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4 18:0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7)02-0082-09
当前在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交汇的背景下,城市化问题愈发显著,城市无法满足全年龄段居民的需求。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则城市化问题明显,老龄化问题尚未显现。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却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问题同时加剧的情况,且二者交汇趋势明显,相互影响: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包含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物质文化需求落后于城市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疾病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得城市不得不将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城市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照护当中,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问题的解决。
当前的人口形势和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必须将城市化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综合考虑、共同应对,才能实现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下简称世卫组织 )等国际组织较早的关注到了城市化与老龄化交汇的现象,希望通过建立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老年友好型城市来解决问题。自2007年起,全球的300多个城市在世卫组织的指导下依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参与了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实践证明,将城市化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综合考虑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产力,缓解了城市化问题,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对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国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和行动模型,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方案和计划,希望对我国解决老龄化和城市化问题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积极老龄化”理论
如图1所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1997年在西方七国丹佛会议上首次被提出的,该理念吸收了之前多个老龄化理论的积极意义,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2002年,世卫组织出版的《积极老龄化:从理论到行动》一书对“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进行了准确表达,认为积极老龄化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和收益的过程〔1〕。
关于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虽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权利的内容,但是在人权平等的基础上提出的各项基本条款特别是“人人都享有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平待遇和失业保障”等内容为后来老年人权利保障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首次明确了各成员国在《国际人权公约》范围内为保障老龄人口权利而采取的各项措施〔2〕。
“积极老龄化”中“参与”的维度源于“产出性老龄化”,这是美国学者巴特勒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老龄化和生产力是人生命中的同一个阶段,老年人仍然具有生产力,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产出性老龄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报酬的经济产出,指老年人延迟退休或再就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经济财富;二是无报酬的非经济产出,包括参与志愿活动、担当家庭照顾者以及自我学习、提升生活品质等等。产出性老龄化的两方面内涵为后来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3〕。
成功老龄化是继产出性老龄化理论之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理论。1987年,约翰和卡恩发表《人的老龄化:普通与成功》之后,“成功老龄化”的概念便被广泛传播,随后他们又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表述扩展为低患病率、身心健康和广泛参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不过此后围绕“成功老龄化”展开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围绕“身心健康”这个新指标来进行〔2〕。
“积极老龄化”概念中的“健康”维度是1990年世卫组织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这里的“健康”是指老年群体的健康长寿,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2001年,联合国大会对“健康老龄化”理论进行了扩展,在内容上更加全面,也与此前一些应对老龄化理论相契合。在我国,林卡教授等对“健康老龄化”理念进行了详细表述,认为健康老龄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患有疾病的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的医养结合服务;二是满足身体健康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体系和政策的福利需求〔4〕,这为“积极老龄化”政策中“健康”维度的具体落实提供了方向。
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论演进框架
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总结了维也纳会议后各国在老龄问题上的行动进展,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开始被纳入到各国的发展框架中,成员国可以根据建议优先制定执行事项、评估执行需要,并通过国际合作获得相关资源和帮助。
《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中规定的老年人及其?l展、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福利、老有所为的支持性环境建设三个优先方向以及239项具体行动建议,为国际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提高老年人福利和调整人口政策的方向和标准〔5〕。政策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的社会参与;提高生命质量,追求生理和精神健康享受最高标准的权利;重视老年人口生产力;采取协调的行动来改变老年人的工作机会和生活质量,并确保对老年人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老龄问题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议程中;各国政府应当为社会基础服务承担主要责任并发挥主要作用〔2〕。
2007年,世卫组织在对全球22个国家的33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后编写出版了《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指南》,指出了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先行城市在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和就业、交流与信息、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等八个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了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框架,为各国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提供了基础的模板〔6〕。
2010年,世卫组织又启动了一项全球性行动――全球关爱老人城市和社区网络。加入该网络建设的城市位于世界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迥异,且城市和社区的规模和所处环境各不相同,但网络中成员的共同点是,承诺并且积极出台相关计划,为各自城市的老年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物质和社会环境以促进积极老龄化。通过该网络,世卫组织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各个城市可以通过分享经验以相互支持。
2015年,世卫组织出版了《衡量关爱老人的程度:核心指标使用指南》一书,书中提出了老年友好型城市指标集的挑选框架,通过对公平性指标、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影响指标五大指标的分析,确立了核心指标体现的三大原则:公平性、可及性和包容性〔7〕。这一指南提出了城市老年友好程度的衡量指标,为后来国际社会和城市制定关爱老人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广泛的战略指导。
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国际社会尤其是世卫组织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积极老龄化的理论框架(见图2),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供了指导。各个国家和城市在世卫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各自进行了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O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比如:中国于2016年10月由25个部委联合《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内涵,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
三、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行动
基于上述理论支持和人口老龄化、城市化问题日益交汇的严峻现实,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全世界涌现出了许多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的相关项目和行动方案。总体来说,各国和城市的行动方案虽然在具体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都着眼长远,预期通过多种间接途径全方位改善老年人甚至社会全年龄段公民的福祉和健康〔8〕。通过对20多个城市的筛选,我们选取了具有推广建设经验的四个城市类型――大型超大型城市新加坡和韩国首尔、中小城市加拿大伦敦市和韩国原州市应对老龄化行动的建设方案进行介绍,希望能够给同类型的城市带来切实可用的经验。
(一)建设面向所有年龄段人口的全龄社会
如何建设全龄社会,实际上是回应各年龄段人口的需求。其中,老年人希望看到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希望年轻人尊重和爱护老年人,希望自家附近可以拥有更多的社会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经常与儿童、年轻人、其他老年人互动,以减少寂寞并发挥自身作用,甚至可以与其他城市居民和政府官员探讨城市政策的可行性,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首尔市设立了面向全年龄段的市民生活广场、市民厅,包含声音艺廊、市民发言台、城市长廊、太平厅、演出厅和市民广场等,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了解市民厅的展览演出、体验活动等;市民厅的日常活动包含沟通、演出、教育体验等各类活动,通过市民厅,政府机构可以倾听市民的想法,将市民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的问题征集起来作为政策构思,通过政策发展研讨会对政策构思进行完善和发展并进一步具体化,由市民和市政相关部门探讨政策化的可能性;市民之间也可以共享想法与意见,从而加强不同年龄段的直接交流与沟通〔9〕。
新加坡制定了明确的措施,如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聊天组来建立社区内的支持网络;在学校中培育尊老文化;将社区中有关老年人和儿童的照护设施安装在一起,为代际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房屋发展局引入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加坡的年轻人住得离父母更近,还设计了针对老年人的两居室或三居室等户型;制定了已婚家庭优先计划,鼓励结了婚的人与父母住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关心老年人的精神健康,老年人的优先计划给老年人购买自身或者子女均可居住的灵活两居室的特权〔10〕。
(二)注重通用便捷的城市交通
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决定了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范围,是城市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相比于城市中的其他人群更加依赖于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路线设计、方便性和实用性就成为了政府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考量。
韩国首尔市对公共交通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完善:制定了首尔市交通设计标准;将站台普及率由26%提升至66%以上;扩充BIT(2784台)、新制路线图(57120张)、建设盲道等,这些措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首尔也加强了对公共交通管理者和运营者的培训,弘扬公共交通中的敬老文化,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11〕。
为了建设老年友好的公共交通体系,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会和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推出了一些措施以让老年人负担得起交通费,方便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例如:持卡的老年人享受优惠票价和较大折扣(高达60%),购买老年人月票可以单月无限制乘巴士和列车。自2015年7月起,老年人还可以选择购买非高峰出行卡(Off-Peak Pass),在非高峰时段无限制乘坐巴士和列车。陆地交通管理局还制定了一套措施确保老年人可以安全舒适地到达新加坡各地,如在捷运站、卫生机构和养老院之间的道路上安装栏杆,增加安全性;到2018年,在41个行人高架桥上安装电梯(现在是6个);继续在医院或诊所附近的天桥加装电梯〔10〕。计划到2020年底,将所有普通巴士替换为可使用轮椅的巴士;在新的公交车上安装传感器记录驾驶模式,确保老年人旅途安全;在新建巴士交汇处和交通枢纽实施优先区域,老年人和残疾人可以优先乘车;增大巴士信息或海报的字体,让老年人更易于阅读。LTA还会把现有的公交休息站和的士站都替换成有扶手的座位,帮助老年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将非高峰时段捷运站列车停靠时间延长2到6秒,使老年人可以有更多时间上车。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几乎所有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共同点,在世卫组织《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指南》的指导下,每一座参与建设的城市都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本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
2015年,新加坡政府在老龄部门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会议、专题小组以及图书馆、购物商场等公众场合的访谈和在线咨询等方式,倾听了包括学生、老年人、出租车司机、志愿者、学者、基层管理者等来自各行各业4000多人的心声和他们对于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建议,最终出台了70多项措施,包含健康和保健、学?、志愿服务、就业、住房、交通、公共场所、尊重和社会包容、充足而多样的退休金、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对弱势老年人的保护和研究等,为新加坡未来十年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做准备。
2011年,加拿大伦敦市老年友好行动小组制定了《老年友好伦敦三年行动计划》,从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和就业、交流与信息、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等方面确立了伦敦市未来的城市建设目标〔12〕。韩国原州市健康城市小组制定了《健康原州2020五年行动计划》,从机构、基础设施、环境和健康企业四个方面来确立城市未来建设的目标。通过制定短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伦敦和原州将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逐步细化落实,节约了建设成本和费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让市民加强对行动的监督,提高了建设效率,而且通过每年举办一次老年友好城市座谈会,不断发现与总结当前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为来年友好型城市的逐步建设提供建议。
(四)发展老龄科学,创新服务模式
新加坡老年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出台于2015年,覆盖了新加坡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见图3)。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建设方案,新加坡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老龄科学的主张,认为老龄科学研究应该涉及当地的情况、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也应适用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新加坡制定的研究重点如下:(1)扩大长期保健。加强疾病的预防研究以及制定有效的方案来减缓老年人大脑功能的衰退;(2)有效的延长寿命。进行关于延缓退休的研究或寻找帮助老年人重新就业的方式;进行关于激励老年人坚守岗位和从事终身学习、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3)城市设计要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研究城市的设计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改变建筑将怎样影响他们的生活,并创建“生活实验室”来研究如何使建筑的设计概念更加适用并能被应用到解决老龄化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当中。(4)研究护理模式。更好、更有效地支持老年人和他们的照顾者,研究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抑郁症、孤独的关系〔10〕。
为了提高城市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加拿大伦敦市建立了包括医院、保健提供者、照护者、家庭看护和社区组织在内的广泛的老年人保健―治疗―照护网络;宣传就地养老的优势,提高家庭成员的照护意识和职业照护者照护水平,使本地老年人能维持较高的健康水平。由于本地的照护水平较高,吸引了更多的外地老年人流入此地区,也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伦敦市还推广了老年时间银行计划,支持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该计划是以时间、个人或组织作为商品和服务时间交换的纽带,当老年人为其他老年人提供服务或帮助时会获得时间信用分数,老年人以此再从其他老年人那里换取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韩国原州市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积极与该市的延世大学进行合作,从城市计划的出台到计划的实施和参与,都有延世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参与。中心负责城市居民的健康检查、锻炼指导,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活动〔13〕,使老龄人口得到更多实惠。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大大提高了计划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某些决策失误,而在校地合作中,该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实现了资源的转化。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在行动方案的设计上,东西方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社会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方案将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赋予给老年人个人,给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创造条件;而东亚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对自身的不认同,认为老年人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去会给社会和他人增加麻烦,所以老年人是不愿意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去的。
长期以来的教育和文化观念使中国的老年人不仅很少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当中,更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家庭和子女造成负担选择独自居住。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年轻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他们在进行产品设计和文化活动时往往忽略老年人的需求,而只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导致老年人生理机能和认识水平进一步下降,增加了老年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其实老龄化的问题不在于老龄本身,而在于社会将老龄化视作问题,即使老年人仍然有生产力,我们仍强迫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休〔14〕。
要改变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对老年人的歧视,首先就要转变老年群体自身的悲观心态,这对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尤为重要。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出台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营造老年社会参与支持环境,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老年人;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倡导代际和谐社会文化等,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氛围,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获得认同,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条件〔15〕。《意见》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观念的转变在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将转变观念作为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中之重。
(二)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建设覆盖全年龄段的老年友好型城市
与国际先老龄化城市相同,当前中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交汇的现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降低,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服务水平较低,当前的城市建设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的需求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流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老年人则在医疗保健需求的促使下转向其他城市居住。这些因素促使城市政府必须综合应对、积极应对、科学应对,并站在全龄的视角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梳理清楚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的运行机制是加快推进建设覆盖全年龄段的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所以将当前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行动背景、行动方案制定、行动方案的实施和评估、资金募集方式、行动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可得到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运行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展示了从城市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到解决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政府是主导,是负责方案前期制定和实施的出资者和管理者,企业、个人、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并结合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其他先行城市的经验来出台本地的建设方案:方案实施阶段,根据国际组织和第三方?u价机构对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反馈意见进行方案的修正;行动实施期间,商业合作和开发与国际组织的支持是实施过程中的长期资金来源。随着方案的长期实施,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环境和服务趋于改善,年轻人老年人重新流入到该地区当中,城市重新成为充满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和谐城市,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将建设模型与当前新常态下中国的城市发展相联系,可以发现在中国进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是最佳选择。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成为优势,可以避免在适老性改造中对室外空间、建筑、住房和交通的大拆大建,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吸纳全龄建设理念的新一轮城市建设将会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城市建设,全龄城市的建成将会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核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向政府为主导、多群体广泛参与的多中心治理转变,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科学制定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老龄事业发展与国际老龄政策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基本同步。2002年中国曾参加了马德里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且带回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积极老龄化”概念和政策建议;《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一书也被翻译出版,成为积极老龄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中国上海市是2007年世卫组织《全球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指南》前的调研城市之一,当前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当中。上海市、山东省青岛市、新泰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等13个城市都已经开始了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但是,当前中国关于“积极老龄化”的各学科综合交叉研究较少,仅有西南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在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包括出台中国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报告和积极倡导康养城市建设等〔16〕,可见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已有300多个国际城市参与到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当中,将国际社会多座城市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的具体措施和中长期目标(见图5)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建设层次分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市政服务三个方向,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和就业、交流与信息、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八个领域〔17〕;建设成果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成果;最终目标均是为了实现居家、独立、有能力参与到社会中,过有尊严有活力的老年生活。这一建设路径可以为中国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提供基本的模板。综合理论和实际经验,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我国推进积极老龄化“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世界各地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当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对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市政服务的适老性改造,建设面向全年龄段的老年友好型城市,以保障老年人对社会的平等参与权,才能实现城市居民有尊严有活力的老年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应抓住机遇,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大潮中为国际社会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注释:
①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②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篇2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养老服务业 体系 思考
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养老事业已经不再只是过去养老行业自身的问题,需要创业型大学的介入,更需要创业型大学参与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校是文化、思想传播的集中地,更不能置身于养老事业之外,
一、概况
齐齐哈尔市总人口570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达86万,占人口总数的15.1%,已经成为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城市。在城市养老方面,目前,全市现有城市养老服务机构102个,床位近1.5万张,其中,国有养老机构3家,床位2356张;民办养老机构99家,床位1.25万张。
齐齐哈市有5家高校,本科3家,专科2家,5家高校分别在不同层次参与齐齐哈尔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或实践中建立养老机构,或提供配套科学、功能齐全、服务质量达标的养老服务体系具体的实施对策,或高校志愿者联盟参与养老服务的社工服务。
二、高校参与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
(一)高校组建“文化型养老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联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以创建老年友好城市为引领,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健康发展。齐政函【2012】54号文件已批复成立了“文化型养老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此中心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主体,融合齐齐哈尔市高等学校组建养老服务的“协同创新联盟”。
(二)高校举办养老机构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开设了养老服务专业(含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护理学专业并将其作为学院重点专业之一。同时,学院为适应家政服务行业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于2010年成立了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机构――百草家园老年公寓,并于2010年加入了我国老年服务教育联盟。既能满足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多种需求,又可以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养老服务。
(三)高校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社工服务
齐齐哈尔大学项目组于2013年11月撰写了《齐齐哈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研报告》,已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批复。报告中对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面临形势严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人口老龄化对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述,这为齐齐哈尔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齐齐哈尔医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5家联盟根据《齐齐哈尔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条目中明确指出的:引导各类志愿者组织开展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活动[2],以及《齐齐哈尔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志愿者参与居家老人的养老服务,依据其规划及方案内容成立全省首家“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已走入居家开展养老志愿服务。
三、高校参与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一)发挥了高校“养老服务”思想传播的引领作用
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从整个社会来讲都对大学教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大学不仅要实现它原有的功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3],更重要的是它是传递思想、知识的工具。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老龄社会悄悄到来。高校在承担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应具有服务老龄社会、宣传老年文化的功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学院老年服务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百草家园老年公寓,践行培养人才、服务老龄社会、宣传老年文化的功能。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集中地,也是“文化养老”思想传播的新领域。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为老龄社会发展,“文化养老”实现贡献力量。
(二)有利于推动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政府部门出台促进养老服务人员招生与就业的政策,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养老事业长远、高水平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创造发展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增加投入,提供条件,加强监管,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维护养老服务业的秩序和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队伍和老年人互助服务,为所有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安全援助和社会参与等多元化服务。
(三)高校推动了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
依托高校养老协同创新平台,走进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交流、精神慰藉和照料服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发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切实发挥养老机构为支撑的作用,满足有需要的老年人的集中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机构可以利用设施、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周边社区,支持居家养老和社区照料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推进协同创新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和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更加重视养老机构发展,重视以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效能,积极推动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规模化连锁经营服务,或者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承包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创新,建立适应老年人服务需求、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四)高校推进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水平决定和体现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高校是“信息化的集结地”,高校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加快建立全市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扩大信息化服务覆盖范围,为政府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咨询、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信息、为人员培训提供支持,有效改变目前养老服务管理手段落后、服务效率不高、基础数据不足的状态。
(五)高校提升了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养老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质量高低,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立足解决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依托养老协同创新联盟,发挥高校的人才教育优势,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学历教育,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并逐步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实行养老行业持证上岗制度。
参考文献:
[1]唐晓英.传统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44-48.
[2]力.山东烟草系统“文化养老”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N].东方烟草报,2009-4-2.
篇3
[关键词] 城市生态型小区;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然而当前社会对生态居住小区的认识却存在着种种误解,有人认为只要有大量的绿地就是生态小区,有人认为只要有充足阳光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居住社区就是生态居住社区。为了建设真正的生态居住小区,必须对其概念作一比较全面的解释。生态居住小区的本质是指尽量减小对自然伤害的居住小区,亦即在居住区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诸方面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建设生态居住小区应该是依托现有的城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追求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自然、城市、人类共生共荣的目标。生态型小区是一种设计理念( 图1) ,它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传统以及技术水平,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生态住区的理解除了工程技术层面上,如节源、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外,还需要研究小区人文生态的内容,这样才能全面把握生态型住区的内涵。
图1 生态型小区设计理念
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传统以及技术水平,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生态住区的理解除了工程技术层面上,如节源、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外,还需要研究小区人文生态的内容,这样才能全面把握生态型住区的内涵。
2 规划理念
2. 1 规划选址
首先,住区总体的规划选址要结合具体自然地貌,这主要表现在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格局和生物物种的尊重和关照,对住区地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发达国家在进行居住区选址时,常常会作环境影响评估( EIA) ,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这样就可以为建筑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的布置,提供宏观的环境数据信息,使其处于对环境生态系统压力和影响最小的位置,创造具有良好生态位的城市住区。
其次,在选址时还必须考虑尽量使居住者能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国外学者已经把能否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衡量是否是生态居住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在国外,一旦居民无法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必将迫使他们依赖于私人汽车,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2 总体布局
“生态住区”特别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环境的尊重,而人的健康舒适感还体现在心理上。国外的设计师在规划时注重住区的空间形态,讲究多中高层的建筑配比,特别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人们在其中感到空间丰富,尺度宜人,环境设计实用精致。在公认的一些优秀的住区中,没有不顾朝向的围合和曲线,人们的家园在花草的掩映下,有高有底,各具表情,空间效果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每栋楼仍然整齐的排列,有很好的通风和日照。而国内的设计人员往往更追求气派和图案化平面形态,大面积的广场与草坪,有意的围合和花哨的表现图。
在节地问题上,应从三方面着手:①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② 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③ 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
2. 3 道路交通系统
构筑小区交通体系生态化:①重视人车分流,限制小区内部的车行交通;②严格控制机动车的地面停车率,尽量建设地下停车场或者立体停车场;③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重视小区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交通需求。
2. 4 绿化景观
建筑和绿化都是住区的重要组成要素。从生态角度出发,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目标是对内创造舒适的住区微环境,对外架构人与自然的友好桥梁。住区绿地系统的布局应系统化、集约化,立体构建生态绿地系统,强调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势,联系住区中的居住、服务、交通、支撑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从美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认识绿化、建设绿化. 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是片面的、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认识到植物是改善微观小气候、获得理想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绿化规划设计中,应该摒弃以前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减少只有观赏价值的大面积不可进人的草坪,而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林地的遮荫作用调控环境温湿度,根据全年及夏天的主导风选择植栽的方式和植被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寒风。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通过绿色植物而改善局部小环境,为人们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屋顶花园也是生态居住社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屋顶花园可以使屋顶吸收较少的太阳能,同时却能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发而向周围空气散发湿气,导致屋顶的降温,改变屋顶的小气候环境。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CO2,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局部环境。同时增加立体绿化包括墙体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方面内容。
2. 5 户型设计
随着时代的变化,住宅的使用功能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多种可能性,甚至应当考虑到把住宅改变成大型公寓、小型公寓或办公室的可能性。即使是居住社区中的公共建筑也应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需求,如改变成居住建筑或零售店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拆大建的现象,减少资源的浪费,才能使居住社区更具适应性,更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小区提供多样性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这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才有可能生活在同一社区中,才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才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结构。
在住宅总体布局时,要力争采用当地的最佳朝向,满足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要求,尽量不出现西向住宅和北向住宅,尽量使住户能通过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而形成较好的内部物理环境,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和时间,从而降低整个社区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并运用轻易修复或替换的简便技术;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
2. 6 技术应用
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达到节能的目的。
(1) 风的利用。设计中应当考虑创造利于热压和风压通风的条件,尽量满足住区内建筑的自然通风;风能应用技术主要为小型风能电能转换技术,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
(2) 合理开发太阳能。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未来住宅能源的利用方式,其应用包括两大方面:①太阳热能应用系统,即用太阳辐射热加热水,以供给建筑生活热水、采暖及制冷。②太阳能光电( PV) 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的供暖、空调、照明等功能要求提供清洁的能源。
(3) 地热资源的利用。地热能不仅适用于单栋建筑,而且特别适用于像居住小区、工业区、农场等成片的建筑。利用地热能一方面既没有污染、对生态和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运作费用极低,只需进行初始投资回收的评估。
(4) 节水与水循环。使用低用水量的部件或设备( 如节水型的龙头、喷头和抽水马桶) ,甚至尝试使用无水型小便器和无水型马桶。在强调节水的同时,还应注意灰水的循环利用。灰水,也称中水,即指来自洗浴间、洗衣机、洗手池等处的水。这些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使用,可以用于冲刷厕所、洗刷车辆、清洁道路和浇灌绿地等。强调屋顶雨水的收集,并将停车场、广场、游戏场所等处的硬质不透水铺装改为植草砖等透水或半透水铺装;将连续铺装路径改为块石地面;选择透水性好的土壤,种植植被,以便使雨水能渗入地层而成为地下水,保持城市的水体循环。
(5) 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三类:生物垃圾( 包括废弃食物、果蔬等)、可再生垃圾( 包括金属、玻璃、纸屑等)、不可再生垃圾( 燃烧灰渣等)。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最大限度的化废为宝、循环利用。建于日本九州市的生态型高层住宅区。电力由
风车提供,温热水由太阳能供给。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大楼南侧,在晴天可使储水箱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热到约55%。每户阳台上都装有垃圾处理机,将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变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停车场的地面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流于地下,与停车场地内的树林形成一种供水循环系统。分隔房间的墙壁上留有通风口,并配有通风设备,使每个住房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大楼前装有风车,由风车发电为公共场所照明提供辅助能源。
3 结语
因此专业人员一定要切实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贯彻于居住社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建成名副其实的适用于我国的生态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 ] 戴天兴. 城市环境生态学[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2 ] 宋晔皓,栗德烊. 整体生态建筑观,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J]. 建筑学报,1999,3.
[3 ] 曲少杰曾楫南. 城市住区的生态策略[J]. 工业建筑,2004(2) .
[4 ] 沈清基. 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J]. 华中建筑,2000(3) .
[5 ] 杨芸,祝龙彪. 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J]. 重庆环境学.
篇4
一、目标任务(2007年6月至12月)
(一)工业园区攻坚战目标
体制机制建设基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实质进展,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发展氛围进一步增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完成园区的机构设置,建立科学高效的体制和机制。完成四个小区的总体规划和谭家村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谭家村小区400亩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3个项目申报和两个企业的启动工作。
(二)城镇建设突破战目标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中心,铺开城区和农村两个战场,调动社区、单位、市民的建设积极性,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以市容市貌为重点,加大城镇综合整治力度;以城市规划修编为重点,加大规划落实力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百镇千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畅化的“五大”目标。力争实现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城镇规划管理、城镇日常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建材产业发展“六大”新突破。
(三)旅游经济升温战目标
认真落实宜昌省长办公会精神,按照省三峡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围绕把巴东建设成为三峡旅游的重要战略节点和国家风景走廊,围绕打造旅游目的地、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的总体目标,全力争取两个创建(神农溪景区创5A、争创湖北旅游强县),重点抓好两大景区开发(神农溪延伸开发和水布垭旅游开发),突出抓好两大基础设施建设(巴东旅游码头、神农溪156-175米旅游码头),努力开拓两个市场(入境客源、国内客源),加大两个力度(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县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其中神农溪66万人次(外宾15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900万元,提供税费收入2100万元。
二、工作重点
(一)工业园区攻坚战的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巴东工业园(筹)管理委员会和园区投资融资公司,明确管委会的职能配置、授权范围和方式。科学设置管委会内设机构,配强管委会领导班子。建立园区同县直部门在行政审批、核准、备案等工作上的“直通车”制度。
2、积极争取园区立项。积极争取黄土坡滑坡体内工业企业搬迁项目,加快巴东工业园区立项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省发改委尽快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巴东工业园区。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省人民政府已行文批准巴东工业园区一期的用地165亩,依据已经出台的《巴东县工业园区搬迁补偿标准》,科学规划搬迁安置方案,迅速启动搬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6月30日前动工,11月30日前竣工;谭家村小区招商建设的项目基础设施部分6月30日前开工,12月31日前完成50%。
4、加大部门配合支持力度。交通局要争取完成巴鹤省道野三关集镇新线立项、火车站至集镇接线公路立项;建设局要指导完成规划及报批工作;国土局要争取新批建设用地150亩,农用地转用140亩,完成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基本满足园区报批需要;财政局要积极争取和拨付开发银行贷款;发改局要加快园区基建项目的立项、基建计划安排,申报适合园区的项目2个以上,争取天然气开口供气政策;电力公司要完成园区内110KV的架空线路搬迁,建设配套园区电力设施。
5、积极引进企业入园。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加大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力度,外引内联,引企入园。加快项目本子编撰进度,10月底前完成园区招商项目库建设。对已入园的巴东恒兴肉制品有限公司、中国三峡酒业有限公司、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绿梦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严格兑现承诺,落实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对已经在园区意向选址的浙江野风集团等5家企业,搞好跟踪服务,尽快落实项目。
(二)城镇建设突破战的工作重点
1、狠抓文明城市创建,争创全州先进管理县城。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增强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街道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展综合治理,把违章建设、乱贴乱画、违章占道经营等行为作为整治重点,规范车辆停靠、垃圾清运、广告设立、摆摊经营等行为,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努力改善市容市貌。开展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工作,改善我县集镇脏乱差的现状。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加快童家坪地灾治理梯道工程、巫峡路西头停车场、楚天路东头停车场、白土坡居民小区道路路基工程、白土坡路支线路基工程、黄家大沟弃碴场工程、新城供水工程等7个县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国庆节前竣工初验;二是做好营四路道路加铺工程、白土坡上泵水工程、营沱上泵水工程、巫峡广场设施绿化改造等四个工程的前期设计工作,力争第四季度开工建设;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溪丘湾集镇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东壤口垃圾处理和溪丘湾污水处理项目,启动野三关、水布垭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加快各乡镇集镇农贸市场、停车场、环卫设施、集镇绿化等项目建设。探索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改变政府投资、政府建设、政府管理的模式,逐步推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
3、强化城镇规划管理,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一是围绕撤县建市目标,努力争取黄土坡整体搬迁项目,积极做好《巴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衔接争取工作,扩大县城规划人口容量;二是9月底前完成省、州级重点镇(野三关、水布垭、沿渡河、东壤口)修建性详规编制和评审工作;三是12月底前完成其他建制镇和乡集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和评审工作;四是7月底前完成乡镇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五是继续开展“城市规划效能监察年”活动,建立健全规划公示制度,深化规划效能监察;六是严格执行规划,做到“科学规划,科学管理”,提高城镇规划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4、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巩固第一批实施的野三关镇石桥坪村、东壤口镇雷家坪村、沿渡河镇罗坪村3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启动第二批水布垭镇顾家坪村、绿葱坡镇野花坪村的整治工作,做好沿渡河镇高岩村、东壤口镇石梁子村申报省“百镇千村”示范村申报工作。加快野三关镇等省州重点镇建设步伐,迎接全州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在野三关镇召开。
(三)旅游经济升温战的工作重点
1、加大景区开发和创建力度,打造旅游精品。
神农溪5A级景区创建。做好沿渡河165-175米水位旅游码头建设和延伸河道整治疏浚工作;加快神农温泉建设进度,确保10月前建成并接待游客;加快高岩特色民居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巩固景区集中整治成果,坚决遏制神农溪河道采砂采石和滥砍滥伐、乱捕乱渔现象,采取得力措施保护景区的植被和动物,保持景区的良好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抓好罗坪游客中心厕所的改造评星工作。在10月底以前做好神农溪创建5A景区的各项筹备工作。
水布垭景区建设。完成水布垭接待中心土地征用手续,完成接待中心的设计、评审手续,力争7月份破土动工,在2008年5月份形成初步接待能力。完成五艘旅游船图纸设计和评审及旅游航线、运率的申报,11月份下水试航。完成旅游码头的设计和评审,力争在2008年4月底以前建成试营运。完成三友坪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的组建(以公司带动农户模式),制定生态农业开发大纲。完成与清江开发公司大坝、发电机组项目的观光游览项目洽谈。
湖北旅游强县创建。按照旅游强县的要求主动做好“五个结合”,即:加强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强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按照旅游强县创建标准,加大创建申报工作力度,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分解部门责任,确保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6月中旬前,完成软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7月份迎接州旅游局的检查验收,10月份迎接省旅游局的检查验收,力争成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强县,并争取进入中国旅游强县创建试点单位名录。
2、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扩大新闻媒体和广告宣传。以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为重点,加大对巴东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扩大巴东旅游的影响力,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前,在宜昌、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进行集中宣传。
推进区域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借助鄂渝两省市1+3区域经济协作框架机制,发挥接东承西的区域优势,搞好与武汉、宜昌、神农架、长江三峡旅游联合体的友好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努力扩大外宾旅游市场。
积极参与宣传促销活动。以企业为主导,分区域突出重点,积极参加有价值、有效果的旅游交易会,今年主要是做好三峡旅游5+3联合体中央媒体的宣传促销,参加6月中旬在武汉举办的恩施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8月在重庆、武汉等地举办老年包船游三峡宣传活动、9月举办的北方旅游专列启动宣传活动、11月在昆明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
促进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抓好2008中国三峡纤夫文化艺术节的策划筹备工作,使其成为有规模、有档次、有影响、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要迅速编制完成“中国三峡纤夫文化艺术节”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景区、深入民间挖掘整理纤夫文化,为纤夫节的举办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利用文物复建工程,积极争取民族文化公园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推介“撒尔嗬”进入八艺节,提高巴东旅游知名度。
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
一是加快码头建设。建成巴东长江(长渡河)旅游码头,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把信陵镇建设成为我省三峡3个辅中心旅游门户城镇之一,把沿渡河建设成8个旅游名镇之一,增强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二是打造星级宾馆。对帅巴人酒店、国玖大酒店、龙泉宾馆等宾馆按星级评定的要求,提升宾馆服务档次,力争今年新增1—2家星级饭店。三是开发旅游产品。支持组建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开发具有纪念性、便携性、实用性和特色性的旅游商品,建设好旅游商品市场。四是拓展旅游内容。申报罗坪村、高岩村、雷家坪村、三友坪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引导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逐步形成接待规模。
4、加大行业管理,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培育旅游骨干企业。进一步规范县内旅游市场秩序,以资源和资金为要素,扶持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扶大扶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强化旅游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建设好企业经理级高级管理人才,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脊梁;二是加强对各岗位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更多的旅游企业管理的行家能手;三是强化导游队伍建设和优秀导游的培养,以开展诚信导游员和十佳导游活动为标准,大力开展“抓行风、树形象、促发展”活动,强化导游年审和等级考核工作,积极参加州旅游局10月份组织的“十佳”导游大赛活动,展示我县导游人员的综合水平,培养和锻炼一批新的优秀导游员;四是加强船工技能培训,保护船工的积极性。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要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措施到人,责任到人。深入开展旅游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行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进一步落实旅游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指导,在重点时段组织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安全隐患限期落实整改。指导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结合实际,制定旅游安全事故救援预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建立旅游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书记龙世洪、县长李洪敏为实施“三大战役”的总牵头人,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刘冰为组长,县四大家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大战役”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三大战役”实施工作。县委副书记刘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久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太可,县政协副主席谭德明为旅游经济升温战的责任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廖正群,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凯,县人民政府调研员谭权远为工业园区攻坚战的责任领导;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立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渊平,县政协副主席谭春魁为城镇建设突破战的责任领导。县发改局、商务局、旅游局、建设局、环保局、交通局、文体局、民宗局、广电局、财政局、国土局、工业园区、人民银行等部门是实施“三大战役”的责任单位,其中县旅游局、建设局、工业园区分别为旅游经济升温战、城镇建设突破战、工业园区攻坚战的牵头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协调工作。其他县直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搞好服务,推进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本乡镇的实际,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好“三大战役”,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汉族;羌族;房屋建筑;生活现状;震后重建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5-03
北川县是“5・12”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县。全县遇难人数多达15645人,失踪4402人。经济损失及建筑毁坏也最为惨烈。国家 “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多项统计中,按照灾害程度范围划分为极重灾区、重灾区、轻灾区和影响区4种类型,而北川县均被列为极重灾区之首。有着2 0 0 0 多年历史的“ 中国羌族第一寨”古羌族遗址―萝卜寨消失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有了古色古香的阿尔村面目全非;北川文化馆5 名工作人员在地震中全部遇难;一名会吹羌笛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1]擂鼓镇同样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受灾18229人,受伤3809人,死亡650人,其中镇驻地死亡79人,失踪118人。镇域千人死亡比例30人/千人,千人转移安置比例380人/千人。北川羌族自治区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迅速成为热点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8年以来,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的研究报告大幅增加,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少有研究汉族与羌族杂居区的家庭震后生活现状的报告。为此,我们在绵阳市北川县试点调查了汉族与羌族杂居区的家庭震后生活现状。
1 调研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对象
选取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吉娜羌寨)、香泉乡以及新北川717户家庭,共2960人进行调查。三地分别位于北川老县城的三个不同方向,其中擂鼓镇和香泉乡经济构成均以羌汉杂居为主,香泉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较为贫穷落后,而擂鼓镇由于得到大力援建,经济条件较好。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调查由川北医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共计27人)于2012年7月8日至7月14日完成。调查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调查技巧进行统一培训后,以2~3人为一组,深入到户进行调查。调查以访谈的形式进行,相关问卷信息由调查员记录。
1.3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分别调查震后汉族家庭和羌族家庭的生活现状,从房屋建筑类型、房屋震后类型、饮水、交通工具、能源、家电六个方面,了解汉族家庭和羌族家庭的复苏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从其他文献来看,大多都是通过了解总体经济恢复情况而间接反映,很少有直接反映“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汉民族生活质量对比分析的调查,本研究通过调查震后汉族家庭和羌族家庭的生活现状,直接反映两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作用下部分方面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电子表格统一录入,关于汉族家庭和羌族家庭所涉及的对比均采用2检验,对于有20%的格子理论值小于5时,P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
2数据分析结果
2.1 震后房屋类型分析结果
通过对问题“汶川地震后您的房屋类型?”的调查,有效回收相关问卷710份。其中汉族家庭353户,羌族家庭357户,得到结果见表1。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震后房屋类型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416户,香泉乡家庭229户,得到结果见表2。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震后房屋类型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对问题“您房屋的建筑结构是哪一种?”的调查,有效回收相关问卷459份。其中汉族家庭213户,羌族家庭227户,得到结果见表1。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的房屋建筑类型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家庭251户,香泉乡家庭206户。得到结果见表2。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的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 生活基本设施分析结果
关于饮水类型的问题,有效回收相关问卷686份。其中汉族家庭341户,羌族家庭343户,得到结果见表3。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的饮水筑类型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家庭369户,香泉乡家庭304户,得到结果见表4。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的饮水筑类型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通过交通工具类型的调查,有效回收相关问卷694份。其中汉族家庭339户,羌族家庭352户,得到结果见表3。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的交通工具类型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家庭361户,香泉乡家庭294户,得到结果见表4。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的交通工具类型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通过对问题“您们家庭使用的能源有哪些?”的调查,有效回收相关问卷706份。其中汉族家庭348户,羌族家庭355户,得到结果见表3。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所使用能源类型的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家庭372户,香泉乡家庭303户,得到结果见表4。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所使用能源类型的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对问题“您们家庭的电器有哪些?”的调查,有效回收相关问卷691份。其中汉族家庭340户,羌族家庭349户,得到结果见表3。汉族家庭与羌族家庭的家电类型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擂鼓镇家庭353户,香泉乡家庭291户,得到结果见表4。擂鼓镇家庭与香泉乡家庭的家电类型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比汉羌民族家庭震后房屋类型:汉、羌族家庭旧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14%、11%;两族家庭维修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11%、12%;汉、羌族家庭重建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75%、77%。两组数据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能原因是由于羌汉杂居度较高,建筑文化融合较好,且两个民族的住房建筑类型与质量受到各自建筑文化所产生的差异较小。对比擂鼓镇和香泉乡家庭震后房屋类型:两地家庭旧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8.1%、21.8%;擂鼓镇、香泉乡家庭维修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7.9%、17.5%;两地家庭重建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83.9%、60.7%。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擂鼓镇房屋建筑密集,在地震中受灾程度更加严重,震后重建的整体规划设计较为全面。在房屋建筑类型中,擂鼓镇土基房仅占所有房屋中的0.4%,香泉乡土基房占所有房屋中的3.9%;两地2层砖瓦房分别占所有房屋中的32.3%、66.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土基房结构简单,设计相似,在地震中受损和坍塌情况大体一致,所以土基房在震后剩余的数量比例在两地无明显差异。砖瓦房是我国乡镇最为普遍的房屋类型,擂鼓镇震后重建过程中公寓式房屋的建造占有一定比例,但砖瓦房剩余量和重建量总和仍大于公寓式房。而香泉乡震后重建主要以砖瓦房居多,土基房和公寓式房屋非常少。目前擂鼓镇和香泉乡房屋类型均以2层砖瓦房为主。平衡特色与经济双重考量,在体现城市建筑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力求准确传达体现民族历史与文化特征信息。[2]可以看出,重建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建筑质量安全和抗震设防烈度问题。
给水现状:对比汉羌民族家庭饮水类型:汉、羌族家庭饮用自来水分别占全部饮水类型83%、78%;两族家庭饮用井水占全部饮水类型12%、19%。对比擂鼓镇和香泉乡家庭饮水类型:擂鼓镇家庭饮用自来水、井水占全部饮水类型88.2%, 和9.4%,香泉乡家庭饮用自来水、井水占全部饮水类型64.2%和28.5%。自来水是北川两民族两地主要饮水类型,井水次之。汉族较羌族家庭饮用自来水比例较高,饮用井水比例较低,但差异较小。可能原因是居住分布和文化习惯差异,羌族家庭较汉族发展略慢。但当地汉羌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大体相同,政府缩小两民族生活经济差距的社会保障政策基本落实。
交通工具方面:对比汉羌民族家庭类型,汉羌两族机动车中占得最多的就是摩托车,这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与当地道路建设息息相关,汉族家庭摩托车占全部类型比例为32%,羌族家庭摩托车占全部类型比例为45%。汉族家庭无交通工具占全部类型比例为34%,羌族家庭无交通工具占全部类型比例为23%。可能原因是汉族家庭青壮年外出打工现象明显,致使空巢老人较多,使用交通工具相对较少。对比擂鼓镇与香泉乡家庭交通工具类型:擂鼓镇家庭摩托车占全部类型比例为42.2%,香泉乡家庭摩托车占全部类型比例为46.3%;擂鼓镇家庭无交通工具占全部类型比例为26.7%,香泉乡家庭无交通工具占全部类型比例为26.6%。而货车所占比例非常小,可能与当地经济以务农为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与政府强调环境友好的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倡导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有关。
表3中,电源作为第一使用能源,汉、羌族家庭使用能源中电所占比例分别为46.8%、45.6%。目前当地电源的普及率较高,地震造成电线杆倒塌基本恢复。汉羌家庭使用能源类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原因是高度杂居和经济生活能力相当。其中羌族家庭使用的第二能源是柴,可能原因是羌族饮食和篝火舞蹈文化对于柴的需求较高;天然气的使用量低,说明当地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较为落后。表4中,擂鼓镇家庭使用能源中煤所占比例为0.4%,香泉乡家庭使用能源中煤所占为1.1%,均居所有使用能源的最后一位,可能原因是北川重建要求开展低碳(绿色)社区、家庭等创建有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展低碳(绿色)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3]
家电方面,汉、羌族家庭彩电拥有量分别占所有家电的19.5%、19.7%,居所有家用电器第一位;电饭煲冰箱、电扇分别在两族家庭中均位于第二、三、四位;风扇在汉羌两族使用量无差异,在北川当地普及率较好,而空调则使用量较低。可能原因是北川气候适宜、昼夜温差较小,电风扇基本满足其当地居民防暑降温的需求。北川当地家庭对电脑和空调的拥有量较少;而收音机、黑白电视以及收录机在汉羌家庭中均为使用量极少的3种电器。作为21世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电脑,在擂鼓镇的普及率为7.1%,远大于香泉乡的2.8%,两地总体普及率较低。可能原因是北川当地外出工作的中青年人群较大,而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居住量相对较多并且除北川新县城外的其他乡镇的网络通信产业的恢复、建设和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4 对策
综上所述,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汉族与羌族家庭生活现状对比分析, 汉羌两族在房屋建筑类型、房屋震后类型、饮水、交通工具、使用能源六个方面并无较大差异,这与汉羌两族高度混居密切相关,但是人们总体生活水平还是处于中下.但擂鼓镇和香泉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四川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呈正相关[4]因此加大教育普及力度, 改变农村居民观念 强化其受教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新北川安居房工程已大部分交付使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已趋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紧凑建设之中。由于土地缺失,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面对新北川现存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商业运作手段为北川注入新的血液,充分发挥是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村寨建设与羌族特色民居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用新型的乡村旅游替代过去原始的农村经济形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5]重视文化生态建设,为地居民居住、生产、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勇,对灾后重建的再思考[J].现代人才.2010,(3) :55-57.
[2] 陈振羽,魏维,朱子瑜等.可持续规划理念在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中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1.s(5).
[3] 洪昌富,刘海龙,魏保军等.北川新县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J].建设科技. 2010(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