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13 18: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
一、历史试题之分析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沿袭了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风格,强调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试题稳中有变,坚持能力立意
历史试题在结构形式、试题内容、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坚持能力立意。
在结构形式上,与去年一样,历史试题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85分,包括12个选择题共48分,两道材料题,其中40题25分,41题评述题12分;选修仍为四选一,15分。选择题仍以政治经济史内容为主,但今年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去年的求答词有很多类型,比如“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明了什么”,而今年的求答词多以“该材料反映”“这一论述反映了”“表明当时”等类似词语出现,也就是材料表明型选择题,从而增加了试题难度。
在试题内容上,注重对书本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重农抑商政策、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化、工业革命等都是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在难易度方面,笔者认为所给材料比较常见,但阅读量比去年更少,难易度下降,考生相对去年会做得更快。其中,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全面解读信息的能力,其目的毫无疑问是要回归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2.渗透多元史观,突显学科素养
综观各地高考,笔者认为,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关注史学理念、学科素养方面走在课改的前沿。
试题贯穿着唯物史观,但更多的是渗透了当前盛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些史学研究新理念其实就其内容来并不新颖,但它们使我们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和侧重点,更加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更加关注时代主题,从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历史思考中以史为鉴,学以致用。25题从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中折射出新史学中社会史观;而40题从表面上考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的红绿灯发展历程,但实际上考查的却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新史学中的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3.体现课改方向,重视探究学习
历史试题依据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命制,体现新课改方向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今年的历史试题全都使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没有一道题目是完全来自书本的。这种试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正确解读和评价历史。可能有些试题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28题关于清朝的内阁制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把它与关于军机处的题目混淆,因为它所描述的现象“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很像是对军机处的作用的描述,但如果学生真的这样认为的话,答案毫无疑问是错的!之所以采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不仅是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一种教材多个版本,更是因为高考现在考察的并非单纯考查知识记忆,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获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继续强调在命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41题,要求考生对“冲击—反应”模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通史能力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又考查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方法,还考查了学生对新史观史学理论的了解,可谓一箭三雕。
二、历史试题之启示
1. 高考备考,须从高一开始抓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可以从网上搜索史料,包括史书、视频、回忆录;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历史专著或其片段,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教师要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综合起来有选择地讲述。
2.复习过程中强调主干知识,对历史概念要尽可能阐释清楚并加以相应的习题训练,但不要让学生记忆过细的知识。
3.强化训练的试题要对接高考,不要等到高三再进行。因为现在基础年级的很多教辅资料的练习和强化训练的练习的题目都是比较陈旧,跟不上新课程理念,不利于学生转变学习历史的观念,从而造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而很难改变。
篇2
一、怎样进行“评”
“评”就是对试题和学生做的情况的评价,“评”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试题的评讲中,应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1、评审题能力。审题首先要准,审题不清或错误就会导致解答出现偏差甚至完全错误。第二是答案中的知识点要全面,有些学生的答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抓一点而不及其余,从而导致失分。应该说,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题清楚才能弄清问题指定的范围和要求。如有一试题中有“主要”两个字,答题时就要抓住“主要”这两个字,摒弃非主要的东西,从经济、政治、文化和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唐太宗的政绩进行叙述,字数不多,内容全面。对于某一问答题中的比较题,不是单纯从条约内容进行叙述,而是从交战的双方及时间、条约的内容、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由于符合答题的要求,学生答题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有的问答题需要分几个层次来回答,进行逐条论述,使答案层次清楚,要点齐全。2、评辨别、分析史料的能力,对历史现象能进行本质的分析。如有一问答题要求对唐太宗作简单评述,学生把握了“贞砚之治”这个历史评价,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简要评述。还有的问答题要求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这几个方面是分析每一个历史事实的基本要求,从中看出学生基本上把握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从而做到答题的完整性。如有一问答题,学生把握了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四个关键,即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矛盾斗争的三个中心环节联合会;③主要矛盾;④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学生通过具体事实的叙述,将以上四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答题条理清楚,分析也较深刻。3、能将有关同类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如有关列举题、问答题,答案在教材中相对地比较分散,学生在纷繁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归纳,答案抓住重点,答题简洁。如果能够对列举题回答得一点不漏,不仅说明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学生有将同类历史现象进行归纳的能力。4、评心理素质。在评讲课上,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让其他同学能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醒学生注意养成认真审题的考试习惯,同时要让他们具有不舞弊、不粗心大意的良好考试心理。5、评试题内容和教学方法。评试题内容,即评试题的命题意图,主要从试题重点等方面进行评析,通过对试题内容的评析,可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二、怎样进行“讲”
篇3
高中历史试题分两类,一类是选择题(客观题),另一类是非选择题(主观题)。下面就这两种题型,谈一下如何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以及做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历史选择题
基本结构:每个选择题都由两部分组成:题干和题项。因而做选择题也分两步,即审题和选项。
第一步 审题――全、准
首先,要做到“三看”。看什么?看中心项(解题的主要对象或领域),限制项(限定解题的时间、空间等)以及求答项(解答的未知项目)。明确这三个部分,建立求答项与中心项、限制项之间的联系,并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接合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注意三点方法。
(1)抓住关键词。如时间、历史概念等。特别是明示或隐含(朝代、时代、世纪、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等)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它往往决定着成败得失。因为时间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依据时间,能找到问题内容的历史定位及其时代特征。
(2)抓主题。
(3)做记号。因选择题不收卷子,所以对题目中常出现的词作一个记号,以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如 “不、最、特点、本质、根本原因、影响等等。
第二步 选项――稳、准
首先,选项时,一般做到三思。建议首选排除法。
一思,排除表述错误的历史事和历史结论。特别注意程度、范围等细节之处的表述。如都、一直、了,开始等标志性时间。
二思,正确历史事实和结论,但它不符合原题要求的,排除。
三思,如果看似正确的选项有两个选项以上,选最佳答案(能包含其他项的)。
其次,选项时,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者说处理好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往往用在最佳选择)。
2.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内、外因与主、客观,异同,原因与结果(防止因果倒置),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等的对应关系,选完答案可建议用推导反问法,反证一下。
3.其他关系,如程度大小;时间先后;阶级立场;时态是现在完成时还是将来时等。
二、非选择题
1.基本结构:一般由导言、材料和问题组成
2.基本类型:材料解析题
3.答案类型: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开放性答案。
4.解题技巧: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审、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
(1)审: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审问题,要仔细。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审问题,看每个问题里有几个小问题?哪几个?他们的中心词与限定词(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分别是什么?答题的形式是概括、比较还是其他的什么形式?问题之间有没有前后联系?答题途径是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二者兼有还是你自己的见解?再次要审分值,根据分值列写要点数。
(2)找(相关信息):此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来源有出题人提供的文、图、表及其前言、出处等。处理方法:大段文字材料以句号为界,句句分析,得出要点,抓住关键词,不可漏要点。表格注意其名称、出处,关注比项,遇到数字纵向、横向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3)接(嫁接):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与教材和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4)转(思维转换):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
(5)答(组答案): 基本要求:要做到“提示化(中心问题)”、“序号化”、“要点化(关键词)”、“系统化(多角度)”“专业化(历史学科语言)”、“条理化”、“整洁化”。
5.非选择题的思路分析
(1)关于背景、原因类:运用好唯物主义理论,要多角度、全面分析。例如,原因角度有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而政治可能包括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国际(有利与不利);主观、客观;内因与外因等多种说法。大同小异,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2)关于作用、意义、影响类:运用历史、发展、辩证的观点。可按积极与消极影响分析;也可国内与世界分析;还可按时态(过去、现在与将来)分析;甚至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政、经、思、文、外等等。
篇4
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10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高中起点本、专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表
一、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时 间 10月28日 10月29日 9:00-11:00 语文外语14:30-16:30 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二、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时 间 10月28日 10月29日 9:00-11:30 政治 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生态学基础
医学综合
教育理论 考生根据报考
专业选择一门 14:30-17:00 外语 -
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青年教师 命制试题 问题 对策
命制试题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但是受中考政策的影响,初中历史青年教师在命制试题环节非常薄弱。下面我就结合近几年自己命制试题的经验,针对初中历史青年教师命制试题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初中历史青年教师命制试题的问题
(一)大量网络复制,有失公平原则,教师自主命题能力弱化。
现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搜索,复制试题,命制试题变得非常容易,也成为现在青年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命制试题的手段。这样的试卷因为含有很多陈题、旧题,很可能有考生在课外做过,使得测试有失公平。而且这种方式也极大地弱化了青年教师自主命制试题的能力,使青年教师在命制原创试题时感到非常困难。
(二)科学性问题。
1.历史知识型问题
有的青年教师由于历史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知识型错误,虽然这种情况不多,但是时有出现。更多的情况是试题涉及史学争议性的问题,也是不应该在试卷上以单一的标准答案来考查学生的。
2.超范围。
超范围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超范围的情况是试卷中可能青年教师没有依据课标,也没有熟悉教材,出现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第二种超范围的情况是出现超前的内容。
3.历史材料、历史情景的真实性。
由于青年教师专业积累不厚实,材料来源匮乏,导致试题中材料的来源不可靠,不能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甚至捏造历史材料或历史情景,这也是不科学的。
(三)难度系数把握不准,区分度不合理,缺乏导向性。
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把握好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确实就非常困难。过难会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过易会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不重视。
(四)分值分配不合理,主干知识的检测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知识点和能力考察的覆盖面不全面。
(五)立意不清楚。
首先,知识立意不清楚。在选择题中四个选项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应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样,材料题如果提供的材料不止一则,那么多则材料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次,当知识立意不清楚时是不可能做到能力立意清晰的。这样的题目让人感觉是怪题。
二、对策
(一)青年教师主动尝试自主命题。
主动尝试自主命题不仅能提高命制试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命题和测试情况的反馈和分析,更可以加深对学情的了解,促进对教学的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特别是测试中的某道题目出乎意料时,其作用就更明显。
(二)把握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避免历史知识性错误和超范围的试题。
(2)避开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
(3)避免捏造历史假情境、假材料。
如何避开这三类问题,这需要青年教师在熟悉课标、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历史专业素养,订几本历史教学类的杂志,多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同时还要关注史学动态,订几本史学专业类的杂志,多买一些史学名著,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避免技术性失误。请老教师把关是避免各类技术性失误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学习命题的最佳途径。
2.导向性原则。
(1)依据课标,把握中考趋势,难度适当,转变学生历史学习观念。
试卷的整体导向要非常明确,如七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难度应该低些,让大多数学生能从历史的测试中获得成就感。特别是有些学生可能其他学科测试结果不理想,历史测试成绩却不落于人后,甚至很突出,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再如,九年级第一次测试,难度应该高些,否则学生在中考各科的压力下,对历史将会极为不重视,从而造成对历史教学非常不利的状况,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扭转对于历史的错误学习观念,特别是开卷的情况而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观念的偏差。
(2)弥补教材和教学不足。
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的历史教材突出了文明史观,弱化了朝代的更替,这使得缺乏经验青年教师忽视了历史学科重要的特点:时序性,这也会削弱学生的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历史事件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能力。因此我在一次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中命制了下面这道题目:
分类整理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对下列人物按朝代列表分类整理:启、纣王、姬发、齐桓公、盘庚、孔子、晋文公、管仲、楚庄王、桀、秦孝公、老子、孟子、庄子、禹、商鞅。
这道题目失分率很高,这是我在命制试题时就预料到的,其导向就是要弥补教材和教学的不足。
(3)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和技巧。
有些地区中考是政史合卷,往往时间非常紧迫,因此除了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学习能力之外,通过为数有限的测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命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凸显教材重点内容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要体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彰展史学教育功能。
2.散发着新课改的自然幽香,突出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理念,创设情境,尤其是生活化、学生化的情境,接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
3.试题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关注现实,直击热点。但是热点、焦点问题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到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但可以服务现实。
4.追求人文性,图文并茂,丰富而灵活,尽量营造“活生生的历史”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经意之中领略到历史的意境和真美。
5.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引诗入题,丰富历史试题的形式,让试题多一些诗情画意的味道,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总之,命制试题虽然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但是对于年轻老师深入了解教材、学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积极实践,勤于钻研命题技巧,肯定能使我们命制试题的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绍兴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政治学科试卷评价报告.
篇6
根据命题思路与能力要求的特点来考察,我们可以把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8-1987年。由于受当时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和考生实际水平的局限,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在知识 和能力的要求方面都不高,多为叙述题或说明题,试题答案大多是教科书上的现成内容,考生只要把教材有关 内容照搬到试卷上对号入座即可得高分。显然这样的问答题基本上只是考查考生对教材的记忆能力,不利于将 能力强的考生同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分开来,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理解和运用的消 极导向作用,对高校选拔新生也起到不利的导向作用,是产生高分低能的温床。例如1982年第一道问答题:“ 简要叙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并作简单评述”;1983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 措施及其影响”;1985年第二道问答题:“简要评述李鸿章活动的几个方面”;1987年第一道问答题:“简要 评述康熙帝的主要政绩和过失”等等,均属于这一阶段问答题的典型。
第二阶段:1988-1990年。这一阶段问答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概括能力要求高、中外历史知识结合,既 有纵向的连续性,又有横向的关联性,相对于以往就某一个国家、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提问是一个突破。典型的 是1988年考卷上的“山东问题”,此题为:“19世纪末山东是怎样变成德国‘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中外史实说明因此而引起的反响和最后结果”。此题要求叙述山东问题的变 化全过程,并指出变化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考生需要对涉及到的有关中外史实进行高度综合概括,其答案既 是教材中讲到的,但又不是现成的,考生需要对这些史实熟悉之后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准确的答案。 显然,这从能力的要求来看是一大突破。此后几年问答题大体沿这一思路展开。如1990年第一道问答题:“元 朝时我国手工业工匠的地位如何?后来(明清)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又为什么 清朝的手工业生产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三道问答题:“结合13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 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总之,这一时期问答题是以“大跨度、高概括”为基本模式,有 人形象比喻为“羊肉串”,通过大跨度把知识串起来,而且跨度越来越大。
第三阶段:1991-1993年。这一阶段的问答题开始探索新的命题思路和形式,其特点是考查的能力从再认再 现、理解、分析综合到应用,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评价某一观 点或史实。典型的是1992年第一道问答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一题又使问答 题面目焕然一新,大大拓展了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史论要求明显提高。又如1993年老高考的“榷场 ”题:“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兮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再如同年新高 考的“八股之害”题:“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 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这几道题均属同一模式,即由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形成所谓“小切口、 多层次、深分析”的模式。
第四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问答题吸取了前两种模式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命题技巧 更臻成熟,加大了历史理论和历史思维的含量。这以1994年的“恩格斯题”最为典型。但由于命题组对高中毕 业生的实际能力状况估计过高,加之评分标准定得过细过死,活题死评,这两年的问答题考生普遍失分过多, 好学生与中等生和中等偏下生的档次拉不开,区分度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致使这两年高考历史试卷难度值都 低于0.5。应该说问答题侧重考查能力的方向是对的,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从原则上说也是应该的,但这里存在 一个“度”的问题,即高考所要求的考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同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现实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度 ,“过”和“不及”都不能较好地实现选择功能。这是此阶段问答题的命题实践给我们提供的最有益的启示。
第五阶段:1996-至今。以1996年第一道问答题“唐文化”一题为代表,此题对考生在历史思维能力、文字 表达、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三个方面作了较大改革,反映了实验中的一种新模式。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鼓励考 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可以加分,从而为考生的个性思维提供了一定合理的余地。在 文字表达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评分标准上作了富有新意的突破,参考答案采点和采意结合,评 分用分等级分项方法,体现层次性和客观性,强调答题的逻辑顺序。此题所代表的模式,其基本精神是统一性 与灵活性的结合。
综上所述,20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在考查知识同时考查能力,并且更 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以历史思维能力为考查的核心。第二,命题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寓思想教育于知 识和能力的考查之中。
问答题能力考查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考查考生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第二,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论证或 评价某一历史现象、某一观点。
第三,考查考生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概括其特点或影响的能力,要求考 生能够把某一专题知识进行纵向归纳,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内在原因。
第四,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要求依据史实论证某一观点,强调史论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问答题的几种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补充的,而非互相排斥的;是互相结合,而非互相对 立。肯定此模式,并不意味着否定彼模式。对模式的理解不能简单模式化,否则只能导致思维的僵化。关键一 点是坚持能力考查的原则不变,在高考能力要求的规范化与考生思维品质的个性化之间获得协调,寻找到最佳 结合点。
篇7
分析近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与分值在不断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历史课程学业考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并实现均衡发展。”在复习备考中,许多师生均感到开放性试题很难对付:复习时“猜题”猜不准、“押题”押不中;考试时一看题目,感觉“(题干)面孔很熟悉,(提问)嘴鼻变了样”。这些开放性试题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对于今后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具有借鉴作用。
一、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有明确结论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开放性试题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情境等,采取设置问题或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等方式,考查相关知识、能力。其“开放性”,集中体现在试题命制的开放性、学生答题的开放性和教师评价的开放性方面。具体来说,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突破了“一问一答”的传统试题的设问方式,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往往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留有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还让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解答问题。它能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让学生“千人一面”、“异口同声”。
例1: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出现了核泄漏。该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人们对核能的研发和利用重新进行全面思考。
为实现核能的安全研发与利用,请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参考答案:①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努力。②加强相关立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③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核能安全开发与生产能力。④努力寻找新的能源,研发获取能量的新技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
回答开放性试题,学生要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要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还必须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多种方法才能圆满回答这类问题。
例2: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将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落实到行动中去?
参考答案:既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抢救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遗产;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只要紧扣“和而不同”的主题谈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答案设置多元化。
即答题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在组织一些试题的答案时还需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一般不给出具体答案或具体评分标准,但要求观点符合要求,事理结合,逻辑性强,言之有理。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例3: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
参考答案: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答任何一种观点,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
4.阅卷标准多元化。
阅卷老师不须像以前那样硬套答案,而是采“意”不采“点”,即在评卷时着重看观点是否正确、运用的知识是否恰当、条理是否清楚、论述是否符合逻辑。另外,在答案多元化的基础上,一些阅卷标准增加创意加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目标能不能实现,能不能真正达到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能不能考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阅卷标准多元化是根本保证(可参考上例)。
二、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解题策略
基于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以上特点,要解答好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除了要系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外,还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
篇8
在当前高考的大环境下,高中生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大量练题非常必要,但相应地习题选择也十分关键。本文将从年轻高中历史老师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在历史题海中选择高质量习题,从而达到有效率地练题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习题选择
如今高中生的负担过于繁重,一股脑的题海战术未必适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的习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教师在选题过程所接触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而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方面经验可能有所欠缺,针对这一问题,现浅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1.好题具备的因素
1.1 能兼顾三维目标的考查当前的考试除了重基础外更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历史学科,如不注重能力的考查那将可能完全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因此一道好的试题应该在包含基本的易错易混、重难点以外还应该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解题需要利用一定的技巧。
历史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效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单纯的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与当前高考的大环境不相适应,所以如果一道题能兼顾这几方面那将非常值得我们选取。
1.2 新颖的题创新的含义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些考察角度新、切入点设计独到的试题往往能得到大家的好评。
1.3 适合学生的题不同学校的学生有着各方面的差异,重点学校的试题不一定适用一般学校的学生使用。所以我认为试题不存在决对的好与坏,关键还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学生能力的提高。
2.选题的技巧
2.1 出题前首先要明确知识点或范围在每次出题前应先根据考试范围列出每部分知识点考查的大概分值、试题数量、试题形式,再有针对性的选取。
2.2 认真分析考纲、高考要使所出的题针对性强,就必须认真分析考纲、高考,以此来指导我们出题。比如当前高考选择题考查类型以否定型、比较型、排序型、组合式和材料式这几种为主;在主观题方面主要有提炼要点、认识评价、材料作文等方式;在信息展现方式上常用材料、表格、图片、创设新情境等;在内容方面重视主干知识、本地历史、社会热点、周年大事、新史观等的考查。同时还应该注意教材各板块所占的比例,以四川2011年高考为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史考查比例分别为:26%、39%、35%,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分别占38%、41%、21%。那么高考常考什么类型的题我们就出什么类型的题、高考常考什么内容我们就出什么内容。所以通过对这些的了解能更好的指导我们选题。
2.3 把握好试题难易度,有层次、有梯度现在的教学主要是为最终的高考服务,那选题除了前面所说要选适合自己学生认知能力的题还应更多的向高考看齐。所以在试题难易度和梯度问题上最好也能参考各省高考。比如当前高考试题的基础和中档题比例大多为80%,平均分一般在56―60分左右。
同时在试题难易度方面还可参考学生的学情,比如当大多学生当学习中感到信心不足时,我们就应该将试题难度适度降低一些。
2.4 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对某些重难点没能很好的突破,或者通过学情调查、平时作业等了解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那么通过学生的做题、教师的评讲将会是很好的一个补救办法。
2.5 选贴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题现在很多学生把历史形容成:“背多分”感觉历史很枯燥,那么如果在历史试题里能巧借话题比如:联系学生喜爱的电影电视、影视歌曲、时尚新书,或者巧用故事。以寓言故事或漫画进行展示,给他们以新奇的感觉,这必然会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也能事半功倍。
2.6 尽量杜绝让学生迷惑不解、杜绝模棱两可的题一般来说模棱两可的问题在高考中是不会遇到的,所以平时没必要练习。而且如果学生在考试中遇见了这些试题,大多无从下手,并会对随后的答题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真实情况的反馈。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已知知识产生疑惑。
2.7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能力要出好题教师平时还要多练题特别是高考题,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同时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还要多深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另外有时会发现一些总体较好但有一些瑕疵的试题,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改题能力。
3.试题的来源
3.1 网络下载当然现在大多创新试题都会收费或扣点,那么可以也将自己的一些成果也穿到网上,这样就能挣到下载所需的点数。通过资源共享既方便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何乐不为呢。
3.2 教师一般都会接触到很多的资料,可有意识的将一些试题进行收集同时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错题集,以便将来对学生进行二次纠错。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培训
2012年9月,广西作为最后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区步入了高中新课改的行列。如何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广西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成为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广西玉林市组织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具有高频率、大规模、接地气、大中小联合的特点,培训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专项调研。
1培训内容深广不足
2011年以来,玉林市老师组织参加的区内外大中型培训有25场,主要分为课改专题、教材分析、理论研讨、技能展示、高考备考、信息技术、网络研修等。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的课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四大观念。而目前培训内容集中在教学观和教材观上。尤其是教师课堂技能展示类的培训共有10次,占比达到40%,远高于其他各项。教材类等其他培训各只有三次,各占比12%。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培训,主要集中在高考备考上,对平时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心理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业评价的专项培训几乎没有,老师们更期待通过培训更好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和教学策略技术,可谓广度不足。据回收的25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受训者表示最喜欢的培训类型是一线名师技能展示课,占到61.5%,而对课改专家的欢迎度只占到11.5%。对此笔者认为,根据实际需求,让一线名师在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玉林市培训项目一定程度上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比较亲民。但也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如,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历史科的高考命题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专业化、新情境和主题式特点。近三十年多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都是由高校所主导的,因此如何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内化为鲜活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仍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是不是从另一角度对历史教师培训组织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新要求呢?
2培训对象普及不泛
调查结果表明,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参与培训基于自己兴趣的占54.1%,该数据反映了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自我提升的迫切愿望,也反映了玉林市组织的培训活动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支持。但在参训人员上是不均匀的。首先,目前不少培训项目规定只能40岁以下人员才有资格参加,参加培训人员又由各校指定选派,存在较大的重复率,与新课改要求不符。其次,从调研结果来看,参加培训的教师以教龄1-3年的年轻人为主,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多为中学二级的教师,少为中学一级,中学高级和特级几乎为零,甚至有一人多赛等的现象出现,中学高级和中学特级历史教师的缺位,不利于本地区教师群体水平的提高。最后,区市所组织的培训学习机会有限,一定程度限制了更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活动参与范围不广泛。
3培训成效创新不显
大部分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在参加各种新课改培训后,对自身的教学状态评价较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认为自己有新课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占67.6%,学生在课改后学习效率提高达80%,该数据充分肯定了培训的效果。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应该由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创造者发展。但结合问卷,大部分教师表示经过培训活动提高了自身能力,但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没有改变,大家对培训期待和运用还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次,没有达到活学活用,创新提升的要求。
4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调查显示因经费问题而影响教师主动参加培训比例占到了26.5%,经费不足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障碍。据访谈,大部分教师表示经费是学校支持的,如果需自己出经费且时间不合理的情况下,参加培训的主动意愿比较低。此外,部分教师反映如培训缺乏后续指导,自身条件和能力有限,也成为影响教师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给我们提供以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整和改进思路:第一,改革培训内容,增加培训模式。如,广西全区赛课在集中模式中采用“专家讲座+课例示范+学员议课+专家点评”效果反馈良好。“主题报告+互动交流”改变以往受训者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第二,落实培训制度,降低进修门槛。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玉林市进行了历史教学微课设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教师工作坊坊主坊员研修、历史教学录像评比等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较多,使得教师不单单局限于教材,还运用多种方法去提升自己。第三,加大经费投入,构建保障体系。当前,培训经费不足一直是影响高中教师接受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安排的培训经费少,一般老师也不会自费去接受培训。玉林市高中大部分在县城,因此玉林需加大在市级以下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第四,完善评估体系,重视训后指导。建立长期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师培训激励机制,让培训与教师考核、任用、评聘、待遇挂钩,以此来保障教师培训的待遇和积极性。同时培训组织者应在教师培训中发挥充分作用,培训组织者应在培训前,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中,及时向学员了解问题、意见和要求;培训结束时,让学员对培训活动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和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进行探索思考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玉林市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充满生命力,蓬勃地向上生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一、历史高考试题的纵向发展变化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发展衍变
通过对三个表格以及这三十几年高考试题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体系有如下变化:
1.评价载体由知识广度到知识深度的转变
从题型、题量角度分析:通过表1、表2可以总结出 1978年―――1997年历史试卷至少是4种题型,每张试卷客观题(包括名词)是35―――60道题,多数为45道题左右;主观题是3―――5道题。通过表二、表三可以看出1998年开始是三种题型,后变为两种,题量也在逐渐减少,由40道左右客观题和5道左右主观题组成的试卷到2002年时固定为12道客观题、2―――3道主观题。从这些数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评价不再追求知识点多少的考查,即不再追求对知识广度的考查。
从试题内容角度分析:以新课程改革为界,旧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新课程是由25个历史专题组成的整体。因此试题内容就有很大不同,考试的面将由一个体系完备、无所不包的大通史浓缩成为一个个代表性高、概括性强的专题史。
2.评价目标由知识记忆到考查能力的转变
分析表1可以看出1978年―――1988年,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对评价作了明文规定。即:为了巩固教学,必须重视复习,进行必要的考查。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必要的历史事实和年月日、朝代名称和顺序等。1988年的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和考核。复习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弄清概念,活跃思路。考核要注意基础知识,注意培养能力”。这说明这一时期评价的目标已开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能力。
但分析试题内容以及设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考核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考查结论大多是封闭的,可从教科书上找到答案。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能力的试题每年最多只有两道题。
1992年,历史教学大纲加上“考核要注意思想性”。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1992年2月出版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它要求考生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上,以及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1995年又重新修订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对能力要求的考核,并对能力进行了分类,分类主要说明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试,而不是把能力要求截然分开,要把“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这四个类别统一为能力的整体要求。这说明历史评价已开始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1989―――2013年题型、试题分数都有很大的变化。客观题题型减少,主观题中增加史料分析(材料解析题);单道试题分数变大。这说明试题难度有所增加,加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分析1989年―――2013年高考题也可证明这一结论。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试题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考生要将题干与所学内容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就表明评价越来越注重考生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的考查。
3.评价结果由注重结论到注重过程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从分析1978年―――2013年试题可知,2009年的新课程改革与之前的课程改革在评价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标准上,原来主观题主要采取“采分点”式评分,而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试题中增加了“新血液”,采取SOLO评价法进行评分。这说明评价体系已开始由原来注重评价结果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在理念上,即是做到目标多元、方式多样,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从质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使评价既全面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