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廉颇列传范文

时间:2023-03-20 00:3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蔺相如廉颇列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列传;“必”字;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1.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教材对例句中“必”字的注解为:“【必】一定,实在。”

教参对这两个句子的翻译是:

1.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

2.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按照教材的注解和教参的翻译,“必”字解释为“一定,实在”。这样解释似乎也能讲通,但经不起推敲。“王必无人”解释为“大王一定没有人”或“大王实在没有人”很不妥。因为,从客观上讲,大王一定没有人可以派遣或大王实在没有人可以派遣都是不合乎情理的。赵王作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连一个使者都派不出?对于国君而言,派一个使者是一句话的事,根本不存在“一定没有人”或“实在没有人”的问题。而且,联系上下文语境看,蔺相如又是如何知道“大王一定没有人可派”或“实在没有人可派”呢?而且,按照教参的翻译,蔺相如当着赵王的面说赵国“一定没有人可使秦”或“实在没有人可使秦”,其中多少含有一些大王手下无人之意,其对赵王及赵国的轻视与不敬显而易见。我们认为蔺相如是一个聪明的人,断不至于在赵王面前失礼。可见,教材和教参把“必”解释为“一定,实在”在情理上是讲不通的。然而,教材和教参对两个“必”字的解释虽不合乎情理,但也不乏依据。查阅杨伯峻、田树生两位先生编著的《文言常用虚词》一书,该书对“必”字的意义和用法就有这样的解释:

“必”表示意志坚决和对事实或情况的肯定。可译成“必定”“一定要”“坚决”。如:

1.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我必定尽我的力量来拯救我们的村庄。

2.(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扬言道:“我碰见相如必定羞辱他。”相如听说,不肯和他会面。

3.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同上)――大王一定要逼我,我的脑袋现在和宝璧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

4.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同上)――蔺相如说:“大王实在找不到人,我愿捧着宝璧去出使。”

5.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汉书・宣帝纪赞》)――汉宣帝治理国家,奖赏守信用,坚决执行刑罚。

杨伯峻先生的解释作为一家之言,很有影响。但我们认为任何一家的解释都不能脱离实际,都不能违背情理。就杨伯峻先生所列的5个例句而言,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看出,5个例句中“必”字的意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至少可以分为两类:1、2、5句为一类,“必”字可以译为“一定”“坚决”;3、4句为一类,“必”字可译为“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在3、4句中,“必”字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假设,后一句是假设的结果。在1、2、5句中,“必”字用在单句中,不表示假设,只表示修饰。杨伯峻先生不加区别地把它们笼统地归为一类是很不妥的。

我们又查阅了其他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个“必”字的解释均与教材和教参的解释不同,也与杨伯峻先生的解释不同。

【辨】“必”字有时还可表示假设,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句中的“必”作“如果”解,但仍是副词,修饰“无”字。 ――《中学文言虚词手册》(张家璇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第7页)

篇2

的确,大将军廉颇在攻打燕、齐、魏等弱小国家时,可谓是战功赫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自己也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的功劳可谓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威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被封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的官阶)。公元前278年,廉颇又率军攻打齐国,破其一军。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公元前251年,廉颇率军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国,受封为信平君。可以说面对这几个弱小的国家,廉颇率军征战,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而那时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正在着力南下,秦军主力正在巴蜀进攻楚国,无暇他及,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恰恰利用了当时的有利形势“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终迫使秦王交还和氏璧,试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够如此,更何况是一员大将呢?而且,当时的赵国与秦国以外的周围国家相比尚属强大,所以廉颇打了一些胜仗,可以说不足为奇。

我们再来看看廉颇面对主要的敌人秦国吧,是不是也是百战百胜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而此时赵国的大将军正是廉颇。后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面对这一情况,廉颇只有固垒坚守,如是三年,终无良策破敌。后秦行反间计,大败赵军于长平,坑赵兵四十余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记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于是令赵奢率军,救韩国。后“赵奢纵兵击秦师,秦师大败,解阏与而还。”同样是“道远险狭”,在赵奢看来是胜利的条件,而在廉颇看来却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强大的秦军面前,畏惧不前的廉颇和有勇有谋的赵奢对比是多麽鲜明呀!

篇3

读音: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2、围魏救赵

读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点打援

例句: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毛遂自荐

读音: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释: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近义词:自告奋勇

反义词:自惭形秽

例句:学校需要能干的志愿者,小刚毛遂自荐。

4、负荆请罪

读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近义词:幡然悔悟

反义词:死不悔改

篇4

It made the combat hero, Lian Po disgruntled very much. He intended that he would humiliate Lin Xiangru every time he met him. But Lin Xiangru always avoided him.

Once when Lin was out in his official carriage and just saw the Lian's carriage in the front, Lin ordered his men to swerve out of the way. All the Lin's retinue were very angry and asked: "Your official post is higher than Lian,whyareyousoafraidof him?"ThenLin explained: "You see, even the strong State of Qin, I am not afraid. Why should I be afraid of Lian? The State of Qin dares not to attack our state only because there are Lian Po and me in our country.If we can'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very well, Qin will seize the chance to attack us at once. I always make concessions, just for our state interest first."

When Lian Po heard this, he was deeply moved and ashamed. Then he carried a thorny stick on his bare back and went to Lin's home asking Lin to forgive and punish him. Since then they became intimate friends and safeguarded their state together.

As the history calls i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eneral and minister of the state."

Now we use it to describe that one admits his mistakes and makes a formal apology to the other.

此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智斗秦王,使玉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官居廉颇大将军之上。

久立战功的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避开。蔺相如手下人便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都非常生气,有的还问他:“你的官位比他还高,为什么反倒怕他?”可蔺相如对他们解释道:“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颇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强横的秦国所以不敢对我们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如果我们不能和睦相处,秦国就会趁机侵占赵国。我对廉将军避让,是要把国家安危放在前头。”

此事传到廉颇耳中,深为感动,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背上绑上荆杖,到蔺相如家中请罪。

篇5

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以何知之。以:凭借,何以知之的意思是凭借什么知道?何是介词以的宾语,所以这句话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节选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一、判断句式

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

此为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其中“……者也”中“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也”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和判断词“为、是、非”等表判断

其中,“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为指示代词,而非判断词,应特别注意;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的判断句是判断否定句。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3.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由名词对名词进行判断。例如: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这些特例有:①用判断句表比喻,如:夫鲁,齐之唇也(《左传》);②用判断句表因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用判断句表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荀子《劝学》)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也跟在现代汉语里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强调宾语,也将其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句中常出现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摇(司马迁《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地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一言以蔽之”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一般必须有否定词如“不、未、毋、无、莫、弗”等。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值得注意的是,“相”表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时,即使不是否定句,也要放在动词前面。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同样,“见”表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也要前置,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谅”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来加强语气,无其他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命是从、唯利是图。

(二)主谓倒装

1.表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介词(于、乎、以)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荀子《劝学》)

③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意思。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包括承前省(承前面的主语省略)、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对话省(在对话中省略)和自述省。例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②(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④(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2.省略谓语

在特定情况下,谓语也可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省略宾语分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两种情况。例如:

①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机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

4.省略兼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以”

①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苏轼《石钟山记》)

②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五、疑问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一般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等)的

①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诸、邪等)的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②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3.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用

①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又安敢毒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不用

①然天子读书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倘汝有灵,可能告我?(袁枚《祭妹文》)

5.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分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加“见”字表被动,有时动词后面再加上“于”字,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与“见”表被动的形式很相近的,诸如“见谅”“见教”等句式中的“见”,是指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不表被动。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读wèi,介词,在这里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在古文中比较少见。例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其实就表被动。例如:

①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②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七、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或实词配合,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又叫凝固结构)。固定句式一般具有稳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宜拆开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四种:

1.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有:所以(……的原因);有所(有什么……),无所(没有什么……);有以(有什么可用来),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之谓、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2.表委婉的句式有:得无……乎(耶、邪)(该不会……吧);无(毋)乃……乎(恐怕……吧)。

3.表反问或疑问的句式有:不亦……乎(不是……吗);何(安、奚、恶)……为、何以……为(还用……做什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何如、何若(怎么样);岂……哉(欤、乎、乎哉)(难道……吗);(其)庸……乎(难道……吗)。

篇7

一、官职用语

1.荐举

征:征召。例被征,适大病,不能行。(《谭嗣同》)

举:举荐、推举。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辟:征召。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召:征召。累召不应。(《张衡传》)

铨:铨选、选拔。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策:策试。尝后策孝廉。(《孟尝传》)

荐:推荐、举荐。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孟尝传》)

衡:选拔。汝若居铨衡。(《吴隐之传》)

选:推选。选广为少傅。(《疏广传》)

进:引荐、进荐。古之君子进人以礼。(《向雄传》)

2.授职

拜:授给官职。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授官。予除右丞相兼枢秘史。(《〈指南录〉后序》)

授:授官、任命。授郏城尉。(《桑怿传》)

封:封赐、封授。后以军功封定阳子。(《王罴列传》)

补:补任。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3.升职

擢:提升。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陟:提拔、提升。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降职

黜(绌):罢免官职。屈原既绌。(《屈原列传》)

谪:贬职。是夕始觉有贬谪意。(《琵琶行》)

左迁:贬官、降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罢:罢免。于是悔而罢之。(《陈思王植传》)

削:削免。免官削爵。(《汉书》)

贬:降职。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5.调动

调:调动。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

改:改任。后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

转:转任、改任。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徙:调职、调动。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出:调出、出外。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放:被委派。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移:移任、转任。移渑池尉。(《桑怿传》)

6.到任

下车: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张衡传》)

就:就任。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到官:官员到任。尝到官,革易前弊。(《孟尝传》)

仕:做官。仕郡为户曹史。(《孟尝传》)

宦:做官。世之仕宦于南。(《许逖传》)

7.代职

行:官职。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曹彰传》)

署:。署南平教谕。(《海瑞传》)

8.主政

知:主持、执掌。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用事:执政、主事。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钤辖:管辖、管束,荆南钤辖北路兵马。(《许逖传》)

9.离任

乞骸骨:年老请求辞职。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致仕:官员由于年老或健康原因而退休。退而致仕。(《公羊传》)

10.其他

右:上。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抚: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乃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曹:官署。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司:官吏的通称。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博士:国子监的老师。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谥:谥号。赠谥美显。(《五人墓碑记》)

秩:官吏的俸禄。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隋书》)

二、审决用语

1.访察

访:查访、寻访。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孟尝传》)

按:查究。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寻察:考察、探察。郡不加寻察。(《孟尝传》)

2.拘捕

禁:囚禁。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循吏传》)

囹圄:监狱。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循吏传》)

絷:拘禁、拘系。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

系:囚系、囚禁。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向雄传》)

收:逮捕、拘押。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张衡传》)

缧绁:囚禁,也指监狱。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报任安书》)

3.审理

讯:审讯。侧坐讯问。(《循吏传》)

理:处理。终日连夕,对之理事。(《循吏传》)

验:验证。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循吏传》)

问:审讯。按问其家无少贷。(《海瑞传》)

推:审理。敕御史薛季昶推之。(《徐有功传》)

案:审问。景帝召田叔案梁。(《田叔列传》)

勘:审讯、问罪。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鞠:审讯、审问。不经鞠实,不宜轻用刑。(《李朝隐传》)

4.判决

坐:判罪、定罪。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陈思王植传》)

论:判罪。御史论死八人。(《李信圭传》)

当:判罪。当高罪死。(《蒙恬列传》)

决:判决。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循吏传》)

刑:处罚、惩罚。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5.量刑

黥:墨刑。刑断其两足黥之。(《孙子吴起列传》)

放:放逐。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笞:鞭笞、笞打。君捕其甚者笞之。(《许逖传》)

徒:罚服劳役。徒流及死,具有等差(《权善才传》)

流:流放。徒流及死,具有等差(《权善才传》)

放:流放。敕减死,放于岭南。(《徐有功传》)

发(配):发配、充军。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

6.宽赦

赦:赦免。子苟赦越国之罪。(《勾践灭吴》)

宥:宽恕、宽宥。不赦死,不宥刑。(《韩非子》)

贷:宽恕、宽免。按问其家无少贷。(《海瑞传》)

原:赦免。俄而有诏原之。(《晋书》)

贳:赦免。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资治通鉴》)

7.其它

谮:说坏话诬陷人。乃谮元忠与戬私议(《资治通鉴》)

诬:诬陷。乃诬妇厌苦供养。(《孟尝传》)

罗:罗织。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徐有功传》)

枉:冤屈、冤枉。尝先知枉状。(《孟尝传》)

讼:①诉讼,打官司。列讼县庭。(《孟尝传》)②控告。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列传》)

诤:争论、争辩。后有欲诤讼者(《循吏传》)

赎:抵偿刑罚。恃法得赎。(《许逖传》)

缚:捆绑。即推仆地缚之。(《桑怿传》)

诛:杀。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戮:杀戮。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孟尝传》)

绳墨:法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报任安书》)

东市:刑场。卿哭王经于东市。(《向雄传》)

三、赋税用语

1.收成

登:庄稼成熟。谷稼以登。(《孟尝传》)

凶:收成不好。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桑怿传》)

廪:粮仓。仓廪实而知礼节。(《论积贮疏》)

穰:庄稼丰收。世之有饥穰。(《论积贮疏》)

2.赋税

征:①赋税。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李信圭传》)②征税。例州计户征租。(《苏琼传》)

敛:征收。今上征敛于富人。(《韩非子》)

赋:赋税。省刑罚,薄赋敛。(《管子》)

课:征收赋税。始课南徐州侨民税。(《孝武帝本纪》)

输:缴纳赋税。民代输租者六十年。(《李信圭传》)

贷:①借出。复欲推其贷粟。(《苏琼传》)②借入。假贷无所得。(《主父偃传》)

四、赈济用语

绝食:断粮。人灾,绝食者千余家。(《苏琼传》)

籴:买粮。贸籴粮食。(《孟尝传》)

粜:卖粮。五月粜新谷。(《咏田家》)

馁:饥饿。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苏琼传》)

饿殍:饿死的人。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

恤:救济、周济。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赈:周济、赈济。其余悉分赈亲族。(《吴隐之传》)

五、礼仪用语

觐:见皇帝。乃扶病觐见。(《谭嗣同》)

谒:拜见。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诣:到……去。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赤壁之战》)

引: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锡(赐):赐给。常蒙优锡显赠。(《吴隐之传》)

六、进言用语

白:告诉、禀告。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启:告诉、禀告。上堂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刺:指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讥:指责别人过错,可用于中性。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谏:规劝。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委婉地规劝。因以讽谏。(《张衡传》)

劾:弹劾。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魏帅一事。(《谭嗣同》)

疏:奏疏。谏太宗十思疏。

谕:告诉。方召其亲戚而谕之。(《循吏传》)

七、操行用语

孝:孝顺。事母孝谨。(《吴隐之传》)

谨:恭谨。其孝谨闻于其族。(《许逖传》)

信:信用。其信义著于其友。(《许逖传》)

悌:敬爱兄长。孝悌洁敬犹为不替。(《吴隐之传》)

敏:聪敏、聪明。好礼恭谨,敏而有辞。(《疏广传》)

篇8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概括和分析 语文活动 能力生成 素养形成

一、2012年至2016年课标卷第6题考什么

先看近五年全国课标Ⅰ卷文言文的选文,2012年的选文是《宋史・萧燧传》,2013年的选文是《明史・马文升传》,2014年的选文是《明史・韩文传》,2015年的选文是《宋史・孙傅传》,2016年的选文是《宋史・曾公亮传》。试卷选文都是正史中的人物传记,朝代集中在宋代、明代。再看第6题考什么:近五年的第6题题干表述都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题干可知,考核目标是“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考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是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在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层级,能力层级为C级。再具体看“概括和分析”:高考文言文传记的阅读材料会描述和评价关涉传主的事6至10件,而命题者会把6至10件事分为4方面作为切入点,用A.B.C.D四个选项对4个方面的事件进行概括和分析,而这四个选项根据事件内容一般会从传主的行为事迹、性格品行、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设题。如2016年课标Ⅰ卷第6题A.B.C三个选项是从传主曾公亮的行为事迹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D选项是从作者对传主曾公亮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又如2015年课标Ⅰ卷第6题B选项是从传主来护儿的行为事迹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C选项是对传主来护儿性格品行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A.D选项是从作者对传主来护儿的情感态度(评价)方面进行的概括和分析。综合近五年课标卷第6题所考的概括和分析,就是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事件要点,概括事件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然后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支撑概括的内容。考题考什么,是对课程内容的反映,是对教学内容的检测,概括和分析能力和素养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语文活动培养和生成,所以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当下文言文教学现状如何呢?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

直面当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有“言”无“文”、重“言”轻“文”、“言”“文”割裂的事实,教学过程就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及用法解释,就是文言句式的语法辨析,就是句子的翻译。文言文阅读教学课上成了古代汉语词义解释课,上成了文言特殊句式和一般句式的对比辨析课,上成了整篇课文的句句翻译课,上成了机械记忆背诵的文言知识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部分阐述道:“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在“课程性质”中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把文言文阅读上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而不是单一的“言语”课。若文言文阅读课长期有“言”无“文”,就会导致文言文课程价值严重萎缩。同样高考生做第6题时由于缺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缺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分析事件的能力,缺乏判断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做题时只能简单地提取文本信息,结果做题时错误率高,甚至在迷迷糊糊中对考题选项进行猜选、乱选。

三、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概括和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篇目17篇,按体裁辑文。必修①古代记叙散文3篇,必修②古代山水游记3篇,必修③古代议论散文4篇,必修④古代人物传记3篇,必修⑤古代抒情散文4篇。古代记叙散文要概括和分析记叙的事件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山水游记要概括和分析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古代议论散文要概括和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支撑观点的论据,古代人物传记要概括和分析传主行为事件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抒情散文要概括和分析触发抒情的景和事及抒发的情感。这里以古代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例说教学过程中实施概括和分析的语文活动。

(一)梳理――信息提取和筛选。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第18段、第19段教学为例: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活动:学生动手标注段落中的句子,梳理蔺相如的言行,即蔺相如所做的事,然后学生说出来:1.((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3.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4.蔺相如固止之(舍人)。5.(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通过梳理第18段、第19段,提取蔺相如所做的事四件,所说的话两句。学生对这两段中描述蔺相如的信息提取完整了,两段的文意也就理解明白了。

(二)概括和分析――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原因。

还是例说第18段、第19段。在信息提取和筛选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活动:训练学生对蔺相如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进行概括和分析。如何归纳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原因呢?先将同类意思事情合并,然后概括行为,抽象出中心意思。如1、2、3件事可以合并在一起,行为是蔺相如退让避匿,中心意思是表现蔺相如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仇的高义,因此可概括为:蔺相如不与廉颇相会、争列、避匿,表现了蔺相如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仇的高义;4、5、6可以合并在一起,蔺相如不与廉颇相斗的原因是“吾念之”、“为此者”,中心意思是表现蔺相如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因此可概括为蔺相如不畏廉颇,但不与廉颇相斗的原因是两人在,其势在,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通过概括和分析等语文活动,学生可类化归纳事件,理解作者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通过这样有范围、有目的的训练,形成概括和分析阅读内容的能力。

(三)学生命题――将概括和分析能力落实在课文中。

为了加强概括和分析能力实践,在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对文段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考查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命题,学生对文段内容的信息提取和筛选会更全面、更精准,对文段事件的归纳和概括的思考会更深入,对文段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把握会更明晰,对题目选项的内容表达用语会更挑选。通过命题,学生会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入的领会。比如,引领学生对第18段、第19段进行概括和分析,在理解文意、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命制题目:

6.下列对第18段、第19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闻听廉颇相见必辱之后,不与之会,不与之争列。他多次隐忍退让,不是害怕廉颇,而是两人不能共斗,以保国家安全。

B.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引车避匿。他隐忍避让廉颇,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

C.蔺相如坚决挽留门客。他认为隐忍退让廉颇,不是门客认为的是羞耻的事,而是因为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是因为我们两人在赵国,不能因为私仇而相斗共伤。

D.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德令人仰慕。他退让避匿廉颇,是为了避免两虎共斗,造成两人不能友好共存,给强大的秦国用兵赵国找到机会。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不计私仇、以国家为重的品德精神。

此题不正确的一项是B。错在蔺相如隐忍避让廉颇的原因分析:一是“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句与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二是“认为自己职位在廉颇之上,没有必要两人正面发生冲突”,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以上设题A项是传主蔺相如两件事的概括和分析,B项是蔺相如一件事的概括和分析,C项是蔺相如一件事的概括和分析,D项是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和分析。这样设题对接了高考文言文阅读第6题的命题思路,更重要的是通过命题,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提高相应的概括和分析的语文素养。

四、文言文概括和分析教学的价值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王本华编审在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思路时说: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总目标”的表述是:“高中语文课程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各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她在谈及语文课的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考时说:语文课不仅是知识和文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活动。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利用文本,运用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凝结为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与过去纯知识体系理念、听说读写理念是不同的。

篇9

什么是被动句呢?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动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动者,这种句子就叫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宾语的受动地位,一般将宾语置于主语的位置,但为了不改变句意,必须在动词前加“被”“让”“叫”等词,让动作的施动者成为宾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用被动句表达句意,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方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八种形式辨识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1.……于……句式,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2.……受……于……句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见……句式,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4.……见……于……句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为……句式,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6.……为……所……句式,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7.……为所……句式,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8.……被……句式,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注意事项

除了掌握上述几种形式外,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并非所有的“……于……”句式都表示被动。

“于”字是文言文里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介词,表示的意义、关系也较为繁多,同样作为介词结构的句子,如何判断是不是被动句呢?

首先,看“于”前面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如果是形容词,一般是表比较,翻译成“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其次,如果“于”前面是动词的话就要看“于”后面的成分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还是动作行为产生的时间、处所、对象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中,“廷”是“设”的处所,所以这句话不是被动句。

2.并非所有的“……见……”句式都表示被动。

“见”的义项也很多,怎样判断是不是被动句,就要看“见”后面是什么词,如果是名词或代词,那么“见”便成了及物动词,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见”后面是动词,那么就要考虑到“见”前面有没有动词的承受者,有的话,此句是被动句,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是以见放”(《屈原列传》);如果没有,“见”本身可能就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那么这个句子就不是被动句,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就是“背”的承受者,相当于“我”。

3.并非所有的“……被……”句式都表示被动。

判断句子是否是被动句关键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动词用,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谓语”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如“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4.有些用了使动用法的句子,在意思上有时可理解为被动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这句话中的“辱”属于使动用法,“使……辱”。按照主动句翻译则句意为:“最上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从文意和语气上看此句应该突出强调“辱”的宾语“祖先”所以我们把它按照被动句的要求译为:“最上是祖先不被侮辱,其次是自身不被侮辱。”两句比较,显然是被动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依据上下文意是否贯通,风格是否一致,是否更符合作者的意图而定。

5.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可以确认这些句子为被动句。

篇10

微课是以多媒体视频为记录载体,将一堂课或者阶段性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快速播放的形式进行呈现。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微课在教学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存在着不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落后,老师依然采取的是在讲台上以口头的形式讲述整堂课,农村地区的教学质童依然大大落后于城市。因此,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形式,推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高中语文课程有更多的文言文、古诗词,对于很多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可以将文言文、古诗词的知识点融入“微课”当中,将课堂的重点内容列出知识点进行挑选和编排,通过微课将语文教材中的精华知识在短时间内进行呈现。比如说,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老师可以将蔺相如捧和氏璧出使强大的秦国并能够“完璧归赵”、蔺相如和赵王同秦王在渑池相会、蔺相如对廉颇的“畏惧”、蔺相如对于门客的解释、廉颇负荆请罪作为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和贯穿整篇课文的知识点和线索,提前将这些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而后在正式讲解这篇课文的课堂中,可以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录制成的微课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从而让学生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的主体结构、主要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对于高中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丰富农村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村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微课”为教学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将“微课”的应用不只是只用于课前对于学生的课文知识预习,同时,借助于“微课”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导入。这也有助于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也能为教学任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可以将“微课”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比如说,在《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课文描述的是有关于滕王阁的内容,通过引经据典、景物描写体现出作者王勃的情感。像“落霞与孤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以微课的形式配上在秋天夕阳西下的江面上孤鸯迎着晚霞飞行的图片,并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对滕王阁的外景、内部空间进行展现,结合《滕王阁序》内容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王勃写景所流露出来的郁闷和不平、对有心投笔和请缨报国的决心和勇气。通过微课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有充分体会文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大大改变了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课文的重点的难点。

再比如说,在教学《雷雨》一文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周朴园、蘩漪、周萍、四凤、鲁妈、鲁大海、周冲等文中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而后将《雷雨》的话剧影像资料进行搜集和下载,通过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对于话剧的形式、话剧的表演、人物的刻画有更深层的了解。老师在微课完成之后,可以让先前指定角色扮演的学生对《雷雨》话剧进行朗读或者是表演,从而让学生自身体会《雷雨》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等进行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拓宽学生语文思路。

三、利用“微课”扩展农村高中语文课外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思想性、逻辑性、宽泛性都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扩展自身的语文知识学习面,包括课外书刊的阅读、课外事物的观察。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贫困、留守儿童的管教困难等问题,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在课外根本不会去学习课外知识,或者是对课外语文知识的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老师要重视“微课”的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内容的拓展。

比如说,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中,老师可以提前在网上将有关于作者朱自清的资料、夏日晚上荷塘在月色“照耀”下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进行搜集和整理,在课文结束完成之后利用课堂最后的十分钟左右时间向学生进行播放,学生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关于荷塘月色美景的摄影图片中会呈现出惊叹的状态。这时候,老师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天然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之于对乡村的“荷塘月色”进行观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课外生活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