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篇1

关键词:投资效应;宏观经济

2009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1-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增长加快,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8月份,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除价格因素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比上年同期加快20.6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根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9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为35%,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6%,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2倍,这表明4万亿投资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投资结构有所优化。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6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6%,这均高于第二产业29%的增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国民经济中急需发展部门和地区的投资增长比较快。主要表现为:铁路投资增长12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水利投资增长65%;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增长42.1%和38.1%,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第三,民间投资有待加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1192亿元,同比增长40.1%,远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水平。这表明前8个月的投资高速增长是通过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项目来实现的,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明显不足。

2009年1-8月份,在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宏观经济景气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高增长、土地市场升温提高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等众多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预测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27402亿元,名义增长率为32%,比2008年高出6.5个百分点,为近16年的最高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4.4%,是2008年投资实际增长率的2.26倍。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有以下方面:

第一,产能过剩加剧风险。尽管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客观上,投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积聚。2009年第2季度,在高投资的驱动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9.1%,已经高于第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9%的增幅,特别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7%,重新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降幅明显下降,远低于2008年的水平: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040.3亿元,下降了22.9%;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45%。工业增加值的快速上升和工业企业利润的迅速下滑反映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指出,2009年一季度我国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上看,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增长红利高峰已过,虽然与去库存化相关的短期周期已接近尾声,但是与去产能化相关的中长周期却刚刚开始,这必将影响我国未来长期潜在产出,使得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相对更加突出。

第二,地方财政风险。在本轮经济启动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争上项目时过度追求规模,不顾地方政府财力限制,从银行过度融资,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远远大于其财政实力,负债规模呈10-20倍的增长,政府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警戒线。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过度负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银行盲目授信、资金运用不透明、信贷资金财政化等问题不断集聚,这给地方财政、银行风险和未来地方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三,银行结构风险。2009年以来,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1-7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3万亿元,同比增加4.89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2倍,同比增加172%。虽然,快速增加的银行贷款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对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迅速增加。对银行业本身来说,银行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项目资本金不足风险、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风险等新的风险等,威胁着我国银行业的安全。

第四,投资消费结构进一步失衡。2009年1-8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创1997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不到投资增速的一半。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模型,预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由2008年的57.3%骤升到69.5%,上升12.3个百分点;消费占GDP的比例则进一步下降,消费偏低、依赖投资拉动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加剧。

参考文献:

1、柳建光,李子奈.关于投资乘数及边际消费倾向计算方法的讨论[J].统计研究,2006(12).

2、杨飞虎.我国投资乘数、加速数与经济增长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3、岳国强.4万亿新增投资的见效时间和拉动效应[J].中国投资,2009(3).

篇2

内容摘要: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中有些因素可以量化,有些因素是不能量化的。本文以1997年至2008年的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样本数据建立组合模型,对模型进行识别、估计、检验,并且用2004年至2008年数据进行组内验证预测,预测精度都达到95%以上,文章运用此模型对未来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预测,以期为四川省有关部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组合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研究方法综述

据2009年7月18日金融时报中经济专家分析,我国经济刺激仍延续了投资主导的模式。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地方项目投资增速超过中央,私人投资开始跟进,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的投资备受关注,其也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研究者更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是不能量化的,而且即使可以量化,量化的数据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准确性,因此运用它方数据结合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并预测一般比较困难。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数据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据此进行科学的预测尤为重要。

对于时间数列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一般简单的就是指标分析法,比如统计学教程中用到的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量等。还有相对比较复杂的模型分析法,针对确定性时间数列和随机性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又各不相同。

一般确定性时间数列的分析方法包括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时间回归法、季节指数法等。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渐进式而不是跳跃式的,影响事物的因素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基本上是不变的,即使变化不大,事物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类推性,而且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不显著,根据时间序列的历史资料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出这种确定性的趋势,并依此来预测将来的发展变化。对随机性时间数列的分析方法一般包含ARIMA模型法和组合模型法,认为很多社会经济现象变动形成的时间数列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过程的实现,利用随机过程去分析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动趋势。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现实中很多经济时间数列都是由确定性趋势和随机波动两部分构成,具体可以用以下模型来表述:Xt=f(t)+Yt ,其中,f(t)表示数列Xt中随时间变化的确定性趋势部分,可以用一定的函数形式来模拟;Yt 为Xt中剔除随时间变化的确定性趋势后余下的随机波动部分,可以用ARMA模型来模拟。由于指标分析法和确定性时间数列分析法认为时间数列中随机变动因素影响不显著是不科学的,因此,本文选用随机性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

本文运用Eviews软件,采用2009年《四川统计年鉴》中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首先介绍了ARIMA模型法与组合模型法两种随机性时间数列分析方法;然后利用1997至2008年的数据建立组合模型,对模型进行识别、估计和检验,对2004至2008年这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了组内验证预测,并用该模型对未来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了组外推断预测和分析,为四川省政府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ARIMA模型法与组合模型法

(一)ARIMA模型法的原理

ARIMA模型法建模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数列视为一个随机数列,即除去个别的偶然原因引起的观测值外,时间数列是一组依赖于时间t的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数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数列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这组随机变量所具有的依存关系或自相关性表征了预测对象发展的延续性,而这种自相关性一旦被相应的数学模型描述出来,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预测其未来的值。ARIMA模型法一般不考虑确定性趋势的具体形式,采用直接差分的数学方法,使时间数列Xt的趋势剔除,然后对剩余数列进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的模拟,最后经过逆运算得出时间数列Xt,即ARIMA模型。

(二)组合模型法的原理

组合模型法建模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数列视为一个随机数列,而时间数列是一组依赖于时间t的随机变量,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数列与时间t的确定性关系,然后用ARMA模型描述随机变动部分。 组合模型法考虑确定性趋势的形式,以直线、指数、多项式、双曲线等具体不同形式,构造时间t的函数去模拟确定趋势,然后对剩余数列进行ARMA模型的模拟,最后综合两部分得出了最终模型,即组合模型。

(三)ARIMA模型法与组合模型法的关系

ARIMA模型法与组合模型法都是研究随机性时间数列的方法,二者异曲同工,又各有优劣,具体采用哪种模型来拟合时间数列趋势,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一,组合模型法可以取不同的函数形式模拟确定趋势,而ARIMA模型法多为通过一般差分来剔除趋势的,而且多数是线性趋势的效果才好,对于非线性趋势的数列一般要经过取对数等线性数学替换后才能够进行差分剔除趋势;其二,组合模型法中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更好解释,而ARIMA模型法的参数经济含义则难以解释;其三,现实中多数经济时间数列的变动并非都是呈现线性趋势,ARIMA模型法的数学变换经常使得原始数据面目全非,最后在模型中的数据和原始数据相差甚远。

组合模型的实现

首先,拟合确定性趋势部分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时间数列变动趋势图,发现存在指数变动趋势,因此建立指数增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估计方程为:

f(t)=601.787170*EXP(0.227480*t)

T统计量 9.695477 21.028890

式中,参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相对应的T检验值分别为9.695477和21.028890,绝对值远远大于2;整体的模拟效果也比较好,拟合优度达到0.985542,F检验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对剩余数列进行包含常数项和趋势的单位根检验,选择Automatic based on AIC和MAXLAG=4,发现ADF值达到-3.460619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875302,说明剩余数列已经平稳。

其次,对剩余数列y用Box-Jenkins法模拟ARMA(p,q)模型。由于数列的确定性部分模拟的是非线性回归模型,因此,只能采用AR(p)形式对剩余数列进行建模。根据数列y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可以断定,初步识别数列的分布至少服从一阶自回归。比较R2、R2、残差平方和、AIC及SC各种统计量,综合预测误差的结果最终确定剩余数列服从二阶自回归,模型为:

y=[AR(1)=1.642876,AR(2)=-0.841110]

T值6.251015-3.339783

各种计量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如下:模型中一、二阶自回归参数的T统计量值的绝对值均大于2,表明各参数显著不为零;F检验伴随概率的P值为0.000011,表明模型从总体上看是显著有效的;R2、R2在85%以上,说明拟合效果比较好,同时残差平方和、AIC及SC都相对最小;从残差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及相应的Q统计量来看,残差的任意滞后期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与零无显著差异,同时LM检验也表明残差数列不存在高阶自相关,且ARCH检验的伴随概率比较高,表明不存在异方差;因而该模型总体上是最佳的。

最后,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组合模型的参数进行整体估计,参数的初始值和精确估计相差不大,综合确定趋势的指数模型和剩余数列的ARMA模型,得到最终的组合模型为:

Xt=f(t)+Yt

f(t)=601.787170*EXP(0.227480*t)

y=[AR(1)=1.642876,AR(2)=-0.841110]

本研究根据上述组合模型对2004-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组内预测,从近五年预测的预测情况(见表1)来看,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较小,相对误差率基本上控制在5%以内,这说明此模型预测的效果较好,能够较真实地刻画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以用于预测。

预测及分析

本文对1997年至2008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建立的指数增长和自回归组合模型通过各种诊断检验,而且进行的组内验证预测效果也很好,因此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未来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外推预测,预测结果详见表2。预计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依次为9307.75、11664.10、14605.91、18292.79、22924.77亿元,年平均增长高达3000亿元左右,逐年增长率都在25%左右。其中如果相对误差控制在5%内,则“十一五”发展规划结束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测值将在区间(8842.36,9773.14)之内变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22.4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602.4亿元,年平均增长252.664亿元,极个别少的年份逐年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或低于10%,但50%年份的逐年增长率都高于20%,尤其是2004年至2008年,年平均增长高达1238.485亿元,且逐年增长率在30%左右。而且从预测值来看,未来五年年平均增长高达3000亿元左右,逐年增长率都在25%左右。

进入21世纪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更快,“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工业强省,所以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30%左右的增长水平。目前由40名专家组成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最重要,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正在思考未来四川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回笼化几个方面的关系。因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在保证有效率投资的基础上,配合经济增长仍然需要保证大量的投资,预测未来五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长25%左右,与全国的水平保持一致,作为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这一估计已经相对保守了。

但该组合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模型在短期内预测比较准确,随着预测期的延长,预测误差会逐渐增大。但尽管如此,与其它指标预测或者确定性预测方法相比,其预测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如果遇到毁坏性比较大的情况则需要考虑引进干预变量改进组合模型。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四川省统计局等.四川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石美娟.ARIMA模型在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

4.王艳明,许启发.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预测,2001(5)

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充分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30-03

[作者简介] 李黎青,华东交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劳动力就业;

邹开亮,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经济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法、劳动法。(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发展中小企业对增加就业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创业比较容易,周期短、见效快,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中小企业创业相对比较容易,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办一个企业,再通过积累不断壮大。这不仅能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投资小商品生产和服务业,转变观念后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进入到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行列,形成新的就业群体。据江西省中小企业局统计:2005年1-6月,江西省67.5万户中小企业已安置了50%的城镇下岗职工,一些中小企业发达的县市已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等量规模和等量投资的就业能力高于大企业,能够在等量固定资产投资下提供最多的就业岗位。本文选取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规模指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和工资作为投资指标,以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比较大中小企业等量规模和等量投资的就业能力(见表1)。等量规模的就业能力,即每万元收入的就业能力(职工人数/销售收入);等量投资的就业能力,即每万元固定资产的就业能力(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和每万元工资的就业能力(职工人数/工资总额)。

从表1可见,中小企业每万元工资的就业能力明显高于全部企业和大企业,大企业最低。在等量规模下,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是大企业的近2倍。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还是可变资本的投资,中小企业的就业能力都明显高于全部企业和大企业。在等量固定资产投资下,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多于大企业。

(三)中小企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征,能够吸纳不同地域和层次的求职者。中小企业一般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它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成本相对较低,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从单个企业来看,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但从整体上看,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员要远远多于大企业。同时,江西省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多是在 40岁上下,文化、技术水平较低,而中小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资本有机构成较低,企业规模小,经济活动过程简易,技术装备简单,管理和技术难度不大,企业在吸收职工时,对就业人员的年龄、学历、体力、技术上的要求不高,进入门槛低,为解决再就业问题留下了很大空间。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江西省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在内的传统行业,如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

(四)中小企业资金就业率高,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投资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单位投资容纳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劳动力要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很大。等量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可以比大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劳工部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在国内投资5万美元可增加一个工作岗位,而大企业则需要投入15-20万美元才可增加一个工作岗位,欧洲也大体相近,欧美国家官方更乐意为中小企业改革和扩大经营提供更多条件。在日本,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中小企业4倍,即等量的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中去,中小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比大企业多3倍。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5年,工业小企业平均每户的资金仅17万元,为中型企业的1%,为大型企业的0.1%。如果用平均每户从业人员15人去除,小企业每人占用的资金不过 1万元左右,只有中型企业的50%,大型企业的30%。而现代特大型企业的人均资金占用水平极高,如上海宝钢年产300万吨钢时,定员为 4.2万人,年产700万吨钢用工却降到2万人,到2000年产钢1100万吨时计划用工降至 1.5万人。显然,中小企业资金的就业效率高,在扩大就业方面往往能够起到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江西省中小企业的对策

尽管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增加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是,从江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却存在着诸如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不畅、私营经济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了其就业增长效应的更大发挥。因此,为了促使江西省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我们应尽快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一)切实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凡是中小企业繁荣发展的地区,其为中小企业构建的创业服务体系都非常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从增量方面保持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一方面,要尽快形成庞大的创业者队伍。要利用新闻舆论和网络加大对创业的宣传,促使人们转变观念,形成创业风气,造就千万个创业者;要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为地方培养高级创业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要完善中小企业创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一要调整企业的注册程序,将中小企业分为登记企业和非登记企业。二要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措施,从税收和财政方面给予优惠。对于为政府接收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中小企业,前三年可实行累退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退税制度;个人收入和存款用于投资办中小企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利息税;税务部门对营业额较小的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发票提供便利,使它们真正能够开业并正常经营;为初创中小企业的员工提供适当的政府补贴,为创业的下岗人员和富余人员提供开办费补助。三要加强创业指导与培训。要在市、区(县)、街道(乡镇)分别建立服务机构,形成三级服务支持体系;由政府出面,组建全省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在服务功能上,要在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协调、创业策划、员工招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投资分析、信贷融资、财务、税务发票管理、开设银行账户、提供商务洽谈场、代办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一是把创业培训与“4050”工程的运作相结合,对他们先培训,对创业者从心理素质、创业要素、经营管理技巧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并在开业准备和后续经营管理方面,实行跟踪辅导,以增强新创企业的市场风险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将创业融资培训与开业贷款担保的运作相结合,把参加融资培训,作为获取贷款担保的必要程序,在融资培训中,设定担保项目跟踪辅导的内容,委托社会财务公司实施;三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四要加快劳动人事与户籍制度改革。要改革和逐步淡化目前的大学生和其他职工人事档案制度,出台中小企业劳动合同规定;劳动部门要出台相应的鼓励大学生和下岗职工创业中小企业的政策规定。要逐步放松户籍管理,不仅要取消城乡之间的户籍限制,也要取消不同属地之间的户籍限制。

(二)全面开拓融资渠道。目前,资金瓶颈是制约江西省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由于江西省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粗放,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低下,自身积累不足,内源性融资难以支撑企业发展。同时,在江西省,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民间借贷成本又高,有效的融资工具不多,只有依赖金融机构的贷款。但是,金融机构对江西省中小企业的授信一直不足。据江西省中小企业局调查统计,全省中小企业每年生产经营的资金缺口在200亿元以上。而截至2005年6月底,全省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余额总额为158亿元,仅占江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8%。另外,江西省中小企业“两项资金”(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比例较大。2003年,全省规模中小工业企业“两项资金”总额28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26.8%,其中比重超过30%的企业有1955户,份额高达57.1%。因此,从存量上讲,要实现现有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全面开拓融资渠道。

首先,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国有商业银行要解决所有制歧视问题,由唯成份论转向唯效益论;要疏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梗阻,进一步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要尽快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库,统一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于信用评级高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无担保抵押信用贷款;要合理调整和落实县级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在进行撤并和调整县级支行之后,各商业银行江西省分行集权要适度,对保留的县级支行,应根据不同情况和分类赋予一定的贷款权限。

其次,要组建多种形式的金融中介机构,特别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组建。比如,大力鼓励民营企业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协会(主要赋予其融资协调作用,会员单位出资建立信用基金来互保),大力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等。

再次,要特别注意发挥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作用。事实证明,引进一家银行,可以扶持成百上千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2005年7月16日,江西首届银企融资洽谈会上,10家银行现场受理企业信贷咨询和融资需求数千条,招商银行南昌分行以30.72亿元的签约总金额在10家银行中排名第二,充分显示了新兴股份制银行对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今后,政府应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外资保险机构进驻江西地区,利用它们强大的资本、人才聚集和扩张能力,进行项目、技术合作、风险与股权投资,将国际和国内资本吸引到江西来,为江西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最后,要积极拓展银行以外的其他融资渠道。要积极创建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省政府可以将自身拥有的财政专项资金与其他有意介入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合作,共同创建面向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机构);要极大限度争取政策,为江西中小企业上市创造有利条件,尽可能让其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股权和债权融资;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促进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健康、有序发展。

(三)科学定位发展路径。中小企业就业质量的提高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保证。合理的发展路径是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其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科学定位江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

1.依据专业分工,引导中小企业走集群化发展道路。首先,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六大产业中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去,引导其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中受到带动,提高经济附加值,打造与温州低压电器产业类似的塔状产业集群。其次,以已经建立的全省工业园为依托,通过在政策上的适当规划,推动园区内的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分工合作关系,形成与温州打火机产业类似的块状产业集群。再次,以江西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包装运输业、生态旅游业、农业服务业,形成结构完整、分工有序、实力强大的农业产业链,构建“条状”产业集群。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当前,私营经济已经从“拾遗补缺”的配角,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显著。江西省应借鉴重庆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采取“三个不限制、四个放宽、一个简化”的方略,即不限速度、不限比例、不限规模;放宽经营主体、放宽经营范围、放宽经营形式、放宽注册条件;简化办理手续。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契机,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民资民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开拓第三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一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扶持优势大型流通企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支持企业管理信息化。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江西省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要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延伸旅游业链条,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形成立体化的旅游产业。三要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江西省城镇化正处在加速推进时期,城镇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房地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促进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四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重要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社区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江西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要求。发展社区服务业也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五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业,金融、保险、证券、咨询服务等中介服务业。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还不发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把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篇4

无形资产评估一般是指由专门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特定主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国内外评估界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在实践中采用收益现值法的最多,但由于各个参数选取上的随意性和不严格,使评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一、收益现值法的基本模型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本金化法。收益现值法是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能够为资产使用方带来的收益高低确定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无形资产而言,使用该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高,其价值就越大,这正充分体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原理。

(一)应用收益现值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的预期周期性的收益,折算成现在价值的一种方法,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买主在购买该项资产时,支付的现款绝不会多于该项资产(或与其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现值。

此外,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对于被评估资产来说还需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具有独立的能够连续获得预期收益的能力

被评估资产一般须具有独立的创收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虽然不能独立创收的资产,但若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计算其为总收益所单独发挥的作用,亦可运用收益现值法先评出总资产的现值,然后按照该项资产对总收益额贡献的大小或比率,间接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某企业不但拥有专利技术,而且有驰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显然专利技术以及驰名商标必须与其它有形资产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地生产、制造并销售产品,才能获得预期收益。在评估这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时,可以首先运用收益现值法评出整体企业总的现值,然后使用重置成本法或者现行市价法评出各类有形资产的现值,其差额即为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现值。这种间接计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也叫割差法。但若不能单独计算该企业某项专利技术及驰名商标等多项无形资产分别对总收益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或比重,则无法利用收益法评出各项无形资产的现值。

2.未来收益能够以货币计量

被评估资产的未来收益,必须能够用金额来计算。如一项海水淡化的专有技术,应用后肯定能为社会带来长期收益,但如果这种社会效益无法用货币金额来衡量,就不宜用收益现值法对该项专有技术进行评估。

3.未来收益应充分考虑风险收益

在未来收益中包含多少风险收益,应该是可以计算的。这里所谈的收益都是一个期望值,是买者认为到期就能够实现的价值(至于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因为期间存在风险、安全等不确定因素),风险收益越大,对于买主的吸引力就越大。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之外,在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还应强调评估对象是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只有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预期收益、风险收益才是真实的。但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待完善,企业经营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较大,因而预测预期收益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二)收益现值法的评估模型

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即是将未来收益转化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其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

式中,V: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

Rt:使用该无形资产第t年所获得的增加预期收益

r:折现率

t:年份

目前,无形资产评估收益现值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超额收益法

资产之所以有价值,关键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销售收入和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法就是将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过社会平均收益水平或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或称机会收益)以上的收益(超额收益)折现为现值之和。用超额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各因素同式(1-1)。

2.收益分成法

收益分成法的理论基础是技术资产对总收益的贡献率,即技术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它对总收益的贡献。由于无形资产作用的模糊性,因此要估算和确定某项无形资产的收益相当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收益分成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即先估算全部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收益或净收益,再确定分成率,从而估算出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折算成现值,即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这也是目前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易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方法。

分成率既可以根据销售收入计算,也可以根据销售利润计算,因此:

无形资产的收益额=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的分成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分成率

收益分成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通常,专利技术、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革新速度很快,经营期限大于30年的情况很少,所以后两种方法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很少应用。

二、收益现值法中各参数的确定

(一)无形资产收益额的确定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科学合理地预测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是提高评估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是现有的三种收益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在无形资产评估的实践中,预期收益通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

以净现金流量为标准计算资产收益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评估实务中一般还是较多地采用净利润。

1.净利润

净利润即税后利润,相当于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的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所得税率) (2-1)

其中,利润总额的定义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税前全部利润的数额。按现行财会制度,则有: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

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的全部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是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之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利息支出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按现行税法所规定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三项内容。

增值税=(销售收入-抵扣额)×增值税税率(2-3)

其中,增值税税率按现行规定为17%。

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金×规定税率(2-4)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差别税率。企业在城市市区者规定税率为7%;在县城、镇者为5%;不在上述地区者为1%。教育费附加,一般按增值税金的3%交纳。所得税率为33%。

2.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资金活动结果。在数额上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2-5)

净现金流量有营运型和投资型两类。

(1)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是对现有企业的常规经营情况下的现金流入、流出活动的描述。一般用于企业资产的整体评估,有时也用于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和单项评估。其公式如下: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追加投资 (2-6)

(2)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是对拟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整个寿命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

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产回收

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注入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2-7)

技术资产评估中最常选用的是投资型净现金流量。这一指标,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自有资金现金流量、国内和国外投资现金流量。在评估实务中,因评估的是技术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后的归属,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资的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额。

(二)无形资产折现率的确定

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根据这一特性,折现率的定义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即将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成现时价值的比率。

显然,在应用收益现值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折现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参数。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说明单位资产的增值率越高,现时需要对资产的投资就比较低。折现率的微小差异,会带来评估数值巨大的差异。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折现率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股权投资回报率和全投资回报率。股权投资回报率多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CAPM)估算。该种折现率需要与针对所有者权益的现金流匹配使用。CAPM模型为:

R=Rt+β(Rm-Rt)(2-8)

式中:R:投资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一般取长期债券的利息率

Rm:市场的期望报酬率,即证券市场广泛证券收益率

β:反映一项具体投资相对于证券市场广泛证券的易变系数,即:一定时期个股指数变化与股市总指数变化之比。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还不是很强,信息披露机制相对不完善,所以在我国评估实践中较少应用这个模型。

2.资金加权成本(WACC)

全投资回报率通常采用资金加权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ofCapital,WACC)。该种折现率应该与针对全投资或称无负债的现金流匹配使用。

下面将参考国际通行的折现率估算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一种适合中国实际的全投资回报率的估算方法。

(1)选取对比公司

由于被评估企业多是非上市公司,无法直接估算其加权资金成本,所以,应在上市公司中寻找一些在主营业务范围和资产规模均相当或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对比公司,通过估算对比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来估算被评估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在选取对比公司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对比公司需要与被评估公司主营业务以及经营情况相同或相近。

②对比公司的资产规模要尽量与被评估企业相当。

③对比公司股票已有一定时间的上市历史,并且发行在外的股票品种单一。

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有限,且上市公司所涉及的行业也有一定限度,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尽量选取符合条件或靠近条件的,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数据时,参考有一定上市历史的公司,主要是将来计算Beta值时,有足够多的历史交易数据,这样统计精度相对较高。

(2)计算对比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

在计算加权资金回报率时,第一步需要分别计算截至评估基准日,股权资金回报率和利用公开的数据计算债权资金回报率。第二步,计算加权平均股权回报率和债权回报率。

股权回报率的确定(利用修正的CAPM模型):

Re=Rr+β(Rm-Rr)+hRs (2-9)

其中:Re:股权资金回报率

Rr:无风险的投资回报率

Rm:市场超额风险收益率

Rs:小公司超额风险收益率

考虑小公司超额风险收益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国内选取对比公司时,资产规模通常远大于被对比公司,因此需要进行资产规模比较。

①确定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可以采用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②确定股权风险收益率。股权风险收益率是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所期望的、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目前,我们一般选取上证综指或深证成指的两个平均收益率作为股权风险收益率。(上证综指:算术平均年收益率33.2%,几何平均年收益率24.3%;深证成指:算术平均年收益率39.2%,几何平均年收益率19.4%。)

(3)确定对比公司的股票市场风险系数

参考美国计算β值的方法,或直接参考、使用有关财务咨询公司的β数据。

(4)计算小公司超额收益率

一般认为投资者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与其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相关,承担的投资风险越高,期望的投资回报率就会越高。公司的规模与投资风险大小是有直接关系的,公司资产规模小,投资风险就会增加,反之,公司资产规模大,投资风险就会减小。

国际知名的财务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研究得出:公司资产规模与期望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Re=17.074%-2.7%×log(A)(2-10)

Re:投资回报率

A :公司总资产账面值

(5)确定被评估企业的折现率

折现率的确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评估者应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功能、投资条件、收益获得的可能性条件和形成概率等因素科学地测算出其适合的折现率(可参照对比公司加权资金成本的平均值或中间值等)。另外,折现率的口径应与无形资产收益额的口径保持一致。

(三)收益年限的确定

在资产评估实践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收益期限,可使用下列方法:

1.法律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无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

可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同时应该注意,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应比它们的法定保护期短得多。这是因为无形资产要受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的更新速度和周期异常加快,使其有效期限也越来越短。

(四)分成率的确定

国内目前的无形资产评估利润分成率多采用惯例及统计数据,经专家评估得出。分成率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技术的贡献率,即利润分享原则。由于技术资产必须与其他有形资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收益,在评估过程中,技术类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利润一般无法单独评估测算,通常采用从技术运作后企业形成的净利润中分成的办法进行评估测算。因此,合理的分成率是评估技术资产价值的又一重要参数。

1.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选择两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比较,一种是运用普通生产技术或企业原有技术进行经营,一种是运用转让的无形资产进行经营。后者的利润大于前者的利润差额,就是投资于无形资产所带来的追加利润,测算各年度追加利润现值的权重,求出无形资产寿命期间追加利润占利润的比重,即评估的利润分成率。

边际分析法的步骤是:

(1)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开辟新市场,垄断加价的因素,消耗量的降低,低廉材料取代,成本费用降低,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改进,功能费用降低,成本销售收入率提高等。

(2)测算无形资产寿命期间的利润总额及追加利润总额,并折现。

(3)按利润总额现值和追加利润总额现值计算利润分成率。

利润分成率=∑追加利润现值/∑利润总额现值 (2-11)

2.约当投资分析法

很多情况下,追加收益不仅是无形资产带来的,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形资产是高度密集的知识智能资产,可采用在成本的基础上附加相应的成本利润率,折算成约当投资的方法来计算利润分成率。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分成率α=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购买方约当投资+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无形资产适用成本利润率一般按转让方超额收益占其无形资产总成本的比重计算。当没有企业实际数时,可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购买方适用成本利润率,可按购买方现有水平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