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

篇1

一、勤俭午餐不浪费

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我校学生午餐一直得不到好的保障。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必须保证良好的营养,解决午餐,对学生成长过程是个大事情。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且“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学校共识。学校领导通过行政会议反复研究和征询级组老师意见,制定出《学生午餐和午休制度》,提出了勤俭午餐不浪费的教育口号。

1. 吃饭时要保持安静

每天中午,配餐公司把学生的饭送到学校,在大堂里,把一盒盒的饭用箱子装好,按班别分好。每班派4名学生,把饭搬回课室里,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每班安排一名老师管理;学生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边吃边说话,“食不言寝不语”说的就是这个理。

2. 要吃干净,不能浪费

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是最基本的品德教育。要求学生不能挑食,尽管不合口味,为了不饿肚子,也要把饭吃完,饭盒里的饭菜都要吃干净,不能剩饭和菜。

3. 要保持卫生整洁

吃完饭,把桌面擦干净。培养学生吃饭的好习惯、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吃完饭自己打扫的好习惯比考试考80分要好得多。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没有花架子,没有口号。这些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二、健康午休睡好觉

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又提出了“健康午休睡好觉”,要求学生健康睡眠,养成睡眠的良好品质。学校行政干部首先带好头,尤其是下级行政,一律服从级长统一安排,不能有特殊。主要做法是:学生饭后,休息20分钟,去去洗手间,喝口水,在走廊里走动走动。午休铃一响,全体学生就要回到课室,准备午休。同样,每班也安排一老师看午休,要求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要锻炼学生,磨练学生,养成好的作息习惯。现在的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这中午一个小时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下午上课也有好的精神状态。

就这样,我们的勤俭午餐、健康午休教育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已经形成习惯。老师管理从最早的每天每班一个人,到现在一个楼层一个老师管理,最后希望发展到学生自我管理的高级层次,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更多的是锻炼了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午餐午休管理我们没有收学生一分钱,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老师们的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三、快乐课间无大小

篇2

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近视了,他们常说:“戴着眼镜代表很有学问!”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近视?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近视了?于是,我带着问题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且询问医生,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近视的主要原因遗传基因;在光线太强或光线太弱的地方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电脑等 上网近视眼的人数我国近视机率已接近30%,,而我们班61人,已有18人近视了。

医生的讲述近视眼的危害会影响智力发育、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习,甚至会导致失明。 上网、书籍近视眼的预防多做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隔一段时间往远处望望。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7)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不合理饮食; (9)在车厢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2.近视眼还有很多危害。(1)会影响智力发育:人对外进信息的获取有90%是通过眼睛来完成的。青少年智力发育期更离不开外界。(2)并发症危害:随着近视加深,会引起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玻璃体变形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遗憾终生。(3)影响身体健康:戴镜后限制了一些体育活动,使身体发育迟缓。

3、不是每个人都会得近视眼,近视眼其实可以预防的,但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每隔一段时间往远处望望(3)不要在阳光集中和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写字(4)不要走路坐车看书(5)定时做眼保健操(6)不要离书本过近读书写字(7)不要借用他人眼镜(8)在没有任何情况下尽量不要“眯眼”(9)不要用手去触摸眼睛(10)不要用手电筒照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了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

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但进入高中以来,我们班越来越多的同学戴上了眼睛,同学们的视力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为什么会引发近视?近视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预防方法?

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

二:调查目的:调查我校学生的近视情况,找出近视的原因、近视对个人的影响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案。

三:,调查方法:

1.通过网上调查和询问同学,老师,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走访当地小学,初中,了解近视的发病率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四: 调查结果:

1.现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

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

2 近视的原因

专家分析,主要是四点原因:学生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眼保健知识;

饮食结构单一,缺乏眼营养。其中,63%的学生用眼时间过长,60%的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

50%左右的学生没有认真做好眼保健操,60%左右的学生缺少眼营养补充。

因此,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看书学习,这是因为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尤其是在高中生阶段有较多的作业和考试,导致了两长一短的现象,即每日学习时间长,一次连续作业时间长,睡眠时间短。

中学生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伸展性也较大。但是长时间的注视近物,视力负荷过重,致使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是导致近视进展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近视是始于高中阶段,或者是在高中时期,近视的程度变得更加深。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适时放松眼睛,如眺望远方,做眼保健操等。

我们发现看电视和玩电脑对近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今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重视生活质量,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然而,这些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富足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事实上,这些隐患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大家做到合理使用这些电子产品。

其他用眼不卫生情况包括使用不洁净的毛巾或手擦眼睛、走路、乘车时看书,在强光下看书写字等等。这些情况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20%的近视的引发因素。至于遗传方面的原因则要注意不能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加大了后代近视等疾病的发病机会。

3.近视的危害:

近视对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就调查显示,这些影响大部分表现在生活中。据资料显示,

近视对生活具有如下危害:

①视力低下,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②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

③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④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⑤近视超过600度可产生一定的遗传因素,不但影响自己,而且会影响下一代,这是最可怕的。

人们也考虑到了近视对学习的影响,如一些专业对视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①单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理工类的海洋运输、船舶驾驶、民航航行管理业;

②双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警校、军官学校、精密仪器、海关专业;

③单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医科、艺术类的舞蹈、音乐、电影、摄影专业;

④单眼视力低于0.8者,不能录取体育专业等;

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① 造成营养不良,思维受到限制

②对自己不自信,适应环境能力差

③成为求知、求职、婚恋的绊脚石

④深度近视会眼窝深陷,脸部变形

4.近视的预防和治疗:

(1)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虽然非近视的人数较少,但是非近视的人数天天做眼保健操的人数是近视的4倍,近视的同学大部分处于从未做过或是偶尔做过眼保健操的情况。这表明,做眼保健操对视力的确有着很明显的保护作用。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学推拿,按摩的理论,通过经络穴位结合医学医疗组合而成。做操时,用手指末端在眼周围相关的穴位上进行曲自我按摩。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眼保健操可以疏通眼部的经络,调和眼睛气血,所谓"目得血能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认识,按摩能加速眼框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营养,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消除眼疲劳,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如果做眼保健操马马虎虎,无异于隔靴搔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做眼保健操时,洗净双手,两眼轻闭,手指甲不能留长,指端用力要均匀,以使按摩处有点酸胀的感觉为好,不能用力要均匀,以免损伤眼睛。当脸部(眼鼻处)皮肤上有毛囊炎、疖子,以及眼睛患有炎症时,应该停止做眼保健操。中小学有每天做眼保健操的规定,但是在大学做眼保健操完全是靠自觉。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配有电脑,若是不注意眼睛的保护则更加容易加大眼睛的近视几率和近视程度。

(2)看书时坐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5)睡眠不足身体不仅容易疲倦,还易引起视力下降;要少吃含糖量高的甜食,

少吃烧烤类食物,不偏食、厌食。多吃对眼睛健康有益的食物,如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动物肝脏、

瘦肉、玉米、洋葱、大蒜、海鱼、淡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肝脏、牛羊奶、蛋黄)和富含维生素b1和尼克酸的食物(小麦、玉米、螺旋藻)。

近视应该防范于未来,所以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对于已经近视的就应该好好接受治疗,控制其近视程度的加深。如今越来越多人近视,所以有必要加强全社会对近视的认识,在全社会普及健康用眼的知识。同时应该加大对近视的研究,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让近视患者早日获得好的视力。

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续带上了眼镜,。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因为什么原因近视的?让我们来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样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共有18个人近视,其中3人偶尔会戴眼镜,有2人正在治疗近视眼。也有4个同学有点近视却没戴眼镜,其他9人戴眼镜。近视率占整个班级同学的41.8%。

据查资料,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查资料或与同学交谈,得知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由于长时间地用眼造成近视。

四、结论

通过询问调查后进行分析,我发现:

1、同学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随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增强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

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同学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做眼操非常随意,不认真。

3、近视人数越来越多,但有些近视的同学也没有戴上眼镜。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4、其中还包含其他因素,比如: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用手直接揉眼,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必须随时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尽量避免。

五、建议

为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望绿色、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篇3

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主要是汇报一下我市高中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下面,我汇报一下两个方面的情况。

今年,我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辉煌。今年,我市高中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____x获得北大推荐资格。高考成绩继续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说明了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是靠前的,是能够让政府、群众放心和满意的,这为我们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国际化办学迈出新步伐。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今年,__获得省教育厅批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__x被省教育厅授予“留学中心国际教育基地”,__一中与山教国际签订中美合作办学协议,__二中与德国柏林布兰登堡国际中学和加拿大科维昌河谷教育学区签订姊妹学校合作协议。

三是学生综合素质获得新提升。围绕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一批富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市一中学生在全省体育联赛和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连获佳绩,市二中学生在全省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胜利一中学生在全省围棋棋王大赛中获得冠军、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五个一等奖。

四是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在今年的高中招生中,把握“严格控制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招生区域”两个原则,控制起始年级班额人数,发挥指标招生对初中阶段择校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改善了招生秩序,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促进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是规范办学行为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年”活动,出台了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导检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等系列文件,开展了多次专项督查行动,对不规范办学行为学校进行了通报和处理,及时纠正了个别学校暑期办班违规行为。各级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规范办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相比,与我市教育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与广大群众“上好学”的新期盼相比,我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为:

一是办学思想比较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没有把素质教育和考学成绩统一起来,没有把学生的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的学生成为了“陪读”“陪考”,有的学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了社会,有的学生考入了大学却发展后劲不足。据了解,考入北大等名校的山东考生,虽然入校时分数比较高,但进入大三、大四后,许多人创新、交往等能力明显不足。至于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高中三年究竟学到了什么,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在肯定高考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二是队伍素质不适应教育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教育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市虽然已颁布了《东营市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但校长任职和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尚没有形成教育家办学的良好环境和土壤,教育家型校长、思想家型校长还比较稀缺,很多校长行政管理有力度,思想引领无力度。提出“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许多教师在爱心、知识方面能够及格,但缺乏教育智慧,教育教学过程比较机械呆板,习惯于“满堂灌”,不擅长启发式教学,没有把教育教学工作上升为充满情感、充满乐趣、充满智慧的一门学问和艺术,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学、不愿意上课、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享受不到教育的愉悦和幸福。

三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水平比较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学校,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作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相比之下,我市大部分高中学校还处于考什么就学什么的状态,缺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性,没有把三级课程加以整合融合,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程,更没有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套餐”、“课程自助餐”。

是学校管理不够科学和人性化。受传统管理思想、学校规模偏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的管理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漠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要,单纯依靠统一的、标准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和强制措施进行管理,致使一些学生心理压抑、甚至扭曲,导致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和冲突。老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上演“警察抓小偷”的闹剧。有些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母校参加一些庆祝活动,很大原因就是当初学校的粗暴式管理深深地伤害了其心灵和情感。五是学生课业负担比较沉重。牺牲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大课业作业强度、强化重复训练等粗放式、高消耗的教育教学行为还比较普遍和严重。从2012年和2013年全省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结果来看,连续两年,我市高中符合相关规定的综合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处于全省后几名。特别是今年暑假期间,学校违规办班行为有反弹趋势,有的高中学校顶风而上,擅自办班收费,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反映,有些教师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自己却不亲自批改,而是让家长参与批,让学生代批,让学生自己对答案,进一步加重了家长和学生负担。

以上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统筹安排,下大力气解决。

目前,我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要围绕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总体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发展,打造“幸福教育,和谐家园”品牌。

一是树立“学生第一”的观念,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教育因为学生而存在,没有学生就没有教育。一切从学生出发,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这是教育人的最根本的责任。作为一名教育人,你对于教育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取决于学生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和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就高中教育来讲,落实好“学生第一”观念,关键是辩证地对待高考。一方面,要努力赢得高考,让人民群众满意。高考成绩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考成绩上不去,人民群众不会答应。我市高考成绩连续多年表现突出,但在当前高考政策正在急剧变革的情况下,在其它市比学赶超的竞争形势下,如果我们不能超前应对,稍有懈怠,成绩就有可能出现下滑,上来不容易,下滑却很快,滑下去再上来就更困难。因此,必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戒骄戒躁,扎实进取,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另一方面,也要在赢得高考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高考只是培养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如果把目的和手段颠倒了,教育就会发生异化。我们不能眼里只盯着学习成绩好的部分学生,漠视其他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体格、品格等的综合发展;不能只为学生的高中三年负责,也要为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不为高考,赢得高考”,“为了学生,赢得未来”,这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是适应教育转型发展的需要,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办好一所学校,关键靠校长。作为校长,要有“仰望星空”、超凡脱俗的教育理想与情怀,努力把学校变成一个充满活力、激情与梦想的精神家园,不能把学校办得太现实、太庸俗。社会越浮躁,越要静下心来,在学校和社会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呵护教育这方净土,保护学生纯洁的心灵。在坚定理想信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去做一些教育改造工作。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学校相比,我们的学校确实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体制机制不灵活等各种问题,但一所好学校也并不是完全靠钱打造出来的,不能把缺钱当作办学水平上不去的挡箭牌。在争取办学经费的同时,校长们能否主动地做一些花少量的钱、甚至不需要花钱,却能提升办学品位的事情呢?像更新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布置作业、加大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修养等这些涉及教育内涵的事情,本质上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靠人本身的改变。作为校长,要有创新意识。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讲过:“一个创新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批创新的教师,才能带出一个创新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理想和个性,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敢为天下先,敢于改革创新,积极主动地在小班化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走班教学、学生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三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狠抓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教学改革。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从教育部门这个层面来讲,就要加强教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努力把每个学科都作为课题、作为文化进行研究。深入研究初中、高中、大学等课程的有机衔接问题,尤其是探索改革中考命题方向和内容,适当增加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题目,引领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为高中教育提前打好基础。作为学校层面,要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实施班级制为主、走班制为辅的课程实施机制,开发和实施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举办各种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课题,促进学生多元健康发展。要引导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课本”转化为“用课本教”,从“一言堂”“满堂灌”转化为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无效劳动。

四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总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管理也是育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好的管理会促进学生发展,不好的管理会束缚学生发展,甚至危害学生发展。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在学生管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比如,在校生规模大,寄宿学生多;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约束少,抗挫折力差;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民主意识、公平意识越来越强,敢于挑战权威;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敏锐活跃,充满活力激情;升学压力相对较大,心理上容易出问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强制、高压、整齐划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学校应努力把管理转化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对于学生的犯错,要分析原因,找到症结,讲清道理,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自觉改正,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学生内心感受,仅仅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甚至劝其退学,把责任推给社会。前段时间到北京十一学校学习考察,该学校的校长提到,他们学校对犯错学生的处罚是商量式的,和犯错的学生一起商量,最终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某种方式进行处理,而不是“违反某某规定就要进行某某惩罚”那么直接、那么简单。我们应该懂得,学校管理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人,而不是惩罚人。

篇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准备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小课题研究,所以进行了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我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为我们班制定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三、调查主要方法

1、口头和书面调查相结合。

2、整体调查和部分抽查相结合。

四、调查数据分析

1、对我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对课堂现状很满意40.5%;较满意29%;不满意23%;无所谓7.5%。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由表达20%;老师讲课无趣,引不起兴趣25%;上课听不明白,压力大25%;上课没多大兴趣30%。

2、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反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43%同学认为作业适中,52.4%同学选择了多, 4.6%同学觉得作业很少。说明学生作业量还较多。

从数据分析的结论及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超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过长,日课时总量较大。

调查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7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放学加自习1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近8小时。

(2)家庭作业布置超量。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大量英语单词。

(3)课余活动单调,体育锻炼时间偏少。

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学习上,如写作业、看书、参加各种学习班。其次,看电视节目是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除了体育课外,80%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5%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4)考试较频繁,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心理压力大。

学校现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统考等。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教师的惟一标准,因此师生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也很大。从调查中学生告诉我们,有时感觉太累了,就想让家长给请一天假,在家好好睡一觉。部分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眼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

五、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

1、社会,承担着太多的责任。目前就业竞争的压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苦学成为名牌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获得高薪聘用。因此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升学竞争愈演愈烈。

2、家庭,承接着太多的牵挂。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不惜花大量金钱为子女找家教、买资料、送进培训班等,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层层加码,一些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身心经受双重超负荷运转中。

3、学校,承受着太多的无奈。一是由于学校要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自身的不适当的评价的左右,在减负等问题上态度暧昧。二是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得不到优化,课堂效益低,题海战、频繁考试、学科竞赛等给学生增加了压力。有些老师为弥补课堂教学损失,把希望寄托于拖堂、补课、家庭作业。

4、学生,承载着太多的苛求。由于学生在思维、能力、习惯、态度等方面上的存在差异,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因此,在同等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面前,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些学生学习很轻松,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显得非常困难、负担很重。由于无差异教育的存在,优生、差生一锅煮,面对过多的负担,优生无兴趣承载,差生承载不了,真是苛求了活生生的一代。

5、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激烈的升学竞争趋势是导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如今人们评判一所学校的优劣,往往依据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而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头上,教师要拼命地教,学生要拼命地学。虽然许多教师也知道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真正实施减负,因为直接关系到升学率,升学率低了,不要说学校不愿意,恐怕学生家长更不愿意。

六、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后果

1、致使教师无法合理科学地分配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作业批改任务,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要承担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教学科研任务和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时间是相当紧张的,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搞好教学科研是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两项工作都需要教师下很大工夫去做,但现实情况是:批改大量的作业占用了教师太多的工作时间,以至于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备课,更没有时间考虑教学科研的事情,造成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人问津的局面。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2、造成教师盲目地依赖现成的资料,使教师的自信心受到了影响。为了布置足量甚至是超量的作业,不少教师借助了网络、教辅资料,自己开发练习题的积极性大为降低,一些教师甚至不会为自己所教学科出一套比较标准的试题,反过来更加依赖教辅资料,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没有把握,只能再依靠更多的练习和考试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此恶性循环,搞得教师、学生身心俱疲。

3、破坏了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大量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必然会占用学生的合理休息时间,对于大多数对子女宠爱有加的父母来说,看到孩子哈欠连天地做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看着孩子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匆匆赶往学校,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想而知。还有教师受利益驱动,给学生购置大量的教辅资料、印制大量的试卷,造成学期已经结束,部分教辅资料还一字未写的尴尬局面,给学生家长带来很大的浪费,致使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都产生不满情绪。

4、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应该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但是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被挤占掉了,学生每天循着早饭早自习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作业睡觉的轨迹走,他们怎么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5、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学生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必定会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厌烦心理极有可能延伸到对教师的不信任、不合作,对学习的倦怠甚至对学校生活的厌烦、恐惧,从而导致问题学生和辍学生的出现。有些学生早恋、泡网吧,原因很多,沉重的课业负担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沉重的课业负担带给他们的最大影响就是严重的睡眠不足。这样导致学生的稚嫩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很容易诱发神经衰弱,与此同时,学生长时间坐姿带来的颈椎、腰椎和近视、低血糖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七、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作为学校,一是要坚守教育法规,落实有关减负规定,在学生到校时间、作业等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业申报制,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制,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加大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检查力度,三是要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积极开展研究,大胆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广。

2、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典型题型的研究,精心设计、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劳动,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无味的劳动,提高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力加强学法指导和作业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3、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孩子作业的督查与指导,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

八、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的对策

1、认真贯彻落实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我班相应的减负计划和措施,确保减负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及课时标准安排进行,保证学生在校活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集体体育锻炼时间。

篇5

十八中是重庆一所老牌重点中学,在它的历史上曾有过令人炫目的辉煌。然而,此时的十八中跌入了发展的低谷,被重庆走在前头的“第一军团”学校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行为懈怠、观念陈旧,发展乏力,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学校,让十八中的教师们打不起精神来。

着眼学校的未来发展,马培高意识到,他不可能在校长这个岗位上安稳地做一个守业者,他必须高高地举起一面教育理想的旗帜,引领十八中快速追赶上去。

在这面旗帜上,他“写上”了:学校要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制度先行+“教师第一”

向现实发问:为成就学生的未来服务,关键的第一步该如何走?

面对人心涣散,士气低迷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服务者,新组建的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数日深入细致的调研与思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大家认为,要使十八中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青春,实现第二次创业,再现盛世风采,首先要提振教师精神,走出教师行为懈怠的泥潭,而这非从学校现有的内部机制改起不可。

人的因素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服务学生也好,打教育的翻身仗也好,都不能不用教师队伍建设这张“王牌”,学校领导班子紧紧抓住了这个关键。他们一方面提出“追赶、跨越、腾飞”,尽早跻身重庆基础教育“第一军团”的奋进目标,树立教师的雄心壮志,激发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给学校“机体”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以激活人心,增强学校“机体”的运行功能,即打破“铁饭碗”,叫停“大锅饭”。

制度先行

改革就从严格制度开始。以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做的是表面文章,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比如聘任制,只是走个过场,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不适用而落聘;人员结构再不合理,也还是“照单”依旧。分配制度没有区分度,工作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考核制度缺乏效力,每学期学校都有考核,可是没有与人员的聘任、使用、奖励挂钩。

这种“铁饭碗”、“大锅饭”的制度,如同一潭死水,翻不起浪花。触及不到人的切身利益,走不进教师的内心深处的制度,自然解决不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根本问题,也无法消除学科教师配置的严重失调状况。

这次学校动了真格的。

――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打破原有年级处室界限,遵循按需设岗、按岗定员定责、双向选择、分层聘任、学校适度调控等原则,实行差额聘任,允许人员流动,进出自由,职务能上能下。

――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机制;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津贴向教学一线倾斜。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过程考核,健全激励评价制度。

这样一来,平时工作懒散的落了聘;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水平高、贡献大的得到了奖励。一下子,学校的人力资源效应有了惊人的提高,在学校缺编教师100多人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工作仍然运行良好。改革见到了成效。

当然改革也有阵痛,校长马培高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坦陈:“有人预言,‘到时哭的哭、闹的闹,拿着刀子冲进你的办公室,看你校长怎么办’。我还真接到过好几个匿名电话。电话里有抱怨的,有威胁的。而遇到最多的还是人情阻力,缓聘或落聘的教师,有的托亲朋好友来求情,有的搬动上级领导来说情,有的是几十年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

“确实很有压力,甚至担心闹出人命……”一位学校领导这样回忆道。

但是,改革还是坚持下来了,学校用制度这根硬杠杆,撬动了教师队伍不思进取这块拦路石,为学校打开了发展之门。十八中的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只有学校发展了,每个人的前途才会光明。

严格制度,提振了教师的精神面貌,可以作为十八中再次起飞的重要引擎。但制度管理、约束的是一个底线,能够保证教师获得持续不断的工作热情吗?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教师这个知识群体而言,过于严厉的制度管理,有时容易把人管死,让其特有的开放自由、智慧灵性以及由此彰显的文化气息遭到遏制和压抑。因为制度在制定时总是将对象“恶”化的,会带来强制性的不良后果,产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如何突破单纯制度管理的局限,使管理与开放达到一种平衡呢?

“教师第一”

十八中的领导者受到企业管理中“员工第一”口号的启发,提出了“教师第一”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教师第一”,其核心是尊重教师,这种尊重不能只是外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首先学校领导在制订、执行制度时,抱持的是一种对教师尊重的态度。他们对教师说:“虽然有些老师暂时没有被聘上岗,但他们还是学校的老师,改革的目的不是撵人走,抛弃他们,而是为了促使他们迎头赶上,促进学校的发展。”这是对教师工作权力的尊重。

――十八中的领导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变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冲在前面的、最后拿奖牌的永远是运动员自己,教练只是督促和指导者。为此,十八中重新构建了学校的管理结构,变“金字塔式”为“扁平式”的管理。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这种管理模式的效率,更看重的是决策权的下移,能够最大面积地赋予管理权限和管理空间。在管理结构上,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职员工拥有更充分的自,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这样,一竿子插到底,在教学中教师就能够感受到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持续创造力。这是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尊重。

――学校还根据教师专业的水平、社会背景、特长、参与决策的能力以及待决策的内容等,设立不同的决策小组,通过决策小组,让教师提出自己对学校发展的意见或建议。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决策,教师不再是“被改革者”,而是制度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这是对教师话语权的尊重。这样,可以保证使每一个决议从意向到执行都有很高的民意基础。

“教师第一”的管理思想,还要求对教师的身心呵护备至。教师原本就是个高压力、高付出、超负荷的职业,十八中从不倡导教师们疲劳工作,也不赞同“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校领导对教师们说,我们要做一个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蓄电池。不光释放,还要有储蓄。

于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健身运动,组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长跑、太极拳、围棋、健身操等运动协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成了十八中体现“教师第一”的一项内容,这种关心,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他们相信,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能把学生放

在第一位,为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服务才能落到实处。做一天学生,他们变了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大部分是“任务型教师”。在这些教师的观念里,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他们眼中,学生不过是教师工作的产品,甚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

不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对待,又怎能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呢!

旧的观念一定得转变!

怎么转?搞讲座、观摩名师课堂,还是读书、集体学习,这些手段都用过,每一次思想上的一点点转变、进步,最终都会被来自现实的压力所击退。

转变观念是件难事。学校领导班子一直都在寻找契机。

有一句学生不经意间说出的话,让他们眼前一亮。学生说:“老师根本不理解我们,让他们当一天学生试试!”

是啊,何不让老师们当一天学生试试,看看会发生什么。

来自学生堆里的心灵震撼

经过精心策划,校领导班子设计了一个“十八中教师当一天十八中学生”的活动。参加对象:全校从初一到高二所有的任课教师;时间:两个星期内的一天,从早上第一节课到下午第三节课;地点:一个教师固定在一个班级;任务:听课、做笔记、回答课堂提问、完成课堂作业,外加填写“听课记录单”。

老师们一个一个走进教室,扎进学生堆里当学生。这一做学生,教师们的感受还真非同一般。

外语罗老师上完一节数学课后,心中就有了感慨:如今初中数学比自己上学时难了,解题思路新颖,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自己居然也“开小差”了。

当李老师听完一天的课,拖着疲惫的脚步、带着掩饰不住的倦容走出教室时,忍不住感叹道:课堂学习是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学生一天要学6~7门课,头脑需要不断地切换,我都有点转不过来了!特别是高中,课堂容量大,稍微一走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了。

胡老师的感受有点特别:“还没有到放学时间,坐在教室里的我已经是饥肠辘辘,以前我总是提前吃饭。现在才知道饿着肚子上课是什么滋味。”

“差生的滋味真不好受。”几十年没有再碰过英语了,英语课上,靳老师真正体验到了当差生的感觉,真不好受。

一天身临其境的尝试,使老师们开始换位思考,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一些老师凑在一起,为学生算起账来:

学生每天8节课,还有早、晚自习,一共在校时间约为13小时。各科任教师都怕学生在自己的科目中少花时间,都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平均每门课按半小时来计算,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总量就是4个小时。除去上课的时间,学生只能抽空完成,比如课间、中午休息、下午放学到晚自习之间。只要稍一放松,作业就可能写到深夜。

许多学校都不许学生将食品带入教室,十八中也不例外。但是一天下来真够难为学生的。你看,学校要求早上7点10分到校,很多孩子6点就要起床,偶尔起晚了,就只好把早点带进教室了;就算是吃过早饭,可上午要到12点才放学,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能量消耗很大,学生很容易饿的。

教师们开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给问题归因:

“课间‘偷嘴巴’的孩子,是有他们的苦衷的!看来,我们惯常的规定也不一定合理。”

难怪有学生会上课打瞌睡,难怪有学生抄作业,难怪有学生听课质量不高,一年到头我们让孩子“马拉松式”地奔跑,我们给他们的负担过重了!

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学生太需要理解了!而曾经是学生的我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离学生这么远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得冷漠、苛刻了?

感同来自身受,通过一天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体验,教师受到的震撼不啻一场心灵“地震”,撼动了旧有的观念,唤醒了教师内心的情感,使教师对学生有了一份同情,有了一份理解,更有了“学生立场”。

教师自律倡议书

教师们的心里不平静了。跟班一天做学生,个中滋味,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地在考虑问题时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学生视角。他们开始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他们意识到,学生在校园中是弱势的,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十八中教师当一天十八中学生”活动一结束,老师们“一呼百应”地发起了“十八中教师教学自律倡议书”。这份倡议书正是从学生的角度对以往教育教学行为的再审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业要精选、有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负担,不要只强调自己的学科重要,抱怨其他学科的作业多;要舍得花时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中要与学生有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后,学校根据教师自律倡议书和来自教师的反思结论,出台了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严格控制作业量,坚决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加大对教师的监督;取消早自习,减少考试次数;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切实把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足够的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及校外活动,给学生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不允许把学生成绩上墙,不允许给学生排队,不允许把学生赶到教室后面或者教室外……

平时被教师看起来冷冰冰、硬邦邦的条文,此时在教师眼里有了温度和柔度,他们没有了抵触,愿意把它变成自己的行动。

亲身的体验带来了认识的飞跃,又由观念的转变落实到行动的跟进上。就这样,十八中一步步走向为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服务的理想之路。

跳出平庸,走向卓越

士气高了,观念变了,并不等于就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每一位教师发展好,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十八中当然也不例外。

毫无疑问,十八中的教师们绝大多数是合格的,但是怎么才能让他们走向优秀和卓越呢?

克服教师平庸化的有效手段是教研,但马培高看到,以往的教研工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采取“专家讲授――教师聆听”的方式,这样单一的形式,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经历教师的不同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多数教师的眼中,教研是强制性的,教师们抱着完成任务的目的,甚至带着抵触的心态来参加。

必须改。

教育理论中的那些教育思想,是不是也适用于对教师的教育?应该是的。一般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是教研的主体,一切教研活动必须围绕教师的个人需要这个中心展开。

按这个思路想下去就会发现,所有教师都共同需要的东西,有,但不全是。每个个体的需要千差万别,有的可能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感染力,有的可能想搞好自己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这样一想,马培高对教研的内容就心中有数了,继而一

个2:4:4的比例呼之欲出:专家引领占20%,同伴互助占40%,个人反思占40%。

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都是针对个体的学习。那么,同伴间互助什么?个人反思什么?都由教师自己决定,这便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自我学习,也就是以解决教师的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按照这个比例搞教研活动,教师有了动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一套成形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十八中诞生了。

20%的专家引领,主要采取“听听”和“看看”两种教研形式。“听听”是指听专家讲座,“看看”是指外出学习。这对于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大有裨益。每年,学校从西南师范大学、重庆教科院等,邀请专家到学校作讲座。学校还外派教师学习,其中有到国外学习的,有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还有60位教师被送到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

第一个40%――同伴互助,主要的形式是“评评”、“说说”、“比比”。

“评评”,就是评课。大家共同听一堂课,而后对这堂课以及引发的问题“品头论足”。有老师将这诙谐地比喻为:“广泛地听课是吃大餐,评课是吃小炒。”实践证明,精细的评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中的评课还有一个特色,即视频评课。十八中几乎天天都有各种类型课的品评,比如,骨干教师献课,中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新教师的合格课,还有新课程课、推门课、教学比赛课,等等。如何让这些精心准备的教学案例发挥更大的效用?十八中把它们做成了视频案例,教师们任何时间都可以调出观看。这些案例不仅是课堂的实况录像,而且还是一个个“评评”的研究对象和材料,相关的案例主题、背景知识、讲课人的课后反思、专家意见、先前的一些评课记录也都和视频放在一起,“评评”时都可以调出来进行再品评。视频使教师在各自不同的空闲时间段听同一堂课成为可能,结合了声、像以及学生反馈的视频课,尽可能地保存了课堂上的资源和信息,无疑成了一种最好的品评素材。

老师们说,评课会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仪态更加和谐。十八中有近15位老师获得过全国和重庆市的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得益于评课这一教研活动。

“说说”,即对话和交流。学校教研组每月有一次“教研日”活动,是让老师们在教研组活动中,围绕自己的发展、兴趣、困惑、对学校的建议、对当前教育的认识、对学生的看法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之中,学校一直都在努力营造一种直率、开朗的校园文化,创设和谐的氛围。教师们慢慢地从开始的“无话说、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到今天的“有话说、想说、敢说、善说”。他们认识到,只要坚持开诚布公、对事不对人,对话和交流就是健康而有益的,就会碰撞出火花,就会形成流动的信息。

2011年暑假,学校搞了一次内部论坛。13个学科的18位教师纷纷登上讲台,演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他们分别就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备课、教学反思等4个话题,展开热烈的研讨,讨论一直延续到论坛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比比”。主要是指组织各类赛课。学校每年有众多的教育教学赛事。如何利用比赛资源为教师成长铺路?每次比赛,学校都组织专业指导和课件辅导,以团队的力量打造参赛选手,提高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大量派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外出听赛课。每次听课回来,都必须在教研组或者备课组内总结本次赛课的经验和教训,使每一次赛课都成为教师成长的推动力量。学校自行开发的传统项目“金苹果”教学能手比赛,从教案、说课、上课、论文等几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展示和提升自己能力的舞台,成为十八中教师成长的孵化器,一些年轻教师从中脱颖而出。美术的廖鑫老师,进校1年就代表学校参赛,获得重庆市高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二个40%――个人反思,主要的形式是“想想”、“写写”。

“想想”,即个人思考。教师培训如果离开了教师自身内化的过程,就变得毫无意义。作为一个有过专业训练的成年人群体,教师们都有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反思的能力,为何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提升呢?

鉴于此,学校要求教师要经常对具体的教育事件、具体的教育行为、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判。学校除了留给个人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外,也十分重视在个人反思基础上的集体反思。教研组的老师们在一起,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讲出来,针对问题进行切磋,开展讨论,完善个人的思考结果,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让教师们养成思考的习惯。

“写写”,主要是把思考写成案例、心得、论文甚至校本教材。个人化的文字是对思考的最好记录,文字也能使思考的条理更清晰,是思想的最好总结方式,因此,十八中要求教师们要勤动笔。

学校并不要求老师们的文章有多深的理论,有多么系统,只要把自己经历和思考的记录下来即可,因为生动的、鲜活的事例,个人化的独特思考才是教师的宝贵财富。老师们撰写的反思小论文,学校领导班子都会读,其中有成功经验和独到思想的,学校会负责向全校推广;有困惑的,也会号召大家一起探讨;而失败的或错误的,还会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反思,寻求解决的方案或途径。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教师们开始积极思考关于自己职业和工作上的一些经历和困惑,并尝试把它形成文字。目前,学校已编印各类文集12本,有近100篇论文获市区奖,有177篇在国内各大教育报刊。

短短的几年时间,学校培养了2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4名特级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园丁教师,3名研究员,1名重庆市杰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5名重庆市骨干教师。有15人次获全国、市赛课一等奖,57人次被评选为江北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导师。学校独立承担的科研课题共8项,有200多人参加课题研究。

篇6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全国以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着力点,以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创建目标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省“双高双普”县区评估验收标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新修订的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要求,从年开始,在前几年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上,逐条对照省上的评估验收指标,全面开展“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到2013年底,通过省级“双高双普”验收,确保2015年通过省级教育强县验收。

三、创建任务

(一)加强教育管理

1、强化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县委、县政府成立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发改、教育、科技、财政、人社、国土、司法、公安、文化、广电、民政、交通运输、住建、卫生、工商、税务、团县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将教育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认真实施“316工程”和校园安全工程等教育发展工程,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督导考核制度。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育工作,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

2、认真落实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实行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目标考评和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认真落实镇教育工作职责。镇政府成立或调整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以县为主”办学体制下应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制定义务教育入学制度和控辍保学制度,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对镇政府及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定期进行督导评估考核,督导考核结论纳入年度目标岗位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进一步明确村级组织教育工作责任,落实义务教育入学制度和控辍保学制度。村、组(社区)按时通知并督促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到学校为其办理入学手续,使其按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做好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就读工作。

5、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督导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服务、监督、保障作用,促进县域内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省市关于县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督导人员和工作办公设施,力争2012年通过省市标准化县区教育督导室验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年督导经费达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0.3%。

6、按省、市关于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标准,落实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规划,做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达标,教育培训设施达标,配备教师达标,教师学历、职称达标,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年培训经费达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

7、县教研室按省市规定的标准建设,各项设施配备达标。配齐各学科教研员,学历、职称达到规定要求,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并努力取得显著科研成果。教研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经费保证达到10万元,有满足办公、教科研活动、教改实验、成果出版奖励的专项资金。

8、明确县电教中心作为县教育部门独立设置的全额事业单位性质,按规定编制配齐工作人员,按建设标准配备工作设备和设施,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9、完善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使其充分发挥综合性、多功能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功能。

10、县政府相关部门、各镇和村组(社区)加强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做到校门两侧50米无摆摊设点,道路设置减速带和安全警示牌,200米以内无网吧,周围无废水、废气、噪音等污染源。

11、为学校和幼儿园配备正规的安全保卫人员,使校舍建筑、消防设施、药品管理、设备器材、用电炊食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学校制定各类安全预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12、保证校园场地独立完整,内部整体规划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做到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离,公寓、食堂、厕所、体育场地布局达到规定要求,彻底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危房。

(二)落实教育经费

13、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依据国家、省、市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实行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教育的原则,将义务教育各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资金拨付制度,理顺支出渠道,切实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14、确保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县财政局要保证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达到省颁标准的基础上逐年增长。年,财政保障公用经费小学达到每生每年400元,初中达到每生每年600元,以后每年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提高。

15、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县国税局、地税局要按政策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县财政局要全额将教育费附加拨付县教育体育局,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16、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县级新增财力20%以上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17、规范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县财政局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保证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50%以上用于教育,其中40%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器材的配备。

18、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资金拨付制度。县财政局要及时、足额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和省市划拨的资金,确保县级配套的危房改造资金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

19、落实教师待遇。县人社局、财政局要保障中小学教师国标工资及绩效工资、地方性津贴按时、足额发放,使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县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保证已经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正常落实。

20、规范中小学财务管理。县会计核算中心和镇财政所要保障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资金全额返还学校使用,杜绝挤占、平调、截留等问题。县物价局严格审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县教育体育局督促中小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收费,非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标准,确保中小学无乱收费现象。

21、设立义务教育专款。县财政设立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和加快各类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并列入预算,做到义务教育学校无欠帐问题。县教育体育局要制订整合、盘活教育资源方案,盘活教育资源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教育发展。

22、从年开始,确保省、市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及县级教育经费管理使用规范,充分发挥应有效益。

(三)加快布局调整

23、全面科学规划,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县教育体育局要根据省、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结合我县教育发展实际,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长期规划》,并提出到2012、2015年撤并学校具体方案,确保到2012年底,新建、改建幼儿园15所,全县完全小学调整到88所,初中调整到22所,普通高中调整到4所;到2015年底,全县幼儿园达到72所,完全小学调整到52所,初中调整到16所,普通高中调整到4所。各镇人民政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根据县上的调整方案,做好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24、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开发建设,根据相应人口规模同步规划和建设学校及幼儿园,确保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公办性质,并使所有新建学校和幼儿园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5、县教育体育局要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调研,形成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调研报告,并制定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基本消除薄弱学校,达到义务教育主要资源配置基本均衡。

26、规范中小学班额。县教育体育局要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配置生源,切实加强县城和蔡家坡地区中小学学籍管理,使县城和蔡家坡地区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高中一般不超过55人,使边远地区中小学班额接近规定标准,坚决消除超大班额和超小班额现象。

2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校园自然环境特点,搞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生均集中绿地和学生种植园地面积小学生均达到5平方米,初中生均达到6平方米。校容校貌整洁,主体色彩鲜明,旗台、校标、校徽、校训、校歌等文化建设规范,校园文化有特色。

(四)改善办学条件

28、保证中小学校园、校舍面积达标。县教育体育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要联合制订中小学校园、校舍、设施等教育资产管理办法,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严禁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暂时闲置资产流失。县教育体育局要逐校核查落实,保证农村小学6、12、18、24班生均校园面积分别达到34、29、23、20平方米,农村初中12、18、24个班生均分别达到30、29、2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农村小学6、12、18、24个班分别达到8.3、7.8、6.8、6.5平方米,初中12、18、24个班分别达到10、8.97、8.56平方米,每所小学落实劳动实践基地5亩,初中10亩。

29、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县教育体育局要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布局调整规划,积极向省、市争取专项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各镇初中、中心小学及几村联办的生源规模大的小学建设成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寄宿制学校,保证应寄宿学生全部住校,1人1床,生均使用面积达到3平方米,学生食堂(厨房和餐厅)生均面积达到1.2平方米,餐位按在校寄宿生总数的70%设座,符合卫生要求。学生厕所蹲位达到男生30:1,每40人设1米小便池,女生15:1。

30、落实体育场地。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环道设置18个班200米,24个班300米,30个班以上300—400米,设100米直道。初中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环道设置18—24个班300米,30个班300—400米,设100米直道。中小学篮球、排球场地按班6:1设置,体育场地为弹性地面,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

31、教室建设达到规定标准。普通教室面积小学达到61平方米,初中达到67平方米。根据学生身高范围选择使用两种以上型号的课桌凳,课桌凳完好率达到100%,教室通风透光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日光灯照明达到360瓦,与黑板垂直安装,距桌面1.7-1.9米,供暖、降温设备安装到位。

32、健全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县教育体育局要加强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中心小学、普通完全小学12个教学班以下的设置一套实验室,每增加12个班增设一套,设备配置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农村初小(教学点)每校设置综合室一个。加大初中实验室设施配备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使布局调整后保留的初中,每12个班各设置一套理化生实验室,每增加6个班增设一套,设备配置全部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县教育体育局要督促各初中结合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及时添置实验药品等实验教学的必需用品。

33、配设艺术教室。健全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室。县教育体育局及时为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器材,使全县初中音乐、美术(书法)每24个教学班各设置一个教室;小学音乐、美术(书法)教室每12个班设置一个,每增加12个教学班各增加音乐、美术(书法)教室各一个,设施配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

34、加大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力度。全县中小学图书配备小学生均达到30册以上,初中生均达到40册以上,年递增量1%,藏书分类比例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建立电子书库。中小学设置师生分设的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按教职工总数的33%设座,学生阅览室按在校学生总数的1/12设座。报刊杂志以教育教学报刊为主,小学达到60种,初中达到80种。

35、继续加大现代教学设施装备力度。县教育体育局要统筹规划,初中、中心小学、完全小学要建立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小学三年级以上每12个班各设置一个计算机和语言教室,装机45台,初中语言教室和计算机教室每12个班设置一个,装机50台(若计算机教室兼有语言教室功能,计算机教室的数量相应增加,计算机教室和语音教室总数不能减少)。各中小学配备电子备课室,并按教师总数的6:1配备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每20个班以下设置一个,设座能够满足一个年级的合班教学。农村中心小学实现“校校通”;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配备到位,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36、加强中小学劳技和科技活动教室建设。县教育体育局要督促各中小学建立劳技和科技活动室。小学劳动课教室和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室12个班以下设1个,每增加12个班增设1个,每室配置6种劳技技能的工具和材料;小学和初中都建立起科技活动室,科技制作要做到具有创造性,特色鲜明。

37、按规定设置其他部室。各中小学都要建立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少队部(团队室),初中建立地理教室,并配齐教学设备。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8、加强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县教育体育局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决定,切实做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调配交流等工作。县级有关部门和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配合支持教育部门行使对中小学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部门要制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意见,加大力度选拔、培养、使用有知识、有能力、肯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干部,配备一支年龄结构有梯度、学历层次有提升、管理水平有突破的中小学干部队伍。

39、合理均衡配置师资。县教育体育局要根据县情实际,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制定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均衡配置师资的实施意见。要提出鼓励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任教的切实措施,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优秀校长和教师按20%的比例向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流动。

40、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县编委办、县教育体育局要密切配合,定期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核查,按照“城镇地区从紧、边远地区适当灵活”的原则,使全县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其中小学城镇1:24,农村1:23,专任教师总量不低于91%,教师按班编制,每班保证2人;初中城镇1:17,农村1:18,专任教师总数不低于85%,教师按班编制,每班保证3人,按标准配置专业对口的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教师。县教育体育局要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出现师资富余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机制和绩效工资挂钩机制。要通过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41、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使小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37%,其中高级教师占2%;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其中高级教师占10%,使教师年龄、学科、职称结构基本合理。

42、重视加强师德建设。每学期坚持在全系统集中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随意脱岗、小病大养、心气浮躁、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时间娱乐等问题,定期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在教师队伍中不发生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现象。

43、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县教育体育局要制定5年一轮的教师培训计划,扎实开展校长和班主任全员培训,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学校要落实有关规定,把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县财政按需要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完善教学设施,定期聘请专家讲课,使县教师进修学校真正成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的基地。中小学要按政策规定,落实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报销教师参加非学历培训的相关费用。

44、建立健全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新任教师补充机制,根据需要补充一批新教师;保证近三年小学新任教师具有专科学历,初中新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县教育体育局要检查指导各中小学依据新颁布的《劳动法》,规范用人,严禁随意聘请临时代课人员,巩固2002年以来清理代课教师的成果。

(六)推进素质教育

45、落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战略,制定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正确的素质教育质量观,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切实做到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运用科学的素质教育奖惩措施,激励鞭策学校校长和教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机制。

46、科学划分学区。县教育体育局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区规划,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不组织进行初中招生考试。普通高中按比例招收服务区初中毕业生就读。

47、优化学校管理。各中小学制定比较规范的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做到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办学理念符合教育方针要求,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规范。

48、全面深化实施新课程改革。县教育体育局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督促、检查、指导、规范各中小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各学校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动员教师全员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每学年的校本课题个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各校都要开发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9、加强德育工作。县教育体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文件要求,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形式,按照“小、近、实”的德育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三讲两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课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和各学科德育教育渗透作用,使学生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配合支持,充分利用周公庙、诸葛亮庙、周原遗址、扶眉战役烈士陵园、陕汽集团、蔡家坡镇岐星村和水寨村、凤鸣镇城北村等德育教育基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团县委和各镇团委要配合支持,加强中小学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少先队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团县委、县妇联、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各方面要配合支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0、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县教育体育局要督促、检查、指导各中小学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加强体育课教学,落实“两课两操”,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校每学期举办1次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各1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保障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小学学生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学校无流行性传染病发生。

51、巩固提高普及程度。各中小学建立学籍管理制度、辍学报告制度和辍学劝返制度。切实落实县级有关部门、镇、村级组织和学校的控辍保学责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确保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52、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要指导中小学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生操行合格率达到95%;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各类实验和计算机操作合格率达到90%以上,音乐、美术、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到95%,视力不良年新发病率不超过4%。

53、加强素质教育监测和督导评估制度。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继续健全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每年督导评估50所左右中小学和幼儿园,评估结果作为表彰奖励学校、校长、教师的主要依据。积极开展创建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活动,到2012年全县创建素质教育省级优秀小学、初中各至少1所。

54、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县教育体育局要继续健全学校安全法制教育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要针对学校周围交通情况重点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针对季节变化重点加强预防疾病教育,针对校舍和楼梯情况重点加强人身安全教育,针对问题学生重点加强预防犯罪教育,针对食品饮食实际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针对个别心理脆弱学生重点加强珍惜生命教育。要随时排查一切不安全隐患,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确保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生无犯罪现象。

(七)促进协调发展

55、抓好学前教育。县教育体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要求,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报经县政府审定后实施。要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格局,以农村地区为重点,以财政为支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体制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保教质量。县政府每年保证有相对的财政投入。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集体和社会人员办园。到2013年底,每个镇要建1所中心幼儿园,在县城和蔡家坡各建成1所规模达到600人以上的公办幼儿园。到2013年9月,全县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城镇达到95%,农村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将幼儿园班额小、中、大班分别控制在25人、30人、35人。

56、加快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幼儿园幼儿人均占地面积6个班、9个班、12个班分别达到15平方米、14平方米、13平方米,园舍建筑面积人均分别达到9.9平方米、9.2平方米、8.8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达到2平方米,设30米直道。绿化用地面积人均达到2平方米。

57、规范学前教育部室、编制与经费。幼儿园每班活动室与寝室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建立图书阅览室,人均图书达到10册。同时建立科学活动室、美工活动室、多功能厅、卫生保健室。厨房设备达到规定要求。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达到1:7,中级职称占30%,每班配备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教师全员参与园本科研课题,并取得显著成果。县上落实幼儿园运转经费和发展经费,对民办幼儿园实行规范管理。

58、完善高中基础设施。要根据学龄人口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未来高中教育资源需求,合理定位高中建设规模。按照《省普通高级中学办学标准》要求,使高级中学、蔡家坡高级中学、益店高级中学、陕九高中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25—3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到10—12平方米,绿地和自然科学园地面积生均达到1平方米,体育场地生均达到3.3平方米,环道设置达到400米,将体育场地面改造为弹性地面。篮、排球场地按班级6:1设置,生均宿舍使用面积达到3平方米,学生餐厅按住校生70%设置餐位。

59、完善高中部室设置。各高中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12个班各设置一套,每增加4个班增加一套。理化生三科各设置一个探究室。生均图书达到50册,年图书递增量达到1%。教师阅览室按5:1设座,学生阅览室按8:1设座,报刊杂志达到120种。每12个班设置计算机教室和语言教室各一个。建立通用技术教室,开通校园网,设立音乐、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地理历史教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卫生与心理咨询室,部室建设与设置达到《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要求。

60、切实保障高中编制与经费。对高中教师进行科学调配,各高中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15,行政工勤人员比例控制在16%以内,教师按每班3人编制。教师本科学历率达到100%,研究生比例达到5%,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数6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20%。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调动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科研课题,并取得显著成果。落实财政拨付的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的要求,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发展。

61、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规划,制定好职业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统筹县内行业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民办职业教育。积极争取上级职业教育专款,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使职教中心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5000平方米,体育场地生均3.3平方米,设300米环道,将体育场地改造为弹性地面,篮、排球场地按班级6:1设置,生均宿舍使用面积达到3平方米,学生餐厅按住校生70%设置餐位。

62、搞好职教中心部室建设。充实职教中心图书馆,使藏书达到4万册,年递增量达到1%,报刊杂志达到60种,实现实习场地满足教学需求,计算机配置达到200台,建设多媒体阶梯教室1个。

63、落实职教中心编制和经费。切实强化培训功能,要通过补充、调配,使职教中心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理论课教师本科学历率达到90%,高级职称占20%,“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合理设置专业,强化优势专业,形成2个以上省级骨干专业。积极为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人才,为全县劳动力转移提供技术培训。使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5%。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并取得显著成果。县上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民办职业教育实行规范管理。

64、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到2012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5%,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

65、提高镇教育综合水平。坚持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技术教育一起抓,做到城乡继续教育学校机构建设规范,经费落实,活动开展经常,学习型社会风气浓厚。整合农业、科技推广、化技术教育等资源,成立镇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切实做好为农服务各项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四、创建工作安排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是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对于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镇、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全力以赴,切实抓好省市级教育强县各项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使我县的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创建工作负总责,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各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创建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1、各镇要进一步明确办学责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1)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全面达标,严格控制辍学率。

(2)按年度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任务。

(3)按政策要求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校园、校舍、设施等资产的调配和划转,确保教育资产不流失。

(4)不断改善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办学条件,加快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事业发展。

(5)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6)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责任,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积极参与。

(1)县教育体育局要切实担负起实施“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的规划、协调、督促、指导、落实等工作责任。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切实做好教育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将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及时查缺补漏。

(2)县财政局要做好教育经费的自查工作,确保教育经费和创建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按照教育投入政策,规范教育经费帐务管理,财政支出、决算明确显示政府教育投入情况。

(3)县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要积极配合教育体育局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确保建设工程按计划如期完成。

(4)县公安、工商、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及各镇要协同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和食品卫生工作。

(5)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人事、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指导力度。

(6)县民政局要积极做好对贫困学生和残疾学生家庭的救助工作。

(7)团县委、县妇联、关工委、老科协等单位要加强青少年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的校外教育活动。

(8)县文化广电局要积极参与,多角度宣传,营造全县实施“双高双普”、共创省级教育强县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增强保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县财政对教育投入在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基础上,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有新的提高。财政每年预算超收部分、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比例用于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