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成效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成效

篇1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但大多数中小城市经济力量较弱,发展水平不高。“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城市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瓶颈之一,也是影响宏观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的拦路虎。”“社区的社会基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内容很多,大到社会层面的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小到区域层面的区位特征、区域公共政策,都是制约社区生活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包括政策与经济两方面。一方面,政策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政策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政策、人事政策、社区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的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都受到政策所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制约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城市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越雄厚,城市社区设施建设的硬件水平就越高。中小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中,重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难题与源由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面临建设发展不均、投入不足、法规缺乏、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四方面问题。首先,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够均衡。中小城市的地方领导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个别社区建设长期滞后。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规模大小不一,新建社区基础薄弱,资源条件较差。城市社区建设进展速度有快有慢,城市化进程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进展速度。其次,中小城市社区投入普遍不足。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中小城市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建设不够重视。中小城市政府主要重视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和社区发展。目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总体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再次,中小城市对于社区建设的法规缺乏。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缺乏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没有法律依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与社区发展目标未能有效整合,社区居民只关心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结果在社区建设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即政府和社区热中的却不是居民希望的,甚至两者时常尖锐冲突”而这些问题,由于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法规缺乏,社区也无力去解决,从而影响社区建设发展。最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社区居民的广泛自愿的参与和介入,包括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仍停留政府主导位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在城市社区管理中被边缘化,社区非自治组织,这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三、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可行途径

篇2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文化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此,笔者谈谈对加快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

篇3

关键字:住宅小区配电负荷配电站开关站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出现了大量成片的住宅小区,并配以幼儿园、会所,商铺、广场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根据居民住宅区的供配电特点,按小区的各种类型以10kV开关站为中心结合配电站等组团进行灵活多样形式的配电设计,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使小区的供配电规划更具合理性、适用性、适度超前。

本文以升龙广场住宅小区为例,就住宅小区配电设计做一探讨。升龙住宅小区基本情况如下:洛阳升龙广场A区规划用地面积89845.3m2,总建筑面积471974m2(含地下),共建设5栋34层高层住宅楼、32层、33层、30层高层住宅楼各2栋、1栋23层高层住宅楼及其临街商铺、公建设施、幼儿园;户数2788户,它是以商品住宅为主的居住生活小区,配套适量公共设施,小区采用10kV线路供电,分别为不同变电站10kV母线出线,小区采用的是电缆+开关站+配电站方式,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两个供电环网起止于开关站两段母线,开关站为双电源单母线分段系统,平时联络开关断开运行,当一个电源故障时,联络开关闭合,另一电源带全部负荷。

1、住宅项目用电容量配置标准

用电负荷是确定供电等级、供电方式及选择设备的依据。为保证住宅供电容量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需要,根据《河南省城市新建住宅配电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并结合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从而确定:单套建筑面积在60(含60)平方米以下的为4千瓦;单套建筑面积在60―120(含120)平方米的为6千瓦;单套建筑面积在120―200(含200)平方米的为8千瓦;单套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为16千瓦,每增加15平方米配置容量增加1千瓦。

居住区内公共设施负荷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计算:物业管理类60-100瓦/,商业(会所)类 100-150瓦/。

2、供电系统

2.110kV线路电源点确定

通常居住区终期配变容量在1500千伏安及以下时,可就近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居住区终期配变容量在1500千伏安及以上时,应接入公用开关站;居住区终期配变容量在3000千伏安及以上时,应新建开关站;居住区终期配变容量在30000千伏安及以上,在立项阶段应按城市电网规划同步预留公用变电站建设用地及电缆通道。

在城市居住小区,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比如高层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需采用双电源进线的,可分别自开关站不同母线出线;对于多个住宅配电站,电源自开关站母线出一回,经两个及以上中压室联络,最终至开关站另一段母线;商业部分根据商铺性质,若商业面积较小的,可建设商业配电站,电源可自10kV住宅中压室出线,大型商业可单独建设中压室及配电站, 电源自10kV开关站母线出线。

3、中压配套设施

3.1中压电缆

中压电缆采用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并根据使用环境采用防水外护套,阻燃型,铜芯,电缆头采用冷缩式。

3.2 10kV开关柜

开关站及中压室内采用中置柜,并配置微机保护装置;当配电站距离中压室内较远时,配变前装设环网柜,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气作为保护。

3.3 配电变压器

配变采用节能、环保、低噪音、低损耗变压器,配变接线组别为D、yn11,地下室配电站采用干变,干变应带有外壳、温控、风机。

在设置变压器时,考虑居住小区建设初期入住率较低的情况,为降低线损,减少变压器的投运数量,两台变压器低压采用互联方式。

4、低压配套设施

4.1小区内低压线路的敷设

小区供电采用分区分片供电方式,采用220V/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负荷分配应尽量使各个时刻的三相负荷接衡,进户线应根据用量的大小,采用单相或三相进户。住宅小区配电站(2进4出)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中小型配电站(2进6出)和大型配电站(2进8出)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并应设置母联,具备两台及以上配变的变电所应装设母联开关。

4.2低压设备

(1)0.4千伏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或铝合金电缆。低压电缆进出站室集中敷设时,应选用A类阻燃电缆。

(2)低压分接箱外壳采用高强度复合SMC环保型壳体或其它高强度非金属壳体。母排采用全绝缘铜母排。低压分接箱结构应紧凑合理,密封良好,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3)低压开关柜宜选用分立元件拼装框架式产品,并绝缘封闭。

5、电能计量箱

(1)居民住宅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方式,应采用远程自动抄表方式。

(2)多层表箱宜集中安装在1―2层的楼道间内。高层住宅一般每4~6层装设一个集中表箱,不超过16位为宜,选择适当楼层装设,楼道间或竖井内装表空间应根据表位确定,按表数预留,留有足够的检修、维护空间。

(3)单户住宅(含别墅)用电,应采用单户表箱。表箱应安装在户外,便于抄表和维护,安装有防雨和防阳光直射计量表计等防护措施,以减少表计的故障发生,延长表计的使用年限。

七、电气主接线

配电站电压为10kV及0.4kV的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根据省公司对新建住宅供电方案审查意见及要求,并结合新建住宅小区实际情况,如设有两台及以上住宅变压器的,变压器低压侧应安装互联装置,具备联络功能;如设由两个及以上住宅中压室的,中压室之间10kV系统也应安装互联装置,具备联络功能;住宅配电站进线电源应分别从开关站两段母线各提供一路电源。

八、居住区低压供电方式

1、低压配电网,一般采用放射式结构,供电半径不宜大于150m。经核算能确保满足居民用电电压质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至250m。超过250m时需进行电压质量校核。

2、公建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及桥架,不得与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及桥架共用。

3、多层住宅低压供电,以住宅楼单元为供电单元,采用经低压电缆分接箱向各单元放射式供电。

4、小高层住宅,根据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向楼层供电。

5、高层住宅,宜采用分区树干式供电;向高层住宅供电的竖井内干线,宜采用低压密集型母线,并根据负荷要求分段供电。小高层建筑,低压垂直干线选用电缆。

篇4

一、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校本课程建设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一是认识偏差。有的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编一套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就可以了;有的学校存在教育目标异化现象,把第二课堂活动摇身一变为校本课程;有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理解不到位,将其定位为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把校本课程变成为应试教育的抓手。

二是特性混淆。有的教师对兴趣活动、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界限认识不清。如不能恰当区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其实,作为两种课程体系,前者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达到国家规定教育目标的必修课程,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有选修权利,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三是内容单一。多数学校停留于行政指挥操作,没有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没有学生需求调查,没有考虑教师状况与培训措施,缺乏教师力量整合。有的忽视学校特色的形成,只是为开发而开发、利用而利用,校本课程停留于浅层利用上,无关学校与学生的深度发展。如此校本课程,从教育哲学与学生需求看,是很不成熟的课程;从课程的角度来说,是不符合要求和规范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坚守

校本课程的认识误区与行为偏差,深层根源是脱离了教育价值的本质坚守。只有坚守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教师自主为操作手段、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课程本质,才能建设好立足学校发展、学生需求、教师可行的校本课程。

(一)融入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

实践中,校本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依托教师个人兴趣爱好,教师某方面有特长的,学校就开发这类课程,校本课程常常由师资决定,没有融入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并非由学生需求决定。校本课程应当是基于学生兴趣、教师特长、学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的课程。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校本课程因学生需要而开发,为了学生发展而存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教学组织也有充分的灵活性,通过校本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弹性化,为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时空。

(三)资源整合促使学校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资源整合,既有素材性资源整合,又是学习方式的整合。素材性资源整合强调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学习方式整合注重知识、经验、情感的整合。两种整合的有机融合,将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不仅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走出误区的破解策略

(一)建立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本校传统与优势、学生兴趣与需要,从知识拓展、学科综合、实践应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兼顾差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2007年以来,我校校本课程经历了启动、初步实施、践行反思三个阶段,既有困惑,也有大胆实践与创新。我们开设了机器人设计及操作、航模制作、科学DV等科技校本课程,开设了既开发智力又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数棋校本课程,还开设了既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又弘扬优秀文化的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本质坚守和路径优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陶艺校本课程中,孩子们制作的“巴山棒棒军”泥塑系列作品,入选人教版美术教材;机器人校本课程两次获“机器人大赛”金奖;国际数棋校本课程两次获全国金奖和全国唯一的“最佳智囊团奖”。

(二)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是结合部分学科相关内容,以情景化、活动化手法二度开发改编,使单一的学科技能学习改编成综合的注重体验和实践的活动课程。我校将艺术与语文教学结合,形成古诗词吟唱、课本剧表演等课程;把陶艺教学和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泥塑、面塑、雕塑、儿童画等教学相整合,开发了陶艺校本课程;开展“音乐联想绘画”教学试验课程,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笔来描绘音乐,用音乐来解读画面。

二是注重学生实际需求兴趣。作为课程创编的资源,需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通过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的互动产生活动主题,使学生需要与社会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创编基础。在《科学DV—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教师将科学DV主题确定、资料收集、DV拍摄、后期制作、综合展评等整合在一个课程体系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创编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三是综合实践探究生成。以问题为源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滚动生成课程资源。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经常出错,我们引导学生将有“不用纸笔的四则运算”美誉的“国际数棋”纳入校本课程,孩子们参加“国际数棋”活动,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又开发了智力,增强了创新意识,丰富了课余生活。

(三)三方兼顾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是妥善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关系。在国家、地方课程许可范围内,考虑地方、学校、学生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

二是既对学校已有经验进行集聚、提炼,又关注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发挥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并加以革新。加强对学科经验、学生经验、教师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形成校本课程亮点,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充满活力和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是妥善解决好队伍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学生及教育专家等力量结合体,必须充分发挥作为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一线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助力校本课程开发。

在中小学实施校本课程,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身处家长固有观念包围下以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环境中,学生还是会把掌握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学习活动中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转型学习方式,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个体的创新潜能。

(五)排除校本课程建设的干扰因素。

校本课程建设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的束缚、家长固有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育评价的单一、师资不配套、校长偏好等。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坚持适宜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本质,走出校本课程建设的各种误区,排除干扰因素,是校本课程发展本质而现实的迫切需要。

篇5

一、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情况

1. 我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保证小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据此,吉林省城区开始兴建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学校),集中对城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活动。200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财字[2003]6号)文件,指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2005年5月,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吉林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教校产字[2005]1号),对全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场所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原则,有效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出地方特色;把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期部署、同步建设;努力拓宽育人渠道,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城镇兴建综合性、独立建校的劳动实践场所,农村普遍兴建有育人特色的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教育场所。截止到2009年末,全省已建立城区(含县城)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19所,农村乡镇学校兴建较大规模实践场所460个,数百万学生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能力普遍有了提高。先后涌现出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延吉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在场所(基地),学校组织陶艺、木艺、布艺、电工、钳工、摄影、烹饪、野外生存训练、无线电测向、农作物种植、军训、野炊、垂钓、篝火晚会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活动,深受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全省已建成的19所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达30万人次;已建成的460所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达120万人次。其中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白城市洮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校一次可接纳学生350人和10名指导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2. 当前影响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尽管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城区教育局以为有没有劳动实践场所都行,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积极性不强。

(2)场所建设数量有待提高。吉林省现有城区22个,有14个区兴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有9个区设有劳动实践场所;县(市)38个,有3个县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大多数县没有建劳动实践场所。较大规模劳动实践场所数量、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场所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还没有行动,而且已建成的劳动实践场所设施还简陋,劳动实践场所开设项目也较少。

(3)和新课改衔接不紧密。新课改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同时予以时间保证。现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学校)课程设置与新课改要求衔接不好,多以简单的军训、手工包饺子等体改综合实践活动,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4)场所建设运行经费短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单独立项列支,也没有纳入到收费项目中,只是场所建设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越是场所建设好、教学内容丰富的场所(学校),经费越是短缺,制约了场所建设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综合实践教师队伍还很不稳定。

二、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基本思路

“纲要”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结构中,显示其所担负的责任、目标的重要性。

1. 以“纲要”为依据,确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方向。(1)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初步掌握获得从事基本劳动和劳动技术活动的能力;(2)为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发挥场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3)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增添了场所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4)学生“三个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多样化、复合型适用人才。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模式的场所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新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各地应利用乡校合并的契机,把闲置的学校改建成为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目前,吉林省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模式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的,做到了劳动实践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改变。

3. 加强场所建设管理。建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高中通用技术教育,加强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这是场所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场所建立后要加强管理,发挥育人效益。目前,综合性实践场所管理基本上采取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筹措建设资金,实践场所(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人事、财政部门解决编制、人员和经费。这些做法还要坚持下去。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初,确定各学校到综合实践场所(学校)参加实践活动时间表,定期安排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实践、创新等课程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几点的建议

1. 进一步明确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性质,落实师资和课程计划。劳动实践场所是为中、初等学校素质教育服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要经一般中小学需要开展却因不具备条件不能或不宜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放到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基地)开展,同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场所的育人效果。因此说,劳动实践场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同于校外教育机构,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享受和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城区学校将小雪高年级及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在劳动实践场所,将更有效地利用场所资源。我们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场所更多的关心,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劳动实践场所(基地)为学校或准教育机构,妥善解决场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尤其是教师待遇问题。像办学那样办好劳动实践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制定有关场所建设政策和对场所建设予以宏观指导;勤工俭学管理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管理的牵头部门,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教师进修学校(院)等相关处室同理配合,共同抓好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中的校本教材以及教师、管理人员培训;要将场所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本地区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和运营等项工作。

篇6

【关键词】:小城镇;农房集聚;建设模式;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问题、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县农房集聚改造,抓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让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苍南县委、县政府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目标于2011年完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及30个农房改造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2012年底前全面启动各中心镇试点建设项目;到2015年完成50000户农房改造建设任务。

1、农房集聚概述

农房集聚是根据政府主导、村民自愿、操作规范、节约用地、统筹推进的原则,以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主线,尊重农民意愿,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并按照“l+X”模式要求推进农房集聚建设,所谓的“l+X”是温州市正在试点的中心镇建设模式,它以镇为单位,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镇域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l”就是中心镇,在中心镇建设若干个以上规模、高聚集的大社区,‘X’就是在中心镇之外,建设‘X’个中心村社区。

本文以苍南县金乡镇底店村农房集聚社区建设工程、苍南县金乡镇星光社区农房集聚建设工程和苍南县矾山镇兰松社区农房集聚建设工程为例,讲述在苍南县农房集聚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的三种农房集聚社区建设的典型模式。

2、农房集聚建设典型模式

2.1净地建设模式

净地建设模式是完全在空地上进行农房集聚社区建设,不涉及旧村拆迁。由于净地建设模式的概念要求,净地转让必须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进行,因此净地建设模式适用于政府主导的农房集聚建设工程。

案例分析:苍南县金乡镇星光社区农房集聚建设工程

星光社区为金乡镇人民政府主导建设的一个农房集聚工程,该工程选址于金乡镇城西区块的净地上,东临金乡镇主要对外交通干道—龙金大道,南侧为金乡镇高级中学和人民法庭,建设工程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0公顷。

该建设工程基地的土地利用性质为城镇建设用地,避开农保地,充分考虑了其近期建设的可行性;建设工程基地周边的道路设施及其他市政设施已基本形成,充分考虑了建设工程基地周边的设施配套情况;与此同时,该工程在规划布局上采用多层结合小高层住宅布置,并分三期进行实施建设,在工程造价和实用性上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该建设模式由于在纯净地上进行工程建设,不涉及拆迁安置,在用地指标可以落实的前提下,工程建设相对而言容易启动,且在规划建设的档次上可自由把握,容易提升。但建设成本较高,给实施主体带来的压力相对增大,同时由于农房的异地集聚,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使得农民难以适应。

2.2净地结合旧村改造模式

净地结合旧村改造模式为旧村周边有可建设的空地,但旧村改造一时难以启动,故通过政府征用旧村周边的空地,然后采用政府垫资形式实施农房集聚建设,让村民看到建设后的效果,转变农民的陈旧意识,然后带动旧村整体拆迁改造。

该模式适用于旧村周边有可建设净地,但旧村改造一时难以启动的农房集聚建设工程。

案例分析:苍南县矾山镇兰松社区农房集聚建设工程

兰松社区农房集聚建设工程位于苍南县素有“世界矾都”之称—矾山镇,工程建设涉及到矾山镇大埔山村的旧村改造建设工程,由于村民的意识等原因,旧村改造一时难以启动建设,因此矾山镇人民政府决定先启动建设大埔山村西侧的一块净地作为一期建设地块,然后通过一期工程的建设,带动大埔山村整村旧村改造,以达到农房集聚建设和改善旧村人居环境的目的。

该农房集聚建设工程体现了原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精神,让村民有种故土未离的感觉;并且通过农房集聚建设,带动了旧村改造,改善了旧村整体环境,完善了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旧村改造及宅基地的整理,腾出更多的用地空间用于下一轮的农房集聚建设工程。但该模式在工程前期征地和启动建设期间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所阻,可能会受到来自旧村的阻力,同时其一期的建设工程可能会在建筑间距、日照等方面与旧村衔接而受到干扰。

2.3纯旧村改造模式

旧村改造时机较为成熟,村民意思到位,利用纯粹的旧村拆建改造,从而达到农房集聚新社区建设,改善旧村人居环境的目的。该模式相比较以上两种模式,其建设要求较高,必须要在改造时机成熟时,村民意识到位、意见统一,并有可行的拆建安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开展建设活动。

案例分析:苍南县金乡镇底店村农房集聚社区建设工程

该农房集聚工程位于苍南县金乡镇底店村,为金乡镇的“X”点农房集聚工程,由于该工程建设基地为底店村旧村用地,旧村建筑密度高,且周边无任何可建设空地,必须进行旧村改造才能实现农房集聚建设。该工程选址于底店村是由于该村在金乡镇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人均收入较高,村民旧村改造意愿强烈。

该模式与“净地结合旧村改造模式”相似,其规划建设应考虑保留旧村的人文特色和原有的旧村肌理;应充分体现村改造的拆赔政策与农房集聚政策相匹配,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同时应做好旧村拆迁后,村民腾退临时安置事宜。

纯旧村改造模式是基于原旧村宅基地基础上工程建设活动,因此其用地指标相对容易落实,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延续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习俗。但可能会受村民意识观念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整体的规划档次。

3、农房集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3.1建设主体承担压力大

从项目开展的情况看,所在的乡镇村干部既有成就感,又有畏难情绪。新农社区建设多数地方既要建新,又要拆旧,特别是拆旧需要对村民做大量的思想动员和矛盾协调等工作。同时建设融资、工程质量、新房分配等压力都非同寻常。

3.2建设资金筹措办法少

农房集聚社区建设资金投入较高,一般项目总投资均在亿元以上,高者达到十几个亿。作为建设主体的乡镇,主要采取土地出让金返还,同时通过担保融资和入住农民预缴部分房款来解决资金筹措难题。土地出让价格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农民预缴款数量有限,银行融资贷款门槛高,有些启动资金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从而影响了整体建设的进度。一些拆旧建新进行疏理改造型的试点,还需要承担村民临时过渡安置成本。根据测算,试点项目中多层的建造成本一般在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小高层、高层一般在2500元至3000元。而农户一般建房的成本只有700至800元左右。

3.3土地保障难度大

由于土地资源趋紧,苍南县下达农房集聚建设用地指标较少,下山移民、地质灾害点移民除了补助资金低、土地置换难度大等共性的问题外,还面临着剩下的一定规模的自然村拆迁成本越来越高,山区农民因缺乏职业技能难以适应的问题。

4、相应的解决措施

4.1解决农房集聚建设资金短缺

新农房集聚改造建设的资金是笔不小的投入,对于工程建设来讲,尤其如此。为此,苍南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走出资金短缺的问题。

4.1.1政府先融资垫付建设资金

农房集聚建设资金的第一个筹措渠道是政府融资后垫付。遵循“面向新农村建设、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财政垫付约30%资金,银行贷款70%资金,试点镇成立新农村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农房集聚建设资金运作。

4.1.2置换地块多余部分土地出让金

农房集聚建设资金的第二个筹措渠道是置换多余出来的部分土地出让金。在新社区建成后,通过政策宣传和搬迁激励政策,鼓励农民搬入新房。将村民搬迁后腾出来多余部分的土地出让后,将资金将滚动到下一个新农房集聚改造项目中。

4.2解决农房集聚建设用地短缺

像温州这样地处沿海,人口密度高、人均用地少的区域,开展宅基地置换国有划拨公寓的举措,在全国也比较少见。人多地少,没有土地,那等于是“无米之炊”,那么苍南县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土地来源问题。

4.2.1盘活“转而未供”的土地

“转而未供”的土地是指已经完成“农转用”,但是尚未供应的土地。据调查,对“土地进行清理,并盘活短时间内“无法迎娶”的土地,可以使苍南县在国有划拨土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盘”出了一片新天地。

4.2.2形成“滚动开发”建设机制

新农房集聚社区建成后,政府通过政策宣传和搬迁激励政策等措施,吸引农民入住新房,同时得到置换出来的宅基地,滚动用于下一个新社区或者配套工程建设。另外,在宅基地置换国有划拨公寓的过程中,还会多换出部分土地来,这部分土地也可以用于下一个农房集聚建设。

4.3解决农房集聚建设拆迁安置问题

拆迁安置一直是农房集聚改造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农民自愿拆掉自己的老房子,自愿搬迁到新房,苍南县在安置政策上,确定了三种安置方式供农户选择。第一种是以合法人口每人50平方米计算所得面积,独生子女按两人计算;第二种是按合法建筑面积l:l比例计算安置面积;第二种是按照合法宅基地 “l:3”政策的面积置换。在这里,充分考虑农民现有住宅情况,让他们选择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进行安置。通过以上3种的拆迁安置方式,让农民自愿选择,可以有效的解决拆迁难的问题。

5、农房集聚的意义

推进农房集聚改造集聚,是加快建设新市镇和新社区的主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是一项发展增后劲、百姓添福祉、党委政府得民心的基础工程和德政工程。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拓展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又有利于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中心镇、新社区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明洲.创新模式平衡利益扎实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海宁市农房改造集聚和农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探索[J].浙江国土资源2010(6)

[2]沈维凤.杨柳.曹威伟论农村住房改建及其对策[D].湖南农业科学,2010(15)[3]蒋秋良,孔令维,陈龙飞.磐安县农村住房改造的调查与思考[J].新农村,2009(11)

[4]陈德荣.加快农房改造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今日浙江,2009(17)

篇7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空间

中图分类号:TV985.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25-02

1 引 言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的建设,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的理想追求。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有的开发商在住宅建筑未完工,甚至未建房先造景,为客户展示真实的环境景观,有的不惜重金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对其开发项目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2 遵循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地域特色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地域特色是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人,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 强调人性化理念

强调人性化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小区住户为主,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习惯。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景观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小区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地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4 与生活文化紧密联接

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50% 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

5 优化景观空间

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问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物进行结合便形成了有效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空间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因此,首先要撇开地、顶、墙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从它们构成空间的方面去考虑,然后再考虑诸要素的特征。并使这些特征能准确地表达所希望形成的空间的特点。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草坪中的一片铺装,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种空间的空间感不强,只有地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再如一块石碑坐落在有几级台阶的台基上,因其庄严矗立而在环境中产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见,分离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空间。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创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不同的感受。

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单个空间的处理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层次、序列等关系为主。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宜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为了获得丰富的园林空间,应注重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可通过对空间分隔与联系关系的处理来达到目的。被分隔的空间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但一经连通之后,随着相互问的渗透,好像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所以便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呈现出了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间布置在一起进,由于形状、大小、明暗、动静、虚实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6 结 语

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北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绿色概念[J].装饰,2005(11).

篇8

要】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关系着施工的安全。本文对其现场施工消防给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结合2011年6月6日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这一国家标准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这方面的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港区建设;施工;消防给水

1、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很多港口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都在进行港口的扩建。在港区建设工程中,施工现场消防给水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当前一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基于此,本文关于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当前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中存在的问题

在港区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当前普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较为常见的有:首先,施工队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一些易燃的材料进行宿舍的搭建,这就使得施工之初就留下了火灾隐患;其次,由于管理者管理意识及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很多施工队伍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比如很多施工人员在宿舍中随意的使用一些大功率器具;第三,在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较为缺乏,甚至某些施工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进行消防器材的配备,另外,还有一些队伍虽然配备了消防器材,但往往质量和数量距离我们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第四,施工单位在火灾应急预案方面的准备非常不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对这方面虽然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大多数施工队伍对其确并不重视;最后,很多施工队伍由于整体的素质较差,缺乏一个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加之当前港区扩建的需求较大,使得很多施工单位更不注重这方面的建设。

整体来说,在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消防给水隐患是比较多的,而鉴于消防给水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我们的施工过程往往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而且这些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后果都比较严重。

3、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标准

港区建设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想做好施工现场消防给水方面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指导性强的制度保障。11年6月6日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提供了很多消防给水标准,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以下将结合这一国家标准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的细节进行分析。

3.1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在本标准中规定了在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m2的时候,或者建筑工程单体体积不下于1000m3的时候,要进行临时室外消防积水系统的设置。针对这一点,由于港区建设工程施工面积往往会比较大,也就是说针对大部分建设工程,我们都应进行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加强这一条例的贯彻和检查。

3.2临时消防用水量。《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中的5.3.1到5.3.3中,对于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规定为临时室外及室内消防用水量的和。另外,在外部消防水源满足不了临时消防水量要求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临时储水池的设置,这一临时储水池还应设置在方便消防车进行取水的位置,其有效容积要大于火灾延续时间内一次灭火的消防用水量。

3.3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在规范的5.3.7这一条例中,针对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有以下要求:给水管网应那种环形的方式进行布置,给水管的管径要大于DN100;室外消防栓和再见工程、可燃物堆放场、可燃材料加工场以及临时住房的距离要大于5m,消防栓之间的距离要小于120m,消防栓的最大保护半径要小于150m。

3.4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在5.3.10这一条例中,有以下规定:消防竖管在布置过程中,我们应以便于操作作为原则选择其位置,而且数量不得低于2根。在结构封顶的时候,要把消防竖管设置为环形,消防竖管的管径要大于DN100。

另外,在5.3.12这一条例中规定,对于在建的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积水系统的各结构层都要进行室内消防栓接口和消防软管接口的设置,并要求它们符合以下标准:首先,这些接口设置的位置应该是便于操作而且较为明显的位置;其次,在消防栓接口的前端位置,我们要进行截止阀的设置;第三,多层建筑中接口之间的间距要小于50m,对于高层建筑则要求小于30m。第四,在每一层楼梯的中,我们要设置多于2套的消防水枪、软管及水袋。

3.5其他组件。针对在建工程,室内消防积水系统还要进行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在5.3.15条中,对于积水压力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符合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大于10m的标准,当不能实现这一标准的时候,则要进行消防栓泵的设置,设置消火栓泵的数量要大于2台,以便它们互为备用。此外,这些消防栓泵还要进行自动启动装置的设置。

总体来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这一规范标准为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以其作为大纲,对其进行细化,制定出更符合具体工程特点的制度和标准,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保障措施

在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工作中,仅有相关标准时不够的,我们还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防给水工作做到位。

4.1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很多消防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管理者及施工队伍没有这方面的认识,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因此,我们要对消防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并落实好消防安全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确保能够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上,这对于各种消防工作的落实能够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4.2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备。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密度一般比较大,消防工作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因此,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备是必然的。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按照上文中的标准进行消防设施的配置。其次,要加强消防设施的检查及保养,并配有专人负责这一工作,特别是针对水带水枪以及消防器材等,要确保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够直接使用。

4.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首先,我们要对建设单位的相关手续、施工资格以及技术素质进行检查和确认。其次,在施工现场,要对是否安全用电、用火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及违章用火等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手段对其进行制止,并督促整改。

5、结语

本文对港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给水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但是由于这一工作涉及到很多环节,因此本文还要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我们在工作中还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港区建设工程的实现安全施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区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中小户型

一 功能布置合理,室内流线便捷

住宅根据使用功能概括有:私密休息区、公共活动区、辅助区等几个分区。这些分区都有明确的使用功能,有公共性与私密性、动与静的分区。

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是设计住宅功能良好、舒适、安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门选择户型的重要着眼点。在合理考虑各区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并且还需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

以柏林哈塞尔霍斯特小区某多层住宅套型平面设计为例。该住宅的居住面积为76平方米,功能分区合理、紧凑、流线便捷。进入户门后,有公共区逐渐过渡到私密区,从而使主卧室具有良好的私密性;起居室与餐厅即可相互贯通,形成大空间,又可加以分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卫生间设置位置合理,方便卧室区使用。厨房不再由户门直接通达,而是通过餐厅,由此厨房和浴室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平面拥有了功能上完整的循环,而且功能与技术经济这两个重要因素得到了完美结合。

在高房价时代的今天,住宅中的每一寸空间都显得格外重要。对室内的现有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在满足居住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尽量压缩多余的过道或不必要的空间面积,以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这也是住宅设计人性化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多年积蓄购房的购房者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其具体可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随着居民购买力的增强,以及对流行时尚的追求,人们对大规格衣橱的需求越来

越迫切,因此,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藏空间问题。可充分利用吊柜、内置壁柜等提高空间利用率,面积较大的住宅还可设置步入式衣帽间等。另外,还可利用阁楼、坡顶、楼梯间等的上部空间。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加上每家每户都可能有一些暂时不用,但又一时舍不得丢弃的物品,现代住宅不可避免地应考虑车库和杂物间配套设计。 (3)宽窗台、飘窗的设计增加了室内空间,扩大卧室空间感。还有一些主卧套书房,可减少墙体,利用家具作为分隔,方便使用,空间流通感也较好。 (4)对大空间进行灵活分隔,既要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家具、房间的重新布置,又要有利于人口变化和房间的调整。

二 注重设计灵活可变的室内功能空间,模糊某些功能区域,减少固定构件

住户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对套内空间进行改造,而住宅建筑结构和设备的设置位置是制约室内空间改造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倡大开间的结构形式,使住户可以自主的分隔空间,让室内空间形式适应不同家庭。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具备三个条件:①可再分隔的大空间的结构,在既定面积标准下,根据住宅者的生活需求进行调整;②可进行再分隔的隔墙墙体,它必须是轻质的,还要保证可拆装;③可自由调整的设备设施,如采用局部架空地板以敷设管线,创造条件去适应变动。通过以上技术解决室内再分隔的可能。

民用建筑的中小套型住宅中,套型的整体面积较小,如果将各个空间划分过细、限定过强,会给人拥挤的感觉,所以中小套型的空间配置要注意空间的组织,要有利于增大套内的空间感。可以通过整合相关功能空间、设置空间回路等方法增大套内的空间感。可以将功能联系紧密的空间完全或部分打开,使两个空间相互流通,增大空间感。例如中小套型中,设置独立书房有困难,建议可将餐厅和书房合一。此外,如餐厅与厨房的整合、餐厅与起居室的连通、阳台与起居室的连通、阳台、餐厅的连通等,都能起到扩大空间感效果。在中小套型设计中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厨卫空间管线密集,也是家务劳动强度最大的地方,因此,要科学合理并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布置,做到配套、综合、隐蔽的三大布置原则,以得到厨卫空间利用最大化。厨房设计要符合模数协调原则,综合考虑各类设备的配置,满足通用性、互换性、成套性的要求。竖向布置提倡厨房空间的复合利用,厨房宜设置服务阳台,方便储藏、放置杂物和设置表具,各种管道和管线宜集中敷设,并在墙角处形成管线区,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对于中小套型住宅,不必设置两个卫生间,如果单个卫生间的位置设置得当,也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节省的面积可留给起居室,以便提高面积的利用率。

三 积极采用适当的保温、隔热、换气、隔声、照明等技术,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保证良好的室内环境,是提高住宅舒适度和健康性的关键。在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和通风环境。住宅主要房间都应做到直接采光。起居室、卧室应力争一到二间南向,特别是起居室要有一定的开窗面积,否则光线昏暗,不便使用。室内声环境主要指分户墙与楼板空气声隔声和楼板撞击声的隔声效果,目前主要要解决的是楼板撞击声的隔声技术,如可采用浮筑隔声层。光环境主要是指房间的天然采光值标准的满足,一般通过开窗而获得。而房间开窗大小需符合窗地面积比值,但应该注意窗面积并不是愈大愈好,过大会带来能耗大、私密性差,甚至不安全的负面效果。热环境是指房间保温隔热的效果,不同地区需要强调不同重点和采取不同措施,以达到冬暖夏凉的要求。一般保温宜采用外墙外保温的综合体系,隔热则需对墙体和窗户进行隔热防晒,有效措施是外遮阳技术。空气质量环境最关键是保证室内空气对流,形成良好通风。对于中小套型住宅内的环境质量,既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选用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好规划设计,如争取充足阳光,组织通畅风流,遮蔽西向日晒,合理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窗地面积比等,既经济,又有实效。

四 注重提高设计中的科技含量

这需要包括设计在内的多种行业产业来共同努力,注重标准化、工业化,使得设计人员可以选择更薄的墙体来增加更多的使用面积,可以选择更多的设备去更好地满足节能、通风、采光等要求。

五 整体配套措施的协调

中小套型的比例加大,必然造成户数的增多,这又导致配套设施需要更改。如家庭的增多必然带来小孩的增多,则这个地区的学校配套必然要作修改;还有设计的停车位必然要增加,以及商业配套、绿化率的更改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重新规划协调。目前,在一些大城市,鼓励降低高度和容积率,提高建筑密度,并催生集合住宅低层化、个性化发展,回归建筑与人的亲切尺度:层数由高到低,密度由低到高这些为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的连续性,城市郊区住宅建筑的亲切宜人提供了条件。中小户型多了以后,户均密度提高了,这就直接牵涉到环境问题,不能因为做了中小户型,环境就糟糕了。中小户型在环境设计里面也是要创新的。必须在规划时就做到景观的均好性,每户均有好的朝向、好的景观。同时因购房人群的同质化,规划还应增加更多社区邻里之间的交流。中小户型里面也牵涉到人均住宅密度和户型密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篇10

规划是确定小城镇在规划期内的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规划成果具有法律效力,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先导和依据。建设是实现规划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规划统领城镇建设,建设必须服从规划。两者又是一种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关系。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具有前瞻性,它是对小城镇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做出的判断,是对小城镇的发展的科学预测。

据报道,某一经济并不发达的乡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强行拆除乡驻地街道两旁的平房,并按统一标准盖楼房,一时间,数百间新旧店铺被推倒。许多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拿出生意上正在周转的资金用于拆房建楼,有的借钱建楼,有的因无钱建楼只得放弃经营。如此“一刀切”地要求临街建楼房,店铺搞装潢,从表面上看,小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小城镇经济却失去了昔日繁荣的景象。这是没有进行建设规划的盲目建设,这就导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顾条件和可能,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经济承受力而盲目地进行建设。发展小城镇是建立在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为建城而建城。衡量小城镇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建了多少楼房等硬件建设,还要看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状况以及小城镇的综合功能。

二、集约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注意处理好集约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多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大约80%左右的乡镇企业分散在自然村落,而且规模较小,没有形成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差。在发展农村工业方面,过去曾片面地认为只有接近原料产地,成本才是最低的,而没有看到城镇在节约成本上的基本功能,没有认识到城镇本身就是一大资源。各地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办在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可能节约土地20-30%,并便于企业间分工协作,交流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要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靠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

三、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与社会集资的关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靠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和社会集资,这三者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社会集资是在遵照受益、合理的原则,并经过批准的情况下,由单位、集体或个人自愿出钱、出物、出力进行小城镇建设的一种行为。

四、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关系。发展小城镇,千万不能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以牺牲农业和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而必须有利于带动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新型的城乡关系发展下去,最终达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连为一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映成辉,城市与乡村没有贫富的视觉和心理分野,也没有人口流动的限制等等。

五、自身优势与外部优势的关系

小城镇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意借助外部优势,要善于把这两个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小城镇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把眼光禁锢在一个狭窄的小天地里。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借用外部优势,发展小城镇经济。

六、城镇建设与环境绿化的关系

在进行小城镇道路、楼房等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搞好小城镇的环境绿化。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缓解污染,美化环境。近几年,有些地方只重视植树,而忽视种草,甚至在清扫环境卫生时,还时常将许多绿草连根拔掉,致使小城镇往上看绿荫荫,往下看光秃秃,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遍地。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现代化城镇建设只搞建筑物,不搞绿化是不行的。一个城镇只有绿化达到相当水准,才能改善生态,给城镇居民一个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以,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群专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全方位的城镇绿化,从空间到地面再到乡镇,配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花卉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农业、旅游农业,使小城镇成为生气勃勃、景色宜人的现代化美好乐园。

七、搞好建设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是建设的继续。加强管理是提高人们意识转变的关键。如果管理不好,或者放弃管理任其自便,那么,再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所以必须在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

首先,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走出一条“小政府”管好“大社会”的新路子,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上下衔接,责权一致,运转协调的小城镇管理新体制。新的管理体制应注意协调各方面关系;在处理部门之间关系时要强调多为别的部门着想服务;在处理条块关系时,要强调条条与块块相互服务;在处理地方政府与驻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关系时,需要建立协调机构,相互协商,相互服务,进而实现上下左右相互支持。

其次,要建立健全城镇管理法规体系,除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以外,小城镇本身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法规,做到违章必究,违法必惩。

第三应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好了,小城镇居民比较满意了,就能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出主意,想办法,实现“人民城镇人民爱,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人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