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教育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教育方针

篇1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大型地震频发。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目前,地壳运动已进入新一轮的活跃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防震减灾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一 挖掘教材相关内容渗透防震减灾教育

在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材中,均有与地震相关的知识内容。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圈层结构”一节的内容里就有对地震波的解释,教师可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引入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地震发生时,人站在地面先感到地下震动,然后才感到地面左右摇晃”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纵波和横波的特点。遇到发生地震时,学生可根据大地震动的情况,立即判断出是否地震。在讲授“山地的形成”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分析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向学生说明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个大的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也是地震多发地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所以,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较多且较强烈的地区。通过挖掘教材有关地震知识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和补充,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二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普及防震减灾教育

为了使中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地震知识,在地震出现时能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险方法以及地震后的自救、救人等救护措施,地理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地震知识及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例如,地震的烈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房屋结构、地质结构有何联系?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出现哪些先兆?当地震发生时,在教室里应如何躲避?在家中应如何躲避?在户外应如何躲避?地震发生后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通过地震科普知识竞赛,使学生掌握地震的先兆,地震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损害,地震发生时能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险方法和自救措施,从而将地震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2009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8.5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滔天巨浪席卷印度洋沿岸地区,许多当地居民和游客措手不及,被海啸溺死。在这次地震海啸中,一名10岁的英国小女孩,在泰国普吉岛游玩时,突然发现海水迅速退去,想到这是两周前在课堂上学到的海啸来临的先兆,便告诉父母和其他游客,使一百多名游客在海啸来临前及时撤离海滩,避免了悲剧的发生。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正确掌握地震和海啸的先兆能够及早做好防灾准备,避免地震和海啸发生时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三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今天的中学生将成为明天的决策者,教师在开展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如能渗透防震减灾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楼房及一些大型工程建设的决策时能更多地考虑到防震、抗震因素。

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部分建筑物倒塌,这除与地震震级大、震源浅及地质结构有关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汶川县有2.9万羌族人口,羌族的房屋结构多为石砌墙或夯土板筑墙体,防震性能差。据《成都晚报》报道,此次地震使整个北川县城几乎夷为平地,但距离北川县城15里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在这次颠覆性的地震中,学校教学楼由于建筑质量好,抗震性能强没有垮塌,使该校483名小学生及教职工奇迹般地全部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建造楼房时如能考虑到防震因素并能严把质量关,在地震发生时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又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9级强震,地震引发海啸,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到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这次强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了日本的核危机,迫使居住在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附近的21万名居民撤离。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一些大型工程如核电站、水利枢纽等的选址,不应建在地震频发地带。

篇2

关键词:仿真企业 7S核心能力 班级管理 德育

“仿真企业”班级管理是指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保持班级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和模仿企业,将学生模拟为员工,置于职业活动中,并进行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分为五、四、三、二、一星级,将企业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提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定位,真切地感受企业运作,丰富管理知识和社会知识,提前适应社会需求。该管理模式作为班级德育教育的一种尝试,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

一、“仿真企业”班级管理模式提出的原因

笔者所在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据了解,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女。她们有许多长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诚信、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心不足,吃苦耐劳不够;讲吃比穿,爱花钱;纪律散漫,娇气重;目无他人,多骄横;蛮不讲理,脾气大。许多年来,中小学的教育观念封闭,教育内容枯燥,教育方法单调,致使德育工作成效不大,造成教育者被动。“仿真企业”班级管理适应了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是学校德育改革的产物,是在大教育观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整体优化的新办法。

二、实施“仿真企业”班级管理的目的

“仿真企业”班级管理,在本质上是提前让学生进入并适应将来的社会。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期望和行为规范,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心理上看,青少年好奇心强,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便于因势利导。从教育上说,教育应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应与社会相结合,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做好准备。

三、“仿真企业”班级管理的操作过程

1.成立“班级公司”

学校任命班主任为董事长,对公司全面负责,同时抓好团支部建设。总经理(班长)等职位由全体公司员工(学生)经民主选举产生。在该体系中,总经理是董事长的全权代表,负责具体事务;下设2名副总(副班长),分管“生产经营”(即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和分管“文体、宣传、财务、卫生、寝室”;中层一级则设置部门经理(课代表),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工作。这种模式与班级的管理需求相对应,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班级)的稳定性。

2.确定企业名称和口号

企业名称体现了企业的精神,促使员工产生以企业为荣,以企业为家的自豪感和责任心。通过大家的讨论,班级名称定为蒲公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口号为“12学前1班,非同一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模拟企业进行理财考核

按照《海宁高级技工学校员工考核制度》,员工靠自己的才能、出勤、态度努力创收,厉行节约。要求每位员工每月的虚拟货币收入和真实货币支出努力达到收大于支,结余越多越好,并作为依据进行五、四、三、二、一星级评比。这种做法让学生懂得只有敬业爱岗、工作努力,才会获得更多的回报;让学生确立意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4.导入“7S”管理模式

7S指的是日文中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注音和英文中安全、节约的第一个字母,共7个S,简称7S。7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是现代团队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使学习、生活、实训环境整洁有序,提高效率,保证品质。

按照学校学生处的布置,对班级实行7S标准化管理,并确定专人负责。在学习上要求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质量、减少浪费、保证安全、提高素养等,充分利用时间,促使学生的学习进步。在教室寝室卫生方面,要求清洁干净。具体为每周五下午教室7S检查前,笔者与7S负责人、值日学生一起整理教室,课桌椅摆放按照桌面上的凹槽成平行线要求,一人在教室外走廊上打开窗户目测,一人在教室里按要求摆正,有时需要绳子来进行校对,课桌椅摆放就会很整齐,看上去井然有序。对于饮水机的摆放、教室地面、讲台、多媒体、窗台、卫生角等安排专人负责与打扫,争取每次7S都能达标。7S检查要求是很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刚开始有一个窗户的钩子学生忘记钩,而导致未达标。老师与学生各方面都要做到细致,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提升自身素养。同时,7S管理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仿真企业”班级管理的功效

1.改进了班级的德育工作

笔者担任10多年的班主任,在观念上比较传统,但自从采用“仿真企业”模式,管理班级很具体,形式上很开放,方法上也由说教型转到了情境型。

2.促进了家庭、学校、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对将来从事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启蒙教育需要学前教师的正确引导。管理细则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等有具体的要求,对好人好事可以进行加分,对违纪行为可以减分。倡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家长反映学生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注重礼仪,懂得感恩,学会微笑,主动与人沟通。

3.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仿真企业”班级管理有较强的活动性,因而对智力开发、体能锻炼、审美情趣、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作用。让学生进入或充任一定角色,符合教育原则,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自主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核心能力建设上,班级重点开展了“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与异性正确交往”等主题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动手能力。手工作品的制作、教室的装饰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完成的,极大地凝聚了合作精神,提升了职业技能。班级被学校评为“2012学年先进班级”。

五、正确关爱学生,营造班级气氛

按照班级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可以分为后进生、中等生与优等生,对她们的正确关爱是营造和谐班级的法宝。

1.对后进生要有耐心,但不能迁就

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将自己“我能行”的爱心和班集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倾注给班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精心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班集体,给她们以更多关爱,让她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友谊,吸引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她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2.对中等生要博爱

中等生是经常被忽视的群体,有较稳定的心理状态,默默无闻。她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既希望老师重视她们,又不想抛头露面。对这些学生,要调动她们的积极方面,正确对待她们的反复,尊重、理解、信任她们。

3.对优等生要严爱

篇3

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基础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含义是指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认真做好自身的工作和履行职责,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调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学前教育有着独揽权,学前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六项,包括:①制定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②完善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③完善当前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④加大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力量;⑤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⑥完善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单一的指对学前教育的才能投入和支持,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政府只有认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2)财政投入

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财政投入的不平衡性,其原因是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才能投入和支持,让公共财政为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有效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发展过程中薄弱环节需要加大财政的支持,例如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相对而言,农村的学前教育情况要比城区的情况较差,对于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加大学前教育的建设和普及,帮助弱势群体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和积极性,把多方的力量集合起来共同促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3)公办民办

随着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同时外界对学前教育体制的争论也逐渐增多。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学前教育是民办还是公办,在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向度,我们既要坚持政府在学习体制上的主导,又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资源和力量,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两者隔离开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民间资本的加入会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兴动力,促进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是需要符合实际国情的,目前我们应该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方针,促进公办民办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发挥学前教育的最大作用。

(4)规范管理

篇4

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人文性,即富含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一种特性,是与工具性、功利性等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作为教育督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督导起步较晚,也就是近几年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法规出台后,才走向“正规化”的轨道。迄今为止,我国对教育督导的人文性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有关学前教育督导实施及其人文性的凸显更是如此。本文以福州市学前教育督导为个案,就怎样凸显学前教育督导的人文性予以探讨,期待为我国学前教育督导提供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一、培养督导者的理性自觉

 

国务院新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明确指出,实施督导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并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就要求督导者需借助科学的手段,从专业角度上系统、科学和全面地搜集信息,并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和分析,在这基础上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由于督导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应纠正以往过分注重监督、检查和评估,不注重凸显督导的服务职能,以往侧重管理和控制,不关注被督导对象的实际需求的缺点,不断树立督导的价值理性。基于此,在督导活动中,督导者的理性自觉就表现为不仅追求求真为宗旨的工具理性,而且追求向善为宗旨的价值理性,并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例如,在学前督导评估中,福州有其自己的做法:力求保证幼儿园、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保教工作上,每次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尽可能在常态下通过网上调阅原始资料进行,再配合实地检查进行,尽可能地减轻幼儿园不必要的迎检负担。实际上,从“解放自我”,追求世界普遍性,到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元文化互补,人类一直在不断开发新的理念,以达成更多的、更深层的共通,这也是培养学前教育督导者价值理性自觉的内在要求。近三年,福建省、市、县共同配套新建、改建公办园122所,其中,省市配套资金12484万元,各县(市)区配套资金42216万元。至2013年底,福州市每个街道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市范围内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人数达到总幼儿数的41.1%。然而,农村公办园收费低,部分专项补助经费如农村学前班每班每年2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对公办幼儿园缺编教师按幼儿园年平均工资标准核拨补助经费等项目,常常存在经费未落实到位现象。不少农村幼儿园每年保教费收入大部分用于支付代课教师工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及教玩具的添置。很大部分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未实现“三独立”,这些园所仍“寄居”在中心小学内,未做到经费、人事独立及园舍的相对独立,幼儿的户外活动与小学生学习生活相互干扰,幼儿园的经费开支仍由中心小学代管和拨放,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归小学管理。由于管理缺乏自主权,幼儿园办园理念及保教质量的提升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些都是学前教育督导者价值理性自觉所应关注的问题。

 

二、构建人文意蕴的督导体系

 

学前教育督导体系的构建,需要沐浴人文关怀的阳光。正如内尔·诺丁斯著所言,“我们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怀之中,因此,关怀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构建沐浴人文关怀的学前督导体系,首先,应突出对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注。均衡和公平是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进的改革举措所遵循的原则,学前教育发展失衡与教育公平相背离。有学者对“2006—2010年我国城乡园所数”、“2010年我国城乡幼儿园师资配置情况”、“2010年省际间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共性问题:一是城乡学前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城市幼儿园数量增长高于农村幼儿园数量增长,城乡学前教育普及率差异显著,城乡幼儿园教师总体数量差距悬殊,“师幼比”差距显著导致教师供给严重失衡。二是区域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不同经济发达水平地区之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差距悬殊,省际间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差异大。在我国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过小,特别是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严重失调。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并没改变学前教育起点不均衡的现状,教育本身的规律也决定了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其次,构建人文意蕴督导体系,应力求保障学前教育督导的公正客观与实事求是,忠于客观事实,不受私人关系影响;不避重就轻,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苗头,力求将问题分析到位,不浮于表层;敢讲真话、实话,不做“可说可不说”,或是“说了等于没说”的模棱两可的评论;既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要对已有的成绩充分肯定,“督”和“导”都要准确,帮助被督导对象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学前教育督导应将幼儿园的进步作为督导起点和终点。在督导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命令式与强制式,逐步向启发式、民主式转变;在督导内容上,不断细化与完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增强可操作性,并增加能反映不同幼儿园发展水平的弹性指标,力求通过督导发现进步,体现督导的公平和激励;注重“跟进式”过程督导,掌握幼儿园日常管理的真实常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在幼儿园管理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与规范化的转变中提供指导与服务;在督导方法上,灵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做法,力求能客观、全面反映幼儿园的真实发展水平,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园的发展;在督政与督学、督与导、自评与他评等关系的处理上不断强化和凸显人文意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督导部门对督导评估工具的开发还不完善和成熟,还需要不断改进与开发科学、专业的评估工具,才能确保在评估过程中获得全面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准确地观测和衡量被督导对象的即时状态及其进步的程度,这样的督导结论才能使对方信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教督〔2012〕9号)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和结果,不断提高督导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督导部门可逐步开始开展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的质量检测,并将质量监测应用到学前教育督导领域以准确、客观判断学前教育的结果均衡。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一日活动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新规程颁布后,幼儿在学校内的生活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否符合新规程理念,在贯彻新理念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等,这些对不在幼儿园工作的督导人员来说,不一定会看得准,摸得透,因此必须建立督导专家库,扩大督导队伍。督导专家库成员从幼儿园园长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遴选。除专职督学外,注重吸收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学前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督导工作,这样参与督导的学前教育专家多,学科力量强,专业配套,才能有效确保督导工作的质量。

 

三、形成督导工作的制度规范

 

督导工作的制度规范,涉及到组织规范、文化规范、研究规范和关系规范几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让督导者对规范的遵从逐渐内化为督导工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首先,组织规范。组织规范的形成一方面在于组织原则的确立,另一方面在于明确教育督导的实际规程与程序。诚信、公正、高效、廉洁的督导组织原则的确立有利于督导走上科学化轨道。诚信体现督导者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派生出真诚相待、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等诚信规范;公正客观,避免主观和偏见。督导组织机构的重要职能在于在复杂的督导实践中明确督导的实施制度、操作规程与程序。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实际行动让督导理念和价值取向得以落实,操作程序规程则是实际行动得以日常化和具体化的行动指南。对此,福州通过精心设计督导方案、合理组织督导队伍、细致开展督导检查、客观作出督导分析的专项督导方法与程序值得借鉴。其次,文化规范。督导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事实上,作为存在,督导文化在其内部结构上做出了相应的表达:内蕴着一定价值取向的测评工具、调查报告等都是物态性督导文化的体现;督导组织制定的系列制度是制度性文化的体现;教育督导有其自己的文化精神,它“包含着公平、效率、人本的要素,三者组成了教育督导伦理精神的内核”。对行为的评判与“该不该做”的规定是行为性文化的表征。基于此,督导部门应通过长期、持续的督导实践,不断培养文化氛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逐步构建起组织文化,并且不断提升督导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确立督导人员共同尊奉的理念、价值观、工作行为规范和共享的价值观等。其三,研究规范。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情景的复杂决定督导工作同时具有实践和研究两种特性,督导者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应同时具备实践者和研究者两种角色品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督导活动中,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收集资料、合作探讨、自我反思、多方总结中解决实际问题。其四,关系规范。对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阶段性工作要求而言,教育督导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是,督导者与督导对象之间不是压制与被压制,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第一,在督导者与督导对象之间构建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其次,督导者需认识到被督导对象与自己有平等的人格,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要求。再次,具有合作观念,督导人员与被检查督导对象之间应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坚守诚信,建立起督导双方平等且自愿的合作关系。最后,应具有角色意识,遵从幼儿园的实际发展需求,承担和履行各种不同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服务者、研究者、管理者等。

篇6

1.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推动了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就是利用过程数学模型来模仿生产装置的动态行为并进行试验的技术。计算机仿真培训就是在计算机上建立过程仿真培训模型,设置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不用投料,没有危险,能大大缩短培训时间、节省培训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国内各单位不仅把仿真培训作为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把仿真培训与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使仿真培训成为生产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培训手段。

2.技术特点、创新点概述。研究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架构、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体系结构,原型系统功能构架,体系结构,产品开发流程描述,在研究分析设计知识定义及基于“规则+实例”的包括加权频率属性约简等算法的推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库系统,进行基于知识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集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实现的原型系统具有集成智能辅助功能。

(1)项目策略采用以项目为导向,项目和典型过程贯穿,配以真实装置和合适的仿真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通过项目的仿真讲解和切合实际的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避免建设之间的冲突,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校内实训场所、资源的整合。(2)技术特点,建立一套通用的计算机仿真培训硬件系统。这一套硬件是基于高档微机为主机(服务器),仿真操作站兼工程师站(客户机)。该硬件系统可以满足现有各种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化工过程单元、系统操作仿真;制冷仿真;过程自动化仿真等),也可根据以后其他生产装置建立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进行扩展。(3)方案创新,在于建设方案中采用计算机仿真与实际工业对象相结合。实际装置设备解决了仿真无实物对象存在的问题和仿真可能与实际存在的偏差。

3.项目实施目的、意义。实训中心建设存在投入大、规划难、设备淘汰快、实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计算机仿真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内容上:各类规范、标准、安全要求为重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形式上:计算机仿真+真实装置。管理上:集中管理,联合开发,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服务上:为社区、地方、行业的培训事业提供运行平台。

4.在专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与考核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表现在:降低投入成本,体现在:设备投入一个标准班10组(需10套);设备需维护、维修;设备的需更新、淘汰;实验实训有较大的能量的消耗和材料的消耗;大大提高实验实训效果。(1)每人一台,各自互不干扰,并可反复练习,任意起点;(2)可以改变时标,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3)具有在线帮助系统,实时提供学习提示;(4)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将不易实训的内容变为可能。①消防过程(危险过程)的实训;②易燃易爆环境下(危险场所)的实验实训;③易损设备的操作实训;④一次性设备的实验实训。

5.项目实施的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项目组、工作程序、工作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认真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计划,逐步实施。子项目负责人,负责开放课题及课题经费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定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术交流、资料和档案管理、运行及开放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报送阶段总结和统计。

二、 项目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内容包括:网络版课件类素材库、网络版仿真实验教学软件、网络版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基理仿真――机理的研究和教学过程,课件教件;操作仿真――操作技能的培训、岗前实训、实践能力的训练;环境仿真――模拟各种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便于对真实环境下的事物展开研究);学生和教师可在任何一个终端登录使用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合法用户们可在同一个机房进行不同的实验实训的练习;集中管理资源更安全,添加、修改使用更方便。其他工业装置。

2.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岗位(群)开发仿真教学课件与教件的软件;根据专业实验实训的能力培养要求编写文字脚本,进而开发仿真培训软件;开发符合教学过程和学习要求的互动网络应用平台;开发实际装置(过程)的仿真系统软件。

三、 实施的技术路线

1.实施方式。在内容上规范教学、实验、实训项目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资源的网络化整合,实现资源优化。

2.技术路线。开发工业对象装置的真实过程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硬件系统可以满足现有各种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化工过程单元、系统操作仿真、制冷仿真、过程自动化仿真等),也可根据以后其他生产装置建立仿真培训系统的要求,将仿真操作站的个数适当增加。

实施仿真模拟培训系统与真实生产装置在线连接,通过网络将有关数据传输到仿真系统,将仿真模拟培训系统操作数据与现场真实数据对比,指导学员操作。同时保证这种数据传输方式是单向的,即由现场到仿真系统,而仿真系统不能反馈给现场,不影响正常生产及控制。即仿真培训系统增加在线功能。软件技术支持平台主要有五部分:总体监控软件、通信软件、工艺模型软件、仿真软件、智能操作诊断软件。仿真系统通信软件在基于微机软硬件上开发,主要实现教师站与仿真操作站之间的实时通信,即实现化工装置仿真系统所要求的仿真运算主机与仿真操作站之间的实时动态数据交互。仿真运算主机所产生的工艺模型运算数据结果实时传送到各学员操作站各学员操作站的操作、运算数据和信息实时传送仿真运算主机。

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统一维护管理。包括进行远程登陆、调试、系统组态。所有资源共有共享。

第一层,操作层面(实物层面)。第二层,方案组态对象及连接层面(同一对象下可进行多个实验实训项目)。第三层,对象模型或实际对象层面。

四、项目的前景、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工作平台,完成高职院实训资源网络版的整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新校区建设实现实验、实训资源统一规划。保证教学要求,重点强调性价比,详细计算投入产出比。在淘汰快的实训领域、多专业方向和多方向培训使用计算机仿真加小型实际装置进行实训、实习、设计,增加学院的市场适应能力,把学院做大。学院的拳头专业、重点专业除计算机仿真实训外,加大实际装置的投入,重点发展,进而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把学院做强。

篇7

[关键词]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

1、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从数量上看,尽管幼儿园总量大幅提升,但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其中公办园数量偏少,尚不足幼儿园总数的五分之一。从办园布局上看,公办园和部分优质民办园主要集中在市区、城镇等地,农村幼儿园数量较少。从收费上看,公办幼儿园保教费都在每生每学期3000元以下,民办园保教费则跨度较大,每生每学期从几百元到7000元不等,入公办园难、入部分民办园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1.2教育经费投入落实不到位。《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县(区)人民政府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按不低于5%比例安排学前教育经费”,而从调查检查的情况来看,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仅3.21%。

1.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公办教师资源不足,在编在岗的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与中小学公办教师差别大,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年龄老化,综合素质不高,这些均直接影响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1.4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不规范。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规划统筹力度不够,存在重复建设、布点不科学的现象。有的开发商不按标准建设幼儿园,或将其改作他用;有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被开发商或物业以高价租赁给民办学前教育集团,成为小区配套幼儿园收费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5违规办园的行为仍然存在。少数幼儿园为了抢夺生源,不严格按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标准办学,小学化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幼儿园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不按要求编班,班额较大,或未按规定配齐保教人员。

此外,无证办园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园舍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存在需求、在园幼儿难以分流等客观情况,增加了取缔非法办园工作的难度。

2、关于搞好学前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2.1要整合资源,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使学前教育资源在总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上配置得更加合理。继续大力发展公办园,发挥其主导作用,鼓励优质公办园联合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惠及面。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的载体,不论是新建小区还是已建成的小区幼儿园,都应理清其所有权归属,统筹安排,通过各种途径,让其办成公办园或者通过零租金方式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推动幼儿“就近入园”。着力打造示范园,对一些办园行为规范、水平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幼儿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幼儿园,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保教条件,运用多媒体教学,逐步完善市、县(市)、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2.2要加大投入,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发展。进一步将《条例》中关于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保障经费的稳定投入和逐年增长,为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及幼儿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对于符合规定的民办园,进一步加强资金扶持,加快普惠园的建设速度,适当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将《条例》中关于相关费用减免等规定落实到位。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多种类、多形式的幼儿园,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2.3要加强培训,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进一步加大幼儿教师招聘力度,按规定配备公办园教职工数,实现公办幼儿教师补充工作常态化,逐步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加强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培训力度,深化幼师师德建设,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通过高水平园结对、座谈交流和观摩学习等形式,将优质园的办学理念、办学规范、办学内涵引入相对落后的幼儿园,深化优质园辐射带动作用。

2.4要强化管理,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类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摸底调研,在此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顿、完善和提高,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对违章违规的幼儿园依法查处。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对学前教育单位收费的监管,对全市幼儿园收费问题进行调研,健全幼儿园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幼儿园收费备案审查力度,确保学前教育收费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管理,整治、净化周边环境,为幼儿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2.5关于幼儿教师工作细则。冬季保育的重点:中大班要在此季节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拉裤子、掖衣服;托小班教师要特别关注和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保证幼儿不露肚皮受凉;要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幼儿的穿衣量以及何时增减衣服;冬季幼儿的衣物特别多,要重视幼儿衣物的管理;特别是要保证幼儿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外出活动时,保育员或教师将教室门窗打开换气;冬季饭菜易凉,要有措施保证幼儿始终能吃上热饭热菜。夏季保育的重点:要控制和管理空调使用的温度,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要控制饭菜、开水进班时的温度,防止烫伤幼儿;厨房及教室等的纱门纱窗要在春季就安排相关人员来检查和更换:每周末请防疫站专业人员对各班的厕所及园内易滋生蚊虫的地方进行灭蚊处理。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学前教育重要性,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兴华.学前教育发展中政府职能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

[2]周睿.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支持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特色;幼儿;幼儿歌曲

在大学里对于学前教育的声乐基础课的教学,一直是困扰授课老师们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从生源上来说,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系统的上过声乐相关课程,即无论是从思想还是嗓音条件方面他们都没有充足的准备;从老师方面来说,我们的声乐老师也是从思想方面也没有做好适当的转换准备,即任课老师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专业授课的平台上,他们认为上声乐课就必须要有相当好的嗓音条件、要有相当好的音准、节奏感、会听音等相关声乐专业必须满足的条件上。以上两者导致教与学的认知过大,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奇怪现象。如何解决这一奇怪现象呢?作者认为:一是拉近二者思想上的差距;二是找准二者共同的切入点,以期使二者能够更好地共同携手前进。

1准确定位

教学对象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儿教师利用各种歌曲、语言、方法、实物等,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好的性格,使他们更加聪明,使孩子们能够更有系统、有计划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孩子的教育与成年人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不一样,体现在:

1.1特殊性

孩子的早期教育一般认为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0~3岁的早教阶段:早期的教育能够使孩子能够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好的性格以及健康的思想等等方面的基础。但是,“早教”并不是要教什么,而是在生活中家长、老师能够适当地给予宝宝关爱、指引,使他们的心智以及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育、成长。在这个阶段的早教,它的内容离不开“唱、说”等寓教于乐的诸多内容。因此,声乐的内容必不可少,即:儿歌,有用的、健康的儿歌就更不可少。(2)4~6岁大童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是在幼儿园中进行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为弥补孩子们在家庭在培养中出现的不足的地方,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快乐、交友、认知的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孩童时光。所以,幼儿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基础的基础,是检测孩子性格是否完整健康、行为习惯是否良好、初步的对自然与社会常识的判定是否正确和良好、和人生教育起步的奠基式教育。

1.2特色性

儿童学习声乐的特点表现大致可分为:第一,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可以理解歌词、歌意。第二,关注点短,时间性受限制。当下学前教育的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用人都需要提前与培养单位预定人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现在中国人才不是比比皆是吗?其实,现在社会不是真正缺乏幼儿教师,而是缺乏高文化、高素质、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学的知识在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因为,人的幼儿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培养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又要重视寓教于乐与唱、跳的培养,几者缺一不可。

2以“特色”为基准,准确诠释

学前教育声乐基础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以及在对孩子们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味生活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孩子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学习、奋斗,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典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儿歌的学习和传唱是学前教育声乐课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学前教育声乐基础课中必须要把儿歌这一特色歌曲传承下去。儿童歌曲具有其他歌曲不具备的特点,儿童歌曲是针对1~6岁的儿童而推出的歌曲,是集简单的知识和道理为一体的集合体,在孩子们传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对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一些简单的、模糊的认知,能够促进孩子们对一些知识的增加,更好地明白一些道理,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交流。其次,儿童歌曲是以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内容大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儿歌的特点,具有节奏轻快、旋律简单、歌词简单、精炼、篇幅简短、曲式结构单一、语言活泼、每首歌演唱时间一般在2~3分钟。即在孩子们关注的时间段内。

另外,还有中英文儿歌既可以使孩子扩大知识面,又为孩子们学习外语做好了铺垫,外文儿歌简单易学的特点,即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们对外语有一定的了解。深受小朋友和年轻父母们的喜欢。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人们对于儿歌,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美好回忆,它朗朗上口,简约而不失童趣;同时,儿歌对启发少儿心智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儿歌取材广泛,大部分的取材都是身边的事物;这样,使得儿歌让人感觉更有亲和力,并且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也能让孩子更形象地了解大自然、动物、事物、生活等方方面面。将学前教育声乐课中引入儿歌,使儿歌的特点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儿歌的特点:第一,完善了孩子们的活泼、好动的天性。第二,解决了学前教育生源没有声乐专业特点的弊端。第三,将语言、舞蹈用优美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使学前教育的声音基础课上得学生喜欢、老师轻松、教与学有特色的完美结合。

3结语

学前教育的特色就是“儿童”“儿歌”,在这个基础上,就必须做好儿童、儿歌的特色,让学前教育声乐基础教学接地气、学习者也能接地气。这样,就能解决教与学的:学习者困难、教学者痛苦的弊端。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是面向入学儿童的教育,对于这样的学生的声乐教育是不需要过于“高、大”的,在教学中应该把握一定的“基础”原则,即以“儿歌”为主,专业为辅的教学理念即可。只要把握好这个理念,就不会出现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教学困难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胡虹娟.邢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探索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冯华.高师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张利洪.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篇9

论文关键词:初等教育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初等教育系成立于2000年,原名小学教育系。200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分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和小学教育理科方向。2006年7月从教科系划入学前教育专业,现共有两个专业。目前初等教育系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辅导员2人。

作为新建系,做好科学发展规划,对初等教育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教学建设工作上所做的工作

过去的几年,我们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制定了本科教学大纲,大纲规范、科学合理、实用,指导性强;从06年开始我们全面要求教案都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格式撰写,其中还通过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来强调它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今年,我们对期末试卷的检查加强了力度,使得这次试卷的质量大为提高;在课程建设方面,我系4门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抓教学质量上教育管理论文,我系按照学院的有关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文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注意常规工作的管理环节;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党建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我系一年一度的“12.9”师生手工作品展已成为遵义师院学生时间活动和课程应用的一个亮点。

整体上看,我系整体水平和实力在学院十八个系部中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省内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小教专业系部相比,从招收本科生时间来看,我系在全省招生比本科生较早;从管理模式上看,我们是独立建系,独立管理,这在全省市少有的,管理优势明显;我系与西南地区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同类专业本科的系部相比,我们升本时间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同时,我们属于独立管理的“主流”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相对成熟。

2.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中高职比偏低,仅有25%,高职数缺少2人。同时,还存在理科方向高职教师缺乏的严重困难。

(2)教师学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到目前为止,全系教师中还没有一位毕业于全国著名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的,仅有一位教师来自重点大学,其余教师均集中在省内高校;二是教师来源低学历化程度仍然较重—有些教师还只有本科学历。

(3)教师队伍中硕士比虽然勉强达到评估要求(包括在职硕士达50%),但是,存在学科专业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方向的不利现实。

(4)专业方向建设仍显单一,只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还没有新的专业方向,这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求现状不相适应论文的格式。

(5)在教育研究和课题申报上,尽管现在2个国家课题,但是在科研论文与著述上,整体水平偏低,整体实力不够。

(6)理科方向教师队伍和文科方向教师队伍比较,职称、学历、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悬殊大,急需补充有经验、有能力的高职称学历的教师。

(7)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仍显得办法不多,经验和能力不足。

(8)在部分专业课程上,我们还缺乏专业的师资(如写字训练是书法教师、简笔画训练的美术教师、儿童手工训练的手工教师等)。

(9)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的实验室建设还未进行,这对来年各个专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管理论文,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根据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扬师范教育之长,构架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合格本科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学应注重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贵州省“十一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遵义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基本完成“普九”基础上农村急需大量合格教师的需求,并根据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立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确立初等教育系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

(2)立足于学科专业自身条件的发展潜力。

充分考虑初等教育系在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地位,并结合全省、全西南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和思想状况,以学院定位为基本办学方针。

(3)突出 “小教性”、“幼教性”,坚守学科专业特点,立足自身,办出特色。

根据国家教育部“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实际,先“强本”,再“争硕”。突出“小教本科”和“学前本科”的特点,坚持应用于学术基础一起抓的办学思路,突出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质量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达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目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多途径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再次重申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并提出要切实办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该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并能做到终身学习。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幼师队伍的重任,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幼儿教师是对高校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当前高等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偏重理论

当前传统的高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设置了各种的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除了毕业前的四周教育实习很少有参与和接触到学前教育教学一线的机会,学生在理论方面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都能头头是道,真正到了教学一线,面临众多复杂的情况和真实的教学环境,往往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学生显现出高分低能入职后面临适应学前教师角色困难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

1.2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教育元素挖掘不充分

高校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感受和知识的技能迁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文艺、舞蹈等艺术功底,忽视了艺术技巧和技能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出现了众多现实的教育情景就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却不能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学前儿童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情景的美术作品和课程;还有多数学生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好像样的幼儿舞蹈课堂和儿童演出作品。

1.3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习趋于形式化

高校教育实习和见习往往安排在学生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相对都很短,或者学校跟实习学校合作很少,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个别实习领队老师缺乏组织经验,有的实习学校怕实习教师影响学校教学成绩,很少给实习生实践教学的机会。在临近毕业时安排教育实习,学生往往还要面临完成毕业论文和就业求职应聘等多重压力,既要实习还要查找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应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四处求职参加各种应聘会,让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对教育实习也难免有应付的成分,从而影响了教育实习质量。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

建设和完善高校内的学前教育实训教室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和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首先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组成元素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技能培养目标,在开设艺术理课程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与幼儿看护技能实训室、教育活动模拟实训室等形成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功能优势互补的完备教学环境,为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2.2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学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坚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合理整合教育理论专业课程,充实学生的幼教科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内涵的实用性教育人才。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准,改变单一化的教学课程,拓展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及实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结合课堂和课外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诉求,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2.3改进教育实习缩短教师角色适应时间

教师角色适差缺乏与家长沟通和组织孩子活动的能力应往往是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更快的角色适应为毕业学生尽快就业和融入教学提供了优势。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实习安排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深入教学一线和参与到实际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和让幼儿园长及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高校要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或者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作为助手在经常参与到幼儿教学一线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如元旦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竞赛、表演等)组织学生观摩或作者为助手协助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越多获得实践经验越多,对缩短角色时应有很大帮助。

3高校学前教育完善培养模式教学建议

3.1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培养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往往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然后就一直沿用下去,很难做重大改革和变化。对一线幼儿园的教学动态和学前教育用人方向很少去做调查,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和幼儿园教学改革和培养机制明显滞后,学生毕业后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学前教育要多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及时了解和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掌握好国内外学前教育的风向标,积极参与幼儿教学改革,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来及时调整、更新和改革高校的教学内容。

3.2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方向不仅仅是幼儿园。更多的幼儿特长培训机构、亲子乐园、母婴生活馆、学前教育商业培训、大众媒体幼儿专栏、幼儿出版机构等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专门为幼儿园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变被动培养为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改进培养方案,为学前教育培养方式开拓了新的方向。就要求在专业课设置和选修课内容增加相应技能的内容,或者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3.3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学生需求来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和培养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获得更多更好的理论学习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就直接就业;有的希望从事对科学、语言、健康等对艺术要求低的教学工作;有的愿意到幼儿园从事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门教学工作。就要求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后进行分班制教学根据学生毕业的需要分班管理,或者设立选修课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毕业后的需求进行选修,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满足了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见习和实习,而是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的对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专业情感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塑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不逃避和不回避的客观面对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前教育一线对不同能力教育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环境,以及不断提升我们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教育水平。做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的高校学前教育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特色,强调个性,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创新型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董爱霞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艳.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4):73~76.

[2]刘海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110~112.

[3]丁敏.高校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