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范文
时间:2024-03-01 17:5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天然林 资源 建设 措施
天水市秦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区总面积308.86万亩,林地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3.19万亩,人工林面积12.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非林地面积241.80万亩。
秦州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农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我区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天水市区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功能,更是S系当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1、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必要性
1.1实施天保二期是改善我区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保护好我区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对于改善我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秦州,实现我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林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人民在工业化速度加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对其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绿色和森林在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这就是其社会性和公益性。实施天保工程对改变我区山川面貌,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对于推动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在“天水――关中经济开发区”建设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态建设之路
天保二期涉及全区范围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意义。
1.4实施天保二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对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5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恢复向明显改善转变。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天保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2继续加强森林管护
全区天保二期工程总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工程区林地全部属于重点管护区域,加强对林地的管护力度,有力地维护全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公益林建设力度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公益林建设9.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通过公益林建设进度的加快,为进一步扩大我区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建设保障。
3.4实施中幼林抚育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中幼林抚育2.0万亩(国有藉源林场)。通过开展中幼林抚育,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实现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卫生、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林生长发育,达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目的。
3.5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工程实施,落实中央和省上两个《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我区藉源林场通过改革已转制公益性事业单位,定编人员81人,其中退休人员20人,藉源林业派出所定编10人。定编人员工资已纳入同级财政全额发放,工资基数按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森林管护人员工资按照分级负担,国家拨付管护费30.1万元/年,区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年,平均工资25000元/年。同时,继续实施并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为职工办理五项保险,其参保率达到了100%。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资源配置;土地;新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concern in this stag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ocial planning,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described a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planning building new rural community in Henan Province,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Xinxiang City,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initial results obtained.
Keywords: new rural communities;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 Xinxiang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河南省一直是走在全国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的前列,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一)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从河南省各地行政村构成和布局上看,普遍存在村多、型小、分散的问题,都缺少科学的规划,就村建村,自然形成。如果不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就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撤村并村,将农村的路、水、田、林、村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可以集约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尽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断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近年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也为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有利的契机,促进了土地的进一步流转,也为农村人口的重新整合布局奠定了新的基础。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不断减少,受人口等变化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出现相应的缺位或难以形成规模,也给农村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民难以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形成相对集中的新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公共资源可以实现整体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为更有效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目前农村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芝麻盐”,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规划意识
规划就是超前的谋划、计划,把理想的未来、美好的憧憬描述在蓝图上,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一个人若没有规划,那么他的人生将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一座城镇若没有规划,那么这座城镇的建设发展将是杂乱无章、裹足不前的。因此,要切实树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意识,坚持“富规划”,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精力做规划。建议政府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委托具有相当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按照各乡镇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编制社区规划,做到一处一景、一村一品。
(二)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村社区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社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在新村社区的规划中,要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使土地价值最大化;农宅占地的分配则应根据农户从业及兼业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做到地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价值。通过迁村并点,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节约的土地,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建设集中的工业园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建设商业街,提高农村的区域地位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于新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注重挖掘不同地段的经济价值。
(三)注意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新村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新村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旧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随着城市风貌的趋同,乡村担负着传承我国地域、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在新村规划中,应将对其地域、乡土文化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并逐项落实到新村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活动场所设计以及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之中。使新村既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出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新村规划应尊重生态自然环境,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包括合理的社区规划选址,适当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等规划技术指标,科学的社区建筑规划布局,以及社区规划建设中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里“节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节省,而应该是强调建设的效率,资源使用的合理性。要体现农村社区的发展效率,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1、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办公和报务用房是农村社区开展各种服务的基础,通过新建、改建、开发商提供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农村社区都有一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民政和社会保障室、计生指导室、社区警务室、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基本服务设施和室外健身活动场所。同时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到农村社区兴建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便民超市、餐饮店等社会设施,为发展社区服务搭好平台。
发展社区服务
建立健全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农村的资源,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民政、劳动、计生、卫生、体育、科技、农业、金融、物业管理等部门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展面向全体村民和驻社区单位的便民超市、农资农技、信息中介、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养老托幼、餐饮、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物资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以河南新乡为例看新村规划的初步成效
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
(一)增加了土地资源
新乡市农民户均宅基地为1亩左右,新社区户均0.6亩,建新拆旧户均节约用地0.4亩。旧村改造的土地首先用于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剩余土地的10%仍用于复耕,确保耕地不减并有所增加。2009年耕地面积达605万亩,比2004年增加25.6万亩。启动建设的36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近30万亩,节约率达40%以上。目前已累计拆旧宅基地1.17万亩,复耕1571亩。长垣县常村镇同悦社区由7个村整合而成,原来的村庄占地1604.55亩,新社区规划用地450亩,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154.55亩。
(二)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新乡市农村新社区住宅全部按照高标准设计,寿命至少达到50年,变过去的“一代人盖三次房”为“一代人盖房三代人居住”,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约了投资。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新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垣县的38个新社区共修建道路92公里,自来水系统14个,学校25所,标准卫生室22所,服务中心8所,文化大院11个,配套电力设施全部完成。在新型社区居住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与城市趋同。
(三)提升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
通过村庄整合,打破了原有村组界限,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化,雨水经下水道及时排放,改变了农村以往“有新房无新村”和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之间因建房高低不同、雨水流向等而引发的矛盾,也从根本上得到化解。
结语
综上,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关系民生和民心的大问题,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关于存进农村发展的伟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延信,闫辉,李伟毅.建设农村新社区――河南省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
[2]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篇3
相比较大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开展,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则存在基础差、起步晚、进展慢等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居委会就是多了“社区”两个字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巧妇”的烦恼:无米之炊怎了得
有的基层领导说,社区建设是好,但关键是一个“钱”字,兴建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需要钱,完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安置老居委会成员以及落实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钱,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大,保运转甚至保工资都非常困难,哪里还有财力物力投入到社区建设?所以,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工作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只能以汇报迎接检查,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艰难的适应:“单位人”何以转变为“社会人”
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行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在单位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中一般前面是办公大楼,后面是生活宿舍区,社区沿用的仍然是“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几近隔绝,社区资源无法做到社会共享。而大量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下岗失业人员、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员虽然有“社会人”的身份,却缺乏社会化的管理,其管理仍旧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另外,许多社区居民总是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对下放到社区的保障和服务职能持不信任态度。
不和谐的音符:“行政化”、“形式化”的现象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这也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但在一些地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一是区街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对社区各项工作指令性多,指导性小;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下指标,“费不随事转”、“权不随责走”现象大量存在。另外,一些地方工作中追求形式主义,有的只换“牌子”不换“班子”,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有的片面强调社区内广场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高低、硬件设施的好坏,忽视社区建设的实质,不重视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实际,不注意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强化责任,突破认识性壁垒。中小城市要做好社区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城区政府工作的主题,作为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强化责任来抓认识、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带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责任制度等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街道、居委会主要领导要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同时,通过抽查和考核相结合,调度和考评相结合的机制,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落实、社区管理体制的理顺、新开发区社区居委会的规划和建设等硬性指标以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等社区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对社区建设工作中避“实”就“虚”,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的责任领导不能评优,不能提拔重用。
多方投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现阶段的社区管理是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其范围包括社区居民以及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整体。社区建设也必然要以这个整体为平台,形成共同参与、多方投入、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多跑步子(找部门),主动加强与驻社区单位的协作,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建设和整合社区资源的新途径。要通过“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公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 到社区设立相关设施,要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方式鼓励社区内外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社区内的资源,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驻社区单位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84-0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总要求的具体化,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社会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农村社会转型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文化有机融合和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客观地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顺利实现农村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和必要条件,对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推进,其取得的成效已经在整体上初步展现出来,农村居民对其在意识和观念的认知等方面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无现成经验可循,“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阻滞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进程。
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社区一词自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100多年来,已经从纯粹的学术概念演变为包含一定的时空、地域、设施、组织、人员等要素的社会实体,从单纯的农村社域指向发展到后来的着重城市社域,再到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共同所指。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新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在新社区规划范围内,对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出安排规划。通过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使农民不离土不离乡,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生活。新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点,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化水平重要途径。
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人口大省,具有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的特点,对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制约。尤其是面对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的巨大压力,如何在不减少耕地面积、不增加群众负担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城镇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以此带动各行各业的良性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河南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新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社会管理创新的试验点,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在河南全省启动的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约400个,目标都指向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一)河南省新乡市祥和新村的中心村建设模式
2006年以来,新乡市把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城市化的路子。
新乡市提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把全市3571个行政村全面整合、建设成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当前重点是将干线公路两侧、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5年至8年内整合为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涉及150万人口。2008年首批启动建设127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其中50个已搬迁入住农户,共入住10292户。今年以来,又新启动58个,目前已有16个开始建房。
新乡县古固寨镇是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试点镇。新乡县古固寨镇位于新乡市东郊,地处新乡、原阳、延津、红旗区、开发区、新乡工业园区三县三区交界处,地域面积4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8229户,3.5万人。古固寨镇工业和服务业的培育和壮大加快了全镇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该镇按照“政府引导扶持,群众自愿选择,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将全镇整体规划为6个中心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其中的祥和新村由后辛庄、崔井、王连屯3个行政村组合而成,规划用地27公顷,规划户数662户,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户均用地0.6亩。新村内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以及幼儿园、小学、医疗所、超市、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社区内休闲广场、服务中心、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投入使用。小区内房屋整齐漂亮,广场与绿地错落有致,物业管理规范,社区内商业也较为繁荣[2]。城乡差距在这里已基本消失。
(二)河南省荥阳市洞林湖新村“产城联动”模式
荥阳市贾峪镇与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以该镇洞林湖、洞林寺为依托,打造五村联建的新农村示范区。贾峪镇洞林湖区域五村联建项目辖郭岗、周垌、刑村、洞林寺和鹿村5个行政村,涉及14个自然村,1642户,5282口人,区域面积近6.67平方公里,其中可耕种农田4000多亩,村庄宅基占地1000多亩,“四荒”、道路占地和水面面积近4000亩。从2006年开始,在荥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贾峪镇大胆探索,创新思维,充分利用洞林湖区域的自然优势,选定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建设,将5个行政村整合为5个新型农村社区,创造性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新田公司计划总投资80亿元,按照市场运作模式,用12年时间发展出完备的六大业态:生态人居、环球商业、医疗养生、精英教育、都市农业、休闲度假。目前,5个村庄的村民已经全部搬迁到占地499亩的新型农村社区,节约集体用地587亩,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变,也获得很多收益[3]。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现代农业不仅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也开始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体现,洞林湖示范区体现了这些理念,是个值得期待的示范样本。”“国内外130多个城镇都在尝试建设田园城市,城镇田园化是大势所趋。与众不同的是,洞林湖新农村示范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外资投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这创造了独特的新农村建设的‘荥阳模式’”。
(三)河南省郑州市燕庄“就地城镇化”模式
改造前的燕庄村位于金水大道和未来大道交汇处,踞金水大道南北两侧。郑东新区开发前,燕庄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随着郑东新区的开发,燕庄成为郑州市最大的城中村,毗邻省直机关,与东区物流中心和建材大世界等建材商业群仅一步之遥,又与郑东新区CBD遥相呼应,燕庄曾被称为“郑州都市第一村”,改造前以出租房闻名郑州。
金水路是郑州的主动脉。它自西向东,连接了南阳路、文化路、花园路、未来大道、原107国道等郑州市重要交通干道,特别是金水路东段已成为进入新107国道、连接郑东新区、联系开封的最重要的路段,众多党政机关、金融商业机构、星级酒店都位于其两侧,因此被誉为“郑州的长安街”。燕庄恰恰位于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是市区进入郑东新区的咽喉地带。改造前的燕庄作为城中村,不仅影响金水路迎宾大道的形象,还成为制约东西、南北交通的一大瓶颈。被整体改造的燕庄成为“曼哈顿广场”,改造后沿金水路两侧规划为商业用地。2005年初提出燕庄拆迁计划,2006年明确对燕庄村实行整体拆迁整治方案,总拆迁面积约57万m2。燕庄的搬迁改造,采用的是政府指导加市场开发的模式,对郑州城中村改造具有很强的正面效应与带动作用[4]。
不同于一般都市村庄拆迁安置多半是经济适用房的标准,燕庄村民安置小区乃高层社区,地段的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非同小可,周边商业配套、交通条件、教育资源等设施一应俱全,完全没有安置小区的影子,纯粹一个高档社区。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多赢局面,专家分析说是政府制定了行得通的规矩、开发商舍弃了不算小的利益、村民适应了新时代的变化。纵观燕庄拆迁的整个过程,我们会总结出这样一种拆迁开发模式。“政府主导牵引、制定规则,企业精打细算、最大化土地价值,村民安居乐业、补偿到位,力求实现村民、开发商、政府多方共赢”。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村民变市民,村委变居委,土地集体变国有,最终达到混乱变和谐的结果”[5]。
三、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
由于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不一致、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通过比较,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着以下几点共同的经验,可供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一)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集约节约原则,着力构建节约集约用地、农村土地整治、严格监督管理三项机制。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引导农村居民点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将原有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复垦,促进城乡用地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着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1]。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新乡市祥和新村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来规划设计新型农村社区,突出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居住理念。首先,体现在新村选址方面。按照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便利的村庄集中、经济落后的村庄向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集中、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庄集中的三个原则,确定了祥和新村新址,并根据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确定了新村建设规模。其次,体现在新村住宅方案设计方面。祥和新村住宅方案由镇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村委负责实施监督,村民自主选择户型,自主兴建。有独栋、双拼、联排等八种户型,供群众选择。此外,为了让少数贫困户也能住进新村,祥和新村还规划设计有2栋738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凡自愿丢弃老宅基地的贫困户,均可免费入住。第三,体现在配套公共基础设施超前设计与建设方面。配套基础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力、有线电视、宽带通信、生态绿化、水泥道路、休闲广场、服务中心、中心小学、标准卫生室、便民超市、文化大院等皆列入新村建设蓝图[2]。
为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荥阳市高度重视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先后编制完成了土体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系建设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并结合每个村庄具体情况制定村庄布局规划。贾峪镇洞林湖区域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吸取100多年前英国田园规划大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即有都市的便利又有乡村的宁静,发展出生态人居、环球商业、医疗养生、精英教育、都市农业、休闲度假的六大业态,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真正体现了示范的意义[3]。
(二)积极宣传,民主参与
河南省新乡市祥和新村建设过程中,以尊重农民的意愿为根本出发点,全面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第一,县乡镇两级政府始终把引导农民、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发放宣传卡、张贴宣传条幅、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相关政策,召开一系列动员会进一步更新居住观念,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并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将政策灌输到农民的心中。第二,建立分包责任制,让每一个农民熟知相关优惠政策,将农民的问题与意见汇总并做出相关解答。组织村民代表到典型新型社区进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新型农村社区带来的好处,营造农民建设新村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农民到新村建房的决心和信心。政策引导、典型引领的建设模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形成了群众自愿推进建设的格局。第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方,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一起对工程建设和验收进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2]。
郑州燕庄社区在转型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城中村社区转型规划,尊重原住民的居住意愿,变被动城市化为主动城市化。通过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对居住环境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做出的社区规划更为宜居。此外,强调要增强原住民的城市意识,特别是以现代社区的意识对其进行引导,促进对社区工作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在转型社区的建设中也有“倾听民意、以人为本”的态度,这为公众参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地推进转型社区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4]。
(三)强化培训,促进就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还要引导帮助农民提升思想、意识、文化、卫生等方面综合素质。
为此,荥阳市与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签订培训协议,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迁入新型农村社区的村两委成员及群众进行培训,保证每个村至少6期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健康知识、生产技能、文明礼仪等农民最需要的知识。通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群众掌握了技术,不仅巩固了建设成果,而且促进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2011年,荥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6元,是2008年(为7360元)的1.47倍,年均递增12%,农民的就业渠道和领域也都更加广泛,劳动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对促进就业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荥阳市乔楼镇依托经济效益显著的樱桃、猕猴桃种植和水产养殖,通过播放远程教育、举办培训班等进行科学培训,辐射带动群众集体种植和养殖,并聘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耕作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现象,提升农作物科技含量,有效的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和增收[3]。
郑州燕庄在转型过程中也提出了要强化农民培训,从而促进农民就业。由于居民原来依靠租房经济收入较可观,个人就业的机会与动力不足,这种单一的经济收入方式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在社区改造中,加大对转型社区内居民文化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一部分人进行职业培训并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减低他们对房租经济的依赖,促进整个社区向现代化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从事一定的群体工作,既增加了经济收入,也培养了年轻一代快节奏、精确性的城市生活方式,主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中。
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一)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
首先,要选择基础较好、条件适宜的村庄作为示范点,以便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再次,试点的建设规划要着眼于长远利益,立足于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另外,政府要对试点工作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组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开展工作巡查,对试点进行监测评估,认真总结成果经验,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纠正可能产生的各种偏差。
(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立足实际是要立足当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功能应当是不同的,河南省各地发展程度不均,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当考虑城乡差别和各地的实际发展水平,城乡结合部应该如何搞,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村应该如何搞,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有所区别[6]。
(三)尊重农民利益,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在产业部门结构性调整后,保证劳动力顺利地从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同时实现农民权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是进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切实保证农民权益不受损害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总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宜先试点总结,再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尊重农民利益,探索建立多元参与的建设机制,以尽可能扎实、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唐晓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探析――以新乡县古固寨镇为例[J].城乡建设,2012,(8).
〔2〕张君.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的调查分析――以新乡市祥和新村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董hh.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色模式研究――基于河南省荥阳市的实践调研[J].理论与改革,2013,(5).
〔4〕朱晓娟.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实证研究――以郑州市燕庄社区为例[J].河南科学,2011,(5).
〔5〕孙飞.燕庄改造之于城市化进程[N].经济视点报,2006-8-14(19).
〔6〕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
篇5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曲志红 翟伟)全国结婚数量逐年稳步下降,而同时,离婚数稳中有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全国有848万多对新人喜结良缘,121万多对夫妻分手。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随着晚婚晚育观念渐为大多数人接受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从90年代以来,全国婚姻适龄人数逐年有所减少,登记结婚的人数稳步下降。1990年,全国有951万对登记结婚,1995年为934万对,1999年,结婚数已降到885万对。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人数则稳步上升。1990年,全国离婚数为80万对,1995年是105万对,1999年达到120万对。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婚姻登记管理处萧登峰说,全国结婚、离婚数量的“一降一升”也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深刻变化,中国人婚姻家庭观念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
萧登峰分析,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走出了视婚姻为“传宗接代”、“搭帮过日子”为主要目的的束缚,婚姻质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夫妻双方更强调感情的融洽、生活的幸福,更讲求家庭人际关系的平等。一旦婚后的现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矛盾且不可调和,他们多数选择离婚而不愿意继续凑合下去。
多年从事婚姻管理工作的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徐璐,从实际接触的大量事例中也感受了这一点。她介绍说,近年来到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的人,提出分手的理由多是性格或感情不合,也有家庭暴力以及家庭经济问题、“第三者”插足等原因。现在,人们离婚虽然要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但感情在婚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了,社会对离婚者的宽容度大为增加。
篇6
一、政府主导,加强区域协调合作
农业旅游开发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例如从业人员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分散的村寨与市场的断裂;旅游基础设施匮乏等等。因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人才、管理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以保障农业旅游的发展。此外,由于农业旅游地的形象是一种公共产品,其营销处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政府应该在旅游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定期举办各种农事和节庆活动,组织以特定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等,以此来扩大农业旅游区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提高回头率、缩小旅游淡旺季差别。旅游产业是跨区域的产业,各种联合与合作是当前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发展农业旅游必须彻底改革传统农业自成体系,封闭经营的模式,要冲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走一条开放型的区域旅游的发展路子。
二、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发展农业旅游应全面规划、科学开发,特别要考虑到发展旅游农业的根本目的,不是不要农业,而是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扩大农业优势,增加综合收入,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各旅游项目更具特色、服务设施更加完备齐全、旅游服务更加体贴周到,同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选准主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由于许多地方农村经济还不发达,资金有限,并且旅游农业市场的发育又具有渐进性,因此,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农业旅游进行开发建设。在发展旅游农业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洋而盲目搞一些重复建设、相互雷同的项目,尤其一些人造景观的建设,一定要慎重、以避免成为“人造负担”。同时要突出当地的特色,体现鲜明的个性。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教育意识
在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生态意识,对各行各业和全区居民及外来游客进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强制性的法律与公众自律的道德规范相结合,加快农业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损害野生动植物、白色污染、毁花木、毁林、毁文化古迹、乱排放污水和在观光农业景点区周围乱搞现代建筑、商业网点等行为,要加强教育和坚决制止,避免类似行为的再次发生,要确保湖泊、湿地、森林、草地和文明古迹的原始风貌不受污染和破坏。
四、科学开发,搞好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藉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在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中,旅游资源评价是明确旅游地的性质,辨识旅游资源开发顺序的基础分析。分析和利用本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是农业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评价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选择最能反映地区个性,既与竞争性旅游区相区别,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特征和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加强和提高。客观分析制约农业旅游区发展的要素,寻求消除其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在对农业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从可行性论证-一开发规划一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开发方式。
篇7
一、当前宁波市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体制原因
(一)主要问题:一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如城乡社保差距较大,以医疗保险为例,农村虽然实现了广覆盖,但筹资方式落后、受益面窄、补偿水平不高,全市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30%。二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如在医疗基础水平方面,2005年(下同)宁波每千人病床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12位;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8位。在教育事业方面,总体上仍处于量的扩张上,还未实现质的飞跃。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远远落后于深圳、青岛等城市。三是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较大。目前,宁波处于中下阶层的人数达48.3%;城乡收入差距也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21∶1。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特殊人群违法犯罪特别是外来人口犯罪的问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
(二)体制原因:一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薄弱。主要是行政化倾向突出,由于利益驱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等原因,公共财政体系不够健全,大量本应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公共服务项目仍由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而不少本应由政府“买单”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等事业难以尽快发展。二是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顺。主要是“管办分离”步伐不快,导致“管的管不好,办的办不活”;社会资金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依然过高,竞争不充分,使社会事业发展缺乏活力。三是利益协调机制不全。政府在社会政策的制订上不够规范,带来了不同群体在收入分配、接受教育等方面的机会和起点不均等;社会法治水平仍然很低,特别在涉及群众具体利益方面的执法、司法和基层民主法治中,存在公平公正不够的问题。四是社会组织作用不强。由于政府让权不足、扶持机制不全、功能相对弱小等因素,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结构失衡,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强,未能形成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导致社会管理整体合力不够。
二、宁波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晰、合作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
1.主体多元。一方面,要重塑社会组织,激发其活力,使之具有自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要推进社区建设和村居自治,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公民和基层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化。
2.责任明晰。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是负责社会管理的政策指引和依法监管,重点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组织的责任主要是负责好各种社会事务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包括提供社会服务,加强社会自律,反映社会诉求,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发挥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对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关心职工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热心公益事业、保护环境资源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责任主要是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全体公民作为社会构成的主体,在党和政府搭建方便公民参与管理的平台的同时,切实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
3.合作互动。具体可分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包括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公共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委托管理事务、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等等。二是除政府之外其它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如不同社会组织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社会组织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等等。
(二)基本原则:即“公共物品供给灵便、市民需求回应灵敏、利益协调公平灵活、社会秩序稳而灵动”的四大原则,这是检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1.“公共产品供给灵便原则”是指为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要更灵活更便捷,以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提高公共产品使用效率;
2.“市民需求回应灵敏原则”是指对市民有关民主政治、教育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反应必须及时而负责;
3.“利益协调公平灵活原则”是指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立足点要公平,调节手段要灵活;
4.“社会秩序稳而灵动原则”是指既要防止社会过活而纷乱、动荡不安,又要防止社会过稳而不活、一潭死水。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五大重点领域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体现责任、服务和法治理念的开放、服务、法治型的政府。
1.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在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和“法律至上”观念的同时,将“企业家政府”的理念引入到政府管理中,使政府成为“理性的经济人”,真正把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把社会自我调节的管理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实现服务政府和有限政府的目标。
2.改革行政组织体制。依据公共服务受益范围和服务层次,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管办分离”,设置机构独立的公共服务管理委员会,将教育、卫生、文化等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入公共服务管理委员会管理;推进行政资源整合,调整和理顺现行分散于各部门的如食品安全、药品流通、计生工作等管理职能,实行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两统一”。
3.创新公共服务方式。突破政府服务职能边界,实现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当前,要尽快形成以“81890”为核心的全市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尤其对“81890”拓宽覆盖的区域提供转接平台等有效的技术支撑,以扩大服务空间和范围;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方面的改革,建立起公共产品机制和充分竞争机制,使公共服务资源由部门配置向全社会配置转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抓紧制定《宁波市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成果购买、消费补贴、委托服务、项目资助等多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4.建设公共财政制度。坚持财政的“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
5.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改革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凡是未公示的重大决策事项不能上市政府常务会议,真正做到“人民知晓、人民讨论、人民检查”;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探索乡镇政府对辖区违法现象进行执法处理的有效办法,推动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种不良现象。
(二)创新社会治理结构。按照促进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要求,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1.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制定《宁波市社会组织促进条例》,取消“一业一会”等行业协会非竞争性原则限制,构筑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建立服务型登记管理制度,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协会主管部门的新二元管理模式”,确保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和自主性;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引导它们增强对社会的回应功能。
2.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下放“七站八所”垂直管理权限,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整合村民自治功能,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发展以专业协会为基础、以技术推广部门为补充的综合性合作经济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网;发展农村民主,发挥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主体作用。
3.创新街道管理体制。合理确定街道办事处职能,重点承担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任务,剥离经济管理事务;理顺政府部门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推进专业管理部门重心下移;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剥离其公共服务职能,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向所在区购买。
4.构建社区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推广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和居委会定期报告制度,促进居民自治;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推进“居站分离”;发展义工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构筑社区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
(三)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与质量相统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进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和公共环境建设,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立“经费市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城乡学校优质师资流动和轮岗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资助资金,支持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创办民办学校;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创办经济实体、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构建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动、教学与生产衔接的实习实训体系;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2.构建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全面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卫生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行城乡社区医疗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扩大社区医疗就诊报销比例,实施社区医生就诊补助,推动“小病在社区就诊、大病进医院治疗”;改革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方式,采用政府采购模式,对较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承担公共卫生职责的医疗机构给予财政上的奖励或补助;构建公平普惠的医保制度,实施健康城市计划,确保全民基本健康需求;抓紧建设市级公共卫生应急中心,探索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一员一图一网”服务体系(即每村设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一张公共卫生应急路径图和一张农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网)。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馆管理体制,建立由文化馆中心馆为主与服务不同群体的文化分馆为辅的管理网络,加快形成以“总分馆制”为基础的公共文化管理体系;以建设图书馆之城和博物馆之城为标志,带动东海明珠、村落和社区文化宫创建工作,着力构建以“10分钟文化圈”为基调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打造“书香宁波”全民读书节、“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等群众文化品牌,构筑市、县、镇、村“四级群众文化网络”为基本的公共文化生产体系。
4.加快公共环境建设。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生态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提高对生态环境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促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四)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围绕提高群众对发展成果的共享度,加强社会政策的调节,同时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促进社会公平。
1.加强补偿性社会政策的调节。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享受水平,构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高质量、多层次、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2.加强发展性社会政策的调节。突破制约社会流动的各种障碍,加快消除阻碍城乡流动的户籍壁垒和进城农民的就业限制,积极调整阶层、城乡和就业结构,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以职务、单位、户口为主界定人们身份的等级化、封闭式社会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能力、知识、贡献的平权化、开放式社会结构转变。
3.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发挥人大和政协在利益表达和引导方面的功能,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发挥市场机制的一次分配作用、政府积极调节的二次分配作用,按照“调高、扩中、保低”的调节原则,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发挥社会组织在反映利益诉求和促成政府与群众沟通方面的作用,并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职业结构合理分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广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建立土地征用中听取农民代表意见制度。
(五)创新社会稳定工作体系。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为根本,抓紧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和灵敏化的网络沟通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
1.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坚持“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警种联合、公众协同”,编织群防群治网、治安巡逻网、电子巡更网、安全监管网和管理服务网“五大网络”,形成常态化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
2.建立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人民群众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为主体,乡镇(街道)、基层企事业单位为重点,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支撑,司法调解为后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篇8
推进城镇化,形势任务要明确
从全国和我省我市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以及我县的发展实际看,目前,上蔡县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黄金发展期。一是比较优势明显。在生产要素、成本、市场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是政策机遇难得。国家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握这些机遇,用好扶持政策,能够全面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三是基础条件较好。上蔡县近150万人,城区20多万人、20多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正稳步推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按照2020年国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小康社会要求,上蔡还有很大差距,且不说经济,单城镇人口一项就意味着在今后的7年内,上蔡县的城镇人口要从目前的30万增加到80万,得从农村转移出50万人到城镇去;这的确是一大难题,但是还必须面对和解决。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加1.5%;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拉动1.5亿元投资;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可以说,未来几年上蔡最大的发展潜力、最大的发展动力就在城镇化,突出了新型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就抓住了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牛鼻子”。
推进城镇化,目标思路要清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蔡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县城、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农业大县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每年分别新增3平方公里和3万人;各建制镇规划建设一个万人社区,重点镇要达到集聚3万人的目标;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一个5000人以上的社区。具体任务有四项:一是抓住县城这个龙头,提高承载承接能力。把县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今年集中整治老城区,明年开始战略转移,集中精力主攻新城区,重点推进6.7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11.05平方公里的特色商务区和1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城市建设精品工程计划,积极加快鹏宇国际新城、中部礼品城、黄淮商贸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学校、医院、金融等配套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重阳文化园和根亲文化园两个旅游产业项目,组织实施工业主导产业区中园建设项目和环城道路、老城区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项目。对确定的几个片区实施开发,引进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连片开发,整体建设。确保县城新区一年起步,两年成规模,三年出形象,五年让上蔡具备成为驻马店、漯河、周口三市之间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二是抓住建制镇这个节点,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能力。把建制镇纳入整个城镇规划体系,彻底改变缺少规划、无序发展的局面: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项设施建设,增强建制镇的承载集聚功能。要整合发展资源,引导各类项目资金等向建制镇倾斜和集中。要加快建立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支持已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三是抓住新型社区这个基点,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社区建设要把握三个原则:规划先行的原则。乡镇社区规划必须经县领导小组审核通过方可实施,坚决不准再建没有规划的房子,坚决不准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坚决不准在没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地方建房子。坚持定向拆迁、整村推进的原则,所有新型农村社区一律不准搞小产权房建设和销售,不得把社区建设变相变为房地产开发。产业支撑的原则。要依托社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入住社区的群众加快土地流转,真正做到住得来、留得住。四是抓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前提,提升城市配套功能。要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结构合理、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要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县水厂、污水处理厂。2013年,所有乡镇要建有垃圾转运设施,县城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要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依据县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县城污水处理中水利用规划,在县城周围规划建设人工湖,同时将城市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注入城区周围河道,打造大色块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提升城市的品位和灵气。
推进城镇化,保障措施要有力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品位特色。要始终做到“用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编制城镇规划。不仅要有好的总规划,还要有专项规划,确保城镇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目前,县城全面启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街景规划,供排水、供热供气、绿化环卫、文物保护、人防工程、消防工程、电力电讯、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十一个专项规划,旅游项目规划、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城市投融资规划、县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县城污水处理中心水利用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重阳文化开发利用规划等,这些规划构成了上蔡的县城规划体系。强化精品意识。加强对城市重点区域、重要节点、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监理,打造一批具有上蔡特色的标志性地段、景观及建筑,做到实施一项工作、留下一个亮点、增加一个精品,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化解土地资金瓶颈,助推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土地、资金的瓶颈制约,必须主动运作,破解难题。要树立新的用地理念,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人地挂钩试点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要强化“抢”的理念,抢机遇、抢时间、抢进度,全力以赴加大规划区内的土地收储工作。对一时还不具备收储条件或暂还没有能力收储的规划区内的土地,必须通过规划实施红线收储,严加控制,严防因乱搭乱建而增加收储成本。要探索新的筹资机制。县城要重点整合国有“四资”,增强政策投融资平台的经济实力。要建立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财政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等收入要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开展城镇建设项目招商活动,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广泛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房等行业和领域。乡镇要重点运用人地挂钩政策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往城转、地随人走、钱从地来”的城镇化工作格局,破解“人、地、钱”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转移。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真正在城镇或农村社区落户,也包括农民在农村并村整合中的合理聚集。要完善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确保进城农民每户至少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或创业;完善就业就医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城乡学生同等待遇,以良好的就医就学条件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完善安居落户保障机制,放宽辖区落户条件,开放县城落户限制,引导和促进本县农民、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向城镇转移落户;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的土地承包、社会保障、农村优惠政策衔接等问题。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全面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力争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开发、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积极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望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确保财税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20%的发展水平,到2015年实现财税收入达到2.6亿元以上,街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00万元,年均增长16.36%。
旧城改造进一步加快。一是完成嘉茂广场·中山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实现税收;二是完成长江食品厂片汉中地块旧城改造建设,建立楼宇经济总部;三是完成汉中二期危改建设,打通操场角路。四是实施汉中三期旧城改造,率先在全区完成改造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住房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全街6个社区两型社区创建目标全面完成,实现中心城区老旧住宅物业服务全覆盖。群众安全知识普及达100%,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创建辖区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三、工作任务
1、以旧城改造为依托,实现项目兴街。“十二五”期间,我街旧城改造应紧扣“快拆、快挂、快建”发展方针,着力抓好四大项目建设:一是嘉茂广场·中山项目,以此项目的建设完成,来拉动中山大道、武胜路沿线商贸服务、现代服务以及楼宇经济的发展;二是长江食品厂片汉中地块楼宇经济项目,力争2010年完成此地块旧城改造,打造出一条武胜路至沿河大道商务区,使之成为沿河滨水商贸中心;三是汉中二期旧城改造项目,汉中二期要坚持整体开发、就地安置的原则,分步、分期实施,一期建设的同时,滚动实施二期、三期的拆迁与建设;四是操场角道路畅通项目,利用汉中二期建设的时机,完成街辖区内道路的规划建设,打通操场角路,营造一条生活气息浓郁、交通便利的商业街。
2、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确保税源富街。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注意整合招商资源,重点盯住国际知名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和上市地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专业开发商、主题营运商和战略投资者,继续推进“零资源”招商,提高项目和企业引进的成功率。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坚持以开发带开路、以开路带项目的发展策略,先以旧城开发为载体实施大面积、大规模滚动式开发,再以旧城改造所形成的道路为支撑,以中山大道嘉茂广场为拉动,大力引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医疗康复中心、宗教礼仪服务等新型项目。随着旧城改造的逐步推进,嘉茂广场、汉中二期等项目的建安税和房屋销售税将会大幅提高。
3、以惠民利民为目标,加强社区建设。围绕全街“两型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紧贴百姓需求,力争将“两型社区”建设成“民心工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居民自主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就业服务。抓好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搞好社区公益服务和有偿经营服务,开展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多种中介服务,形成管理体系,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为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继续推进老旧城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以“小区变面貌,群众得实惠”为宗旨,不断完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使全街6个社区创建达到“全优”标准:2010年,汉中、万兴社区完成社区服务站的建设;2011年马家、三善社区创市级示范社区服务站;2012年上闸、万兴社区创市级示范社区服务站;2013年汉中、长寿创区级示范社区服务站。
4、以帮困救助为己任,完善保障救助机制。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探索建立发展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掘就业资源,努力拓展就业渠道。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监控和失业预警机制,加大对失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力度,帮助失业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做好“五险”和居民医保“扩面”工作,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加大帮扶救助,加大特困家庭定期物资救助与临时现金救助力度,继续落实大病救助和“五免六减”政策,缓解低收入群体和其他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推进低保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全国低保规范化管理示范站活动,力争全街100%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标准。
5、以创建环保街道为契机,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一是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多渠道拓宽城建资金来源,加大对辖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对辖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进行改造,集中力量做好道路畅通、环境满意、违建控制三大工程。二是规范城市综合管理。立足达标、创优,进一步改善辖区市容市貌。立足干净、整洁,着力清除背街小巷的暴露垃圾,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立足严查、实控,坚决拆除违章建筑。立足有序、畅通,重点推动操场角路和沿江大道地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状况。三是健全市容管理制度。探索和建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建立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的应对机制和处置措施为重点,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能,畅通处置督查渠道,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
6、以平安稳定为动力,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是继续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引导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鼓励辖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定期召开辖区治安会议,及时分析辖区治安形势,适时调整安保力量。加强防范设施建设,完善社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按照“能联则联,能封则封”的原则,积极引导社区采取封闭、半封闭式管理。三是做好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帮扶,认真解决“两释”人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统计工作,并创造条件使其早日融入社区。四是畅通诉求渠道,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及时解决公众合理诉求,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五是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7、以齐头并进为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辖区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家庭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市民学校为依托,继续抓好社区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抓宣教,优服务;抓法治,促管理”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深化信息平台建设,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唱响“发展汉中,和谐汉中”的主旋律,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完满完成两型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街要在紧紧团结在街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的周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分管领导与部门工作人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本部门目标任务的同时,竭力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全街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克难奋进的勇气,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篇10
论文摘 要 《社会学概论》课程因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多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的开设课程,而高职院校因其独特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更对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的《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笔者认为,在高职《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其更好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转贴于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 上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心得体会
- 下一篇:固定资产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