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

篇1

关键词:非工程措施;防洪抗旱;内涵;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是水灾、旱灾更为频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各地已对防洪抗旱的工程措施运用自如,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更为频繁,强度也明显上升,单靠工程措施来应对已明显不足。与此同时,非工程措施作为防洪抗旱的综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重视。该文现以非工程措施的内涵入手,简析非工程措施在防洪抗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 非工程措施的内涵

非工程措施是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他手段来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的措施。非工程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并可为防洪抗旱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证的特点,因而可在防洪抗旱工作中广泛应用[1]。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防洪工程管理,坚决清除江河湖泊的行蓄洪阻水障碍,以确保行蓄洪的能力;二是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三是完善水法律、法规的制定,大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四是制定和完善防洪抗旱预案;五是建立洪水干旱预报警报系统;六是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

2 非工程措施的作用

(1)加强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管理,是认真做好防洪抗旱准备工作的重要前提。防患于未然是防洪抗旱重要的先决条件,要求在水旱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认真做好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管理,这既是防洪抗旱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2]。因此,各地有关部门应在汛后制订计划,依照闸站养护手册对水工程进行维护、保养;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下,逐级开展汛前检查,实行防汛责任制,制订详细的检查方案,对水工程进行逐一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江河湖泊的管理,坚决清除江河湖泊的行蓄洪阻水障碍,制止盲目围垦湖泊、河道、滩地的违法行为,以确保行蓄洪的能力。淮河流域各级防汛抗旱办公室通过加强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的管理,落实防汛责任制,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的落实,为夺取2003、2007年防洪抗旱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面提升防洪抗旱管理能力。我国水旱灾害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单靠工程措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未来防洪抗旱减灾事业的发展,水利部提出了防洪抗旱的“两个转变”,即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两个转变”的推进将全面提高我国的抗灾水平和能力,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立正是促进、推动“两个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自1998年淮河流域大水后,我国加大了对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指挥系统涉及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和31个省(市、区),以更好地为当地防洪抗旱工作服务。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依法行政。法律、法规贯穿于防洪抗旱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与其他法律和政策充分匹配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防洪抗旱提供了全面的政策与法律支撑。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为核心,以《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配套的防洪抗旱法律法规体系,各流域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并实施了大批防洪抗旱配套法规。安徽省先后修订完善了《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水文管理办法》《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并严格防洪抗旱执法程序。随着防洪抗旱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防洪政策法规建设已不能满足防洪抗旱的要求,应着力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抗旱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制订,把防汛抗旱立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此外法律的制订需要公众的认知,因此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法律透明度与认知力。

(4)制定和完善防洪抗旱预案,提高洪水灾害的反应与处置能力。近年来,在国务院、国家防总的大力推动和指导下,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大力加强防洪抗旱应急预案的建设,由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构成的预案体系逐步健全,为规范应急管理打下很好的基础。防洪抗旱预案本身就是在总结地区洪涝干旱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防洪抗旱目标和调度原则,在分析现有水源和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干旱条件下的防洪抗旱对策和措施[3]。淮委根据国家防总批复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积极推动淮域各地继续加强防洪预案的修改完善和动态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变化情况,修订完善了《蓄涝洪区运用预案》等相关预案,极大提高了洪水灾害的反应与处置能力。

(5)加大洪水干旱预警预报系统,为防御水旱灾害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局部暴雨、超强台风和极端高温干旱等事件呈现多发、并发的趋势。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对提高预警预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淮委在每年水旱灾发生之前,着力抓好预警预报,特别是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一是针对防洪排涝标准偏低的城市,加强对短历时、大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并注重提高基层预报水平,增强预报时效;二是加强汛情监测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延长预见期,全面满足防洪调度指挥决策的要求;三是建立水文报旱制度,综合降雨、江河来水等相关信息,确定与旱情相关水文特征值,这些措施的运用,为战胜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6)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与反应迅速的抢险队伍,是取得防汛抗旱胜利的前提条件。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的建设是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实现安全度汛抗旱的基础。建立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可以克服防洪抗旱经费加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工作要求,也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主动防洪抗旱措施[4]。国家向来重视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建设,并加大防洪抗旱物资器材的投入,同时把防洪抗旱经费列入同级预算,按照分级筹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储好、管好、用好防洪抗旱物资,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防洪抗旱的最后胜利。

做好物资储备的同时,也要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全国各地市大都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洪抗旱抢险队,逐人登记,加强培训,认真学习防洪抗旱抢险知识,提高全民防洪抗旱抢险能力,并根据各自情况开展防洪抗旱抢险演习,提高抢险队伍应急抢先水平,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正是防洪抗旱物资储备的完善及抢险队伍的保障,成功缓解了2001年淮河旱情以及2007年流域性大洪水。

参考文献

[1] 赵清,高洪涛.非工程防洪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61-62.

[2] 周美冬.非工程措施在山区县防汛调度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09,35(3):206-208.

篇2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ishi Hang irrigation distri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this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irrigation distric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32-01

1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运行年限较长,病险隐患多淠史杭水利工程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由于受当时资金、建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材料缺乏,不少配套工程和管理设施未完善,如总干渠有很多属于干砌块石护坡,经过近六十年的运行和水流冲刷,现在老化塌陷较多;砼工程碳化剥落严重;管理设施陈旧,部分工程带病运行,病险隐患亟待处理。

1.2 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差异大淠史杭灌区现有基层管理人员大部份年龄在40岁以上,很多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对于开闸放水灌溉、做好灌区服务等尚能胜任,对于工程技术观测、描述、处理、资料收编等缺乏系统知识;同时,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了灌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单位生存和水利事业发展。因此,调整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关系,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改善工程管理水平落后面貌,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1.3 水利资产部分流失,水利工程运行艰难水费是水利工程维持再生产的主要经费来源,2010年,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裕安区人民政府裕政办秘[2010]33号文件规定,灌区水费标准为28元/每亩(以亩均500m3供水,按每100m3水量水价为5.60元计算),即使这样低的标准,由于受灌区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土地开发利用影响,再扣除工程维修、手续费等,实际收取所剩甚微。水利工程缺少足够维修养护费来源,工程管理无法正常进行,步入了恶性循环怪圈,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发展。

1.4 历史遗留问题多,确权划界难度大由于多种原因,灌区有少数水利工程保护区仍没有取得确权划界,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存在争议,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2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领导,提高水利基础地位认识要深刻理解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要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作为振兴灌区经济、推进科学发展的大事来抓,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像抓农村经济发展一样,扎实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推进水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2 完善管理体制,实施有效管理首先,要建立权责明确、关系协调、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并明确目标,通过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淠史杭灌区正在围绕建设“一流的工程,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目标开展一系列工作,按照“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标准,着力提高全灌区工程管理水平,改善工程面貌,已取得较好成效,水利工程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之路。

其次,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要在政治、技术、专业管理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不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积极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技术力量。最近几年,淠史杭灌区招聘了一大批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的缺乏得到逐步调整和改善,取得了一定效果。

2.3 多方筹措资金,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为提高水利工程运行能力,发挥正常的功能和效益,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水利工程设施整治。近几年,国家兴修水利投资力度加大,各种续建配套和除险加固项目纷纷上马,进一步拓宽兴修水利、关注民生的治水方略,淠史杭灌区也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2010年,国家对淠史杭灌区各类工程建设投资总计2.5亿元,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基层水利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功能不断完善,工程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2.4 探索水费征收办法,确保水费征收到位目前,农业水费征收困难的根本问题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认识和征收方式问题。各级领导和广大受益群众必须充分认识到水费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维护水利工程正常持续运行的关键措施,水费征收不到位受损失的不单纯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整个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强化征收措施,确保按标准征收到位。笔者对现行农业水费征收办法提出如下建议:①审核灌溉面积。对现有灌溉面积结合实际灌溉重新核实登记注册,并履行法定手续,作为今后征收水费的依据。②建立用水申请制度。凡用水的以村为单位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书面申请,所有用水户必须在申请上签名,作为今后交水费的合法凭证,如果用水不交水费,一是由当地政府调解,二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不予放水灌溉。③委托财政部门代收。农村费改税后,许多农户对政策理解有差异,认为除了农业税和附加外,其余费都不应交纳,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农业水费列入财政部门代收。

篇3

这次全省防汛防旱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防汛防旱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防汛防旱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刚才,省水利厅振霖同志通报了全省汛前准备工作情况,省气象局光辉同志介绍了今年汛期天气预测意见,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南京、无锡、连云港、盐城等四个市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周密部署,科学调度,*6年防汛防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去年汛期,我省苏北特别是里下河地区出现了严重雨涝灾害,阜宁、建湖、射阳、宝应、楚州等县(区)降雨强度超历史,射阳河阜宁、射阳镇和新洋港盐城、黄沙港建湖等站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淮河流域同时出现洪水过程。进入9月中旬以后,淮北地区及沿江丘陵山区出现较为严重的秋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夺取了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回顾去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里下河地区防汛抗灾工作,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和张连珍副书记亲临视察指导,对防灾抗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防指及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防汛排涝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里下河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严密组织、科学调度,保证防灾抗灾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指导,通力协作。去年汛期关键时期,省政府派出八个工作组,分赴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徐州等地帮助地方做好防汛排涝工作。省民政厅、农林厅及时掌握全省的受灾情况,组织灾区恢复生产,妥善安排灾民生活。省发改委、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交通厅、环保厅等防指成员单位,派出工作组分赴挂钩联系市,协助地方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三是科学调度,抢排涝水。根据水雨情的变化,省防指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先后调度沿海四大港、江都站、泰州引江河高港站全力排涝,及时启动了刚刚建成的南水北调工程宝应站,开启安丰、东台、贲家集等多个抽水站,参与里下河区域排涝,同时利用淮安抽水站、石港抽水站抢排白马湖地区涝水,累计排泄涝水39.2亿立方米,有效控制了水位上涨,尽快排除了雨涝积水。

四是周密组织,全力抗灾。灾情发生后,受灾地区广泛动员组织,周密部署安排,全力进行排涝抗灾。盐城市迅速启动防汛抗灾预案,积极组织防汛抗灾,调用各种动力机械,突击抢排涝水,加大河湖清障力度,保证河道排水畅通,确保抗灾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扬州市宝应、高邮等地组织5.2万人对圩堤进行24小时巡查,投入抗灾人数达到23.3万人次;泰州市组织了4个防汛排涝工作组,赴兴化、姜堰、海陵及沿江两市一区指导做好防汛排涝工作;淮安市各防指成员全部上岗到位,突出抓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防汛排涝工作。驻苏部队和武警官兵也积极参与地方防汛抗灾工作,为夺取里下河地区防汛抗灾工作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调度水源,全力抗旱。进入秋季以后,淮北地区和沿江丘陵地区面对较为严重的旱情,积极调度抗旱水源,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省防指调度江水北调和引江济太工程,累计抽引长江水近30亿立方米,及时缓解了受旱地区的旱情。徐州市及时调度开启北坝涵洞、刘山北站、郑集站等泵站,为受旱地区补给水源;连云港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水源管理和用水管理;宿迁市适时关闭涵闸,拦蓄回归水源,并调集机泵为受旱地区提水灌溉,确保了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

二、统一思想,居安思危,切实增强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关键的一年。认真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分析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形势,正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把防汛防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牢牢把握防汛防旱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对工程的抗灾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建国以来,我省坚持不懈开展水利建设,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治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除涝、供水、降渍、挡潮五套水利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还有一些防洪工程标准不够高,抗灾能力不够强。如沂沭泗地区防洪标准只有20年一遇,秦淮河、滁河、水阳江地区防洪标准只有10年一遇。流域性水利工程还存在不少险工患段,一些病险水库急待除险加固,滞洪区的安全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区域治理滞后,部分地区排涝标准不高。城市防洪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城市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淮北地区、沿海地区、丘陵山区仍然存在缺水的威胁等等。要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正确估计工程的抗灾能力,把准备做得更充分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确保防汛防旱工作万无一失。

二是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要有清醒的认识。根据气象部门分析,近几年来全省气候变化复杂,平均气温呈现升高趋势,暴雨、强雷暴、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预计今年汛期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次较多,局部地区有可能发生内涝,雨季过后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干旱,影响我省的台风强度偏强,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呈增多增强趋势。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长江中游汛期降水偏多,有可能发生大洪水。由于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目前气象科技水平还难以做到精确的中长期预报。对于防汛防旱工作来说,必须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我们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坚持“警钟常鸣,常备不懈”,做到高度戒备、充分准备、严密防备,全面落实各项防汛防旱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支撑保障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当前,我省经济继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上较快增长,全省经济运行快中趋稳、稳中向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越发达,对防汛防旱工作的要求就越高,对全社会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我省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均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哪一个地区都淹不得、淹不起。由于我省一些地区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部分干部群众防汛意识比较淡薄,存在麻痹侥幸思想。一旦防汛安全出了问题,将严重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难、从严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准备工作,夺取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未雨绸缪,严阵以待,扎扎实实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张连珍副书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按照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工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提供坚强的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保证。总的要求是,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确保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安全。在遭遇历史和标准内洪水时,保证各类水利工程安全,以及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安全。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采取应急措施,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发生严重干旱时,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按照这一要求,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险工患段处理力度。汛前多一份准备,汛期就多一份主动;汛前多处理一个隐患,汛期就多一份安全。从各地汛前检查的情况来看,今年我省安全度汛仍然存在不少隐患。当前,要抓住主汛期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对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险工险段的处理力度,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一落实处理措施。对汛前能处理的险工隐患,要落实责任,增加投入,尽最大努力消除度汛隐患。对需要列入基建项目的工程,要及早做好前期工作,为工程早日实施除险加固做好准备。对一时难以处理的,要认真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二)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今年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计划48亿元,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要对照年度工期目标,全面推进治淮骨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海堤达标、区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城市防洪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配套经费,加快工程实施进度,抓紧在汛前多做工程,尽可能使建设工程在汛期发挥效益。今年汛前,要确保完成新沂河整治和怀洪新河开工段及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庆安、崔贺庄、西双湖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黄墩湖、鲍集圩行滞洪区撤退道路建设等,基本完成新沂河海口枢纽工程建设任务。对于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项目,要落实施工导流方案和抢险应急预案,保证度汛安全。

(三)切实加强河湖管理。河湖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江、沿河及湖泊周边的涉水开发建设项目日渐增多。有的地方非法围垦河湖滩地、填河填塘造地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河湖的行蓄洪能力。各地要按照《防洪法》、《湖泊保护条例》、《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河道??河湖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河湖工程和水域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畅通河湖水系,维护河湖行蓄洪能力。要加大清障力度,按照“谁占用、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坚决清除河湖范围内的行洪障碍,确保行洪畅通。要继续打击非法采砂,保证江河岸线稳定安全。

(四)认真做好城市和水库防洪工作。要加快城市防洪建设进程,大力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开发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应付突发灾害的能力,确保城市防洪安全。要高度重视水库防洪工作,特别是病险水库、位置重要的水库以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水库,要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水库防汛责任人,备足防汛物料,落实好抢险队伍,严格按批准的汛限水位运行。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水库度汛安全。

(五)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结合工情变化和汛前检查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水利工程的度汛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险工险段应急抢险方案、滞(行)洪区和江心洲安全撤退预案、沿海地区防御台风预案等。要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切实将地方抢险队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重点防汛县(市)要力争建设一支专业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抢险队要抓紧进行培训和演习,提高实战能力。要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及时增储补足防汛抢险物资,确保防汛物资数量充足、调运快捷。重点险工段要现场储备抢险物资,保证应急抢险需要。要加强气象和水雨情监测预报,加快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预警体系,提高预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增强防御水旱灾害的超前性、预见性,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在做好各项防汛准备的同时,要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抗旱准备工作。淮北各地要做好湖库蓄水保水工作,科学制定抗旱预案。沿运省属抽水站要做好长期抽水的准备,有关市县要抓紧维修抽水机组,疏浚淤积引河,随时准备投入翻水运行。要妥善处理好防洪与排涝、泄洪与蓄水的关系,通过科学调度化害为利,变洪水为资源,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全面完成今年防汛防旱工作任务

防汛防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协作配合,抓紧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第一,要严格落实责任。落实防汛责任制,是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要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防汛责任落实到每一座工程、每一处险工患段。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在工程建设、汛前准备、队伍组织、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都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地要及时组织对新任领导的防汛业务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情况。省防指已在《新华日报》上公布了全省大江、大河、大型水库、滞蓄洪区、重点防洪城市和重点流域性工程的行政防汛责任人和技术防汛责任人,各地也要将防汛责任人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要严肃防汛纪律。洪水不分行政界限,上下游、左右岸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互谅互让、团结抗灾,在上下游洪水调度、左右岸用水协调、跨界河流管理等方面,下一级防汛指挥部要服从上一级防汛指挥部的指挥调度,地区防汛指挥部要服从联防指挥部的指挥调度,地方各部门要服从当地防汛指挥部的指挥调度。对不服从指挥调度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