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规划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规划内容

篇1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由量到质的转型时期,城乡规划发展向着更为理性的方向前行。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的新目标,对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的城乡规划已经逐步由传统的形态规划向综合规划转变,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创造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空间形态。当前,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成立的宏观背景下,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必然面临调整、适应和创新、改革的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专业重要核心课程,应符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探索以培养学生的规划核心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课程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它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同时又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课程应该进一步完善学科发展导向型的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架构,必须符合其过渡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城市规划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对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其内容进行重大改革。课程不仅需要对其理论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而且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

二、课程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教育和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空间规划,我国城乡规划专业院校主要课程基本围绕新城开发的规划理论和方法。2011年将“城市规划学”改名为“城乡规划学”并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方向包括“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规划”。居住区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与调整。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开设40学时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增城乡规划专业,开设32学时的《居住区规划原理》和80学时的实践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相对于国内同类院校,我校这门课程起步较晚、差距很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思考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方向。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学生实现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良性过渡,对领会城乡规划设计思维和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应用渐进式教学方法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开设于大三,学生从建筑设计到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对象由建筑扩展到城市,设计的空间尺度跨越越大,设计影响因素由少变多,广泛而复杂。面对复杂的设计条件,学生应用正确的规划思维方式,掌握规划设计的方法。渐进式教学方法是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有序地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教学模式。主要的原则即化整为零、循序渐进,适宜运用到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处理中。渐进式教学方法强调目标的阶段性教学,在保障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形成由浅至深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引入开放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开放环境的设置,促进了学院内多学科教师的交流,工程师与教师的思维碰撞,有利于设置开放式教学团队。我学院建筑学专业、环境艺术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相互协作可以为学生打开不同学科的窗口,能整合设计相关内容,扩展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开放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场所的开放、教学资源的拓展和考核方式的开放。教学场所由教师转移到现场,对居住区基地进行调研,增加对居住区的感性认识。教学资源的拓展主要是协同授课的教师和设计师,教学考核方式也由传统的背对背转为面对面的,在学生的方案汇报之后,可对方案做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的成绩。

(三)体验式教学方法

以往居住区规划设计都是根据任务书做方案,随着社区规划的发展,规划师开始根据实际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借此调研过程了解当地居民对居住区现存状况提出意见,通过座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社区的建设意见和建议。学生通过对城市的具体区域调研,将人的行为及场地环境做出详尽记录并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提倡同学间的讨论,进而培养同学之间协作学习,共同思考的过程,使得体验质量和效率更有保障。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篇2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

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空间重组;资源调配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27-03

一、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在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的。他从宇宙飞船的启发中得到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宇宙飞船是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会因为资源耗尽而毁灭。如果人类发展经济还是向原来那样不合理的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一旦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唯一延长的方法就是重复利用宇宙飞船的资源,如:分解呼出的CO2为氧气,分解出尚有营养成分的排泄物为营养物质再利用,尽可能少的排放出废物。人类经济发展也一样。所以,人们必须采用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既能保护现有资源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突破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新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利用现有资源,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工业技术水平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人们必须通过大范围开采地球资源,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长足进展。这种依靠消耗资源带动发展的模式,导致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严峻的资源环境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972年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指出: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将制约直至最终将使发展停止,而达到增长的极限。其中“人均自然资源利用”一节中提出要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持环境的全球均衡。

198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着手研究没有极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于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着重指出了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循环使用自然资源,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与自产资源越来越少的窘境;我国资源总体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贫矿多而富矿少。其次,绿色壁垒成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限制性因素。全球变暖、臭氧空洞、能源危机等世界性环境问题的存在,使世界各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环境问题为要挟,限制对我国一些产品的进口,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为了克服上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落后等问题……本世纪的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地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住宅区与工业区混杂等问题,而相应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诸如:“空心村”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量农田被荒废的现象。面对城市与农村存在的双重困境,人们意识到仅仅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已经不仅不能协调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的困境,甚至于连城市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够解决。只有从更大的区域出发进行规划,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城市空间而从区域层面出发的区域规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933年在《雅典》中提到: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所在的区域单独研究,因为区域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界限和环境。在《雅典》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一致性。

1977年《马丘比丘》中指出: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态一致性,并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他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更加明确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920年5月德国成立的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志,该会编制鲁尔区《区域居民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

1944年英国学者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区域规划走向了繁荣。

三、制度层面上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是相互促进的,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区域规划和谐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良好的区域规划是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保障。

首先,从区域规划的发展动力来看,传统区域规划以建设与经济发展为核心,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思想的推广,区域规划中逐渐融合了 “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新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规划建设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代城市建设大都从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系统等多方面构建新型生态体系,而不是以往仅仅考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其次,在规划内容与手法上,将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文化历史、弱势群体等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污染物集中排放与处理,以及节能小区等课题的研究与落实。

再次,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不仅从原来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法、比较法以及综合法等出发,而且越来越多的引用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生态位势”、“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健康”、“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分区”等理念将被广泛普及,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定量化,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将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立足企业循环经济的企业空间重组

企业循环经济就是在企业层面实现小循环,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物料和能源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从单个企业出发保护区域环境,为区域的规划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区域规划就可以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不用受制于污染企业的布局,为区域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山东高唐的泉林纸业集团,通过发展中水回用,以及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实现了企业的循环经济,保护了区域的环境,为区域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实行循环经济会对其布局产生很好的效果,实行循环经济后,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小,故其分布范围有了更大的机动性。对于整个区域而言,区域规划的制定也具有了灵活性,使本应布局工业企业但由于环境问题不能布局工业企业的地区,实现企业的空间重组。

五、立足园区循环经济的园区内部布局重组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通过在区域内建设工业园区,将区域内的企业转移到园区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指导。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最为典型的是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园区中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热电厂为核心,其他企业利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废热等其他废弃物进行生产,在节约了原材料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卡伦堡模式是企业为了使成本降到最低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园区,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以及整个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逐步推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鼓励或者提供一定优惠条件,通过规划形成一定的循环经济园区,促使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园区层面的规划实现循环经济后,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生态园区的建设正是基于对循环经济的考虑,正是借助自上而下的区域规划这一优势,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现在很多开发区的初期规划就只包含一个供热中心,打造企业发展的成本优势。

六、立足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域资源重新调配,供求体系的重新构建

立足城市、城镇、农村的整体循环经济体系,以区域规划为手段,实现区域内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的资源供求体系。改变以往城市工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在郊区填埋焚烧的局面,实现工业废弃物到农业肥料的蜕变。在区域层面上,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比如:居住区所需要的日常能源,由家禽粪便、农业废弃物、林业木屑及家居废物提供;居住区剩余而处理后的生活粪便提供农田所需要的有机肥料。

在我国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环境中,需要上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干预,制定大范围的区域规划,而不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单独进行各自地区的区域规划。上级部门制定该大区域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为下级主管部门制定区域规划提供指导性思想。

七、小结

循环经济和区域规划都是在资源环境出现问题后,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方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内容。如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区域规划;如何在区域规划时更好地考虑循环经济,以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何使这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个规划者的心声。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考虑区域规划问题,在区域规划中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无疑是促成这一愿望的关键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委会.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读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4]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 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2009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7个规划,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国家级区域规划之外,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联合规划也是紧锣密鼓:《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庆“两江新区”、深圳综合改革配套。一时间区域经济正以风起云涌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国家级的区域规划来看,政府希望通过整体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特色板块的崛起,未来实现板块间的相互协作和良性互动。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8个区域规划都有各自的期望和战略重点,如海西经济区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辽宁沿海经济带要起到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关中―天水经济区则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目前,我国经济版图已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大变局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已开始将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2009年我国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从单纯依靠外来投资,到三来一补加工为主的出口,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这三种模式无一不是以国外市场为增长动力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的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这种发展模式还可以维持,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外部导向型的经济越来越难以支撑国内的发展。最深刻的例子便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贸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不得不依靠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振兴规划。事实证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放在国外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内的市场,通过完善包括工、农、第三产业整个经济体系,合理调整各行业比重,扩大内需,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中国的经济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区域规划同产业振兴规划,双双被赋予了保证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经济转型的重任。

首先,区域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赖对外出口,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金融危机给我们原有的发展思路敲响了警钟,未来中国的经济必须从外需过渡到外需经济和内需经济相结合,并逐步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产业规划是直接着眼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而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区域规划政策更具有宏观战略性和针对性。区域规划的目的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政府对上海的要求是建设“两个中心”,这显然是适应了其产业升级,从制造业为主转向金融服务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对海西区的扶持,自然是对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加强亚洲地区区域融合。北部湾、环渤海、以及东北振兴区域振兴都可以看到国家在调整结构时,产业振兴和区域规划相结合的思路。

其次,区域规划要促使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区域之间发展的布局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东部沿海,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均衡。这种情况的产生受制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国情国力,客观条件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在有地缘优势的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突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大板块。同时又划分出若干个独立活跃的经济圈、经济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更进一步,还细分出若干个经济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网格化均衡发展的条件。同时,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发展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以及收入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今后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均衡发展的方式。区域规划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区域规划担当着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任。正常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产业结构将形成从沿海向内陆层层递进的阶梯型。先发展地区随着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以及各种成本的提高,原有产业失去竞争优势要求升级,新的产业兴起要求发展空间,进而产生转移的压力和动力。而次发展地区则顺利地承接,实现经济的起步发展。这一过程将是比较缓慢。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加快了这一进程。同时,自发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会允许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进驻。而科学统筹的区域规划既能够实现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升级,同时避免了自发无序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弊端。在区域规划之下,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除了实现自身新的发展,也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对于有转移压力和动力的产业,政府将统筹规划,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完善配套服务,使这些项目在中西部重新获得市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篇5

关键词:规划,内涵,外延,途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完善和补充规划系统的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城乡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规划体系既要宏观掌控,又要微观布局;既要专业细致,又要综合全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城市功能向农村及周边地区辐射,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适应城市节奏,两者相互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要双向考虑,既考虑到城市规划如何延伸至农村,也要考虑到农村如何跟进和融入城市的步伐,城乡一体化是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的一个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界定规划对象时,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它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要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的初步探讨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综上所述,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指导工作,方能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应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运用战略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操作,围绕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对城乡结合部这一较为模糊的地带给以辅规划,科学安排和测量城乡结合部的诸多具体问题。对各级城镇而言,应协调发展这一范围内的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立足长远组织部署整体的规划。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形成规划上的总体一致。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城乡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十一五”开局时,国家即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国家开展区域规划的先行地区。2004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共同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编制历时较长,横跨了整个“十一五”,目前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即可获批。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综合牵头和主要承担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由该所研究员樊杰主编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一书已经出版。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一,明确该区域的整体定位,特别是从全球经济系统以及我国长远发展的角度,确定规划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确定规划区范围内不同地区(主要是省市)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能;二,协调规划区内各省市共同感兴趣、但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是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与共享、投资环境的营造、产业合理布局等;三,统筹安排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项,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第四,研究制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政策体系。

以下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和论证的部分规划内容:

―北京与天津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分析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两个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评判。对北京和天津两市的中心城市性质、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发展规模等重大问题,从区域规划的视角――尤其是协调两市发展的角度,提出具体规划意见。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曹妃甸建设。正确判断国家赋予的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草妃甸建设的基本定位,结合沿海港口体系建设、钢铁和石化等基础原材料工业区位选择、资源与环境承载特点、新区开发与已有城镇发展的关系等多个角度的综合分析,对发展规模和发展性质提出规划意见。

―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区位选择。钢铁和石油化工的空间引导成为本次规划政府调控的对象。从功能区划的约束、基础原材料工业发展前景等角度评价目前工业布局的问题以及各级政府对该区域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需求,提出未来该区域主要产品的发展规模、骨干企业的宏观区位选择等。

―城际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按照现代化都市经济区建设的要求,促进规划区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规划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际快速运输体系,提出具体的目标、路网格局、建设时序,并对城际快速运输体系同城市内部交通线路的衔接与协调提出指导性意见,确保快速交通运输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便捷、快速和舒适的效能。

―土地功能管制、绿色开敞空间规划。通过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约束城镇化、工业化在空间上的盲目和无序状态的滋生、蔓延。这是区域规划利用土地功能管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也是构建有序空间结构、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张家口―承德地区与北京―天津两市的水资源调配。结合上游生态区和下游城市产业密集区基本关系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重点解剖张家口―承德地区与北京―天津两市水资源调配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损益状况,探究张承与京津水资源调配矛盾的现状和对未来进一步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空间调配方案的影响,重点是生态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的建设。

―能源保障基地建设。把能源保障基地建设放在区际合作的重要位置。根据周边和相关区域能源资源条件和能源生产前景,在初步预测京津冀都市圈对能源需求增长态势的基础上,提出煤炭、天然气、电源点等能源生产和输能系统规划建设的具体建议。

篇7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篇8

[关键词] 区域分析与规划 面向应用 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102053)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ZKC1017)。

区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主要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是一门体现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国家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

GIS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宏观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区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也是拓展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高校GIS教育中,由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很强,又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应用[2],常导致学生感到该课程过于空洞和抽象,很难将所学区域理论与GIS专业应用相结合,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GIS专业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GIS专业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特点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问题的交叉学科,目的是探寻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分析,为区域政策制订、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3]。由于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GIS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模式,掌握利用GIS技术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1]。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性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本课程在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支持等条件分析基础上,引入罗斯托、库兹涅兹等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等分工理论阐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源泉;通过分析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介绍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等多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阐明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配第—克拉克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等等。总体来看,本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2.内容丰富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较多。本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区域分析为重点,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详细介绍;下半部分主要讲解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就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本课程的讲授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3.课时较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课时较少。目前在强调“通识”、“通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增设了大量通识类基础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时则相应减少[4]。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此课程开设一般为32学时(2学分),在少量学校该课程课时可达40~48学时(2.5学分或3学分)。但总体上,相比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与GIS应用间的必要衔接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理论性较强,而GIS技术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目前在GIS专业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内容来介绍GIS技术怎样结合区域理论,分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例如,如何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利用GIS网络分析协助完成区域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等等,此方面内容通常在其他GIS理论及实践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由于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GIS技术应用之间必要的衔接,常导致学生在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同时也会引起GIS专业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2.缺少实践环节,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从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到区域优势的形成,由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到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涉及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等方方面面内容。但该课程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分析应用GIS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没有机会运用所学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这最终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利于创新型GIS人才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规划;发展策略;江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88-03

2013年,是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年。近二三年,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家商业银行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要点

(一)历程回顾

中国的区域发展,早先集中在发展沿海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北上广深地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就稍显落后。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开始显现密集出台的趋势。仅2009年一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2010年,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上不再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西部和黄三角,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向纵深推进,国家级县域规划出台在即。通过近阶段国务院层面上进行的区域试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最近上报的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可以看到,区域试点正在向纵深推进,区域规划越来越具针对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二)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 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 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全面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一直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努力。商业银行应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整体的组织推进和制度安排,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提升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面对更透明的市场和更多样的需求,商业银行顺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扩大客户群体、拓展服务与生存空间,突出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这既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宝权.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12,(6):23-26.

[2] 梁洪波,刘远亮.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3] 倪志凌.“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J].上海金融,2011,(9):48-53.

篇10

关键词:长三角核心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特征,动力机制,基本思路

从2009年起始至今,国务院接连批复了十余个区域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内容融汇了“新区域主义”关于区域功能整合、区域网络化治理、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制度创新等诸多理念和内容。在新一轮的国家区域规划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20年)获得批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有必要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现阶段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

本文为了便于统计数据的获取以及跟以往研究做比较,将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城市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16个城市组成的核心区土地面积达到10.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763.26万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871.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917元/人,是全国人均水平的两倍。核心区以全国1.14%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7.56%的经济总量,集聚了7.85%的人口。

1.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特征

1.2.1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直面国际竞争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区域。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地强化和提升,到2008年,上海已经被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权威组织GaWC评定为alpha+级的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world city net)中由第四梯队城市上升到第二梯队,仅次于纽约、伦敦。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在对外连接全球生产网络,对内辐射区域腹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上海的强势带动和辐射下,整个长三角地区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并逐渐成长为重要的节点区域。

1.2.2区域城市网络体系初步成型

长三角核心区已基本形成了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这有利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昆山、江阴、绍兴县等“明星”强县,许多地级市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这些经济强县的大力推动。经济强县的出现和不断壮大丰富了长三角的城市网络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城市之间联系的“断层”,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1.2.3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长三角地区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我国目前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0年,长三角核心地区财政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9.3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泰州市(21359元/人)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低的泰州是国家平均水平(5919元/人)的近两倍。

1.2.4区域交通联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尤其是港口、机场、跨江跨海大桥、城际高速铁路等现代化的大型交通设施成为建设的重点。快捷的交通联系会加快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扩散速度,会促使长三角地区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使得长三角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渴望”愈加迫切。

1.2.5区域文化相近、人缘相亲

长三角是一个古今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区,长三角核心区是吴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而融汇中西的现代海派文化也由上海扩散到整个地区。长三角这种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包容性培育了浓厚的合作创新氛围,这也是长三角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原因。由于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三角政府与民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频繁的交流合作。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本思路

4.1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应该将长三角作为一个独立的绩效评估单元,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长三角区域规划委员会”和“长三角区域管理委员会”等,将区域总体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经济、环境保护等专项领域的一体化程度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法制化进程,如确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应有的法定地位,明确各级政府、多元规划管理和实施主体的职能和界限,树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的权威性,增强区域规划和重大区域协调事项的执行力。

4.2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

长三角地区应加快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城市网络结构,引导和加强长三角各级城市间的联系,尤其是南北翼城市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上海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可以实现“先进”城市与“落后”城市之间的交互式扩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可以便利的进入这个网络体系并在各级城市间进行顺畅便捷的流动,有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3加快功能转型,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不再是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拓展,而应是寻求转型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转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升级产业结构,提高服务经济所占比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劳动、资本、土地为内容的生产要素推动转变为以提高生产率为特征的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导向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民生,转变为如何营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

4.4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以往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的做法,更多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缩短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并完善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就业和人口管理问题,促进科教文卫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不稳定因素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