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会计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管理会计;推广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093-02

理论上,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解释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完美职能以及其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独特的分析视觉,使之受到广大理论研究者的推崇和青睐。然而,从目前中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现状来看,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邯钢“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成功推行表明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但此等应用与西方企业的应用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进入21世纪,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应用西方国家流行的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标杆管理、准时制、作业预算、EVA评价体系等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并对一些方法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但应用比例和效果明显低于西方国家。造成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推广应用困难的原因很多,撇开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态度与能力、管理会计的法规及标准的难以确定以及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等原因不说,但有一点,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背离。杨雄胜教授在1999年管理会计与应用研究会上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现状:第一,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第二,介绍一些所谓的前沿,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第三,罗列出一些具体问题,找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第四,沉迷于数量分析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一个貌若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这说明目前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已成为制约管理会计在企业推广应用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量分析技术向实用性、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已有几十年,但研究成果用于实际的却很少。管理会计因其采用了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方法的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技术而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好评,然而,当把这些理论和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实践时,却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也就是说,被理论研究者津津乐道的优于财务会计的数量分析技术,如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回归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虽然其科学性和精确性早已不容置疑,但实践中要用这些方法却因数据的难于收集或手工计算的麻烦而变得非常不现实。如何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当前企业环境的要求呢?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数量分析技术向实用性、可操作性方向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方面,西方学者管理会计的研究过程很值得我们借鉴。英美等国不仅有财务会计师协会,而且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共同组成,研究比较容易深入到企业当中去,带有相当强的实际针对性,又使企业能够很快地应用到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而中国的学术界研究人员却很难深入到企业中调查研究,对企业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只是热衷于纸上谈兵,去建构一些抽象的、缺乏实验基础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数学模型,研究成果不是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是为“研究”而研究,结果导致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缺乏实用价值。其实,大量抽象数学模型的运用反而增加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复杂性,削弱了管理会计的可理解性。由于管理会计不是纯经济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应当提倡“实地研究”的方法,深入企业去实地观察了解其管理系统的运作,弄清楚管理会计的分析技术应用于企业实际管理系统有哪些障碍,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增强其操作性。

二、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尽管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中的分支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无论中西方,迄今都尚未形成主线清晰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当前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等等,新内容层出不穷,学科内容包罗万象,但也间接导致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缺乏系统性和主线不清;中国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也缺乏严谨的结构,没有一条主线,给人以拼凑之感,而且还与财务管理的界限模糊;研究工作也主要停留在对西方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翻译和介绍上,虽然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已经开展,但结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建设成果还很少,即使有,也难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因此,中国急需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立足中,国企业的实践和本土化问题,创造出有实用价值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方法;而不是走“拿来主义”的路线,去介绍一些令人眼花缭乱却又无关中国企业“痛痒”的所谓前沿。其实,每一次管理会计的变革,都是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需求作为动因的,如标准成本制度的出现是基于制造企业对科学管理的渴求,财务会计“事后核算”带来的被动局面促使管理层采用预算控制,现代企业的关系导致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永远存在着利益冲突,责任会计可以提供相对满意的协调和解决途径。解决好管理会计的导向问题是科学构建其理论框架的前提,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永远应该是实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和空中楼阁式的数字模型。而是力求建立起便于广大财务管理人员理解运用和操作的理论方法体系。

三、解决管理会计数据采集难题。扫清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障碍

传统管理会计所依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但由于财务会计信息高度综合的特性,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对信息来源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从而使得利用管理会计工具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的信息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打折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需求,管理会计就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工具和方法,如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预算、价值链会计、EVA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卡等,但是,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却很缓慢,就技术层面的原因而言,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平台,特别是在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数据仓库的建立上缺乏技术保障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如果要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进程,就必须突破收集基础信息数据的技术障碍。

四、重视系统地归纳总结管理会计实践中已有的

成功经验

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就应将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实践中应用过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其实,中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曾经自发地应用了许多管理会计的方法,如20世纪50年代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和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归口管理;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的内部核算;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首钢的包、保、核;20世纪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是中国应用管理会计的成功案例,但是理论界对这些管理会计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没有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谈不上有效的普及和推广。因此,学术界应与实务界密切配合与协调,结合中国企业自身情况开展典型案例的创新研究,总结管理会计实践中已有的创新成果和宝贵经验,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本土化研究

当前,理论界虽然已积极投身于以计量经济学为主要手段的实证管理会计研究中,切实有效地开展了管理会计典型案例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本土化研究仍然不足,使得利用管理会计方法得出结论的解释力大受影响。因此,如何借鉴国外实证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消化、吸收其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实用性改进,已成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新课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也要求我们加强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研究。本土化研究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将国外管理会计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中国企业实践的本土化管理会计成果;二是不断总结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中的各种创新和宝贵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实用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探索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1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1.2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篇3

论文摘要:管理会计在我国推行已近3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主要问题是因其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引起实务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管理会计的变革一要理论联系实际,二要在内容上重新整合,三要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四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软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1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1.2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管理会计的变革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2.1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内容上重新整合。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开来,管理会计的定位就很难。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

2.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将物力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超级秘书网

2.5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WTO,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必须以竞争力为导向,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环.论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运行机构的重构[J].会计研究,2004(2).

[2]孟凡利等.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J].会计研究,2005(4).

篇4

1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1.2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管理会计的变革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2.1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内容上重新整合。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开来,管理会计的定位就很难。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

2.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将物力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 体系 企业 构建

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必须依靠相应的管理会计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只有理论基础完全不行,同样,具体实践脱离相关理论基础也不行,只有把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加上不断的实践验证,并通过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系统的建设、获取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等措施,作为企业信息支持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管理会计体系才会逐渐建成。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特点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这一定义从广义上展开了对管理会计本质和应用的研究,正确理解管理会计还应把握其主要特点:

(一)主要服务对象

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会计主要向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信息,是对内报告会计。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定位

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管理会计以过去已经发生并生成的财务或者非财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

(三)管理会计实际的方法多种多样

并不局限于企业财会会计的登记凭证、管理账簿、制作报表等,同样其在管理方法上有很大的选择。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时,要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采用多种核算方法,提出不同的选择方案。

二、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措施

(一)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基本内容

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内容缺一不可,不同内容都体现着其各自的作用。首先,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其理论,目前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加深理论基础是首要的。其次,对于如何构建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要设置相应的建设标准,对于企业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开发,有效的管理过程其实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另外,要注重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是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落实的重要力量。还有,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信息的多元化,实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咨询服务功能,并在企业内部明确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同职责,不同职责相互协同,不断完善体系和提升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

(二)企业要为管理会计体系的理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首先要体现出其先导作用,在建立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使得实际的行动保持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会计理论建设历来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沿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的。加上企业会计工作的实践性很强,企业在后期的实践中也必须依靠相应的理论基础,所以更加说明了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尽管并不承担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工作的重任,但企业应该以管理会计大发展为契机,围绕实务发展需要,积极把实务中好的经验总结、提炼、升华出来,为企业做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另外,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成后,企业作为实践主体,应当深入学习,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引领企业不断进步。

(三)落实管理会计的指导实践应用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正确应用除了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还要依靠其他企业有效的实践指导。很多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虽然在企业中已经加强了对管理会计的实践运用,但是对于管理会计的实质意义了解不够深刻,所以存在企业管理会计所具有的部分职能还发挥不出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速度存在滞后的现象。同时,在落实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方面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系统完整的规范标准,对于管理会计具体的工具方法进行总结,收集整理管理会计实践的相关案例,为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做好指导依据。

(四)注重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具体到企业层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将管理会计知识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够扎实掌握管理会计知识;鼓励员工踊跃参加管理会计相关考试,不断积累、更新理论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财务人员从传统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学习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企业还可以通过轮岗、培训等方式让管理会计人员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积极做好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工作,带动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总之,企业对于其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要不断努力开拓其他方法,系统性的为企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五)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管理会计工作的科技力量层出不穷,而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新技术,能加速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实。所以建立安全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尤为重要,无论是企业管理会计的理论还是工具方法都要信息化处理,这样,推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才有保证。具体来说,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会计体系要体现企业信息的实时性、采集信息的核心价值,还要保证信息的集成共享,多方位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六)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咨询服务

从管理会计咨询服务自身来看,管理会计咨询要有效提供相关服务,必须要有专业理论和企业实践经验兼备的专家组成的咨询顾问团队,不断研究各类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为企业提供富有成效的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从而满足企业会计变革需求,帮助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当然对于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各方面的内容要深入的研究,除了建立相关的服务理论,还要建立相关的技术作为支持,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能力。从企业层面来讲,可以在企业设置一定的管理会计交流平台,除了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还可以引导企业与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利用管理会计咨询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让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七)从战略高度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明确责任,发挥协同

首先,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和组织保障,企业应当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并建立管理会计应用的领导机构,就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明确体系建设的职责划分,通过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高效协同。其次,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学习和宣传,除了企业高管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学习理解,还要注重基层员工对管理会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再者,对于企业整体发展策略的设定,要发挥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将管理会计嵌入到企业的内部组织中去。另外,还要加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管理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提高应用管理会计的效率和能力。除此之外,需要对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进行跟踪,及时进行企业管理状况的梳理,不断总结提高,扎实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综上所述,企业构建健全的管理会计体系不仅能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完善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统平台和信息资源,加强对所有价值创造节点的识别、分析和管理控制,切实发挥其价值发掘与策略谋划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提炼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从而实现管理会计改善企业经营、创造企业价值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编辑部(整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必要性、路径和挑战[J].中国总会计师,2014,(11):23-26.

[2]季光伟.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5,(1):46-49.

[3]李晓燕.关于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9):246.

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会计;新医改

0引言

财政部于2014年颁布实施《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建设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坚持“业财融合”原则,重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实现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1]。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同时承受着来自医院内部环境快速变革和外部挑战剧增带来的双重压力。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单位,公益性是其最显著的属性,因此公立医院不能通过提高服务价格等简单手段摆脱经营困境,也不能利用购买股票等风险投资手段增加收益,而只能通过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增效节支等方法提升竞争力。传统的财务会计着重于确认、计量、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的职能定位是剖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且管理会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2]。相较于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更注重于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通过加强内控和优化单位内部工作流程等手段提高经营效益。因此,公立医院应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推进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

1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构建规范的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既适用于企业,又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目前,大部分管理会计研究是围绕着企业进行的,虽然已有学者开展关于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但是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组织性质到运营模式等各个方面都与企业不同,因此急需建立一套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会计制度。此外,针对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真正将管理会计制度应用于医院日常管理活动的公立医院数量不多且实施管理会计制度时间较短,因此尚未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公立医院特殊的身份属性和提供服务的复杂性使其不能照搬其他行业的管理会计理论,建立一套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迫在眉睫。

1.2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尚不成熟

从外部环境来看,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政策先行性特征。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管理会计统一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各公立医院很难全面推动管理会计的建设和实施。从内部环境来看,设立总会计师的公立医院为数不多,公立医院领导层仍主要由医学领域的专家组成,部分医院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会计层面,意识不到实施管理会计可以极大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率[3]。除此以外,实施管理会计需要对医院运行的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和改造,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公立医院自有资源紧缺,又得不到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实施公立医院管理会计阻碍重重,管理会计得不到重视和普及。

1.3缺乏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缺乏优秀的会计管理人才是造成管理会计应用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受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公立医院对会计人才储备重视不足,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资质、经验等要求不高,致使公立医院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其次,医院内部缺乏针对会计人员的激励和晋升渠道,很多会计人员安于现状,学习和接受新鲜知识的意愿不强;最后,很多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人员身兼数职,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日常的核算、记录等财务会计工作,对管理会计工作只能疲于应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

2公立医院应用管理会计的实施路径

2.1借鉴先进经验,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国外于19世纪80年代便有了管理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我们可以辩证地将这些经验和成果与我国公立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当前,应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前提,制定翔实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实施细则,积极做好医院管理会计的实践和普及[4]。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好领导者的作用,动员社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中,对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2.2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背景,公立医院财务会计需要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不仅需要向医院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还需要提供管理和经营信息,以帮助管理层做出决策。现代管理会计核心功能是计量和报告财务以及非财务信息,协助管理人员做出决策,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在公立医院设置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和专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势在必行。管理会计岗位需要了解医院运行的每一项流程,善于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总结医院的经营成果,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成本和收益,利用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预测公立医院未来发展情况,帮助医院管理层做出决策。

2.3开展管理会计知识培训,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首先,要改变医院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更新理念,重视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5];其次,需要专设管理会计部门和岗位,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让管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核算会计中脱离出来,专心做好管理会计工作。搭建针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人员考核体系,向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可行的晋升渠道,帮助壮大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刘颖.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开展情况及路径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18(05):69-71.

[2]薛林南,线春艳,郭宛丽,等.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09):69-71.

[3]许涛,吴曼.管理会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组织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6(11):87-90.

篇7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会计控制制度,编制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会计实践的特点

(1)政府行为的导向性,政府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始终扮演着引导和推广的角色。

(2)企业实践的紧密性,管理会计始终是与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相适应的。

(3)管理活动的自愿性,管理会计活动的实施在企业中常常是自愿的,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应用管理会计方法。

(4)管理方法的实用性,我国企业在总结自身经验以及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始终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将西方先进的方法与我国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

(5)具体操作的灵活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它不受《企业会计准则》等对外会计规范的约束,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6)发展形式的渐进性,我国管理会计是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开始发展的,随后在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经验与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扩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7)文化建设的普及性,我国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二、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是把财务会计的单纯核算与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正确地提出和评价决策方案,帮助企业各级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实际上它将自己置身于决策计划过程,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西方,管理会计工作已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既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其提供信息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发挥着其他会计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管理会计将使企业能更好地发挥预测、决策、组织、规划、控制和评价等职能,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达到管理会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

四、促进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

1.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管理会计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在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新理论、新方法,还要总结完善我国以往行之有效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经验和方法。

2.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和磨练出真正的企业家。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要促使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共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的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4.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成本战略导向管理会计的应用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也是推广管理会计的起点和重点。(2)竞争(市场)战略导向管理会计的应用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关键,也是推广管理会计的切入点。(3)动态战略导向管理会计的应用是管理会计应用的高级阶段,也是推广管理会计的方向。(4)要推广管理会计就必须了解企业的应用需求和困难,企业的期望是管理会计方法开发和应用的目标。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将物力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运用;变革

审视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二十年来的进展,不难发现其应用效果远远落后于其理论预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种现象已引起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极大困惑。究竟是理论上的扭曲?或是实践上的失灵?还是认识上的模糊?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现状的考察基础上,阐述以下两个评价。

一、对管理会计在实践中运用的基本评价

(一)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多年来,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从应用的内容上看,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尚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企业也就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

(二)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失灵的成因。管理会计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中,由于管理会计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缺位难以组织运作,同时它自身既定的作用,形成有它无它无所谓这样恶性循环;二是在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法中,其抽象的数量模型反映不了客观实际的需要,方法抽象基本资料难以筹集,这是由于其理论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

首先,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统计工作一样,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承担,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业务活动,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如此。目前在企业中,财会、统计、审计都有实实在在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但是纵观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全国几乎还没有一家企业能这样做,这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在企业中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其次,管理会计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发挥,不被人们所重视,还由于其抽象数量模型方法所造成的。抽象数量模型方法适于做一般性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具体的运用,特别是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单纯用数量模型的方法去解决是注定要失败的,需要结合经验方法,更需要善于观察思考的方法,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经常采取“机械主义”和“拿来思想”,照套公式,照填数据,歪曲了数量经济模型的本来用意。数量模型对纯经济学这样抽象的理论学科来说,使抽象的内容直观了,确实是一种进步,而对管理会计这样具体的应用学科来说,使明确的事物变抽象了,确实是一种退步。

二、对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的基本评价

(一)管理会计过高的科学地位,使其失去信任。管理会计从其会计学科地位上看,它是不能与财务会计相提并论,而去占有现代会计两大领域其中之一的。从某些层面看,管理会计的失败,其中一点就是过度拔高了其学科地位,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而导致运用的失败。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不系统。管理会计从其内容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决策成本。它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时,都需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然后从中选出可行的或者最优的方案来具体实施。在对不同方案进行财务比较、选择的时候,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看不同的方案成本的大小,这里的成本就是决策成本。

二是控制成本。在控制阶段,会计人员不仅要参与预算指标和标准成本的制订,更要利用其掌握的成本信息优势,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会计所应用的控制成本,其核心是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

三是责任成本。企业各种活动的结果既要通过其所取得的收入来反映,也要通过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考核。为了有效评价各管理层的经营业绩,需要对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考核。按照、“谁负责,谁承担责任”的原则来考核,其考核的依据就是各管理层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但是目前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硬要把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全面预算等内容穿去,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三)管理会计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管理会计从其方法论体系上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管理会计吸纳了统计学方法、经济学方法、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它没有像统计学那样由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组成系统方法论体系,也没有像管理学那样对预测、计划、控制等方法论作出科学解释,更没有像会计学所形成的划分科目、填制凭证、登记入账、试算平衡、编制报表这样严密紧凑的方法体系,更不用说会计学独特的复式记账方法所组成的平衡关系。管理会计中由于没有“会计”特有的方法,而在已有的方法中又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所以说它在方法论上也是不成功的。

三、管理会计的变革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一)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上重新整合。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开来,管理会计的定位就很难。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

篇9

1.创新课程工学结合模式

提升职业实践能力。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采取实战演练和行业(企业)现场教学等模式实施课程工学结合。结合先进的管理会计手段,采取电子财务对抗、管理会计经营实战演练等分组对抗大赛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会计全过程,实际操作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任务,体验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提升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内校外实践环节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构建和完善学院管理会计实验实训案例教程建设和充分利用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校企结合平台,依据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工作要求,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情境项目构建基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协调校内校外实践的关系。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按照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从“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出发,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充分体现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管理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高职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管理会计知识应用的上岗零过渡。首先,管理会计教学组织工作任务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工作任务、若干个学习子情境,明确教学要求;其次,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实训基地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工作任务与学习子情境相结合等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三,构建管理会计课程考核体系多元化、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二、全面开展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

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把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密切联系;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性、教学的应用性紧密结合。借助于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使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开展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为该课程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教学能力;找准专业特色定位,创新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地将管理会计特色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为:专业定位抓核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抓规范———力求办出特色;课程建设抓基础———做到亮点突出;教学管理抓秩序———保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监控抓细节———做到细节量化;实践教学抓条件———校内外结合;产学合作抓实效———开展项目服务;学术研究抓团队———打造学术团队;学生日常管理抓重点———抓两头带一般;学生学习引导抓强项———培养技能人才。

三、探索与实践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由模块课程向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的项目课程的转变,《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任务的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职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体现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管理会计岗位的岗位适应能力,适用行业企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管理会计教学充分体现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管理会计工作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了高职学生职业性、开发性和发展性的需要。把企业调研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把职业岗位和教学内容对应起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会计的人才。对此,在管理会计的培养目标上,要切实结合职业岗位任务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成本,同时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会计课程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造就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通过管理会计职业岗位任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落实管理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篇10

管理会计不仅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种核算行为,其在本质上也是对企业管理者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管理者长期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导致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将管理会计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提供的方案、资料等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

二、企业管理应用管理会计的程度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引进了管理会计,但是这一部分企业在实际上只是初步引用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及方法,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还有很多对促进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方法没有得到应用,这也是限制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主要因素。

三、完善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策略

(一)注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

管理会计能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其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否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及时归纳、总结、整理以及推广,从而为其他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企业管理中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从而使管理会计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这便要求企业要找出管理会计发展中的自身规律,以便于管理会计可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快速转变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促进现代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也对实现管理会计在新形势下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本质上是一项特殊的管理活动,而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水平会决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中必须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将提高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的技能作为主要培养内容。现代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中要注重强化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会计人员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这是让会计人员意识到管理会计工作重要性的主要途经。再者,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将加强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利用作为核心内容,彻底摒弃传统只重视核算、轻视管理现象的出现,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数据采集、汇总、财务分析等计算程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对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三)积极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从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在管理中只要全面推行预算制度,则便可以使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显著作用,同时也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作为编制预算的出发点,预算的基础是对其内部潜力、外部市场需求、顾客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实力等相关信息的预测,预测内容的编制主要包括企业资本预算、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以及责任预算等,编制预算的活动需要每一个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将预定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帮助现代企业管理有效达成预算的控制目标。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