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规划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概念性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概念规划在国外普遍被采用,而我国应用的还不多,大多数国家在进行新区的建设时,更多的采用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国家的政策偏重民生和人居。比如巴黎的拉德方斯新城,从政府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目的是将其建设成为最有人性化的国际商务中心。比如马来西亚的新城就是想将生态和智能相结合,建设理想的居住环境。而日本的新宿更是立足城市扩张,通过新区的建设来为东京寻找新的功能和动力。
二.概念规划的内容
(一)在进行城市新区的规划中应该十分重视重点规划区,不同的规划因为各种情况和问题都不相同,表现也不同,但是不论是何种差异,在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的过程中都会对整个新区的布局以及未来经济城市发展的动力都会做出一些规划,为城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拉德方斯的新城规划,早期着重商务区的开发,然后通过人气来吸引投资,之后对住宅区和娱乐区进行完善。而东京的新宿发展则将重点放在了金融上面,从而形成了CBD中央核心商务区。同样的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体现,在我国郑州的新城发展中,郑州市将新城的规划分作六个功能区,都是在郑州市发展过程中功能负担过重的领域。
1.在概念规划中包括:对现有地区的既定改造方法,以及在战略思想上结合政策的要求合理的分配资源来达到最佳的方案或者是提供几个较为相适的提案。概念规划用于城市的建设中来,也是基于其在很多方面的优势。
2.概念规划过程中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抓住城市发展中的特点加以完善,彻底的改变了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去深化发展,讲究从整体的结构上进行谋划布局。
3.虽然概念规划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种理念性的规划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思路,不具有论证性,因此在很多规划方面可以存在模糊设置,不需要具体的界定,在合理的情况下,出现一定范围内的偏差是规划允许的。
4.在整套规划思路中,所需要的操作人员很少,就意味着是一件少数人就可以完成高效率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分工也是非常的详细,以科学的手段对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管理,避免了一些因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失误。
5.在城市的规划中,更多的需要的是考虑到使用性,一套规划好的方案随时可能进行修改,而概念规划就具有灵活机动的特性,随时可以进行修改,而且在操作上简单,花去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大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新方案的修订整理。
三.概念规划的作用和趋势
(一)概念规划的作用
1.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城市,大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在很多国家的新城发展中,建设城市新区,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问题,但是新区大多成为新的区域城市中心。在城市概念规划的发展中,很多的设计者和规划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来,这也间接的促进了政府对城市规划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断的针对城市结构是否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断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的城市规划,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适合的城市环境,同时也不断的优化城市结构,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更具可持续性,从而弥补了总体规划过程中对环境的忽视。
2.必须对新区的存在目标和功能定位进行明确
新区的目标和定位对新城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例如巴黎的新城在城市化发展聚集的地方始终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吸收了城乡交错的新的人口,避免了人口大量涌向巴黎的问题。同时新城靠近巴黎,交通十分方便,在空间上与巴黎连城一体。而在发展中,为了避免新城旧城连为一体,伦敦则是通过绿化带的方式来区分和保持距离的。这都是为了城市空间拓展的控制量度,两个区域的控制策略相反,建设区是控制向哪发展,对此,城市的发展框架对于城市发展结构及其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都有瞻前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意义。概念规划是政府决策城市发展方向的有力控制依据,也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层面的控制性规划。
3.必须重视新城和旧城平衡发展,合理的确定新城的发展规模
新区规划必须加强注意,基本的目的是要解决旧城的问题而不是加剧旧城中已经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例如东京新宿,这一新区就很好的解决带来城市功能负担过重的压力,将东京的金融、娱乐都顺利的吸引到了新宿,不仅解决了东京的困难,也加速了新宿新城的快速发展。
概念规划是运用哲学规划观完成的一种规划,在辩证思维中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它是规划师在较短的时间里从对城市印象的了解、客观分析到产生主观判断,发现城市各层面的问题,提出城市发展的策略和观点的规划,是理想和现实斗争的结果。在实际中,城市概念的规划人员通常是根据建筑的一般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对建筑的规划进行研究,从而为城市中政府的定向和选择提供基本的依据。这些研究成果甚至可以成为城市在调整行政和政策的方面的依据。对规划概念的制定不是要将未来的所有事情都提前到现在来进行,而是目前的各种决策可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防止现在的决策阻碍将来的发展,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导致城市规划限制城市发展的情况。
(二)概念规划的特征与优势
1. 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更具憧憬、展望性。
2. 对结构上、整体上进行筹划,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3. 运用模糊辨证法思想,允许存在偏差或误差。
4. 便于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科学分工,可由少数规划人员完成。
5. 速度便捷,投资较少,周期较短于及时编写修改,及时修正,及时完成,应用范围广泛。
(三)我国概念规划中面临的众多问题
我国的概念规划出现的相对较晚,概念规划的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概念规划的产生本身就带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很多先进的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对概念规划进行重视和学术研究了,很多大学对于概念研究都举行了很多的研究会议,展开很多课题,引发了对概念规划的大讨论。
概念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城市发展质量问题;(2)社会经济转型背景问题;(3)传统规划模式僵化、内容庞杂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行业和领域都十分重视科学发展的概念。进行城市的概念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结合和整合,从而合理的进行城市部署。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科学发展,在对城市的各种功能进行规划的同时,还应该对城市中的各种元素进行考虑,将科学的元素应用到规划中。对于已经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建筑,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改造,对于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应该进行改造和升级,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城市概念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志庆.徐苏宁.城市规划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规划;关系耦合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区域规划的发展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时间点来确定它的开始,就像自然界动物拥有自己的区域地盘一样,人类早期的活动也有很强的区域感,而且人类的懵懂时期,其实生活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生产劳动,所以区域这一概念,在人类早期更多是一种活动范围,人类甚至会通过所在区域的不同来判断敌友。因此,人类早期的城市活动中早已不自觉地渗入区域概念,只不过由于当时人们对于城市认识的狭隘性,而使得他们更多的从其他方面考虑城市的建设。所以,就像盖迪斯所说的那样,每个生物的生存需要以它周围的化境为依托,而作为一个城市,一个人类生存的单元体,则也像生命一样,需要与它所处的区域范围内的同等个体、整体环境通过资源、经济、能量上的交融,从而保证城市的运转和活力。而也只用对城市通过区域层面上的利益分配与职能分工,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城市的能量,才能更充分的进行资源利用,才能更有效的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都已经开始了对区域规划的探索,从他们对城市规划发展的理论中也能看出霍华德的主要是从社会学方面里解读区域,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则更多的从空间层次入手,以现在来看两位大师的规划视角,其实已经成为现代区域规划内容的不同方面,而在他们之间的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更是让我们认识到区域规划对城市的近期及远景发展的宏观而又深入的调控作用。
区域规划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全方位把握的宏观规划,是一个从经济到文化,从空间到产业,从资源到职能的深度规划,所以现在区域规划包含的内容已经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规划也比过去更加细化。现在的区域规划更多的是倾向于各项的专项规划,因为对于每一区域复杂的地理人文内容,若想通过一次全面的从经济到社会人文等方面去规划,将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现代区域规划也慢慢地演变为空间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体系规划等等专项规划,而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规划也更有深度和广度。由于对区域规划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或者还很片面,因此在对区域规划的解读也只从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所要处理的关系入手。
2、区域规划的内容
2.1空间战略规划
空间战略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战略性规划,城市是要发展的,不管是城市覆盖建设范围还是城市建设发展方向,都需要战略规划的宏观把控和指导。一个城市的发展,包括它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等等,就是根据城市在其周边区域内的城市等级、区位优劣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来制定相应的空间战略规划,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态总会向与它联系最为紧密的相邻城市发展,因此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也往往会在这个发展方向上产生异化,因此在处理城市与区域辐射型城市之间的发展地带是协调两者关系,实现区域互补的重要方法,而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的自然环境也是最容易遭到破坏的敏感地带,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还会进一步的阻碍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空间战略规划这一层次在过去的规划中一只被理解为区域规划,其实随着区域规划的不断发展,区域规划早已超出了空间战略规划的范围,内容更加广泛,层次也不断加深,但是空间战略规划始终都是区域规划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2产业规划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于其合理的产业营销和规划,特别是对于区域内城市不同的职能分工,更需要城市根据自己的传统产业和区位条件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产业规划更应该做好区域内的产业分配,产业属性以及产业的创新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而产业集聚群和产业的模块化发展模式则为区域产业规划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业集群其实就是将统一产品或具有相关联的产业分解为不同的生产程序,并通过负责这些生产程序的单元之间的有效合作而最终完成整个产业的制造,其实就是产业的流水线生产程序,把不同的部分通过模块化分配与组合,这样更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每一生产模块更能专注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也更能通过某一模块技术的提升来提高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同时又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
2.3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是协调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关系,根据区域内城市的不同的发展情况,通过区域内城市职能分工和城市等级的定位,制定区域内城市发展政策,合理进行区域内资源分配,避免区域内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比通过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协作,共同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区域内部不同文化的交融,共同创造区域内的繁荣。
3、区域内部的关系
其实说白了,区域规划的实质就只在处理区域内部不同方面不同单元之间的关系,而在此也说明区域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只有通过每个器官之间的正常运作以及其关系的耦合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
3.1资源利用关系耦合
区域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应该是保证资源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而城市之间的资源耦合主要包括空间资源、人才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耦合,就是要把不同城市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到区域的发展中去,并充分注意资源流的流向和以及导致这种流向的原因,同时要注意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等级及规模,避免由于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盲目扩大规模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所以,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资源需求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视角来进行考虑,更是要通过区域资源利用的耦合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率。
3.2经济发展关系耦合
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区域的发展,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能够带动其内的城市发展。其实,从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情况更能让我们认识到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区域的经济互补以及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所带来的好处。经济发展关系的耦合其实就是在对城市进行分工之后,做好对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展业的正确定位,使其能够合理的融到整个区域发展的需要中去,同时通过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达到区域内经济发展互不冲突比相互补充。
3.3人文关系耦合
芒福德曾说过,一个好的城市规划首先应是一个好的区域规划。对于倡导人文主义的芒福德来说,区域不仅仅地理学层次“地理区域”,而且更是具有共同文化语言的“人文区域”,所以对于不断重视社会文化方面的现代城市规划来说,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更应该得到充分体现,文化的价值是不能用时间的先后和其发展的地域来体现的,不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落后的农村,其文化价值的利用都应该充分重视和发展,所以在区域规划中,更应该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侵略,中心城市文化对卫星城市文化的侵略,避免区域内文化的趋同所带来的单一和乏味。区域内城市的特色,甚至整个区域的特色都需要通过它们独特的历史文化来体现。
篇3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参考文献:
篇4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64-03
1 我国区域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规划的概念
区域经济规划研究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现在和未来在特定区域的配置或部署的问题。它以现实的各类生产要素组合为基础,根据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安排未来时期的要素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综合评价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区际之间的经济联系,对规划区域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和原有的产业基础进行客观评价,正确地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式,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区域经济规划的中心环节,也是区域经济规划的核心任务。区域规划与政府、政府职能、区域系统、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配置职能,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补充。
1.2 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随着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环境的污染导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应当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本身的重要目标。
我国的区域规划是受原苏联的影响,其规划内容主要侧重于资源综合评价、工业布局、农业生产力布局和土地利用、城镇居民点布局,范围相对较窄[2]。而目前西方国家的区域规划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协调以及区域规划的法制和体制建设,增加了有关环境和社会的人文内涵。我国的区域规划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协调合作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循环经济理念对区域规划的意义
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从重视发展的数量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重视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从线性式的发展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增长转变为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增长;是一种多赢的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兼顾发展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兼顾优先富裕与共同发展的有机统一[3]。
循环经济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遵循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就是将这些原则引入生产和生活领域。
2.2 循环经济理念对区域规划的重要意义
衡量区域发展的成败标准已不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是进行综合地评判,其中包括区域生态协调性、区域环境稳定性、资源利用永续性、人口发展持续性、区域发展均衡性和社会福利提高度等。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而不只是经济增长的量。发展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均等和公正、生态持续以及人民的福利不断地提高。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区域中实施的,协调人类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循环经济思想同样要在区域的生产和生活中贯彻,区域是自然社会经济的集合体,循环经济思想的实施必然通过区域规划来实现。因此,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区域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途径。区域是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要想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业系统,就必须从区域层面上考察和设计出系统循环机制的运作模式,从而发挥出系统的整体效应,实现区域内部的资源、能源的最优化利用与配置、外部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进而实现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循环经济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在区域规划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生态学技术改造和重组经济结构,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不仅要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还要达到大生态系统中自然总供给能力和人类总需求水平的平衡,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目标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达到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4]。
3.1 优化产业结构
过去产业结构优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仅仅着眼于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循环经济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5]。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换过程,即指在假设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低效率产业比重不断降低,高效率产业比重不断增大,这一过程伴随着资源配置优化和明显的结构性效益。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增强,即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产业联系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均衡。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要求,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产生,消除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涉及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发展规划中,必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摈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和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城市经济结构普遍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多数企业仍使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生产加工“粗老笨重”的传统产品,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附加值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有产业、产品和生产都要贯穿循环经济理念,做到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能循环、可回收、再利用[6]。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一是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科技,集中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新的工艺流程;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物耗低、能耗少,而且能生成新物质、新能源,潜力无限,效益巨大,应加快发展;三是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面广量大的传统工业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主体,应制定规划,分步实施,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升级换代,步入循环经济轨道;四是加大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力求尽快有所突破。
3.2 调整产业布局
目前,区域规划中应用的产业布局理论的依据是古典区位理论。1909年,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布局问题可简化为在原料地和消费地之间寻找一个地点,在那里配置工厂可以使从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耗用运费及劳动费用最少。韦伯之后,生产布局学出现了许多流派,但研究的重点仍是部门生产布局,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成本学说,即通过对主要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也就是寻求生产成本最低点。而市场学派则提出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克里斯塔勒提出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中心地理论,廖什利提出了区位系统平衡的理论与方法,首创了经济区位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布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转向城市和区域布局,即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组成的网络体系,借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与流通[7]。但无论是古典的产业布局理论还是现代的经济区位理论都是从企业和区域的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企业的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布局可以达到资源综合利用。
在现代社会中,区域规划中的产业布局,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的最低点或生产利润的最大点,还要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佳点。产业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布局中的具体体现[8]。
产业生态学主张构建工业生物群落,寻求恰当的产业活动组合,使生产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得到最优化利用。如纸浆―造纸―废渣―水泥,炼钢―废渣―水泥等;认为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由资源开采者或物质制造者、物质处理者(制造商)、废料处理者和消费者构成,通过集约和再循环,使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物质流;应对产业体系进行生态结构重组,即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尽量减少消耗性排放,产品与经济活动非物质化,要改变现在的技术战略,根据生态结构重组的目标重新制定技术战略,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从生产过程看,目前盛行的终端治理(如烟气脱硫除尘)并没有解决废物排放问题,只是将废物无害化,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从一地转到另一地。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治理成本越来越高,终端治理将变得没有意义或难以维系。清洁生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不能降低资源的整体消耗水平,可以减少排放,防止环境污染,但生产成本高。生态产业园区超越了终端治理和清洁生产,另辟蹊径,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的消耗、排放和成本问题,在生态产业园区,允许企业排放废物,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废物可成为原料进入另外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整个园区达到零排放,这样,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防止污染,又降低资源的整体消耗水平,同时,园区企业布局的网络化大大节约了工业用地。正如波茨卡(AudraJ1PottsCarr)所说:生态产业园区不是一种发展的时尚,而是对传统工业土地利用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8]。
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国内外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世界上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成功的典范。园区中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贸易形式供其他企业作原料使用,或替代部分原材料;在这企业链中还有大棚养殖场、养鱼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厂、农场等[3]。
鉴于生态产业园区中产业链的复杂性、园区的规模以及产生的效益,园区在建设初期需要做出出色的战略规划,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园区投入最小化与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园区的管理上,要通过使用新技术实现园区内的信息共享、水资源及其他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实行有效的环境监测,保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园区层面上,不仅要继续推行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以保持企业内减量化模式的顺利实行,还可以通过园区内企业共用水电等公共设施来减少能源的投入。
3.3 优化经济布局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之中,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减少资源配置对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共享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使其效用最大化。
在一些区域中,受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体制的束缚,行政区域经济利益指导下的基建规划建设体制使得影响区域发展的大项目、大型设施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依照需求合理配置,支持区域和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生产要素被固化在不同条块的隶属关系中,而不能按照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和配置,各省区、部门、行业各自为政,使得现有设施的利用缺乏统筹和互补,个别地区在某些基础设施过剩的情况下仍在上马新的项目,如区域内的多个省市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供给过度,使得一定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超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90公里半径范围内聚集着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有些机场由于客货流量有限,经营举步维艰,其余的大多存在运能闲置,营运效益不理想。因此,在区域规划中要打破区域内各地方的资源、市场和行政等方面的壁垒,整合区域内资源和设施,充分发挥各地方优势,互通有无,从而减少成本,使基础建设的设施运行效率提高,进而增强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14.
[2] 白永亮.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4,(2):90-91.
[3]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0-23.
[4] 王洪海,范海荣.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区域规划[J].兰州学刊,2003,(6):143-144.
[5] 张昌荣,薛惠锋.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J].生产力研究,2006,(4):197-199.
[6] 张雪梅,孙志武.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政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5,(13):35-36.
篇6
关键字:空间战略规划;大伦敦地区;评介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6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伦敦先后三次制定实施了《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2004版、2008版及2011版,简称《伦敦规划》)。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特大城市区域的发展正面临人口、经济、交通、生态等问题的严峻挑战。由此,“新城建设、精明增长、城市更新及多中心发展”等成为城市区域治理和规划的实践主题。本文对2011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及其相关启示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其对我国特大城市区域规划创新的有益启示。
1 演化视角下的大伦敦地区规划
1.1 基于田园城市概念的新城发展(1920年代初—1960年代末)
英国的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修订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出以田园城市的概念和方案促进实现城乡结合,以解决各种城市问题[1]。这是城市规划史上第一次将城市问题的解决视角置于城市之外的区域。之后,盖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运用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并明确提出:真正的城市规划须首先是区域规划[2]。
受上述区域规划思想的影响,1944年阿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主持编制完成了伦敦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该规划对战后伦敦重建以及大伦敦地区的平衡发展做出了贡献[3]。特别是,为疏解伦敦都市区过分拥挤的人口和产业,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运动由此展开[4]。其中,作为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凭借合适的人口规模和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而成为英国新城建设的成功典范。
1.2 从兴盛低谷复兴(1960年代末—1990年代)
1965年成立的大伦敦城市议会(Greater London Council,G.L.C)标志着伦敦地区进入了相对统一的规划管理阶段。G.L.C负责大伦敦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交通规划等。为了改变大伦敦规划中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1969年G.L.C制定了《大伦敦发展规划》,它通过规划建设三条向外扩展的快速交通干线,以期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5]。由于G.L.C与32个自治市管理机构间的现实矛盾、伦敦不同地区间存在人口、经济发展脱节问题,直到1976年该规划才被中央政府批准。这表明G..L.C并未有效发挥统一规划管理的作用。
1979年起,保守党政府推行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政府管理改革。通过提倡新自由主义和推崇市场机制,采取私有化措施分割出政府管理中部分的公共服务职能。根据1985年《地方政府法案》,由国家环境部承担伦敦的战略规划职能。此时,因规划领域聚焦于内城复兴,区域层次的战略规划一时被终止或废弃,并于1986年撤消G.L.C。之后,遗留的规划权力真空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所填充。彼得·霍尔(Peter Hall)曾指出:英国不再需要代表1960年代以来过时潮流的策略性规划机构,私人经济将处于主导地位[6-7]。直到1997年劳工党重新执政,重构地域空间关系成为核心议程之一。以直选的伦敦市长和大伦敦议会政府等区域组织为主体的区域治理和规划实践才得以再次复兴。
1.3 新千年的全球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
劳工党重新执政后,大力推行把国家、市场以及人民结合在一起的“第三条道路”。主张通过合作政府将碎片化的政府部门重新聚合。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伦敦作为世界著名的全球城市区域之一,由于长期缺失一个权威管理主体和战略规划机构,面临着城市规划难以统一、战略规划缺乏指导、部门利益冲突不断、相关政策难以整合等诸多问题[8]。根据1999年的大伦敦管理局法案,2000年设立了大伦敦管理局(Greater London Authority,G.L.A),它主要负责住房交通、规划管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维持、火灾和紧急事务处理、文化体育和公众健康等[9]。G.L.A分别制定了2004年、2008年及2011年版《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简称伦敦规划)。最新的《伦敦规划2011》于2011年7月正式公布,它是最具权威性的大伦敦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战略规划,对社会、经济、环境、交通等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分析和有效应对。
2 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
2.1 制定背景
2.1.1人口增长与住房需求激增
从1971年至2009年,伦敦人口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09年,伦敦人口达到77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其中,有306万人居住于伦敦城与内伦敦地区,469万人居住在外伦敦的自治镇。据预测,到2016年伦敦将新增人口70万,至2031年伦敦人口将会达到882万,住房新增加399万套[10-11]。在伦敦人口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其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和种族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趋向年轻化和多元化。随着伦敦人口的不断增长,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都面临着更多的住房需求。与此同时,人口组成的多变也要求住房结构的多样化。
2.1.2 经济发展缓慢和基础设施不足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伦敦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态势。据预测,2011至2031年伦敦的就业率将处于较平缓趋势甚至稍有下降。对于不断增长的人口而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处于不利形势。因此,对外,伦敦须不断增加与中国、印度等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贸易;对内,鼓励民间投资和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当前,人口增长、经济低迷及追求生活品质等问题使伦敦的生活、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面临巨大考验。主要表现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及公共设施投资网络亟需优化等。因此,伦敦必须确保未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其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增长和改善。
2.1.3 城市生活质量和社会贫困的改善
伦敦是世界上最关注生活质量的城市之一。其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住房需求、公众健康的公平性、自然环境与居住区环境质量、市中心服务设施、交通网络、绿色开放空间等方面。城市的不同地区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差异也表现出伦敦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事实上,伦敦的两极化非常严重,与其相关的社会贫困问题也非常显著。从地理区位看,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内伦敦的东北部、西伦敦和东伦敦等地区。从人口结构角度看,伦敦的儿童、工薪阶层、老人等收入贫困率比英国的其他城市都高。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与一系列的社会诸多不良问题如吸毒、犯罪等有着密切关系。
2.1.4 伦敦奥运会(2012)的遗产利用
2012年在伦敦东部利亚山谷地区成功举行第30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它结束后将为伦敦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奥运公园及其主要的场馆设施等;而临时场馆用地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针对奥运会和残奥会进行全过程规划紧密结合和同时进行,奥运公园的遗产总规划框架是城市棕地开发和再生及后续发展的基础。伦敦希望通过这一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将衰落的东区转型为功能更新的邻里社区;改善运输基础设施更好地连接伦敦中心区和郊区;改善河流通道和优化运河网络。为东部伦敦提供机会发展成为一个示范性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新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奥运设施、文化资源等是当务之急。
2.2 主要内容
2.2.1 基本框架
作为综合性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伦敦规划2011》详尽阐述了未来20-25年伦敦的经济、环境、交通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框架。其下属33个自治市(镇)的地方规划必须与其规划原则、政策导向相一致。它主要包括两部分:规划部分和政策部分(图1)。两者之间是提供依据和提供政策保障的互为依托关系。前者涉及伦敦地方发展、市民生活、经济、气候变化、交通、居住空间以及规划的实施、监督和反馈等方面[12]。后者涉及战略性政策、规划决策和自治市发展框架准备。其中:“战略性政策”为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方向;“规划政策”是经由伦敦市长和其他规划机构决定实施的政策;地方发展框架是G.L.A对自治市地区发展规划框架的建议,重点针对两类地区:一是当地特殊环境与伦敦其他自治市明显不同的可灵活调整区域;二是需要对当地发展环境作更具体分析的区域。
2.2.2 主要内容
对于加强城市经济竞争力,伦敦将继续鼓励传统产业如金融业、信息与通信技术、交通服务、旅游经济等的发展,并利用丰富的研发与创新资源,不断推动新产业部门和新企业的持续增长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产业创新和政策创新。
对于促进城市社会融合,伦敦将采取四个措施:(1)提供足够的多元化住房、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增加对劣势群体的政策倾斜(住房发展战略、健康保障公平性战略),减轻贫困者负担;(3)提高就业者教育或技能水平、促进劣势地区经济复兴等,增加就业以解决社会贫困和公平分配;(4)设计多元化的融合社区,促进不同族群社会的和睦发展。
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伦敦将通过“绿色城市”设计,鼓励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来为城市“降温”,适应环境变化;通过“低碳城市”设计,应用分散化的能源网络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物栖息地的强化保护,使城市充满活力、不断增长和实现多样化。
对于空间分区战略导向,伦敦制定了潜力增长区、机遇增长区、强化发展区及复兴地区等特殊发展区域的分区战略,制定针对性的地区发展规划;通过对外伦敦、内伦敦及中央活动区的产业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分析,为减缓不同圈层经济社会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路径参考。
3 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的重要特点
3.1有效构建多元参与机制
新区域主义倡导区域建立有效的多元参与机制,构筑充满活力、机遇的弹性联系网络,促进信息交流、政策调整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自我学习和创新[13]。《伦敦规划2011》体现了新区域主义多元参与理念,它是在G.L.A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中产生,从编制到实施反馈都鼓励不同利益主体积极参与。自2009年10月其草案公布到2011年7月正式出台,先后经历了两次为期3个月的公众咨询和独立专家小组的公众审核。政府对公众定期公布《早期修改意见》和《进一步修改意见》的反馈。此后,伦敦市长将规划文稿、公众意见、专家报告等移交国务大臣并由其决定规划的最后修改。而且,各层级政府部门、公私组织及社会公众参与、协作及监督伦敦规划的实施。例如,监测小组的成员主要来自地方政府机构、企业以及自愿者组织和社区、教育界、少数裔的代表。
3.2 高度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伦敦规划2011》特别注重为全民创造公平的生活机会。首先,对特殊人群(社会弱势群体、遭社会排斥的人群等)的空间集聚、区位特征等进行研究。根据区域社会文化特点、弱势群体分布、需求类型等,通过地区间相关部门、社区组织的战略合作,为其提供多样化设施与服务。其次,通过为弱势群体创造实现其自身潜能、才华的环境、机会和路径,鼓励其参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活动,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有助于消除社会贫困、排斥和歧视,促进社会融合。为此,市长还出台了增补规划指导手册《实现融合环境》。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体现残疾人士的社会价值作了有力注解。在健康医疗公平方面,建议通过研究问题分布及空间特征,结合《健康影响评估》,整合规划、交通、住房、环境、健康政策等,对居住环境重新定位、规划,通过建筑设计形式、社区构建形式的不同组合,打造多元化融合平衡社区,消除社会隔离和歧视,增加居住环境对健康的有益影响。在住房方面,《规划》决定每年至少增加32,000套经济适用房(其中60%为社会廉租房,40%为中档住房),以期向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和给市民更多的选择机会。
3.3 突出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
《伦敦规划2011》提出伦敦的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实现国内经济与人口的增长,满足国内发展需求。通过向各种产业提供适应其发展的产业环境来促进伦敦多样化经济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其经济成果惠及整个大伦敦地区。然而,在新的环境形势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结各方面政策的纽带。为此,市长编制了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及减缓策略、能源策略,以及废物管理、空气质量、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应策略。结合环境保护策略,《伦敦规划》将经济发展规划、交通规划、气候变化规划等综合考虑,促进伦敦经济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通过高科技产业、绿色商业部门、可更新能源部门、循环经济、互联经济等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绿色城市的设计、公共交通系统的整合完善等,不断降低碳强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应并减缓城市气候变化。以建筑减排为例,它对居住性和非居住性建筑设定减排目标的三个阶段(2010-2013年,2013-2016年,2016-2031年),将阶段性减排任务量化,争取在2031年实现伦敦“零碳”排放。
3.4 协调整合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与交通规划
《伦敦规划2011》强调空间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促进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设施提供的高效匹配。为满足不同空间发展要求,依据与现有及潜在的交通线路建设相关性,划分出增长型地区、发展廊道地区、机遇型地区、强化开发地区及复兴地区(见图2)。其中,两大增长型地区、三个发展廊道连西启东、横贯南北,为城市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市场契机;33个机遇发展区,其中1/2沿泰晤士河发展;强化发展区,主要是利用其现有的地区资源、设施条件(如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其发展强度和开发密度;正遭受较为严重的社会隔离和经济衰败的复兴地区,更是吸引多元投资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从伦敦西部的希思罗机场延伸至东区的轻轨建设方案,将高度整合东区土地开发利用与现有或预建的交通系统进行,实现大伦敦地区以及更广空间范围的便捷联通,为经济衰退地区的复兴提供有利的硬件支撑。
3.5 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实施-监督-反馈体系
《伦敦规划2011》的实施是多元参与和集体行动的成果。它的实施主体包括G.L.A组织、交通管理机构、伦敦开发机构、大都市政策机构以及伦敦的消防救灾规划机构等、各自治区政府和其他法定性机构及私人机构、社区及自愿者。它的规划实施过程具有严密的程序和法定性,除了伦敦政府出台系统性的相关规划法案外,规划本身在下一届政府任期也将根据合法程序进行必要的检讨,确保《规划》实施的承接性,凸显“政策优势”。伦敦市长作为规划的组织领导者,与许多机构和组织一起工作,深入参与社区生活,接受民众监督和意见,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合理,凸显“智慧优势”和多元参与的“制度优势”。成立的专门监督小组协调各机构工作,对规划进行整体性的监控;建立的全国性年度监测报告制度,定期对地方发展框架进行监测评估,并以年度审查报告的方式反馈伦敦战略规划的运行状态,凸显规划实施的“系统优势”。正是这种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实施-监督-反馈体系,促使《伦敦规划2011》实现不断进行动态完善和更新。
4 对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的启示
4.1 亟待加强新区域主义规划理念
基于治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及组织网络理论的新区域主义,不仅强调空间地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平等的协调发展,更加关注具体地域如何制定与实施有效的空间战略规划[14-15]。《伦敦规划2011》的编制、实施、监督、评估反馈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新区域主义理念,有效地促进了区域行政主体、部门主体等纵向和横向合作,以及社会多元力量参与规划编制与实施。相比而言,以我国的上海为例,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主要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四个层次逐级推进,但分层规划重在强调分级管理,而不善区域治理;由于部门分割和行政界限的存在,整体性协调指导职能难以发挥。因此,应该积极倡导新区域主义规划理念,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需借助其行政组织优势,还需以多维和开放的视野,整合多尺度的城市区域规划,促进各领域、各部门的网络合作和全新治理体系的建构。
4.2 综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
《伦敦规划2011》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由于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存在公共性缺失的弊端,尽管其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所涉及,但大多为一种“标签”[16-18]。为此,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注重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需要研究和关注城市社会公平与环境保护,重视社会资源配置的公正与公平。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环境生态总体恶化趋势,我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战略方针。对于上海、北京等国内特大型城市区域而言,转型期的城市区域规划应借鉴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综合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措施,切实从根本上改变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将实现社会公平和环境健康纳入到城市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的价值目标体系和实施对策中,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突出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和尊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
4.3 逐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
《伦敦规划2011》不断完善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公众热情参与的积极性。公众参与是规划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不同人群表达利益诉求和责任分担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获取社会支持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保证。显而易见,规划应当鼓励社会的全纳性参与。然而,在我国,由于公众缺乏对规划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加之各种非政府组织不仅数量少而且影响力有限,导致长期以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由政府和专业人员来完成。因此,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社会公众参与亟待加强。随着社会媒体力量的渗入增加,国内规划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不仅反映了公众对规划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也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了及时公开的路径。当前阶段,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应以行政组织机构和专业的规划能力为依托,积极探索引导公众有效参与的合适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强化政府部门和关键企事业单位、重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另一方面,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和提供必要的规划专业人员援助,提高公众的知情度和参与能力。
4.4 协调衔接多尺度空间规划层次
《伦敦规划2011》的分区政策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不同分区的刺激和扶持政策并与交通规划的有效配合,促进城市不同空间地域的协调发展。由于国内外的大城市区域规划实践表明,其规划内容不仅愈加复杂,而且多尺度规划间的联系也更趋密切。尤其是,以“多中心城市体系”为目标的特大型城市区域,更须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特殊区域(开发区、新城等)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尽管我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分区规划的法律地位,但实际操作中编制主体缺位、分区规划的技术标准和成果规范尚未明确等问题,致使分区规划的衔接性不足[19]。例如,上海的新城建设中存在空间规划的定位不清,与工业园区的关系不明、政策支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城发展和多中心城市体系建设[20]。为此,借鉴大伦敦地区规划中的强调功能区治理和模糊行政边界的有益做法,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急需建立合理的规划层次体系,建立多尺度的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通过与交通规划的协调配合,进行针对性的资源配给和分类政策支持。
4.5 积极探索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伦敦规划2011》的实施保障机制相对完善。首先,它通过政策的相关行动者之间所达成稳定的网络关系,即通过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公私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协作,推进实施城市区域规划的以实现其有效的城市区域治理;其次,完善的政策法案为治理主体提供了法律依据。自1946年颁布《工业分布法》、《新城法》到2009年《大伦敦政府法案》等,以法律的形式制定和颁布区域发展政策的方式不仅直接赋予具体规划以相应法律地位,建立起保障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公众可以利用城市和区域规划适当地制约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再者,动态监控和评估体系(实施方案、项目设计和监测指标等)为《伦敦规划2011》的实施和调整提供了现实“标尺”。我国城市区域的规划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往往缺乏事实上的空间约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间利用和开发的失控局面。因此,我国的城市区域规划急需摒弃“重结果轻过程”和“重制定轻实施”的固有顽疾,不断为有效推进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努力。
参考文献:
[1] 金经元,译. 埃比尼泽·霍华德,著. 明日的田园城市[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4.
[2] Mumford, L. The culture of cities[M].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38.
[3] 谢鹏飞. 阿伯克隆比与英国早期区域规划[J]. 中国勘察设计,2011(5):75-78.
[4] 迈克尔·布鲁顿,希拉·布鲁顿,于立,等. 英国新城发展与建设[J]. 城市规划,2003(12):78-81.
[5] Greater London Council (G.L.C.). Explore 20th Century London[Z]. 2012.
[6] Hall P. London: A Millennium-Long Battle, A Millennial Truce in Jones, M. (eds) Territory, Identity and Spatial Planning: Spatial Governance in a Fragmented Na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6: 168-182.
[7] Hall, P., Jones, M.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140-141.
[8] 马祖琦. 伦敦大都市管理体制研究评述[J]. 城市问题,2006(8):93-97.
[9]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About the GLA[Z]. 2012.
[10] Syrett, S. Governing the Global City: Economic Challenges and London's New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J].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2006, 32(3): 293-309.
[11]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The London Plan[Z]. 2012.
[12] Mayor of London. The London Pla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Z]. London: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2.
[13] 杨滔. 新区域主义在新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中的诠释[J]. 城市规划,2007,31(2):19-23.
[14] 殷为华. 新区域主义: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69-71.
[15] Wheeler S W. The new regionalism: key characteristic of an emerging movement[J]. Jou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2, 3(68): 267-278.
[16] 陈锋. 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 城市规划,2004,8(28):9-19.
[17] 孙施文. 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之辩[J]. 城市规划学刊,2006(1):11-17.
[18] 张京祥,崔功豪. 新时期县域规划的新理念[J]. 城市规划,2000,9(24):47-50.
篇7
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这意味着长三角继2006年首个规划蓝图后又有了升级版。
长三角正张开翅膀,准备新的起飞!
长三角蓝图升级
新的区域规划重新界定了长江三角洲。新的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等,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温州、台州、金华、衢州等,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区域规划提出了八个重点: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
早在2006年就被专家学者提出的“一核六带”也正式获批:强化上海这个“核心”,构建6条各具特色的城市与产业发展带――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世界第六城市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将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法国地理学者简・戈特曼30多年前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
戈特曼是上世纪50年代在牛津大学任教的法国地理学家。1961年,他在对美国东北部高度城市化的区域研究了20年之后,发表了纪念碑式的著作《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在书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群”概念。
如今全球公认的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
戈特曼认为,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应具有以下特点与功能:第一,城市人口规模大,可达3500万人至2.5亿人,人口密度至少为25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第二,在保持整体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其中的各个城市应该形成合理的层级关系,承担不同的功能,各具独立性和特色,互补发展;第三,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第四,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电力输送网、信息高速公路等等。
早在2007年5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要求把长三角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今看来,长三角已经初具世界级城市群的“面相”。
“高铁化”、“地铁化”大张旗鼓地建设。区域经济专家认为,随着长三角“高铁化”、“地铁化”,建在轨道上的城市群将推动长三角又一次飞跃,向世界级城市群继续迈进。目前正在建设的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沪杭磁悬浮等,以及南京、苏州、元锡、杭州、宁波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使得长三角的城市加速“同城化”。
此外,已建成并正在顺利运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对“紧密”长三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产业格局将打破
“这意味着以省市行政区划为中心的产业格局将由此打破”,参与制定《规划》的上海市社科院经济与区域研究室主任陈维表示,《规划》的最大特点是,将使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空间形成整体布局,而不像之前只从小的区域来考虑。
另一方面,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功能可能被重新定位,各种产业集群将在未来形成。比如,原来以毛纺为主要特色的浙江嘉兴,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正逐步发展为软件等高新技术为特色的区域,承接上海高新产业的辅助产业链。
盛世太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立民表示,长三角区域规划实施以后,上海的传统制造业向浙江和江苏等地转移,将有助于提升江浙两省的制造水平,在此基础上,长三角的工业地产和住宅也将更受青睐。
上市公司有机遇
不论是全国经济的地位,还是证券市场的占比,长三角都是绝对的“霸主”。有分析师认为,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开启A股市场区域板块的新时代。
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沪深A股上市公司有1722家,流通总市值达到145632亿元。其中,上海本地上市公司161家,流通市值20281亿元;浙江省上市公司139家,流通市值4700亿元;江苏省上市公司126家,流通市值5122亿元。两省一市上市公司共计426家,总流通市值30103亿元,两项分别占A股的24.74%和20.67%。
要从426家公司中找到投资机会,投资者却要做一番功课。东海证券认为,可从三方面把握,首先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公司的业绩增速有望超出平均水平。在打造现代制造业方面,灵活性高、产业能级高的产业备受推崇,比如申能股份、复星医药等老牌制造型企业。其次,新兴产业类公司,也有望获得较大发展空间,比如,文化传播的华谊兄弟、中视传媒、东方明珠;节能减排的盾安环境、菲达环保;高科技产业的水晶光电、通富微电。第三,国资重组、资产注入等概念也将受益,如交通运输的上海机场,商贸零售的上海九百、新世界、益民百货、百联股份。
东吴证券认为,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中以传统行业的公司居多,它们的转型将主要以提高技术含量、发展完善产业链及服务渠道为突破口。作为转型的代表,东方市场值得关注。
相关链接
世界五大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正是靠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才成为世界五大城市群之首。纽约城市群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被视为美国经济的中心。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美国的“钢铁城”、“汽车城”都在这里。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大巴黎地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城市构成,是全球最大的跨国城市群。
篇8
关键词: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景观施工;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伦敦绿色廊道
Abstract:Landscape design to region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ecological balance area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and space resources as the guiding premis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case,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Keywords: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Landscape construction;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Ecology;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73-02
1 前言
园林的建设是伴随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远离大自然后,渴望返朴归真,追求自然生活环境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园林绿化风格。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中,提出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并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中。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是指保护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方法培植多种植物生长,因地制宜地创造整体的景观效果。景观规划设计是为当今作为保护区域生态科学发展提出理念,景观施工则是重点实施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在当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反省中重新审视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合目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化、多元综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空间。区域生态科学化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2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概念
广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指用生态科学方法对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原生态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原生态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自然原生态环境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当我们把一些小规模的景观规划建设行为放在一个区域背景考察,并且与强有力的促进城市增长的外力因素结合起来看时,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地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节点.都市经济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背景和外力因素的主要标志。计算机、通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整个区域前所未有地联系成一个网络.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的控制节点。除此之外人们的流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表现为移民、全球商务和旅游;在区域层面上表现为机动车拥有和使用量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环境与20年前孕育新传统主义的环境有所不同,城市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原生态破坏;于是区域规划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宏观大背景下,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场地要素,多方面权衡利弊,综合评价后,再进行景观的施工工程。
3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来源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安排聚落并使之与区域原生态相协调的活动。它考虑一个住区系统——城市、市镇、乡村——是如何通过道路、运输、公用事业、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又是如何通过自然原生态河道、农田、公园、湿地等开放空间来相互隔离、缓冲的,使原生态达到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McHarg的《设计遵从自然》一书引起了国际性的反响.并改变了景观规划设计和区域原生态的发展方向。他的设计方法是在区域尺度上整合原生态环境及其他要素。这个方法标识了自然系统吸收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McHardg.1969)。Ed Bacon的著作《城市设计》描述了如何指引及调整城市内部的增长,从而使它区别于增长管理这种着眼于乡村和近郊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Bacon 1967 费城规划委员会,1960)。另一个例外是Kevin Lynch,他一生都在做有关城市设计和原生态保护的工作。他在区域尺度上的主要著作是《保持区域感》(Managing the Sense ofa Region)(Lynch 1976)。McHarg、Kevin Lynch、Ed Bacon给当代区域设计提供了灵感,他们均以自己的方式实践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某种形式,在一个世纪以前展示过的完整综合全面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并在施工中传承其设计理念;在实践中有两个重要的范例:纽约区域规划协会(NYRPA)的1929~1930年纽约市及郊区规划及施工,以及Patrick Abercrombie的1944年大伦敦规划及施工。另外还有欧洲大陆的案例包括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及景观施工和荷兰的兰斯塔德规划及景观施工,都是体现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4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综合性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为城市景观规划和景观专业工程施工提供宏观的技术经济依据。因而,它对所规划地区的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具有指导性。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使景观规划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适用,建设上现实、可行。
良好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几个远大的目标:有效地提供基本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物流与通信),保护乡村土地和敏感的原始自然环境:支持农业牧业及其他乡村经济活动,恢复与复兴城市及其他社区等。
5 实例:伦敦绿色廊道
5.1绿色廊道概念
在19世纪,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的领导思想是建设绿色斑块,即公园;20世纪,重点思想是建设绿带,即公园道或者绿色通道;21世纪人们渴望拥有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是仅限于街道、广场、公园。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很高的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系统的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绿色通道是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通勤等其它多种功能。根据绿色通道的发展过程,绿色通道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①具备较强的自然特征;最直观的即具备大量的植被,这样就可以将完全人工化的景观如硬质道路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②线形空间;这是绿色通道自身的基本空间特征。线形空间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感观上,它给人以运动感,构成了人类的一种重要体验;在生态过程上,它对物种、营养、能量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集中了多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源,因此这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普遍的景观组成。③连通的网络;首先是绿色通道网络本身的互相连通,这个网络必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其次,它必须与周围的景观周况连接;它和周边土地的利用方式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5.2伦敦绿色廊道规划
5.2.1 1929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制定的。规划中包括了关于Raymond Unwin雷蒙德昂温的规划思想即引入绿化隔离带概念和开放空间的一些指标。“开放空间”不同于“开放用地”,后者是指没有开发的用地,而前者是指休闲用地。考虑到开放空间的布局,这次规划最大的特征就是规划了环绕伦敦的 ’绿环’状开放空间。1938年,绿化隔离带法案通过,征购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没有连接起来。而且许多地段都没有实现休闲功能。大多数土地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的农田而非绿色通道和公园道。
5.2.2 1943-1944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由Patrick Abercrombie帕特里克.阿伯克龙比 (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所指导。他推进了1929年的思想并且引入一种设想:用绿色通道将内城的开放空间与大伦敦边缘的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目标是实现: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这些连接性公园道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扩大开放空间的影响半径,使得这种较大的开放空间与周围区域关系更加密切。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相信它还会继续影响开放空间规划。
5.2.3 195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51年伦敦行政县发展规划参与机构单-(伦敦县议会,1951)。这是一个法令性规划,没有明确的个人思想。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增加有植被的公园空间。如果这个规划完全实施了,它将使得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结构均质化。规划者自称他们的成就是:使每千人拥有4英亩的开放空间。但他们忽视了Abercrombie阿伯克龙比为伦敦规划的绿色通道系统。
5.2.4 1976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的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基于对社会科学的广泛深入研究,由伦敦县议会发起,由大伦敦议会完成。这个研究被描述为:“任何近来的休闲研究中最有意思和最有用的”(Burton 伯顿和Veal维尔,1971)。但是它同样忽视绿色通道思想,并且导致了不同寻常的结论即公园应该按照不同的大小等级来配置:大城市(metropolitan)公园、区域(district)公园、地方(local)公园。
5.2.5 1976年后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后关于伦敦开放空间最有意义的改变就是发展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也被称作绿链。最初的绿链由大伦敦议会整理调整(绿链连接委员会,1977),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开放空间以及开发它们的休闲潜力。开放空间全面的以链状形式在伦敦东南部展开。在开放空间之间规划了绿链步道,连接成一串绿珠项链。
5.2.6 199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的绿色战略
绿色战略报告(Turner特纳,1991)提出了一系列的叠加的网络,每个都有不同的属性。第一个网络是步行绿色通道,是为步行者而规划,沿途设置不同项目,包括火车站、购物中心、学校、公园、河谷等。步行网络是由一个非法定组织(伦敦徒步旅行论坛)发展的。步道唯一的目标就是作为休闲线路。第二个网络是自行车绿色通道。这是由伦敦自行车组织提出的。1000英里的自行车线路网连接了伦敦的地方中心,这个网络主要功能是通勤。象步行网络一样,这是一个局限的政策,两个网络都应该包括通勤休闲功能。第三个网络是生态绿色通道,是由第三个非法定组织提出的,即伦敦生态小组(大伦敦议会,1986)。规划者希望这些绿色通道成为野生动物迁栖的通道。生态廊道具有的优势:第一,它们是栖息地的一种;第二,它们能在整个城市尺度上延伸;第三,它们包含精神文明价值(因为我们常常会感到我们的文明销毁了自然环境)。
总之,伦敦经过上个世纪不同阶段的开放空间规划,最终又再次认识到绿色通道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再次认识到1943年-1944年的规划(到目前为至也是最伟大的规划)所包含的生态和人文内涵。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历史说明:法令性规划并不重要,而思想和概念规划才是最关键的。
6 结语
运用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哲学关系原理进行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能够促进从区域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结构规划方案。本文的重点是强调一种规划研究的哲学理念,即从生态过程和功能需求出发,寻求有效的景观规划格局和生态系统经营方式,进而实现对区域生态质量的调控。
景观施工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每个时代都赋予了景观设计不同的内涵,都会对景观设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己任。“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3]。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J].地理学报.1998,53(增刊):12-18
篇9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就其基本特征而言表现在“聚”和“散”两个字上。“聚”为人口聚集、资源聚集、资本和财富等的聚集,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和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即所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散”则为以城镇为源,对周边实现资源有序分配、再分配及利用调节,即为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城镇正是通过聚与散两方面功能发挥其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城镇化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区分: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国内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名称在一段时间内争论较多。按照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对城市定义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以及乡镇企业就地发展的客观现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相当部分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集居,从事二、三产业,我国目前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近20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镇打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小城镇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城镇化”更为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指乡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部分乡村地域转变化城镇地域。另一方面是指城乡一体化,农业作为土地密集型的产业,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乡村城市化”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农村都转变为城镇,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主要是强调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缩小工农之间收入差距;通过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农民新村)的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物质文明,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逐步缩小,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被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镇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镇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镇化和一个市域的城镇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镇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二)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撤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四)隶属于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五)忽视或不懂区域规划。一些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视城镇圈或连绵区的客观事实,搞恶性竞争,降低了竞争力。
三、结语
我们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认清城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把握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完善城镇化的机制和体系,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法切实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破解长期阻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景观 设计 环境
一.景观的概念以及含义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二、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景观设计具有广泛的领域,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的绿色空间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都是景观设计多涵盖的领域。以下就初步的谈一下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2.1城镇规划
景观设计师很早就开始担当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角色,城镇规划是城市空间的中心规划。城镇规划是针对城市与乡镇的规划与设计。规划者运用区域规划技术与法规、常规规划、概念规划、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来确定城市地域内的布局与组织。城镇规划也涉及到“城市设计”内容,如广场、街道景观等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2.2场地和社区规划
环境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居住区、商业、工业、各机构的室内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室外空间的细部设计。它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待,综合平衡室内与室外的软、硬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详细的构筑物的规划说明与准备等。
2.3景观规划
区域景观规划对于很多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来讲是个逐渐扩展的实践领域。它随着过去一年来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发展。它融合了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在这个领域,景观设计师针对土地与流域的规划、管理等全部范围,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环境压力状况分析、视觉分析和岸线管理等。
2.4公园与休闲区规划
公园与休闲区规划包括创造与改造城市、乡村、郊区的公园与休闲地带。同时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规划。如国家公园规划、郊野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地规划等。
2.5土地发展规划
土地发展规划包括大范围与多区域的未发展土地的规划和小面积的城市、乡村和历史地段的基地设计。同时在政策规划与个体发展计划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在这一领域,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房地产经济及其发展组织过程的知识,同时还应理解土地开发与发展的客观限制条件。由于具有多方面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景观设计师通常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综合学科设计小组的带头人。
2.6旅游和休闲地规划
基地的历史性保护与复兴如公园、私家花园、场地、滨水区和湿地等的保护与复兴。它涉及到基地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与保护、作为历史重要地段的局部地块的保护、地段的历史记忆与质量的恢复以及在新的使用目的下地段的发展与更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