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概论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行政管理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总局党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深入分析研究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挥了沟通、凝聚系统内外理论学术力量的纽带作用,为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不断繁荣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一步加强学会工作,大力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一步增强做好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理论研究事关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全局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反复证明,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须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全局。
(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局党组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系统总结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陆续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以“四个统一”为核心,以“四化建设”、“四个转变”、“四个只有”、“四高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以下简称“五个四”理论),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在“五个四”理论指导下,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战略实施、广告业发展与监管、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为工商行政管理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面临新的时代课题
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步把握市场监管规律,充实和丰富“五个四”理论体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努力做到“五个更加”,优质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实现途径,推动完善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趋势,迫切需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和领域。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大力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
(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
与时展和事业步的要求相比,理论研究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教材及学科建设亟待加强,研究体制需要一步完善,创新环境需要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一步健全,经费投入需要一步加大,理论队伍建设需要一步加强。因此,一定要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推理论创新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努力方向和重点领域
(五)明确总体目标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积极建立体制顺畅、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的理论研究工作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理论研究队伍。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编写工作,初步形成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为统领,以“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系列丛书为骨干的全面反映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体系。再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全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突出行业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有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优质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一步深化“五个四”理论研究
要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实际,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科学内涵,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是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律性认识,其核心是监管,目标是发展,宗旨是服务,手段是执法,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要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重要意义,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效能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七)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
要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要重点扶持关系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全局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于总结、传承、展示、运用工商文化有推动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于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履行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手段,改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数字文献库、资料库。同时,在开展对策性研究的过程中,相关业务部门和研究部门要注重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
(八)加强专业理论研究
要紧紧围绕“五个更加”,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和业务工作,深入开展应用性强的专业理论研究。要立足服务经济发展,着力研究市场主体准入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积极推动统一商事登记制度的建立,着力研究商标战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突出作用,积极推动我国商标战略的实施。立足加强市场监管,着力研究市场违法行为的类型、特点、表现形式,着力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立足强化消费维权,着力研究提高维权水平的措施、手段、办法及法律程序,积极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化网络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立足推依法行政,着力研究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有效克服各地执法尺度不平衡、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法治环境。立足锻炼干部队伍,着力研究工商行政管理专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和途径,积极推动“三个过硬”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五类重点人才建设工作。
(九)加强宣传普及
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践。要在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中,
增加理论研究和学习的比重,不断丰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理论素养。
三、健全体制机制,一步丰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十)深化理论研究体制改革
要整合研究力量,优化研究资源。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紧密围绕职责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专业理论研究。中国工商学会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国家工商总局委托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重点开展关系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要实行课题研究招标制,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对于具备条件的地级市,中国工商学会可设立课题研究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前沿性应用理论研究。
(十一)深化课题管理体制改革
要制定工商行政管理五年研究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要按照公正、透明、竞争的原则。改革课题项目评审制度,重点扶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着力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
(十二)建立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要完善理论研究成果奖励制度,把成果奖励与充分调动系统内外参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与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结合起来,与促理论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总局适时组织开展工商行政管理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评选,对于系统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支持中国工商学会按照《章程》规定,建立学术奖励制度和奖励基金,定期组织开展研究成果评比工作。
(十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要围绕重点课题项目,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创新研究机制,拓宽研究视野,充实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要切实提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编刊质量,把《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办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理论成果展示平台、方针政策宣传平台、难点热点问题交流平台。要做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等理论学术类刊物发行工作,使之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重要读物。
四、加强各级工商学会建设,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提供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对学会工作的领导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改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丰富、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切实履行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指导工商学会按照章程、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并给予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学术性社团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委托其开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要加强各级工商学会领导班子和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向各级学会积极推荐那些肯钻研、有能力、会管理的理论研究骨干,把工商学会作为人才使用和锻炼的重点基地之一,按照政策规定妥善解决工作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
(十五)注重研究成果运用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经常向理论研究机构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把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影响和制约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中,使理论研究机构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把参与理论研讨、完成理论成果情况,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十六)造就高素质研究队伍
要按照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基本要求,按照“十二五”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取的理论骨干特别是青年骨干;造就一批敬业爱岗、甘于清贫、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学会干部队伍,为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理论研究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
学会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风,积极投身于工商文化建设。要深入基层,从实践工作中提炼研究题材,总结经验做法,行理论提升,创造优秀成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自觉维护理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篇2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在校期间任职情况:
2003.92004.6在班级担任班长职务
2004.92005.6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
2005.92006.6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班级体育委员
2006.9至今 担任班级组织委员
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
2003.92004.6辅导某初三学生各门功课,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合作中,该学生的各门功课成绩均有提高,深受该生家长的好评。
2004.92005.6在xx市电影公司实习,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从事人事和企业行政管理,在实习结束后,各领导给予我极高的评价并给予奖励。求职简历网
2005.92006.6在暑假期间,在当地的市政府部门里担任办公室助理职务、处理各项管理事务,协助领导做好管理工作,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2006.92006.9在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处实习。主办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的成立,运用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起草及审查各种办公室文件;编排、打印档案;打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与其他各单位、部门做好协调,协助本部门领导做好管理工作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该协会被国家工商总局受予国家优秀信用组织协会。对于实习期间的工作,处长和科长们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和奖励。
在校期间获奖、成果情况:
20042005学年荣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52006学年荣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3学年荣获实习积极分子称号。
在实习工作中,主办了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优秀信用组织协会。
在校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二名
获得证书情况: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秘书中级技能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主修专业课程:
社会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企业管理学、基础写作、公共关系学、公共计算机学、市政学、思想概论、信息管理概论、法学基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社会心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大学英语、行政领导和决策学、财政学、应用写作、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人际关系学、谈判学、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公共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学、行政哲学等
个人专长:
交际、组织、管理、写作、电脑、文学、分析研究、足球、音乐等。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
篇3
关键词:市场化;体育经纪人;发展
一、相关概念
(1)经纪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4年《经纪人管理办法》把经纪人定义为: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纪组织。
(2)体育经纪人。受不同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国家对体育经纪人(Sports Agent)的界定各有差异。目前,我国在体育经纪人概念上尚无科学、统一的定义。据《体育科学词典》(Sport Science Dictionary),将体育经纪人定义为:在职业体育领域,按照委托人的要求,为委托人与他人订立合同,提供信息、机会或充当中介,并据此收取佣金的个人或机构。本研究参照国外体育经纪人概念,结合我国实际,试提出体育经纪人定义为:以获取佣金为目的,与体育相关人员及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充当委托人与第三人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竞赛的订约媒介,或为委托人提供通过体育获益机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纪组织。
二、体育经纪人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体育产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在新旧体育体制交替过程中,体育经纪人以市场化运作为依据,按供需关系和价格关系进行的经纪活动,必然会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的行业产生冲击,加速其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一些优秀体育经纪人成功的经纪活动,把国外先进的体育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带到中国,把高水平的竞赛、高水平的运动员带到中国,把许多市场资金带到体育运动队和比赛中来,这些对繁荣我国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社会化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筹划和组织比赛。体育经纪人有门路、有经验、懂管理,具有组织体育比赛的能力,体育经纪人都是经过注册登记的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组织者、参赛者各方都有明确的契约关系,他们所组织的比赛是得到政府承认和法律保障的。体育经纪人筹划和组织比赛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比赛本身,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连接了体育界和经济界,引发了体育体制上的伟大革命。
(3)安排体育明星的社会活动。为了使体育明星能专心于训练和比赛,所以,体育经纪人又被称为体育明星经纪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恐怕刘翔、马拉多纳、霍利菲尔德等耀眼的明星将寸步难行。
(4)协调解决各种纠纷。俱乐部、体育明星在训练、比赛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要与各种机构、各种人打交道,难免会出现各种纠纷,其中涉及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体育经纪人能以其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巧,广泛的社交活动使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5)增进国际交流,促进体育发展。许多国际体育组织规定,凡要组织他们认可并授权的比赛,必须首先领取其颁发的体育经纪人执照;同时,运动员若要以个人名义参加国际比赛,往往要由经纪人报名,确定出场费、奖金等事宜,因此,体育经纪人在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体育经纪人的经纪运作可以把许多世界体育明星和高水平的比赛带到中国,这能促进我国大众对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明星的了解,有利于大众体育健身运动的开展。
三、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现状
被称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体育竞技,近年来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最近有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体育产业在全球的产值已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按这一趋势,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值占G D P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蕴藏着无限商机的中国体育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超过600亿元,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轨迹基本上是和我国体育市场化的进程同步,是随着体育市场化而发展起来的。
姚之队是姚明背后的体育经纪人团队,负责姚明的一切商业性活动。它使姚明在登陆NBA短短的2年时间里创造了上亿美元商业价值。“姚之队”创造了姚明,也造就了自己。前不久,刘翔为白沙集团做的“我心飞翔”的广告,对于刘翔阳光率直的奥运英雄形象大有损伤。刘翔坦言,自己并不知道白沙是烟草品牌,直到受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封杀才后悔不迭。刘翔成名至今已快两年,可是其商业价值的体现却不尽人意,其中缺乏合格经纪人的规范运作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建议
加强我国体育经纪行业的法制化建设。体育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我国体育经纪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制定专门的经纪人管理法规。因此,国家应以1995年10月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行的《经纪人管理办法》和国家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及经纪管理和市场规范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法规为依据,结合体育行业的特点,制定体育经纪人管理条例,明确操作原则和操作细则。体育经纪人法规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育经纪人的资格条件审定,登记注册程序,批准机构;体育经纪人运作经纪活动的权限范围和禁止行为;体育经纪合同的规范管理和合同范本;体育经纪人的佣金管理及保证金制度;体育经纪人的法律责任,监督管理和纠纷的解决;体育经纪人社团组织(体育经纪人协会等)的管理规定;体育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体育经纪人培养体系。规范培训及考核制度,加大高素质体育经纪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如工商局可授权相关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如高等体育院、体育经纪人协会等)培训体育经纪人,课程内容涉及体育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经纪理论与实践等学科和领域,培训可采用短期和长期等多种形式,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者发给国家认定的体育经纪人资格证书,凭证到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在法律或商业性高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或采取体育院校与一般院校联合的培养方式。
在体育市场化中体育经纪业要真正地改革开放,走出去、引进来,鼓励国外有实力的经纪公司参与中国体育市场的经纪业务,繁荣体育市场,鼓励公平竞争。在制定体育经纪人法规时要考虑到对于体育经纪人的扶持,如加大对于《民法》的私法性质研究,减少行政干预对市场化过程中体育经纪人经纪行为的影响,最终由市场调节体育经纪人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随着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体育经纪人的业务范围早已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体育经纪人为数不多,拥有国家体育经纪人资格证的更是凤毛麟角,从而阻碍了我国体育经纪事业做大做好。因此,加强与国际体育经纪组织和个人的合作,尽快使国内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经纪业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不足警惕工作
0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其快捷、方便、高效、成本低、可进行“全球性”和“全天侯”交易等巨大优势而赢得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无疑,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购买方式。
1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制度及相应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1人身安全问题。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也许会给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带来伤害。比如从网上购来的食品过期或者变质,购买的家用电器缺乏安全保障。
1.2财产安全问题。通过网络银行支付货款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有一定的威胁。消费者的卡号、密码等信息在开放网络系统上传递之时,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目前多数的消费者不敢网上上传自己的信用卡账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的财产权受到侵害,这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
1.3隐私权的问题。网络交易中,往往要预先注册,注册过程中消费者被要求输入个人基本资料,而注册的个人资料往往被提供网络服务经营者所收集,而交给第三人非法使用。
1.4合同的延迟履行,瑕疵履行(商品的质量存在问题、购此物而交付彼物),售后服务难以保证。
1.5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不知道网站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对方主体到底是谁根本不清楚。
1.6虚假信息。在网络交易中一切都变为虚拟的,消费者在接触不到经营者和商品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网站的宣传信息来了解商品或者服务,这就为经营者为了诱使消费者作出购买行为而夸大其词的、虚假的广告提供了可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1.7对交易行为进行抵赖的风险。当贸易一方发现交易行为对自己不利之时,否认电子交易行为,从而造成消费者的损失。
1.8伪造、篡改、窃听消费者的信息。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窃听或重改,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1.9我们经常遇到的网络“黑客”,电脑病毒问题。
1.10损害赔偿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网络的匿名性和全球性,消费者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时,往往无法追查商家究竟系何人,或者因网络经营者身处异地而无法或不便主张赔偿请求。再加上网络纠纷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致使消费者投诉无门或者因不确定性和诉讼成本过高而放弃救济。
上述的诸多问题给消费者的维权带来了许多困难。比如证据取证困难,即举证问题。首先,寻找对方主体,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全球性,消费者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时,往往无法追查商家究竟是何人,也不知道找谁请求赔偿,商家一般都是虚拟名字。其次,证据保留以及证据固定。消费者往往不保留订货单打印件、发票、订货凭证等有效证据。在追索赔偿之前也不注重证据的固定工作,比如对有关网络证据进行公证。当要求对方承担责任的时候,对方可能已经把相关资料删掉了或者修改了。
2面临这些网络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网络购物中防止受骗上当,应该警惕以下方面
2.1网络服务经营者和商家的信用度。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可查看卖方的信用度和交易量,选择信用度高、交易量大的进行交易就比较安全,还可参考其他买家购物后的评价。尤其对声称是境外的网站更要提高警惕,有条件的可以查询该网站的经营资质。
2.2商品信息详细了解,行使自己的知情权。消费者要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名称、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消费者要了解商品的技术指标情况,主要包括用途、性能、等级、使用方法、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明等。例如,消费者在网上买手提电脑,或者家用电器,或酒类等食品,都必须了解商品的技术指标情况。
2.3商品的质量保障及售后服务情况。最好采取货到付款方式进行。
2.4低价行为。不要轻易购买低于市场价特别多的商品,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卖家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提供的商品往往与宣传不符,甚至只收钱不发货。最好选择自己居住所在地的网站,对比较生疏的网站要有充分防范措施。
3为此,我认为应尽快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以适应电子商务监管需求
3.1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在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电子商务行为,明确商务网站的市场准入资格、市场经营行为、组成方式等,使商务网站具备“经营主体资格”,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被投诉对象的条件。同时,还应明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电子商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地位,明确电子文书的法律效力和确认方式,明确网上交易行为的确认程序、支付程序、退货或者换货的程序、商务网站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和提供售后服务的义务,以及发生跨国消费纠纷时应适用的法律。商务网站要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生产者的准确信息,以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
3.2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由于电子商务在网上交易时各方通常互不见面,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而需要一个比传统商业模式更加完善的身份认证体系。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认证体系,超脱、权威、公正地开展电子商务认证工作,确认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身份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3建立全国统一的网上投诉中心和全国联网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网上投诉中心,受理全国范围内的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投诉,并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被投诉企业的有关信息,将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案件转交给被投诉企业所在省、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由其代表消费者向被投诉企业求偿,并围绕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被投诉企业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之后,再将处理结果通过网上投诉中心反馈给消费者,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消费者在明确投诉对象后,还需要掌握更详细的信息资料,以便投诉或者。因此,建立全国联网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变得十分迫切和必须;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已经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并且可行。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消费者权益加大保护力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在立法上要体现出前瞻性,以能及时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在立法政策倾向和救济手段上,需进一步向保护弱者——消费者利益方面倾斜,以便消费者利用各种救济手段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柳经纬主编.电子商务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2]郭懿美,蔡庆辉主编.电子商务法经典案例研究.2006年9月第一版.
篇5
论文摘要:在我国行政垄断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本质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政府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和排除公平竞争,是国家公权力对经济生活的不当介入和干预。它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结合反垄断法的定义及法益目标探究行政垄断的具体立法规制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各国,均将反垄断法规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法律。为了及时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必将是大势所趋。行政垄断作为我国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理应为《反垄断法》所规制。但从此前对外公布的《反垄断法(草案)》与相关法律设置来看,尚存诸多缺陷,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一、行政垄断的概念及表现
(一)行政垄断的概念界定
行政垄断有的称为行政性垄断,有的称为行政化垄断,有的称为超经济垄断,有的称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而对于其含义的界定,学界更是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概括而言,学界对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可分为下述三种学说:一是“行为学”,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为大多数,认为行政垄断为一种行政。例如王保树在其主编的论著《经济法律概论》中即将行政垄断界定为“政府及其部门运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1](p277)二是“状态说”,即认为行政垄断是指由于政府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垄断。徐士英在其论著《竞争法论》中即持此观点;[2](p85)三是“状态行为说”,此说是前两种学说的结合。即行政垄断是政府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凭借所拥有的行政权力,滥施行政行为,而使某些企业得以实现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和行为。[3]
笔者认为行政垄断从汉语语法而言可以理解为动词或名词。从该角度而言,有学者将其视为一个静止状态也无不可,但是从法律角度而言,结果乃行为之结果,行政垄断状态的出现是因为行为人实施了某一具体行为。而法律所规制的理应是行为,而非行为之结果,亦即法律规制的首要任务应是防止某一恶性结果之出现,而非在该结果出现后的化解或取消。因而笔者认同行为学的观点,认为反垄断法所规制的行政垄断应是一种法律行为,这也符合国际上的惯例。俄罗斯反垄断法即将行政垄断界定为联邦行政权力机构及联邦各部门的行政权力机构、各市政当局,所从事的与反垄断法规相抵触的行动,以及含趋向阻止限制和排除竞争的行动。[4]
除行为和状态之争外,学界对行政垄断的主体范围也存在争议,有些学者仅仅将其主体限定为行政机关,该界定缩小了行政垄断主体的范围。笔者认为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依法经授权取得行政权的组织。
综上所述,所谓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经授权的行政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或排斥)正当竞争的行为。
(二)行政垄断的分类及其表现形式
⒈以行政垄断的外部表现特征为标准。以此标准有的将行政垄断分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行业部门性行政垄断两类;有的将行政垄断分为地方贸易壁垒、部门贸易壁垒、政府限定交易、设立行政公司四类;有的将行政垄断分为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强制交易与强制联合限制竞争四类。学界之所以对行政垄断的分类如此五花八门,是因为现实中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太过复杂,再加上虽以垄断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但缺乏分类的具体依据。根据我国目前存在的行政垄断行为,行政垄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⑴地区封锁。又称地方贸易壁垒或地方保护,是指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⑵部门垄断;⑶强制交易;⑷强制联合限制竞争;⑸设立行政公司。
⒉以行政垄断针对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为标准。据此标准可将行政垄断分为具体行政垄断与抽象行政垄断。实际上这种分类是根据行政法学上关于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而来的。具体行政垄断是通过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实现的垄断行为,其针对的对象是某一具体的经营者。而抽象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以制定和规章、决定、命令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为手段实施的垄断行为,其针对的对象不是特定的,而非具体的某一类经营者。
⒊以行政垄断是否是行政机关主动为之为标准。依照这个标准将行政垄断分为作为的行政垄断和不作为的行政垄断。此种分类也是依据行政法学上关于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的分类而来的。作为的行政垄断是行政工体主动设置市场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而不作为的行政垄断,主要是指负有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公平竞争职责的行政主体,对于所辖区域内存在的妨碍竞争的市场壁垒不予消除的行政垄断。
⒋以行政垄断是否合法为标准。将行政垄断分为合法的行政垄断和不合法的行政垄断。合法的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自然垄断、特种行业垄断、国家指定专营以及国家垄断等,由于这些垄断一般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具有有利性和合法性,当成为法律规制的除外情形,而非法行政垄断为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
二、反垄断法的概念及其法益目标
(一)反垄断法的定义
反垄断立法最早出现于美国,1890年公布的《谢尔曼法》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反垄断法律。在对反垄断法进行界定时,美国称它是“保护贸易和商业免受非法限制、价格歧视、价格固定和垄断的联邦和州的立法”;[5](p95)德国将反垄断法称为是规制“以限制竞争为目的,企业或企业协会之间通过订立合同或协议,影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情况的行为”的法律。徐士英认为,“理论上讲,反垄断法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反垄断法不仅指反对垄断(包括独占垄断和寡占垄断)的法律,还指反对各种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狭义的反垄断法只是指反对垄断的法律。[6](p57)笔者认为,反垄断法当作广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将其定义为:国家为维持市场竞争格局而规定的禁止市场垄断结构和市场垄断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反垄断法的法益目标
由上述反垄断法的定义界定,我们当可以概括出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克服竞争与社会利益不统一性等消极影响,打击垄断行为,消除由垄断行为造成的垄断状态,并对自然垄断和必然垄断造成的垄断状态加以限制和规范,在维护竞争的经济秩序的同时切实加强市场的“竞争性”,确保竞争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
反垄断法的法益目标即是反垄断立法所欲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它反映了法律制度设计的内在精神和宗旨,同时又是对法律制度设计下达的最高指令,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⒈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竞争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通过反垄断立法,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⒉实质正义。实质正义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福祉的、社会主义正义观。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现法治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是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并进而对经济和政冶民主产生现实性的影响。
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和谐。保持市场主体的平等利独立,实现最大限度的企业自由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通过反垄断立法,打击行政垄断对于维护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三)行政垄断应纳入反垄断法规制的范畴
行政垄断应由什么法律来进行规制,在学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讨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行政垄断应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之中。王家福先生即认为我国的反垄断法的内容“既要反对经济垄断,也要反对行政垄断”。[7]笔者也赞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从前述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表现形式及构成要件结合反垄断法的法益目标来看,行政垄断理所当然应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而在我国更应作为规制的重点对象。这也已成为或正在成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国家的通行做法。如乌克兰《禁止垄断和企业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第六条特意对行政性歧视行为做出了列举性规定。所需注意的是,由于行政垄断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其特有的行政性,禁止和最终解决行政垄断的措施也应是多渠道的。除本文着重论及的当为最重要途径的反垄断法规制外,行政法等相关法律也当为法律规制的途径。然而,这并不是有学者所认为的《行政许可法》当成为规制行政垄断的重点。[8]
三、行政垄断的反垄断立法规制
(一)行政垄断的认定
⒈主体要件。所谓行政垄断的主体要件,即指行政垄断行为的实施者或曰该行政垄断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者。判断行政垄断主体的标准为其是否滥用行政权力去限制或排除(排斥)竞争而不在其身份是否为行政机关抑或企事业单位。因此,如前所述,行政垄断主体包括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经授权的行政组织(其中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而授权组织包括行政性公司、被授权行使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
⒉客观要件。行政垄断的客观要件是指行政垄断的客观外在表现,分为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两个方面。亦即行政垄断的主体实施了什么行为,该行为造成了什么后果。行政垄断的行为要件应是特定的行为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即可通过具体行政行为方式做出,也可通过抽象行政行为的方式做出。行政垄断结果要件是行政垄断导致的对一定交易领域内市场竞争的实质限制,所谓“一定交易领域”即“成立了竞争关系的市场”,而所谓的“实质性限制竞争”是指“几乎不可能期待有效的竞争状态”。[9](p207)
在行政垄断构成要件中,主观过错往往包含于行为之中,往往表现为故意,其侵犯的客体自然是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行为人所侵害的竞争秩序,对此笔者无需赘述。
(二)行政垄断的主管机关
为确保反垄断法执行的有效性,各国无不对反垄断主管机构的设置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严密、精心的设计,形成了目前虽然各具特色但又基本一致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纵观这些设置模式,概括而言都体现以下几个特点:如级别设置的高规格性与执法机关权力刚性,从而保证执法机关具有足够的威慑力;执法活动的独立性,从而确保执法的公正与有效;执法队伍的权威性,从而保证执法的科学与准确。同时为确保执法机构的稳定和执法人员的权利保障,许多国家都赋予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官员以特殊的待遇,如终身制或连任制,非因反垄断执法人员自身的违法行为不得免职等。我国虽然至今尚没有法典意义上的反垄断法,但已有些反垄断的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目前对行政垄断有管辖权的或者是同级或上级国家机关,或者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让隶属于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反对以强大的行政权力为背景的行政垄断,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0]而让同级或上级机关来反对行政垄断又会陷入自己监督自己的窘境。同时其权威性也颇让人怀疑。基于此,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反垄断法的执行机构设置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在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⒈科学合理原则。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首先服从于有效履行法律赋予他使命的需要,保证具有足够高的地位、足够大的权力与足够强的能力承担起反垄断的任务;另外还应适当考虑中国现行的国家权力机构与布局因素,尽量减少因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而对现行权力结构造成重大的冲击。
⒉独立权威原则。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否保持独立性,具有权威性是该机构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反垄断法的意义所在。因此,对于该机构级别的定位、权力的安排组织的设置、人员的构成、经费的保障和执法程序的设计和执法的效力的确定都须围绕保证该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展开。
⒊精干效率原则。任何国家机关的设置都必须符合精干与效率原则,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的宏观性、全局性更应当强调这一机构精干效率的要求。因此,按现行的政府组织体制,从中央到地方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的做法必须改变:在组成人员的进出条件和程序上,必须强调专业性、专门性和相对稳定性;机构编制的规模要适当,既要严格限制机构内核心人员的职位数,又要确保一般工作人员的数量。
在此原则下,在我国反垄断法中,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创设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可称为反垄断委员会。该委员会应是国务院领导的下负责执行反垄断职能的部门,同时除中央设立的反垄断委员会外,地方上可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不受现行行政区域的限制,不再层层设立。反垄断委员会具有检查监督权、调查取证权、审核批准权、命令禁止权、案件裁决权、行政处罚权等。
(三)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对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的法律责任规定的不明确,不严厉,可以说这是行政垄断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遏制行政垄断,应确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包括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个方面来设置。
⒈民事责任。法律应明确行政垄断受害人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获得相应民事损害赔偿。如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垄断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权益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经营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额度为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可预期的利润。受害人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度为侵害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受害人因调查及诉讼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⒉行政责任。法律明确规定反垄断机构有权做出行政决定,对当事人的行政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包括对违反强制购买、地区垄断、部门垄断、强制联合等限制行政排除(排斥)竞争行为,反垄断主管机关可以禁令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要给予行政处分;对涉嫌行为进行调查时,受调查者在规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或者拒不提供有关财册、文件等资料或证物;或者转移被查封、扣押有关违法物品或者证据的,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反垄断主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法保密义务,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公务员的责任。反垄断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
⒊刑事责任。与前述两种法律责任在反垄断法中设置的无争议性不同,反垄断法是否要设置刑事责任,则在学界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邵建尔教授通过从垄断行为是否具有“应刑罚性”的角度分析认为无论是从行政垄断的危害来看还是国际相关立法模式来看,我国反垄断法都应当设置刑事责任”。[11]并且除了规定对行政垄断主体中公务员的刑事责任外,还应规定对行政机关的刑事责任。这实际上可以在现行《刑法》第31条中找到依据,此条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双罚制原则,对单位可以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人员处以刑罚,单位犯罪主体中理应包含行政垄断主体,因此,对行政垄断主体的刑事责任也可采用双罚制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保树.经济法律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6]徐士英.竞争法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3]漆多俊.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7,(4).
[4]郭宗杰.关于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律定义与具体规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布莱克法律大词典[M].westpublishingCo,1990.
[7]王家福.WTO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中国法学,2001,(1).
[8]邹钧.试论行政垄断——兼评《行政许可法》对反垄断的重大意义[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
[9](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篇6
关键词:浮动抵押 物权法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012-01
一、浮动抵押概述
浮动抵押是一种融资担保制度,起源于英格兰衡平法,先后被许多英美法系国家移植,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也设立了类似制度。在国内,王利明教授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417条规定:“浮动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财产为标的而设定的抵押”。笔者建议可以将浮动抵押定义完善为:在企业现有或将来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抵押人在抵押确定前可以在正常营业中处分抵押财产的一种特殊抵押制度。
二、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立法抉择
在物权法中引入浮动抵押制度适应了工商业现实的需要,适应了市场经济活动融通资金的需要,
从法律角度看,浮动担保较之于固定担保有一些劣势,例如从优先权角度看,浮动抵押效力相对于固定担保较弱。但是浮动担保使债务人能够自己从事经营活动而无需债权人事必躬亲,比抵押制度更进一步实现了对担保物的充分用益。尤其是并无太多的固定财产,但拥有大量的流动性财产的公司。通过确定浮动抵押,只要有适当的公示方法使浮动担保能容易的为第三人知晓,同时避免了物权法定原则造成的局限。
三、我国物权法中浮动抵押的规定及分析
《物权法》规定这样~种新型的抵押权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浮动抵押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尤其拓宽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一些大型开发项目在进行国际融资时,国外银行经常要求以项目公司的整体资产和未来收益设定浮动抵押。由于我国以前的法律没有规定浮动抵押。当事人只能约定适用国外法。并在国外进行仲裁。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设立浮动抵押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
2、财产范围设定。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3、形式要件。要有书面协议,该协议一般包括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履行期间、抵押财产的范围、实现抵押权的条件等。
4、实现。实现抵押权的条件是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事由。
5、优先权。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四、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完善
1、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
浮动抵押需要很高的要信用环境,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建立以公司、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征用、信用评估、信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
(2)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及个人信用记录制度。及时其业务活动的信息,真实而公正地说明财务状况。
(3)加强浮动抵押中介机构的功能。
2、担保物权登记制度的完善
统一、便捷、低价、高效的动产担保物权备案公示系统是担保交易扩大、改善融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建议明确浮动抵押由相应的登记机关登记。
(1)登记机关。为保持登记体系的稳定性,不必成立专门的浮动担保的登记机关。企业和个人工商业经营者浮动抵押应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对于农业生产经营者则由所在地有关部门负责登记事宜。
(2)登记事项。在浮动抵押登记时不必将担保合同的全部事项登记,只需将一些必要事项登记公示(包括:浮动抵押的双方当事人、担保物的范围、所担保的债权的数额等)。
3、其它方面
(1)设定浮动抵押财产范围
《物权法》对于可设置浮动抵押的财产范围仅规定为动产。相对而言,不动产的价值要大,如果再加上知识产权和证券债权和普通债权,所发挥的担保功能,肯定要比仅以动产设定浮动抵押的担保功能大很多,其融资作用也更强。
(2)恶意担保的禁止
建议借鉴英国《公司法》,在立法时明确规定公司清算前一年内为无利害关系人设立的浮动抵押无效,除非公司在抵押设定后即刻对债务有清偿能力,或者抵押设定时或以后有现金,货物或服务形式的新的价值添入公司;当浮动抵押为利害关系人设立时,无效期间是歇业前两年内,并且无须证明抵押设立后公司即刻对债务有无清偿能力。
(3)抵押人正常经营的范围
在浮动抵押期间,为避免抵押权人处于危险状态,可参照英格兰的做法,对日常经营行为作宽泛限制,将判断行为合理性的权限交由法官,法官评判的标准则是诚实信用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13页
[3]沈达明、冯人同著《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李国安:《国际融资担保的创新与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程啸:《物权法对抵押权制度的六个重大改进》载《检察目报》2007年3月26日
[6]陈化彬著《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篇7
随着主义市场的深入,消费者权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日臻完善。本文围绕消费者知情权做了初步探讨,重点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含义
消费者的知情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二)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三)有关销售状况,包括售后服务、价格等。
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消费者知情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归纳起来,侵犯知情权的要件有以下四点:(1)消费者的损害事实。(2)经营者行为的违法性。(3)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经营者的过错,即主观上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是经营者违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约定的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促使经营者依法履行义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主要是经营者的责任,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 知情权 法律责任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上主要环节,是生产、交换、分配的目的与归宿,它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方面,其中生活消费与基本人权直接相关。消费者从法学意义上讲是专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将消费者定义为“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① 与消费者相伴而和的是消费者权利,所谓消费者权利,是指由国家法律通常是由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权益基本法所确认的,在消费领域消费者能够做出或者不能够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能够要求生产经营者相应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②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是我国宪法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消费生活领域的具体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具体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即:保障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和监督权。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经营者的基本义务。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市场结构还不完善,消费者在商品交易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消费者的正确消费要依赖于生产、经营者。因此出现了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虚假广告泛滥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③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是消费者基本权利之一,那么,什么是消费者知情权,它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认定是否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依法应怎样处理呢?本文拟就上述几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含义
消费者权益源于消费者运动和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并随着消费者运动的发展而逐步得到确认和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处于强大的资本力面前,就呈现出弱势状态,为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生产销售对人身安全具有极大危险的商品,使消费者的生命财产随时处于危险之中。消费者权利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的,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其中表述了消费者具有四项权利:第一,获得安全商品的权利;第二,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三,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第四,意见被尊重的权利。④消费者知情权即知悉真情权或取信息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知情权的内容应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法定知情权和法人知情权。⑤消费者知情权是一项经济权利,其只能为消费者独立享有,并且只有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才能享有。同时知情权也是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一项义务,即告知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确立和加强了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础,特别是对 于因提供和接受服务而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做出了全面、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的知情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例如,凡提供有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均须在其经营场所或交缴费用的地点的醒目位置公布其收费项目明细价目表。价目表应包括收费项目名称、等级或规格、服务内容、计价单位、收费标准等主要内容。收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的,必须在收购地点公布收购价目表,表明品名、规格、等级、计价单位和收购价格等内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副产品和消费品,也应实行明码标价;进入房地产市场交易的地、房产应标明其座落位置、规格、结构、计价单位面积和销售(出租)价格。价格主管部门对某些商品规定有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或价的,市场管理部门应在市场醒目位置予以公布。
(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
消费者从产生购欲望到实现消费,中间要经过一些环节。消费者首先要了解消费的意义,才能决定是否购买和购买什么;消费者要了解所要购买的商品,需要具备有关知识;由于商品很多,所以消费者需要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做出判断,才能实际购买。所以,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向经营者询问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情况即成为必然。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询问、了解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经营者应予以细致耐心的回答。
(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这就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无论商品或者服务的优点还是缺点,均应毫不掩盖地向消费者进行真实客观的介绍。经营者所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实,或者因其引人误解的宣传而使消费者接受该商品或者服务时,消费者对于经营者在进行交易时未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可以主张彼此的交易无效。例如:某店卖鞋,本来每双70元。为了赚取更大利润,该店在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原价168元一双,现价每双88元,吐血大甩卖”。结果,该店的旅游鞋销量大增。李某在该店买了两双这种旅游鞋,当天到某大商城购物时发现同样的鞋只要70元一双,附近几家鞋店价格也相似。李某顿觉上当,以某店侵犯其消费者权利为由做了投诉。这是一起典型的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案例。
法律之所以赋予消费者知情权,是有其特别考虑的。从消费者消费的实际过程来看,充分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是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的重要诱因,是消费者进行安全正确的消费所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消费者只有对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知晓,才能对商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其现实的消费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令消费者自身满意的消费选择,才能有效地防止消费安全事故。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不会购买他一无所知的商品或接受他不了解的服务。而现代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使一般消费者很难对必需的商品或服务有一一深入的了解。为了保护消费者,不使其因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而盲目消费或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法律赋予消费者以知情权。即便是在合同签订时,一方也有权了解另一方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如果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与信息,则构成欺诈。这是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是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意思表示真实”,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民事行为是可撤销行为。因此,如果经营者经营伪劣产品而未告知消费者实情,消费者完全可以请求撤销该行为。而且,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民事权利,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而消费者使用商品时,这项权利对消费者更为重要,因为这时消费者并没有机会询问经营者有关商品的情况。如果经营者不采取措施在商品上标明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就更容易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
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情况,对有些商品的各类信息情况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对于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其应当披露的信息则可能超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范围,其具体内容应当依据不同商品或者服务具体权衡决定。总之,凡是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消费者都应有权了解。具体说来,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
对于某些商品来说,其生产于何地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你购买中药材当然希望要那些地道的商品,这就不能不注意产地,其他商品也是如此。此外对于生产者的名称也要注意,特别是名牌产品其厂家往往也是固定的。另外,如果商品上未注明厂家名称,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就难以向厂家索赔。
(二)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
购买商品是为了使用,了解商品的用途和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些商品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带来危害,例如某些电器产品、煤气燃烧器等。了解该商品的用途、性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该销售者当面演示、索取说明书、线路图,甚至有些商品可以自已操作试用。对于某些特殊商品,如药品,仅从说明书上还不能完全了解它的用途、性能,还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或者根据医生的指示来了解该商品。
(三)有关销售状况,包括售后服务、价格等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是商品或服务交易的关键之所在,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应当对价格有确切的了解,尤其是对提供的服务的价格。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管理尚不严格,价格收费也比较混乱,损害消费者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就要求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前就价格问题与经营者协商确定,以避免挨宰受损。商品的售后服务也与消费者的利益紧密相关,了解售后服务主要是看生产厂家与经营者有无质量担保期、提供维修服务的方式以及是否收费、收费多少等等。目前,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家用电器、家用机械新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良好的售后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消费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认定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首先要明确消费者依法知情的范围、内容。即消费者依法应该知道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哪些真实情况。明确“知”的范围,才能准确界定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消费者知情权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1)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商品的名称、注册商标、商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2)有关商品的技术指标等情况,主要是指商品的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使用的方法、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3)有关销售善,包括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总体来说,凡是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与正确的决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消费者都应有了解。作为消费者,其实现知情权主要有本种方式,经营者违反了这三种方式,均构成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一是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即消费者知悉信息,这也是经营者应当主动履行的义务。二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即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三是消费者不仅要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知晓其真实情况,这种知晓真实情况,应当是限于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出其商品或者服务的同时,经营者有义务提供真实的情况,如果经营者提供的信息不实,消费者可以主张交易无效。
知晓消费者知情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界定经营者是否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知情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归纳起来,侵犯知情权的要件有以下四点:(1)消费者的损害事实。由于经营者的行为导致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不能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而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到损害,这种权益并不特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之后产生的损失,也包括消费者信任了经营者的虚假陈述而在缔约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损失。(2)经营者行为的违法性。一般表现为用文字的方式表明商品或服务的有关情况;对消费者询问、了解商品或服务的有关情况置之不理或不作明确答复,或者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告知的内容不具有真实性等。虽然法律认为人们并没有义务公开对自已不利的信息,但是,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经营者有告知义务的情形主要有:经营者事前隐瞒了瑕庇的;经营者为给对方制造假象而做了模棱两可的陈述;只有经营者具有有关销售物或服务的知识而消费者不可能了解其事实的。经营者不让消费者知晓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是对法定义务的违反,即是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系客观现象的必然联系,前面现象为因,后面现象为果。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时可以从结果去找原因,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确不知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这是结果。这种结果如是经营者未明示或问而不答造成的,即可认定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经营者的过错,即主观上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当然,侵犯知情权主要是故意。
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是经营者违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约定的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促使经营者依法履行义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秩序的重要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主要是经营者的责任。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包括知情权在内的权益,有时同时侵犯了法律保护的多种多层社会关系,有时是交叉的,有时是重合的,有它的复杂性。在处理中,要慎重区分是违背了私法还是触犯了公法,根据不同情况,明确违反义务者的法律责任。
(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民事责任是指经营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或者其与消费者约定的义务,侵犯消费者的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一般发生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 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先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即经营者不让消费者知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受利益趋动诈骗消费者购买、使用有瑕庇的商品,接受不合格的服务。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两种或多种民事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若消费者单诉侵犯知情权,并已构成侵权的,可按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判决商家赔礼道歉等;如若消费者以经营者侵犯知情权,即以欺诈的手段致使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不合格服务并主张经济利益,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 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的规定进行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对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欺骗消费者的惩罚性规定,适用时要慎重,正确把握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有无。具体适用上,可根据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局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中的13种规定去衡量,符合的即可认定有欺诈行为。
(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行政责任是行政责任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严格地说,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定职责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保护消费者的行政管理法规定义务,违法经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后者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往往也违反了国家的行政管理法规,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对于经营者违法经营的行政责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卫生法》、《广告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应承担行政责任有九种情形。一旦经营者实施了上述违法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有关行政机关有权依法给与行政处罚。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刑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刑事责任主要是经营者违反消费领域的刑事法律规定,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经营者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及责任形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作系统的规定,而仅仅是在个别条文中有所提及。追究经营者的刑事责任依据的是《刑法》。我国《刑法》规定的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犯罪主要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卫生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劣质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虚假广告罪等,对触犯刑法的可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作出相应处理。
[注释]
1、符启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论》,南海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第54页
2、黄建中主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释与倒解》,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理解与适用丛书编委会编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解与适用》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4、《联邦判例汇编》转引自张为华:《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5、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8页
[]
1、符启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论》,南海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2、黄建中主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释与倒解》,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理解与适用丛书编委会编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解与适用》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4、《联邦判例汇编》转引自张为华:《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严学军、王俊豪、宋华主编:《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7、黄伟国主编:《保护消费者权益常用手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毛玉光主编:《消费者权益损害赔偿》,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9、李昌麒、许明月主编:《消费者保护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篇8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自主创业 就业市场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1.1 我国宏观就业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我国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劳作中转移出来;传统产业开始衰落,出现大量产业工人下岗;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大幅度地精简人员;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就业困难。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曾经的“天之骄子”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而且,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8年的73.8%下降为2009年的68%。而且,由于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地域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往往集中于发达地区及东南沿海城市。而到西部、基层就业的规模还十分有限。
2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2.1 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就业问题首先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就业人数巨大,人口存量和失业人口数量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其在此基础之上中国未来的劳动力增长速度较快,增长数量也很大。加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大,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十分突出。
2.2 国际经济环境恶化 2008年出现的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在纺织品、电子、五金和机电行业产品出口贸易上受到影响,波及到这些行业的就业,进而影响这些需求大户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2.3 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交易双方有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
2.4 高校就业指导不完善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处于萌芽阶段,就业课程内容不规范,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化规范。并且,我国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诸多的欠缺。这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对自己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位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求职时多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特点。
2.5 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 高校毕业生由于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所以他们都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和较高的个人抱负。但其自身在能力和心里方面存在着很多就业缺陷因素。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部分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不完善,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从“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转变,大学生已不再是曾经的“天之骄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刚毕业进入社会时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期望薪酬普遍过高。因此,在求职的道路上处处碰壁也是在所难免。
3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府政策
3.1 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政府应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培育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市场。规定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并严格规范各种毕业生招聘会秩序,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此外,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信息的取得。搜集信息、分析和预测信息,把准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帮助他们确定求职方向和目标。
3.2 鼓励自主创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形势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技术,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找合作等方式创造就业岗位。就政府而言,主要是制定一些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规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外,政府还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并对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
3.3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政府通过制定某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范围,从而提高其就业概率。例如,组织实行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包括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设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等等。
3.4 扶持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到这些企业和单位就业营造氛围、疏通渠道和创造条件。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通过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首先,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更新企业主的经营理念。这样可以减少小企业倒闭风险,并有利于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其次,开展促进就业小额信贷工作。比如在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担保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支持的信贷资金或担保资金。
3.5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求高等学校建立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经费投入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需求调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及时调整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学校和专业。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3.6 健全劳动法律体系 日本的就业法律十分完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法律支持,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如大学生就业法、最低工资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等,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6(4).
篇9
【关键词】行政程序/效率功能/时限
【正文】
长期以来,法律多是从实体内容角度着眼于结果来规范行政行为。然而,由于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单单侧重于实体法的作法越来越不适应需要,于是行政程序法开始受到重视。行政程序法通过控制行政行为的过程来实现行政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其正义功能和效率功能上。正义和效率不可或缺,而效率是正义的必要条件,不讲效率又是我国行政实效低下的症结所在,因而强调效率功能对实现我国行政法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功能
行政程序法是重要行政程序的法律化,行政程序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及相对人参与行政行为从起始到终结的过程。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来看,行政程序表现为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及时限。行政程序具有科学性、正义性、合理性的特质,体现在行政程序法的一系列的具体制度上。行政程序法为行政权力的行使设定了严格的规则。如行政公开,调查取证制度、告知制度、教示制度、回避制度等,使行政权力的行使被限定按法定的程序进行,防止和控制行政权的滥用,保护相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免遭行政权力的威胁和侵害。行政程序法的正义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的效率功能却常被曲解。
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指行政程序法的实施能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这里所说的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不同于有些文章所说的“效率模式”,它不是指以提高行政效率作为行政程序法立法的主要目标,更不是指先牺牲正义来提高效率。它在现有的正义——效率侧重基础上探求立法和执法中效率功能的最大化,举例来说,强调效率功能并不是要把原先的二审终审改为一审终审,而是努力从立法上配置使每次审都以最小消耗来完成的制度,并使之实施。对效率功能,英国行政法学家韦德在其著作《行政法》中写道:“行政官员往往把法律工作者发明的程序看成是效率的障碍,这是自然而然的。确实,自然正义规则限制了行政活动的自由,遵循这些规则须花费一定的时间与金钱。但如果减少了政府机器的摩擦;时间与金钱似乎用得其所。正因为它们主要是维持公正的原则,可消除苦怨,所以可以说自然正义原则促进了效率而不是阻碍效率。”这段话从行政程序“可以维持公民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和良好关系,减少行政机关之间的摩擦”,及时实现公正,从而减少相对人利益损失等方面说明了行政程序法具有效率功能。(注:转引自孙笑侠《法律程序设计的若干法理》,《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
另外,行政程序法本身具备了提高行政效率的特质。行政程序来源于漫长的行政实践历史过程,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同类或同样的行为程序不断选择、改进”(注:谌中乐、王敏《行政程序法的功能及其制度》,《中外法学》1996年第6期。)的结果。人们针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设计了不同的行政程序,对同类行政行为根据其对当事人利益的影响程度设计了繁简程度不同的程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五十元以下罚款的,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五十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处罚。”而其它的处罚则要适用“传唤、讯问、取证、裁决”的程序。如果前类处罚也适用后面的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对人投入的资源和成本将大大增加,行政效率自然就不高了。因此,行政程序法设计了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分离制度意欲使行政资源浪费最小化。
行政程序法具有效率功能还因为它的高度规范性和权威性。行政程序法作为独立于行政实体法之外的重要部门法,其本身凝结着正义要素(proceduraljnstice),这导致程序合理性即行政权力若依严格正当程序行使,那么这个结论就被认为是合理的,非经法定程度不被否定,即“制度设置原则”(rincipleofinstitutionalsettlement),这体现在行政行为的先定力上。因而行政程度法能使行政行为具有确定性、合法性和稳定性,一般一经作出就会产生法律效力,会被服从,这样就维护了行政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以时限规定为例分析制约效率功能发挥的因素
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由其具体制度来实现,其中时限制度最集中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完成行政行为及相对人参与该行为的连续过程。这就必然涉及到行政行为完成的必要的时间限制。以行政许可程序为例,许可行为的各个阶段都涉及时限规定。首先,相对人的申请应当在一定期限内提出。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作企业的申请批准后,应当自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30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其次,行政许可机关应当及时受理许可申请。第三,对行政许可的审查应当抓紧进行。我国《外资企业法》规定对于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国务院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授权机关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90天内决定是否批准。最后,许可结果必须及时告知当事人,不得拖延或不予答复。
时限制度直接结合了行政效率和相对人的利益,各国行政程序法一般都在原则规定之外设专门规定。《澳门行政程序法》“在非官僚原则及效率原则”指导下规定了行政机关有“快捷之义务”。该法第57条规定“行政机关应采取措施,使程序能迅速及时进行,因而,应拒绝作出及避免出现一切无关或拖延程序进行之情事,以及应命令与促成一切对程序之继续进行及作出公正与适时之决定属必需之情节。”同时在第四章专门规定了“期间与延期”。
我国现行行政程序法律法规中对时限规定也有所体现,但在立法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效率功能的发挥。如行政处罚程序的期限仅存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极少数行政法律规范中,而在《土地违法案件处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范中没有时限规定。有时虽有规定但各个规定之间相互冲突,造成实践中难以执行的情况。《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前,对行政处罚没有统一的规定,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处罚行为各个阶段作了相当多但又不尽一致的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的规定,各法规、规章中和《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修改的内容仅限于行政处罚权的设定,相互冲突的时效规定仍各自有效。除此之外,不少行政程序法律文件尽管有时限规定,但立法者经常回避违反此规定的法律责任或只是笼统地提及应“承担责任”而不规定依据什么承担何种责任。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公安机关违反6个月的规定应承担责任”。至于责任形式等没有具体规定,这种规定形同虚设。
公认地,立法完善至少应符合四条标准:一是出台及时,包括及时出台新法律法规和及时检查和修订原有法律法规。二是内容齐全。三是精神一致,实体法与程序法、同等级与不同等级法律法规和谐统一。四是有达到法律规定的预期目的具体制度,最主要的是责任制度,因为权利的实现比权利的宣告更重要。根据这些标准,目前有关时限的规定无疑是不完善的,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行政行为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立法中缺乏预见性、超前性及法律条文简约、内容笼统、适应性不强是产生时限规定空白点及相互冲突的主要原因。而不规定违反时限制度的法律责任的决定因素是偏向行政主体的立法思想,这样,必然导致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及行政资源的浪费。所以,立法上的欠缺是制约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充分发挥的因素之一。
三、充分实现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的条件
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只有通过实现才具有实际意义,而要充分实现效率功能需要完备的外部条件及行政程序法自身在技术上不断合理化。
(一)外部支持
提高效率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是行政权膨胀,社会事务繁多而行政资源有限。“鉴于机关的财力总是有限,且通常不足以完成所有的法定职责,考虑行政程序的效率必不可免。”(注:盖尔霍恩、利文《行政法与行政程序概要》(中译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行政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又决定了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其他法及其他机关对行政效率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效率原则的宪法依据及对实现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的最大支持。
提高行政效率的直接障碍是国家机关重复设置,职能重叠,利益竞争,责任推诿。实现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的基本条件就是各机关分工,统一高效协调运作,避免职能重叠,尽量减少管辖权冲突,从而保证行政权的行使畅通无阻。另外,行政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充分发挥行政程序法的效率功能还要求相对人对行政程序法的利益认同和文化认同。行为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心理观念作出选择的外在表现。心理观念不同,就会有千差万别的行为方式,效率功能实现的程度也就有差异。提高相对人对法的认同程度,需要长期的法制宣传教育。认同程度的提高,法实施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会更大。
(二)行政程序法的合理化
行政程序法本身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效率功能的实现,完善行政程序法是发挥其效率功能的内部条件,也是前提条件。在理想的情况下,具备如下特征的制度能以较小的人力、财力较快地实现管理目的:1、主体目标明确;2、行政过程步骤紧凑,简化易行;3、相应制度合理相互配合。体现行政程序法效率功能的主要制度有:时限、、简易程序,紧急处置,行政终局、复审不停止执行等等。
我国行政程序法确立“以公正为主,兼顾效率”的模式固然重要,但进行具体制度的构思和设计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以上主要制度我国行政程序法律文件或多或少都有规定,问题是如何使它们更加合理。第三部分分析了时限制度的不足,针对时限制度立法上的种种欠缺,当务之急是及时建立详尽的一致的时限制度。第二,明确违反时效的法律后果。合理的作法是:可以取得权利的,超过合理时间,相对人自然取得权利;可以导致义务消失的,超过合理期限,相对人义务自然消失。同时对取得的权利及消失的义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保留审查权。对行政主体方面,违么了时限规定的行政行为是缺乏行政程序合法性要件的,属于步骤违法的情形之一,应当被变更、被撤销或重新履行。
体现效率功能的制度也亟待完善。制度指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主体不履行或无法履行法定义务时,依法由他人代而为之,而该务及行政相对人权利。有关行政相对人的规定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赔偿请求人转移及《行政复议条例》中复议申请人转移等等,最明确写明的是《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对行政主体的见于《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的委托规定及《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发生的前提是事务的主体具有可替代性,而使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是人具有从事所职务的行为能力。
制度可以确保行政职权实施的连续性,适当分散行政主体的管理事务,减少行政失职,提高行政效率,制度还能使不具备丰富法律知识的行政相对人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制度尤其是行政主体的在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和实践中都不发达,究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是行政水平总体很低,行政事务只能由专门的行政人员来管理,具有从事所职务的行为能力的机关或个人不多。另外行政机关冗员,某一行政人员因故缺席一般不会导致某一职务行为中断,许多行政人员也认为自己所行使的职权是特权,拖延几天也是无可厚非的。二、对相对人来说,因为法律工作者的作用非常有限,大多数相对人认为只有躬亲才能放心。因此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多是被动产生,如相对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时产生。
完善制度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疏散行政机关冗员,确立首长负责下的行政人员“个人责任制”,使行政人员偶然无法或不能行使职务的行为对其产生不利后果,同时引导法律工作者的业务从诉讼到非讼扩展。二是行政程序法律法规必须明确规定的条件、形式、程序及责任等内容。
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的制度还有不少,如听证程序,应增加事后听证的规定。如果行政处罚针对的事实属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实施而来不及事先听证,或者行政处罚对当事人不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如罚款时,都可以由行政机关先作出并实施行政处罚,然后利益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在事后要求举行正式听证。
四、结语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程序法的功能之一,也是改变我国行政实效低下、实现行政法治的利器。然而,效率功能受到诸如立法欠缺、行政观念错误及行政能力不足等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去培育可能的外部支持力量,并不遗余力地完善行政程序法的具体制度。
【参考文献】
[1]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应松年.行政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4]杨惠基.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5]张国庆编.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篇10
关键词:部门货币 储值卡 法律监管机制 储值卡监督协会
2012年3月20日,北京市民刘先生向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公司递交了申请,要求公开IC卡成本明细及巨额押金利息去向。原因是什么呢?刘先生的一卡通因折角而破损,影响了使用,在其更换新卡时,旧卡的数据读不出来,公交公司拒绝退还旧卡中的20元押金。刘先生遂要求开押金的发票,公司也拒绝。据刘先生估算,按照每张卡20元的押金来计算,北京4000万张一卡通的押金费用超过8亿元,如果按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5%来计算,仅沉淀押金的年利息就达2800万元,刘先生要求披露这些钱的去向。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一卡通的押金费用远没有媒体报道所称的的那么多,虽然北京市已发行了4000万张一卡通,但存在大量的退卡,目前累计退卡已达800多万张,实际流通的一卡通仅有3000多万张。
事情出来之后,就有律师跟踪调查,通过网络搜索出“IC卡制作”,超百万购买量的一张卡的成本最低可降到2-4元,出厂价格7元左右,这与“20元”有相当的差距。下面我们来看看规模效益:一张卡20元押金,按照现在的利率,20元存款年息可忽略不计,但是,20乘以4000万张卡,就是8亿,8亿元存款的年息,2400多万,这就不是一个小数。全国有多少公交卡呢?去年,我国城市交通领域一卡通累计发卡量突破1.8亿,按照这种方式,我们粗略地计算出,公交部门一年就多收入了1.26亿元,相当于中央银行的特权,因为发卡,就能获得这笔可观的收入。
我们绝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这一个领域。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城市一卡通只是正在流通的各种商业储值卡的一个小小的影射,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日,非银行类储值卡这种便捷的消费模式逐渐赢得大众的青睐,这类消费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是先付费后使用,通过发卡的方式,发卡机构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无息贷款”,形成巨大的利息收入,而与此同时,相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也由之而生,由于这些资金是通过非银行机构集中而来的,所以,北京大学的吴志攀教授称之为“部门货币”。在这里,我们先暂将“部门货币”定义为:非金融机构通过各类储值卡的发行获得具有支付、结算、储值但不具计价功能的资金。
一、由“部门货币”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不利于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据统计,去年我国每台ATM机对应银行卡数量为8835张,同比减少了7.2%,同时,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318亿笔,同比增长23.4%,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7.4%,去年的金额是32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7.5%。但是,引发我们思考的是,一年出生那么多人,花钱的人应该是越来越多,相应的增速应该是加快而不是放缓,至少也应该是同步,原因就在于大家用了其他的卡,这就是非银行类储值卡对于正规银行业务的影响。
(二)为洗钱、诈骗、行贿、受贿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储值卡具有不挂名、即时性等特点,这是犯罪分子利用储值卡进行洗钱的一个重要因素。储值卡的匿名蔽了犯罪分子的身份,加大了监管部门监控和追踪非法交易的难度。不仅如此,储值卡的电子支付交易环境没有交易者的相关真实信息,因此搜集关于洗钱的有效的电子证据非常困难;同时,储值卡逐渐开始代替了货币成为送礼的首选,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另一方面商业企业向有关单位售卖储值卡,必然会鼓励寻租行为,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财富的转移,最终将导致社会福利总水平的下降。
(三)损害消费者利益
首先,商家在经营活动中通过不找零等名目变相涨价,甚至借机倾销存货、牟取暴利,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其次,若消费者在储值卡存蓄期限内没有及时消费,卡内余额将自动作废,从而导致消费者非理性的“疯狂购物”,并且期限届满后卡内余额将直接由商家牟取,实质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再次,一旦商家倒闭后,消费者将无处索赔。
二、 我国对“部门货币”的监管漏洞
(一)储值卡发行主体
中国人民银行曾于2010年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该《办法》第八条规定中提到:《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国务院于2011年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于发卡主体也有提及,《意见》只提出两类发卡主体,即专营发卡机构和商业企业;商务部在2012年11月1日实施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也规定发行主体系从事特定行业的企业,即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但上述《办法》及《意见》均对有关发卡主体资格的其他规定尚未提及,至于合伙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中小经营机构是否具备具备发卡主体资格暂未作具体规定,一旦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争议,其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二)储值卡发行程序
缺乏详细的法律规定与监督,使得发卡程序过于简易。《办法》中第七条到第十六条对支付业务的申请和许可虽做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包括了规定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主体的资格、申请人在申请时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的文件资料以及申请人在收到受理通知后应公告的事项等,但其涉及到的主要是形式审查,缺少实质审查。这样一来,发行主体就具备了像金融机构一样的“吸钱”功能,导致相应经济问题的产生。
(三)储值卡发行规模
《管理办法》及《意见》中均有提到对商业储值卡实行“实名购卡制”、“非现金购卡制”、“限额购卡制”:“对于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由发卡人进行实名登记。”;“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使用转账方式购卡的,发卡人要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国家现行立法中只对储值卡中的金额进行了相关限制,但对于使用储值卡的时限未作限制规定,若消费者怠于消费,由此而产生的“虚拟消费”就会造成劳动与价值的失衡。举个列子来说,假设一个城市有100个人乘坐公交车,公交部门发了200张卡,其中有50张被退回,还有50张没退也没有使用,那么,公交部门只需要为100个人提供运输服务,而不需要为另外50张卡的持卡人提供服务,但是,该50张卡的价值和性质与前100张卡一样,实际上收到了150张卡的钱。按照这个道理,发卡部门发的卡越多,剩余卡就越多,这样相对而言,部门提供的劳动比例就越少,实现的价值反而越大,这样看来是极为不符合“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
(四)储值卡监管机制
储值卡消费的监管主体不明确。我国法律规定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使监督权的主体有很多,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司法部门、消费者协会以及广大消费者,但究竟哪个部门担负监管主体的职能还有待立法的明确。监管权力分配的不明确造成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重叠导致消费者投诉时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造成监管低效无序的状况,不能有效得解决纠纷。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对储值卡的发放、销售及售后资金缺乏动态监管。
(五)储值卡救济机制
法律监管机制和惩罚措施不到位,如发卡主体一旦出现倒闭或是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寻求救济的途径单一,往往造成消费者索赔无门。这一点是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商家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关门歇业或易主,却未及时通知持卡消费者,也未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而事后的继受主体不承担原有的责任和义务,就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有些商家通过发卡的方式恶意圈钱,发卡之后,择机关门,携款潜逃,一夜之间关门大吉,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消费者挽回损失的难度。
三、国外相关立法规定——以美国、日本为例
有人可能会问,在国外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吗?这就牵扯到了支付方式的选择,我国将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信用型,二是预付型,前者包含了信用卡、银行借记卡等,这些卡都要受到相关法律和银监会的监管,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购物卡、储值卡,这一类是没有法律监管的。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选择了信用型支付方式,而我国则选择了信用型与预付型并存的模式。将这两种方式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信用型模式即刷信用卡消费,使用的是银行信用,消费者受到鼓励,可能多消费,但不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银行和银行卡都要受相关法律和银监会的监管,这种消费模式是基于国外信用度较高的客观事实应用而生的,而预付卡就不一样了,预付型即商业服务部门发卡,使用的是买卡人的钱,虽然不一定增加实际消费,但一定增加虚拟消费。由于虚拟消费也可以实现为真实的货币价值,所以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增加了,同时它缺乏相关法律约束和银监会或央行监管。预付改变了消费模式,提前回笼货币资金。那么这部分资金就可以暂时脱离流通环节,进入其他领域,做短期周转或投资。
而从我国的邻国日本来看,在日本,预付型消费是广泛存在的,但其国却对预付型消费的消费模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制。日本对预付卡发行主体的相关法律规制有:申报制度与登记制度在日本发行预付卡实行两种制度:对经营者自行发行预付卡的实行申报制度;对代为发行预付卡的实行登记制度。申报与登记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监管,监管一般不由中央银行或自律组织单独负责,而是由中央政府机关与自律组织共同监管。日本实施对预付卡发行人监督的主体是其批准发行机关,即内阁总理大臣。监督权的内容有:报告书审查权、立入检查权、业务改善命令权、取消登录权和监督处分权;同时,日本法律有规定,预付卡发行人须对其收取的预付资金交纳保证金。具体做法:“预付证票发行者在基准日之际,所发行的预付证票的基准日未使用余额超过法定金额(一般为1000万日元)的,应在该基准日的翌日起2个月内将相当于该基准日未使用余额的二分之一以上之金额作为发行保证金委托距离主营业所最近的寄存机关保管并向内阁总理大臣报告。证票所有者的与预付证票有关债权在发行保证金范围内有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
四、对“部门货币”法律监管的完善
(一)明确发行主体资格
明确储值卡发行主体资格是国家在监管“部门货币”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源头性措施,因此,对储值卡发行主体进行具体可行的限制,来从根本上控制储值卡流通数量则显得尤为重要。《意见》中虽然已指出“任何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多用途预付卡”、“金融机构未经批准,不得发行预付卡”,但其并未提及发行主体资格的其他相关规定。所以,我们建议:首先,从横向角度分析,我们要对企业的出资、信誉、内部管理等方面做出更详尽的规定。
(二)完善储值卡发行程序
建立相应的申报登记制度,在程序上以“申请—审查—登记—公开”的形式运作,依法严格发行程序。明确负责储值卡发行的申报、登记部门,即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发卡机构的申请及登记,国家认证机构应该对递交申请发行的企业或者商家进行严格的审核,申请发行的主体应该在申请书上清楚地注明其经营能力和注册资金,并附加上一年度的业绩报表以供审核机构参考。
(三)严格储值卡发行规模
首先,可以由国家认证管理机构制定储值卡发行金额上限,在这里,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经营规模及财务状况的经营者做出储值卡发行金额的限制。其次,限定储值卡的使用期限。明确规定储值卡的存蓄期限,以此刺激消费者积极消费,推动消费循环,避免造成储值卡的囤积和怠于消费的出现。
(四)健全储值卡监督机制
建立储值卡监督协会,在监督储值卡认证管理机构运行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救济渠道。储值卡监督协会的建立可以参照消费者保护协会,通过社会团体组织的建立,与储值卡认证管理机构形成制衡的关系,对发卡的审核进行监督,当消费者在使用储值卡出现问题时,帮助消费者解决困难,提供有效救济。
(五)建立储值卡救济机制
建立保证金制度,以此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成立以储值卡监督协会为“储值卡认证管理机构—发行主体—消费者”为中心的调节模式。通过审核的发行主体在购买储值卡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交付保证金,这部分保证金在发行主体出现倒闭或者其他情况时会用于对消费者的赔偿和其他救济。如果发行主体有违反发行规则的行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予以相应的罚款,同时可以取消其在下一年度或一段时期内发卡的数量,以此对发行主体形成规制。
五、对“部门货币”法律监管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通过限制“部门货币”相应载体的功能及规模等措施以及建立公开明细制度,使消费者群体了解“部门货币”的去向及使用的具体情况。
(二)有利于明确“部门货币”法律地位,进而健全我国经济法学体系。用法律定义的方式解释原本模糊的概念,填补我国法律在此方面的缺失,做到法律上及时有效的跟进。
(三)有利于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对流通于市场中货币的各种用途进行控制,实现市场监管机制的健康运行,实现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中的平衡分布。
(四)建立与完善对“部门货币”的监管制度,可以为立法者、行政执法人员提供法律依据。利于我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理念的深入贯彻。
(五)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打击经济领域中存在的“灰色地带”,引导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部门货币”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广泛的存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其的有效规范,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金融风险问题。当然,在这里,我们只是以储值卡这一种支付形式为例,除此之外,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上支付形式亦会积累“部门货币”,形成大量流通于监管体制之外的沉淀资金。中央银行和相关监督部门对此更应该加强规制体制的建设,尽量避免由于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的对经济运行所造成的损害,为诸多的商家或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引导其在规范的法律环境下健康发展,降低“部门货币”潜在的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志攀:《金融法概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援成:《货币银行学》(第四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周虹:《电子货币论》(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张春嘉:《虚拟货币概论》,巴蜀书社,2008
5、[美]埃文斯、[美]斯莫兰著,中国银联战略发展部译:《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