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市场化改革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市场化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这一形势、任务的要求下,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其中一是经费的资金资源,二是教师等人力资源。
经费的市场化将高校的某些领域“推向市场”,让高校自己从市场上(从教育和服务的购买者那里)赚钱。高校的市场化分布于三个层面。(1)学校层次。扩大高校办学自,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办学,自主扩大招生,收取学费;鼓励教师获取课题,学校提取管理费;从中发放绩效工资。(2)院系层次。举办多种形式的市场收费教育,例如研究生班、学历班、培训班、MBA、EMBA等。(3)个人层次。一是教师去校外兼职,例如担任翻译、律师、客座教授,去企业讲课、提供专家咨询,在民办学校担任院长职务等;二是开办或参与开办公司,例如开画廊、影楼、诊所等);三是承担外部来的课题(纵向课题、横向课题)从中得到收入,转让科技成果(专利)并从中得到分成,撰写文稿获取稿费和出售版权,得到评审费(评奖、评项目、评职称),到国外去讲学、应聘出国等。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是将“人”推向市场。这些改革围绕人的市场化进行,其中包括:第一,人员聘任。扩大高校用人自,实行聘用制(含解聘/辞聘)和灵活用工、人事;第二,实行岗位管理、岗位工资,推行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第三,建立课题申请和主持的项目组制,搞活内部收入分配和津贴、奖励;第四,允许和鼓励在校外兼职(自办公司);第五,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推行住房的市场化等等。
市场性改革之后,高校教师的工资被分为两个部分。(1)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由政府财政负担。(2)绩效工资,由高校自行负担,自主分配,国家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政府财政提供部分的数量低于公务员(没有绩效工资这一块),绩效工资靠自己去赚。一些高校发给教师两张工资卡,第一个是政府财政给的,第二个是学校创收的。
高校的市场化改革指向两个目的。(1)激励高校的活力和积极性。从农村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和企业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改革得到启发,鼓励学校和教师“为多劳而多得,为多得而多劳”,保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任务完成。(2)减少高校对政府财政的依赖。从企业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得到启发,力图逐步减少对于高校的财政拨款,减轻“包袱”,以节省政府财政开支,将财政收入用于其它“更为重要”的地方。
高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如何?迄今为止的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报告的撰写者进行了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和所收集资料的范围是:(1)个案深度访谈。在北京地区访谈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负责人、高校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人。(2)召开座谈会。在两所市属大学招开座谈会4场,其中教师座谈会2场,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座谈会2场。(3)问卷调查。根据北京地区高校的规模和人数数据,采用立意集中抽样方法,在11所市属院校1、7所部属院校2计划问卷调查1583人,实际调查(有效问卷)1647人。(4)收集文献和文件资料。特别是,使用了此前由课题组成员承担的“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的大规模问卷资料。
二、高校教师收入出现无序状态和差距过大。
市场开放了“挣钱”的路子,刺激了各类人员“挣钱”的积极性,促发了高校、院系和教师个人分别在市场中的“各自为战”。
不同高校、院系和教师个人在市场中的处境并不相同。(1)市场机会不同。教育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同,可出售性不同。例如应用性学科外来的横向项目多,基础理论学科的可申请项目少的可怜。(2)市场能力不同。即使同是应用性专业的教师,所拥有的市场资源和市场能力也明显不同。一些人善于经营、有市场名望,另一些人无力经营。(3)市场意愿不同。有些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对于在市场中赚钱有很高涨的积极性,很多领导或教师则对教学和学术研究感兴趣,不愿意在市场上去耗费精力。
因为市场机会、市场能力、市场意愿等的千差万别,以及三个因素组合的千差万别,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就千差万别。这可以概括为“六多六少”:(1)接近经济活动者收入多,与经济活动远者少;(2)各校的主流学院和系科收入多,边缘学院和系科收入少;(3)有行政资源者多,纯教学人员少;(4)有名望的教师(例如院士)收入多,名望低的教师收入少;(5)职称高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收入多,职称低的教师收入少;(6)外来课题主持人的收入多,课题组一般参加者的收入少。
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如果将教授的年收入(不含股票、赠与等)划分为从低到高的10个组别,每个组中包括10%的人数,那么收入最低的10%的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仅为56157元,而收入最高的10%的教授则为330642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5.9倍。对副教授作如此的10阶梯划分,可得出收入最低的10%的人2010年的年收入仅为40935元,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则为183659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4.5倍。对讲师作如此的10阶梯划分,可得出收入最低的10%的人仅为31464元,而收入最高的10%组则为123095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3.9倍。(参见图1)
如果不做分组而直接对个人进行比较,则同一职称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其中,教授2010年的年总收入(不含股票、赠与等)最低者只有49500元,最高者为797000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16倍。副教授2010年最低者只有28000元,最高者为671000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24倍。讲师最低者只有22000元,最高者为570000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26倍。(参见图2、3、4)
上述数据统计表明了三个事实:(1)即使位于同一个职称等级,不同人之间的差别甚大。(2)职称的级别越高,其内部的收入差别越大。收入最高10%相当于最低10%的倍数,教授间的高低差额为5.9,副教授为4.5,讲师为3.9。(3)职称等级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倒错。讲师10%收入最高组为123095元,教授收入最低组则为56157元,职称等级低的前者为职称等级高的后者的2.2倍。(参见图4)
在外兼职讲课收入方面,北京地区高校教授2010年最低者为0元,最高者为65000元,两者之间的差别极为悬殊。副教授2010年最低者也为0元,最高者为60000元。(参见图5)十分明显,即使专业职称相同,但是在外兼职讲课的收入差距甚大。
在承担课题所得收入方面,北京地区高校教授2010年最低者为0元,最高者为560000元。副教授2010年最低者只有200元,最高者为80000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400倍。讲师中最低者只有200元,最高者为55000元,最高者为最低者的275倍。(参见图6)同样十分明显,即使专业职称相同,但承担课题所的收入差距甚大。
一位教授说:“社会上流传大学教师的收入高,其实他们知道的都是那些神话人物,就像股市上流传的股神一样。股神在广大股民当中属于凤毛麟角”。另一位教授也指出:“大学老师的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很惨的,只靠学校给的三瓜俩枣。越是基础课越少,思想政治教育课、外语课都很少。”
三、教师们的心思朝向市场,疏离教学和科研。
“市场化”收入体制和教师之间收入的急剧拉大,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其特点之一,是注意力和精力较多地投向能够挣钱的“市场”,而相对忽视、偏离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
1 、教师的视线和精力被导向市场,涣散了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市场让院系和教授们各显神通。有些教师利用多种市场途径,既在外兼职又对外承担课题。在个别人那里,教学变成了副业,教学质量被忽视。有些教师课余时间在外兼职,回到教研室喊头疼、打瞌睡。某学校一位教师整天在外面兼职,而对于在校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常常是临上课前找一个烟盒,在背面草草列个提纲,上课讲两个小时了事。有些名教师不教本科生,只带研究生、做课题。有些教师经常在外,研究生见不到导师,硕士论文粗制滥造,有些硕士研究生上了两三年学还不会写学科文章。一些导师花大量精力在外面争取课题,然后安排研究生去做。一些人把科研的目的变成了申请经费、增加收入,对科研创新的实体内容不热心。一位教师自称“不能静下心来去刨根问底”。
一位教授诉说自己的“价值选择两难”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为教授,我有学术追求,有教授的尊严,不屑于去做那些鸡零狗碎的破事。可是,你不做,在这个环境下就很难办,没准连教授也当不成”。
国家给的工资变成了保底收入。上不上课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没有激励、没有压力,缺乏刺激性和鼓舞性。一些教师缺乏在外面挣钱的途径,然而看着别人大把地挣钱,难免内心焦躁,心绪烦乱,浮躁不宁,沉不下心来搞好教学、追求创新,而是凑合着上课。
2 、教师的基本工资低于社会主流群体,为应对生活压力而为“稻粱谋”。
高校中不少教师并不喜欢到校外去奔钱,而是希望以本职的教学、科研安身立命,贡献国家,不负学生。然而,这样的教师只能拿到国家给的“干工资”和学校给的不稳定的绩效工资。因为“干工资”标准低于公务员,他们的收入水平就明显低于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和国有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另一方面,他们与公务员等面对着同一个商品市场,同一种消费压力。孩子同样需要上幼儿园和上学,自己同样需要花钱进修,老人同样需要供养,没房子的需要准备首付,已买房子的需要还贷,为未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需要攒钱,难以预料的风险(教师们称为“未知数”)需要时时准备应对。还有,物价不断上涨,经济形势难以预料,收入和消费都不可预期。
一位教师在问卷中留言说:“近几年物价上涨频繁、剧烈,但与此相对应,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保持不变,实际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都有下降。而且相对社会其他收入群体的收入也在相对下降。”另一位教师留言说:“医疗费上涨得这么快,老人做一个手术就需要几十万,没有医疗保险,那你做儿女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女教师们反映,男教师的经济压力最大,“没结婚的必须买房子,结了婚的必须挑起家庭重担”。女教师的收入压力一般低于男性,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找到了一个能够“挣大钱”的老公。一位女教师感到欣慰的是丈夫在跨国公司工作,挣钱较多,然而她抱怨来自家庭和家务的压力大,必须多做家务让老公休息好,备课和查资料都受到影响。
一位教师在座谈会上发言说:“住房、看病、教育是‘新三座大山’,把中产阶级压垮了”。
为维持基本消费和起码的尊严、体面,教师们不得不为“稻粱谋”,想方设法去奔钱。这明显地分散了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教师们说:“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怎么可能有踏实和愉快的心情做教学、搞科研?”“我现在是负债累累啊,每个月都要还一万多块钱的房贷,每天都必须奔钱,心里不踏实,不可能心无旁骛、专业精湛呀”。“当我每天都要为柴米油盐赚那点钱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心态,我的思路不可能集中想教学这些事,我得想我怎么去对付孩子的学费,怎么去满足这种柴米油盐。”“我不挣钱怎么办呢,谁能补贴我,没有别的来源,难道真的等死?”
教师们说,“这些年比过去十年忙多了,这是为了活得更好,为了社会体面。”“安居才能乐业,有了住所,有了根,才能安心吧。”
3 、教师因收入低而自感寒酸,缺乏应有的教学自信和科研自信。
尽管开放了多种市场性的收入途径,但是真正能够在外面挣到钱的教师依然是少数。当只靠国家给的“干工资”的时候,收入就显得可怜。生活谈不上体面,而是显得贫寒、寒酸。一位教师自嘲说,“穷得像个教授”。某大学的教师在座谈会上谈到,本校一个年轻博士,月收入只有三千块钱,租不起单元房(学校附近的二居室月租金4000多元),只好租了一间地下室,而且还是与别人合租的。学生们问他住在哪里,他吞吞吐吐,说住在一个很远的地方。还有一对博士夫妻加一个孩子,租住在10平方米的筒子楼,与别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
高校中的某些大学生却很是有钱,消费大手大脚,穿戴阔绰。给他们上课,与他们谈学问,不少老师们自感贫穷而寒酸。教师们说:“大学老师是体面的职业,但是收入真的不体面”。一位教师说,“大学教师如今是斯文扫地,不再是一个受尊重的地位高的职业”。
对于问卷中的“您觉得目前的工资能体现您个人价值么?”高校教授中认为“能”(完全能、能)体现的人数比例只有11.7%,认为“一般”(又能又不能)的接近一半(47.5%),而认为“不能”(不太能、完全不能)的达到了40.8%。副教授中认为“能”的人数比例少于教授,认为“不能”的人数比例多于教授。讲师中认为“能”的人数比例少于副教授,认为“不能”的人数比例多于副教授。(参见表1)
生活窘迫、显得寒酸,对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1)不安心工作。他们说“除非对知识教学有兴趣,否则不会安心教师岗位,压力又大,又穷又酸。(2)工作提不起劲头。“没有物质支撑的激励不是激励”。(3)工作没有信心。在学生面前抬不起头,讲起课来也心虚,缺乏底气、缺乏勇气。(4)行为出现偏差。“如果寒酸了,就不顾及自己的体面了,就出现了不体面的行为”。有的教师说,“学会了自嘲”。有得教师说,从这个角度看,你就能理解堂堂大学教师,为什么会出现“搞学生”“骂大街”诸如此类的“下三滥”行为。
4 、教师与别人比感到收入和待遇不公,对于教学和科研产生懈怠。
当市场自发性作用的时候,必然性地将导致两极分化。学校之间、院系之间、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大拉开之后,当每个人与别人的收入相比,都会发现自己比有的人低。年收入3万元者感到比年收入4万元者低,年收入20万元者感到比50万元者低。即使自己的兼职收入比别人高,但是来自课题的收入却比别人低。即使自己在本校算比较高,但是与外校比却较低。另一方面,他们与别人在教学方面并不少干,学生评教的分数还较高。内心不满意,收入与付出关系混乱,工作起来就会“气不顺”,对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就会减少。
5 、教师与社会主流群体相比收入不公,减少对教学和科研投入。
在座谈和访谈中,教师们相同的抱怨是教师群体的贡献大、收入低。一位教师在问卷上留言“感谢此次调查能够有机会反映60后女性对收入的认识。周边很多朋友都认为,现有工资分配制度已不能反映对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以上工龄职工的奖励。基本工资收入与现在新就业同单位员工相差无几。在社会整体方面上,与我同龄、同学历、同等职称的人群相比,我的收入水平属于最低。”
教师们的抱怨集中于,一是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收入低,二是与国有企业科技研发人员相比收入低,三是与公务员群体相比收入低;然而,高校教师的贡献即使不比这些群体大很多,但起码不比他们低。例如,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实行了公务员待遇,收入在接近公务员,高校教师对此很有疑惑:“大学和中小学都属于教育系统,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出力。就工作性质来说,大学教师的工作毫无疑问比中小学的复杂系数和难度系数大。那么,为什么国家对大学教师不实行公务员待遇,却让大学的工资水平低于中小学?再如,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人员的收入很高,中国移动、中国石化、各大银行的收入都高的出奇。既然都属于国家的体制内,为什么他们的科技工作贡献能得到承认,大学老师就不能同样得到承认?”“国家和企业都不会让企业的科技人员自己去奔钱,为什么偏要高校教师自己挣绩效?”
因为贡献大、收入低,高校教师滋生了较强的不公平感(如前文所述)。教师们抱怨,国家对高校教师“待遇不公平”,“亏待大学教师”,“不尊重高校的老师”。对于问卷中的“您努力工作的程度在工资中有明显的反映么?”高校教授中认为“有”(一定有、可能有)的人数比例只有40.2%,副教授中认为“有”的人数比例少于教授(30.2%),讲师中认为“有”的人数比例又少于副教授(23.6%)。(参见表2)。就是说,专业职称越低,收入的不公平感越强。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当人们感到自己的收入与劳动、贡献相比不公平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要求提高收入,二是减少劳动付出。当不能提出增加收入的要求或提出要求不能解决的时候,唯一的方式是减少劳动付出。于是,对收入的不公平感不同程度地消解高校教师对于工作的付出。
以上五个方面的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分散、消解、降低了教师们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直接受到损害的是高校的学生,间接受到损害的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
四、年轻博士学位教师居无定所,生活福利贫乏。
高校的市场化对职称和名声都较低的年轻博士教师更为不利。与老教师们相比,他们一是在收入上更多地依赖市场,二是在生活和居住上完全依靠市场。低市场收入、高市场消费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市场挤压效果。
1 、“博士不如农民工”。
博士青年教师们说,读了二十多年书,收入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工。一位博士教师算了一笔帐,北京市的技术工人月收入已经有三四千元,有的达到了五千多元,而自己得到的国家部分是1100元,学校给的是2500元,加到一块不到四千元。
2 、“没有地方住”。
博士教师的收入尽管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跟不上房价的上涨。工作后买不起房子,学校的周转房早已没有空位,学校周围的房租奇高,这给年轻博士们出了一个凭其智力难于解决的难题。一位博士在问卷上留言说“本人是2009年来校工作的教师,北京大学毕业。在个人专业能力方面,应该是现年龄段比较突出的。现阶段最不满意的就是收入水平低,买不起房子。本人是独生子,父母均年过60,属下岗职工。目前家庭收入及资产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子,现正申请限价房,也迟迟未有结果”。另一位博士在座谈会上提到,有个作家写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博士毕业合住筒子楼,自己毕业了,发现住的地方与那个时候没有两样。不同的是,如今的房租不断涨价,真担心有哪一天付不起房租。他问道: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博士的生活条件如何能够改善呢?
一位工会委员说,本系的一位女老师生了小孩,去看她的时候发现,她们一家4口人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
3 、“成不了家”。
男博士们说,丈母娘们都要求结婚必须有房子,并且须是买的产权房。孔夫子说三十而立,自己三十多了也成不了家。再说,工资养不起一家人,不敢妄谈成家。
4 、“孩子上不了学”。
外地进京的博士因为没有住房,在高校只能上集体户口,而集体户口的孩子没有地方去上学,更上不了好一些的小学。女博士们说:“如果上学问题能解决,收入低一些也值”。
5 、“申请不到课题”。
博士们谈到申请科研项目时说,“博士在教师堆里是个‘小毛毛虫’,课题哪里能轮得到年轻人”。一些高校设置了博士启动金,但不是每个人都有。
6 、“为生活紧张奔波”。
“想体面,物质是基础,民富才能国强嘛”。很多博士教师跟着别人做课题、出外讲课,挣些辛苦钱。有些博士凡是课题负责人接受就加入,有的同时加入七、八个课题组,今天做甲课题,明天做乙课题,自嘲“每场戏都去跑龙套”,“狗揽八泡屎,泡泡揽不清”。
一位博士说:“有博士学位,要说挣钱也容易。你只要肯吃苦,每个月拿几千块钱也不是多难的事。可是呢,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连导师都提醒我,学术上该有长进了”。
7 、“未来能好吗?”。
博士们说,不敢确信未来会比现在还好。“只要选了北京,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如此的整天奔波,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少博士青年教师缺乏安全感,心有后顾之忧。
8 、“我能成才成家吗”。
教授们在座谈会上说,新来的博士们比我们还忙,在最富有学术创造力的阶段却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国出不来大师级人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进入低潮期。
高等学校的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然而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比较低落。
1 、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各类专业人员中最低。
由课题组成员承担的“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的对象,包括五大类专业技术人员,除高校教师之外,还有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农林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企业的研发人员、医疗部门的医生。问卷数据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在五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最低。
在工作投入方面,表示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医生(88.9%)、农林科研人员(87.6%)、科研人员(86.4%)、企业研发人员(83.7%),最后是高校教师(80.0%)。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比处于第一位的医生低大约10个百分点。(参见图7)
在工作质量方面,表示力求“工作质量尽善尽美”的人数比例,依次是医生(69.45)、科研人员(59.1%)、企业研发人员(54.8%)、农林科研人员(54.0%),最后是高校教师(43.7%)。高校教师的质量投入低于处于第一位的医生25个百分点。(参见图8)
一般认为,专业技术职称较高的教师地位高、收入高,所以教学积极性会较高。可是调查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作投入方面,表示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者为80.0%,中级职称者为78.7%,初级职称者为85.7%。(参见图9)就是说,初级职称者的工作投入程度最高,高级职称者次之,中级职称者最低。
2、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在各类专业人员中最低。
在科研创新方面,表示自己“积极创新、创造”的人数比例,依次是农林科研人员(65.3%)、医生(58.5%)、企业研发人员(58.0%)、科研人员(47.6%),最后是高校教师(44.7%)。高校教师比创新倾向最强的农林科研人员低大约20个百分点。(参见图10)
一般认为,专业技术职称较高的教师因为专业水平高,又有较多的科研经费支持,所以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会较高。数据分析的结果却是相反。表示自己“积极创新、创造”的人数比例,最高是初级职称者(46.4%),高级职称者次之(41.5%),中级职称者最低(40.4%)。(参见图11)
六、对策建议:扭转高等院校改革的过度市场化倾向。
1、高等院校的过度市场化已经导致并将继续导致高校的管理混乱。
调查表明,此前和当前改革具有鲜明的“过度市场化”倾向,即本来不应该市场化的东西被盲目地市场化了。“过度市场化”不仅未能如当初预想调动起校教师的高涨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而且引起了诸多的混乱,干扰和障碍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些,无疑影响了国家所确定的各项重大目标的实现。
调研表明,高等院校教师本质上是好的,在政治上是忠诚的,在工作上是敬业的,在专业上是钻研的。其某些偏差性思想和行为是改革偏差的结果,是“市场化过度”的结果。
实践表明,办好大学、激励教师,应该遵行管理大学、激励教师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大学不是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对大学老师不是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办好大学、激励教师的规律都是同一个。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中国并不特殊”。
为此,应该重新审视此前和正在进行的高等院校改革乃至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切实遵循高校管理和高校教师积极性调动的基本规律,纠正愈演愈烈的过度市场化倾向,以保证国家目标在高等院校的切实实现。
2、对高等院校实行公益、市场分途,避免部分市场化。
高等院校应该也可以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在同一所学校实行公益和市场的双轨制,特别是公益和市场的混合制,往往会引起不良后果。所以,正确的导向应该是公益、市场分途,公益高校就是公益,没有或少有市场;市场高校就是市场,根据市场的规则运作。一些现有公益高校可以通过“双轨制”改组成私立的市场性高校,但是不能把“双轨制”当成一种改革目标,让它长期存在。
对确定为公益的高校应该坚持其公益性质,由公共财政全额和足额投入经费。公共财政对高校应该像对中小学一样实行全额拨款。对于过度的市场化、对于财政的甩包袱,应该及时和合理地加以抑制。
应该鼓励开办私立的高等学校,当前的某些公办高校也可以转为私立学校,实行收入的市场化或民办公助。
3、对公益高校教师实行公务员待遇,高薪养教。
高校教师应该得到社会中上水平的收入。首先,高校教授的收入应该达到让他们相对满意的水平。只有在这样的水平上,他们才能心情舒畅,内心宁静,积极向上,踏实工作。其次,高等学校教师的收入应该达到社会的中上等水平。这样,他们在相对温饱和小康的基础上,才能衣食不愁,心无旁骛,安心教学科研,进入“没有经济压力的心灵自由”。让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处于全社会的中上位置,是各个国家的普遍性政策。
高等学校教师的收入应该相对稳定,退休后也能维持体面的生活。这样,他们就能既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前顾之忧,从而保持持续的学术兴趣和积极的心态。而且,高校教师与某些其它行业的退休人员相比,很多人在退休后依然兢兢业业地为国家培养人才,献身于科学研究。
应明确对高校全职教师实行公务员待遇,甚或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务员系列。迄今为止,德国、法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高等学校教师都属于公务员序列。在香港,高校教授的收入等级对等于特区政府的部长。将高校教师与公务员剥离,实行职位、待遇的差异化,无论对于教学、科研还是对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都无利处。应该建立职务/职位对应制度和联动制度,让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与相应职务的公务员对等,并随公务员的工资提高而提高。
应建立统一性的工资制度,使相同职位的教师的收入基本相同。同一个学校的各个院系,同样级别的教授,其工资(国家资金、学校资金)应基本相同。北京市属各高校之间、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同样级别教师的收入应该基本拉平。
对教学、科研工作相对突出,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提供特殊的物质奖励。对踏实教学、保证质量的教师提供特殊津贴。
4、建立与高等教师特点相适应的保障制度,提高福利水平。
无论是哪个领域,市场化的后果之一都是收入的两极化。两极化对高等院校的负面作用远远高于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负面作用。高等院校必须对市场的负作用特别是过度市场化的负作用进行平衡和补偿。
高校教师必然面对学校外的消费市场,其收入的变动往往难于同市场的变动相一致,其收入的增加很容易被市场的力量和运作所吞噬。应该对教师提供合理的市场保护,给他们构建一个防波堤以缓解市场的冲击。为此,应该为教师提供最起码的甚至相对充分的福利,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
无论是日本、台湾还是香港,国家或公立高校都为教师提供住房(低租金、或低价格)。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管理者认为,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工作积极性形成的特点,无论如何都应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我们应该给新进入高校的年轻教师提供免费的或低租金的宿舍,让年轻教师安居乐业。地方政府应该出台针对高校年轻教师的特殊政策,提供特殊的廉租房。应该允许高校出资为本校教师建设廉租房或周转房。
高校的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应该为本校教职工子女提供足够的入学名额,降低学费。
高校的医院应该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为本校教师提供高质量、低价格和方便性的医疗服务。
5、规范高校和教师的市场行为,将市场经营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
限制教师的个人性市场经营。限制教师在外兼职全职和半职职务,禁止开办公司并担任负责人。
课题经费的使用应坚持项目用途,只能用于项目运行,校内人员不能提取个人劳务收入。应建立学术假制度并鼓励教师利用学术假进行科研活动。应制订和修改课题经费的管理制度,教师学术假期间的工资可以从课题费中列支,寒假和暑假的科研活动也可从课题费中列支。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应该属于职务行为,由学校资助、学校出售、学校收益,根据国家和教授委员会制定的政策奖励创新者。
1、这11所市属院校是: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农业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这7所部属院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工作单位
篇2
论文摘要: 以职场能力为导向,以实训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场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能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懂得市场营销策划与职场礼仪,能进行有效营销沟通,获取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1.1 市场的需求目前,虽然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毕业生高达610万人,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又高达630万人,但是营销职位在人才需求榜中仍居榜首,特别是专业营销技能较强、有一定行业背景、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端营销人才最为紧俏。据猎头7年来的分析统计,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职位稳居人才需求榜首,薪酬标准也大大高于其他同级别职位[1]。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若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健康长促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和心态,并对该行业有深入了解的营销人才。那么,作为培养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就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培养出具有一定职场能力和营销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2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现存问题市场营销行业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而目前高校培养出来营销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还处于灌输理论的阶段,使学生对实践性很强的营销专业课程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这既会阻碍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这样一来,许多课程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不允许随意更改。但就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几年前设置的营销课程早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会造成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课程无法全面系统的被介绍,只能是教师在课堂做部分补充而已。更进一步,即使学生参加实习,其实习的过程也过于形式化,例如,国内许多企业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为的是怕泄露商业秘密,如此,学生便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结果使学生的营销实习变成了某个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
2以职场能力为导向,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职场能力主要是指在职场上熟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创造性解决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意想不到问题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2]。只有通过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
2.1 通过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为企业能够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良好的平台,可以强化学生的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等创造机会。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实习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效果更客观;对于企业而言,因为有学校提供的相应智力支持,那么企业就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利用较少的费用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决策效果和运作效率。可见,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制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更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一个对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2.2 通过顶岗实习,加强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的特定知识和技能,是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3],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和运营绩效管理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若想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是在校学习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领导才能;有助于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对人、财、物、信息这几个核心资源的安排,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使用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更有效的沟通、与人交往协作,以及协调和处理人、团队和其它资源的关系,从而提高其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绩效管理,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可见,顶岗实习树立起了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理念[4],可以培养个人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技能和能力。
2.3 通过工学结合,提高通用生产能力课堂教学是开展现代营销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学生感受知识、提高素质的第一个界面,通过《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策划的专业能力。但是,优秀的营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营销理论,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5]。正如教高16号文所指出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教育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合担当了引导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要角色,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可以通过工商模拟实训,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6];还可以依托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使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从而,培养以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为主的通用生产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以合格营销人才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活动就应围绕着通用生产能力培养来设计,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7]。
工学结合真真切切体现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育观念,创新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方案、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任务。
3结语
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所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受教育者最终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了保证高职能够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市场营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以职场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就业压力加剧市场营销专业需求.[EB/OL].人民网.2010-09-16.qiuxue.com/article/show.php?itemid-1407.html.
[2]陈宇.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EB/OL].教育部网站.2010-12-14.tech.net.cn/page/N002/2010121400002.html.
[3]王丽平,雷健.高等工程教育应加强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8):55.
[4]付亚东,肖许国.物业管理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0(05):110.
[5]郭占苗.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
篇3
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进行的机能活动。其实,游泳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密,是人类在同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而产生的行为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项技能逐渐演变成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出于培养学生游泳运动技能的考虑,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游泳这门课程,并且建设了游泳馆。从目前来看,高校游泳馆的建立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为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奠定基础。当然,要想使这一目的得到实现,还需要高校为此付出诸多努力,如考虑学生游泳教学需求情况、考虑游泳馆对外开放情况、考虑体育设施利用情况等等。总之,高校要想市场化经营游泳馆,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
一、高校游泳馆当前涉及的市场化问题
参考相关资料及高校游泳馆运行实际情况来看,游泳馆的经营理念及经营管理方面均涉及到市场化问题。所以,要想使高校游泳馆真正实现市场化经营,需要了解其所涉及的市场化问题,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促进游泳馆市场化经营良好展开。目前,高校游泳馆所涉及的市场化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高校游泳馆经营理念
从本质上来讲,高校游泳馆的设置主要是服务由高校体育教学的,意在让高校师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游泳锻炼及相关水上项目活动、比赛的良好展开。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要想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做出一定的改变,这其中就包括游泳馆的经营,即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此基础上游泳馆的功能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游泳馆服务从无偿向有偿服务转变,以实现“以体补体,以馆养馆”的经营目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转变高校游泳馆的经营理念,即基于时代特点及适市场发展需求,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使游泳馆不仅能满足高校游泳相关教学、活动及比赛需要,还能对外开放,提高游泳馆的利用率和开放率[1]。
(二)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对于来说,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方面所涉及的市场化问题较多。经过一系列分析,确定市场化环境下制约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高校游泳馆政策导向模糊。高校要想实现游泳馆市场化经营,需要打破行政的条条框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合理地衡量游泳馆的收费标准、监督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保证游泳馆的市场化经营与游泳运动教学、锻炼相协调,并且将教学放在首位,最终创建法制性场馆管理局面。但是,目前国内诸多高校游泳馆经营依旧按照体育政策制度来进行经营管理,导致游泳馆市场化经营难以实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高校本属于事业型单位,秉持“教育为本”的观念,以教育教学为己任,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游泳馆经营,需要遵照政府出台的体育政策和体制。对于这一点,其实是无疑义的。但是,从时展的角度来看,体育政策及制度不能灵敏反应和及时适应发展变化的体育实践,这使得遵循体育政策和制度进行的游泳馆经营管理不符合市场经济特点及相关要求,相应的游泳馆市场化经营将难以实现。例如,某些高校游泳馆依旧遵循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全额管理”等经营管理体制;一些高校游泳馆经营创收并没有按规定纳入单位财务管理之中;一些高校游泳馆经营体未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基金[2]。
2.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模式混乱。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模式,以便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市场化经营持续、良好进行。但遗憾的是,目前一些高校虽然进行市场化运行,但所采用的经营模式比较混乱。是的,运用“混乱”一词说明当下一些游泳馆经营模式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的经营意识增强,并且遵循“以教为主、创收为辅”的原则,充分挖掘游泳馆的潜力,以便良好的经营游泳馆,使之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诸多高校都改变了游泳馆经营方式。但是,因为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够深入、市场化经营经验的缺乏、主体经济责任不清楚等情况的存在,致使游泳馆经营方式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不强,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游泳馆经营混乱,最终必然会造成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效果不佳。
3.高校游泳馆管理结构失调。通过对我国一些高校游泳馆经营实际情况的了解,不难发现诸多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结构失调的问题,导致游泳馆经营管理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结构失调的呢?究其缘由,确定造成此种情况出现的因素较多,比如,未能从适应市场经济及游泳馆市场化经营要求出发,选用适合的管理方法,致使管理方法运用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未能专业化、合理化执行各项管理工作[3]。
二、高校游泳?^运营的宏观思考
(一)考虑规模标准的游泳馆建设
在我国对人才培养尤为重视的情况下,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学城,这使得某一区域内大学学校较多,减轻了高校游泳馆所承担的社区义务压力,给高校对外经营创造了机会。此种情况下,良好的展开游泳馆市场化经营,应当注意建设规模标准的游泳馆,而不是盲目的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游泳馆,避免给高校游泳馆运行带来较大压力。运行压力主要体现在高标准游泳馆人员配置、规模及要求较高,如若建设了如此高标准的游泳馆,却没有较高的使用率,那么高校游泳馆亏损将是必然情况[4]。所以,出于盈利的考虑,建设何种规模标准的游泳馆是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考虑教学义务的承担
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游泳馆,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体育运动能够更良好进行。基于此,在推进游泳馆市场化经营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明确本校游泳馆所承担的教学义务,合理设置满足学生游泳教学、游泳运动活动及比赛所需的有用平台,在此基础上设置对外开放的游泳区域及相关设施,以便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高校游泳馆的对外经营
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是针对对外经营所说的。为了使高校游泳馆在对外经营中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市场化经营,应当注意做好以下方面。
(一)把握最佳的经营时期
高校游泳馆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学生游泳教学需求,以便良好的开展游泳教学及游泳运动活动。从学生上学时间配置来看,每年学生上学时间为8个月,近似4个月的时间游泳馆是闲置的,如若不对外开放,游泳馆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将由高校自行承担,但其对外开放,则能减缓高校财政压力,甚至为高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的良好展开是非常必要的。
就当前人们游泳运动情况来看,温度较高的夏季人们更愿意进行游泳运动。因此,夏季成为游泳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学生放暑假这段时间。高校可以把握这一黄金时期,对外开放游泳馆,以吸引更多游泳爱好者来此游泳。
(二)合理实施经营管理
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的良好展开,需要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而所谓的合理经营管理,是根据游泳馆规模选择适合的经营管理方式。比如,对于普通规模或较小规模的游泳馆,因其经营成本不高,且经营操作空间较大,可以聘请专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负责;又如,在完成教育义务之余进行经营管理,或假期外包经营,以此来创造经济效益。而对于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游泳馆,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实现收支平衡或盈利成为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此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是结合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及游泳馆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游泳馆特色来开展一系列的经营业务,进而对业务运行情况、业务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意在创造较高经济效益[5]。
(三)实施有效经营手段
1.分?x拥有权与经营权。在高校同时拥有游泳馆拥有权和经营权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权利与义务失衡、管理不严谨、增加管理部门负担等情况发生。所以,在高校游泳馆市场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分离拥有权与经营权,那么所展开的游泳馆各种盈利性活动,都以保证教学任务及校内福利为前提,如此可以为高校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6]。
2.作为经营方而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为了使游泳馆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游泳馆对外经营的过程中,高校应当作为经营方积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如游泳运动培训活动、各种游泳比赛等。同时,也可以向企业或单位租赁游泳场地,从中收取费用。
篇4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高校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才能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四化”;高校;继续教育;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05—02
收稿日期:2014—02—27
作者简介:张玉鹏(1967— ),男,江苏仪征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这必将推动越来越多的主体加入到继续教育的行业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继续教育机构要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引领、占据继续教育市场的主导地位?如何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当前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值得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树立教育理念的“终身化”,拓宽高校办学服务模式
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多样,目前,主要有各级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社区等,而高校是继续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尤其是在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中,高校始终占主导地位,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继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从业人员年参与各类继续教育2.9亿人次,参与率达到42%以上;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总规模达到1200万人以上;盲数量较2000年减少50%以上。”[1]因此,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社会发展给高校提供了极大的继续教育市场资源。高校应当认识到这一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要转变办学理念,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即将过去的人生早期的职前教育一直延伸到人们的职后乃至整个人生,把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继全日制教育、研究生教育之后,高校必须重视和承担的重要教育形式。终身教育的思想是高校教育在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上的延伸,这既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形式。因此,高校要转变过去那种学生一次教育终身够用的传统思想,大力开展各种学历、非学历、社会培训等教育,拓宽高校办学服务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发挥高校在构建“终身型”学习社会中的积极主导作用。目前,面对全日制生源减少的现状,高校更要未雨绸缪,把继续教育视为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全日制教育并重、并存,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统筹管理,协调发展。
二、实行运作模式的“市场化”,提高高校办学管理效率
近年来,市场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市场机制引进到高等教育领域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改革:通过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化、大学科学研究商业化,不仅拓宽了教育经费来源,而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促使高等教育的效率、效益、教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继续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市场属性,因此,继续教育应与国际接轨,采用市场化运作是各高校继续教育一种必然的运行模式,即在政府主导下,在保证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目的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给继续教育发展提供高效动力。市场化运行就是政府鼓励各种教育机构采用“用者自付”的原则,学习者通过投资获得日后的回报,继续教育机构则通过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收回其投入的教育资本,达到自负盈亏的经济目标。[2]
高校继续教育市场化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运行模式机制中常用“教育管理”一词而非“教育经营”,教育管理强调的是垄断性、计划性、依赖性,高校管理者使用国家的投资和受教育者的投入,却不关心投资风险和收益,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创新发展。教育经营是指经营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3]注重的是效率、责任、竞争、自主。这种教育经营理念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所以,继续教育市场化运作是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知识生产力时代的要求,高校只有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使高等教育更具竞争性和广泛的社会适应性,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办学效率。
三、建立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创新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
继续教育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是简单地将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完全市场化,高校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市场化只是借用市场手段、运作模式来运营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校的办学效应和效益,而不是将教育服务作为商品追求最大化利润”。[4]市场作为调节手段有其天然存在的弊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事实上,世界上推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国家也没有实行完全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所以,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坚持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继续教育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避免市场短视发展。
高校必须制定一整套继续教育的发展制度体系,有利于继续教育人才培训和培养。今后,继续教育工作将占据学校工作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将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统筹制定教育的发展战略、长远规划。高校只有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才能促使继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地区发展模式的继续教育道路。
四、积极探索办学的“特色化”,促进高校继续教育长远发展
“特色化”是高校继续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和战略选择,中山大学成人教育管理处处长陈金华教授在参加 “第七届海峡两岸继续教育论坛”时提出:“能否走出一条特色化的道路已经关系到继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是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5]随着继续教育市场属性的日益凸显,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给高校发展继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走出一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不少高校缺少具有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甚至没有针对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针对成人特点的教学,没有结合成人生长生活规律的思想教育管理等等。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紧紧依托高校自身学科优势,结合本地产业优势、特点,进行学科知识与产业研发整合,紧密结合产业、行业人员技术生活培训的需要,形成特色明显的继续教育项目。
总之,高校继续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贡献,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高校应在总结继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化”教育理念,努力服务于社会,利用市场化机制作用,积极竞争,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创新管理机制,探索特色化办学道路,从而真正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moe.gov.cn/business/htmlfiles/moe/S6197/2012 02/131092.html,2012,02,27.
[2]刘莉,张爱文.“内地—香港继续教育专家论坛”会议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7(4).
[3]周游.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篇5
关键词:高校;房产;必要性;可能性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已经在全国住宅小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住宅产权日益多元化,传统的行政型房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房产实行物业管理是高校房产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物业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一)物业管理概念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为物业所有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二)物业管理的特点
1.社会化
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指的是摆脱了过去那种自建自管的分散管理模式,由多个产权单位、产权人通过业主大会选聘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实行物业管理企业的统一管理。物业管理社会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物业的所有者要到社会上去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二是物业管理企业要到社会上去寻找可以实行管理的物业。
2.专业化
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指的是由物业管理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按照产权人和使用人的意志和要求去实施专业化管理。物业管理专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这里的专业化主要包括:专业的人员配备、专门的组织机构、专业的管理工具、专业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工作程序等等,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物业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3.市场化
市场化是指物业管理的经营属性,物业管理所提供的商品是劳务,方式是等价有偿,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物业管理企业来具体实施。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建并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物业管理企业向业主和使用人提供服务,业主和使用人购买并消费这种服务。在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下逐步形成有活力的竞争市场,业主选择优秀的物业管理单位,物业管理企业要靠自己良好的经营和服务提高竞争力。这种通过商品经营方式和市场竞争机制所实现的商业行为就是市场化。
二、高校房产实行物业管理的必要性
(一)管理经费短缺,财政负担较重
长期以来,高校住宅房屋的维修经费都比较紧张,来源也很单一。房改以前是由学校的财政负责;房改以后,房屋共用部分的大修经费来源于物业维修基金。由于住房的逐年老化,住房的维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房屋的大修工作,少量的物业维修基金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高校每年在住宅维修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巨大,造成学校财务负担较重,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二)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对房产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管理观念还处于“等、靠、要”阶段。传统的运用行政手段,低租金,福利型的房产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房产管理的要求。尽管各高校针对房产管理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但是原有的行政管理观念和模式一直没有得到突破。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房屋产权私有化,高校应该将原有的福利型无偿服务,转变成企业化经营的有偿服务。
(三)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较差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职工对住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房产管理方式和内容,只是停留在房屋和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和管理,这些只是满足了职工居住的基本条件。对于环境卫生、绿化环保、生活娱乐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和涵盖,服务内容单一,必然导致服务质量、服务功能较差。长期下去,会引起教职工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纠纷。
三、高校实行物业管理的可能性
(一)政策层面:住房制度改革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提供了前提
住房制度改革和高校后勤改革为物业管理提供了前提。产权制度是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础。随着公有住房的出售,公产住房大部分出售给职工个人,居民住房的自有率逐年提高。社会的发展进步,职工需要一个安全、优雅、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为其提供了可能。采用权责明确的物业管理方式,也可以避免部门之间因为权责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使房产管理工作更高效、优质的进行。
(二)市场层面:物业管理的市场化特点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提供了可能
物业管理的市场化特点是其重要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物业管理提供的是服务,方式是有偿,遵循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对高校房产实行物业管理,可以根据职工的需求,物业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职工根据服务质量给付报酬。这种“谁享受、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化管理方式,为高校物业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法律层面:物业管理法规的颁布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已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物业管理从香港传入我国内地。1981年3月,深圳市成立第一家内地物业管理公司。1994年3月23日,建设部以第33号令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同年6月18日,深圳市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并于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物业管理法规。其后,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制定出台了地方性物业管理法规。 2003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工作进入了法制、规范、高效的发展期。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波.当前高校住房管理模式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09,(4).
[2]王新华,向安强.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刍议[J].企业经济,2004,(9).
篇6
关键词 石家庄高校 体育场馆 运营
一、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体育场馆不仅要承担高校自身的教学和训练任务,还要承担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任务。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使之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分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经营的现状以及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办学效益,这是高校体育改革目前的一个新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发挥高校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自我发展,补充体育经费不足,缓解社会体育场馆不足,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都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形式进行调查,对目前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石家庄市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 结果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目前石家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情况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体育场馆设施简单
由于建设经费的原因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场馆的使用和管理,石家庄地区除河北师范大学东校区及河北经贸大学本部之外,其余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简单、设备不全,同时破坏性极大,不能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
2.管理人员经营观念不强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经营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有关体育经营的学习,缺乏体育经营的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市场意识,只把高校体育场馆定位到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和运动训练,没有发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3.缺乏专业教练人员
对于目前有条件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高校来说,专业的教练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体育爱好者只是初学者,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很难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因此也失去了消费者消费的意义,所以很多人不再花钱来场馆健身。
4.场馆功能单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因此,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在需要,还要挖掘和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不断地增加附加值服务。而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教学和训练而修建,其设计简单、设备不齐全、场馆功能单一,未考虑社会对体育场馆功能需求多样化,从而不利于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开发运作。
(二)建议
针对目前石家庄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逐渐形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综合开发、实现双赢”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1.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管理的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制约体育场馆面向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学校体育场馆经营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有关体育管理的理论学习,缺乏体育经营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市场意识和经验,从而对消费者需求内容没有明确的定位,影响经营管理的创新和改革。所以,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管理的队伍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让他们在市场经济和体育经济规律之间,摸索一套适合本地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发展的经营模式。
2.转变思想意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过去的“经营”心理,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适时调整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结构,实行公司制、俱乐部制、承包租赁制等多种模式,让有关部门大胆经营,减少政策干预,使体育场馆设施拥有更大的自,使体育场馆市场化。
体育场馆建设的市场化,可以采取赞助、资助和共建等筹措方式,吸引社会人员参与,必要时还可以建立专项基金,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设备更新。
体育场馆还可进行多功能综合开发,开展竞技表演业、咨询培训业、大型会议、物业开发等,并通过举办这种大型活动招揽广告,实现体育场馆的全面市场化。
3.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发潜在的消费群体
高校体育产业应该与媒体合作,加强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对健身消费观念的理性价值判断,使体育活动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起来,使个人的价值导向并入他人和社会需求的轨道上来,以此来刺激消费群体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高校可与各种媒体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因时因地而宜地搞好宣传工作,把社会体育有效地与高校体育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功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毕进杰.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 胡邦辉.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 俞峰.对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现状的调查及研究[J].体育科研.2005(4).
篇7
1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1.1 目标 以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作为改革的方向,以市场机制作为改革的主导,对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财力、物力、制度、文化等资源进行整理,将后勤服务和学校进行规范化地剥离,根据生产要素、产权等因素来对投入、产出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以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保证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为高校的科研以及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1.2 理念 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与改革,首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主,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对其现实规律进行把握,转变改革的方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改革,提高改革的效益和质量。其次,应该坚持服务的理念,后勤实体的基础是高校,不能够脱离高校市场而独自运行,因此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应该以为师生提供优质、安全、健康、高效的后勤服务为前提。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都是为了满足师生在文化、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应该树立服务于科研、教学的理念,从被动式的后勤服务向主动式的服务进行改革。最后,高校后勤管理在改革中应该树立以市场化作为导向的理念,走市场化道路。保证后勤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这是高校后勤实体想要实现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随着当前物业管理市场的逐步成熟,通过在市场中进行招投标,聘用专业水准的物业管理机构来进行高校后勤的管理,为高校的教职工进行服务,是值得推广的高校后勤管理市场化道路之一。
2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我国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当前相对较为滞后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逐渐对高校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改革,能够使高校后勤实体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为高校的办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有助于管理实体的科学化 保证后勤管理的科学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发展的保障,也是高校后勤实体发展的保证。高校后勤管理实体要想融入市场经济的体制,就必须进行管理的科学化,采取科学的管理、决策、规划、发展、约束等方式,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保证后勤管理正常、有效地运转。
3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不足
3.1 注重形式,缺乏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的后勤机构及其职能,虽然能够不断地进行改革更新,然而其体制方面并无实质性的进展,导致高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工作混乱,体制不够清晰,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且带有了浓重的商业性气息,脱离了原有的发展教育的功能。
3.2 过度注重利益,忽视育人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在进行后勤管理的改革时,应该将经济效益道德提升和其原有的服务于育人的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然而实践证明大多数高校在后勤管理改革之后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方面的利益,而对自身的服务育人的作用有着较大的忽视,在管理改革中加入过多的经济因素,导致其自身教育功能的逐渐缺失。
3.3 改革功利性过强,无长远化思考 事物的发展观念往往有着一定的滞后性,经常赶不上事物的实际发展步伐,高校在进行后勤管理改革时也不例外。高校在进行后勤实体管理的形式的探究时,传统的功利性的观念在改革中得以发展,导致后勤实体的发展不能够走出循环的路线,缺乏长远化的思考。
4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新途径
4.1 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高校后勤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尝试了多样化的改革模式,比如原本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改变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实现社会力量的引进,采用合作、委托、承包等方式将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在政府引导之下实现多所高校联合进行后勤管理,实现资源互补的管理模式等;另外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深入,某些高校的后勤部门成立了独立经济实体。当前高校要想将后勤管理方面的改革进行深化,就必须对之前的改革模式进行认真的对比评估,并且不断探讨发展符合当前社会化、服务化、专业化、市场化特点的新式管理方法,以实现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
4.2 后勤管理监督机制的创新 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创新,首先应该从后勤管理的导向、激励、制约、监督反馈、安全保障等机制来实现。导向机制能够使高校后勤管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进入符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正确轨道;激励机制能够对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进行充分的发挥和调动,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来;制约机制能够提供给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约束性的力量,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安全保障机制能够对后勤管理运行的安全进行保障。在监督机制方面,应该由学校的领导、审计监察部门相关人员、师生代表等共同组成监督委员会,对后勤管理的活动进行全面性的监督;加速后勤服务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对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管检测系统进行完善;加强后勤服务信息网站的管理和建设;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通过电子监控设备以及网络设施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促进后勤管理的有效改革。
4.3 产权关系的明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其后勤管理的实体都没有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无法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要想真正对高校的后勤管理进行改革,并且取得真正的成效,就必须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对产权进行重组与合理的调整,保证权责清晰、产权明确,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保证政企分离与科学的管理。对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后勤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后勤管理改革的深化,既会涉及到产权制度和产权关系的变更,也会对职工分流造成直接的影响,对学校能否保持大局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4.4 坚持市场为主导、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方向 以市场作为主导,服务于社会,是高校后勤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作为导向,就应该使市场经济机制在高校后勤服务资源分配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以市场来对资源的供求关系进行平衡,促进资源的正常流动,对服务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打破当前的垄断格局和相对封闭的模式,保证高校后勤服务能够在社会经济市场中尽快融入。在市场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领域中,应该灵活积极地利用市场手段和机制,依照市场规律使高校后勤服务的主体实现多元化。在市场作用只能有效发挥的领域,既应该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也应该对新的后勤管理方法和机制进行研究。
篇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改革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国都曾先后致力于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包括投资体制的改革、管理体制的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办学力度弱,政府管制强度大,高等教育市场化不充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流于传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为了从本质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强调的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主导力量,高等院校根据社会需要自主地培养各种人才。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征是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一宏观调控下,充分调动高校、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主动性,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下的今天,相对于政府而言,企业和社会组织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人才的需求没有精准测算,所以国家每年的招生计划与现实社会中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失衡。
所以,高等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由以前面向政府转变为面向市场,学会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布局、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在此宗旨下,高校一方面要创新观念,树立产业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另一方面创新体制,实现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配置和培养方式,应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结合区域特色,发展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发挥高校办学优势,积极适应市场竞争和社会需求,积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与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地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自治是很重要的。在它起源的时候这个特征很明显,在它成长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在它成熟后这个特征就被抹杀了。中国的高校应该做到真正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依法充分行使办学自。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自治方面已经有了改革的探索。“北约”、“华约”自主招生是改革的初探,虽然只是一小步的探索,只能影响到很少的学生,但它对整个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人们看到了它体现出的良好动机。完全由政府垄断招生的状况被打破了,高校责权统一,高校责任更加明晰,招生制度趋于合理。当然,作为探索性的一步,目前只有个别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教育的公平性没有得到体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在被验证了这种自主招生制度能够促进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之后,它应该被广泛普遍的实行起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理想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方面日本大学改革的经验可供借鉴。日本多所大学最初也试用政府支持办学的模式,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日本的大学意识到政府治理大学的逻辑与大学自己治理大学的逻辑是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探索的失败反而对日本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
三、改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
教育是国家大事,也是人民的大事。政府投资教育是其职责,而且是为了公共目的而用公共财政投入到公共事业上。政府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监督者和平衡者,监督高校自主办学的主方向和具体规范,平衡那些发展速度慢、无人投资、但是社会有需要的小学校。
转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能要从体制下手。要转变过去政府机关直接干预、包办一切的管理体制,取而代之以法律、经济、监督、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具体来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包括:审批办学资格、考察硬件设施、运用法律法规监督办学。正如伯顿・克拉克教授所说:“只要政府把重点放在制订发展规划等大方向上,同时注重维持专业人员的质量,并通过权力重心层层下移的协调形式――即权力重心按层次的不同依次从政府向教师偏移的管理模式来监督这个系统,政府的引导最终将发挥效力。”
四、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自主型的管理,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考试形式的选择、实践教学的实施,都建立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基础上,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要提供知识传授与品质培养并重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抹去“学习是负担”的潜在想法,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要有效的避免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导学生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要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切实有效的转变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在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受教育的学生。通过使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智商培养与情商塑造相结合,有效改变学生学的被动、教师教的枯燥的现象。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高校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推动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的进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宣传力度,拓展体育场馆的市场经营范围,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多元化经营,进而在保障校内师生有足够资源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闲置的体育场馆资源来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经济价值以社会服务价值。
关键词: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
高校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投人和建设进人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高校体育场馆只是为校内的师生提供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的服务,致使很多体育设施及其场馆在很多时间段均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促进体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场馆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以西安高校的体育场馆为例,就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现状进行相关的介绍,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现代化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1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
1.1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仅限于校内师生使用,这就使得多体育场馆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很多社会上的比赛、活等难以通过高校的体育资源来进行开展,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现代化的管理水平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高水平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缺乏,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往往是由学校的后勤处来进行管理的,其管理的范围也仅仅只是局限于校内活动的开展以及一些日常的保洁维护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水平的提升。
1.2市场经营利用率低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往往只是在周末或者是节假日时间才对外开放,在正常的工作日则只针对校内开展服务,这就导致了体育场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闲置与浪费。由于受到观念、体制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束缚,高校体育场馆在宣传和市场化运营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致使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1.3有偿服务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体育馆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并不是通过有效地宣传手段来主动地为社会提供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难以满足当前社会越来越人性化的服务要求。同时,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的有偿服务形式目前仅仅局限于一些训练场地的出租,并没有延伸到社会上的一些大型会议、展览、文艺汇演等方面,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是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2提升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建立起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在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运营管理水平的进程中,首先就要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首先,要加强对现有的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至U当前体育场馆资源闲置带来的浪费及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改变其传统的运营管理理念,通过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一些体育场馆现代化运营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的制度建设,使得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能够做到各司其职、权责分明;最后,在管理人才的任用方面要坚持内部选拔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而通过完善的人才引人机制来进一步转变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理念,提升其运营管理的水平。
2.2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的宣传力度高校体育场馆在现代化运营的进程中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来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在现代化运营的进程中,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杂志、报纸以及其他的媒体来进行宣传,进而进一步拓宽高校体育场馆为社会服务的渠道,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
2.3大力拓展市场经营范围在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管理运营的进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有偿服务形式单一的局面,进一步拓展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范围。例如,除了进行社会化的体育培训业务外,高校体育场馆还可以与一些青少年培训机构来建立起校外合作关系,作为活动培训的基地来进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在保证校内师生有足够的体育场馆使用时间的前提下来进一步拓展体育场馆的业务经营范围,充分与社会上的一些组织和机构进行合作,举办一些大型的会议、文艺汇演等,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的发展。
2.4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多元化运营在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宣传和管理来进一步促进体育场馆的多元化经营。比如,高校可以在全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来引人一些体育赛事,通过体育赛事不仅可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同时还可以增加体育场馆的运营收人。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庞大的体育场馆资源来开发其广告效益,诸如一些广告、赛事的广告等,实现体育场馆商业价值的多元化开发。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推动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的进程中,要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运营机制,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宣传力度,拓展体育场馆的市场经营范围,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多元化经营,进而在保障校内师生有足够资源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闲置的体育场馆资源来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宁宁.西安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安大学,2010.
[2]王玫,刘听,刘守君.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研究田.体育文化导刊,2012(1).
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措施
高校的后勤管理是我国高校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体系是运用管理政策、技能以及手段将高校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为了保证我国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不及时进行改革。将会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本文针对现阶段各类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创新的目标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创新必须要遵从本校的发展方向,将高校后勤管理逐渐向社会化发展,让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从而对高校内的财务、人、各种制度以及稳定的经营进行有效的管理。高校的后勤管理的模式以及管理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后勤管理体系的创新已经成为能否推动高校向前发展的突破口。所以,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一定要加大力度,不断深化高校的后勤管理体系以及运行的机制,从改革成功的高校借鉴改革的经验,同时也不能盲目的跟从,必须从本学校自身发展的方向出发,从成功的经验上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改革路线,要从成功的改革中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本校的后勤管理体系,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好的利益。
二、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创新的措施
管理的创新,就是利用新的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来融合到之前的管理系统中,让改革后的系统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后勤管理就是指高校的领导根据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而来制定出一套更加适合本校发展的管理体系。
(一)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要想做到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首先,学校的管理者本身就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到本身的不足,树立更为先进的创新理念。在后勤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以人为本”是各类先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核心内容。
高校的“以人为本”与先进企业中的还不同,学校的“以人为本”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以学校的发展为目标,这种原则从根本上就已经转变了传统的以人为工具的观念,所以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若想做到真正的创新,就一定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中,还需要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使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完全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真正的高校后勤管理创新。
(二)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上做到创新,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学校内部所容易出现的问题。若想达到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就必须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一定要发挥“市场”在高校后勤部门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多样化。在我国各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践中表明,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学校能够利用社会的资源来为本身进行最大程度的服务。与其他的资源配置方式相比较,更加趋向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更加满足高校后勤管理创新的需要,能够帮助学校及时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高校在按照市场化来管理学校后勤的同时,一定要实现统一,做到公平公正,将学校内的各项收费都制定出一定的标准,在学校引进外来小型企业的同时,必须对学校后勤与外来企业的竞争与奖罚制度同时实现公平公正。
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不仅更加社会化,同时,在学校的内部,学校本身与后勤管理之间必须能够妥善处理好各个职能的分配,要想做到后勤管理的创新,就必须突破以往的后勤部门全权负责的管理方法,将后勤部门的管理与学校整体的管理分开,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区域,一定要做到,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能管。从而实现学校与学校后勤部门的管理系统化。
(三)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高校想做到后勤管理的创新,同时也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其核心的问题是对学校内人以及资源的管理,而绩效的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对学校后勤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能够积极有效地改善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就是,能够妥善帮助学校处理好学校与各部分之间产生的矛盾,从而让学校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在我国的高校整体管理中,后勤管理虽然在整体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某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所以说,高校的后勤管理一定要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才能让学校稳步的发展,也更加适应现今高速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张燕,吴雪燕,蓝兰.学校设施设备及后勤安全问题的法律思考[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2).
[2]陶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德治”与“法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严丽娜,娄琴.柔性管理与高校学习型复合人才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