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篇1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贤.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34.

篇2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高考制度改革;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85-04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ZHOU 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 in China is to select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developed socialist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NCEE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ing related state policies,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a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enhancing makings education, and boosting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form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hysical health

高考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考生的根本利益,同时,高考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1]。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应该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因此,我国高考的目的也应该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随着我国国民体质检测数据的不断公布,青少年体质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改革方案,其目的是通过高考的导向性作用,促进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议本身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高考改革发展方向,但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本文分析我国后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 后高考制度发展历程

篇3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从教师本身来说高校教师要做到:

1.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人们的每一项客观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主观意识或者说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道德行为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不仅要将其传授给学生,自己也要潜心的研究和修炼,明细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教师在学习、研究职业道德理论时,不能仅仅限于课本,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某种艰涩难懂的理论,而应该紧密联系实际,重现现实生活当中的道德情景,深入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用伦理道德思想和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去关心帮助他人,去自我锤炼提高。

2.实践职业道德理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美国学者特拉弗斯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为人师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必须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品质的陶冶,因为在其举手投足间,教育影响学生的活动就已经悄然开始了。一个高校教师处在多种关系网络和多个事务链条中,不同的角色和职责需要教师做出不同的道德行为选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知识内涵,掌握过硬本领,认真备课授课评课,将有关知识和技能悉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是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要求。在科研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学术,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不谎报科研基金项目、唯利是图,要深入研究探索,力求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做出可喜的项目成果。

(二)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学校本身也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来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1.实行岗位竞争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岗位竞争制,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设置岗位竞争制的规则。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彻底分离,根据具体情况,允许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学校和教师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在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行聘用制管理。建立和完善顺应世道要求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通过实行岗位竞争达到激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2.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对于消除师德失范现象,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

(1)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

(2)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

(3)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道德激励机制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鼓励的激励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评价的结果树立鼓励先进的导向,带动更多的人争取先进的;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来显示高校组织的特色与优势,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3.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

要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领导必须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紧抓好,制订本校的师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师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要订出贯彻落实方案的措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师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际效果。师德教育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高校教师要常学常新,不断学习,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本职工作。每个教职工要把为人师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检点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合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大学生的影响重大深远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高校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合格的大学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

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能否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人才,关键在教师。而良好的师德则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即使个人的业务能力再强,科研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为学校的发展、为培养人才作出贡献。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为此,作为教师既要加强自身修养,又要追求自我完善,不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相关文章: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

2.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3.教师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篇4

1.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中缺乏

有一些学校管理者或老师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固守着陈旧的观念,把学生当作应试的工具,对差生“贴标签”,忽略了学生的正常需求,变相地逼迫学生带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思想统辖下,教育的目的发生了错位。只要把学生管住,天下太平,学生的考试成绩很高……这样的教育追求必然导致“隐性暴力”在校园中滋生蔓延。

2.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低下和教育方法的缺失

所谓教育能力,是一个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应对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水平,呈现出教育者具有的品德修养与思想境界。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育者会使用不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能力强的老师在应对教育问题时,方法得当、师生和睦;能力弱的老师教育学生时,罚抄作业、讽刺、挖苦,师生关系紧张。

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值过高

以往我们看到在由体罚引起的教育事件中,当事的老师都会无一例外地说出是由于“恨铁不成钢”……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当“期望”得不到满足时,便用“隐性暴力”加以宣泄。

二、对“隐性暴力”的防控策略

解决学校管理中“隐性暴力”的关键在老师,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就可以有效遏制“隐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1.加强培训

培训的目的在于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者理解教育的真谛,做到育人为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倡导进行“人性尊严与完整性”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使老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更为适宜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其实,对于国家已经颁行的教育方针与法律,很少有老师花时间去读,所以,也就无从谈起正确理解与贯彻执行。当然,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应将师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不断应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因师德问题而产生的“隐性暴力”现象。

2.自主学习

“隐性暴力”常常在解决某些教育问题时暴露出来,这说明教育者的教育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老师个人而言,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拓展学习平台,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总结

篇5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办好民办中小学的前提

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公立学校一样,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思想不端正,很难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鼓励举办民办学校,并不是任其自由发展,而必须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民办中小学要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等。

为了确保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对举办民办中小学既要鼓励又要严格审批和加强管理,即,既要从政策上加以扶植和提供服务,又要严格审查其办学条件,看它是否达到设校的基本标准和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具体地说,当前要加强对招生广告(简章)的审核和管理,加强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加强对学校收费及财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从民办学校举办者来说,必须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民办学校存在的前提。那种把学校办成“贵族”学校的做法,以及以营利为目的的做法,都是违背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都是和民办教育的宗旨相悖的,应该自觉抵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民办中小学的关键

民办中小学的校长、教师来源与公立学校不同。由于民办学校大多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校长由董事长兼任,有的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其师资来源则主要靠公开向社会招聘,包括专职和兼职两类。专职教师的来源大约有3方面:一是招聘退休教师和校长。这部分人年龄偏高,但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能为教育事业继续发挥力量,所占比例也较大。二是青年教师,刚毕业或毕业分配不久即来应聘者。他们有热情、有理想、思想新,也肯干,然而经验不足,也不够稳定。三是从公立学校以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过来的骨干教师。这部分人教学好,精力充沛,是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然而这种做法却对公立学校师资力量造成冲击。总的说来,民办学校师资状况令人堪忧。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招聘制也隐藏着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招聘制意味着校方随时可将不如意的教师“炒鱿鱼”,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有权“选择”,可以自由“跳槽”。因此,师资队伍老化和流动性大、不稳定成为民办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办好民办学校的必需条件就是要有好的校长和稳定的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学校活动的协调者,办学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素质和办学自。因此,首先应当聘请具备国家规定的校长任职资格,政治思想水平高,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精通教育、教学和管理规律的行家来担任校长。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必须理顺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关系,董事会与校长之间应当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行政及教育、教学工作,董事会要对校长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依法管理学校、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但不可任意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和日常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校长按教育规律开展学校工作。

有了好校长,还需要组建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第一,学校要运用好民办学校的用人自,把好聘任师资的质量关。要选聘具备国家认定教师资格,具有敬业精神,政治、业务水平高,懂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同时注意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要合理。第二,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内部管理。要建立健全教职工的管理制度,对教职工聘任、待遇、工作的考核评估和职称晋升等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除了使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之外,在工作中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吸收教师参加民主管理,使其克服“打工仔”的雇佣思想,树立主人翁态度,将培养学生视为自己神圣的天职。第三,要抓好福利工作,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民办中小学教师没有铁饭碗,除了离、退休来工作的教师外,对于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设法解决他们的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使其无后顾之忧,才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稳定师资队伍。第四,民办中小学也需要以培训、进修的方式继续提高教师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同时也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以促使其不断进步。

总之,必须依靠高水平的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广大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办好民办学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三、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质量求生存,促发展

要办好民办中小学,最关键的一点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于近几年才刚刚起步的民办中小学来说,教育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质量问题上,决不能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办中小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只有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民办学校虽然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但它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却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民办中小学在校长和教师招聘、教育和教学管理、学生收费、经费使用、课程改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自和灵活性,因而可以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较为宽松的教育内、外部环境。其次,它们可以不受现有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约束,有利于使其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验沃土”。民办中小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优化对人、财、物、事的管理,加大力度,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在改革过程中,要广采博纳中、外优秀的教育经验,借鉴公立学校已取得成效的素质教育实验模式,从学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到教育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验和创新,探索一条具有民办学校自身特色的素质教育改革新路子。

民办中小学的上上下下都要转变观念,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本校实际出发,精心策划,大胆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验。

其一,要针对民办中小学生源的特殊性,加强德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民办中小学的学生有许多优点,但因不少学生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生活优裕,受到家长过分溺爱等,养成了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有“骄”“娇”二气,优越感强,集体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性较差,生活不能自理,吃穿搞攀比,浪费现象严重等,有的甚至程度不同地沾染了各种恶习并且不服管教。面对这些学习素质差而又参差不齐的教育对象,思想品德教育的难度相当大。加之大多数民办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学校必须对学生提供“全天候”服务,承担教育、教养的双重任务。因此,民办中小学必须加强德育,把育人工作当作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否则,他们在道德上、人格上从小形成的缺陷,将可能危及其一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当前要着重抓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奋斗和创业。特别要针对学生行为习惯上的弱点,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要突出“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的特色,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在社会实践和活动中受到深刻教育,养成良好品德,提高思想觉悟,成为“四有”新人。

其二,许多民办学校设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年级,这有利于进行学制改革,可以尝试进行“五·四·三制”的改革实验。

实验证明,五年能学完目前六年制小学的课程。将节约的一年加到初中阶段,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其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加大选修课程,满足兴趣爱好;而且还能有时间接受职业教育,参加劳动技术实践等,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矗。高中阶段则可以实行“高三分流”,即在高中三年级根据学生志愿,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分别为升学和就业作好准备。这样,学制改革就可以为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三,民办中小学还应当利用其自进行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构建诸如“大纲课程+特色课程+选修课程”的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圆满完成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合格的基本标准;同时加强英语、计算机等特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有专长;另外还要增设丰富多采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特长发展。要从优化学科课程,加强活动课程,开发隐型课程入手来造就学生完整的智能体系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

其四,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民办中小学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向课堂要时间、要效率。

如可以自主选择行之有效的实验教材进行教学,以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法的改革实验;利用经费的自由支配权,舍得投资改善教学设施,大力开展电化教育,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课堂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最佳效果。

篇6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含义 基本内容 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又称为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应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就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面的知识,特别是“为人”“做人”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无益于素质的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教育,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非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审美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教育,进行各种社会科学及人文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心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培养,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新理念,培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职业能力培训的情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普通话语言水平、外国语语言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非专业艺术文化素质水平;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或策划能力与水平;教育类竞赛、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等;科技类的挑战杯、创业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科技论文获奖及创业实绩等;文化类的摄影、书画比赛、艺术设计比赛或人文社科论文、调研报告获奖等等。能力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校园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大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的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它指导着其他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其他几种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又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四种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体性。《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当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1.小学班风建设与各方面因素的关系

1.1 班主任与小学班风建设

1.1.1 班主任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小学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是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所以班主任在培养自已班独特的班风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2 班主任必须上好自已的专业课

班主任要能在学识上、专业知识上征服学生,信服学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1.1.3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只有班主任老师真正关心爱护学生,诚心诚意地做学生的朋友,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到师生在地位上的平等,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接近老师。师生关系融洽了,矛盾冲突自然就会大大减少。

1.2 师德与小学班风建设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1.3 集体目标、集体意识与小学班风建设

集体的目标体现出对全体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代表了一个班集体的方向。要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知道集体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个优秀集体要达到的要求,要使班集体评为学校期末的文明班,应达到的若干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学生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但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是可以做到的。

2.借学校东风建设良好班风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大舞台,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个舞台为建设良好班风服务。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因为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而改善,他们会为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小小的恩怨。从而宽容、理解等优秀品质就会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可见,借助学校的东风建设良好的班风确实是一条途径。

3.集众师之力搞好小学班风建设

3.1 班主任以身示范建设良好班风

班主任在班风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班主任在班级里能够公平真诚对待每位学生,那么在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形成一种勇敢、正直、真诚、公平的风气,学生们也就会公正公平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总之,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己的示范行为,建设良好班风。

3.2 集任课教师之力搞好小学班风建设

3.2.1 发挥教师的"群体效应"

班主任要开展班级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风,必须发挥、调动、凝聚其他任课教师的力量,共同搞好小学班风建设。

3.2.2 通过其他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

要搞班风建设,首先得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教育学生,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3.3 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就说明各学科教学中都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教书和育人是统一的过程。

3.3.1 班规班纪与情感陶冶相结合,促进小学班风的形成

制订班规班纪要有针对性,制订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好,就必须创设各种情景,做到以境育人、以情育人。

3.3.2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小学班级风气

在良性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将逐步形成正确的群体价值观,养成遵守群体规范的习惯,并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陶冶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影响学生的终身。

篇8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70-0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可喜成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事业,是一个传授先进科学知识的载体,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主阵地。高校作为培养先进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示范、教育中心,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社会道德的楷模,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还是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和突破性进展,不断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引擎。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普及化,各种中西方思潮大量涌进国内,一方面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更应该保持崇高的职业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治学作风,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以期成为青年学生竞相学习、模仿的楷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成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①落实十七大教育方针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关乎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支撑。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以先进文化为指引,提高文化素质修养,不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而有力落实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号召,广大高校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这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②构建高尚师德教师队伍的需要。一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强烈责任心的高校教师队伍,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不但可以使教师在政治立场上坚定不动摇,在思想理念上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在精神状态上始终斗志昂扬、积极向上,而且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精神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③推进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需要。在教育事业中,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去教育感化学生,他们的日常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数学子,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只有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高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才能进一步推进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教师都承载着将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传于后人的重要任务,履行着教书育人、培养新人的历史使命。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二、当前高校师德缺失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形势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各种思潮的交融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抵不住当代各种利益的诱惑,师德修养大幅下降,甚至人格丧失,严重影响高校教书育人工作。

篇9

下面就目标管理的意义作用及实现加以研讨探索。

一、学校目标管理的作用

学校实施目标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管理可以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

第一、目标的导向作用

学校各种组织,如处室、年级、班级、教研组等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显而易见,正确的目标引导教职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目标制定不正确,偏离教育方针,工作效率越高,则负面效应就越大。另外,想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全面人才。

第二、目标的激励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佛隆以目标的激励作用进行了如下论述:人们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目标的概率越高,这目标的激发力量越大。事实也是如此,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教师工作起到推动作用,激发其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对学校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目标管理提高其自觉性,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目标就如航标和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进。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项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有与之相对的奖惩措施,大家就会方向明确、精力充沛干劲足,积极主动地尽力完成。

第三、目标的标准作用

在一个周期内,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等,可用目标的完成作为衡量工作达到的标准程度。使各个层次的领导和教师对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和评估,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管理的实施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学校育人目标和标准,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是指导学校目标管理的根本方针,也是制定目标的依据,也是目标的管理的核心。

第一:定目标必须全面

要正确全面认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定全面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切不可独立地突出某一方面,必须面面具到,有重有轻。

第二:目标要有特色

全面发展,并不是平衡发展,平均发展。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学校情况,制定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办出特色学校。在育人问题上,要照顾学生差异和性格特征,培养有特长的人才。

第三:目标的标准要适当

目标管理之所以有一定的优越性,在于适当的目标可以诱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它的诱发力量不仅在于目标的价值,而且还在于目标的可行性。制定目标时,必须把目标订得科学合理。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的年级、班级学生,有不同的客观条件,会造成目标的差异,要根据客观条件来确定目标的高度和质量,高低要适当,如果偏高,大家拼命干仍然达不到,会使人感到目标高不可攀,心灰意冷,积极性受挫。不仅当前目标难以完成,而且对今后目标的接受,会增加心理负担。如果偏低,会轻易完成,不能给以充分的满足感,使目标失去了激励作用。另外确定目标时要充分协商,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这样,大家对在实施中就会增加责任感,碰到困难和问题也会想法克服,不会等着上级想办法。

科学合理的目标应该以教职工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为宜。这是因为经过团结拼搏,目标得以实现,会给人带来一种成功的和心理的满足。这样,经过奋斗的成功,有利于强化人们的动机,会在以后的目标实现中干劲更大,积极性更高。

第五:目标要具体化和量化

一方面目标要清楚准确,目标什么时间,由谁完成,达到什么程度,完不成要负什么责任等要说详尽,另一方面目标要量化。如某班教学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差生转化、优生培养程度,要有具体要求,对于一些难以用数字来表示的目标,要用实施的措施、手段、进度来表示,使目标承办者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对于目标的制定,一是要具有正确性,依据是党的方针和政策;二是要有科学性,不能违背教育的客观规律;三是要有予见性。要站得高,看得远,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以上侧重谈了目标的制定,对于目标的实施,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计划,全面安排

学校管理者要想搞好目标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一套好的管理体制方法,使各项工作,各个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在制定学校计划时,要依据目标,有一个全面考虑,把目标分解在各科教学,各项工作和每月每周的工作安排中去,并订出具体措施。学校每个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也要根据学校计划,结合自己目标,作出实施目标管理的计划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紧密配合,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把目标落到实处。

(二)创设条件,加强指导

①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香港回收、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四、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节目一个接一个演,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少先队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的班队活动,往往是由老师一手策划,班干部按部就班,队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率很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教育需要设置的情景两者之间的脱节和断层,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难题。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班会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

网络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有极强的诱惑力,他们需要专家的指导,广大未成年人面临着网络化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良好的网络内容,需要优秀的网络技能培训,需要安全的上网场所,需要优良的机器,需要体验网络生活,需要社会各界为他们提供网络世界中的阳光与营养。因此,我们既要净化网络内容,严格执行网法,更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汉德刘振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篇10

 

关键词:主流校园文化 非主流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一种产生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1 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主流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基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支持和倡导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高品位的群体文化。主流校园文化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健康娱乐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非主流校园文化依其存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课桌文化”、“宿舍文化” 、“厕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如“影碟文化”、“网络文化” 、“洋节文化”、“新新人类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同时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校园文化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明确的目的,它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方向,以课时目标或群体活动为表现方式;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其最终效果或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或与教育方针背离。从表现方式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较为严谨的组织形式,如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等,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主体;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松散或隐蔽,既可能是课桌上随意的涂画,也可能是同学之间互发的一条调侃短信等。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中的群体主要有领导群体、教职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之间应相互协调、互谅互助、团结友善,共同构成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2)人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及校园网络平台等。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增强对美的感受,陶冶积极的情感。(3)人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它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和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加强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等,是学校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的历史沉积和总结。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的校园制度,会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信赖感和威严感。 

 

3 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3.1 正确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 

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贬斥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的结果;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趋势在校园中的反映。应该说,二者的认识和判断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变革不仅

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时也正是在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过程中,又使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非主流校园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不合谐内容,我们不能简单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压,而是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与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协调,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2 强化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园文化对非主流校园文化有替代、引导与升华的作用。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用丰富多彩、高雅、乐观、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据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从而使消极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无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理、竞争意识、坚强意志等,从而对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价值观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逐步向各类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渗透,这样就能通过高尚情操的内化,促使学生种种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就其所产生的效应来划分,校园文化可分正效应文化和负效应文化。正效应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负效应的校园文化则使人陷入迷惘、颓唐,或情趣、格调不高。应该说,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运行良好的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通常是正效应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非主流校园文化就都是负效应文化。非主流校园文化中仍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校园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各个网民的各抒已见,激烈争论,学生们最终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