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战略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运营战略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战略 制定 实施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52-01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市场需求复杂多变,服务呈现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如何构造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运营管理系统,利用可利用的企业资源去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在行业内建立领头地位,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企业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公司内外部环境如何,人力资源现状怎样,企业薪资结构如何,生产销售业务流程有哪些环节制约公司的发展,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可以使企业认清自己的状况和与同行业的差距,从而制定、实施和调整自己发展的方向,在资本、技术、设备、信息、人才、管理多方面做好提升工作,并保持一个先进水平。
加强战略管理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因此,企业更应该强化战略意识。加强战略研究,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及时把握环境与未来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二、企业战略选择是战略制定的前提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预测和把握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有关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其目的在于创造企业的未来。企业选择战略的根据是企业所在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宗旨、企业的硬件和软件。企业发展方向是指由企业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发展方向,经营结构是指由企业宗旨和经营领域所决定的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组合的总和。所谓软件是指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等;硬件是指企业的资产和资本、人力资源、生产技术和组织结构等。经营结构实质上反映企业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思想的指导下,围绕所从事经营领域所采取的资源配置状况。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和竞争形势变化所做出的关于企业未来所要从事的经营领域,以及投入这些经营领域的方式和行动的总称。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中长期竞争优势,即企业所处产业的整体的盈利能力,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优势。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适应性、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条件、经济状况、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等;内部条件指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状况、市场营销能力、工艺水平及对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能力等,这些主、客观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给企业的未来经营带来不可预测的变数。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留有余地。
企业运营战略主要包括生产运营的总体战略、产品开发、生产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运营战略具有从属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运营战略是企业运营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决策内容和程序。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全局性的谋划,是用以指导企业运营活动的行动纲领,为企业立足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追求不断发展提供战略性计划。可见,运营战略的基本任务是使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全面谋划。
三、企业战略定位正确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公司选择战略定位是十分慎重的决定。企业的定位决定了其盈利能力。企业在经营中定位正确,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地位,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施品牌经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是关于自身的经营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重要标志。
运营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运行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全面保证。产品竞争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三个要素。产品质量指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社会和消费者一定需要所具备的品质和特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开支,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成本既决定了产品的价格是否为消费者所接受,也决定了产品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的大小。交货期是保证产品时间性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时令商品和节日礼品,交货期尤为重要,这同过时商品的价格有天壤之别。可见,战略运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如何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交货期。
四、战略层次分明和工作步伐协调一致是战略实施的重要标志
制定运营战略首先必须明白为谁生产,生产什么;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企业占有多大的位置。运营规模必须和企业可供利用的资源与经营能力相匹配。根据运营管理战略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经营方向的定位。包括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企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生产,以及建立多大的生产规模,为此需要投入哪些生产要素,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怎么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等。第二个层次是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它涉及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率的生产运作系统,对系统设计进行规划和布置、工艺设汁,技术应用、生产运营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等。第三个层次是日常运行中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作业安排、产品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篇2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89-05
知识产权运营是在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下,随着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资源重要性的提升而提出并适用的企业经营的新课题。知识产权运营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是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和保障,知识产权运营则是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也是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基本形式,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是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性,《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推进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不断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加强已有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转让工作,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要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制度,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把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着重对企业知识产权许可,企业知识产权转让,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资入股、证券化、信托等为表现形式的资本运营等进行深入探讨。①
一、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概述
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反映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与实现企业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国外有学者提出了“潜藏价值”概念,论证了企业可以从知识产权资产中获取价值以及知识产权资产与企业增值的关系。不过,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实现却离不开有效的运营。“现代企业运营已由原先的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外延到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管理范畴,囊括从运营战略制定、运营系统设计、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企业运营对象也由传统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物质要素向知识、服务等非物质要素转变,使得知识及知识产权资源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战略方针是“激励创新、有效运用、科学管理、依法保护”。其中,依法保护是手段,科学管理是基础,激励创新是源泉,而有效运用则是最重要的归属和目的。正如知识产权法专家陶鑫良教授指出:上述方针的灵魂是有效运用,激励创新应落实到有效运用,依法保护也要落实到有效运用,科学管理更应在有效运用,国家与企业知识产权之战略与策略,有效运用是目标,运用有效是关键。[2]知识产权法专家郑成思教授在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解读时也道出了知识产权战略中知识产权战略运营的意旨。他在《关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与思考》文章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包含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将该成果“产业化(即进入市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将其结合起来可以看成是我们的知识产权战略。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涉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其中运用是创造与保护的延续,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根本所在。
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本身属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层面上即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的核心是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特点谋求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的重点和创造战略、保护战略以及管理战略不同之处在于,它侧重于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的资产,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产品,利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而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主要表现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利用、知识产权产品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知识产权投资和预防与控制知识产权流失等内容。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运作知识产权资产而获取经济效益,最终目的则服从于企业战略,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显然,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是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需要牢固地立足于日常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事务上。
篇3
关键词:盈利水平;生存和发展;财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4日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全球贸易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风险的机会大大增多,经济活动的高风险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减少可能的损失,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盈利水平。
一、财务战略概述
(一)财务战略的含义。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在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财务战略的内容。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是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集团具有不同的经营特征,应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同时为了使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辅之以相应的策略。
1、筹资战略。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通常,企业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取得借款、赊购、租赁等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又因为在初始创立阶段,企业集团的财务实力相对来说比较脆弱,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并发挥财务整合优势,就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采取规范的一体化的财务战略。筹资既是一个公司成立的前提,又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其内容极为复杂,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资金安排,解决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要兼顾利润分配时保留盈余的多少,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2、投资战略。企业投资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为了维持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对有关投资活动进行的全局性谋划。通过该策略,将企业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战略互相配合,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经营活动在如此稳定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更加说明它在企业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企业其他职能战略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证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并实现了公司的内部价值。但是,由于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实施投资战略充满风险,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灵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来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
3、收益分配战略。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以战略眼光确定企业净利润留存与分配的比例,以保证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所以,企业的收益分配战略应该遵循既有利于股东又有利于企业的原则。同时,企业要满足营销及产品发展的需要,全力支持企业的扩张型发展战略,在内部来部分满足企业高速发展中对资金的饥渴问题;同时,企业还应e极探索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办法,制定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益分配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的需要,以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
二、财务战略的特征
(一)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战略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而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绝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同时,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它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财务战略的从属性。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三)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三、企业盈利模式――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什么是企业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在给定业务系统中各价值链所有权和价值链结构已确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价值创造与实现。为什么为公司的所有者创造价值是管理的首要目标?想想如果一家公司无法为它的所有者创造价值,那它就无法吸引权益资本为公司的活动提供资金。将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理财目标,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利用各种相关财务战略来实现价值创造。
1、运营层面。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升企业绩效。财务部门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的绩效。在运营层面的预算制定、税收筹划、财务分析等环节,财务高管都可以通过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状态,以便对企业经营的最终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企业运营的成功则表现在财务战略上的成功。
2、资本层面。毋庸置疑,在企业运作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帮助企业上市或进行投融资管理是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所必需的途径。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日渐规范和企业竞争全球化的加剧,资本市场为财务高管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另一个舞台。
3、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能使企业价值增值的内质性核心能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价值极为相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核心能力越强,所拥有的潜在获利机会就越多,潜在获利机会价值就越大。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能获得稳定的净现金流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优越性,决定了由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衍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具备用户所感知的价值,能为用户带来实惠,它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加优秀,从而长期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出效益。良好的管理制度,需要执行者不折不扣地去全面贯彻落实。否则,无论多么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无法实现企业预期的经营业绩。所以,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制定奖罚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部门、各成本责任中心降低成本费用的积极性。
(二)实施科学决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因而企业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整合优化各项资源并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并运用自身经济、技术、资源、人才、区域、管理等各项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投资有发展前景、利润较高、风险较小的项目。
(三)完善盈利管理。企业扩大盈利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费用。我国企业只有不断开发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才能取得丰厚的回报。另外,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每个员工,因此在营销部门确定产品价格和收入之后,财务成本费用管理部门应从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把关,以使企业获得较低采购价格和定的供应渠道及货源。
五、结论
财务战略以公司战略和经营战略为导向,对经营战略具有支持和驱动作用。在企业进行投资、融资、营运、分配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特点实现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准确进行战略定位,建立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协同机制,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创造与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颖.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2]曹娜娜.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中的财务战略风险研究[D].五邑大学,2014.
[3]余洋.企业柔性财务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4]乔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
[5]郭海清.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促使中小企业纷纷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战略的实施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然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水平较低,多数处于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初级和中级阶段。为了取得信息化建设预期的收益和效果,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十分必要。
一、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战略,是指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制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确定信息化战略目标、原则、策略和步骤等内容。[1]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对企业成长的意义
信息化战略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企业的法制环境、产业环境以及融资环境也能得以改善和提升。研究发现:对于制造型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主要通过产品和市场、业务流程这两个因素分别促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能力,其次通过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整体的运营能力产生影响。企业的运营能力是企业质的增长,而运营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持续的成长,其结果也促进了企业量的增长。[2]
三、中小企业企业做好信息化战略的条件
三大基本条件: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机构或企业内外广泛的认同、必要的资源保障。[3]
根本条件:处理好企业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规划
(一)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选择方法
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有四种模式:强调吸引和保留客户的市场型模式;强调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效率型模式;强调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服务型模式;强调加强上下游企业关系的关系型模式。四者没有明显的区分,一些信息系统能在不同的模式中应用。根据关键价值链规划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不同的信息化战略。
1.制造业企业
随着全球化制造业协作的发展,MRP、供应链和价值链管理等成为了制造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效的生产活动时,应当选择效率型模式;如果企业开拓市场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那么也可以选择市场型模式。
2.商贸业企业
商贸业的发展关键是通讯,因此电子商务的手段和市场环境的信息非常重要。零售商业企业最佳目标是实现交易自动化,要以市场型模式为主;交易量不够大的批发、专业贸易业以及小型零售业,适合使用可以建设进销存管理系统方便库存的核算的关系型模式。
3.服务业企业
服务业的工作特点使其最直接的信息化需求是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系统,因为服务业的最重要管理要素是客流,其次是人力资源,所以服务型模式是服务业最合适的战略规划模式。
4.依附性企业
依附性企业通过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与大型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获得稳定回报。他们的信息需求通常由大型企业来被动推进的,保持与大型企业的关系对他们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他们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采用关系型模式。[4]
(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对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结构,对目前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与应用现状进行评估,对影响战略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2.业务流程规划
动态多变的市场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有着较好的柔性,一个企业组织要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业务流程,从而使信息系统在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变化时能够保持工作能力。与领导层一起理顺整个组织中需要进行信息化的部门的业务流程,是该步骤需要厘清的任务。
3.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
这是信息战略策划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分析一个组织的信息需求,进行科学、系统的数据规划,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进行功能规划与子系统划分,进行信息资源配置规划。
4.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高层管理者要对预算与资产回报率格外重视。如果预算超出了一个企业的可承受能力,并且资产回报率显示情况并不乐观,那么该信息系统的规划就不能继续,需要规划另外一套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信息战略中的应用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减轻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的风险,并使整个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提高,增强对管理层决策的支持能力。规模、实力足够的企业应该用大数据技术的思想进行战略设计,既可以减少项目实施失败率,又能减少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提高系统利用效率。通过大数据技术,规划数据标准,整合原有系统并提高新建系统的运行效率,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5]
信息化战略依赖于企业的软件系统来支撑企业的业务管控,云计算是传统软件系统的扩展,云计算技术对于企业信息规划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基础设施和服务从购买变成了租用,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成本大大降低。
五、结语
中小企业规模、实力还不够强大,在进行信息化战略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降低风险。此外,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企业应当使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也应当进行调整。如此一来,中小企业就会拥有更高的市场反应速度与运行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隋静.浅谈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J].硅谷,2010,03:75.
[2]赵晶晶.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
[3]赵守香,姜同强,王雯,编著.企业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孙红.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06:17-18.
[5]叶琼伟,张谦,王鹏.大数据视角下基于项目管理的资源型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实证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10:13-17.
篇5
全媒体战略的实施要克服哪些障碍?有哪些技术创新?转型的关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日前采访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杨兴锋。
记者:全媒体战略的实施,在各方面的融合中存在什么壁垒,需要克服哪些障碍?转型的策略是什么?
杨兴锋:存在的壁垒和障碍是,全媒体建设在集团层面仍缺乏系统、完善的机制保障,相关的内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未能得以最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同程度存在分散运营、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集团全媒体战略的推进实施。南方报业转型的策略是实施聚合战略。聚合战略是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聚变式发展,走出一条与裂变式发展模式相关但不同的新的发展道路,以获得更好更优的发展动能和效益。
聚合战略就是通过集团旗下不同媒体形态的聚合、不同媒体品牌的聚合以及不同业务单元的聚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南方报业打造成为数字化时代国内实力最强、成长性最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界的传媒集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
记者:全媒体实施中都有哪些技术创新?全媒体将给读者带来哪些全新的体验或智能化服务,比如阅读习惯、资讯价值取向及综合智能服务?
杨兴锋: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服务是同行的。具体实践与体验方面包括南方都市报电子报及精华版形态的数字报、邮件版的南都新闻、南都手机报、iPhone+iPad客户端、“南都视点・LED联播网”、“南都视点・直播广东”电台节目等。
在尚待重点开发的资讯产品方面,南方都市报与中国移动《12580生活播报》合作,在广东区域推出南都生活资讯产品:“南都视点・12580生活播报”。
南方周末新媒体公司主导制定了自己的移动阅读平台建设方案,在Apple Iphone和iPad、Google Android、Nokia Symbian三大智能移动平台上推出了9款应用,覆盖新闻资讯、数字出版、手机游戏等领域。
Google Android平台上的新闻阅读应用“南周阅读器Android版”,是国内传统媒体的第一个智能手机新闻阅读应用。Apple IPhone平台上的新闻阅读应用“南周阅读器iPhone版”,是国内第一个传统媒体的iPhone中文新闻应用,集团还推出苹果iPad平台上的新闻阅读应用“南周阅读器iPad版”,是第一个跻身iPad全球新闻资讯应用前10名的中文媒体,解决了在ipad上播放视频的问题,上线当日即位列App Store中国商店下载量榜首。
记者:在南方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进程中,如何运用独特的技术、内容、运营渠道等创新模式与经验来抢占新兴媒体市场空间,并对整个传媒界带来示范效应?
杨兴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寻找新兴项目,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由户外LED、电子阅报栏组成的“南方报业户外新媒体联播系统”去年获得了很大突破,不仅被列入2011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还成功吸引战略投资7812万元,获省、佛山市扶持资金达1100多万元。户外LED项目投入运营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电子阅报栏项目试点也不断扩大,今年将全力推进。移动媒体近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新兴媒体。集团各媒体抢占先机,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均不同程度在苹果、安卓、塞班和黑莓等智能移动平台上推出了多款应用,覆盖新闻资讯、数字出版、手机游戏等方面。
记者:在全媒体集团转型的聚合战略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哪些风险或关系?
杨兴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处理好如下关系:一是处理好“裂变”与“聚变”的关系。“裂变”是“聚变”的基础,“聚变”不是为了“聚变”而“聚变”,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聚合。聚合战略应基于效率、效益原则进行聚合,发挥好集团与旗下各系列报刊网社的两重积极性。二是处理好集团战略和各子报刊网社战略之间、集团各业务单元子战略间的关系,以实现集团战略和各子报刊网社战略的有机协调。三是集中资源于优势媒体,继续支持优势媒体做强做大做优。四是注意差异化定位和发展,避免内部同质竞争。
篇6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 成本动因分析
一、战略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一)战略的界定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一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此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任何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界定对于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不同学者的解释略有不同:在桑克和维加・哥维达列杰所著《战略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新工具》一书中的描述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工具,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书中还强调了引入价值链概念、利润差异分析和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的重要性。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罗宾・库珀和斯拉莫得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战略地位之目的。在我国,夏宽云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在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达到企业有效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陈轲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描述为:如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于战略管理的广阔空间,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从应用上看,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本文主要针对后一个层面的内容展开分析。
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历程评析
(一)从成本管理历程看战略成本管理发展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早期成本管理。这个阶段约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早期成本管理只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附带职能。产业革命之后,在成本计算方面出现了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成本信息,并且利用成本信息去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如评价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业绩等。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拥有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系统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这为战略成本管理奠定了利用成本信息进行管理的思想。
(2)科学成本管理。这一阶段约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其主要标志是标准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911年出版的美国工程师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标准成本管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卡特・哈里逊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管理是事前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标准成本,据以进行成本控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实际发生费用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及时进行反馈和分析,促使标准成本的实现。该方法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事后成本计算发展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反馈的完整过程,但仍以事中控制为主。其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3)现代成本管理。这一阶段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二战”以后,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成本管理现代化。在此阶段。成本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已经十分完善,成本管理又不断吸收运筹学、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使成本管理向着预测、决策和事前控制方面深化,从而拓宽了成本管理研究的思路。此阶段涌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如作业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计算、价值链等。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并被战略成本管理所吸收,成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
(4)战略成本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客观环境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培育长期竞争优势,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战略成本管理逐渐被企业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是从成本管理的重心由以事后分析为主一事中成本控制为主一事前成本控制为主延伸而来的。但并不是对这三个阶段内容的简单集成,而是进行了修改和扩充。一是成本内涵的拓展。战略成本管理采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由企业内部及其关联企业负担的成本,具体指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与物流等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消费者购入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处置成本。此外,资本成本、工程成本、作业成本、时间成本、质量成本等都被纳入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二是成本管理对象的转移。战略成本管理注重开放、竞争型的市场环境和价值链分析,从成本动因出
发考察成本管理。在微观层面,成本动因拓展到作业,使产品成本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作业成本管理。在宏观层面,成本动因被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产生于企业对其经营结构的选择,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等,它改变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是对企业成本发展方向的定位。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要求强化企业的劳动力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等方面的作业程序安排,为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效率保证。
(二)从空间角度看战略成本管理发展就空间角度而言,现代成本管理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相联系的特征,即系统内部既有其合理的层次结构,又通过一定的机制与相关的外部环境相联动。而战略成本管理本质上就是这种全局性、具有广泛包容性的空间特质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成本管理也相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1)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使间接费用大幅度提高。如果仍按人工工时为基础分配不断增大的间接费用,就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严重扭曲。以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为代表的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其对传统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进行了变革,实行以企业内部的作业量为基础的分配,确定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当时的以作业成本计算法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只是一种战术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它只适用于传统制造企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分配,是以产品成本为导向的系统。现在的作业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是以输出为导向的战略模型,是战略意义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作业成本管理成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模式之一。适时制造(JIT)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环境。这样可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快速生产出高质量和多品种的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它要求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环节实现零库存,企业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开辟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新领域。
(2)成本管理中的成本信息需求。由于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需要更多的成本信息,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从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的对比中体现出来:成本管理目标不同。前者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成本,易导致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后者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使制定的战略成本能够在企业竞争中获得全局、长远的成本优势,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对象不同(见前述);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前者是对现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规范和约束,是基于实时实地控制的管理思想,后者是一种前瞻性的管理,更加注重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成本动因的看法不同。前者认为,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有形成本才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后者认为,前者未考虑的因素,如企业的规模、内部结构、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产品的复杂性,甚至厂房的布局、企业的管理制度等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其要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产生战略决策的各种方案。
(三)其他理论的发展对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的影响
除了成本管理与空间角度对战略成本管理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还有相关其他理论的发展对战略成本管理也产生着影响:
(1)战略管理对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的影响。战略管理指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这种谋划和指导是一系列动态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策流。战略管理使传统的以企业内部价值链耗费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的缺点显现出来,于是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可见,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得益于战略管理的发展。
(2)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二战”以后,企业管理者开始重视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现代管理会计开始萌芽。20世纪50年代,按照“成本效益”原理,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终于形成。此后又不断吸收各方面的成果,并引进现代数学方法等,使自身更加趋于完善。成本管理也随管理会计的发展而发展,如管理会计的成本效益理念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这种思想也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会计又得到新的发展,主要有: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相联系的行为会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的环境管理会计等。这些都被战略成本管理所吸收,极大地丰富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3)成本会计的发展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产业革命以后,人们开始把成本的记录与计算和普通会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成本会计。标准成本制度的提出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条件。其后,成本会计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管理要求的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起,企业在生产各环节甚至在设计之前都在选取降低成本的方案。此外,通过吸取其他学科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以管理为中心的现代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的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对二者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和目标成本计算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成本管理的发展。以此为基础的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成了当今战略成本管理的两大模式。
三、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价值链分析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最低化。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它关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首先是识别价值链活动,然后识别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找到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的机会。其分析的角度又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都是进行设计、采购、生产、营销、交换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多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从投入到产出的每个环节创造的价值增值,构成企业的利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企业边界得到扩张,信息沟通便利,企业之间跨越时空障碍的协作成本大为降低。同时,社会分工程度更加细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瞬息万变,顾客“见异思迁”。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让市场和顾客认可的新产品,企业就难以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更不可能在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因此,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企业共同合作,构建行业价值链,强强合作、实现双赢,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一个趋势。在这个价值链上企业各自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环节,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相结合,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这不但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实现更多的利润,还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波特关于价值链的理论研究模型中,企业产品的价值创造活动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部分组成。基本活动包括采购、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环节,辅助活动包括
计划、财务、人事、研发、设计等环节。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之处,不是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某个单一环节上,而是贯穿于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企业产品的价值是每个环节都参与创造的结果。如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讲,构建网络平台,提供通信服务,及时维护、提高网络运维质量,属于通信企业的基本活动。如果在这一价值链上由于某些原因给网络运维修复造成障碍,不但会降低网络运营维护的及时修复率,而且还会加大企业对通信网络的运营维护成本。因此构造完整、合理的网络运营维护价值链就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通过价值链分析,得到了价值链上的各有关部分的成本数据,它代表了产品的实际成本,企业决策者可以据此了解企业的成本状况和相应的竞争优势:客户价值可以在哪个环节提高,成本可以在哪个环节降低,并且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通过对各种价值活动的分析,可以充分理解活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可暴露出企业潜在的一些问题。提醒管理者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
篇7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战略地图 价值主张
战略地图简介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相互关系为内核,把四个层面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起来。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清晰地说明战略如何将无形资产与价值创造流程联系起来,内部流程是如何创造并传递客户价值主张以及满足客户价值主张带来的财务成果。这个框架从学习与成长层面确定了需要利用哪些工作(人力资本)、哪些系统(信息资本)、哪种氛围(组织资本)来支持创造价值的流程(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客户的价值主张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战略地图就是组织需要的交流战略和实施战略的过程和系统。它提供了一个描述战略的统一方法,使战略目标和各项指标可以被建立和管理。图1中的战略地图模板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清单。战略地图使企业关键关系可视化,明晰了创造预期产出结果的因果联系,包括企业如何将人员积极性和资源(包括无形资产)转变成有形产出;让员工明了其工作和企业整个目标间的联系,使员工在追求企业目标下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
战略地图的构建
战略地图是从目标开始找出能够到达目标的路线的过程。在开始设计战略地图之前,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使命即企业为什么得以存在。在这些信息下绘制企业发展愿景即企业的方向,以形成企业总体目标的清晰描述。而战略是愿景的下一环,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以满足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造成的形势变化。战略地图的标准模板和BSC的四方面相对应,也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方面。它提供了用于描述任何战略的普遍框架和语言,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财务层面:长短期力量的战略平衡。企业对于财务增长有两个基本要求:收入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前者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从新市场、新顾客、新产品建立收入机制;通过扩大销售现有或者额外的产品和服务、加深现存顾客关系以增加价值。生产率提高通常也包含两部分:通过降低直接或间接成本来削减企业成本和通过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产即提高资产利用率。由于改进收入增长的行动通常比改善生产率的行动花费更长时间,企业的倾向是支持短期行动而非长期行动,而战略的财务要素必须有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因此,保持两个战略的平衡是战略地图其余部分的企业框架。
客户层面:战略的基础是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在战略地图的客户层面,管理者确定了业务单位竞争的目标细分客户和业务单位在目标细分客户方面的业绩衡量指标。客户价值主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总成本最低,第二种价值主张强调产品创新和领导,第三种价值主张强调提供全面客户解决方案,第四种是系统锁定。特定的价值主张的目标和指标定义了企业的战略,通过开发特定价值主张的目标和指标,企业将战略转化为使所有员工能够理解并通过努力工作来改善的有形指标。
内部层面:创造价值的流程。企业有了顾客和财务方面的清晰定义,就可以确定为达到不同的客户价值主张和达到财务业绩的内部流程方面的具体办法。它有四个关键内部流程:通过供应,生产,分销,管理风险,向客户传递产品和服务的运营管理流程;通过选择,获得,保持目标客户和增长客户业务的客户管理流程;通过识别新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对研发进行管理,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将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创新流程;通过对环境、安全和健康、招募实践、社区投资四个维度的报告来阐明法规与社会流程。完整的内部流程战略应该包括全部四个流程的提高。
学习和成长层面:协调无形资产的战略。任何战略地图的基础都是学习和成长,它描述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战略中的作用。从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三个维度将企业无形资产分为三类,重视关键战略内部流程所需的特殊能力和特征,以满足关键内部流程和客户价值主张的需要。
以上的论述可以简化为图1。具体企业可以由此而选择相关项目建立整体战略地图,不同业务单位和部门也就能够发展自己的次级地图各自操作,实施战略。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运营管理 运营转型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运营管理的内涵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OM) ,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企业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运营管理是由生产管理演变而来,近现代以来企业更多的向服务业、公共事业等领域发展,而不仅指过去的制造业,运营管理也就趋于主流。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按职能分工,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是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五项职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赖的,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和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经营目的,上述五大职能缺一不可。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企业运营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它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运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创新的企业运营模式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因素使运营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运营增添了新的有力手段,也使运营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善。
二、现代企业竞争中运营管理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现代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出现了新特点,并向新的方向快开始发展。运营管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并使之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已经成为企业运作中的重要课题。
1、现代运营管理涉及范围扩大化。随着现代企业涉及领域不断扩大,那么于此相适应的运营管理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2、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高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新的方式。所以,信息技术已成为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不断的面临运营技术的重大选择,进行运营系统的重新设计、调整和组合。
3、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的经济开放程度逐年增高,企业所面临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要降低价格和质量,还要对售后服务和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且,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已使生产和贸易打破国界限制,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运营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时下,世界范围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有所发展就要不断革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而高效可行的运营管理模式可以将雄厚的资金保障、领先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人才等竞争力要素组织起来,使企业在成本、时间、质量、收益等指标上获得竞争优势,有效地促使企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组织结构上分析,企业主要有三个基本职能:生产运营、财务和营销。这三个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将这些职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的实施。企业为了获得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以最优的方式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的产品与服务,这就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而运营管理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足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也是建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这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加剧新形势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上,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我国企业高素质人才匮乏、知识储备不足。
现阶段,在新时期新的战略体系下,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知识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善于育人,善于用人,善于留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与保证。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发展,企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感到匮乏,知识储备和积累能力越来越感到不足,成了制约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
(三)投资盲目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企业集团为了实现其资产规模的扩张,在行业内外进行大规模收购兼并,将投资范围扩展到非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领域。其结果是:横向产业跨度过宽,纵向产业链太长,核心产业虚弱,公司层次过多,结构松散。大企业集团盲目的多元化,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对自身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不重视。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源,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是不可忽视的。尽管近年中国企业的观念有较大的变化,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方式、封闭的社会文化和相对落后的教育体系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不足,许多企业缺乏企业战略的指导、组织管理僵化、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落后的营销手段、落后的管理方式等。
五、运营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企业竞争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环节链条逐步延长,企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另外,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不断被挤压也使得企业无时无刻不存在危机感,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企业应积极依靠运营转型逐渐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运营转型,必须要促成思维、理念的转型。
针对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企业全员参与,通过开展培训、讨论等手段,转变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运营思维及理念,更好地促成企业的运营转型,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领导阶层持续重视,形成企业特色文化。
作为公司的领导,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在企业内部克服阻力,推进运营转型的实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之形成企业独有的文化。建立企业特色文化,用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发展,用文化经营。文化经营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人为中心来全面系统地分析、运作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独有文化基础上适时地再促进运营转型,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
(三)运营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流程。
企业在实施运营转型时采取“五步法”,包括诊断、设计、计划实施和固化完善五个步骤。第一,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项目改善团队、组织管理沟通、收集数据信息、编制项目计划;第二,诊断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对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理念行为系统的各个要素分别进行诊断,形成诊断报告;第三,设计阶段主要是设计运营系统的未来状况(可衡量,便于验证)、支持新运营系统的管理架构,确定相应理念行为以强化新的工作方式;第四,计划实施阶段是按照工作流程制定策略性实施计划,确定所需资源,认清实施风险,强调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并积极跟踪进程,同时协调相关联的各项措施;第五,固化完善阶段主要是完善新流程,实现流程标准化并持续改善。企业要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内外部坏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切实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
(四)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绩效考核管理是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前提,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否则运营转型就不能落到实处。另外,运营转型的绩效考核必须与所在区域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一些地方可以与所在区域的绩效考核管理重合,参照所在区域的绩效管理制度,纳入所在区域的月度绩效考核。只有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融入到运营转型的全过程,才能确保运营转型目标的实现。
领导重视是关键,广泛参与是基础,科学方法是根本,深化改革是动力,专业团队是保障。通过在企业内全面推进运营转型,构建适合企业战略转型和主导产业特点的业务管理系统(CBS),不断追求卓越运营,将运营转型持久扎实地深入开展下去。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促进运营转型,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
(作者:广西大学商学院12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第一版)[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季建华.MBA系列教材:运营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斯莱克,约翰斯顿.运营管理(第五版)[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5]. 中铝以运营转型强化基础管理[J]. 国企,2012( 05) .
[6]白培中.在转型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前进》第八期,2011.
[7]王文鉴.加速企业管理转型―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宁波经济》第三期.2008.
[8]李春娟.浅谈如何提升转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甘肃农业》第六期,2006..
篇9
1.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时间不合适假如一个企业不具备资金和资源上的优势,就急于求成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话,那么必将失败。因为一方面,新进入的领域一般都位于发展初期,是企业效益快速增长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假如企业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那么“快速发展”不过是“纸上谈兵”;另外,企业已涉足的行业假如还处于“上升期”,那么就说明已涉足的行业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企业在已有行业的发展还需要资金和资源作为支撑,盲目地将已有资源投入到新的行业,只会增大企业的风险。
2.盲目进入非相关多元化行业非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新进入的行业与原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可以运用的已有的生产技术、营销途径、市场等等资源,在非相关领域都无法使用。实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即将面临的是一个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新领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也就是说,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不可控元素。我国大部分企业刚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单纯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和优良的发展前景,于是就盲目地“挺进”非相关领域。这不但无法获得经营效益,相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
3.多元化扩展速度太快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大多是通过兼并收购来实现的。因此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之后,就必须进行内部调整。假如只是单纯地将两个企业摆在一起,表面上看来两个企业是合并了,但是只是规模的扩大,并不能获得经营效益。实际上,兼并后的企业内部混乱,可能无法正常地运转,更不会形成“协作效应”。我国大部分企业一般认为只要企业的规模够大,就表示企业的实力雄厚。但是,该类企业缺少内部整合,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二、针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问题的对策
1.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出发点是行业中已有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与同领域的竞争者比对,找出自身的优势,并进行解析,挑选出核心竞争优势。之后,汇集企业的全部资源,以该核心优势为重心极力发展核心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而后,该类核心优势就会逐渐演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企业才能向着多元化经营的目标稳步前进,运用已有的核心竞争力进入新的领域,在新行业中养成核心竞争优势,取得市场的认可后,才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
2.挑选合适的时间实施多元化战略进入新兴行业,通常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例如:厂房的建设、产品的开发、营销宣传等等环节都必须考虑周到。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要以本身的经济能力来满足新领域的发展需求。而太多的贷款只会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也不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此外,企业的已有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要拥有剩余的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该类资源的剩余状况,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企业应依据实际状况,订立适合企业经营实际的整体策略。假如强制涉足到无暇顾及的新范畴,那么就是分散力量,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3.将多元化的起始点定为相关多元化企业多元化所牵涉的各行业间的相关性对多元化战略是否成功有着关键的影响。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所牵涉的行业不宜过多。企业如果不了解自己即将进入的领域,那么就会形成较大的风险。而企业要想进入非相关领域,就需要累积较多的经验,提升实力,才有成功的可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如下优势:1.进入壁垒成本较低。2.便于运营管理。3.退出壁垒成本低。
4.强化内部整合提升管理水准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进入到一个新兴行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之后还要进行内部整合。企业的内部整合包含了组织结构、目标、业务、资源及文化等内容。资源的整合是依照战略发展的需求,将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展,从而获得经营效益。而企业文化的整合则影响着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是内部整合中最繁杂、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和谐、有魅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企业间组织 无形资产 战略管理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经济的到来,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地位发生了改变,由原来产品的附属变为利润的主导力量。Aboody对美国83家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根据附加经济价值(EVA)的计算公式,1美元的研发投资所创造的价值大约为4.5到6.5美元。Brynjolfssor研究表明1美元IT投资对应的市场价疽接近10美元。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至80%,无形资产俨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核心。企业间无形资产随着企业外包、联盟、网络等企业间交易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间可共享无形资产的内容超过了会计准则规定的局限,包括知识类、权利类、关系类、声誉类、人力资源类、管理类等六类无形资产,具有低成本、高收益、高风险等特点。
一、战略管理是企业间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从企业间无形资产形成看 知识在成员企业间不同层次的生产和交换中集聚沉积形成不同形态的无形资产。个体知识的沉淀形成人力类无形资产,企业中个体知识积聚为组织知识形成企业所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等,而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交叉沉淀又可形成新的企业间无形资产。从形成来看,企业间无形资产是通过合作成员间无形资产的共享实现的。企业间现有技术和市场营销的共享及匹配,整合出归属企业间的独特的无形资产。在共享过程中,各个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沟通是关键,只有知识的充分共享才能整合成员企业的优势,培育出企业间竞争优势。充分的知识共享需要所有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和协调。哪种无形资产应当共享,怎样共享可以创造整体最大价值,若不进行无形资产战略管理,为各个企业单独所有的无形资产的调度和整合将困难重重。另外,企业间无形资产的形成不是静态的而是态的,不仅要对现有已整合的无形资产有效使用,而且要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无形资产。当然资源的积累应和战略的发展相匹配,显然需要战略管理的长期规划。
(二)从企业间无形资产价值创造机理看 企业间的隐形资产创造价值是通过协同效应达到的。协同效应是指一个资源可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同时使用,而其价值不会受到影响。即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特征可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的效果。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用途只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不受其本身已经被使用程度的影响。企业间合作为无形资产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如一个技术在多个产品上使用,或几种产品在同一渠道上销售,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规模扩张会获得超额利润。大规模和多样化的市场给无形资产的运营带来了复杂性,如不同时段的组合、不同概念的组合、不同类型的组合,如果不从商业合作体的长期运营和整体获利的观点出发组织无形资产的运营,那么创造的价值必然会减少。此外伊丹广之认为合成性,即知识和能力的衍生性也能创造协同价值。如联通利用提供通话服务积累的客户群销售iphone手机。这是应用积累的无形资产帮助公司跨过“进入壁垒”创造新的价值的案例。对于多个企业合作来讲,怎样利用知识和能力的衍生性,进入什么行业都是要和企业的愿景相统一的,因此无形资产战略管理非常必要。
(三)从企业间管理特征看 企业间组织是无边界,以自愿互利原则结合的,各个成员地位平等,组织松散。参加合作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范围甚至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只有战略或共同的发展目标才是合作企业的共性,战略是将不同核心业务、不同行业、不同地点的多个企业联接在一起的唯一工具,也是企业合作的起点和终点。因此使核心战略在多个企业贯彻执行才是管理的重点。只有战略充分的实施,合作企业才能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的最终目的。而且企业间管理的特殊性在于普通企业是单边治理,企业间组织是双边治理。如若企业间有机会主义行为侵害其他企业的利益,那么受侵害的企业可能采用第三方仲裁甚至是终止合约的方式来予以反击。这样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减少合作的利益。因此,企业间更应重视无形资产的战略管理,保持一致目标,充分沟通信息,整合资源,互利互惠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二、企业间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应用局限性分析
(一)研究主体不适用 原有假设将研究对象定位为一般的独立企业,它的组织关系是行政层级关系,治理结构适用于普通的科层制的治理。而企业间组织是自愿联合、组织松散、成员随时可以进入或者退出的,应用市场和层级混合的治理方式。表现在战略管理中,主要的区别是原有研究主体假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承担整个战略形成过程的责任。管理者是整个战略计划的设计者,战略的制定要经过充分的规划,组织结构必须服从战略,对战略进行自上而下的执行。而企业间组织是通过资本、契约或是功能联接的,不存在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战略的制定既包括商业合作体的总目标也包括各成员企业的子目标,各企业子目标相互独立又和总目标互相协调,因此制定的过程更加复杂。
(二)环境不适用 原有研究假设外部环境是可预测或基本可预测的。因此,制定战略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通过分析、经验和洞察力的结合,就可基本把握战略的方向。但企业间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是不确定、不均衡的。而且竞争的性质也产生了变化,企业间的对抗由弱到强进而转变为合作共生、优势互补的有机群体。因此,战略的重点可能转向寻找结盟伙伴,并在联盟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战略内容不适用 原有的研究强调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而对于企业间组织来讲,更加关注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融合,即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均与产业环境相适合,又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因此,战略研究可能更加关注由企业或是企业间联盟组成的商业行共同体内部的共生互长及外部商业系统之间的竞争。
(四)理论基础单一 原有研究是建立在战略管理设计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上的,这一学派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并发展的。虽然作为战略管理的开创学派,但设计学派提出的背景,如单一企业、弱竞争、外部环境可预测、高层管理者对战略决策负责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随着时代和经济背景的变化,提出的资源能力学派、种群生态学派,还有态竞争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战略网络理论等等一系列新兴理论的精华并没有被吸收到无形资产战略管理中来,因此原有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根据所处的具体环境适当改进。当然,原有研究并非完全不可取。设计学派认为,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该思想对于当代经济背景仍然适用。并且设计学派在战略过程研究的贡献是优于其他理论的。而且,新兴的战略管理理论也存在不足,如有的理论仅限于学术探讨,缺乏分析模型和对战略过程的理解;有的理论只提出一种观点,但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框架
等。因此,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和实践情况,充分吸收战略理论发展的最新精华,结合现有研究的优点,弥补原有研究的不足,加深企业间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的认识,推企业间无形资产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
三、企业间可共享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的对策
- 上一篇:幼儿园运营管理方案
-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卫生保健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成本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