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纳统条件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纳统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投资纳统条件

篇1

第一条凡在我县投资并完备法定手续的外来投资者,除享受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均可享受本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条充分依托资源优势,设立对外招商项目库,外来投资者可自由选择项目,也可自带项目。

第三条鼓励外来投资者到我县兴办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商贸、饮食、娱乐服务业,专业市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利用资金、技术、设备、知识产权优势,嫁接、改造、承包、租赁我县现有企业,甚至购买我县企业的产权、股权并参与经营管理。

第四条在县招商局设立投诉中心,集中受理外来投资者在我县投资创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限期进行答复和解决。

第五条外来投资者报批投资项目或办理有关证照,属县级管辖的统一在县便民投资服务中心集中限时办理。凡投资者报送齐全的审批材料,原则上即时办理,当日完成,有特殊情况不能即时办理的,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由受理部门服务,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超过时限的,客商有权向县投诉中心投诉。

第六条外来投资者可通过有偿出让、租赁的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的下限收取。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企业,在合同约定的开发期内免收土地出让金。

第七条外来投资者在我县投资兴办农、林、牧业加工企业的,自投产之日起,前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当年交纳的增值税,属地方留成使用的部分,由县财政按1:1的比例在五年内分别给予80%、60%、40%、20%和10%的奖励。

第八条外来投资者在城镇规划区以外兴办生产性企业的,减半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兴办产品出口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有关部门认定后,三年内减半征收资源税。

第九条鼓励外来投资者入驻白鹤滩工业园区进行综合开发,可以BT、BOT模式投资建设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固定资产投入2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县人民政府在工业园区内分别提供1亩、3亩、4亩、5亩土地的使用权,用于建设个人生活设施或其它建筑物,其土地使用权与投资兴办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限相同,土地出让金按基准地价的下限收取。

第十条给予外来投资者居民待遇,其投资兴办的企业在土地、水、电、交通运输和通讯等方面的困难,主管部门及时给予支持解决,收费标准不高于县内投资者兴办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及其技术、管理人才的亲属、子女可免费在县内任何一地落户,入托、就学等方面的收费标准不高于县内居民。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当年实际入库税收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县委、政府挂牌予以重点保护。积极支持我县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且作出较大贡献的客商,由县委、政府为其颁发“外来投资企业客商证”,并授予荣誉称号。

第十二条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按《巧家县外商投资企业收费目录》规定执行,有浮动幅度的按下限执行。

第十三条坚决制止对企业的“四乱”行为,一律由县“统征办”依法对外来投资企业征收各种规费,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对外来投资企业摊派或收取其它费用,顶风违纪的由县纪检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严从快查处。

第十四条纪检监察和执法机关对外来投资企业采取封存财务帐表、银行帐户等限制性措施,须经县招商引资领导组同意。公、检、法部门办理涉及外来投资企业的案件必须完善法律手续,事前要向县委、政府汇报同意,事后要有书面情况报告。

第十五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为外来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破坏招商引资环境,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损害外来客商合法利益的,必须严肃处理。

第十六条鼓励全县各级干部职工和我县在外地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凡引进外资1000万元以上并形成固定资产的,给予引资者1%的奖励,同一个项目奖金最高不超过20万元,资金在外资企业投产之日起一个月内由县财政认定后兑现。

第十七条新办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符合国家、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我县产业发展导向,从建成投产之日起,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交纳增值税属地方留成使用的部分,由企业按规定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县财政以奖励方式返还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第一年奖励80%,第二年奖励60%,第三年奖励40%,第四年奖励20%,第五年奖励10%,五年后不再实行奖励。

第十八条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实际入库税收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政府优先安排土地。

第十九条企业因招商引资进行资产重组、增资扩股、合资合作,进而进行产权重组、变更,且企业实际入库税收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增长部分产生的有关契税,由县财政在五年内以先征后奖的方式全额返还给企业。

第二十条加强企业品牌工程建设,对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县财政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和10万元;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县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二十一条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环境标志、安全标志、农产品产地和绿色食品认证,获得IS014000、IS018000认证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获得农产品产地认证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获得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

第二十二条白鹤投资有限公司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切实做好融资担保工作,努力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第二十三条设立先进企业奖、企业经营者综合目标奖、财政突出贡献奖和外向型企业奖,对年度业绩突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主要经营者进行表彰奖励(评选办法另定),获奖企业的技改项目视为我县重点技改项目,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的技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政策。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为除开发水能、矿产资源以外的所有企业。

篇2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农业企业财务行为,有利于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结合农业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农业企业。农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以其为依托,农、工、商综合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社会经济组织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外商投资等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类组织形式的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变更等事项,应当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变更文件的复制件。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依法计算和缴纳国家税收,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监督。

第五条企业应当完善内部经营责任制。各种类型的农业承包经营单位,包括家庭农场在内,应当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定额上缴、自负盈亏”的办法,认真履行承包合同,完成上缴任务,合理分配收益。

企业对所属的工业、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单位也应赋予其相对独立的经营自,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计算盈亏、定额上缴”的办法;可向银行(信用社)开户,办理存款和贷款。

第六条企业应当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各项财产物资的进出消耗,都应当做到手续齐全,计量准确,并制定和修定各项定额;平时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年度终了前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财产清查。

第七条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做好财务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产。

第二章资金筹集

第八条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

资本金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为其他法人单位(包括乡、村、镇等集体资本金)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为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为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第九条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各方集资或者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向企业投资。

企业不得吸收投资者的已设立有担保物权及租赁资产的出资。

第十条企业资本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筹集。

投资者未按照投资合同、协议履行出资义务的,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由企业据以发给投资者出资证明书。

第十二条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间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资者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合同、章程的规定,分享企业利润和分担企业风险及亏损。

第十三条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接受捐赠的财产;资产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与原账面净值的差额以及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计入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第十四条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家庭农场款、待转家庭农场上交款、专项应付款、应交税金、应交包干利润、其他应交款、应付利润和其它应付款、应付短期债券、预提费用等。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作为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发行的长期债券按照债券面值计价,实际收到的价款超过或者低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冲减或者增加利息支出。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按期偿还各种负债,如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企业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第三章流动资产

第十六条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家庭农场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等。

应收票据应当按照面值计价。贴现应收票据的实得款项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第十七条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1%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金。收回已经确认核销的坏账,增加坏账准备金。

不计提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冲减管理费用。

第十八条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种子、饲料、肥料、农药)、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幼畜和育肥畜、产成品、商品等。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购入的材料,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自制的材料,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用等计价。

商品流通业采购的商品,按照商品进价成本计价。

购入的幼畜和育肥畜按实际购入价格计价。自繁的幼畜和育肥畜,按实际成本计价;自繁的幼畜成龄转为产役畜,按市价计价。产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按折余价值计价。

自产留用的种子、饲料、口粮以及工业用原材料等,按市价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加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缴纳的税金等计价;无发票账单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市价计价。

第十九条企业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低值易耗品可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按计划成本核算,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当单独核算。

企业领用或者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二十条企业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和材料,一次或者分期摊销。

第二十一条存货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管理费用。存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章固定资产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产畜和役畜,使用的土地、公路、桥梁、堤坝、水库、干渠、支渠、机井、水泥晒场、经济林木、防护林、养殖池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第二十三条固定资产按照下列方式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外购的产畜和役畜按购进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等计价。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企业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原、矿山等,应造册登记,加强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价。

企业以前年度建设的公路、桥梁、堤坝、水库、干渠、支渠、机井、水泥晒场、防护林等,未计价的暂不计价,但应造册登记,加强管理。企业在1994年以后年度新建的上述固定资产,按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企业自行营造的,转入固定资产的橡胶、果、桑、茶树等经济林木,按照营林实际成本计价。企业营造的为生产服务的防风、固沙、护堤等防护林木,也按照营林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账单的,按照同类设备的市价计价。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二十四条企业的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照下列方法计价:

自营工程,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出包工程,按照应当支付的工程价款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原价、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支出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第二十五条在建工程发生报废或者毁损,按照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其净损失,在筹建期间计入开办费,在投入生产经营以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工程交付使用前因进行试运转发生的支出,计入工程成本。在试运转中形成产品且可以对外销售的,以实际销售收入或者预计售价扣除税金后,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第二十六条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峻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计算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折旧。

第二十七条企业下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机械(包括农业机械),仪器仪表,运输工具,经济林木,产畜和役畜,养殖池,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及1994年以后建设的公路、桥梁、堤坝、水库、干渠、支渠、机井、水泥晒场等。季节性停用的设备应在使用的季节提足全年折旧,计入使用期间的成本。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防护林、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原、矿山)等。

1993年以前建设的公路、桥梁、堤坝、水库、干渠、支渠、机井、水泥晒场等,也不计提折旧。

第二十八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经财政部批准的技术进步快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在开始实行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九条采用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采用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一)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里程折旧额=—————————————

总行驶里程

(二)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总工作小时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2

年折旧率=————×100%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采用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年折旧率=———————————————×100%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第三十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按月计提。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的逾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企业营业外支出,不得补提折旧。

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不得冲减资本金。

第三十一条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分期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采用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计入有关费用;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有关费用。

第三十二条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或者清理报废的变价净收入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是指转让或者变卖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减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原价减估计折旧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及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变价收入、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在建工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筹建期间发生的与工程不直接有关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清理净损益,以及由于非常原因而造成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计入开办费。

第五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三十四条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三十五条无形资产一般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购入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市价计价。

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账。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确认。

第三十六条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第三十七条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除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净收入和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国有企业对国家划拨给的土地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立永久性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少量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有偿转让。企业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时,应本着从严控制农业耕地转非农用地的原则,经有关部门批准办理有偿转让手续,并按规定缴纳税费。缴纳税费后的净收入增加国家资本金。

第三十八条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土地开发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等支出。

下列费用不包括在开办费内:应当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为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以及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土地开发费是指企业1994年以后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上述土地自交付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其开发费按照不短于5年期限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有效租赁期限内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第三十九条其他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特准储备物资是指不参加生产经营的经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

第六章对外投资

第四十条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者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企业不得以国家专项储备的物资以及国家规定不得用于对外投资的其他财产向其他单位投资。

第四十一条企业对外投资的计价,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以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企业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企业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应计利息的,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计利息)与债券面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第四十二条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四十三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且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或者减少的数额中应当分摊的部分,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对外投资,并且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对外投资。

第四十四条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或者补缴所得税。企业收回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第七章成本和费用

第四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成本核算体制。规模较大的企业,可实行两级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分别在基层核算单位和企业进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可实行一级成本核算,成本核算集中在企业进行。

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分业核算制,对所属的农业、工业、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单位应当分别核算成本,企业要定期进行成本汇总。对统一经营的农业,由农业基层核算单位(如生产队)核算农产品成本;承包经营的农业,由家庭农场等农业承包经营单位核算农产品成本。企业不核算农业承包经营单位的农产品成本,但由承包单位将大宗农产品交企业经销的,由企业按实际支付给承包单位的结算价计算企业的农产品销售的营业成本。

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重点和对象。主要产品成本应单独核算,次要产品成本可适当合并核算。

企业主要农产品确定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糖料、烟叶、牛奶、羊毛、肉类(分猪、牛、羊、禽肉)、禽蛋、蚕茧、林产品(原木、锯材、干胶、水果、茶叶)、水产品(鱼、虾、贝、藻类)等。需要补充主要农产品目录的,由企业确定。

企业的畜牧业生产应核算饲养成本和产品成本。畜禽的饲养成本和产品成本,原则上要分群核算;条件不具备的可按畜禽类别混群核算。

企业的水产养殖生产,应核算苗种培育和成品饲养成本。鱼、虾混养,贝、藻混养可以分品种核算成本,也可合并计算一个混养成本,再按各个品种的售价比例,计算各个产品的成本。

企业所属工业、商品流通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实际情况由企业确定。

第四十七条企业应当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正确划分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成本计算期。农业产品成本应当在产品产出的月份核算。农业产品成本和费用,应计算至以下阶段:

粮豆的成本算至入仓入库和场上能够销售为止。从仓囤出库和场上交售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作销售费用处理。

不入库、入窖的鲜活产品的成本,算至销售为止;入库、入窖的鲜活产品的成本,算至入库、入窖为止。

棉花的成本算至加工皮棉为止。打包上交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作销售费用处理。

纤维作物、香料作物和水参等农产品的成本,算至加工完成为止(如水参加工成干参、红参、糖参,香茅草加工成香茅油)。

年底尚未脱粒作物的成本,应当包括预提脱粒费用。下年度实际发生的脱粒费用与预提数的差额,由下年度同一作物负担。

林产品的成本,橡胶应当算至加工成干胶片,茶应当算至加工成商品茶。没有加工设备的,橡胶可算至鲜胶乳,茶可算至鲜叶。

水产品的成本,贝、藻类应当算至加工成干品。

第四十八条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应当按成本核算对象,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农用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商品进价为商品流通业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间接费用(农业、工业为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生产队、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土地开发费摊销以及其他间接费用。差旅费标准由企业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企业零星果、桑、茶树的更新及小面积种植支出,可计入当期成本。

第四十九条企业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一)营业费用是指企业的农业、工业在销售产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货)费用;商品流通业的购销环节中发生的流通费用,包括进货费用、销货费用;服务业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营业费用。各业的营业费用具体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保管费、检验费、中转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商品损耗和销售服务费用;销货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如分场)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土地开发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实行家庭农场等各种承包经营形式的企业,企业的管理费用应扣除家庭农场等各种承包经营单位实际上交的管理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

公司经费包括企业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公司经费。

工会经费是指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劳动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照规定缴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费用)、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照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各项经费。

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董事会会费是指企业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咨询费是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是指企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排污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

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场区等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费用。

税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的费用。

土地损失补偿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

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研究开发农业、工业新产品子、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新产品试种、试养、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经费。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据实列支。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指投资者投入或企业购入的)、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全年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营业收入5‰;超过1500万元(含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不含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一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2‰;超过1亿元(含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

(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第五十条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第五十一条企业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的数额。分摊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多次收获的多年生作物,在未提品前的累计费用,视同待摊费用处理;本年产出产品的成本包括往年费用的本年摊销额和投产后本年发生的全部费用。

在费用尚未发生以前,需要从成本中预提的费用项目和标准,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预提数与实际数发生差异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数一般应在年终冲减成本、费用,年终财务决算时不留余额。需要保留余额的,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五十二条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核算的,按照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调整为实际成本。

企业的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八章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第五十三条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取得的销售收入和运输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服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包括企业内部单独核算单位之间相互提品、劳务等收入。自产留用产品视同销售应计算收入,自产留用产品包括:种籽、饲料、口粮以及工业用原材料;幼畜成龄转作产畜和役畜的牛、马、骡、驴、鹿、骆驼等。

企业应分业核算营业收入。企业的营业收入按行业可分为:农业销售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业销售收入、运输业营运收入、建筑业工程价款收入、服务业收入等。企业应正确计算农业收入,包括企业统营部分的收入和由企业经销的家庭农场等农业承包单位经营部分的收入。家庭农场等农业承包单位交给企业的大宗农畜产品,企业按实际销价计算承包经营部分的农业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转让(不包括对国家划拨的土地实行有偿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第五十四条企业一般应于产品、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发生的销售退回、折让或折扣,冲减营业收入。

第五十五条企业的利润总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利润总额=农业利润总额+工业利润总额+商品流通业利润总额+运输业利润总额+建筑业利润总额+服务业利润总额。

企业的行业利润总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家庭农场实际上缴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利润=主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包括农牧业税)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他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五十六条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帐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

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

家庭农场实际上缴利润是指家庭农场等承包经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实际上缴当年的和补缴上年欠缴的利润。

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中小学经费(有拨款补贴的企业应扣除拨款补贴)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防讯抢险支出、经财政部批准的其他项目等。

企业各业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各业自身的营业外支出和企业本部分摊的营业外支出。企业本部分摊的营业外支出,可按产值、人数、成本费用等方法均摊至各业。具体分摊方法由企业确定。

营业税金(包括农牧业税)及附加是指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农牧业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收到出口产品退税以及减免流转税退回的税金,作为减少营业税金处理。

第五十七条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其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等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延续弥补。五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国有企业,其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财政核定下拨的包干补贴弥补,尚不能弥补的可以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

第五十八条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后,缴纳所得税的企业,依法缴纳所得税;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国有企业,按包干办法上缴利润。

第五十九条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或实行财务包干办法的国有企业,完成上缴包干利润后的利润(如核定包干补贴的应增加利润分配),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二)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三)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所得税后利润或上缴包干利润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用于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第六十条股份有限公司提取公益金以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支付优先股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提取和使用;(3)支付普通股股利。

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但在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在分配股利后,企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第六十一条企业应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农业保险。因遭受特大自然灾害而发生的财产损失,应用投保的保险赔偿金补偿和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九章外币业务

第六十二条企业的外币业务,是指以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

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记帐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第六十三条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折合汇率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为中间价,下同),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

月份终了,企业应当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各种外币帐户的余额(不包括按照调剂价单独记帐的外币项目),按照月末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按照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记帐本位币金额与帐面记帐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十四条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筹建期间发生的,如果为净损失,计入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果为净收益,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转销,或者留待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或者留待并入企业的清算收益。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发生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资产的价值。

企业收到投资者的出资额,如果需要折合为记帐本位币的,有关资产帐户按照当日国家外汇牌价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实收资本帐户按照合同、协议约定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合同、协议未作约定,按照企业初次收到出资额时的国家外汇牌价折合。

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记帐本位币差额,作为资本公积金。

第六十五条企业发生外汇调剂业务时,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企业按照买入的调剂外汇调剂价单独记帐的,支用时,按照买入时的帐面调剂价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记帐。帐面调剂价可以采用逐笔辩认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企业调剂外汇不实行单独记帐的,买入的调剂外汇按照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记帐本位币金额,外汇调剂价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作为调剂外汇价差。在支用调剂外汇时,属于购买资产或者支付费用,调剂外汇价差计入有关资产价值或者有关费用;属于偿还债务的,调剂外汇价差计入财务费用。卖出调剂外汇时,实际取得款项与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记帐本位币金额的差额,应当冲销调剂外汇价差,如有余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卖出其他外汇时,作为汇兑损益处理。

第十章家庭农场财务

第六十六条家庭农场是指企业内部对职工家庭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定额上缴、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单位。家庭农场包括实行承包经营的家庭林场、家庭牧场、家庭渔场、家庭工厂、家庭商店以及其他类型的职工家庭承包单位。

企业对家庭农场实行承包经营,企业与家庭农场的经济往来应及时办理结算。

第六十七条家庭农场要积极筹集生产经营资本金。各项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除由家庭农场自理外,也可以向银行申请借款,自行偿还。家庭农场产品全部或大部分上交企业销售,其生产经营资金确有不足的,企业可适当借给部分资金,在当年内收回,或从上交产品的价款中扣回,并可适当收取资金占用费;对少数困难的家庭农场,也可以通过周转金有偿扶持。

家庭农场拥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等固定资产,应登记入帐,计提折旧。家庭农场的流动资产和其他资金也应入帐管理。

第六十八条家庭农场应上缴税金、利润和有关费用。

家庭农场应按税法向国家缴纳税金。

家庭农场上缴利润指标,应按土地等级和数量、水利条件、公共设施、经营内容、前几年生产水平和盈利水平等因素,本着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合理确定,与企业签定合同。

家庭农场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困难补助等待遇的,应按规定上缴职工福利费;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的,应按规定上缴劳动保险费。家庭农场应负担与其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管理费用。企业对家庭农场应负担的各项费用要实行“定项限额”控制,具体办法由企业制定。

第六十九条家庭农场应计算利润。家庭农场的利润总额为营业总收入减营业总支出、减定额工资、减税金、减应缴管理费用后的余额。

营业总收入,是指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内的农、工、商等各业及劳务等收入。

营业总支出,是指家庭农场承包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费用、应上缴企业的职工福利费用。

定额工资,是指家庭农场按规定计算出的劳动力基本报酬。

税金,是指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销售税金、农牧业税等各种税金。

管理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是指按企业规定应上缴的管理费用。

第七十条家庭农场除了计算利润外,还应计算收益分配。家庭农场的收益分配总额为营业总收入减营业总支出、减税金、减应缴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家庭农场净收入为收益分配总额减应缴利润后的余额。

企业要帮助和督促家庭农场通过收益分配,建立生产储备基金,并动员其积极参加农牧业保险,具体办法由企业制定。

第十一章企业清算

第七十一条企业宣布终止时,应当成立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在清算期间,负责制定清算方案,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和财产清单;处理企业债权、债务;向投资者收取已认缴而未缴纳的出资;清结纳税事宜;处置企业的剩余财产。

第七十二条清算期间,未经清算机构同意,不得处置企业财产。

清算企业的财产包括宣布清算时企业全部财产以及清算期间取得的资产。

已经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相当于担保债务的部分,不属于清算财产,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清算财产。

清算财产的作价一般以帐面净值为依据,也可以重估价值或者变现收入等为依据。

企业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或者盘亏,财产变价净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或者无法收回的债权,以及清算期间的经营收益或损失等,计入清算损益。

第七十三条企业在宣布终止前六个月至终止之日的期间内,下列行为无效,清算机构有权追回其财产,作为清算财产入帐:(1)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2)非正常压价处理财产;(3)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放弃自己的债权。

第七十四条清算费用包括法定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公告费、诉讼费及清算过程中所必须的其他支出。清算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

企业财产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1)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2)应缴未缴国家的税金;(3)尚未偿付的债务。

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债务,按照比例清偿。

第七十五条企业清算终了,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清算完毕后的剩余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原则处理:有限责任公司,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者外,按照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优先股股份面值对优先股股东分配;优先股股东分配后的剩余部分,按照普通股股东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如果剩余财产不足全额偿还优先股股金时,按照各优先股股东所持比例分配。

清算完毕,清算机构应当提出清算报告并造具清算期内收支报表,连同注册会计师查帐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七十六条企业应当定期向主管财政机关等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企业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按月、按年编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

报送的年度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其他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时间内连同注册会计师的查帐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七十七条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生产经营、利润实现和分配、资金增减和周转、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各项财产物资变动等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报出财务报告前发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七十八条企业总结和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流动比率。衡量企业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3.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全部资产总额

4.应收帐款周转率。用于反映企业应收帐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期初应期末应

=(+)÷2

帐款余额收帐款收帐款

5.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计算公式为: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资本金利润率。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100%

资本金总额

7.营业收入利税率。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计算公式为:

利税总额

营业收入利税率=————×100%

营业收入

8.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总额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指标以外的一些比率进行分析。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七十九条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修订和解释。

第八十条企业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各地区、各部门不再另行制定企业财务制度。

第八十一条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农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一、通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运输设备6—12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1)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2)电子计算机4—10年

(3)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生产用炉窑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1)设备工具18—22年

(2)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二、农业专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9.拖拉机

(1)大中型拖拉机6—10年

(2)小型拖拉机(14千瓦以下)4—6年

10.谷物联合收获机8—12年

11.机引农具及渔业、牧业机械5—8年

12.排灌机械及大型喷灌机8—12年

13.粮食处理机械10—16年

14.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12年

15.农用飞机及作业设备10—14年

16.修理专用设备及测试设备10—15年

17.金属油罐10—15年

三、其他专用设备部分

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8.水电工业专用设备

(1)机电设备12—20年

(2)输电线路30—35年

(3)配电线路14—16年

(4)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1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20.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21.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22.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23.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24.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25.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26.矿山、煤炭为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

27.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28.港务专用设备8—18年

29.铁道专用设备

(1)铁路机车车辆12—16年

(2)铁路通信线路16—20年

(3)铁路通信信号设备6—8年

30.运输船舶8—20年

31.建筑施工专用设备8—14年

32.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1)自来水15—25年

(2)燃气16—25年

33.商业、粮油专用设备8—16年

四、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34.房屋

(1)生产用房30—40年

其中: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

(2)非生产用房35—45年

(3)简易房5—10年

35.建筑物

(1)水电站大坝45—55年

(2)港口码头基础设施25—30年

(3)铁路线路上部建筑及桥梁、涵洞、

隧道等35—45年

(4)飞机跑道、停机坪30—40年

(5)水库40—60年

(6)干渠、支渠10—25年

(7)机井10—20年

(8)水泥晒场10—25年

(9)养殖池10—20年

(10)公路按公路等级确定

(11)其他建筑物15—25年

五、经济林木及产役畜

36.经济林木

(1)橡胶树等15—30年

篇3

【关键词】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提升竞争优势

一、制定保障制度,实施科学化运作

制度建设是抓好成本管控的根本,是一种行为的规范。东辛农场在成本管控运行过程中,始终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的效力。

一是科学制定制度。成本费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本费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农场财务科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使制定的成本管控制度更规范、更贴近实际。坚持“求实”的原则,把成本管控过程中一些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坚持“管用”的原则,使制定的制度更可行、更科学。坚持“一致”的原则,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农场的实际,建立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近两年来,农场先后制定了《东辛农场农业集体承包产量目标与成本控制指导意见》、《农机作业指导价格》等8项制度。

二是严格执行制度。制度化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农场始终坚持以领导垂范为关键,打造制度执行的标杆;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增添制度执行的驱动力;以过硬问责为手段,保持制度执行的强劲势头。使制度执行不走样、不变形、不缩水。为了适应模拟股份制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农场制定了《东辛农场农资经营及农产品购销管理办法》,规定对全场农用物资实行统一供应,农资统供两年来,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

三是不断完善制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制度都是在管理过程实施之前制定的,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制定的制度往往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对此,农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使制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在模拟股份制实施前,东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业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办法》,通过试运行,对文件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了完善与修订,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模拟股份制管理的实施办法》的补充意见,推动了模拟股份制的健康运行。

二、拓展管控渠道,采取多样化举措

近两年来,随着东辛经济的加快发展,农场采取物资比价采购、工程预算复核和招投标、办理承兑汇票结算等多项措施,加强对成本的管控。

一是突出“三个规范”,着力推行物资比价采购。在物资比价采购过程中,农场突出做好“三个规范”,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健康运行。规范采购程序,对生产性物资采购必须由单位提出申请,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上报农场物资比价采购办公室统一进行比价采购;非生产性物资采购,必须由单位提出申请经分管场领导审核,报场长批准,物资比价采购办公室凭场长批准报告进行比价采购。对2万元以上重大物资采购且年初就已拟定购买计划的物资,须报年度或月度计划。5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必须提前5天上报,5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必须提前7天上报,便于比价采购小组提前安排。采购过程中始终坚持监督部门、采购单位、采购人员、核算单位“四制约”,以及监督部门、主管部门、采购单位、社会、供应商“五监督”和财、物、用“三分离”的工作原则。规范采购行为,农场印发了《关于加强物资采购监管的规定》,规定明确了从采购预算编制、计划上报、采购项目申报审批、采购实施、资金结算、违规处理六个方面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从制度上规范了采购行为,形成了权责统一、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规定还明确指出,凡是1500元以上的非生产性材料、2000元以上的生产资料,必须要通过物资比价采购方式,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三家以上供应商进行比价,最终选择物美价廉的供货单位及物资。规范采购方法,在比价采购前,采购物资单位或部门上报采购计划时要填明采购物资的具体名称、规格、质量、数量和预计价格,并附报三家以上供货单位有关资料。采购小组要认真了解所采购物资品种、规格及质量等信息,并结合采购单位申报表内容采用网上查询,电话询价等多种手段,了解市场最新行情、最新动态和相关行业政策及规则,为采购提供科学依据。物资采购坚持质量与价格相统一的原则,做到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力求优质优价。据统计,近两年来,农场共进行物资比价采购416项次,节约资金458万元。

二是把握“三个关键”,着力抓好工程预算复核和招投标。近年来,随着农场项目的增多,抓好工程预算复核和招投标成了成本管控的重要抓手。对此,农场积极把握好工程建设的“三个关键”。严格预算复核。农场财务科根据立项报告,对工程预算书进行认真审核,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基数正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对部分工程项目中材料价格偏差和部分不合理开支项目及时进行核减,有效减少工程预算支出。仅2010年,农场财务科就预算复核工程项目140余项次,涉及工程项目支出2700余万元,节减工程预算支出170余万元。规范工程招标。农场规定凡2000元以上且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工程招投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运行,对所有工程标底价的确定都在开标规定时间的前半个小时内进行,评标小组每个成员根据财务部门封存好的工程预算书,结合工程施工难度分别确定每个标段的标底价,然后通过对每个评委的评标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现场确定各个标段的标底价。为有效控制恶意投标和确保工程质量,农场对工程采用综合评标办法,即对在标底价一定区间范围内投标报价作为有效报价,通过对有效投标报价进行综合评比来确定中标人和中标价格。对低于且最接均值的报价人作为中标人。工程招标过程全部采用现场唱标确定中标人。通过公开招投标,农场每年在复核预算的基础上,还减少工程支出100余万元。严格工程变更。为有效减少工程施工变更现象,切实降低工程施工支出,农场进行了严格约束,实行总价包干办法,原则上不允许工程变更,对确需变更项目,必须先由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理由,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核,报场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工程变更。但工程变更预算金额的确定仍按原工程立项程序进行工程成本复核,以保证工程变更成本的合理性。

三是做好“三方对接”,着力办理承兑汇票结算。银行承兑汇票是经济往来中重要的结算工具。东辛农场推行此种方式结算以来,优越性逐渐凸显,使资金集中管理更加完善,资金筹集渠道更加通畅,并有效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在办理承兑汇票结算过程中,农场财务科积极做好与银行、农场所属单位以及相关企业的“三方对接”。与银行对接,降低进入门槛。农场财务科多次与连云港市工商银行、连云港市交通银行等金融单位协调,在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等附加条件下,凭借农场多年来的信誉,为办理承兑汇票敞开了方便之门,每笔承兑汇票只需向银行交纳30%的承兑保证金,且不收敞口费用,而其他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却要向银行交纳60%甚至100%的保证金。与所属单位对接,降低运行成本。农场财务科根据所属单位的资金运作需要,分别为东米公司、水产养殖中心、苏垦商贸公司等单位办理了为期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缓解了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并减少了利息支出。其中,仅近两年为东米公司等单位办理银行承兑汇票 1.4亿 元,节约财务费用支出187万元。与相关企业对接,降低金融风险。近年来,随着农场项目的增多,在工程款支付上,无论是工程进度款还是工程决算款,农场所有经济业务全部采取银行汇票形式与中标单位进行往来结算,不仅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也防范了工程建设纠纷。

四是设立“三道防线”,着力加强财务运行督查。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农场设立了“三道成本管控防线”。成本跟踪分析防线,农场财务科对各单位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全程控制,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例如东米食品公司对宰杀鸡流水线进行成本跟踪分析,从养殖户收购肉鸡到产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对包装物等低值易耗品严格控制,考核到组到每个岗位,使低值易耗品降低到了最低点,降低了生产成本开支。逐层审查问询防线,严格执行领导审查、会计核查、群众监查的“三查”制度,对成本运行情况及时公示,并做到“五个清楚”,即明细清楚、账务清楚、数量清楚、手续清楚、过程清楚。例如,农场财务科每月月底将全场9个分场85个大队的成本组成情况和按亩成本全场排序情况进行汇总、排序,并加盖农场财务科章印,于次月5号前由各农业分场会计亲自到各大队进行公示,接收群众监查。定期检查审计防线,农场每季度都要对成本费用列支是否及时、合规合法、财务制度的执行是否严格等方面开展财务检查和内部专项审计,对在财务检查和内部专项审计过程中发现违反有关财务制度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两年来,共进行财务检查和内部专项审计27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2条,促进增收节支90余万元。

三、适应机制转换,推进精细化管理

在成本管控过程中,东辛也着重加强了对模拟股份制的精细化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2010年股份田平均亩效益654.87元,是2009年的1.5倍。

一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近两年来,随着模拟股份制的大面积推广,面积由起初的87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9.4万亩,物资消耗将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对此,农场严把农用物资使用关、雇工用工关、费用支付关,从物资领取到使用,从雇工人员聘用和操作,从农机灌溉等费用的支付等等,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控制好每个环节。

二是加强产品统一管理。在模拟股份制运行过程中,农场加强了统的功能,尤其做好农产品的统一管理。通过龙头企业大华种业东辛分公司、苏垦商贸公司分别对种子和商品粮进行统一销售,有效抵制了以往年度粮贩哄抬和垄断粮食市场价格现象,维护了农场和职工的利益。据统计,2010年农场通过大华种业东辛分公司牵头实施的三麦保种计划,累计收购麦种4400万公斤,每公斤比职工自行销售高出6分到8分钱。

三是加强成本绩效考核。农场实行成本效益一票否决制度,对农场、管理人员、职工的利益,均与预算指标执行情况、成本的高低相挂钩。据2010年模拟股份制效益考评情况来看,效益好的分场平均亩效益807.81元,效益差的亩效益361.39元,亩效益高低相差446.42元。农场也因模拟股份制成本管控好、经济效益高而增加收入1900万元。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融资;融资渠道;创新

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困难影响到中小企业日常经营,包括出口业务的方方面面。只有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得到整体改善,构建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服务新体系,中小企业的出口融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一、国外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服务体系简介

中小企业出口融资历来是世界性难题。各国政府先后建立了专门的融资服务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融资支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担保,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融资;也有一些国家为此设立对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扩大出口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同时,各国的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还积极开发新的融资服务项目,满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多方面需求。

美国进出口银行强调对小出口商的支持。它们认为,缺乏营运资金是小企业为生产出口商品和服务时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障碍,有时尽管有好的信誉,但是这些出口商发现他们的当地银行一般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在这些情况下,出口商已经达到了银行设置的借款条件,有时出口商在此没有账户或不具备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品,也难以得到贷款。

为此美国进出口银行设立了一个特别计划,准许美国的小企业出口商为他们的外国客户提供最具有吸引力的融资条件,因为提供融资的能力和信贷条件往往是增加出口销售的最重要因素。外国购买者经常希望美国供应商以赊销形式供货(OpenAccount),或者是不需要抵押(Unsecured)并且可以延长支付期限,而不是要用信用证支付或者是现金支付,因为信用证支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由于短期利率在许多外国市场上是非常高的,所以以较低利率提供给客户美元信贷的能力将有助于对这些客户销售量的巨大增长。于是,从1997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使用了小企业计划。

小企业计划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小企业出口商用进出口银行的保险计划中提供的赊销,其支付条件对外国客户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该计划保护出口商因外国购买者违约而导致的支付风险。如果由于购买者因为商业原因不能支付,例如购买者破产,进出口银行将赔付货款总额的95%;或者由于政治上的如战争等原因不能支付,进出口银行将赔付总额的100%。

英国的出口信贷担保局明确承诺对小企业提供服务,而且把这项服务列为主要业务。它对小出口商的承诺是:出口信贷担保能被用来规避三种基本的风险--买者违约、买者无力偿还和国家风险;还有诸如帮助小出口商提供有竞争性的信贷条件、开发新的客户和市场、提供现金流的可靠性和流动性等。2001年11月,英国贸易部长宣布了一项新的对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的一揽子服务计划,目的在于促进西欧和北美以外的出口市场。在2001年英国信贷担保局开展了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活动,目的是使生产轻型资本货物或服务的小出口商得到从出口信贷担保局获得帮助的信息,以使它们能够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活动,这场活动被一些媒体称为“英国中小企业路演”(UKSMERoadshow)。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地区性的研讨会也陆续展开,从2001年3月持续到2002年。这些研讨会探讨了当小出口商想在一些风险大的市场进行贸易的时候,担保局如何消除它们所面临的一些支付困扰。另外这些研讨会也为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了解直接来自中小企业的呼声提供了重要机会。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出口信贷一般适用于日本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本货物。据估计,在日本,设备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包括一些小型和中型的元件制造商,对他们的信贷支持实际上是使日本的企业能够把市场做得更大,触角伸得更远。日本是世界上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最多的国家,每年都要实施200多项财政政策,其中单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开辟海外市场,政府每年都提供80多亿日元左右的补助金。

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坚持这样的信条:“没有企业因为太小而不能出口,没有出口商因为太小而不能从出口发展公司得到帮助。”据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统计,它现在的客户中有近90%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为此,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专门设计了多种计划,这些计划主要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来为小企业的特殊需要提供服务。例如,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与一家商业信贷公司合作发起了一场名为“ExportEase”的运动。通过这种服务,出口商可以集中精力开拓国际业务,而出口发展公司提供风险管理支持,包括回收货款和现金管理。出口发展公司的保险中有专门的“美国小额业务保险”,这是仅保商业风险的保单,用来帮助小公司(年销售额在500万加元以下)对美国的出口。

韩国进出口银行不仅加强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计划及其程序,还进行一系列使顾客更好地了解该银行业务的活动,比如在各地举办一些推介会议(ExplanatoryMeetings)等。进出口银行还引进了对中小企业的期限低于6个月或低于其他的利率风险承担期限范围内的固定利率贷款,结果在2000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上一年增加了12.9%,占银行贷款支出总额的27.9%。

发展中国家的对中小企业出口融资也在进行创新活动。如2000年,印度进出口银行已经购买了印度小企业发展银行5000万卢比的权益,以支持印度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该银行与NASSCOM联合发起了“优秀群体”(ClustersofExcellence)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帮助最多30家中小软件企业获得SEI-CMM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它们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软件出口能力。泰国非常重视对中小出口商的支持,虽然对它们的出口开展了许多服务便利业务,但是进出口银行仍认为对于新成立的和规模较小的出口商应该及时地给予特别关注,为此,进出口银行还建立了为小规模出口商服务的金融中心以及分支机构。

台湾省按照其《银行法》规定,组建了中小企业银行。它的服务对象集中在那些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缺乏资信,难以从一般商业银行取得信贷的中小企业。这家中小企业银行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专门用来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由于它具有社区银行的性质,使它们和社区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它们不会拒绝中小企业需要的金额较小的贷款要求。

我国在对中小企业出口融资的服务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与改进,如中国出口信用担保公司于2001年成立不到1年时,就明确表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并开展对中小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的中小企业海外贸易融资担保业务。2005年7月,中监会出台了《银行业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提出许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意见,同时我国各种金融机构在各地也开办了许多针对中小企业出口融资的特种业务。但是在体制和实效等方面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继续研究与改革。

二、拓宽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渠道

在拓宽融资渠道问题上,应考虑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依据国外和我国台湾的经验,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负责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等中长期融资需求。对符合扶持标准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中小企业银行的体系框架可参照国家开发银行的做法,不设地方分支机构,委托商业银行相关业务。

应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不同的经济模式、企业规模,就要有不同的金融机构与之相适应。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发展小型地方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共同基金组织、各种消费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等,重点为包括集体和个体在内的地方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以弥补大型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业务开展的不足。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社区性质,服务对象多为社区内的中小企业,一般可以不必经过抵押、担保手续,在资信审查合格后,可以在授信范围内直接发放信用贷款。这对于资产信用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应考虑成立中小企业资金互助会,并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中小企业会员在交纳一定入会费以后,即可申请到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额。另外也可以通过组建中心卫星工厂体系,形成内部资金市场。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今后应鼓励外资银行向国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应鼓励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利用国内银行贷款从事设备租赁业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创造条件,允许其股票上市,发行可转换债券,获推荐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对已改制为股份制的中小企业,国家要尽快制定法规,允许其进行柜台交易,盘活企业资产。

应鼓励商业银行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向服务。现有的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机构的主要业务要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转化。金融主管部门应该对此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方面创造更大的灵活性。

三、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方式的创新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还应努力探索信贷服务的创新,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在信贷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较为成功的做法包括“保全仓库业务”、“联保协议贷款”、“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种类,其他做法还有公司担保的自然人贷款、国内保付业务、动产转移质押担保贷款等等。

针对一些生产资料交易专业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担保和固定资产抵押而难以获得融资的现状,杭州的一些商业银行设计了“保全仓库”业务。具体操作办法是:企业提出贷款需求时,银行先要求其将货物放入指定仓库充当抵押物,然后根据货物的市场价值确定折扣率并对其发放贷款。当企业完成销货需要提货时,则必须有新的货物补充或以销货款归还贷款,然后凭银行加盖公章的出库单提货。此举不但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市场交易。对于银行来说,由于选择了易保管、易变现和价格稳定的商品作为抵押对象,且通常贷款折扣率适当、期限较短,货物万一发生意外亦有仓储单位承担相应损失,因此信贷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所谓“联保协议贷款”,通常做法是组织6-7户中小企业组成联保单位,每次对其中的2-3户企业发放贷款,由其他几户企业共同担保,这样大大减小了风险。此外,部分商业银行还开办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主要做法是对中小企业质量较高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贷款,或对购货方开具的商业汇票进行贴现。

具体到出口融资问题上,不少商业银行在服务创新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原有的信用证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出口托收押汇等方式外,进一步开发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以及出口退税封闭贷款等做法。近年来浙江的出口贸易超常规增长,但由于出口退税资金到位的严重滞后,对出口企业资金周转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那些资金紧张、融资不易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对此一些商业银行开办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业务。一般做法是: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先与企业签订协议,并对经国税部门认可的企业出口退税专户进行控制,在审查退税凭证无误后,对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银行直接从退税专户中扣划。这样不仅银行贷款归还有了保障,而且解决了许多中小出口企业的现实问题,支持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受政府、企业各方的欢迎,萧山等地还对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进行财政贴息。这项做法目前已在全国其他地区普遍推开。

中小企业缺乏财务管理与会计事务上的知识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即使象美国和日本这样工商业发达的国家也是一样。尤其在世界经济环境动荡多变,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欲求成长,必须使企业经营管理合理化,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因此,金融机构除了向企业发放贷款以外,还要凭其丰富的财会知识向中小企业提供适当的指导。换言之,要替业者改善财务与经营方法,研究各种贷款与担保制度的作用,指导如何办理贷款申请手续、帮助准备各种复杂的申请资料,甚至还有如何妥善利用贷款,以及如何安排偿还贷款本息的问题。

总之在信贷服务创新这一问题上,作为商业银行不应简单地看待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笼统地谈论风险,逃避风险。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新的思维审视风险,在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业银行在受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时,在注重企业报表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目前的实际管理情况和经营能力。对于资信良好的企业,银行可与之签订一定金额、期限的授信合同;对于达不到授信条件的客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业务品种,并针对不同业务品种给予企业一定的融资额度;对于暂时没有授信额度的客户,银行则实行单笔审批等。对部分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欠佳,但有效益的出口业务,可实行封闭贷款,支持其拓展国际市场。

四、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的创新

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保证制度。在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研究商业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可行性。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协调配合的出口信用保险体制。并积极创造条件方便中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为中小企业参与出口信用保险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宁波保税区为解决区内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及经营规模比较小,不能投保各类出口信用保险险种的困难,在人保公司宁波分公司的支持下,以中国海外贸易宁波公司集聚年出口5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向保险公司集中投保,并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宁波分行提供押汇业务。

为了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缓解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困难,今后还应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形式,把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担保与出口融资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香港商业银行与出口信用保险局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出口融资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香港中银集团成员银行从2000年开始,出口商只须向出口信用保险局投保中小型企业保险,在符合银行的基本贷款审核条件下,将有关保单权益过户给银行,便可取得出口D/P、D/A单据或出口发票贴现贷款。亚洲商业银行规定,中小出口商只须将出口信用保险局保单的权益转予银行,即可按无抵押方式,获得每名海外买家计最高港币100万元的出口融资,每位出口商可获取的贷款总额上限为港币300万元。过去,持信保局保单的出口商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仍须提供抵押品。现在通过银行与信保局的合作,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后,客户无须提供额外的抵押品,而贷款额最高可达信保局保单额的100%。又如,东亚银行亦与出口信用保险局合作,积极拓展中小型企业的贸易融资服务。已向出口信用保险局投保的中小出口商只需将保单提交东亚银行,该行即会按个别情况,弹性处理该贷款申请,然后再根据出口信用保险局审批的保单信贷额,向出口商提供出口贷款,而无须其他抵押品。

五、对中小出口企业财政支持的改革

为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缓解中小企业出口资金紧张的状况,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还应向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发展,国家应该根据国际惯例,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专项基金。基金的用途,主要在于为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提供担保以及用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参考日、德等国的做法,建立海外市场准备金制度。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出口企业,准许从其出口贸易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开拓海外市场。

浙江省分级建立了“中小企业外贸担保基金”,加强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该基金由中小企业外贸服务中心托管和运作,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从事外贸产品生产经营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开发出口新产品、开拓新兴市场。同时,浙江省还设立了“中小企业出口奖励计划”,对出口成效显著的中小企业,给予奖励。对出口增量部分,视出口增幅和出口规模情况,每美元给予3~5分人民币的奖励。奖励资金从外贸发展基金和各企业上缴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中返还解决。

更切实解决好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退税问题,改革增值税税制,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在退税政策的执行上,应进一步简化进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手续,加快退税进度,减轻由于出口退税滞后给企业带来的沉重负担。

六、加强中小出口企业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首先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有些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为了减轻一时的债务负担,不还贷款本息,甚至逃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形象,破坏了银企关系,这就难以得到银行的长期资金支持,最终使企业受害。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减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同时要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

总之,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的协调、配合。构建中小企业出口融资服务新体系,合理解决中小企业出口融资问题是当前我国促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科技创业,2004。

[2]郎洪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4。

[3]王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N],证券市场导报,2004。

篇5

一.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

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对创新的传统认识是 “线性模式”的思维,正如R。米彻尔(MitcheD)1989年把创新的过程比喻为“急速前进的队伍”,即,“某人在 实验室里提出一个思想,把它交给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制造部门根据设计图纸的规格来生产,最后,产品拿到市场 上销售。”这个发明一开发一设计一中试一生产一销售的整个创新过程都是在企业的内部发生的, 而其他企业 采用新思想或新产品就是创新的扩散。在我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关于技术创新的很多,例如对产品生命 周期模式和创新扩散模式的研究,都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出发点。

早在80年代初,有些西方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创新 过程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最近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过程以及它的空间格局要比过去所认识的情况 复杂得多。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是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是频繁反馈的。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 的线性模式, 而是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即不同的创新 源,例如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 动都有可能创新。而且,创新通常是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之外,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 当代的创新往往是对原有 技术进行改组和传播,创造新的生产和新的消费方 式,它是渐进和持续的过程。 当代创新的目的不只是能创造新技术,而且是能不 断地把原有的技术进行再组合和再。从美国健谷的 经验来看,创新不仅仅来自多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包括很多不同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也就是说,光有研究与开发还不够,还需要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办法。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简单地改善原有产品结构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必须开发基础的新技术。然而创新的公司本身,或者高度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本身,都很难迅速开发足够重要的新产品。实际上,比较复杂的技术系统,例如信息和通讯系统,和能源系统,遗传和生物工程系统,又可称为 “大技术系统”,它是植根于之中的,需要通过大量公 司之间的长期的、无限的相互作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单靠某个先进的实业家,或者单靠建立个别的新企业,是 无法迎接严峻的挑战的。复杂技术的应用特别需要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

二.区域创新环境是增强国力的必要条件

80年代后期国外的大量文献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以 及技术创新的地方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激烈的国际高技术竞争面前, 国家内部创新环境十分重 要。而且,高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高度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国家内部,成功的高技术企业往往在地理上集中 在少数区域内。在这些地区,存在着刺激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如一种创新的“空气”,创新产生于“空气”之 中。区域创新环境是增强国力的必要条件。

区域创新网络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 以及企业与 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的稳定关系。从狭义上说,是指正式的合作关系,例如战略联盟、合资 企业、以及和供应商、客商的垂直联系等。广义的创新网络还包括由于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在长期交易中所 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和接触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相对稳 定的。 只有通过这样的网络,才能培育企业家,达到技术知识的再组合,致使新技术渗透到社会中去。区域发展 的优势来自网络系统。80年达国家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在采用网络的基础上的。

创新网络可以在各种空间规模上形成。一种是全球 性的,例如企业运用战略联盟来开辟国外市场或探听远 距离的技术新信息。另一种是全国性的,例如国家的合作研究机构, 主要大学和国家研究实验室建立正式的合 作关系,通过合作来提高竞争能力。还有一种是区域和地方性的,通过企业的地理接近和地方联系来获得创新 能力。8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区域和地方性的创新网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区域创新环境就是区内企业合作创新的网络系统。 过去的文献把产业组织形式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等级形式,即大企业组织内部化;其二是市场形式,企业可以使 用市场来购买原料和获得各项服务。现在看来,不可能仅仅通过市场,或者等级的组织,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来 满足对合作创新的需求。一方面,对于知识的再组合来说,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须的知识是很难 交易的, 即使可以交易,也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另一方 面,靠单一的公司来完成大的创新项目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单个企业不能支配全部的创新过程,企业与外部的 联系便十分重要。很强的内部要素只能保证企业控制它的特殊专门知识。为了加快开发的速度, 它不得不依赖 外部技能。 当代企业是对环境开放的组织,为了创新,它必须向上游和下游组织开放。公司.供应商.客商三位一 体在创新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公司要学会利用外部联系,解决困难,达到目标。

网络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网络是企业间以经济交流为基础,包括文化、技术、制度、各方面的交 流。认识到在等级形式和纯市场形式之外,还存在网络形式,这是产业组织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当代的区域创新网络又是伴随着精于灵活的生产方 式而出现的。它被称为“灵活生产综合体”。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区域内社会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来决定的。区域 发展理论的一个飞跃,是认识到区域创新网络的意义。区域创新网络可以被看成是发展企业和区域的一种 新的制度性的手段, 它可以激活环境,即活化资源和信 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控制环 境。因为它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组织等级之间的一种形式, 与市场交易相比, 参加网络往往可以使企业更稳 定。在某种程度上, 企业加入区域网络可以达到资源和信息互补。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更是如此。因此,网络可以 增加创新的能力,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根据的认识,区域创新网络(简称网络)有以下 特点: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向各种信息源开放,因此 它比公司组织的等级制提供更广的界面。除正式合作联系以外,在网络中面对面非正式接触的频率很高。

网络系统中的公司间、公司与机构间、公司与大学间 的界线是多孔状的,使它们相互渗透。公司在竞争的同时相互学习,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的合作,及时了解 变化的市场和技术。

在单个交易伙伴的感知不清楚的时候,通过网络可 以创新。创新发生在本地公司通过网络解决问题的共同轨道上。网络有使企业互惠的性质。 当有利的时候互相 作用,不利的时候网络自动停止。

结网可能发生在不同空间(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的 不同层面,形成非常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结构。对每一个问题, 找到适当的伙伴。结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共同 的理想,例如信息高速公路。这样的理想可以产生新的观念、新的反应和决策,使人们相互合作。稳定的合作还 需要高度的相互信赖。

通过创造机构可以鼓励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相 互作用,构筑区域创新网络,引导它们发生多维合作的自组织过程。网络和其它生产组织系统一样,是一种构筑 物,必须不断维修。

80年代和9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反映了企业在技 术和经济上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研究与开发时期长.费用高昂;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获利时间缩 短。为了更侠地进入市场,大公司纷纷采取全球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以缩短研究与开发的过程,降低费用,开辟 市场。

大量事实说明,在企业的全球化过程中,区域创新网 络和企业的“嵌入性”(embeddedness)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植根性”有两方面意义。首先,如果完全依赖全 球化战略,即实行“真”全球战略,以全球网络来完全取代地方网络,将会腐蚀区域创新网络,使企业和区域失去内 生的竞争能力。其次,采取全球战略的企业需要了解“嵌人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必须当地化,使自己 植根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为此,分公司需要在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规划等方面都有自主权。

三.新产业区的形成与 80年代后期,国外在意大利东北部的灵活专业 化产业区时发现,区内之间,包括企业及其原料供应商、顾客和竞争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 都是独立的,通过一些中间性的服务矾构,使小企业组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于意大利东 北部的这种新的专业化生产区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等区域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它们的发展道路可以归属于同一类别,统称为新产业区。新产业区是由服务于全 国或国际市场的小企业组成的,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小企 业的综合体,是培育竞争优势产业的地方创新环境。

当代的新产业区是打破福特生产系统以后出现的。 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等级化公司被小企业为主的灵活生产网络所取代。这个模式的出现, 降低了对跨国公司分 厂的依赖性。在对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中,突出了“网络”和“嵌人性”是定义和认识新产业区的关键概 念。 国外中对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一些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以下举两个例子。

意大利的小城市萨斯索罗集中了世界瓷砖生产量的30%,出口量的60%,使意大利的瓷砖获得了国家 竞争优势。萨斯索罗瓷砖生产的发展是一个高度地方化过程。生产瓷砖以及制造模具等相关设备的企业、生产 原料的企业和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运输企业,与瓷砖工业有关的设计、后勤、商业广告、财务等的专业性咨询企 业形成了密切的网络。萨斯索罗的工程师、经理人员、维修服务人员、设计人员等专业人员在本地的流动性很大, 企业可以按专业需求在本地录用和解雇人员,可以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这些企业还建有瓷砖产业联合 会,为企业共同关心的国外市场研究等提供服务。以波多格纳大学为基础的陶瓷研究中心与小企业之间有稳定 的合作关系。这样的新产业区的特点是:企业问既有高度的劳动分工,又有密切的投入产出联系;企业以主人公 态度积极参加网络的集体活动;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密切的面对面接触。

1994年一项对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两个高技术综 合体的对LC研究说明,硅谷所以能够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而一次次争取主动,常胜不,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传 统产业组织的灵活开放的区域创新环境,而128公路却由最初的优势地位渐落到现在的停滞和被动,这归咎于 其高技术企业深得本地工业传统的真传,虽然多从小公 司创业,但站稳脚跟后即模仿大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以 价格战展开竞争,以致大大降低了持续创新能力。

从区域创新网络的信息传递系统来看,硅谷为高技 术人员提供了无所不在的面对面交流信息的机会,包括 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场合。谈话双方披此对等地交换 信息,由于人际交往范围广泛,谈话组合不停变化,技术信息就在行业和区域内传播开来,达到知识共享。本来, 在商业竞争与对手分享信息和成果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事情,但在争取不断改进技术和创造发明的人看来,这 种互相和借鉴有助于完善新设计,激发新灵感,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的。况且技术创新如此之快,把创 意变成产品费时不多,而仿制总要落后一步,落后一步就有天壤之别, 因此保密和中请专利在硅谷已经意义不 大。硅谷人懂得在技术创新中主动的价值,因此不太在 意被伪造的危险,而是以攻为守,取得成功。这种不损害 个体利益的信息共享使得整个区域的智力资源发挥出合力。如此密集频繁的信息交流,相当于随时随地都在组 织集体研究。与其他物质条件相比,这种企业家与伙伴问密切交流、信任、合作的无形纽带可谓无价之宝。

无论是萨斯索罗还是硅谷,都存在区域创新网络,企 业深深植根于本地的文化之中。在这里, “区域文 化”比“企业文化”更加重要;“区域内的企业家”比“企业 家相互作用的区域”更加重要;“学习型区域”比“学习型组织”更加重要。

四.我国需要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网络环境

上述可以说明,由于当代技术的迅速变化,我们 过去所采用的传统和传统的政策工具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各类企业和区域的发展, 尤其是高新技术 企业和开发区的发展,都需要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我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孕育着强大 的创新潜力,在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从总体说来,与发达国家的 高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预言,如果在区域创新环境这个重要问题上不下工夫, 与发达国家技术创 新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这是一个非常严酷的事实。

尽管我国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仍然 需要认真从技术创新的出发,考虑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和培育问题。例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初期发 展具有国外新产业区的三个主要特点——小公司为主、新公司形成和创新性,与硅谷的发展道路有共同之处。 然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却只重视发展大公司以及与区外、国外公司的合作,忽视了与本地公司的联系 和合作,与硅谷的发展背道而驰。如此—卜去,中关村将会发展成跨国公司国际网络中的一个微弱的节点,从而使 区域创新网络受到腐蚀,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减弱。在国外新近的很多文献中,例如对英格兰硅谷的研究中,已 经指出过这种发展道路的危险性,并十分强调依靠内力发展区域经济的问题。

区域发展取决于网络的发展,或者说,区域发展中一 个很强的决定性因素是结网的能力。因为网络可以使区域很好地活化资源,传播信息和知识。结网的目的是使 地区资源活化。区域政策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本身.更重要的是把区域内人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灵活调动起来。

区域创新网络的目的是形成合作的能力,以解决创 新的问题。区域合作联系可以通过公司的地理接近和不断的相互作用(互动),通过区域机构的建立,通过区域的 经济政策而逐渐达到稳定。必须让企业知道,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实体。创新是一个集体的过 程。企业与本地其他企业、和本地环境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创新的重要问题。

为此,政府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它们的一些共同兴趣 和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一些讲习会、座谈会、展览会;打破企业界限,建立一些民间的文体活动组织,如球 队;提供一些共同活动场所,如公共食堂、公共阅览室,从而鼓励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相互作用, 引导它们发 生多维合作。在实验室及其设备的充分利用方面也有很多潜力可挖。 五.我国企业“上规模”的认识误区

在这里,需要指出我国最近宣传舆论中的一个误区. 就是盲目“上规模”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偏小,为增强国力,需要提高规模经济,建立大型企业集团。但 是,绝不能笼统地讲上规模和建立企业集团。大企业不一定比小企业好,我国现实已清楚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但是由于这个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认识,使得有些地区不顾实际,一味地追求“上规模”和“大公司战略”。我国当 前对培育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小企业是非常忽视的.例如,已建立的“孵化器”(创业中心)多流于形式,反之, 拼命追求上亿元的大项目,但又资金不足,只好依赖于引进外资。大企业和小企业各有利弊。当前,随着新技术革 命的展开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小企业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们人员精干、机构精简、决策速度 快、固定资产投资少,“船小好调头”,易于实行市场空隙战略,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创新能力强。同时,靠着 独立经营者的自豪和责任感,很多小企业获得了成功。研究表明,虽然小企业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在资金来源、 销售和信息网络的建立、经营环境等方面的不稳定等),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小”而造成的,而 是因为它们的孤立和分离。通过合作和建立小企业网络,完全可以克服困难,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另外, 企业需要在本国有竞争对手。大声疾呼培育 大集团的理由是为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关系到我国下一个 世纪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当然,我国的 大企业集团的规模偏小,应该重点培育一些目前有基础 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它们壮大规模,筋身国际市场。几年来,一批大企业在需求驱动下,带动了困危的小企业,同 时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国际经验表明, 国内世界级的竞争优势企业往往是成组产 生的, 不可能依靠一两个国家冠军来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指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强硬 的本地竞争者的存在都刺激国家竞争优势工业的创造和持续增强。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企业需要在国内有竞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不在大小,而在于创 新。并且,在国内激励同行业竞争是至关重要的。在考虑培育“重量级选手”时,不能片面重视规模因素,而要研究 它们是否具备最有生气的、最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国内环境。

因而不能盲目地“上规模”,而是需要认真地认识我 国的国情。产业的组织形式怎样才能合理,取决于规模经济与不经济、范围经济与不经济这两组矛盾力量的对 比关系,市场容量、技术进步、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社会文化等因素,以及工业设计、零部件标准化的等。产 业组织合理的最终的衡量标准,是使交易费用最小化。企业网络是等级制的大企业和市场以外的新的组织形 式,是值得我国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