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日范文

时间:2023-03-24 12: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黑人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1/1000,死亡率为6。4/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1/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47%,城镇人口占40。53%。人口预期寿命为71。40岁。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

现阶段,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劳动年龄人口在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人口流动迁移活跃,城乡人口分布出现根本变化,对社会管理和人口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成为社会和谐面临的重要问题。未来一个时期,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把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为战略任务,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国将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中国13亿人口日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离正常值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高达130以上。一些省份不但二胎、多胎的性别比升高,一胎性别比也出现偏高的态势。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这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

为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并于2003年启动关爱女孩行动。

中国流动人口数量10年内翻番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

流动人口的日益庞大,将不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多种服务。

本世纪中国人口将先后迎来三大高峰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世纪,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人口计生委了解到的。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总人口中,15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70。15%。因此劳动年龄人口将最先达到高峰。

篇2

文/人民

在日本,裙带菜大酱汤是一道很受欢迎的汤菜,特别是日本的老人,几乎每天都喝它。

原来裙带菜里面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5克裙带菜里面就含有两克植物纤维,这些植物纤维又分为水溶性植物纤维和不溶性植物纤维。

水溶性植物纤维的里面富含多糖类成分藻胶酸,藻胶酸可以和其他食物中的盐分相结合,促进盐分排出体外,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人体对盐分的吸收。

众所周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味蕾也会渐渐变得迟钝,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量的盐分。如果每天能喝一碗裙带菜大酱汤,既可以减少盐分的吸收,又降低了血压,促进了健康。真是一举多得。

另外,裙带菜中的不溶性植物纤维不溶于水,也不会轻易被消化吸收,它可以在人体的肠道中起到增加粪便量,柔软粪便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了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这样就减少了粪便停留在体内的时间,间接地减少了大肠癌的患病率。

裙带菜大酱汤的做法:1.准备材料:将半盒嫩豆腐切小块,加日式大酱(即味噌酱)一匙,葱花少许。2.将裙带菜用水泡开。3.汤锅里加水烧开,转小火,然后盛出一点儿热水,把大酱化开。4.把化开的大酱倒入锅里,尝尝咸味,不足的话,就再加一点儿酱。味道合适的话,就把豆腐丁和裙带菜一起放入锅里。5.汤将煮沸时关火,撒葱花。

奢华松露:价比黄金的“黑钻石”

文/郭霞

在欧美餐饮的珍馐食谱上,松露与久负盛名的鱼子酱和鹅肝酱,并称为西餐美食的“三大天王”,其中最昂贵的品种是黄金价的6倍。

“来自天堂的味道”,这是人们对松露的赞誉。松露是一种生长在密林里的真菌,鲜品的味道宛如奶酪、麝香和洋葱的混合,一旦与其他美食搭配,更能产生神奇的美味。正是这一特点,使它成为欧洲两大名菜系――法国菜和意大利菜中最为珍贵的调味品。

多年以来,松露一直是价高物稀的美味,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不能完全被人工培植的食材,被称为“无娘果”或“天赐美食”。它生长在密林之中橡树、榉树或松树的根部,对阳光、水分和土壤要求相当高。

在欧洲的英国、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美国的俄勒冈,我国的云南、四川,以及中东地区都有松露出产。若论知名度,法国黑松露人人皆知,价格长年都稳定在约500美元1公斤,但要论贵重,当属意大利的白松露。即使在丰年,白松露的全球产量也仅3吨,相对于年产量约35吨的黑松露,更为珍贵稀少。所以,它的售价是黑松露的5-8倍,价格根据丰歉年份浮动,每公斤在2200~3500美元之间。

秋天是白松露上市的季节,在意大利,每年的秋季都会在其北部小镇阿尔巴举办为期6周的白松露节,吸引众多游客前去参观。节日闭幕后,将在附近的卡沃尔城堡举行世界白松露拍卖会,并评选出年度白松露大奖。

在松露的拍卖历史上,不断拍出过令人瞠目的价格。1951年,一块1.8公斤的白松露,在欧洲以5000美元售出,那是二战结束不久的年代,5000美元堪称天价了。

篇3

关键词: 美学创造;美学表述;追寻;传统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5903

Abstract: Alice Walker is an important American black female writer. As an apologist and spokesman for black women, Walker takes it as her own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and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he explores and sorts out the aesthetic creation of black women in their daily lives, such as quilt-sewing, gardening, oral literature and so on. She also integrates the neglected aesthetic expressions to form an aesthetic tra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black females’ pursuing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Walker shows that black women try to create beauty with their industry, wisdom and extraordinary creativity even under multiple oppression. Walker expresses her great compliments to black women. In the meantime, Walker finds the secret of black females’ creative spirit and creative tradition. The creativity is the precious heritage from their ancestors. The black ancestors give her the potential to inherit the heritage and the power to pass it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alk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black women through the folk art form of subverting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discourse.

Key words: aesthetic creation; aesthetic expression; pursue; tradition

艾丽丝・沃克《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一文是最早号召女权主义者用新眼光看待她们母亲生活经历的文章之一,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影响极为深远。

沃克对黑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创造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沃克的作品以及美学思想的一个中心就是,要将蕴涵在日常生活实践和人们的斗争实践中被遗忘、被忽视的美学表述重新缝合起来,成为一种美学表述传统。这种潜藏的美学传统,恰恰是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中独特的、也最具有表现力的东西”[4]。

沃克是最早将这些零星的黑人女性表述传统系统地总结并联系起来的

人。正如巴巴巴拉・克里斯蒂所说,沃克的作品是“从被忘却的日常使用中拯救出来的一点一滴,她把表面上看上去破烂的边边角角拾掇起来,将其整理变成实用,又异常美丽的作品”[2]180。艾丽丝・沃克对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尤其是黑人女性美学表述进行了探寻。在文中,沃克把黑人女性称作“创造者”和“艺术家”,她将黑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创造拼凑组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现了黑人女性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对黑人女性的日常生活,如缝被子、园艺等的关注,与黑人女性的历史经历有关。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其精神世界是分裂、破碎、不完整的。由于种族主义,她们不仅被贬低了人格,还失去了与祖先历史的联系,以致无从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性别主义,特别是种族内部的男权思想,她们还要背负男人强加的重担,以致失去最起码的做人尊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黑人女性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大部分黑人女性,尤其是黑人女隶来说,进行书面的文学创造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她们将创造力倾注于日常生活中。黑人女性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属于她们自己独特的记忆与传统,这些记忆与传统体现在歌唱、缝被子、饮食、雕塑、讲故事、园艺等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的片段中。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在分析黑人女性文学传统时,也在对黑人女性的传统进行挖掘和梳理。

一、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创造

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一文开头,沃克引述了黑人男性作家让・图默(Jean Toomer)的评论。图默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南方黑人妇女显示出“强烈、深沉、无意识的灵性,就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所拥有的财富”[3]233。但是她们被现实生活压得无法喘息,她们是生育孩子的机器,她们要服侍丈夫、维持家计。在图默看来,这些女人是被艰难的生活捆住的“骡子”。那么,这些黑人女性是如何保持创造力的生机与活力的呢?正如沃克所说,“当我们应该既往高看,也往低处看时,我们一直只是往高处看”[3]239。那些所谓处于生活低处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蕴藏在黑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表述。

(一)缝被子

沃克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如《外婆的日用家当》、《紫色》、《姐妹的选择》,包括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缝被子这一极具黑人女性创造力的活动。沃克赋予“被子”这一意象以很多的寓意和愿望,她希望黑人女性之间能够建立姐妹般的情谊,她希望将黑人女性特有的文化传统传承并发扬下去,她希望黑人女性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和完整以及精神上的健康和解放。

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一文中,沃克提到了这样一段历史,“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斯・索尼亚研究所,挂着一幅世上独一无二的被子。在具有奇异想象力、富有灵感却简单可辨认的图案中,描绘了耶酥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故事。这床被子被视为是稀世珍品、无价之宝。虽然它所依照的图案是不为人知的,而且是由不值钱的碎布一点一点缝合起来的,然而它显然是由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深厚精神情感的人所创作的。在这床被子下,我看到了一个小字条,上面写着:“一百年以前,一个阿拉巴马的无名黑人女性……这位黑人妇女只不过是众多黑人妇女中的一员,她与其他黑人妇女一样用她所能找到的仅有的材料,凭借她的社会地位所允许她使用的工具,用零散的碎布片拼缝成一件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无价的珍品”[3]239。这条被子也是黑人妇女缝被子传统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缝被子是黑人女性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她们通过缝被子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有时也用来补贴家用。这些被子是用黑人女性的智慧所编织的,它们不仅温暖了家人,也留给世人无数件美丽的遗产。沃克还在文中描写了她母亲缝被子的故事,“我们穿的所有的衣服都是她做的,甚至还有我的兄弟们的裤子。我们用过的所有毛巾和床单都是她做的。夏天她做罐头蔬菜和水果。冬天的晚上她缝足够多的被子盖在我们大家的身上”[3]238。沃克的母亲勤劳、善良、有智慧,她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地去创造生活、改善生活。母亲身体力行地告诉她,尽管环境艰苦,只要坚持、努力,一样可以创造美、创造美好的生活。沃克从她勤劳的母亲和与她母亲一样的普通黑人妇女身上,找到了黑人女性创造精神的秘密和创造力的传统。

(二) 园艺

沃克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母亲的花园。母亲不仅要照顾一家人的起居生活,还要下地干农活,她几乎没有一点空闲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她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奇迹般地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开出了大量美丽的花朵。她用花朵装饰了破旧的房屋,使杂乱不堪的地方变得生机勃勃。母亲的花园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很多陌生人也来一睹母亲花园的风采。沃克说,“我发现只有当母亲为花而劳作时她才容光焕发,亮丽到几乎不被看见的程度――除了作为创造者:手和眼晴。她在忙于她的灵魂必须做的工作。按照她个人对于美的理解,把宇宙整理进她的意象中”[3]241。这无疑给沃克极大地震撼,她发现母亲在创造时有着不同平常的神采,她的母亲再也不是一台干活的“机器”,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的人,是一个能够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美的人。尽管她的母亲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和压迫,但成为一个“艺术家”仍然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创造力是母亲留给她的珍贵遗产。母亲给了她去继承这种遗产的可能性,也给了她巨大的精神力量去继承它们并继而发展它们。

所谓“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不单单指的是实实在在的花园,还指的是精神花园和心灵家园,是后代黑人女性汲取养分的花园,是后代黑人女性精神和心灵能够得以慰藉的家园。这是黑人女性前辈留下的精神遗产和传统,是激发创造力的地方。沃克认识到激发她创作才智的是母亲,因此,她认为每一位美国黑人妇女艺术家都应该去寻找并继承她们母亲和祖母的这种创造精神:“我从母亲那里找到了滋养黑人妇女那被迫沉默和压抑、但是又有冲动的创造精神的秘密,这样的创造精神被黑人妇女继承下来,到今天又在荒野的地方爆发出来”[3]238-239。沃克一方面揭示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创造性工作是在无法想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她对于黑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创造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扬。

二、口述文学

“在非洲生活中,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劳动中,她们和男性并肩劳作,共同奋斗;在家庭中,黑人女性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她们通过养育子女、将非洲文化以讲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后代,从而将整个社区联系起来。在这种生活当中,黑人女性形成了一套自我表述的传统。这种传统,既与非洲传统文化中的口述文化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又是在黑人女性的现实生活经验中产生的”[4]。这种传统即是黑人女性的一种口头传统。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继承和运用口头传统是黑人女性创作的特点。黑人女性这种特有的口述文学的形式,和她们的经历是分不开的。黑人女性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进行书面文学创作的权利。很多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对黑人女性口述传统进行分析,展现了她们对黑人女性写作的文化身份的探究。黑人女性作家将口述文本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赫斯顿是使用口述文本的先驱,另一位作家托尼・莫里森也成功地将口述文本运用在文学创作中,她们都对后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沃克也是一位努力将口述文本运用在文学创作中的作家。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唤醒人们对黑人女性经验的重视,对文化身份的追寻。因为口头文化,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黑人的智慧,是黑人民俗文化的精髓,是黑人最珍贵的财富。沃克的母亲经常给她讲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普通的话家常,其实都是母亲自己生活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作为一名普通的黑人女性,沃克的母亲像其他众多黑人女性一样,将这种宝贵的财富通过讲故事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后来沃克逐渐意识到,多年以来,她写的故事,其实都是她母亲的故事。沃克在多年来听母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母亲的影响,她把母亲的故事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甚至沃克自己也没有发觉她吸收的不光是故事本身,还有母亲的精神和母亲讲故事的方式。沃克记录的是母亲的故事,但这更像是在记录一种传统、一段历史,而这段传统和历史本应该就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将口头形式转化为书面的文学结构,证明了另一种美学表述和美学体验的存在。

三、结语

美国著名黑人文论家休斯敦・贝克(Houston Baker)对沃克给予高度评价:“通过现象学地恢复她母亲的民间花园,把它展现为文化的诗学意象,沃克开启了美国黑人妇女铸造光辉的意识领域,为她自己找到了持久的精神遗产[1]52”。沃克在追寻和发掘黑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美学创造的过程中,逐渐找回了黑人女性被遗忘、被忽视的美学表述。她把黑人女性称作“创造者”和“艺术家”,她从像她母亲一样的黑人女性前辈的身上,发现了黑人女性的创造力传统和精神力量。沃克本身继承了黑人女性的这种宝贵遗产,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唤醒人们对黑人女性经验的重视和对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追寻。参考文献:

[1]Houston A. Baker Jr. Workings of the Spirit: The Poetics of Afro-American Women’s Writing[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2]Christian, Barbara. 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1892-1976 [M].Californi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80.

篇4

Key words: Corporate identity;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innovation; Xiangxi enterprises

Corporate logo is the patterns and texts to transfer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contents, firm size,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 visual symbol of a unified standard that the modeling is simple and the meaning is clear, so that they can identify and recognize the business. The corporate logo is the core of the visual image, and it constitut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porate image, reflecting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the enterprise. Corporate logo is not only a leading power in the mobilization of all the visual elements, but also is the cent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all the visual elements, and is the public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rporate brand identity. Therefore, the corporate logo design, in the whole visual identity system desig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As the business practice is constantly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full release of the above functions, it should be stressed to establish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That is to say, the human elements in the enterprise area should be transplanted into the corporate logo, resulting in stronger obtained market recognition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hanced identification contents.

In view of the above, the following will be discussed with the Xiangxi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1.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porate logo featur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logo is still rooted i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o. This means tha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rporate logo must satisfy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 localization on the basis.

Specifically, we can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rporate logo from the following seven aspects:

1-1.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orporate logo. With the logo of the unique personality to distinguish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its products is a "tool" for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e visual symbols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have a unique personality and a strong impact force. In the CI design, the logo is the design el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unction of the most visual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1-2. Leadership

Corporate logo is the core element of enterprise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s the leading force for the enterprise to develop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identity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business concept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through and applied to all related activities. It not only has the authority, but also reflect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iversity of visual elements, and other visual elements extend with the integral identify as the center.

1-3. Homoousia

The logo represent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enterprise culture, enterprise scale, management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symbol of the spirit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ublic of the identity is equal to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nterprise. Only when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or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external symbol – the enterprise identification is consistent will it be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consensus of the society.

1-4. The modeling

The theme and form of the corporate logo design are rich and colorful, for example the style of calligraphy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words has the angular pattern in foreign language font with patterns, abstract symbols and geometric figures, so marking the shape changes is particularly lively. Whether the figure in the logo is good or bad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ogo communicating the enterprises, but also affects the consumer confidence in the quality and the enterprise image recognition.

1-5. Ductibility

The corporate identity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visual elements of the highest frequency, which must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media. The figure in the logo must be designed using many kinds of the variants of the correspondence and scal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rinting methods, making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jects, to produce the appropriate effect and performance with the production.

1-6. Systematicness

Once the corporate logo is determined, then we should start identifying the delicacy operation of the logo,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rul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basic elements of the design. The objective is to plan for the future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at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regulariz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sign work, and to maintain a certain level of the design. In addition, when the visual 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we can use the strong identity to un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se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unified identification but different colors, the same shape but different patterns or the same logo,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al spirit of the enterprise.

1-7. Temporal spirit

In the fac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life and ideology changing continuously and rapidly, and the situation of constant market competition,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ust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many old enterprises are necessary to review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logo images. While retaining the old images, they should use the clean and clear design forms easy to remember, so that the corporate logo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Usually, the logo image update is ten years as a period. It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change, the courage to create, to avoid image to become rigid and old-fashio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seven aspects have become the requirements that the localization innovation of the Xiangxi corporate logo needs to meet.

2.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ization design proce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Xiangxi customs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circumstances to meet the above seven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design processes. And from them, we will effectively refine the innovation points.

2-1. Analysis of logo design and research

The design of the trademark and the logo is not just a combination of the graphics or texts, but it is the standard visual symbols formulated for the enterprises with the basis of enterprise structures, industry category,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fully considering the sign contact objects a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design, first of all we should do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 including the basic intention of business strategy, market analysis, and the basic wills of the enterprise top management staff. These ar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gns. The competitor's understanding is an important step.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logo design is the recognition,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e full grasp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2-2. Logo design elements

Element mining is the further prepar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we refine the structural types of the marker, the color orientation, and list the spirits and characters the logo should represent, mine out the related graphic elements, and find out the logo design direction, to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of the design, and not to combine the text and graph without objectives.

2-3. Logo design development

Wit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full grasp of the design elements, we may design and develop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s and directions. The designers understand the marks,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agination, use different performance, and combine the design elements into the design. The logo must reach deep meaning, clear characteristics, atmospheric modeling, stable structure, and the colors can be suitable for the enterprise, to avoid the convention or popularity. The focu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reflected by different symbols may be different, and after analysis, discussion or modification, we can find out the logo for the enterprise.

2-4. Logo design modification

The logo determined at the proposal stage isn't probably perfect in the details. We should modify the standard drawings and the 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ines, and other different manifestation forms, to make the logo using more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mbols us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will not lo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nified, orderly and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oints: (1)The logo design should be concise and bright, and infectious. No matter what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the logo, we should strive to the simple form, image clarity, attracting people's attention, and also should be easy to identify, understand and remember.(2)Pay attention to the refined gracefulness, and accord wit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of the successful identification. A pretty design is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ursuit of the logo. In the design we should hold the word "beauty", to make the symbolic form conform to the common perception of beauty of humans. Pay attention to four elements of point, line, surface, and body of logo design. In the use of formal rules, we should structure the beauty which can be independent of the specific matters.(3)The logo should maintain stability and consistency.(4)The logo desig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ality. In addition to the packing of the goods, and the mark decoration, the logo should also be suitable for TV broadcasting, neon lamp decoration, buildings, vehicles,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ion process and related materials, including all kinds of stamping, printing, silk screen printing and color printing, to ensure that it is clear and legible in any conditions of use.

3. The innovation point extra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he foregoing analysis, the logo is a product of the modern economy.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imprint of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logo is carrying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Xiangxi enterprises, and is the media the information on Xiangxi enterprises transfers. The logo image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CIS strategy of Xiangxi enterprises, in the transferring process of the Xiangxi enterprise images, is not only the most widely used element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but also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Xiangxi enterprises, stro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high quali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logos, which is deep in the hearts of the audience through continuous stimulation and repeated characterization. Xiangxi enterprises express the specific things, events, scenes and the abstract spirit, philosophy, direction in different material carriers by special graphics, texts, symbols, and colors, to make that when people see the Xiangxi corporate logo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naturally associate, so as to identify with Xiangxi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Xiangxi enterprises and brand building, a good logo design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ntangible assets accumulation. But if Xiangxi corporate logo does not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spirit, locatio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xi enterprises, and the production is not scientific, and the appearance is not beautiful, it will cause unnecessary waste and loss of Xiangxi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mentioned abov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 logo design of Xiangxi enterprises are derived as follows:

First, a good sign should be concise and bright and infectious. No matter what method is used for the logo design, we should strive for the simple form, image clarity, attracting people’s attention, and it should also be easy to identify,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Second, it should be delicate and beautiful, and should be in accord wit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This is an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of the successful logo. A pretty design is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ursuit of the logo. In the design we should hold the word "beauty", to make the symbolic form conform to the common perception of beauty of humans. Pay attention to four elements of point, line, surface, and body of logo design. In the use of formal rules, we should structure the beauty which can be independent of the specific matters.

Third, if the logo is to be known and trusted by the public and recogniz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we should carry out long-term advocacy, and it should be widely used, so the stability and consistency is a must.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 enterprises, the content or the style the logo reflects may be behind the times, so 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the relative stability, it also should hav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 The logo of the Phoenix Town is of a romantic and mysterious atmosphere after repeated revisions.

Fourth, in every application project, the logo is used most frequently, and its generality can not be ignored.

In addition, the logo design of Xiangxi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reflected in the daily life and the habit of the people in the area.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go design of the enterprises around the world is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any logo that "the perceptuality over-strips the rationality": by the painting and the pattern format, the general pattern and the geometric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concrete and the abstract. Specific performances are: good at the font symbols with the effect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two-dimensional space to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and the chart and the bottom are used, from the physical to the body of yin and yang deficiency; from the static to the dynamic, the rational graphics to the emotional graphics, toward the vibrant, natural and lively nature and the organic development. Japanese companies emphasize the age trend of "persona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enterprise imag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s towards harmonization of vibrant, lively and natural performance, which better expresses the sensibility, warm, enthusiastic quality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s from the cumbersome and complex pattern to the simple abstract geometric modeling, with the full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f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 sense.

4. Conclusion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corporate logo is not only a leading power in the mobilization of all the visual elements, but also is the center integrating all the visual elements, and is the public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rporate brand identity. Therefore, the corporate logo design, in the whole visual identity system desig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But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full release of the functions, we should str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transplant the human elements in the enterprise area into the corporate logo, so as to obtain a stronger market recognition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hancing the identification contents.

Specifically,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s in the aspects that the good marks should be concise and bright and infectious; delicate and beautiful, and should be in accord wit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If the logo is to be known and trusted by the public, and in every application project, the logo is used most frequently; its universality can not be ignored.

5.Acknowledgements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cal enterprises in Xiangxi.

References

[1] Sun Zhongqun. 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ustomer dissatisfaction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 (1)

[2] Xu Jianmin.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J], China trade, 2010 (11)

[3] Fang Hong.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J], China trade, 2010 (11)

篇5

NBA总裁近日宣布了对洛杉矶快船队老板唐纳德・斯特林种族歧视言论的调查结果,对其处以终身禁赛以及250万美元的罚款。有生之年,斯特林将永远不得进入NBA的球馆与训练场地。

斯特林是目前NBA联盟中执掌球队时间最长的老板。前段时间,美国著名的八卦网站TMZ爆出一段电话录音,显示斯特林和女友斯蒂维亚诺因为后者在网上了一张与黑人球星约翰逊的合影而发生争吵。在录音中,斯蒂维亚诺解释说,前NBA球星约翰逊是她非常崇拜的人物,她只是和自己尊敬的人合了一张影,而他碰巧是个黑人而已。但是斯特林却对此大为光火,他不仅直截了当地说不要把黑人带到他的球场上,而且当斯蒂维亚诺提醒他说,快船队的球员也都是黑人时,他反驳道:“我养活这些人,给他们吃的、穿的、汽车和房子。谁给了他们这些?是其他人吗?……”

这些言论一经媒体曝光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事实上,这并不是斯特林第一次因为种族歧视而给自己招来麻烦,他曾经因为拒绝把手中房产出租给非洲裔和拉美裔的房客而吃上官司,被罚275万美元。这一次斯特林不仅要支付250万美元的罚款,而且有可能不得不卖掉自己的球队。

长女成就最大?

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名嘴奥普拉・温弗里、《哈利・波特》作者罗琳、著名歌手碧昂斯有何共通之处?原来都是家中长女。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及经济研究所研究发现,长女野心最大、能力最高,容易成为成功人士,长子则排第二。

据报道,团队研究了1503组、共3532名兄弟姐妹,了解家长和他们的教育程度与职业等。结果发现,长子或长女较坚持学业,比弟妹高7%;他们通常有较大机会继续进修,比弟妹高16%。其中,又有4%的长女比长子拥有较高学历;长女野心也最大,比长子高13%。研究还发现,子女间年龄差距越大,学历和成就就越高,专家建议最好相隔最少四岁。研究人员解释,长子长女较成功及野心较大可能是因为本身聪明,但更有可能是父母通常投入更多时间及心力抚养头一胎。

此外,所有曾登上月球的12名男性航天员全是长子或独子。过半诺贝尔得奖者及美国前总统均是长子或长女,包括奥巴马、克林顿、布什等。

“刀锋战士”庭审重启

南非“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杀害女友案的庭审在休庭两周后日前重启。

本案的审判原计划在三周之内结束,但目前庭审已经进入了第七周。在接下来的两周之内,皮斯托瑞斯的律师将传唤包括心理学家等在内的多名证人,以求巩固皮斯托瑞斯关于“误杀”的说法。尽管目前庭审的情况对皮斯托瑞斯不利,但辩方努力把皮斯托瑞斯的行为归咎为他在治安不佳的环境中,本身的“残疾”和“脆弱”带来的不安全感,以说明他的行为是出于害怕而不是愤怒。

皮斯托瑞斯在2013年2月使用一支口径9毫米的手枪连开四枪,射杀了女友斯滕坎普。他在事后声称自己将女友误当成藏在门后的盗贼。而在检方看来,这是一次预谋杀人。在此前的审判中,皮斯托瑞斯的证词在公诉人的追问下也显得不甚牢固。如果皮斯托瑞斯谋杀罪名最终被裁定成立,他将面临25年甚至终身的监禁。

前女仆揭秘希特勒的“一切”

时隔71年,一名曾服务过纳粹德国头目希特勒的奥地利妇人日前打破沉默,向外界介绍了其鲜为人知的私生活。

这位名叫卡尔哈默的老妇人表示,希特勒特别喜欢吃甜食。希特勒表面上饮食健康,但经常在半夜会客完毕后,偷偷跑到厨房,趁仆人睡觉时偷食苹果果仁蛋糕,以及各式各样的甜食。大快朵颐后,才到床上睡觉,常常到下午2点才起床。卡尔哈默还表示,希特勒喜欢看电影,所住的别墅内就设有电影院。

卡尔哈默表示,1943年她应征仆人时,并不知雇主是希特勒,在母亲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她来到希特勒藏身的山间别墅。她称到岗的第一天感觉有些不自在,“穿过三个党卫军岗哨后,我到达了那里,满屋子都是客人,希特勒突然现身。”没多久,她很快意识到,只要希特勒在场,仆人们便不准说话,尽管他们不时在背后说希特勒的是非。在别墅服务期间,她负责洗衣服、缝纫、清洁及冲茶等工作,有一次她打破杯子,被罚不准放假。

卡尔哈默说,别墅的情况和普通德国人及奥地利人面临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她家人吃不饱饭时,别墅的仆人却可以吃饱,可以喝苹果汁。谈到女主人、希特勒的情人爱娃,卡尔哈默称,“她对我非常友善,为我们设计制服,到了圣诞节,她还为战争前线的军人织袜子。”二战结束前,卡尔哈默一直在别墅工作。

谁会是希拉里的竞选搭档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卸任后虽然尚未宣布是否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但美国媒体已经开始推测希拉里的竞选搭档。

对希拉里而言,竞选搭档的理想候选人不但应该具备即刻把控总统宝座的经验,而且还应该受到公众敬重。按照这些标准,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顿是最有资格胜任竞选搭档的候选人。有民调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民众对克林顿抱有好感,55%的受访者认为克林顿是一名优秀的总统。但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曾经担任两届总统的克林顿无法成为希拉里2016年大选的竞选搭档。除了克林顿,还有谁可以成为希拉里竞选搭档候选人?答案是前副总统戈尔。尽管戈尔在政治权术上没有克林顿老练,但是他在克林顿政府任职了八年。由于美国宪法没有限制副总统任期,因此,戈尔有资格担任希拉里的竞选搭档。另外,戈尔财大气粗,可以为竞选活动注入无限的资金。

与此同时,阵营积极鼓励希拉里参加2016年大选,曾经支持奥巴马参选总统的参议员凯恩公开表示,他支持希拉里竞选总统。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去世

以《失乐园》等作品闻名世界的日本直木奖获奖作家渡边淳一因患前列腺癌于4月30日晚在东京都内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

篇6

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跟美国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良印象。

第一、美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

第二、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

第三、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

第四、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国,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

第七、美国人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人”。

加拿大

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裙。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

法国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眼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德国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波兰

波兰人的穿着打扮极有自己的特点。除正式场合要穿西服、套裙之外,波兰人日常着装的最大特点,是崇尚个性,讲究与众不同。

俄罗斯

俄罗斯人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里,俄罗斯人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这是一种礼貌。

澳大利亚

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达尔文服是流行于达尔文市的一种简便服装。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社交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牛仔裤,他们认为穿牛仔裤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或在腰间扎一条围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讲究些,披在身上。他们的装饰品丰富多彩。

墨西哥

墨西哥人的穿着打扮,既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墨西哥人的传统服装之中,名气最大的是“恰鲁”和“支那波婆兰那”。前者是一种类似于骑士服的男装,看起来又帅又酷。后者则为一种裙式女装,穿起来让人显得又高贵,又大方。墨西哥人非常讲究在公共场合着装的严谨与庄重。在他们看来,在大庭广众之前,男子穿短裤,女子穿长裤,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墨西哥出入公共场合时,男子一定要穿长裤,妇女则务必要穿长裙。

阿根廷

在正式场合,阿根廷人的着装讲究干净整齐。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就会失去阿根廷人的尊重。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进行正式访问还是外出,男士一定要穿西装套装,女士着套裙或长裙。在阿根廷最好不要穿灰色的套装套裙。

巴西

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裙。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连衣长裙。:

南非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着打扮基本西化了。正式场合,他们都讲究着装端庄、严谨。因此进行官方交往或商务交往时,最好穿样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装或裙装,不然就会被对方视做失礼。此外,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不同部族的黑人。在着装上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篇7

金山里最富有的乞丐

朋友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安排他的黑人司机阿伯汗开着宝马730i限量版来接我们去游车河。阿伯汗是赞比亚土生土长的纯爷们儿,让人意外的是,他不仅仅是个专职司机,除了开车技术一流之外,对汽车的了解也非常深。刚一上车,我们就聊起了座驾宝马730i限量版,阿伯汗说宝马730i限量版的最大魅力在于其丰富的配置,独特的夜视系统采用了最新的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让司机看到300米左右的距离,雨雾天气也可显示100米左右的距离。低速时角度更广,高速时角度变小但更远,可以随方向盘的转动而转动,并具有自动清洗功能。限量版车内的装饰也是阿伯汗最喜欢的,风挡玻璃带绿色遮阳帘,漂亮的实木为限量版打造了非一般的奢华氛围。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无论是空载还是满载状态下都不会发生变化,为乘坐者以及驾驶者提供了极好的使用空间。阿伯汗说开这辆车载过很多赞比亚名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包括前任的和现任的赞比亚总统。

出发前许多朋友提醒我非洲的安全是个大问题,特别在黑人聚集区,抢劫外国人是家常便饭,但有本地人阿伯汗为我们开车游历这个城市,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安全感。手里打印的资料显示卢萨卡终年风和日丽、四季如春、多热带花草、环境优美,素有“花园城市”之称。但真实呈现在我眼前的卢萨卡让我很失望,前三点说得没错,三角梅等花卉随处可见,但环境优美仅限于富人区。驱车行驶在城市间,却像是回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某县城。这里的城市道路大部分为土路,车辆开过随即尘土飞扬,垃圾更是这座城市给我的最深印象。马路边、房屋旁、到处都是垃圾,人们置身垃圾外、若无其事地各忙各的。四车道的公路上车辆熙攘,经常有小贩拿着小商品穿梭在公路上向开车的人们兜售。

沿途,我意外于赞比亚的交通如此顺畅,这里的司机修养也出奇的好,哪怕堵车,车辆总会让行人先过,给我如同置身欧美发达国家的感觉。一路上阿伯汗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突然,他手指不远处的一栋高楼,说那叫铜楼(Findeco Building),也有人叫它“鸟笼”。这座花费四年时间于1974年投入使用的国家矿业大楼一共23层,目前是卢萨卡标志性建筑。我专门让阿伯汗将车开近这栋大厦,站在楼下仰望这座建筑。阳光打在整个铜结构框架的建筑上,泛着暗哑的金光炫耀着它曾经的辉煌。

这就是卢萨卡给我的第一印象,有文明亦有野蛮;有繁华似锦亦有满目贫穷;有富得流油的公务员和官员,也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民;有欣欣向荣飞速发展,也有贫瘠荒凉落后不前。非洲是富有的,特别是赞比亚,拥有非洲大地70%的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但即便是富有,这里的人们却少见勤奋进取的心境,在这里少见工业化进程中的繁华与忙碌,地平线上疏落的几片楼群就构成了一座城市的骨架。公共设施简陋,环境卫生脏、乱、差,慵懒与休闲似乎构成了非洲大地特有的社会形态,给人有种守着金山当乞丐的感觉。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很快,赶来的其他3个家庭的成员与我们汇合组成旅行小分队,开始惬意的旅程。阿伯汗开着他的宝马730i打头阵,我们全家则换上了丰田兰德酷路泽押后。在通往利文斯敦的准国道上前行时,路面虽然坑坑洼洼,但丰田兰德酷路泽四驱越野车在这种路上有恃无恐,在低速巡航驾驶辅助系统(Crawl Control System)的帮助下,无需踩油门及制动踏板就可以自动保持车速在泥泞与碎石间前进。有效高度控制悬架系统(AHC)和电子控制悬架系统(Sky-Hook TEMS)提供了更加优异的越野性能,液压系统可以让我们更加放心、安全地在路上行驶,动力调节悬架系统(KDSS)赋予了悬架更大的伸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少颠簸感。

经过一夜的休整,大部队都向维多利亚大瀑布区挺进。大老远我们就听到瀑布的轰鸣声,循声走去,一道气势磅礴的白色飞链就出现在右前方,真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看着绚丽的彩虹在瀑布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我惊叹得竟词穷了。沿着瀑布的上游走,这里是著名的赞比西河。谁能想到,眼前静如处子的赞比西河,不远处正以万马奔腾的气势直落千尺,锐不可当!

沿着林间小径越往前走,裂谷就越深,瀑布就越壮观。魔鬼瀑布雄伟绝世,滚滚流水,汹涌飞落,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游人至此,感觉大地都像在颤抖;主瀑布,以水流量最大称著。满目水帘,垂挂悬崖,半空银光飞泻,深谷云腾雾绕,气荡声鸣,令人叹为观止;马蹄形瀑布,水流不大,以其形似马足而得名;彩虹瀑布,平野出胜。远望一片开阔墓地,阳光下横空映出道道彩虹。临近方觉细雨淋身,飞瀑如潮,水雾声景,浑然一气,置身其境,仿佛飘飘欲仙。在东瀑布与彩虹瀑布之间,横跨空谷有一座“刀刃桥”,长三十余米,宽约两米。往下看,左边是幽深的峡谷,右边是咆哮怒吼的万钧雷霆。因为桥身狭窄,地势险要,当地人给它起了个传神的名字—刀刃桥。行走在濛濛细雨之中,越往前走雨势就越大,一粒粒钻石般的水珠从百米深的谷底翻着身,映射着五彩斑斓的阳光升腾至空中,然后一片片洒向游人,将每个人的全身打得湿漉漉的。

走到小径的尽头,我们一起惊呼起来,一道绚丽的彩虹在峡谷里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它是那么清晰、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亲密接触自然,关爱非洲儿童

此次去非洲的主要目的是带孩子亲密大自然,让他们看看真正的大象、斑马等动物。其次是带他们去关爱这里的小朋友,让他们感受一下,和非洲的小朋友比自己现在有多幸福。

我们开着一辆改装过的加长敞篷丰田兰德酷路泽,车内三排的座位,每排容纳3~4人,酷劲十足,有种美军越野训练的感觉。去国家公园的路全是土路且一路颠簸,车轮经过,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几乎每个人都要吃一嘴的灰。忽然一头被惊扰的成年大象惊慌着向我们追来,吓得黑人司机马上加速狂奔,我们几乎被颠出去。导游对着惊魂未定的我们说,如果车被大象追到的后果就是车被撞翻,人被踩成肉饼。接下来犀牛、河马、野牛、羚羊、野鹿、斑马、狒狒等动物陆续出现在我们眼前,能看到这么多野生动物,真是大饱眼福。喜欢狩猎的楠楠问导游非洲能否打猎,导游说对野生动物,政府控制得非常严格。

第二天当我们自己驾车进入另一个国家公园的时候,正好遇上野象群拦路。几头大象很悠闲地站在土路中间一动不动。我们的车队不敢前进,也不想后退,就退避到路边停靠着。附近村里的人们也跑出来看热闹,人群中的孩子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他们的穿着都很破烂,我们跟着一个孩子来到他们的家里,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洲房屋。这个家简陋得简直让人目不忍视,没有冰箱,没有电视,更没有厨房、厕所与盥洗室,甚至没有床。儿子问我这是当地人住的家吗?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非洲人的家,是无数非洲人的家。他们的生活与我们是天壤之别,要是与欧、美人比起来,那就是天堂和地狱。

赞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全国近1200万人口中,约有80%的人日均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根据官方公布的材料显示,赞比亚全国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一半人营养不良,全国共有80万孤儿,其中约有60万人为了生存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另有20万人流落街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在提供大量资金援助,主要用于赞比亚儿童保护及其生活有关的项目。从整体上改善赞比亚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改善当地儿童的医疗服务与营养,以改变日益严重的儿童生存状况。虽然国家在教育上实行“7-2-3”学制。在7年的小学阶段,赞比亚政府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并提供课本。即便是这样,目前赞比亚的失学儿童仍有五十多万人。

篇8

很早以前就想以“第九交响曲”为题,写一些文字,却迟迟不能下笔。一者能力有限,二者第九交响曲的分量太重,令我难以提笔。为何这样说呢?贝多芬在指挥首演自己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后,猝死于家中;舒伯特还未谱完《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便悄然离世;甚至看不到自己《第九交响曲》的首演便因心脏衰竭而辞世;布鲁克纳、德沃夏克……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天才作曲家们,在题完他们人生最后一笔荡气回肠、撼人心魄的第九交响曲后,皆辞别人世,匆匆离去。

一位艺术家的谢幕演出尚且万般重要,更何况艺术家生命的谢幕演出呢?

于是,我这样倾听着,解读这生死之间的交响曲。

《合唱》――大同之死

据说贝多芬是理想主义者席勒的追随者。

在贝多芬创作的所有作品中只有四部作品没有强烈的棱角和斗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大调田园交响曲》《F大调梦幻曲》和《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而《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既不同于《F大调田园交响曲》的旖旎、静谧,也不同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爱情主题的美妙,更无《F大调梦幻曲》的美轮美奂,但它有的,则是最无上的奋斗和幸福。

罗曼・罗兰这样评述道:“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像是汇流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汇集来的许多奔流――一切时代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和希望都混杂在里面。”第一乐章伊始,第一主题便犹如涓涓细流,渐渐汇聚成大河;又有如初升旭日,渐渐绽放其光芒,这,就是希望。庄严却不失想象力,如同在宇宙星际间遨游。原属于第二乐章的柔板和第三乐章谐谑曲对换,使得第二乐章狂乱之中追求着弦上跳动的欢乐,精彩纷呈,正是贝多芬对理想世界乌托邦的无限追求。第三乐章显然更显柔美静谧,宛若武陵人所发现的世外桃源,和谐不受沾染。这段柔板,丝毫不亚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美妙境地抑或是《田园》的纯真,表达的却是作曲家心中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于是,在这境地的几分神秘之中,命运女神展开了迷人的微笑,走向了席勒《欢乐颂》的主题,宏大辉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曲家在这里表达出的“地球村”的理想(甚至看到,黑人白人在这里尽情歌舞,犹太人日尔曼人在这里酣畅豪饮),以及宇宙万物无我如一世皆大同的崇高境界。

然而,诚如鲍尔・贝加所说,“尘世的欢乐拒绝了他,他所创造的喜悦亦远大于那些。”贝多芬历尽人间磨难之后,面对死神亦是不无释然的。我们亦能清楚地看到,人在生死前是无差无别的,只有生死之间,人类才能欣然达到,世界皆大同、无忧无虑的理想境地,彻底挣脱做潮水涌上的桎梏之苦。

所以卡拉扬又怎会像富特文格勒一样体会到这一点?

《未完成》――希冀之死

舒伯特的一生,是不无凄惨的。

他从小就收起行囊独自来到教堂学习声乐,除了母亲偶尔来外,无人过问;性格极其害羞,羞于表达爱意、甚至怯于登台指挥自己的作品;生活贫困潦倒,甚至只有一条裤子,与朋友轮流穿……一个个辛酸的故事,连缀成舒伯特的一生。

然而,每每听到舒伯特,却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春暖花开,万物生息,一股暖流流进心房,荡涤尘世的心。据说澳大利亚某城市在公共场合播放舒伯特的音乐后犯罪率大大降低。这大概就是屡历失败却始终如履平地未曾消极过的原因吧。呵,上帝的使者。

著名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真正意义上的“第九部)一贯秉承了这种独特的风格,甚至没有斗争性。虽然,第一乐章的主题颇有些古希腊英雄悲剧式的雄壮与悲惨,也许一个裸的悲剧音符会将我们置入寒窟,但总有一个温馨阳光的主题出现,这个主题不绝于耳,仿佛是对命运不变的希冀。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便不停地在这个主题上呈示、展开。而第二乐章则一改深沉的B小调,改为了抒情的E大调。渐渐的,浪漫主义典型的宁静、和谐占了上风,最终克服了第一乐章所示出的几许抑郁。

舒伯特一生命运多舛,对于困难他是逆来顺受,在他的心中,苦难总是花香一瓣,伴随着另一半馨香,是悲剧?是希冀?

《大地之歌》――唯美之死

当涂江上,水如镜,月盘山息。“谪仙”夜披宫锦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捉月追月而去。

无独有偶,一千多年以后,在为自己编织的亦幻亦真的醉梦中永诀尘世。

说,音乐与诗歌,永远是相通的。是的,诗仙那孤寂的心,在一千多年后的欧洲寻到了伯牙,遥远的时间,遥远的地点。

然而,《大地之歌》就是两位伟人世纪对话的产物。《大地之歌》是的第九部交响曲(辞世之作),运用了人声套曲的形式,是作曲家对梦境人生的告别。“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太白一首《悲歌行》便开启了那《大地之歌》的酒坛,在苍凉的男声独唱中,感到酩酊;“举杯销愁愁更愁”,酒醉之中,那凡间的悲愁却是愈发的清晰和压抑,而我们对酒的渴求却是愈发的疯狂。这种酒醉式的疯狂,贯穿全曲。第三乐章“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一句,却道出了作曲家梦境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无奈;悲歌式的吟唱,更是平添了凄美浪漫的色彩。末乐章,出现了安详、美妙的悦耳和弦,仿佛醉到了若隐若现、女神缪斯所编织的幻境,看到了告别瞬间所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美好与和谐:鱼翔潜底、鹰击长空……当然还有那湖中的一轮皓月,于是我们便伸手去捉它……就这样,在美轮美奂的梦中,我们绽放光芒,直至死寂般的枯竭……

篇9

美餐馆老板因辱华广告遭

2007年6月,经过近半年的抗议和呛声,在华裔社团组织和广大华侨华人的压力下,在法律面前,美国亚利桑那州“春卷中餐”店主终于在他的网站广告传单上删除了所有带有侮辱华人的词句,完全改头换面。负责发送广告单页的广告公司也已同意停止发送一切含有种族歧视的传单,并对今后该店的广告内容严加审查。

这起事件发生在去年年初,亚利桑那州图桑市一家名为“春卷中餐”的快餐店向当地一处约有两三万居民的高尚住宅区发送带有侮辱华人词句的广告传单,引起华人强烈不满。“春卷中餐”的广告菜单上赫然印着:“每一份订餐都是由第一代中国移民用人力车来送达的……我们真应该多收些送餐费,这些中国佬现在越来越贵了。”

图桑华人会馆主席黄国仁介绍说,事件发生后,当地数个华、亚裔社团或个人致电致函给“春卷中餐”老板雷诺兹,提醒他这则广告并不幽默,而是对华人的侮辱,希望他尽快撤消这则广告,但一直未得到正面回应。5月初,虽然雷诺兹对广告传单做了一些改动,但改动并不大,而且差强人意。他们于是宣布抵制该店店主旗下的三家餐馆直到所有侮辱性的词句都被删除,并店主迈克・雷诺兹。

据悉,除了华人社团外,当地还有韩裔、日裔、西裔、越裔、犹太裔等各个族裔的社团都加入了抗议的行列。南加亚太法律中心的副总裁王凯玲强调了亚裔社区成员如遇到歧视事件自己呛声的重要性。她说:“我们必须记住,如果要改变别的族裔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她还指出与其他族裔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也很重要,尤其是当华裔是一个社区的初来者时。

美电台停止播出侮辱亚裔节目

2007年4月5日和19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旗下的WFNY电台在招牌节目“狗窝恶作剧电话秀”中两次播出侮辱华人的情节。节目中,主持人杰夫・万德格里夫特和艾尔维斯・丹・雷打电话到一家中餐馆假称订餐,却恶整服务生以制造节目效果。在长达6分10秒的订餐过程中,对华裔女服务员以及两名华裔男性工作人员使用大量侮辱和性骚扰语言。且在每次接订单的餐馆员工耐心回应污秽言语时,播音室都会传出两名主持人的讪笑。

节目播出后,惹怒了全美华人,华裔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强烈谴责,纽约地区美华协会的四个分会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雇万德格里夫特和艾尔维斯以及节目制片人。最终,在华人的多次联合抗议之下,4月23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两名主持人停职,三周后作出了解雇决定。5月12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宣布,停止播出这档曾侮辱亚裔的电台节目。

这起事件,不仅让主流社会听到了华人的心声,同时也彰显了华人日渐强大的力量。

瑞士公司就“辱华T恤”道歉

2007年7月9日,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向中国驻德外交机构反映,北部城市不来梅一家名为KULT的服饰连锁店正销售一种印有“F-U-C-K You China”字样、并配有一清朝人模样的小丑图像的白色T恤衫。这一事件引起了华人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驻德国、瑞士各使领馆分别提出严正交涉,不来梅中国留学生甚至组织了抗议签名活动。

这次T恤衫事件涉及到中国驻德国和瑞士多家使领馆:最初这个系列T恤衫是在不来梅的KULT时装店橱窗里出售,属汉堡领馆管辖范围;负责经销的公司是在法兰克福领馆辖区;设计师菲利普・普兰本人是慕尼黑人;而他的设计公司又是在瑞士的阿姆里斯维尔――所以中国驻瑞士大使馆,驻汉堡、法兰克福和慕尼黑领事馆都对此事十分关注,也从各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回应措施。

法兰克福总领馆经济商务领事翟谦说:“我们认为这个事件很严重,对设计师、销售商的这种行为感到震惊。因为这是对一个国家的侮辱,是无法接受的。这种行为既损害德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又损害公司本身的形象,同时也违反经商诚信的原则。”

7月13日,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正式致信普兰公司,声明这次T恤衫事件是一种侮辱,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提出严肃和强烈的抗议,要求普兰公司立即停止该系列T恤衫的生产和销售,并公开道歉。

7月18日瑞士普兰公司向中国公开道歉,同时负责经销的德国公司也停止了销售相关货品。

韩国辱华标牌事件获妥善处理

全球每个大城市几乎都有唐人街,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吸引中国投资的重要渠道,而韩国则是没有唐人街的国家。

近几年来,赴韩国的华人越来越多,韩国对华侨的待遇有所改善,但韩国公民和华侨间的各项区别仍存在,而华人受辱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去年7月27日,一位网名叫“初四”的在韩中国留学生在橡树摄影网发帖,称在韩国见到了辱华标牌。他介绍,在韩国龙仁市有家宠物百货商店,店名叫做“白狗村”。根据初四拍摄的照片,这家店门口挂有一个标牌,上面有华表、长城、红旗的照片,还有 “天安门”,其中“天安门”城楼上的像被移花接木成一头白色的宠物狗,城墙左右两侧的标语也被换成韩文“龙仁市宠物百货商店”及“白狗村”等字句。这一明显有辱华性质的事件经发出后,引起了在韩中国留学生和网民的极大愤怒。

7月31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紧急约见韩国驻华使馆有关官员,就韩国商店辱华标牌事件提出交涉,要求韩方澄清并立即采取措施。其后韩国有关部门与当事商店店主取得联系,指出其错误做法。该店主对其不当行为表示道歉,并拆除标牌。

新西兰主流媒体向华人道歉

目前,在新西兰,占总人口近4%的华侨华人已成为新西兰多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华人遭遇歧视与偏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华人社团在面对歧视时更多地采取了抗争行动,有理、有据、有组织地进行反击。当地一位侨领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应有的尊严。

去年年初,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基督城发生一起典型的华侨华人社团抗议媒体偏见的事件。2月28日,当地主流英文报纸《新闻报》头版头条以《中国学生,最大的骗子》为题,报道中国留学生在林肯大学频繁抄袭、作弊的情况,该报翌日继续刊文《欺骗是中华文化认可的一部分》。

文章发表后,当地华人教育协会和留学生团体前往《新闻报》交涉,要求该报就报道中不实的部分和存在明显歧视倾向的标题予以道歉,结果受到敷衍接待;随后,基督城的19个华裔及亚裔社团联合发表抗议信,并组成协调组,连续同《新闻报》交涉,要求正式道歉。在19个华裔及亚裔社团代表同《新闻报》总编辑谈判后,《新闻报》最终不得不同意正式道歉。

法华社开博客记录抗议

媒体抹黑维权全过程

近年来,国外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时常采用非常手段,制造轰动效应。一些明显针对华裔族群的恶意抹黑新闻播出后,引起了世界华人社会的巨大反响。

2007年12月14日,旅法60余个侨团的会长或代表在法国潮州会馆召开会议,商讨依法对法国电视一台抹黑报道进行维权的办法,并建立博客网站详细记录华人维权过程。

2006年11月27日晚间,法国电视一台“知情权”栏目的《我在亚裔社会卧底》和11月29日蒙地卡罗电台对・斯法维的采访节目播出后,节目对华裔社会的肆意诋毁引起了旅法华侨华人的公愤。11月30日,30余家华人社团在潮州会馆召开紧急会议,抗议这两个节目对华裔社会的歪曲、抹黑,并选出了林振藩、黄秋鹏、吴官雄、吴志平四人小组与律师沟通,采取法律行动,依法维权。其他侨团在看到报道和听到工作小组的消息后,陆续加入,有近70个侨团签名抗议。

侨领黄秋鹏代表四人维权小组表示,已向法国电视一台、蒙地卡罗电台和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发去抗议信,但目前还没有回音。工作组已专门聘请法国律师并给法国电视一台发去律师函,表明华社态度,要求该台相关人员道歉,并恢复华社名誉。工作小组同时建立了博客网站,详细记录华人维权过程。

篇10

引言

为了使音乐师范教育更有效,必须解决一系列多方面的现实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是:1)专业音乐家;2)学生学习和音乐发展方面的专业人士;3)音乐学习环境的高效管理者。这种环境中,新技术和电子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这三种期待都十分重要,但是其中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的概念。例如,教师应该专长于哪种音乐?是一种还是多种?有没有一种关于学生学习和音乐发展的既定研究成果,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学生?什么是有效的音乐学习环境管理?在这种环境中,非正式音乐学习的理解,学校外的音乐以及信息技术是否越来越重要?要实现有效的音乐师范教育也必须意识到音乐学习和行为的广泛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与年轻人日益显现的音乐特点的相关性,这种特点通常具有群体性,比如性别、民族、经济地位及同伴。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英国的当代研究例子,探讨有效的音乐师范教育的广泛背景和挑战。

教育学院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是一所研究院,成立于1902年,不仅是世界级的教育研究机构,也是英国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音乐师范教育是本院的重要特色。每年英国有大约10%的新任中学音乐教师做为学位教师教育证书课程PGCE(英文全称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的一部分,通过教育学院获得合格教师资格QTS(英文全称QualifiedTeacherStatus)。学院的音乐导师定期受邀加入官方的工作小组和独立的咨询机构,讨论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学校音乐课程所面临的变化和革新。

教育学院的音乐教育研究

除了基础的师范教育课程(全日制、非全日制和灵活的选择方式),学院还拥有全球最大的音乐教育研究生群体之一,共有八十多人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各种背景下学生的音乐行为和发展的调查,音乐教师发展,中小学和高校的音乐课程,新技术的使用,音乐感知和认识,社会文化研究,音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言语和发音治疗及儿童癌症治疗。

除了以上学生主导的这些研究,导师也在外部资助下开展广泛的研究项目,这是倡导研究的学院在国际国内激烈竞争中的正常工作要求。研究的重点包括中学音乐课堂中的非正式学习,如何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乐器演奏家,音乐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促进特殊教育中的音乐发展,以及专业音乐机构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有效性。

目前有两大挑战:一是导师如何在教学和研究之间找好“平衡”,使两者都能有效;二是要保证研究具有社会生态效果,有潜力影响现实世界中音乐教师和学生的多样性。

国内环境

和大部分国家一样,音乐通常是英国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是学前教育的选修课(培养创造性的一部分),小学(5岁到11岁)和初中(12岁到14岁)的必修课,高中(14岁以上)和继续教育(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选修课。英国政府有法令将音乐做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接触音乐的机会,无论选修或必修。但是英国有四个部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各有各的音乐课程,它们略有不同,比如苏格兰就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指导性的。

基础师范教育

基础师范教育(ITE)是为了使新教师能够胜任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需要。虽然在英格兰获得合格教师资格(QTS)的途径有很多(也许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但是获得合格教师资格的基础是满足英国教育国务大臣的合格教师“标准”。这些标准是正式公布的,由政府监察员定期审查。

在一年的基础师范教育课程中,这些实习教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留在学院本部,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三所不同的学校参与实习教学。目前面临几种挑战,一是高等教育的导师不像其他学校的老师那样有那么多的时间关注进修教师的思想和发展;二是有必要保证导师和教师共同密切工作,让学生体验“联合”课程;三是教师目前与学校签署的合同中并没有要求他们支持学生,所以教师从事基础师范教育是自愿的,(尽管鼓励高校为安排在学校里的学生付工资);四是学校的课程是受到定期审查的,这就要求有针对师范教育相应的评估和改变。例如英格兰的学校从1992年国家音乐课程第三版(2000)出版后即予采用。

英格兰学校音乐教育质量

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代表政府评估音乐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非行政的政府部门,直接向英国议会报告。教育标准局由一位资深公务员领导,负责检查并汇报学校和基础师范教育质量。根据前一学年的检查情况,首席督学年度教育质量报告。2000年初,对初中(称为年龄段3[KeyStage3])(见图一)义务音乐教育质量的不稳定提出了广泛的担忧。有点不可理解的是,小学(年龄段1、年龄段2[KeyStage1/2]),尽管通常由非专业人士任教,评级却常常较高。评定的高中(年龄段4[KeyStage4])音乐教学质量一般也高得多。

图一:2001—2005年(含)英格兰学校音乐教育质量,源自教育标准局年度报告中的综合检查数据判断。检查数据分为两组:优秀/良好/较好或满意/不满/很差。年龄段1、年龄段2=小学(5岁到11岁);年龄段3=初中(12岁到13岁);年龄段4=高中(14岁到16岁)。非专业的音乐教师通常在小学任教;专业音乐人士,通常是本科毕业学生,在中学任教。音乐课5岁到13岁是必修的,14岁以上是选修。

尽管2001年以来,教育标准局已经发现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在稳步改善,但是整体质量仍然低于其他学年段,原因可能是:1)小学的课程组织结构是一个班的老师教所有的课,因此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一学年的情况,从而根据个体需要安排音乐课;2)国家课程中的小学的音乐学习期望值比中学低(在音乐行为的复杂性方面),这使得督学(可能不是小学音乐专家)给予更高的评价;3)高中的音乐是选修课,面向一小部分群体,大约7%,他们已经选择继续学习两年音乐直至16岁的考试;4)初中音乐是必修课,面向所有学生,这一阶段是音乐认同个人发展最集中的阶段(塔兰特、诺思和哈吉维斯,2002)。

学生对学校音乐的看法

教育学院最近的研究表明了学生在学校音乐方面的不同经历。例如,在小学男女生对学校音乐的喜爱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如此(乔伊斯,2005)。尽管男女生在学校外面唱歌都感到快乐,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男生喜欢将唱歌做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不到三分之一认为在学校唱歌会使他们唱得更好。

在中学,通过分析过去六年的数据显示,大约只有7%的年轻人愿意在13岁以后继续学习音乐(斯旺德斯,2006)。不过这一小部分的人中,女生的比例(8%)高于男生(6%)。但是,音乐是年轻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个人和群体认同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例如,大部分人(80%)经常以电子的形式听音乐,包括听广播,平均每周10小时。到2004年,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通过因特网定期购买音乐。AppleiTunes网址下载最近达到十亿次(2006年2月),包括2005年最后七天两千万次来自英国的下载,原因在于年轻人开始使用他们的圣诞礼物MP3播放器。这巨大的音乐消费数据和很少的年轻人愿意14岁以后继续学习音乐比起来,意味着初中的音乐教育可能不像督学们想像得那么成功。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参与音乐是学校以外的事情。

但是,一些中学已经能够扭转这一趋势,甚至对于一些在其他科目成绩欠佳的学生,在音乐课程考试中仍有上佳表现。例如,最近对伦敦中部的非洲加勒比黑人人口比例较高的各中学的分析数据表明,非洲加勒比黑人学生中高达62%的学生愿意学音乐(学校的平均水平是24%),远远高于同一学校其他学生的比例8%(斯彭斯,2005)。而且,这些孩子在他们的16岁以上音乐考试中的成绩高于其他科目,如英语、数学和自然学科。

采访这些年轻人经常发现,课堂内容如果与他们知道的、喜欢的或能够演奏的音乐有关,他们会更喜欢。他们也更喜欢尊重他们的音乐老师。这些正面的情感上的介入看起来是他们“学校音乐”相对成功的原因。

正在进行的对初中学校音乐的研究中的部分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为什么有的年轻人在学校的音乐课学习中比较成功,有的却不成功(斯旺德斯,同上)。这些研究关注音乐必修课程最后一年(9年级,13岁以上)的学生。这一年他们要决定是否继续学校音乐的学习。研究分析一所学校44名学生访谈的记录显示,学生们倾向于将自己看做以下五类中的一类。

表一:初中9年级(13岁以上)学生的关于课堂音乐的自我识别分组(选自斯旺德斯,2006)

五组中只有一组是完全参与学校音乐(传统西方音乐家),部分原因是他们正式的乐器演奏技能以及可以成功认同学校音乐课内容的能力。然而其他四组都是有一些另类的、不太正面的看法,一些人认为自己不是音乐家;一些人有自学的乐器演奏技能,但是不认同学校音乐,尽管他们是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另类西方音乐家”);一些人在传统意义上是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但是认为学校的音乐毫不相干而且威胁到他们的“音乐家”地位(“传统的自由西方音乐家”);有一些人认为他们自己的音乐技能和学校要求的技能不匹配,威胁他们做为音乐家的自我概念(“另类自由西方音乐家”)。总体说来,相当多的年轻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不适合继续进行音乐学习。但是事实上做为消费者、听众和或实践者,他们成功地和学校外的音乐相联系。除非学生发现“学校音乐”的成功之处,否则他们很容易脱离(放弃参与)学校音乐。对其他三所学校学生访谈的研究分析也证实了以上发现。

从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音乐进程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在高中继续学习音乐,由此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其中更少的人选择继续深造(16岁至18岁,这7%的人中只有10%到15%)。接下来更少的人会攻读音乐学位。例如,2004年,21岁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只占那些2001年18岁时参加高级程度(AdvancedLevel)音乐考试人数的15%,占1999年拿到中学毕业证[GCSE]人数的2%。(见图二)

图二:举例说明1999年16岁参加国家音乐考试(GCSE)的人数、2001年18岁继续参加高级国家音乐考试(A级)的人数以及2004年21岁获得音乐学位的人数在逐渐减少。系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数字(苏格兰的学校中没有统一的音乐考试体系)。

图三:对比1997—2004年官方数据,包括:1)初中音乐教师空缺数;2)政府通过教师培训机构(TTA)规划基础音乐师范教育的职位数;3)通过一年学习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新音乐教师数。

结果,能够加入基础师范教育的有能力的音乐毕业生的“人才库”就相当少了,在英格兰,每年大约有450名新教师获得音乐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去中学任教。这不足以满足教学需要(见图三)。自1997年以来,英国政府已经稳步增加了基础师范教育(ITE)的职位数量,资助35%以解决短缺问题。然而,尽管基础师范教育已经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但是愿意成为教师的人数仍然没有什么变化,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数仅增加了12.5%。

并不是每个有资格做新教师的人都是遵循中小学、本科、研究生这一路线进入工作职位的,一些人在当教师之前已经毕业几年甚至许多年了,或者在20岁出头到25岁左右时获得了额外的证书,或者在30岁或更大年龄的时候彻底改变职业,这种多样性对于音乐教师职业来说应该是重要的资源。而且,最近对未来的音乐教师进行了一项纵向研究,涉及他们的最初准备阶段到随后的学校阶段的经历。研究表明,合格人员中只有二分之一多一点的人做全职的中学课堂音教老师(哈吉维斯和维尔奇,2003;维尔奇等,同上)。其他人选择不同的教育职业,例如兼职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私立教育、继续教育(18岁以上)、器乐(声乐)教育或高级进修。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音乐能力方面认为自己水平越高的人越不倾向于担任全职中学音乐教师。

做一名全新的音乐老师

招聘并留住足够多的高质量全职中学音乐教师很困难,原因有很多,本科生通常说毕业后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音乐表演。如果问他们是否考虑当教师,他们首先担心的是课堂纪律、行为管理和学校的工作条件(如工资、班级大小、工作时间、文牍工作和官僚作风)(普尔维斯等,2004)。而且,大部分本科生学习的是西方古典音乐传统。大部分新任音乐教师的音乐背景和专长都反映出这一点。然而当代中学生似乎希望他们的教师了解其他音乐,包括当代流行音乐(见Spence,2005;Saunders,2006)。

最近的其他研究也反映出这种期待,调查中询问了新获资格的教师第一年工作中期对教学的印象(哈吉维斯及维尔奇,同上;维尔奇等[此研究由政府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资助,非正式名称是TIME(音乐教育教师特点)项目]。新获资格的教师说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音乐以及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技能。新获资格的教师把即兴创作(演奏)、视唱(视奏)和歌唱音准的把握放在与主修专业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及最擅长的乐器(见图四)。相比之下,未毕业的本科学生更重视高水平的乐器演奏(演唱)、古典(西方)曲目知识和公开表演的能力。

那些愿意成为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毕业生说他们选择这一职业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对中学音乐教师的好印象的影响。看起来成为一名好的音乐教师(感情丰富,善于交往,了解不同种类音乐,见斯彭斯,2005)能够为其他人树立职业的楷模。

图四:有关“音乐家的重要技能”调查问卷的回答。纵向的数据对比新获资格的教师在:1)完成基础师范教育时;2)实习教师第一年实习期。数据搜集的间隔是六个月。

国际环境

对比国际上对音乐教育的看法表明,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共存于音乐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中(维尔奇,2004)。此外,这些首要问题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学术界从课堂音乐教育和课程发展转向了广阔得多的研究领域,包括乐器教育、创造力、心理学、历史和传记、音乐治疗和特殊教育(史蒂文斯和麦克弗森,2004)。然而,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学者倾向于遵循传统,整体上(比英国)更关注于历史和理论,更重视音乐师范教育研究(乔根森,2004)。相比之下,对斯堪的纳维亚社会群体和音乐(性别、家庭、社会地位、种族、民族、宗教)的研究少于英美(普赖斯,2004)。

在南美,研究文化更“年轻”,研究人员受英美趋势的影响,将研究包括在评估、音乐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和非正规的音乐学习之中。还有表明对音乐心理学强烈感兴趣的证据,尤其是在阿根廷(亨特斯克和马丁内斯,2004)。德国的学者更关注音乐的理解和理论,而不是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最近还关注德国社会内的音乐和文化多元化,可能是对过去三十年来移民日增的反应(格鲁霍恩,2004)。相比之下,1997年以来,香港的研究人员除了关注西方音乐表演的早期传统外,表现出对中国音乐更多关注(Cheung,2004)。

每一文化侧重点都将影响人们对“音乐应如何在学校情景中构建”的预期。反过来,学校的课程重点也会影响音乐师范教育的内容和特性,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持续教育。例如在英格兰,立法关注“包容”的理念,强烈影响到学校音乐课的设置和音乐基础师范教育。人们期望基础师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平等机会、种族和残疾歧视的法律要求。人们希望导师可以将音乐教育实践和研究结合起来,着重于如何解决当代音乐课堂中的性别、民族和特殊教育需求的问题。自1988年颁布国家课程以来,英国政府的另一个重点是改善音乐学习和教学评估的质量。这包括最近对确保不同学习阶段之间有效的衔接(从托儿所到小学、中学、继续教育和大学)的关切,包括音乐教育的衔接。

总结和结论

总之,伦敦音乐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挑战的一些方面可能与很多国家和文化一样。尤其是研究表明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学校音乐教师:

是多种音乐的专家,包括流行音乐;

具有有效的非音乐技能,包括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表现出情感领悟能力,丰富的时间与(教学)资源管理能力,逐步精通音乐信息技术;(教育学院新近引进的首个远程音乐教育课程,使用可广泛获得的免费软件。)

用研究辅助政策和实践——“有根据的实践”;

理解“课程”是一个富争议性的概念,不是单一课程,而是很多不同的课程;

在群体教学的环境中,能够支持个体的音乐发展;

有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支持,以此为依托,大学导师与富有经验的学校教师共同构建有效的合作关系;

有相应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使年轻人的音乐兴趣和学校音乐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步骤更加吻合;

懂得团体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作用,包括在音乐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处于一个能保证充裕师资补充与高质量新从业教师的系统;

经历大学教育和基础师范教育,培养广泛的、有创造性的音乐技能,尤其是即兴表演技能;

经常有机会吸收其他文化传统,以丰富课程内容;

工作得到支持;促进对于不同年龄段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经验”与(音乐教育)“观念”良好连贯性的形成;

能够与从事音乐研究和教学的大学导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