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如何有效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04 18:0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如何有效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环境,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缺少适当的调节;提折旧和减值准备没有归入到固定资产中,相关人员缺少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本文探讨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缺少有效的协调,没有将提折旧和减值准备纳入其中,在评估资产使用效益时,无法发挥适当的作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还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关人员并没有重视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缺陷,并且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在管理固定资产时,没有重视对资产的核算,导致三方面问题的出现。一是,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这种管理不够灵活,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转中,出现很多问题;二是,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无法发展自身价值。在实际运作中,固定资产应体现其补偿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些弊端;三是缺乏评估资产使用效益的体系,相关人员无法进行有效评估。
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应正确处理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问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一些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人员可以采用管理新模式,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物质保障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可以以创新为基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一)坚持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工作,满足行政事业的多方条件,从而增加整体效率。这种方式同样会使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脱离对账工作,不必进行详细统计,减少了重复的手工劳动,并有效改善了在传统管理下的常见问题,如管理效率低和错误率高等。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能够使账目核对更加准确,并共同分享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改变管理模式,事后最后监控。这种方式满足了资产投入需求,并逐步形成了计价核算和审核报销的监控模式,能有效进行使用和调节,合理处置报废情况,严密监督和管理固定资产,使其资产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坚持创新机制,实现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内部的管理制度及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更好的完善部门的各项工作,执行创新条例和报告机制,在事业单位中树立全心的资产管理理念,确保固定资产的新管理模式能够与行政事业单位相适应。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强化管理的效果,并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在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应构建财务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这种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并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管理工作。这种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引起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逐渐开始应用和推广。资源配置情况也是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应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穿重复与使用率下降的情况。
(三)坚持创新制度,建立非营业性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改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情况,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的非营业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也颁布了有关法律,为这种制度的实行提供基础。在实际运作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比较特殊,所以应选取有差异的折旧方法,一是,房屋和建筑物没有无形的损耗问题,而机械设备比较耐用,更新速度也比较慢,科技含量不高,在使用中有着均衡的价值转移,所以可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非耐用性设备的更新速度较快,使用时间不长,并有着高水平的科技含量,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会使这些设备的价值不断下降,所以相关人员应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制定折旧制度。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要重视图书资金,保证其不会在使用中遭受较大磨损。随着时间的推进,图书资料的价值会不断提升,所以工作人员要进行折旧核算时,要采取直线法计算折旧。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如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和手段都有很大变化,并逐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完善,应不断创新,深入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有效利用和配置资产情况,并使其在公共服务中体现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牧.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J].商,2013(7):167-168
[2]安振宇.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114-115
篇2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23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随着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断加强,校区建设日益庞大,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其设备成本较高、配置地点不集中、使用时间长、使用效率不高、使用灵活性不强等问题,都使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增大,高校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等都是高校管理层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素养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
1 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创新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要有合理、高效、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管理制度。现在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固定资产的管理主体不明朗。由于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公办制的大学,适应了向国家“伸手要”的习惯,这导致高校管理层对固定资产抱着重视投入、轻视管理的思想意识,这对有效管理固定资产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其次,高校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虽然现在的固定资产都是数字化管理,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技g,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大都停留在账本管理层面,即账物管理层面。但学校在构建固定资产时,是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资产不提折旧、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致使账目虚增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价值不相符。且由于高校面积广,分支机构众多,致使固定资产在盘点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间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种种问题都告诉人们创新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第一,具有多个校区的高等院校要明确各个下属单位的关系。以校财务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个学院为二级单位,学院下属的各个部门为三级单位。这样层层管理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性。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应设立校级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对高校内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中让学校固定资产处于“管控当中”。第三,在内部控制方面也要有所创新。比如在固定资产日常保管方面,各个学院的管理部门应做好对账工作。学院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要账账相符,学校层面的总账与明细账要核对相符,当然,实物的抽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不断的检查中可及时检查出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有利于高校管理固定资产。
2 设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方法
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合理、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可以由学校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请专门的企业为学校设计,还可以购买市面上成熟的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可将学校采购的设备数量、哪个校区哪个部门的配备设备数量、设备单价成本、运输路径等信息进行一个系统化的记录,更可以在学校采买下单时就进行记录。这样集购买、安装、维修、折旧、报销等为一体的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可以使校园固定资产处于一个实时监控的状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固定资产由以往的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更可以防止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出现,有助于学校实现切实管理固定资产。
另外,在校园中也不难发现有些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这时就可以引入“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固定资产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大性能综合考评设备是否有必要进行再次购买。如现在很多学校引入了“校园一卡通”,将以往的“多卡制”换成“一卡制”。因此需要许多的校园卡一体机,但买回的校园卡一体机数量是否合适就不能判断。这时可以根据绩效考评模式,判断校园卡一体机的数量是否合适或放置地点是否合适。比如有些地点过于偏僻、或者是学生不太可能在这里使用校园卡一体机,根据一段时间的考评可以准确判断出这台机器放置在这里是否合适,或者是哪些地点还缺乏校园卡一体机。如此就可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在高校经费日益紧缩的今天,控制固定资产成本,将固定资产最大化利用也是高校管理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
3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工作素养
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数量众多、使用时间较长、配置地点也非常分散。因此这很考验各个岗位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如思想意识、技术水平。在思想意识方面,高校应树立管理工作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只有思想端正了,行为才能加以约束控制。且要树立责任意识,不能将思想仅仅停留在“保管”固定资产上,还应考虑如何合理配置固定资产等问题。在技术水平方面,人们知道现代的信息系统管理与以前的账目管理有很大分别。工作人员平时接触的“工作伙伴”是计算机。这对一些资历长、年长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来说,进行计算机管理就会显得很陌生。在加上固定资产是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动的资产,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学校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培训进行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带动,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固定资产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给我国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简单分析和总结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蓬勃、良性、健康发展。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缺乏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上,认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简单的登记存放,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时,不能进行预先的预算规划,往往只是看重自身利益或短期效益进行盲目的项目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导致许多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建设、盲目购置等现象,也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
(二)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对一些施工设备设施的购买、管理和处置多数是各个分公司或项目部门自行掌握的,缺乏统一、规范、严格、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流程不具体,管理目标及标准不明确、不具体,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到位,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账实不符、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也使得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
(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差
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分散式管理,对固定资产缺乏统一、集中的统筹分配和管理处置,这就导致在分配过程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可能在有些部门大量闲置,而在有些部门缺供需紧张,从而使得部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偏低,出现严重闲置、浪费等问题。同时,有些固定资产在购买后只是记录成本摊销而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这就导致这些固定资产容易出现流失问题,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对策加以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积极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新观念
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知识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学习、了解和认识,重视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目的、内容、标准和模式等,尤其要重视发挥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经营发展中的制约和推动作用,积极提高现代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将过去片面、单一的管理观念逐步转变为当前综合化、创新化的管理新观念,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盲目投资、资产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政策,结合自身管理发展特点,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内容和标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收入、转移、使用、管理、处置、报废等全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完善管理监督工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和项目标准。同时,建筑企业还要设立专门、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或部门,优化和完善管理机构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并将各分公司以及项目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统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强化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还要着重加强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的管理和控制,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制度,明确折旧管理的审查、核算等工作步骤和流程,通过定期盘查,详细了解和掌握在役期间相关设备设施的购置日期、使用年限、损耗程度等,并依此估算出这些设备设施的报废期间及折旧情况,对超出服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及时的更换,而对在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定期、科学的维护保养,避免盲目购置新的设施设备,从而更好的节约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产浪费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健全规章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水平,真正发挥固定资产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资产效能,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效、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35-36
[2]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03):272-273
[3]何德琨.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78-79
[4]张巧云.论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中国市场,2014(40):48-49
篇4
关键词:管理手段;制度;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工会固定资产是企业工会开展工作和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工会固定资产的安全,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益,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在对企业工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仔细的分析,从中找出加强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一、现阶段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门: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财务部门。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工会只设有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大都没有设立,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的也很少,会计核算多由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多为企业人员兼职,主要审查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很少有时间来参与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管理。由于监管机构的缺乏,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了无人监督管理的状况。
2.不能有效的执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企业工会由于编制少,机构设置不到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造成了工会的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混乱无序。具体表现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某些企业工会没有固定资产的明细账或固定资产的卡片,有的只是能够反映总金额的账目。有的企业工会虽然具备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却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有的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按制度办事,被随意的借用或者核销,造成资产流失。
3.购置资产无计划,导致资产的利用率不高。
现行的考核指标,片面强调资产数量的增长,却忽视了资产的利用效率,有时几万元的设施购买回来之后却没有使用,搁置一旁,缺少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手段和维护意识。致使还未到有效使用期限,便不能正常使用,造成工会资产不应有的损失。有的擅自将还能使用的固定资产低价处理或给个人或无故丢失,或者以某种理由,长期借用不还,工作岗位变动后也没有办理移交,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极大浪费。
4.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很多企业工会主席对工会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单纯的批拨工会活动经费而已。认为只要保证工会在组织活动时能够有效的提供经费支持就可以,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重货币资金轻固定资产的倾向。一旦购置了设备之后,对于设备便不管不问,最后造成资产不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和保养,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二、加强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高企业员工维护工会固定资产的意识
在企业工会的固定资产组成中,有很多特殊的物品以及设备,如体育健身器材。还有一些容易损坏的,如摄相机、照相机、液晶电视、图书等需精心保管资产,如果想对这些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加强对员工思想和意识上的教育,让他们能够自觉、自主的对这些固定资产形成保护心理和意识,让他们把这些物品当成是自己的东西,及时地对资产进行保养和日常维护,把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纳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去,逐渐的形成“人人有责、人人管理”的良好局面,促进员工们的管理意识。
2.对企业工会的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企业工会的固定资产是供所有员工使用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资产管理的完善,又要充分的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作用,更好地为员工服务。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各级资产监管部门和基层工会主席及各工会小组共同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在工会主席的领导之下,企业各级工会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责任层层落实,能够真正的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实现固定资产在管理上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3.完善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固定资产的购置预算,审批权限、定期盘点、维护保养、购入验收、资产处置等制度。同时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使用状况、存放地点,查明有无短缺、丢失、毁损。将已报废的资产、正在使用的资产、闲置的资产分别记录在册,做到心中有数。当这些都查清之后,才能对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于已到报废年限、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整理出来提出报废的意见,经批准后统一进行核销;对于正处在闲置中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调配和重新组合,使其产生资产流动与共享,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4.加大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
工会的审查监管机构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工会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尤其是对于工会固定资产在购置方面、使用方面还有保管等方面的监察,真正的做到资产管理的完整与保值,防止资产的流失。一是建立组织:工会主席应担任清查组的组长,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组员主要由工会副主席、财务主管和各个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资产保管人员等相关人员组成。二是明确审查方案:这其中主要包括要审查的项目、审查的时间、审查的流程以及审查的方式。三是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保管不妥善、造成了人为损坏和丢失等有关的现象,企业工会要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或是照价赔偿、或是扣罚奖金。而对于管理工作做得好,账务明细清楚,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要给予相应的通报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清查,使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数相符,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修等相关制度能够有效执行,资产现存状态完好。
5.尽快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由于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复杂,现阶段的管理工作还处于传统的手工计算、手工管理上,然而这样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工会工作的需求。所以在管理手段上一定要实现电算化,也就是建立起固定资产的购置、流转和报废的系统过程,还有资产的保管状态、现在的使用项目、保管的责任人等明确的管理信息,并且做到对信息的及时更新修改和系统维护。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会计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加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和透明性,改善了内部控制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工会合理、有序的发展和运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结:
在对企业工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足。怎样才能克服这些不足,完善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呢?这就需要企业工会主席及全体的员工一起努力,从员工参与意识上、管理制度上、监督力度上、信息化管理上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实施管理手段,保证资产的有效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敖丽芹.浅析如何加强企业工会固定资产的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2011(3)
[2] 许建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
[3] 杨鸿波.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1(16)
篇5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面对医院普遍拥挤状况,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舒适度高服务个性化的专业医院。民营医院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对设备及环境有着较高要求,也意味着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有利于医院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及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民营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引言
自2010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来,新的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鉴于当前我国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混乱,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显得越发地有必要。民营医院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往往会选用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性、舒适性、服务好等方面。如何体现其专业性舒适性则在于其提供设备的先进性,医院设施的全面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涉及到医院的固定资产部分,因此医院想要提高其竞争力、增强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恰恰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成为了民营医院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办法往往很难发挥它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而这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和其相应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其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上。行之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应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核算、清查等,还应包括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细则等内容。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从制度内容上还是从具体细则上来说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些条款更为容易流为形式。相关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医院往往存在一部门兼多职、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门职责的划分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
(二)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会计制度不规范
从传统观念来看,医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像商业企业那样高,因此大多数医院会选择专业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财会人员,同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鉴于民营医院也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也需要置于市场上竞争的这一特殊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较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一定欠缺,因此反映出医院在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正是这些问题恰恰阻碍着我国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相关器材的采购上缺乏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细则,财务人员可以较为自主的处理设备的采购,这便给有效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还有在器材的采购以及维修上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审核,这些都会对医院固定资产及其评估的真实可靠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盘点
大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很低,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在领用后无人管理和记录,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变动情况无法如实及时地反映给相关管理人员,基于此,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甚至由于过度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各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精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本上所有医院都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及时的盘点,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无从下手。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相应的软件对其予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与医院财务核算软件相对独立,财务软件不能直接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者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既增大了使用科室管理台账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核对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所有相关信息都需要同时录入两套系统,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重复,增加了无谓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使得财务人员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许多无谓重复劳动中,因此占用了不少原本能够亲自到使用科室核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的时间和精力,使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率明显较高,也使财务人员对医院实际的资产情况做不到心中有数。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界定、购置、折旧等事项已经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这便为各医院制定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民营医院需针对其专业性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环节上,应当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所采购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对该资产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规范,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核算。至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则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转登记制度,对资产的增减、处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流转记录进行抽查,以保证流转记录与医疗设备的实际位置相符。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财会人员,按照规范会计制度处理相关事务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专业性程度不足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上升不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随性。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则需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及专业性。在高专业性及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配置齐备情况下,能够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时清点盘查医院固定资产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及时盘点医院的固定资产。通过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可以确保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使医院有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于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确保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查。另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现场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一致,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迅速做出处理。要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在现场实物清点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在册,使得医院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购置决策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周转效率。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医院各部门管理终端相连接,打破信息隔阂,实现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自由流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曾在很早就实施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医院,同时建立正规的IT管理机制,以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使用、维修、直到最后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需进行连续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既能够轻松实现各部门的全方位沟通,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等情况,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结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重视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医院,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资源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有助于民营医院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蒋春艳 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医院固定资产良好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1.账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固定资产重置和闲置。配置资产的型号较多,维护和管理都存在麻烦。如:电视机,品牌有长虹、康佳、TCL在购入后售后无法达到维修保养的要求。
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重复购置或闲置。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够。如单位配置的高端仪器过于超前,市场前景估计不足,长期闲置,就诊病人不多,宣传引导不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如:综合科室。
3.信息化条件不高。计算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多数以形式为主。如:数据共享,多数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仍沿用手工账目管理,以下发核对为主,谈不上信息化。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体现便利。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摸清家底,建账立册,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设立信息化系统。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在财务软件中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规格、供货信息、金额等,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
利用局域网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卡片,统一编制固定资产编码、卡片编号、规格型号、以及建造单位(在建工程时使用)技术特征、经济用途、存放地点、固定资产类别、使用状态、增加方式、增加日期、减少方式、减少日期、使用部门、附属设备及规格型号、计量单位、附属设备的数量、金额、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何时开始使用。用计算机对资产进行管理。
2.信息化条件下,固定资产如何实现终端连接,信息共享。医院要实现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核算、医生、护士、药房、收费等数据的连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医院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如下: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信息动态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人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着,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对日常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信息化记录,做到资产使用情况的科追溯性,为购置提供依据参考。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3.124
1 引 言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控制好企业成本,使企业可以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以使企业可以比竞争对手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而这就需要我国电力企业具有精益管理思维,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懂得利用精益思维来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等各种资产,使企业资产可以不断升值。虽然精益管理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管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加强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电力行业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升值、优化固定资产结构以及有效利用固定资产是每一个供电企业管理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与难题。而要实现上述种种目标,就需要供电企业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精益化管理。但是就现阶段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很多供电企业在精益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对精益化管理认识不足
随着电力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控制好发展成本,使企业可以取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竞争优势,而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各项资产进行精益化管理,以便可以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利用现有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但是在我国很多供电企业里,很多的电力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一是对精益化管理认识不足。我国电力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由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的电力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精益化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口头上提出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益化管理,却没有付出行动;二是对精益化管理支持力度不够。精益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其需要财务等诸多部门支持与配合,但是我国很多的电力企业的领导者却仅仅将其看作一个部门的事情,这就导致精益化管理难以发挥其作用。
2.2 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精益管理是要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反馈机制,这无形中就导致了信息孤岛情况的产生,进而也影响了精益化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其难以发挥出应该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精益化管理要想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得到有效落实与贯彻,需要诸多部门的协同与合作。而这就需要做好信息共享工作,使各个部门可以及时共享信息,做好及时调整、及时反馈、及时合作。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生产使用维护部门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很难被各个部门共享,从而导致各自为战;二是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精益化管理要想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对精益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得一个部门出现的问题难以反馈到另一个部门,这就影响了精益化管理的开展与实施。
2.3 缺乏完善的责任监督体制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保证精益化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责任监督体制,保证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保证精益化管理的效果。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监督体制,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精益管理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对精益化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使得精益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二是缺乏一个考核标准,对精益化管理实施的效果无法做出全面、有效的评估与考核,从而制约了精益化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
3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优化
3.1 提高对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认识,积极引入精益管理思想
我国电力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加强对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电力企业管理者对精益化管理的认识,使其认识到精益化管理对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支持精益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实践;二是积极主动地将精益管理思想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支点,在企业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以精益管理作为工作原则,积极主动地将精益思想渗透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去;三是为了保证精益管理思想可以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电力企业管理者还应该要明确精益化管理实施标准,以便可以规范精益管理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使企业精益管理执行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与尺度。
3.2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精益化管理对信息共享与信息反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一是要电力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领导协调小组,统一领导有关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所有事项,从而从管理体系上确保信息可以在各个部门之间做到共享;二是完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为了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电力企业可以构建一个信息共享与反馈信息平台,使所有涉及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部门都可以从这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与获取信息。
3.3 全面推进管理责任制建设
具体而言:一是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建完完善的责任监督体制,保证精益化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从而杜绝管理漏洞的存在。二是将管理职责细化到部门与个人。为了可以保证监督责任的实施效果,在全面推进管理责任制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责任制的大而空,而是要将管理职责细化到部门与个人,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责任,这样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也可以及时追究相关部门与个人的责任。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在各个部门落实情况如何,企业应该要建立一个考核机制,以便可以量化实施效果,进而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伟.浅谈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3):82.
[2]刘维民,徐红艳.SAP环境下电网资产精益化管理――巢湖供电公司电网资产管理工作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5-68.
[3]王燕涛.精益化思想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电网企业为例[J].中国商贸,2012(30):64-65.
篇8
[关键词]后勤部门设备;锅炉;计算机控制;节能减排;经济效能;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T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00-01
0.引言
铁路后勤部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铁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后勤设备更新改造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投资主体对投资进度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客观上对投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铁路后勤部门设备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为各级建设组织单位和投资主体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信息,迫切需要加快铁路后勤板块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工作。
1.铁路后勤部门设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1.1信息管理方法及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尤其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设备固定资产,企业支出将逐渐增加,经济规模也逐渐将扩大,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在设备固定资产分配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有效管理设备固定资产,如设备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分布闲置的设施数据的充分理解,将不利于有效地分配设备固定资产,因此,设备固定资产信息管理模式是有效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1.2通过信息管理的方式,来加强对设备固定资产的监测,将有助于防止设备固定资产的无形损失,它不仅可以规范资产管理计划,同时也完善资产管理模式,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以确保资产的有效运作,并增加其投资价值。
2.现代铁路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现行的铁路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设置僵化,灵活性不足。现行解决方案很难适应数据指标随时变动的需要,不便于用户根据组织单位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数据格式不统一,共享困难。系统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录入,已有电子数据或办公自动化软件产生的数据难以直接调用,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劳动重复率较高,资源、人力和时间浪费严重。
(3) 形成信息孤岛,难与外界沟通。按单项或少数几项业务开发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只能对内部的局部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与检索,对组织机构之间的外部信息未给予足够重视,致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严重封闭性。
3.铁路后勤部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铁路后勤部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项目管理、台账交互、数据录入、数据收审、报表处理、字典维护、系统设置等功能。
(1)系统初始化主要实现报告期内项目数据的初始化操作,可以通过计划文件导入、上级单位下发项目字典导入、读取上期项目3个途径完成。
(2)项目管理主要实现项目定义的增加、删除、修改,项目分解、计划汇总、特征值定义、项目导出等功能。
(3)台账交互主要实现系统与基层站段更新改造台账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主要包括设置项目导出类型、项目库定义转台账、台账录入、台账完成数据转项目库等功能。
(4)数据录入主要实现投资完成数据的采集,包括设备更新改造月报、月快报、年报中指标的录入。
(5)数据收审主要实现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文件进行反解压和反序列化操作之后向用户提供数据查看、修改、入库等功能。
(6)报表处理主要实现项目数据汇总、数据四舍五入、报表查询打印、上报基础库、上报更改综
4.后勤设备锅炉信息化管理
由于铁路后勤设备种类繁多,本文挑选锅炉这一大型重要设备为例进行阐述,如何对后勤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锅炉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由锅炉本体、一次仪表、微机、手自动切换操作、执行机构及阀、滑差电机等部分组成。一次仪表将锅炉的温度、压力、流量、氧量、转速等量转换成电压、电流等送入计算机,手自动切换操作部分,手动时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用操作器控制滑差电机及阀等,自动时对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经执行部分进行自动操作。计算机对整个锅炉的运行进行监测、报警、控制以保证锅炉正常、可靠地运行,除此以外为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时,对锅炉水位、锅炉汽包压力等重要参数应设置常规仪表及报警装置,以保证水位和汽包压力有双重甚至三重报警装置,这是必不可少的,以免锅炉发生重大事故。
4.1 炉膛负压为主调量的特殊燃烧自动调节系统
锅炉燃烧过程有三个任务:给煤控制与空气比例使空气过剩系数在1. 08左右、给风控制,炉膛负压控制。保持煤气燃烧过程的经济性、维持炉膛负压,炉膛负压Pf的大小受引风量、鼓风量与煤气量(压力)三者的影响。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向外喷火和外泄漏高炉煤气,危及设备与运行人员的安全。负压太大,炉膛漏风量增加,排烟损失增加,引风机电耗增加。根据多年的人工手动调节摸索,6. 5t/h锅炉的Pf=100Pa来进行设计。调节是初始状态先由人工调节空气与煤气比例,达到理想的燃烧状态,在引风机全开时达到炉膛负压100Pa,投入自动后,只调节煤气蝶阀,使压力波动下的高炉煤气流量趋于初始状态的煤气流量,来保持燃烧中高炉煤气与空气比例达到最佳状态。
4.2 锅炉水位调节控制系统
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水位过高,会破坏汽水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蒸汽带水增多,增加在管壁上的结垢和影响蒸汽质量。水位过低,则会破坏水循环,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损坏汽包。所以其值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它的被调量是汽包水位,而调节量则是给水流量,通过对给水流量的调节,使汽包内部的物料达到动态平衡,变化在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锅炉汽包水位对蒸气流量和给水流量变化的响应呈积极特性。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实质上是维持锅炉进出水量平衡的系统。它是以水位作为水量平衡与否的控制指标,通过调整进水量的多少来达到进出平衡,将汽包水位维持在汽水分离界面最大的汽包中位线附近,以提高锅炉的蒸发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由于锅炉水位系统是一个设有自平衡能力的被控对象,运行中存在虚假水位现象,实际中可根据
情况采用水位单冲量、水位蒸汽量双重量和水位、蒸汽量、给水量三冲量的控制系统。
4.3 监控管理系统
以上控制系统一般由PLC或其它硬件系统完成控制,而在上位机中要完成以下功能。
(1) 实时准确检测锅炉的运行参数.
(2) 综合及时发出控制指令
(3) 诊断故障与报警管理
(4) 记录运行参数
(5) 计算运行参数
篇9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核算
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大部分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它是医院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医院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竟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医院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然而,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不规范,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不提折旧,核销处置不及时,等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和固定资产核算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具体责任。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审核,保管与使用,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制度,以及建立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2、统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避免多头管理,财务部门、总务和设备部门,各部门完善明细账和实物台账。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实物管理部门详细登记收、发、维修记录。各领用科室具体到责任人管理财产,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核销,报废次月必须核销,账实随时核对。固定资产全院一年盘存一次,监督检查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评价其业绩和作为奖惩条件。
3、从源头抓好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严格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这一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保持医院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的网络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1、严格财务的核算管理,反映医院的算盈亏状况。由于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比较大,使用年限比较长,决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核算的正确与否将对单位的绩效评价、财务状况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医院不计算盈亏,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没有树立使用固定资产要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损坏丢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有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2、分类核算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目前按会计制度分为六大类。具体为:(1).房屋建筑物,(2).专用设备(包括物理生化仪器、语音教室仪器、电化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医疗器材、空调设备),(3).一般设备(包括办公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视听设备、课桌椅、办公家具、实验柜、黑板等),(4).文物和陈列品,(5).图书,(6).其他固定资产(食堂设备、宿舍设备、机电设备)。这6大类资产均应按照不同使用年限计算净值,计提折旧,按照类别计提折旧。
篇10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 管理
目前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本文着重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现代化。
一、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现有的制度过于陈旧,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相适应,加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执行,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如单位不能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资产盘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了解实际存量,对过期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处置,虚增了企业的账面资产。有的资产不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就报废,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出现现舞弊现象。
2.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资产管理效益
企业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上部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资产管理衔接不及时,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如由于职责不明确,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馈,致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影响了其使用效益。
3.管理手段过于落后
目前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仍沿袭多年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资产管理不及时,信息不完整,难以准确及时了解资产管理动态,不便于部门间实行资产的合理调剂。
4.固定资产投资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企业的投资管理,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建设、设备的引进等等。一些企业忽视自身实际状况,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对市场需求以及自身资金状况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没有对相关房舍、设备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基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导致投资盲目性大,不能够保证投资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强化内部控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利于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的发挥,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努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充分发挥资产管理成效。
1.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进一步增强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防范各类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避免资产被不法侵占或流失,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而重视资产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重视资产管理、个个参与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为强化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规范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强化考核,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度是保证和前提,只有明确职责、各部门才能各施其职,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要明确资产使用、管理和财务部门的职责,将资产保管责任明确到资产使用部门,甚至使用人,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映,确保资产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充分发挥其效能;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共同搞好日常资产管理,防范资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流失等问题,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单位要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考核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在年度终了进行全面考核,对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对不严格执行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工作不力、甚至由于过失造成资产流失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个人职务升迁等相挂钩,以此促进各部门、个人参加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3.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如今绝大部分单位借助内部局域网技术,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电算化,建议财务上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应用到资产管理部门,将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推行信息化管理。将原先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更换为电子卡片,即“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在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理的基础上,先将固定资产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可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了资产数据在整个企业共享。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等增减变化可直接在系统中反映出来,并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和传递不及时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4.注重实效,加强投资管理,把好资产入口关
作为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首先应该正视自身实际状况,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应该保证相关投资的质量,即投资应能够给单位带来一定的收益,至少应该保证目前财务的运行状态,并对自身将来的长远发展有益,而不应是为了规模的扩大,而盲目投资,甚至致使单位蒙受损失。要执行重大投资的集体讨论和审批制度,重视调研分析,慎重决策,把好资产的入口关,从而确保投资能真正给单位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