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范文

时间:2024-03-04 18: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渠道;投资方向;投资构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06-02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和国家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明确提出了“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微观层面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效率低下。辛清泉、林斌和杨德明(2007)发现,我国上市公司1999一2004年5年累计新增投资收益率仅为2.6%,远低于资本成本;张功富、宋献中(2009)发现,2001-2006年间,沪深301家工业类上市公司最优投资率平均为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24.4%,39.26%的公司投资过度,实际投资平均水平超出其最优投资的100.66%;其中有60.74%的公司投资不足,实际投资平均水平仅达到其最优投资的46.31%,周伟贤(2010)研究表明,在2004-2008年度,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现象较为普遍,且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为严重。

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但是,学术界从微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讨论,还不足以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本文拟从我国统计局公布的公开数据,采用相应统计方法,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布等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讨论我国企业的投资状况。

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是认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首先必须研究的问题。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分析有助于对微观层面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认识,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的分析则有助于了解微观层面企业的融资渠道,以解决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问题。为了对此问题有所认识,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对我国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32917.7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5022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长率分别为:11.54%、14.45%、21.72%,21.16%,20.61%,19.30%,19.90%,20.54%,30.93%;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比率为20%,增长最快的一年为2009年,为30.93%。图1是固定资产总投资逐年增长比率的曲线图。从图1可以看到:2001年到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总投资是快速上升趋势,在2003年到2008年固定资产总投资较为平稳,而在2008年到2009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又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图1 .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1.2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源于自筹和其他资金

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情况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在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中,自筹和其他资金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且具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计算,可以看得自筹和其他资金从2000年到2009年,每年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率分别为:68.59%、71.13%、71.13%、74.30%、76.96%、79%、82.15%、85%,82.85%,77.73%;平均为76.85%,国内贷款为第二,每年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比率分别为:20.44%、19.45%、20.37%、21.68%、19.57%、18.38%、17.81%、16.78%,15.3%,15.70%;平均为18.55%。图2是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国内贷款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比例的曲线图,从图2可以看到,以上两种资金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从2000-2009年均比较平稳。图2 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比例1-3 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较为平稳

从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方面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为:17.16%、19.44%、-17.60%、17.43%、21.65%、11.08%、20.23%、26.37%、37.29%;国内贷款逐年增长比率为:7.1%、18.28%、26.45%、12.65%、15.51%、16.70%、14.99%、12.86%、32.72%;利用外资逐年增长比率为:2%、17%、19.79%、26.40%、20.89%、8.2%、15.56%、3%、-14.88%;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为:14.71%、14.45%、25.1%、23.88%、22.67%、22.38%、22.62%、18.46%、26.04%。图3是各种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的曲线图,从图3可以看到: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较为平稳。

投资资金来源增长比例通过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2)在企业现实的投资行为中,企业拥有了多种融资渠道,同时,政府逐步退出了企业投资资金供应者的角色,企业通过自身能力融通到相应的投资资金决定了企业投资行为,而企业是否能够应用好这些资金进行正确的投资则决定了出资者的利益。

2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的宏观层面分析,能够从总体上洞察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的投向。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的统计数据看到,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主要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三个方面。

2.1 建筑安装工程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

图4为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布图,可以看到,建筑安装工程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每年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率为:62.39%、61.69%、61.10%、60.19%、60.73%、60.13%、60.71%、60.82%、60.73%、55.45%。平均为:60.39%。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在投资中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图4 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图2

2 建筑安装工程增长幅度较快,其他费用增长较平缓

图5为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布增长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001年到2009年中,前三年各项工程增长相对都较快,2003年到2008年增长相对较平稳,2008年后建筑安装工程又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从整个图的趋势来看,建筑安装工程在近十年的变化中更突出,增长趋势超过其他各项工程,具体增长比例为

10.54%、13.63%、20.53%、21.86%、19.82%、20.06%、20.05%、20.43%、24.36%,结合上述图4中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国企业的增长依赖的是量上的扩张,而非内在实力的提升。图5 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构成分布增长变化图3 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在行业中的分布研究是分析我国各行业发展分布的基础,是了解我国未来各行业发展的关键。

3.1 制造业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行业

经过计算,2003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占各年比例为:制造业占全年的比例为26.4%、27.8%、30%、31%、32.4%、32.81%、31.44%;房地产业占各年的比例为:23.65%、23.66%、22.97%、22.3%、23.62%、23.4%、21.98%;教育占各年的比例为:3%、2.9%、2.5%、2.1%、1.7%、1.5%、1.6%;以上数据说明,制造业是我国投资行为发生的首要行业。

3.2 除制造业和房地产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在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

经过计算得到从2003年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分别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33.33%、35.69%、28.27%、30.55%、27.41%、24.53;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26.9%、16.95%、25.73%、32.27%、24.67%、22.05%;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23.36%、24.78%、20.36%、17v51%、25.35%。从图7可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例较大,但整体趋势在下降,说明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减缓,而除制造业和房地产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增幅基础较低,但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增长比例的绝对值已超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基金项目:本文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资助(07XKJ02)。

图6 2003年-2009年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分布图从上文对我国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和行业分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筹资金相对较为平稳且规模在扩大;在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主要是投资规模的扩大,也就是说增长是依赖于量的扩张,而非技术的更新与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增速,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缓慢的转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图7 2003年-2009年全社会各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图

参考文献

[1]辛清泉,林斌,王彦超 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改善措施

1.目前我们国家投资审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我们国家的投资审计发展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投资审计在社会中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已经形成了适应我们国家的投资审计体系,具体地来说目前我们国家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现状主要有:首先,投资审计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开展资产审计不仅提升了企业资金往来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提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其次,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经成为了集团公司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和财务设计的一项核心内容,最后是我们国家的审计效率过低。

1.2我们国家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市场较为混乱,规章制度等都还不完善,这主要是由于当下的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于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忽视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违法违纪现象的审计和处理,最终导致这些企业的固定投资审计结果无法实现其真实的功能――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很多集团公司的固定资产的审计不够全面,大多数企业选择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但是却并没有实施事前审计和事中监管,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真实可靠,而且也会给实际的审计和投资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最后就是目前我国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或者是专业的审计人才的欠缺还很大,现有的审计工作者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都有很多的不足,不论是能力上的欠缺还是经验的不足都会给实际的审计工作开展带来影响,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投资效率。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但是却是其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几个方面,而且也是必须要引起社会和国家广泛关注的企业资产管理问题。

2.改革、完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措施和方法

2.1对现有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理念和措施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现有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和措施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改革审计制度的前提,只有从理念上进行改革才能指导实践,为实践提供指导。传统的固定资产审计措施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有的经济转型的形势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投资审计准则和制度。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探索审计的新理念,新思路,寻找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的制度的转变。这样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企业资金的管理方式、固定资产的筹措方式等都会得到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都会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措施和方法等发生改变,尤其是审计的环境、对象,内容和审计的方式,而且极其容易出现的就是各个方向改变的程度都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在制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制度和模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将这些改变和实际的审计需求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和实际需要的制度和规定,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提升企业的资产审计效率服务。

2.2改变固有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方式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的企业对于自己的固定资产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在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可以分为:易损耗品和实用品,易损耗品包括公司的电脑耗材,打印纸等办公用品,其他的固定资产就是指那些价值比较高,而且会随着使用的年限增长会不断折旧的物品,比如办公桌、电脑等,这些都属于固定资产,也都是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核心内容,但是在传统的企业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需要和要求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这不仅造成审计结果的不准确,而且也会影响企业未来的投资决策和外界对该企业的财务监管,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过程中审计者必须要明确自己所有审计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将其按照实际的特征和数量进行精确的审查和统计,确保整个审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其次就是审计部门和机关必须要改善自身的审计方式,这也是影响企业固定资产审计的一个关键因素。

2.3健全我国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规划和战略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对于企业资产审计行业来说更是对专业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因为它要求参与审计的人员不仅要有职业道德,更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做准备,因此在提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个项目就是必须要从整体上提升我们国家的专业的审计人才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要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总着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我们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率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也是每个审计工作者应有的职责和义务,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就是健全我们国家的审计人才的培养规划,努力平衡社会对专业的审计人才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我们国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结

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也是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企业都离不开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支持,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着重我们国家的审计实力和审计效率的提升是我们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控制固定资产投资 实现最小化 企业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下面,我就如何优化铁路资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相对过剩

固定资产的相对过剩表现为:其一,推动固定资产正常运行的流动资产不足。企业在固定资产上投资时,没有充分考虑配套流动资金,或原定的流动资金融通渠道阻滞,便会造成这一结果。其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周转速度慢,因而降低了总资产的收益率。

(二)固定资产的绝对过剩

1.可行性研究中,对销售的预计过于乐观,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先天过足”;

2.市场发生不可挽回的逆转,原生产线必须部分或全部停产;

3.由于技术进步,新的性能更好的设备取代旧设备,造成旧设备闲置;

4.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形成的闲置资产。

(三)固定资产占用资金成本(即机会成本)过高

无论是固定资产的相对过剩或绝对过剩,还是规模适当,都表现为大量的资金占用,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尤其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健全,融资渠道不很畅通,资金十分稀缺,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这种资金占用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除此之外,巨额的固定资产意味着巨额的折旧费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一方面表现为折旧费用作为固定成本,会增大经营杠杆率;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固定资产价值补偿时间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可能被提前淘汰,使企业招致巨大损失。

二、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的方式

(一)出售固定资产

对于闲置不用或不需用的机器设备,尤其对于闲置的土地和楼房进行处置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地产虽有较强的保值作用,但是这方面的资源占用不但不能产生收益还占用资金成本。出售非盈利部门,可以减少亏损,还可以将盘活的资源用在其他盈利部门或偿还债务。出售不包括在集团整体战略之内的生产线或产品系列。企业战略经营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找出竞争优势,培育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对企业谋求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外投资

将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或不包括在集团整体战略之内的生产线或产品系列作价对外投资。这种方式没有减少总资产,但可以使资产得到有效利用。

(三)折产为股

将虽然盈利但不包括在集团整体战略之内的生产线或产品系列分解出去,注册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并按本企业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将新公司的股权分配给原股东。这样就可以减少股本,或者作为财产股利分配以减少现金流出。

(四)租赁

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其成本补偿需要时间长,风险大。租赁不仅可以解决资产使用问题,还能使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从固定资产投资上解放出来的资源可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

售后回租是租赁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主要为房地产或大型设备)获得经营急需的资金;同时与购买方签订回租协议;获得资产使用权。可谓一举两得。

(五)外部协作

三、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的好处

(一)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率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化率为销售利润变化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率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

经营杠杆率=贡献毛益/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可见,经营杠杆率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的高低。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同时也就是折旧费用最低,折旧费用是典型的固定成本。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二)可以通过加速资产周转,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就是要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现以最小的固定资金占用,推动最多的流动资是运转,以保证原有销售规模不变。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可见,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可以通过加速资产周转,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减少对外融资,提高收益能力

通过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变卖,就可以将沉淀的资金转换成流动资金,减少对外融资;将不盈利的生产线变卖,把资源转移到收益能力更强的项目上去,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能力。

(四)提高了资产质量

通过处置固定资产,可以将沉淀的资金转换成可用资金,将不盈利的资产转换为盈利资产,提高了资产质量。

(五)用于偿还债务,可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在负债比率较高的情况下,处置固定资产形成的现金流入,还可以用于偿还债务,降低了负债比率和财务杠杆系数。这样既优化了资本结构又降低了财务风险。

(六)当企业没有投资机会,处置固定资产形成的现金可以用于分红派息

(七)改善了相关收益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一方面保持或增加利润,一方面又减少了资产占用,这就使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有明显的改善。

四、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1)银行通常要求以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也使得可作为抵押的资产最小化,从而影响企业的借贷能力,但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用于抵押借贷占很小部分,影响不大。(2)企业在清理不良固定资产时,可能会产生损失,造成当期损益减少。然而,这些问题比起固定资产投资最小化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实在不算什么。因为即使不进行资产清理,损失也已经客观存在,只不过不体现在账面罢了;而银行则更看中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尽量做到最小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3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念及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宏观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即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促进宏观调控,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涉及建设单位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审计投资计划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还要审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合理。

(3)审计过程的阶段性。国家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为了及时、完整的反应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审计机关需要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般分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综合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如经济、建筑、财会、计算机等,仅仅建筑专业又涉及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几乎所有的二级专业。因此,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除了审计资金活动外,还要审计其他与建筑有关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审计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建设项目在建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的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审计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基建拨款审计、基建投资借款审计、其他借款审计、项目资本审计和项目资本公积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备建设到正式开工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计,包括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管理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建设项目在建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前的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进行的审计,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监理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情况、试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实施的审计。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一)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的事前监督,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辖权混乱。审计管辖是指审计机关确定各自审计对象的范围划分。确定审计管辖权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审计机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审计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同时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但这个授权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执行。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央资金和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无法实施审计。最终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最后“无部门”来审。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利不集中,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受到限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审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越来越大,但从审计项目占应该审计项目的比重或审计资金占应该审计资金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比重较低。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审计机关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审计内部缺乏资源整合的动力,一些审计审计机关有能力进行审计,也有可能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终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差。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注重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关注效益审计;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更有意义。

(四)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1、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在财政、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处于滞后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投资审计管理和投资审计现场技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也很匮乏。

2、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改进建议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在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审批之前,,邀请审计人员参加,实行跟踪审计。采用这种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的方式,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风险意识,提高审计的约束力。审计部门间接地参与了投资决策过程,这不仅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反而会增强审计威信,提高审计地位,更好地达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目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制定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尽快出台比较具体的审计规定与处理标准,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审计法虽然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有相应的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来说缺乏适用性。尽快出善的投资审计法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完善有关的法规,才能加大对投资决策部门的制约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审计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三)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竣工验收关、监督检查关等,在各个“关口”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2、在审计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3、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

(四)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基于此,应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并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已具有的审计规模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审计不同的技术性,搞投资审计,不懂工程技术是行不通的。在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审计部门可外聘一些基建工程人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审计网络与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丁国瑾.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郑红霞.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4.2.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效益 对策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资源型地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投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投入表现为在固定资产投资建造和购置过程中消耗的人工、建筑材料及有关的费用,购置的设备、工具、器具。产出则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以及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加的产出(如GDP)、利润和税金等。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指标分为微观效益指标和宏观效益指标。微观投资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建设工期、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生产能力利用率、投资回收率、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等,反映投资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及投资资源的利用率,即投资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大小与投资完工后供给能力或产出水平的大小。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建设周期、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投资效果系数、固定资产投资率等,反映的是以国民经济为总体,众多建设项目效益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产生的连锁效益的总和,反映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与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联系。本文仅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率、投资效果系数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3个指标,对山西省的宏观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山西省投资效益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率

固定资产投资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在经济起飞阶段,投资率一般保持在33%-35%左右,对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利。1981年以来,山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上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六五”至“十五”期间,平均投资率分别为37%、46%、34%、37%、42%,均高于33%。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出现了较快的增长,2006-2010年投资率分别为49%、51%、52%、68%、70%,基本与全国持平(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为50.1%、51.7%、55.0%、66.0%、69.8%),说明近年来投资在山西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投资成为拉动山西经济增长的引擎。

(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反映了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 是衡量固定资产直接投资效益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某时期的新增固定资产/该时期固定资产投资。

山西省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见下表,从中可以看出,山西省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城镇固定资产建成投产的速度出现明显回落。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投资效果系数是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比值,它是从国民经济角度和投资活动全程来综合反映投资收益的指标,能够较全面反映投资活动的最终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Et)=某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ΔYt)/某一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It)。

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应将当年的GDP增长看作是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考虑滞后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以表示为:

Et-i=Yt/It-i(i=1,2)式中:Et-i为滞后期为i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本文主要研究滞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即Et-1,Et-2。

1981 -2010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显示,山西省的投资额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投资效果系数则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最高值是在1995年,达到0.81,最低值是在1999年,为-0.16。1992年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及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影响,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波动频繁,稳定性较差。1992年以后至亚洲金融危机以前,投资效果系数连续5年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态势,都维持在0.5以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山西省影响深重,投资效果系数出现了连续3年的下滑, 2000年才出现稳步的回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省的投资效果系数再度出现下滑,2009年下降为0.08,但这次下滑的幅度较小,回升的速度也较快,表现了山西省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

与全国的比较中可见,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相似,但是其波动幅度要明显高于全国,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2000年以后我省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波动幅度逐渐减小,与全国水平持平。从平均投资效果系数来看,山西省为0.37,全国为0.39,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上来讲投资效益相对较差。

考虑“滞后期”的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滞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与同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且滞后期高于同期,滞后越多,投资效果系数越高。计算平均投资效果系数,滞后一期为0.45,滞后二期为0.54,均高于同期的0.37。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引导,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更注意投资效益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投资的固定资产,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计算山西省分产业的投资效果系数,第一产业的投资效益最好,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0.43;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最差,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0.24。因此调整投资结构的同时,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波动幅度来讲,一产投资效益波动幅度最大,二产波动幅度高于三产。

总体上来讲,投资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巨大,但是固定资产建成投产速度出现明显回落,投资效果系数不高且波动度较大,反映了投资效益较差,经济发展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审视其原因并加以改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将对山西省经济健康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三、制约山西省投资效益提高的因素分析

(一)国有经济比例较高,造成投资整体效益缺乏支撑点

用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工业生产总值比重、工商税收比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等各项指标来衡量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效益,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效益明显好于国有经济。但是,山西省对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力度、扶持和引导却不尽人意,非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造成山西投资效益相对较低。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影响投资效益的改善

在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结构是影响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制定了“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战略,虽然符合全国区域分工和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山西资源特点与区域优势,但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也派生出产品初级、经营粗放、结构偏轻偏重、高投入低产出等特点。投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中能源及原材料等重工业比重过高,导致山西省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效益波动较大,投资效益整体低下。进入新世纪以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二产投资稳步下降,三产投资逐渐上升,投资效益波动幅度逐渐减小,但是,第二产业中煤炭、炼焦、冶金和电力等传统工业投资总量比重仍然较大。2010年,山西省二次产业投资与全国基本持平,但这四大产业的投资比重占二产投资高达67.5%。相比之下,一些能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产业,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型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新型能源产业等,投资增长慢且比重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同化,造成效益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同化比较严重。由于注重短期效应,省内各地区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使那些要求企业上规模、高集中的行业分散度大而集中度小,严重背离比较利益原则,抑制了地区经济技术与资源优势的发挥,难以形成新的区域工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另外,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等各种投资主体投资产业趋同化,主要集中于煤炭、焦化、化肥、冶金、建材等行业,造成竞争过度,引起资源配置效益损失,这种损失远远不能通过微观经济活力的某种提高所能弥补。山西省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地付出了资源浪费、效益损失的巨大代价。

(四)投资管理体制制约投资效益的提高

2004年以前,山西省的投资率相对较低,投资效果系数波动较大,部分是受到投资管理体制的制约。2004年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着投资效益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审批权限不合理,分属于多个不同的部门,存在着多头审批、政出多门的现象,导致了一些非鼓励类项目的过分膨胀,造成投资效益低下。二是投资项目的“决策―评价”体制存在缺陷。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管理不严格,审批不科学,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项目建成后也没有相应的项目后评价制度,影响了投资效益的提高。三是鼓励和引导投资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鼓励投资效益相对较好的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鼓励新兴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投资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四、提高山西省投资效益的对策

(一)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

近年来,山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因过分依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过度投资而造成投资效益的损失。因此,应注意协调投资、消费、需求三者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避免过度投资引起投资效益下降。

(二)建立项目储备库

项目是投资的基础。每个建设项目效益高低都将对投资总效益产生作用。因此必须在项目的选择上下功夫,特别是对固定资产投资起着引导作用的政府投资项目,要最大限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质和量的统一。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选择优势项目进行储备。在项目选择重点上,一要优化产业布局,弥补产业缺口;二要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实现由初级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化,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三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项目建设同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项目储备库中严格选择投资项目,项目储备库的项目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更新。

(三)合理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投资结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投资结构的调整,加大山西省的薄弱环节和优势行业的投资力度。一是增加农业投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三是加快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培养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使服务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进一步改善投资管理体制

进一步改善投资管理体制,对于项目投资的控制应从以往概、估、决算管理和静态管理转向全过程动态跟踪控制管理。制定相应的办法措施,减少并杜绝项目建设中资金浪费和流失现象。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严格实行“代建制”, 完善投资决策者责任制,建立对政府出资项目的监督机制和项目后评价制度,提高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大政府资金对于民间资本的引导,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接续替代产业投资。

参考文献:

[1]赵毓,陈小娟,裴丽娜.石家庄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基于2003-2008年度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篇6

关键词:乡镇企业;融资结构;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引言

融资问题是困扰和制约我国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沈阳市也不例外。伴随着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以及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有了初步改观。2012年,沈阳市本外币贷款余额8070.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0.7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中小微企业票据贴现)3240.3亿元,比年初增加329.7亿元,占全市的40.2%,占新增的32%。但是,从企业层面反馈的情况并不乐观。据沈阳市对国家统计局确定的283户规模以下样本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其中,资金缺乏的企业为47.1%,近7成的企业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条件过于苛刻,近6成的企业认为银行缺乏专门针对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近4成的企业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难以适应银行信贷要求。在辽宁省沈阳市,乡镇企业是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对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结构问题进行探析。

二、乡镇企业发展状况概述

根据《辽宁省乡镇企业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1年,沈阳市乡镇企业155934个,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1.1%;从业人员数1118549,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5.9%;总产值7813.32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7%;营业收入7510.22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6.1%;利润总额478.6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41.8%;劳动者报酬220.0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0.5%,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其中,规模以下的中小微企业152749个,从业人员数719586,总产值1958.31亿元,营业收入1808.34亿元,利润总额125.87亿元,劳动者报酬114.99亿元。企业平均利润82403.2元,劳动者人均报酬15980.0元,与之相对应,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利润为11075667.19元,劳动者人均报酬为26333.27元。另外,集体企业、私营经济和个体商户是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的重要表现形式。2011年,集体企业837家,从业人数12881,总产值58.28亿元,利润总额4.26亿元,劳动者报酬2.28亿元;私营企业26943家,从业人员数406588,总产值2883.13亿元,利润总额156.56亿元,劳动者报酬79.93亿元;个体工商户121888家,从业人员数394321,总产值2160.63亿元,利润总额125.40亿元,劳动者报酬56.45亿元。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是沈阳市创造价值和财富的重要来源,是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部门。但是,规模以下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利润和劳动者人均报酬均低于规模以上企业,说明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承受高资金成本能力均较弱。

三、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固定资产融资更加困难。

根据《辽宁省乡镇企业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1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1556.86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2.72%;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30%;引进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9.08%;自有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61.37%;其他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7.69%。可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金投资建设,或者说依靠内源融资仍是沈阳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金融机构的支持资金仍然较少,在融资来源中居于第三位。

从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否由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相关。2011年,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576.5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43.00亿元,国家扶持资金14.05亿元,引进资金173.79亿元,其他资金88.91亿元,外源融资占比55.46%,但是,其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仅为7.46%,远低于平均值12.72%,说明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扶持仍然不足。

从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2011年,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1194.4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占比13.14%,高于平均值12.7%;国家扶持资金占比0.18%,远低于平均值1.30%;引进资金占比14.8%,远低于平均值19.08%;自有资金占比53.22%,高于由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的该数值,但低于平均值61.37%;其他资金占比18.70%,远高于平均值7.7%,说明其他资金是乡镇企业中的工业企业重要的外源融资来源。

从个体私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2011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为563.96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占比24.93%;引进资金占比5.63%;自有资金占比66.33%;其他资金占比3.1%。可见,对于个体私营经济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但是,金融机构贷款已经成为其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大资金来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沈阳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以自有资金为表现形式的内源融资是其主要的融资来源;金融机构贷款在其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较为明显;引进资金和其他资金也是乡镇企业重要的外源融资来源,如何将引进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来源规模和渠道合理化、如何将金融机构贷款和以小额信贷为重要表现形式的其他资金来源相结合是解决乡镇企业外源融资不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金晶.韩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对策研究.亚太经济,2013(01):71-75.

[2]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辽宁省乡镇企业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2012-5.

篇7

2013年前三季度,在全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各省市第11位,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居各省市第22位。

(一)主要特征

201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波动不大。1-9月投资同比增长20.2%,比年初高0.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0.8个百分点。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环比增长率下行趋势明显,增长动能减弱。

图1 201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变动情况

2000-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生产总值增速趋势上保持了大体一致。随着我区调结构、转方式的深入进行,地区生产总值不会维持在过去的高速增长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大体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速。

图2 2000年以来内蒙古生产总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情况

制造业和采矿业投资是拉动2013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合计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8.2%,共拉动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基础设施部门投资增长贡献率合计是27.5%,共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来看,三大基础设施占比已从2007年的40.6%下降到2012年的30.1%。房地产开发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

表1 不同行业投资对2013年1-9月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注:贡献率指行业投资增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之比。拉动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行业投资贡献率的乘积。

地区之间投资差异大。东部地区1-9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3.23亿元,占全区的33.3%。西部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8.32亿元,占全区的66.5%。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的盟市是最低盟市的10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较低。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51.7%上升到2012年的82.6%;根据地区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值计算的投资效益看,2007年,我区1元钱投资尚能带来1.46元的生产总值(忽略价格等因素),2012年这一数值已降至1.21元。这说明我区的投资已不能创造出更多效益,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地投资方式,不断提高我区投资效益。

二是工业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降低迹象。2012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恢复到近19%的水平。但是,今年受外需不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制约,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投资增速出现回落。1-9月,工业完成投资6351亿元,增长24%,同比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主要是装备制造、有色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投资增速较大幅度回落。

三是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略有下降。我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缓慢提升,2012年占比为36.3%,比2007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1-9月,全区第三产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42.5%,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

四是资金供应趋紧。2012年,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6%,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3年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774.7亿元,增长14.5%,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1-9月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增长9.6%,增速同比回落10.3个百分点。

二、2014年内蒙古投资环境分析及趋势判断

(一)投资环境分析

国际经济有所回暖但根基不牢。从国际看,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主要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启暖,但对新兴经济体拉动不大。发达国家需求尚未完全恢复,还没有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贸易的增长量增长缓慢;随着主要国家前期财政刺激项目的到期,近年全球投资增速也有所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增速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全球经济仍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发达国家经济仍低于潜在增长率,新兴经济体经济也难以恢复到前两年的高增速。同时,也出现了实体经济向发达国家回流的现象。

国内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12个季度的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是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和经济结构调整期,处在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二是产能过剩严重,调整进程缓慢。截至9月份,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比去年低0.7个百分点。设备利用率低于75%的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55%。三是国内一些投资热点发生了变化,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表现出很强的上升趋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总部署,将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今后将更多地依靠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拓展创新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从主要通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向重点通过产业内部的竞争和重组、不断淘汰低效率企业。如果这种转换能够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可以在一个相对低的增长速度下良好运行,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区内投资压力不减。目前我区的制约因素有:一是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现有产能已经过剩,利用率不高,而这些行业大多是我区的主要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未来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打压。二是近年来煤炭、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回升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区能源开采行业生产利润,全社会用电需求和运输量持续走低。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3年在投资总额、投资增速和占工业投资比重三个方面都出现了大幅下滑,能源行业已进入低利润阶段。三是我区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但是受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推升的影响,企业和社会投资意愿不强。从长期趋势来看,明年我区经济仍处于调整期,不会形成新的上升趋势,周期性、阶段性调整仍未到位。房地产会有很强的下调压力,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不足也仍将继续。因此,明年我区投资有继续向下的压力。

2014年支持我区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今年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落实、去实施,政策效果在明年会逐渐体现。如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应会在明年发挥作用,预期金融改革会加快,城镇化改革明年也应有实质性的进展等。这些都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民间投资信心。自治区党委根据国家要求,立足我区实际,提出“8337”发展思路,未来将努力建设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为我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二)投资趋势判断

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国际经济乍暖还寒,国内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我区处于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阶段转换的关键期,一方面,我区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我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拓展区内市场空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和我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推进,2014年,我区经济风险与机遇并存。

风险主要在于:一是财政金融风险。1-9月,我区地方财政总收入仅增长5.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0.8个百分点,也与2008年以来年均24.5%的增速相去甚远。由于经济增速短期过快下滑,企业赢利能力和水平滑坡,亏损面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加之民生类支出压力较大,地方负债率较高,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凸显。二是投资不足的风险。政府财力毕竟有限,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尚未解决。特别是当经济增速下滑之后,税收增收困难,而“新36条”的实质性落实及由此带来的民间投资潮并未出现,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投资模式已不可持续。

机遇主要在于:一是城镇化、工业化的机遇。我区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及其对工业化供给的需求、服务业潜力的释放、产业的转移过程,孕育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最低需要10万元投资,依此计算,每年城镇化人口直接带动投资就达300亿元。二是改革的红利。现有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基础行业和要素领域价格不顺、放开不够、竞争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抑制了规模依然可观的增长空间的释放。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区深化改革进程地不断推进,将释放出新的制度红利,激活经济增长潜力。

因此,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要保持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必须继续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保持投资的足够强度和适度规模,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促进民间投资大增长、大发展。

从投资结构看,目前全区主要是资源性投入、生产性投入多,而生活性投入、服务型投入、公共服务投入少。未来,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流通等服务领域的投资步伐有望加快,通过增加消费性投资,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铁路等可能形成未来投资热点;公共性投资空间很大,1-9月,环境水利、教文卫、公共管理等民生类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仅为14.5%,随着我区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公共服务、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类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保持比较高的增速。

三、主要对策建议

(一)调整结构,优化投资产业方向

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可能出现分化。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峰值临近,投资增速可能会持续下降;家电等竞争力较强、集中度适中的行业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医药、有色金属、设备制造等成长性产业,投资有望实现较高增长。铁路、公共设施、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潜力,但投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土地收入增幅下降,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在居民消费升级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将更加关注环境、教育、健康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未来财政支出将主要用作民生方面的保障。如加大对养老和相关医疗设施的投入力度,满足已经来临的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适应居民需求,弥补历史欠账,而且还有助于积累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增长。

(二)深化改革,完善投资基础环境

在新一轮改革的起始阶段,为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与活力, 优先选择矛盾突出、不改将会严重制约发展或稳定的领域,优先选择增长效应明显的改革举措。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尽可能将权力放给市场和企业。创新行业规制方式,依照能耗、环保、质量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约束地方政府以低地价、低环境标准、不适当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手段过度刺激投资的行为。深化金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实施兼并重组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切实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三)防范风险,促进房地产投资合理增长

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向,有效防范和化解房地产泡沫,防止过多投机资金向房地产领域聚集,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重点城市,如呼和浩特市1-8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5.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3%,对全市投资贡献率高达73%。着力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完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增加房地产直接融资比重,逐步缓解目前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的问题;同时要注意评估房地产调控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传导和反馈机制,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审慎性监管,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创新投资体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安徽经济;实证分析

西方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普遍认为投资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力量,尤其在我国,当前经济仍然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的作用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更加得依靠投资的带动作用。

我国的学者也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比较多的理论以及实证分析,普遍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外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也充分证明,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所引起的高投资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

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相关计量软件工具,对1991-2010年安徽省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地评价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一、安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分析

1991-2010年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从1991年的663.6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226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在此期间也在快速发展,其投资额从1991年的137.2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1849.4亿元,从绝对量上分析,2010年与1991年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5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从投资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该比值从1991年的0.21持续增长到2010年的0.97,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投资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结构演进的巨大推动力,它影响着经济建设、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影响着生产力布局。可以说,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为此结合历年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考察,安徽三次产业投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也相应地在不断优化升级。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1990年的9.2∶57∶33.8变化为2010年的2.3∶45.4∶52.2;全省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也由37.4∶38.2∶24.4演变为14∶52.1∶33.7,很明显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第一产业逐步减少,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规律的。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强的“趋同性”和相关关系。两者的变化趋势和波动周期基本相同,但经济增长的变动相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说明投资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经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化吸收投资带来的生产扩展能力,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幅度大大强于经济增长波动幅度。1992-2010年安徽省的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波动幅度较大,从1992-2000年,安徽省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2000年降落到最低点,随后触底反弹,增速在不断上升,到2010年投资和GDP增速都上升到高位的运行态势。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是依靠投资的增大和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而实现的。因此,经济是否能持续增长,一方面涉及国民经济中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连续的投入,另一方面还要看每一次投入的产出究竟有多大,既要关注持续的数量上可以投入多少资本,同时也要关注每次投资所带来的效益和产出。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变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INVEST),为了确保数据的统一性,用亿元人民币作为单位。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lnGDP、lnINVEST。

(二)数据来源

分析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取自1991-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三)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根据1991-2010年统计资料,建立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NVEST)之间的模型:

lnGDP=α+βlnINVEST+ε

其中: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四)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由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谬回归,一般需要检验经济序列平稳性。平稳性检验可以归结为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借助于Eviews软件,运用ADF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INVEST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lnGDP和lnINVEST的ADF检验值都大于它们的临界值,不是平稳序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之后,DlnGDP和DlnINVEST在5%的显著水平下序列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由于变量lnGDP、lnINVEST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残差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具有平稳性的,这表明变量lnGDP和lnINVES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是惟一的。说明安徽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所对应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lnGDP=3.545422+0.638441×lnINVEST

R=0.965拟合优度较高,模型模拟较好,模型中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可以认为参数是显著的,模型通过检验,由此可以判断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GDP将增长0.638441%。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LnINVEST是lnGDP的Grange原因,即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效果,这与经济增长理论相吻合。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检验可以看出,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若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0.64%,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将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反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足,将制约经济的增长。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如下:一是在数量上,扩大投资规模。要使安徽省经济继续保持长期增长,就必须使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投资的增长或投资的不足,都将使国民经济的增长乏力,因此要注意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力量,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二是在结构上,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要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配置投资资源,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合理运用产业政策,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扶持,使经济增长逐步转变到依靠创新要素驱动。三是在效益上,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在保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要注重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不片面地追求高的增长速度和大的总量扩张,要达到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9)[M].国家统计出版社,2010.

2.胡珀.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7).

3.孟露露.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4.浦小松,陈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研究[J].市场论坛,2009(2).

5.高莉莉.安徽省投资效率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6.黄晓萍.安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J].南方金融,2001(1).

7.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投资差异;农村投资

中图分类号:F1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2-0013-05

我国自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以及带来的产量的上升大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然而,随着农村改革能量的释放和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又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对于启动内需至关重要,但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直接抑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拉动内需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回顾

林毅夫等(1999)认为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政府采取的发展战略背离了本地比较优势的结果。李实(1999,2004)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首先,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一个平等的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机会;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王永中,(2002)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使得农民既缺乏机会公平的权利,也未得到结果公平的权利,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首先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其次赋予农民一定的结果公平的权利。黄祖辉(2003)的研究证明我国政府转移性支付政策存在问题,背离了减少收入差距的政策初衷,进一步拉大了整体收入差距。世界银行(2003)认为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削减收人差距,中国早期的农村市场化改革曾迅速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陆铭、陈钊(2004)基于1987~200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王小鲁、樊纲(2005)的研究表明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因素。指出解决贫困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离不开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加和就业扩大。他们认为: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给中高收入阶层居民带来的收入大于给低收入阶层居民带来的收入,进而扩大了收入差距;政府转移支付对接受地区的农村内和城乡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作用_。阎大颖(2007)通过二元经济相关理论阐述了市场化进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尹继东、王秀芝(2008)通过对江西省的实证分析显示,由于转移劳动力只能得到其创造财富的较小部分,因而仅有就业转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侯风云(2004)提出并论证了一个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城乡两区域模型,从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溢出的角度对城乡发展差距进行理论解释。侯风云(2009)借鉴贝克尔的“家庭收入不平等及世代之间的变动性”理论,构造了一个城乡收入不平等及其动态演化模型,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政府投入作为基本变量来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及其动态演变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转变传统城乡不平衡发展战略,政府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会显著提高当期的农村人均收入,通过逐期传递可以有效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笔者认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固然和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转移、农村税费改革、政府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和提高地区收入水平的作用,尤其是在“投资拉动型”的我国更是不能忽视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变量。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异必然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本文就沿着这一思路来展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

二、我国城乡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投资和农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效益。1981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9.9亿元,2008年达24090.1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28年间,农村固定资产增长了将近100倍,年均增速16.31%。198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223.4元,2008年达4760.62元,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28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1倍,年均增速11%。从上面这些数据和图1,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蓬勃生机,给农民带来实惠,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不平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近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在逐渐拉大。2008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2007年增长21.3%,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低4.5和5.3个百分点,农村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9%,而城镇投资占86.1%。如图2所示,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在这30年来总体上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这种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趋势。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1981~1989年间,城乡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投资增长和农民增收。第二个周期是1990~1999年间,城乡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主要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到以城市为中心,全社会投资呈现出以特区投资、沿海投资和开发区投资为重点,农村投资被边缘化。第三个周期是2000~2008年间,城乡投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是这个周期里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从2004年开始,城乡投资差异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差异扩大的速度是逐年递增的,但是同期城乡收入差距却保持相对稳定。出现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和资源在城市的集聚,城镇投资对拉动城镇居民收入的作用越来越弱,城镇投资的边际收益经历了十几年的递增后,开始出现了递减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目前在农村投资不足和城镇投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适当将资源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而且会提高全社会的投资收益。即我国现阶段投资和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帕累托改进余地。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设计和数据来源

1.城乡投资差距。城乡投资差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在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镇,导致农村投资萎缩,农村经济增长缺乏有力的推动力。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2.经济的开放水平。经济开放度=FDL/GDP。经济开放度越高,地区的的收入水平也越高。但是FDI(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镇,因此FDI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会扩大地区差异。

3.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全社会从业人员一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全社会从业人员。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吸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考虑到我国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4.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财政收入/GDP。在目前,不管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经济政策都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收入越高,政府投向城市的资源越多,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

5.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基本建设支出,财政支出。我国的基本建设大量用于城市建设支出,这会有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城市建设大量都是由农民工完成的,这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又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这又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该指标的系数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6.财政支农比例。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在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下,总体来讲我国财政支农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7.财政用于科教文卫支出比例。我国政府科教文卫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这一指标的比重上升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8.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理论上来说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义: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村居民纯收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因此预计该比例的上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9.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镇总人口,全国总人口。城市化进程总体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二)模型设计

为了实证分析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设定如下回归方程:

id=α+β1×csinv+∑yxB+ε

其中:id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即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cxinv表示城乡投资差异,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B表示各个控制变量,包含经济的开放水平、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财政支农比例、财政用于科教文卫支出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水平。在回归过程中,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找出最能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异的模型,逐步回归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结合表1的统计结果和统计计量判断标准,本文认为应该选择模型9(见表1)。但是在模型9中,B3、B4、B6、B7在统计上不显著,且D-W值为1.61,模型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在模型9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计量回归,采用逐步删除该4个指标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来看,各个指标的统计是显著的,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认为用该模型来反映城乡投资差异视角下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合适的。

(三)实证结论

1,X的系数为0,49,在1%水平上显著。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下,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是显著的,即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B1的系数为8.45,在5%水平上显著。由于FDI,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经济开放水平越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3.B2的系数为3.89,在1%水平上显著。我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从B2的系数我们可以认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力超过乡镇企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4.B3的系数为6.47,在1%水平上显著。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比重越大,政府的财力就越雄厚,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在城市,因此财政收入越多,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5.B5的系数为-0.056,在10%水平上显著。政府用于“三农”的支出,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支农比例越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会缩小。

6.B6的系数为2.56,在5%水平上显著。科教文,卫支出比例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高,主要因为城市集中了科教文卫的资源。

7.B8的系数为-3.69,在10%水平上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四、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是限制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加大对农村的科教文卫支出,即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固然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存在密切的关系,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教育落后也是密不可分的。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产生高效益的保证。

篇10

1、引言

;;;1994—2002年间,相关部门为预防和治理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问题,1直对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的行政规制。2003年,钢材需求强劲,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相关部门放松了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制,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这1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增长率高达88.71%,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2003年底相关部门认为钢铁工业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问题,认为“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必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①,并制定相应政策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规制以防止未来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②2005年底,相关部门认为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通知》,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进1步强化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制,以治理突出的“产能过剩”。③

;;;严格的投资规制政策,可以迅速制止转轨体制扭曲下钢铁企业产能投资的过度膨胀,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并可能会导致1些不良的政策效应。1994年以来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变化大致可以反映出1些问题:除2003年1月至11月期间,相关部门1直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严格控制,但在2003年末相关部门即认为钢铁工业产能投资过度,这种严格的投资控制似乎并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防治“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问题,反而使得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不足”和“过度”之间剧烈波动,形成“1卡就死,1放就乱”循环。

;;;目前中国还在多个“产能过剩”和多个可能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实行投资规制政策,投资规制政策也1直是作为中国治理所谓“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主要措施,因而对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缺陷及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际意义。

;;;2、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缺陷的理论探讨

;;;中国钢铁工业1直采取投资规制政策防治“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在政策制定上也1直遵循着“预测、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的固有模式,并以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的管制和调控作为主要手段,这实际上是以政府部门判断和预测替代价格信号,以政府计划、规制来替代市场调节机制。从理论上看,这种投资规制政策存在3个主要的缺陷:其1,投资规制政策不能去除现有体制中扭曲企业投资行为的制度性因素,也就不能消除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强烈动机,难以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其2,投资规制政策是以对市场的预测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但是相关部门在是否有能力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这1点上是有待商榷的。以错误预测为基础制定的投资规制政策会不可避免地带来1些不良效应。其3,投资规制政策会直接干扰市场竞争,影响市场对企业投资的自发调整过程,并有可能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1.投资控制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以政府规制治理“产能过剩”或是“重复建设”,其基本逻辑是认为“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是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才能解决。国内为这种观点提供理论依据的代表性人物是曹建海、杨蕙馨、张军和罗云辉。曹建海(2000)、杨蕙馨(2000)等认为由于某些产业自身的特征——进入壁垒低和退出壁垒高,导致了这些产业系统性的过度进入进而导致“产能过剩”。曹建海(2000)以“过度进入定理”从理论上来证明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的存在性。张军(1998)以过度进入定理中1种特殊情形的变形来说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过度进入是重复建设形成的原因。罗云辉(2004)以植草益(2000)建立的同质产品市场寡头重复博弈模型说明保有过剩生产能力有利于寡头合谋,来说明产能过剩。

;;;这些研究为认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但在理论上也存在1些问题需进1步探讨。曹建海(2000)、杨蕙馨(2000)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退出壁垒实际上就是1种进入壁垒(Gilbert,1989;Caves,1998),首先退出障碍是企业进入时必须考虑的1种风险成本,退出壁垒越高企业进入时的风险成本越高,其次退出障碍可以成为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重要工具,退出壁垒高不但不能解释产业的过度进入与产能过剩,反而只能解释进入不足与产能不足(李伟,2005)。罗云辉和植草益的模型里都没有考虑事前产能的投资成本,也忽略了保持有限的产能也是保持默契合谋的重要方。以过度进入定理来解释“重复建设”或“过度竞争”,在理论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Mankiw和Whinston(1986)就曾指出,生产厂商作为价格接受者或采取价格竞争的行为方式时,过度进入定理并不成立。无论中国和日本关于过度竞争的描述,都把激烈的价格竞争作为其显著特征,这也就是说过度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是采用价格竞争的行为方式,当企业采用这种行为方式时,过度进入定理是不成立的,因而很难以过度进入定理解释我国过度竞争或重复建设的形成机制。Nachbaretal.(1998)的研究还表明,当存在沉没成本时,哪怕沉没成本只占整个固定成本很小的比例,过度进入定理也不成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是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所造成的,是1种典型的“政府失灵”。魏后凯(2001)认为以国家为主导的投资体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预算软约束是不合理重复建设形成的主要原因。周黎安(2004)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官员晋升激励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以远远低于成本价的土地、各种税收优惠措施来招商引资,从而造成重复建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4)的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模糊不清和银行产权约束软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企业与银行3方共谋土地和贷款这两种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给予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土地优惠政策,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使得投资者的私人投资成本远远小于社会投资成本,从而引发过度的产能投资。钢铁工业由于投资规模大、GDP产值高、对地方就业与税收贡献大,在本轮经济景气中成为许多地方政府争相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资的重点行业,这些投资优惠措施使钢铁企业具有很强的过度产能投资倾向。徐寿松(2005)、李军杰和周卫峰(2005)对于“铁本事件”这1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1点。

;;;从以上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相关研究来看,不但“产能过剩”不是由“市场失灵”引起的,不需要通过政府规制来解决;反而正是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造成了“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对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措施使得投资者的私人成本远远低于社会成本,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因而,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不能消除产能过剩产生的根源,只有在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时能暂时抑制企业过度产能投资冲动,政策1旦放松产能投资会立即反弹,反而造成投资在“不足”与“过度”之间剧烈波动。

;;;2.信息问题与准确市场预测的不可能性

;;;从制定实施模式看,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相应具体的整体投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本质上讲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是对市场供给的计划管理,不过在手段上已经从计划经济时的直接行政指令转变为行政规制。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计划的合理性与政策的合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预测的准确性,而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在这1点上恰恰是令人质疑的,江小涓(1999)、刘纪鹏(2004)、杨正位(2006)的研究就表明,相关政策部门对家电、电力、纺织、汽车等行业种种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存在很大的偏差。

;;;与反垄断规制政策制定者相比,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需要获取数量多得多的市场细节知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信息与知识问题:①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进行准确市场预测必须获取大量关于市场供需的细节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示和暴露出来,在市场过程产生这些信息之前获取它是无法实现的(Lavoie,1985);②由于市场的细节知识,是主观的、默示的和与特定时空有关的知识,是无法进行汇总的知识(哈耶克,2003),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并据此进行正确的经济计算和预测。正是因为无法获取足够的市场细节知识与难以整合这些知识,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不可能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那么据此制定的计划与政策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不但不能促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回复,反而可能会加大对均衡趋势的偏离。本文的第3部分和第4部分的经验研究将为以上论点提供支持。

;;;3.投资控制政策可能干扰市场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试图通过严格项目审批、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严格的贷款行政审批和投资项目的技术标准准入等规制手段实现市场的供需均衡、治理“重复建设”或是“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的过程价值,阻碍了市场自发调整过程,可能引起无法预期的不良后果。

;;;市场过程本质上就是争胜竞争的过程,争胜竞争是市场过程的灵魂和核心,是市场过程实现动态效率的关键。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以规制手段实现市场均衡,往往使得高效率企业进1步投资扩张受到抑制,而低效率企业免于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并获得继续生存的空间。尤其是投资规制政策扶大限小的倾向十分明显,使大企业免于面对高效率中小企业不断扩张规模后带来的竞争压力,1些低效率的大企业因此获得了较大的继续生存空间,而高效率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显然,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争胜竞争过程,使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大大减弱,这会影响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动态效率。

;;;市场争胜过程也是1个诱导和激发争胜主体连续、广泛寻找替代品和替代方式的动态过程,是竞争主体不断寻找和试验新知识的过程(王廷惠,2005a)。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中严格的项目审批、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投资项目的技术标准准入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1过程价值,试图以政策部门对技术、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来代替企业的自主选择,这会限制企业不断寻找新技术和替代生产方式的动态过程。2003年以来的投资规制政策,有1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规模为标准、片面强调所谓规模收益、禁止小规模设备的投资,并要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然而我国钢铁企业这些年来成功开发并使用了1系列先进适用技术,1些中小企业采用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后焕然1新,许多生产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高炉技术也特别适合我国自有铁矿低品位、杂质含量高的特点(高清举,2006)。对小规模设备投资的禁止与强行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会阻碍中小型钢铁企业进1步寻找和研制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和提高中小规模设备技术经济效率的先进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在1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政府的微观规制往往会阻碍市场的自发调整过程,产生新的市场过程,导致市场结果反而不如自由市场出现的结果(王廷惠,2005b)。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以对企业投资的微观规制为手段治理“产能过剩”,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鹤田俊正曾对日本旨在防止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投资调整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1政策破坏了价格机制形成的自然投资节奏,容易出现各个企业1起进行同等规模投资的状况;为企业的设备投资在规模上设定高的审批标准,会使得企业为了得到政府批准的既得权益,做出过度的产能投资(小宫隆太郎等,1988)。从中国钢铁工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投资控制政策制定部门对市场需求以及需求结构变动的反应迟缓,往往制定过于紧缩的投资规制政策,使得企业面对市场机会难以进行适当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发调整;投资控制政策还导致了不必要的新市场过程,许多中小型钢铁企业为了避免未来成为规制政策限制和淘汰对象,纷纷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快速扩充产能,许多钢铁企业为了能在规制政策收紧后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在今后的运行中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往往同时在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尽可能高速度大规模进行产能投资。这样,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在“不足”与“过度”之间剧烈调整,并在1定程度上强化了钢铁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倾向。

;;;本文后部分还会借助HP滤波的方法,通过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的分析进1步揭示投资控制政策对市场自发调节过程的阻碍,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3、钢铁产业投资规制政策中持续的预测偏差问题

;;;以下是对1994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当局的预测与规划的考察:

;;;“九五规划”中预测“2000年市场需求钢材产量达到9600万吨”,并以此做出规划安排,实际上2000年国内成品钢材消费量达14118万吨。“九五规划”对高档板管带材需求快速增长也预计不足。严格抑制投资的政策引起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负增长,使1批需要大量固定资本投入但对行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启动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高档板材生产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1999年以来板材进口剧增,到2003年薄板净进口量就达到了2302.2万吨。“十五规划”预测“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14000万吨以上”,实际2004年的钢材表观消费量就达到了3亿吨以上,预测偏差大得惊人。

;;;即使是短期预测,偏差也非常大。2000年,国家经贸委对钢铁工业的总量控制目标为产钢11000万吨、钢材10000万吨,而实际产钢12850万吨,钢材产量达到13146万吨,钢材价格普遍上涨,钢材净进口972万吨。2001年、2002年总量控制的目标离实际需求偏差更大:2001年总量控制的目标是钢产量11500万吨、钢材10500万吨,而实际钢产量15163.44万吨,钢材产量达到16067万吨,钢胚、钢锭净进口544万吨,钢材净进口1247万吨,价格仅有小幅下降;2002年总量控制的目标是钢产量12500万吨,但是实际钢产量18224万吨,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21150万吨,全年钢材价格整体上扬。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等五个部委联合下达的《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中认为:“预计到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2005年市场预期需求……如不加以引导调控,将导致1些品种产量严重过剩与市场过度竞争……”。而实际情况是2004年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产能超过34013万吨,大多数钢铁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许多企业甚至超产,粗钢生产达到27279万吨,名义产能和与满负荷供给能力即实际产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统计口径与计算方式显然存在1定的问题,以此种产能来判断市场供需状况的合理性是令人质疑的(周希增,2006)。到2005年粗钢产量就达到3.5亿吨,消费量达到3.76亿吨,以我国目前统计方式得出的3.3亿吨名义产能远远不够。

;;;2005年底,发改委认为钢铁工业严重产能过剩,并在2006年初出台相关调控政策。但是2006年我国累计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41878万吨、466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5%、24.5%,全年钢铁产品价格显著上升,钢铁行业利润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市场需求远比预计强劲得多,产能过剩远没有政策当局预计的那么严重,甚至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都令人怀疑。

;;;从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钢铁产业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市场预测、政策规划与市场实际运行之间1直存在很大的偏差。持续显著预测偏差的存在验证了本文前述理论分析中得出的“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不可能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的结论。预测偏差与规划失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1些不良政策后果。

;;;4、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良影响

;;;1.数据来源

;;;我们收集了1993—2005年钢铁产业、第2产业、建筑、电力、石油、房地产服务、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性产业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万得资讯公司和中国经济信息网。本文使用Steel、JZY、Power、Oil、Realty、Transport、Chemistry、I2、China分别代表钢铁产业、建筑业、电力行业、石油行业、房地产服务业、运输邮电通信业、化工业、第2产业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时间序列。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使用HP滤波方法分析投资缺口分布和投资波动,进而分析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对投资行为的不良影响与后续效应。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是测定序列长期趋势的1种方法,该方法在Hodrick和Prescott(1997)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论文中首次使用,其后应用范围不断拓展。HP滤波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进行分解而又不像频谱滤波方法那样会损失序列首尾的数据,通过对惩罚因子的调整,HP滤波相对于CensusX12平滑法和Tramo/Seats等方法又更为灵活。这1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设定,可参看Hodrick和Prescott(1997)的经典文献,本文不再赘述。在惩罚因子选择上,对于年度数据,本文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议的λ=100。

;;;3.钢铁产业的投资缺口

;;;对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即可得到其趋势序列和波动序列。趋势序列描述3序列长期和潜在的运行趋势,波动序列则描述了序列实际值相对于趋势序列的上下波动情况,通常又可以称为“缺口”序列。图1是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序列图,

;;;

;;;图1钢铁工业固定资产增速

;;;图2钢产量序列分解结果

;;;

;;;图3钢铁工业投资序列分解结果

;;;图1反映出1993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2003年,投资额几乎翻倍,而1996—2000年投资额则出现了持续的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钢产量高于潜在产出,1997—2003年钢产量低于潜在产出,而2003年之后产量再次高出潜在产出。从对年度投资额数据的计算结果(图3)来看,以1997年和2003年为分界点,可以将1993—2005年的整个区间划分为3个子区间。从1993—1997年,波动序列始终为正,说明钢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正向缺口;1997—2003年,存在负向缺口;2003年之后,又转变为存在正向缺口。钢铁产业的产出缺口和投资缺口具有相同分布,这说明了钢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影响。

;;;使用HP滤波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①钢铁产业的投资在1997—2003年存在长期而显著的负向缺口。而存在如此巨大缺口的直接原因就在于1996—2000年钢铁产业投资额的持续下降,以及2001—2002年投资的恢复性增长相对不够迅速。②钢产量在1997—2003年亦存在1个长期而显著的负向缺口,表示钢产量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所需。相应年份《中国钢铁工业年鉴》关于钢铁市场运行情况的描述表明:1997—2000年产量缺口主要是结构性的,即高档板管带钢材生产不足而建筑用钢材等其他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但从整体上高档材不足的缺口要大于低附加值产品生产的过剩量;2001—2003年产品结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同时钢产量也开始出现不足,板材尤其是薄板价格大幅度上升,净进口量激增,钢胚钢锭也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

;;;4.投资波动的跨产业比较

;;;前面我们通过HP滤波方法分析了钢铁产业自身的投资波动和产量波动,下面我们将对钢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投资波动状况进行对比。图4描绘的是各产业历年的投资增长率,图5描绘的是各产业投资额的相对趋势,图6中Cycle/Trend反映的是各产业的实际序列相对于长期趋势的偏离率。通过图4、图5和图6,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各产业的投资波动幅度。在图4中,我们发现:钢铁产业的投资增速几乎始终位于各曲线的最上方或最下方,波动幅度在各产业中最为剧烈;1996—2000年,钢铁产业的投资出现了长达5年的持续下降且在各产业中增速最低;在2001年之后,钢铁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持续上升,几乎1直是各产业中最高的。图5反映了和图4同样的现象,在相对趋势的比较中,钢铁产业的相对趋势始终在最上方或最下方。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钢铁产业的实际投资序列相对于长期趋势的偏离率呈现出较增长率更强的波动特征,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波动幅度也更为剧烈,钢铁产业的偏离率曲线始终位于图形的最上方和最下方。从图3可以看出1997—2003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显著负向缺口,图6进1步显示这1负向缺口持续时间比全社会以及其他基础性行业负向缺口的持续时间长,而且偏离程度远远高于全社会及其他基础性行业。从整个考察期来看,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幅极大、周期较长、调整剧烈,呈现出与其他基础性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度、较短周期波动迥然不同的特点。钢铁行业是国家的基础性支柱产业,1直以来是相关部门重点管制调控的对象,但这种管制调控并未使得这1行业的波动小于其他行业,反而这种波动幅度远甚于其他产业。

;;;

;;;图4各产业的投资增长率

;;;

;;;图5各产业投资的相对趋势

;;;

;;;图6各产业(Cycle/Trend)序列

;;;5.从长期显著投资缺口、投资异常波动看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的不良影响

;;;结合HP滤波分析与对投资规制政策的系统性考察,我们将不难看出我国钢铁工业的投资控制政策存在显著的不当政策调控问题,这种不当调控阻碍了市场的发现过程和自然调整过程,阻碍了企业家在市场引导下自然地投资调整过程,引起了较长时间内投资不足,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以及投资异常剧烈的波动。

;;;从图3和图6我们均可以看出,从1997年开始投资缺口转为负向,表明投资已经开始不足,但是直到2000年,钢铁产业依旧实行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格项目审批以及制止重复建设等严格投资控制政策,导致在这1期间投资额持续减少,但同1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钢铁产业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与产品需求结构有较大的变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这1时期实际投资额对市场实际所需投资额的偏离就越来越大,这在图6中表现为1997—2000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偏离率绝对值急剧增加。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的问题已经很严重(图6中表现为偏离率高达50%以上),但2001—2002年实行的总量控制政策,依然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这与市场趋势存在较大的偏离,影响了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向国民经济所需投资额的快速调整,这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偏离度绝对值依然在40%以上。显然,1997年以后在钢铁产业继续实行严格控制投资政策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当调控。这种政策的不当调控加大了实际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偏离程度,也阻碍了实际投资向均衡趋势的迅速调整,严重干扰了在市场机制引导下企业家对投资数量与投资方向的自然调整。这1点在图6中得到很直观的反映,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缺口不但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他行业,而且负向缺口的偏离程度也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形成1个长期显著的“投资缺口”。长时间内严重的投资不足使得产品结构调整速度与产能增加速度过于缓慢,进而使得这1期间的产品结构问题和产能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

;;;投资控制政策同时造成了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剧烈波动。2003年,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引发的产能不足和产品结构问题更为突出,钢材价格尤其是板管带材价格进1步快速上扬。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政策当局对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得以确认,放松了对投资的管制。管制的放松与价格信号的强力刺激,引发钢铁企业同步、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造成投资的暴发性增长,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与“过热”之间的剧烈波动。我们还关注到,前期较长时间内严重投资的不足引发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具有1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不能简单定性为“盲目投资”与“过度投资”。这种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对前期钢铁产业投资不足的1种“补缺”,是前期投资不足、产品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重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以治理“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为目标的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存在3个主要缺陷,并导致许多不良政策效应:①“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造成的,投资控制政策不能治理其根本。②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制定机构不可能获取和整合规制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也就不可能对市场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制定合意的投资控制政策。③以规制方式治理“产能过剩”还会阻碍市场的发现过程和自发调整过程,导致不良的政策的效果。④对钢铁工业投资控制政策及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经验性研究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1直存在很大的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1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调整,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对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规制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防治产能过剩,并会导致许多不良的政策效应。这使得长期以投资规制的方式防治“产能过剩”会面临非常高的政策成本,投资规制政策只能是短期内压制企业过度产能投资的权宜之计。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来看,必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生产要素配置的进1步市场化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土地产权制度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各级政府对企业投资进行微观干预和提供优惠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这实际上是需要政府进1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1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会面临更大的政策阻力,并且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而通过行政体系实施投资规制政策会面临小得多的政策阻力,并且在行政力强力推行时,会对投资过热起到“立竿见影”的压制作用。因而,在具体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策部门更倾向于采用投资规制政策来治理产能过剩,反而忽略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投资规制政策往往长期化,致使治理成本成倍增加,甚至可能远远超过政策所带来的收益。

;;;对于目前在1些行业实施的旨在治理“产能过剩”的投资规制政策,政策部门更为深入和谨慎的研究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治理产能过剩,合意的治理政策应该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基本制度上限制甚至杜绝地方政府对企业投资进行微观干预和提供各项优惠政策,而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优惠政策进行强力限制,尽量避免直接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微观规制所带来的不良效应。

;;;注释:

;;;①周其仁认为,“产能过剩”与“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投资”以及“过度竞争”指的其实是同1现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的需要,派生的现象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企业亏损增加、产能大量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