解经济业务实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后才能进行,所以,计财部要加强内外沟通,特别是与管理处的联动沟通,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高团队综合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财政部会计准则和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及物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化、规范化、制度化,做深、做细、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l行政办办公室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明年以公司对物业管理规范操作的要求为主线,着重在强化管理水平和岗位技能、规范服务标准和质量、不断创新员工培训内容等方面做扎实有效工作。强化办公室的协调职能,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各部门、管理处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l市场部明年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促使指标的落实。对物业市场形势进行调研,提供详细资料供公司参考。对标书制作做进一步细化,严格按照上海市物业管理相关规定和准则制定管理方案,并对商务楼板块按商场、办公楼予以分类制作文本,形成范本。

l人力资源部要着重检查、促进各管理处用工情况,避免违规用工,杜绝各类劳资纠纷的发生的同时,想方设法规避人事风险,降低人事成本,利用本市现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岗位补贴”的优惠政策,享受政府补贴,为公司今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二、拓展市场空间,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法则,也是市场竞争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物业管理行业当前,由于物业市场的迅速扩大,竞争日趋激烈是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我们要充分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物业市场的迅速扩大更是难得,为我们搭建了宝贵的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舞台。

l实施成本控制战略,通过推行区域管理制度,消除资源的浪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工作衔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在降低成本的方案中,限度节省人力资源,全力拓展外部市场,广泛开展经营活动。

l承接高端物业管理服务项目。随着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物业市场迅速扩大,依托现有市场积累经验,广泛地参与较大范围市场竞争势在必行,物业管理行业规模经营才能产生效益,只有走出去,参与到全面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我们才能发展壮大,而且才能在更大的范围打造服务品牌。

l锻造一支技术强、作风过硬的队伍,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公司的日渐发展储备人才。公司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是否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公司在向一级资质迈进的道路中,除却管理面积的要求,必须拥有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不少于20人,目前公司(含外聘)员工,仅有10名人员,距离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

l扩展服务思路,由于我们直接地、经常地接触着销售终端——顾客(业主)。所以物业公司具备着其它行业不具备的独特优点。拥有广阔的物业市场为物业企业进入中介领域提供了前提。利用豫园品牌优势,商场商铺的经营管理也是我们可以涉足的区域。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和细化,物业的延伸必然会得到深远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集思广益,思索物业延伸服务的可行性,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应对物业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今后的工作展望

目前,物业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就是“软”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如服务的及时性、质量、态度及标准化管理方面,但由于物业服务中硬件设施不到位,致使部分服务部分达不到需求。员工队伍整体技术含量低,在今后的人事工作中要加强对高技术、高能力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培训挖掘内部技术潜能,发现、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公司目前处于发育阶段,与本市大型物业公司存在着差距,在走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

今后的展望:

首先,加强全体员工的培训、学习,在提高服务意识、水平及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规章制度和资料管理,以期在物业资质的评审上再上一个台阶,争取获得一级物业资质;

其次,继续完善工资改革分配制度,运用利益杠杆让每个员工围绕自己的诚实劳动应得的正当利益快速运转起来,彻底消除干部、员工的惰性,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要拓宽服务领域,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这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的思想,想在业主需要之前,做在业主需要之先,在为业主提供常规的卫生、安全、维修、绿化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家政、委托、、中介、商业服务等项目,不仅使业主在物业服务中获得切实利益,也使自己的物业服务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争取树立品牌服务,利用“豫园商城”这个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品牌优势。物业品牌是物业管理企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创造机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方法和经验,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打造物业管理品牌。

第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规模化经营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根本出路。优质楼盘管理是企业效益之本,企业将做好战略性调整,把主要精力和主要改革措施集中到调整组合。公司将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实施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统筹人力、物力,根据市场需求运用集约化经营手段,创新和改善物业管理,从而实现规模经营。

__年的工作是具有成就的一年,也是我们倍感任务重大、不断应对和解决挑战压力的一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业主、上级公司及各级员工的鼎立支持和配合,使得我们在稳定、健康、向上的发展氛围中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深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__年的工作将做的更加出色,物业公司将会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物业春节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与挫折并存,站领导提出每个人都要有新的工作思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在新的一年里,我要以新的思想面貌对待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也力争在大家的帮助下工作中有新的进步。

一、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别人的好思想和好作风,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质。要时常坚持做到“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继续发扬“三老四严”的作风。我虽还不是一个党员,但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在此期间,还要时刻记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与此同时,我还要结合站上的工作安排和本队实际情况,积极协助队长带领全队员工认真学习处、站各项会议精神和上级的文件精神,上传下达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工作要求,始终把综合队的服务理念“服务追求完美,住户享受幸福”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工作中的学习要求

1、作为物业管理人员,今后要多学习一些物业管理知识,向书本钻研、向区长和楼长学习,不耻下问,增加知识面,力争学以致用。多了解一些社区知识,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要时常学习钻研物业服务标准规范,对一些内容要多了解,对一些重点部分要时刻牢记在心,大胆实践。

2、技能管理的学习要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一些经营管理知识,抓紧时机多向有关专业人员学习,同时有计划地看看有关的书,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以求能活学活用。

3、对水厂的工作过程及流程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还远远不够,要多观察、多思考,以求对水厂的工作有所帮助。对食堂工作流程了解不多,以后要多看看、多学习。对公寓的管理了解也很肤浅,以后也要多向人们请教,以求想问题能更全面,把工作进一步做好。

三、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队长的好助手

1、水厂的核算工作已交给别人半年多了,但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不能忘,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以求深化,因为这是一笔贵重的财富。同时,还能对水厂和公寓结算工作有所帮助。维修监管督促工作移交给大厅两个多月了,但工作经验不能忘,还要继续发扬以往的上进精神。维修班还时常来综合队所管的部门进行维修工作,所以对他们的监管和协作还在继续。

2、做好队长的好助手,时刻以人为善,以队长和站长为榜样,多了解人、关心人,必要时要胸怀大局,多做自我批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安排工作时要时常来鼓励人,激发人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让人们在自觉、自愿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努力把上级安排的工作做好,且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勤奋工作,在重点工作之余抓紧时间把队上的各种资料理顺,及时写完整。

2、抓紧时间及时写出消息通讯,把遇见的好人好事进一步发扬光大。

3、做好各部门的好后勤,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做好工作。不怕吃苦,也不怕吃亏,一切为了集体的利益,个人受点委曲没有什么,相信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