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办法

篇1

目的:激励和改善行政人员行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建立切实可行的的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结合医院实际,对医院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行探索。结果:建立体现医院管理工作特点的行政人员星级考核办法,根据星级考核结果确定行政人员的薪酬。结论:行政人员星级考核对提高医院管理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院行政人员;星级考核;薪酬分配;绩效考核

目前,医院行政人员考核与薪酬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有悖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旨和精神。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的建立理应加以重视,通过考核方案的调整激励行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力水平、服务意识等各方面得到提升,为公立医院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医院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国内外现状

1.1国外现状新加坡百汇集团附属医院,在对具体部门和人的管理方面采用目标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进行,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均有章可循、操作性强。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都有量化指标,如财务收支、经费预算、岗位责职、奖励等,都将直接与单位、部门和个人创益挂钩,并有相应统衡制约机制。医院人事部、财务部、培训部由大的行政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种做法可以减少管理消耗、降低组织摩擦、增强决策的钢性[1]。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采取科室主任和职业化的行政主任并行的管理架构。科室主任负责学科建设和医教研工作;行政主任强调专才模式,多从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在医院人事、财务、运营等部门轮转后,到科室负责发展战略、财务、人事、运营等工作,既体现专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又把科主任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职能部门则强调通才模式,如人力资源在国内按工作任务分工,岗位设置、招聘、考核等由不同人员负责,麻省总医院跟内科或外科相关的人力资源事务则由一个人负责[2]。英国规定科室主任必须有管理学硕士学位或通过专业培训;医师从事管理工作前必须接受半年到3年的正规管理培训[2]。国外医院绩效考核理念偏向于企业管理,各项指标考核深入且全面,且精细化,强调行政队伍的管理专业背景和才能。

1.2国内现状以三甲医院为例,国内公立医院人员结构配置医生大概占到30%~35%,而行政人员比例不足10%,医生反而需要兼顾某些行政工作。并且行政管理人员主要分3类:一是“业务转型”,从临床等部门转岗到行政的人员;二是“型”,从军队转业到医院工作的人员;三是“专业型”,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行政岗位的人员[3]。整体沿袭着过去的管理模式,缺乏专业的工作氛围。另外,大多数医院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更多地将“医、技、护”列入医院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便形成了现阶段行政人员奖金以平均奖形式的核算模式。同时,从信息化角度来看,大部分医院并有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行政绩效考核系统,既不利于医院构建大数据平台,也不利于保存历史数据进行测算。大部分公立医院行政考核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还停留在大锅饭阶段,已无法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制定行政人员管理考核方案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2医院行政人员绩效考核的难点与重点

2.1行政人员考核指标无法量化医院行政部门工作量难以如临床科室般以业绩形态呈现,行政工作的重点是为临床一线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工作内容极其琐碎,也不如临床科室明确,因此很难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大部分采用的是定性指标。

2.2行政岗位无可比较性行政部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医政类、党政类、财务类、后勤类、其他类。深入至各部门的各岗位,仍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些特性使得绩效考核的工作难以展开,哪些可以作为岗位的共同考核指标成为难点之一。

2.3行政同级同类人员缺乏个性化考核现有绩效考核方案仅使用职称作为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同级同类人员不论何种行政岗位,其绩效奖金完全一样。然而诸如不对外接洽的岗位、需要面对医疗纠纷的岗位,其工作难度和风险程度却又完全不同。与职称挂钩却不与工作能力相匹配的考核方案,会打击到工作年限短但工作态度认真的员工,也会助长中高级职称人员消极怠工的情绪。

3医院行政绩效星级考核方案设计

3.1问卷调研方案设计前采取问卷形式收集情况。问卷调查的填写对象为各级各类行政人员。目的是通过回答行政绩效考核的相关问题,找出各家医院面临的共同困惑,并且得到在岗人员关于方案的期望与设想。问卷调查总共覆盖申康所属9所三甲医院。共发放90份问卷,收回90份。从填写人员的科室归属来看:35%来自医政类,32%来自党政类,15%来自财务类,17%为后勤类与其他。从填写人员职务来看:职能科室负责人占69%、科员占15%,院领导占16%。从填写人员技术职称看:初中高级均有涉及,其中高级占65%、中级占23%、初级占12%。另外,35%的受调查者从事行政工作年限超过15年,26%的人工作年限在10年~15年之间,24%的人工作年限在5年~10年之间,剩余15%的人工作年限小于5年。问卷设计主要涉及考核的三个方面:行政人员考核所需指标、年限及公开形式(表1)、行政科室风险系数设定(略)、行政人员奖金水平与医院其他类别人员间的关系(略)。其中,行政人员考核的基础信息中,58%的人认为“所在科室的岗位性质”最为重要,52%的人认为“职务”指标较为重要;行政人员考核的定性指标中,61%的人认为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是考核重点,55%认为“工作能力”的考核较为重要,35%认为“服务创新意识”也需要纳入考核;从考核周期来看,35%的人希望以“一年”为考核周期,32%的人则选择“每季度”考核;80%的人认为每年度对行政科室的工作评分应该与下一年度考核挂钩,20%的人则不希望挂钩。除此以外,80%受访者认为奖金考核应该根据任职年限的增加而递增,且觉得需要根据年限递增的人中有50%认为2年1次的递增间隔较合适。

3.2考核办法

3.2.1设置行政科室综合系数。基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综合各行政科室的风险程度、工作强度、岗位关键性等要素,将行政科室按A级到E级分类,A级综合系数最高、E级综合系数最低。结合部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根据行政科室的实际情况,将抽象工作转化为可衡量指标和目标值。每年初,由被考核科室自行提交2~3个关键目标作为该科室年度考核指标,年终由院务会讨论审核其目标完成情况,完成不好的降低其科室综合系数。在进行考核内容设计时,必须把医院发展、科室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在思路上首先考虑医院战略目标、岗位工作特点[4]。

3.2.2引入主管评价。行政人员星级考核的思路来源于英国卫生部2001年9月引进医院星级评审制度。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4方面内容:医疗服务提供、临床差错、病人满意度以及工作人员表现等。英国卫生部对NHS综合医院托拉斯进行了评估,将这些医院划分为4个等级:运行绩效最好的托拉斯获得3星,总体运行很好但没有达到某些标准的为2星,需要对某些特定关键问题进行改善的托拉斯为1星,运行最差的没有星。把评价结果在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公布,让公众了解各医院的运行情况,这既是政府部门对被考核者的一种监管,也是一种综合评定[5]。在本方案设计中,在同一任职年限内,将员工表现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一星最差、三星最好。各级行政人员均由上一级别主管评定,如科主任具有对科室内每个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能力予以绩效评定的权限。而每个星级都有对应的分值。各职能科室的三星员工数都设有上限,避免科主任打“人情牌”,可按科室总人数的20%~30%设置。3.2.3确定考核年限。通过问卷调查反馈,行政人员星级考核以年为单位进行较为合适。同一科室内,行政人员的分值根据任职年限呈线性增加,任职时间达到一定年限后,个人岗位能力的成长愈发有限,因此需设定封顶线。引入年限奖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新老职工,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

3.2.4核算方法。根据各家医院自身年度工资总额预算,结合当月医院整体工作量和财务状况确定当月的行政奖金总额。通过考核评定表打分以获取各行政人员的对应分值。根据分值核定其行政奖金。行政人员根据职务的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考核评定表,如行政处长评定表、行政副处长评定表、行政科员评定表(表2)、行政办事员评定表。表格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分值加以区分,但分值差距设定不可太大,考核重点应体现在工作能力表现上。

3.3考核反馈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绩效考核只是前期部分,我们应注重后期的反馈和分析。基于该考量,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相关问题:“您认为行政人员的考核是否需要将考核结果公开”“如选择公开,公开的范围是?”。7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公开考核结果,在认为需要公开的受访者中,50%的人希望在行政范围公开,27%的人则希望在各自科室公开考核结果。鉴于科主任的评分具有主观性,为公平公正,避免科主任的偏颇,得到一星的要填写理由,并在科室范围内公开。每年度通过软件汇总,分析行政科员的绩效情况,诸如一星科员的清单、被评定为一星的原因、三星人员的清单。该结果既可以作为科室提出下一阶段改进计划的依据,也可以与行政人员的个人年终考核挂钩。

3.4搭建软件平台软件提供5大模块:基础数据维护、考核评定、数据审核、奖金查询及统计分析。基础数据维护模块包括:科室综合系数维护、行政人员基础信息维护、考核权限设置、行政人员评定表维护、月份设定和密码修改。其中行政人员基础信息包含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要素维护。考核评定模块,则通过权限设定给予考核部门最高级别,开放被考核部门星级评分权限。数据审核模块用于接收各科室评定结果。奖金查询模块包括行政总额查询、个人绩效查询以及科室分配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则根据上文考核反馈中提到的内容进行设置。所有数据经由软件平台上传汇总,定期备份,软件的协助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绩效考核的效率。

4讨论

星级考核方案需要对各行政科室进行综合系数评级,综合系数涉及到科室风险程度、工作强度、岗位关键性等方面,需要通过各级各类人员的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前期调研工作投入较大。引入上级部门评定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现行考核模式,然而该模式具有主观性。首先评定星级具有主观性,针对该难点,我们可将评定表中的星级分值指标化具体化,设立10项左右的考核指标,既有岗位通用指标又有岗位特定指标,确定并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和分值。直接对被考核者的达标情况打分,计算机自动加计分值确定归属星级,即一星、二星、三星。其次如何评定达标情况仍具有主观性。可见星级方案需逐一推敲各考核环节,以此消除引入定性评定带来的问题。行政人员星级考核方案完善了以前的简单考核模式,条理清晰又相对客观公正。从考核内容看,减少了职称的比重,更注重评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岗位性质和从事该岗位的年限(职业经验)。行政部门负责人被赋予一定的考核权限后有助于分级管理,同时促进部门负责人对本科室岗位的重新思考,各岗位人力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在医院现有编制的情况下,提高了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除此以外,打破大锅饭的格局调动了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也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行政人员有意愿提升专业技能以获取更好的评定,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行政人员考核方案的转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琨,刘雪蓉.新加坡、台湾医院管理印象[J].医院管理论坛,2004(10):62-64.

[2]姜洁.新医改视野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J].四川医学,2015,36(2):129-134.

[3]朱小玲,龙攀,刘宪,等.医院对职能科室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新视角——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融合岗位绩效与平衡计分卡理念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8):23-25.

[4]黄毅,王倩,尹丽君.公立医院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2015,19(6):73-75.

篇2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工作的指导意见》、《邻水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试行办法》(邻教政[**]66号)的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公正、公平、公开,科学合理、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行政和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定出讨论稿,交全体教师充分讨论后,于**年12月10日由教代会审议,全票通过,特形成本实施方案。

一、考核对象及内容

(一)校长。

主要考核校长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具体考核细则由教育局制定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考核。

1、德:主要考核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格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10%)。

2、能:主要考核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及科学决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沟通协调、教育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10%)。

3、勤:主要考核校长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及上课等方面的情况(30%)。

4、绩:主要考核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平安校园、引领学校师生发展以及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实绩(40%)。

5、廉:主要考核校长校务公开、经费使用、人事管理等方面廉洁自律的情况(10%)。

(二)副校长(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层干部和兼课服务人员。

主要考核学校管理和个人学科教学两个方面,绩效考核总分按比例进行分配,副校长学校管理工作和个人学科教学之比为6:4,中层干部及兼课的服务人员为5:5。中层干部学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参照对校长的考核办法进行,兼课服务人员根据所从事的服务工作学校另制定考核细则;个人学科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与科任教师考核办法相同。

(三)科任教师。

主要考核履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法定职责,履行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实绩,主要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重点考核工作量和工作成绩。

二、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法

(一)德: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等方面。重点考核教师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10分)。

(1)加分: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授予荣誉称号或受到综合性表彰的予以加分。乡镇党委政府(县级部门)加0.5分,县级党委政府(市级部门)加1分,省级党委政府(国家部门)加2分,国家级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类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内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以上奖项加分只在本学期考核时使用一次,下轮考核期限不再加分。

(2)扣分: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者扣1分,工作不服从安排者每次扣1分,因工作不当,引发家长告状至上级党政或主管部门,经核实应负主要责任的1次扣2分,学生出现重大违纪在场未予以制止,经学生证明属实的1次扣2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在场不参与处理的,经学生证实1次扣2分。违犯学校《职业行为十不准》一项次扣1分。考核期限受到通报批评、党内外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的,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大小,扣除相关责任人一次绩效考核得分的2-5分。

(二)能: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10分)。

教育教学能力主要考核教师组织管理学生、学生思想工作和结合所教学科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能力,考核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当期学生评教为依据,满意率达80%及以上记5分,大于或等于60%--80%(不含80%)记4分,低于60%记3分。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教师开展或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研究、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取得的教研业绩;继续教育主要考核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学历学位提高和个人专业发展的情况。按时参加和完成常规教研任务记5分。

(1)加分(教育行政部门):参加教育科研、教研、技装等电教部门组织实施的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二等奖以上的,县级加1分,市级加1.5分,省级加2分,国家级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类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内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课题立项成功,县、市、省、国家级分别加1、2、3、5分,结题对应级别分别加2、4、6、10分(只限主研人员)。

(2)扣分:不按时上交计划、总结、试卷分析等规定上交的材料,每缺一项次扣1分,不按时参加本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每缺1次扣0.5分;未完成学校规定所写的论文或经验文章者扣2分。凡继续教育考核不合格者扣5分。

加分、扣分只在本学期考核时使用一次,下轮考核期限不再加分、扣分。

(三)勤: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学校兼职等方面的工作。教育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师任课及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教学常规主要考核“教学六认真”情况,出勤主要考核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的情况(35分)。

1、计分办法:周课时达到学校平均节次为基本工作量(不含课时系数),可得基本分35分。

周基本工作量=全校周课时总量/拨入绩效工资人数

(1)教育教学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师任课的情况(超出平均课时的以课时津贴体现,不记分值),根据学科系数计算周课时。

超工作量=实际上课节次x课时系数+其他工作量-基本工作量

各项专职管理员计1个基本工作量(即全校平均课时)。

跨级或跨学科的每周加1课时计算,55岁以上男教师和50岁以上女教师(虚岁)每周增加2课时计算,但增加课时不计系数。

(2)管理岗位工作量:

1副校级按学校教师基本工作量的1.5倍计算,减去应承担的工作量2节,加上本人教学课时计工作量;根据教育局规定,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可以不上课,若没有上课,不减应承担工作量;中层干部按学校教师基本工作量的1.2倍计算,减去应承担的工作量4节,加上本人教学课时计工作量。

2年级组长2节/周,教研组长1节/周,备课组长1节/周。

3兼职理化实验员记1/2基本工作量,兼职生物实验员2节/周,电教、网络计算机管理员5节/周,教务员6节/周,办公室工作人员6节/周,校内、外安全巡逻0.5节/天,艺体器材保管员5节/周。后勤人员根据上级规定记1/2基本工作量;所有行政兼职1节/周。

2、扣分:

(1)出勤:按学校出勤制度和会议制度执行(学校提供印证材料)。

(2)临时性任务的安排和布置,推诿、拖拉、讲条件或完成不理想,根据情况一次扣2分(教务处或相关部门提供印证材料)。

(3)教案、作业或其他资料检查:缺少一节(次)扣1分(教务处或相关部门提供印证材料)。

(4)未经教务处同意的随意调课,一次扣1分(教务处、值周领导提供印证材料)。

(5)达不到基本工作量一课时扣0.5分。

(四)绩(综合目标考核):包括教育效果、教学业绩等方面的内容。(45分)。

1、统考科目教学成绩(含毕业班毕业学期体育科)。为了培养教师团结协作,整体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实行捆绑式考核,凡是学区组织统一考试,学科成绩居片区第一名者得45分,每下降一名扣2分。第一名与第二名比较多1分加1分。毕业班毕业会考学期实行双向比较,就高不就低。在县上比较居第10名得基本分45分,每上升一名加2分,下降一名扣2分。如果学区不进行统考,学校将举行考试,根据同层次人平分、并结合学生巩固率按6:4计算综合得分,按3:5:2的比例分班分科按45、43、41计分。

2、非检测科目(音乐、体育、美术、微机)以及考查科目的考核:由学生评教和巩固率按6:4计综合分,全校非检测科目教师以综合分按3:4:3比例确定人员后,依次计45、43、41分。若上级举行了大型的活动,根据所获名次按统考科目的名次计分。

3、任多个班的按各班得分取平均分为教师教学成绩综合得分,主要工作任务与其他工作任务以8:2计分。

4、非教学人员如图书管理员、实验员等,由学校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根据服务工作情况打分,80分以上为一等,70-79为二等,70以下为三等,分别计45、43、41分。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若未上课,按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的等级计分,按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5、43、41分。若上了课,其教学成绩按安全得分和任教得分的平均分计入。

5、指导教师加分: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制作、学科竞赛等上级要求学生参加的各项竞赛活动,学生获得县级以上的集体或个人等级奖的指导教师,集体项目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市级以上等级奖均记5分。个人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加3分,二等奖(第二名)加2分,三等奖(第三名)加1分,市级以上等级奖均记3分。(同一类别只算最高的一次,一学期累计不超过5分)。凡是指导教师两人以上的均不计分(除音、体学科外)。

教师教学成绩得分=45+加分-扣分。

(五)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既作为科任教师参与考核,同时又单独考核班主任工作履职情况。主要考核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安全教育、家校联系等方面的情况(说明:学校根据班主任所任班班额大小、寄宿学生多少等因素确定考核打分方法。具体方法见政教处《坛同镇中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本部分考核由政教处具体实施。

三、考核程序

1、校长的绩效考核程序

(1)个人述职。校长撰写述职报告,并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对本人年度工作进行述职。

(2)民主评测。县教育局绩效考核工作组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对校长进行民主评测。

篇3

关键词:免费提供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可行性 操作路径

2009年,国家启动了分2009―2011年、2012―2015年、2016―2020年3个阶段,将历时11年的新一轮医改。国务院进行了顶层制度设计,采取自上而下与鼓励基层创新探索相结合的办法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以黔江区2009-2011年阶段性医改成果为案例,探讨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及操作路径研究。

一、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支撑

医疗卫生,全世界尚无一种理想模式。目前,具代表性的医疗模式有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全民医保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民健康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美国模式医疗费用高涨,群众看病越来越贵,穷人看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德国模式,居民税负越来越高,承受压力越来越大;英国模式,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看病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1. 完全免费医疗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医疗是人的基本需求,这种基本需求与个人的消费能力、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如果完全免费,人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势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速增长、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全球70多个医疗制度相对成形的国家中,只有古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个人无需支出任何费用。而人们通常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个人仍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免费医疗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是一种普遍模式。我国是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明显,个人医疗需求差异大,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实行完全免费医疗不适宜,也不现实。

2. 有范围界定的免费医疗值得探索。基本医疗卫生属公共卫生范围,为群众公平地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在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的医改推进过程中,要使群众感到看病不贵,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分析,应该对有界定的免费医疗路径进行探索。一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医改的核心理念,从“公共产品”角度看,是为群众免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支撑。二是医改3年来,政府卫生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明显加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筹资压力,为探索在范围、内容、空间上有界定的免费医疗操作路径奠定了基础。三是我国农村群众占大部分,也是“看病贵”的主要群体。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望、最迫切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二)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可承受度

探索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操作路径,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具体内容的服务成本。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定位就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换一个角度来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本身入手,而从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着眼,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界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以黔江区为例,2008―2011年,黔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支出逐年增长,当年收支基本平衡。也就是说,现行财政投入状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正常、发展健康。

按照医改十二五规划,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将提高到年人均360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年筹资水平将超过400元,有望达到500元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

二、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益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对破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操作路径的有益探索,必将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方面一是使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二是使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要求得到落实,三是使医改的具体要求得到落实。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将刺激消费,二是将提升劳动力素质,三是将提高黔江对外开放水平。

三、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框架设计思考

黔江多年农村卫生创新改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虽然操作路径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需要对卫生系统内部现行管理运行机制作颠覆性改革,只需要作局部调整。

(一)筹资调控的制度设计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筹资途径由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群众就医个人支付费用3个改为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报销2个。

1. 财政补助途径。不调整现行的补助方式,仍然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设备配置和维修)、人员经费、药品零差率补助、公共卫生补助、卫生应急等5个主要方面构成。

2. 城乡居民医保报销途径。提高基金使用率,当年基金节余控制在10%左右,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基金比例不低于当年基金支出55%。这是在财政不明显加大投入情况下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引导群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群众从医保中得到更多实惠的重要措施。

(二)支付调控的制度设计

支付调控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实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 财政补助投向供方(医疗机构)、城乡居民医保投向需方(群众)。无论是财政对基层卫生的补助,还是医保基金支付,采取核定总额给卫生系统的办法。政府只向卫生系统要结果,要“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免费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结果。这种总额核定的办法,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卫生提供方的积极性,也能够使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及时利用经济杠杆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 医疗机构通过服务获得财政补助和医保基金。财政补助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政府按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核拨;公共卫生经费按全市的统一政策标准核拨给卫生行政部门,由其按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工作任务和质量进行考核划拨;药品零差率补助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近3年使用增长比例核定标准、人员经费综合考虑全市以及我区其他行业标准进行总量核定,划拨给卫生行政部门,由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后统一划拨;卫生应急补助根据发生的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卫生应急物资日常储备需要进行核定。医保管理部门按照预付的办法,将医保基金预拨给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仍然要通过深化项目付费、单病种限额付费、门诊处方限额制度、次均住院费用限额制度、人头付费、门诊处方用药规范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药费用综合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提供服务后采取报销的方式获得补助。

(三)组织管控的制度设计

1. 对卫生系统服务提供绩效的管控。由政府筛选衡量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效率、有效性、选择性,群众健康水平改善、居民满意度、服务提供满足度、经济风险防范的主要指标,制定综合评价办法,每半年对卫生系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价,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

2. 对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责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管理责任的管控。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目标任务、院长年度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以及采取扣分的办法对卫生常规指标、约束性指标和禁止性规定进行管控。

3. 对医疗卫生人员行为的管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制定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来实现。

(四)关键性操作环节的制度设计

1. 医保基金向基层倾斜。2008―2011年,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翻两倍多的情况下,黔江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群众看病报销综合补偿比仅从37%提高到40%,群众从医保中受益与基金增长比例相差太大。2008―2011年期间,黔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获得基金占当年基金支出比例从56.05%下降到32%,下降明显。综合以上两组数据,应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明显倾斜基层,比例应达到当年基金支出的50%―60%,以使群众更多受益。这也是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低水平、广覆盖”和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2. 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卫生部门必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诊疗行为,以及基本药物使用、基本医疗检查项目、药物用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应充分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在医保制度设计中的参与性和对医保基金使用的实质性管控权。如果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对应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使用医保基金的实质性管控权,失去了利用基金这一经济杠杆深化医药费用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势必难以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3. 引导群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目前的现状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差,导致综合医院人满为患,甚至专家级医生整天忙碌于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综合医院资源严重浪费,也明显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在制度设计上,应采取限制性办法,使基层首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首诊在基层、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

4. 抑制群众就医需求井喷式释放。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国家、全市明确的范围和内容,影响黔江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化,免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免费,应采取“规制”的办法防止群众就医需求井喷式释放,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对门诊就诊病人收取一定额度的挂号费、对住院病人收取一定额度的基本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这部分收入应直接存入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专户,纳入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平衡,不作为医疗机构可自行支配的收入);另一种是设定个人当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就诊最高限额,超限额部分个人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

5. 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可以自由选择就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转诊指征,严格执行上转病人转诊规定,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诿病人。可以采取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医保部门通过网络审批上转病人的办法保证制度的落实。

篇4

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思想上重视不够、使用效率不高、盘亏现象突出、占有苦乐不均、使用记录不完整等问题。究其成因主要由国家及主管部门对高校缺少成本核算的政策与高校内部缺少重视资产使用绩效的管理环境所致。应通过树立成本观念,强化绩效意识;建立“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夯实绩效考核基础;促进共享平台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科学制定配置标准,全面实施效益评估;控制增量预算,实施全程监控;注重结果运用,强化奖惩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以不断加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工作。

关键词:

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

为促进固定资产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考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完善。

一、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不高的成因

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思想上重视不够、使用效率不高、盘亏现象突出、占有苦乐不均、使用记录不完整等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家及主管部门对高校缺少成本核算的政策所致(1)宏观法规政策缺失,导致不讲办学成本与讳言使用绩效。一是法律法规没有要求按成本办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虽然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2005年国家发改委虽然出台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把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但严肃来讲不是通过会计核算程序计算而来的会计成本,只是一种统计成本。虽然2006年12月25日教育部就说正在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高校学生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方法,[1]但是直至今日也没有制定出大学生培养成本。再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都没有要求进行成本核算。由此造成高校所有人员没有成本意识,不按成本办学,导致资产使用绩效普遍不高。二是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办学没有资产使用绩效衡量指标。如规定“教学设备利用率”,对校内实训条件优秀的则要求“利用率高”:“①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4000元,文史财经管类≥3000元;②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8台;③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个”,[2]却没有对教学设备利用及校内实训条件提出量化指标。另外规定的合格要求是: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所占比例不低于10%。(2)主管部门的“指定”大赛设备及软件,导致部分资产使用的单一与低效。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热衷于技能大赛,如某省2015年就组织了15次技能大赛,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但是由于每项大赛在不同周期内都有不同的赞助商,而参赛又必须使用赞助商的设备及软件,这就迫使参赛院校不论有无同类设备及软件都必须新购这种“指定”设备及软件。导致其作用仅限于大赛,其受众面很少与使用绩效极低。其次,高校内部缺少重视资产使用绩效的管理环境

(1)绩效意识普遍淡薄,无偿使用观念盛行。

在高校内部对资产的诉求一直处于只讲需要,不讲绩效;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只讲无偿占用;不讲投资问报;只讲我有我用,不讲共有共享。在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的环境下,导致在“教学需要”、“社会效益”的幌子下,各部门在资产配置上普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求人”,致使重购不止,利用偏低,闲置浪费。[4]

(2)重视账物相符,忽略使用绩效。

一是重视账物相符。在高校内部尽管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资产清查,但是其核心是为了完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所要求的“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亦即资产管理一直是以账物相符为主要目标。二是不讲使用效率。对如何集中管理,余缺调剂、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重视不够、考虑不多。[5]既缺乏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刨根问底,更没有建立资产使用经济责任制度,造成重复购置,低效使用。

(3)未建衡量标准,考核缺乏依据。

一是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缺乏政策标准。关于贵重仪器设备的效益标准教育部做出了明确规定,高校在进行资产绩效考核可以作为参考依据。而关于非贵重仪器设备的效益标准则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虽然都要求进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但是普遍停留在定性标准上,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如《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尽管要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坚持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与预算考评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应当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主要内容”,但是却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再如《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暂行)》(苏教财〔2013〕4号)考核内容之绩效管理(10分)也只是中列出了(1)开放共享(5分):高校逐步实现各类资产开放共享3分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逐年提高2分;(2)建立资产绩效考核办法(5分):建立校内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办法2分与设置绩效考核指标3分,同样缺乏量化标准。二是资产购置论证缺乏标准。不仅要论证申购理由、拟购仪器功能指标及质量调查情况报告、购置与使用的风险规避与应对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论证开放共享、使用效益。如校内同类仪器工作机时小于1600h/a,则不主张购置新仪器等。[6]但实际上则是只论证申购理由,致使从源头上就注定了使用的低绩效。三是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缺乏客观依据。如某校对10万元以下的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时要求达到1296课时/年,而事实上则是在127个实验室中只有2个实验室的课时达到了规定标准,平均仅599.78课时/年。这就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意义。四是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缺乏必要经验。如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规定在3年内对省属高校国有资产进行一次考核,并在2004年对12所高校进行试点考核。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没有开展过绩效考核。如上所述,某高职院也是在2004年底首次进行绩效考核,其间存在着许多困惑。

(4)设备使用单一,难以形成共享。

首先是使用单一。一是仅用于教学,几乎没有用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二是仅用于技能大赛,而非还能用于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其次是难以形成共享。由于缺乏一级共享平台(学校)和二级共享平台(院系),实验室建设中的课程化与小型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使用绩效越来越低。如某高职院在2004年绩效考核时,发现有2个实验室全年未使用,9个实验室半年从没开机,有的实验室全年开机仅8小时与16小时。

二、加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工作的建议

1、树立成本观念,强化绩效意识

在这方面需要:一是高校领导要有成本与绩效的观念,要像抓教学与科研一样重视固定资产工作,把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管理水平列入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便营造出优化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必需的良好氛围。二是高校实训与资产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绩效观念、管理意识和责任担当。[7]不仅要宣传绩效管理的政策法规,而且还必须制定绩效管理的制度与标准,并且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购前论证把关,从源头上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高效化。

2、建立“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夯实绩效考核基础

目前,高校会计制度一直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尽管已要求计提折旧,但是并不对高校管理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只有根据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逐步建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并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夯实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真正考核的基础。[8]促进共享平台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资源调剂。认真分析学校闲置资源的现状,搭建资源调剂平台,积极推进闲置设备调剂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3、科学制定配置标准,全面实施效益评估

要摸清配置依据。认真学习国家、行业相关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的参考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的配置标准。要深入调查研究,论证测算标准,开展标准试点,全面系统实施。要加强目标效益评估。即以项目申报时预定的每年使用目标为标准,在年底对每个项目的目标效益进行评估。其次是教学与资产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进行年度评价,作为今后是否扶持的依据。再次是严格控制报废报损。报废报损既不能取决于使用部门,也不能取决于教学与资产管理部门,而应由专家组论证决定,以提高报废报损的科学性。

4、控制增量预算,实施全程监控

要控制增量预算。对增量资产的配置进行全程、系统监督,以实现固定资产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的相结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要注重结果运用,强化奖惩机制。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不能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上,必须真正与预算管理、提高效益相结合,以形成“钱投向何处,绩效说了算”的新局面。[9]因此,必须完善资产管理绩效的奖惩制度,对使用绩效偏低的部门不仅要停止新增资产,而且要在学校年度综合考核中实施一票否决制,至少也应当占有较高的权重。对使用绩效较高的部门不仅要保证其新增资产的需求,而且要大为宣传与褒奖。以保障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有效实施。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倡导自主学习。要学习国家、省主管部门关于资产与设备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理论学术界关于资产与设备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路;同行关于资产与设备管理方面的新经验、新方法等,结合学校实际开创新的资产管理新途径。要开展高效服务。既要树立很强的服务意识,更要有突出的服务能力,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提升业务能力。要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密切结合学校的管理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希.教育部:高校培养成本核算方法正在研究中[Z].2006-12-25.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Z].2004-04-19.

[3]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Z].2004-02-06.

[4]张煜.以绩效管理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经济师,2011,(05):97-98.

[5]王玉香.公立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5,(05):93-96.

[6]凌辉等.大型仪器购置可行性论证的方法与流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224-227.

[7]朱丽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讨———基于绩效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122-124.

[8]朱丽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经济视角(上),2012,(05):146-148.

篇5

逐步实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是近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的五项任务之一。以城乡居民人均15元经费实施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措施。我市自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项目实施总体顺利。但由于服务能力偏低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项目推进缓慢、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扎实推进国家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各族人民提供生命健康安全保障服务。

二、目标任务

立足于全面完成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稳步推进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目标任务,制定以下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指标及项目绩效评价目标。

(一)居民健康档案: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4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

(二)健康教育: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为目标,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全民健康教育。全面完成市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健康教育项目指标任务。

(三)儿童保健:以加强儿童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0-36个月龄儿童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率达到85%。

(四)孕产妇保健:以加强妇女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管理率达到85%。

(五)老年人保健:以关爱老年人健康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实施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六)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目标,对有预防手段的各种传染病实施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在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常规疫苗接种任务的同时,积极完成省卫生厅规定的乙肝疫苗、脊灰糖丸疫苗的接种任务。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以及时、准确掌握各种疾病发生、流行状况为目标,做好各种卫生应急工作。对辖区内发现的各种传染病要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积极开展现场疫情处理;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加强基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及处置能力;普及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

(八)慢性病管理:以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管理为重点,逐步开展各种影响人群健康的慢性病管理。对辖区内35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筛查,管理率达到90%以上。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目标,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率达到95%以上。

(十)认真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7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18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按照《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各县(区)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按时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配合市财政局负责完成市本级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并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市卫生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对各县(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病院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专业指导机构,负责对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技术服务指导,负责基层业务骨干培训,负责完成辖区内的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承办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完成项目实施情况的绩效评价工作。各县(区)要及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明确下放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城镇社区服务机构不健全的县(区),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也可确定为服务机构。被确定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对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必须按服务包提供,服务项目不得缺项,服务区域和人群不得留空白,做到全面提供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1.项目管理。各县(区)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项目,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督察,并及时征求城乡居民的意见建议,不断总结完善工作,直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实施统一、规范、有效。

2.资金管理。市、县(区)财政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包括资金使用范围、内容、各项目成本核算及要求和考评办法等。各县(区)要根据《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办法(试行)》,合理划分九项服务内容的服务成本,按照项目执行的质量、数量等情况兑现资金。资金使用按照先预拨、考核后结算的方式管理,预拨资金按80%的比例预拨,余下的20%经费待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对于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县(区)要相应扣减资金并责成落实。各县(区)、卫生、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项目资金。

3.监督管理。市、县(区)卫生、财政部门要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的,要严肃追究项目执行单位责任人和上级主管领导的责任。

(四)强化绩效考核,确保项目质量。市、县(区)财政、卫生部门要根据《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其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受益。被确定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完成本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行评价工作,及时报告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关信息,确保年度项目目标按期实现。

篇6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将村卫生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纳入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下同)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的地区)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执业条件,规范执业行为,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确保每个应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都有1所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示范化建设率达到90%以上,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2名乡村医生执业,农村每千人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保障等政策得到落实并逐步提高;村卫生室全面达到标准建设要求,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覆盖,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1.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2.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是乡村医生的合法执业场所。结合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较多或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村卫生室原则上由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举办,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2011年底前完成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制订工作。

3.加强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按照省定标准配备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和示范化建设。重视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管理范围,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实施县、乡、村卫生机构宽带联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加快建设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乡村医生服务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及绩效考核。

(二)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1.统一建设标准。村卫生室应设全科医疗诊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健教室和药房等室。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及设备。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每个诊室使用面积一般在1015平方米,应配备诊断床、观察床、诊桌椅、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压舌板、耳鼻镜、身高体重器、清创缝合包、出诊箱、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药橱柜等必备的器材设备。

2.统一人员管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可在乡镇或街道范围内各村卫生室之间合理调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凭证执业、定岗定职。

3.统一业务管理。乡村卫生机构应根据功能定位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把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主要交给村卫生室承担。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服务的监管,督促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服务规范;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乡镇卫生院要组建有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区域分片责任包干,每月不少于1次到责任村开展巡回医疗,指导村卫生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村卫生室基本台账和相关制度。

4.统一药械管理。加强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药房要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备。指导乡村医生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5.统一财务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项目。制定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看病有处方、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公开收费项目和服务价格,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村卫生室资产和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村卫生室的经常性收支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村卫生室的业务收入全部上缴乡镇卫生院,实行集中管理、分别核算。

6.统一绩效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制度意见的通知》精神。每季度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至少开展一次绩效考核。考核应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并应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考核结果在乡村医生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收入分配的依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对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乡村医生执业考核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促进乡村医生改善医德医风,转换服务模式,保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1.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部配备使用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不得使用目录外药品。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参保人员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各地要在村卫生室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并实行年度总额预算管理,根据考核情况分期结算拨付。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3.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定额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具体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要根据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4.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精神。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退职乡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地政府要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创造条件为乡村医生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和医疗风险互助分担机制,努力降低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风险。

(四)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健全培养培训制度。

1.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计划要求。统一制定乡村医生年度培训计划,强化乡村医生“三基”训练。采取务实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组织选派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工作。制定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规划,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规范、合理应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派驻村卫生室轮岗工作制度,力争尽快使每个卫生室配有一名执业(助理)医师、一名执业护士。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长远。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根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需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工作,鼓励本地高等学校、高职院校开设适合于村卫生室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培养机制,解决乡村医生队伍的生源问题,及时为村卫生室补充服务人员。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对到村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优先纳入规范化培训。

3.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省定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乡镇卫生院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进行统筹安排,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或者用于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和公开招募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已签订意向就业协议书的定向招生、定点培养、协议就业的医学类毕业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的其他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有效解决常年工作在最基层的乡村医生的上升通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农村人才工作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将把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医改年度考核内容,适时通报考核结果。

篇7

前提是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动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首先必须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学校作为培养和提升师生素质的主导者,要及时掌握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态,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改革的精神;要创造条件引进专家学者或搭建学习平台,为教师传递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装备的成果。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施教主体,要积极主动地顺应时代潮流,本着为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主动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

关键在强化使用

笔者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尽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硬要求、常检查,但依然存在装备“配”“用”脱节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地调动“用”这个环节呢?从“配”上来说:学校在配置教学设备时,应该从实际出发,既要体现其先进性,也要防止盲目攀高、不切实际;学校在购置教学设备时,既要重视硬件设备,又要充实软件资料,以免形成设备闲置。从“用”上来看:一是要明确使用要求“倒逼用”。比如:针对实验、音美、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学校可将课表直接安排至功能室;针对图书、阅览室,可将学生借书、阅览时间按班级排序,通过这些办法倒逼教师使用。二是要搭建应用平台“激励用”。重点是通过定期开展教学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以及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候开放等办法,引导师生加强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三是要建立通报机制“促进用”。 基层学校要做好对教育技术装备使用过程的监控工作,切实建立健全使用记录制度,对各类装备使用情况实行“周统月报”过程管理,通过过程监管、结果通报等办法,促进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率,实现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常态化。

重点在优化培训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大对专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应用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的操作水平。一是要加强对专项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要针对每项新配置设备对教师进行专项用培训,确保让教师清楚地掌握操作方法,不损害设施设备。二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教师综合应用技能的培训。重点是要结合学科特点,加强传统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综合应用培训,确保综合应用技能得心应手。比如:请进兄弟学校的业务骨干、专业人才就软件使用专题培训;利用课余时间,师徒结对,针对电子白板、录播室使用具体问题共同研究等。三是加强对管理者设备维护技能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管理者登记造册,定期组织基础维护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设备的维护精心,使用正确,运行良好。

保障在规范管理

教育技术装备涉及学科广,物品数量大、分类细,必须做到分工负责、规范管理才能保证装备的高效使用。一是要做到专管兼协,分工负责。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要做到分类专人负总责、专业教师兼职协管;专职管理员的职责主要在“管”上,但难以做到“科科通,门门精”;监管教师业务精通熟悉设备,主要负责设备的“理”;只有“管”与“理”配合,统筹协调,才能保证设备的高效使用。二是要做到制度健全,账务明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使用制度要及时上墙,职责明确;账务要做到账面与实物相符、总账与专用账相符、柜签与实物相符,使用记录要做到使用清晰、借还有证。三是要做到经费到位,维护精心。学校在加大设备初期投入的同时,要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维护经费投入机制,将教育技术装备的维护、维修和更新等费用列入经费预算列支,切实保障教育技术装备的运转经费。

推进在考核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要创新思维和方法,切实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应用考核机制,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装备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纳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引导学校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二是各学校要将教师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教师积极主动的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率。三是各有关部门要逐步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评价机制的改革,引导学校应用装备积极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四是各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机构要将教育技术装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使教师认为掌握教育技术装备的通用技能不仅是教学所需,也是自己进步的必需。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一、引言

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本质,是旨在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国内医院所处的环境各有不同,以及绩效考核模型的应用性上的不成熟,给医院绩效考核的实施带来诸多阻力。例如,绩效考核不能涵盖所有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绩效考核工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国家加大了政策的倾斜程度,在降低医院相关成本同时,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提成医院的服务品质。绩效考核的方法已经进行了广泛推广,所得到的反馈也是积极的。

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1.提升运营效率工作量考核是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在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应考虑工作量核算模型。根据医院所提供的服务及环境的特点,在岗位职责与薪金的匹配中,应加强工作量与医疗服务核算的探索。在工作量核算模式下,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可以提升人工成本的规范性,实现医院业务的人员配置最优化,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流程,这样避免了懒散拖沓,从而提高了部门及岗位的工作效率。另外,在工作量核算模式的影响下,工作量与薪资的设置可以改变跨部门来回踢皮球的问题,部门沟通顺畅了,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对于推进各项科研工作,根据工作量核算模型,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参与低成本、高科技等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从而来提高医院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医院中产生大量闲置资源而给医院的运营带来阻碍。

2.对医疗安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医院能否健康发展,稳定的安全环境是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履行“医疗安全”的方针。医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医院所有成员密切相关,如果医院的所有成员都在系统中紧密连接,则错误率可以大大降低。在绩效考核中反映医疗部门质量控制的价值是必要且有效的。实际上,对医院所有参与者而言,将绩效考核与医疗安全相挂钩,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安全政策完善更新。

3.可以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目前医院所实施的政策及制度,内容上大同小异,无非是根据医院科室情况略有调整。其实,不同规模、级别的医院的运营是不同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是各单元相互关联和补充的。公立医院的建立通常开始较慢,医院的日常管理在制度设计上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实际操作会受到限制,无法完全按照制度来实施。因此,根据医院的绩效体系,对绩效考核系统进行排序和使用,可有效避免拿来即用的不适应性以及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在实践中较为有效地实施制定的各种制度。

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绩效考核的认知比较浅显医院管理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各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随着会计制度的完善而不断更新。但是,在此过程中,医院通常对绩效考核系统不完全了解,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致使医院的绩效考核功能有限。医院内部对绩效考核的认知又停留在表面,因此制定的考核制度不切实际,导致绩效考核不公平,员工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导致积极性下降,这将影响到医疗服务水平。而员工对绩效考核认知也不够到位,认识不到绩效考核所代表的岗位职责,没有心思去提升服务质量,人为的偏见因素导致了恶性循环现象,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大打折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绩效考核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是发挥了反作用。

2.涉及多个部门,考核细则不明确公立医院绩效的考核问题不仅是有专业性的根本问题,而且有实施不顺畅的困难。在医院各级机构明确的状况下,管理部门应该和医院服务所有成员应密切相关,并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实施过程中,绩效考核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考核单位繁杂,且各个考核部门内容不一致。作为整体,不能只考核一线部门而不考核后勤行政部门。而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科室之间,考核标准不一样,有些部门以营收为主,有的部门以管理为主,有的部门以服务为主,各个部门散沙一样。这样绩效考核就达不到应收的效果,导致医院没有较强的凝聚力,绩效考核反而加深了部门之间的矛盾。所以,就需要完善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细则,后勤为一线服务,一线为患者服务,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

3.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差,主管领域不准确在我国公立医院中,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绩效考核。许多医院的绩效评估只涉及收入支出方面,且仅按一定比例提取奖金,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工作的强度、工作效率和风险系数。这也有助于某些“混合资历”的人获得成功,这种人在工作中并不积极,甚至是被动的。而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分管范围,没有纠正这种陋习的决心以及相应的策略,影响绩效考核的实施。

4.绩效考核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良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不仅是医疗业务中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化医务工作者价值的直观体现。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考核中的应用变得愈来愈完善,原始的考核管理方法必须进行更新。近年来,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建设越来越多,证明绩效考核逐步推广,但是,由于外部情况和内部需求的不断变化,在绩效评估管理系统适应期间,大量的医院从业者由于不适应绩效考核所带来的转变,工作压力增加。加之内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绩效考核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以便增强适应性以及可变性,这一过程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实现的。

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优化措施

1.加强绩效考核的团队建设及业务能力绩效考核团队成员不应在医院内选取对业务及管理毫无了解的人员,而应该熟悉医院的内部运营流程,善于总结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解决各种绩效考核所带来的矛盾。构建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团队,这就需要医院付出时间,设立专岗专人,不但要向绩效考核好的医院进行学习,还应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对绩效考核部门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组建专业的、高素质的绩效管理团队。加强团队的梯队建设,避免无人可以分担的情况发生。针对目前的情况,医院招聘要有意识地引进卫生管理专业人才,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可以使绩效考核体系流畅、顺利地执行。

2.所有科室参与绩效考核的规则制定绩效考核的规则必须满足医院运营的需要。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法时,应优先考虑医院的优质科室需求,优先制定此科室的考核机制。以此为点,再制定与此科室紧密联系的科室考核细则,以点带面地完善考核制度。但是医院也在引进新的技术,增加新的创收点,因此会划分一部分资源到这类科室,也需要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办法。在考核细则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听取各科室的意见,针对各自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不宜统一使用标准。让每个部门熟悉绩效考核的目的,以及医院的发展策略,这样各部门的考核细则就更贴近于实际应用,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资金流失、绩效分配不合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不流畅问题。

3.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如今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已成为各单位的重要基础。建立绩效考核信息平台,可以加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还可以减轻绩效的核算工作量,提高效率。以这样一个信息平台作为绩效考核有效的工具,扩大绩效考核的信息采集范围,实现绩效考核的高度信息化及自动化,不仅绩效的结果透明,可以做到有数据可依,做到绩效考核的及时性,并使医院的整体管理也变得更加精致、专业和现代化。

4.及时纠正绩效考核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当前,医院在创建绩效平台时会寻求完整性和通用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在医院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绩效考核是核心,其服务于医院的战略目标。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任何改革都会遭到阻力,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也是如此,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只有充分重视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不断纠正问题,才能推进绩效考核的发展。

篇9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原则,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提升医院运行活力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监管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切实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二、目标任务

自2014年8月起,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公立医院管办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通过改革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形成医院管理现代化、价格调整合理化、政府补偿制度化、人员管理岗位化,分配制度绩效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格局。

三、实施范围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市属六家中心卫生院参照本方案,全面参与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

四、实施内容

(一)建立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改革的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3.调整政府补偿机制。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4.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建立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形成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推行总额预付,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乡镇统筹、重大疾病保障等混合支付方式,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形成约束机制。通过新农合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采用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与新农合基金支付挂钩,约束自负费用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二)实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和监事会。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市公立医院理事会理事长,发改、卫生、财政、编制、人社、物价等部门负责人和社会人士、医院院长代表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是公立医院的决策权力机构,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院长人选由理事会聘任,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医院副院长由院长聘任并报理事会通过。管理层向理事会负责,并按章程履行职责,接受监事会监督,从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2.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分配机制改革。科学管理使用编制。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笔试由卫生局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改革考核分配方式。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理事会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医院总体工资水平等挂钩。医院内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收入分配进一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积极探索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效

1.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医院布局,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力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努力发展精神、儿童、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医疗机构或临床专科。推进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建设,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城乡均衡发展。鼓励医院创等升级,以创促建。在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院留出发展空间。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着力营造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医院氛围。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和再造就医流程,简化就医手续,全面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方便群众就医。着力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和满意度,深入开展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结对帮扶、对口支援、送医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坐诊、义诊、查房、示教、务实进修等措施,着力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稳步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全市医疗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继续强化平安医院创建,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建立医患关系科,设置医患沟通室,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着力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活动,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群众得实惠程度。科学制定医院发展目标和规划,加强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做到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不断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加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等,不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单位,要加大对镇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与指导,全面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切实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涵盖电子病历、诊疗规范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的医院信息系统,快速推进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自助付费等业务系统建设,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全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提供双向转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支持绩效考核和医疗服务监管。为新机制的运行和各项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市人民医院逐步建立面向全市基层医院的区域影像、检验、心电诊断中心和上连三级医院、下连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全面推进使用居民健康卡,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

(四)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监管

1.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管,健全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标准,完善医院医疗安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挥质控中心及医学会等组织的作用,规范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质控组织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等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核心制度建设。

2.严格医疗费用管理。加强医疗费用的控制管理,严格“三合理”规范,实施临床路径,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医疗收费的指导与督查,严禁分解收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发生,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关系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管。采用基本医保药品使用率,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检查检验费用占比,床均费、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考核指标。加强实时监控,结果与基金支付等挂钩。

3.严格准入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准入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批,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按规定报备、评审,严格医师、护士注册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非法执业,超范围执业和无证执业,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加强行风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形成和谐互信医患关系。切实抓好德医风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建设,全面签订不收受病人红包协议,大力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开门评医”活动,建立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制度,逐步提升第三方函调患者比例,继续强化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规范运行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巩固完善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全力打造“境界高远、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医务人员队伍。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督导指导。

2.强化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促进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控制运行费用,并完善新农合支付办法,发挥新农合支付方式对医疗行为的引导作用。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落实促进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探索编制备案管理的有效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疗机构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价格部门要牵头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做好相关作,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合力。

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广播电台;经营管理

一、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技术改进广播电台经营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全面提高质量而著称。西方国家在上世纪末开始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政府部门,对政府绩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TQM提倡的这种关注顾客、自我改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运用到传统媒体的营销管理之中。以往广播电台制作节目往往只从内部需求出发,从政治舆论导向出发,传播党和政府需要传达到群众中间的信息,改革开放后,广播电台从“革命的号角”转变成了连接政府、企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关注的核心是“顾客”,顾客的满意度就是工作的终极目标。广播电台的“顾客”,一方面是听众,一方面是广告客户(包括行政部门和企业)。广播电台应注重媒体CI系统的设计,加大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力度,树立起“办听众喜爱的节目”这一理念,从而提高收听率,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然而在广播电台这样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媒体,全面质量管理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对于工作过程的全方位分析和改进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TQM需要一整套制度的、文化的背景加以支持,完善制度和技术手段对于广播电台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整个广播电台上下多个部门的一致努力。

二、目标管理使广播电台经营管理计划科学化

由于受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以往三四线城市广播电台媒体通常对本年度的新闻外宣或营销目标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新闻记者和营销人员仅凭着自身自觉性撰写稿件或寻找创收源,考核也流于形式化。广播电台引进目标管理机制,结合自身资源和实际,合理安排、科学部署每年的新闻外宣工作和营销目标,将年度总目标分解到部门,又由部门分解到个人,既让整个广播电台管理计划科学化,又奠定了职工绩效管理的良好基础。

三、绩效管理建立合理激励约束机制

广播电台除领导班子划分为行政评估之外,其余几个部门几乎都要用业务绩效来评估其工作成绩。根据年初签订的绩效合同,到年终时以量化及专业评审小组的分数最终确定部门或个人一年的工作绩效达标项目进行奖励或惩罚。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彻底打破的以往吃大锅饭的“和平”局面,引入了竞争机制,能者上,不能者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公平竞争精神贯穿其中。另外,长期目标和绩效追踪有助于广播电台在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对不同部门、不同时期的绩效做出对比,从而使制定出的目标更加科学可持续。

四、战略管理为广播电台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

当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各类微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三剑客的地位受到冲击。网络媒体不再局限于声音、图像或者是文字,它融合了三者甚至超越了这三者,加入了互动技术。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广播电台应该顺应时代,积极开发以传统媒体依托的新媒体,用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弥补传统媒体的劣势,在声音之外,拓展出更具战略性发展潜质的微媒体,方能在这一场媒体的混战中生存发展。

五、顾客导向打造对公众与客户负责任的媒体

在公共管理中,“顾客”一词是个比拟的说法,将广播电台与听众、客户之间的关系比拟为市场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听众要求打造“负责任的媒体”、“阳光媒体”等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地区的广播电台壮士断腕,毅然砍掉了占据整个广播电台创收近三分之一的医疗类广告,还广播电台媒体一片清新,真正在听众心目中树立起了责任媒体的形象。

六、标杆管理促进广播电台自我更新与进化

不论是体制的管理上,新闻的撰写上还是营销的技术上,国家级广播电台和省级广播电台永远是最佳标杆。标杆存在的意义就是促使广播电台进行自我更新和进化,借鉴好的经验和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把符合发展需要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

七、流程再造帮助应对行业根本性变革

在传统广播电台媒体,现有的流程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对广播电台媒体进行流程再造。获得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的理想的流程。广播电台要秉持“全媒体、无边界、有思想”三大核心理念;从业务整合、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五个方面重构业务主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突破传统媒体的形态界限,打造高效的音、视、图、文等多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分发及增值运营能力;全面实现技术、内容、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变革。

八、结语

越来越多的媒体特别是广播电台媒体已经开始运用工商管理技术来进行营销管理。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要适应变革,重塑竞争力,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运用工商管理技术从业务整合、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五个方面对广播电台进行重构。具体战略规划从聚合、整合、融合三个阶段来实施,由易至难,由至核心,逐步深入,从而打造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媒体核心竞争力。

作者:晋卓璐 张铁弓 单位:普洱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吴清,刘嘉.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美】杰克.吉多《.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