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篇1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工作,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印发了《市“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星级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全市“三上”企业统计单位全部纳入规范化星级管理范围。这是全市贯彻实施《统计法》,积极应对我国统计方式重大变革的具体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切实规范企业统计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统计行为。实施“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星级管理是适应统计联网直报、强化数据源头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统计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做实统计数据、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县纳入“三上”企业统计的所有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实推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配置、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统计工作条件,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一是要建立综合统计机构,确定统计负责人,设立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统计岗位,配备统计人员;二是要为统计人员配备能够实行网上直报的数据传输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统计管理制度;四是要依法组织实施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的各项报表;五是要按照统计档案规范化要求及时归集保管统计档案资料。

二、加强组织领导。“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星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为增强“三上”企业统计工作星级管理的权威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县政府成立县“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星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三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星级管理领导工作,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统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吉粉团兼任,成员由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不仅要做好对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督促检查、业务指导、考核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加强横向协调联动,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通力协作、主动配合,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和督促,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与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和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统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加大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企业统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业务流程、数据处理平台功能、程序操作使用方法等,以统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促进企业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要督促企业落实机构人员、网报条件,建立健全有关统计管理制度等工作,其中:经信局负责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住建局负责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商务局负责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篇2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 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 强财务管理,努力开源节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 作用,为统计工作提供财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 目标任务

1、 认真贯彻省统计局XX年财务工作要点,并将 精神在全市统计系统的财务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 按省财基处和市财政局的要求,按时上报全市统 计系统和行政经费财务月、季度财务报表,作到账表一 致。

3、 按省统计局、市财政局的要求,认真搞好二00六 年地方经费和统计事业费的年度预决算工作。

4、 深入基层指导县区统计局中央统计事业费的财务 管理工作,开展内审及离任审计。

5、 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努力开源节 流,为统计工作和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财务保证。

6、 管好用好全市各项普查工作经费,做到专款专 用,不挤占挪用。

7、 加强财务基础工作,认真学习《会计法》和财务 电算化知识,做到会计业务精、电算化处理帐务技术熟练。

、 加强对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按机关管理制度的 规定,按月落实到科室,定期公布。

9、 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助 手和参谋的作用。

三、 措施

1、 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坚持局队领导的开支由 局长审批,其余开支由协助局长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 大额开支由集体讨论决定,做到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2、 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3、 充实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反复征求职工意见 的基础上,由局党组决定后,坚决执行,不能走样。

4、 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财务活动中认真执行。

5、 搞好财务基础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证、帐 实、帐表、帐帐相符。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并达标升级。

6、 搞好县区电算化培训,今年举办一期培训班,争 取年底能计算机处理年报。

7、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发扬勤 俭节约的精神,当好家理好财。

四、 考核办法

(一)、市局财务人员年度考核严格按局机关管理办 法执行。

(二)、对县区的财务工作,按以下考核办法执行。

1、每季度报送财务报表作好记录,定期公布。

篇3

20*年,我们在局各位负责人和上级各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机关各科室、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计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完善计划统计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计划统计和生产综合工作的组织程度及工作水平;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生产形势分析;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基本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促进全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局工作的开展积极搞好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现将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

我们对应*市农委的要求,根据《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规范、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我局的计划统计工作获得了*市农委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继续在四市两区中处于先进行列。20*年、20*年被*农委表彰为系统计划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和职能工作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按照*市农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今年来主要是按季度开展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各阶段生产中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情况调研总结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按照*市农委及市政府和局领导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等五次专项农业调查和分析,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报表等进行了报送。

为了确保系统全年各项职能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乡镇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明确。全年分三次对系统各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局各位领导参考。

另外,结合职能工作的开展,还进行了系统农业招商引资、乡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累计全年共组织进行农业生产调查十四次,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农业调查等任务指标。

三、认真做好规划、计划、政策意见制定等项工作

一是组织进行了20*年农业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20*年*市农业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为促进系统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及相关专门人员对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省、市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完成了*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是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和办公室一起研究制定了20*年农业系统目标管理百分考核工作意见。根据省委[20*]2号文件精神,配合农工办完善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关的政策性意见。

客观分析全年的工作,虽然做了一点琐碎的事情,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20*年,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室职能的履行和发挥,按照“编制计划,切实可行;提供信息,准确可靠;农情调研,经常深入;事务管理,系统规范;为农服务,热情周到”的工作要求及服务承诺,从严要求,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改进和提高。

一是多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农业调查与研究的广度和结合度,努力做到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克服就数据、材料分析情况的现象,充分发挥本科室为农业生产指导和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

篇4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对优化全市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就业和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服务业统计是反映和引领服务业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规范服务业统计工作,及时、全面、客观反映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有利于提高全市国民经济核算质量,有利于预警和监测服务业各行业发展进程,有利于科学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网络,从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充实力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职责

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对本地区服务业统计工作负总责,全面协调本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把服务业统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充实统计人员力量,确保与服务业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

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服务业统计协调指导工作。市政府统计部门是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各地、各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搞好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对各地区、各行业服务业发展状况监测,为市政府规划服务业发展、考核服务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市、县统计部门要建立服务业统计和核算制度,根据各方面的统计调查资料,核算服务业增加值及分行业增加值,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服务业统计调查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并及时汇总、评估、公布服务业综合统计资料。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行业服务业调查。行业主管部门是服务业调查的实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所管理行业统计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审核、报送工作,履行本部门的行业统计工作职责,推行全行业统计。要根据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配备与所承担统计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力量,完善相应的统计制度,落实调查对象,开展业务培训,做好本行业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详实准确。

各服务业调查对象要自觉如实上报统计资料。各服务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单位(户)要自觉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主动配合统计调查,如实提供统计资料。要按照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强化工作责任,配备统计人员,保证服务业统计工作得到落实。

三、努力为服务业统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市政府建立市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统计制度的执行和检查统计工作的落实情况。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本地区服务业统计工作。市统计部门要成立服务业调查实施机构,具体牵头负责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

加强基础建设,落实保障措施。要切实解决服务业统计机构不全、力量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努力改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条件,确保服务业统计工作正常开展。各部门要在人员、经费、办公设施等方面给予保障,明确综合统计分管领导、职能处室和统计人员,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条件到位、工作到位。

篇5

一、考核对象

市级政府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有统计调查项目的社会团体以及接受部门委托开展调查的行业协会等机构。

二、考核内容

(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程度、部门综合统计职能的行使、统计人员的配备和业务培训、《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贯彻执行、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律法规的执行等。

(二)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主要包括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及其相关的工作。

(三)统计调查的实施及资料的报送。主要包括部门统计调查任务的组织实施、各类统计标准的贯彻执行、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统计数据的报送以及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三、考核标准

(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35分)

1、领导重视统计工作,支持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依法保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5分)。

2、设置或明确统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本部门的统计工作,履行部门综合统计职能(5分)。

3、部门统计人员相对稳定(一般从事统计工作达2年以上),取得统计从业资格(5分)或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6分)。

4、认真开展《统计法》宣传教育(2分),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业务培训、统计法律法规培训(5分)。

5、建立健全统计台帐(2分);做好统计资料的归档工作(2分)。

6、实现统计数据处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统计信息传输的网络化(5分)。

7、按时报送年度部门统计工作总结(3分)。

(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20分)

1、认真执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做好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工作(15分)。未经审批、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有1项扣5分。

2、经审批“同意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在20个工作日内将布置调查的正式文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送达市统计局(5分)。不按时报送的酌情扣分。

(三)统计调查的实施及资料的报送与公布(45分)

1、按要求参加市统计局组织的各项统计工作会议和统计业务会议(5分),每缺席1次扣1分。

2、按要求完成市统计局布置的统计年报、统计定报、普查及其它一次性统计调查等统计任务(10分)。未完成一项任务扣3分。

3、全面、及时布置经市统计局审批、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5分)。

4、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5分)。

5、按市统计局的要求,向市统计局报送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上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资料的备案(5分);本部门调查项目资料的报送(5分);市统计局布置的相关资料的报送(5分)。

6、各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报市统计局备案。公布统计调查数据时,与其他部门统计数据有重复交叉的,应当事先与市统计局协商后再公布(5分)。

四、考核办法和程序

为保证部门统计工作考核的顺利开展,由市统计局成立**市部门统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的检查、指导和考核。领导小组根据以上计分标准对部门统计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实行部门年度总结汇报、领导小组日常考核记录和上门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一)各部门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本部门年度统计工作总结、领导批示复印件和有关统计资料报送市统计局。

(二)领导小组在年底前将平时掌握各部门统计工作情况的相关记录汇总。

篇6

一、抓服务,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2009年我局将不断充实统计服务内容,改进统计服务手段,扩展统计服务品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增强服务的时效性。更加及时地向领导提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提供我县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排位情况。今年对每月一期的《统计快讯》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进,做到内容更加全面,数据及时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二是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加强对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努力把握和反映真实性、趋势性问题,依托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加强对经济运行趋势、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三农”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三是增强服务的全面性。对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样提供全面优质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建立统计数据对外提供审批制度,一个窗口对外,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

二、抓重点,集中力量搞好经济普查和节能减排统计工作。经济普查工作2009年是关键的一年,按照要求,2009年1—5月普查登记、数据处理和上报;4-8月数据汇总和质量评估;8—12月数据。2010年进行数据后期整理、数据资料汇编及开发利用。县统计局要深入登记现场,答疑释惑,搞好组织协调,辅导普查对象认真填写普查表,切实把好源头数据质量关。对不配合对象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保证普查登记工作紧张有序稳步推进。要做好数据审核处理工作。县统计局将严格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做好审核、录入、处理。研究制定审核的总体方案,落实审核人员,并加强审核业务培训,进行分专业审核。及时进行数据录入工作。要加强数据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种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做好质量抽查、审核与评估,接受上级的检查。按要求公布普查数据。

节能减排统计指标是一项强制性考核指标。我局将全面落实能源统计制度,加强节能降耗统计,认真做好我县节能进展情况、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数据质量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监测,确保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配合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做好我县节能减排目标年度考核工作。

三、抓规范,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做好统计定、年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业务规范,明确各专业统计工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及时、准确、全面完成农业、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房地产、建筑业、科技、劳动工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专业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以提高三产比重为突破口,完善服务业统计,健全规范服务业统计信息搜集渠道,全面准确反映我县服务业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和质量评估机制,抓好各项专项调查和监测工作。积极开展规模以下工业、规模以下能源、限额以下服务业、限额以下贸易业、企业景气调查、5‰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群众满意率安全感抽样调查等各项专项调查和科技、妇女儿童等统计监测及劳动工资统计等工作。二是健全基层统计网络,努力推进网上直报工作,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强化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指导和督促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三是加强检查督导和考核。加强对基础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加强对新人员的统计业务及统计法规培训,按照统计从业资格的认定办法,组织好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统计人员的岗位培训,规范其统计行为。组织好对乡镇、对企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检查督导。按照基层统计规范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的要求,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纳入考核,与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统一起来,使投入产出逐步衔接起来,使乡镇更加重视项目的产出效益,有利于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进基层统计上水平、上台阶

篇7

关键词:统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回顾我国信息统计工作走过的历史,事实表明,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不断地出现,从而给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而,分析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以及探讨防止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1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追求政绩

统计信息失真从表面上看,责任在于统计人员,而从实质上看,却是领导干部干扰统计工作。领导干部面对上面的考核指标,工作不踏实而又好大喜功者,就把弄虚作假视为省时省力的捷径。从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看。一些地方部门的行政领导及企业领导为了追求“显赫”的“政绩”,违背有关统计法规,对党纪国法置若罔闻。肆意指使统计人员篡改统计数字,以虚假数字营造泡沫政绩。

1.2监督机制不健全。

统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许多单位统计工作基础和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严重,统计人员执法环境差,统计监督严莺弱化,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的统计监督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实行全过程的统计监督;没有把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府监督等将各种监督结合起来。

1.3统计法规、制度上存在漏洞

我国在《统计法》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各统计主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各统计主体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在统计调查方面,各统计主体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很不对称。统计调查对于各统计主体来讲只是一种负担,法律以强制手段要求其准确、及时地向政府部门提供数据,而统计主体只能无条件服从,支持政府的统计涸查活动,而能否从统计调查中获得自身需要的统计信息并不确定,这就导致了各统计主体对统计调查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既增加了统计调查活动的难度,也使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1.4统计信息的来源途径少,信息数据质量差

为了确保统计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采集,如果信息采集这个环节出现了错误,整个统计工作就无法展开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信息采集的制度规范,拓宽信息采集的途径,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完善相关信息采集系统,健全信息采集人员的素质,只有确保这几方面的稳定进行,才会促进统计工作的平稳运行,从而杜绝统计工作敷衍风气的蔓延,真正实现信息采集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

1.5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一些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统计上岗人员知识薄弱,业务不精,对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处理复杂的统计业务,从而造成统计信息错误反映实际的经济活动。尤其是近几年统计方法发展较快,既有传统方法、又有数理统计方法,二者相互渗透、交叉作用。

2统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2.1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办法,从根源上消除干部制造假数字。

现行的干部考核办法只注重有关指标的高低,不注重工作实效。上级的领导大多只是听下级的汇报,看有关的保送资料,很少去实地调查,弗以“数字论英雄”,同干部的工资、奖金、升迁挂钩,这就导致有些干部在上报的有关数据上为了达到其目的而弄虚作假。并且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有人搞假升官了,没搞假不能升迁反而会被认为是工作不力、没能力,扣发奖金、工资等等,这就促使这种造假之风日盛。

2.2加强统计监督检查。

重点加大对统计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将各级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作为重点,建立专门的统计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各种统计违法案件:建立人民法院对统计行政处罚予以强制执行的制度,统计执法部门与其他执法部门联系办案;同时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为着力点,抓好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治观念。

2.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体制做保障。任何工作只有实现了法制化,才能有效地维护该工作的正常秩序。统计工作也是这样,只有实现了统计的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要加强《统计法》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要予以严惩,使统计工作切实纳入法制轨道。要加大《统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统计人员、企业管理者的统计法律意识和执法的自觉性。

2.4促进统计制度改革与时俱进,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突出统计工作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善统计方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垂直管理的统计体系,所有统计人员和统计信息只受中央统计部门直接领导,对中央堆积部门负责。在统计人员配备上,坚持从应届毕业的学生中公开招聘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薪酬待遇,让更多有专业知识、有才华、有责任感的年轻大学生充实到统计队伍中,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层统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彻底改观,进而统计数据质量必然有质的飞跃和提升。

2.5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必须加快统计教育改革,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和手段。统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求真务实,恪守职业道德,从统计人员自身做起,抵制和反对虚假统计信息,保证统计指标的独立性,实事求是统计,杜绝虚假数据。

参考文献

[2]张克刚统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4)

[2]杨希君.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统计工作[J].甘肃科技纵横,2010(4).

[2]邬补科.统计行为合理化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J].财经论丛,1998(1).

篇8

根据《**县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按照通知所确定的自查内容和自查方法,认真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我局的统计机构设在规划信息股,负责全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年报的统计和综合分析工作。设有专职统计员一名。

二、统计机构和人员依法统计和独立行使职权的情况

依法统计是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办事的原则,切实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每项统计工作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统计机构各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为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局加强了统计制度建设,制定统计工作标准和严格的统计报送制度,并在《石屏县人事局工作制度》和《石屏县人事局综合目标及量化考核办法》中对统计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使我局的统计报表在上报时效性和数据质量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局还积极组织统计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取得了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

四、《统计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统计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相对滞后。目前统计调查方法单一,主要依靠报表层层汇总、逐级上报。这种方法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缺乏科学性,特别是数字经过多家单位填报和多个环节相加上报、汇总,加上各单位从事人事统计工作的同志不是那么稳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别单位源头数字不准,给最终汇总上报数据在准确性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2、统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技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报送。

篇9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提高统计数据准确度的重要性,针对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增强全民统计意识,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调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准确度 失真 防范

一、提高统计数据准确度的重要性

军事情报失真,足以让三军陷入重围,统计数据失真,足以使发展误入歧途。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试想,如果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统计数据失真,决策就必然在错误的基础上产生,基础就偏离了,那么以后的贯彻落实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一直延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为科学发展提供统计保障便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驱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 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为了骗取经济利益、捏造虚假数据,搞账外账,在财务报表上大做文章。为了偷税漏税而少报利润和销售收入,给财税部门报“苦账”;为了提高信用等级骗取银行贷款,在争取贷款时少报亏损或搞账面盈利,给银行报“喜账”;为降低工资成本,不设置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不执行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的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给统计部门报“应付账”。这些随意捏造的数据作为统计指标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二)政府官员考评的压力倒逼机制使然

目前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计管理体制给基层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盲从性。各级统计部门作为行政部门处于当地政府的直接管辖下,受同级政府的领导。这样的隶属关系,使统计部门很难保持其独立性,必然受制于同级政府。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与统计数据造假之间本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当各地区、各部门以形形的经济指标来表现自己的成绩,并作为上级向下布置工作、检查下级业绩和能力的依据时,统计数据与各级官员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的联系。由于统计法被视为摆设的“软法”,作为成绩上报的统计数据无人检查其真实性,捏造反映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评估的统计数字,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展示“政绩”的主要依据,“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在一些地区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三)部门利益分割,统计信息不能共享

目前,政府各部门对法人的管理模式是相对封闭的,工商(民政)部门的法人注册登记、技术监督部门的赋码登记、税务部门的纳税登记、统计部门的统计登记都各自按其范围按其渠道进行,互不沟通,各自封闭。企业一户多照、注册地经营地不一致、工商与技术监督对企业非惟一码、企业漏税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统计数据虚报漏报等问题多有发生。政府各部门对企业各自封闭的管理方式造成企业报表环节多、时间长、负担重,使统计调查市场处于混乱状态。由于统计报表重复,项目多、杂,不合法调查泛滥现象严重,造成数出多门、相互矛盾。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办法

统计数据是评价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简单地采取把统计数据同职务晋升、物质奖励挂钩的办法来考核、选拔干部是不科学的。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改变现行的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必须制定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经济发展指标,又要有社会发展指标;既要有物质文明建设指标,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经济指标的选择综合性要强,要突出经济效益,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必须制定先进、合理的考核目标,如果考核目标脱离客观实际,弄虚作假则在所难免。

(二)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工作

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基层的数据不准,上面就是假数真算,因此必须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档案升级工作,对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只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资料使用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统计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

一个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必须严格明确统计调查范围、指标涵义和有关计算公式、逻辑关系,使统计人员有章可循,也使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的统计口径都是一致的。同时,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应该与会计核算及业务核算相衔接。只有以财务核算及其他业务核算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及可信度。

(四)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统计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统计专业知识,还必须学习财务管理、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充分理解统计指标的涵义,减少差错,并能有效识别出那些弄虚作假现象。另外,还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统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把数据质量关。

篇10

【关键词】提高措施

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党和政府认识国情、国力、决定国策、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因此,统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当前,绝大多数地区、部门干部的任免,还是以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为依据,尤其以当年GDP的增长为其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又是以统计年报上的各项数据为基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地区、各部门领导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要求甚至是强迫统计部门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以至于不断出现偏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失实数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变自上而下地制定强制性考核指标为自下而上地自主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1];并且保持目标、制度的延续性。坚决废止把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制度。不玩数字游戏,不以统计数据上虚假的高产值、高效益作为提拔、考核官员的依据。

2、改变统计系统管理体制

目前,各级统计部门都是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只是对下级统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对下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不干预,也没权干涉。在上述考核制度的影响下,许多统计部门和人员不能坚持原则,而屈服于当地领导弄虚作假。因此,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置的,并且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统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体制,实行下管一级、垂直领导,本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统计经费的使用均由上级统计部门来管理,省统计局直接归国家统计局领导,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当地只要政绩不求事实的领导的干预。

3、加强法制建设与执法力度,完善统计信息的质量保障和监管制度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尤其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大普法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像宣传《审计法》《税法》《会计法》那样,进一步加大对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2]。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与人大、政协、监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将得到较大提高。要全民参与、全民了解,使统计法规也像其他法律法规那样深入人心。不应把“不断加强统计的执法力度”变成一句空话,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应予以严惩。同时,必须追究其部门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尤其应追究当地主要行政领导的责任。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质量责任制,完善统计信息质量考核办法,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