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04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主导思想上越来越强调人文意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世界各国区域规划的主导思想逐步从生产为主转向侧重于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态问题,并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视为规划的重要目标。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从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社会发展规划,对生活福利、生活环境、就业等非生产领域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指出:表征生活质量的"3E"(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ity)正日益成为评判区域在国内外竞争力大小的标准。近年来,各国更是将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作为区域规划的终极目标之一。
二、在总体目标上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战略性。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规划在内容、范围、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规划越来越由单目标的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为主开始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目标规划。另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社会环境多变的要求,为保证规划的灵活性与弹性,区域规划的目标也逐步向弹性目标转变,将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规划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弹性规划,体现出多目标、多方案的弹性特征,以具备更大的应变性,防范各种风险与被动的境况。
三、在关注重点上越来越强调解决核心问题。各国普遍意识到,区域是一个处于时代变化中复杂综合体,区域规划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因此,国外的区域规划逐步走向"核心问题"规划,强调针对每个规划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特定背景要求,抓住区域规划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力戒面面俱到、泛而无物,以此提高区域规划的编制效率与效果。如日本的历次国土综合规划就分别确定了不同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一次主要是实现生产力的最优经济布局;第二、三次主要是逐步解决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第四次着重强调人口高龄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把建设舒适开放的安居社会、形成安全而富饶的国土、整顿充实长寿社会中的生活空间和整备交通、信息和通信体系作为主要议题;第五次则将提高日本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地位与能力及建立高水平的地域文化目标作为规划的主题。
四、在资源利用上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必然要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主要国家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通过区域规划具体实践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自然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在编制方法上越来越强调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注重科学性是当前世界各国区域规划的又一重要理念。区域规划需要搜集、储存和分析大量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需要对规划成果进行表里俱佳的表达。因此,在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科学的调查方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各国在区域规划中充分运用了RS,GIS,GPS 等高新技术和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的数学建模技术。这一方面便于公众快捷、方便地参与规划,了解规划结果;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以定性研究为主的规划方法,对区域进行定量研究,使区域预测的发展目标尽可能接近区域实际发展。
六、在编制力量上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全面参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规划制定的各个阶段均允许各方人士参与,使规划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实践表明,在规划过程中只依赖少数人,或单靠一方根本无法制订出科学可行的规划,不同利益者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发言权,参与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和管理全过程。另外,广泛的多元参与,还是区域协同精神、自信意识和协作能力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各国在区域规划编制中普遍贯穿着这样一种理念:区域发展规划不仅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不仅代表国家利益,而且反映公众利益。由此,区域规划的制订必须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不仅区域中的各个地方政府,而且区域中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也要参与规划编制。
七、在地位保障上越来越强调健全立法体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订了一系列与区域规划有关的法规法律,以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的实施。
篇2
美国近几年区域电力市场扩大,跨州输电、跨区域输电线路加快建设。为适应新形势,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在2011年10月“1000号令――输电规划与费用分摊”,主要在输电网规划和输电费用分摊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规定。
二、美国“1000号令”的主要内容
1、在输电网规划方面,该法令提出了三项规定。
1)每条输电线路的建设,应遵照890号令的要求,按区域统一规划。负责投资经营该线路的输电企业还须提供相应的输电线路规划,已备区域规划参考。
2)各地和各区域的输电规划应满足州和联邦的公共政策对输电的要求。各输电企业应提供关于公共政策对输电的要求、以及如何满足该要求的详细材料。
3)相邻区域的输电企业必须协商,对输电规划在效率上和经济上进行优化。
2、在输电费用分摊方面,该法令提出了三项规定。
1)对于区域内新建的输电线路,各输电企业必须参与区域统一规划,统一设定费用分摊方法。此方法应满足以下6个要求:
一是区域内输电费用的分摊应考虑用户受益程度,并能保证费用回收以满足输电企业的收益预期。对于输电线路,无论是独立的还是打捆的,只要能够维持可靠性和提供联网备用,降低输电成本,减轻阻塞,满足公共政策要求,都纳入用户受益范围。
二是现在或未来预计不从输电线路受益的用户,不能被分摊输电费用。
三是如果在输电费用的分摊方法中,采用收益与费用的比值阈值确定输电线路的净收益,则该阈值不能设置过高,以免净收益大的输电线路不分摊费用。输电企业可以选择采用阈值确定收益,以规避收益与费用计算与实际产生偏颇带来的风险。但该阈值不能超过1.25,除非经输电企业申请并通过区域规划委员会的同意。
四是输电费用分摊原则上只限于本区域内,除非其他区域外企业或其他区域输电规划自愿同意承担部分费用。但是,本区域应向其他区域明确告知本区域规划,如果其他区域需要相应线路配套升级,在本区域同意承担相关升级费用的情况下,本区域的费用分摊应包含该升级费用。
五是输电企业必须为新建输电线路规划提供有关输电线路收益和受益方、输电费用分摊方法和数据的详细材料,以保证委员会能够准确判定该线路的可行性。
六是综合考虑如输电线路可靠性、消除阻塞和公共政策等多方面要求,对不同类型输电线路可采用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但每个方法必须有清晰、详尽的说明。
2)对于新建的跨区输电线路,相邻区域的输电企业应统一设定能够优化输电效率和经济性费用分摊方法。此方法也应满足以下6个与区域内新建输电线路分摊方法类似的要求:
一是跨区输电费用的分摊应考虑用户受益程度,只要能够维持可靠性、提供联网备用、降低成本、减轻阻塞等,都纳入用户受益范围;并能保证费用回收以满足输电企业的收益预期。
二是现在或未来预计不从跨区输电线路受益的用户,不能被分摊跨区输电费用。
三是如果在跨区输电费用的分摊方法中,可采用阈值确定收益,以规避收益与费用计算与实际产生偏颇带来的风险。但该阈值原则上不能超过1.25。
四是跨区输电费用分摊原则上只限于通过跨区输电线路连结的各个区域,除非其他未连结区域输电规划自愿同意承担部分费用。但是,应向其他未连结区域明确告知跨区线路规划,并将其升级费用纳入跨区线路的输电费用分摊。
五是输电企业必须为新建跨区输电线路规划提供有关输电费用分摊的详细材料,以保证线路连结各区域委员会能够准确判定该线路的可行性。
六是综合考虑如跨区输电线路可靠性、消除阻塞和公共政策等多方面要求,对不同类型跨区输电线路可采用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
3)参与输电权拍卖的新建输电线路,不参与区域或跨区的费用分摊。
3、在输电企业责权方面,该法令提出了两项规定。
1)输电企业不能行使输电费用分摊及定价的核准权和优先表决权。但对于不参与费用分摊的输电线路、州或地方的公共政策对输电的要求受到影响两种情况例外,并且不限制输电线路选址或核准的权力,以及通过招标征集输电项目或项目开发商。
2)输电企业依靠区域输电网满足各自可靠性需求,提供服务。每个输电企业调整价格时要求相应调整区域输电规划,以满足可靠性需求和服务要求。
篇3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任务;内容;编制成果;编制程序;论述
Abstract: urban overall plan for the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 in planning circle has never stopped.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planning from a design point of view about the planning workers of urban planning tasks, content, prepare results, some programming on this paper. For communion.
Key words: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The task; Content; Prepare the results; Programming; discuss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总体规划是通过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引导和控制社会实践来干预城市发展。具体方式是提供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控制土地使用及其变化。下面就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内容、编制成果、编制程序展开了几点论述。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说明书、有关专题报告及资料汇编、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等几个部分。
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1.1说明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1.3城市规划区范围。
1.4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及用地规模。
1.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6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保护。
2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的主要内容
2.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0~1:200000。
2.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一般大中城市为l: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
2.3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6环境保护、防灾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2.7近期建设规划图。
2.8各项专业规划图。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1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应根据规划内容要求,结合城市特点,拟定调查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最终形成资料汇编。
1.2调查城市各项用地的分布和面积,并要求经过实地踏勘,查明各种用地的界线,在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形成城市用地现状图。
2城市性质的确定
城市的职能是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城市的主导职能就是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是充分发挥城市作用的重要前提。
2.1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城市建设的要求。b.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c.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2.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确定城市性质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确定城市性质应当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如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编制时间过久,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性质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3城市规模的确定
城市规模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1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作出判断。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配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信赖,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对根据各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考虑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的政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水平以及财政能力、城市的环境容量等,最终确定规划期末的城市人口规模。
3.2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的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在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GDJ 137-1990)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可以计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的用地规模=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4城市总体布局的确定
城市总体布局反映城市各项用地和空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是通过合理组织城市用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城市安全和整体运行效率,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确定城市总体布局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网的基本框架。城市用地布局模式是对不同城市形态的概括表述,城市形态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理环境、发展进程、产业特点等相互关联。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4.1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特点是城市各项用地集中连片发展,就其道路网形式而言,可分为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以及沿江、沿海或沿主要交通干道带状发展等模式。
4.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用地布局。一般有集中连片发展的主城区,主城形成若干具有不同功能的组团,主城与组团间布置绿化隔离带。
4.3分散式城市用地布局。城市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间被山丘、河流、农田或森林分隔,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变革年代多变的城市总体规划剖析和对策[J].城市规划,2002. 2.
[2]杨保军.直面现实的变革之途――探讨近期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城市规划,2003.3.
[3]常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分析[J].城建信息,2010,9.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内容;要素;措施
引言
现代社会,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就需要着手对当前存在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治理与防范,做好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和水平不断增加,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之一,其建设规划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围绕这项工作,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交通运输、城市绿化、环保审批、生态环境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期生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
1 城市规划中关于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发展的多个方面,在具体规划时必须全盘考虑,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区域规划
现代城市的功能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按照城市功能将城市分为若干区域,不同区域承担的功能也不相同。这种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划分就是城市区域规划,其本质是对城市功能的精准定位,是城市不同区域间资源互补、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城市区域规划包括水资源规划、能源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和绿地规划几个方面。其中,水资源规划以实现城市范围内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营造城市环境内的亲水氛围。要积极推动节水技术的开发利用,制定有效措施,确保城市排水系统通畅,加强城市水环境保护力度,保护饮用水源和水洗生态环境内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源规划是以节能降耗、降低排放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加快光伏太阳能、风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新型能源以及各类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推广,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排污审核、污染治理工作。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将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的使用与城市环境质量间的关系。交通规划则主要围绕城市交通运输有关问题进行,从生态效益出发,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控制并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规模,加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绿地规划是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到一起的最直接方式,现代城市必须保证足够的绿化程度,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是评价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1.2 城市人居规划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环境,其功能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为人们提供居住、生活条件的。营造良好、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一是要做好生态景观建设,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将自然风貌与文化载体相结合,既突出人居环境的生态和谐理念,又彰显城市文化和现代精神特征。二是要发展生态产业,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优化配置生态资源,在适合生态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前提下构建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产业。三是要推广生态建筑,在城市建筑方面,大力采用新型生态技术,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开发推广新型能源使用,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四是要开展生态教育。做好生态城市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形式各异的宣传、教育活动,将生态环保理念植入人心,促进全面生态环保意识的兴起与强化。
2 城市生态规划要素分析
2.1 社会生态化
社会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把社会作为重要对象纳入规划之中。要着重树立城市人群的环境价值观,强化生态意识,打造为全社会所共识、共创的生态文明,将生态理念融入人们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主动树立环保理念,关注环境质量,倡导生态环保的社会公共道德。要让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要加强法律保障。通过立法的手段建立、完善社会生态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社会矛盾的自动调解,优化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城乡交通建设水平,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优化人口结构。
2.2 经济生态化
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在这个方面不但关注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特别是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要加快推动工业生产的清洁化,减少废弃物排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新型绿色能源和原料的开发与应有,改进生产工艺,升级技术设备,强化生产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深厚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禁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2.3 环境生态化
生态城市要着力打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平相适应,要做好城市及周边范围内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护生物种群多样性,做好土地综合利用,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绿化环保工作,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优化植被结构,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做好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 做好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建议
3.1 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全面考虑、分析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维护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态势和平衡发展关系。
3.2 生态城市规划要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城市的所有建设活动都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城市规划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顺利与否和发展水平。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谨慎的研究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建设城市,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文化需要,又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各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正是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基础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模,性质,区域规划
一、引言
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规划体现了政府管理和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战略性、综合性、政策性,在优化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协调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和提供高效的城市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及相关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其内容包括:拟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发展的性质、城市的用地范围,以及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道路、住宅场所、广场、服务设施、公共设施及园林绿化等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全、美好、卫生的环境条件,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1)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处的地位。国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关于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及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现状等,可作为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2)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一般衡量指标是城市建成区的规模和城市的人口数量。城市的布局结构、占地面积、住宅建设的规模、建筑类型和交通方式的选择等都与城市建成区的规模和城市的人口数量有密切的关联。
(3)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根据某一城市的长期发展计划和设想,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对该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安排,合理的布置工业、交通、水利、能源、园林、旅游等服务型工程建设项目。
(4)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模、城市性质、土地利用面积及各项建设布局进行综合部署。其任务是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的要求,综合分析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的布局城市结构,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城市健康的发展。
(5) 城市结构规划。城市结构规划可解释为:为某一个城市或是其附近需要开发的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物质环境的发展制定规划方面的政策性的文件。城市结构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国家的发展政策;提出本地区的发展纲要;确定重点开发区域的范围;作为开发管理的依据。
三、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1、综合规划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进行研究,以揭示这些要素的功能、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全面的分析城市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整体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综合规划具有总体性、综合性和长远性。
2、连续性城市规划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Melville C. Branch在1973年提出的。并且他认为,过去的一些关于城市规划的不恰当的实际运作和不合理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
四、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所作的长远性的、全局性的、纲领性的规划。其所包含的内容既全面又体现出宏观性,相比较而言,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则是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而服务的。它主要是指在城市建设领域提出相应的建设目标和对策,并在物质空间上做出长期性、全局性的安排和谋划。
2、城市规模和性质。(1)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所处的区域、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和所处的地位。对城市性质进行正确的定位,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2) 城市规模主要包括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并且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城市用地规模的推算必须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及人均用地指标。
3、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只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空间与工程技术组合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城市用地的不同形态。城市总体布局是一项长远性、全局性的工作,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规划,使其紧密联系。
4、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城市是物质财富和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产物,并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因此,要保证城市各项经济、社会活动及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靠城市基础设施的切实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是满足社会聚集的需求及市民生存的保障,是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城市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社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5、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总要面临许许多多的交通问题。因此,要解决好城市的交通问题,就必须采取综合的策略,通过制定综合的交通规划来实现城市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6、城市居住区规划。居住是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就是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宁静的环境,以满足日常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7、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环境、资源、地理条件、水文、气候、动物植物以及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并且其具有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再加上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因此进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紧迫性。
五、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
(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实施;环境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的全方位渗透;非建设用地保护的强化;城市建设生态循环评价的重视。
(2) 人性化与多元化服务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社会设施的人性化与多元化建设;一体化服务与个性化交通并存;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弱势群体的保护。
(3) 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主要表现为:特殊性与共通性的重视以及交流与借鉴的强调。
(4) 城乡统筹规划与区域协同的强化。主要表现为:集中与分散布局的两极化;对城乡融合的重视;区域交流与协同的发展。
(5) 社会资本建设的重视。社会资本的建设是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公平性;长期性与效率性; 公共投资管理的完善;多渠道融资的促进。社会资本的使用、建设和维护管理,以及社会资本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6) 规划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实践研究手法和对话说明型手法的重视。
六、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合理的进行规划,可以准确的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项工程建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环境清洁、设施完善、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逐渐的步入了科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和生.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J].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杨宝军. 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1).
篇6
区域经济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制完成后的区域经济规划是静态的,为实现规划预期目标而进行的规划执行工作则是动态的,静态的区域经济规划要有动态的规划执行工作促动和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规划执行力,将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落实到位,以期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的预期目标。所谓规划执行力,是指规划实施涉及到的人、财、物、制度、信息等各类资源相互作用并经过互动机制整合后产生的合力。因此,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对于经济规划的有力推进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规划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是跨地方行政区划、跨部门、跨行业的整体规划,是战略构思的细化,更是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经济规划的执行具有范围的广域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因而,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对于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统一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为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经科学的评价、审议和法定程序形成政府决策。由于规划是对特定时期、特定阶段和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性、定量设计,跨时间、跨空间的特征比较明显。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保持足够强度的规划执行力,将确保规划执行从上而下的统一性,实现规划执行效果,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全面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着眼于区域未来发展走向和应完成的发展目标,因而,经济规划的执行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在政府层面上实现“上对下”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实现“下对上”决策明晰的认识和树立负责落实的严谨细致精神,垂直部门之间、平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实现加强互动、传递信息、科学分配任务与资源的目的,这样,经济规划的执行这一完整的系统工程就具备了协调运转的组织环境。不同层级的政府,不同的社会组成单位,都能从各自实际出发,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按照规划设计的发展步骤、发展措施、发展目标来抓好自己的任务的落实,使规划任务的执行在局部区域、局部单位和局部责任者的身上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这样就使规划得到全面、具体、深入的执行,从而发挥出规划应有的作用。
3.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有效执行。规划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实现规划的既定目标,规划发生效用也就是规划实现既定目标。规划执行过程主要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整合力量、配合互动、密切协作的过程。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附加性执行等执行问题,造成效率低下、职责不明、形式主义以及等后果。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有,认识与理解存在误区或不到位、管理与监控缺乏科学性以及互动不足、执行力相互抵消等。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坚持以规划执行效果为唯一尺度和标准,对不同的规划任务承担者进行检查、督导、指导,自上而下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对规划执行流程及应采取的相关落实措施有清晰的认识,是规划有效执行到位的基本前提。作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承担者,只有对规划认识清楚并全面把握,才能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执行力的应达状态,在规划执行过程与执行目标间寻找执行力差距,瞄准规划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要素有效互动,创新性地推动规划执行,从而使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够真正的凸显出来。
二、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主要内容
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要义是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整体执行运作过程中,突出提高规划执行力,使区域内各利益主体从动态、开放和全方位的角度分解任务、沟通协调、纵横联合、考核监控,从而形成促进、诱导、激励效应,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区域“多赢”式发展局面。
1.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针对性,增强对于规划目标的认同。互动机制要求自上而下,自中心向周边的信息扩散与传递。好的规划不为人所知,就很难得到全面有力的执行,也就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经济规划经法定程序通过审批以后,首要的问题是要进行广泛深入、具体明确的宣传动员,使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组织都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以规划指导各自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制定的自觉性,使各个层次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的行动都能围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各自职能和作用。
2.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责任感,分解规划执行的任务目标。分解是规划执行互动中的重要环节。任何规划都包含着工作设计、目标体系、措施要求等多个环节。从规划本身来讲,宏观性大于具体性,但在规划执行中,具体性往往重要于宏观性。因此,为使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到位、有效,就要采取科学、实际的方式方法,将规划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将规划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不同层级、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企业,既有量的指标,又有发展定性的评价要求,从而使全社会不同层面共同担负起规划执行的责任。这样,规划执行运作流程就会顺畅。
3.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协调性,建立相应的协作组织机构。经济规划执行是一个长期任务,同时规划执行也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关系,既需要整合资源,又需要政策投入和指导,更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协调一致的关系格局,来共同推动规划执行。因此,应建立通盘领导、指导和协调规划执行的协作组织机构,明确任务、明确人员、明确职能,充分发挥规划执行指导机构的作用,推进规划健康、协调执行。
4.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建立起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区域经济规划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在规划执行中,规划就变成不同层级政府、不同组织体系从各自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要求的组织性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规划被分割成既相联系、又互不联系的若干个不同执行体系。因此,应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定期针对规划执行进行不同执行体系、不同执行区域、不同执行组织的关于规划执行的各个方面情况、信息、经验的交流推广,使规划执行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知彼知己,不断地提高自我执行规划的创造性,在比较中推进执行,在借鉴中提高执行力。通过交流沟通,最大化发挥执行信息的交流促进作用,不断提高规划执行效果。
5.着眼增强区域规划的执行力,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往往会出现执行动力逐渐减弱的现象。所以,应通过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给规划执行提供动力。此外,通过定期考核评价,了解规划执行进展情况,切实掌握规划执行进度,进而保持整个规划有效、有序执行。通过定期考核评价,给出定性、定量考核评价档次或者反馈意见,使执行机构对自我规划执行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规划执行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规划执行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着眼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加强对规划执行过程的监控。通过有效监督、控制,可以克服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使规划执行容易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发生,或者是局部执行中流于形式化的不良现象发生,使经济规划的量化指标切实落到实处。由于规划是对区域长期发展作出的发展设计和定性决策,规划目标就存在脱离实际或者不适应实际的倾向和可能。通过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规划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在规划执行中进行有效的及时调整,使执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保证规划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也是跟踪决策的根本要求。
三、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的主要方式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方式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作用。从提高规划执行的效果角度来看,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互动方式有:
1.上下互动方式。这是经济规划执行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经济规划自批准通过之日进入执行程序开始,首要的执行方式就是自上而下。把上级政府关于经济规划的意义、目标、执行的内容、要求、措施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自上而下的解读、宣传、普及,以使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人群都能对规划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解读和了解,从而为经济规划顺利执行打下良好认识基础。此外,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贯穿整个执行过程。其中,上级对经济规划执行的任务分解、具体目标设置,具体落实措施的安排,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考评以及有关的奖惩措施,贯穿执行的始终。二是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下一层级在经济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向上汇报以寻求帮助的互动;对自身所承担的规划执行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上报告;作为具体基层部门、单位或者基层政府,在执行经济规划的过程中的信息上报、政策反馈、对上项目的争取等行为。上下互动,自上而下贯穿的是宣传、要求、支持与检查。最为重要的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是对规划执行的具体指导,政策投入,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检查验收;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关键在于反映问题,就具体项目寻求支持,及时反映执行信息情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现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和反映。只有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核心互动方式的完成,才能切实促进规划执行的有效性。
2.左右互动方式。规划制定层级的政府及政府部门,承担规划执行协调、督促任务的部门相互之间应经常性地进行互动、沟通、交流,以使规划执行情况做到互相了解、心中有数、不断推进。应坚决杜绝各自为政等现象发生。如不这样,就会使规划的执行协调机构不能协调统一地对下指导、对上协调、对外联系,规划执行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第二种方式是外部互动,主要指与本区域具有同质性、可比性的相关区域,或相邻区域之间就经济规划执行进行的合作、交流和学习活动。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相邻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的互动对于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的推动十分重要。因为区域相邻,客观情况相似点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的互动行为较多,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也十分突出。所以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搞好相邻区域的互动十分关键。同时,加强同质性的跨区域互动也相当重要。比如,煤炭资源型省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加强国内、国外同质性区域的规划执行合作和交流,对于本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就很容易借鉴到先进经验。
3.内外互动方式。所谓内外互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经济规划进入执行阶段为寻求规划执行的最大效益,在其主要内容、关键环节、重要举措方面积极超越本区域的客观条件的局限,通过对上争取、对外合作来推动规划关键任务的执行和落实。二是承担规划执行的具体协调指导部门,应搞好区域内相关部门的内外互动。主要是指发展改革部门、综合经济部门,要与非经济公共管理部门和与经济规划相联系的外资企业等类型的组织实体进行定期交流和合作,以外部资源、外部经验、外部条件来推动机构内部执行规划的动力提升。三是承担规划执行具体任务的集体、单位、部门,尤其是企业,应在内外交流合作互动中推动规划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执行的层次,确保执行质量。总而言之,规划执行的内外互动主要着眼点是通过互动促进内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长期保持。通过外部对内部的影响和刺激,扩大内部机构人员的工作视野,提升工作层次,强化工作动力,推动执行不断上新水平。如不加强经常性的内外互动,组织或机构内部人员就会疲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采取敷衍方式,将影响规划执行效果。从特征上讲,规划执行是动态性、静态性有机结合的执行工作,十分需要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
4.平台互动方式。建立平台互动对于确保规划执行的效果和提高规划执行的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经济规划执行的一种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执行方式。平台互动的主要出发点是信息化飞速发展对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经济规划执行提出新要求。因此,与经济规划执行相关的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按照信息化工作格局的要求,细化经济规划执行的内容、措施、方法、要求,建立经济规划执行的静态政策、动态信息的全方位交流,推动经济规划深入具体执行。同时,通过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提高经济规划执行效率,减少或避免传统工作方式对于现代经济规划执行不能满足要求的弱点。再者,建立平台互动,是经济规划执行任务长期性特征所决定的。尤其是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变动、责任人员的调整、企事业组织单位的变化都非常大,对规划执行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建立信息平台,就可以保持经济规划相关政策、执行的相关方式方法、评价体系、有关要求的一致性。
5.跨区域互动方式。跨区域互动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区互动有别于前面所述的左右互动和内外互动。跨区互动主要针对经济规划的内在任务具体落实和深化而采取的执行方式。任何一个经济规划都牵涉到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异常活跃的时代,任何经济规划执行都需要跨区域执行的手段、执行的内容,寻求执行的最佳效果。比如,某区域根据区域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发展实际,制定某产业国际化竞争与合作的规划内容,那么在规划的具体执行中,就不可能仅局限于本区域内寻求执行,必须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在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内推进规划的执行。近年来,不少省市对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组合,一直在国际视野中进行寻求和操作,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培育和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和金融中心的框架设计都是按国际化的惯例,在国际化的视野内进行经济规划执行的。跨区域互动就是在不同的区域空间以合资、合作、协作的方式进行执行规划。一是应主动走出去。对于具有本区域优势的规划任务、规划内容,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向外拓展空间,寻求合作,服务于区域内的经济规划执行。具体的方法有,到适宜区域投资设厂,围绕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在区域外开展经济活动。二是积极请进来。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中不具备相关条件的,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跨区域调入所需求的资源条件、资本条件、人力条件、技术条件等,确保本区域规划的顺利执行。三是寻求跨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区域经济规划任务的落实,就一些重要的规划任务,采取战略式的执行方式,跨区域执行本区域的规划。主要采取合作的方式,提升区域规划执行的层次和水平。比如,山东省在经济规划执行中,特别是在有关电子计算机通信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仅依靠山东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来执行规划,可以确保规划执行完成到位;但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个新兴产业在省域经济规划中的特殊地位和对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时,就应以山东现有的条件资源为基础,寻求国内和国际合作,提升关于该产业经济规划执行的层次。就近可与江苏省进行对接合作、整合资源,提升该产业规划执行效果;就远可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先进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战略性的基础。
四、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应树立新观念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有效运作,还必须建立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具体地说,在区域经济规划的执行中,应当倡导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观念:
1.区域一盘棋观念。经济规划执行是从上到下的过程,也是从下往上的过程,互动决定了规划执行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为了寻求规划执行的最佳目标,首先需要树立自上而下一盘棋思想,以经济规划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各层级、各方面、各个经济实体都应自觉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找位置、找任务,定措施、定目标,努力实践,以整体合理地促进经济规划目标的全面最终实现。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规划执行中最忌讳的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狭隘执行”行为。狭隘执行撕裂经济规划的整体性,容易形成执行空白,降低规划执行的高度。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规划 滨城区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4)
篇8
关键词:一体化;城镇规划;管理方式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4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篇9
【关键词】村镇;总体规划;内容;方法
村镇总体规划是村镇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的整体布置,村镇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所在地区的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以及镇域村镇体系的分布规划,研究村镇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预测村镇的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和规模,进行村镇的结构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主要讨论村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步骤。
1. 村镇总体规划的工作内容
村镇总体规划是指中心镇和一般镇的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规划期限,村镇总体规划期限应与乡(镇)域规划期限相适应,一般为10~20年。
(2)确定村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发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3)在对村镇用地的适宜性作出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镇的现状条件和远景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村镇的总体布局:合理划分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住宅、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绿化用地的布局。
(4)确定村镇道路系统的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设施的位置选择;充分分析村镇的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合理确定村镇的公共中心,布置大型公共建筑物位置。
(5)确定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并进行综合协调。
(6)确定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域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针和步骤。
(7)确定村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提出近期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安排近期各项建设用地。
(8)确定对历史文化名镇有保留意义的历史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或设施的保护措施。
(9)估算村镇近期建设的投资。
2. 村庄规划的工作内容
村庄规划是根据镇域规划,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对村庄各项建设进行的具体安排。村庄规划一般以行政村区域为规划范围进行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
(2) 确定宅基地标准、容积率等各项住宅建设的控制指标。
(3) 具体布置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设施。
(4) 具体布置商业等公共建筑和村办企业的位置、用地规模。
(5) 安排村庄防洪等防灾工程设施。
3. 村镇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
村镇总体规划可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3.1确定规划范围。村镇总体规划是以镇域规划为依据的,因此规划范围应与其相一致。
3.2收集有关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
3.2.1收集村镇区域规划的资料。要收集的村镇区域资料包括。
(1)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规划资料。
(2)镇域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
(3)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
(4)社会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资料。
(5)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资料。
(6)土地利用规划资料。
(7)交通河网规划布局资料。
3.2.2收集村镇总体规划资料。主要收集村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村镇现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资料。村镇环境及其他资料。规划人员在收集了规划的基础资料后。还要进一步调查了解当地干群对村镇总体规划的想法及要求等文字资料。深入规划现场详细查看和熟悉地形、地物。对与基础资料不符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地形、地物发生变化的地方。应对地形图进行修改、填补、完善。
3.3分析研究资料。首先。根据村镇总体视划的内容。将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根据整理的资料,画出现状图表,供分析之用。其次,要分析资料的可靠性。资料是规划工作的基础,资料本身不可靠,必然会影响规划质量。应该注意各种资料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认真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所在并加以消除。通过资料的分析。总结出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4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构思规划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构思初步规划方案的过程。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不同。所形成的规划方案也各异。如村镇分布与集中的程度不同。就可能会形成几个不同的方案;重要工业、副工业的不同配置。方案也不一样;交通网的不同布置方式。也产生不同的规划布置方案。所以。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产生不同意见,不应强求一致。对提交的各种不同规划方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加以取舍。
3.5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村镇总体规划。不管有多少种方案。都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方案。往往各有优缺点。好与不好总是相对而言,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必须对每个方案从技术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才能确定哪个方案较佳,并对选定的方案。讨论补充修改。使该方案充分吸收其他方案的长处。
3.6汇报方案,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 向有关部门和村镇各界汇报规划方案的特点及规划意图。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并进行归纳总结。对规划方案作出适当的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3.7确定最终方案。 召集有关领导、技术人员以及居民代表开会。对树镇总体规划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确定最终方案。
3.8绘制村镇总体规划图纸。按照最终确定的村镇总体规划方案内容绘制规划图,不可以随意更改。需局部调整时,也应与有关人员讨论决定。
3.9编写村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总体规划说明书,应主要表述调查、分析、研究规划成果,特别是图纸无法表述的内容。说明书编写要求对现状叙述清楚,资料分析透彻,目标预测、战略设想、总体布局以及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实施措施落实。文字简练,层次分明。文图表并茂。对规划内容较多、需要进行深入论证说明的部分,可以撰写若干专题加以论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使我国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对村镇进行总体规划是解决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10
时序上的差别。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复,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书后,进行包括必要的方案设计比选和其他专业的论证。方案设计的研究:是在没有前期计划的状态下,根据项目投资人的考量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布局、项目路径,就提前开展对项目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研究的范围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规划选址意见书所确定的勘设红线范围内进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研究的局限性。方案设计研究:是可以突破规划控制线,全面地、系统性地进行论证。研究的内容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关注的重点在于项目本身的工程设计、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方面的内容方案设计研究:除了工程设计以外,关注的是既有边界控制条件能不能满足项目规模大小的要求。如规划控制条件、建设用地条件、沿线既有建设环境等。研究的主要结论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推荐设计方案,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的工作建议,但没有具体的办法与方案。方案设计研究:提出推荐设计方案的同时,对所涉及的规划控制条件、建设用地条件、环境保护方案、社会影响评价做出详细的对比分析后提出解决方案。
二.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的目的: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工程设计、工程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后,为项目是否有启动可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的必要性:方案设计研究是旨在优化和完善其他专业控制边界条件的需要;是集约土地利用的需要;是确定项目规模和投资控制的需要;是编制项目建设计划的需要;是降低社会风险及提高保护环境的需要;是指导下阶段开展技术前期工作的需要;也是城市管理和项目实施的需要。
三.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重点
单体方案研究。场置研究:根据沿线建构筑物、公用设施、河道、电力、文保用地等的地理地貌状态、规划路网结构及等级、规划建筑用地、地质条件,研究原规划控制范围实施的可行性,进行项目的路径选择和范围初选,推测是否需要区域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有否调整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建设规模的研究。在项目场置研究初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服务水平,功能定位,技术标准进行总体设计方案的比选,确定建设主要内容,提出项目所需要的空间和用地范围。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是否合适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设计方案研究。按照不同建设类别的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参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主体工程方案、配套工程方案、专项设计方案的比选,进行建设方案的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施工工艺的研究。对于技术难度大,施工工艺要求高的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埋深较大的管道及其他深基础处理单项工程,涉铁、涉电、高速公路项目需要进行施工工艺的专项设计研究,同时进行专项设计方案的比选和计算分析,确定推荐专项设计方案。单体方案投资估算。对项目推荐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书的编制。合理确定建设年限。编制征地拆迁费用估算表、建安费用估算表、其他费用估算表(征地拆迁费用已单列)。进行三表分类编制便于明晰项目投资的构成和资金计划的安排。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单体方案的研究成果,场址条件,结合项目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范围和建设环境条件,从土地类别、技术指标等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否需要调整的结论。如果需要调整必须提出调整的理由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方式及定量指标。项目的环境影响研究。重点结合系统设计和建设规模,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现状,建筑的敏感性分析、水土保持等环保保护标准的采用,进行施工期间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需要采取的工程设计措施和其他需要的实施保障及管理办法。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重点是研究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及所在地区适应性分析,通过对涉及征地拆迁、既有路网及河道运行、自然灾害、城市营运及管理的初步评估分析后,提出社会风险评价的主要结论。项目管理的研究。对项目实施、建设、运行在政策及管理方面的梳理,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后提出解决办法。经济评价。通过进行多方案的综合研究比选后,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提出推荐方案的综合经济指标和投资估算。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