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流程

篇1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业务流程再造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剧,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形成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催生了新型财务运行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诞生。近几年来,中石油、中兴、华为、物美等国内集团型公司和许多跨国公司在华机构都实施了财务共享,目前仍有很多集团公司在积极探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几年中,可以预见大量的企业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鉴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然成为企业集团财务运行的趋势,因此如何成功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让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正向效益将是急需考虑的问题。而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从中兴通讯成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集团的关注。从客观上而言,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的运行成本节约与管控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集团建立共享中心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建设将是目前企业集团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集团的要求以及这一模式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参考。

1.3 论文结构

本文遵从“概念提出概念分析概念实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对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首先,本文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在这一分析基础之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是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集团提出的一些要求。再次,本文分析了企业集团初次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流程,并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针对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出了几点结论与建议。本文旨在为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供一些帮助。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2.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将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中分散的财务基础服务集中在一起,在一个统一的财务组织下处理有关财务数据。它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为企业内部不同业务组织提供专业财务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效率低下、风险难控等弊端,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事务性的功能(如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2.2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点

2.2.1 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本质在于将集团各公司的事务性工作汇总于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这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公司业务量整体不变的情况下,运用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将资源、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集团各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以及中间管理层的数量可以大幅削减,相应人工成本可以减少;另外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可以定在薪资较低的地区,这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2.2.2 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对集团各分公司和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促进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处理的流程化和专业化;同时消除了大量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汇总,统一分析,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并具有一定的流程审批权限,这既可以有效便捷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又可以制衡内部权力,从而提高集团管控水平。

2.2.3 支持企业管理决策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而将其他辅助功能通过共享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这一模式使得管理层从繁杂的非核心业务上解放出来,从而为公司更好地创造价值。同时,在公司成立新公司或者收购其他公司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快速、有效的为新建的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提高资源整合的速度,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2.3 财务共享模式的缺点

2.3.1 巨额的前期投入资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应该看到,财务共享不仅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变革,而任何变革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集团实行财务共享模式,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的更新和替换将是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项成本,而且这项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比新系统新模式在初期节约下来的成本还高。另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会增加集团内部之间的沟通成本。

2.3.2 存在系统性和和合规性风险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工作高度集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关联性大大增加,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集团对于流程、系统的依赖性大大提高,因此在整个数据链的单一业务环节出现错误,则会对整个数据流造成影响,从而放大整体信息失真的风险。

2.3.3 人员流失率提高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集团内部大量重复、冗余的工作全部集中到共享中心进行处理,这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将大幅削减集团各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这必然带来人员流失。

2.3.4 员工的职业发展受阻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工作高度细分,这使得对于员工个体而言,其业务处理范围过窄,从短期来看,极大地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对于个人和企业集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工作内容过于单一,视野和工作能力范围都将受到限制,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从而降低了工作积极性,这对员工自身和企业集团都是不利的。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的要求

实证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延迟效应、区别效应和短期波动效应。对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使得中兴通讯财务处理效率提高,财务处理成本降低,资金管理集中度提高,而且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活动。这表明对于具体的公司而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公司产生的效益有区别,并非任何的集团公司都适用财务共享这一模式。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俯卧模式要取得正向的经济效益,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3.1 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以及集团各级企业的思想认识需要统一且认同财务共享管理的理念。共享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直接相关,因此财务贡献模式的实施首先要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同时,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各级公司管理层、基层负责人和业务操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集团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有赖于企业集团所有员工的共同支持。

3.2 对集团信息化的要求

财务共享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财务集中核算的目标是将集团内各公司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运行成本。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需要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共享中心,这一过程有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企业集团要想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支撑,这就对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对集团业务流程的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事务性工作的集中处理,本质上有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规则与业务处理流程,是成功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关键。因此,实施财务共享,前提是需要对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达到统一化、标准化处理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不相融合、无法整合的业务难以实施财务共享。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3.4 对集团财务人员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行,对集团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整个财务流程被重新规划并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因此财务工作进行了高度细分,相应地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该树立全局意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开展各项财务工作,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财务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

4.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流程――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的框架设计主要可分为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共享企业数据三个方面。

4.1 调整组织架构

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要将会计业务相关的非财务人员吸纳进来,让他们都参与到财务流程中来,打破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新型的流程型组织,借助流程串联各部门员工,统一各方利益,减少各种摩擦。各分子公司可在集中的要求下,统一调整现有财务业务,并将简单事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向集团集中,将财务权限上收,缩减地方财务人员编制。

4.2 优化业务流程

财务共享框架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要求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梳理改造企业业务的整体流程,将企业财务流程与其它业务流程充分融合,避免流程间重复工作的产生。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模块联动机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最易纳入,且最具代表性的流程。

4.3 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

首先,企业要统一核算标准、制定操作规范,为实现数据的统一控制打下基础;其次,打破企业各部门的界限,利用信息系统的强大处理工具和网络工具,使各项业务发生点成为会计信息的收集点,并在业务发生的同时通过系统预置的会计参数,自动生成各项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对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控制,避免数据冗余和不完整情况发生,实现以业务为导向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过程。

5.财务共享模式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1 业务流程优化受阻,业务处理标准化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使得业务处理统一化、标准化。但是,随着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不断加剧,各种业务之间难以有机整合,业务流程优化受阻,这直接会导致财务共享的失败。

5.2 企业集团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共享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模式实现的前提是信息及时、高效传递和处理,这必须基于强大的信息化水平。一旦信息化程度无法达到财务共享的要求,不仅会造成数据紊乱,还会直接影响整个数据的传输。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施财务共享,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甚至会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

5.3 财务人员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积极性下降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缺点之一是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的流失率大幅提高,财务工作高度细化导致财务人员工作范围过窄,视野受到限制,这使得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受限,进而工作积极性下降。

5.4 解决对策

针对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团在实施财务共享之前,应该提前确定好财务共享的实施范围。集团各公司实现财务共享,这并不意味着集团所有的业务都适合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范畴。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应从集团实际出发,根据业务特点进行确定。

集团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集团实行财务共享,不仅对流程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变革。这既需要集团内部上下一致支持这项改革的实行,又需要集团做好改革的充分准备,如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适当的水平。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集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行。

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要同时为财务人员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绩效激励机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团队稳定性,不断开拓员工的业务视野,做到“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

6.结论与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等诸多优点,迎合了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实施后的缺陷。这就要求集团做出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这一决策时,应相应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集团内部上下思想统一、合理选定财务共享的范围、实施财务共享的时机等。财务共享服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企业上下一心,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1]罗声明,孙德刚.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4,14:6566

[2]矫艳,王兆蕊.初次实施财务共享的误区和要点[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2:5354

[3]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1(3):1927

[4]石磊.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难点与对策初探[J].财会月刊,2014,S1:100103

篇2

关键词:财务共享 大智移云 流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间的融合重组越发频繁,并且规模不断增大。如何通过高效的管理机制,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技术、运作流程以及更多的利润是研究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共享理念”在财务领域的扩展使得财务共享应运而生。财务共享平台是一个体系性的管理工具,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思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主导)时代已然到来,这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管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那么“大智移云”时代到来对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到底有何影响?有何改进?优点在哪?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财务共享的定义及理论综述

早在 1993 年,Robed Gunn等人就首先提出了共享服务的概念,认为共享服务是公司试图从分散管理和少的层级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提供服务时共享组织的成员和技术等资源。财务共享服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将一种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进行处理,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的作业管理模式。

近几年,财务共享服务已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在财务共享流程再造研究方面,张瑞君等通过分析中兴通讯十年的财务共享服务变革之路,提炼和明确了财务共享服务构建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何瑛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流程管理,还提出了在云计算背景下企业财务流程再造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张真昊等以费用报销为例对基于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设计。在“大智移云”对财务共享平台影响方面,程平等通过一系列文章分析了大数据对于企业财务决策、资金管理、库存管理、固定资产更新、云会计AIS构建等方面的影响。万家盛等构建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框架,深入分析企业云会计对于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影响。

综观上述文献,在“大智移云”技术对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的影响方面有很多研究,但大多在概念内涵、特点创新等方面,特别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所以在“大智移云”时代,探讨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

(一)企业原有的应付账款流程。根据埃森哲全球共享服务业务调查表(见下页表1),共享服务中最先实施的几项业务依次是应付账款、总账、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工资、费用报销、财务报告、人力资源、信用管理和客户信息服务等,其中应付账款业务实施共享服务的比例为83%,由此可见应付账款共享服务是共享服务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本文选取应付账款流程再造进行研究。

从图1可以看出,该应付账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下环节:(1)业务部门发出采购申请,采购部门审核之后将订单发给供应商;(2)订购单复联交给仓库存底;(3)订购单交给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存底;(4)供应商发货给仓库;(5)仓库收到货后,将收货收据返给供应商;(6)仓库收到货,查验后,将验收单交给应付款部门;(7)供应商将发票交给应付账款管理部门;(8)供应商向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发出付款通知;(9)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向供应商付款。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从采购部向供应商提出购买申请,发出订单开始到最后应付账款管理中心向供应商付款,总共是9个环节,企业的应付账款管理部门只有在订购单、仓库验收单、供应商发票三者核对一致时才会向供应商付款。在此流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单据核对工作,以及大量的核对人员和较长的核对时间,会增加企业此项流程活动的成本。如果可以进行应付账款流程重组,将会大大降低此项业务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二)“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

1.设计总体思路与目标。积极运用“大智移云”时代的各项技术和工具,构建企业应付账款共享机制,建立应付账款共享管理平台,减少此项流程中的人员、费投入,在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

2.大智移云时代下的财务共享平台。“大智移云”是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综合利用,使之互通互联,服务社会的一种便捷、高效的发展常态,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技术载体和推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有望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的信息时代下,企业的业务过程、组织结构、人员安排、战略规划以及经营信息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中,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借助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对企业进行重复业务的的集中处理,业务流程的设计与重组,实施标准化工作程序,设计业务评价,完善业务处理目标等,就能够达到财务共享平台模式的目标,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使企业能够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构建。按照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公布的云计算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支持以广泛、便利、按需方式,通过网络访问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与服务)的计算方式。在这个资源池中,计算资源分布式存在。无论身处何地,资源以共享资源池的方式统一管理。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资源分享给不同用户,资源的放置、管理与分配策略对用户透明,这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财务共享中心是基于“规模经济”效应,将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进行处理。财务共享中心和各分子公司位于不同地方,共享中心整合各分子公司相关财务内容。云平台为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会计核算平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良好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只要有网络,客户便能访问云计算的服务。

在财务共享中心“云平台”上,财务共享中心和总公司、分子公司进行着企业业务相关的数据交换、业务数据处理、数据共享。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在云平台上进行授权与业务审批,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在云平台按照权限实现数据共享。

(2)大数据技术应用。企业经过多年运营,会积累种类繁多并庞大的数据。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数据便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云会计平台是企业进行大数据决策的基础,基于云会计平台,在抽取、转换、加载通过企业运营所形成的大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手段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进行财务决策。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采购、销售、固定资产、库存、商品价格以及外部的银行、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数据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云会计平台,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大量数据存储,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依据企业的财务决策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发现数据的关联性并转化为企业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案例分析――长虹财务共享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

(1)长虹财务共享云中心构建。长虹集团在未实行财务共享前,采用的是分散独立核算的财务组织方式,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2004年以后,长虹的规模快速扩张、业务类型和管理层级相继增加,分公司、子公司的多套财务机构使集团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财务流程的繁杂导致了工作效率降低,大量的财务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应付基础会计核算业务,形成的连锁反应则是集团在对业务的财务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重复设备投资规模加大、内控风险上升,多个独立、粗放而臃肿的财务“小流程”使总部统一协调财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增加盈利的代价就是加大风险。与此同时,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集团的运转呈现低效率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长虹走上财务共享的道路。

2008年,长虹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自此迈入了基于广域网的信息化时代。4年后,长虹又开始探索基于智能时代云技术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并逐步构建了基于智能时代的集团公司财务云管理体系。长虹依托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手段,在原有财务共享模式基础上,通过建设数据标准、梳理单据标准、再造业务流程、嵌入审核节点等举措,期望实现财务共享的升级,达到数据规范、采集高效、自动处理、智能输出;由于其凭证电子化、数据颗粒化、存储云端化、业务处理去物理化、产品输出可灵活组合等特性,与云的变幻莫测、自由组合、无所不在等特征极其相似,因而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形象地称之为“财务云”。

(2)长虹财务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为解决由集团规模扩大、业务扩张所引起的问题,长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手段,建立财务共享信息云平台。在长虹财务云中心,有应付账款管理组,专门处理集团下属200多家子公司的应付账款业务:一是建立了采购供应链平台,长虹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材料(物料)需求计划,供应商按照自己的权限可以在系统中察看材料的具体信息,通过商务谈判完成议价并签订购销合同后,长虹就会在其ERP系统创建相应的采购订单。二是长虹收货后会在ERP系统进行收货确认,定期或即时在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收货材料(物料)凭证。与此同时,供应商可以在系统中就自己的发货数据与SRM系统的收货数据进行比对查验,结果一致后在金税系统中选择开具发票,长虹通过合力中税系统抽取软件抽取发票信息并发送至结算对账平台,定时匹配发票和结算单,匹配成功后,打印匹配通知书,然后连同发票一起邮寄长虹。三是结算对账平台,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供应商发票电子信息提交税务认证系统进行认证,将认证通过的发票发送给SRM系统完成自动记账核算,并按账期通过银企互联平成付款。四是长虹收到供应商发票后在SRM系统进行签收归档,SRM系统结算数据供购销双方进行核对和确认。

(3)长虹财务云中心流程再造应用价值分析。一是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财务云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大幅上升,标准化程度高,手工处理业务锐减,单位人员耗用大幅下降,按照可比成本测算,业务经办年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超过1 800万元,且处理时间大大降低,处理效率提高,效率提升7%以上。二是降低风险,提高集团管控能力。长虹建立财务云中心之后,通过重新梳理新业务形成新的处理流程的风险控制节点、审核节点,制定标准的风险控制逻辑、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标准化业务流程,将风险控制点嵌入流程并固化到信息系统中,从而在风险控制方面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体系(特别是事中全业务过程风险监管),实现了有效的风险管控,从而提高了集团管控能力。三是“大智移云”时代下,财务共享实现进一步升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长虹在原财务共享的基础上,通^凭证无纸化、要素精确化、数据标准化、内控实效化等举措,对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更加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去人化、智能化等目标。经过全口径、全业务的云采集和智能的云处理之后,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的标准数据,财务云成为了长虹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财务指标及其业务动因分析,为使用单位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据产品,提示预警,创造价值。通过财务云的建设,成功地打造了财务共享的升级版。

三、结论

财务共享服务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也是企业整合财务运作、再造管理流程的一种崭新的制度安排。目前,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成为跨国企业集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利器;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各企业的财务共享平台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升级,通过对“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研究,并选取长虹财务云中心应付账款流程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流程再造,升级后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集团风险管控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并且这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可以被其他大中型企业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07).

[2]何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J].管理世界,2013,(14):182-183.

篇3

(一)什么是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在财会分离的理念下,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核算、资金结算等工作分离出来,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实现财务核算与财务结算的流程化、规模化,从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根据调查,美国的财富500强企业中,86%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另外一项调查显示,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可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保证,也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集中核算的区别

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特点是会计核算的集中处理,但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集中核算有本质的区别。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涉及到各项业务流程的再造,而财务集中核算只是将各分、子公司的部分财务核算人员集中办公,集中处理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业务。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一步是重新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按照业务性质和流程节点,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赋予该项经济业务对应的标准核算规范和审批流程,并通过上线财务共享系统实现流程控制,保证各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意义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国务院国资委在201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99号)中提出:“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在集团层面探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和共享会计服务”。财政部2013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明确要求:“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些规定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支持。另外,财政部、国资委每年均在全国各地举办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讨会,组织各软件企业灌输财务共享理念,并组织已经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单位介绍经验。目前,中央企业中已有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交集团等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

(二)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依赖于标准、统一的业务核算流程,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前必然要先梳理企业的各项业务审批流程,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也是企业对自身管理制度进行再次检验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这次梳理,废除或更新不适应企业发展、难以落地的管理制度。流程梳理完成后,企业需要将流程纳入财务共享系统,实现通过系统控制流程的执行,保证相关管理制度的快速落地,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是并购和新设分、子公司,而无论是哪种扩张方式,财务共享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将相关的业务处理快速标准化。根据国内某大型钢铁公司的调研,其在湛江成立分公司后,财务共享中心在一个月内即全面完善了该分公司的各项会计核算业务,而如果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财务人员的选拔到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最起码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全面完成。

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关键点

(一)实施财务共享的关键前提是管理创新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

财务共享模式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变革、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将各分、子公司的个性化的管理方式用标准化的流程代替,可能涉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需要公司各级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转变思维方式,突破各种阻力,支持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二)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前,要认真思考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完成后的工作职责,并做好与财务部门的职责划分。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部门同属于财务系统,相互之间的工作存在分工也存在交叉配合,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将企业财务工作中重复性高、标准化程度高、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集中到一起,比如会计核算、标准报表编制、集中资金结算、会计档案管理等业务。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方法是在相关业务指导书的配合下,按事先梳理好的业务类别,按程序处理各项业务,事先流水化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统一性、可比性。

(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注重与企业业务系统的融合

国资委〔2011〕99号文中提到:“系统应用过程中,应当做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防止信息孤岛和业务系统外循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在中国起步较晚,很多企业在前期的运营过程中,可能因为业务规模的扩大,已经建立了一套或多套业务系统,如HR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财务共享系统是企业整个ERP系统中关键的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财务共享系统的大部分数据以来于各业务系统,相关业务系统的部分分析数据也要来源于财务共享系统。所以,只有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纳入企业整体信息系统规划,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数据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四)应加强财务共享中心人员的队伍建设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离不开专业的软件开发商,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应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配合软件开发商做好财务共享系统的开发工作及相关硬件的评估、采购与后期维护。另外,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是在事先编制好的《业务指导书》的指引下,寻找对应业务做出相应业务处理,且中心内部分工明确,大部分工作人员接触不到全面的会计核算业务,可能造成财务人员思维模式僵化,被动处理业务。针对这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内部要形成定期轮岗机制,保证中心人员能接触到企业涉及到的所有业务;另外,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应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轮岗机制,实现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与总部财务部门、基层财务部门的轮岗,拓宽思路,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输送人才。

四、结束语

篇4

(一)财务共享的定义

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SSC)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是指将企业部分零散、重复性的业务、职能进行合并和整合,并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式的业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业务中心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能够独立为企业集团或多个企业提供相关职能服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企业从琐碎零散的业务活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增长,精简成本,整合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共享中心的业务是企业内部重复性较高、规范性较强的业务,而且越容易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业务,越容易纳入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即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将不同企业(或其内部独立会计单元)、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如人员、技术和流程等)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将企业从纷繁、琐碎、重复的财务业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取得了巨大成效。随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开始推广,并于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许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已经组建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海尔集团、中国电信等。一项来自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财富500强企业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企业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对企业集团的意义

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事实上,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数据的奥秘只为谦逊、愿意聆听且掌握了聆听手段的人所知。”

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新时期,正如美国某位官员所说,“过去3年里产生的数据量比以往4万年产生的数据量还多”。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企业每天的信息存储量高达2.2ZB,而大型企业集团单体产生的数据量已达到10万TB级,并仍呈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规模将比现在扩大50倍。全球企业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

财务数据是企业最重要、最庞大的数据信息来源,在企业财务活动日益复杂、集团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安全等问题都制约着企业集团向更高一层发展。以云计算为标志的新时代财务共享模式,能够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集团再造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处理效率提供帮助。财务共享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规模效应、知识集中效应、扩展效应和聚焦效应,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处理的集中化运作,整合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财务模式的扩展和复制能力,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从琐碎的财务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另外,财务共享模式的集约式管理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屏蔽性和安全性,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支持能力,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共享中心的设计、组建与实施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先期评估

财务共享中心涉及对企业集团原有的管理模式、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工作习惯等的一系列转变和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集团在作出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决策之前,应慎之又慎,综合权衡企业的经营实际,开展先期评估工作,摸清情况,为建设共享服务中心奠定基础。首先,应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企业集团在决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应及时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应将企业决策层领导纳入其中,并下设项目团队,具体建设业务由项目团队负责推进和监督。项目团队应吸纳财务人员、IS专业人员等,也可邀请第三方咨询人员,共同制定评估计划、范围。其次,做好数据搜集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企业多个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应做好多方面的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主要有人事数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如当前财务人员的基本信息、企业资产信息、财务业务流程信息、业务量等。最后,准确定位财务共享中心。项目团队将搜集整理的信息进行筛选汇总,并形成分析报告,上报管理机构,由企业决策层依据评估信息及企业发展战略,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出准确合理定位。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实施的重要环节,涉及如何筹措配置企业资源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目的。首先,共享中心的科学选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应综合考虑诸如成本收益、基建设施、地方政策、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项目团队应制定多维评判指标体系,对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次,确定共享中心服务规模和共享范围。在规划设计阶段,共享中心组建团队应依据企业集团规模和结构,集团所处行业,集团运营模式及业务流程共享范围等,从建筑配置和IS配置等方面合理框定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满足基础设施保障需求。最后,就项目建设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制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应就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资源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投资收益分析,以科学反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为企业集团发展带来的效益产出,用资料和数据打动企业决策层和股东,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投资收益分析应全面罗列财务服务中心的各种直接、间接效益产出及所需资源,权衡比较确立最终建设规划。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

经过先期评估和规划设计后,项目团队应依据前期的工作成果和设计需求,展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工作。首先,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及架构。项目团队应在前期基础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方法合理规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及架构,详细制定KPI考核指标。企业集团应对原有的财务框架进行优化重组,依据会计政策和规范将财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集中串联可重复性的财务职能。其次,实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可采取多种途径,如内部自行组建、“交钥匙”工程外包、联合组建等。在采取工程外包模式过程中,项目团队应承担起建立职责,协调内部资源配合建设。最后,做好过渡期相关工作及人员转移。过渡期工作转移包含原财务人员、服务、业务、场地及设备等的转移,以及依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前期流程及KPI的再修订,并据此确定最终SLA协议。工作转移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稳定性和业务的对口性,对于因上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出现的冗员,应予以合理安置,难以安置的应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注重遵守法律法规政策,以人为本。同时,对留用的业务人员和新招募的财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系统操作演练和实践。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

工作完成转移以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此时,前期的项目团队应逐渐淡出管理,让位于中心自身的管理团队。企业集团可以在吸纳前期项目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中心正式的管理团队,缩短磨合期。管理团队应认真执行之前的业务设计流程及SLA协议,确保中心运营稳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集团正式上线运营后,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资源将迅速向中心靠拢,实现同原各部门、子(分)公司的快速剥离,提高集团经营效率,降低集团运营成本。首先,运营管理期间,企业集团及中心管理团队应从保障共享中心正常运转的角度,从人力资源、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内部稽查等多个角度加强对共享中心的管理和控制。共享中心运营团队应及时搜集服务中心运营中的问题,并及时上报研究解决。其次,对财务服务共享中心进行后期完善。后期完善主要包括对运行期间问题的集中搜集与解决,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与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及人员的招募与培训等。运营团队应定期就共享中心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稽查,依据企业战略调整和经营变动等情况及时作出流程优化和调整。

三、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一)系统自身风险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期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包括人员差旅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人员设备转移费用等,同时伴随有因财务服务中心选址而衍生的地区差异费用及场地建设费用等。即使到了后期也仍然面临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更新等费用,成本投入较大,却不一定能带来预期效益甚至将企业集团拖入债务危机。其次,实行财务共享集中管理后,财务人员由业务前端转为后端,业务敏感性和紧迫性下降,容易滋生官僚作风,中心与子公司等交互模式客观上造成了业务迟滞,而信息高度集成化也存在管理漏洞。最后,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后,信息处理的高度集成化加大了责任认定和追究的难度。一旦出现问题,企业需要通过来回查阅资料,调阅影像,ERP问询等才能确定责任人。

(二)人员管理风险

首先,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行财务集中化管理,财务人员离开一线前端,将逐渐与子(分)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具体业务脱离联系,难以掌握具体的业务情况,仅能从数字上去研究和判别,一线业务能力逐渐萎缩。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实行的是标准化管理,其业务流程犹如车间生产的流水线,财务人员每天将疲于应付各种索然无味的财务数据、凭证、报表等,业务量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工作内容枯燥,财务人员容易失去耐心和激情,产生厌烦心理。最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流动比率较大,财务人员跳槽另谋出路的比比皆是。这样容易导致业务处理中断或产生新的磨合期,如发票不能及时入账或新人需要重新熟悉业务等,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稳定。

(三)法律政策风险

首先,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其子(分)公司必然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各地的财务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沿行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方向,但在实际规则和操作过程中却千差万别,存在地区政策差异。而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很可能因为对财务活动发生所在地的财务政策认识不够,导致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加剧了信息流通和处理的难度。其次,财务人员由于长期居于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缺乏前线业务经验,同时也与各地地税部门稽核人员缺乏沟通和联系,容易在处理税务问题上产生偏差,引发法律风险。

(四)信息安全风险

首先,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数据信息量激增,信息访问、交换、处理、分析的业务吞吐量较以往呈几何级数增长。企业集团建成财务服务共享中心,将集团财务业务集中处理,更是加剧了企业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流量,这容易导致信息量过大引发信息通道的拥堵。同时,也会由于信息量过大引发传输、处理的延迟。其次,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10万TB级别数据的处理量,其数据过滤、筛选和分析功能将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信息数据过滤、筛选和分析仍处于半智能化状态,无法应对复杂信息处理与交换需求。最后,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与不稳定性,容易发生信息泄露和病毒入侵事件,一旦造成信息泄露或病毒入侵使得系统瘫痪,将对企业集团的运营管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集团应建立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价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投入、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集团全体上下的通力配合和不菲的资源消耗,企业集团应谨慎对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科学决策。共享中心建成运营后,应及时开展绩效评价,明确投资收益。其次,科学制定共享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稳定运营的保障机制。共享中心建成运营后,由于涉及中心人员与前端业务人员之间的权责及业务往来,往往存在利益纠葛及推诿现象。企业集团应统一协调各方关系,科学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业务前端与中心之间的业务处理流程、权责关系,如会计凭证影像处理的要求、责任人等。最后,应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业务前端与中心人员之间的联系,减少沟通不畅引起的业务故障。

(二)推进使命文化建设,加强人员管理

首先,企业应定期组织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心流程规范及前端业务介绍,邀请中心专家及地方业务主管前来讲课,在提高中心人员规范操作意识的同时,加强其对前端业务的熟悉和认识。其次,企业集团应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中心人员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心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和活动,在流程化管理之中融入人性化的思想,减少员工的挫折感和迷茫感。最后,应完善中心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目标激励机制。企业集团应根据岗位特点设置合理的目标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奖励措施,通过物质刺激和精神奖励等多途径提高中心人员的积极性。

(三)强化流程标准管理,优化ERP系统

首先,在现有会计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集团内部统一的会计标准,实现会计数据接口的标准化。企业集团应在对内部会计数据、财务工作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方便、快捷、准确、全面的原则设计会计数据标准接口,规范会计数据信息传递。其次,共享中心联合其他业务部门加强对流程标准化的改进和完善。共享中心是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的系统,尤其是业务标准化流程,需要集团内部各部门尤其是前端业务部门的配合。共享中心应统筹协调各部门依据实际拟定标准化流程,再依据实际部署实施。最后,加强对业务覆盖地法律法规的遵守。共享中心必须认真研究业务覆盖地的法律法规,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应注意各地法律的差异,及时与前端业务部门及地方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将业务凭证保存备查。

(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防范信息风险

首先,加强平台建设,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企业集团应加大对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构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信息系统。其次,创新数据挖掘方式,构建智能化共享中心。大数据时代的共享中心,数据挖掘处理能力是关键。企业集团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数据过滤、挖掘分析技术,建设数据仓库,按照业务需求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共享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最后,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按照数据传递原则进行归口负责管理,明确安全责任人。同时,积极构建网络防御体系,应用数字签名认证等安全技术。积极建立备用系统和应急预案,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和管理,防范网络灾害。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对于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然而,财务共享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集团应抱有客观心态,内外并举、上下齐心,理顺利弊,审慎缓步推进共享中心建设,确保共享中心运营稳定有效,实现企业集团初衷。

作者单位:

篇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开始了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的积极探索,以共享服务为支撑,持续推动企业财务转型。业务与财务的彼此融合,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赋予了财务核算和业务监督以全新的价值;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再造,有助于提高业财融合发展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

(一)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会计和报告业务的新型管理方式,能够将不同地区核算主体的会计业务归集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记录以及报告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而且不需要在集团的每一个公司都设置会计人员,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和人工成本,具有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较高、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等优势。

(二)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指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在掌握财务目标的同时,了解企业运作状况,为业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业财数据的交互传递与共享,基于共同的企业价值目标做出决策、分析与控制等活动。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而是强调从价值角度,提前预测相关业务的发展情况,准确测算业务活动产生的绩效,并且向业务人员反馈相应的数据信息,为其行为提供参考。

二、财务共享中心在业财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在打通内部壁垒和建立制度标准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则能够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其专业性和精准性,细化财务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员分工等方式,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中心在业财融合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助力业财融合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推动企业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可以通过创建各个系统接口的方式,完成对于流程的再造,实现全系统的标准化流水作业,从而确保业财融合的顺利进行,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撑,促进相关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构建出新型工作方式,确保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能够实现相互推动、共同发展。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可以依照具体的职能,将财务人员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战略财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共享财务人员,业务财务深入业务前端,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紧紧围绕公司价值目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构建起更加合理、高效的业务管理模式。从企业的角度,在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好相关业务流程的规范,要求业务流程可以准确对接财务系统,同时应该将财务实施环节形成的各种数据资源统一存储到财务共享中心,为财务核算工作提供及时而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更好地对自身的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整合,而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应该推动财务管理系统与 ERP 系统、商务、工程、OA 办公系统以及综合办公管理平台等的有效对接,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做好各类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工作,借助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以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为支撑,财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业务信息,更好地了解业务环节的实施情况,通过财务数据和报表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体现出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对于经营风险的提示和防范。

(三)推动管理创新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将所有的财务核算岗位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子公司还是分公司,都不再设置财务核算岗位,这样必然会带来公司机构设置和流程等的变化。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为支撑,数据整理方式更加实用、更加便捷,统筹性也更强,业务型财务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借助数据来对分析业务行为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风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四)推动数据中心建立

数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也是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数据共享是企业财务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于企业运营中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形成相应的数据中心,为业财融合发展提供数据保障。

(五)提升管理成效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股东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于业务的集中高效处理,在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对资金和资源进行分配,推动其作用的最大化,而业财融合的贯彻落实,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施流程控制工作,使得其能够建立起权责明确的管控体系。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内部控制同样为财务管理提供服务,财务管理可以通过对业务的事前和事中分析以及过程控制,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管理质量。

三、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业财融合发展策略

(一)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想要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加快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对于财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同时也应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确保其能够为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实施提供可靠支撑,合理定位财务人员,确保业财融合的目标方向得以实现。同时,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对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职责和联系进行梳理,确保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立足业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业务财务计划,为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财务的任务与共享存在很大区别,这里以共享财务为例,要求做好数据的整合工作,提升会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优化业财融合系统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财务职能的集中和数据信息的整合,还必须切实做好信息共享工作,以财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集中化处理为例,为了切实保障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和高效性,避免网络传输等因素引发的数据延迟问题,应该做好平台系统中相关功能模块的整合工作,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解决不同系统模块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时效性不同的问题。而在推动业务系统模块和财务系统模块衔接的过程中,要求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都能够参与其中,做好深入沟通交流,依照业务特点,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的优化方案,按照每一个业务单元的特点,优化和完善相应的接口方案,然后再对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融合实施,使得系统中所有的环节以及流程都可以得到高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实施过程能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推动工作模式转变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使得财务人员架构划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及共享财务,从业务角度来对财务工作进行分析,要求合理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提升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立足不同角度,做好业务信息的深入挖掘,推动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借助财务管理模式变革推动业务财务融合发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传统财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性工作,如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务财务的工作职责更加侧重于对企业经营决策以及业务相关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企业全局角度,推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确保相关业务能够快速确定最佳方案。

(四)实现信息有效传输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对业务活动进行全程分析和记录,可以通过实现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端的信息传输,促进信息传输水平的提高。业务方面,可以借助影像系统,将电子档案传输到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影像档案实施核算工作。以财务共享中心为基础,能够实现企业中业财数据的交互共享,将数据所具备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

篇6

一、共享服务之路

目前,学术界对于共享服务的完整定义尚不统一,比较权威的是布莱恩・伯杰伦在《共享服务精要》中给出的,他认为“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 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 (见图一)

共享服务的种类包括财务、人力、物流、法务等等。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它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具有更快的反映速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小的管理风险,被誉为是解放高级管理人员大脑,解放业务部门展业束缚的最新管理模式,是目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的一种管理模式。(见表一)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的影响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升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力,而新兴的财务 组织―业务财务也随之出现。业务财务顾名思义体现了财务和业务单位的有机结合。业务财 务在不同企业中归属有所不同。一些企业将其归属于业务单位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由其所负责的业务单位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力度,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财务体系对此类人员的失控,无法形成与业务财务人员的良性互动。还有一些企业将其办公场所和业务单位放在一起,但人员仍归属于财务部门管理,绩效管理和薪资发放也归属财务部门管理,但业务单位对其绩效具有评价和建议的权力。基于这种模式的财务业务组织能够达到业务单位和财务单位之间的平衡,既保证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也强化了人员的管理。

(二)财务人员逐渐分化。财务共享服务将很多基本财务职能集中到 SSC 后,由于基础业务 被共享中心所替代,先前的人员编制得以释放,财务人员开始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脱出来, 并向业务财务及财务管理决策转型。传统的财务人员被分化成为高端财务决策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SSC财务业务人员。高端财务管理决策人员负责宏观业务。与业务财务的接口工作是将其收集整理的财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并做出决策;与 SSC 的接口工作是对其实施综合管理和支撑服务,如定义业务流程、系统开发决策等。为此,这类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体业务知识,更要具备综合管理知识。

三、共享服务的作用

(一)成本降低。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资源、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后, 一个员工可以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的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在业务量不变的同时减少了业务人员,或者是增加了业务量而人员不变。二是共享服务对业务流程和规则的优化消除了多余的协调和重复的、非增值的一些作业,分配到每一作业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也间接地降低了成本。三是业务操作得到细化、标准化甚至被简化,有些岗位低层次的人员就可以胜任节约 了人工成本。另外,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同业务中心分离并选择建立在成本较低的地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作成本。

(二)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集中规模使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分工更细,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它把传统的会计部门变成了“会计工厂”,把人事服务部门变 成了“人事管理工厂”。在规模服务经营过程中,可以引进“六个西格码”质量管理理念, 开通客户服务热线,在共享下把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比如,Oracle 经过 6 年时间在全球建立了三个区域化的共享服务中心,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完成全球 65 家子公司的年末结账和合并。

(三)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各业务单位或外部客户将那些繁琐的、重复性强的非核心业务(后台业务)交由共享服务中心运作后,自己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太平洋贝尔公司在 1991 年建立了七个地区服务共享中心后短短的五年内,公司的后台营运成本降低了 54%,而顾客满意率则从 70%上升到 95%。

(四)加速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进行的活动、拥有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为企业的业务流程、内部服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 一与综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

(五)增强企业规模扩大的潜力。企业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职能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有助于企业更快地建立新业务,而不必考虑为新业务建立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支撑部门,企业由此变得更加灵活,更具规模扩大的能力。

四、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

篇7

摘要: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需要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 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等来实现。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设,必须围绕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包括:地点选择、流程设计、组织调整、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支持五个方面。

关键词: 油田企业;财务共享;会计核算;ERP系统;流程设计

随着企业对职能成本优势到财务资源整合要求的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作为财务环节的执行层,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已成为推动财务管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目标做出贡献。本文重点介绍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原因和宏观环境特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条件以及如何购建一个成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变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公司内部各财务流程的精简化,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首先我们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集中处理中心,基于报销审核、会计核算、报表出具、信息数据维护等基础职能。在此完善后,可以作为内部运营主体,向跨地区各内部部门和组织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业务完全成熟后则成为公司对外盈利部门,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它需要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 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等来实现。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设,必须围绕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包括:地点选择、流程设计、组织调整、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支持五个方面。

1 地点选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选址问题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共享服务质量和效率,且制约业务执行情况。决定将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设立在哪个城市,是相当复杂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因素,对所有候选城市进行评估。(1)成本:人员成本、通信成本、办公场所等固定成本;(2)环境:政府环境、发展能力、城市竞争能力;(3)人力资源:人员技能、人员知识水平、人员流动性、教育和培训有效性;(4)基础设施:IT、通信设备可靠性、国际便利度、基础设施质量。企业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在大城市或者其周边地区,呈现出与本地优势行业紧密关联的特点。公司在选址会首先考虑人力成本问题,将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人力成本较低地区,但同时也应考虑到人员基础素质以及该地区对公司整体业务的支持度。所以在共享服务中心初建时,公司也会选择与总部在同一地点或较近地区,总部人员可以随时协助和规范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业务部门也较容易接受和沟通。

2 流程设计

流程管理需要支持流程战略的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也不例外。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充分理解,找到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瓶颈,有针对性的开展流程设计工作。流程设计是流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的是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将引发流程传统流程的变革。看一下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会涉及哪些模块?财务核算各项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包括:总账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总账管理:包括总账类型记账、凭证过账、余额暂估、外币汇兑、出具财务单体报表。应收管理:订单及收入确认、发票开具、应收账龄分析、客户对账、坏账计提。应付管理:费用报销、生产性资金付款、员工借还款管理、供应商对账。资产管理:资产购置、转移和报废管理、月度折旧摊销、减值测试、盘点组织。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非合同预提、人力成本、费用分摊、移动平均价维护。资金管理:收款核算、付款核算、资金调拨、贷款利息、银行账户管理。

3 组织的调整

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对原来财务机构和人员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涵盖的职能范围进行内部组织设计,包括架构、关键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的架构设计通常以职能作为主线,以流程、产品和地域作为补充考虑现有财务组织的调整和衔接考虑人员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考虑培训计划。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使本地财务人员可能仅会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负责报销单据审核的人员,将大部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采用总部专业人员派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导业务模式,直接在当地组建共享团队,同时按财务业务类型将同质业务归并。该公司将重复性较强的日常费用报销作为共享先锋开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报销业务实现向共享服务中心转移后,总部和各子公司财务报销审核人员显著减少,而由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替代,从而改变公司财务核算团队的人员组织分布。

4 政策法规的遵循

共享服务中心必须对业务所覆盖地域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研究,并定期收集地方政策法规以更新信息库,这个因素也是在地点选择时应该注意考虑的。包括财税法规的要求,资金、外汇等其它法规的要求,各地的差异性条款,如何应对相关审查等。

5 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统一的信息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同时还需完成共享服务平台中各财务系统的对接。如财务共享的费用报销系统与影像扫描系统、资金管理平台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应用等相对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

6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建立后其日常运营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来实现。我们可以从成本维度、客户维度、流程优化维度和工作质量维度来进行评价。(1)成本维度。每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都有节约成本的初衷,那么成本指俗匀怀晌考核中重要维度之一。比如初期投入的系统建设费用、新雇员费用、总部派驻差旅费用及各项培训费用,它们构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成本。同进还应考虑建成后每笔交易成本,现金预测情况、费用预算使用情况等。(2)客户维度。此维度体现了共享服务中心人员与客户的关系,以及客户对共享业务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率等指标完成评价。一个从事积极客户体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可以实现客户所需,主动做出为改善客户关系做出努力。(3)流程优化维度。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4)工作质量维度。此维度是共享服务中心中评价最具体的部分。可从业务数量、差错率、改进计划实施等进行评价。

篇8

2012年,丰益国际在 2012年 7月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 500强企业中排名 223位,在食品生产行业中位居全球第三。2013年,丰益国际继而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2013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丰益国际的规模和实力。如何对这样一个跨国、多业务、多分支机构的集团型企业进行有效管控,并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是丰益国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丰益国际首席信息官许伟源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快速扩张的财务挑战

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必须靠近产区。益海嘉里也不例外。益海嘉里的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很多位于三、四线城市。此外,益海嘉里涉及的业务种类繁多,由于缺少统一的业务流程和实操性指引手册,财务部门无法保证基础核算口径和作业流程的一致,造成单据统一性差、审核要点不明确、手工处理效率低、会计核算差异化、信息披露不及时、流程和审批层级存在差异等问题。这些情况让益海嘉里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

“益海嘉里的发展很快。2000年益海嘉里还在筹备建立5家公司,目前在国内已经拥有七八十家经营单位了。” 益海嘉里CFO陆玟妤表示,益海嘉里倡导以财务为导向推动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事实上,它们已将 SAP 作为核心财务系统。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并购动作不断发生,益海嘉里收购的很多企业都存在财务系统各不相同,难以快速复制益海嘉里原有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这些因素使得益海嘉里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建立FSSC优化配置

“FSSC(指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是为食品制造商创建)在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应用比较多,而丰益国际作为一个业务以粮油加工和贸易为主的公司,现在建设FSSC 还是比较超前的。”许伟源介绍。

为了维护数百万计的扫描财务文档以支持公司的日常财务工作,建立企业级的以内容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以支持与所有财务相关的工作流,并实现与SAP的充分集成以实现财务的集中管控,丰益国际决定建立 FSSC,通过共享中心来建立统一、有效的产品线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减少财务开支。

建立 FSSC,丰益国际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集中在一起后,降本增效的效果马上显现出来。“假设我们有 80个公司,原先就配备印个应付会计人员。实现共享后,我们就不再需要 80个应付会计人员。此外,由于财务人员在 FSSC 中做的科目更加专一,因而他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陆玟妤表示。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裁员而建设 FSSC。”许伟源认为,“FSSC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通过共享中心的方式来激发财务人员的潜能,让他们从低层次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据了解,益海嘉里已经实施成 FSSC 项目的费用模块,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实施应收应付(AR/AP)、总账等模块。FSSC的上线和应用,将使得丰益国际实现统一单据管理和审核规范化,将风险从只能事后弥补改善到事中监察、事前预测,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陆玟妤告诉记者,目前益海嘉里的 FSSC 设在上海。“未来,总账的共享中心会设在上海,而应收、应付等科目的财务共享中心可能会设在其他二、二线城市。这样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通过ECM打通全局

企业财务系统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文档,如各类单据的扫描件。在益海嘉里的 FSSC 项目中,IBM 的 ECM (企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 7月,益海嘉里选择了 IBM ECM 中的 ACM(高级案例管理解决方案)来搭建 FSSC。ACM 通过有效地管理财务相关的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文档与影像,优化财务管理的工作流并完善规则。此外,ECM 通过强大的集成能力让益海嘉里的 FSSC 与 SAP实现完美结合。

“流程改造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许伟源认为,“大型企业需要采用共享中心理念来梳理后台流程。”据悉,ACM基于统一的平台架构,通过集中式控制、分布式部署的影像中心存储整个公司的财务文档,支持所有财务相关的事务和灵活的财务工作流,并支持不同厂商的 ERP 产品。

“ECM 已经成为丰益国际的一个重要战略。”许伟源介绍,“丰益国际首先在中国实施 ECM,是因为无论按资产还是收入计,中国市场都占丰益国际全球一半左右的份额,已经成为丰益国际的主要市场。在中国的 ECM 项目完成之后,我们会考虑将其移植到全球的平台上,从而保证全球的ECM 体系在技术、平台、架构等各个方面都是统一的。”

联动 IT 与业务

许伟源不但是丰益国际的首席信息官,还是丰益咨询集团的总裁。丰益咨询集团是丰益国际旗下企业,旨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服务,让企业的 IT 投资产生更高价值。许伟源已经拥有20多年的 IT 管理经验。这些让许伟源对 IT 和ECM 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ECM 是基础性、底层、跨行业的应用。这意味着企业在用某个产品后就很难换成其他产品,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 CIO 在选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要与哪个供应商合作。”

许伟源介绍,丰益国际全球的 IT 团队有 600 多人,这个团队被分为业务流程外包、IT 规划、SAP 应用、非 SAP 的应用、IT 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项目管理、全球运维中心等 7个部分。

篇9

一、公司简介

成立于1902年的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全球工业与医疗保健领域气体、技术和服务的领导者,业务遍及80个国家,员工约65,000人,为超过300万名客户提供服务。2016年,液化空气集团的销售额高达181亿欧元,其中超过40%是保护生命与环境解决方案所占的销售份额。液化空气集团在巴黎泛欧证券交易市场上市(A类),同时是法国指股CAC 40指数、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及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成员企业。在福布斯2016年评定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97位。

液化空气集团从20世纪初(1916年)就到过中国,70年代又以提供空气分装设备的方式重新回到中国市场。90年代初,液化空气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AL China依托分子领域的科技专业知识及广受认可的运用技术,在华业务主要分为气体服务和工程制造两方面。气体服务根据客户对象细分为通用工业、大工业、电子气和医疗保健四个部分,而工程制造择围绕气体服务提供空气分离装置、氢气/一氧化碳生产装置等。目前在中国设有近90家工厂,遍布40多个城市,拥有逾4,000名员工。液化空气通过创造卓越绩效和履行责任追求盈利性增长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并保持在中国的行业领先地位。(图1)

二、AL Chin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立

(一)建立背景

AL China于2007年实施腾飞计划,从2004年仅有8家大型工厂增加到2011年的60家,并形成了大工业气体;通用工业气体;电子气业务;医疗卫生保健气体四条业务线,在华企业组织规模迅速壮大业务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同业间日益增长的竞争、“新常态”新环境下的变革压力都迫使企业寻求新的组织结构与形式来应对,首当其冲的便是财务职能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变革。增强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流程效率降低企业规模扩张等原因增加的运营成本成为AL China现阶段发展的主要诉求。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恰好满足了AL China现阶段的需求,在成本方面能通过流程分析改进去除企业重复岗位、提升效率降低工作时间并且自由选择低成本地区进行服务;在服务质量及效率改进方面能使企业工作流程化、简单化、标准化,促进分工和质量管理,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并且为管理数据提供了统一平台:在帮助企业增加规模扩大潜力方面能使企业更为灵活,不用顾虑支撑部门的覆盖能力,为业务部门提供了足够的后台支撑。AL China于2011年3月在中国控股公司和华东公司的财务采购团队的基础上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现行状况

1.AL China财务共享中心业务范围。AL China通过对公司集团内部有关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分离出一部分日常的、共性的、重复性的、可标准化的事物性活动,由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标准、快速的处理。目前公司依据业务流程和软件支持程度,将其共享业务分为财务和采购两大模块,其中财分为General Ledger、Account Payable、Fixed Assets、Project Accointing四个大的部分。目前基本实现日常财务业务的统一标准化处理。

2.AL China财务共享中心区域位置。最初AL China财务共享中心设立于其中国区总部―上海,但随着人力成本的日益增高、中心运作日渐成熟,现以渐渐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往低成本地区分流移动,就目前来看青岛分部已基本承接Account Payable、Fixed Assets、Prepayments部分。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3.AL China财务共享中心技术支持。AL China 依托母公司法??液化空气的资源支持,采用当前最先进的Oracle数据库进行商业智能化开发管理。Oracle除了能提供近乎完美的数据库系统外,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套件,为公司在设计构建运行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提供切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在强大及技术支持下,财务共享中心平台框架设计较为完善。

4.AL China财务共享中心现阶段取得的成果。AL China 财务共享中心自2011年成立至今,运用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将资源、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通过业务处理流程的优化和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一个人可以处理多个单位相同岗位的业务,通过减少财务人员数量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降低财务成本,实现了既要取得成本领先优势,又要提高灵活性与敏捷性的财务职能组织结构变革,有效支持了AL China“卓越”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AL China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区域系统支持不稳定

虽然AL China公司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应用系统、聘请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但对于个别地区的基础系统不健全也爱莫能助。例如,随着AL公司从东部沿海往中西部发展,基础网络跟不上,影响数据的系统传递,特别是在固定结账时间点,容易造成误差影响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会给财务中心工作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压力。

(二)财务共享中心制度更新较慢

财务共享中心的顺利运作依赖于一系列的操作制度、财务制度及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和操作性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效果和效率。AL China公司并购扩展速度远远超出相关制度、流程的更新速度。财?展芾碇贫炔⒉荒芗笆钡母?据公司业务规模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仅考虑将新增加公司业务由财务共享中心来负责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三)过程责任控制缺失

责任追查困难。由于财务共享中心承担的业务种类较多且各个环节高度细分,通常一个流程由数名人员共同完成,一旦出现错误需要层层申请向总部IT技术人员寻求技术帮助,并且存在因为技术限制查不出原因找不到责任人的盲区。于此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在个人责任绩效考评方面并不明晰,没有明确制度控制每个流程环节,致使出错率较高。

(四)人员流失严重

随着AL China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展,财务共享中心业务量成倍增长。基层财务人员单一业务量增加,工资得不到及时调整,导致财务共享中心基础人员流失严重。人员流动过快对于高度集中的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其高效、准确性来说是不小的冲击,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找到熟悉系统及业务流程的操作人员。

四、建议对策

第一,当前信息的快速交流已成为企业在资本、人力和关系资源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要想体现信息共享化的优势,公司应该注重通讯系统的基础建设。例如,子公司的WEB平台建设,统一各地分公司的系统标准;寻求当地政府以及通讯运营商的帮助,商定解决方案,消除部分偏远地区的信息“孤岛”问题。

第二,集团每次投资或并购一个新的实体企业,每次扩张带来新的业务类型,FSSC的流程都要跟着更新整合。企业需要具有前瞻性高水准专业人员来解决设计业务循环流程。因此公司应提前挖掘培养优秀人才,在扩展战略确定时就能拿出相应的流程变更,不至于后期发生时手忙脚乱,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效果和效率。

第三,完善个人责任绩效考评,共享中心应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责任具体定义,严格按照考核制度进行人员绩效考核。明确每个流程环节操作制度,将责任细化,层层核实与检查进行错误纠正,降低出错率。

篇10

【关键词】财务共享 信息系统整合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以来,财务共享的理念与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财富1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80%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我国也在应用财务共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财务共享赋予管理会计更多更丰富的内容。

一、财务共享是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来提升会计信息在管理活动中应用的广度和宽度。它是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实现财务共享的目的需要解决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以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两方面问题。

1、实现财务共享最重要的是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全体员工自上而下的支持。

2、共享服务需要建立统一的系统来支持。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第一步。统一的ERP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IT标准和一个流程标准,这样整合可以更快。由于管理会计贯穿于单位运营全过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应重在适合单位需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规划,以免造成信息系统与单位财务、业务活动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要在单位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理解单位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单位管理会计和信息化工作现状,优化单位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远景、战略、具体目标、所需功能等具体需求,系统指导单位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型,即使是内部的一个事业部门,也需要一个内部结算体系。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能为他们所接受的低成本服务,同时又需要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发挥较传统财务管理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整合信息系统,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融入各业务子系统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信息化不单纯是会计工作的工具,更是会计工作的环境,与组织架构、内部文化、业务领域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会计工作模式的发展变化。通过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形成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就是要利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方法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集中体现。财务共享作为整合财务信息资源,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的重要手段。不能简单将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在孤立的信息平台上,只有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延伸将企业管理的各个子系统建立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尤其是在一些集团化的企业中,财务信息共享更能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整合以及规范财务流程的作用。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建立统一的标准,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

三、完善共享流程,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成本效益

要实现财务共享需要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的再造。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改造,将日常的重复的业务进行梳理和规范,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在新的流程中。同时将原有的核算、结算、资金管理、税收管理等环节分离出来,进行新的岗位设计。并从服务的角度切实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财务成本效益。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的服务实体,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发挥数据方便、快捷的优势,与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绩效评价等方面融为一体。提供更为高效的财务信息。

四、财务共享实施的建议

财务共享的实施需要通过组织财务共享中心来实现,除了前文提到的主要措施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构架,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是从原有管理体系中剥离出来的。在组织有关业务时,不仅要考虑业务流程的优化,更要考虑组织结构的偏平化,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成本效益的作用。

2、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在管理层的支持下,完成顶层设计将整个公司各个层级的财务核算都纳入共享中心的业务范围内,从业务的前端到末端形成完整的业务循环,以确保财务共享信息的真实完整。

3、层层推进,分步实施。财务共享信息的整合以及规范需要一个过程,在完成顶层设计后需要逐步推进财务信息的共享,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业务层的操作规范,逐步实施确保财务共享中心最终的财务信息实现共享。

4、完善信息技术手段,财务共享中心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快捷。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与提高离不开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不断推进各业务子系统的建设,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