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社区建设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居民;移动网络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也在持续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更多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物美价廉的硬件产品;软件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应打造适合城市发展的智慧社区平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关于智慧社区的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
1智慧社区
1.1智慧社区的概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科技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是新科技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现代化、智慧化、智能化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服务,形成一种智能管理形式的社区。从专业角度出发,智慧社区涉及到智能家居、网络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多种领域。智慧社区是一种在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产业下的新“产品”,该“产品”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领先的RFID相关技术,以及电信业务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良好等优势。
1.2智慧社区的作用
智慧社区可以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求,同时提供优化信息化资源,为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提供城市智慧化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利益。例如,某市的妇幼保健医院的移动医疗,已经可以实现患者提前预约门诊,在手机上查阅各项检查报告等功能。将装备了移动医疗设备的体验车开进社区,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现场打印体检报告等服务,并将社区居民的体检数据保存在医院的内网中,建立社区居民个人的电子医疗档案等。再如,社区居民如果在马路上发现井盖不见了或者是树被风吹倒了等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居民都可以利用手机拍照的功能,将照片以微信(彩信)的形式发送到应急联动中心,这样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就能实时地去解决,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新社区。
1.3发展现状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影响,智慧社区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要综合考虑民族文化、社区文化、周边环境设施以及住户的生活习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社区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更好地建设智慧社区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是近几年刚发展的新项目,各城市大力扶植社区建设,也有许多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都在向智慧社区方向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探索。智慧社区的经济投入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见到经济效益,这是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表现状态,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观望经济收益。因此,合作共赢是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应用共同参与到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和精力去经营建设好智慧社区。如在智慧社区的移动网络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即定的具体目标,利用前沿的信息化技术,针对于智慧社区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服务、通知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践,以确保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实现。
2基于移动网络智慧社区的方案
2.1设计时应规避的问题
(1)智慧社区的建设包含的系统和产品非常多,负责运行整个社区平台软件的开发商,都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统和产品。(2)智慧社区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个开发商在进行开发时,由于产品和系统过多导致开发难度较大,而且各个开发商之间也无法实现互通互利,如果全都由一个企业进行开发,需要的时间和财力的投入难以想象。(3)虽然智慧社区的概念在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但由于拥有住房的用户都已经在对应社区生活一定时间,对所处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习惯。很多用户认为没有必要去接受这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我已经所习惯的生活方式。(4)独立的开发一个新的APP,需要用户去学习许多新的功能,而这样的模式并不能使很多用户轻易接受。
2.2方案设计概要
2.2.1功能构架
围绕智慧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形成解决设计方案的思路。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与社区通告。社区用户在对社区内的移动终端专用的信息移动网络,对养老,医疗等数据进行采集,该数据在系统中形成电子化采集。政府通过专用的移动通信网络,对采集的数据通过推送页面,使社区的居民对该服务进行评价,充分地表达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对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建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将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电子化应用、电子化升级、电子化开发等方式,在社区展示牌进行展示。
2.2.2社区信息化功能
移动网络的服务端与数据业务服务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前端展现时要体现出服务对象,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服务的渠道可以通过社区电子屏、飞信接口、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小助手、个性业务和市民主页。用户在接受服务时,包括的内容有工作协同,无线采集、服务支撑、综合评价、公告通知。该系统的核心应用层包括社区管理工作、协同系统无线信息采集系统、社区服务支撑系统、社区综合评价系统、以及社区公告管理系统。社区的信息接口包括虚拟服务层和核心数据层,通过虚拟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从而达到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管理、资源接收等核心数据层的应用。飞信网关接口,离线交互数据交换接口,可通过社区云计算系统、系统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Web应用中间件信息支撑层来支持IT基础设施,服务器系统集中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网络安全设备等信息基础层。
2.2.3智慧社区的内容
(1)协同功能。上门巡视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专用网络联系沟通。通过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移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在移动设备的主页面上选择社区通信化软件,进入到社区信息化的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接收信息任务,在该软件的使用上加以计费。居委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登录,在网络上将飞信账号,授权账号进行捆绑。通过社区信息化软件中的企业飞信界面,指定工作给工作人员完成用户的任务,并且居委会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巡查和监督,以保证通信的实时沟通。(2)本地信息采集功能。通过PC和移动设备进行现场采集,将含有文字、数字、录音、视频、照片、电话、短信等信息收集在用户的存储数据中,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分类,以便日后的使用。信息采集功能需要包括前端采集功能,社区居民可以到用户所在的家中进行日常的巡视,如发现家中有老人存在的情况,要对老人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功能在后端工作时,可以形成闭环,请社区居民进行评价。该功能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进行排查和处理,并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后端采集管理系统,对前端系统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管理,实现社区的管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跟踪、监控和对采集的数据处理。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移动公司自由的短信,网线、网站的方式填写综合的服务评价问卷。
3智慧社区设计方案的实现
社区信息的设立是为更好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融会在一体,通过服务自助化、运营自主化、决策智能化的方式,将社会通知、活动信息化、在线查看缴费情况、社会周边商家服务、物业服务统一化等归纳为服务自助化中;将远程统一服务、运营状态实时监控、广告自动播放等归纳为运营自动化中;将基于数据营销活动、精准社区业主服务、商业精准营销、智能数据分析等归纳为决策智能化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带来了科技改革,可以享受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使用智能设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拉近业主和物业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合作为物业管理增加收入。对现有社区的智慧化改造,是一个抛弃陈旧管理,打造新型的智慧社区管理的方式,业主通过新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接受社区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还可以重新构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物业管理,这种新形势主动创造了社区服务管理的价值,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社区管理可以通过3方面来实现:(1)可以实现手机APP智能门禁,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注册业主用户,经过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认证并授权后,手机APP账户就具备养的智能钥匙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自己开门或者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远程开门,社区居民与访客可以进行远程视频,业主通过APP内的访客留影,可查看开门记录;(2)可以通过智慧物业进行邻里互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邻里之间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注册APP的用户可以通过物业的认证,享受到物业服务,如门卫接收快递、费用催收、维修通告等服务。社区居民也可以直接通过APP进行故障申报,社区内的用户可以在APP平台面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互动增加与邻居间沟通交流,促进和谐友好的社区关系。(3)还可以认证识别社区周围的商家。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的网页,可以了解到社区周边的商家服务信息,可以在线直接下单进行支付,选择自己想要的个性化服务,对于感兴趣的商家也可以自行关注或入住该平台,实时掌握该商家的优惠促销信息。
4结语
智慧社区的设计与实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现代化生活,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新翔,王驰,朱传华,等.基于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J].电信技术,2015,(11).
[2]朱琳,刘晓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服务公众采纳实证研究———以打浦桥街道“IN标签”为例[J].电子政务,2014,(8).
[3]冯亚飞,陈连刚,刘建华,等.基于移动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区研究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7,(4).
[4]陈军.基于Oauth协议的智慧社区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
篇2
四维传媒是一家较早登陆新三板的上海本土企业,董事长罗险峰也是一个外表儒雅、清爽利落的地道上海商人。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数字传媒技术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数字内容技术服务、移动互联应用、数字资产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2015年2月,公司成功完成了挂牌以来第三次定向增发。发行股票750万股,总计募集资金8100万元。
“上了新三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很明显, 我们是第一家在上新三板的同时还发定增的企业,这些资金都为我们的新业务打下了基础。”
罗险峰所说的新业务,指的是四维传媒2015年的一件大事。2015年5月12日,公司旗下控股公司上海东方网联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运营,主要开展以移动互联为平台的智慧社区建设,致力于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社区O2O模式。
据《21CBR》记者了解,目前,四维传媒已申请“邻里社区”品牌商标注册,开启覆盖上海社区服务网点的建设与改造,未来将整体覆盖上海208个街镇、3500个小区,可服务1500万上海社区居民。
说到O2O模式,罗董事长对《21CBR》记者强调,“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O2O公司,因为纯粹的O2O需要钱砸出来一个商业模式,而我们就是社区入口建设,抢占社区入口,做渠道建设。从传统业务升级跨越到智慧社区这个板块。”
“我们有庞大的社区入口,有很好的积累和盈利。所以我们不是转型,而是把原先的传统业务升级,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再去服务于客户。 所以我们现在的业务有连贯性,等于多了一个事业部。当然这些是在上了新三板后,有了融资,我们才有机会去做智慧社区项目。”
对于有着稳定盈利、成熟商业模式的四维传媒来说,很快要迎接的大事还有新三板的分层政策。
篇3
更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预计,2015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阿里和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才能做好,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因此,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大数据发堀将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2014年,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2014年是4G元年,4G的移动高速体验为智慧城市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IDC建设原本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石,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阿里巴巴、银江股份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预计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将明显增多。
民生类的服务平台涌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4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通知指出,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同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计80个城市。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旨在通过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据预计,2015年,民生类的服务平台将在中国各地快速涌现,并且会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结合4G网络推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智慧城市物流转实为虚
商品与服务数字化是实现电商的前提。城市空港、内陆港、保税区等实体商品集散地将利用云平台实现数字化仓储、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补足电商体系的铁三角。
中搜云商城正是实现商品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与上海、宁波、烟台等多个城市的保税区、自贸区合作,将商品汇集在虚拟货物中心,呈现在全国各地手机用户的移动应用上。商品被检索、下单、支付,配送信息跟进等在线购物环节都将以信息流转;仓储、渠道突破地域局限,实现全国范围内货物调配和全用户分销。云商城极大丰富了城市商品品类,加速了商品流动性。
高速网络的推广将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高速网络在中国大范围的推广将会为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等智能终端获取位置定位、路线导航、天气走向、寻找美食、酒店预订、景点推荐、购物导航、互动分享、网上购票等多种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据预计,2015年,智慧旅游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高速网络的推广,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使得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分析和信息获取等旅游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游客的体验逐步提升,将逐渐形成网络效应,在未来的几年,智慧旅游将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政企协同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为此,2014年各地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与神州数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江苏省南通市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胜天成等,均在智慧城市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智慧城市有效推进奠定资金和专业运营基础。事实已经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因此2015年这种趋势将更明显。
智慧医疗将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
2014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据预计,2015年,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智慧杜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入口的争夺点
近些年,各类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其中数字社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和智能生态社区等各类智慧社区项目层出不穷。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因此,2015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快速拓展。据预计,智慧社区建设将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将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刨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中国将稳步推进政务云采购工作
2014年8月,政务云服务采购试点启动。自2010年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开展云计算示范工程以来,政府积极展开了云计算新型服务采购的模式探索,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种类,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将云计算服务纳入其中。国家采购中心将完善采购标准和流程,从中央政府机关开始试点,向地方政府推广。据预计,2015年,各地方政府将会积极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各地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和关注服务标准、服务安全及服务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响应国家云战略服务推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标准。
信息安全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篇4
关键词:大数据;健康产业;智慧健康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健康产业包括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产品产业,也包括康复疗养、健身休闲、旅游度假、咨询培训为代表的服务产业。相应的餐饮酒店、房地产、商务、办公、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为代表的支撑产业也包括在内。对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健身、咨询培训和游度假等相关服务业分别满足人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不同的健康服务消费的需求,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的需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等不断渗入医疗健康行业,我国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
1.通过数据平台,形成智慧健康产品产业化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趋势下,移动医疗日渐兴起并将重构医疗健康产业链和服务模式。移动医疗借助于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实现治疗保健未必上医院的模式。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移动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数据平台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
2.通过大数据分析,可提供个性化的智慧健康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独特作用在于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起数据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有用的信息。如通过其智能穿戴系统上积累的数据,显示其有高血压发作的预兆,即可进行高血压预防干预 。每个人的健康数据都是一个全样本库,通过对样本针对性的分析,可以得到对该特定人进行健康服务的智慧化服务方案,使得疾病从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理念。
3.通过大数据挖掘,资源在健康支撑行业的配置更加合理
大数据非常重要的功能在于其预测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数据挖掘,再结合相应的算法,榫霾咛峁┎慰肌H缡欠裥枰在某个社区建设一个新的健身馆,可以通过对该社区区民的运动情况及运动偏好数据分析来决定是否建设以及建设哪些设施。健身休闲、商贸物流以及健康文化创意等都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决定资源的分配情况。
二、大数据时代健康产业遇到的挑战
1.缺乏系统性的大数据
智慧型的健康产业需要有一个互联共享的基础数据库的支持。但在目前的数据的采集与整合机制下,在某一地区甚至全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内建设系统性的数据库依然难度较大。一方面,各个传统企业所获取到的信息往往分散在服务各自的数据库中,由于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信息,如果共享此类信息有侵权的可能。而且各企业之间服务器的技术标准不同,所以企业数据库之间难以打通,集合化程度低,很难汇聚成大数据,林外,健康数据应用的研究,在结构上差异很大,并没有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通过大数据中心对多维度数据进行收集和融合也较为困难。因为系统技术问题所造成的技术孤岛,是大数据时代健康产业的发展遇到的挑战之一。
2.大数据隐私与安全有待加强
健康数据的共享方便了患者就医,但由于医疗产业范围内健康消费品及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获取信息与大众隐私间的矛盾成为大健康产业适用人群普通大众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大众参与才能最终生成大数据,而隐私与安全是大众参与并进行数据共资料来源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共享数据的隐私与安全保护,避免出现隐私泄漏等问题,公众的隐私与安全保护有风险的前提下,大众缺乏足够热情参与,数据的采集来源堪忧情形下,智慧健康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安全隐私保护薄弱影响数据的共享范围,所以对健康企业的的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数据库通过基于数据跨地区跨国界计算、操作还比较欠缺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3.政府对数据监管有待加强
健康医疗数据更具其控制者不同,可以分为政府控制的数据与医疗卫生等健康机构控制的数据。如政府机构掌握着公共卫生检测等相关数据。但在数据保存的过程中,各种存储技术以及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共享协作等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标准从而难以兼容,导致大量数据的面对来自不同机构、采取不同格式、造成丢失,或者数据在新旧系统之间的迁移造成泄露。而健康机构存在着多学科、跨业务流程的数据,此时作为数据控制者的健康机构和组织负有对数据的管理。而政府部门对健康机构对数据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管,但目前政府对数据控制着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
三、大数据时代下发展健康产业的对策
1.医疗健康企业间建立互联共享的数据平台
健康数据进行市场化应用的前提是建立互联共享的数据平台。重点在跨行业大数据应用方面出台推动政策,促进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与健康行业开展大数据融合,带动全社会健康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在技术创新上,一是要加强健康数据技术研发方向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在大数据平台和软件上实现突破。二是推动政府和公用事业领域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工作,对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控制。三是政府积极规划和引导健康数据交易活动,为数据资源的流通创造有利条件。使健康数据在建设健康中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过程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社
2.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完善对个人健康数据中的隐私保护,第一是完善立法,改变目前的法规条文零散抽象,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现状。二是利用技术手段,
依托信息社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飞速发展,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护的技术保障作用。通过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数据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加强整个信息产业链的行业自律机制,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对于保护隐私是最好的途径。
篇5
在如今的企业经营活动中,CSR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经营课题。企业希望其与经营理念保持一致,由此展开的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
YKK集团将以拉链为中心的“YKK”品牌发斯宁‘事业和以门窗为中心的“YKK AP”品牌建材事业作为两大核心业务,在经营活动中,以“不为他人利益着想,则企业自身也不可能发展繁荣”这一自创业开始传承下来的“善之巡环”。理念作为企业精神。这一精神在经营中具体体现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高度重视产品创新,为社会带来新价值,并将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与社会、员工和事业伙伴进行分享。这一“循环”的观点,就是YKK持续经营至今的指导思想。自创业开始,YKK将“善之巡环”视为企业的根本价值,在当今的经营活动中亦是如此,这一精神已扎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在全球推广。
此外,为了在全球事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环境之下推行负责任的经营活动,YKK提出了“追求更高企业价值”这一经营理念。在员工,顾客、社会。经营、商品、技术和公正这七个领域不断追求更高质量。将CSR所要求的“经济方面”、“环境方面”、“社会方面”责任作为基本思考方式,融入在全球开展的企业经营活动中。
2008年,为了在全体员工中进一步渗透YKK精神和经营理念,YKK在公司创始人诞辰100周年之际,明确了包括海外1.9万名员工在内的全体4万名员工共同的YKK价值观,例如什么是YKK应有的企业形象,YKK取得今日成功的优势有哪些。
由此,YKK明确了“从失败走向成功,信任并放手让年轻人干;持续追求,品质至上;不断努力,建立完善的信赖关系”这三条核心价值。YKK希望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实践核心价值,在为顾客提供新价值的同时,为不断提高事业价值而努力。
YKK全球事业遵循的csR三项原则
目前,YKK集团在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111家公司,其中在海外的业务发展已超过了半个世纪。YKK集团克服了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障碍,坚信上述的企业哲学和企业理念,按照自身的CSR三原则,在全球推进事业。
YKK的CSR第一项原则是“当地主义”。即在海外开展经营活动时并不唯劳务成本论,而是根据市场和当地产业的需求进行投资开展业务。以成为该国的“当地企业”为目标,扎根该国,将经验智慧用在符合当地市场的事业中。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将所得利润优先用于再投资,在当地录用、培养人才,使他们担任起企业经营的重任。
第二项原则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坚持“品质至上主义”。YKK采用一体化生产体制,从原材料到生产出成品的所有工程均由YKK自身建设,并注重实际上的统一标准,亲自开发生产设备。由此,YKK所生产的产品在世界上以相同的技术、相同的机械和相同的品质著称,这是生产出符合世界品质产品的基础。遍布全球的顾客对于YKK的评价是:无论在任何国家,都能采购到品质一流、令人放心的YKK产品。
第三项原则是“站在全球的角度应对环境问题”。为了应对“无国界”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YKK在集团内实行了相应的统一方针和行动。自YKKl994年制定“YKK集团环境”以来,在遍布世界的所有生产基地中推行ISO 140001认证、废弃物再利用等霉排放的环保减负活动。在致力解决各地区所面临的环保课题的同时,将解决方案反馈至集团内部进行交流,以提高集团整体的环保应对能力。
履行“当地企业”公民责任致力提升企业价值
YKK集团在中国的事业发展始于1992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之后,陆续在大连、上海、苏州、苏锡和深圳等地设立了11家事业公司和1家投资公司。目前共有12家公司和63个基地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
“与社会共存”和“提高企业价值”是建立在企业精神与经营理念、核心价值以及CSR理念基础上的理念,YKK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同时,也注重营造一个使员工充满生机、适宜工作的企业氛围。
2005年,YKK中国集团提出了“截止到2008年,中国员工的干部比例要占到全体干部的50%”的目标,这标志着推进本地化经营工作的正式展开。为了巩固在中国的经营基础,YKK中国集团积极促进当地员工进入公司的管理层。以实力来选拔人才,通过干部培训使之理解经营之道和方法,进一步实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针,让人人都具有领导意识,牢牢掌握YKK精神和经营理念。
在主营业务方面,“YKK AP”品牌积极开发提供符合中国政府环保节能政策的产品,YKK的目的是通过建材事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例如,2010年成立的建材研发中心开发了“遮阳节能铝合金门窗”,该门窗产品在窗户的玻璃夹层中增加了具有遮阳功能的材质,使得外部不再需要遮阳设备,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目前在中国,该款产品已在今年春季开始销售,并被江苏省建设厅认定为具有节能遮阳和隔热作品的特殊产品。
2010年,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的临港工厂正式运营。临港工厂是根据中国政府大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政策建造的环保型工厂。该工程投入3,500万元,建造了排水处理、排水再循环、分类排水系统、分类排气管、采光屋顶等设施,并且采用了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的外墙特殊环保墙砖,所达到的环保功效相当于980棵白杨树净化空气的效果。
篇6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后果随多次强大余震及次生灾害不断升级:截止4月上旬死亡失踪人数已近三万人;全国包括东京在内数百万用户承受计划断电、断水、断燃气、断交通通讯的煎熬;震中周边无数个城市因生命线系统次生灾害处于一片废墟之中。更令世人担忧的是福岛第一、二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核泄漏危机,使遭受地震海啸重创的日本国“雪上加霜”。面对日本巨大的自然加人为的灾情,我以一个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的观察及分析,希望中国防患于未然,加快制定与完善21世纪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规划策略。
一、日本“3.11”地震海啸巨灾引发人类之“痛”
(一)巨灾让世界重新认识人类自我
与海啸结伴而至的“3.11”地震,堪称世界上第一大震,刹那间地动山摇,海面上矗起几丈高的水墙,所到之处,船毁屋倾。据估计,此次9级巨灾的破坏能量,是造成近10万人死亡的中国汶川地震(2008年)的20多倍,是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的256倍,是造成20多万人死亡的海地地震(2010年)的700倍,更是造成24万人死亡的广岛原子弹爆炸(1945年)的1.1万倍。在这一自然界伟力冲击之下,作为世界防灾强国的日本不堪一击。对于21世纪出现的非规律巨灾形势,我们应有新的认知和思维,重新审视现行抗灾能力的标准修订,考虑世界范围的联合抗灾,特别要求联合国极其相关组织与专门会议,研究并制定联合国框架下的《世界减灾公约》,形成新平台下的预测、预警、设防一体化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3月下旬世界银行了《自然灾害,非自然灾害:有效预防的经济学》报告,针对日本巨灾向世人发出警示,灾害预防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原则上都知道预防胜于治疗,可往往鲜有作为。事实上,日本依靠历年的防灾演习措施在巨灾中拯救了许多生命,相比之下伤亡人数非常有限,这表明日本长期的防灾投入得到了真实的回报。
(二)巨灾让世界重新认知城市减灾之困
2010~201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 2011年我国“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政协委员曾建议我国“十二五”规划,要增加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内容,意在强化对中国大规模工程建设前期防灾减灾基理的把握。据知,中国“十一五”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基本理念与操作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尽管建设“世界城市”口号满天飞,却忽视了世界级大城市面对巨灾的综合应对能力建设。且不说9级地震海啸,哪怕是降低震级的大灾突然降临(比如7级地震),沿海特大城市能有效应对吗?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及生命线系统安全运行有保障吗?首都北京虽无海啸、火山之虞,但巨震之灾并不少见。一旦有大灾、巨灾规模的事件发生,城市该如何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必要运行,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乃至“十二五”规划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在日本“3.11”地震死难者中,绝大多数是因海啸冲击所致,被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砸死的仅占极小比例,日本建筑的抗震安全性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而“海啸”破坏力太大,人类至今仍无有效的预防办法,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教训。我国针对城市巨灾的综合减灾研究尚未起步,缺少这方面的应急管理及投入机制,应当承认中国大城市的灾害管理仍处于知之不多、欠实战型的低水平模式。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长期受困于能源安全之苦、承载力加剧之祸、夏季降雨就涝、冬季降雪就堵……中国是否应从日本这次灾难处置中审视与思考综合减灾的管理和技术对策?对于该次巨灾,日本国已经日益客观地审视、估计出它将对日本经济、社会产生的“蝴蝶效应”,灾害直接损失远高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至少相当于2010年日本GDP的4%。
(三)巨灾让世界了解日本媒体与公众的防灾素养
日本“3.11”地震灾害,让国人充分看到了该国媒体快捷、全面、深入的报道及公众训练有素的状态。现代媒体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全球动态,使我们能及时地立体化地把握灾情信息,但日本媒体能有此作为,应源于对日本1961年《灾害对策基本法》的贯彻。这里谈谈三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毁灭性打击,在日本人面孔上很难找到惊恐,这些都得益于日本国民长期培育起的安全自护防灾文化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同心同德是社会结构的支柱,这在灾难或危机时尤为明显,日本国民在大灾之前表现出了坚韧、淡定和秩序。尽管巨大灾难使日本社会结构遭受挤压和破坏,但人民的自护自救使它不被撕裂。
其二,从日本“3.11”地震的电视报道中,不仅让世界及时领略日本政府的决策,更从一幕幕惊涛骇浪的背景下,感受到整个国家在减灾法律下有序工作的进程。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尤深,即日本高速公路修复人员在大震后两小时就已到达灾损地点,测绘地形,记录灾情。这不仅体现了极强的信息意识,更体现了巨灾当前各方机构应急处置的职业道德及规范化行动。
其三,在日本电视解说中听不到“启动某某应急预案”的响亮口号,却让人真实感到一切处置是有计划的,应急预案在发挥作用。此次震灾,日本自卫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救灾任务。在一份关于日本自卫队战斗力的评估报告中,除在超限战水平及应对大规模非常规救援的能力还不理想外,其它救援及指挥均获高分。这足以说明,国家的防灾救灾工作必须长抓不懈、要有应急综合体系的充分准备。
中国关注科技减灾已有多年,但救灾排险尚未走出“人海战术”的套路,日本应对灾害的做法与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
二、日本巨灾警示世界工程界更新安全观
面对日本“3.11”空前巨灾,防灾救灾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无论是防灾科技工作者还是建筑师、工程师都该齐心合力,科技界应具有国际减灾视野的大安全观,要积极建言形成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框架下的全球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生存是维持生命的艺术,建筑师要有构建安全空间的设计能力。日本“3.11”震灾造成了近10万幢房屋倒塌,却没有传出类似“豆腐渣工程”的报道。然而,对于这场尚在持续的灾难,建筑工程界、设计界是否仍该从中找找原因,即有关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当下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到处都是建筑工程项目,但中国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都不尽如人意,2011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祖类建筑师就讲到“我国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28年,英国是102年”。从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云南盈江5.8级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倒塌,尽管处在地震活跃带,但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地建筑的抗震等级是很低的。央视新址火灾是震惊全国的特大事故,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火灾发生前就已暴露出安全设计上的先天不足,马国馨院士在2003年6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部分)”的评审意见中,从七个方面陈述了对现有方案存在隐患的忧虑,其中消防无助、防灾无为、疏散不利等论断都是极有预见性的。马院士严肃指出,城市建筑用人为制造许多技术上的难题来追求标志性是不可取的。建筑安全涉及面广,与公众息息相关,不单要经受灾害的考验,而且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安全。对于当代设计师(含建筑师)来说,任何缺乏必要安全内涵的项目都是欠缺职业道德的。从建筑安全观上看,至少有四点值得关注。
(一)设计师的安全伦理观
许多国家对设计师的伦理规范都有一个关键性短语,即要求设计师的作品要“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作品的安全性与社会经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契约诸方面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为强化安全设计,要积极探讨设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在尊重生存权及保持客观公正立场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公共安全建设的目标之一。
(二)设计师的安全执业观
美国安全学者Heinrich认为,现实社会存在“88:10:2”的事故灾害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综合产生,只有2起是人类难以预测预防的。现代国际减灾界的共识是,在事故系统中至少有70%源于人为失误。可见,无论是项目管理者还是建筑师,都应该恪守客观性原则,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安全准则去设计建筑,断绝任何影响客观性的关系,避免设计留下隐患。建筑师在安全责任上不仅要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支持,更要从内心自省上树立起一种安全执业观。
(三)设计师的生命敬畏观
公众作为产品或建筑的使用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生命安危交给了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所以设计师在创作中不仅要强化对生命安全责任观,更要唤醒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建筑师在职业过程中不仅要关心项目经营利益最大化,更应有责任将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首要约束条件。
(四)设计师的安全诚信观
对于自然灾害还是技术风险,人类至今还无法绝对规避,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零事故”,但可以要求设计师以更多关怀的情感建立起与甲方客户信任的基石。2004年,中日韩三国工程院共同签署的《亚洲工程师道德指导意见》,就把对生命健康、安全和福祉的责任放在了首位。该意见要求建筑师具有安全诚信观,包括建设项目自选址、方案创作、功能设计乃至建材的使用上,都必须贯彻保障公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准则,杜绝所有自觉或不自觉的、以公众生命安全与健康为代价的设计项目。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将由技术保障不确定性引发的事故灾难风险降至最低。
三、重新审视21世纪初中期综合减灾国际策略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发生了一系列的非规律性巨灾。对此,我们的防灾减灾规划不能停滞在陈旧模式及落后水平上,最终影响到国家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一)确立联合国减灾战略与各重灾国合作框架
现在全球的国际减灾战略是1987年第44届联大所确定的1990~2000年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继续,至今已有20年历程了。1994年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了首届世界减灾大会,大会通过了《横滨战略》,提出建立全球规模的防灾机制。
2005年1月在日本神户召开联合国第二届减灾大会,目的是完成10年前横滨战略总结并制定21世纪的国际减灾方针。大会通过了《神户宣言》,提出要重视建设以人为本的灾害早期预警系统、风险评估、教育和行动、构建一个抗御灾害能力强大的国家和社会。大会通过的2005~2015年优先行动计划涉及到五大发展领域,其中包括提高认定、评价、监视风险和早期预警的能力,指推广灾害风险评估、建立灾害风险和脆弱性评价体系,建立以民为本的早期预警系统,提高重要公共设施和生命线的抗震设防能力等,大会还通过创立“国际早期预警系统”(IEWP)的决议。参加IEWP的有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UNEP)、联合国国际防灾战略组织(ISDR)等联合国机构。
2005年9月,根据总理倡议,联合国在北京召开了“亚洲减灾大会”,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在强调确保国家和地方政府优先考虑减少灾害风险,并构建实施减灾行动强有力的机构和体系同时,要建设早期预警系统。为有效应对灾害,应全面加强备灾工作,特别要建立有效的区域、国家、地区和社区不同层级的备灾反应能力等。
根据21世纪前十年全球“巨灾”多发的趋势,我建议联合国不仅应着力修订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的目标和任务,更应该紧急磋商并召开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研讨如下关键问题:(1)将应对全球性巨灾纳入每年联合国大会议程中,并规定每年度召开世界性灾害预测会议并设立防御对策专门委员会;(2)研究起草通过联合国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相关议程的报告;(3)研究并制定以重灾国为主的他国救援一体化应急管理体制;(4)巨灾条件下灾害风险测度与评估体系再研究;(5)国家及区域级应急管理及综合减灾规划体系建设的评估与重审;(6)考虑巨灾及其主要致命性次生灾害(如核事故、火灾爆炸等)的国家设施安全控制体系;(7)考虑巨灾条件下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网络韧性”对策等。
地震海啸人类是无法遏制的灾害,从地震发生到海啸的到来,总伴随一定的时间。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的运用是很好的例子,该系统始建于1966年,共有26个国家参加,在夏威夷、阿拉斯加、日本、智利等设置了海啸警报中心。1983年5月26日,日本本州岛秋田以西约100公里海底发生7.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发生7分钟,离震中最近的验潮站观测到海啸波,第14分钟,由计算机制作的警报发向日本全国,并通过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同时到太平洋沿岸各国。此次海啸持续了8小时,日本沿海浪高近10米,尽管十分凶猛,但由于人员避险及时,仅有百余人死伤,是一典型的防灾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日本作为全球重灾国及防灾强国,在“3.11”巨灾中也暴露出灾害管理及监管上的漏洞,尤其不应该让核电站机组及设施超安全寿命运行。同时,在地震高发地区的地壳断层附近建设如此众多的核电站太不明智。对此,无论是国际原子能组织、还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乃至日本民间组织“原子能资料信息室”都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提升巨灾次生灾害关键环节抗灾标准
地震次生灾害的表现形式多样,以防御地震海啸破坏为例,除人工预警外,海啸灾害没有征兆,突发性太强。为防止海水淹没、房屋倒塌压埋、海浪夹杂物冲击等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在新的减灾理念下,尽量避让并合理规划:(1)在建筑设计上,可在近海区域,仅在海拔较高且有适宜的逃生通道之外建造房屋,房屋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以及相互连接要有足够的强度,用以抵御海浪引发的水平推力,底层迎水墙不宜承重,否则,迎水墙受冲击将引起房屋倒塌。(2)在结构设计上,除正常考虑建筑荷载外,还要考虑防灾上的特殊要求,如浮力、浪涌力、拖曳力、冲击力、静水压力等。(3)从海啸避让规划策略上,要研究海啸影响区划及海啸阻挡、躲避及抗御对策等。
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受海啸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中科院院士陈颙曾作过专门研究。他认为从海啸的发生机理看,中国的海岸受海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浪高5m的2级海啸而言,受威胁的沿海地区的GDP占全国近1/4,而从成灾的角度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提高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设防标准是未来应对巨灾的长期任务。
(三)21世纪中长期我国应对巨灾的战略思考
尽管中国自2003年逐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及预案,国家也制定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及《突发事件应对法》,但真到巨灾突降时仍不足应对。因此,我们要从传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中走出来,重新考虑复合性管理的应对之策。也就是说,中国要从日本“3.11”巨灾的经验教训中变得更加智慧,在借鉴他国先进做法的同时,形成中国未来二、三十年应对巨灾的理论与实践新模式。
早在2001年,日本东京就提出了“首都功能安全保障后援方案”,核心内容是:后援首都的功能,不仅要在发生大地震或恐怖事件、突发事件的时候维持国家的中枢功能,并要对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的维持与稳定做出贡献,协助国家设立灾害对策总指挥部、派遣救援队伍、调集灾后恢复重建物资、颁布适用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对首都圈的人员安全及设施保障起到可靠作用。首都功能分为立法功能、行政功能和司法功能,模式是一旦发生地震等类巨灾,从启动阶段到应急恢复阶段、恢复阶段、复兴重建阶段所需的时间限为灾害危机后3天、1周、1个月和1个月以上。3日内确保国家巨灾对策本部的功能、各部委防灾应对功能和防卫功能,尤其要强化巨灾支撑基础功能(信息通讯指挥、前沿媒体、生命线系统、运输保障等)的作用。
结合我国应对巨灾未来策略的制定,核心思想是如何在不断增强的中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上,提高国家防灾性能。要使我国从灾害的原因型管理转化为循环型结果型危机管理、从信息的条块化向多元化、从以单灾种的部门管理向综合协调“大部制”管理转化等等,从基础研究、设施建设、危机管理机制与能力,乃至公众的防灾减灾文化上都要来一个跨跃式变革和发展。
中国应制定21世纪中长期应对巨灾的规划,在此之前,首先不妨先集思广益,如张业成《从印度洋地震海啸看中国的巨灾风险》(《灾害学》杂志2007年3期)一文分析了我国的巨灾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京津唐地区、江淮下游区(含上海、杭州等市)、珠江三角洲地区、松嬾平原区、辽河平原区、黄河中下游区、江汉平原及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区等11个区域,尽管这种划分未经最后确认,但它至少为编研21世纪中长期防御巨灾的国家对策提供了“时空”域。其次要告诫国人,在未来不确定性巨灾面前,政府和公众该承担什么责任与义务,这不仅期待政府《综合减灾法》及《巨灾法》的制定,更有赖于强化国民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