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财务战略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财务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伴随着我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我国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企业中,能使管理人员随时清晰的掌握公司的发展动态,不断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致使企业联系逐渐紧密,市场透明化增加,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给传统财务带来了巨大冲击,不断颠覆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的财务管理以及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数字化时代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传统财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进行财务转型。
一、数字化时代下财务转型的概述
(一)数字化时代的特点
1.一切互联(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互联网的进化概括为三个历程:1994年,中国互联网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2009年之前,我国处于传统的PC端的互联网阶段,在该阶段,信息可以跨越地域迅速的进行交换,不断解决当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9年之后,随着社交网站的兴起,手机用户不断攀升,意味着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该阶段,信息交换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人们通过移动端的信息交流不断实现有效对接。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同时,物联网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所有限制,万物不断互联,数据逐渐实现共享,人与事物能够进行深度融合,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数据索取,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万物互联不只是将数据进行收集与沉淀,而是充分利用和分析数据,运用数字化手段改变社会的运行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给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不断完善营运模式与财务管理方式。2.客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人均收入的增多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不断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自身的精神生活。综上所述,科技和环境的变化为人们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也需要企业紧跟客户需求,以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为最终目的,在充分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用户的细分,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3.技术的迅速迭代和创新数字化时代下,科技迅速发展,技术不断被革新,更新换代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并且相当一部分技术能够起到颠覆时代的作用,比如原有的专利技术在当前的环境下毫无用处,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掣肘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当前,留给管理者的时间不断减少,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必须革新企业的运营模式,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合时代的要求。4.产品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方式发生变化在工业化时代,公司的运营模式是通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来获得利润,将其所拥有的“所有权”进行转移从而完成该项交易。而在目前的数字化时代,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销售,而是将企业与客户的利益进行连接和融合,为共同的价值创造做出努力。在工业时代,同类企业之间主要存在着竞争关系,而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与协同关系,共同创造行业发展繁荣景象。从这个角度上讲,数字化时代并不是要求企业利用相关技术提升产品销量,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产品生产与服务流程,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二)财务转型的内涵
财务转型的主要目的是使财务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服务,使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运营模式相适应,不断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将传统的财务会计转向管理型财务会计,使得会计人员不只了解公司财务,还了解公司业务,使财务管理不断满足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需要。整体来看,财务转型就是将财务转向更适合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方向,使财务服务于企业运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管理效率。传统的记账模式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电子化记账方式,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管控,财务人员也需要加深对会计相关要求的理解。
(三)数字化时代下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1.财务转型是数字化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科技的前进带来了经济的革新,与此同时,财务信息更加纷繁复杂,智能化信息得到广泛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都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进程更加关注。2.财务转型是财务工作人员打破陈规的重要途径企业的运行效率被财务管理的有效程度影响。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发生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会计记账,他们大多完成单一性的计算任务,而没有对财务信息进行深度的剖析使之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服务,尤其是一些财务人员对公司的财务需求状况不甚了解,无法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价值发挥出来。再加上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不太重视,没有将财务信息与公司实际发展相结合,不利于公司管理者以及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与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财务部门应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积极推进财务转型,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服务。
二、数字化时代财务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转型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效果有待加强
在财务转型过程中,由于转型过程纷繁复杂,为了避免转型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企业的管理层一般会制定相关准则来对各个部门的人员行为进行规定,约束员工的业务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准则执行的效果较为一般,绝大多数员工认为该准则只是走个过场,不会对其进行过度的重视,再加上公司员工整体的财务纪律较为松散,对账务的处理不够准确和规范,甚至有时会出现做假账的现象,最后使得该准则的实施效果不佳,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合理统计并且分析财务数据能够反映企业在该会计区间内的经营状况,并有效预测分析出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现象,特别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在下一步发展战略的制定时一般会参考之前的财务数据,但是财务信息的失真与会计账目的混乱会无法辅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也会导致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诸多困难。
(二)财务转型过程中会计核算标准不明确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积极推行财务转型,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往往都是机械化地开展日常工作,无论在工作的灵活性还是核算标准等方面,其所遵循的相关标准程度都不高,从而使得公司财务核算出现问题。由于公司各个部门相互连接,当财务核算出现问题,其他部门就无法有效的开展工作。另外,财务核算标准不明确将会引发各种财务管理相关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工作价值,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运营效果与发展速度。
(三)财务转型过程中信息化进展缓慢
伴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对于现阶段的企业来说,公司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企业的管理与信息化进程没有得到有效的衔接,因此使得公司的信息化进展不够迅速。另外,在数字化背景之下,技术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破除知识的壁垒,全面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掌握现代科技技术来对企业进行管理。
三、中国联通的财务转型分析
(一)中国联通基本情况
中国联通全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其资产规模以及用户规模巨大,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份,中国联通用户规模为3.06亿。根据其财务报表可知,总资产金额为5824.7543亿元,利润总额为159.5951亿元,净利润为125.2492亿元。
(二)中国联通财务转型历程
2009年之前,中国联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相关问题,再加上其并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于是,在2009年年初,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之后,其就致力于财务转型。截至目前,其转型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09年~2011年的纵向信息化阶段、2012年~2015年的横向信息化阶段以及2016年至今的运营共享化阶段,逐步搭建起以数字化手段为支撑的大ERP财务管理体系,有效地实现了财务端与业务端的深度融合,加深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目前,其所构建的财务管理体系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套系统,一个集团,一个界面。一套系统指的是中国联通的所有分支机构与集团所使用的系统都为同一个ERP系统。由于中国联通分支结构众多,每一个分支机构或者每一个省若使用不同的系统,将会大大降低数据的统计效率。一套系统的建设打破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与隔阂,实现了不同业务部门的统一管理,所有业务的全部流程都可以在该系统中详细地体现,并且通过SOA系统实现了整个集团的信息共享与各个业务的无缝衔接。另外,一个集团和一个界面指的是所有分支与集团的数据源头和系统界面风格相同,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用户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完美共享,大ERP系统将中国联通的所有信息包括在内,为其业务以及财务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在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的财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会计人员将被淘汰,会计交易的记录也将被革新,所有的交易以及与其相关的会计记录都会在交易环节中体现。中国联通在经过财务转型之后,依靠大ERP系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税务服务上看,中国联通在经过财务转型之后,其增值税的税务申报、纳税筹划以及发票开具能力不断提高。对于中国联通内部来说,其所建立的税务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业务操作逻辑,操作流程得到简化,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以及财务人员。对于外部的中国联通的用户来说,中国联通的发票打印更加便捷,有效地建立了“互联网+税务&票&会计”一体化管理平台,税务以及发票实现一体化管理,实现自动纳税申报以及申报信息共享。第二,从会计核算上来看,中国联通所建立的大ERP系统能够建立标准的核算准则,并且自动进行会计核算,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不断精简会计核算要素,使会计核算更加简便。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发票作假,中国联通充分利用了智能识别技术,尤其是对发票进行的数字化处理,极大的保障了发票的准确度,节省了财务核算时间,提高了会计的核算效率。第三,从资金管理上看,中国联通在财务转型过程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统一支付,并且有效管理线上与线下的资金,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第四,从档案管理上看。为了方便对相关档案以及重要资料进行存储,中国联通建立了数字档案馆,实现了档案以及资料的无纸电子化,更有利于相关人员对档案进行查询和保管。第五,从数据服务上看。中国联通摒弃了传统的会计报表编制方式,实现了自动编制财务报表,同时提升了财务报表的管理便捷性。
(三)中国联通在财务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借鉴
1.将业务与财务充分融合中国联通通过充分梳理自身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流程,将财务与业务进行充分的融合,在业务中不断契入财务处理,实现一体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中国联通业财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的财务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绩效,通过对数据进行定义规划,以终为始,从会计处理的数据结果入手,不断对其业务流程以及战略规划进行梳理和优化,不断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中国联通的业财融合使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的信息高度保持一致,还与外部供应商以及银行等机构进行信息互联,在保证内外部信息协同的前提下自动处理相关业务。除此之外,为了对业务以及财务流程的规范程度进行保障,制定了《中国联通集团大ERP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与处理准确度。2.使财务管理为企业战略服务中国联通经过财务转型之后所采用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定位为共享,分支机构所使用的ERP系统以及管控规则与集团公司相一致,这就使得其财务核算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的支撑企业的相关战略。另外,在ERP系统的辅助下,管理人员能够专注于公司的战略制定与重点业务,其他相关业务通过财务共享系统自动完成,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减轻了财务人员的业务负担,企业全体人员都能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有利于企业更加持续的发展。3.充分利用数字化相关手段,推动电子化会计档案的建立中国联通在财务转型期间,进行高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建设了三大类信息管理系统,在三大系统下每个系统又包括一些小的系统。无论是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相关系统都被涵盖在内。在这些系统协同工作时会自动生成会计的相关凭证,由于公司业务量较多,从而使得会计凭证较多。若全部凭证采用原始的纸质方式进行存储,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打印凭证的工作量,降低了公司的运作效率,还增加了公司的储存成本。鉴于传统的会计凭证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中国联通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电子档案,优化了档案管理方式,提升了档案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档案存储成本,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的访问便捷度。
四、数字化时代下财务转型对策
(一)推进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方式
数字化的发展环境决定了企业必须推行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伴随着管理会计思维的不断深化,财务系统也应该不断进行改进。因此,企业应当借鉴中国联通的做法,在数字化背景下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业财融合。将业务数据及时的转化为财务数据,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使得公司的财务建设为企业的业务整合以及规模扩张服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为职能分工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分离,每个部门都注重自己部门的相关利益,对公司的整体利益的注重程度不够,使得企业的运作效率较低。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关系上,这种矛盾关系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为了缓解业务与财务之间的矛盾关系,财务人员要转变传统职能部门的管理理念,主动将财务流程嵌入业务办理过程,业务人员也应当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主动配合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融合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加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使两者为企业共同作出贡献。
(二)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数字化技术将数据深度细化,实现由面到点、由单纯的结果展示向业务过程呈现的转变,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强化财务管理的总体规划,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可借鉴中国联通将财务管理服务于企业的相关战略,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培养全局视角、组织和策划能力、专业判断与综合决策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工作能力。
(三)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想在数字化时代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必须不断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目前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企业利用信息化建设可以不断综合企业的财务信息,使其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另外,财务信息化建设也为企业有效集中管理资金提供了条件,使企业更加适应目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当打破传统流程,可借鉴中国联通电子化会计档案的建立,建立财务一体化信息流程。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中,对于一笔业务而言,不仅需要业务人员从业务端输入信息,其他处理人员在处理该项业务时同样需要输入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重复劳动的现象。但是,在企业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信息处理流程受到了革新与摒弃,此时,当一项业务发生时,信息化管理系统会按照特定规则对该项业务进行处理,各个子系统协同作用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以及进销发票,并自动将处理结果进行存储,并且若相关人员有需要可随时调取并生成报告,使财务管理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雪莲.“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转型研究[J].山西农经,2020(06):136-137.
[2]王上.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财务转型及模式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8):35-36.
[3]谢婷.浅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转型的影响[J].商讯,2020(08):191+193.
[4]金萍.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纳税,2020,14(08):43-44.
[5]彭灿.电信企业战略型财务转型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9(30):37-38.
[6]王安超.“云财务”时代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探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8):189.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导向为基础的经营预测,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成本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的线性关系,以变动成本法为预测、决策的理论基础。保本点的预测、利润的预测、成本的预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都以此为基础。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多),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变动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
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
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增加顾客信息分析预测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实时预测,即时为顾客提品或服务,以敏捷制造实现顾客的“零等待”,其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满意,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衍生企业价值的增长。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经济下,企业的预测更多的是收集关于客户的信息。顾客信息分析包括:顾客群体和构成、顾客购买实力、支付习惯、对竞争的行为参数(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其他因素)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趋势、对其他产品的互补性、顾客的地理分布等。
五、预测方法的集成管理会计运用定量和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来实现预测功能。
篇3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气田管理 组织模型
中图分类号:TE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22-01
1 数字化气田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组织和管理为切入点,针对各个气田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数字化气田管理还有以下问题:(1)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组织复杂,工作交接困难,管理难度较大;(2)新老系统整合问题:原有自控系统陈旧,新老系统重新组态技术难度较大,改造工作困难。原有自控系统相互之间兼容性较差,重新组态技术复杂。(3)生产信息化采集数据应用问题:生产信息化采集数据仅在自动化系统内部进行监控应用,数据没有与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和气水井生产数据等进行贯通和应用;(4)组织部门存在问题:规模大,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整体效率偏低,组织架构难以对气田长远发展战略形成有效支撑,组织内部权责不统一,无法较好的配合工作,对整体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低,组织功能实现的有效性差。
2 数字化气田所采取的对策
为了促进气田数字化管理的有效进行,我们要采取以下对策:打造企业数字化管理组织文化;强化领导的示范作用;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数字化组织管理模式。总之,数字化建设作为油气田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被应用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只有解决数字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走数字化生产管理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3 数字化气田管理组织模型
企业要实现良好的运营,合理的组织划分是其有利保证。组织结构模型作组织业务工作展开的基础,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业务流程管理的有效性,绩效考核的合理性等方面至关重要,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对数字化气田管理的组织模型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在传统组织模型和油田组织模型的基础上,以西南油田川西北气矿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取长补短,并数字化油气田管理的需要,建造数字化油气田组织模型如下:
其组织模型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生产中心和信息中心、HSE体系七大模块,各模块之间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对油气田开发运营的各种活动进行管理,将运营数据输入整个系统,实现用用数字说话,用数字指挥的目的。
综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企管科、人力资源科、党群中心,其主要是对整个油气田的人员、薪资、环境问题等进行管理,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即以人为本,因此综合管理模块是油气田正常运营的基础。
研发中心主要包括气田开发科、材料研发科和技术服务科,这是企业运行的动力。主管公司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研发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贯彻公司政策,执行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对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技术的应用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其长远运行的基础,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开发周期表,按计划按时完成研发任务。
营销中心模块主要包括市场科和销售科两科分,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同时,开发新市场,完成企业赋予的使命。
财务中心包括审计科,财务科,投资科三大科门。是对油气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企业日常损耗的监控与核查中心,可以防止企业资金漏洞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企业资金运用,投资理财的正常运营。
生产中心模块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运行的管理,包括工程计划科、设备动力科、安全质量科、储运科四大科门,这是油气田运营的核心。无论地上还是地下操作都需要生产中心的全面支持,提供技术、设备、质量检测、安全危险预防等各方面的措施。
信息中心模块主要是建立属于油气田的信息平台,数字化管理是基于网络化的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支持。数字化油油气田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和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生产控制过程以及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信息中心是沟通企业各个管理模块的基石。
5 数字化油气田的展望
气田数字化建设是一项企业在变革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艰巨工程,涉及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劳动组织架构改革,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等一系列创新,是企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需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保证数字化过程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有效的实现数字化管理我们要加强数据源的采集与研究体系的建设以及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在未来,气田将是一个以数据为基础,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智能气田。利用智能气田的平台,可以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气藏三维可视化,气田地上和地下做完整的表征和直观的表示,为寻找气资源、盘活气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数据采集需从数据源头下手
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以生产高端扫描仪和提供高效数据科学解决方案的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以下简称柯达乐芮),致力于从企业数据信息的源头上提供掌控数据的新型科学、技术和生态伙伴系统,打造硬件、软件与服务一体的解决方案。
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全球总裁兼总经理瑞克・科斯坦佐(Rick Costanzo)表示:“云技术在当下炙手可热,柯达乐芮要借力云技术,抢占云端的先导地位。柯达乐芮融合硬件、软件、云服务,为客户提供专有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三者的结合是柯达乐芮实施的‘卓越共赢’策略的独特优势所在,它能帮助客户更便捷地实现数据采集,挖掘信息中的价值金库,同时简化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性。”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柯达乐芮发挥扫描仪硬件的优势,将它融入不同软件采集解决方案中,最大化地助力客户进行数据高效采集,实现数据的智能存储、分享和整合。”
具体而言,在软件上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针对生产级的Capture Pro、Info Input和Info Express,分别适用于高等级、中等和入门级。高等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大型、集中的生产级数据采集,中低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分布式采集。
除此之外,柯达乐芮最看重的是云服务,提供三种云平台服务,在数据识别、数据验证、数据认证这三个方面实现有效优化并改善大数据采集方案。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过去,数据扫描至数据库后才采用Hadoop等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进行分析归档。现在,如果你知道数据源类型,比如‘采购订单’或者‘索赔表格’,柯达乐芮能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把扫描流程融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中,而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如此一来,企业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瑞克・科斯坦佐e了例子:柯达乐芮在对一份采购订单进行扫描时,会将采购订单数据扫描到企业的数据管理库,或者扫描到财务流程中。如果把这次扫描融入财务流程,就可以有效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这就是识别服务。另外,扫描到财务流程可以迅速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这其实是双向连接,客户可以验证数据内容,并与内部的数据库进行关联。客户信用良好,再进一步处理采购订单;客户信用欠佳,可以立刻进行标注,把它归到另一个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如此一来,不仅省钱,也省时。这就是数据识别、验证和认证三者结合的解决方案。”瑞克・科斯坦佐表示。
瑞克・科斯坦说:“这三个云平台服务与三个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结合,企业开发者可以利用云服务平台来开发自身所需的应用。与此同时,柯达乐芮也可以单独提供软件和云服务解决方案,让它们与现有的硬件(扫描仪)进行结合。而这些软件解决方案与硬件和云服务存在一种天然互补性,对我们的硬件服务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拓展。这种可以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是柯达乐芮未来前进的方向。”
硬件、软件和云服务这三者的结合过程,也是柯达乐芮建立生态系统的过程。建立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在这个过程中,柯达乐芮并不把技术放在首位,而是把定制化解决方案放在首位,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业务流程需求,其中包括优化格式处理流程、客户信息录入流程、邮箱自动化、记录管理流程和应收账户等。从文档前期准备到文档扫描,硬件、软件和服务三者“卓越共赢”战略不仅能解决数据采集难题,还能优化整体业务流程,减少成本开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金融行业被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引爆点。在金融领域,柯达乐芮一直占有优势地位,比如在费用报销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费用报销系统主要采用柯达乐芮的分布式应用,以A4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各个财务网点,用于扫描发票,上传影像做财务审批和审计。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集团公司的费用报销项目,有上千台A4扫描仪的需求。财务共享系统采用柯达乐芮的集中式应用,以A3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用于扫描合同、发票、支票等会计凭证,便于财务影像的信息化。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财务共享系统,以及各大汽车金融中心的单证中心。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则采用分布式应用,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前台柜面业务数字化营销系统。
当下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要拓展至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大量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丢失,比如,学生学业数据没有被数字化存储和分析,老师的手工量化统计的班级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情况没有被统计,这些数据本可以用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过去,系统集成商提供给学校使用的扫描仪硬件从应用层面看与学校之间的信息连接是割裂的,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柯达乐芮提供的高速扫描仪主要服务于网上阅卷系统,可以通过对日常试卷进行扫描,将每个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学生进度的综合测评。这种解决方案采用了智学网的教育平台入口模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横向融合教学、学习、教研、评价、考试、管理等多个环节,纵向贯穿各级平台应用,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群体的常态化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
2016年“双十一”天猫总交易额达1207亿元,这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在物流行业,标准订单需要进行大量数字化扫描和存档。柯达乐芮的解决方案是从物流公司利用大数据的起始点出发,比如,通过高速扫描仪帮助物流公司扫描快递运单、识别条码,把运单图像和识别条码校验后,上传至后台FTP服务器。柯达乐芮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而是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如此一来,物流公司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未来,政府、银行、保险、医疗保健、教育、电信、物流等行业将是柯达乐芮的发展重点。政府正努力实现更大程度的数字化办公,如纸质文档电子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银行需要海量文档扫描存储,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以提高信息的风险控制。而在保险业,保险政策陆续出台,保险公司的文档管理压力不断加大,柯达乐芮的扫描解决方案对政策检索、验证、索赔结算等环节至关重要。另外,越来越多垂直行业正在实行纸质文档电子化。比如说,医疗改革推动电子病历落实,纸质病历电子化将是关键举措。
柯达乐芮在垂直行业的成绩已十分亮眼。未来,柯达乐芮将部署新兴市场和中小型企业。五年内,柯达乐芮计划增加超过1万个终端客户。
中国扫描市场
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中国市场是柯达乐芮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黄丽怡(Candy Wong)谈道:“现如今,政府和企业正努力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中国信息影像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柯达乐芮也在把握高速增长的影像市场商机。”过去3年,柯达乐芮中国正从具有传统优势的金融领域向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扩展,特别是政府、保险、医疗、教育、物流等领域。目前,已经有超过十万台柯达乐芮扫描仪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部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柯达乐芮至关重要。柯达乐芮并不是中国市场的新来者,我们已扎根中国20多年,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业绩。柯达乐芮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关键增长策略。首先,将继续扩张渠道和市场,将渠道覆盖全中国;其次,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支持并协助其业务增长。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差异化的中国市场,柯达乐芮雇用本土工程师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同时,打造本土技术团队,发掘中国客户需求,开发全新产品。未来,柯达乐芮将深挖非金融领域商机,并针对不同行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客户管理上,将加大关注战略性重点客户,同时刺激终端消费者购买需求。”
篇6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逐渐渗透到商务领域。领先企业正在积极应用社交商务工具,对外积极关注大众对于产品、品牌与客户体验的分享,对内建立和分享员工间的专业知识以保持竞争优势。麦当劳南非公司是向社交型企业转型的代表,通过与IBM及其业务伙伴的合作,使旗下大约200家餐厅和8000名分散在各地的员工,借助社交商务应用更加高效地沟通并分享想法,从而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另外,移动互联应用和云计算技术也对企业的传统运营方式造成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新商机的涌现。
大数据将会是21世纪商业发展的新动能,但关键是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炼出洞见来。大数据提炼洞见的极致表现,当以认知计算为代表。IBM 的“沃森”计算机是认知计算最好的实例。2011年2月,“沃森”因为在美国著名的智力问答节目《危机边缘(Jeopardy)》中战胜人类而名声大噪。如今,“沃森”已经被应用于辅助医疗诊断、金融、呼叫中心、政府公共事业等商业领域,帮助企业客户完成大数据分析等复杂任务,改变着行业与企业运营的模式。在金融行业,“沃森”能在3秒内读出和理解2亿页数据,帮助美国第三大银行――花旗集团处理金融、经济和用户数据,找出行业专家可能忽略的风险、收益以及客户需求,实现银行的个性化服务。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与科技发展,企业需要一套清晰的战略来支持转型的顺利实施。为此,我们提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概念,作为战略发展的指导。
重新定义“以客户为中心”
数字化的力量正在改写消费者需求,互联经济中,消费者不仅是买家,而是互相关联的群体。移动和社交媒体为消费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分享条件,他们可以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对商品的喜好并提出建议,甚至为喜爱的品牌自发地形成一个群体,以口碑免费为企业做营销和宣传。
消费者希望消费渠道无处不在。据了解,67%的客户在交易之前会做很多比价调研,他们更青睐使用互联网或社交网络收集信息,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86%的人购物会使用多种渠道,而这种顾客花费比平均水平高出4到5倍。消费者不仅希望能随时随地访问商家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还期待在数字渠道体验商家提供与实体店一致的体验。
消费者希望与商家成为个性化关系的“朋友”。在二者的关系上,更愿意商家能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获悉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并与他们保持个性化的关系――知道他们想买什么、目的是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并为他们重新设计端到端的客户体验。
谁能更快地从 “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整合所有与消费者接触的渠道,挖掘消费者变化背后酝酿的新商业模式和机会,更好地抓住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谁就能赢得未来。
企业对内、对外的新思维
企业要将“以客户为中心”从概念变成行动,离不开两方面的因素:对外以科技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整合渠道与通路,捕捉市场新机;对内打造整合、灵活和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以快速满足新时代中的客户需求,同时保障企业的持续获利。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新思维”作为抓手,即前线业务数字化(Digital Front Office)和全整合运营企业。前者即重新构思有关人与公司、机构和政府进行联系、交易和交往的方式的一切事情,并重新构想他们如何创造相互价值。而前者的实现,需要在后端借助全整合运营企业模式,从根本上转变基础设施,以支持前线业务数字化,使企业转变为整合、弹性和简洁的运作模式。
前线业务数字化,实现服务个性化。客户对前线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是,如何管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如何管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与其他机构进行联络,从而把客户视作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具体个人,通过个性化的模式为他们提供服务。
在这个客户主导商业的新时代,前线业务数字化的实质是让客户享受“首席执行客户(Chief Executive Customer,CEC)”的体验,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企业传统的价值链,以技术为核心的平台,搜集、分析和挖掘消费者数据,并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接触系统,从而在深度洞察消费者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重塑客户体验。这样,企业就可以针对消费者个体,在对的时间、通过对的渠道、提供客户对的信息,以实现精准营销及以客户为尊的互动体验。
市场大潮正推动企业朝着提供个性化、个体化服务的目标不断向前。在个性化的社会中,客户有着不同以往的话语权,企业惟有洞察客户所需,并在正确的时间满足客户所需,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透过大数据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社交商务等技术和应用,让企业得以实现前述理想,进而发现未来的增长机会和新的商业价值的途径。通过全渠道的整合与数字化,让企业得以强化对客户的洞察力。之后,再通过移动互联与社交商务系统的支持,让他们在前端以更贴近客户偏好的方式进行互动与服务交付。这样的技术整合应用,已在国内航空公司的服务中逐步体现。他们将所有与客户交互的接触点进行整合和梳理,使其在与旅客的全程接触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线下与多接触点的一致性、针对性的服务,并通过官方网站、客户端、微信等提供电商及自助服务的同时,直接倾听最终用户的声音。例如,网上订票系统性地得到不断优化,更是使航空公司对客户的响应做到无比迅速快捷。
全整合运营意在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2007年到2012年,IBM将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销售与市场、IT系统及收购战略等进行整合,通过云及共享服务的方式共节约了53亿美元的成本,此外,还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带来了28亿美元的收益。
今天,全整合运营企业更进一步,强调全局整合,这是“前线业务数字化”的基石。“全整合运营企业”旨在构建敏捷的组织架构,优化整体运营,整合企业各方面的数据来提供更精准、全面的分析,以激发卓越的商业表现。它通过内部整合和价值链整合,加速企业对市场的战略与执行的反应速度,大幅优化流程和运营,是企业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助推器,是创建新型增长点的引擎。
国内很多公司虽然从单一地域单一运作模式,发展到多地域集团管理,却没有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域、跨部门的协作整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以电信行业为例,企业由于长期的高利润,致使对运营成本的关注不高。过去分布式的管控模式,运营商的采购、人力资源、客户服务、IT等长期都是高成本的分散运营。AT&T、沃达丰等国外运营商,积极寻求整合转型,透过有经验的合作伙伴的支持,成功地帮助它们快速地建设集约化的线上的电商渠道、集约化的采购、共享服务中心、共享财务中心、人力资源等等。
透过前线业务的数字化取得新的洞察与交付能力、配合后台企业业务与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整合服务与消费体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的最高目标。比如,国内一家著名地产集团正在努力尝试这样的理念实践,该集团将旗下的电商公司、地产、酒店、旅游、文化、百货等产业的资源联动起来,并推出联合积分卡,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将多元化的产品进行动态组合、打包定价,定期推送到目标客户中。
转型需要新角色定位和新文化
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转型的关键要素是领导力,各类首席决策者,均肩负驾驭新科技的重任,应当扮演新角色,展现新型领导力,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变革。如何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的领导力,需要领导者具备4种能力:领导者要有年轻的思想,愿意学习新事物;领导者要能理性地坚守观点和立场;领导者要构建和团结一个多元化的领导团队;领导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力。
在传统的企业IT服务体系中,CEO、CIO通常是企业信息技术实践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的转型,将会有更多业务部门高管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中来,共同落实转型。
对CMO而言,需向信息要洞察:从海量的市场和客户数据中捕获洞察,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移动和社交商务赋予了CMO接触客户的全新方式,他们可以利用新的数字渠道激发与客户的对话,创造出全新的客户关系,从而更广泛、深入地洞察市场,创建个性化的营销,重塑客户体验并创造价值。
就CFO来说,可向财务要效益:以先进的财务分析支持战略,全面整合资源以创造价值。大数据和分析能力正在改变企业竞争的基础,而CFO开始承担更重大的战略角色,其中包括领导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CFO还要不断提升财务分析和预测能力,并且不断培养从财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CFO与CIO的合作也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两者将共同推进企业的资源整合进程,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从CHRO角度来看,得向人才要创新:突破瓶颈,提升人才的领导力和创新力。CHRO们认为对移动、社交商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实时、跨层级、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协作平台,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向心力,从而创造学习型企业和协作创新的文化,切实提升人才的领导力和创新力。
COO则将向运营要效率:整合渠道价值,全方位响应客户需求,打造智慧商务体系。一方面,新时期的COO可以借助移动、社交商务等创新技术建设更敏捷的供应链、渠道体系,以及更具战略性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实现全价值链整合的智能商务愿景。而另一方面,借助社交商务平台,COO可以建设并持续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内全营销渠道的整合,从而向客户提供无缝、跨渠道的客户体验。
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整合企业的转型,还将影响企业文化的转变。在这方面,企业文化要配合“以客户为中心”战略,以两项关键措施,推动跨部门的企业变革。
第一,企业建立将变革融入血液的企业文化。从企业高层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要拥有变革的观念和工作方式,形成前、后台全力服务客户的协同文化。
篇7
关键词:投入产出;企业管理;数字化;动态;经营
企业的经营就是各要素的投入产出管理和优化,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的投入产出事前核算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都是手工或者静态的核算,并没有建立数字化、动态的投入产出管理,没有实时跟进各类要素和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敏感性不足,无法及时进行动态管理,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向着节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稳固。
1现阶段加强企业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1竞争的加剧及环境变化的快速决定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国家整体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的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进行生存,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决策的时候没有借助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莞等传统的制造强地都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整体下滑,这些问题的发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投资和生产的时候更加科学化管理。另外,现代社会由于新媒介等的介入,很多环境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及其传导速度更快,企业如果依托于以往的手工计算的投入产出管理,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变化,无法获取最新的数据进行决策,导致其决策无效,反而被市场淘汰。
1.2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内部
也选用了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对各要素进行内部的层层分解,实现内部的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较快,很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高效,及时将市场的变化融入到管理之中,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员工、车间、厂房和班组的工资都是和投入产出的管理系统挂钩,因此投入产出的管理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和公司各个班组的成本、能耗的降低,这样的内部管理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改革。
1.3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周边国家越南等国也慢慢在制造业上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要向更高级的产业主动性转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这种转移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其投入产出的管理,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强研发的投入,向一些蓝海竞争领域发展,避免简单初级的加工业,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产出管理就随意进行调整,将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获取相关的动态信息,缺少数字化的管理,而导致企业盲目转型,这样企业可能反而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进入发展的陷阱,这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2.1建立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企业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查明企业生产管理所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企业生产的界限,通过这一系统获得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在系统的建设中要将企业的业务和产品统一在这个系统中,清晰地发现人财物的关系。这个系统要实现对产品分配方向、价值构成的集成和查询等功能,系统内的数据要能够实时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委托加工的费用、人力的投入、产品价格的变动等进行更新。
2.2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模型建立及其与ERP系统的对接
在系统的建设上要着力建设一个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企业内产品、业务的投入产出数据要归集到数据库,用以对模型库等提供数据来源,数据库应当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计划数据库、物资供应数据库、生产调度数据库、设备数据库、销售数据库、人事定额数据库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综合的数据库,面向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库就包括了矩阵、基本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数据规划等,为不同的决策内容和生产要求提供相应的方法分析。模型库包括了决策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等,这是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企业需要将ERP系统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统一,利用ERP所拥有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的能力处理制造生产和管理运营中的海量数据,提升ERP系统的动态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在双方的统一中要确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实现ERP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转换、利用投入产出表提升ERP系统的功能,对于输入数据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数据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提取,并通过手工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将生产计划书、产品定价文件、成本核算文件、原材料供应清单等输入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生产模块、车间模块、采购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等,从而根据生产流程得到各类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矩阵,得到总产品矩阵及总产量向量,设计ERP模块中的数据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价格模拟提供依据,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
3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
3.1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最主要的运用是在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中的投入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的分配和数量、方向,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将这些关系以矩阵式的方法进行棋盘式列示,综合分析双方的数量关系和匹配关系。由于现在技术的变化也导致很多消耗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技术的改变也将导致其消耗比例出现变化,而且采购价格、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系统必须是动态化的,对目标成本中的各要素变动也要进行动态管理,这也需要对成本内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确定足够细的基础数据。成本管理需要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层设计,综合考虑实物投入和价值投入的不同,企业需要对成本中所涉及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经济关系,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对该流程进行归集合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投放和产品产出关系。
3.2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由于现在很多生产都是柔性生产,多数企业也接受了定制化生产,这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已经难以反映这种生产的变化,投入产出管理也需要对财务成本的分摊标准和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投入产出管理应当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财务方法,对成本进行更好的分摊。例如投入产出管理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进行归类,利用作业分摊成本,并以作业动因归集成本,投入也应当利用作业对各类消耗资源进行归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通过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企业也可以提升其投入产出管理的准确性。相对比而言,对于一些新的产品,由于要明确其作业,在对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的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一些作业可能在柔性生产系统和敏捷生产系统中面临着人员和物料组合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生产任务也随时进行调整,容易造成一些资源的消耗难以追溯到活动中,这样可以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记录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产出活动、货币投入,计算中间投入成本和初始投入成本,汇总的投入成本,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单位成本向量、物理单位计算的投入产出表,得到单位成本,从而得到成本核算。
4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除了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外,对企业整体的运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原理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和价值链管理。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包括了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可以通过产值、费用、收入、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衡量,辅助活动也包括了订单、人事、采购、管理、研发等,财务指标主要是新增合同金额、人工费用、材料采购价格、固定费用、技术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管理是利用投入产出的理念加上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将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的轻重缓急进行划分,用量化的指标确定重点环节和战略方向,准确计算出内部管理的价值,监控企业的研发投入及其对生产的作用,避免研发投入不足,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反映各指标的平衡关系、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利润,推算各环节应当贡献的价值,反映各环节需要提升的不足,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将这种投入产出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解决企业管理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不足及其努力的方向,为制定后续的管理提升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成为管理环节中绩效考核的依据,避免管理的盲目性。在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中也应当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将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企业工序产品的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外购产品采购计划、成本核算、物料清单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提升制造资源计划的科学性。企业的投入产出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经营的有效性,是现代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而必然采取的措施,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升级,企业要利用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完善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也对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李成林 单位:江苏神舟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晓,王艳刚,李富忠.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5(07).
篇8
一个企业想导入信息化手段,其过程如同拆迁或改造一座旧城市, 要按计划地、 步步为营、反复多次地进行才能完成。所以企业在行动之前, 应胸有成竹,统观全局,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 小企业初恋数字化的八个步骤
回顾一下大多数企业的电脑化过程吧。
1.电脑扫盲办公
办公室中开始使电脑,
企业文字与图表处理电脑化,
拨号或宽带,上网收集信息, 收发E-MAIL
2.财务管理信息化
单机应用
联网应用, 报账与税务申报。
3.部门管理电脑化,内部数据共享
4.搭建企业局域网
5.开通外网的窗口网站
6.开始业务的集成应用
7.升级硬/软件系统
8.抛弃老系统,再投巨资,重新规划应用
从以上看, 这种信息化过程是“第一次吃螃蟹”的原始方式, 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企业投入大, 效果差,隐蔽的成本高, 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
二、 为什么管理软件应用是从财务会计开始的?
这个问题揭示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
信息是泛指, 数字化也是电脑数据化。数字化的前提是具有“信息”的形式。
1. 信息的形式的多元化。
2. 信息作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种管理方法。
3. 信息的载体可以承载任何内容的质量特征。
首先, 财务会计的方法, 其本身在企业管理中早先应用了“信息”方法和技术,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数字化”的信息形式来支持。信息化, 首先就需要对管理对象(人/财/物/事件/无形资产等)的在各种情形下进行定义、分类、总括、检索和计算。这些分别体现为会计的科目、记账、立帐、核算与报表方法。 这些原始的业务模型, 可以被软件完全模拟。
其次, 财会信息之间的规范对应与反映关系, 也是“数字化”之前提,被约定成俗的东西。所以无论是对管理当局,还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最先规范化的管理领域便是—财务管理。
最后, 还因为,它与准确计算有天然的联系,数字之间互相反射和对应,又要求一定的实时性, 固“财软”在中外企业界和纵向管理应用上都排在了前位。
三、 中小企业成熟的信息化方法
而今, 企业管理已从“清冷的珠算时代”步入了“散热式的计算机时代”,企业家们完全可以有“前车之鉴”,免去“趟河溺水之苦”。
信息化的工作可繁可简,但却是一项严肃的系统工程。
企业家们对自己的企业来说, 就是父母与之孩儿。大人对小孩从小到大,从吃饭穿衣到职业选择都有一些计划、预测和安排。换成信息化来说, 就是要使初始的和后续间断性的投资, 互相兼容和促进,实现投资效益1+i > 2的目标。
信息化工作又如“写文章”,不能想到哪就写到哪, 必须要纲目清晰, 统筹安排。因为投资工作不是“软件代码”,可删除、复制、插入、粘贴,失误就要付出代价。
因此, 做信息化,就先要用“信息化”的方法来考虑问题。
1. 全息决策。 即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一个能覆盖多业务领域,最好也能跨越经营周期的一个“数字化计划”。
2. 断点决策。 由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 企业实力和外部环境都要几经更新和升级,这些轨迹并非是“连续的函数”,适应于不同阶段的做法就是这类决策。减少一些“完成取代性”的决策内容是考虑的重点。
3. 柔性化。 在不同的发展期间, 预留“接口”, 保证在没开通“电梯”时, 能走楼梯。
4. 定义好基础信息。 企管中的实证、记录、法律、交易、计量、过程、特征等信息都是构成将来“服务器”处理、保存和重用的重要资源, 必须事先重视。
5. 分布性与组件化。 工作站点与应用领域, 都应从可独立、可分拆、可组合的方式上进行设计。
四、 首推IT规划
俗话说, 人是从小看大, 三岁看老。 这说明, 一些基因(包括性格)在起了长远的作用。IT 规划, 就是要找到你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基因”。
一个站在“信息化”彼岸的企业,如何涉足信息化呢?
一个成熟企业所遇到的问题, 后来的企业在开始前都应该规划进去。
1. 环境认知(内部与外部)
2. 企业宪法
3. 战略构思
4. 发展要素
5. 目标管理
6. 管理变革
7. 经营变革
8. IT要素(网络与融合、通讯、安全、技术架构、数据结构、平台与中间件、各种系统)
9. 系统匹配
10. 商业智能
上述基本的“十大纲要”,是一个企业信息的“基因工程”。无论如何, 基因的抽取工作是前期的, 全局性的, 决定性的。
五、 引入第三方咨询
不管是实施成熟软件系统,或是新开发自用系统,或是安排IT投资,都需要抽象需求、规范业务流程与控制,这时引入第三方的咨询是必要的。
1. 中立的第三方既是参谋,也是医生。他们与企业项目组一起对企业进行事先的诊断和分析,开出性价比 好的"药方",对今后的发展和实施是最为有利的。
2. 企业若是自己充当咨询角色, 由于专业和资源的限制,对信息化的规律性缺乏深刻理解, 会出现知识、经验的盲点及失误,常导致多次的“否定之否定”或是前后矛盾的需求,到头来会得不偿失。
3. 由“IT提供方”充当医生, 他们常常由于利益驱动而做出有"倾向"的决定,误导企业多花钱或是"货不对路", 以至于引出法律纠分。
4. 一些"IT与咨询"联盟的咨询机构也多暗藏玄机,会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六、 导入数字化的时机
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 数字化可能对目前的经营管理还不能有明显的短期"疗效"。因为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但选择了正确的"入口",却能有"特效"。
1. 优先数字化对当前经管有重大意义的业务。选择标准是---数据量和实时性要求。
2. 产生原始数据,并对今后经营有基础性影响的业务领域。这些资料需要准确和连续性。
3. 在导入一项新的计划或运营一项新的业务时。这时可一步到位,以免事后返工。
4. 集成应用的项目, 应及早统筹。 防止"以新除旧"带来的浪费。
5. 可以单点应用的业务环节,在可扩展和集成的条件下,亦可先行。
6. 信息化知识条件比较好的部门, 如市场信息、综合办公、财务和标准化销售部门等都可先走一步。
篇9
【关键词】 网络管理会计(Web Management Accounting);信息经济;企业管理会计
一、信息经济及其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从20世纪末至今,世人最关注的莫过于互联网的产生。互联网的产生标志着信息经济的真正到来。信息经济是崭新的经济,它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技术,以电子商务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经济,它具有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特征。信息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经济行为有如下影响:
(一)企业生产要素的变化
传统经济下企业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这些要素都受到数量的硬约束,都是稀缺性资源。而信息经济下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信息)。从实践角度看,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认为知识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知识和实物的劳动产品不同,知识具有外部性、非重复性、可复制性、可共消费性、可学习性和可继承性、不确定性等性质(夏先良,2001)。这些性质是相互依存的。
(二)企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传统经济下企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自然力、牛、马等牲畜,人力、手工工具或机器等;而信息经济下企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组成的网络生产工具体系。这些网络生产工具体系带给信息经济社会的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获取信息、发出信息网络化。由于下列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企业生产由钢性生产发展到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
(三)企业生产交换方式的变化
信息经济的交换方式主要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比特而不是利用原子来完成交换方式。信息经济的交换空间趋向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经济的交换主体、交换内容也趋向全球化。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从M型组织结构转向E型组织结构。M型组织结构是以劳动量划分(工作横向分担)、权力链划分(决策纵向分担)为特征,体现企业组织的规模精干、职责分明、专业化分工的等级制结构、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的企业组织结构。M型组织是钢性组织结构,没有好的组织敏捷性,组织变革的速度慢。E型组织是一个外向型的生态系统组织。它是一种体现快速、灵活、整体协调和创新的“无边界组织”的企业组织结构。“无边界组织”是一种边界灵活,没有界限,能够使资源、信息、观念和思维自由而快速流动穿行的组织。它将消除四种硬性的组织边界:纵向的权力边界;横向的职能、纪律、业务边界;对外的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政府的边界;跨国的国家、文化、市场体制的边界。E型组织能够随环境变化而调整组织结构且有权变的敏捷性和高效的变革速度。
二、企业参与信息经济需要构建网络管理会计
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就必须融入到整个全球信息网络之中。全球信息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的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组织系统,是基于信息的网络化创新组织。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动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正常运转,而结点组织成为网络型企业① (林润辉、李维安,2000)。信息流是网络组织的血液,它带给网络组织营养与能量。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是保证网络型企业及其网络组织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信息经济下的企业要转变成为网络型企业,网络型企业的集成管理需要实时的集成信息。企业就必须具备与全球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条件和能力。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电子商务的基础为企业集成管理提供集成决策信息的信息系统。因此,企业参与信息经济需要构建网络管理会计。
三、网络管理会计: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会计革命
除了没有改变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信息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性质外,网络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的冲击不仅仅是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来取代管理会计工作(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的手工劳动,而是基于因特网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管理会计工作(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及其所涉及到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客体、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方式等管理会计内容的变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管理会计是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管理会计革命。具体如下:
(一)管理会计工作目标的变化
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前提。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发展方向,也改变了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目标:信息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目标是为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提供决策信息。
(二)管理会计工作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企业里,根据分工原则,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主体一般是企业内的某个具体部门和某些人员,如财务部门和某些财务人员。在由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下的现代企业里,根据集成原则,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主体一般是具体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他们不仅是业务工作的决策和执行人员,同时也是业务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的人员。
(三)管理会计工作服务对象的变化
传统企业的管理活动从功能层次上可分为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由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活动功能层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管理活动的决策功能、控制功能、执行功能日趋一体化,可以由执行单元(如工作团队)来完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服务对象从为单纯企业决策层提供信息到为企业所有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服务。
(四)管理会计工作内容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土地、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的有效配置。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提供物质资源有效配置的信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提供促进知识资源为主、物质资源为辅的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有效利用,企业网络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以提供促进知识资源为主、物质资源为辅的企业资源最优配置、有效利用的信息。
(五)管理会计工作对象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现金流。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企业,由于经济活动的现金流是体现在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比特流上。同时,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现金活动,而且表现为战略联盟企业的现金活动。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对象主要是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现金流的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
(六)管理会计工作载体的变化
传媒是信息的载体,通讯是信息传送的渠道。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载体是传统的传媒业,它一般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宣传资料)和电子媒体(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录像和音像制品)。随着信息、通讯和传媒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通讯和传媒等行业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过程,即信息、通讯和传媒的产业融合。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载体是相互交融的信息、通讯和传媒。
(七)管理会计工作方式的变化
传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方式主要是依次经过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几个环节。但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把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等统一到企业业务网络体系之中,伴随着企业业务工作过程而进行。
四、网络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企业管理会计网络化的运行规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社会需求个性化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企业数字管理,企业需构建用来支撑企业数字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网络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Nodes)(曼纽尔・卡斯特,2001,P570)。管理会计系统是为协助企业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工作包括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信息(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1999,P1)。本文认为,企业网络管理会计是基于相互连接的节点上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和报告信息并为协助各个节点上的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这里“相互连接的节点”特指因特网。信息经济下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②是: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现金流的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以有效配置、有效利用的知识资源为内容;以REA会计为基础;以分层次的网络计算为依托;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以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为手段;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基于SCM、ERP和CRM基础的集成系统;向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
(一)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
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表现为以追求可持续创造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信息经济下企业是主体制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最大化。从某个意义上说,管理会计的目标就是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和数字化。网络管理会计目标就是对企业可持续创造企业价值进行具体化和数字化的过程。因此,信息经济下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目标是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
(二)以基于战略联盟企业电子商务所体现的现金流基础上的信息流为对象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管理会计的生长点,也是管理会计学科性质的界限。企业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资金活动。
信息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所以,信息经济下的企业管理会计仍然是以现金流量为对象的。但是,信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都建立在基于网络(因特网)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之上,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商业过程中各阶段的交易活动的电子化。因此,在信息经济下,企业的资金流、价值流是统一于信息流之中。所以,企业的资金流也是企业活动的信息流。
(三)以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知识资源为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随着企业管理的重心转变而转变。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在信息经济下,土地、劳动、资本,知识(信息)都是企业生产资源,但土地、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知识(信息)等知识资源所取代。由于知识代替了自然资源、劳动、资本而成为企业最有战略性资源,企业的管理重点就转变为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使用,以及企业组织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等的管理。信息经济下,企业管理表现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因此,网络管理会计就是以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知识资源为主要内容。
(四)以REA会计为基础
会计一体化(主要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体化)是会计界一直为之探索的课题。会计一体化的首要条件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实现真正的“同源分流”。从理论上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源分流”(胡玉明,2000),但现实经济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认为,真正的“同源分流”应该是:“同源”应该是指同样的经济数据,“分流”应该是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方式以产生不同用途的信息。在网络管理会计产生之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同源”,只能算是次级“同源”。真正的“同源”应该是“用来产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的数据”是统一的。在信息经济中,网络管理会计是以REA会计(Resources, Event, and Agents,REA)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来源于同样的业务数据库,实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着会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五)以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为依托
由于信息经济下企业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层次化的战略联盟型经济组织,企业要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使用,就必须有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的企业管理会计为前提。从内到外看,企业分层次的网络化计算依次为工作组计算、企业集成计算、企业间计算等网络计算(如图1)。
工作组计算,它是指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而承担基本业务流程的工作组(工作团队)为基本计算单位来收集、分享、保存和传递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
企业集成计算,它是指在企业组织集成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对企业各个工作组计算进行整合、集成为企业各个决策单位的决策提供整个企业动作的交互(相互作用)的和统一的情景(信息)。
企业间计算,它是指在构建企业联盟(扩展的企业架构来调整企业外部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企业间信息共享网络技术,来消除企业间的壁垒,为各个联盟企业提供决策信息。
(六)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
传媒是信息的载体,通讯是信息传送的渠道。随着信息、通讯和传媒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通讯和传媒等相互交融,统一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信息产业融合。因此,在信息经济下,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相互融合的现代通讯和传媒为媒介。
信息、通讯和传媒的相互融合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Yoffie, 1997)”。在数字融合之前,通信、计算机、传媒存在着不同的分割市场而且功能各异,数字融合之后,通信、计算机、传媒等领域相互扩散相互融合,如:计算机开始有通讯功能而电话开始有程控功能,从而导致三者间的边界消失。通信、计算机、传媒的融合标志是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之间的“三网合一”为互联网,语音、视像和数据可以在同一网络上发送。
(七)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
在工业经济下,企业外部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是二维空间内线性的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分析是运用价值链分析为工具的。在信息经济下,企业外部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是三维空间内非线性的价值网络链。因此,企业的价值分析是以价值网络链分析为工具的。
在信息经济下,企业处在一个“企业共生网”下,企业与企业的联系超越和拓展了原来的价值链的范围。原来的直线价值链很难使企业的视线超越前面的视野之外,这“就好像在一辆大卡车后面驾驶,很难看清前面的路一样(潘飞,2001)”。因此,在信息经济下,企业是处在整个企业群之内。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外部的现金流量是非线性的现金流动网。企业内部的活动是由许许多多工作团队组成,这些工作团队的活动已经不是按过去的线性的业务流程来安排的,而是根据企业经济活动情况而相机组建的。因此,它们的现金流量也是一个非线性的现金流量网。
(八)以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为手段
从工业经济的管理会计向信息经济的网络管理会计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手段发生了时间、空间的转变:从时间上看,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从事后的定时分批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事中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从空间上看,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从部门集中的数据收集、处理转向异地分布式的数据收集、处理。也就是说,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是信息的分布式实时处理。
(九)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平台
1.网络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方法为管理平台
网络管理会计建立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平台之上,它融合了企业适时生产、敏捷制造、全面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等现代企业经管管理的思想、方法。
2.网络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技术平台
网络管理会计是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平台之上。企业现代网络技术的基本构成可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十)基于SCM、ERP和CRM基础上的集成系统
信息化下,企业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从而使企业成为具有协作性、学习型、虚拟化、敏捷化、精益化的企业。企业数字化管理需要数字化、集成化、协作化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这就要求网络管理会计系统对管理会计信息工作流进行数字化、集成化、协作化的管理。
网络管理会计信息工作流管理的软件必须对企业内部、外部的电子数据传输(EDI)集成化管理监控的软件。因此,企业网络管理会计的信息软件系统必须是基于SCM、ERP和CRM基础而集成的软件。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客户关系管理。它主要包括销售过程、市场活动、售后服务三大模块。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供应链管理。SCM主要有如下功能: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订货管理、存货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企业资源计划。从软件角度看,它是企业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不仅把MRPⅡ的范围扩展到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且把它们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
(十一)为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决策系统的信息支持系统(余绪缨,1999),它是管理会计系统为协助企业管理者规划和控制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1999,P1)。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会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信息经济下,网络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以分散性为特征的各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十二)网络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更是超越传统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向合作竞争演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企业管理会计也从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战略管理会计转变。网络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 F.A.Hayek,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September),519-530.
[2]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夏先良.知识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 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5] 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1999:1.
[6] 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6.
篇10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动因分析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计算机化,数字化校园成为建设目标,各项信息化应用模块正处于集成整合的过渡阶段。对处在教学辅助地位的财务工作而言,其信息的生成与分析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如何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尽快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财务信息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既是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与财务分级管理已比较普遍,二级单位的财务状况与收支及现金流情况,须通过报表层层汇总到学校一级财务后,学校整体的财务与收支信息才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学校整体财务信息生成效率低下。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实时服务系统,学校一级财务设立财务数据处理中心,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管控并实时生成财务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支持。同时,由于二级单位按照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向系统输入数据,数据处理中心集中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管理成本被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立足于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的管理
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不同于企业,而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共性而言,目前高校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的取得、学费与住宿费等事业收入的取得、经营性收入的取得、人员经费支出、教学经费支出、科研经费、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后勤管理经费支出、医药费支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财务关系有: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同财政及其他拨款单位的关系、同税务部门的关系、同审计部门的关系、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部门的关系、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系、同教工的关系、同学生的关系等方面。财务部门在学校法人的领导下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首先必须审视自身的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系统评价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全面分析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服务要求与功能规划,促使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由原来的单一核算转向综合服务,确保财务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财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着眼于数字化校园对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建设数字化校园,而校园数字化建设通常以“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师生个人的财务信息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内容。在校园卡平台上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重视师生的信息需求。不管是教职工的工资、科研酬金发放,还是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乃至学生各项费用的上交,都能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实时查询,并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与上交结果导入财务核算系统,完成会计核算。这既让师生感受到信息化能够给他们带来快捷、安全的财务服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务服务效率。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搭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财务信息要实现向使用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就要求财务数据从封闭的财务处理平台流入到互联网,其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来实现。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新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就需要加大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财务部门必须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高校财务活动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在企业中应用得比较成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进行功能拓展,开发出适用于高校融核算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版管理型财务软件信息处理平台,使高校财务管理真正从静态走向动态,而且通过分级授权能让全员查询、使用财务信息,参与财务管理。通过增加软件在财务信息与查询、预算与控制方面的功能,保证所有财务活动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核算和事后有分析,而且要形成实时理财、全员理财、民主理财的格局。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
搞好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是关键。主管领导要切实增强财务信息化意识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决心。调研工作要亲自过问,重要事项要亲自决策,人力财力要予以保障。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是一个由人员、组织机构、工作模式、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应用体系。要成立一个财务信息化领导小组,找准各部门对财务信息化的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工作。科学规划要以实用性和综合性为重点,既注重基础性工作全覆盖,同时技术上适度超前,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功能管理而形成信息孤岛。科学规划还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既要通过专项资金投入解决财务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培养和建立自己的研发、应用和维护队伍。此外,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员运用财务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和获取财务信息的能力也是规划应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