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任务;规范化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经过一定的数量关系对固定资产投资进程中的数量界限停止研讨,并提醒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果。它是一项系统知识比拟强、专业要求比拟高的任务,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占有极端重要的位置。
一、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充沛看法统计任务的重要性
机构设置要本着确保完成国度各项统计义务、确保统计效劳质量的前提下,还应遵照机构要精简,效率要提高的准绳。人员装备要坚持按统计法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需遵照实际联络实践的准绳,坚持实事求是,严厉按“统计法”办事,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为权衡统计任务好坏的标志。
二、树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网
每个单位必需有一个上下连接、疏通无阻的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人员只要依照传递顺序和规范的进程任务,才干提高统计资料的实效性、准确性、客观性、迷信性。良好的硬件设备能为信息的交流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能保证投资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准确、完整,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牢靠的依据。
三、树立、完善详细、片面的管理制度及方法
依照“统计法”的规则,树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任务制度(包括: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数字管理制、统计台帐管理制、原始资料管理制,统计报表管理制等),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任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树立原始记载和统计台帐
原始记载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最后状况的记载,是计算各项统计目的的依据。因此要结合项目特点,为满足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要求,设置各种原始记载,把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进程记载完整。
五、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停止知识培训和更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技术现代化的途径是从微机抓起,由小到大逐渐树立统计信息自动系统。这样有利于少量的统计数据就地、及时处置,所以,广阔统计任务者都应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随心所欲的工具。
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剖析,树立工程项目监查制度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剖析,为增强微观控制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积极为社会效劳,办好 “开放式”统计,必需搞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整理、剖析任务。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基础工作 规范化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数量界限进行研究,并揭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果。它是一项系统知识比较强、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记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通过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反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生产总规模和固定资产活动的全过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是国家制定战略决策、社会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国家管理、检查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细则,按照从认识上提高、从组织上加强、从制度上健全、从全面上深入、从现代化上发展的原则,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统计工作制度,作为行动标准。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机构设置要本着确保完成国家各项统计任务、确保统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应遵循机构要精简,效率要提高的原则。人员配备要坚持按统计法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统计法”办事,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为衡量统计工作好坏的标志。
二、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网
每个单位必须有一个上下连贯、畅通无阻的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人员只有按照传递程序和规范的进程工作,才能提高统计资料的实效性、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良好的硬件设施能为信息的交流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能保证投资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准确、完整,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综合反映。准确、及时地上报,是企业和每一个统计人员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各个单位统计资料是否及时、准确全面是关系着国家全局的大事。所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信息网是其保证体系。
三、建立、完善具体、全面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制度(包括: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数字管理制、统计台帐管理制、原始资料管理制,统计报表管理制等),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在原制订制度和执行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对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重新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部门、设计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要求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责任,并规定出严格的考核条款,使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分清部门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四、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原始记录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最初情况的记载,是计算各项统计指标的依据。因此要结合项目特点,为满足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要求,设置各种原始记录,把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记录完整。如何收集原始资料,建立原始记录,我公司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基层统计不仅要完成向上级统计机关报表的任务,还要向本公司领导及时提供有关的统计信息和经济管理上所需的各种核算数据,因此收集原始资料的范围不应过窄,对于工作所需的资料,具备条件时,统计可以存一份复印件(原件一般是要存档的)。不具备条件时,可以将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摘录,特别是涉及工程造价、设备价格、概算预算、合同金额、用地面积、规划面积、设计建筑总面积等数量方面的数据,要记录准确,关于有些文件的编号、批发文机关、发出日期等也要搞录。这些记录,对于今后的查询是很有用处的。
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的要求建立各种不同的统计台帐。做好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至关重要,定期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汇总,分门别类的记入相对应的台帐。这是充分利用统计资料的有效方法。统计台账是整理归纳原始资料的一种科学手段,是计算汇总指标数据的有力工具,它是介于原始资料和填制报表之间必要的和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前,统计人员就应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统计台账。当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后,统计人员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动地编制一些明细性和辅账页、表格来充实、完善现有统一的台账。而且统计台账还是保存管理统计资料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查阅核对、研究分析各种指标数据它都是不可缺少的统计档案。统计台帐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健全原始记录和及时准确地编制统计报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每年年底,统计工作人员都将本年的投资项按项目性质、实施单位进行分别统计,建立完善的台帐,使资料的查询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五、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培训和更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技术现代化的途径是从微机抓起,由小到大逐步建立统计信息自动系统。这样有利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就地、及时处理,所以,广大统计工作者都应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机代码填报统计报表,为实现全国微机联网,年报报送软盘或直接传送打下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不仅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具有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和投资分析及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统计人员要定期参加省、市统计部门的学习班,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投资和统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拓视野,提高素质,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监查制度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为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办好 “开放式”统计,必须搞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政策性。围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反映建设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课题对基本建设中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宏观上为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及最终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在微观上为企业生产、经营、确定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定期对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通报和分析。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计划、绩效进行检查,从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过程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考核,杜绝项目开工后资金失控的问题,真正做到项目管理的闭环,同时能为后续开工的项目提供借鉴。
篇3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目前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无论是在对象、方式、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加强基层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中图分类号:C8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57-01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了解和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则是了解和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是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因此,科学、合理、规范的做好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提高统计的质量和水平,避免开工项目迟报、漏报显得尤为重要。
1、基层投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入库资料繁杂,企业不主动申报,难以及时了解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情况
对于新入库企业,江苏省统计局要求在入直报系统前必须要提交相应的资料,例如新开工项目必须要提供项目立项审批文件、施工许可证、施工合同以及现场施工照片,企业新增设备投资必须要提供全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情况说明、已验收入库的设备明细清单、购置合同、付款凭证以及设备照片,在每月8日之前将新入库项目送至市统计局审批。同时由于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并不主动报给基层统计站,辖区内外资、内资企业较多,每年新增固定资产也较多,使得基层统计站要及时掌握辖区内企业新开工和设备投资情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2基层投资报表里统计指标的可操作性难的情况
基层投资指标太细,基层工作量大。一张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从头到尾涵盖了企业概况、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房屋建筑面积和项目个数,投资资金来源、
新增生产能力、利用外资等五十多项指标,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表还包括销售情况等,指标近百项,这无疑增加了填报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配合支持程度。
同时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来源有限,数据统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计量依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如工业、贸易业等有会计报表等完整的资料来源,它的指标来源于设计预算、会计核算、业务技术核算等,需要投资者和建设者共同完成,而现有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齐全,数字搜集相对较为困难,部分单位连工程材料预算都没有,只好按照工程概算和形象进度估计上报,估计数字准确性无从保障。
1.3企业填报人员问题多,对报表的准确填报带来困难
由于企业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企业财务兼职,大多企业没有设立相应单独的统计岗位,有的企业是领导临时指派的,由于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上报报表多是应付了事,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障,而且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交接更替频繁,给网上直报的填报造成一定的困难,新接手人员容易出现漏报、错报、误报等错误,对报表的准确填报带来困难。同时很多基层统计人员没有形成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的意识,有的甚至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为份外工作,配合程度低,时间观念差,不能主动按时地上报报表,每个月都要催报,工作十分被动。
2、对改进当前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建议
2.1联系相关部门,搜集新开工新投入企业情况
为了克服入库难的问题,我们每月都会在辖区里巡视检查新开工项目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处理新开工项目,同时从税务局那搜集区内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情况表,或者相关部门那搜集区内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情况表,例如从招商局或相关部门中搜集固定资产投入情况,及时掌握投资项目单位,摸清项目基本情况,然后与相应企业确认、核实,确保区内企业及时进库,填报固定资产完成情况表。同时填报完毕后市里相关领导进行统计检查,对工程进度和工作量进行督查,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
2.2敦促各方解决各方面障碍,促使重大项目早日开工
重点项目无法开工,已成为投资增长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速推进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平台载体建设,加大辖区内开发建设力度,提升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功能,敦促各方尽快解决限制重点项目落地的不利因素,争取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完成年初预定投资额目标。
2.3出台企业扶持政策,扭转经济形势的逆势
经济形势低迷,企业订单量下降,销售额和进出口额下降,导致企业技改投入减少。因此,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重点支持重大公共载体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税源经济,扶持带动强、贡献大、消耗小、产出高、业态新的项目;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分割租赁标准厂房,利用创业创新平台求发展;鼓励企业实施“围墙内增长”,不断提高投资强度,以后经济形势能否转变,由逆势转为顺势,将对企业技改投入有很大的支持。
2.4加大对企业填报人员的辅导,尽快熟悉相关报表的填报
篇4
摘 要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却不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率也越来越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协调投资结构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固定资产 GDP 经济增长
一、前言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购置固定资产的相关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由固定资产更新、改建、和新建等活动组成。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造、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分布,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二、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从投资规模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逐年降低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规模太小,不能很好适应国民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太大,超过了现在生产所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就必然导致挤生产、挤生活,积压建设资金,降低投资效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如果背离了生产基础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这里我们用GDP增长速度与固定资产增长幅度的对比关系来说明最近2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对GDP的拉动效应及其效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1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595亿元,到2010 年就增加到278121.9亿元,20年间增长了49.7倍,年均增长22.6%。从增长的幅度来说,除1997年、1999年年期间增长率不足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上, 1993年甚至高达61.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期,我国GDP由21781.5 亿元增长到401202亿元,增长了18.4倍,年均增长10.5%(可比价)。从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与GDP 增长对照来分析,我国在1991年~2000年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率,的确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显著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GDP 增长的速度,特别是我国在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GDP增幅却降低了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
(二)从投资结构来看
1、从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之间存在一种不正常的“挤出效应”。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3 年之前,国有投资年增长幅度达到了25%—40%。在国家不断控制国有资产投资,鼓励个人投资的背景下,非国有投资仍然增长较慢,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挤出效应。根据经济学原理,挤出效应就是因为政府投资不断加大,导致银行利率上升,上升的利率不断排挤个人投资,使其最终退出投资市场。非国有经济虽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它们很难从国有银行得到贷款,其主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利润的再投资等,而来自国有及其控股银行的资金所占的比例偏低,故而其投资的利率弹性不显著。此外,民间投资的趋势带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加上通货紧缩时期经济相对不景气,所以,即使在正确的货币政策协助下连续降低银行利率,民间投资规模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并不是此消彼长的经济关系,而是一种不正常的“挤出效应”。
2、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无论是在投资的规模还是投资比例的增长速度上,第一产业投资均落后于第二产业。以2003-2010期间的数据为例,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652.2亿元增加到7923.1亿元,7年间的年均增幅为25.1%。而第二产业从21351.5亿增加到118102.1亿元,10年间的年均增幅为27.7%,高于第一产业的增长幅度,占总投资的比重也远远高于第一产业。
3、从投资的区域结构看,由于投资资金的有限性,出现区域投资结构失衡。近三十年来,东部地区投资额占全国的半数以上,西部和中部地区投资额相对较小。
(三)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来看
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衡。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投资率长期偏高,而消费率又长期偏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率过高、投资增长速度偏快,以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十五”期间,按国民经济核算口径,我国投资率从38%逐年提高到43.36%,消费率从59.77%逐年下降到52.14%,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的问题逐步凸现。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占支出法GDP比重计算,2005年我国投资率为48.37%,比“十五”初期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左右)1倍多,不仅创下我国投资率新高,而且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消费增长始终是无源之水,幅度是十分有限的,要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还缺乏基本的条件,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太低。长期实行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该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国家阶段性的财力物力相适应,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经济理论上分析,社会固定资产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会因国家财力物力不足、未完工程数量增加、能够使用的固定资产空闲或相关资源过剩等,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下降,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现当前的问题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满足提升内需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小,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导致的通货膨胀。因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效益产出低于投资总量。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投资效率、投资“有效收益”这两个关键点,从而改变投资体制,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二)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合理协调投资结构。首先,在投资产业结构方面。鉴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财政资金在管理中的“越位”和“缺位”的两种现象,在明确了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时,应该始终把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作为重点,特别是应该把科学研究、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投资作为核心,在规模上减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应加大对第一产业投资力度特别是农业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有关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经济投资环境,最终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一系列的国家投资,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在投资的主体结构方面。应通过制定各项经济政策,逐步降低国有经济投资尤其是在经营性领域的投资比重,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非国有经济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运作,为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这是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再次,在投资的区域结构方面。应缩小地区投资差距,大力提高中部、西部地区的投资效益,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在区域、城乡、行业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以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三)减少重复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是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基本措施。在我国建设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重复投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无效生产力,在预算“软约束”的体制下,大量投资只集中在短期市场中紧俏的少数行业和产品上,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层出不穷。因此,在以后的建设中,国家应采取经济调控为主,运用有效经济手段,如财政、税收等引导和调节投资,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水平。
四、总结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消费需求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任何投资都是从消费当中演变出来的,所以在我国投资经济效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应通过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使不断扩大的消费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基础上,使消费增长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提高消费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需求平衡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而且只有当消费和投资两者在比例充分协调时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在固定资产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应加大消费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的最终转变。
注:本文的数据除非特别指明,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汪祥春.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韩丽蛟,代俊秋.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
[3]沈坤荣.体制转型期间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1999.
篇5
关键词:VAR模型;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25-02
第三产业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水平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上新台阶具有战略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第三产业有了初步发展,在这二十多年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呈上升态势。2010年为35.4%,比1988年的30.1%提高了5.3个百分点。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处中等水平。因此,广西如何才能进一步深化调整经济结构,继续发展第三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的起点,进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研究设计
考虑到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获得性,各指标数据来源于1978~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将第三产业GDP数据用GDP平减指数换算成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可比价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处理过程是将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从而将名义值转换为实际值。各年的劳动从业人数直接采用年鉴的统计数据。同时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对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V)、劳动从业(L)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得到相应的指标LGDP、LIV和LL,相关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Eviews6.0分析软件。
2 实证分析
2.4 结果分析
由(3)式模型回归结果可知,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数量对实际GDP的增长起着正向的作用。因为方程中系数是0.46,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46%。同样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每增加1%,GDP增加1.14%。可见广西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可挖掘。
对协整回归方程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是平稳的,表明了影响广西生产总值与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影响第三产业劳动力人数三个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实际GDP的增长变化不仅取决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而且还取决于当期的生产总值对均横水平的偏离,误差项residual估计的系数
0.773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项将以0.773的力度作反向调整,将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描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因此,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积极引导和鼓励第一和第二产业过剩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第三产业相关的劳动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决策。同时,应该看到扩大投资需求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一种扩大内需的主要的政策方式。
①促进人们改变对第三产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进三”。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引导人们加强服务行业消费,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现阶段第三产业劳动需求量的多少更多的跟当前第三产业的经济环境有关,经济形势上升,劳动需求上升;经济形势下行,劳动需求下降。广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度扶持诸如社区服务业、技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发展空间较大、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新兴服务业,以此有助于就业空间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罗吉.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4):89-91.
[2] 赵杰.广西第三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29).
[3] 高轶梅.计量经济分析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东、中、西部地区;全国;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比较研究;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国际上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以Goldsmith的金融结构论(Financial Structuralism)与Mckinnon的金融压抑论(Financial Repressionism)为代表。金融结构论认为金融资产及其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压抑论则强调价格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与高估的国内货币等形式的金融压抑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尽管二者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有所区别,但其研究问题的实质都是在寻求金融部门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重要渠道是投资资源的有效使用及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完成途径是通过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王维国、张庆君,2004)。
(二)国内背景
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贝多广(1988)、王广谦(1997)、青良(1998)、唐旭(1999)、吴少新(2000)、韩廷春(2002)、曹凤歧(2003)、贺力平(2004)、钟智(2006)等,从整体上解释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储蓄、投资、金融制度、金融结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继承了国外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以一国内部不存在区域发展差异的现实为假设,忽略了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针对国外与国内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别假设,无法进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的缺陷,张军洲(1995)、苟海儒(1998)、谈儒勇(1999)、殷德生、肖顺喜(2000)、蔡志刚(2001)、李广众(2002)、刘仁伍(2003)、周好文(2004)、王莉(2005)、李靖(2006)等,将中国金融发展的研究深入到地区层次,得出金融发展差距是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的结论,揭示了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从而解决地区增长差异的原理。研究的视角停留在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对于如何利用金融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比较缺乏。
在中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张宗新(2000)、崔建军(2001)、张满银、祝丹涛(2002),王小栓、梁军(2003)、朱小燕(2004)、李梅(2006)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奠定了通过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单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但对于多因素变量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尚处于空白。
二、定量研究
本文以1978~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GDP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1978~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论如表1、表2所示。
表1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与其GDP之间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通过F检验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与其GD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
虽然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与其GDP之间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和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但是由于东部、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相互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而引起的多重共线性,导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解释变量与其GDP之间的多元回归参数b2、b3、b4都没有通过t检验,即在这项多元回归分析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解释变量对其GDP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只有西部地区各个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与其被解释变量GDP之间的多元回归b1、b2、b3、b4参数全部通过t检验。这一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储蓄X1、金融机构存贷款X2、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3、国有固定资产投资X4对其GDP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如表2)。
为了进一步分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全国各个解释变量与其GDP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在消除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条件下,剔除没有通过t检验的各个解释变量,重新进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全国各个解释变量与其GDP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选出通过t检验的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各个解释变量与其GDP多元线性的有效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东部地区各个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与其被解释变量GDP之间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共同拉动其经济增长,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其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增加2.93亿元;其次是城乡居民储蓄,再次是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作用最小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如表3)。中部地区各个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与其被解释变量GDP之间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其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增加5.16亿元;其次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如表3)。西部地区各个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与其被解释变量GDP之间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存贷款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其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增加4.37亿元。西部地区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储蓄成为抑制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减少0.3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减少0.92亿元(如表3)。
全国各个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与其被解释变量GDP之间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储蓄、金融机构存贷款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其每增加1亿元,将促使GDP增加9.3亿元;其次是城乡居民储蓄,作用最小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如表3)。
三、研究结论
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金融与经济多元线性定量关系研究的结论表明,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依次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存贷款,这也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根本所在。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这也充分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存贷款,表明投资规模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乡居民储蓄和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影响不显著,表明中部地区的资金供给及投资效率较低,从而对其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作用。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依次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和金融机构存贷款,表明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国的经济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全国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投资效率较低,并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的结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机构存贷款,抑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储蓄。这一结论充分显示,西部地区以政府为主导,以国有金融垄断资源配置,以国有经济发展为重心,非国有经济发展弱小,不能有效使用居民储蓄,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投资效率不高等为特征的金融与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制约的非良性循环关系。
四、存在问题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是阻碍其资源积累,是阻碍其金融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如图1)。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低效的经济增长与滞后的金融发展。
(一)高度垄断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和低效发展资源积累的经济机制
由于西部地区通过国有银行高度垄断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绝对权利的经济制度,低效的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储蓄规模小以及由此引起对金融需求少的经济条件,导致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
(二)国有金融垄断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国有金融垄断资源配置机制引起的资本市场规模较小、结构单一,非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严重滞后,外资银行稀少、金融机构体系缺位,无论是以金融机构为资金中介的间接金融市场,还是以金融机构为服务中介的直接金融市场,都缺乏在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价格等信号的变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所以不能实现储蓄资源的充分动员、储蓄的形成和储蓄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使储蓄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影响资本形成和投资水平的提高,促使投资效益下降,导致西部地区低效的经济发展。
(三)低效的经济增长和滞后的金融发展
由于政府借助国有银行以非市场经济方式主导投资,加上产权制度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国内储蓄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国有银行将90%左右的银行信贷资金配给仅占5%的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而将3%不到的银行信贷资金配给占95%的效率较高的非国有企业。政府主导投资机制推动国有金融垄断并支持国有经济发展的结果,导致西部地区较低的投资效率。
以上研究结论充分说明,西部地区国有经济主导,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国有金融垄断,资金供给短缺,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较低,投资效率不高,是造成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非良性循环关系的根本所在。
五、对策措施
第一,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一方面在于通过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公益项目的投资,改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以便增强西部地区以外非政府投资主体的投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加大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或加大中央政府对一些大中型企业、项目的参股规模,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便实现西部地区以外非政府投资主体的后续投资,从而带动西部地区高效率的经济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金融发展,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第二,打破西部地区国有银行垄断资源配置的格局,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金融机构,创新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政策性和商业性的金融服务,是提高西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
第三,提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的途径在于: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变政府主导资源配置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确立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维国,张庆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04(9).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3、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陈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结果[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3).
5、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Clark,E.International Finance[M].Peking University Press/Thomson Learning,2002.
篇7
我国现有投资分析的实证模型较多,但大都是直接用投资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其特点是以经验公式为预测的依据,缺乏理论基础,没有考虑投资的时滞和折旧投资,更无法考虑工资、利率和投资滞后系数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后凯恩斯主义投资理论即加速数模型,吸纳了新古典派投资理论的最优资本函数的合理成份,并考虑了投资时滞现象和折旧投资在投资中的作用,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实证分析。
加速数理论(国内生产总值同总资本存量的比值)以企业拥有的厂房、机械设备、工具等全部资本和其生产量的比例为研究前提,认为投资主要是依据产出的变化而有比例地变动的。加速数理论是以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社会企业和经济实体的加总,将加速数理论推广应用于国家的宏观投资行为。在加速数模型建立过程中,可以考虑劳动力价格变化、利率变化、投资滞后和折旧投资设计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投资函数。加速数理论假设企业购买其全部资本,这样资本的租用价格(利率)是决定企业投资行为的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由于资本和劳动力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也是投资需求函数设计中应考虑的变量。投资滞后是指企业投资当年无法完成全部需求的投资而产生的对投资需求的滞后现象,折旧投资是指企业为弥补固定资产折旧而需要追加的投资。投资需求函数表达了企业在拥有一定资本存量的情况下,如何依据计划的产值目标、预期的利率、工资水平、投资的滞后情况和折旧投资量来决定当年对资本的需求量。
根据加速数模型对2006―2015年全国的投资总需求进行预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系数在1997―2005年间呈稳定上升趋势,1997年为0.3050,2005年上升为0.3340,对其未来值的预测采用了线性回归趋势预测法,年增加量为0.00285;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采用了指数函数预测,年增长率取近5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12.98%(2006年取近3年的平均值14.87%);未来工资的增加指数也取近6年的平均值1.1023;并假定年利率不变或以每年0.00156的速度稳定上升到2015年。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3291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8604亿元。从理论计算值同实际值的比较来看,除2005年实际投资额高于理论投资额之外,其他5年的实际投资额均低于理论值。2004年理论投资额为75447亿元,而实际投资额仅为70477,比理论值少6.6%。2005年理论投资额为79065亿元,而实际投资额为88604,比理论值多10.8%。2006年上半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大幅增加,也将超过理论预测值,可以推断投资增加过快是造成目前经济发展过热的主要因素。根据投资方程我们预测出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2006、2007、2010和2015年的理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总额分别是91926亿元、99089亿元、144617亿元和271480亿元。
以上分析均基于未来预期利率不变的假设下进行的,若假设未来的预期利率上升,也可预测得出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与未来预期利率不变的结果相比,由于利率上升将会抑制一部分投资,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小幅下降。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预测的2010年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为14.46万亿元,比利率不变时的14.38万亿元缩小了0.55%;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为26.80万亿元,比利率不变时的27.15万亿元缩小了1.3%。可见利率的缓慢上升对投资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若利率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其影响将不可忽略。根据乘数―加速数理论,利率的突然大幅上升会使经济进入全面衰退,所以欲通过剧烈的利率上调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速是不可取的。
从表2可见,加速数变化不大。1996―2005年数值在4.78―5.28之间,预计2006年为5.16,2015年仍为5.16。表明中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存量大约等于5倍的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约为108万亿元,2015年可达到324万亿元。2007年折旧投资约需5.14万亿元,2015年约需13.65万亿元,折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1996―2005年在44.9―70.0%之间,预计2007年为51.9%, 2015年降为50.3%。折旧投资占资产存量的比重1996―2005年间在0.040―0.045之间,2007年约为0.042,2015年仍为0.042,对应的折旧年限为23.8年。
发达国家折旧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很大份额,如1990年美国国内私营企业的总投资毛额为7440亿美元,其中5500亿美元为折旧投资,占总投资额的73.9%,净投资仅为1940亿美元,26.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投资迅猛增长的情况下,目前折旧投资份额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估计在未来经济较为发达的阶段折旧投资份额将上升。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理论投资需求和实际投资增长对比判断,2005―200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过快现象。
第二,小幅利率调整对投资的影响不大,而大幅度的利率调整又有使经济进入全面衰退的危险,在利用调高利率抑制经济过热时要慎重,利率调幅要适度。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近期有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央采取的抑制过快投资增长,提高投资效益的措施是正确的。
第四,进行实证研究目前我国用于弥补折旧的投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平均折旧年限为24年,折旧投资份额呈缓慢下降趋势,但长期来看折旧投资的份额可能上升为投资的主体。
研究的主要意义:
首先,加速数模型模拟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科学关系,可以定量测度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理论上计算的投资需求值可作为判断投资是否增长过快的标尺,其同实际投资量的比较可以判断经济运行的冷热程度,从而提供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服务。
第二,模型获得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经济参数有利于对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的全面了解,而通过对其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利于宏观决策中对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的科学指导。
第三,由于投资具有冷热周期,且此周期受具体的经济运行环境状况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实际上为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宽松和收紧的周期性。银行的投资决策既要考虑微观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本模型为银行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经济学理论支持和实证的宏观经济数据参考。
第四,对折旧投资的预测可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资结构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折旧投资同新增生产能力投资的效益和回收难易程度的比较,银行可以决定对某行业的投资偏好。若折旧投资效益较好,且较容易回收资金,为了减少投资的风险,在国家宏观调控压缩投资的情况下银行应侧重于折旧投资。
篇8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投资差异;农村投资
我国自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以及带来的产量的上升大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然而,随着农村改革能量的释放和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又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对于启动内需至关重要,但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直接抑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容。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拉动内需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回顾
林毅夫等(1999)认为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政府采取的发展战略背离了本地比较优势的结果。李实(1999,2004)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首先,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一个平等的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机会;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王永中,(2002)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使得农民既缺乏机会公平的权利,也未得到结果公平的权利,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首先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其次赋予农民一定的结果公平的权利。黄祖辉(2003)的研究证明我国政府转移性支付政策存在问题,背离了减少收入差距的政策初衷,进一步拉大了整体收入差距。世界银行(2003)认为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削减收人差距,
(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不平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近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在逐渐拉大。2008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2007年增长21.3%,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低4.5和5.3个百分点,农村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9%,而城镇投资占86.1%。如图2所示,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在这30年来总体上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这种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趋势。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1981~1989年间,城乡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投资增长和农民增收。第二个周期是1990~1999年间,城乡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主要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到以城市为中心,全社会投资呈现出以特区投资、沿海投资和开发区投资为重点,农村投资被边缘化。第三个周期是2000~2008年间,城乡投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是这个周期里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从2004年开始,城乡投资差异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差异扩大的
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和资源在城市的集聚,城镇投资对拉动城镇居民收入的作用越来越弱,城镇投资的边际收益经历了十几年的递增后,开始出现了递减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目前在农村投资不足和城镇投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适当将资源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而且会提高全社会的投资收益。即我国现阶段投资和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帕累托改进余地。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设计和数据来源
1.城乡投资差距。城乡投资差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在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镇,导致农村投资萎缩,农村经济增长缺乏有力的推动力。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2.经济的开放水平。经济开放度=fdl/gdp。经济开放度越高,地区的的收入水平也越高。但是fdi(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镇,因此fdi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会扩大地区差异。
3.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全社会从业人员一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全社会从业人员。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吸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考虑到我国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4.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财政收入/gdp。在目前,不管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经济政策都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收入越高,政府投向城市的资源越多,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
5.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基本建设支出,财政支出。我国的基本建设大量用于城市建设支出,这会有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城市建设大量都是由农民工完成的,这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又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这又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该指标的系数取决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6.财政支农比例。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在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下,总体来讲我国财政支农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7.财政用于科教文卫支出比例。我国政府科教文卫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这一指标的比重上升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8.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理论上来说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义: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村居民纯收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因此预计该比例的上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9.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镇总人口,全国总人口。城市化进程总体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二)模型设计
为了实证分析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设定如下回归方程:
id=α+β1×csinv+∑yxb+ε
其中:id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即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cxinv表示城乡投资差异,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b表示各个控制变量,包含经济的开放水平、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程度、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财政支农比例、财政用于科教文卫支出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水平。在回归过程中,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找出最能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异的模型,逐步回归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结合表1的统计结果和统计计量判断标准,本文认为应该选择模型9(见表1)。但是在模型9中,b3、b4、b6、b7在统计上不显著,且d-w值为1.61,模型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在模型9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计量回归,采用逐步删除该4个指标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来看,各个指标的统计是显著的,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认为用该模型来反映城乡投资差异视角下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合适的。
(三)实证结论
1,x的系数为0,49,在1%水平上显著。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下,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是显著的,即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b1的系数为8.45,在5%水平上显著。由于fdi,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经济开放水平越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3.b2的系数为3.89,在1%水平上显著。我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从b2的系数我们可以认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力超过乡镇企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4.b3的系数为6.47,在1%水平上显著。政府参与经济资源分配的比重越大,政府的财力就越雄厚,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在城市,因此财政收入越多,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5.b5的系数为-0.056,在10%水平上显著。政府用于“三农”的支出,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支农比例越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会缩小。
6.b6的系数为2.56,在5%水平上显著。科教文,卫支出比例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高,主要因为城市集中了科教文卫的资源。
7.b8的系数为-3.69,在10%水平上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四、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是限制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加大对农村的科教文卫支出,即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固然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存在密切的关系,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教育落后也是密不可分的。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产生高效益的保证。
3.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的水平。一般来说,一国的城市化水平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存在着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篇9
关键词:绩效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思考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增强审计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这标志着中国的审计工作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提升到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层次。由此可见,开展绩效审计,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审计机关应该迎难而上,立足长远,推动绩效审计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了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投入,有效地拉动了社会内需和经济增长。但是,投资领域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投资绩效很不理想,包括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投资效益差、效率低。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有效运用是我们亟需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以某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探讨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实践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效和意义
近年来,某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积极探索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方式,改变以往把造价审核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的观念和做法,认为工程造价核减了多少万元,为财政节约了多少资金,就达到了投资效益审计的要求的观念。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注意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等到工程决算,再到项目完成后发挥的绩效情况的审计,全面提升投资审计工作水平。在对市直国有单位近年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调查中,就注重从项目管理环节上揭示存在的各个问题,指出部分建设项目急于上马建设,前期考虑不周,设计深度不够,变更增加项目较多,增加了资金的投入;部分建设项目工程进展缓慢,没有按合同工期竣工交付使用,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收到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在对某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中,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及运营情况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找出影响项目投资及运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营中存在的污水实际处理量没有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部分生产能力闲置浪费,项目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项目对改善水环境的效应不大;项目建设投入非生产性设施配置高,部分设施闲置,影响投资效益等主要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该市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在对某老龄人颐养中心工程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中,关注建成后的运营效益情况,揭示该中心目前入住率低,大量楼房和床位空置,未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单位,加大对其宣传推介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收费标准。同时,配齐必要的设备和人力,改进管理,引入市场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入住率,使政府这项为市民办好事实事的民心工程真正发挥效益。在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重点关注项目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揭示了项目没有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规定,造成增加工程造价;项目中第一填埋区设计考虑不合理,填埋区边坡防渗系统一次性投资建设,上部边坡防渗系统长期未用,可能造成投资损失的事实,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为垃圾场的后续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促进投资决策优化,减少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成项目的效益状况予以综合审计评价并与预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使政府投资能充分发挥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宏观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有效运用,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但说到底,除了要紧紧围绕政府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四个要素,重点从投资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四个环节开展绩效审计外,还应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转变观念,调整审计视角,积极主动开展绩效审计
由于受传统的合规性审计的影响,审计人员缺乏对新型审计理念的正确认识,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绩效审计无从下手,评价过于复杂,审计风险偏大而信心不足。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认识上的差距及实战经验的缺乏,造成对绩效审计心理上的恐惧,不敢或不主动涉足绩效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发展。绩效审计取得的许多成功经验证明,绩效审计并不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实践,找准切入点,是能够逐步实现绩效审计最终目标的。在开展投资绩效审计过程中,首先注重调整审计视角,从以往关注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转变到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效益性为目标,加大对投资效益的分析和对投资决策、投资管理机制的评价上来,围绕影响项目效益的投资成本、内控管理等关键因素,确定审计内容。既看是否超投资规模,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更注重投资项目和相关事项的分析和评价。
2.讲求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以创新意识逐步推进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晚、底子薄、基础条件弱,开展绩效审计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逐步推进过程。在开展绩效审计时不能生搬硬套标准和经验,要将创新意识贯穿绩效审计全过程,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才能更好地推进绩效审计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要积极探索以跟踪审计形式进行绩效审计的路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跟踪审计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可以及早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效益作用也是人所共知。对一些违规问题可以及时向项目法人或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可以为国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可以分解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量,相对缩短整体项目的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注重分析,服务宏观决策,从体制机制政策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其出发点往往并不总是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一致,他们过多的是考虑局部或者是片面的经济利益,而对项目本身所引起的社会、环境等效益缺乏关注。因此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衡量的效益不仅仅是关注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应从宏观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方面去评价投资效益,注重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优劣程度及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工程,更应着眼于投资机制、建设规划布局、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通过对投资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分析投资、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实施投资绩效审计项目过程中,要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加强审计综合分析,注重从单个项目中的个别问题、表面现象中,深入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查找分析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力争使审计成果进入领导决策。
4.规范评价标准,健全法律法规,营造绩效审计环境
由于投资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完整和权威性的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准则及评价标准,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不够成熟。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多数是在政府投资审计中考量一定的绩效因素进行的探索,审计组织形式和主要内容与以往政府投资审计的没有明确的分别。由于缺乏准则,对审计事项的绩效分析也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经济指标的对比,绩效分析更多关注的是一些数量金额指标,而对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很少关注,评价内容比较片面,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规范绩效审计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绩效审计环境,是推动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的有效途径。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与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和约束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对象的行为。其次,在认真总结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体系。一方面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以规范绩效审计工作,减少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绩效审计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积极收集相关的指标和数据,逐步探索建立分行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使具体的项目做到审计有章可循,评价有据可依。
5.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加强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专业性强的特殊性,绩效审计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繁杂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分析、评估和审计工作,需要有一支熟悉相关政策制度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手段处理绩效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而目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能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质量、运用审计成果的能力弱,缺乏具有宏观视野、能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和审视问题的审计人员。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审计机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业务培训,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审计队伍。一是调整现有审计人员结构,引进一些开展绩效审计必须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工程技术以及工程造价和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二是注重对现有人员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自学、研究绩效审计相关知识,及时推广总结绩效审计经验。三是结合某些行业或领域的绩效审计试点,进行审前培训、审中学习、审后总结,使参审人员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四是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既可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弥补审计力量不足;还可以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专家支持系统,以满足绩效审计工作中遇到审计财会业务之外问题咨询需要,及时地得到高质量的咨询或建议,促进绩效审计工作尽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署网.
篇10
关键词:归口分级管理;责任跟踪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的劳动资料,它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全部转移价值的资产。企业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称为固定资金。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均应作为固定资产。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管理。企业缺乏市场调研,没能购置到最新、最好的设备,并且在使用该设备的过
程中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2、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3、账实不相符。其主要表现:一是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没有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账;三是外单位或个人借用或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无账务处理;四是违反规定,少提甚至不提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虚增,账实不符。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仅没有入账,而且直接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不仅不利于准确核算成本,还易造成资产流失;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出现了人人插手却无人管理的局面。
4、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二是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与责任追踪管理。一是设备采购部门要广泛进行市场调研,捕捉信息,采购最新最好的设备,切实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二是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严格审查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并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必须对决策制度、相应的筹资制度、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等固定资产投资制度进行安排,并对可利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项目的赢利性、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等主要影响投资决策的变量进行分析,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三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推陈出新的新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大,导致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占企业整个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愈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企业前景和命运的投资,必须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所谓固定资产的责任追踪管理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台账与档案结合的管理。在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企业领导、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人员组成投资决策组,进行市场调研与科学论证,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必须由决策组全体人员签字,明确经济责任。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采购付款、使用、修理、保管等过程中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式管理,每一个业务环节都要由责任人签字盖章,明确经济责任。在使用固定资产后,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实行盘点清查,将盘点记录落实到固定资产台账中。与此同时,要定期召开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会,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的方法,随时发现问题,对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良后果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人,严加惩处。如果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了上述管理,将不会再出现投资失误的情况。
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针对企业账簿设置不建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地说:一是编制固定资产目录。以明确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二是建立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固定资产登记簿,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它相当于固定资产二级账;三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制度。固定资产卡片实际上是以每一独立的固定资产项目为对象开设的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时设立卡片,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建造单位等原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凡有固定资产大修理、内部转移和停止使用等业务,都应在卡片中进行登记,固定资产报废或调出时,则登记有关调出和报废日期、原因等资料,并注销其卡片;四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实物账。按照各类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使用地点、使用班组、使用人等内容建立实物账,做到账卡物相符。
3、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针对该企业账实不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实行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两项内容。归口管理的一般做法是:企业的生产设备归生产部门管理,动力设备归动力部门管理,运输工具归运输部门管理,房屋、家具用具归总务部门管理,各种科研开发设备归技术部门管理等。各归口管理的部门要对所分管的固定资产负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针对公司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职务分离与相应责任控制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在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环节中,负责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的执行人员应与负责审批、保管、付款或收款、记账的人员相分离,并明确其相关职责,控制固定资产流失;二是设备使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固定资产逐项定期维修、保养记录,领导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三是建立固定资产保险制度。规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保险的投保、赔付等工作。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日常应不定期地召开专题分析会议。每年年底必须召开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题分析会议,检查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书面写出分析报告;四是及时调剂或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要树立资产有偿占用的观念,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这项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资产,应及时申请调剂使用,实在无调剂使用价值的,应尽快处置;五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增加验收、报废鉴定管理。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严格把好验收关,财务人员协同资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根据固定资产的交接凭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验收和交接工作,做到手续完备、责任清楚,保证新增固定资产进入企业处于完好的状态。固定资产报废,要严格掌握,慎重处理。财务部门要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手续,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根据报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请领导审批后,方可处理。对确已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审查鉴定,对专业性较强的专用设备报废,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查、鉴定,取得技术鉴定书,申请详细理由,按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基层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报废处理。
总之,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就难以落实,企业管理层应把固定资产等实物管理与现金管理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强化全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作者单位:包头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毅平,李丽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 上一篇: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
- 下一篇:小学校长述廉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