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区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社区建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到我院体检的社区职工人群为统计对象,共791人次,年龄40~65岁。按我国新的年龄段划分为成年-老年。
1.2 方法 ①建立职业人群健康体检档案,包括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饮食习惯)和查体内容(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彩超、胸透、测量血压);②体检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内、外科体检),并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总结评估出诊断结果,同时给予健康指导书面意见。涉及个人隐私的查体结果给予保密。
2 结果
为进一步引起广大职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更加主动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查体结果汇报如下:
2.1 职工患病情况 职工人群健康体检791例,患病471例,阳性率59.54%。所患病依高低顺序依次为:超体重和肥胖268例,占33.88%;脂肪肝209例,占26.42%;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196例,占24.78%;甲状腺疾病(根据B超所见)181例,占22.88%;高血压131例,占16.56%。糖尿病38例,占4.8%(另有血糖增高113例,占14.19%);腰椎疾病(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74例,占9.35%;颈椎疾病63例,占7.96%;腰椎、颈椎联合病变15例,占1.89%。
2.2 实验室检查异常 肝功能异常180例占22.76%,尿酸增高39例占4.9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2例占2.78%;心电图异常107例占13.53%(其中大多数为非特异性T波异常,未明确为冠心病,另外还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肌劳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等);彩超/B超检查阳性发现:肝囊肿41例,占5.18%;肝脏回声不均质36例,占4.55%;肝血管瘤13例,占1.64%;胆囊息肉22例,占2.78%;胆结石6例,占0.76%;胆囊炎8例,占1.01%;肾囊肿19例,占2.40%;肾结石5例,占0.63%;胸部透视异常11例占1.39%。
2.3 前3位疾病及阳性发现资料统计
①超重和肥胖居首位268例,阳性率为33.88%;②脂肪肝209例,阳性率为26.42%;③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196例,阳性率为24.78%。
3 分析
3.1 前三位原因分析 职工人群健康体检发现,分析可能为以下原因所致: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糖、高盐饮食,缺少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高能量食品,新鲜蔬菜水果类食用相对过少;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吸烟和过量饮酒;③办公自动化,体力活动减少,业余娱乐生活贫乏,职工很少有体力活动和身体锻炼的机会。
3.2 高盐、高脂饮食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关系密切。高盐饮食可致水钠潴留、心排血量增加与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增高。人体脂肪含量与摄入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呈正相关,摄入较多高脂食物,超过机体需要量,导致高脂血症、肥胖和脂肪肝。过多的单双糖摄入,不但增加了肥胖和高血脂的机会,更可能促发糖尿病。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悄悄的向我们逼近。电视、电脑等高科技家电基本普及,家用轿车逐年增加使得人们运动量日渐减少,体能消耗减少,能量转化为脂肪增多,引起肥胖和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冠心病等生活方式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3 保健对策 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危险因素控制和代谢指标的干预。
3.3.1 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加强危害性宣传及预防方法的宣传。限制饮酒,提倡戒烟,每天的饮酒量应≤1两白酒。提倡不吸烟,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3.3.2 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减轻体重。合理营养,一日三餐,进食不宜过饱。适当进食高蛋白质食物(占每天总热量的15%~20%),控制脂肪和单双糖的摄入。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多食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喝牛奶等。膳食限盐,人均每天摄入量6 g以下。
篇2
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意义
安全社区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引进安全社区建设的经验,从基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的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安全社区建设,就是以镇作为安全社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基础,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主要是全面改进社区的安全水平,促进社区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提高,加强安全预防,减少事故和人员伤害,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双基)建设,创造安全、健康、和谐环境的系统工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把全国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安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推广安全文化,以实现人的安全健康为目标,以改善社区工作生活环境为主旨,预防伤害和促进安全的建设活动,使人人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新镇。
(二)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
(三)建设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镇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将在2014年10月成功建设成省级安全社区的基础上,继续扎实开展工作,加大全员参与、加强资源整合、坚持持续改进,切实提升伤害预防和安全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人人享有安全的工作宗旨,计划在2017年10月建设成全国安全社区。
三、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内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社区6个方面的标准要求和国家《安全社区基本要求》的12个方面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成立镇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促进委员会,制定建设安全社区工作职责。设立建设安全社区工作促进委员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开展建设推进工作。成立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
(二)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借鉴国内外安全促进的成功经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发挥社区中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及社区内外的各类人才、专家型志愿者的作用与优势,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三)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的调查摸底。确定高危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群体的主要伤害风险,需要优先解决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在社区内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群体,确立干预项目,制定计划,成立干预项目的安全促进小组,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五)安全促进项目。根据社区调查的结果和我镇实际,挑选几个重点安全推进项目,成立对应的7个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进行安全干预预防。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经常性地进行各种安全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让更多居民了解安全社区的理念。
(七)应急预案和响应。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措施。
(八)监测与监督。对高风险场所、高风险环境及弱势群体及安全促进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测,提供数据资料,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九)事故与伤害记录。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收集社区内各种事故和伤害数据,为各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十)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建立规范、齐全的安全社区档案,全程记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建设过程中的工作。
(十一)预防与纠正措施。针对不断变化的调查结果,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
(十二)评审与持续改进。循环式地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回顾总结,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
四、组织领导
根据建设工作内容,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及办公室、7个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成立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
(二)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具体建设工作。负责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指导各项目组工作。
2、针对工作中的有关事项向上级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协调县级相关部门配合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3、制定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计划和规章制度。
4、协调、指导、督查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成员职责:参加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会议;参与制定专项安全的伤害预防计划和专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三)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负责在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领导下,做好日常事务和建设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及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
(五)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1.非专项工作组
(1)宣传报道组
(2)效能督查组
(3)伤害统计与监测组
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安办主任周敏任组长,镇安办工作人员为成员,其它伤害数据统计单位交警中队、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明德学校、各村等单位配合。对各类记录、尤其是伤害记录进行统计(各类活动文字、图片、声像等,各类规章制度、规定、办法等,各类数据资料,尤其是伤害记录),根据统计进行绩效分析,包括主要问题和各类伤害的发展趋势(如意外伤害总数,住院人数等)以及主要原因,对各类伤害统计分析(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伤害类别、伤害原因等进行分析)。进行绩效评估(不同年度意外伤害数据比较,不同年度伤害类别比较,不同年龄组伤害类别分布变化情况,不同年度伤害原因分布变化情况,死亡率比较,治愈率比较)。
2.专项工作组
3.村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小组
在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建立人口综合信息数据库、社会单位综合信息数据库和公共设施数据库,完善各类工作台账。收集事故伤害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墙报、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共建社区、共管社区的建安意识,帮助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五、促进计划和主题活动
建设时间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共分五个阶段):
(一)前期启动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
1.在社区内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建设安全社区工作规划。
2.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借鉴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
3.成立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设立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召开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各项目工作组和村(社区)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实施目标,落实工作任务。
4.举行镇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启动仪式。
5.开展安全现状调查,进行现有规章制度、安全需求、伤害检测点摸排,建立伤害监测网络。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社区持续改进,促进事故和伤害预防理念和安全社区建设标准。
2.组识培训,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自我防范伤害和事故的意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建设氛围。
(三)全面推进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7年8月)
1.依据安全现状调查,邀请有关专家,开展干预项目情况调查、伤害数据收集、危险源辨识,形成统计、评价工作机制。
2.确定重点安全促进项目,制订相应目标、实施方案和计划,分阶段推进。
3.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实施意见进行进一步完善。
4.持续整改薄弱环节,降低伤害。
5.利用电子显示屏、小区黑板报宣传安全社区工作,把各干预项目工作全面引向深入,从而构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6.定期召开工作委员会成员及工作组会议,制定阶段性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7.对推进项目分析评估,数据收集、分析、建立好基础资料。
(四)申请验收阶段(2017年9月至10月)
1.总结两年来安全社区建设成果。
2.对近两年来干预项目进行评估。
3.收集整理材料,撰写汇报书,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提出省全国安全社区的申请,并接受检查验收。
(五)持续改进阶段(2017年10月以后)
1.把伤害监测与评审贯穿始终,完善伤害监测体系。
2.进一步组织运行、实施、检查和纠正,持续改进。
3.推进所有项目分析评估总结。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达到全国安全社区标准的基础上,要继续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不断推进区域安全建设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把建设安全社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帮助解决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做到各负其责。
(二)服从大局,提高实效。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这个重点,以安全促进项目为抓手,对参加具体项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把安全社区建设与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健康社区、文明社区等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谋划,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社区建设落到实处。
篇3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精神,年以来,全市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圆满完成了三年工作任务。
三年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既是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民生、增进农民福祉的民心工程,又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载体,真正实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发展得空间、党政得民心”。为继续推进全市农村住房建设,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市政府决定,从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农村精品社区建设工程,其中年全市共启动50个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精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品社区。现通知如下: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创建农村精品社区建设工程,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满足农民需求,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各县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谋划,推动创建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各精品社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做到职责明确、政策到位、工作有力,形成推进农村精品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狠抓巩固和提高,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通过创建精品社区工作,使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二、明确任务、有序推进
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各县区基本情况,对全市50个精品社区进行了任务划分,详细情况见附表。各县区要认真总结三年农房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在巩固三年农房建设成果的同时,继续积极深入开展精品农村社区创建活动。强化服务指导,注重工作实效,做到有序推进,整体提高,确保完成创建任务,充分发挥精品社区在推进当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篇4
关键词:安全社区,伤害预防,安全管理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afe Community In China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afety communities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described. The criteria and indicators for a safe community developed by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were introduc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riteria and audit specifications for China’s safe communities be put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afe community is the base of public safety, work safety and ac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 and safety culture. Safe community at selected communities among cities and contrysid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 safe community, injure prevention, safety management
1.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伤害(injures)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11%,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和暴力行为[1]。据调查,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1991~1995年我国疾病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每年约有2000万因伤害需要急诊处置和入院治疗者。在各类伤害中以自杀死亡率为最高。其次是交通事故,车祸死亡已成为中国男性和城市居民以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淹死是我国伤害致死的第三位原因,对于0~14岁孩子是第一位原因。不同年龄段的主要伤害类型不同:0~14岁以溺水多,15~59岁以车祸为主,60岁以上自杀死亡率最高,如表1、表2所示[2]。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北京市18个区县的调查,伤害是北京市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儿童发病的主要原因。2003年北京约有5万多名儿童受到各类伤害,儿童致死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溺水和道路交通事故;非致死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伤、动物咬伤和道路交通事故[3]。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领域每年发生各类事故约100万起,死亡人数超过13万人,受伤人数达70余万人,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2500亿元,生产事故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巨大损失[4]。
2.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为预防和减少伤害的发生,探讨伤害预防的模式和途径,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事故和伤害预防会议上,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强调全人类在保持自身健康及安全方面均享有平等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通过安全社区和安全促进活动开展伤害预防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的目标需要个人、组织和社区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展开,包括国际、国家、部门、地方和社区。
目前,国际上对安全社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安全社区可理解为已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社区有关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5]。安全社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针对所有的伤害预防,包括所有年龄的人员、各种环境和条件,强调社区内人人参与全方位的预防工作,形成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建设安全社区的目的是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各类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活动,以提高人民在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安全促进是为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向人群提供所必需的保障条件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认为,安全社区并非以社区的安全水平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安全社区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县或一个区域,开展了包括所有不同年龄、性别和区域的安全促进和伤害、暴力、自杀预防工作,同时是获得国际认可的安全社区网络的组成部分。
安全社区建设最先在北欧的瑞典及挪威推行,其后扩展至美洲、亚洲及澳洲等地。世界卫生组织设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的“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负责在全球推广这项计划,并在世界各地创建“安全社区支持中心”,以协助和加强计划的推广。目前,全球共有80多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称号,这些社区的人口从二千人到二百万人不等。2003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屯门和葵青两个社区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安全社区。国内外安全社区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时期内安全社区建设可使伤害事故发生率降低20~30%。对安全社区伤害预防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较少的经济投入可获得可观的效益。据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对伤害预防的投入可以获得数倍或数10倍以上的收益,如:用于烟雾报警器上,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69美元收益;用于头盔上,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29美元收益;用于儿童安全带上,每1美元可获得32美元收益;用于管理上,投入1美元可获得7美元收益[2]、[6]、[7]。近年来,我国山东医科大学、?棠洗笱А⒒?锌萍即笱А⑸峭反笱У鹊ノ簧枇⒘松撕υし揽刂蒲芯恐行模?灾偬谩⑼跎?俊⒍浴⒔鹄凇⒗罾銎嫉茸?叶灾泄?缜?踩??辛擞幸娴难芯亢吞教帧I蕉?〖媚鲜谢币袂?嗄旯?敖值腊焓麓ψ魑?夜?诘氐牡谝桓霭踩?缜?延?004年5月向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提出了申请。为推动我国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其规范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建立工作联系,2004年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安全社区建设研讨会,结合国际安全社区标准和有关安全项目指标,正在制定符合中国社区特点的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指南,在北京、唐山、长治等城市和地区选择了一批基础好的社区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推动我国安全社区建设。2004年7月至11月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指导下北京市朝阳区的4个社区、开滦集团的2个社区、潞安矿业集团的7个社区分别先后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3.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标准及有关指标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方式在不同国家和社区有所不同。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必须符合如下有关准则:
(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活动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 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近年来,在总结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在上述六条标准基础上,又对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学校安全、涉水安全和儿童安全等社区安全的9个方面提出了各自7项具体指标。
3.1交通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交通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交通方面的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交通管理部门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交通安全促进工作, 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行人、机动车驾驶员、所有交通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 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3.2工作场所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工作场所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工作场所的所有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管理者代表和一名工会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工作场所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内的管理部门和工会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工龄的人员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工作场所安全有关的活动。
3.4涉水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涉水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水资源开发者、志愿者组织、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涉水方面的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涉水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社区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涉水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涉水安全有关的活动。
3.5学校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学校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老师、学生、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父母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学校的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学校董事会代表和一名教师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安全社区内的学校董事会和社区居委会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学校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校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安全学校有关的活动。
3.6老年人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老年人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老年人、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老年人的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老年人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安全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老年人安全促进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老年人安全有关的活动。
3.7儿童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儿童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儿童/父母、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儿童安全促进事项,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儿童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由安全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儿童安全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儿童安全有关的活动。
3.8家居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家居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 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家居的所有安全促进事项,由社区一名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家居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的志愿者组织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家居安全促进工作, 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家居安全有关的活动。
3.9体育运动安全的指标
安全社区内的体育运动安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运动参与者、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运动场所的安全促进事宜,由一名运动组织代表和一名运动参与者代表共同担任;
(2)有体育运动安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安全社区的运动组织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安全促进工作项目,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人员、运动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安全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项目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体育运动安全有关的活动。
4.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工作实际,作者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在加强对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家居安全、公共场所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儿童及青少年安全和老年人安全等安全问题的研究;开展安全社区与小康社会建设、安全社区与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社区与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社区建设与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
(2)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将目前各地开展的卫生社区、绿色社区、环保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安全文明校园、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等类社区建设与安全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安全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
(3)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考量目标之一。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各界组织的作用;
(4)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安全和各类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石。安全社区建设应与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区治安、公共卫生等类事故预防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社区安全应成为公共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工作涉及安全科学、预防医学、灾害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为使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建立在科学指导基础上,应建立跨学科联合研究群体,打破目前各学科相互封闭、缺乏交流协作的状况,减少重复研究,提高研究和推广应用效率;
(6)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抓好北京、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城市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乡(镇)、村作为农村安全社区建设的示范,逐步扩大推广面。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伤害发生的特点,将交通安全、学校安全、儿童及老年人安全、消防安全作为城市安全社区伤害预防的重点项目;涉水安全、农药安全、农机农电安全、预防自杀等应作为农村安全社区伤害预防的重点项目;
(7)安全社区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国际上也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急需有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技界、社区建设和管理者广泛参与和交流,共同推进和完善。应加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安全社区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积极加入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交流活动。
5.结束语
从国外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来看,安全健康工作已从传统的部门、行业、单个组织和个人预防发展到社区、城市、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伤害预防已从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预防扩大到家居安全、学校安全、运动休闲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和青少年安全、自杀和自残预防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从分散的、非持续的、局部的预防方法向综合的、持续的、系统的预防方法转变。
在事故预防理念方面,提出的安全促进、安全社区建设等概念强调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可以量化的安全目标,重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社区的安全促进来构建全社会长期、持续的安全基础。安全社区标准要求采取结构化、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式建立持续改进的伤害预防机制,营造社区安全文化氛围,实现预防伤害的目标。10多年来,经过国外实践证明,上述理念和具体实施的方法、措施是有效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推进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安全社区建设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我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oon Pil cho, Leif Svanström, Developing Safe Communities——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s,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Aj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M]Suwon, Kored,2002,p1-4.
2. 王声?ィ?魄斓溃?撕υし烙肟刂?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7月,P29-30。
3.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北京市伤害调查——儿童以外伤害报告,2004年10月。
4.吴宗之,安全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第9期P5-6.
5.吴宗之,WHO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简介,中国安全生产报,2004年7月8日,第8版。
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路径选择;建议
Abstract: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ies construc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re compared, still in a stage of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my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own views, hope to be able to better promote 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level.
Keywords: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ath selection; suggestion
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与城市之中社区建设相比较,还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看,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指导理论正处于探索之中,从实践上来看,我们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之中在取得较好的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笔者通过自己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与规划之中实践与学习认为,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对于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问题亟待梳理与研究。例如,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内涵、定位、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从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括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治理以及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的。笔者结合的自己所学的规划专业理论以及工作实践,立足于对新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对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一梳理,进而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农村社区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新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社区一词,追根溯源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相关著作与文献之中。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加,进而产生了“什么是社区”“社区的定义”的探讨。对于社区一词,不同的专家与学者从自身的经验、研究视角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提出了自己认为的“社区”概念。总结与归纳后,笔者发现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社区”内涵相差甚远。社区作为较早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的整体范围往往是城市,对于农村社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谓“传统的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而聚焦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社会结构简单,封闭程度较高,日常生活通过其特定的地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但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科学文化知识的大量运用,使得我国的农村社区发展不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隔绝性与封闭性较强的社区,其与外界社会发展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社区具有着诸多特征:例如,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而言,新农村社区的谋生手段主要依托于现代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无论是从人口密度还是从人口的规模来看,都比传统农村社区要大的多。集中性是新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新农村社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的发展逐渐趋同,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与日俱减。笔者结合了传统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目前新农村社区的相关成果认为“新农村社区”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以一定规模人口为基础、以一定产业为支撑、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社区组织及相应的治理机制为保障、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
由此可见,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与建设,其在规划与传统的农村社区规划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路径选择中,要能够立足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实际,通过不断的治理与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建设规划的整体水平适合新农村社区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能够依据科学的理论,辅之高效的实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科学性。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
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主导思想要与的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来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及逐步改善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新农村社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的问题。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以及核心即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整体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新农村规划实践过程之中,新农村规划更多的是对居住空间的梳理以及物质环境的改善,这就造成了新农村社区规划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规划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之中徘徊。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的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直接导致了在具体的规划实践过程之中造成“规划失误”。众所周知,规划水平的高低甚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是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的社区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6
我们知道,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建设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繁荣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品位、塑造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推动、社区的实践和居民的参与,各地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经验与模式。
当前,厦门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如何突出示范区的特色与亮点?笔者通过调研认为,厦门市集美区银亭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有独到之处,值得借鉴。
银亭社区是集美街道的重要社区,也是集美区的中心社区,为集美区政府和集美大学所在地,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具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院校最密集的特点。银亭社区自2003年7月整合成立以来,先后还被授予“全国学习型社区”和“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省级文明社区”以及“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成为集美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的亮点和标杆。从该社区的建设来看,社区文化始终作为其核心来规划、推进与落实,以我的看法,有以下三点启示值得学习与推广。
启示一:社区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先进文化的灵魂工程。
银亭社区大部分是新建生活小区,没有低保户,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整体较高,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要求也更高。如何突出“学习型”和“文化型”社区的创建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也是社区建设最大的特色。为此,银亭社区以创建“服务型、文化型、学习型、信息型、安全型”社区为目标,努力开展“为民、乐民、育民、助民、安民”的社区基础工程。依托社区高校师生多、机关人员多、文化人多的优势,创办了《银亭报》、开通了社区网站,举办了“校园文化社区行”、“青春色彩中国行”、“和谐社会,勤俭节约”、“感恩生活,感恩社会”、“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等系列主题活动。集美中心花园、集美大学校园,都成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长期开展、良性循环的场所。
社区就是要以现代化为品质,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文明度为归依,建设成组成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运转、自我发展的社会系统。与之相适应的社区文化,就是要以主旋律为主导、以公益性为主体、以街居化为特征、以大家乐为目的,建设成文化设施完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社区健康有益而又高兴满意的文化服务。如果说社区一流的建筑、优美的环境、配套的设施、温馨的服务,是社区的外在形象,是奠定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那么,社区文化其精彩的文化活动、感人的文化服务、高尚的文化现象,就是社区的内在品质,是促进社区建设的灵魂工程。我们可以不容置疑地认为:没有社区,就没有社区文化;没有社区文化,就没有文化的社区。社区文化的发展繁荣,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托自身的优势,挖掘和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自建是根本。
居民想什么、要什么,成为银亭社区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总结起来的经验是:
“家庭论坛”提升社区服务新理念。每月创办一期“家庭论坛”,成为银亭居民家庭生活解疑释难、传递经验、更新理念、提升境界的平台。“家庭论坛”,运用社区网站、社区报、电话等渠道,汇聚了居民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关专家、学者与居民在现场参与讨论,变“你教我听”的被动接受到“我请你教”的主动要求,真正发挥出社区的文化教育作用。“家庭论坛”获得“厦门市社区建设十佳创意”和“厦门市妇女工作创新奖”。
“琴韵社”让孩子免费练琴。为满足居民孩子从小掌握乐器知识,成立了琴韵社。社区在原本就紧张的社区办公楼中辟出250平方米的场地,购置了钢琴和古筝,为社区孩子提供了免费的练琴点,形成了以钢琴、古筝、少儿舞蹈三大艺术项目为教育主线的培训模式,成为器乐考级点、民乐考级点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点。每逢社区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琴韵社的孩子们都会亮出各自的本领,成为舞台上的主力军。琴韵社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少儿艺术的摇篮”。
免费“绿色网吧”解决孩子不健康上网难题。为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积极推进建设了绿色网吧。未成年人“安全上网难”、“经常上网难”、“健康上网难”,是家庭与社会共同需要关注与解决的三大难题。为此,银亭社区本着资源共享和低投入、高效益的原则,在集美第二小学联合开办了我市首个设在学校里的社区绿色网吧,对不健康的信息与游戏进行过滤和屏蔽,向辖区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满足了他们健康的上网需求。
启示二:社区文化是和谐社会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公益事业。
我们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社区文化不是为了哪个人哪个家办的,它牵动全体大众的生活,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老人需要在此自得其乐,颐养天年;少年儿童需要在此学余陶冶,健康成长;打工一族需要在此消解水泥钢筋的凝重,除去搏击大潮的惊倦。
社区所有居民都要在此娱乐、休闲、学习、健身。所以社区和社区文化,是一项影响面大、服务性强的公益事业;是一项政府扶持、社会共建、人民要求的福利工程。要以居民需不需要、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社区文化最根本的标准,制定社区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抓好社区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内容建设。
具体的做法有:把银亭社区新的服务中心大楼的楼梯、过道墙面设置为居民书画的展示长廊;压缩办公空间,六层的社区服务大楼有五层是便民服务、文化艺术、少儿教育的场所。在这里,开设了少儿艺术中心,建立了琴房、民乐培训厅、舞蹈排练厅,使社区里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这里受到艺术熏陶。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表演的舞蹈《年兜》参加了2012年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并获得了金奖;此外,银亭社区还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定期举办一系列活动,如建立超级奶爸社区亲子之家,搭起一个亲子交流平台;民间手工艺术坊,把美术老师和民间艺术家请进社区,给孩子们手把手传艺,既传承民间手工艺术,又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让社区的青少年们拥有了一个通过实验与制作、体验科学技术的空间;法律服务站与心理咨询室,全市唯一一所律师驻点社区的法律服务站,心理疏导与法律援助一站服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通过不断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创办了“4点钟学校”和“爱心学堂”。“4点钟学校”解决了孩子下午4点就放学与家长6点多才下班的“时间差”问题,服务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00—6:30向社区中小学生开设课业指导、英语俱乐部、民间手工制作、图书阅览、动漫制作、科学制作等方面的内容,既成为孩子们求知益智的“第二课堂”,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爱心学堂”,服务对象主要是辖区内家境较为贫困的中小学生,免费为他们提供课后辅导等服务。
启示三:社区文化是社区人事业心与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篇7
2011年10月,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山石化”)和燕山办事处携手共建的安全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第一家企业主导型全国安全社区。石化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有哪些特色做法?社区安全方面取得哪些成果?为一探究竟,本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燕山石化进行实地采访。
安全社区建设4大优势
燕山石化地处北京西南,占地36km2,成立于1970年,是我国第一家炼化一体化企业,2007年成为国内第一个千万吨级的欧IV油品生产企业,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高品质成品油生产基地之一。
“燕山地区有9万多人,除去1.3万的流动人口,居民以燕山石化的职工及其家属为主,可以说社区是因燕山石化而生,所以我们建设的是企业主导型社区。” 牵头安全社区建设的燕山石化企业管理部副部长田立侠介绍说。依托企业建设安全社区有哪些优势?田立侠概括为4个方面的优势。从地域上讲,社区是依据企业建设发展需要由企业投资建成,社区管理、建设、服务的主体是企业;从人员上讲,燕山地区的居民绝大部分是企业员工和家属,认同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从安全理念上讲,企业的生产安全文化在社区的安全文化中得到传承,企业成熟的安全管理经验能够顺畅地延伸到社区的安全管理中。此外,燕山石化的安全社区是政企联合共建,优势互补特点突出。燕山石化公司拥有40多年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燕山办事处有良好的政策资源和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这些优势共同促进了安全社区建设。
政企紧密结合 稳步推进
田立侠介绍说,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企结合很紧密,燕山石化公司和燕山办事处自2009年8月启动安全社区建设,联合建立了“1委10组4中心”的安全社区建设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1委”是由燕山石化公司董事长和燕山办事处主任亲自挂帅的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其中包括燕山石化的企业管理部、安全监察部、保卫武装部、生活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和燕山办事处安监分局、综治办、公安分局、消防科等35个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设置了宣传教育、生产、居家、治安交通、消防、卫生健康、学校儿童、公共场所、老年人和综合考核等10个专项安全工作组,建立了以星城、迎风、东风、富燕4个社区为主的促进中心。比如,学校工作组由燕山办事处的教育局和企业的教培中心共同负责,老年工作组由燕山办事处的民政局和企业的老年人管理中心共同负责,通过这种组织模式实现安全社区的人员全覆盖、区域全覆盖。
虽然燕山地区具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势,然而企业社区大部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背景下随企业生产发展逐步建成的,社区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安全社区建设前期,燕山石化和燕山办事处联合开展专业调研和问卷调查。专业调查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安全生产管理、社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部门数据,掌握各行业各类事故与伤害情况;通过定期开展社区隐患排查,掌握各类安全设备设施情况、危险物品管理情况、重大危险源及风险程度等关键信息。问卷调查则是对在职职工、学生、老年人等近1.4万人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安全意识、知识、态度、技能、需求等。
安全促进项目 有效提升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燕山石化抓住突出问题,着力以点带面,制定了涉及生产、治安、交通、消防、居家、学校儿童、老年人、公共场所等16个安全促进项目,实施了经济、高效、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并易于接受的安全促进措施66项。田立侠解释说,燕山石化以这些安全促进项目为载体,将安全社区的建设具体化。
交通安全促进项目
田立侠介绍说,以前燕山地区有些道路坑洼不平,制定交通安全促进项目以来,路面找平后统一铺成柏油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社区内逐步调整布局,合理设置车位,避免车辆进出发生剐蹭或伤人事故。2010~2011年,燕山石化对家属区路口、迎风、东风、星城、富燕促进中心的所有学校、幼儿园门前道路漆画交通标志和标线,安装机动车减速带,有效降低车速,规范交通安全管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燕山地区的北庄路通事故较多,交通安全促进项目将北庄路口作为北京市级示范路口规划建设,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带以及人行横道,避免行人、非机动车乱穿马路,保障重点路段的交通秩序。
消防安全促进项目
根据现行法规对社区居民建筑消防器材配备的要求,2010~2011年,燕山石化为消防支队更新12台消防车辆,为社区688栋多层居民住宅和60栋高层居民住宅配备消防器材箱近4100个、灭火器8400多具,还定期邀请消防支队的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消防安全知识以及自救逃生技能。与此同时,燕山石化社区在每栋单元楼设立一个楼门长,先对楼门长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再由楼门长传达给整个单元楼的居民并负责消防安全监管。“这个办法确实管用!”田立侠举例说,2011年7月,有一单元楼的楼门长看到上层住户的窗户往外冒烟,急忙拿着灭火器上去把烟灭掉,避免了一次火灾事故。原来住户家里有人,燃气灶上烧饭忘记关火,导致烟顺着风向飘向窗外而屋内的人却不知道。田立侠补充说,现在社区不太容易发生大的火灾事故,因为燕山石化根据报修率,每年都对社区的水、电、气、暖等管线进行更换或改造维修,从本质上保证水、电、燃气等运行安全和居民使用安全;而小事故大多是人为疏忽,因此,楼门长的作用非常显著。
校(幼)园安全促进项目
学生、儿童等对危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为此,学校儿童安全促进项目着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田立侠列举说,社区为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校舍抗震加固工作,对围墙进行加高加固;为2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视频监控设备,对校园监控网络设施进行完善,并将视频监控链接到公安部门的图像信息平台,以便随时监控情况;为校园保安配备完善防护装备,并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和职业学校配备2名协管员,维护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的安全,公安和交通部门也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派出警力巡逻职守。这些措施有效消除校园内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隐患。
老年人安全促进项目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原因或腿脚不利落等容易造成跌倒摔伤,田立侠介绍说,针对这种情况,燕山石化在社区所有的老年人活动站铺设防滑地板、木地板,避免老年人打球或跳舞时摔倒。在活动站的上下楼梯安装双向扶手,在厕所、水池等地也安装扶手,并在所有活动站内配备急救药箱,预防老年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同时,社区内所有老年人活动站都安装了监控探头,由专人负责画面监控,以免有的老年人单独行动突发状况而不被众人注意到。此外,燕山石化还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四级以上残疾人家中浴室免费安装扶手,为75岁以上老人家中安装呼叫器,呼叫器可直接连接到社区的医护站点。田立侠自豪地说:“从2009年至今,燕山石化社区的老年人活动站没发生过一起意外伤害事故。”
燕山地区安全社区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还体现在安全理念宣传等软件方面。田立侠说,安全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燕山油化报》、门户网站等资源,广泛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策划制作燃气安全知识、房屋安全装修等居家安全系列短片,向社区居民传播安全技能;在社区增设大型的安全社区宣传栏,集中告知居民安全社区建设的动态、重要活动;在每单元楼门口,设置温馨提示栏,根据安全防范重点随时更换安全内容,提醒居民加强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当地医院的专家为社区居民开办健康大讲堂,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回答居民的提问。此外,燕山石化还在富燕社区建设了面积为108m2的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展厅,围绕消防、交通、治安、健康、居家“五大主题”,采用宣传展板、视频演示、实物陈列、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宣传教育,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让安全技能易于学习。
社区安全 惠及民众
篇8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 社区 转型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的现象及过程。而结合中国农耕生产方式比重较大的特殊国情,城镇以及中小型城市的形成及发展对中国城市建设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有众多学者将中国城市化概括为城镇化,包括了小城镇、中小型城市及城市化。城镇化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呈现出多种模式,如蔓延式扩张、新城建设、旧区改造等等。其中以蔓延式扩张最为常见,它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城市地域空间扩张模式中。在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作用下,城市边缘区形成了城乡二元景观特征。在这一地域实体中,城乡交互作用强烈,生产要素活跃,同时又充满着各类社会经济矛盾。由于城市边缘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社区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成为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在社区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论方法
就全省政策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进而对底张地步区的社区建设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上位规划也对底张在城乡一体,居民配套、社区转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来自各方面外因的诉求,我们提出了社区理念,并应用从农村型社区向城市型社区转型的方法来规划可以体现现代居民生活内涵的新型城市社区。
“社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是独立于政府管理以外的领域,它以公民自治为基础。从历史上看,发端于英国继而迅速遍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以及出现在法国的政治大革命使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造成生产力极大发展。与此同时,提出了更尖锐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破产失业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问题一涌而现。面对这些社会状况,社会学家投身于社区研究中。今天,西方国家的新经济危机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所谓的城市问题,现代西方学者称之为“城市危机”。这些给城市社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以美国为例,它包含有三种社区类型:一是一定居住范围的居民共同体;二是富人或穷人的社会共同体;三是共同活动式、有共同特征的共同体,如教堂中心社区、中文教学社区等。可以说,美国社区的共同特征是社会共同体,它属于社会生活系统,而不是政府的行政系统。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约束条件。第二,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国外的社区发展相比,具有不通的时代特征,从而决定了二者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一定差别。第三,我国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这与西方国家通过居民自治来推动社区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第四,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些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要依托,我国的社区建设显然具备更为有利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3以底张重点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
3.1规划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本项目发展的一个机遇,交通基础良好便捷,文化积淀深厚,农业生态资源优厚都是该地的优势所在。而基地的劣势在于建设用地浪费,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而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将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空间、延续文化、优化环境、低碳发展作为底张重点镇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3.2社区理念的应用
3.2.1社区街区化
社区开放空间由传统的封闭式进化为本规划的有序开放式。
3.2.2土地使用及居住构成的复合
规划采用以下土地复合使用的三种模式:平面复合使用、垂直空间上的复合使用及特定空间的复合使用,对于规划中集约用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2.3社区之间的融合
从传统封闭的、设施独立的社区走向现代开放的、设施共享的组合形式。
3.2.4地域特征
规划设计保护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强调风貌的多样性与特色性。
3.2.5文化设施社区化
社区中心:民俗活动,集会、表演、交流
社区边缘:社区街道――作为连接社区的空间网络,街道为居民提供多种功能形式,以增加人们的互动。
林荫道――为社区创造林荫走廊,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街区公园――为社区提供的额外的公共空间。布置于街道旁。
3.2.6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构成的复合:规划分别从居住人群的复合、住房结构的复合、家庭结构的复合、住房类型特征的复合方面对于居住对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以确定不同的住房规划类型。住房的主要规划类型有: 高档点式住房、普通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等。
3.3. 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策略
设施的配置决定着社区的层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除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邮电设施之外的,与居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三类:一是生活服务设施,; 二是社会管理设施; 三是社会福利设施。
1)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立各种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类别居民的需求,逐步实现设施项目的均好性。
2)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指标,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逐步实现设施建设指标的均等性。
3)保留农村社区原有的生活习俗及场所
4、总结
城镇化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城市化单方面的问题,它更多的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潜藏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居民传统文化素质的冲突。乡村社区转型作为城镇化的一个代表现象,城市和乡村地域系统的一系列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管理机制正在逐步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和规划理念及管理机制尚未被确立,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力求结合实践思考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规划理念,还给农村社区舒适安全的生活,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微薄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篇9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凸显,环境问题已成为最紧迫也最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低碳社区建设可以在绿色家居、绿色建筑、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公众认知方面仍存在着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居民的低碳能力低和低碳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以当代动机理论为视角,探寻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中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社区;动机理论;激励居民
近几年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一再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如今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排放的CO2 占全国的90%,排放的SO2 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 座城市排放的CO2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①。”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作为连接城市和个人平台的社区,尤其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社区,必然会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一、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意义
低碳社区除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外,也具有“以人群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生活空间②”的社区共性。低碳社区的建设就是通过低碳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来引导社区内的人们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修建低碳建筑、低碳设施从而优化社区的整体环境,最终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的社区建设活动。
在我国,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性为:1.城市发展低碳化的要求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14 年的54.77%,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③。显然,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社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的要求。
2.城市环境亟待改善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低碳社区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材料,要求居民把垃圾进行分类,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所以建设低碳社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④。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城市居民低碳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⑤。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成就
2010年政府就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强调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我国走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探索,是控制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列出少部分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试点:
上海低碳社区的主要措施是“红虹桥枢纽,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预计2040 年竣工的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的一个碳中和(CO2 零排放)的区域。⑥
扬州社区传统建筑的现代节能改造项目由扬州市政府与G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将节能建筑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扬州老城区的改造,对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传统建筑中地方修建的新办公楼采取了节能措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节能概念相结合。⑦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绩效指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建立低碳、经济可行、社会包容、环境优化、资源有效的社区。⑧
三、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居民认知及参与调查
我国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现状。
调查研究说明:本调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调查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发放点主要包括:北京、重庆、南京,河南省开封市四地,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3.4%。在置信区间为95%的条件下,834 份有效问卷,呈标准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
1.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说明:
性别结构: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女性稍多,但符合研究要求。
年龄结构:20 岁以下占16%,20~40岁占44%,40~60 岁占30%,60 岁以上占10%。
教育水平结构:初中占14%,高中占40%,大学占39%,研究生占4%,其他占3%。
职业结构:政府人员占6%,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0%,自由职业者占30%,其他占3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说明:60岁以上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20~40岁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最大。
总体上来说,各年龄段的人对绿色生活的熟悉度都明显高于低碳生活,可见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处在较低层次,对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仍需加大力度。
表2说明:在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总体来说,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比没听过的低六个百分点。
性别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没听过低碳社区的人还在半数以上。
表3说明:虽然有多数人没听过低碳社区,但是在调查者中有将近2/3的人表示有兴趣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着23.7%人对低碳社区建设没有兴趣。
表4说明:学历越高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大概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在所调查的人中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有1/3多一点。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概明白甚至是不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就是低碳能力(低碳能力包括实际执行力和支撑执行力的相关知识储备两方面)较低。
表5说明:选择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的人大约占一半,有大概44%的人偶尔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关闭暂不使用的电器。
可以看出,多数人会让家用电器时常处于待机状态,而不是主动切断电源,这反映出,人们的低碳意识还不够强烈,日常行为往往会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我国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居民对于低碳社区的认知度普遍低下。
(2)居民关于如何过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真正选择低碳生活模式的人也就不多。
(3)居民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4)居民普遍忽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细节(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
四、动机理论视角下提高居民认知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
低碳社区的建设问题,也可看作是社区管理的问题。社区的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工作,了解员工如何受到奖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⑨。文章将运用管理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寻求解决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低碳能力低、低碳意识低(“三低”)的问题的对策。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管理的目的就是解决“三低”,而社区内的居民可以看作是员工。从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图1)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社区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到以下6个问题:
①要认清个体差异;②利用目标;③确保目标被“员工”认为是可实现的;④个人化的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
因此,在动机理论视角下,可以提出提高低碳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对策:
1.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
因为居民间因年龄、学历等因素存在着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差异,所以相关部门要依据居民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借助与之相应的媒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节约用电的技巧、如何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等等进行普及。
2.引导居民建立低碳生活目标
社区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居民知道自身的行为(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对优化社区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地把低碳生活作为他们的目标。
3.增加低碳社区建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社区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要建设低碳社区就要让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建设低碳社区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可以在社区内或社区间举办有关低碳知识的竞赛,要创新居民互动方式,比如创立社区低碳日,组织居民参观低碳示范社区等。
4.设立社区低碳生活评估标准、引入低碳生活竞争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定下本社区的低碳生活衡量量表(衡量维度包括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饮食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低碳情况予以记录评估,并适时在社区内予以公示(当然这需要得到被公示者的同意,毕竟选择低碳生活应当遵从自愿原则)以供社区居民交流讨论,营造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竞相“低碳”的社区低碳氛围。
5.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制度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初期阶段,管理者要注意到奖励对居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低碳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肯定其努力和激励其在低碳生活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或家庭参与到低碳社区建设中来。
6.建立有效的低碳纠错和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和好的社区建设活动在于它们是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自我修正错误的。毫无疑问,有关低碳社区建设的活动和制度是需要监督和纠错机制的。这一点是管理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可以长久维持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纠正居民生活不低碳的行为,确保上述诸条措施能够公开、公正、透明地实施和低碳社区建设活动本身的正常运转。
总之,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长期生活在社区内,随手关灯,选择爬楼梯上楼等一些小举动都会给社区整体环境带来影响,一旦社区内居民选择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环境和低碳排放都有可能因之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或说是节能减排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社区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建立低碳生活激励机制和自查制度等方式,才能将居民在节能减排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引文注释
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05.
②蒋慧琴,张丽丽.基于个体行为的低碳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045.
③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3.
④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生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2):17~20.
⑤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
⑥佚名.上海、保定入选WWF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08(2):37.
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扬州试点项目[z].2008.
⑧奥雅纳工程顾问.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J].城市建筑,2010(02): 44-46.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坚持“以学校托管为主体、社区托管为辅助、社会托管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切实落实社区居委会服务承诺,解决社区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难题,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配合教育部门,逐步为社区有托管服务需求的小学生提供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优质服务。力争2012年底前在市内四区小学校驻地附近的社区全面开设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项目,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托管需求。
三、工作步骤
(一)试点阶段:(2011年5月10日—10月31日)
确定以市南区街道办事处社区、街道办事处仙游路社区、区街道办事处为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试点单位,依托辖区内小学的教育资源,利用社区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开发社会托管资源,建立小学生托管班。
(二)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31日)
总结试点经验,摸清社区居民对小学生托管服务需求底数,进一步完善细化小学生的社区托管工作方案,形成适合我市城区社区小学生托管服务的有效模式。
(三)推广阶段:(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2012年年底前,指导各区市开展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在市内四区有托管服务需求的社区中普遍开办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项目。
四、丰富托管服务形式和内容
(一)选择安全的托管场所
开办小学生托管班,要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和开发社会托管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托管场所。
(二)选拔优秀的看护辅导人员
要面向低保家庭人员、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严格条件,选拔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整体素质较高,热爱公益事业人员作为小学生托管服务的看护员、辅导员。
(三)提供满足居民需求的托管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在学校驻地附近开设托管班,为小学生提供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优质服务。有托管服务需求,不具备开设托管班条件的社区,要整合社区资源,创造条件,为放学后无人看护的小学生,提供临时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