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场运营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营;有效性背景;透明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现阶段企业管理运营活动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发展,而透明化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员工的知情权和公平竞争权利,重视企业管理运营决策和管理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而且还重视员工薪酬机制的透明化,重视企业先进优秀文化建设的透明化管理等,因而,透明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管理运营中透明化、公开化管理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透明化管理内涵

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中运营管理水平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而透明化管理是指,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企业所有的信息和管理制度实行透明化、公开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模式,透明化管理能够让员工对企业管理运营决策、信息以及企业运营管理过程进行了解,从而有效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和根本利益。

二、有效背景下加强企业透明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加强透明化管理,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性革新,透明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运营管理体制的优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利于创建先进的、公平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还鼓舞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文化素养,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透明化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激发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水平与晋升奖励等进行透明化和公开化管理,让员工能够清晰的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让员工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晋升和奖励机会,进而极大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透明化管理可以优化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能够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精简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流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向扁平化方向,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另外,加强透明化管理也可以优化配置企业各种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管理运营中透明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1.加强企业运营信息管理的透明化与公开化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需要加强企业运营管理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可以充分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同时也可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以此提高企业管理中运营效率,企业信息透明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企业信息内部和宣传,也可以通过企业报刊、企业宣传栏、系统会议等方法公布企业信息,这样就能够让全体员工对企业发展情况了解透彻,让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成长。

2.加强企业员工的绩薪机制的透明化,激励员工竞争上岗,提高业务能力

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激励机制关系到企业管理运营效率,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作用,建立透明化的薪酬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优化薪酬分配制度,通过公平的公开企业员工的薪酬计算机制,来激励员工竞争上岗,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从现阶段来看,许多企业的薪酬机制是保密的,有的企业甚至不允许员工之间透漏自己的薪酬,也不允许员工之间互相打探对方的工资水平,虽然保密性质的薪酬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员工的冲突和矛盾,便于开展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保密的薪酬机制是不利于调动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而且也不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因此,在企业管理运营中,要加强员工薪酬机制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从而很好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也很好的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3.加大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的透明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必须加大先进文化建设的透明化管理,建立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优质文化,通过透明化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优质的文化内容深入人心,让企业全体员工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从而促使使员工调整思想、解放思想,尽早树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进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结论

加强企业管理运营中各项决策、方针的透明化、公开化,不仅可以改善和优化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工作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发展,加快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胡庆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集体协商工资制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3):11.

篇2

【关键词】购物中心;租金;合同

购物中心,指在一个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的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国内通常所说的购物中心实为百货店的另一种称呼。购物中心不仅规模巨大,集合了百货店、超市、大卖场、专卖店、大型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而且有各式快餐店、小吃店和特色餐馆,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另外,购物中心还提供了百货店、大卖场无法提供的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般悠闲的购物享受。

购物中心的店面一般是采取租赁的经营模式,租金收入是购物中心主要经济来源。按时收取租金也成为购物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购物中心运营初期的合同管理

租赁合同是购物中心的所有者与商户签订的契约。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文件,也是购物中心管理的基本依据。

1.租赁合同概况

一般而言,购物中心的租赁合同文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同协议书,第二部分为补充条款,第三部分为通用条款及释义。

通过合同的管理和合同约定,可以规定业主和商户双方的地位、职能、责任、权利和义务,可为购物中心的成功运营和有序管理奠定基础。

2.租赁合同的具体规定

合同一般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租金约定。在合同中,首先要就入驻商铺的入租区域、入租期限、租金标准、租金支付方式、租金支付时间、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标准、收取办法以及违约处理等做出详细规定,这样,为日后租金的按时收取提供方便。

管理类约定。商户必须接受购物中心专业管理公司的统一管理,参加购物中心推广部统一开展的各类促销活动,并完成好各自的促销任务,创造性地开展促销工作,以塑造购物中心统一形象,开展整体营销工作。

业态及品牌约定。商户经营的业态和品牌是受到整个购物中心统一规划的业态构成的限制的,是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商户应按合同规定的形式开展经营,不得随意进行业态的变更,如果确因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必须调整业态形式的,需得到业主方购物中心的同意。未经认可或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改动,以免对购物中心业态结构的正常化、合理化产生负面影响。

限制约定。合同中一般要对经营商品的品类大项和和广告招贴、噪音控制等方面做出规定。如场内一般禁止经营易燃易爆物品,不可任意张贴各类未经核准的记号或标志,不得随意摆放海报。商户的店名广告、促销广告的尺寸大小、悬挂位置、语言文字等需接受统一管理,即便在购物中心指定的地方粘贴广告海报,也需通过购物中心有关部门的核准。此外,不得装置有损建筑安全及易对购物中心其他商店的正常营运产生不良影响的超大型、笨重型、高噪音、高污染的机器设备。在播放音乐时,应注意音量适当,不可产生噪音,不可发生任何影响购物中心整体形象及有可能干扰相邻商店正常经营的行为。

义务约定。商户有按时交纳租金及其他必要费用的义务,不得借故拖欠,有义务为购物中心的促销推广承担相关的费用,并对火灾及其他损害事件负有立即报告的义务。

时间约定。购物中心要确定统一的营业时间,所有商户需按统一的时间营业,按时开门,准时打烊,否则各店铺的营业时间不能整齐划一,会使顾客感到不便,易使顾客感到失望,也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凄凉衰败的感觉。服务约定。商业经营必须以客为尊,在销售高质量商品的同时,更要将高水准的服务提供给顾客,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文明礼貌的促销,塑造购物中心的良好形象。

环境约定。商户必须承诺维持购物中心公共装饰的原貌,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增强促销效果;必须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橱窗展示陈列必须新颖美观,店内照明设备应保持明亮,各种暂时堆置的商品必须定点定位,使用指定运货通道;员工的车辆必须放在指定地点,不可占用顾客的停车空间。

收银系统约定。购物中心一般要求商户统一使用的购物中心的收银系统,防止商户擅自跑单。统一收银有利于各商户租金及其他费用的收取。其他约定。一些其他未尽事项也要通过合同的形式式加以说明,做出规定。

二、租金的收取

商户租金的收取分为:固定租金、抽成租金、固定租金和抽成租金两者取其高。固定租金:以日固定租金为基数乘以当月相应的天数乘以该商铺租赁面积计算得出。日固定租金为乙方租赁该商铺应缴纳的每日最低租金标准。抽成租金:以每月销售额为基数并乘以销售额抽成扣率计算得出。乙方承诺,给予顾客任何折扣或者优惠包括但不限于赠券、优惠券、折扣券的商品或服务应不得超过每月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否则,超出部分应计入销售额。

购物中心运营初期,很多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管理和服务也不是很完善,虽然制定规章管理制度,但也未必完全能贯彻实施。商户的经营和销售额也不是很稳定。商户不缴纳租金的理由五花八门,可归纳为:购物中心租金过高,客流少、宣传力度不够;运营物业服务质量差,维修不到位;业态规划不合理;商场管理混乱;商场未达到开业条件;同业态或品牌搞恶性竞争;招商签约时购物中心存在不守信用行为等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某些商户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拖欠租金,二是商场口头许诺的条件没有兑现,与商户的预期差距大,不缴纳租金。

三、购物中心对策

按期交纳租金是商户的一项主要义务。为防止商户不按期交纳房租,购物中心可与商户在租赁合同中约定购物中心应在一定期限内补齐其所欠租金,超过一定期限后,每延期一日按一定数额收取违约罚金;拖欠租金超过一定期限的,购物中心有权依照租赁合同约定,终止租赁合同,收回店面;同时按照上述约定要求商户支付违约金,造成购物中心损失的,还应赔偿有关损失。商户不应以购物中心未及时履行修缮义务等为由,拖欠、拒付租金,在出现这类情况时,购物中心应与商户及时协商解决,达成由购物中心支付修缮费用,同时商户免交一定租金的协议。否则,购物中心有权依照有关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追究商户的违约责任。

首先购物中心应该对欠缴租金商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原因的商户,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1)中小商户、个体商户、中岛商户,尤其是服务业的商户,由于此类商户规模小,投入小,容易因为经营不善、经营不规范,造成拖欠租金、物业费数额大、无力支付,即使采取法律诉讼手段也往往产生“追缴难、执行难”的情况,特别是部分商户还存在办会员卡收取顾客资金的经营方式。对恶意拖欠租金、借题发挥的不法商户,购物中心坚决采取法律诉讼程序,适时清退此类商户,采取强有力措施追缴租金,同时给予其他商户起到警示、示范作用。通常先是发公函,如果不起作用,再发律师函,如果还没引起对方注意,将诉诸于法律,同时向法院申请保全财产,由法院进行裁决;(2)连锁品牌商户、知名品牌商户,购物中心工作人员要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租售比超过30%的商户列入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商户,重点追缴;(3)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种的部分商户可能存在抽逃销售额等跑单现象,随意拉客,扰乱商场正常的经营秩序,购物中心要予以重罚、重点关注、重点催缴;(4)主力店、主力品牌等大商户,一般来讲,像影院、大型超市这样的主力店,由于合同期限长、合作较深,双方会避免对铺公堂,如果遇到问题,通常采取谈判和签订补充协议的形式来化解问题,一旦问题得以解决,很少会有拖欠租金的行为。

如果是购物中心在合同中允诺的条款,没有兑现,购物中心的行为同样属于违约,按照合同规定,要给予商户一定的补偿或减免一定的租金。如果是口头允诺的条件,虽然没有书面证据,但往往会留给商户以不守信用的坏印象,影响后期工作的开展和新一轮的招商工作。

四、对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启发

购物中心租金的收取不单独是某一部门的事情,而是公司上下配合来完成此事。与其整天围绕催缴租金进行法律诉讼,不如区别良莠商户,实施商户信用积分制度,对服从日常管理、拉动购物中心销售额、按时交纳租金的商户,购物中心在活动宣传或广告位招租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同时评选年度优秀商户,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利共赢。反之,对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商户,购物中心要围绕品牌定位、业态规划,不断进行替补调整。

购物中心的工作核心应该是加大推广宣传力度,提升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流,获取更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购物中心前期没有筹划好招商的日程或认真推进,但又要达到一定的开业率,保证如期开业,那么招商工作会形成的前松后紧情形,尤其是在中后期,存在盲目签约现象,不顾及现实情况,口头或书面许诺商户条件,会给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租金收取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招商工作一定要先行,宜早不宜晚,每个位置的店面要做好三个备选商户。招商工作要紧紧围绕购物中心的定位和业态规划,做到同业差异、异业互补、宁缺毋滥。

购物中心的租金的定价要合理,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放眼未来。购物中心要与商户同进退、共存亡,科学合理的租金水平将为购物中心和商户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要实现双方的共赢。

购物中心除了硬件设施外,还应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打造一支及时、快捷的服务队伍,第一时间解决商户遇到的问题,做好消费者投诉工作,把商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购物中心与商户的合作条款最终将落位于合同中,购物中心的合同是购物中心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并加强对购物中心的合同管理,对于购物中心的成功运营,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提高购物中心的管理效率,提升购物中心的管理水平,使购物中心在有序化经营状态下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购物中心开发流程研究[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7).

[2]张建华.试论购物中心的租约管理[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6,1(总第454期).

作者简介:

篇3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概况,并针对性现状中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可行性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金融;中小企业;最大利润源

一、金融物流基本概念

金融物流(Logistics Finance),即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开发、提供、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施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组织、调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二、金融物流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起步较晚,金融界、学术界在中小企业发展物流金融服务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借助查找和阅读文献,对现有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一)业务流程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广泛适用的作业规范,因此,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草考借鉴;此外,银行也没有针对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制定相关规范,手续繁琐,效率偏低。

(二)服务水平、意识较低

据调查,我国的物流企业绝大多数才刚刚起步,受资本、规模等多种因素限制,在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经营管理制度、员工素质都还难以达到金融物流所要求的水平,阻碍了金融物流业务的步伐。

(三)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和金融物流业务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拥有大批精通物流、金融、法律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我国,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只有 20 多年的历史,既懂得物流管理和经营,又熟悉国内金融知识的双专业人才是市场的稀缺人才。

三、金融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相关业务流程标准

在具体实施金融物流业务时,应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规范业务运营管理与操作流程;实施对客户的全方位信用管理;协调好信息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优化操作流程的服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和减少内部操作的失误;与银行、货主协同作业实现信息化,能使物流企业高效地进行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风险,方便银行对业务的监管和货主对服务过程的跟踪,提高物流企业对风险的反应和处理效率,为货主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物流及其增值服务。

(二)提升金融物流服务理念

由于金融物流服务刚刚在国内起步,许多物流企业还不完全明白这项增值服务,相关的金融物流服务市场也尚待培育。物流企业可适时引导顾客需求,为其分析市场形势,提供增值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多样化需求,提高顾客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使其放心地接受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

(三)积极引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金融知识相对缺乏,所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企业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借此加强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造就一批“金融+物流”复合人才,奠定坚定的人力根基。

参考文献:

[1]赵朝霞.我国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2.

[2]高峰.我国物流金融发展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

篇4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安全问题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显性的问题,还包括管理、法律和标准等方面的隐性问题。通过对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分析,研究电子商务安全策略,建立一个安全电子商务环境,将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地发展。

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技术综合集成与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形成的各种习俗不断冲突,不断协调和不断统一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电子商务安全策略保障电子商务各个主体的切身利益。电子商务安全策略是以人为本,从各主体的角度思考,综合协调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从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等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它为实现电子商务提供了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安全屏障。

一、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保障策略

安全技术保障技术是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中的基本策略,目前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专门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比较普遍和成熟。电子商务中常用到的安全技术有以下几种:

1.密码技术。密码技术包括加密技术和解密技术。加密是将信息经过加密密钥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解密则是将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密钥处理还原成原文。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

2.身份验证技术。电子商务主体向系统证明自己身份,并由系统查核该主体的过程,是确认真实有效身份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叫作身份验证。常用的验证技术有报文鉴别、身份鉴别和电子签名。

3.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是指对电子商务网络系统中各种资源访问时的权限确认,防止非法访问。它包括有关的策略、模型、机制的基础理论与实现方法。

4.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用一组网络设备来加强一个网络与外界之间的访问控制。防火墙整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组过滤、应用、电路网关。

二、企业电子商务安全运营管理制度保障策略

企业电子商务安全运营管理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各项安全要求所做的规定,是保证企业取得电子商务成功的基础,是企业电子商务人员工作的规范和准则。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制度,保密制度,跟踪审计制度,系统维护制度、数据备份制度等。

1.人员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主要从人员的选拔,工作责任的落实和安全运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2.保密制度电子商务系统涉及企业的市场、生产、财务、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机密,这些方面都是需要很好地划分信息安全级别,并确定安全防范重点,提出相应的保密措施。

3.跟踪审计制度跟踪制度就是要求企业建立网络交易的日志机制,来记录网络交易的全过程。而审计制度是对系统日志的经常检查、审核,及时发现对系统有安全隐患的记录,监控各种安全事故,维护和管理系统日志。

4.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制度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硬件的日常维护和软件的日常维护,硬件维护主要是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客户机以及通信线路进行定期规范地巡查、检修;软件维护主要是规范地对支撑软件的定期清理和整理、监测、处理特殊情况以及对应用软件的升级等。

5.数据备份制度数据备份主要是利用多种介质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存储,定期为重要信息备份、系统设备备份,并定期更新,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三、电子商务立法策略

电子商务安全得到法律保障,首先必须完善电子商务安全相关的法律。如何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可以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立法范围和立法途径上分析。

1.立法目的电子商务安全立法的目的主要是要消除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障碍;消除现有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保护合理的商业行为,保障电子交易安全;建立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以统一调整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立法范围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市场准入制度、合同有效认证办法、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防范办法,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以及广告的管制、网络信息内容过滤等;电子商务调整的对象是电子商务中的各种社会关系。[3.立法途径电子商务法律仍然是调整社会关系,所以应当继承传统立法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基础价值观。具体的立法途径主要是两种:第一是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对于传统法律没有规定的,即由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社会关系,应尽快制定法律规范;第二是修改或重新解释既定的法律规范。对于传统法律的规定不明确,或与电子商务新型社会关系有冲突甚至存在缺欠的,可以修改或重新解释既定的法律规范。

四、政府监督管理策略

电子商务本质是一种市场运作模式,市场的正常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有政府宏观上的监督与管理,以协调和规范各市场主体的行为,宏观监督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行中的安全保障体系。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计算机安全保护规范主要有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计算机系统使用单位安全负责制度,计算机案件强行报告制度,计算机病毒及其有害数据的专管制度与计算机信息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制度。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促进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过程,有利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网络广告和网络服务业管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广告监管的难度,虚假广告、广告充斥着网络空间,网络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网络广告管理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网络广告组织的管理,必须对网站广告经营主体资格进行管制,第二,规范网络广告内容,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科学性。第三,需要有具体的广告审查管制、评估与监测部门。

国家针对网络服务业和网络用户管理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提出了详细具体的限制条件。但是,网络飞速发展,面对网络中的新问题,还必须进一步深入全面地研究。

3.认证机构管理认证机构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专门从事颁发认证证书的机构,对电子商务交易活动顺利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参与各方身份和信息认定,维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对认证机构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设立的条件、撤消或者颁发许可证等营业资格而进行审批监督;同时,还要针对其资产和财务状况定期审查,以免发生财务危机,对其信息披露与保密情况、安全系统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监督检查。

4.加强社会信用道德建设,构建和谐安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电子商务用户或从业人员的信用道德问题引发的,在我国尤其严重,甚至大家感叹电子商务在我国“水土不服”。对于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必然存在不少漏洞,这需要广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有良好的电子商务道德意识。除了从法律上采取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强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自身的道德建设,加强舆论监督和企业自律,充分利用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消费者舆论监督和行业协会的管理监督。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安全不仅涉及到电子商务公司、企业、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更加广泛地涉及经济、政治、国防、文化等诸多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电子商务安全策略确保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地发展。电子商务安全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了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了市场主体的利益,才能得到网络用户的认可和参与,电子商务自身也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宁,吴志刚.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现状[J].中国标准化,2007(4)

[2]胡艳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0)

篇5

2010年是**装饰公司三年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公司全体同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按照“思想观念创新、经营思路创新、运营管理创新”的要求,努力拼搏,在广大项目经理的支持和信任下,视困难为考验,化挑战为机遇,在经营业绩、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注重企业人才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

公司建立健全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编制完善《员工手册》,初步形成激励机制,努力形成“公平公正、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010年公司共吸引各类人才近30名,初步实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战略,逐步增加企业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通过企业网站、企业内刊《空间》的改版,文化宣传栏的及时更新,拓展游,摄影、诗歌、征文、羽毛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宣传、推广了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三、以经营为核心,整合资源,推行区域营销模式

根据公司2010“经营年”的战略定位,我们采取更加灵活有效、更加务实的措施、更科学的运营管理、更优质的服务,转换经营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拓宽经营范围。

1、全面推行区域营销模式,实行区域市场责任营销

根据公司历史经营数据和市场发展潜力将全国市场划分为四个经营区域,其中重点、成熟市场划分为一、二、三区,由区域经理对其进行责任经营,明确责任与考核指标,按产值指标每季度对区域经理进行绩效考评,区域经理的绩效工资、奖金与工程产值直接挂钩,激发了区域经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2、加大区域市场开发力度,完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

公司进一步加大区域市场开发力度,根据公司的战略布局,2010年先后在江苏南京、无锡,山东青岛,湖北武汉,江西南昌、天津等地设立了分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市场营销网络,为下一步公司经营规模再上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公司注重对各分支机构的支持、服务和管理,制定实施了《分支机构管理手册》。根据《管理手册》,公司先后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无锡、青岛、江西等分支机构签定了经营责任书。《管理手册》的实施对构建公司与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良性运行机制、明确各分支机构的经营责任、增强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效能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利用经营资源,加强经营配套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经理,提高工程中标率,我们制定了《客户管理制度》,针对项目经理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特点,从设计方案、标书评审、投标组织、预算报价、财务支持等方面给予专业的建议和相应的服务。

2010年,公司合同总产值50261万元,其中设计合同1376万元,实际完成产值39646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公司的经营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在公司同仁以及广大项目经理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公司精心打造了潮流前线地铁商场、大庆沃尔玛购物广场、成都sm广场等商城装饰装修工程;青岛奥运帆船中心、广西钦州白海豚大酒店、武汉珞珈山国际酒店等高标准星级宾馆装修工程;中国凤凰大厦、洛阳高新区火炬大厦、国务院国贸委青岛培训中心综合楼等办公楼精装修工程;集智大厦、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员公寓等建筑幕墙工程及中国农业银行总部大楼、北京地铁五号线宋家庄站等公共建筑工程。

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在高档商城和星级酒店等装饰装修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为公司的品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打开了建筑幕墙工程市场,形成了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调整组织架构,改革薪酬体系,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度

1、今年我们合理设置部门和岗位,对每个岗位进行清晰的岗位描述和责任要求,明确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并签订了岗位目标责任书,设定考核指标,并且与员工的工资挂钩,每季度根据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分为a、b、c级,奖罚有据。

2、加强公司管理成本控制,实行费用预测、控制制度,实现了可控费用比预算总费用下降5%的指标要求。

3、加强项目管理,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

通过总结项目管理经验,编制了《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实行项目责任经营,明确了项目部是成本中心的定位。《项目管理手册》的实施,规范、制度化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清晰岗位职责;量化、细化考核指标;明确项目管理成本任务,人性化、合理化项目考核激励机制。

五、企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

1.引言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大约消耗了 50%的能源、48%的水资源,排放了50%的温室气体以及40%以上的固体废料。从建材的生产到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这一过程动用了最大份额的地球能源并产生了相应的废气、废料[1]。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长足发展。2014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超过40亿元,预计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2]。随着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各国纷纷着手制定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鼓励发展绿色建筑,如英国的 BREEAM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美国的 LEED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加拿大 GBTOOL 评估体系。2014 年 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新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GB/T50378-2014(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14,以下简称“ESGB2014”)为新的国家标准。本文指出我国新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2014”的优点和不足,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评价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2.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随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是我国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的国家标准,它分为3个评定等级。根据我国现有国情,评价标准在主要项目上更强调节约的概念,由此将评价指标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6部分[4]。

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评,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修订后的标准评价对象范围得到扩展,评价阶段更加明确,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具有创新性。

2.2.1 适用范围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建筑适用类型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建筑适用类型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

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行业、各类别建筑,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不足已经逐渐显现,不断有医疗卫生类、会议展览类、学校教育类等建筑类型提出申报,但根据原有评价标准,这些类型的建筑却没有参考的依据。近些年先后出台的《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等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新版 《标准》的出台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作用,新版《标准》对于这些特定建筑类型予以统筹考虑,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2 评价对象

绿色建筑评价的对象定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并要求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按总体进行评价,具体是指:

对于单栋建筑,主要是指应以一栋完整的建筑作为基本评价对象,不得从中摘选或剔除部分区域。但运行评价要视情况决定是否可将一栋建筑中的某部分区域作为评价对象,例如大型商住楼中的商业部分。对于建筑群,则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例如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对此,可依标准对各单体建筑分别评价得到各建筑的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的建筑面积经加权计算后得到建筑群的总得分,最后按建筑群的总得分确定建筑群的绿色建筑等级。

对于系统性、整体性指标,例如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的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运行评价时单栋建筑内部分区域作为评价对象的情况也应照此执行)。还要求评价对象的边界选取合理、口径一致、能够完整围合区域。

2.2.3指标体系

指标大类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包括了 7 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和施工管理,是在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 6 大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管理”,这就是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运作。

评定积分方法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评价方法为:按照评价标准逐条计分,然后按大类指标分别计算其指标得分和附加得分,最后对每大类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数加上附加分数即为最终的评价得分。评定的等级划分分为 3 个层次的考察:首先,与原有《标准》保持一致,设有一部分的“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评价的最低标准;其次,每个指标大类设有最低分数要求,低于这个分数则不能参评;第三,每类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再划定相应的等级。

从本质上来说,标准中的“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得分率”。由于建筑的类型、功能多样,所以有些评价条款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建筑类型,例如对于医疗类建筑,就会有一些商业建筑的评价条款不能参与考核。所以,用“得分率”来判定绿色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的程度高低更加科学。但由于大众对于按得分高低来判定好坏更为接受,所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规定了一种得分的折算方法,使“得分率”并没有出现在新的标准里。

2.2.4绿色建筑评价阶段

将绿色建筑的评价阶段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根据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目前有关管理制度,标准将绿色建筑的评价明确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其中,设计评价重点在于评价绿色建筑方方面面采取的“绿色措施”和预期效果;运行评价不仅要评价“绿色措施”,而且要评价这些“绿色措施”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关注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的“绿色足迹”关注绿色建筑正常运行后的科学管理。简言之,“设计评价”所评的是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所评的是已投入运行的建筑。标准第3.2.2条还说明了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的指标类型差异。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优缺点

(1)近几年来,虽然一些建筑项目,获得了一星级、二星级,甚至三星级认证,但在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甚至高于其同类型的普通建筑。“ESGB2014”增加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部分评价内容。新版的《标准》就是在引导从业者不仅在设计阶段实现功能实用、因地适宜的绿色建筑,更要在后期的运营中实现真正的“绿色”。绿色建筑的关键在于后期的运营管理中是否能够保证“绿色”,而评价标准也仅仅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绿色建筑在取得设计标识后,建设过程、竣工验收和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地按照标识认定的规范去执行是目前绿色建筑中的一大难题。

(2)“ESGB2014”适用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建筑类型包含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然而这种划分不是很明确,涵盖的范围还比较窄,不具备对所有类型的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因此绿色建筑标准的评价对象还需要纳入更多类型的建筑,如对复合建筑、既有建筑的评价,同时细化现有的建筑类型,如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办公建筑等,使评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此外,对大型公共建筑还需要尽快推出强制性绿色建筑评价要求,这对实现节约能源与资源、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发达国家先进评价标准评分项的评价更加细致,给出了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及计算标准等等,并且给出评价参考资料及应提交文件,而且在评分项的评分上有更多的数据量化评价。“ESGB2014”的评分项较多,不需要如发达国家评分项那么细化,但仍可以参考完善,如采用更多的数据来量化指标,使指标的评价可操作性更强。

(4)从运行评价权重可以看出,“ESGB2014”更注重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而发达国家评价标准更注重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权重划分上,“ESGB2014”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方面所设权重只有大概 6%-7%,为发达国家评价标准所设权重的一半;从指标划分,发达国家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划分为单独的两个指标大类,这些都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我国对权重的划分虽然有自己的社会、经济原因,然而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方面不容忽视,防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权重还需提升。

3.结论

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道路上落后欧美发达国家较多,这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均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影响,比如英国的 BREEAM 以及美国的 LEED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然而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也应综合考量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条件和特点,因此也使得“ESGB2014”和发达国家的绿色评价标准会有很多不同之处。“ESGB2014”是对“ESGB2006”修订和完善,从按照达标项目数目给予评价到量化打分方式的评价,从单一的评价到设计评价和运营评价两种评价的转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 .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J]. 城市发展研究,2009,(7):1-11.

[2] 阮仪,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J].绿色中国, 2014,(19): 36-37.

篇7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参与;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划分为行政部、生产部、销售部、人事部等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企业外部则是一个整体,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全面预算就是从整体把握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企业前进的导向。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源头遏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内耗,同时为企业经营设立整体目标,从而减少企业在同业竞争中面对的不必要的风险。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这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普遍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简析

预算不等价于预测,企业全面的预算管理更不是财务管理,预测更倾向于推断结果,而预算包括的范围更广、理论更精准;预算管理包含风险决策、利润评估和经营目标的设立,这些不是财务部门能够掌控的,因此企业预算不是财务报表,预算管理也不等价于财务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和预算管理的概念在国内外都没有达成高度的共识,因此各个学术大师们都有自己的认识。管理学大师克里斯•阿吉里斯认为预算的本质是一种财会技能,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从而有效控制经营成本的技能组合;另一位大师格伦A.韦尔什则把预算看成一种计划,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层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的综合考量后得出的总体经营目标;我国的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预算是依靠经验和技能得到的统筹安排,预算管理则是对实践经验、管理技能、财会技能、统筹方案做出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构成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预算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全面管控过程,其中包括预算目标的设定和管控、预算编制的审核与指导、预算草案的评价与修缮及预算执行的监管等全套监管过程。其中,预算目标的设定和管控需要解决“想做什么”的问题,需要基于对企业经营现状和企业所处的产业特点和政策指引、市场导向的了解做出缜密的分析;预算编制的审核与指导需要掌握同行业的技能、经营水平,并对企业现状有充分的了解;预算草案的评价与修缮则更多考验了管理者的财会、管理水平和逻辑综合能力,这两项工作解决了企业预算“怎么做”的问题;预算执行的监管需要解决企业预算“能不能做好”的问题,是预算管理最重要的执行过程,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坚持不懈的决心。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划定了蓝图,从动态的角度为企业管理设定了目标,也为企业日常行为管理设定了参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一)缺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认同,制度形同虚设

如上所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多部门、具体性的综合管理模式,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类似于财务预算或者企业综合报表的一种书面报告。个别企业会把预算交给行政部门或者财务部门去完成,之后层层审批,审批通过之后就束之高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完全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仍然习惯“一言堂”的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理念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本质原因。

(二)全面预算过大过空,部分预算不切合企业发展实际

国人好“面子”,因此许多计划和报告中会刻意回避某些差强人意的现状,或者想办法用华而不实的方式掩盖过去,个别企业的全面预算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实实在在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的比拼,商场如战场,企业全面预算过大过空就等同于一纸空文,纵然企业有实现预算的心愿也会因为预算不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而没有能力进一步实施。脱离企业发展实际、不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和长远目标的企业全面预算就像空中楼阁,是企业现实和长远目标的负担,预算缺失,管理就更无从谈起,这样的预算和监管终究会造成企业经营的困惑。

(三)全面预算执行监管缺位

企业的全面预算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制定,即使制定过程需要多部门共同的努力和长期经验的积累。但是,全面预算执行的监管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监管涉及到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的制定、预算文本的编制、预算执行的过程等所有阶段。企业全面预算执行的监管在许多企业中出现缺位。众所周知,企业运转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企业工作的日常还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对于全面预算的执行监管就可能无暇顾及。执行监管缺位,直接造成企业全面预算形同虚设,之前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三、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不是企业内部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有效管理和提升整体经营水平的方式,因此,提升企业全面速算管理水平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立切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目标明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进行有效管控、节约管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提升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树立切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明晰市场需求、熟谙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规则才能制定出切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

(二)细化预算内容、规范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

企业全面预算的实行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全面预算实行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持续的过程,要想将这一过程规范、稳定地实现,就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具体而言,在预算制定之初,就要考虑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制定出详尽的预算内容;在预算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出标准化的实施和管理程序;并且设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改善硬件配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管理也是如此。现阶段管理者需要利用的管理工具不仅包括硬件设备也包括管理知识。“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是公认的事实,管理者不仅要时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应当积极发现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时,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其他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硬件设施的改善也能为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四)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

公平健全的奖惩机制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奖惩机制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考评办法,其次要明确针对每一种考评结果的奖惩措施,再次要有严格公正的奖惩实施机制。奖惩机制是制度也是管理过程,奖惩机制的实施水平是奖惩制度的最终体现。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从全局考虑企业整体战略的管理手段,因此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切实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需要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企业员工的参与热情、预算的实施管理制度和奖惩力度等多方面入手。总之,企业做大做强是众志成城的结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郁秀华.重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策略[J].经贸实践,2017(01).

[2]左蕾蕾.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

篇8

关键词: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7-0074-04

1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建设特色

1.1 主体特征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每个服务区都有上百亩地,体现出“一是大,二是全,三是美”的主体特征,在台湾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尤其难能可贵。与大陆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类似,台湾服务设施分为服务区(Service Area)和停车区(Rest Area,台湾称为休息站)两种类型。其中服务区一般设有卫生、餐饮、娱乐、休闲、超市、加油等较为完善的设施。

1.2 服务设施布局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功能齐备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服务区的服务内容既包括加油、停车、卫生、快餐等一般服务,也包括特色餐饮、旅游引导、道路信息提供、公益宣传、ETC(不停车收费)充值、银行及无线上网等服务。加油站单独设置一处。服务区的停车场均有严格的区域划分,大货车、大客车、小型车停车区域之间均有绿化区隔。大货车停车场一般靠近服务区出口,大客车停车场则靠近主楼附近的下客廊道。目前台湾高速公路各服务区均未设置修理站,在1#线开通初期,也曾设置过修理站,但后来取消了。此外,各服务区均未设置汽车旅馆,主要原因在于利用率低。每个服务区均设置有室内外儿童游乐设施。

1.3 人性化关怀

各服务区普遍非常重视服务区整体的空间设计,服务区内装修程度都达到大城市高级商场的装修水平。室内的灯光设计非常考究,不仅光线充足,更能营造舒适祥和的休闲和购物的气氛。停车区与建筑物及建筑物之间均通过廊道连接,为司乘人员遮蔽风雨。廊道本身也为建筑物外立面提供了很好装饰作用。停车场方面,服务区停车场按停车位功能进行分区。除此之外,还专门设有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专用停车位,这些专用停车位设有遮阳棚,并与廊道连通,下车后即可通过无障碍设施进入廊道。对于公务车设有专用停车位。卫生间通常为独立建筑,采用干湿分区,为改善通风,四面墙壁一般高不及顶,没有异味,部分卫生间供应热水,卫生间内还附设育婴室或育婴台等设施。服务区内还设有公益和便民设施:如国道资讯站免费提供路网基本情况的各种资料,包括计算机查询;旅游咨询站展示服务区周边的旅游景点在路网中的分布以及旅游景点的基本介绍资料;ETC(不停车收费)充值站为ETC车辆提供充值服务;部分服务区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大部分服务区配置有银行ATM(自动柜员机),可以方便地满足旅游的取款需要;每个服务区都设置了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并提供隧道交通安全、应急、环保等小册子;有的服务区设置有太阳能、风能发电设施,还利用大屏幕实时显示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工作情况,宣传节能环保理念。

1.4 服务功能特征

营业场所方面,快餐、小吃、超市等营业场所基本上均设置主楼底层,一般中间为用餐区,零售商家则环绕用餐区设置,类似于大陆的万达广场、伊藤洋华堂顶楼餐饮区的布置模式。这样的布置方式既方便顾客选购商品,同时用餐区又可为所有商家所共用,把有限的场地的利用率发挥到了极致。特色餐饮、休闲咖啡吧等设施基本上设置在主楼二楼。特色餐饮一般选择服务区所在城市的知名品牌餐饮企业,同时体现所在地区的特色。有的服务区利用当地名产售卖特色食品,有的服务区根据当地文化体现地方风情,突出了地方特色的售卖体系,充分体现了服务区作为城市延伸地带的角色。 此外,服务区普遍在沿线设有特约合同医院,随时提供伤患救助服务,对故障和事故车辆则由特约厂家提供拖救服务。在一些有特殊情况的服务区,高速公路部门还设置特定服务项目。比如三号国道关西服务区,附近隧道很多,就专门开辟隧道剖面模型、消防设备、安全纪录片等具有宣传意义的内容。有的服务区还建有文化艺术长廊,定期更换作品,为过往行人提供深层次服务。

1.5 文化氛围的打造

台湾服务区规划显现较强的本土特色,受台湾建筑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视空间设计,针对不同的服务区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等特点,规划设计出风格各异的服务区。如运用椰林大道的特色,衍生出庭园咖啡吧,成为路人及游客最爱的休憩点;利用靠近海边的服务区,在区内设立了水族馆,展示海洋生物并设计了海边观景区;利用服务区是客家地区的特点,以客家文化馆为主轴;利用靠近都会区的服务区,把服务区变身为充满都会风情的休息区;在古坑服务区,主打“女性主题”,花街咖啡最为有特色,还提供养生餐和购物的区域。 经过设计师的创意打造,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再是单纯的来去匆匆的停车加油的歇脚处,俨然幻变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休闲和观光景点。

2 台湾服务区的经营管理特色

2.1 经营模式

2.1.1 突出当地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如古坑服务区,依托所在地云林县咖啡产业,打造“咖啡花街”,不仅为特产品打开了销路,解决了居民就业问题,也成为高速公路服务区营业收入重要的增长点。清水服务区建设了一个水族馆,并以海景秀丽著称,吸引了很多台中市民前来休闲旅游。

2.1.2 超市、餐饮品种多,物有所值。服务区建筑物体量较大,可以容纳较多餐饮经营单位,在通过竞争降低价格的同时增加了顾客选择,超市商品的价格与市区价格保持一致。

2.1.3 繁忙的服务区采用计时收费。对像清水这样旅客众多的服务区,车辆停靠休息时间仅有45分钟,对于超时停放车辆进行计时收费,以保证服务区的合理利用,从而保障绝大多数驾乘人员和经营者的利益。

2.1.4 严选厂商,维持质量信誉。为了改变服务区的形象和食物又贵又难吃的状况,台湾服务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营销策略:一是坚持标准,严格筛选进驻服务区的厂商店家,同时要求店家更改包装、设计,以符合各服务区的整体形象。二是结合地方资源与特色,创造差异化,进行市场区隔。除一般便利商品外,另外经营知名拉面、咖啡、地方特产等,为顾客提供方便。而厂商间良性的竞争机制引导了价格的降低,间接促进了消费量的增长。三是进行资源整合,大力引进当地的特色名店和知名优质厂商,打造经营品牌。四是为了维持产品质量,聘请专业评鉴人员,定期为厂商和产品打分。通过这些方式培育出一批品牌厂商,形成购销两旺的双赢局面。

2.1.5 细节中体现贴心服务。为了创造更好的运营环境,台湾服务区特别注重细节,让顾客在细节中体会到贴心服务,同时创造了新的赢利空间。注重细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经营策略上始终贯穿注重服务;二是在经营服务上注重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三是在经营服务上根据需要不断扩大范围。高速公路服务区均设有服务台,除既有的一般外,均设置网络查询传送、传真、影印、旅游咨询、代订旅馆等商务服务及提供轮椅等服务。服务人员均受过职前专业训练,服务态度良好。此外各服务区大门均加装电子报知器,路人倍觉亲切温馨,提升了服务区的形象。

2.2 管理模式

2.2.1 成立服务区管理委员会,由高速公路所有者、服务区中标经营单位组成。采用高速公路所有者派驻3~4人在现场进行监督协调,中标经营者40余名管理及工作人员具体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

2.2.2 高速公路所有者主要负责服务质量的监督以及受理投诉,对卫生间、停车场、建筑外立面、绿化景观等公共区域路面、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服务区中标经营单位负责具体经营管理、内部设施的日常保洁、维修。

2.2.3 服务区提供管理人员的住房,房间设置了独立卫生间,保证每人一个床位。普通员工已本地化,不提供住宿。

2.2.4 高速公路所有者向经营管理者收取质量保证金,遇到质量投诉或服务不达标的情况,将从保证金中扣取罚款。每年组织专家团队,对服务区进行两次考核评比,没有实现投标承诺和服务标准的管理者将被清退。

3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给我们的借鉴作用

3.1 大陆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管理存在的差距

与台湾服务区相比,大陆服务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在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有我们服务区建设运营时间短而造成的经验不足,零售管理水平低下是致命的硬伤,更为重要的则是各方面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3.1.1 对服务区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差距。对于高速公路服务设施,我们目前普遍还停留在加油、上厕所、劣质饮食点和高价低质商品售卖的认识上,从而造成服务区形象不佳,而台湾服务区则已融入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布局,不仅成为各商家争夺顾客的前沿阵地和商业布局中的重要点位,更是地方依托高速公路促进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是地方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扇展示窗口。

3.1.2 建设标准和水平上的差距。现在为止大陆高速公路路权的所有者大多还没有制定完整的服务区建设标准,仅仅是停留在文字标准的基础上,缺乏可操作性。在经营者方面来说,更缺乏服务区的品牌打造意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1.3 经营管理制度上的差距。目前大陆高速公路服务区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整体上较为粗放。因此,在服务区的运营管理上,普遍存在权责不清晰、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标准空白的问题,导致管理难度大,管理混乱,最终造成承包经营者无所适从,难以形成服务区的品牌优势。

3.1.4 服务质量的差距。由于认识、观念和制度上的不到位,导致服务区服务质量普遍较为低下,难以招徕品牌餐饮、商家进驻,除加油站外,各种服务的提供商普遍存在规模小、内部管理差、质量保障差等问题。

3.2 借鉴台湾经验,提高大陆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

3.2.1 给思想松绑,让认识上位。笔者认为,随着大陆高速路网的延伸和全面贯通,服务区必将成为众商家争夺的焦点,尤其是2012年8月26日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汽车追尾碰撞交通事件后,强制汽车进入服务区休息的制度和因人多车多的国情而实行计时停车收费的制度的诞生将成为必然,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大陆高速公路服务区目前存在的服务功能单一、商品单一、性价比低、管理混乱等系列问题将成为历史。随着司乘人员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连锁经营理念广泛推广,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和经营管理将发生重大转变,逐渐转化为物流中心,并将成长为重要的商贸流通平台。因此,有关方面必须抓住机遇,在服务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上狠下功夫,从“形象、服务、品质”三个方面入手,打造服务区的新形象、新品牌、新名片。

3.2.2 把形象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陆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过近年来的改造建设,在主体部分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形象空间设计部分,还未引起重视,存在各个服务区外观形象因缺乏建设标准而造成的不统一,缺乏档次和品位,最后的结果是一方面今天建明天改,另一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服务区的经营。因此,有关方面应该甄选出一流的空间设计公司对服务区的外形空间进行设计,制定出统一的建设框架标准,然后再根据各个服务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推广实施。这一做法已经在加油站的建设标准制定上得到了检验。

3.2.3 引进职业经理人进行服务区的经营。大陆零售业相对落后,这方面的管理人才也相对缺乏,包括一些所谓的专业经营服务区的公司的水平也同样较为低下。大陆更缺乏竞争性的零售管理人才。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就是对这方面的管理人才进行引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职业经理人,只有这样服务区经营管理才会事半功倍,才有可能快速进步,创出品牌,走向一流。

3.2.4 加强零售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目前,大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员工大多是就近招工而来,素质参差不齐。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从业人员队伍迫在眉睫。在人才培训上需要寻求实质性的突破,应聘请真正的专业人士培训员工而不是走过场的内部集训,从思想、理念、方法、技巧、手段上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服务意识,培养和激发员工蓬勃向上的朝气,使员工全心地投入工作、享受工作。

篇9

关键词:石油集团 石油销售 财务会计

从两大石油集团重组到中国石油改制上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外部环境等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销售企业的财务部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更新理财观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发展。

一、两大石油集团销售企业的财务会计状况

(一)1998年两大集团重组前的财务会计状况

1、会计核算和基础工作方面

划转的石油销售公司虽然都是商品流通企业,但是各公司执行的商品核算办法不尽相同,普遍使用手工记账,仅有少数单位推行会计电算化,且财务软件不统一,给会计报表上报、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2、财务管理方面

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部分单位的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资产结构不尽合理。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有的公司资不抵债,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由于独立行使行政法人职权,对外投资,担保随意性较大;对内借款和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清欠难度非常大,投资收益不理想。潜亏比较严重;受市场价格不到位和部分政策性影响因素,部分销售企业出现大幅亏损;资金管理不善,存贷两头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后续发展,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合理,导致财务管理层次不清、财务信息缺乏及时性、有效性等等。

(二)两大集团重组后至中石油上市前的财务会计状况

为了贯彻落实石油集团重组改制的精神,销售总公司将易于操作的“分离县公司、重组新公司”的方案框架通报各销售公司,各级财务人员也投身到以财务评估为重头戏的筹备工作中,由于评估原则不仅要符合财政部的要求,还要满足海外证券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审计的要求,为此石油集团在国内和香港各聘请一家评估机构承担评估工作。由企业财务部门填制的资产评估明细表和审计明细表,须分别向评估和审计机构报送,这些报表填报的工作量非常大,时间要求十分紧,财务人员夜以继日,交叉配合,抢时间抢进度保质量,按照中介机构倒排的时间表,如期完成了符合评估和审计机构要求的基础资料填报工作。在石油集团重组筹备组财务审计小组和中介机构的指导下,实现了全面重组工作中资产、负债及权益的合理划分。这些以财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筹备工作,为中国石油的上市铺平了道路。

(三)中国石油上市后销售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

中国石油成功上市后,采用国际通用的管理模式,实行一级法人、分公司为主的体制,实现了统一决策、分级授权管理、建立起一系列适应上市公司要求的规范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起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债务、会计核算三个集中”的财务管理新体制;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努力控制成本费用;建立起以投资回报率为关键考核指标的投资决策程序,实行以业绩为基础的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起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自上市以来,石油销售企业的广大财务人员为了配合中国石油平稳运行,认真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成功地实现了财务核算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向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转换,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换,对外披露信息从中国财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转换。同时,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会计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状况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针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财务中心,作为集团公司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及销售公司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管理,下设综合处、计财处、资金处、管理处、会计处5个专业处室和延安、榆林2个核算部。

财务中心成立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重组决定,构建起了适应集团公司管理需求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新财务体系自2006年2月1日运行以来,财务中心坚持以“资金管理为龙头、效益管理为中心、预算管理为手段”,积极推进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纳税体系在试行中逐步走向规范和完善,整体运行安全平稳。

“十一五”期间,财务中心将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集团公司财务工作全局,不断完善财务运行体制,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强化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营质量,为集团公司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创建和谐石油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为做大做强延长石油而努力奋斗。

三、石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石油销售企业会计电算化是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会计人员通过计算机可以把过去复杂繁琐的财务分析,变得轻松、准确、及时,为石油销售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石油会计电算化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体系,是促进石油销售企业财务管理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对于会计人员,无论其电算化水平高低,每年都应该接受一定时间的电算化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石油销售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一定要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杨信.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石油销售企业财务工作的改革发展.中国总会计师.2004-10-15

[2]袁英梅.我国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09-10

篇10

资金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动力,资金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只有资金的保障充足才能确保企业经营各个阶段的有序进展,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对于施工类企业而言,资金更是决定企业生存的血液,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相当部分的施工企业都面临着资金被大量占用的问题,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巨大,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是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施工类企业必须创新资金管理体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确保业务的正常进展,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

二、施工企业资金创新管理的目的及作用

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就是指企业根据业务经营,主要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中的资金运作使用规律,对资金的收支、计划使用、核算分析等进行的管理。创新企业的资金管理则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管控模式进行优化,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资金使用的严肃性,确保企业资金运作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保证资金管理核算的规范性。在施工类企业内部强化资金管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以资金管理为纽带增强对企业内部所有财务活动的管控力度

施工类企业的特点就是工程项目多,只有以企业的资金管理为手段,分析不同项目的资金流入流出,进而才能掌握项目的资金营运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可靠,并强化对企业所有工程项目的集中控制管理,确保各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资金管理优化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

创新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尤其是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准确地调度配置资金使用,加快重点项目、高收益项目的推进,进而提高资金的运作效果,真正实现财务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

(三)创新资金管理实现资金效益价值

施工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创新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满足企业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正常周转,才能确保施工类企业效益的实现,这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的基础。

三、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备

有些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尤其是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也按规定编制预算,但是预算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不强,资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计划性不强。此外,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于资金管理没有全过程的进行控制管理,资金的管理往往集中在事后核算阶段,资金流转环节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资金使用管控力度不强

对于施工类企业,由于在建项目较多,而且每一个项目的资金运作规模较大,在项目管理模式下,存在着资金多户头管理的问题,资金的管控成为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力度不足,造成了项目建设中经常存在费用超标的现象。

(三)资金的流动性不高

资金流动性对于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由于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不足,造成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较为紧张,资金的流动性不足。此外,部分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的集中比例相对较低,同样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四、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创新措施

(一)通过资金预算规范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

创新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首先应该不断地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计划性,这主要依靠预算来实现。在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阶段,应该采取逐级编制、层层审批以及滚动管理的方式,确保财务预算的科学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全面的分析不同的项目在物资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确保预算的贴近实际需要。其次,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将预算管理工作延伸到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合同成本、物资设备以及计量结算方面,确保各项资金支出严格按照预算形成,真正形成预算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的功能。

(二)强化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

影响到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的最重要一方面因素就是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如果应收账款的回款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因此,在资金管理的创新方面,施工企业应该重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就应收账款问题与支付方进行对接协商,并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与完整性,确保应收账款诉讼的时效性。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结算的跟进管理,在计量环节、结算环节以及支付环节做好资金的控制管理,同时建立应收账款的动态监控制度,通过对应收账款总额、变动以及账龄的监控分析,随时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加快资金的回笼,减少坏账损失,尽可能地提高施工企业资金回收的及时性。

(三)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是能够将分散于不同项目的闲散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形成资金的优势,因而能够实现资金使用的合理化以及价值发挥的最大化。在资金的集中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集中资金,并完善财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系统强化资金的集中核算管理。对于不同项目的资金需求,在集中管理方面应该加强对资金支付的审批,尽可能地减少对预付账款的占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施工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上,首先应该搭建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将涉及施工企业的所有信贷业务、资金结算、票据管理、结算支付等等都集中到资金管理平台上,同时搭建资金池、票据池等,整体地对资金实施统一管理,既可以减少资金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资金的控制力。

(四)提高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

现金流量是施工企业资金流动的真实反映,提高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保证资金链的正常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上,首先应该强化对项目的控制管理,加强项目的计量管理,做好工程的变更以及索赔补偿,不断增加现金流入,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及优化施工工艺等降低项目成本;其次,及时进行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增加现金的流入。此外,施工企业应该在投标阶段就做好相关的管理措施,对于付款比例、资金支付、保证金返还、资金监管等进行前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现金流量管理正常。

五、结语

强化资金管理对于施工类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以及战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资金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应收账款控制,提高资金集中度,强化现金流量以及预算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作者单位为山东济铁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鲜于珊珊.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J].学研原地,2013(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