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销售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药销售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药销售管理制度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城区居民身体健康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设备为手段,以加强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尽快在我市城区各大农产品市场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保障城区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年7月31日前,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责任主体明确的农贸市场都必须建成农药残留检测室;逐步实现我市农产品市场检测人员、速测仪器、办公场所、运行经费、检测结果网络化管理“五到位”,推行合格农产品挂牌销售及进货验证和现场检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检测室建设及管理

(一)检测室建设标准

(二)检测室管理

1、各检测室要建立检测室内部管理制度和监测制度,以确保检测室的正常运行。

2、各检测室要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开展日常的自检工作,并每日对抽检样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上报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检测人员统一由市农业局组织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区农业局业务指导。

4、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各检测室的检测结果逐步实行网络化管理,各检测室要做到即时监测,对所获得的数据要即时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检验检测项目

城区各大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自行设立的农药残留检测室,要对没有质量安全有效证明的蔬菜、水果产品进行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五、主要制度和办法

(一)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取得具有认证资质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进入市场时,实行入市验证登记制度,其农产品凭有效的产地证明、产地、产品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出入境检疫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市场,并实行定期抽检制度。对未取得认证的农产品,实行现场检测制度,经现场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二)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度。对持有产地证明、产地、产品认证证书、出入境检疫检验合格证的产品或经现场检测合格准予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实行标识挂牌销售管理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三)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报告制度。对进入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经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按法律规定停止销售,做无害化处理,并报告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经营者要向消费者就其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承诺,并根据经营者的经营档案、检测结果等信息评定信用等级,并颁发标志牌,逐步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

篇2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农药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农民和农药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畜安全,保护农、林业的生产及生态环境,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农药经营、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监管部门)

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农药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

工商、质量技监、安全监管、绿化林业、商务、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农药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举报、奖励)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接受公众对经营禁用农药或者假冒伪劣农药以及违法使用农药等行为的举报。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受理、调查和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守秘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五条(行业自律)

鼓励农药经营服务相关行业组织为会员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在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引导会员规范经营等方面,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第二章农药经营

第六条(经营条件)

农药经营单位及其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属于《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主体范围;

(二)配备与其经营农药的品种与规模相适应的农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农药经营单位的分支机构至少配备1名取得初级以上农药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证书或者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

(三)农药销售、仓储场所具备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通风、分隔存放等安全防护设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与生活区域相隔离;

(四)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统一配送、进货查验、安全销售、经营台帐等相关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的农药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七条(营业执照申领材料)

农药经营单位向市或者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属于《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所规定主体范围的证明材料;

(二)所在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农药销售和仓储场所设施设置等方面情况的证明材料;

(三)根据法律、法规有关企业登记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证明材料的出具)

本规定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主体证明材料,按照下列规定出具或者提供:

(一)属于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由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出具;

(二)属于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站、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

(三)属于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的,由市绿化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

(四)属于农药生产企业的,提供农药生产资格批准文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属于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农药经营单位的,由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本规定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人员配备、设施设置证明材料,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农药经营单位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情况核查和出具证明材料。

第九条(连锁经营的扶持)

本市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农药连锁经营。经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农药连锁经营单位符合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服务规范等要求的,可以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扶持农药连锁经营的具体办法,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条(统一配送制度)

农药经营单位分支机构经营的农药,应当由所属农药经营单位或者该农药经营单位加入的农药连锁经营单位实行统一配送。分支机构不得自行采购、代销农药。

第十一条(进货查验制度)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实施以下进货查验制度:

(一)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

(二)查验并备存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复印件,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复印件;

(三)按照《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的规定,验明农药产品标签、说明书的有关内容;

(四)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或者检验报告。

第十二条(安全销售制度)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农药销售专区,将农药置于存放专柜销售;未上柜销售的农药,应当置于专用仓库或者仓库专区贮存,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隔离、隔开、分离等安全保存措施,并指定保管人员。

农药经营单位不得在农药销售场所经营食品、生活用品等商品。

第十三条(销售溯源制度)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农药经营台帐,如实记录农药进货时间、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以及配送、销售的时间、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向农药购买者出具发票。按照发票管理的规定可以不出具发票,但农药购买者要求提供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据的,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开具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据。销售凭据应当注明售出农药的名称、数量、购买时间以及农药经营单位名称等信息。

第十四条(销售告知义务)

农药经营单位销售农药时,应当根据所售农药的产品标签、说明书,如实说明产品用途、使用方法、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等,不得误导农药购买者。

第十五条(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

农药销售人员应当掌握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基本常识,熟悉所售农药的标签、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农药销售人员进行农药专业知识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

第十六条(高毒农药经营的要求)

对标签所标示的毒性为高毒以上的农药(以下简称高毒农药),农药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以下销售管理措施:

(一)设置高毒农药分隔存放专柜,并在专柜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二)由专人负责销售,并建立高毒农药经营专用台帐;

(三)要求购买者告知用途、出示身份证明,并如实记录;

(四)要求购买者退回高毒农药使用后的容器、包装物,并建立回收登记制度。

第十七条(备存资料的保管时间)

农药经营单位备存下列资料,应当至少两年:

(一)第十一条规定的有关农药登记、产品合格检验证明或者检验报告的资料;

(二)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农药经营台帐;

(三)第十六条规定的高毒农药经营专用台帐。

第三章农药使用

第十八条(安全保管)

农药使用者应当妥善保管农药,防止误食误用。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指定农药管理员,建立农药购进、领用台帐登记等安全保管制度。

第十九条(安全用药)

农药使用者应当选择远离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生活区的安全地点配药,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配药,不得任意增加用药浓度。

农药使用者应当采取避免农药中毒或者污染的预防措施,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规定的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和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增加施药频次。

第二十条(用药后的安全事项)

农药使用者应当妥善处理剩余农药、施药器械以及盛装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不得在河流、湖泊、水库、鱼塘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倾倒剩余农药或者清洗施药器械,不得随意丢弃盛装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

第二十一条(农药使用记录)

农业经济组织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应当如实记载使用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农药使用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

第二十二条(禁用情形)

禁止使用农药毒杀鱼、虾、鸟、兽等动物。

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等农作物以及水源涵养林。

第二十三条(指导、服务)

市和区、县农业、绿化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所属植保机构应当做好植物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预测及相关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植物病虫害诊治为农服务,并通过免费培训、宣传资料发放、网上信息、咨询电话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相关信息。

第二十四条(鼓励、支持)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统一用药等植保服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重大突发性、流行性植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

第二十五条(农药品种的轮换、替代及首次推广使用)

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农药使用防治效果、作物抗药性等方面的调查、评价活动,做好农药品种轮换、替代的相关工作。

农药新品种在本市首次推广使用的,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做好大田试验、示范工作,并适时农药新品种在本市区域内适应性的相关信息。

第四章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农药经营监督管理)

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农药经营单位的农药质量及经营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建立农药经营单位诚信档案。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之间应当建立农药经营监督管理信息通报制度。

第二十七条(农药销售人员管理)

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农药销售人员组织开展农药相关法律规定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考核,建立农药销售人员专业技能管理档案。

第二十八条(安全、高效农药的推广)

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情况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确定适于本市使用的安全、高效农药的品种名录,并做好组织推广工作。

本市推广使用的安全、高效新型农药,对使用农药的农民和农业经济组织实行补贴。年度实行补贴的农药品种目录应当经过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确定并及时公布;供应补贴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应当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

实行补贴的农药由销售网点分布较广且配备相应销售设施的农药经营单位经营,补贴农药的经营单位名单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农药经营单位的经营条件状况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九条(农作物农药残留监测)

本市规模种植场、蔬菜园艺场、设施菜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生产的农作物,应当在采收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自检。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农作物采收上市前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作物农药残留情况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对农民生产的农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农药残留监测结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的处理)

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作物不得采收上市。采收上市前的农作物经检测认定农药残留超标的,应当在规定的安全间隔期之后进行复检,待复检合格后方可采收上市,但经检测认定含有违禁农药成份的农作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销毁。

根据监测发现的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跟踪监查。监测发现农作物含有违禁农药成份,应当追查违禁农药来源。

第三十一条(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

本市对盛装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实行有偿回收和集中处置。具体回收和处置办法,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农药储备制度)

本市根据植物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预测情况,储备用于预防、控制和扑杀的农药。

农药储备的具体品种和数量,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市商务行政部门、市财政部门共同审核,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市级重要商品储备体系。对纳入市级重要商品储备体系的农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日常监管、调拨和紧急配送。

第三十三条(从业禁止)

农药经营使用的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农药经营活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不符合农药经营条件的处理)

农药经营单位及其分支机构不符合本规定第六条有关条件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相关部门撤回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函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函告文件后,应当责令该农药经营单位办理变更相关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逾期不办理的,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三十五条(违反农药统一配送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农药经营单位对分支机构未实施农药统一配送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农药经营单位的分支机构违反规定自行采购或者代销农药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农药进货查验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农药经营单位未实施进货查验制度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农药安全销售管理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农药经营单位不符合销售安全管理要求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农药销售溯源管理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农药经营单位未建立或者执行农药经营台帐管理制度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农药经营单位未按照发票管理有关规定出具发票的,由税务部门依法处理;未按要求向农药购买者出具销售凭证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误导农药使用者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农药经营单位误导农药使用者并造成药害或者中毒事故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销售高毒农药未采取有关措施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销售高毒农药未采取有关管理措施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有关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造成危害后果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上市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将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作物采收上市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违法经营、使用农药的民事、刑事责任)

违法经营、使用农药,造成人畜伤亡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农药经营、使用者应当依法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Shangluo reality, an overview of the status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was developed, the presence of certified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with small-scale, low-certifie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re not enthusiastic, marking the city use rate, production management was not standardized were analyzed, four the question presented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training, fostering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base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funding to the regulato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safe agro-food; attest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期望值越来越高。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战略举措。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起步较早,从2003年开始认证第一个产地,经历了起始阶段和阶段,目前步入了稳步发展时期,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已由原来相对注重发展规模进入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新阶段,对推动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监管工作中,呈现出不少的问题,高林[1]曾对商洛山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在调研和分析当前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1 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监管工作现状

商洛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其中核桃、板栗、柿子等产量均居全省之首,有“中国核桃之都”的美誉。商洛也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药材种类1 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2]。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无公害农产品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和质量都有质的飞跃。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认定无公害产地210个,面积10.1万hm2;认证无公害产品271个,其中种植业产品237个,总年产量29.9万t,以蔬菜、食用菌、茶叶、核桃为代表的特色产品的认证占种植业产地的1/3左右。近几年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1.1 无公害产业健康发展

2009年商洛市提出了“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2010年集成组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商洛模式”[3],逐步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和标准化技术推广“四支队伍”,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工作走向规范化。从统计数据分析,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起步于2006年,当年认证产品2个,与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相比晚3年[4]。2006―2009年是起始阶段,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2个;2010年是高峰阶段,当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0个,其中种植业产品94个,畜产品6个;2011年起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每年认证45个左右,3年共认证139个。自“商洛模式”推广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幸福商洛”的最基本保证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5]。各级政府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列入政府考核,成为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此背景下,建立了无公害认证工作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明确了职能职责,理顺了工作关系,强化了工作力量;建设了市、县、镇三级检测实验室和33个企业自律性内检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从业人员2 278人,实现了农产品日常监测常态化[6];培养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和内检员,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供了技术保障;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度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保护制度、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管理制度、生产技术培训制度、生产登记制度、农产品保管销售管理制度等“五项制度”及农产品生产责任人档案、技术培训档案、生产操作记录档案、产品保管销售档案等“四项档案”。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几年努力,商洛市的无公害产业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推动了商洛农业经济发展。

1.2 认证和监管规范有力

目前,商洛市已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认证工作制度。首先是严格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环节重点包括产地环境是否合格、生产档案是否完善、生产过程是否规范、农业投入品是否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其次是严格申报材料审核,先由县级认证部门初审,市级审核由市级认证专家组负责,主要组成人员由负责认证工作的人员和主管认证的领导组成,成员必须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实行审核负责制。最后报送到省级认证部门审核,实现三级审核,层层把关。加强证后监管工作,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普遍“重认证轻监管”的现状下,做好证后监管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商洛市级工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认证企业和基地进行产品抽检,强化认证产品质量监控。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每年组织一次年检,在年检中主要从投入品的使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档案记录、标志使用以及生产销售合同等方面对所有认证企业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对年检不合格企业和产品进行整改或注销,多项举措保证了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1.3 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的努力,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打造了商洛核桃、孝义柿饼、镇安板栗、商洛茶叶、柞水木耳、丹凤葡萄、山阳九眼莲等一大批享誉省内外的特色产品,培育了马铃薯、生猪、中药材、核桃、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在做好品牌建设的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产品推介,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使无公害产业形成了良性发展格局。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认证企业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较快,认证的基地和产品数量虽多,但大都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分析其原因:一是商洛山区山多耕地少,坡地多平地少,集中连片平地更是少之又少,耕作条件差;二是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三是传统耕作习惯和经营方式,难以实现现代企业化管理,企业业主小农思想严重,没有强强联手的理念,发展潜力不大。

2.2 认证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商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持续推进,与政府强势推动是分不开的。总的来看,商洛的无公害认证工作还处在政府推动阶段,企业自主性不高。由于政府将无公害产品认证列入年度考核范围,使得认证部门每年疲于完成认证任务,而降低了认证标准,弱化了证后监管。企业认证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4方面:一是认证效益低,商洛贫困山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如大都市高,农产品优质优价体现不明显;二是商洛农产品多以内销为主,外销出境比较少,当地市场对产品认证基本没有要求;三是认证费用较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费用主要包括环境检测、产品检测和定标费用,一般在5 000元左右;四是认证程序繁杂,历时过长。张诺[7]对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问题分析认为,过于冗长的审核链条严重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时效和企业的申报积极性。根据近3年商洛市的认证情况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从环境和产品检测开始到最后发证,一般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加之这几年无公害产品认证文本变换过快,基本上一年一变,导致申报材料返工量大,也影响了企业认证积极性,延长认证时间。

2.3 标识使用率低,消费者认知性差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无公害农产品的证明性标志。目前,商洛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使用标识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企业因为不定标识而没有产品认证证书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对无公害标识的宣传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大;二是消费者对标识的认知度低,监督作用发挥不了;三是多数蔬菜类、粮谷类、瓜果类、畜产品类生产企业不是销售主体,多数农产品都集中收购二次包装出售,加贴标识没太大实际意义;四是无公害产品实现不了“优质优价”,使用标识增加了企业成本。

2.4 生产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据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光泗[8]研究表明,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但与普通农产品没有显著区别,在商洛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一些企业和农户认为生产基地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也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所生产的产品就是无公害农产品。错误的认识导致部分企业只注重生产,疏于对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档案记录的建立,不经常性对生产人员进行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先进栽培等技术的培训,不按照标准规范从事生产活动,结果由于使用农药、兽药、化肥等投入品不当和生产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产品污染,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从各基地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一些大型生产企业从山东寿光、陕西杨凌和泾阳等地引进技术员,其本身多数是“土专家”,不能根据当地实际指导生产活动,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培训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要采用多种途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无公害农产品基本常识、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转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观念,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使农民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采用多手段、多渠道、多平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使消费者了解无公害农产品,能认识无公害标识,能鉴别其真伪,引导大众认识到无公害农产品是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管理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市场农产品检测结果信息和不合格退市产品信息的,使经销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对农产品检测,建立绿色放心农产品的交易区,引导消费行为,反向促进农产品生产者提升产品安全水平,督促经销商提供合格的农产品[9]。要着力培育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带头人,带动周边区域的生产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3.2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要通过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改造培育、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组织的带动作用。对于商洛市这样的山区,受自然条件和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培育龙头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网络,积极培育队伍,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优势,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和经营规模化,使其成为控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屏障[10]。要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重点培育个体私营大户等措施,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

3.3 加强基地监管,实行全程质量监控

一是要对生产企业和基地产品质量抽检,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同时要督促生产企业及基地建立自检室,制定自检制度,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二是加强对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防止产地、产品受“三废”和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农业投入品污染;三是实时监控基地生产环境,定期对土壤、大气、水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确保生产环境安全;四是监督基地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和“四项档案”,实现全程监管;五是要实行基地准出制度,上市产品要检测上市,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查询电话和检测合格证明等,真正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3.4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产业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民心工程,关系重大。各级政府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要加大认证监管工作财政投入,引导生产者积极开展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与补助;投资建立信息平台,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宣传和推介,提升公共品牌的影响力,提高认证效益,从而推进无公害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林,董卫玲.商洛山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70-73.

[2] 商洛概况-资源[EB/OL].[2014-05-20].http:///slgk.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42.

[3] 郭雅俭,曹秀荣,李枫.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商洛模式”探析[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56(2):68-70.

[4] 万靓军, 朱, 樊红平,等.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征及发展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68-71.

[5] 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而努力奋斗[EB/OL].[2014-05-20].http://shangluo. gov. cn/ info/1054/19917.htm.

[6] 董自庭,高林,李枫,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商洛模式”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3(7):88-91.

[7] 张诺,伊黎. 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监管的成效及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2):26-28.

[8] 李光泗,朱丽莉,马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7(5):95-97.

篇4

德国农药管理机构依据欧盟农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国农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农药管理工作。

1.1欧盟农药管理法规演变

1991年欧盟(前欧共体)颁布91/414/EEC指令,规定农药产品市场准入的规则,自1993年7月开始实施。为了满足科学技术发展新要求,依据实施91/414/EEC指令的实际情况,2009年10月欧盟颁布1107/2009/EC法令,自2011年6月开始实施,该法令规定了欧盟农药有效成分、制剂登记以及安全剂、增效剂、其他助剂管理的总的资料要求、评审和批准程序等。同时取代91/414/EEC指令和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含有特定有效成分农药的79/117/EEC法令。

为了进一步细化明确农药有效成分、制剂登记要求以及标签要求,实现1107/2009/EC法令与91/414/EEC指令的有效衔接,2011年欧盟相继了四部法令,分别是544/2011/EU、545/2011/EU、546/2011/EU、547/2011/EU法令。其中544/2011/EU法令规定有效成分[特指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包括病毒)]的登记资料具体要求,即原91/414/EEC指令的附录Ⅱ的内容。545/2011/EU法令规定制剂[特指含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包括病毒)]的登记资料具体要求,即原91/414/EEC指令的附录Ⅲ的内容。546/2011/EU法令规定制剂(特指含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评价和批准统一原则,即原91/414/EEC指令的附录Ⅳ的部分内容。547/2011/EU法令规定标签要求,即原91/414/EEC指令的附录Ⅳ的部分内容和附录Ⅴ的内容。

为了将有关登记试验的各种方法从登记要求中分离出来,以及考虑到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新要求,欧盟于2013年3月,分别颁布283/2013/EU和284/2013/EU两个法令,分别取代544/2011/EU、545/2011/EU法令。为了让欧盟成员国、农药申请者等利益相关方适应新登记要求,新法令规定了实施过渡期,有效成分申请者在2013年12月31日前可以按照544/2011/EU法令要求提交资料,制剂申请者在2015年12月31日前可以按照545/2011/EU法令要求提交资料。

1.2 德国农药管理法律框架

欧盟农药管理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成员国作用,欧盟负责有效成分评价和最大残留限量(MRLs)建立,各成员国负责制剂评价和使用管理。除遵循欧盟关于农药管理的法规外,德国早在1968年就颁布实施了《植物保护法》,随后根据欧盟法规的修订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于2012年根据1107/2009/EC法令进行全面修改。另外,为了规定本国农药产品的登记许可程序,2013年依据1107/2009/EC法令制定了《植物保护产品法令》。

目前,德国关于农药管理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包括:《植物保护法》、《植物保护使用条例》、《植物保护产品法令》、《植物保护药械法令》、《植物保护产品飞机喷雾法令》、《植物保护治理专家资格规定》、《植物保护产品费用规定》、《蜜蜂保护规定》、《植物保护专业细则》等,其中《植物保护法》是德国农药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农药使用、施药器械、市场监测和监管、权力机构和责任、产品许可程序和费用、使用限制、飞机喷雾等要求和程序。

2 德国农药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2.1 机构设置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德国农药管理机构设置特殊,权力分散。目前共有四个部门共同承担农药管理工作,分别是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办公室(简称BVL)、联邦风险评价研究院(简称BFR)、联邦农林生物研究中心(简称JKI)、联邦环境保护局(简称UBA),前三个部门隶属于联邦农业、食品和消费者保护部,第四个部门隶属于联邦环境保护部。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个部门只负责植物保护产品即农用农药的管理,卫生用产品由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负责,隶属于联邦劳动和社会事业部。

2.2 机构职能

BVL成立于2002年,办公地点设在柏林、布伦瑞克,是德国农药管理的总协调部门,其在农药管理中主要职责有七方面,一是负责登记产品的受理、初审、意见汇总、意见回复和协调、登记证书的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协调其他三个部门评价登记产品的药效、毒理、环境、残留等资料;三是审查登记产品的产品化学资料;四是汇总整理各部门评价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最终形成登记决定;五是组织实施植物保护控制项目,跟踪监测产品质量;六是参与制修订和实施有关农药、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七是代表德国联邦农业、食品和消费者保护部直接与国际组织、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农药登记管理部门进行联络和沟通,协调有关农药管理、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事务和政策。BFR主要承担对申请登记产品毒理学和对人类健康影响资料的审查与评价,从事农药产品毒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制定德国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JKI主要承担对申请登记产品使用效果和蜜蜂影响评价,从事农药产品的科学研究,解答使用者在植物保护和农药使用的问题,负责各类农业病虫草害的相关信息公布等。UBA主要承担对申请登记产品环境安全性的评价,从事农药在环境中行为研究和监测等工作。

3 德国农药登记管理情况

欧盟实现成员国之间协调一致的农药登记管理。农药登记分为有效成分和制剂登记两个A段,前者由欧盟委员会授予许可,同时公布批准的有效成分清单,后者由各成员国授予许可。申请者提交有效成分登记资料时,需同时提交至少一个含此有效成分的制剂的完整资料,以便在欧盟层面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价。有效成分在欧盟统一登记后,各成员国同时生效,只有在有效成分取得登记后,方可进行含此有效成分的制剂的成员国国家登记。

3.1 有效成分登记程序

各成员国共同参与有效成分的登记评价过程,但以其中一个国家为主,该国称之为主审国(RMS,Rapporteur Member State),其他成员国称之为关联国(cMS,concerned Member States)。欧盟有效成分登记程序共分为7步。第一步提交申请,申请者将有效成分完整登记资料提交给资料主审国,保密资料需单独装订。一般情况下,资料主审国负责初步核查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如有其他成员国愿意,也可由其代为审查),同时确定哪些资料需要保密。第二步接受申请,在收到申请45天内,如资料能够通过初步核查,主审国将发给申请者、其他成员国、欧盟委员会书面确认说明,包括资料接受日期、核查日期、核查内容等,同时启动登记资料评价。申请者接到说明后应立刻将完整资料发送给其他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如核查发现资料不符合1107/2009/EC法令第8章的要求,主审国将告知申请者、其他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并规定补充资料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逾期未补充将视为放弃此次申请。第三步评审资料,一般来说,资料主审国应在12个月内完成资料评价、评价报告初稿起草工作。如在评审过程中发现需要补充试验资料,主审国将通知申请者,同时延长资料评审时间,但额外的延长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第四步征求意见,此步骤一般有3个阶段,首先是征求申请者对评价报告保密部分的意见,时间为2周;其次是征求申请者、其他成员国、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European Food SafetyAuthority )对整个评价报告的意见,时间为60天;最后是对各方意见进行收集整理。该步骤应在120天内完成。第五步同行评议,欧洲食品安全局组织专家会议对该产品进行多次评议,并基于评价报告草稿、收集到的意见和专家会议讨论情况起草该产品的风险评价结论,时间为6-9个月。第六步欧盟评议,28个成员国再次评议该产品的评价结论是否合理,是否适合本国情况,时间为6个月。第七步登记公告,在收到最终评价报告6个月内,授予该产品登记许可。

3.2 制剂登记程序

为了便于数据互认,欧盟实现制剂的分区登记,根据气候、种植条件等因素,将28个成员国分成南区、中区、北区三个区。登记申请同时提交给同区成员国,其中一个成员国作为地区主审国(ZRMS,Zonal Rapporteur Member State),其他国家为关联国(concernedMember States,cMS),相互之间实现工作成果共享。一般来说,一个新的地区登记时间一般为1年,将其扩展到同区其他成员国一般为120天,同区其他成员国必须认可该登记。德国根据1107/2009/EC法令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制剂产品评价和批准程序,包括德国分别作为地区主审国和关联国的首次登记、续展登记程序。

以德国作为地区主审国为例,介绍德国的制剂产品首次登记的程序。首先是登记预备会,一般在登记申请提交6个月前召开,会议目的是确定拟提交资料的可靠性、是否得到原药资料授权、是否需要等同性认定、澄清资料保护问题等。其次是提交登记申请,由于德国农药登记实现无纸化办公,申请者需在线提交登记申请表,同时将完整资料电子版邮寄给BVL,资料输入登记管理系统后发出受理通知书,申请日期以此为准。德国申请制剂登记,不仅需要提交制剂的完整资料,还需要提交原药的完整资料。第三是初次检查,对应1107/2009/EC法令的要求进行资料完整性检查,时间为一周,如果检查发现资料不完整,不适合进行下一步评价,申请者可在6个月内进一步补充资料。但如在评价Ⅰ阶段需要暂时中止进程时,应扣除该阶段补充时间。第四是初次评估,BVL专家进行专业形式检查以及使用用途检查,发出第一封临时信,指出存在问题,同时将资料传送至BFR、JKI、UBA。此阶段登记进程不中断,可以补充使用用途资料,不能补充其他资料,历时5周。第五是评价Ⅰ阶段,BVL、BFR、JKI、UBA分别对产品化学、毒理学和残留、药效、环境影响等资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BVL汇总,历时15周。第六是停止计时,BVL根据各方评价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出中断程序通知,要求申请者补充缺少资料,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含初次检查阶段增加的时间)。第七是评价Ⅱ阶段,四个部门对补充资料进行再次评价,时间不超过6周。第八是管理阶段,BVL汇总各方评价意见,进行风险管理,起草登记报告草稿,并将其上传至欧盟数据库,同时发出第二封临时信。第九是征求意见,6周内申请者和关联国提出该产品的意见,申请者提出的有关贸易和商业秘密方面的意见将会被涂黑。第十是登记决定,四个部门在2周内综合收集到的意见并对产品做出最终评价,BVL在3周内完成最终登记报告起草,同时发出第三临时信。最终登记报告需输入欧盟数据库。

3.3 登记基本情况

与我国不同,在德国不仅生产商可以申请农药登记,销售企业也可以提出申请。截至2014年9月,批准有效成分270个,制剂768个,登记证拥有者95个。制剂中含单个有效成分的为505个,两个有效成分的为213个,三个有效成分的为44个,四个有效成分的为6个,药肥混剂10个(其中6个除草,4个杀虫,剂型为棒剂和颗粒剂,均用于观赏植物)。

3.4 德国农药资料保护与共享政策

3.4.1 资料保护期限

有效成分首次许可有效期为10年,续展有效期一般为10年,但低风险农药续展有效期最长可达到15年。与有效成分相同,制剂首次许可有效期也为10年,续展有效期一般为10年,但低风险农药续展有效期最长可达到15年。有效期内登记资料受到保护。

3.4.2 资料共享政策

一是脊椎动物试验资料强制共享。为达到保护脊椎动物,减少试验的目的,欧盟规定任何农药登记申请人在进行脊椎动物试验前,都需要提供证明显示该项试验没有被重复进行,并要求新产品的申请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和资料的拥有者达成资料共享的一致意见,如未能达成一致,则申请者需要将相关信息告知农药管理部门,后者将通过法律途径使得二者强制达成一致意见。二是其它登记资料有条件共享。获得资料拥有者授权或登记产品已过保护期,可共享已登记产品资料,申请者只需提品化学资料和根据现行有效登记资料要求必须补充的资料,如蜜蜂影响评价资料。BVL对申请产品和已登记产品的产品化学资料进行比对,如认定等同,则可以利用已登记产品的环境、毒理、残留、药效等资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可以利用已登记产品资料,由于时间不同,登记要求和评审标准可能不同,BVL会对该资料进行评审,所以评审结论也会不同。另外,如果原药登记要求发生变化,该申请者还需同时提交原药所缺资料。因此,在德国申请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同制剂几乎不可能。

3.5 德国农药产品登记资料电子化管理

德国BVL有三个系统与农药登记有关。一是针对申请者的资料提交、通讯系统(VPS Client,view virtual postbox),申请者从该系统提交登记申请表(同时需将完整资料的光盘寄给BVL),在评审过程中BVL通过该系统与企业联系,发出各种信函。二是BVL内部使用的资料评审系统(VBS,Processmanagement system),从电子资料导入开始,实施评审过程管理,出具评审意见。三是制剂产品信息数据库,包括制剂中所用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质、MRLs等,制剂本身的各种信息,如登记证号、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有效期限、注意事项、良好农业规范(GAP)等,每月从资料评审系统人工导入。通过这三个系统,BVL不仅实现了评审过程全程电子化管理,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还增强了与相关利益方沟通及时性、透明性。另外,制剂产品信息数据库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便利。

3.6 德国农药助剂、外来组分、产品组成变化管理

在德国,农药助剂一般分为桶混助剂(adjuvants)和加工助剂(co-formulants)两种。根据《植物保护法》规定,桶混助剂实现登记许可制度和正面清单管理,由BVL组织BFR、JKI、UBA共同评价桶混助剂的申请资料,只有评价结果表明按照规定使用时不会对环境、健康等产生危害时才能批准,评审时间一般为4个月,有效期为10年,可使用的桶混助剂清单每月更新,目前已有200种。加工助剂实现负面清单管理,列在清单中的物质共有20种,都是毒性或生态毒性相关的物质,多年前已禁止在农药产品中使用。德国对外来组分管理非常严格,制定了有关工作文件,规定产品中未登记成分不得超过0.1%。

根据欧盟SANCO/12638/2011指南规定,德国对登记产品组成变化实现分类管理,根据变化程度,分为非显著变化和显著变化两类。非显著化指改变助剂来源而种类不变、更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阳离子、添加浓度不超过0.1%的标识物以及更换化学性质等同的助剂等,这类变化只需告知登记管理部门。其他变化称之为显著变化,根据情况不同提交不同资料进行补充评价,如改变消泡剂需要重新提交持久气泡性试验资料。

3.7 其它情况

一是药肥混配制剂管理。德国农药和肥料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肥料无需登记,BVL在评审该类产品时把肥料当作助剂,目前共批准10个产品。标签上农药、肥料含量分成两部分,其他信息混合标注。二是露地产品与保护地产品管理不同点。第一,药效资料点数不一样,大作物的大病虫害试验点数范围为6~15点,一般为10点,时间跨度至少为2年;大作物的小病虫害以及小作物试验点数范围2~6点,一般为3点;保护地大作物的大病虫害,试验点数范围为4~8点,一般为6点;保护地大作物的小病虫害和小作物试验点数范围2~6点,一般为3点。对于特定的贮藏用途,在有一些商业化使用的基础数据或实验室资料的前提下,可以参照小作物点数。第二,同一企业同一产品防治同一靶标,在露地和保护地的良好农业规范不一样,使用场所、施药时间、施药次数、施药剂量等都有可能不一样。

4 德国农药市场监管

基于欧盟1107/2009/EC法令和本国《植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目前德国通过实施植物保护控制项目进行农药市场监管,具体工作由BVL、联邦各州以及联合工作组共同承担。BVL负责制定国家监管计划、检测抽查样品、撰写国家监管报告,并在监管进口农药、打击非法贸易等方面与海关、成员国管理机构进行沟通协调。联邦各州下属的植物保护服务组织承担本地区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监管工作,实施违法处罚,制定地区监管计划。联合工作组由各部门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评议国家监管计划等。

德国农药市场监管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严格的经营许可制度,经销商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许可后方可经销农药,销售高毒农药还需取得高毒农药经营许可证。二是实现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使用者需经过培训取得许可方可使用农药,且自2012年起每三年要进行再培训更新知识。三是实现严格的经营和使用监管检查制度,全德国有110多名农药市场监管员对批发商、经营门店进行定期监管,对照检查手册检查经营者资质、产品登记状况、标签信息、不在登记状态产品处置、储存和销售记录等情况;农药使用检查员针对使用者资质、使用产品登记状况、使用区域、施药方式、不在登记状态产品处置、使用记录等情况进行检查。四是实现严格的农药存放场所和非自助服务式销售管理,按照规定大田用农药不得放置在门店只能存放于仓库,使用者查询产品目录选择产品,庭院及卫生用农药展示柜上锁,只有经过经销者详细介绍使用注意事项后方能得到产品。

5 结语

篇5

(技改、扩建项目)

摘要

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联合开发下属五大茶厂及周边茶农基地生态茶园建设项目的调查、研究、论证、分析,云龙县旧州茶区地理位置、气候、海拔独具,自然条件较好,非常适宜种植发展云南大叶种茶树,在现有“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的基础上,大胆科技创新,保持独特传统的加工工艺,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研制开发新产品,大胆的名牌创新,增加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创出云龙自己的茶叶品牌,使茶叶产业成为云龙县一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项目计划投资3136.5万元,公司自筹856.5万元,茶农投工投劳自筹780万元,引进资金1500万元。

该项目如能按计划投入,并能实现预计的目标,就优质中档干茶一项,按每亩生产干茶60公斤计算,年产量为600吨,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可实现税利1080万元(其中:税收按13%计算,则312万元,纯利786万元),项目实施结束四年后可全部收回投资,茶农收入也相当可观;若将高档茶及末茶的开发充分利用,则效益更可观。从此该项目成为云龙县旧州地区一项永续利用的绿色支柱产业,将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第一章企业基本情况

一、公司宗旨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采用高新加工技术及设备结合传统手工加工技术生产出纯天然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享受健康”的心理和生理保健需求,立志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公司简介

公司注册名称: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定地址:云龙县旧州镇

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

本公司是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登记注册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进行制茶业、种植业的经营,兼营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销售。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

目前公司有正式员工66人,季节性用工平均每天在200人以上,其构成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中专文化程度10人,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下岗员工10人。组织机构图如下:

总经理

生产部

财务部

销售部

行政办公室

采供部

质检部

质检人员

采供人员

四、公司发展历史

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巍山县安夏有限责任公司在云龙县旧州地区五大茶厂公开招标转让五十年生产经营使用权的竞标中夺标,成立于2000年2月,是在旧州茶厂,目前拥有茶园2144亩,资产923万元。四年来共投入生产开发资金400多万元,生产优质中档干茶近200吨,实现产值960多万元,实现利税26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8.5%。公司生产的“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荣获2003年第四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名特优旅游商品奖”和大理州地方产品“金花奖”。

五、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一)现公司具有七个优势:

1、水利设施优势:茶园基地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和畅通的水路及良好的设施。

2、固定资产优势:五个茶厂有价值170多万元的厂房、办公楼及制茶机械设备,能满足未来5年以上的茶叶初制生产加工需要。

3、资源优势:我公司五个茶厂,现年产优质干茶50多吨,如使这2144亩茶园成为丰产茶园,可年产干茶100多吨,若种植发展为万亩茶园,则可年产500多吨优质干茶。

4、技术优势:现请高级农艺师陈敬光和农艺师李月张为公司技术指导,负责育苗至茶叶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采取扎实科技措施。二00一年至二00三年在五大茶园基础上进行品种升级改造和种植云抗10号优良品种800多亩,为生态茶园和产品优良化奠定基础。

5、产品加工执行标准和加工经验:五个茶厂有加工生产车间,能保证成茶质量,交通、电力及其它条件便利,整个生产工艺严格按绿茶gb/t14456国家标准及中国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有完善的加工技术和多年从事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能确保理化指标的实现。

6、市场和区位交通优势:公司地处功表公路干线旁,距兰坪90公里,到下关、保山、德宏、兰坪十分便利;东部市场有下关、昆明乃至大西南沿线城市,南部市场有保山、瑞丽以至缅甸热带重镇,西部市场有六库、片马及部分缅甸省份,北部市场有兰坪,交通便利;加之云龙县境内澜沧江流域电站的建设及云龙天池和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对产品的市场发展和改善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司的“云腾”牌“天池碧绿茶”已占领省内大部分市场,运销上海、青海、香港及台湾等省市,产品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7、政策和茶叶种植优势:省、州、县进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对茶业的扶持力度,并制定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相关优惠政策。公司周边农户种植茶树有3000多亩,在政府统筹安排下,以我公司为龙头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模式,把旧州茶区扩建为一万亩生态茶园,为壮大我公司产品和富民兴县作贡献。

(二)公司劣势为:由于统筹规划,联合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我公司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资金投入,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与现代标准企业存在差距,使公司发展缓慢。

六、拟建项目情况介绍

立足于当地茶叶资源优势,抓住中国入世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省、州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号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形成产业链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将产品从粗放型转换为名、特、优、精产业化的集约型发展,充分提高茶叶的附加值,为此公司决定对下属五大茶厂及周边茶农基地进行联合开发。

项目计划投资3136.5万元,公司自筹856.5万元,农户投工投劳自筹780万元,引进资金1500万元。项目分三步走,第一步力争用3年时间搞好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第二步搞好基础设施的扩建工程;第三步计划在大理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的生产厂房、成品车间1500平方米,半成品车间3000平方米,综合楼2600平方米,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及引进茶叶深加工的高新技术。本建设项目如能按计划投入并能实现预期产量和产值,就优质中档干茶一项,计划年产量为600吨,实现产值2400万元,实现利税1080万元。该项目是个投资少、利润高且可持续发展年限长的好项目。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公司的区位环境条件

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西部的云龙县,全县占地4401平方公里,是我州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可种植茶树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0%。云龙县东接永平、漾濞、洱源;南临保山;西畔兰坪、剑川;北临沪水,是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七县交界。公司茶园基地位于澜沧江中游,据专家考证,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是茶树真正起源地,该区的大叶种茶有优良出众的内在品质,成为茶类中的上品,为饮料消费首选佳品。云龙县旧州茶区历来是“鱼米之乡”,从清代就有种茶的记载,山清水秀无工业污染,有优质茶叶资源。

二、地理位置和水利条件

旧州茶区地理位置为东径99°12′至99°51′,北纬25°30′至25°40′之间,海拔1700~2200米之间,坡向东北坡,坡面被箐沟分成适宜茶树种植的小区地块,山箐内有向东流水源,水源充足,适宜种茶面积逾2万亩,有畅通的水路和水利设施。

三、生态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是自然条件

(一)温度:该区属南温带气候带,中暖平坝山区,年均年温14.8℃~17.5℃之间,≥10℃的活动积温为6410.3℃~5064.3℃,极端最低温为-1.8℃~-4.4℃。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明显,成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大叶种茶树最佳适宜生长区。

(二)降雨量和空气温度:该区年降雨量为889.9㎜~1029.9㎜,6~10月为雨量集中季节,由于河谷上升气流受山势阻挠,使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能增强茶幼芽的持嫩性,对茶树生长有利。

(三)光照:该区空气湿度较大,地形地貌复杂,云雾缭绕,有效的使直射阳光转化为光质较好的温反射光,符合茶树喜阴的生理特点。

(四)土壤:该区土壤属黄红壤,土层深厚,层次结构不明显,有机质含量高,并且表现为较湿润、无石灰反应,经化验分析,土壤ph值在4.0~5.8之间,并且冬季无冻土层,是茶树生长的理想基质。

四、自然资源和植保

依托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公司对茶产品的无公害、无污染十分重视,在多年的管理中倡导施有机肥,主要以厩肥(特别是羊粪)、油饼、绿肥为主;在植保方面,杜绝施用一切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在环保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生产出安全、卫生的优质“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为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创建良好条件。

五、社会条件

(一)政策:借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我州、县政府制定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生态茶园的战略,并且还制定了以我公司为龙头企业,鼓励进行茶叶收购及加工的优惠政策。

(二)企业法人李建利有很强的社会关系和多年企业信誉的无形资产,经我地区各商业银行和工商、税务部门综合评估,信用度为4a级,贷款信用额度为900万元/年。

(三)我公司“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在省内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三章项目发展思路和投资规划

公司的茶园基地、机械设备、水利、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就完备程度、茶园丰产程度以及五个茶厂周边农户的茶园基地建设等还存在相当的不足,急待进行改造和配置,以利于建设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和茶叶深加工项目的投资实施,进行联合开发,将公司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茶叶加工企业。为此,拟定了项目发展思路和投资规划。

一、项目发展实施思路

(一)对茶园基地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将对五大茶厂基地及茶农基地的分散经营、管理不善的状况进行整改,实施联合开发,统一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变荒山为“宝山”,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道路;对茶园基地的生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企业向严管理、精加工、上档次、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二)搞好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结合州、县政府建设生态茶园的规划,立足于原有云南大叶群体品种茶的基础上,力推茶树良种化,对老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和新建生态优质茶园,严格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万亩生态茶园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基础。

(三)扩大科技队伍,搞好科研开发。为了切实加强茶园的生产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聘请云龙县农业局陈敬光高级农艺师和李月张农艺师对茶园的育苗栽培到茶叶的加工技术把好质量关。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昆明真元食品科研所等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利用碎茶叶、茶老叶、茶梗等茶的低植物,生产高附加值的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儿茶素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茶红素保健食品,同时还可开发旅游产品,实施袋泡茶和药物保健茶饮品工程,以满足消费者“回归自然,享受健康”的心理和生理保健需求。

(四)加强销售队伍,拓宽产品销路。建立科学的销售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强销售队伍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注重客户开发、营销策划及品牌建设,将“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在立足于滇西八地州市场,向昆明地区和东盟地区市场辐射的同时,打开向东部、中部全国各大市场及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达到以销促产,带动云龙茶叶产业化体系的形成,为富民强县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项目投资规划

(一)规范茶园管理需投入352.5万元。对茶园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全面进行修剪、薅、追工作,需投入25000个劳动工日,每个工日按15.00元计,则工价为37.5万元,需投肥200吨,计28万元,农药(以生物制剂为主)5万元,规范高产生态茶园年生产管理费为70.5万元,五年合计投入352.5万元。

(二)水利设施建设需费用29万元。茶园基地引水主体工程已解决,但旱季少雨时不能完全满足茶树需水,需新建10个能容40m3的蓄水池,单价0.6万元,则需资金6万元;增建10m3容量的小水池50个,单价0.3万元,则需15万元;修建损坏水路8000米,购部分钢管8000米和胶管5000米进行修复水路和茶园浇灌用,共需投入资金8万元。

(三)机械设备购置费用75万元。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需更新购置五套国内较先进的多功能名优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揉捻机、烘干机、炒干机、杀青机及配套设备,共需投入资金75万元。

(四)产品包装广告宣传投入费用60万元。产品商标制版和订制各类高、中、低档系列产品包装盒(袋)及媒体广告宣传所需费用计60万元。

(五)新产品研制开发费用50万元。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优势,与昆明真元食品科研所等科研机构合作,生产出对茶叶深加工的茶多酚、儿茶素、茶红素保健食品,实施袋泡茶和药物保健茶饮品工程,增加公司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发展后劲,需投入研制开发费用50万元。

(六)实施茶园节水喷灌技术工程需费用420万元。为了保护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科学自动节水喷灌技术对茶园进行分期实施。每亩投入资金2000.00元,2144亩茶园共投入资金420万元。

(七)旧州地区茶园升级改造和重新种植生态茶园建设资金需2050万元。公司在现有5000多亩茶园基地基础上,将旧州地区茶园扩垦为万亩生态茶园基地,每亩开垦种植需700元,新开垦5000亩,投入资金350万元;茶园开垦种植需三年连续管理,每亩管理费2200元,按7500亩计算,则需1650万元资金;此外建设1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基地需50万元资金。

(八)新建精制加工厂,需投入购买土地及前期启动费用100万元。

综合上述各项分析共需投入资金3136.5万元,公司自筹856.5万元,农户投工投劳自筹780万元,需引进资金1500万元。

三、投资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对社会用工的压力起缓解作用。公司对茶园的升级改造和生产管理,每年可安排2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每个农民每年进行150个工日可创收3000元。

2、加强管理,为国企下岗职工和国内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和岗位。公司实施联合开发茶园基地和茶叶深加工项目后,项目实施初期每年可安排60多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管理、销售,并随着市场的拓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将随之增加,这对政府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工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解决部分国企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3、带动当地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直到富民强县的作用。公司通过该项目的联合开发,使当地山区群众利用荒山荒坡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良品种茶树的种植,由公司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收购,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使群众致富奔小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4、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打开国际国内市场。该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的“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不仅销往滇西八地州市场,而且还销往昆明乃至全国和国际大市场,从而形成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和一定的国际销售渠道,广大消费者都喝到公司的优质“绿色食品”“云腾”牌“天池碧绿茶”,提高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及美誉度。

5、增加当地财政收入。项目的实施,将为地方财政增加新税源,对地方财政创收和发展县域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经济效益分析

实施项目,建成万亩生态茶园,经过三年管理进入初产期,五年后进入产量稳定期。农户将鲜茶叶交售给公司进行加工销售,鲜叶款按年度偿还建园所耗投资,现将优质中档干茶一项单位直接成本测算如下:

1、鲜叶成本(已包含全部农业投入)每公斤2.00元,每公斤干茶10.00元。

2、加工成本(含电费燃料、工资、包装物等)计每公斤4.00元。

3、全年管理人员工资、产品销售等费用每公斤6.00元。

4、其它费用每公斤2.00元。

所以,每生产1公斤优质中档干茶的成本应为:10.00+4.00+6.00+2.00=22.00元,以现行“云腾”牌“天池碧绿茶”中档产品出厂价按平均每公斤40.00元计算,则每公斤中档干茶能实现利税18.00元。本项目如能按计划实现产量和产值,就优质中档干茶一项,按亩产60公斤优质中档干茶计算,年产量为600吨,年产值2400万元,年税利1080万元(其中:税收按13%计算,则312万元,纯利768万元),项目实施结束四年后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若将高档茶及碎茶叶综合深加工开发,则效益更可观。此外茶农也有喜人的收入,当地财政收入也将可观,该项目的实施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投资风险与防范措施

合资公司将面临以下多个风险:

一、系统风险

1、政治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加入wto后,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法规,并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司的生产经营及收益会随着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变动而变动。

2、经济环境: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转化过程中,政府在资源配置、定价、资产管理方面的作用不断减弱,市场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货膨胀、gdp增长率及任何经济政策的变动会给我公司的生产经营及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3、法律环境: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及规范法律体系,但在公司组织、税法等方面仍不完善,法律的不完善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

二、公司特有风险

1、市场: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属季节性产品,产品单一属于传统加工食品,新产品研制开发投资大,顾客的消费形态改变,会对产品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2、技术:现有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低、保密性差、属于半机械化作坊式生产。

3、竞争: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云南茶叶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过剩状况,其他众多生产厂家与我公司生产销售同类产品,会对我公司资源分配、产品销售有一定的影响。

4、管理:如果公司管理层经营中决策失误,会对公司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

三、风险防范措施

1、系统风险方面:公司将请专业公司或个人作为企业经济顾问和法律顾问。

2、市场与竞争风险方面:资源配置上,公司采用“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原料供应。在传统茶叶加工基础上公司将引进“昆明真元食品科研所”的茶红素保健食品和茶叶深加工的茶多酚、儿茶素技术作为拳头产品,实现单个产品无竞争化。此外还研制开发旅游产品,实施袋泡茶和药物保健茶工程。公司计划投入新产品开发研制费50万元,并开展分批投入50—80万元的广告宣传活动和有效的市场营销及品牌策划活动,以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3、技术方面:公司将有偿委托专业院校及研究所对新产品进行研制开发。同时公司将和相关技术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合同》,并制定关联的技术保密补贴实施细则。

4、管理方面:公司将请专业经济顾问、法律顾问、技术顾问、生产代表、销售代表,对公司经营决策一事一议,确保决策与市场接轨,避免或减少管理失误。

第五章产品与技术

一、产品介绍

“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系列产品由我公司生产,原料产于澜沧江热区西岸灌木林地带的原始天然环境中,该产品运用高新技术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生产加工出具有润肺、化痰、防热解暑、消食热提神、降压抗癌之功效的“云腾”牌“天池碧绿茶”;该茶汤色碧绿透亮、香味醇正、条索肥厚、口感舒适、经久耐泡、回味甘甜。公司现加工出“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炒青、烘青茶系列产品及“天池碧螺春”、“天池毛峰”、“天池龙井”等各种高档精品茶,深受国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二、产品工艺流程和品质特征版权所有

我公司以生产绿茶为主,绿茶加工依工艺流程不同可生产出炒青、烘青、蒸青、晒青四种绿茶,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喜饮绿茶的需求,我公司特推出“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炒青和烘青系列绿茶。

(一)炒青:下山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胚通过烘干机烘二青(散发大量水分),炒干机炒三青(造型阶段)、薄摊凉、炒干机挥锅(继续散发水分和整形,并产生香气),此工艺生产出的成品称为炒青绿茶。它具有“外形条索紧曲、匀整、有锋苗、不断碎、色泽起辉、调和一致、净度好;内质香高持久,具熟板栗香、纯正;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完整”的品质特征。

(二)烘青:下山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的茶胚通过烘干机组,分别经过毛火(温度为110℃—120℃)、薄摊凉、足火(100℃—110℃)三道干燥程序,从而产生了“外形呈长条形、微带弯曲、色泽深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平和,清幽久远;汤色清澈、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绿完整”的优质烘青绿茶特征。

第六章市场与竞争

一、国内市场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有健身、解渴、疗疾之功效,又富欣赏情趣陶冶情操,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为二十一世纪健康饮品之首,消费群众为城市和农村各年龄层次和各类收入的人群,毕竟人人有饮茶习惯。我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各大中城市和农村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家庭,其年龄不限,市场细分情况为:

1、按地理位置细分:

(1)各大城市消费量为30%。

(2)各中小城市消费量为40%。

(3)农村市场消费量为30%。

2、按年龄细分:

(1)5—20岁消费量为10%。

(2)20—30岁消费量为30%。

(3)30岁以上消费量为60%。

3、按心理和行为细分:

(1)追求时尚、追求享受的消费量为20%。

(2)追求内在利益,注重健康的消费量为80%版权所有。

二、国际市场

世界各国有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有茶叶消费的需求。我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以东南亚市场为主;其次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茶产品也可出口销往东盟各个国家。在亚洲以日本市场为主,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华人集中地,这些消费群体绝大多数以消费中低档茶叶为主,占国际市场的消费量为20%。此外消费群体除集中在华人圈,还主要集中在娱乐行业(夜总会、ok厅等)和各旅游景点,占国际市场的消费量为20%。

结论:根据上述分析,茶叶市场是一个需求广阔,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需求空间,消费者有长期需求和强大的购买力。因此如果经营管理好,产品质量过硬,则会有较高而稳定的收益和吸引人的发展前景。

三、公司市场优势

由于公司产品通过“绿色食品”的论证,加上公司所属五大茶厂始建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入市早,已在顾客心中树立一定的品牌形象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保证。公司的“云腾”牌“天池碧绿茶”已占领云南省内大部分市场,还销往上海、福建、安徽、四川、黑龙江、青海、甘肃、陕西、香港及台湾等省市,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公司和国内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和多家经销商建立伙伴联盟关系,同时公司还在大理设立营销办事处和产品专营店。

四、目标市场

结合上面的市场需求、市场细分及产品特点,我们将选择以各中小城市为主,各大中城市和农村市场居次的消费市场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并以积极的保健消费理念,优质的产品和优惠的价格吸引各方面的消费群体,力争在8年时间占领这一市场15%的份额。我们的目标市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全国连锁超市:是我们产品的主要客户,近年来,连锁超市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顾客的商品购买基本都由超市供应,原因是超市货源多、品种齐、价格适中、购物便利。

2、全国各地总经销商:是版权所有我们产品重要客户之一,其特点为:贴近消费者、树立产品品牌形象。防止伪劣假冒产品进入市场,能及时反馈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动机。

五、产品竞争优势

1、高质量的产品:我们拥有一定的优质鲜茶叶基地为原料,还拥有一流的加工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管理经验,经过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公司的产品已经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适当的价格:由于我公司实行“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拥有充足的鲜茶叶供给基地,使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20%,因此,可制定适中的市场价格。

3、独特的品质:由于我公司所处环境优越,区位独特,土壤、温度、湿度、气候适中,生产出的茶叶具有汤色碧绿透亮、香味醇正、条索肥厚、口感舒适、经久耐泡、回味甘甜等特点。

4、保健功能:我公司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经专业人士论证得出:常饮“云腾”牌“天池碧绿茶”有润肺化痰、防热解暑、消食提神、健胃减肥、养颜美容、降压抗癌之功效,是真正的茶叶珍品。

六、产品竞争策略

为了能迅速有效打开我们的产品市场,获得长久发展,我们将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核心,从产品形象、市场销售、生产质量、技术发展四个方面系统规划品牌竞争策略。

1、树立鲜明品牌形象:鲜明的产品形象是创建成功品牌、打开市场的基础,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简明、形象、实用的产品设计。

(2)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

(3)积极公共关系活动。

2、建立广泛市场营销网络。(参见第七章营销计划与策略)

3、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和生产质量。

低成本、高质量是我们公司版权所有整体战略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市场的重要保障。

(1)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我公司建成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和对茶农进行统一价格收购,我们的鲜茶叶的原料成本比同行业的低20%,加上加工过程中强化成本管理,这种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的做法必能给我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2)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我们将实行定员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产品已经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同时我们计划在5年内通过iso900国际质量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这将有利于我们最终市场目标的实现。

4、持续的技术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我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将关注新产品研制开发,发展多元化产品,重点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两方面不断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艺术含量,使产品更具优势。公司将依靠昆明真元食品科研所等科研机构作后盾,进行多个产品的研制开发,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咖啡因、茶红素保健食品、茶保健酒和茶保健饮料等产品。并逐步建立自己的科研队伍和体系,为进一步的市场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营销计划与策略

一、营销理念

公司将为消费者提供价格适中、质量高的茶制品,并让消费者了解保健功能性茶食品的益处,并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最大便利,为消费者的健康作贡献。

二、营销机遇

(一)众多的消费者与巨大的空白市场构成公司发展的潜在商机和良好条件。

(二)随着国家人事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下岗分流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及社会各界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为公司发展所需人力资源提供众多人才来优选。

(三)公司有健全完善的培训制度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完全有能力适应局部市场的竞争和需求,从而在同行业竞争中取胜占领市场。

(四)公司高素质的决策群体为企业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为塑造品牌,实现“资本化运营、品牌化经营”的理念打下坚实基础,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无形保证。

(五)公司产品入市以来,其品质和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并且据市场调查结果茶叶市场还没有形成特色经营,由此可见通过公司产品的优势来拓宽销路搞好特色经营。

三、营销计划

1、营销机构和营销人员:公司将组建新的营销管理机构及市场营销人员。具体为:成立“市场部”,由营销副总经理负责管理总计划实施,设立区域市场部经理管理区域市场营销人员及负责区域市场开拓。前期市场部设置为15人(不包括营销副总)。

2、营销渠道的选择和营销网络的构建:公司将采用间接销售的策略,通过连锁超市、批发商、特许经销商、零售商进行产品销售。公司将尽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少营销成本,其营销网络构成如下:

市场拓展

批发商

连锁超市

特许专营店

各地超市

零售商

消费者

3、广告和促销计划:公司将分批和按计划实施投入广告费用,通过电视、报刊、杂志、户外户内pop进行多层次、多渠道、选择性区域的广告投放活动,力争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的广告效果。公司前期广告计划费用投入为50万元,使用分配情况如下表(以后每年递增20~30万元):

分类广告名称

广告实施单位

计划投入

备注

电视

各地电视台

20

选择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简明实用的广告制作,能突出产品及企业的品牌形象。

杂志

各种期刊如《经营与消费》

10

有一定知名度杂志,有固定读者,主以产品招商为主。

报刊

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

5

介绍产品,宣传公司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户外广告

各区域性广告公司

10

树立本公司及产品在各地的形象。

户内广告

广告公司、包装设计公司

5

制作店内海报、广告购物袋、宣传小册子等。

在进行各项广告实施过程中,公司将配合各地经营方进行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如:开业促销、店庆促销、节假日促销、事件促销等,并开展针对性的促销及公共关系的活动,针对营销网络计划如下:

(1)连锁超市:配合超市的各种促销活动,提供各种赠送礼品、产品样品赠送、产品广告购物手提袋及组织产品的会,开展消费者免费品尝及产品建议活动。

(2)批发商:主要通过折扣政策、销售竞赛、赠送公司内刊、宣传册、赠品广告等促销活动。

(3)特许专营店:主要以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样品赠送、派遣店员、提供pop广告、组织消费者免费品尝及产品评价活动,开展消费者按质给价付款奖励活动。

(4)零售店:提供店内pop广告宣传资料、赠送销售用具、给予销售技术指导、赠送销售信息卡,对销售业绩好的零售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设为店,可享受滞销商品换货等优惠政策。

具体促销费用如下表:

单位:万元/年

促销单位

单位数

预计促销次数

总促销次数

促销费用

费用总计

连锁超市

10

12次/年

120次

0.2万元/次

24万元/年

批发商

5

1次/年

5次

2万元/次

10万元/年

特许专营店

20

2次/年

40次

0.3万元/次

12万元/年

零售店

3000

2次/年

6000次

0.002万元/次

12万元/年

四、营销策略

1、品牌策略:公司将使用“云腾”牌“天池碧绿茶”的品牌知名度进行品牌策划实施品牌化经营。同时深度挖掘云龙天池属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的明珠和云龙天池与吉林长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的形象和声誉,进行结合本公司及产品展开树立品牌形象的品牌推广活动。

2、产品包装策略:公司将委托专业知名广告设计公司进行产品外包装设计,同时进行对产品的概念、功能内涵进行了延伸性包装,能突出产品特点、功能及企业品牌形象外,还突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情感附加值等人性化、人文化的涵义,且通过包装体现出公司的企业理念、精神和企业文化,使包装有环保功能和自然功能外,还突出产品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

3、价格定位策略:公司将采取动态价格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综合情况进行市场定价(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市场竞争)。以市场渗透为目标,快速收回投资为根本,结合需求导向、成本导向和竞争导向为实施依据,进行理解价值定价和产品组合定价。

4、公共关系策略:对内进行公关活动,主要是对业务员进行奖励促销机制,让业务员分组定时或不定时对经销商进行助销促销策略;对外针对经销商、茶室及其服务员进行销售产品、茶道技能的服务推销技巧培训的活动外,还组织季度、年度经销商评级或奖励促销的厂商联谊会,还可针对消费者举行老年协会品尝活动和组织茶会及其它公益活动,还可参加行业食品展销会进行促销产品外还能招商。

五、市场营销中意外情况的应急对策

1、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由于公司品牌及企业形象不断树立,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可能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会给企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失。应对措施为:进行积极宣传,从产品的包装到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能从基础区别方式中分辨真假;配合各地工商、公安、质检、消协、经销商进行广泛的打假行动,对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重奖。

2、倾销和窜货: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有些经销商为完成销售指标,会采用低价销售和跨地区低价销售,给正常的销售环境造成不稳定因素,并损害部分经销商的利益,如防止和控制不严会造成恶性循环,给公司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和后果。防止方法为:跟总经销商签订《产品销售实施细则》,明确其销售的活动范围和倾销的申请条件,并制定相关的销货返利综合评审规则。

3、区域性消费意识及消费习惯造成产品滞销情况:由于不同地区的收入情况、生活习惯及消费理念的不同,会造成部分产品销售困难或滞销。解决办法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组建新的营销模式,根据消费者的建议,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八章企业管理

一、管理

1、管理层介绍

(1)董事长:由合资企业董事会选派或由原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选派。

(2)总经理:由合资企业董事会选派或由原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卫国担任。梁卫国,男,现年38岁,白族,大专学历,高级会计师,曾在财政部门工作,历任巍山县安夏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等职,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及工作实践经验,能独立组织完成董事会的生产、销售任务。

(3)营销副总及生产副总:营销副总的要求:大专以上的专业文化程度,有一定市场营销经验及业绩,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敬业精神,能进行策划营销战略战术,并加以实施取得好的绩效。生产副总的要求: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熟练掌握茶园的种植及鲜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并能制定和组织实施生产管理计划和措施。

(4)财务经理和行政办公室主任:财务经理要求有多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有相应资质证书,熟悉中外合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及各种财务管理法规和成本管理。行政办公室主任:要求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文化,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熟练各种法律法规,能制订并实施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质量管理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茶叶产品,公司制订了“双控”质量措施:一是由公司负责集中控制;二是由生产部门进行质量监督控制。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如iso900或gmp认证,从产品设计到原料采购和产品加工、包装,采用全面定员品质控制体系。

3、市场管理

公司在现有市场营销网络基础上,增设多个营销市场部,加大对客户的开发管理力度,进行营销策划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建立消费者对公司和产品的忠诚度,通过市场调查展开有力的营销攻势,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4、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将建立系统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打造高绩效的员工队伍,建立团队合作的学习型组织,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尽心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任务。

5、财务管理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遵循一系列财会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相应的财务条例,明确总公司与分厂的财务机构职责,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完善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管理及对外投资和收益的管理,制订相关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报表,根据上级财政、税收等部门要求编制相关财务报告。

二、组织结构

1、董事会:由合资企业出资各方组成,设7个董事席位,其中1名董事长,2名执行董事(副董事长),1名监事,3名董事。

2、行政管理部:设总经理1名,营销副总经理1名,生产副总经理1名,财务部经理1名,行政办公室主任1名,质检部经理1名,采购部经理1名,行政后勤人员8人。

3、生产车间及分厂:设车间主任1名,分厂厂长5名,生产工人60人,临时工260人。

4、营销部:营销区域经理10名,营销员30人。

5、研制开发部:研发经理1名,研发员5名。

总经理

分厂厂长

产品开发部

区域营销经理

车间主任

行政办公室

营销

人员

财务人员

三、人员

(一)人力资源

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增加各类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其中最主要吸收的是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制开发人员。公司在选才时优先吸收国家体制下的“下岗分流”人员和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来充实公司的各部门岗位。

1、营销部人员: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增加区域营销经理10名,条件为大专文化程度,有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营销管理和开拓市场的实践经验,能完成营销任务并及时回笼货款,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月薪计划1200—1800元;还需增加市场营销人员50人,条件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吃苦耐劳,有一定营销工作经验和商务谈判沟通能力,月薪计划600—900元。

2、研制开发部人员:企业为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习惯、理念也发生变化的顾客的要求,适时推出新产品,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需引进科技人才组建自己的产品研制开发部,以实现“生产一个,储存一个,开发一个”的研制开发战略,不断站在市场需求的前面。研制开发部经理1名,条件为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食品研制开发专业,有自己的研制开发成果,有丰富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经验,且有主持搞好研制开发工作的能力,年薪计划10—15万元;研制开发人员5名,条件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参与产品研制开发工作实践经验,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研制开发任务,年薪计划每3—8万元。以上科研人员可据开发新产品所产生利润程度,给予一定的物质、经济或股权奖励。

(二)激励约束机制

1、实行产权激励机制:对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将进行无偿赠股、低成本转股和知识技术股等形式外,还让人力资本持股,集中表现为产权激励,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进行培训升迁发展激励:对企业作出贡献或在做企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将出资对他进行培训或派其出厂考察学习参观。公司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和轮换培训制度,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竞聘上岗,实行末位淘汰制,以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内部竞争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3、实行企业文化激励:公司将以“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企业理念和精神,引导全员重视质量管理,向企业管理要效益,全公司上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一心一意搞好工作,从而使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员工进行持久的激励。

4、建立完善管理的约束机制:公司通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让制度来管人,一切按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和监督,在公司内部实现“制度管人,感情动人,事业留人”的理念,公司还将借助外部的法律、道德、市场及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进行对人监督和约束,从而使公司员工得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做出有损于公司和消费者及社会的事来。

四、信息系统

1、市场信息

(1)消费者反馈信息:根据消费者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及时制定生产、销售计划及市场价格定位策略,主要以产品购买反馈卡及专业市场调查顾问公司或营销人员进行信息收集。

(2)连锁超市、批发商反馈信息:根据批发商提供的产品市场销售情况报表及营销员提供的零售商销售情况报表,进行组合产品生产,确定单个产品生产计划和广告宣传计划及市场计划。

(3)特许专营店和零售商反馈信息:从特许专营店和零售商处收集的信息中可了解和确定产品终端销售价格及单个产品需求量,对企业制定产品生产计划及产品市场价格定位提供依据。

2、企业内部信息

(1)人员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管理和营销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人事工作调查表、员工考勤月报表和员工合同报表,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合理、有效的安排员工工作、生活,避免因人员的流动造成企业的多方损失。

(2)原料信息:及时调查掌握本地区的原料供应数量、质量、市场价格和各企业市场需求情况,以便制定合理正确的原料采供计划及方案。

(3)设备信息:通过国内外的一些设备期刊及互联网调查和了解产品设备的最新研制情况;通过内部和生产设备利用表及设备维护计划表,进行合理安排生产,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尽量避免使之闲置。

(4)生产信息:了解全国及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公司产品生产结构。依据《成本及质量控制月报表》、《原料库存月报表》、《市场对路产品销售月报表》及《产品的技术、配方改进计划报表》进行综合安排生产计划和调整生产情况。

(5)社会信息:主要通过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媒介机构的新闻报道,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及时掌握有关政策及经济组织的市场综合调节情况,通过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及紧缩经济进行企业的综合生产销售调整,收集信息将委托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或专业人士进行信息收集。

(6)行业信息: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协会、传媒及专业市场调查机构的综合反馈信息,重点了解行业及其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市场情况,以便调整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制定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生产计划和市场开拓策略。

第九章财务分析

一、公司现有财务状况

(一)主要会计政策

1、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2、采用借贷复式记帐方法。

3、所有的会计报表科目均按权责发生制及实际成本价。

4、计提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投资增值准备。

5、生产成本以品种法进行核算,销售成本以先进先出法核算。

6、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法计价核算。

7、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按受益年份摊。

二、融资计划

1、资金需求状况:初步估算项目实施需3136.5万元,具体用款计划如下表(9-1)所示:

投资项目

金额

(万元)

备注

茶园管理费

352.5

主要用于茶园生产管理和投工投肥投药

水利设施建设费

29

用于修复水路和新建水池

生产及辅助设备费

75

主要用于购产品加工设施及配套设备

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费

60

用于产品商标制版和定制各类高、中、低档系列包装盒(袋)及媒体广告宣传

新产品研发费

50

引进科研成果或技术研究的费用

节水喷灌技术工程

420

实施节水喷灌技术的支出

扩建生态茶园

2050

垦田、建苗圃、三年茶园管理种植的支出

精加工厂

100

用于购买土地、建厂房、办公楼及前期运作费用。

2、合作方式:公司主要采用合资合作为主,融资贷款为辅,依靠投资企业的资金、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网络进行多方位合作。

3、股权结构:投资方投入1500万元,可占合资企业的55%的股份,我方占45%的股份,投资方可占董事会4席,我方占3席。

4、投资回报与退出:公司将从每年税后利润中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的法定公益金,另以10%提取任意公积金,剩余75%可作为分配利润。具体分配方案为从可分配利润中提取2%作为投资方的结转权益金,其余可分配利润按双方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亏损按双方出资比例各自承担债务。投资方的退出方式主要以合伙人或管理层回购股权形式进行,回购条件为:投资方必须允许合伙人或管理层进行二次融资,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回购投资方股权和企业再投资。另外公司将重点考虑投资方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国内外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如果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将优先考虑上市融资,将企业内部股转化成公众股,让投资方以最佳的方式退出投资企业。

三、财务预测

1、基本条件

(1)公司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经济环境无重大变化。

(2)现行的信贷利率、汇率及市场行情无重大变化。

(3)赋税基准及税率无重大变化。

(4)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计划、销售计划和科研计划如期实现并无较大变化。

(5)无其它人力不可抗拒及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重大不利因素。

2、财务计划简述:根据我们的发展计划,我们计划在财务方面实现以下目标。

3、主要财务报表:

成本费用表(9-2)

单位:万元/吨

序号

项目

投产期

达到能力生产期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生产制造费

1.4

1.4

1.3

1.3

1.2

2

工资福利

0.62

0.65

0.8

0.9

0.9

3

管理费

0.1

0.1

0.05

0.05

0.05

4

销售及广告费

0.25

0.25

0.2

0.2

0.2

5

其它费用

0.2

0.2

0.1

0.1

0.1

6

折旧

0.15

0.15

0.15

0.15

0.15

7

利息支出

0.08

0.1

0.05

0.05

/

8

经营费用

0.1

0.1

0.1

0.1

0.1

9

总成本

2.9

2.95

2.75

2.85

2.7

预计损益表(9-3)

单位:万元

年份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商品销售收入

1200

1600

1800

2000

2400

销售折扣

60

80

90

100

120

商品销售净额

1140

1520

1710

1900

2280

商品销售成本

750

1000

1100

1250

1400

经营费用

20

20

30

30

30

商品销售税金

45

60

70

76

91

商品销售利润

325

440

510

544

759

管理费用

30

30

20

20

20

财务费用

20

20

20

20

10

利润总额

275

390

470

504

729

预计资产负债表(9-4)

单位:万元

年份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货币资金

320

540

750

742

859.8

应收帐款

10

20

40

60

70

存货

120

160

180

200

200

流动资产合计

450

720

970

1002

1129.8

固定资产原值

1640

2040

2240

2440

2196

累计折旧

164

204

224

244

219

固定资产净值合计

1476

1836

2016

2196

1977

无形资产

80

100

120

150

200

递延资产

20

20

20

30

40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100

120

140

180

240

其他资产

689

554

484

366

322

资产合计

2715

3230

3610

3744

3668.8

短期借款

100

100

长期借款

300

400

500

300

100

负债合计

400

400

500

400

100

实收资本

2040

2440

2640

2840

2840

资本公积

27.5

39

47

50.4

72.9

盈余公积

27.5

39

47

50.4

72.9

未分配利润

220

312

376

403.2

583

所有者权益合计

2315

2830

3110

3344

3568.8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2715

3230

3610

3744

3668.8

预计现金流量表(9-5)

单位:万元

年份

科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产品销售收入

1200

1600

1800

2000

2400

固定资产投资

1640

200

200

200

100

流动资金投资

320

经营成本

750

1000

1000

1250

1400

销售税金及附加

45

60

70

76

91

所得税

108

120

144

净现金流量

-1235

340

322

354

665

累计净现金流量

-895

-573

-219

+446

基准折现率p/f=10%

4、财务分析

(1)npv=446万元,远远大于0,经济效果良好。

(2)5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