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规划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规划的原则

篇1

一、原产地规则扭曲贸易流向

(一)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灰色地带。《原产地规则协议》的核心精神是确保原产地规则不会抵消或削减成员方在WTO中所享有的权利。但是,协议明确指出,原产地规则与契约性和区域自治性贸易体制所提供的、超出GATT有关最惠国待遇条款中的关税优惠无关。可见,该协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没有约束力。一些区域经济集团利用协议的这些缺陷来维护自身利益,实施贸易限制、报复和制裁。

我国法学界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所研究。王志强认为,《原产地规则协议》本身存在缺陷:

1、《协议》在整体法律规定层面上存在不足。《协议》只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并未对原产地作出一个统一的实体性规定,对区域经济集团的原产地规定缺乏约束力,关于普惠制原产地及政府采购的规定存在不足,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原产地规定。

2、《协议》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存在缺陷。在HS制作或加工工序标准上存在滞后性,税目改变标准缺少一般性的规则,从价百分比标准在操作上过于复杂并缺乏统一标准。这些操作层面遗憾的存在很难杜绝区域一体化经济集团制定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原产地规则。

这些灰色地带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消极影响表现为:原产地判定标准中较高的百分比标准和技术工艺要求给区外企业的中间产品出口造成了困难,阻碍了自由贸易;原产地规则越苛刻,贸易转移效果就越大;区域经济集团原产地规则的管理与实施增加了进出口商及贸易管理部门的成本。

(二)原产地规则限制进口、促进区内投资。Paul Breton, Miriam Manchin,Oliver Cadot,Anne O.Krueger 等通过数理统计、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验证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对自由贸易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并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验证了原产地规则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情况。例如,原产地的认证成本、为满足原产地标准而采用高成本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产品,证明原产地会阻碍自由贸易。

原产地规则还扮演了引导投资流向的作用。罗先云、项新认为,一体化区域以外的企业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为了绕开关税或原产地的限制,享受区内成员国的待遇,会选择在区内投资、生产、销售。区内的企业则通过非法或合法的手段,改变产品的原产地,使自己的投资符合原产地标准。因此,通过实施严格的原产地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迫使非成员国在区内投资,扩大区内的就业,改善经济利益。

二、原产地规则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

经济学家Anne O.Krueger认为,为了解决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国搭便车的问题而设置的原产地规则很大程度上会沦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加大了保护的范围,并削弱了进一步自由化的进程。区内成员国为了获得税收减免的优惠,需要利用原产地规则防止第三国产品经由关税低的成员国输往其他成员国,所以原产地规则不仅会限制区域内外的贸易,还会增加管理负担,给厂商增加证实产品产地的额外成本。从这一角度来讲,一体化经济组织中的原产地规则的存在阻碍了区域内外的贸易。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孟夏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上带有强烈的排外色彩,一方面为区域内的贸易成员创造更具诱惑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又将区域外成员置于有失公允的境地。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中复杂的原产地标准已经带来了大量的管理和执行成本,生产商在熟悉和满足这些规则方面也承受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处理多边原产地规则时更是如此。另外,对于各国的海关机构而言,管理不同的原产地规则和检验原产地证书的准确性也要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实证分析

孟祥锋、刘月芬以自由贸易区为例,对原产地规则对区域经济的贸易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假设世界由A国、B国和其他国家W组成,各国均生产一种产品X,X的边际成本递增,假设B国对X的需求弹性大于1,A国X的产量不足以满足B国的需求。A国X的生产成本低于B国但高于W国。A、B建立自贸区之前,两国均设有保护性关税,A国的X商品自给自足,B国仅从W国进口少量的X,其余靠国内生产。建立自贸区后,A国企业会把X商品出口到B国,而W无法进入。随着A对B出口的增加,B国X价格下降,需求增加,A将X全部出口,而A国内所需的X从W进口,最终B国的均衡价格下降,促进了区内贸易,避免了区外成员搭便车。

张祥以NAFTA关于服装面料原产地的规定为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使区内成员国制造商倾向购买区内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减少对非成员国原料及中间产品的采购,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区内中间产品制造商的利益。中间产品制造的产业关联性比较强,对原料及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也能够带动前后向产业发

展,因此原产地规则的效应不仅局限于某一产业,通过关联效应将会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研究的缺陷

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原产地产生的贸易转移、贸易创造、福利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基本上都认为原产地规则的实施会减少一体化经济集团内成员国与区外国家的贸易量、扭曲资源配置、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然而,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学界对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未能形成一个体系,都只对原产地规则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一体化经济中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对原产地规则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集和文章不多,主要介绍了各国及各个区域组织的原产地规则,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原产地规则的经济学影响进行了分析。

原产地规则之所以会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争论较多的一条规则,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原产地规则既是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的研究内容又属于国际法的研究范畴。然而,研究贸易实务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的法规与国际惯例,因此解决原产地规则引发的纠纷、还原产地规则真实面貌,必须从法律方面着手。WTO《原产地规则协议》是规范成员国贸易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的兴起,一些WTO成员国也是一体化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原产地规则协议》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区域经济集团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内原产地规则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使得原产地规则逐渐沦为贸易保护的工具。

原产地规则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归根结底还是一项法律制度,其对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非贸易壁垒。追根溯源,关于原产地规则在一体化经济集团中应用的研究应从法律,即WTO框架内的法律和区域性的规定角度来进行。关于原产地定,尤其是在区域经济集团中应用的改革应在如下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是保留其作为差别待遇工具的功能;二是对经济集团主观性的应用加以限制。为此,在技术操作上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方法:

篇2

一、区域规划的定义、内容及特点

区域规划要依据该区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条件,从而明确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统筹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对该区域的总体建设,其中包括土地的利用、城镇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环境的保护等,针对这些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并提出与实施政策有关的长远发展构想,描绘该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通常认为区域规划应包括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发展的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体现在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规划决定了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处境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在规划国家的宏观布局时,关于确定各省份和地区的战略地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以及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都已经做出了相对应的安排与预设。所以,各个地区在做区域规划时,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

(二)各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力资源影响区域经济。劳动力资源极其富裕供大于求就会吸引投资方在该区域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的创新驱动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绿色发展。2.市场影响区域经济的规划。在发展壮大某一区域的经济产业链条的过程中,该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和容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那些和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会更快地占有该市场,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就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3.区域内及周边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果某个区域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去生产某一产品。政府如果能针对这一情况建设配套的设施,并且生产出能代表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就必然会促进该区域的外部经济的规模和范围的发展扩大。所有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就能享有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竞争力。此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条件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得以促进,这样有利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三)自然因素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赖以继续的物质基础。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调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因素,要确保该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该区域的经济。

三、合理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必要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做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就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争取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期间,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兼顾社会公平,杜绝出现偏废公平或者效率的情况。2.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首先,明确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指出发展方向,理应是区域规划的第一要务。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当有充分的依据,所以在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1)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情况。(2)规划区域的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该区域的相互关系。(4)可持续发展原则。(5)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其次,提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确保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不可背道而驰。一般是定性描述发展方向,定量体现发展目标。最后,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做好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1)在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兼顾好社会、生态以及经济三方面的效益,要因地制宜,要解决好退耕还林的问题和其他破坏生态的问题。(2)重点要做好工业布局,要依据规划纲领,遵循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业的合理布局。(3)同时必须搞好第三产业布局,因为它也是区域规划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分析之后还要整理资料

在完成上述要求后,接下来就要调查该区域的相关条件,并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准备工作的重点是要调查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三)设计、制定规划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方案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包括制定规划方案要有明确的依据,制定规划方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制定规划方案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后期执行规划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王文华 郑 洁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

篇3

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区域规划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00项左右区域规划及相关的政策文件上升到国家战略,剔除一些重复规划,主要的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有60多项。“十”以来,国家提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主要是三大战略:“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这三个战略与以前提出来的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层非常重视,都是国家高层领导直接提出来的;二是格局大,兼顾东中西和南北,强调区域平衡发展;三是全球布局,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四是海陆协同发展。

“十”以前,我国的区域性战略规划大多是在一个省行政区域内的,而三大战略都是跨区域的,具有明显的区域整合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困境(“集体行动”困境、“囚徒博弈”困境、“公地悲剧”困境等)和矛盾(不确定的远期合作收益与直接的支付成本、合作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利己主义与信息不对称、非正式制度协调与短期利益、资源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产权收益补偿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进行的制度基础。所以,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区域的合作一定要合作双方、多方共赢,不能玩“零合”;要共赢或者多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蛋糕要做大,再合理地分配出去。如何做到这点,区域合作机制非常重要。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来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路径(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中央高度权威性,协调成员利益冲突效率高,在跨区域重大合作问题、长期项目决策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能力突出,对于合作决策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不足在于:可能缺乏充分协商,各方信息未能有效反馈,权力寻租,资源整合效率低,容易造成政府合作超前、政府合作多而企业和社会组织协作少的局面。二是“自下而上”路径(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代表),其优点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治理特点,合作成员地位平等,合作内容协商充分,协调组织灵活、适应性强,区域自组织,区内资源整合效率高,社会组织参与,合作形式和内容丰富;不足在于: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不足,对合作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当区域整体利益和重要成员利益产生冲突时协调能力弱,重大项目、公共物品提供效率低,容易产生“议而不决”的境况。

长江经济带不同于京津冀和泛珠三角,是一个包括三个大的次区域的“带”,经济合作范围比较宽,而且是多层次的。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由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就有“长三角”“成渝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江苏沿海地区”等,其已有的区域合作也各具特点。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其区域合作的深化和扩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应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长江经济带要发挥“串联效应”,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经济区,应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经济合作机制:一是成立超越行政区划、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协调机构,以制定整体性的合作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构建多层次合作体系,确保合作决策高效落实;完善区域合作决策落实的考评机制。二是建立高级别决策咨询机构,保障合作内容、合作制度的科学高效。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市场原则,协调好合作收益分配和成本分担补偿,保障各利益主体能够在专业化分工中获益;建立各类专项基金,实现基金支持方式多元化,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落后地区产业转移对接等。四是推进相关机制的制度化、合作方式的规范化。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约束合作成员政府对经济合作的任意干预以及合作组织机构偏离公平原则的权力运用行为。

篇4

    基于风险的石油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的内容与目标

    对石油化工园区内的区域安全进行规划,其主要目的是执行和贯彻国家有关合理利用和珍惜土地的有关方针,合理分布,因地制宜。通过建立有效合理的生产规模、土地使用、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方案,进而拟定设备与设备之间、其他周边目标与设备之间合理布局等技术方法,从而使环境与园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保障公众与园区内部的安全。石油化工园区的选址由于在石油化工园区之内存在着数量重大的重大危险源,如何保证此类园区的选址能够满足国家相应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保证园区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周边设施及场所造成的风险隐患处于能够承受范围之内,这就需要石油化工园区在最初期规划选址时加以全面的考虑。石油化工园区的安全总体布局在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和安全布局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当园区成立初期,石油化工园区内储运、公用设施、消防、辅助设施、生产设备等一系列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危险性不同的企业应该如何分布。(2)对于危险源中的的新设备进行选址时,应该考虑到如要在石油化工园区内再添加或新建一套石化设备,由该设备造成的重大危险源在此类情况下要如何处置的问题。(3)如要对某个能够构成危险源重大的石化设备进行扩建改建或对现有危险源重大的设备进行变更时,应该考虑到此举对于整个工业园区和周围场所的安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4)当决定要对某个构成危险源重大的石化设备的周边进行土地利用开发或计划对现有的危险源重大的石化设备周边区域进行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周围所开发项目对此设备的影响和此设备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等两方面的问题[3]。

    基于风险的石油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研究方法和技术

    对危险源的识别依照不同区域规划的不同要求和目的,从而确定所需要评估的区域的大小,换言之就是对需要进行危险源评估的区域大小进行确定。通过专家判断、粗略后果评估、同类设备的实施经验和对历史数据的查阅等方法,可以判定出那些危险源可能会对园区的区域规划产生影响。不光如此,在对园区进行危险性的研究时,还应该把重点放到重大危险源的研究上,对那些可能引起重大事故发生或对环境、财产及人员可能造成危险的隐患加以重点研究。对评估单元的选择由于不同危险源的组成单元不同,对于评估单元的选择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所选择出来的单元必须能够成为被评价设备或区域在区域规划时所产生风险水平的代表。鉴于风险计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可以依照安全区域规划的目标,对那些已经辨识出来的危险源重大的单元做出初步评价,并将定量风险评价的单元选择出来。

篇5

通过研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们可以看到四个新亮点:

一是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连续性,进一步明确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创新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创新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工作的战略主张和改革方向:第一是强调“缩小区域政策单元”“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中央对近年来区域政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认可,为切实增强这一调控手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真正体现“区别对待、因地施策”原则,会议要求缩小区域政策施行适用的空间尺度,使更多地区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第二是强调“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新时期区域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是,在制定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为促进不同地区的公平竞争,要严格控制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切实加强对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三是强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工作。其用意是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形成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市场,切实加强不同区域间发展战略的对接与协调。

二是强调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性,进一步突出主体功能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这反映了中央对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决心。围绕这一要求,下一步应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的界限,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开发的用途管制。会议同时强调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度的战略引导作用,提出要“使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推动发展”,这充分反映出中央对不同区域承担主体功能的尊重,对提高国土空间开发效率、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的高度重视。

三是强调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部署了推进扶贫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要“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在这方面又对三个方面做了强调:第一是明确了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那就是“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强调贫困地区要把提高贫困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这反映出扶贫开发“以人为本”的宗旨,也反映出中央对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具体要求。第二是强调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中央进一步强调了做好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结合地区实际和统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第三是强调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要求,那就是“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中央结合贫困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点,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科学推进、持之以恒、注重实效。

篇6

摘要: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城镇生态规划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有效的、重要的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大城镇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二是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三是城镇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文章结合近几年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新动向,探讨了未来城镇生态规划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趋势;新重点;理论和方法;目标和原则

城镇作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人类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困境”,建设生态城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了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几个阶段,这种变迁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建城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也是人类对理想城镇探求的过程。

1 城镇区域规划的趋势

全球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发展将可能再次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导因素,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革命和城镇化将是21世纪的两件大事。在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城镇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无疑是主力军。但过去百年的城镇运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使众多有识之士对未来城镇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发展前景深深忧虑。

1.1 生态环境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之一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的“菱形框架理论”,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需求条件和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四个基本要素。而区域内生态环境是上述四个基本要素的载体。因而,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大背景下,城镇生态规划应有利于维护经济持续、永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城镇及其区域的竞争能力。

1.2 生态规划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规划是根据生态学、景观学、城镇科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自然特征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资源的再分配,使生态系统的生态流畅通,使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学原则,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满足世代人类居住、生产、生活以及心理要求。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规范了生态规划的主要目标。生态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3 二十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之初,生态规划在理论上与实践上主要是生态决定论,走上与“造城运动”相对立的另一极端,要求人类活动服从于自然的特征与过程,而对人类本身的价值观及文化经济特征注重不够,显然,这与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主流相适应,以至后来人们将生态规划片面地视为“生态保护”的同义词。自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规划的复杂性,生态规划不只是生态学概念在城镇、区域规划与资源开发中的体现,它应该真正能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来认识,必须综合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来指出生态规划。后来也指导“我们必须将区域(作为规划对象,城镇也可看作区域)描述成一个自然――生物(包括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系统,并用资源及其社会价值重新构筑”,并称生态规划为人类生态规划。最近十年,生态规划又先后综合吸收了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城镇与区域规划等相关科学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走向新的融合。

2 城镇生态规划――城镇生态规划实践的新重点

国内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问题、小城镇污染问题、小城镇规模不经济问题等等,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发达国家的小城镇相比,我国小城镇除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外,绝大多数小城镇处于成长时期,其发展方向和未来规模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3 城镇区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3.1 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符合生态学原理,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类居住。

3.2 城镇绿地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的面积。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从卫生学上保护环境的要求和防灾防震的要求出发,城镇绿化面积要在50%以上;从大气O2与CO2的平衡来看,城镇居民每人需要有10m2森林面积。事实上,加上城镇燃料所产生的CO2,则城镇每人需有30-402的绿地面积,城镇绿地覆盖率应在30%-40%较好。

3 城镇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

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镇景观结构,提高城镇结构功能,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促进城镇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地说有如下目标:①安全性: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这是社会目标。②健康性:一是维护城镇景观生态健康,即维持城镇景观的生态平衡;二是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这既是生态目标,又是社会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目标。③便利性:经济有效地确保城镇生活、游憩的方便,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游憩不用乘公车,步行可方便地到达。这是社会目标。④舒适性:城镇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既是社会目标,又是生态目标。

5 生态城镇规划方法的探讨

篇7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在会上透露,《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于日前基本编制完毕。目前已由发改委签发.并送交相关省市征求意见。

长三角四大功能定位

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要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

二是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是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三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使长三角具有较强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形成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强大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

四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总体布局框架:强化上海“核心”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将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说,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他介绍说,“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规划纲要》送审稿明确了“六带”各自的发展方向:

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

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

五是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其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以及资源加工业。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篇8

关键词:给排水;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传统给水排水体系的分析

随着区域给水排水规划系统也在不断优化,传统的应用规划体系逐渐被淘汰。传统给水排水方案以单一费用指标为基准,实现对某一设施及其一些河段的应用,它是一种被动性质的工程开发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多项指标目标的优化就此开展,实现各个工程开发对策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给水排水领域规划系统依旧不健全,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给水环节,而仅仅偏重废排水环节的应用,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而且由于缺乏区域统筹规划,各城市仅关注本城市可获取的水量、水质及水系的上下游问题,结果常常出现城市之间污染转嫁、上游城市过度开发形成断流,从而导致整个流域或区域用水日趋紧张的局面。

二、综合规划理念的优化

1为健全当前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方案,需要优化综合规划理念,这样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社会对于水资源的良好应用,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于水资源应用的传统观念。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资源,但是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确保当前人类社会平稳发展,进行城市水资源建设环节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应避免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各行其是、互不约束的现象,将给水排水视为水体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过程。一个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应充分体现出给水排水内在的统一性,通过协调开采与补给,破坏与恢复之间的动态平衡,确保水体始终处于良性循环,长久地供给人类利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健全区域给水排水工程体系,促进整体协调性,以满足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满足当前的社会结构及生活环境的发展需要。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规划观念被社会所广泛认同,这种新型的区域规划理念是区域给水排水工程正常开展的前提,通过区域给水排水应用分析,确保其给水排水的利民性,确保城市经济的建设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保证其综合效益的提升。区域性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根据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或河流水体上、下游的水文水利关系,进行水资源开发和水污染控制,在区域范围内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平衡供需矛盾,通过协调污水处理程度、排污口及水体自净容量之间的关系,维系河流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保证下游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区域给水排水规划还应根据区域内水资源可供量及分布特点、水环境承载力,对区域内各城市用地布局、产业结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评价。

2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环节的分析,实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有效协调,这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难点,如果不能保证该模式的应用,难免会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容易出现地下水位的下降问题、河道断流问题等,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森林的涵养。为此我们要进行新型水资源管理策略的应用,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应用,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全,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遵循“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生态需水”的原则,对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其回用等的统一管理方式进行重点改革。此外,还需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提倡一水多用,提高生活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工矿企业实行循环用水、分质用水、回收利用污水,将以往对水污染的消极治理变为积极预防,这样才能促进水环境质量向着有利于人类当今和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

在区域或流域范围内,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深层次论证,可以保证各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各类给水排水设施的合理布局,系统分析方法是解决社会用水供需矛盾以及水体环境恶化与恢复的平衡矛盾的比较科学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研究时重点把握问题整体性、相关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为日后区域给水排水设施的统一调度、优化运行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系统分析法的应用,有效解决社会用水的供求问题,以避免水体的环境恶化情况,实现社会用水供求矛盾的解决,确保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以解决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各个应用问题,从而满足现实环境的需要,促进区域性的给水排水工程的正常开展,解决给水排水工作中的各个应用难题。区域性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不仅涉及的问题庞大而复杂,而且工程耗资大、周期长,常常需要对众多可行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和判断。

3给水排水规划系统分析法模式的应用,可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水处理成本的控制,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其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用水环节及排水环节的协调,保证排水系统的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解决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容的现象,实现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的协调。对污水排放、污水再生回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研究其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与综合利用等有关问题,从而提高给水排水工程投资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环境良性循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问题,强调“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结语

通过健全区域给水排水规划体系,可以满足区域给水排水工作的需要,保证其综合应用体系的健全,满足当代经济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生态科学和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对识别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今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以往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主要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然而,以往单一的区域生态区划或经济区划难以解决如何使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同、持续发展的难题,所以区域规划的重心开始向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功能转移,把区域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就此应运而生.目前许多学者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了研究.本文回顾了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发展,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回顾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功能协调演进的综合区划,它强调生态学基础和经济发展规律,全面考虑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生态因子,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空间组合形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生态经济单元.自产生以来,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1区划自然(生态)功能区划

竺可桢于1931年发表的“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中国现代自然区划的开始,随后黄秉维于20世纪40年代初首次对我国的植被进行了区划.2O世纪5O年代,在对我国自然资源深入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自然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自然地域的区划原则和指标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和最完整的是在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写出版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它明确了区划的目的,拟定了适合中国特点又便于与国外相比较的区划原则和方法.与此同时,许多省区也分别完成了各自的自然区划.20世纪8O年代,各单项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更加趋于完善,并出版了《中国植被》、《中国土壤》和《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等一系列论著.

1.2区划生态经济功能规划

依据客观自然地理的分异规律性所进行的自然区划,主要停留在对自然表象的认识上,区划指标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总结我国生态建设有关经验的基础上,环境学家马世骏教授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他指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其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功能、结构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_3].王如松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城市和农村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纽带,由社会、经济与自然三个亚系统组成的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复合生态系统E43.在这一基础上区域规划由单纯的自然生态分析向涉及自然、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转变,经济生态规划随之逐渐展开.1989年周纪伦等主持的上海郊区生态经济规划以区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为划分对象,构造了一个能反映城乡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特征的框图模型,开创了国内区域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先河].自此以后,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生态经济综合区划蓬勃开展起来.

2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方法

在构筑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理论的同时,区划实际工作者也在方法上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创立和引进了许多区划方法.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2.1系统聚类方法

首先把各个对象各自归为一类,然后每次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合并后重新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或相近性测度.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对象归为一类为止.方法是将分类单元对应的指标因子构成分类矩阵,首先用标准后的数据计算分类单元的相似系数,最常用的方法是欧式距离法;最后进行聚类分析,较常用的是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

早期运用系统聚类方法的规划很多.其中卢兰、蔡秋等就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槽渡河流域的农业做了生态经济区划,将其划分为了5个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区[6].胡宝清、廖赤梅等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南钦丘陵盆地做了生态经济规划,将其划分为了两区、四个亚区两个等级.

2.2“星座”图聚类方法

它是图解多元分析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每个样点按一定数量关系点在一个半圆之中,每个样点用一个星点表示,同样的样点便可以组成一个“星座”.然后归类并区分不同“星座”的界限,从而得到星座聚类图.胡宝清、周兴等以山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为基础,运用“星座”聚类方法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指明了区域发展方向].

2.3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在数据收集,指标确定完备后,首先进行标定工作,即标出衡量被分类对象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J一1,2,…,).设论域一{U,Uz,…,U)建立(,上的相似关系R(代表模糊关系).U表示与按分类特性的相似程度.又设被分类的每一对象,由一组数xx…,X来表示,则与“,的相似程度,可以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统计量方法来计算.常用的有夹角余弦法和算术平均最小值法.用上述方法建立模糊关系R,然后根据模糊数学中的“传递闭包”理论中的定理运算:R。R—R,R。。R一R,…,。R=R2直至某一步出现R一R为止,则R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最后利用—截把模糊等价关系转化为确定关系,取不同的值水平,可把诸分区单位在相似程度下分成若干类.以模糊聚类分析作为区划方法的研究不少.郑可锋运用模糊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分区单位,对浙江省德清县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并提到以定性角度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包晓斌也以乡镇作为基本元,采用ISOTATA模糊聚类区划方法将黄河的一级支流听水河流域地区划分为3个类型区.

2.43S的分析方法

随着区划的定量化要求愈来愈强烈,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中.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类、模拟、输出的空间信息系统.2003年高群、毛汉英运用GIS分析手段对三峡库区云阳县进行了生态经济区划,分区的结果综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地域特征和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向.

3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展望

3.1区划方法逐渐走向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今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精度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以往单纯的定性分析已不能满足区划的需要,必须在进行区划时同时注重定量分析,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证明区划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3.2县域小尺度的山区综合区划成为研究热点

应区域规划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的要求,生态经济综合区划区域热点已逐渐由大尺度综合区划转到县域小尺度的山区综合区划.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山区地带,其对确保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3.33技术被广泛应用

由于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通常涉及的是空间结构多样、属性多、组分关系复杂的城市或区域,只有广泛地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空间资源分析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才有可能使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得以广泛应用.GIS的应用使区划结果由基于行政基本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大大提高区划成果的精度和准确度,更能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各方面需求口.

3.4城市群将是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重要研究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区域,许多地区更开始出现城市群体化现象,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将成为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生态关系最为复杂,系统结构和功能也最为完善的复合生态系统.但是现今尚未见到有关城市群空间尺度上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研究报道,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强对城市群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研究迫在眉睫.

篇10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是治国安邦的百年大计。历来古今中外,水资源管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领域。节水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珍惜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对于水资源紧缺的中国具有极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珍惜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

1、水少,即水资源短缺,许多地区十年九旱和城市供水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在第6位,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年,在有统计的150多个国家中排在第121位,从人均水资源看,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284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且分布不均,水资源南丰北枯,淮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的人口、GDP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38%、37%和41%,而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9%,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516立方米,其中海河流域不足300立方米。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京津两市出现缺水影响了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我国缺水成未来20年大问题。

2、水脏,即水污染严重和部分地区水质本底较差,影响饮用水安全。部分区域水污染严重,水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大量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许多河段远远超过水体的纳污能力,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3、水效率低。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中国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资源短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造成缺水的原因:由于城市的急剧扩大,人口大量增长,供水设施和供水水源不能满足这种发展的需求;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用水大量增加,一些工厂在枯水期出现因缺水而停产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南部地区呈水质型缺水。洪水、干旱、水环境恶化三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珍惜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法律保障

(一)水立法从防洪抗旱治害到综合利用和节约保护发展

《水法》提出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原则。“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新水法的出台不仅为新时期依法治水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依据,而且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加快水利现代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我们一定要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水的战略高度,提高贯彻实施新水法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水法。

(二)珍惜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法律制度

1、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制定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专业规划,是指防洪、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等规划。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制定规划,必须进行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组织进行。

2、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除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水法》规定,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制定。

3、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水利部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其核心是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在适度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将各流域可供使用的水资源分到各省市,继而分解到各用水单位,将可使用的总用水量量化和控制。对其用水的合理性通过用水的定额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理念是使人们过去只会伸手要水,即“以需定供”转向共同管理水,即“以供定需”。这是一种在提高用水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观念上进行重大改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水利措施。

4、综合用水和循环用水制度

《水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多目标梯级开发。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