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办法

篇1

山西省国资委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完整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国资委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固定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省财政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固定资产单独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由机关各处室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总称(包括由委机关行政经费购置由直属事业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是: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四)资产管理与使用维护相分离。

第五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六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分类,固定资产购置、配备、计价、使用、回收及报废处置等。

第七条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成员单位包括:委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委办公室是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和账卡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管理;各处室为资产使用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等。

第二章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八条 固定资产管理,应当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登记制度。委机关财务应当在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下,按固定资产类别进行核算,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财务账。

(二)保管制度。委办公室应当安排专人将所管理的各类固定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原值、现值等资料)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统计、报告、分析和处置工作,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如说明书、保修单和维修资料等,由资产使用人妥善保管,以备查用。

(三)使用制度。按资产使用人或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领用卡片,做到委机关财务有账,资产使用部门有卡,委办公室资产保管人员有实物账卡,便于清查核对。

(四)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的清查核对工作由委办公室统一组织,会同资产使用单位共同开展。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底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章 固定资产范围和分类

第九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项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在其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价不足1000元,耐用期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设备,也属固定资产范围,按固定资产实行管理。

第十条 固定资产按其性质、用途和品目具体分类如下:

(一)房屋和建筑物类。凡纳入单位管理的可供办公、生活和储备等用途的房屋、建筑物及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施,如暖气、电梯、锅炉、水塔、蓄水池等。

(二)交通运输工具类。指一切机动和非机动车,如轿车、吉普车、旅行车、卡车、摩托车、三轮车等。

(三)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类。指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计算机类包括各种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小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及其电源设备、打印机和录入机等附属设备;网络设备类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等设备。

(四)计算机软件类。计算机软件类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防毒软件等。

(五)家具用品类。指各种办公桌、椅子、资料柜、保险柜、沙发及地毯等。

(六)文体设备类。是指各种文化体育设备,如各种乐器、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等。

(七)图书资料类。指单位的图书室、资料室购置的各种中外图书、资料(包括微缩资料)等。

(八)其它设备类。如电视机、录像机、音像设备、发电机、空调器、复印机、照相机、消防设备等。

第四章 固定资产购置、配备与回收

第十一条 省国资委机关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配备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五)先调剂后购置。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购置分为自建、购入、调入等。

第十三条 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购置与配备的具体流程为:

(一)提出购置申请。各资产使用部门提出配备固定资产计划申请,填写《固定资产配备申请报告卡》,详细填列需配备资产的品目、数量,报处室负责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审核。

(二)固定资产采购。委办公室根据《固定资产配备申请报告卡》所列购置项目,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

(三)固定资产入库。固定资产采购后,采购人员负责将购置固定资产发票交委机关财务登记入账;固定资产保管人员填写固定资产入库单一式三份,列明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等项目,由采购人员和固定资产保管人员签字确认,第一联交委机关财务做账,第二联交采购人员留存,第三联固定资产保管人员留存。(固定资产入库单见附件1)

(四)固定资产出库。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一式三份,经资产领用人、领用处室负责人、办公室资产管理人签字,第一联交委机关财务留存,第二联交委办公室资产管理人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并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第三联归资产领用人存查。(固定资产领用单见附件2)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使用人如因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开委机关时,需交清所领用固定资产,委办公室负责回收。

第五章 固定资产计价

第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一)自建、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分别按造价、购价和调拨价计价。按规定支付的购置车辆附加费计入购价内;购入、调入固定资产的运杂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二)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原值计价,无法查清原价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价值计价。

(三)房屋和建筑物的扩建、改建、装修等增加的价值,按实际开支的费用计价。

(四)固定资产调出、变卖和报废等,按原值注销。

(五)固定资产的核算不计提折旧。

第六章 固定资产使用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的使用按下列原则办理:

(一)房屋及建筑物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并按其结构、面积、价值和使用单位编号登记。

(二)交通运输工具类。交通工具由委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负责维修。使用人负有保养和保证安全的责任。

(三)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类。根据使用单位具体业务情况配置,使用人负责保养维修,确保设备的有效和合理使用。

(四)计算机软件类。由数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登记在册,保证软件合理高效的使用。

(五)家具用品类。要求做到定品名、定数量、定位置、定管理人。要求做到物物有账,人人有责。

(六)文体设备类。各种文体设备都应按类别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在册,管理人员应定期及时清查检查,保证物品的及时高效使用。

(七)图书资料类。图书管理员对所管图书应当加盖图书管理章,按类别进行编号登记,存放固定位置,设置图书目录。管理人员对图书、杂志要经常清理、检查、催收,重要杂志、刊物年终应装订成册。

(八)其它设备类。管理办法可参照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固定资产报废处置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委办公室统一负责委机关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工作,报废处置固定资产时,按照山西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相关规定,填写《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3),进行报废处置。

第二十条 报废固定资产的使用人或使用部门应当在存查的固定资产领用单第三联备注栏内写明报废的原因,到委机关财务办理注销账卡手续。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委办公室暂时妥善保管,由省财政厅实物库统一收回。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国资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国资委机关固定资产的特点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篇2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

凡购单价在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物资应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无论什么经费渠道购买或其它单位赠送的均必须在行政处总务上登记入帐。具体程序是:需购买固定资产的处室,首先要编报购买计划或口头汇报,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后,由总务代购,金额在元以下的,由分管副主任签字,元以上的由办公室主任签字,使用人或处室经办人在总务保管处登记入帐,保管员在发票上签验收人,财会上才能报销。

二、物资的管理版权所有

购买金额在元以上的大宗物资,如成批购进或印刷的各类办公用笔、墨、纸、稿笺、信封等,由总务根据财力按工作的使用情况和需要购进或印刷,购进或印刷后,保管员应按类别、品名分别将单价、数量登记入帐。在发票签收报销时,按财务制度审批报销。发出时分处室、单位按类别、数量登记。保管员要经常检查库存情况,做到堆放整齐、干净、无霉烂、变质。本着先购进的先发,后购的后发。按季清理,半年盘存,做到帐物相符,家底清、不浪费。对其它单位赠送的贵重物品和购买的酒类物资,一般不作为办公用品发放。因工作特殊需要,如接待、送礼等,须经分管副主任或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才能发放。具体程序:由经办人写明事由,经分管副主任或办公室主任审签后,保管才能发放。

三、日常办公用品的领用

.圆珠笔、墨水、稿笺的领用,各处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和使用情况,本着既不浪费,又方便工作可在保管室领用。

.笔记本的领用,办公室的职工一年按个领用特殊工作例外,钢笔、记算器、文具盒、茶杯、水桶、盆子、电风扇、电话机、凳子以旧坏换新。

.毛巾一年可领用一张驾驶员例外;办公室公用肥皂半年一块。

.计算机消耗材料的购买,各处室应根据工作的实际先报购买计划,价值在元以内的报行政处审核,元以上的报分管副主任审核同意后,才能购买。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从财务管理角度区分,固定资产主要有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在整个企业生产运行中,固定资产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分布较广,种类繁多,流动性较大,管理困难,有些设备如流量计等拆卸频繁,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资产管理力度,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保管实施属地管理,资产配套设施由主资产保管人保管,公共设施由牵头实施部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较好地保管好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由于公司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根据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依据有关资产管理条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及实物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调拨管理办法》等,使资产管理做到有规可依。

(二)设立专人进行资产管理

各资产管理人员在使用资产时,需要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载明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型、数量、购置金额、购置时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等情况;专人负责办理本单位(部门)固定资产领用、保管等工作。

(三)规范管理程序

规范资产配置手续,加强入账管理。各业务部门凡需购置固定资产的应先提交书面申请,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由财务资产部门统一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购置请示,审批通过后,由材料采购部门统一购置。固定资产购置后由材料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申请发放实物。规范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领用、交还程序;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一律需将本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与交接人员办理书面移交手续,确保公司固定资产不发生丢失的情况。

(四)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公司每年年中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现场,以实物对照资产账务,采取标签扫码形式见物就清,保证每项资产“眼见为实”,不重不漏,不留死角。公司组织人员现场验收,真正做到“五清”――固定资产数量清楚、存放地点清楚、使用情况清楚、责任人清楚、盈亏情况清楚;“两结合”――实物盘点与账务核对相结合,清查盘点与登记记录相结合。

二、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业务部门在购置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所缺,未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存在闲置可调用的资产,或者未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购置设备,盲目投资,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变慢,降低企业总资产收益率。

(二)新设备取代旧设备造成闲置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大量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许多传统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更新设备,导致原有资产的报废,未提满折旧,造成资产闲置。

(三)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财务资产管理部门、材料采购部门及实物管理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固定资产增加、变更、处置的审批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部门配合不够,虽然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导致财务入账时间滞后,转资、处置不及时。

三、创新固定资产制度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学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基层单位核算员应深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申请、购置、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了解固定资产标签所列示的内容。财务资产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资产的使用、变更情况,加强与基层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最新动态。除此之外,还应该掌握国家固定资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二)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

一是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要慎重考虑,需经过细致论证可行性后方可获得批复。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环境变化速度快,即使有了年度的投资预算,但在实施每一项具体的投资计划前,仍然需要由业务部门提出具体的采购申请并获得最新的评估方案,避免资产重复采购。二是采购固定资产时,购货发票应与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核对,防止因根据发票填制的资产标签与实际购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等明细不一致而导致大量的账外资产和不良会计信息。三是办公设备等实行交旧管理。新设备购置以后,使用人员到材料采购部门领取新设备的同时,需要交回原设备,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来时清晰,去时明白,有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与各业务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常联系,通过各业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报告,掌握各部门的资产管理状态。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给基层资产管理员提供资产系统里的资产台账,要求基层资产管理员对所辖范围内的资产数量、存放地点、使用情况、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与台账一一核对,对存在异常的资产进行跟踪与盘点,对不符事项进行报告,这样的定期自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财务人员利用岗检的机会小范围进行抽查,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要协助各基层资产管理员解决固定资产转移、分拆、组合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在资产系统内实时更新,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际使用状态保持一致。

(四)严格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

固定资产无论是报废还是转让,都必须有严格的审核流程。财务人员应深入现场,监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事前对报废资产进行核实,事后对报废资产处置进行监督。财务部门不能仅凭获批的纸质报废申请就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账务处理,财务人员要把对实物的处置监查当作份内工作,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固定资产账务才不会是一笔“糊涂账”。财务资产部门一定要对报废的过程与文件进行确认后,才能在账务中进行报废处理。报废资产的存放要在固定的废旧物资仓库,统一管理、统一处置,严防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出现流失。

四、结束语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加大监督力度是手段。要通过关键手段,不断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报废资产管理。只有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淑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9).

篇4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也要审时度势,关注自身的资产管理。在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金额最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固定资产作一番探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许多医院对建设办公楼、购置公务车辆等不能及时入账;对更新、维修、调入、捐赠等形成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入账。闲置不用或者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不及时调账。对报废和已处置的固定资产不及时根据规定销账。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动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都导致固定资产名不符实,会计信息失真,摸不清真实的“家底”。

(二)管理松散,缺乏责任心

“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负责人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很好地及时沟通,核对固定资产的信息,掌握固定资产的动向。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更换保管人员或由于工作地点变化等原因变更了存放地点,类似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到固定资产卡片中。不按规定进行盘点,对盘点中出现的盘盈、盘亏、毁损、遗失等问题也未能反映到固定资产账目中,使得盘点流于形式。对部门之间资产的调拨,平时出入库管理、验收以及维修等诸多现象不能及时按规定办理,使用部门台账管理混乱。

(三)购建不合理,使用效益低下

购建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不分轻重缓急,出现了随意购置、重复购置现象,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久而久之就达到了报废的边缘,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违规处置,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部分医院对处置固定资产的规定认识不足未经审批或审核自行处置,未按规定执行评估或评估价过低,有的甚至随意报废尚有相当价值的设备,低价转让出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相关人员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依法管理资产的意识,遵照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资产管理的办法意见等。

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文件,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功能、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岗位,做到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台账。

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核算,在新增固定资产时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人。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等原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固定资产的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报废等都应及时在卡片中进行登记。

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与各使用部门签订固定资产使用、保管责任书。

使用部门保证固定资产日常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使用状态及时填报,完善台账记录。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规范和完善账目处理,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及协作。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账物、账卡相符。

(三)建立购建控制,严格验收,合理维修

一般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内部调配,以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本单位内部无法提供的资产,再根据预算考虑外部采购的方式,以杜绝重复、盲目购建。固定资产运达时根据购货合同等资料验收实物,保证数量无误,质量过关后办理验收手续,出具验收报告并签字以明确责任。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做到细心维护、委善保管,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健全清查盘点制度

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盘点报告表,盘点人员在盘点表上签字,并与盘点账簿和卡片相核对。发现账实不符的,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堵塞管理中的漏洞,经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做出妥善处理。

(五)强化报废处置管理

固定资产已超过使用年限无使用价值时,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核实后,报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审批、审核,经同意后,再行处置,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六)加强社会监督

强化社会等外部环境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审计、财政部门以及车辆、房产等部门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加强监督,确保医院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总之,固定资产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医院开展业务及其它活动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有效地促进医院事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3]《盐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文件汇编2011

篇5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031-01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的教学仪器和办公自动化进入教学科研领域。这些仪器和设备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固定资产;二是低值易耗品。都属于高校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定义上及如何管理上作出具体分析。

一、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低值易耗品则是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用具、设备及容易损耗的物品。

二、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关系: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特点。两者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均可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进行维修,报废时有残值收入等。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一是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大,是管理重点,也是上级主管部门检点,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二是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且不易毁坏,技术性强,低值易耗品使用年限较短、品种多、数量大、耗用量大,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无足轻重的,难以引起领导重视,多只注重实用而忽视管理。三是核算方法不同。高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核算是通过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会计科目进行的[1]。一般情况下,在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应增加固定基金,相反减少固定资产时应同时减少固定基金。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低值易耗品在核算过程中,不同于企业根据价值的高低采用不同摊销方法核算,是在购入时,直接从各部门的经费项目中列支,或对大批的低值易耗品先列入材料会计科目核算,待领用时将分摊到各部门的经费中。四是采购方式不同。各个高校据自身实际情况与《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相结合制定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采购一般采取政府采购方式,由资产管理部门汇总统一申报,以招投标方式进行,货到验收后办理资产入帐手续,作到帐、卡、物相符。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较灵活,由各系部根据自己需求,自行购置,货到验收后由资产部门登记备案。

三、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几年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笔者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概念混淆。该属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资产列入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与核算,而属于低值易耗品的资产被列入固定资产项目下。(2)产权不清,观念淡薄,公物私用。(3)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监控不到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忽视低值易耗品管理。往往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可循,而低值易耗品几乎没有提上日程,更谈不上规章制度。(4)重采购轻管理。在专家云集的投标现场以价格最低者为上,可是其使用价值和使用率却无人问津。(5)管理者、使用者、财务等职能部门缺乏协调与沟通。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会计核算,实物管理则属于不同部门或归口部门。高校领导、资产管理者、使用部门对所在单位到底有多少资产及其分布情况了解不足,各部门间既没有定期盘点,又缺乏协调与沟通。

四、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都是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加强对其的管理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加强管理的措施:(1)实行管理责任制。从上到下统一思想,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分工,层层负责。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强化管理意思,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率。(2)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各高校应建立一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同时对采购、调剂、报废等事项有章可循,做到采购事先有安排、财务有预算、筹资有计划,确保资金合理使用。(3)利用网络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利用网络技术,将资产挂在网上,让全校教职工在权限内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到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和变化情况,利用条码技术提高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2]。(4)强化内部监控制度。首先是预算控制,通过科学的编制预算,确保对其的购置具有科学性和计划性。其次内部审计的加强也有利于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3]。资产的取得有购入、自建、接受捐赠、无偿调拨等方式,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审计部门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在审计中发现资产产权变动、资产流失严重等现象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按规定严肃查处,保证资产完整性。(5)建立资产管理评价体系,提高资产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每个部门资产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决定着每个单位资产管理的好与坏。学校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了解资产使用情况,加强部门间联系,进行年终考评,给予适当奖惩[4]。对工作成绩突出,节约开支,减少浪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并作为晋升、晋级的重要考察依据。对工作不负责任,在管理上出现差错的人员,给予批评及处罚。总之,高校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上到下,各级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各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努力保持资产的合理结构,降低损耗,提高资产使用率,实现资产管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资处

参考文献:

[1]孙玉霞.浅谈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与管理[J].经济师.2007.01:129-130

[2]左胜平.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6.02:94-95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探索

固定资产是高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是高校开展业务、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与其他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相类似的和民办高校特有的新问题,具体表现为:资产管理机制的欠缺不全、资产使用管理的随意多变、资产转移的规范不清、资产报废的缺乏透明等现象。下面对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及改进思路进行详细论述:

一、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

1.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责不清。在适应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体现出灵活多变、适应力强的优势,但是由此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变化快,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体制不顺是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弱化的一个根本问题。

2.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专业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低下。出于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的数量与学校固定资产总量的差距较大,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系统性、持续性较差,是造成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3.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失,资产管理办法执行不力。目前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的管理需要普遍存在脱节现象,在现有体制下匆忙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的指导和约束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办法很多时候无法执行或得不到切实执行。

(二)账实不符,反映不真实

1.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管理体制上的混乱,以及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账物分管的办法,造成资产管理的混乱。

2.合并、搬迁时不及时清查。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兼并规模较小的单位时,对资产的清算不够彻底,只是简单核对;在搬迁时也没有及时对资产进行整体盘点,导致账实不符。

3.交接不清。在岗位人员有变动时,不能及时对资产进行交接,或交接不清。

4.调拨、报废、毁损、变卖、转让固定资产时,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资产使用部门处置后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导致账实不符。

(三)闲置资产较多,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日常管理基础薄弱,学校盲目购置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存在资产闲置,而另一方面购置经费紧张。而且随意处置闲置资产,存在资产流失隐患,资产的安全完整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一性、固定性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存在矛盾

目前民办高校使用的大都是单机版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其管理亦变得复杂化,以往的管理软件与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距。

(五)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未得以落实

民办高校普遍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重视不够,忽视资产清查工作,使资产清查工作长期得不到正常开展,即便有清查盘点,也是往往流于形式,虚报、瞒报、漏报现象突出。由于存在账实不符问题,在年末进行的固定资产盘点也很不规范,资产盘盈盘亏数据不准确。对于清查结果,财务部门也未能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与入账。

二、改进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探索

(一)完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民办高校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三环相扣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相互核对、牵制。

1.民办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土地、设备、家具等。

2.财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好对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变动、清查盘点等工作。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起到监督作用,做到以账控物。

3.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好登记工作,对资产的管理必须做到责任到人,准确了解资产的去处,确保资产完整性。

(二)对固定资产采取进入、使用、退出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1.加强对固定资产进入的管理。这就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对计划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可行性报告的评估、论证、评价,提出审核意见;对通过审核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执行资产采购的有关制度,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严把价格和质量关;在验收新增资产时,实物资产必须与合同规定相符;对验收合格后的固定资产建立卡片,并把附有卡片的实物资产移交给具体的使用部门。

2.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要让职工养成自觉维护的好习惯,只有职工都以身作则,才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其次,平时要对资产使用情况及维护情况做到及时记录。在部门人员有变动时,要对实物资产进行清点核对,核实无误后交给新的使用人。固定资产有时会在不同部门间借入借出,这时一定要做好相关记录。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清查制度,以便及时掌握资产情况。

3.加强固定资产退出的管理。对于准备退出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或外界的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价并予以确认,同时将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单,注明资产编号、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及原因等相关信息,提出审核意见并经财务部门核实资产净值,然后上报给单位进行审批。通过单位审批后,应选择公开透明化的处置方式,如竞价出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个人或部门对资产的随意处置,减少资产流失。对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或邀请外界评估机构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评估及鉴定并予以确认,同时填列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单,注明资产编号、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及原因等相关信息,提出审核意见并经财务部门核实资产净值,报单位领导审批。经审批通过可以进行处置的固定资产,应选择竞价出售等公开透明方式进行拍卖,以防止部门、个人对固定资产的随意处置,造成资产流失。

(三)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细致而烦琐,民办高校应创造条件,以便尽快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电算化,实现资产管理电算化可以使管理人员实时获得资产动态,固定资产从进入到使用到退出的全过程都能够被实时监督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另外,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设置各个岗位的专门负责人员,保持资产管理人员稳定,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和业务技能交流,使创新资产管理手段获得根本的人力资源保证。

(四)探索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及核算办法

为了适应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类别差异大、价值高低不齐、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更利于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建议参照企业ABC库存分类管理法,探索实行民办高校的ABC固定资产分类管理法,按照固定资产价值高低、贵重程度、数量多少、存放地点、管理要求的不同,重新界定划分固定资产类别,实行分类管理。从会计信息利用角度看,各类固定资产都应准确计提折旧,确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及时利用固定资产净值数据掌握资产新旧程度,为学校的宏观调控提供有用决策信息。

(五)建立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定,评定其是否配置合理,安全完整和科学使用。首先,要将固定资产的维修率、报废率、流失率及增值率作为考核指标,以此来评价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其次,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随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将其使用效率和完整程度作为考核单位及部门负责人业绩的主要依据。

(六)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内部审计监察部门应对高校的固定资产全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评价。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固定资产进入时进行招标、询价监督,审核合同条款,对验收情况进行监督;其次,在固定资产退出时,应将其盘亏、毁损、被盗等情况作为审计监督重点,加大对擅自处置行为的查处力度,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以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协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资产管理执行力度。总之,健全完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学校保障教学科研服务等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经过不断努力,积极加强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步改进和完善资产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民办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使资产安全完整并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万水,高千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中).

篇7

关键词: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存在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使之现有的固定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成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背景

(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改革需求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国家要求铁路总公司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铁路总公司的企业属性和市场化功能的定位,要求建立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为核心,以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为目的的资产管理方式。

(二)铁路局资产经营管理需求

铁路总公司明确了铁路局是生产经营型市场主体,承担安全生产、市场经营、资产保值增值等主体责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占比在80%左右,铁路局一般侧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安全生产保障需求,却淡薄固定资产创造更多效益的要求。

二、A铁路局所属工务站段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本文重点从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构成和管理弊病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所涉及数据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

(一)铁路企业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分类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工务站段固定资产按结构和性能分为类:线路、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起重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及器具、信息技术设备。

(二)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分析

以A铁路局为例,基于2015年末资产负债表和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相关数据,重点对固定资产价值构成和数量构成进行分析。固定资产构成分析如图1所示:

分析可知,从资产价值量看工务线路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49%,机车车辆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5%,其他类别资产原值占比均为1%至6%以内。结合数量占比分析可知,工务线路数量占比0.91%,但价值量占比为49%,是资产管理中重要关注的对象。

(三)工务基层站段现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在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站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技术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多数站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进行管理,每年根据铁路局更新改造计划入账,期末组织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

1.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铁路产权和治理结构是政企不分的形式,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理念还未建立,在站段正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生产是第一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上级下转,财务部门在做财务的年度预算的时候,对于固定资产的整体把握性差,预算编制随意,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由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而造成了站段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2.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基层站段还存在“重资金,轻资产、轻管理”的现象,在账上几百元资金手续都很严格,几万元的固定资产使用却很随意。基层站段现阶段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由于权责不明,常常会出现监控不力的局面。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在管理部门将规定资产交付给使用部门后,对其使用缺乏管理制度的约束,忽视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经常会出现闲置甚至丢失。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上基层站段还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各个部门之间为了进行攀比,随意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3.基层站段对资产的资本化、费用化标准模糊不统一。固定资产改良方面: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否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尤其是线路中的轨道、道岔、桥梁等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每年投入近10亿元对工务系统线路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或改良大修,但在固定资产改良维修后,到底应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时,标准模糊不统一。因为工务站段在标准判断时,并不是根据维修更新的技术性能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带来的变化,而是根据上级计划下达的款源来区分的。如果费用下达的是大修款源,则费用化,进当年的成本,如果款源由设改项目解决,则资本化。同样的设备改造,要分列不同的科目,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样账面价值的资产,经过了同样的改良维修,最后账面价值差别很大,违反了会计可比性、一致性原则。

4.清查问题,工务站段每年年末清查工作量较大,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时间短、工作量大,盘点人员少,线路实际资产与财务系统资产比对困难较大,造成了年年盘点年年混,经常出现“盘而不清、前不清后更乱的”资产管理局面,容易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情况,财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实物数量,财务不能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及实际情况,无法真实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

5.财务信息5.0系统中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孤岛现象”。目前各工务站段财务信息5.0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子系统的应用只是满足财务部门核算要求,部分满足各职能部门借助计算机进行卡片登记、简单计算等。大部分与技术部门的技术台账不相符,尤其是线路资产、桥梁等由于当年种种原因,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信息化管理的缺位,导致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得不到及时、一致的更新,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管理分析,更无法进行投入产出最大,成本效益最优的精益化资产管理。

三、结合当前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针对现阶段A铁路局基层工务站段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点和盲点,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按照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值贡献的大小,通过对资产折旧和资产维修环节两大补偿费用的再分配,努力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折旧费用、维护费用相匹配,以达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一致性。

1.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维护管理。考评控制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中,根据固定资产业绩指标的表现情况安排检修任务、分配维修费用,以保障对资本保值增值贡献较大的固定资产更好发挥作用。如:轨检车与月度验收考评相结合,对提速线及重要干线的线路资产加强经济风险检修和故障发生风险的双重检修;对站专线及通过车辆较少的支线线路作为节约检修的对象,使成本费用达到最优化的使用。

2.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考评控制中,发现固定资产业绩程度达不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与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呈反作用,比如固定资产闲置、生产房屋剩余等,可以改变固定资产使用方式加以处置。通过评估和有偿转让方式,既降低了折旧和维修支出,更获得变现收入,解决资金的紧张问题。

(二)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站段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监管,为了有效发挥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用,必须严格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严格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制度,保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无盲区。

1.与市场接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进一步修订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路局、站段统一的资产添置、更改、处置的决策会议制度模式,利用局域网进行月初站段申报,月末相关站段、局主管科室统一办理。改变当前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先无计划购置、报废,财务部门事后补办的现状。

2.建立闲置资产调剂平台,挖掘部分单位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效益。建议以路局为枢纽,利用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闲置资产和资产需求数据库,一方面对既有的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进行最大限度地盘活;另一方面,对各基层单位上报的购置、更新改造建议计划先在该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本着“满足需要、优先利旧”的原则安排预算计划。

3.引入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是将每季度或每半年、每一年当作周期来盘点资产的方法。如:对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分成ABC清查盘点等级:A级为价值量高、资产管理要求高的资产,每季度盘点一次,如:线路资产;B级为价值量高但数量大的资产,每半年盘点一次,如:机械设备;C级为价值量较高数量大的资产,要求每年盘点一次,如:房屋建筑物等。

(三)实施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发展,为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

1.电子条码技术,在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现在管理最难分清的就是轨道、路基、道岔,原先入账时轨道、路基是按线别、上下行入账,道岔按型号入账,且轨道、道岔不计提折旧,现在固定资产账上依然是80年代的资产价值及型号,轨道由原先的45公斤/每米、50公斤/每米近年全部通过大修更换成60公斤/每米,道岔由原先的9号道岔更换成12号、18号道岔,例如;某工务段正线上行路堤36.093公里是从甲地到乙地,具体到每公里无法分出,如果发生原值增加、损毁等只能在一项资产中反映,道岔更是不能具体到每一组,如表1。

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应当采用电子条码技术,每公里线路、路基、每组道岔都有唯一电子条码,站段固定资产技术部门利用电子条码系统对接财务部门的财务5.0系统 ,以电子l码记录站段的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维护,资产改良、资产报废,同时可以利用手持设备,进行站段固定资产的盘点,提高盘点的工作效率。保证站段的管理决策层可以对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有效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优化站段的资源配置。

2.电子图片辅助系统,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新旧的电子图片辅助存档,在财务5.0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附件中增加电子图片,对更新的固定资产要有新旧图片对照,减少账实不符情况。

3.推广使用审计软件,积极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例如,在5.0财务管理系统中,通过软件的运用将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全面了解站段固定资产的整体运行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管理者尽可能客观、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

管理是一座金矿,有待我们去挖掘。铁路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优化信息系统管理手段,才能提高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基于A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要子企业,且全国铁路工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似,所以对全路的工务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

[2]《财务成本管理》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3]李梅香.资产管理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M],2012.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影响;措施

一、概述

(一)新制度下固定资产定义。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所拥有的单位价值在一千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实物资产,此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价值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量实物资产也应该划分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为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应按照资产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或摊销,将财务报表中应反映资产原值与折旧额。同时,新制度也对资产折旧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入账管理的影响。新制度为了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入初始价值,规定当捐赠、投资所增加的固定资产如无相关合同、发票证明其原始价值时,应使用该固定资产在同类市场的价格作为会计入账价值,以便事业单位可以真实反映单位资产价值总额,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新制度也规定新购入固定资产应在剔除预计残值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科目使用的影响。新制度为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便于报表使用者使用事业单位会计数据,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下设置“累计折旧”、“累计摊销”两个资产备抵科目,以反映事业单位资产折旧价值。同时,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设置固定资产会计账簿,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资产进行盘点、保管、对账提供方便。

(三)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影响。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应在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建立奖惩机制,以促使事业单位各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固定资产绩效考核还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后损益金额,以评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部门对资产的日常管护成果,促使其养成保护国有资产的良好习惯。

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工作人员对资产进行日常保管、统计、报废处置及回收管理,导致财务部门掌握的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与实物数量不一致。例如,个别单位在对办公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更新后,未能及时将更换的旧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回收、统一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由于事业单位未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管理,促使事业单位未能完全摸清本单位固定资产家底,极易造成资产重复采购或个别工作人员侵占资产现象的发现,无法保证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

(二)忽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及入账价值的确定,账簿只登记固定资产原值,未能根据固定资产的物理及内在损耗计提折旧,导致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金额与其实际价值严重脱节,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例如,个别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簿登记办公电脑若干台,但由于该批电脑已使用5年以上且由于资产管理不善,已无实际使用价值,导致该事业单位未及时对报废资产进行清理,虚增固定资产价值。

(三)固定资产用途转换界线不清。由于国家对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产权登记、权属划转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事业单位应严格区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以适应不同性质资产所应遵循的法律规定。但由于个别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未严格区别经营与非经营性质,在办理产权登记、Y产权属转移等过程中未能选择正确的法律条文,极易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被恶意侵占,同时也给事业单位增加法律风险。

(四)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使用现代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使用更加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但由于某些单位管理技术手段更新缓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没有设置无形资产,而财务部门根据新制度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这样造成两部门对同一资产做出不同的分类,限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的复杂性,相关的关系部门不够协调统一,固定资产的财和物两套管理系统各自孤立,各类别的固定资产存在差异,加上管理中存在数据处理不及时,造成固定资产账和实物账无法核对。

四、完善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一是建议事业单位聘请大学教授、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固定资产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并通过考试、竞答等方式巩固财务人员及资产管理人员学习成果。二是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业绩考核机制,给予资产管理人员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以鼓励其严格按照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三是督促事业单位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或资产管理部门工作,将固定资产购置、存放地点、报废等情况及时与财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强化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公共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管理者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思想和意识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落实到行动上,依据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和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规章,以此推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到良好的管理。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监督。一是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采购申请、询价、审批、报废处置等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以降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资产管理漏洞侵吞国有资产行为发生的机率。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保证事业单位各科室及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及资产管理办法,以督促事业单位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议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规格、型号及使用情况设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包括资产购置、使用管理、报废处置等流程,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督促资产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定期、不定期资产盘点,保证资产账实相符。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及资产使用部门管理职责进行详细规定,避免各部门因制度漏洞互相推诿。

(五)加快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网络一体化,使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固定资产的流动性,避免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从而提高利用效率。为了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尽快转变思维模式,掌握和熟练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同时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篇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素,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安全和完整,实现保值增值,对提高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本市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很不规范,存在许多弊瑞。现结合本人近两年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处置手续不全,随意性大。一些单位对预算编制不重视,对需要更新和添置固定资产缺乏计划性,多数设备的购入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管困难;一些单位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出租、出借固定资产,仅经单位负责人同意,手续不完备,管理乏力,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2.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准确。单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完整,设备购置往往不包括运输、装卸、安装等费用;车辆购置不包括车辆购置附加费;对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所发生的增值费用,也不记入相应的固定资产账户中。

3.固定资产疏于日常管理,造成账实不符。通过近几年资产清查等工作的开展,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但有些单位由于更换保管人或工作地点变化,造成财产物资交接不清,致使资产账实不符;有些单位对出租的固定资产不进行备查登记,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办理入账,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核算,如上级部门配置的手提式电脑、照相机等,若不予管理,则会变成私有财产,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4.单位房屋出租不规范。 房屋租赁合同签定不规范,有的不签定《租赁合同》,有的逾期不续签,有的条文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造成租赁费不能及时收取;有些单位对外招租不透明、不公开,以低于市场价格出租,经办人从中谋取私利;单位出租公房,收入未全部入账,形成“小金库”;四是由于收支不入账的核算,造成出租、出借方偷逃房产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等税款情况的发生。

5.岗位职责不明确,账物一人管理。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和财产物资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应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单位从账到物都由同一人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严重违反了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6.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年终人手少工作繁杂而未进行。财产管理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财产丢失、损坏甚至自盗、被盗现象发生。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政府有关部门重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由于人们片面地认为行政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一般不具有经营性,固定资产就不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因而,在核算上流于形式。

2.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看重政绩和形象工程,片面追求资产的增值,脱离实际,在大型设备的购置引进上,不进行科学预测和论证,盲目上项目,致使项目引进后,业务开展甚少,经济效益低下,投资成本无法收回,给单位背上了经济负担,给国家造成了资源浪费。

3.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没有真正起到制约事业单位按预算采购的作用,尽管单位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但实际采购中单位提出购买申请,只要零余额账户有额度,就可以购买该资产。而财政部门在预算拨付后未能继续跟踪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情况。

4.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财务规则》仅对资产作出原则规定,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缺乏统一、有效、规范、责权利明确一致的管理办法和系统的制度,这给资产流失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对策与建议

1.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一是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办法、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使每个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正常的监督制约机制,要通过检查工作,不断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单位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

2.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强政府对资产购置的监管。随着《政府采购法》的贯彻实施,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科学制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办法,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新建固定资产时,一律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使固定资产的增加在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

3.政府采购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加强信息沟通。政府采购部门把通过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信息及时通报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便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建立档案加强日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及时将对单位日常管理以及报废、拍卖固定资产的情况通报给政府采购部门,便于审查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及实施采购时予以参考。

4.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局限于数据统计,传递资料,还应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必须建立人员素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5.各监督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审计、财政部门以及车辆、房产、土地管理部门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加强监督,形成健全的监督网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篇10

一、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中的问题

(一)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树立“科研项目申请立项与预算执行并重”的理念。建立预算管理的有效机制。实行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责任制,明确课题负责人的科研管理及财务管理责任,逐步形成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实行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根据科研项目预算,确定相应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行预算管理的激励制度,将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与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挂钩、与年度考评和学校科研奖励挂钩。(二)加强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各高校应构建科研项目预算控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核算。研发专有平台,要涵括科研项目的立项进度、项目预算安排合理性分析、项目支出进度、项目结题等各个环节,包括适时地进度提醒等。这样涉及到的各类人员,只要打开平台,各环节情况都能及时全面掌握,实现科研经费的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三)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完善科研管理体制,结合各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在严格执行科研项目合同的预算后,对于正常形成科研经费结余的项目,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研经费结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结余经费的分配比例及用途。科研项目结题并通过验收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就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沟通,财务部门应在对其它科研课题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认真核算结余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的结余管理办法。(四)强化资产管理,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网络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可以查看所有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为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各项目组间的设备设施相互租借、资源共享成为可能。针对重大的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必须实行由校内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实物入账后严格登记,以此才能有效的避免过去那种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重复购置及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