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评估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说,公民对于社区的意识是比较强的,从这点出发,众多的文化机构和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区的问题,将社区建设作为基础进行服务建设。在我国,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并没有相关的案例当做参考,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参照,这就导致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成熟。以下笔者就从当前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参与的经验提出个人的浅显思考。

一、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的意义分析

之所以党和政府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步伐,是因为这既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需要,也是满足社区管理方式变革的需要。将图书馆服务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中,既可以将其作为图书馆服务扩展的一种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民对物质文化的必然需求。从目前我国初步探索的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的尝试结果看,此项建设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时的要求,也是面向新时代进行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方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也缓慢开始。在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新世界中国改革的重要途径。社区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文化部分的大力推广,更加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可以说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作为支撑,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的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从图书馆的角度看,参与社区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文化机构,图书馆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公益性的服务。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得图书馆的经费同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资金来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各界的资源成为图书馆得以维系的重要基础。对于图书馆而言,参与社区建设是其关注社会需求,根据需求改变自身和调整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有不断地参与到社会中,才能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力,并且由此获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得以不断推动图书馆发展。对于图书馆而言,参与社区建设是为公众服务的一种方式,这项服务工作只要能够做好,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也就会逐步攀升,图书馆就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在足够资金的帮助下,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质量也会越来越高,进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如此便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态势。

二、图书馆参与社会建设探索阶段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的状况看,由于相关的理论和模型还没成熟,各地开展的建设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大有不同,各图书馆和各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对于原先已经进行过教育方面的工作的图书馆而言,由于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资源,因此只需要将参与社区建设作为其服务的一次拓宽或者是服务手段的一次创新即可,这也就使得这些图书馆走在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最前沿。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他们取得的成绩是被所有人所承认的,很好地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但是也还存在部分数量的图书馆,由于重视程度、资金资源等方面原因,对于社区服务建设并不是那么积极主动,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开展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已,成效也就几乎为零。

对于我国图书馆参与社会建设工作而言,探索阶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些图书馆急于求成,照搬抄袭。由于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和主要优势并不相同,各图书馆就必须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来为社区提供服务,这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图书馆在了解社区居民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就会重视调查和研究服务对象并做到区分,然后积极地寻找到服务对象对文化的需求点,然后有目标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我国目前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处于社会转型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增快,图书馆参与社区服务也从一开始的自由发展向目前的自觉发展,由经验型建设向科学型建设转变。这一转变进程进行快慢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观念更新速度和创新意识。在认识到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解决,必然会导致图书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遇到巨大的阻力。从各方面实践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缺少长远的规划

从总体来看,各地的图书馆对于社区服务建设工作都表现的热情无比,各项社区服务活动也非常顺利地开展,社会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但是从众多图书馆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少图书馆对于社区服务还是没有形成做长远的规划,没有宏观的把握,也没有将其纳入到发展的总体计划中,还停留在被动建设的阶段。

2.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全国各地的图书在社区服务建设这方面开展的活动很不一致,这种一致主要是图书馆的本身实力和服务水平不一致导致的;同时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社区项目也千差万别,内容参差不齐。追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地区经济条件限制外,部分图书馆领导思想不够开放,对于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借阅图书的阶段,没有认识到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于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投入的力度和资源也不够,最后就使得图书馆参与社区项目活动开展得非常少,个别图书馆几乎没有开展过。

3.活动缺乏创新性

尽管不少图书馆在开展社区服务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组织活动,为各地图书馆树立的榜样,但是从目前全国图书馆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来看,多数图书馆在开展活动和项目上形式相当单一,手段和方法也大相径庭,创新型的活动较少,这都反映了我国的图书馆参与服务社区建设在探索阶段的对社区需求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

四、推进和深化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1.提高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

目前有一部分地方图书馆对服务社区的重要性并没有充足的认识,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都是被动开展的,只是随着全国的口号在举办活动。这些图书馆的领导并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是使图书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重要需要,只有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同社会各界人士处好关系并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为图书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外部环境,这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图书馆的职责和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方的理论研究并不充足,许多实践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成效,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总结问题和提供理论依据,但是对于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一定要重视,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尽快转变。

2.积极了解和满足社区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建设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建设,另一方面也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整个全国都想着小康社会在不断发展,城市也在快速建设学习型社区,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人们对于文化需求也就会越来越迫切。目前各地的社区建设也开始向着这个方面倾斜,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和活动,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这当中得到启示,图书馆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仅仅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加需要从社区、社会的视角来看待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服务建设工作必将成为社区的重要工作,社区对于图书馆服务社区,深入社区,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有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也就不可能回避这些要求。所以对于图书馆而言,就要化被动为主动,自觉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到贴近生活的元素,在社区服务建设中提高自己建设理念,从居民的需求、社会的要求来重新定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形成社区文明共建、资料共享的目标。

3.完善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评价体系

图书馆服务社区工作能否做好、能否长期坚持,仅仅靠图书馆是不够,更需要监督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快完善评价体系,对图书馆有一项准确评估的标准。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服务社区建设作为图书馆一项专业性的、经常性的工作。当图书馆服务社区工作成为一项基本工作之后,就能够保证服务社区建设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并且完善的评价标准也使得这项工作有改进的依据,保证了此项工作能够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五、小结

对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简要概括了我国此项工作的开展存在不一致的现状,然后针对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乏长远规划、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和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要从提供重视程度,积极了解居民需求和社会需求并满足和完善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来推进和深入图书馆服务社区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新廉. 社区图书馆建设论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6,(5).

篇2

关键词:政府;社区;社区管理;功能定位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1]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从目前的实践看,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支持不力或包办过多(行政化倾向),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普遍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社区建设走向深入。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找到社区管理的出路,推动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2]

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鉴于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当前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我们必须定位好政府在社区管理的地位。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导致作为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功能失调、角色错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进行定位。

(一)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包办。

各级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中最具控制力的政权组织,能有效地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准确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建设的方向,合理运用场地、设备和资源,限制任何偏离社区建设总目标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保障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管理和服务、组织协调服务和动员社区参与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二)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构建社区组织的网络结构—社区理事会。社区理事会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其负责人由街道办事处代表兼任。社区理事会建立后将成为社区运行的主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和监督。

其次,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需要大批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推进社区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的发展,协调社会关系,在服务社会成员、推进社会互助、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安全阀和推进器的作用,因此作为城市政府应积极开展培养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工作。[3]

(三)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再层层下放到社区。

笔者认为首先要取消挂社团的“挂靠制”,保证社团的民间性、自愿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于从事社团活动的个人,无论是对其所在组织实行完全税收优惠、部分税收优惠,还是完全税收,都要完全按照个人收入的多少,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4]第三要完善社团的有关法规政策,政府是社团组织的后盾,负有为社团提供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的责任;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团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在整个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团和居民共同参与,明确定位,合理分工。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倡导者,社团是社区建设的具体操作者和组织者,是沟通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居民则是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加快社团的发展,形成社区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另外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管理,从法律上保护社团的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引导建设与社区需要相符合的新型社团。

城市社区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切实的指导,方能健康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充分、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进程与质量,这一点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泰山学院学报,2003,1.104页

[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53页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问题 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我国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靠大中城市或小城镇的发展,吸纳和承载农业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将会遥遥无期。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就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一条新路。

1.新型农村社区的深刻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即在传统农村社区基础上运用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把若干个自然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起来的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模式。

2.1城镇开发建设联合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应居住人口分布密集的城镇结合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结合旧城改造,运用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整村迁村并点、连片开发。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将原有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规划为新型社区,对区内的村庄改造完成市场化运作,并把村改造包装成开发项目进行招商推介,企业出资进行村庄拆迁和土地开发,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由政府投资。

2.2中心村模式

这种模式是确定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或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村为中心村,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中心村周边的村庄整体拆除,进行复垦,多个村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强村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强带弱,加上村庄自己的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

2.3产业集聚区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产业集聚范围区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园区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社区建设。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的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园区和农村社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不足。新型农村社区是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好几个村重新组合,组成了一个新的居住空间,因此由于村民不适应新生活模式而产生矛盾。地方政府认识也有很模糊的地方,新型农村社区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的,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怎么去管理等问题,也存在认识不清楚的问题。

3.1.2对农民不同要求的综合考虑不充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了,农民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收入来源多样,原有的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分化,导致了农民对生活方式有多种要求。一些基层政府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未设身处地去考虑农民切身感受,导致了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3.1.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依赖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缺乏建设资金成为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同时,新型农村社区还承担着公共服务的功能,后续发展中资金保障显得更为重要。资金投入不足,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3.1.4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必须要尊重其建设意愿,保证其在规划、建设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有待提升、本身参与意愿较弱,加上政府未积极鼓励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导致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原生动力和推力都不足,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3.2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2.1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管理上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有经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社会事务管理的功能方面,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之后,村民集中居住,但是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还没转变,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也需要加快转变。另外,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抓好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抓好公共服务建设,将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同感,赢得人们对社区的支持、信任、认同,促进社区的融合。

3.2.2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障民生。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改善,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住进社区之后,相比原先的居住环境而言,农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由此,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三个“尽量靠近”: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防止出现农民住进了新房子却面临没有工作的境况,出现“被城市化”。

3.2.3多渠道融资,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首先,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有偿转让,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并点,土地复垦而置换出的土地,利用挂钩指标的形式,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

其次,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也是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不少地区已经对此进行了尝试。具体指除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和各种直补外,从中央到县级财政其它的涉农资金、以及按规定征收费用、专项基金、涉农融资等,都可以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进行资金整合,打捆使用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要加大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可以采取政府贴息贷款、降低审批费用等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投入,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发动群众自主筹集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也是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

3.2.4切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建设自交给农民的管理理念,赋予农民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制定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重视农民的意见,并要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篇4

从2002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召开安全社区研讨会开始,中国的安全社区建设经历了调研论证、试点起步、逐步铺开,到现在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完善标准、创新提高,已进入深入发展和推广阶段。安全社区建设已由北京、上海、大连、山东等大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延伸至四川、重庆、宁夏等中西部地区,由单一的城区街道型扩展到企业主导型、农村乡镇型和工业园区等。

为了对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等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

记 者(以下简称“记”):张理事长您好!2012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张宝明(以下简称“张”): 201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题为《十年,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的专题报道,文别提到:以“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预防所有类别的伤害”为目标的安全社区建设在中国落地发芽……安全社区逐渐成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要组织细胞。应该说,党报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也对安全社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曾批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应大力推动。”

2012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保持了快速、稳步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备案、已经启动和建设“全国安全社区”的单位超过了1600个,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人口超过了1.2亿。2012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命名了104个“全国安全社区”,比2011年新增94个,其中有4个区实现了整建制创建。至此,“全国安全社区”共有360个,其中已满5年再命名的有10个。“国际安全社区”共有64个,其中已满5年再命名的有11个。与往年相比,农村社区和企业主导型社区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安全社区建设保持了良性发展态势。

安全社区建设对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2012年,我们随机抽取了近两年命名的187个“全国安全社区”,对他们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6月与2010年6月相比,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治安问题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1%、62%、33%和28%,受伤人数分别下降21%、50%、61%和20%。由此可见,安全社区建设对降低事故、减少人员伤害效果明显。

记:在2012年的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有哪些比较好的经验可资借鉴?

张:2012年安全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进,首先得益于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这是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有力保障。广东、山东、四川、沈阳、上海等地在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措施。广东省2012年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提出到2015年建设100个以上安全社区、100%的地级以上市开展省级安全社区建设、60%以上的地级以上市有被命名的“全国安全社区”的目标。

安全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控制社区及辖区单位的各类风险,提高社区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参与安全社区创建的所有社区都印制和发放了安全知识宣传品,多数社区建立了安全主题公园、安全宣传一条街、安全社区网站,组织安全社区宣讲团,编辑安全社区简报。北京、大连、深圳的许多社区还建设了居民安全教育基地;深圳市福田区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举办一次消防运动会;中石油长庆油田泾渭苑和龙凤园社区,根据当地“一老一少”留守家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替子女尽孝、帮父母教子、为企业分扰”的安全促进工作原则。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逐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委办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工作机制,为安全社区建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广州市夏港街道利用辖区内知名企业的资源,成立了“安全社区宣讲团”,向中小企业和社区传授安全管理经验;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的僧人们也积极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开展了急难救助、心理干预等项目。

抓好证后管理与安全社区复评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是安全社区建设保持活力的必然要求。2012年,我们对第一批12个“全国安全社区”进行了复评。抽检和复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社区能够坚持安全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坚持策划和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坚持持续改进工作和实现社区安全目标。山西潞安集团在获得命名后,充实了安全社区办公室力量,进一步规范了伤害监测工作,制定了安全社区建设5年规划和实施方案,继续加大安全促进力度,使安全社区建设成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记: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今后的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须着重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张:近年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得到政府认同、社区居民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但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推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就全国范围来讲,安全社区建设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实际分布来看,安全社区大多数还是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城市,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此外,一些地区和单位领导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其纳入工作序列,或处于观望等待,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有的地区和社区虽然制定了计划和实施方案,但并没有落实,没有开展工作;个别地区片面追求数量和结果,忽视质量、过程和系统建设,注重前期创建,忽视命名后的持续发展;有的地区热衷于形象工程,安全促进项目有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还有一些安全社区工作骨干业务水平欠缺,项目推进不平衡,内外信息交流不够;安全社区建设机制和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安全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持续改进的证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必须着重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遵循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进行。真正做到“资源整合、多元参与、共建共享”。

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建设、创新发展。要以安全社区建设为抓手和平台,统筹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其他社区建设工作。各地区要以民生、民安为原则,着力解决群众关注度高的安全、健康问题,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资源,体现出当地的特点。

三是要加强安全社区专家队伍建设。各地方支持中心要组建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志愿从事公益服务的专家队伍,还要加强对专家的业务培训,为创建单位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四是要注重安全社区建设的投入。要在对社区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识别、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来推动,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才能保证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安全社区建设不是单纯的行政创安达标工作,关键在于用安全社区的理念引领,用科学的方法规范,建立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和模式。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不能搞“大拨轰” “一刀切”,要考虑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避免以行政命令手段强行推动。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提升安全社区建设层次;要摆正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不能走过场,不能搞形式。

记:2013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重点工作有哪些?

张:2013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按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在2012年的基础上,全国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至少增加10%,建成命名单位增加10%,争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

2013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继续重点推进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区域的安全社区建设,把事故总量和人员伤害降下来。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安全社区示范单位建设,减少空白区域;继续加大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继续扩大中心城市安全社区建设的覆盖面,提高区域整体安全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安全社区建设,合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从区域上来说,要把推进和建设的重点与安全生产情况紧密结合,继续推进事故总量大、事故多发地区的安全社区建设,扩大区域覆盖面。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推进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从煤矿、石油、石化3个行业,扩展到电力、钢铁、铁路等重点行业领域,同时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此外,还要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空白地区推进。

篇5

关键词:农村;牧区;社区建设;兴安盟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兴安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包括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汉族在内的20多个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全盟常住人口数为1613250万人。汉族人口为874393人,占54.2%;蒙古族人口为665828人,占41.2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3029人,占4.53%。其辖区内共有85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5万hm2。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农村、牧区人口占多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有助于兴安盟更好地抓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进城乡的一体化。笔者通过对兴安盟农村社区的走访调查发现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并就加强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

1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村容、民主自治、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兴安盟农村社区建设虽有明显差异,比如说有些社区建设注重村容整治、有些社区下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等等,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认识不足

1.1.1从政府的角度看

对于社区的功能给与了错误的定位,管理多,服务少。许多政府部门把社区当做了办事机构,把“无利、费力、不讨好”的职能强加给社区执行,政府任何涉及社区方面的职能部门都有权力对社区发号施令,造成社区工作无所适从,卫生收费、村容管理、普查登记、数据统计等行政性事务繁多,而针对农民的服务性工作很少。

1.1.2有的乡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在认识上仍有偏差,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不够充分,有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

1.1.3对于农民自身而言

作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他们并没有成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同时,村民们不知道社区建设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所以导致农民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新农村建设当成政府工程,与自己无关,“等、要、靠”思想严重。

1.2社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有些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规划先行的意识,想怎么建怎么建,今年铺铺路面,明年规整一下街道,没有统筹社区建设当中的各要素,比如街道、绿化、美化、房屋建设等,缺乏合理的布局。还有些村的建设属于无序状态,尽管有些村进行了规划,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老村建设格局,一时间也难以达到规划目标。同时,由于村民的不能积极配合或是没有征求群众意见导致的规划但实施不了的情况也客观存在着。

1.3社区建设资金紧张

钱从哪里来,这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方面,社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资金缺口大,筹资难,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建设的重大难题。这集中表现在:

1.3.1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没有把社区建设纳入到财政专项支出中,而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1.3.2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即使建设好了,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1.3.3社会投入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未能实现多元化。

1.3.4农民自主投入少。一方面农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富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到位,村民对社区建设认识不清,缺乏自治的意识。对于社区的政治表现出冷漠、被动和无所谓的心态。所以,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

1.4社区服务功能不强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农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从整体上看,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有的服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服务层次低。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综治警务等公共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的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而农村社区还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大多还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服务项目,比如在卫生服务方面,打针、吃药倒是有,但体检、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几乎没有。而这种低层次的服务也难以保证它的质量过关,乱开药、滥打针的现象并不少见。

服务设施不健全。比如说文化设施的紧缺,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难。有的虽然有这些设施,但真正开放的并投入使用的却很少。书屋中的书更新也比较慢,有些书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所以利用率很低。村民的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喜欢打牌的比较多,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形成。

服务领域窄,相比城市社区的服务,农村社区缺乏一些满足农民群众新需求的服务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农村出现的大批的留守儿童和大量空巢老人,他们有的需要生活上的关照,还有的需要精神上的关心,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导致这些农村的弱势群体无人照顾。

1.5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总体不高

1.5.1社区建设 需要一批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但现有的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是些学历不高、年龄较高的中老年人。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措手不及,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差,反应速度慢,缺乏应对能力。

1.5.2社区工作 者待遇低,在职的积极性不高,年轻有为的又不愿意参加社区建设。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断档。

1.5.3对相应人 员的培训不够,大多数在任职前都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和建设方面的培训,有的虽然参加过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是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而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内容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职责的空位与缺位。

2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调研,我们既看到了兴安盟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综合国内一些省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农村社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对于政府和社区干部而言,要清楚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要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建设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加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满意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所。

而作为农村社区的直接受益者,农民更应该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受益者,还应该是重要的参与者。社区的建设单单靠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2.2制定科学的规划

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配置情况统筹进行空间布局,结合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明确规划内容,包括住房、街道、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把社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纳入到规划范畴。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规划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依法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2.3形成多元的投资机制

政府多投一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政策免一点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各种证件办理、各类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或是免收这些收费项目将会大大降低社区建设的支出。

吸纳社会建设资金。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群众自筹一点儿。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和找与本村有关联的名人、能人募捐,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的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

2.4改善人居环境

2.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五改”“五化”“五整治”工程,建设村容整洁的宜居社区。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污染整治”。设立生活垃圾回收点,成立农村社区清洁队和农民志愿者环保协会。依靠农民自己来改善生活环境。

2.4.2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构筑起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基础,经营为依托,志愿互助为补充的相互衔接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

对照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项服务,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拓宽社区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比如说,定期为农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生殖健康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管理,突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收集与报告等服务。再比如经常性开展具有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体活动,比如说大秧歌、围棋等。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

2.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立一个“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要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通过“派选聘考”等渠道,选用素质高、能力强、对社区建设感兴趣的人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和开展必要的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2.6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篇6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篇7

一、*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勇于创新、创造特色、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的原则,围绕“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新社区”的目标,及时研究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这次调查情况看,目前20个社区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办公条件有了改善,初步做到了有房可用,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各项功能逐步得到完善,新的社区工作机制开始形成。去年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活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今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各社区积极履行职责,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14个社区荣获*市示范社区称号,我市被省民政厅表彰为社区建设示范市。

在肯定社区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对照创建工作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硬件设施不配套

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尚未解决,有的社区虽然目前有房可用,但面积较小,大部分社区都没有专用的活动用房,与创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去年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活动,大多数居委会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居委会是通过租借办法解决的临时办公场所。*等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都在60平方米左右,南街居委会面临拆迁。近期,市四套班子负责人“下访”,*等社区,办公用房今年有望解决。20个社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四室一站”,缺少活动场所,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小区没有实施封闭,四面朝外,几个门同时开,对小区治安防范带来难度,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实施。20个社区所属有一定规模的60个小区中,天地、大成、新世纪等小区已由开发商为主体实施了前期物管,起点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20*年,新世纪花园获得省优秀住宅管理小区称号。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大部分小区难以实施规范的物业管理,特别是一些开发较早的小区存在问题较多,群众反映较大。许多小区前期建设中未设置公厕,个别小区将公厕出租,小区内活动空间小,全民健身器材无法安置,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潜在的问题比较多。南苑小区已召开了业主大会,选出了业主委员会,但与上海恒联几次接触后,对方感到难度较大,接手管理的意向仍不明确,物管方案难以实施到位。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加强硬件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严重不足。开发早的小区当时限于实力和条件,规划设计难以一步到位,执行社区用房的有关政策规定也不够严格。

2、工作机制不健全

市委[20*]34号文件明确了社区职权,赋予社区必要的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同时提出了3条具体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从前一阶段情况看,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下放管理职能的工作刚开了个头,市级机关不少职能部门并没有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有的部门强调自身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担心放权给社区,做不好还要添乱,增加工作难度;有的职能部门工作原来就与社区关联度较大,你要做继续做,并没有按照34号文件要求引起足够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有的部门只给社区下达工作任务,就是不放权,不下拨经费。由此可见,如何及时协调解决市委34号文件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队伍素质不适应

随着城市管理重点下移,社区工作的对象、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社区工作的难度增大了,这就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同志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他们有的是从原镇属企业调整过来的,有的是从镇机关精减下来的,有的是乡镇合并前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型社区工作需要,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认识和理解,应对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显得力不从心;部分社区人手明显不足,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用说加强日常管理,就是参加上级机关的会议,也经常出现一个人同时要参加几个会议,同时接收几个部门的工作。

二、*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主题和目标

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充分运用获得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的有利条件,更要及时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契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摆正工作位置,加大工作力度,上下同心,各方支持,形成促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并努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领导,建议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分管社区工作,集中精力,专司其职,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种矛盾。镇机关设立的社区工作办公室,要调配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切实从组织领导上为社区工作提供保证。到2010年,*城区设20个社区,每个社区正式人员4名、聘用制人员3名;正式工作人员和聘用制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比例80%、平均年龄45岁、党团员比例50%。

三、*市城区社区建设的实施步骤

1、加大投入,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条件

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解决社区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议市政府用两年的时间逐步为20个社区解决办公用房。要严格执行姜委发[20*]35号文件精神,从现在开始,凡新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部门必须一次性收足每平方米10元社区建设基金,专门用于社区和物业办公用房建设。鉴于创建验收在即,可根据今后5年房地产开发规划,测算出可收取的社区建设基金数额,并以此为基数,由建设局、*镇先行筹资,集中解决社区近期硬件投入问题。新建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要由建设规划部门按社区行政区域选址,进行统一设计,并按照相关要求,达到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民主议事室、文化活动室“四室合一”的标准,整体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具体工作由建设局、*镇共同实施,资金从社区建设基金中列支。要着手研究适当加大市财政对社区人员工资支付比例问题。目前68名正式人员年需经费83.5万元,58名临时人员年需经费19.9万元,两项支出共101.7万元,市财政仅补贴12.5万元,其余全部由*镇承担,镇财政相对压力较大,建议市委、市政府参照300个行政村实施办法,23名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工资和保险由财政统筹。

2、加大培训,提高社区队伍素质

要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定期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人事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研究社区新的用人机制,不断给社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要通过考核录用,专岗聘用、兼职、挂职等多种途径,从高校毕业生、原市属企业管理人员、退伍军人、机关退二线人员中录用、聘用一批热心和胜任社区工作的同志。*镇、民政局要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人员约束和激励机制。

3、部门职能进社区,提高社区工作能力

要认真贯彻执行姜委发[20*]34、3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市级机关各部门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需社区居委会协助的,凡有专项拨款或收费的,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社区居委会。公用事业单位、其它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经自愿协商、合同约定,实行有偿服务。*镇、民政局要在借鉴外地成功做法基础上,认真调研论证,根据市级相关有关部门经费来源情况和在社区的工作量,起草《*市有关部门职能与经费同步进社区实施细则》,经市社指委讨论后,提请市委、市政府决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探索社区发展途径的多样化。要加大物业管理工作的推进力度,认真监督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规范诚实地开展工作。积极实施社区公共服务事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社区公共服务经营权有偿转让,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率。

四、*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理论依据

姜委发[20*]34、35号文件精神,明确了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

五、*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效果

篇8

【关键词】脱域;社区建设;现代技术

在城市化、现代化的推动下,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正从过去狭小的空间中牵引出来,进入到更加广阔且不受地域控制的空间中去,在新的空间里人们构建新的社会关系并开始新的生活,而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生活脱域现象。

一、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现状

近20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陈旧,在某些地区一些部门领导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些管理方法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发展;二是在体制方面的问题,街道、居委会作为社区管理的基层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权力小,建立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其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不高,这与当下的脱域机制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社区脱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交通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区居民生活脱域化提供了条件。首先,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居民的社会流动性,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可以脱离社区与外界社会紧密联系。同时,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走出社区,与社区之外的社会建立密切的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人们日益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以及对社区的认同,不愿将自己过多的情感投入在社区中。其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和其他人自由的交流,使得人际之间的交往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加上网络的普及,社区居民即使在家中也可以和他人进行交流,这就造成了社区居民与社区的脱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二)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日趋理性化。当下的社区不同于滕尼斯所描述的社区,人们之间的纽带关系发生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关系、业缘关系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性化倾向更加明显,利益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乐意选择与自身发展有益的群体。居民之所以和社区脱离,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几乎不在社区内,与社区中其他居民的交往对他们而言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他们更倾向于在社区外更广阔的空间中寻找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群体,造就了他们即使在居住地上很近,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却越来越弱化。

(三)社区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弱化了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当前我国社区建设还在发展阶段,社区中的可发展资源还很有限,往往通过政府配置或从市场中获取资源的难度也比较大,这就使得社区的社会资本比较匮乏,因而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所以社区成员更乐于通过自身的能力或者借助于自己的社会资本从社会中获取比社区资源质量更好的资源。

三、缓解社区建设中脱域现象的举措

(一)利用通讯网络技术,拓展社区活动空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居民的脱域提供了条件,但同样可以利用它来加强社区网络建设,利用网络来提高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

在社区建立网络一方面可以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另一方面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前者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建设的社区网络可以将社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社区政策方针告知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对社区目前的状况有着清晰的了解;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建立的网络,居民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在社区内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建立社区居民在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还可以在网络上就社区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就某些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

(二)注重社区组织的发展,将脱域的社区成员引入到社区建设中。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在推进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在社区中广泛存在着这样的组织如:象棋社、舞蹈班等,这些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爱好而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具有此类兴趣爱好的居民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参与其中,不仅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居民的社会需求,还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往。除了团体类的组织外,还可以根据社区基本情况的需要,建立各种其他类型的组织,并将其作为载体发动社区内的脱域成员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三)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社区服务对象而言,可将社区服务分为面向各类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面对社区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针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社区应开展具有针对f生的福利服务帮助其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以保障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虽然弱势群体是社区服务的重点人群,但是社区普通居民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主体。社区普通居民在日常生活、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的需求,一般而言,主要开展以下三种服务:第一提供物业服务,帮助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第二以改善社区环境为中心的服务,美化社区建设,保证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第三以社区居民生活为中心的服务,如社区商店、社区医疗等服务的开展。社区内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驻辖单位,为这些单位提供服务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

篇9

【关键词】社区工作:民族散杂居:地区发展模式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广大农村地区开始了社区化建设。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而民族散杂居农村社区则主要是指非少数民族聚居省区的散居农村社区,并且其中有两种及以上民族居民杂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社区工作的引入会是应对挑战的有利措施。

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社区工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部分学者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少数民族社区,认为社会工作已经构成城市回族社区建设的新要素,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使城市回族社区建设获得更大绩效;第二,很多学者着眼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内的少数民族社区,分析了西部农村现存的主要社会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工作在这一地区如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第三,一些学者关注中东部散杂居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旨在通过对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促使当地形成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

二、店头镇回汉和谐社区现状

(一)店头镇回汉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临沭县店头镇位于临沭县境中南部,距临沭县城10公里,225省道纵贯镇境中部,北靠临沂至临沭铁路,辖域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共有1个社区、4个居委会、25个行政村,共1.3万户,5.1万人,其中镇驻地回民2000人,主要集中在镇驻地的回族街,是临沭县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在政治建设方面,第一,培养民族干部,提倡“双语”学习,推动回族和汉族干部互学语言文字,结成对子互帮互助,这使许多干部掌握了两种语言,减少了沟通障碍,对日常工作和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第二,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回族街社区成立居委会,居委会人员构成中回族和汉族各占一半,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同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第三,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采取以会代训、印发民族政策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民族政策学习、民族问题研讨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民族政策,每年3月采取民族团结事迹报告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召开各类座谈会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以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群众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皎月,营造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经济建设方面,首先,发挥传统养殖业优势,店头镇回族有着养殖、贩运和屠宰牛、羊的经商传统,镇政府调整土地200余亩兴建了店头养殖小区,主要以养殖鲁西肉牛为主,肉牛存栏量一直稳定在2000头左右,并且开通“技术服务热线”,为民族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对民族群众进行培训,还利用工业集中区内“富达”等饲料加工企业,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饲料供应,形成了“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有效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次,发展壮大民族企业,镇党委政府利用毗邻225省道优越地理位置和优厚的民族政策两大优势,投资建设了工业集中区,引进BOPP等10多家企业,并且扶持建立了正茂皮革厂等一批回族企业,在实现工业总产值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解决了当地回汉群众的就业问题。最后,镇政府整合资源,投资建设店头镇民族和谐社区,社区能够容纳4500户,1.4万人居住,为社区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习俗方面,镇政府引导群众注意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保持和延续好少数民族群众的饮食、婚庆、节庆、丧葬等特殊的风俗习惯,同时领导干部定期到清真寺看望慰问阿訇;同时建设店头镇民族小学,为回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

在社会保障方面,镇政府在民族聚居区规划建设了“民生街”,实施“结对助弱扶困工程”,协调民政部门筹集资金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同时社区内的阿訇也参与号召回族群众对社区内的贫困残障居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帮助,民族企业也解决了一部分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二)回汉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篇10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5时46分,日本兵库县淡路岛北部(北纬34度36分、东经135度02分)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公里。

这次的地震,是日本从未有过的强烈摇摆型的都市直下型地震。由于城市街区地域中心的木造房屋倒塌,造成很多死伤;许多地方发生火灾,造成房屋烧毁;铁路轨道、水电、煤气、通讯等生命线遭到破坏;都市中心的中枢管理活动、商业活动等都无法正常进行。

截止2005年12月22日,震灾导致6434人死亡,43792人受伤,损坏和损毁房屋249180栋。从神户市的人员伤亡来看,在地震导致4571名死者中,由于房屋倒塌后被压迫、窒息死亡的超过一半以上;其他的死因有烧伤、全身火伤,头部损伤、外伤冲击等。还有,从死者的年龄来看,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49.6%。神户市内负伤者有14678人,其中主要都是被房屋中倒塌的家具给夹住,或者室内落下的物品砸伤所致。

这次地震,不仅使医院、警察署、市役所、学校、消防厅、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和危险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农业、工业,服务业遭受巨大冲击,还有博物馆、文化馆、观光旅游资源等文化财产也遭到巨大破坏,突如其来的震灾更是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但是,地震发生后,日本人民迅速组织起来,开展了重新建设家园的活动,经过13年的重建,神户成为日本西部的一个魅力都市,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区组织网络的重要作用。

二.神户市的“社区重建”体制

1.社区重建机构及其目标

“社区重建”作为震灾后恢复家园的体制,在震灾发生后迅速展开工作,由所在区域的全体居民共同实施。其实,在地震发生前,神户就建有社区建设机构(Machizukuriorganizations),按照《神户市社区建设条例》分12个区域开展工作,许多机构承担了增进区域福利的社邻友好合作项目。地震发生后,在受灾区域迅速形成了100多个社区重建组织,他们倾听并传递居民的愿望,向政府部门提交议案。这些组织迅速行动,更是突出了社区建设体制的有效性。社区重建组织由当地居民、私人机构和对区域重建感兴趣的其他人士(包括本区域外的人士)组成,是震灾后恢复家园的社区建设活动的核心机构。“神户”社区建设体制的特色就是这些社区建设的组织主要由政府给予基本资助,由居民来参与实施。

震灾发生后,这些组织不仅活跃在“黑色地带”,也就是受损最严重,项目重新建设或规划的区域,在“白色地带”,也就是受损严重,但是没有被列入项目规划的区域,也形成社区重建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社区重建设机构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社区重建体制来帮助当地居民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共同建设他们的家园。

2.社区重建体制的组织原则与程序

震灾后,不仅形成了许多单个的社区建设组织。在1996年7月,这些组织还联合起来,成立了“神户社区组织联合会”(KobeMachizukuriOrganizationLiaisonConference),使各社区组织协作,以解决单个组织,或者仅靠组织间信息交换所无法解决的那些问题。

社区重建体制的基本组织原则是:(1)家园重建活动主要在社区建设机构指导下,由居民共同实施。(2)由居民联合行动,以修复或重新建设被损毁的房屋、公宅以及其他建筑。(3)由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者和其他专家组成网络机构,支持各种规划和重建活动。

社区建设活动的组织程序是政府资助自治组织开展活动。在神户,大部分社区建设组织是在震前已有的组织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自治协会(selfgoverningassociations)或市镇协会(townassociations)。社区建设委员会的成员,通常也是其他组委会的成员。社区建设的规划者和设计师由公共部门(thepublicagency)派遣到社区建设组织当中。神户市政府对这些组织开展的专门扶助活动实行基本补助。

3.震灾后社区重建体制的具体做法

(1)采取合作形式重建被损毁的房屋和公寓

地震中损坏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市中心,那些非常狭小的建筑,而且没有公共通道。合作重建,就是在建设中采取共同所有或者调整私人财产或产权的形式,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有效办法。在神户,有170多个被损毁的房屋是通过重建社团作为所有人,来承担重新建设家园的任务,在重建过程中,他们调整了所有权的形式或者其他所有权。

(2)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在阪神震灾后第10天,就组建了一个社区重建的支持网络(supporter’snetworkforcommunitydevelopment“machizukuri”),由那些地震前就在神户地区工作,并愿意为社区重建继续工作的规划者、建筑师、大学里的研究专家、律师,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为重建家园而献力。在家园重建中,为受难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扶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这个组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a.作为支持神户地区为中心的家园重建的咨询机构,随时开会,沟通,交流各种家园重建的信息。

b.每三个月出版一本“社区发展地域恢复重建”的小册子,用通讯简报和信息的形式记录社区组织和公共部门的重建家园工作的进展情况。

c.作为阪神-淡路复兴基金的地方机构而存在,同时也支持其他团体的工作,如当地损失和重建条件的调查,在其他空地上进行的重建项目,支持公共房屋建设等。

4.社区组织为恢复重建所起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这些组织在帮助社区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神户市长田区的真野社区(ManoareainNagata-ku),其社区建设体制已经坚持了30年,所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优势。在地震发生后,由居民接力传递水桶,预防了火灾的发生。新来的居民很快就完成入会注册,加入到重新建设家园和重新建设共有住房的活动中。其他在阪神地震前就开展活动的社区建设组织,在促进众多居民达成共建协议、重建家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成功为震灾后才成立的组织提供了社区民主建设的良好样板。

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在灾后重建家园中,很难阻止非法建设住房等问题,因为,这些组织不像物业委员会那样,他们缺乏法定的强制力,无法阻止那些非法的活动。还有一些组织,因为成员年龄老化,同时占有多个职位等原因,而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对救灾重建缺乏敏感和热情。还有,在项目规划区域,由于经费、目标重复等原因,让很多组织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也是一个难点。

三、对中国四川大地震的启示

1.对震后出现的黑色地带、白色地带以及灰色地带要兼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在我国四川发生后,汶川、北川等地很快成为救助重点,成为人所共知的“黑色地带(BlackZone)”。但是,无论在救助过程还是以后的重建家园活动中,还有一些地区,虽然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可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白色地带(WhiteZone)”也会存在,这部分农业产业、工业产业遭受重创的地区,也要组织各种不同组织进行重点建设。在震灾发生后,可能还存在一些“灰色地带(Grayzone,criticalrestorationarea)”,就是那些遭受到危险的临界地区。这次的灾害,波及到川、滇、甘等区域的30多万灾民,亡、病、伤、残、孤者要一一妥善安排,分区才能保证有秩序,保证不错救不漏救。

2.引导大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地震发生后,激发了人性中最善的一面呈现,许多原来就存在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以及在灾后渴望加入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大量涌现,据中民慈善信息中心的消息显示,除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以及地方的分会等十几家机构以外,其他承揽捐款、捐物、社会工作、法律、心理、网络等救助的社会组织就有135家,他们渴望从各个方面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援助。虽然,目前,由于灾区最易感染肠道菌痢和气性坏疽等传染疾病,北川地区已经限制志愿者进入。但是,灾区救援、灾后疫情防御、灾后家园重建、心理疏导、恢复生活信心等工作可能还需要很多助手,有大批的组织和志愿者渴望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既不能打消其积极性,又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关键是按照灾后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的有效部署,分不同时间段,按照灾民的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在可行的区域先期开展工作,增强志愿者组织的协作能力。

3.政府有效资助保证社区组织发挥活力

神户市从1965年就开始,就有民生儿童委员(相当于中国地方上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在社区中从事守望互助的工作,1975年开始以这些人为中心形成了志愿者制度。1995年的大震灾后,家园复兴以后,出现了很多孤独生存的老人、孤儿等,为了防止孤独死、无人照看等问题,1995年开始由国家拨款补助对地域中实行全面看护制度,防止脆弱人群陷入生存危机。在社区中还配备了看护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补助金在2005年却终止了,从而使得社区中的这个守望互助的工作也一度停止。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地域组织本身缺乏活力,过度依赖国家资助金,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地域社会中的守望互助事业需要长期资助,那么,国家也一定不能推卸其责任,家园重建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居民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在中国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