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商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街区商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中心;步行街区
生活中提及的城市中心系概念是指城市中人们公共生活的区域,一般在城市中集中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包含各种项目,比如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科研和文化学校建筑、商业建筑等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比如一般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等,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起居和生活需要的,而一些政治性的建筑如天安门广场的建筑,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具体来说,商业中心和居民的生活最密切,许多商业、金融、购物的职能单位都在这些商业中心进行,很多情况下,人们进行商业活动都是依靠步行的,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休闲购物、还是需求某些帮助,尤其在繁华的地段,步行可能比汽车还要实用。一段步行街的繁华程度能很好的证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城市的商业中心街区总会划分众多的功能区,以方便人们前往。
1.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1.1交通效率下降
在世界各个地区,商业中介区的堵塞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城市的交通相对集中给商业中心区带来的压力逐渐加大,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拥挤和堵塞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群的过多以及城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停车面积的减少。
1.2环境质量下降
干净的城市向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商业中心区的环境主要取决于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强度。一般来说,中心街的建筑过密,就会造成很多时候的气候和气流的堵塞,空气不流通,污染扩散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心的车流量加大,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水平下降的情况,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使得很多的上班族有头晕、恶心的现象发生,工作的效率会随着下降。
城市人群过多,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另一原因。由于商业中心区本身就有过量的交通和过密的建筑,而单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步行的区域逐渐缩小,甚至和一些行车路段的道路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路段就被行人放置了自行车,占用车道。由于步行空间的限制,人口密度的提升,很多人不会满足狭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质量下降的水平提升,人们自身的拥挤程度更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随之加大,没有人愿意到户外来进行运动,甚至买东西,口罩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公共活动中心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2.步行街区对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2.1交通管理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环境质量,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管理,通过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的局部改善,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提高的目的。进行私家车限行或是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车,或是以步代行的方式,从而实现步行、公交和汽车之间的良好平衡。
2.2经济复兴
众所周知,步行街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而发展步行街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板块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铺的开张,因此,搞好步行街内的环境卫生,对于对生活质量要求极高的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在欧洲国家已经被证明,主要是因为:
(1)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
(2)行人不再恐惧来往车辆,因而更易于购物。
(3)行人更倾向于逛商店购物。
2.3环境改善
步行街的增加和修建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当步行的人数增加之后,开车的人数自然就会减少,在商业区购物或是寻求服务的人群增多,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尽快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事情。通过减少对古建筑有损害作用的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车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尽情欣赏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建筑及商业中心的历史风貌。
2.4社会效益
当商业中心环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产生许多社会效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种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尤为受到年长者、孩子、残疾人和带婴儿的父母的喜爱。一个人行走在行人众多的市中心比独自在一条街上会感到更安全。
步行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商业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动来衡量。尽管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商业中心的经济状况,但平民百姓看待一个商业中心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则是根据街上行人的数量及步行环境的质量来判断的。
3.步行街区系统的组成
3.1步行购物中心区
商业中心区的现代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观光于一体的室内建筑(图一),并通常附以灯光,花草树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物。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场所和服务:零售业,包括百货商场和各种专业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电影院、剧院、商业俱乐部、儿童乐园;生意及业务洽谈室等等。
3.2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商业中心的主要步行点联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桥;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种类型。
3.3广场
广场通常是指购物中心与公园之间的空旷地带,是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结合部,它可以提供专门来此消闲和过往行人稍事休息的场所。广场的三个基本用途是:循环功能——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休息功能——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区域;美化功能——为步行区增加一些绿色。
3.4步行区
步行区是指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某几条街区对机动车关闭、禁行的区域。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购物、消闲环境。在这一区域中,各种步行区设施往往最为发达,步行区的规模视需要而不等,美国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区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这是因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离一般就是这个长度。有的步行区很大,这样的步行区通常需要辅助交通设施,如迷你车等等。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挖掘文化、强化特色、提升层次”原则,以创建商业特色街区为抓手,确立历史与现代交融、经济与文化并举的发展思路,把商业特色街区打造成美化城市面貌的新景观,体现城市商贸繁荣的新载体,展示传统内涵和现代时尚的新名片,成为商贸和旅游互动的新亮点,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休闲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科学定位。以《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各镇(区)商业网点规划为指导,按照“提升老街区、建设新街区、创建名街区”要求,遵循“一街一特色”原则,因地制宜,明确各条街区的布局定位、个性特色、业态规模和发展目标,做到理念创新、规划先行。
(二)依托基础,强化特色。充分挖掘原有商业特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具有古镇传统风貌的商业建筑,依托街区的现实基础,发挥各条街区的商业特色、产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优势,强化街区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塑造。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充分发挥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国内外著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采用先进的形象设计理念、现代的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参与商业特色街区建设。
(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立生态街区、人文街区的理念,强调城市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环境塑造,充分反映民心、体贴民情、满足民需、推动民生,积极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安全、方便、舒畅、亲切、诚信消费环境和人居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培育特色、完善功能、加强管理、创建品牌”为目标,秉承“高品位打造、精细化建设、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发展理念,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现有商业街区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用三年时间,重点打造成46条市级商业特色(著名)街区,争取在国家级商业特色街区的争创上有所突破,促进商旅互动,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打造:
(一)以中档百货、精品服饰为主的永康路综合商业街。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时代超市、广场等主力商家,大厦、商厦、广场和广场等物业管理单位,通过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丰富业态,提升档次,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示范街。
(二)以餐饮服务为主带动休闲娱乐、百货零售业发展的步行街。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步行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城区居民、东方丝绸市场商务人员的商务需求,加快对现有6.2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的整体业态布局规划和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品牌商家,成为引领城区现代休闲美食的亮点,推动整个街区餐饮、休闲和购物的业态对接。
(三)以美食休闲为主的花园路餐饮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水乡、等物业管理单位,通过正确引导,规范管理,提升档次,着力引进一批品牌连锁主题餐饮和休闲餐饮店,成为城区现代休闲美食街区。
(四)以真丝绸面料和服饰批发、零售为主的北路真丝绸特色街区。镇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荡口社区、丝绸房产物业等管理单位,通过发掘丝绸文化历史积淀,正确引导,规范管理,创“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逐步改造成集千年丝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街区,成为绸都形象品牌。
(五)以明清古建筑风貌为特征经销土特产和旅游产品为主的明清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分类引导,逐步形成具有风味小吃、休闲茶室和风味菜馆等的美食街区、土特产为主的购物街区、古玩、字画街区,不断规范管理,提升档次,吸引人气,逐步打造成以传统商业和人居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步行街,以商业繁荣促进古镇旅游业兴旺发展。
(六)以古建筑风貌为特征、经销土特产和旅游产品为主的特色街区。镇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分类引导,逐步形成具有风味小吃、休闲茶室、土特产和蚕丝制品销售为主,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步行街。不断提升档次,吸引人气,以商业繁荣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七)以时尚女装为主的油车路女装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积极引进加盟店、连锁店、专柜等业态,提升档次,着力打造时尚女装街区,形成辐射全市的时尚女装集中销售区。
(八)以精品服饰为主的南路精品服饰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正确引导,引进品牌服饰加盟店、连锁店、专柜等业态,提升档次,精品服装销售辐射南片区,形成精品高档服饰消费集散地。
(九)以船餐为特色的休闲餐饮区。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政府推进,发挥交通便利和太湖资源优势,建设形成集水乡渔家船餐特色、生态农产品特色和太湖风光特色于一体的太湖休闲餐饮、游玩娱乐集中区,加强包装宣传,提高在上海等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地区的知名度,吸引外来客源。
同时,着力推进面上商业特色街区的争创工作。对规划新建的商业街区,如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区、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区、高档美食休闲商业中心等,要精心选址,合理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品牌入驻。对在建的商业街区,如新城商业街区、中心街,要完善整体规划设计、形象设计,把握业态功能定位,加强包装宣传工作,实行选择性招商。对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已建商业街,如镇南横服装街和七都镇(庙港)水产品交易一条街等要加强整合、改造,优化整体外观效果,增加公共设施,调整业态结构,增强街区特色。通过卓有成效的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争取到年,镇、镇、镇、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各有不少于2条、其他各镇不少于1条市级以上(含)商业特色(著名)街区,全市有12条国家级商业特色(著名)街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经贸委、发改委、建设局、财政局、国土局、文广局、城管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以及相关镇(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全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推进工作机制;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指导工作;负责各街区年度工作任务的目标考核管理;抓好创建特色商业街区的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做好街区工作动态、信息反馈工作;做好整体策划、宣传以及街区风采展示工作。
(二)积极探索,强化街区管理。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商业特色街区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办法和营销策略,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和开创商业特色街区管理的新模式。按照镇(区)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镇(区)政府负责,建立由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镇(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明确管理职能,制订好创建商业特色街的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择时组建街区商会,发挥街区民间社团的作用,坚持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推动街区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建设“诚信街区”等活动,推进诚信建设,综合运用评比、信息、舆论监督等手段,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加强工商、城管联合执法检查,维护商业特色街区正常的经营秩序,保持街景街容的整洁,加大街区经营业态结构的调整力度,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政策扶持,加快工作进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商业特色街区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对创建成功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商业特色街区的管理主体分别给予15万元、2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各镇(区)要负责落实街区管理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将街区的户外广告收入专项用于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和管理,对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对重点培育的街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各种资本参与。要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各方面的财力支持。
篇3
关键词:小尺度街区;开放街区;街巷尺度;可达性;交通管控;公共空间
一、背景――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1933年勒・柯布西耶在其著作《光辉城市》中,[1]以宏大视角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在随后的数十年中,柯布西耶以极大的热情在各类城市设计竞赛中推广光辉城市,但是无一得到理睬,理由五花八门,国际联盟给出的拒绝理由最戏剧――柯布西耶制图墨水不合规范。这虽是一则轶闻,却也反应出某种对宏大街区尺度的本能抗拒――就如J.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2]犀利地指出的那样: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归根到底,这不是“人”的尺度的城市。继而,她提出了著名的4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随后这些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城市运动思潮中,得到充分体现。
而在东半球,对街区的观点同样充满了螺旋式的辩证。宋代以降,我国始废唐之闾坊制度,形成较为开放的街区形态。在北宋都城汴京,以往的坊墙变为开放式的街道,不少住宅和商铺开向临街,同时多层式楼宇也出现了。楼宇高度和密度增加,并混合了工、商、住等三种功能,街道多是15~20米,比唐代窄。至近代,一些通商口岸城市还保留了较为适中的街区尺度,例如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一些较老的街坊尺寸约为100m×150m,一个里弄的平均居住规模也仅为46户,里弄内道路窄处仅2m,仅能伸臂。[3][4]
与此同时,受早期苏联模式及90年代后商品房模式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事实上采取了模式化的封闭大尺度街区,给街区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功能的问题。[3]
2016年初,我国的《城市规划若干意见》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事实上也试图在实践的层面反思大尺度街区的思潮。
事实上,在国内确实有一类街区较好地继承了人际互动、步行友好、尺度宜人的特点,这就是各类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街区。这类街区是否可以实现街区制改革的目标、作为小尺度街区回归的标杆?是否可以依托传统街区实现复兴?这些问题需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分析。本文主要从交通的角度,以苏州为例,讨论城市机动化进程中传统小尺度街区面临的挑战。
二、机动化背景下的传统街区现状
(一)传统街区特点:建筑、街道宽度、业态
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了苏州在内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历来都是商业、居住和手工业聚集的地区,是建筑最为密集、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3]街巷围合的建筑虽然建筑更迭,但是由于极为严格的规划控制(古城内建筑限高局部区域24m,一般区域15m),其体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加上保留较好的街巷肌理,现在还能通过卫星照片观察到集聚的传统街区。
本文选取古城中轴人民路沿线的居住街区,以及山塘、平江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研究。
(二)人民路沿线街区――居住街区为主
研究范围内人民路沿线接入街巷共有40多条,背街街巷60多条(图1),围合的街区包括打线里、敬文里、长康里等街区数十个。
街区以1~2层砖瓦建筑为主、间杂少数3~4层商业楼;大多数街区没有清晰的物理边界,对穿越交通基本不设管制。为了更好地对沿线街巷进行区分,研究根据街巷的宽度将其分为可行驶机动车街巷和不可行驶机动车街巷。
在人民路北段,平门桥D景德路段街巷较为密集,沿线接入街巷主要有校场桥路、敬文里、大王家巷、乔司空巷等,其中乔司空巷现状为东向西单行。背街街巷主要有北塔东弄、石塘桥弄、殿基巷、承天寺前等街巷,背街街巷中有些街巷不能行驶机动车,只能供非机动车行驶和行人行走(图2)。[4]
在人民路北段,平门桥-景德路段街巷较为密集,沿线接入街巷主要有校场桥路、敬文里、大王家巷、乔司空巷等。列入市政道路的支路宽度一般小于12m,背街街巷宽度为1~5m左右,超过2.8m的街巷即有机动车行驶的情况。
(三)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居住街区兼顾
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山塘街,于古城西北绵延3公里,连接石路与虎丘,历史沉淀极为深厚,在保留大量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也保留了成系统的传统民居、水巷和街市。2002年起,苏州市政府对山塘历史街区进行了三次改造。东段约500m在第一次改造(迁出所有居民、民居改为商铺)后成为了商业步行街。而其他段落在吸取第一段经验后,目前仅对市政设施、景观环境进行了改造,不再对业态、居民迁移进行过多干涉,因而较好地保留了邻里关系和文化传承。
山塘街主街宽2.5~8m,两侧延伸街巷宽度基本在5m以内,街巷狭窄,建筑低矮。对进出交通工具暂时没有有效管制,沿街商贩较多,公共空间被挤占情况普遍。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与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类似,也保留了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和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不同的是,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更为彻底,在阮仪三先生主持制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对交通进出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5]
(四)近年来苏州市城市交通性质的转变
近年来,苏州市机动车总量持续增长,私人小汽车依然高速增长(图3)。截至2014年末,市区机动车拥有量为141.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苏州市,特别是姑苏区的交通堵塞愈发严重。2015年,苏州市区主要道路的平均行程车速为25.47km/h,其中,姑苏区道路平均行程车速为21.39km/h。姑苏区的行程车速与行驶车速低于其他各片区。[6]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苏州市着重推进两项措施的实施,一是城市快速路的完善,二是轨道交通的建设。
尽管快速路的修建有效疏通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对外疏散,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大力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慢行交通比例超过50%,但由于路网和道路条件相对较差,高峰时间机动车运行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道路交通情况仍不容乐观(图4)。
古城城市肌理导致道路等级较低、长度和密度不够,道路网服务水平差,具体表现为主干路严重不足且存在大量的背街小巷。这一特征在机动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尚无太大矛盾,但在机动车保有量井喷的近几年,给传统街区的集散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缺乏主干道,城市道路网通达功能较差,众多支路、街巷直接连接到主干路。这些问题导致主干路承担的集散功能要多于过境功能,对主要的交通流向造成了一定影响。
开放街区、促进微循环,无疑提供了一种缓解传统街区周边拥堵问题的有效尝试,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挑战与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如要以现状传统街区为依托,打造较具活力的小尺度街^,存在各类的挑战。其中来自交通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街巷尺度、交通管控、交通可达性的供给以及公共空间这几项。
三、来自交通的挑战
选取街区活力、居民的健康、安全与出行便利作为三个指标,研究街巷尺度、交通管控、交通可达性的供给及公共空间对传统街区的影响。
(一)街道尺度
传统街区,特别是平江及山塘等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地块内部道路条件有限,街巷拓宽、地块内外道路衔接甚至涉及城市肌理和建筑格局调整等措施,因不利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需极为谨慎地对待。由于街区的街道尺度和结构一般都较为固化,造成的影响有:
街区活力:一般认为较为狭窄的街区能带来较多的人际互动,促进街区商业和社交的发展,但是事实相反。在大多数的传统街区中,大量的背街街巷宽度一般在2~4m之间,这样的尺度下,街道仅能勉强完成通行功能,没法布置有效的沿街商业,不可能提供邻里活动的空间。即使在稍宽(6-7m)的山塘街,由于沿街店面外摆挤占行走空间,致使交通和商业两大功能产生相互矛盾。
居民健康与街道安全:较小的街道尺度可以有限限制机动车的通行,至少减慢机动车的通行速度。减少交通隐患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噪声与尾气的影响。但要看到,较窄的街巷中电动自行车利用率非常高,高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对行人、特别是老年人有一定的安全冲击,而且电动自行车的制动、警示设施通常都较为缺失,存在较大事故隐患。
出行便利:较窄的街巷客观上限制了出行方式的选择,对居民出行便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较窄的街巷对街道活力塑造和街道安全塑造有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太过狭窄的街巷将不利于活力社区或者商业的形成。交通方式的选择也不够多样,电动自行车的引入会引起新的交通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狭窄的街道尺度带来的新挑战。[5][7]
(二)交通管控
除了平江路,多数传统街区物理边界模糊,缺乏有效的交通管控。快慢交通、过境集散交通进出不受限制。造成的影响有:
街区活力:多数街区缺少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快慢交通方式缺乏有效分隔,而慢行交通作为活力街道布置的必要条件之一,无法得到路权上的保证,间接导致街道活力不足。
居民健康与街道安全:背街街巷连通至市政道路的节点,由于路权不清,往往容易发生快慢交通的相互冲突。
出行便利:由于指示标志缺失、对机动车缺少有效引导管控,街区内的一大问题即是机动车通行空间与停车空间的界定。当缺少有效引导时,极易引起狭窄街巷的拥堵而造成出行不便。
小结:较为粗放的街区交通管控,对居民出行、街区活力、街道安全带来较为负面的影响。
(三)交通可达性
对占地较大的传统街区,其街巷肌理往往纵深延续,在自然发育过程中形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断头街巷。对居民、特别是年迈的老人和幼儿,这样的街巷并非理想的居住环境。对山塘及宝林寺前等街区,局部位置距市政道路路线长度超过250m,市政道路可达性较差。悠长的街巷与市政道路的连通性较差,容易造成破败萧条的街区环境。这类情况主要集中在居住街区。
街区活力:距离市政道路较远的尽端路,其人气和街道活力明显不足。商业活动和社区沟通缺少足够的慢行交通作为客流来源。
居民健康与街道安全:尽端街区节点往往是市政设施的盲点,环境往往较差,不利于居民健康。
出行便利:传统街区的出行、特别是日常通勤还是需要转移至市政道路,通过公交和私人交通实现,因此传统街区在围合的市政道路间距较大的情况下,存在出行不便的可能。
小结:传统街区由于存在断头街巷、或者市政道路间距较大的情况,交通可达性往往不甚理想。
(四)公共空间的利用
传统街区一般缺乏系统性的用地功能切分,公共空间本就不足,在缺少管制的前提下,更是存在着被停车、设摊、杂物占用等问题。上述几个街区,除平江路在规划之初即划定了街区停车空间、街区内部公共互动空间、商业空间外,其余街区还处于较为自然粗放的空间利用阶段。存在如下问题:
街区活力:对商业街区,较少的公共空间不利于各类交换活动的进行,作为静态堆放的消极空间更不利于良好街区环境的塑造。
居民健康与街道安全:对商业街区和居住街区,传统街区的公共空间往往被用于机动车停车,不利于街道安全。
出行便利: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的泊车位置,静态交通空间和各类商业活动空间交叉,互相影响,在弱化街区活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出行的不便。
小结:传统街区由于存在断头街巷、或者市政道路自然粗放的情况,交通可达性往往不甚理想。
(五)改进方向
传统小尺度街区既具有开放性、混合性等优点,同时在街道尺度、交通管控、可_性及公共空间利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此外,其所处的区位,商业或居住的定位也影响了街区功能的实现。为将传统街区推向现代意义上的混合开发小尺度活力街区,应在交通管控、空间管控、设施改善等三方面入手,打破规划、交警、城管、城建等部门壁垒,从规划设计到实施管理,综合考量。
四、展望
传统小尺度街区所能承担的街区复兴的期待,应当被谨慎的对待。现代意义上的街区活力,并不能完全依托小尺度传统街区自然发展达到。可能需要人为的在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层面多方介入。至少在交通层面,需要对相应的基础设施、管理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活力共享的小尺度街区。
参考文献:
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M].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包渊秋,顾天奇,等.基于苏州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下的开放式街区研究(2016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苏州: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6.
顾天奇,许威,周雨.从“开放”到“筑墙”,国外城市街区开放的反思与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6(5):66-69.
史建华,盛承懋,周云,等.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城市的发展、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以及城市规划者的广泛关注。在现代化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音符。历史文化街区既包含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又具有独特的空间艺术特征,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和更新,将能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保护、更新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文化环境,将是时代赋予城市规划者以及管理者的一项严峻的考验。
1.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进步,也在逐步的遗忘,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街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伤害。现今,许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商业发展混乱、住房管理无序以及公民保护意识薄弱等。
1.1商业发展混乱
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也带来巨大的困扰。在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那些没有进行商业业态规划的街区,普遍存在着原住居民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在街区进行个体形式的、小规模的商业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但是由于商贩们不注重环境以及街区文化的保护,严重地影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面貌,以及人们的正常通行,也严重损坏着一个城市,以及国家的形象。
1.2住房管理无序
历史文化街区现今发展存在的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居民住房的管理无序。历史遗留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贵之处,但也是问题的主要来源。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其内的住房已经成为了街区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进行谨慎的对待。城市建设中一项十分常见的工作就是拆迁工作,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化的城市,许多城市规划者都是采取重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至于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甚至使历史风貌荡然无存。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住房的更新改造之间的矛盾,住房管理问题需要严肃对待。
1.3公民保护意识薄弱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存在的第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居民的保护意识的薄弱。虽然有政府的指令,规划者的管理,但是街区的保护还是需要广大居民的参与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现状情况十分堪忧,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居民对于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工作采取漠视、置之不理的态度,只有极少的民众参与到街区的保护工作中来。历史街区的居民是历史街区的重要主体,只有提高了居民的保护街区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做好保护街区的工作。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原则
针对上文所述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予以纠正,尤其是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十分必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重的原则、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
2.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重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街区的传统建筑、历史遗址、生态环境、传统的手工业等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保护以及更新,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如民俗、风情、遗留的生活习惯等同样需要得到保护以及传承。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是同时体现在其物质文化表现以及非物质文化表现之上的,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中,不能出现偏颇,两者需要得到同样的重视。
2.2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保护是前提,利用和发展才是目的。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文物,一方面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保护,因为街区中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一旦破坏之后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更显得弥足珍贵。另一方面,更应该要做到善于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文物,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更新。历史街区中的许多历史文化仍然发挥着其原有的作用,应该更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已有的基本设施,在恢复传统街区往日的辉煌、展示其丰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人们经济与生活的发展。
2.3 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不但需要得到政府行为的保护,更是需要街区内的居民以及广大民众的参与保护才能更好的得到保护以及更新。政府的行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街区内的居民才是街区保护的真正参与者。只有增强街区内的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使得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修缮、维护历史文化街区,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闪耀的光芒。
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措施
3.1规划工作
要想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工作,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好街区的规划工作。城市的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中,需要做好完善的规划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为今后的街区的保护、发展提供蓝图。在街区的规划过程当中,出现了编制不当,或者是实施失误的情况,那么将会给历史街区带来严重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住房工程等都需要进行妥善的安排,只有对街区内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最优的规划,才能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工作。
3.2管理工作
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总的来说,管理工作包括了商业以及住房管理两个方面。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需要在街区内的集中路段进行统一的店铺、集市的建设,更有利于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另外商业去的环境、卫生问题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要进行街区内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在必要时辅助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于住房管理,主要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国家应该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居民的住房进行相应的修缮工作,同时兼顾街区规划的需要,妥善的处理街区保护以及居民正常生活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历史文化街区在新时代的的创新发展。
3.3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
不管是历史街区的规划工作,还是街区的管理工作,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更新工作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工作是一项必须的任务。只有对于在进行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培训安排、思想教育、工作技能的训练等,才能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随着当前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势在必行。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必须遵循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重的原则、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切实保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D UPDATES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a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edimentation, reflecting the taste of a city, the city represents a unique character. Through the historic district to protect, update, and ultimately achieve both retain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context, but als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urban neighborhoods planning. In this article, I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the proposed conduct and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to update the historic district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updating measures, designed to be more man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construction managers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d update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protection ; updates
参考文献:
[1] 张劲农,周波.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J].中国房地产.2013(23)
[2] 王鹏,赵敏.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探讨[J]. 山西建筑. 2014(09).
[3] 潘航. 城市中心历史街区多维度保护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 2014(02).
篇5
关键词:文物建筑 保护历史街区 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blocks, reaffirming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s to protect the inevitable wa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historic distric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1.必要性与迫切性
1.1必要性
历史街区是指在某一地区(主要是指城市)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许每一幢建筑都不是文物保护建筑,但整体上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的见证[7]。
由上述定义可知:历史街区是城市乃至人类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及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6]。其保护的本质就是保护城市及人类的历史信息,保护城市及人类的文化资源。
1.2迫切性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城市建设得以空前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旧城改造热潮,也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进入90年代,旧城改造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处理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又能更好地保持和延续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成为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首要问题[6]。
我国具有多民族性、多地域性、文化多元性,但是,现在所有这些正经受“国际化模式”的冲击,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面临衰竭。所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有利于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时下已迫在眉睫。
2.现行保护评述
2.1现行保护措施
(1)国外经验[5]
保护范围。国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很广,从开始的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住宅、作坊等及其周围的历史环境,甚至整个历史街区。
法律保障。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国外大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如法国,1962年颁布《马儿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规划为“历史保护区”,并且成立了“国家规划师”制度。
保护规划任务。规划工作主要是修整住房与改善交通。修整住房的目的是能够使人们继续居住使用;改善交通主要是在修建环路,截流外来交通,只有居住在老城的人才可以开车入城,当然还要辅以改善城内公共交通,改善交通管理等措施。
(2)国内措施[1]
保护范围。
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我国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指定了3批历史文化名城[9]。可以说保护范围从建筑到城市,面面俱到。
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文物保护法的角度,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二是从城市规划法的角度,对文物建筑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在1991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从宏观(总体规划)、微观(区域规划)上规定了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有以下模式。1、文物保护型开发。2、文史博物馆型开发。3、旅游景观型开发。4、转换功能型开发。5、纠偏复原型开发。6、生态园林型开发。但是,所有这些模式都没有考虑使用适度性原则,导致一些历史街区每天的外来客流量及交通量太大,因此,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相反却遭到某些破坏,如敦煌石窟等。
2.2差距及评述
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从体制及范围上已经系统化、体系化,日趋完善。但是,实际实施却有一些偏差[10]。
保护观念的误区
包括几种常见的现象:对重点保护单位予以保留,相邻建筑全部拆除,变历史街区保护为历史建筑保护;拆除历史建筑,代之以历史风格建筑,即所谓的“假古董”等。
保护方式不当
比如新加的建筑尺度控制不当,及交通规划不当,对街区景观、肌理和路网结构造成破坏等。
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目标进行保护
常见到一些保护,为增加商业面积以追求经济利益,变居住和文化等功能为商业功能,对原有生活形态造成破坏。还有为追求建筑面积,扩大建筑体量,对街区景观造成破坏。更为严重的干脆进行房地产开发,将历史街区保护演变成旧城改造。
生活网络破坏遭破坏
出于保护要求,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和居住人口是必然的要求。但是,常见到一些保护动辄把街区里的大量居民迁往其他小区,甚至迁到几个小区。丝毫不会顾及到居民潜在的各种生活危机。
公众参与不够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都会对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案,在房地产公司、政府和设计部门的合力作用下形成。居民只有接受的义务而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侵犯居民利益的做法有意无意间随时发生。如果说其它规划中尚可做到消极的公众参与,那历史街区里的居民就没那么幸运了。
保护资金来源单一
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因此大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以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主体进行的,政府出政策和场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保护”。
保护实施效果不佳
近几年,由于国家行政决策的引导,财政资金的资助,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开展,各地纷纷制定以保护为名的各种总体、详细规划,然而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例如有些城市对于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只注重单体文物建筑的散点保护,忽视了其生成和存在的环境,割裂了文物建筑、历史古迹与城市历史脉络的密切关系;有些城市将历史街区视为危房、棚户地区,对其进行早已被西方国家否定了的推土机式危房改造,代之以“现代建筑”的板式公房,或者借助于对墙头、檐口等部位的处理而加以美化,虽然从房屋、材料、质量等配件等方面有了提高,但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市场行为,抛弃了对居民社会、心理及其传统生活形态选择的权利的考虑,破坏了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将居民迁居的各种利益损失转嫁给城市社会,还有些城市在产业调整重一味地注重以旅游业、商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比例提高,任意杜撰历史兴建仿古一条街,破坏了真正的历史遗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些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8]。
3.我国保护措施之我见
(1)单纯为保护的保护不利于调动保护的积极性
一提到保护,人们自然就会联系到投入。在当今百业待兴的前提下,资金到处都急需,因此,要对历史街区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是会叫人舍不得。何况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投入,是无直接经济效益可言的,因此,单纯为保护的保护不利于调动保护的积极性。
(2)为利用的保护不利于长期的保护
像开发房地产那样,进行大投入、大改造,开店面、搞集市,走商业化道路的保护,这对“保护者”来说,积极性肯定高,既进行了“保护”,又能迅速得到回报。但是,过度的改造势必会偏离保护的正确轨道,形式上得到了“保护”,实质上是换了一种方式的破坏。
(3)走可持续利用的保护之路是唯一正确的保护之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世界共同追求的发展之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什么说走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是唯一正确的保护之路呢?因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当以保护为重,保护是历史街区能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保护是本,因此,必须认真保护;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单纯为保护的保护不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在保护中进行合理的利用。如平遥南大街、屯溪老街、临海紫阳街、绍兴仓桥直街等就是可持续利用保护的典范。归纳它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走了可持续利用的保护之路:
保留了历史的特色。即历史街区历史上是什么样,现在还是要保留什么样。简而言之,一是历史上是商业街还是保留商业街,历史上是居民区还是保留居民区,历史上是居民与商业夹杂的还是保留居民与商业夹杂;二是原来建筑是什么年代特色现在仍保存原来的特色,以明清建筑风貌特色的街区,还是保存明清建筑风貌特色,清末民初建筑风貌特色的街区,还是保存清末民初建筑风貌特色;三是保留了当地民俗特色的建筑风貌,平遥南大街就是晋派,屯溪老街就是皖派,绍兴仓桥直街那就是典型的浙派了。
合理进行了利用。即一是吸取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经验,在建筑外貌保存的前提下,对居民居住的建筑内部进行现代装修,例如绍兴仓桥直街居民家家都有了抽水马桶,都能安装空调,好的条件居民也乐意居住,合理的利用也促进了保护;二是能开设店铺的尽量开设与居民、游客相关的店铺,例如屯溪老街、绍兴仓桥直街,合理利用店铺的设置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与游客的需要,也收到了较好的回报;三是出卖部分空置住房;四是用部分空置住房给现在还在外地的当代名人居住,使之成为今后的名人故居;五是严格保护富有特色的楼堂馆所、名人故居、富有民俗特色的民居、店铺、作坊等,这类建筑是历史街区中的精华所在,这是历史街区最具投资价值的部分,保护得好与不好,关系到整个街区的文化品位,是历史街区能否合理利用的关键,保护好,这些建筑都能合理利用为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将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平遥南大街、屯溪老街就是实例[1]。
4.结语
新的开发要从街区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在总的城市设计原则与整体构思下,运用城市设计的观点,注重历史街区中的建筑形态、城市环境、建筑文化三者间的有机联系,做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6]。
【参考文献】
顾鉴明. 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王景惠. 保护历史街区的政策和方法. 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学报,2001(6).
李和平. 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 城市规划,2003(4).
刘敏,李先逵. 历史街区探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4).
王景惠. 国外是如何保护历史街区的. 建筑创作,2003(12).
阮宇翔,彭旭. 传统历史街区的环境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学报,2002(5).
吴良镛. 关于北京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点意见[J].城市规划,1998(2).
高伟,顾晓伟. 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些思考. 城市规划,1999(1).
王川. 近百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
篇6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整治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历史街区的建筑类型和特征
历史街区建筑的类型与特征历史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演变,街区建筑基本上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由生长而成,这使得建筑的类型和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建筑性质
历史街区建筑性质的构成是由街区的职能所决定的,一般包括公共建筑(祠庙会馆)、店宅和民居。居住性街坊以民居为主,商业性街区以店宅为主。公共性的祠庙会馆虽然数量较少,却是街区空间组织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南方地区的历史街区一般都是城市传统商业活动的中心,店宅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其空间构成形式也极为丰富,如前店后宅等。
2、建筑年代
历史街区的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逐步增建、更新、完善而形成的。从风格上划分,我国历史街区的建筑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年代,即清代至民国初期、民国中后期、1950 - 1970年代、1980年代以后。清代至民国初期的建筑是构成我国大部分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的主体,它们占整个街区总建筑数的比例是评价历史街区真实性及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标准。
3、建筑风貌的完好度
具体表现为建筑的形态、空间、色彩、材料等风貌构成要素的完好程度,它是街区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一般可分为风貌完好、风貌较好、风貌一般、风貌较差等四种不同的特征。研究显示,历史街区内风貌完好和较好的建筑比例应达到50%左右,最低不应低于30%,风貌差的障碍建筑比例一般不应高于3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街区总体风貌的完整性。
4、建筑保存状况
是指建筑的质量,即建筑未被损坏的状况,一般分为质量较好、质量一般、质量差三种特征。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衰败快,且易于遭至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因此历史街区中保存质量好的建筑较少,而质量差的建筑多,而且,越是年代久远、价值越高的建筑其保存质量越差,这就增加了保护工作中的难度。
(二)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的矛盾分析
历史街区建筑类型和特征的多样性带来了建筑保护中矛盾的复杂性,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原真性保护要求与提高建筑质量和居住水平的矛盾
由于历史街区大部分传统建筑的功能性衰退与物质性老化现象严重,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是历史街区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形成了原真性保护与建筑更新改造之间的矛盾。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年代、不同风貌完好度及不同保存质量的建筑确定不同的原真性保护要求,并采取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措施是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的现实性策略。
2、同一性的风貌保护要求与多样性现状建筑的矛盾
历史街区保护的目标是保持或恢复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由于街区风貌的主导要素———建筑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其建造年代、风貌完好度、保存质量等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少有整体风貌完好无损的街区。在历史街区同一性的风貌保护要求下,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建筑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以维护街区风貌特色的整体性。
(三)历史街区建筑的整体性保护与整治方法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的具体措施除要考虑建筑自身的价值、保存状况外,要从街区整体风貌环境的保护要求出发加以综合判定,明确重点保护与整治的地段,同时要使保护与整治的各个建筑相互协调。
1、保护
与整治的重点地段历史街区的建筑不仅类型和特征多样,而且数量多,在保护资金收入有限的条件下,应突出重点,既保持和延续街区整体风貌特色,又使保护规划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历史街区的空间节点(街区出入口、码头、街巷交汇点、人流活动集中的空间场所等)以及空间界面(街道两侧建筑界面、临河边缘等)是街区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展现街区风貌的重要地段。处于这些空间节点和空间界面的建筑由于具有特殊的景观价值,因而是重点保护与整治的对象。一般来说,建筑价值和保存状况相近的建筑,处于重点地段的往往采取趋于保护性的措施(保存、保护),而处于非重点地段的往往可采取趋于更新性的措施(更新、修景)。历史街区空间界面的保护与整治是街区保护的重点之一,它包括临街或边缘建筑立面及屋面的保护、修复或恢复,以形成完整、连续的界面形象,展现街区风貌特色。除“保存”建筑外,“保护”、“更新”、“修景”的建筑都要将立面和屋面的保护和整治作为主要内容,在形态、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尽力恢复传统的空间界面形象,对于建筑内部则可以进行必要的更新以满足现代生活要求。对于非临街(临边缘)的建筑,其保护的尺度和标准可适当放宽,采取较为积极的整治措施。对于“更新”建筑以及“修景”建筑,要根据建筑在街区中所处的位置,充分考虑其与周边建筑的相互关系,采用适宜的体量、形式,以保证它们与其它建筑的协调,恢复传统的街区风貌。
2、历史街区建筑的利用
历史街区大部分建筑都不是法定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完全按“博物馆式”的保护利用方式,而要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筑的现状性质和街区整体功能的发展要求加以确定,将建筑的保护、生活环境的改善、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建筑的利用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1) 继续原有的用途
历史街区的大部分建筑均可保持或恢复原有的用途,如临街店宅、街区内非临街民居、仍在使用的寺庙宫观等。由于街区传统商业职能的退化,许多临街店宅已改作住宅使用,应予以恢复,使其成为带动街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街区内非临街民居大多存在居住拥挤、环境条件差、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问题,应搬迁部分居民,对内部空间进行功能化更新改造,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仍在使用的寺庙宫观在历史街区发展中一直并将继续发挥核心作用,是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应加以保持,并通过物质环境的保护和更新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强化其宗教活动功能。
2) 增加商业服务职能
恢复和振兴街区传统的商业和文化职能、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建筑作为街区职能的主要载体在其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街区总体发展要求,对于临街的部分非商业性建筑要加以功能化改造,增加商业服务职能,以增强街区活力,为街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规划设计中,应通过对建筑现状性质、结构、保存状况以及其所处区位的分析,分别赋于其适当的用途,将其改造为商业(各类商店)、服务业(饮食、茶馆、照相等)、旅馆业(家庭旅馆、招待所等)、文化娱乐业(小戏院、活动中心等)的场所。
3) 作为博物馆或陈列馆使用
对于街区内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和“准文物建筑”,可以根据其现状布局特点分别改造为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统工艺陈列馆等,既可以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增强街区的文化职能,又有利于它们的保护。这类建筑包括名人故居、保存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宅院、已改变用途的(如作为学校、仓储等)寺庙宫观等。在保护改造中要搬迁现有单位、居民,按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重点保护维修,根据所确定的博览功能组织陈列展览,赋予其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2]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编.路秉杰,译.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1.
[4]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M].淑馨出版社, 1993.
[5]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 1998 (3).
篇7
[关键词] 历史商业街区 保护 改造
青岛市在1994年1月4日被批准为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中山路是最能体现青岛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商业街区,其曾是青岛市的商贸中心,随着城市东部的开发建设,城市中心向东部转移,削弱了中山路的吸引辐射能力,使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最近几年,青岛市以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为契机,决定对中山路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希望通过调整商业布局,发挥传统优势,强化旅游休闲功能,将中山路街区建设成商业购物、旅游消费为核心,凸显陆海交融特色,欧陆风貌特色的市级商业购物观光综合区。
一.我国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的现状
历史商业街区是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和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它记录着城市发展演变的轨迹,蕴藏着城市的文化脉络,承载着城市独特的空间环境,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空间范畴,急切地需要得到保护。同时,由于它们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土地市场化的今天,历史商业街区也必然会面对更多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还不可避免的要和城市经济活动联系起来。
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是经济腾飞的结果。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城市的中心,其中包括旧商业区几乎是彻底拆毁重建。然而,不少城市在这样的建设速度下,并无多少时间去深思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时至今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旧市中心或商业区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的价值,很少再有城市对旧商业区作脱胎换骨的改造了。
二、青岛市中山路商业街区的历史沿革、街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青岛的民族工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亨得利、宏仁堂、盛锡福等国内老字号纷纷在中山路北段建立分号。许多青岛本地的老字号也凭借着中山路及周边地区而日见其名,如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天真照相馆、鸿新照相馆、万宝金楼、国货公司、山东大戏院、福生德茶庄等包括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在内的众多商家。中山路商业中心的地位渐渐凸现。20世纪30年代老青岛人有句俗话:"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青岛人的吃喝玩乐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中山路的落寞始于1994年。当年青岛市政府宣布东迁计划,并在青岛市香港中路附近建造了新的政府办公大楼。还修建了气势宏大、直通海滨的五四广场。新的城市形象性雕塑――“五月风”如火炬般矗立在广场中央。由此,昔日曾经以栈桥为“原点”的城市坐标挥手东去。 随后几年,青岛市区急速东拓,东部新区开发了成片的住宅小区。党政机关、有钱的人,大都搬到了东部,留给老城区的,是年迈的老人和作为“城市新移民”的低收入人群。中山路街区的消费能力整体下滑,其曾作为中心商业区的根本优势也迅速消失。
三、中山路历史商业街区保护与改造研究
1.提高整个中山路商业街区的品味
中山路由于自身特殊的历史地位、突出的品牌资源、独特的景观环境,它有成为青岛市重要的中高档社区的潜力。中山路规划改造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其潜在优势能够在市场中显性化,通过政府的典型地块示范引导市场力量的投入,提升整个中山路地区的城市品味、文化品味和产业品味。
2.改善街区景观与基础设施,优化环境
中山路地区作为青岛市的老城中心,是近代青岛建筑,历史风貌的主要承载地区,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但是,由于长期高强度使用、自然老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中山路的城市景观受到了较大损坏,社区所面临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不能支撑社区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为了为中山路地区社会经济的复兴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山路规划设计应该全面保护历史风貌,在分类保护单体建筑的前提下,改善城市的建筑与景观环境,适当改变部分建筑的结构、形态和使用功能,改变部分建筑间的联系方式,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中山路建设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记忆走廊、最有特色的城市社区、最有吸引力旅游景点和最有活力的商业区。
3.复兴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的恶化,成长动力的缺乏和特色的丧失,是中山路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只有一个在社会经济上充满活力的社区,才能真正在营造良好城市景观、维护城市历史中起到持续性和建设性的作用。中山路规划通过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为社会经济的复兴奠定条件,并通过合理的产业空间控制、新型业态的引进、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适度的房地产开发等手段促进中山路社区的社会经济复兴,沟通中山路地区与整个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联系。使中山路社区成为青岛市的一个富有活力的细胞。
总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历史街区迫切地需要加以更新,在保护街区历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改善建筑质量,整治空间环境,使历史商业街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发展。对中山路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整体改造,充分挖掘中山路的历史、文化资源,切实保护好现有欧式建筑风貌,并通过强化其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带动其商业功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概念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具有文化特质的休闲类历史街区。在经过千百年的时间自发形成,具有历史底蕴、文化特质、地区特色、人文风俗、情感记忆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以尊重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为原则,开发整合性的改造模式,应处理好古街风貌保护和商业环境整合规划。导视系统设计是指人们在对空间环境布局的认知基础上对导视系统进行有规划的空间信息设计,使人们能有效接受信息并主动、独立、快速地引导回路。
2.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分析
当现代化城市发展出现相似度越来越高的现象时,历史文化街区愈发显得珍贵。做好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能有效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结合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可以增添我国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既提升了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又可以使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在主导商业功能的同时,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3.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导视系统设计在当今城市建设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部分城市的公共导视系统设计跟不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中的一些导视牌单调呆板,形式雷同,设计陈旧,没有形成系统,也缺乏特定环境的人文内涵。城市导视系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公共导视的缺失。如,公共水池旁边没有标注水深的警示标志。第二,系统规划不合理,导致信息密度的不平衡。第三,信息不符合标准。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应该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第四,信息识别性不强。在一些地方,公共标志的颜色遭到乱用。第五,导视设施品质低。如,导视牌时常显得突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第六,对于弱势群体欠考虑。如,有的盲道被自行车或垃圾桶占道。
二、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
一些城市中商业环境导视系统的设计大同小异,缺少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也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一组良好的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既可起到指示的作用,又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传达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精神,塑造便利、可识别的城市形象。
1.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过程
(1)前期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考察要想设计的导视系统能够起到实际引导作用,第一步就是对于设计对象的考察。导视系统设计的前期考察分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考察、公众对于历史文化街的意向考察、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流状况考察等,以配合下一步的设计工作。(2)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种显性以及隐性的与城市内在本质相关联的背景,形成了一条或清晰或隐晦的文化脉络,这条文化脉络源于地域、环境、历史和传统,它记录着该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最本质的因素。”导视系统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和城市形象的呈现者,必须使人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精神。而商业性历史文化街文化精髓的定位,应提炼当地广泛的文化脉络,用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创作,强化这些主题元素的特征,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出最能代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文化精髓。这种城市文化精髓带动着城市形象的发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运用规范的视觉形象体系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导视系统面对的群众不仅仅是当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和国际友人。导视系统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必须在色彩、造型、字体设计和文字内容方面做到规范,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也必须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这样可以无形中提高文化街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2003年,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改造工程确立,希望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浓郁巴蜀文化氛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同时,改造工程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将宽、窄、井三条巷子各自的精神提炼为“闲”“品”“泡”,根据对于宽窄巷子的文化定位,做出了一系列的导视系统设计(图1、2)。
2.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1)注意与公共环境的融合性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中,对于导视系统的设计,很多时候都应考虑究竟应该“跳出来”还是“隐进去”,设计师要注意导视牌与环境的融合性。导视设计充当了环境空间里的仆人角色。当人们不需要引导时,这些导向牌可以悄无声息地等候在一边;而当人们需要时,它们又及时出现。(2)注意与公共设施的整合性导视系统的表现形式是各类公共导向设施。其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设计者必须将其与别的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整合、拼接设计。这种拼接组合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后期运营需要变换组合或变换位置,进行取舍,同时也方便人们寻找。(3)注意与公共艺术的结合性导视设施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与公共艺术作品相结合,使导视牌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牌子,而能够被引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种结合可以有效体现商业性历史文化街的人文关怀。这种结合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雕塑导向艺术、壁画导向艺术、地景导向艺术。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田园城市;洲国
1931年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并选定长春作为“国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桂林路街区就形成于这一时期。
1 桂林路街区的历史名称
“新京特别市”在遴选街道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满洲”各地含蓄且有余韵的地名;二是音调上口便于记忆:三是考虑历史因素。将南北走向的称为“街”,东西走向的称为“路”,宽幅超过38米的加“大”字,称为“XX大街”、“XX大路”,辅助道路一般以最近的街路命名,称为“XX胡同”。从历史的变化来考察,长春之后的街路更名与命名也基本遵循了这些原则。
今日桂林路街区道路自北向南分别为隆礼路、隆礼胡同、桂林路、桂林胡同、西康路、西康胡同、自由大路;自西向东分别为新疆街、牡丹胡同、牡丹街、长庆街、同志街、立信街、百汇西胡同、百汇街、丰顺西胡同、丰顺街。其中隆礼路、隆礼胡同、长庆街、立信街、百汇西胡同、百汇街、丰顺西胡同、丰顺街等名称自“满洲国”时期沿用至今。桂林路、桂林胡同原称宝清路、宝清胡同,名称源于黑龙江省宝清县;西康路、西康胡同原称金辉路、金辉胡同;自由大路原称至圣大路,其东起南岭体育场门前、西至安民广场(今新民广场),是新京城区道路规划中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干线道路。新疆街原称龙门街,因此街以西为“满洲国”官厅街,分布着各个主要政府部门,取“鱼跃龙门”之意。牡丹街原称五色街,取“满洲国国旗”黄红蓝白黑五色之意,暗指“五族协和”。同志街原称同治街,取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解放后因“治”、“志”同音,改为今名。
2 桂林路街区的历史规划
“满洲国”为加强市民的组织性,市民居住区域以集团住宅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位。所谓集团住宅区(neighborhood unit 今译为邻里居住区)是指由主干道路围成的居住社区,这一概念最早于1929年由美国人克拉伦斯・佩利(Clarence Perry)提出,他认为一个邻里应该按照一个小学的服务半径来组织,住户1000户,人口5000人为宜。“新京”的规划在中国东北最早引入了邻里居住区理念。在新京,邻里居住区的基本标准为住户1500户,人口6000人,面积1kO。桂林路街区就是按照邻里居住区理论建设的。
桂林路街区在“满洲国”时期被称为顺天居住区,是位于核心行政区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附近的高级居住区,始建于1934年,是日本殖民者第一个建设的邻里居住区,到1941年基本建成。居住区的外侧为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央为小学与寺庙,亲水绿带公园从中间穿过,整体设计基本遵循了佩利的理论。位于隆礼路与同治街交汇的顺天小学居于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各个社区围绕建设,小学东北为满洲中央银行舍宅,西北为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舍宅,东南为第二政府代用官舍,西南为第三政府代用官舍,住户多为政府职员或特殊会社社员。宝清路、五色路周边规划有小商店,至圣大路周边规划有大型商业地块。顺天居住区是当时新京首屈一指的住宅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3 桂林路街区在时期长春城市规划中的位置
“满洲国”建国后,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为“新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规划中,城市布局采取同心圆内向结构,以大同广场(今人民广场)为中心,纵向以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横向以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为轴线,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新市区。行政中心位于安民广场(今新民广场)至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建设“帝宫”及宫内府、国务院及政府各部。城市中心位于大同广场,附近设有中央银行、电气会社、国都建设局、首都警察厅。文教区设于南岭、协和广场,建设亚洲最大的动植物园和综合体育中心。社交中心规划在盛京大路(今南湖大路)与和平大路。日本人娱乐区设于开运街,建有高级饭店、酒吧、赌场、高级妓院、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中国人娱乐区在“新天地”(今桃源路)。
道路系统采用直角交叉与方格状结合,设置环岛广场,加宽道路设计,绿化带结合公园形成绿化系统。干道网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状结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广场,如直径300米的大同广场、直径244米的安民广场。道路按不同功能分为主干道(宽26米至60米)、次干道(宽10米至18米)和辅道(宽4米至5米)。干道由绿化带分割为汽车道、公共汽车道、马车及自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路旁建筑不得超过23米,办公楼和大型商业建筑要从道路界限后退10米至15米。
新京的城市规划借鉴了巴黎、华盛顿、堪培拉等城市的规划,同时受到了当时流行的“田园城市”理论影响。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与十九世纪末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提倡建立一种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绿带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离开,为此,在“新京”的城市规划中,设计了大量的公园绿地,如白山公园(今杏花村公园)、牡丹公园(今牡丹园)、大同公园(今儿童公园)等,在最初纳入规划的100平方公里中,公园和运动场用地占7%,1940年,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0.8平方米,人均31平方米,不仅远超日本,甚至达到了欧美先进城市的标准。桂林路街区就位于顺天公园、黄龙公园、南岭动植物园的环绕当中,充分体现了“田园城市”的特点。
4 桂林路街区的现状与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革开放前,桂林路街区基本延续了“满洲国”时期形成的格局,以住宅区为主,商业建筑屈指可数,仅有一个副食商店,一个桂林市场,一个新华书店。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桂林路街区才迅速兴起为长春的重要商圈,以桂林路为中轴,方圆1.2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市政府命名为“长春韩国商业街”,是长春人流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但后天的快速发展不能弥补先天的不足,由于长期作为住宅区,道路狭窄,在转型为商业区的过程中又缺乏系统的规划,给今日的桂林路商圈遗留了许多问题,街路狭窄,缺乏公共停车场和公共休息区,对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根据都市级商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衡量标准,应将桂林路商圈划为区域级商圈。此处属城市老城区,普遍建筑高度较低,不适宜设立大型商贸网点;建筑密度大,商圈空间范围不宜扩大,考虑将此处设为步行街,减少车流量,改善购物环境;业态和销售品种较为多样,异域特色明显,但多属小商品规模化集聚;同时桂林路大市场和恒客隆超市又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故将此处规划为区域级商圈较为妥帖。
参考文献
[1]越泽明.洲国首都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梁江,刘泉,孙晖. 时期长春城市规划形态探源[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93-98.
[3]蔡亚冰. “新京”规划对长春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
篇10
城市建成区中的旧城和历史街区曾经拥有过繁荣,有的核心街区曾经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地区,而这些街区在当今城市空间规模快速发展和功能要素丰富综合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街区作为物质载体有使用寿命,二是历史街区作为空间场所无法承载当今城市功能要素和人们行为活动的发展需求。而换一个角度审视,历史街区又拥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城市在历史中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脉络。
再生发展面对城市中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和文化价值状况 通过对衰落的物质环境进行实体性更新,对丧失活力的功能环境进行再生性改造或置换,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延续和拓展。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通过保护整治而实现的再生发展进一步体现在其作为空间场所对当今人们行为方式的适应方面。
1 空间物质环境
前门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南中轴的独特空间位置使其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核心片区。当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对前门地区进行了交通系统的改造,城市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了前门东侧路和煤市街,将前门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为前门地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用地规模为58.6ha,四至为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侧路,东至新革路。
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在空间环境和物质实体上,具有典型的北京旧城环境特征。在北京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本地区没有跟上城市建设和功能更新的步伐,导致了空间物质环境上的衰落。空间物质环境的衰败同样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商业活动缩减以及低层次运行方式,使得本地区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商业活力,居住空间环境的衰败也使得原有的生活行为活力逐渐消失,存在着居住人口老龄化和行为单一化的现象。
为达到本地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对空间物质环境进行更新整治既是必须的也是基础的 在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梳理整治空间物质环境,改造实体形态,置换内部功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更新部分的主体内容。
2 历史文化渊源与价值
在整体肌理方面,本地区顺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以及三里河河道的走向,形成了弧形街巷和斜向、南北走向胡同的肌理形态。在单体建筑形态方面,平民化的居住空间和市井商业。造就了以草厂三条至十条和长巷二条至九条为代表的东西向布置、小巧的四合院群落。在街区空间形态方面,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与清末民初殖民地时期西式风格的砖石建筑相互参差,展现中西建筑风貌并存和装饰艺术精致多彩的魅力,也体现出老北京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和兴衰变迁的历程。
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加以拓展,使其成为可依托的核心资源是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分类整理历史文化信息信的物质载体。甄别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立保护的措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部分的主体内容。
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保护更新途径的建立以建设目标为指向,其架构组成也与所达成的建设目标紧密连贯。就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保护更新规划而言,面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和衰落的物质环境现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象。即保护什么和更新什么,其次要明确的是措施,即怎么保护和怎么更新再次要明确的是落实,即保护和更新措施如何操作。
在本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保护更新途径的探寻顺应以上三个层次展开,并进而形成了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组成一:进行本地区满覆盖调查,建立起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胡同为串联线路,以地块为集合面域的建筑实体历史信息档案。以图表与图则相结合的登录统计方式构建起本底资料,并以地区本底资料的归类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现状进行判断与甄别。
组成二:在判断与甄别所形成的结论基础上,明确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与措施方法,即以文保单位、文物普查单位和保护院落为保护对象,建立起本地区的保护控制点,在保护地区成因肌理的格局下梳理街巷,更新改造衰败的院落和置换功能。
组成三,以保护整治规划所形成的保护与更新措施系列为基础,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地区更新改造的部分建立起控制性指标体系 以地块的刚性控制指标明确更新改造在量上的制约条件,并据此建立规划管理和操作实施的平台,以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目标的达成。
1 本底资料的建立
鉴于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成因特征、功能性质和现实状况,以院落为基本单元 以地块一胡同 院落作为本底资料的构建层次进行本地区的满覆盖调查。并以15个方面的基础数据,作为地区内调查的基本内容建立起分类统计档案。
以地区本底资料为依据,在历史文化资源,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等方面进行价值量,完整性、特征性的比较评价 从而甄别出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类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为在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中选择适宜的更新改造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施的对象。
通过对覆盖整个地区的本底资料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区位环境、传统商业、地方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的地区发展优势,并据此进行地区内部和跨地区的外部比较判断,为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提供方式上和程度上的选择依据。
2 保护与更新规划
根据本底资料明确街区保护整治的价值所在 由此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功能定位: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商业,旅游及居住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区。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理念取向,即面向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在更新中进行保护,将街区的建设融入当代北京城市的发展格局之中。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不同的分区选择有差别的措施。在重点保护区内以保护为主导,侧重就甄别出的院落具体落实保护措施,并以其为风貌形态的控制点梳理街巷肌理;在建设控制区内保护与更新并重,侧重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建设量与功能构成上的控制,在保护和延续街巷走向与格局的前提下,以街区功能定位为依据进行更新改造,在风貌协调区内以更新为主导,侧重在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形态尺度上的引导,侧重地块内部的功能置换引导以及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在形态尺度协调和过渡的取向下进行更新建设,总之,针对不同的分区确定有差别的保护更新措施,形成主导取向层级关系清晰并覆盖整个街区的保护更新措施体系。
3 规划方法的综合 针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功能构成多样。现状建筑混杂,基础设施缺乏等等现实状况,面临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当代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等等状况,街区内不同区位条件的地块,不同功能性质和类型规模建筑物需要运用综合的保护更新措施予以应对。
概括起来,综合规划方法所形成的保护更新途径序列为:本底资料理性判断为基础 保护更新措施体系为主体一指标控制为支撑一城市设计为引导。以规划方法的综合,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便于管理操作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确立
保护整治规划并不以保护与更新为目的,不同层次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仅仅是运用于物质对象的措施手段,而措施手段的实施是为了达成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由此,目标的确定以及相连贯的构成体系的确立,是选择相对应的更新与保护措施体系的基础,也是评价更新与保护措施是否适宜的判断依据。
街区的再生发展目标是由多方面要素相互作用并整合汇聚而成,即整合而成一千总目标,历史街区的再生性发展,与总目标相关联的多方面的要素依据其影响程度,分解并确立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
1 再生发展的目标
街区再生发展的总目标是引入城市发展的诸多活力要素,使得更新后的街区融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其周边的城市地区协同发展,再生发展目标的核心指向,是通过对作为人们行为与生活的物质载体的更新,达到对街区人们日渐凋敞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再生。由此形成的再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内涵构成的各个方面,均是以应对物质环境问题而导向街区内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当代适应性更新。
2 目标的内涵构成
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内涵构成涉及到当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文化价值状况,将引入街区的多个层次城市发展活力因素归为四类分支目标。目标体系中四类分支均以现状物质载体为更新对象,更新实施效果指向街区内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呼应性再生。
(1)更新街区功能
街区内实体和空间环境的功能组成直接对应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街区中各种新的功能活力因素的引入,必然为日渐凋敞的生活行为注入再生和发展的力量。鉴于此,更新街区内的功能类型和功能构成。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首要部分。保护整治规划通过更新,置换和合并等措施,引入合院居住,休闲商业、特色餐饮,胡同旅游和商务办公等新型城市功能,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增长资源,结合街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区。
(2)拓展风貌特征
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街区风貌和传统建筑形态特征,在城市发展中是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强化形态格局和拓展风貌特征,提高独特的形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汇集街区内人们寻古发史的体验行为,重塑人们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心理认知。保护整治规划建立起胡同一合院,的格局清晰的空间网络,保护重要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通过实体和空间环境的更新改造强化街区独特的肌理形态,拓展风貌特征,形成具有强烈形态感染力的城市特征标志区。
(3)提升环境品质
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是评价城市及街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街区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升是各项发展功能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街区内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再生和发展,与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保护整治规划采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绿地景观规划手法,以调整空间功能、增设公共空间和优化绿地景观等方法来提升街区的环境品质,从而提高人们各项生活行为的舒适度并保障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街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发展的基础支撑 是街区能否更新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的配套与完善是街区所引入的各项发展活力要素能否运行的重要条件,鉴于此 完善街区基础设施成为街区再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再生发展的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结合街巷胡同的梳理和地块的规划调整,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引入街区,特别是利用地下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使之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的基本保障。
再生发展目标的规划实施保障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城市设计导则,以引入两者在规划管理上的优势建立起具有有效操作性的规划与实施平台。
对街区整体肌理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护,是保护整治规划在实体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工作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部分展开,所以“有度”更新的控制指标体系和“有源”引导的城市设计导则成为规划实施的保障,控制性更新和引导性设计这两大类规划实施保障,均以“面状”的街区分区和“线性”的街巷胡同为主体对象,落实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规划理念并形成规划实施的保障。
1 基于保护管理的控制性更新
街区整体肌理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基础对象,其街区尺度的规模和“面状”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基质”,因此对“基质”更新的控制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必要保障。
根据保护整治规划对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分区划定,在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采取从强到弱,由紧到松的控制,指标体系,使街区的更新形成由中心向边缘的递减过渡,体现出与对象分区保护整治目的相对应的不同更新强度的规划控制,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与城市尺度的衔接。
街巷尺度格局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另一基础对象,其贯穿街区的特性和“线性”通道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体验线索,因此对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是依据人的行为角度和感知角度对风貌特征的保护和拓展,
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内容,包括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停车场地及停车方式、胡同梳理和胡同开辟等方面,形成街区的车流。人流网络以及风貌体验网络。为保障建立起来的街巷胡同网络具有亲人的尺度,在两侧地块的更新强度采取外侧紧内部松的控制方式。
2 基于再生更新的引导性设计